善意的背叛

剧情片其它1992

主演:潘妮拉·奥古斯特,萨穆埃尔·弗洛勒,马克斯·冯·叙多夫,格茜塔·诺比,伦纳特·胡尔斯特罗姆,莫娜·马姆,莱娜·恩卓,科夫·赫杰姆,伯恩·谢尔曼,伯杰·阿斯特,汉斯·阿尔弗莱德森,莉娜·T·汉森,安尼塔·布耶尔克,伊莱亚斯·灵基斯特,恩斯特·恩特,玛丽·戈兰宗,比约恩·格拉纳特,玛丽·理查德森

导演:比利·奥古斯特

播放地址

 剧照

善意的背叛 剧照 NO.1善意的背叛 剧照 NO.2善意的背叛 剧照 NO.3善意的背叛 剧照 NO.4善意的背叛 剧照 NO.5善意的背叛 剧照 NO.6善意的背叛 剧照 NO.13善意的背叛 剧照 NO.14善意的背叛 剧照 NO.15善意的背叛 剧照 NO.16善意的背叛 剧照 NO.17善意的背叛 剧照 NO.18善意的背叛 剧照 NO.19善意的背叛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6 04:07

详细剧情

  本片由英格玛·伯格曼编剧,剧情改编自伯格曼父母的婚姻故事。其母安娜原是富家千金,偶然认识了贫穷的哲学系学生亨利·伯格曼,执意要嫁给他,不惜违背母亲的旨意。但她前往亨利的故乡结婚之后,才发现地处穷乡僻壤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美好,此时她才回想起母亲对她那美好的用意。

 长篇影评

 1 ) 善意的背叛? 真实的选择

一九八八年,我在赣南一座安静的小城读书。记得有一天晚上,我跟同学谈起自己的心愿:渴望献身于一项崇高的事业,哪怕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那年我十九岁,正是充满幻想又矛盾重重的年纪。北岛的诗句:“从星星的弹孔中/流出血红的黎明”、“让沉重的影子像道路/穿越整个国土”尽管曾深刻地影响过我,但彼时正逐渐退出我的精神领地,取而代之的是于坚的诗句“老吴的裤子晾在二楼/喊一声 胯下就钻出戴眼镜的脑袋”。激起我此番回忆的是一部电影——《善意的背叛》(又译《最美好的愿望》),从片中的男主角亨利身上,我依稀见到自己当年的影子。

本片曾获得1992年第45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和最佳女演员奖。评论一部获奖影电总是没有风险,因而似乎显得容易一些,但对我来说,其实颇费力气,因为自以为还未有足够的心智来解读它。之所以斗胆一试,是由于太喜爱这部影片了。影片导演比尔·奥古斯特曾于1989年以电影《征服者贝莱》夺得过一次金棕榈奖,而编剧更是大名鼎鼎的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柏格曼。实际上,影片中的亨利与安娜就是柏格曼以自己的父母为原型创作出来的人物。

剧情是:神学院的学生亨利通过同学恩斯结识了其姐安娜,并与之一见钟情。安娜的母亲敏锐地注意到这个将要成为牧师的年轻人与自己任性的女儿之间的出身及性格差异,竭力从中作梗,然而最终没有得逞。亨利与安娜结婚了。婚后,安娜随丈夫一起来到寒冷艰苦的北方小镇,亨利成了一名牧师,安娜也担当起了牧师娘的责任。寒来暑往,安娜生下儿子阿德,亨利也因其出色的工作表现被推荐调往斯德哥尔摩宫廷教会任职。可是亨利不顾安娜的反对,拒绝了这一职位,仍留在当地。安娜不愿再忍受亨利的专断和生活的艰苦,带着孩子离开了丈夫,回到母亲身边。影片结尾,亨利最终还是决定接受任命,他来到安娜身边告诉她自己的决定,二人终于和解。

亨利出身贫寒,岐视与孤独造就了他性格中的孤僻、偏执、敏感、记恨的一面。影片开始五分钟,就用亨利与祖父会面一场戏,预先交代了亨利性格中的这些特征:祖父央求亨利去见濒死的祖母最后一面,却遭到了亨利的断然拒绝,亨利以此来报复祖父母长期以来对自己和母亲的冷漠和岐视。而且,也许正是这种个性和经历为亨利对彼岸世界(上帝为其化身)的信仰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现实世界多么丑陋,世俗欢乐的滋味亨利也从未有过品尝)。安娜则恰好相反,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家庭条件培养了她的任性,她习惯了过分自由,所以一旦受到压抑必然会本能地抗拒,所以她会不顾母亲阻挠执意要与亨利结合。然而,这将是一场怎样的结合呢?在长达三个小时的影片中,共有五处直接描绘了安娜与亨利的矛盾冲突,我将在下文用ABCDE表示。

A.亨利与安娜的矛盾早在婚前就有过一次猛烈的爆发,那是在二人讨论婚礼的地点时产生的。亨利向安娜表示不愿去她的家乡举行盛大的婚礼,安娜则认为亨利食言,她指责亨利此举为“优雅的报复”,历数亨利“夸耀贫穷而凄惨的童年、母亲”、“头皮屑和脏指甲、浑身上下的汗酸味”,认为他“粗鲁、撒谎”,“表现比出身还要低贱”。最后,亨利作出让步,表示“到哪里举行婚礼都可以”。

B.婚礼后,亨利夫妇来到北方小镇,安娜因住所没有自己单独的卧室而感到不解和不满,她问道:“我在哪里读书、写信和算帐呢?”但随即,她注意到亨利不快的表情,于是不再要求,这一次,让步的成了安娜。这个忍让的角色转换是值得注意的。如果说,在此之前,我对亨利还有一些理解和同情的话,那么,渐渐地,我的情感的天平也许愈来愈倾向于安娜这一边。接下来的一组描绘牧师夫妇和睦相处、努力工作的画面中,有一幅给我印象深刻:在晦暗的铅灰色天空下,狂风大作,波涛汹涌的河边,安娜与亨利洗衣的身影显得那样单薄、柔弱,这个远景镜头确切地揭示了亨利夫妇所处的恶劣的生存环境。

C.恩斯远道赶来看望姐姐,并带来一件圣诞礼物——留声机。伴着留声机的音乐,恩斯教姐姐跳起时髦的一步舞。这时亨利抱着幼子阿德出现了,安娜不愿意丈夫被冷落,她热情地拉过亨利旋转起来,却被亨利粗暴地一把推坐在椅子上。亨利转身走开,孩子吓得哇哇直哭。过了一会儿,亨利复又回来,表示歉意,说自己“很傻、很容易嫉妒,破坏了欢乐的气氛”。

D.亨利夫妇晋见皇后完毕,亨利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盛怒之下,语无伦次地表示不会接受宫廷教会的职位。而安娜非常希望丈夫能够接受新的职位(意味着可以离开艰苦寒冷的北方小镇),她愤怒地打断丈夫的牢骚,指责他的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玷污了自己对他的忠诚,也完全漠视了她——作为他的妻子和最亲密的伙伴的存在。

E.庇斯是被亨利夫妇收留的一个小男孩,因得知将被立刻送回亲戚家而以怨报德,差点害死了亨利夫妇的幼子阿德。这件事促使安娜下定决心离开亨利,回到母亲身边,临走前她要求亨利重新考虑接受宫廷教会的职位一事。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导致亨利与安娜婚姻危机的根源何在?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压抑和反抗(亨利祖父母与亨利、安娜的母亲与安娜、亨利与安娜,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有的人饱受压抑之苦,到头来却总会反过来又压抑别人,如亨利那样)?神圣信仰的彼岸恒在与世俗安乐的此岸偶在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怨恨心态对爱的吞噬性伤害?都有可能,而这正是优秀电影的丰富性之所在。

亨利的怨恨个性与上帝信仰的结合是灾难性的,前者不但导致了他的嫉妒心和报复心,而且再加上后者还导致了他身上明显的道德优越感及其所产生的独断专行。马克斯·舍勒曾给怨恨定义:“怨恨是一种有明确的前因后果式的心灵自我毒害。”(语出马克斯·舍勒的《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1997年版第7页“道德建构中的怨恨”一文),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且不去论及其发生缘由及生长形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翻书(用怨恨式伦理来分析当前中国地下音乐运动也许会是个颇为有效的视角)。

而安娜呢?她并不信仰上帝,她之所以任劳任怨与亨利一样为教众服务,完全可能只是出于她本性的善良以及对亨利的爱和忠诚。而且,安娜的性格中还有叛逆的成份,她是一个任性的也可说是习惯了自由选择、追求的女人,为此她不但违背了母亲的意愿(嫁给亨利),还背叛了亨利(离开亨利)。

亨利不容异见,专横,同时他也吃苦耐劳、尽心尽力。他帮助教众,同时也极力控制教众(并不明显,偶有表现)。怨恨与绝对信仰乃是他如此行为的主要动力性因素。由此我想到另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一旦与权力结合总是会偏移为对人的野蛮控制和奴役、对个体自由选择权利的不由分说的剥夺以及对个体偶在的取消和抹平。日前热极一时的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令我非常惊诧:是谁在炒作吧?怎么转了一圈又回来了?仍提倡、宣扬这种为国家、民族、革命、人民献身的精神(王朔某小说有个情节:二个姑娘面对“还怎么指望你们去堵枪眼”的指责回敬道:“你们怎么不去,我们这么年轻!”),这种刻意的宣传是不是针对社会上广泛存在的道德滑坡和信仰真空现象而重又向原有的道德伦理资源找寻依据呢?

官方的话语系统总是隔三差五地炮制出一个个道德明星,无论是虚构的文艺作品里的,还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真人真事,其精神动力总是无一例外地被整合到对政党国家民族人民的热爱上面。究其缘由,正如刘小枫所说:“政党意识形态与代议制度结构中的政党理念不同,后者并不与社会伦理、宗教信仰和国家机器一体化,政党理念锚在政党政治的功能范围内。政党理念之意识形态化意味着,不仅把其政治理念上升为历史中的神圣真理,成为一种信仰,而且与统治权力和社会的制度性建制一体化。”而国家化的政党伦理指的是:“在该政党取得国家权力之后,该政党的伦理转化为规约社会中所有成员的伦理,成为社会日常的伦理,使社会日常伦理成为政党意识形态的延伸秩序。……欧美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个体自由式的市民伦理,取代了基督教伦理的效力。”(二段皆引自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1998年版第390页)

这种意识形态宣传比比皆是(如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三十分”前的每周一歌),其正当性(是否接受了公正的舆论监督、支出的费用是否合理等等)这里姑且不论,我怀疑的是这种宣传能否达到效果?又是怎样一种效果?

亨利要求安娜也献身于上帝,接受艰苦、尖锐的人生考验,亨利没有成功,因为亨利对上帝的热爱并不能成为安娜也热爱上帝的理由;同样,亨利愿意接受最严酷的考验也并不代表安娜同时也应该心甘情愿地跟随。哪怕以爱情的名义(妻子对丈夫的)来要求也不行。也许最初,正是亨利的宗教气质吸引了安娜,然而时间证明安娜并非能够持久地经受这考验。而安娜的可贵之处正是在于她的真实,她无法忍受(不仅是艰苦的生活,还有亨利专断的性格,后者也许更是决定性的)就离开,尽管还带着背叛的负罪感。你可以说安娜贪图安逸,然而就算如此,如果她并没有妨碍别人也并非罪过(更何况她也付出过,尝试过)。在对亨利的爱与找回因这爱而丧失的自我之间,安娜彷徨过、挣扎过,最终,选择了后者。

但是,这选择绝非一劳永逸,影片末尾,当亨利向安娜说明已经接受宫廷任命,并打算于秋天去斯德哥尔摩上任时,安娜却令人心碎地发问:“但是,我们能够彼此谅解吗?”安娜的发问其实是由于她对彼此个性的透彻了解而产生的疑虑。亨利的让步并不表示他的信仰和性格的转变,他仍会独断专行、仍会不习惯梦一样温馨的家庭生活、仍会不关心安娜的感受,而安娜的个体权利也不会允许她逆来顺受。往后的日子仍会有一次次这样的争吵,龌龊和伤害,表面弥合的伤口即使能够被谅解、遗忘,也还是会被一次次狠狠地扯开。

影片最后一帧画,绿茵丛中,相别甚久的安娜与亨利,分坐于两条相邻的长椅上,互相凝望,小心而忧伤。

 2 ) 婚姻中的裂痕,神和“大神”都没辙

原发于2017年4月28日《北京青年报》“北青艺评”。

今年北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比利·奥古斯特除了与其他评委合议决定各类奖项花落谁家,还为观众带来他1992执导的电影《善意的背叛》。这部擒得当年的戛纳电影节最佳电影和最佳女主的影片,由世界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编剧。套用伯格曼1973年拍摄的电视剧的剧名,电影讲述的是伯格曼父母的“婚姻场景”。而尽管开拍之前,伯格曼表示会给予奥古斯特绝对的创作自由,成片仍然鲜明地烙着伯格曼的印迹——拍摄过程中伯格曼是否“绝无干涉”已不可考,被戛纳大奖肯定演技的潘妮拉·奥古斯特,倒是他钦定的饰演“母亲”的不二人选。

观众对这部电影生发兴趣,冲的自然也是伯格曼的“我手写我心”。虽然丹麦导演奥古斯特的来头不小(《善意的背叛》带来的戛纳殊荣,于他并非高不可攀的意外收获,他1988年凭借电影《征服者佩尔》,已斩获戛纳金棕榈大奖,次年又因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亲密触碰小金人),可是比起“大神”伯格曼,他的尊位显然小上许多。所以,一些影迷一厢情愿地将《善意的背叛》视为伯格曼的编、导作品,或许也有因可溯。

像伯格曼的《芬妮与亚历山大》《婚姻场景》等作品一样,《善意的背叛》也分电影和剧集两版,电影版时长约3小时,电视剧版共有4集,合计时长约5个半小时。两版本质上并无区别,说的都是伯格曼的“父亲”亨利克与“母亲”安娜“相爱”的艰难、“相杀”的必然,时长的区别仅在于细节的丰盈与否。穷小子亨利克与富家女安娜原本隔着阶层差异,亨利克捧着神学典籍试图以上帝之名将两人之间的罅隙填补,但是从他步入安娜世界的那一刻,不知怎样享用一顿中产阶级家庭的丰盛晚宴时,鸿沟便注定会越拉越大。

一切源于自卑早已渗透亨利克的骨髓血液。他根本不相信爱情具备消弭两人身份差距的伟大力量。神学院求学期间他与安娜的被迫分离,固然与安娜母亲强烈的反对意志和手段脱不开关系,但他同时怀抱“无产阶级”的情人,某种程度上可视作为自己留下绝无风险的婚姻“备胎”。成为牧师并与安娜重修旧好,他立刻带着安娜奔赴天寒地冻的边陲,期望用苦修的方式换得上帝对两人关系的一生祝福,可是深入讨论如何举办婚礼发生分歧时,亨利克向安娜展示出“神也没辙”的粗暴,认为安娜正在背叛他的“良苦用心”。之后,这种行为愈演愈烈,安娜最终忍无可忍回到母亲身边,亨利克开始更为极端的修行,却经受不住村妇“善意的诱惑”,世俗的欲望压倒性地战胜上帝的旨意,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传到授业解惑”,无论对于资本家或者工人,男人或者女人,都没有实质性帮助。

此种以刻板保守的形式坚守清规戒律,无奈没有“被神附体”的凡身难以抵御内心蠢动的欲望,时不时便会“化为”恶魔的牧师或主教等神职人员的形象,在伯格曼的电影中时常出现。他1963年执导的《冬日之光》中的牧师艾瑞克森,几乎是亨利克的“翻版”。艾瑞克森在妻子死后,日渐丧失管理两人昔日经营的社区教堂的兴趣,上帝渐行渐远。他在寒冷寂寥的冬日听命身体的本能,与一直爱着他的玛塔成为情人,却无法弥补上帝缺失带给他的痛苦,每逢周末引领为数不多的信众做的礼拜,当然也成了没有目的的敷衍了事。而伯格曼1982年拍摄、投射其童年经历的《芬尼与亚历山大》,在芬妮和亚历山大这对被伯格曼“派出去探察真实世界的侦测兵”看来,他们的继父爱德华,更是徒具替上帝传声的主教外表,骨子里是位假借“上帝的名义”的冷酷暴君。

伯格曼在电影中不断“黑化”神职人员,源自他童年时期与父母的“交恶”。有关他的家庭、父母对其生活以及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伯格曼在自传书《魔灯》中有过多次提及。他的父亲艾瑞克职业生涯一度做到瑞典国王的专属牧师,但在教育儿子方面却是极不称职。正如《芬妮与亚历山大》中爱德华以关禁闭、断食等行为惩罚“对上帝不忠”的亚历山大,伯格曼儿时曾因尿床被不苟言笑的父亲关进黑暗的衣柜。于此同时他的母亲,也并没有扮演与“严父”对应的“慈母”角色。当伯格曼佯装生病或者说其它谎话企图博得母亲的关爱,换回的不过是她一眼戳穿的冷冰冰。

孩童时代与父母“一言难尽”的关系带给伯格曼无法磨灭的阴影,他在电影里探讨宗教的态度,折射生活中对父亲的恨意,然而在母亲面前,他一直是个主动伸出双臂、渴望得到拥抱的小孩。1965年年初,已近知天命年纪的伯格曼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得知父亲患上恶性食道癌准备住院开刀,对于母亲让他前往医院探视的要求和哀求,伯格曼明确拒绝,当母亲冒着风雪赶到他工作的斯德哥尔摩皇家歌剧院,伯格曼本欲用拥抱和亲吻将她安抚,却迎来母亲响亮的耳光,母子之间眼泪版的“呼喊与细语”随后上演。

这起冲突,被伯格曼以“追溯父辈”的方式拿来放进《善意的背叛》伊始,自嘲解释父亲与他的彼此憎恨,或许来自伯格曼家族的遗传。影片中亨利克的祖父开出足以资助他顺利完成学业、还清欠账的不菲价码,要求他去医院看望病危的祖母,可是亨利克无法释怀两人对他和母亲曾经的驱逐,坚定回绝,其后祖母逝世,他的态度依然不改,拒绝出席葬礼。

但《善意的背叛》“揭露”父亲“恶行”的同时,也呈现他对孩子的“疼爱”,呼应伯格曼对“爱”近乎扭曲的需求。亨利克和安娜听从神的安排收留了一个孤儿,可是安娜心里始终不能将他纳为家庭一员,孤儿得知安娜对他的厌恶,进行报复,欲把安娜和亨利克的长子(伯格曼的哥哥)扔进冰冷湍急的河里,亨利克成功阻止,对孤儿拳打脚踢施加暴行。这一举动,将亨利克身为牧师的象征意义几乎瓦解殆尽,亦将安娜甘愿付出的价值全部击碎,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促使她回归业已远离良久的生活方式,可是也不能否认,这一幕赤裸呈现一个普通父亲的即刻反应,纵使过激,却正中伯格曼下怀。

安娜自始至终无法真正放下的“中产生活”,自然也是童年时的伯格曼所渴盼的。这种生活的实质,幼小的他也许无法理解,可是和睦欢快的家庭氛围,无疑是他希望感受到的。从此层面理解,《善意的背叛》既是《芬妮与亚历山大》的续篇,又是对它的致敬。《芬妮与亚历山大》中,母子三人在家族成员的帮助下,亦从爱德华的“魔爪”逃离,最终回到家族。《善意的背叛》临近尾声,肚里怀着伯格曼的安娜与母亲、长子以及其他家族成员欢度圣诞的场面,也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芬妮与亚历山大》的开场。而从奥古斯特的导演角度而言,如此而为似乎是顺理成章。他在《征服者佩尔》里,已表达对伯格曼的敬意。从瑞典来到丹麦讨生活的父子的简陋行囊里,放着几株瑞典“野草莓”的胚苗,它们在丹麦的土地上结出可口的“瑞典味道”。

纵观全片,伯格曼父母恋爱与婚姻的路上,亨利克和安娜两位当事人之外,几乎每个相关的人都在“善意的背叛”。安娜的母亲为女儿的幸福考虑,不听丈夫劝告销毁安娜写给亨利克的书信;亨利克的母亲看到安娜的第一眼便一百个不满意,一边祈求上帝原谅一边发下恶毒的诅咒。诚如两位母亲所愿,亨利克和安娜虽然最终没有“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但镜面上的一道道裂痕却再也无法修补。

然而也要感谢那些一直存在的裂痕。没有它们,童年的伯格曼不会慢慢成长为屹立于世界影史永远不会倒下的伯格曼。

 3 ) 《善意的背叛(Den goda viljan)》:屌丝泡上白富美【第45届戛纳电影节Palme d'Or】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3/07/den-goda-viljan45palme-d.html

善意的背叛 Den goda viljan (1992)

本片获得1992年第45届戛纳电影节Palme d'Or。

本片获奖的是180分钟电影版,但它完整的版本是全四集的TV版,长度达到360分钟。那么该看哪个版本呢?这该是普通人要做的选择。所幸的是,两个版本我都已经看过了。因为第一次看电影版时睡得昏昏沉沉,几个月之后就忘记电影内容了。只好重新再看,所以这次我选择了四集的TV版。哎,为了看电影,我容易吗?

影片情节以完整的TV版为准。

第1集:男主角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苦日子,他自己在神学院学习,为通过考试而复习。一天男主角祖父来找男主角,希望他原谅祖母对他们母子俩的冷漠与不关心,而且只要他肯,祖父就会资助他们母子,改善他们的生活。不过,自命清高的男主角拒绝了这个提议。之后,考试时男主角没有答对老师的问题,他只得重新复习补考。晚上,男主角从已经订婚的未婚妻那里得到了慰藉。男主角的未婚妻是一个平凡的餐厅服务员。随后,男主角在朋友邀请下来参加他家中的家庭聚餐,借此机会男主角接触到上层社会,也因此认识了女主角——这个家中最小的女儿。几天后,男主角为了应付补考,他与母亲低声下气的来到姨妈家借钱。因为男女主角在聚会中一见钟情,为此男主角在女主角父母离家后,与女主角、他的哥哥一起在他们家玩闹、过夜。母亲发现后极力反对,但拗不过女主角,只好请他来家中做客。做客间,女主角父亲与男主角聊天后也不喜欢男主角。直到一天,男主角与女主角母亲面对面对话后才知道她还是反对他们交往,而且女主角母亲利用男主角未婚妻的事情威胁男主角。就这样,男主角离开,并留下纸条,告诉女主角他决定不再见她。

第2集:一段时间后,男主角心中还是放不下女主角,就经常到她家门前观望。同时,男主角未婚妻与女主角见面,希望他们能够在一起。随后,女主角患上肺结核,离开家去瑞士疗养,女主角的哥哥将这些告诉了男主角。此时,男主角已经毕业,成为一个牧师。女主角疗养期间思念男主角写信给他,可是信却被女主角父母劫获并销毁。之后,在母女两人的旅行期间女主角父亲逝世,这使得母亲伤心得将毁信的事情告诉女主角。就这样,男女主角见面和好,并订下婚约,而女主角母亲也接受了男主角。此后,男女主角还回到男主角原来的家,看望了男主角的母亲。

第3集:男女主角来到分配的教区后开始新生活,两人很快因为婚礼举行地点发生了争执。最终男主角妥协,婚礼按照女主角的想法举行。婚后男女主角过上普通的夫妻生活,但男主角与教区中颇有势力的工厂主发生了争执。一段时间后,男女主角的儿子出世,随后他们又收留了一个孤儿,两人开始过上照顾孩子的生活。

第4集:夏天到来,男主角接到女王的邀请去首都工作。于是男女主角两人很快来到首都与女王见面,可是男主角与女王话不投机,男主角决定拒绝这份优越的工作,回去继续过苦日子。女主角听后很生气,就这样男女主角两人又争吵起来。回到教区后,男主角再次工厂主发生争执,这使得他教区的人越来越少。此后,男主角母亲在看望孙子时病逝,而且收养的男孩要谋害他们的儿子。这一切让女主角决定带着儿子离开男主角回母亲家,男主角听后非常生气并打了女主角,但最终还是送走了他们母子。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男主角在过上一段艰苦的日子后,终于来到女主角家。男主角告诉女主角,他决定接受首都的工作,并希望女主角回到他身边。

哎,在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强迫自己的情况下,我终于将这部电影看完了。这部电影真可谓是“又臭又长”啊!不仅故事乏味、平淡、俗套的像肥皂剧,而且还长得将近六个多小时,有没有搞错?!关于这部电影,实在没什么可多说的,就是现实世界中我们频频遇到的、穷酸鬼与富家大小姐相爱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套用现在的俗语就屌丝与白富美的不和谐生活。多俗套啊!所以不多解释了,人人都懂嘛!

此外,片中塑造的男主角形象真是欠扁啊!自私、自大、自命不凡、自命清高等等这些词都可以用到他身上!为了面子不接受祖父的和解,为了自己的理念拒绝待遇优厚的工作以及富裕的生活,宁可过清苦的生活也不肯低头认错,种种这些行为都让我很难理解!男主角凭什么如此?仿佛全世界都欠他的,不就是自己的命运不济、没有贪上好家庭嘛?何苦要惩罚身边的人呢?尤其是对自己的老婆,一点都不懂得怜香惜玉,太不应该了。男主角这样的男人也算一朵奇葩了,屌丝都难以概括他了!通过这些可以知道,本片主线故事——男女主角不和谐的生活——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本片主题是苍白的,除了能了解一番瑞典在二十世纪初的生活与社会现实外,我是感受不到其他了。至于片中的女主角,就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传统女人,没什么特色,不提也罢。

电影拍摄方面很普通,中规中矩的表现了剧情。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拖拉了,电影有10%的时间在探讨宗教,20%的时间在争吵,其余的时间则是主线剧情上的各种场景变化。换句话说,电影时间不短,但是实质内容很少。不过这大概也是编导想要表现的,即展现那个时代的风貌——时间短的话怎么能细致的表现呢?

演员方面同样普通。男主角Samuel Fröler与女主角Pernilla August尽职的演绎了相应角色,中规中矩。但是女主角Pernilla August的容颜和年龄让我很难接受!Pernilla August是1958年出生的,她拍摄本片时已经34岁!所以,在电影前半部分,这个满额头都是皱纹的34岁女人让我很难与少女联系起来,这也太坑爹了吧!此外,编导们选角为什么不选一个漂亮点的,Pernilla August长得太普通了,根本与“漂亮”不沾边啊!这不是谋杀观众的眼睛吗?总之,在这部电影六个多小时的时间里,Pernilla August那难看且苍老的脸让我很痛苦,折磨死我了!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流水账式的家庭肥皂剧,各种生活琐事一应俱全,让人很难入戏,因此可以说是一部超级难看的电影。此外,这部电影在瑞典的资料里明明是电视剧,编导们硬生生的把它剪成电影这不是糊弄观众和评委吗?犯规了吧!

截图:

善意的背叛.Den.goda.[00_12_47][20130716-202012-0]善意的背叛.Den.goda.[00_12_49][20130716-202028-1]善意的背叛.Den.goda.[00_13_00][20130716-202054-2]善意的背叛.Den.goda.[00_13_47][20130716-202147-3]善意的背叛.Den.goda.[00_13_42][20130716-202216-5]

Pernilla August

序列:1077

善意的背叛.Den.goda.viljan.AKA.Best.Intentions.1992.D5.EngSUB.MiniSD-TLF

2013-07-16

 4 ) 谁和谁的妥协

    August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描绘Bergman的父母是怎么走到一起的,之后的悲剧性进展一目了然——一个执拗的阴郁的意图献身上帝的男人,和一个执拗的开朗的希望享受生活的女人。这之间的矛盾存在于成长环境,性格,以及对信仰的态度。这些东西在狂热的爱情面前不值一提,因此我们才会在看到Anna于父亲死后从母亲口中得知阻拦的意图时,觉得一丝气愤和一丝宽慰。但是事实证明,父母总是看得更远一些,因为婚姻不可能只建立在愉悦的狂热之上。

    他们的爱情从相见的那一瞬便产生,可是没有什么爱情是恒久的,对于Henrik来说,苦行僧一般的信仰又是否是恒久的?

    因此,人类这个交互式的系统还是得以妥协的方法做出平衡。一次次地妥协,一次次地违背自己的意愿,直到最大的悲剧险些发生。我觉得Petrus那件事应该对身为牧师的Henrik影响更大,但Anna显然先按捺不住了。

    我不知道Bergman在写自己父母的故事时,是否还能安心地说,这是圆,是我们人必须付出的痛苦。我相信故事的场景渐渐地从灰暗的瑞典北部恶劣天气中回到明亮的颜色鲜艳的乌普萨拉,是Bergman对于他父母的温暖的感受。只是两条长椅,静静地分开,问询着我们是否能互相原谅,是多么的无奈,又多么的真诚。

    于是我想起自己的事情,我想很多观众看到这里都会想起自己的事情,这才是伟大电影朴实的地方。

    August的处理舒缓而简洁,弥漫的古典气息让这片子显得与90年代脱钩,而Bergman也显然说出了他想说的,他把自己的影子投在父亲身上,去体验他的痛苦,他把自己的影子投在母亲身上,给她关怀的拥抱。从剧本里看得出,他受父亲影响更大,但对母亲更加同情。我想,这尊金棕榈,更多的是电影界授予伯格曼先生以及他的家庭,迟来的表彰。

 5 ) 善意的背后《善意的背叛》观影

伯格曼真是人性的分析大师。他的故事永远把人物的命运放在及其真实、残酷的、阴郁的、欢乐、悲伤、不幸、幸福的光影对比中展示。就像生活里有阴天和晴天。他把人写的有灵性。男主的固执、自尊,面对妻子的阴郁、强势,又离不开彼此的矛盾。无法用只言片语表达的东西,都通过镜头演绎出来。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无不是内心的外化。他的喜怒哀乐如同戴着枷锁。他的妻子的爱和付出,他视为理所当然。唯一真正动他感情的是儿子差点被一直好心照顾在家的男孩儿出于报复想带着他的儿子跳入河流中,他暴怒将男孩一顿暴打。他的内心极其残忍失去自控的一场戏,最表达他的内心。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他主导着一切。他很少会露出笑脸。他虽然也是个善良的人,永远被他独立的不与常人同样的生活目标所驱使。一样可以发挥专长的提拔,被他视为对他的侮辱。他的内心似乎永远走不出自我的画地为牢。而这个目标令他烦躁不安、令他众叛亲离。最终沦为孤家寡人。这样的追求是符合上帝的意志还是符合他对自我的定义。他生活中有什么牵挂吗?他奋斗的目的是什么?是争一口气,还是为自己和所爱的人赢得一份安稳舒适的生活?他似乎永远在与生活斗智斗勇。说他一心追求信仰吧?他似乎不相信上帝是可以将人从苦难中解脱出来,也不感觉上帝是他的精神寄托。他的矛盾思想,虽然不无生活经历带来的感悟。但他的精神追求势必是充满形式和真实内心的冲突的。他的职业不如说是精神控制的一种表达,一种自我肯定的方式。因为他虽然善心收留孤儿,但他并不真正为孤儿着想。这种所谓的善心,最后不得不演化为一场悲剧。

还有他和工程师在教堂的一场矛盾冲突。看出他和工程师完全不顾幼小的孩子的感受,用语言互相攻击侮辱。他如果是真善的话,完全可以选择更明智的方式。

整部作品,给人以强大的感染力。因为他不仅写的是两种阶级结合后的婚姻矛盾。而是不同成长背景带给人的成长多么深的影响。

感谢伯格曼献给人类如此精彩的戏剧。

 6 ) 差异

当一个女人想和你一起时,她什么都可以为你妥协,但当她足够失望后,她会在某一天毫无征兆带着那份爱意离开。物质和精神不在一个层面上,再深刻的爱情最后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开头就把男主的成长历程披露了,一颗从小绝望历尽困苦的心,怎么可能和一颗从小充满爱和理想的心结合在一起,看影评说3个小时很多人坚持不下去,那些人我想他们是接受不了这么现实残酷爱情,反正我很喜欢,只有让人痛苦的东西才能引起人的反思。支线里工人罢工,万恶的资本吞枪自杀,很好呈现了男主的心理历程,男主永远不会原谅那些有罪的人,就像他奶奶和这位资本家,死了也不会原谅,他不是一个会妥协的人。

 短评

母女联手弹琴有《秋日奏鸣曲》的影子,家庭纠葛和阴影在作品最底色处泛光。即使我们如此相爱,我们仍要为嫉妒猜疑怨恨所折磨。

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新天地UME】三个小时和最晚场造成三分之一不到的上座率,因此而没有杂音,能够静心。简单空灵的钢琴主调不断响起,如诗如画的摄影,全靠眼神和举手投足来传达的情绪转变和突然爆发的感情冲突,连那张弛的节奏都充满诗意。隽永的美,感人至深。结尾处的家庭聚会几乎跟芬妮与亚历山大开头一模一样啊

13分钟前
  • 小岩菽
  • 力荐

⒈哇,这应该是我看过的制片国家最多的电影;⒉额,中文匹配出现问题,只有英文字母可以辅助观影,仿佛有种来到英语课堂的既视感;⒊胶片放映、字幕匹配等出现问题,希望观众能谅解的同时,影院方也应在放映前做好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准备,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放映;⒋资料馆,这次,我依然谅解你!……

1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片子里的小孩不是伯格曼,伯格曼是片尾母亲肚子里怀的老二,电影讲的是伯格曼出生之前的事。结尾处理得真好,为了妻儿,亨利希妥协了,放弃在穷乡僻壤布道的理想,接受了首都的体面生活。也许每个儿子出生前,做父亲的都有过这种妥协吧。孩子眼里的父亲,也许就是父亲在做父亲前看不惯的样子。

18分钟前
  • 艾弗砷
  • 力荐

北影节先后因字幕有误和断胶片往返影院多次才看完。回味两天仍无法提炼个明晰主题:阶级与性格是婚姻危机的根源?爱是恒久忍耐彼此牺牲?顾全家庭搁置理想是善意的背叛?都是,但都不够,厚重而深邃的电影值得再三朝圣。PS个人道德观:苦难不值得夸耀,更不能成为一言不合就冒火打老婆的免死牌。

19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该片中的女主为了她坚信的爱情,每每的作出退让,生活中当遇见各种诱惑、试探而每每需要选择时。。。我们该如何去判断呢

22分钟前
  • 菜菜MJ
  • 推荐

太凶猛了。三个小时丝毫不觉得冗长,没有一句话是废话,虽然听不懂瑞典语,但仅从翻译都能感觉到语言的优美和抑扬顿挫。架构在集体人性上的婚姻,两位母亲、两位主角惊人复杂而真实,人物厚度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看似平凡,其实质感超强,北欧有史以来最大制作。金棕榈当之无愧。

23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3小时胶片版。剧本由伯格曼根据父母的婚姻故事而改编,却不肯亲自导演。前半是八点档狗血爱情肥皂剧,后半则是另一视角下的《芬妮与亚历山大》。除了女主爸爸之外的不少角色都由内而外散发出令人生厌的臭脸气息。尤其是男主角,简直就是一个自讨苦吃的极品奇葩矫情犯,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过苦行僧的生活。本片充分体现了门当户对在婚姻当中的重要性

28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在资料馆发生了播放事故,但所有人都在黑暗里等待,躁动和沉默。前排的一个大姐喊,“这怎么会事啊,也不给个解释” 那一刻,那么客观地感受到自己就是鲁迅笔下那些沉默者。这无关于英文字母大家是否看得懂的问题,而是我们面对这样粗暴的商业行为是否要反抗的问题。谢谢刚才发声的人。

31分钟前
  • 竹刀穿林
  • 推荐

如果不是在影院,我怀疑我很难看下去。于是影院的魅力就都来了,几乎一声不经意的呼喊都会让你一惊。导演很喜欢借环境引申情绪,四季的变幻。包括配乐、情绪都是很缓的渗入,让观众一点点的去感受角色的困扰并辐射自身。

3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想起上午放映事故的事情,我倒没觉得字幕不匹配这件事给我造成多少困扰,毕竟有原版的英文字幕可以参考,真正让人困扰的是那群在电影院里大呼小叫、因为自己一点权益受损就要破坏所有人观影体验的人。资料馆最终一定会免费重映的,这已经是一种惯例,于我而言重映更多是为了弥补这群人带来的恶劣体验。

35分钟前
  • 1先森
  • 还行

世界史 恍如隔世的320分钟,片子结束,像是过完了一生。伯格曼用这部作品对自己的创作生涯进行回顾,将几十年对婚姻与宗教的思考融入剧本里,感情真挚饱满,亨利和安娜虽然打破了阶级之间的阻拦,走到一起,但是婚后发现,有些东西是永远无法打破的,那就是性格方面,双方都很强势,加上猜疑之心,足以使这段婚姻走向终结。导演精心调制的光与色,使每一帧都具备油画的质感,堪称顶级艺术品。

37分钟前
  • 波尼奈奈
  • 力荐

August他把平凡拍得太真實太深刻,深刻到電影結束仍久久不能自拔。 180分中不斷有人離場,但結束時的掌聲說明了一切。不要輕易在家嘗試挑戰這三小時,因為那種炙熱的溫存很難被理解。

40分钟前
  • 北海道の雪
  • 力荐

伯格曼父母的故事,看的是4集的迷你连续剧,每集90分钟,分4天看完。整体有些拖沓,不过如果剪成180分钟可能有些地方就不可能解释的很完整。还有不得不感叹,那配乐真的什么地方都可以用啊!!配乐很衬瑞典的荒野。

42分钟前
  • 浪味仙
  • 力荐

关于婚姻有几个老调重弹的感想:1、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生活狠难没有矛盾,这些矛盾当爱还在时尚能抵挡,当爱消耗殆尽时,就会成为梦魇。2、父母对儿女的婚姻直觉往往是对的,因为保护下一代是所有动物的天性。3、一波三折的恋爱开始往往预示着一波三折婚姻生活,正所谓始乱终弃是也。

44分钟前
  • 汉隆剃刀
  • 力荐

男猪让我想起某个人,或说某些人。女人总是更善于让步和妥协,但那是为了爱。而且不要以为她们的妥协和宽容无止境。这部片是关于生活本身的,有过一些体验的人大概会更好地感受吧。

45分钟前
  • 白·波奇塔·熊
  • 力荐

和《婚姻生活》一样,是一个关于爱情的史诗,和《芬妮与亚历山大》一样,则关注伯格曼的童年。比利·奥古斯特是拍摄史诗征服者佩尔而获得伯格曼的信任的,在这部影片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伯格曼的编剧,他把那段父母的过往理解为神话,也是部分谅解,同时间接地涉及到当时瑞典的社会主义运动、边远地区牧师的精神至上主义的生活(让人想到梵高在成为画家前的那段虔诚的经历),富贵者与贫穷者的生活方式的难以协调。伯格曼的杰出之处在于,从来不会把故事停留在“爱”,相反,通过母亲偷看女儿的信,亨利抽养儿的巴掌,年轻夫妇之间的冷战与僵局,影片不断地渴望着同时也质疑着伟大的爱,最终把它描绘为一种伯格曼式的纠结和缠绕。

50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推荐

服了资料馆的观众水准!!放映故障没有中文字幕,大家一起看英文字幕20多分钟,才有少数人起哄。直到工作人员反复调试也没弄好,出来说只能放英文字幕版,不看的可退场。结果多数人选择继续看英字幕版,那可是将近3小时的全靠对白推进的剧情片!1点半放映完还有不少人接着看下一场....电视版更好!

51分钟前
  • bluesquall
  • 推荐

电影中我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为了剧情而去虚造情绪,让人物显得虚假。这就是我讨厌这部电影的原因。

53分钟前
  • Filo
  • 较差

和平 6.19 2045 / UME 6.12 2045

58分钟前
  • ZEricy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