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1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2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3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4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5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6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13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14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15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16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17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18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19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6 04:14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如果不揭开面纱,沃特是不是就不会死

我和小露坐在电影院里预言着每一个情节的发展。
她会嫁给他的,因为只有嫁给他她才可以摆脱她势利的母亲,摆脱老姑娘的身份,摆脱令她不满的现状。
她不爱他,正如她后来说的她不会因为他是个好人而爱上他。
她一定会有外遇的,跟他那样闷的科学家一起生活,没有外遇才怪。
她是个虚荣而自私的女人,总是认为男人不能让女人爱上他并不是女人的错。
她刚开始有外遇的时候也不是认真的,但是慢慢的,她投入了全部的感情。
门没有开,门外一定是她丈夫。
那个男人绝对不会离婚的,甚至不会承认恋情,她太天真了,这个时候还去找他。她除了跟丈夫一起去那个暴发瘟疫的地方,别无选择。
他不再看她是因为他怕他还会爱她,他一爱她,就会恨自己。
她只能从别人的称赞中才能得知他的好。她自已从不懂得去发现,去体会。
她慢慢的会发现她丈夫的好,他的可爱他的真情不是言语可以表达的。
她已经爱上了他,只是她自己还不知道。
他们和好了,他会死的。
导演一定会用他的死来证明她对他的爱。
结束的字幕出现的时候,我和小露异口同声的说,一定要再去买一张DVD来收藏着。我们说一定要去一次梅谭府,那个美丽得让人产生爱情的地方。
我不想要沃特死,我宁愿他好好的活着。
如果不嫁给他就不会背叛他,不背叛他,他也不会有恨,不恨就不会去那个鬼地方,不去那个鬼地方,他就不会死。我固执的认为,揭开面纱使他失去了抵抗霍乱的保护伞。
为什么一定要用他的死去惩罚她,可以让她发现他有多好,可以让他永远不再爱她,可以让她后悔一辈子,可以让她穷困,老去,孤单,但是可不可以不要让他死。
在看电影,其实心里想的一直都是自己,也许在每个女人的身边都有一个沃特,至少她们心目中的沃特,可能曾经在想到过要嫁给这样一个人,也可能曾经想到过不能这样去伤害一个好人,但是电影始终是电影,自己的生活还是得自己亲身去体验。
我不会做任何的决定,仅仅为了一部让人感伤的电影。

 2 ) 《面纱》背后粉饰的脸

片尾曲几近终了,没动,“再坐会儿”。
走出大门,温热与寒凉遭遇,下意识地把挽起的手塞进他的口袋。
“回去再买张碟”。我总是这样表达我的喜爱。
“恩”。
“只是...不喜欢那个画面,凯蒂坐船离开湄潭府,船上升腾起的黑烟,弥漫开..是[黑]烟...我宁愿那是[白]烟...”。
“那种*船是烧*的,冒的就是黑烟...”。他总是那么理性,保持他的清醒和现实。

黑烟随着缓缓远去的船,在那么纯美的山水间升腾、沉降,污浊弥散,似一位蒙尘的清丽女子。已看不见船,那烟,依然浓郁,仍未消散...
或许这正是某种隐语。
?的面纱。

这是近期看过的最好的一部电影。
永世经典的主题,关于爱。承诺与背叛,惩戒与救赎。情节、结构、画面、音乐都可以高分值。
票房向来是电影观众择片的主要参数。然而对票房而言,无所谓大众小众,只要坐到影院,不管是自己想来的还是口碑相传来的还是骗来的还是忽悠来的,都是“观众”,是一个被物化了的定义和数字。《面纱》国内受众面不宽,并不属于大众电影,尤其是不属于那类只用眼睛瞪着、屁屁撑着、不用智商就可以看得心满意足的路人皆知的大众普及型庸俗美育教育“产”品,并受到营销策略严重失误影响:孰不知现实直接赤裸当道,妆不浓人不艳还豁不出去,在那儿“犹抱琵琶半遮面”玩含蓄,人家都懒得费心琢磨,还非要这时候凑上来和铆足了劲儿的熟女同台死磕。遇冷在所难免。
票房的分值简单归结为两方面:好影片和好营销。对于观众而言,真正意义在于前者。《面纱》应该属于前者,但愿真正的受众不要因后者与他失之交臂。

碟没买,倒是看了毛姆的原著。
看过之后,才发现,电影《面纱》背后,是一张被重新粉饰过的脸。

A:地点

故事的发生地从毛姆的作品中的香港改为上海。上海在国际社会中,尤其是其作为中国商业中心城市的特殊地位日益突出,成为比香港乃至北京更能代表中国的一个元素。剧情中凭添的看京戏亦有意玩味中国元素。

B:相关人物

韦丁顿:
原著中对韦丁顿勾勒很细致丰满,镜头中的人物鲜活起来,令人印象深刻。电影中把他留在湄潭府的原因归于官命难违,原著中却是“总得有人留下收拾后事吧?”。一个乐善好施的“好人([吕燕]语)”。

“他有着高高圆圆的额头,额头以下的脸很小,但是圆圆胖胖的,毫无棱角,脸色也十分红润。这张脸很像猴子的脸,虽然难看,但是不乏魅力,因为它十分逗趣。他的五官里面,鼻子和嘴大小跟小孩的差不多;眼睛不算大,但是又亮又蓝;他的眉毛是浅色的,十分稀疏。远远看去,他活像是一个老男孩儿。他不停地给自己倒酒,随着晚餐的进行,凯蒂越加觉得他这个人一点也不郑重内敛。不过,就算是他喝醉了酒,也没有说出什么酒过伤人的话,反而是兴高采烈,样子颇像一个酒过三巡的好色之徒。”

韦丁顿的女人:
原著中为爱韦丁顿的“满洲女人”,仅是一个没有任何延展描写的词汇。电影中称被救的汉口姑娘。饰演者吕燕戏份不多,但一颦一笑,只言片语间把诡异神秘、慵懒迷离的感觉附身人物,和那个精明滑稽的酒鬼韦丁顿简直是绝配。搞不懂改成汉口女人的用意,但觉得“满洲女人”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及氛围更贴近,一眼看上去就让我想起十多年前看的那本溥仪的《我的后半生》,里面有张慈禧太后的照片,伺前两个宫女饱满的脸、平静中带着几分困倦的五官和吕燕的角色造型神似。

于团长:
原著只在沃特临终之时以很少的笔墨提到他,“他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穿的卡其布军装显得极不合身,他的眼睛正看着瓦尔特。她发现他的眼里含着泪水,不禁心里一惊。这个黄脸平额的男人凭什么流泪!”电影中增加了许多情节。包括封闭水源,反侵略等。

勇敢的卫兵宋青、医生(夏雨饰演):
原著无。

C:主要人物/情节

原著采用倒叙手法,开篇便是凯蒂和查理偷情被沃特发现的情节,因此整片失去了悬念。电影中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使悬念和冲突凸出,更富有表现力。

原著是以一种客观理性的角度来进行描写和叙述,以真实的笔触勾勒其中的主要人物凯蒂、沃特、查理,不夹杂褒贬及道德层面的暗示。电影的改编遵循了传统道德和真善美原则,让人物更趋于理想化、完美化,一定意义上迎合了大众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失却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意义。

凯蒂VS沃特

原著中的凯蒂始终没有得到沃特的宽恕和谅解,即使到沃特最后一刻,凯蒂真心地向他忏悔,企求他的原谅。

“他当初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把她当成无价之宝供奉起来,后来发现她其实是金玉其外,就再也不肯原谅自己,也不原谅她。他的灵魂已经裂成两半儿了,他苟活到现在纯粹是一派假相。当真相豁然摆在眼前的时候,他的生活其实就已经完了。明摆着的事,他不会原谅她,因为他根本不能原谅他自己。”
“她意识到瓦尔特就要死了,她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消除他心里郁积的怨恨,让他安安静静地死去。如果他原谅了她,那么就是原谅了他自己,也就可以心平气和地瞑目了。她全然没有为她自己考虑。”

沃特临终时只说了一句话“死的却是狗”,一句令人费解的话,原著并没有给出解释,只是后来提到是戈德·史密斯的诗——《挽歌》的最后一句。这首诗我无从找到,沃特的遗言的含义也姑且只能是个迷了。(谁知道请跟贴哦)
沃特没有瞑目,余团长为他合上了双眼。

凯蒂直到沃特死乃至他死后始终没有爱上他,虽然“不希望他死去”,但也并不为他的死而哀伤,并因为沃特的死感到了身心的“解脱”。

影片中的凯蒂不但得到沃特的原谅还在他身上找到了爱的感觉,沃特的离去更让她懂得珍视珍爱。
其中的一些增添的小小的片段颇有意味。同吃蔬菜色拉——同归余尽;寻求沟通和解的晚餐;特制的马爹尼;与韦丁顿和他的女人同饮让爱回归的酒。

凯蒂VS查理

情人查理由原著中的香港助理布政司改为英国政府驻上海副领事,升官了,自然场面更有观感(原著中有对查理小而简单的办公室的描写,显然这不合导演的胃口)。
凯蒂与查理办公室找他的那场戏,润色添彩。心虚的查理带着凯蒂一心想找个避人之处谈话,一次次推开门、拉开门,都是众目睽睽的场景!查理惟恐奸清败露的惶恐焦虑和无法掩饰的尴尬引人失笑。原著中有一个小细节,凯蒂到了查理的办公室,看见查理戴了一副眼镜。这还是凯蒂第一次见到他戴眼镜,以前她不知道他还用这东西。他注意到她在盯着自己的眼镜看,就把它摘了下来。这个细节似乎也有些隐喻,这个她爱的男人,其实可能有更多她不知道或想不到的东西。

原著中凯蒂也最终看清了查理。从湄潭府返回香港的凯蒂,领受了因亡夫带来不曾有过的礼遇,自己也被赋予上忠贞勇敢的光环(攻于心计的韦丁顿为她写了“表扬信”),并在多箩西·唐生的盛情邀请下住进查理家,然而凯蒂却禁不住查理的诱惑和他再度亲密,事后凯蒂羞耻懊悔不已,决然返回英国。临行前向查理表达了她对他的极度鄙视和厌恶,并极力否认(她自己也觉得是欲盖弥彰)腹中是查理的女儿(查理欣喜地直言希望是女孩,并暗示孩子会非常象他)。
有趣的是电影中添加凯蒂和查理多年后邂逅街头的情节,她领的那个孩子确实象查理,但是男孩。

凯蒂和她的父母

影片中除了开头略表,对此几乎全部略过。

毛姆对凯蒂家庭的描写分明地揭示凯蒂不幸的根源。
一个尖酸刻薄、野心勃勃的母亲造就的一个没有温暖的家庭和家庭悲剧。

贾斯汀夫人一心将漂亮的女儿嫁入豪门而费尽心机,为了给她撑排场,多年一再举办家庭宴会,几乎倾家荡产,然而凯蒂一再浪费机会,已经到了二十五岁,还是单身未嫁。贾斯汀夫人怒不可遏,经常毫不留情地给凯蒂脸色看。她问凯蒂还要她的爸爸养她多久。不想落在即将嫁给准男爵儿子妹妹多丽丝的后面,凯蒂一气之下迅速嫁给了沃特。

“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她明白自己的一切都是她的母亲一手造成的。然而一个曾经叱咤风云、野心勃勃的女人,如今未竟夙愿却一声不吭地躺了下来,多少也让人感慨几分。一辈子工于算计、勾心斗角,而追求的却是那些低级、无聊的东西。凯蒂觉得她妈妈世俗的一生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使她感到惊讶。”

凯蒂的父亲——一个生活在妻子阴影下,负担着全家的衣食来源,却因为薪俸寒酸无法提供更为奢华的生活而受到家人的蔑视,而依旧和蔼、谦恭的可怜的男人。他知道家人都对他厌烦,反过来他对她们的感觉也是一样。妻子去世没有让他悲哀,他感到解脱,如释重负,并意外地获得了妻子在世时渴望看到的事业的成功和过去彻底决裂,新的自由的机会。

历经磨难的凯蒂重新回到家,见到去世的母亲和将要离开英国赴任巴哈马首席法官的父亲。她幡然醒悟,请求和父亲在一起,弥补对他的亏欠,获得他的爱。父亲最终接纳了凯蒂,他们一起憧憬并开始新的生活。

“呃,父亲,我经过了太多的事,太多的不幸。我已经不是离开这儿之前的凯蒂了。我依然非常脆弱,但是我绝不是曾经的那个卑劣无情的人。您能给我一个机会吗?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我谁也没有,只有您了。让我试着使您爱我吧。呃,父亲,我是如此地孤独,如此地悲惨,我渴求您的爱。”
“当我想到我们一辈子都在靠您养活,可是却没有回报您一点东西,我感到非常愧疚。我们甚至对您一点情意都没有。您的一生是不幸福的,您能让我对过去做出一些弥补吗?”

D:音乐
音乐是无法用文字和画面具像表达的。然而它赋予人心灵的抚摩却是那么真切细腻。
这部《面纱》里的钢琴和歌声也是如此。
无以言表,那就去用心听吧。
那里也有一块纱,希望可以拂去爱在心头的尘埃。


--------------------------------------------------------------------------------


   修道院长打开了会客室的门,正要出去,忽又迟疑了一会儿。她再次意味深长地看向了凯蒂,一只手轻轻地搭在凯蒂的胳膊上。
    “你知道,我亲爱的孩子,安宁,在工作中是找不到的,它也不在欢乐中,也不在这个世界上或者这所修道院中,它仅仅存在于人的灵魂里。”

   过去结束了。让死去的人死去吧。这样的想法无情吗?她希望她已经学会了怜悯和慈悲。她不清楚未来有什么在等待着她,但是她在心里准备好了,无论发生什么,她都会以轻松乐观的态度去接受。这时,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好像是从她的意识深处无端地冒出来的。那是在他们——她和可怜的瓦尔特去往那座叫他送了命的瘟疫之城的路上,一个早晨,天还黑着他们就坐上轿子出发了。天色渐亮后,她看到了——亦或是在幻觉中出现了一幅令人屏息的美丽景象,它瞬时抚慰了她饱受磨难的心,她似乎觉得人世间的一切苦难都不算什么了。太阳升起了,驱散了雾气,一条崎岖的小路出现在眼前。它穿过稻田,越过小河,在广阔的土地上起起伏伏,一直延伸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如今她明白了,假如她沿着眼前这条越来越清晰的小路前行——不是诙谐的老韦丁顿说的那条没有归宿的路,而是修道院里的嬷嬷们无怨无悔地行于其上的路——或许所有她做过的错事蠢事,所有她经受的磨难,并不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毛姆《面纱》

http://blog.sina.com.cn/u/4923a0f5010007ro

 3 ) 如果真的恨一个人,那就是我自己

拿人家的手短啊
29日晚,我拿着赠票去看了《面纱》
我又是差不多一年没进电影院了,我曾经赌咒绝不会花钱去电影院里看进口片听国语配音……不过今天是免费…

诺顿的脸甫一出现便引起后面的一群女生低声尖叫,好戏这便正式开场。
不过事实证明我选择这部作为一年一次的观影还是蛮正确的。

由于我长年脱离国内院线……所以当我听到诺顿那一嗓子英语顺溜的随着字幕出现的时候,我很是惊讶,恩,并且非常欢畅——我原打赌说会是中文配音的——虽然这代表着我输掉了一顿晚饭。

虽然是老外的爱情故事,不过还是有些中国味道……先结婚后恋爱的事咱们中国也不少。男主角典型的知识性闷骚小青年,智商高情商低,喊着愿意付出一切却压根不知道年轻女人想要什么。女主角生在大家族,社交就是她的工作,找个好男人嫁就是家庭给她的任务,年纪不小了搭个老实男人远离父母,又禁受不住浪子的几句花言巧语红杏出墙……两个人都是爱情新鲜人,现实社会的风月几刷子就折腾得两人心力憔悴,婚姻支离破碎。于是乎故事就把他俩给丢到瘟疫肆虐但风景秀丽的穷乡僻壤,给两口子一个体验“爱与奉献的真谛”——以及悲剧——的机会。

诚如楼上的某位给五星的仁兄所说,《面纱》的制作,从各方面来讲,都算是令人满意的。摄影是出色的,典型的好莱坞多视角叙述,剪辑干净利落。拿两人后段激情一夜那戏来讲,两人处在不同房间,摄影机透过门,把两人置于同一画面内, 镜头不停的切换,过肩,过肩,主观视点,两人的心绪也不停的交融,交融,激情相拥吧……值得一提的是片子的色调,这一夜之前片子整体有些泛黄,很有二、三十年代的那种质感,这一夜之后,随着人物心情的转变,景色变换,色调也显得鲜活,绿色调明显加重,两人的眼睛也随之显得明亮动人起来。音乐选配也不错,前半段整体上基调低沉阴郁,多为弦乐,钢琴也多走低音部,后半部不管是配器的音色还是旋律都要丰富得多。

对喜欢诺顿的人来讲……在家里看D9,反复YY是一种乐趣,去电影院看十个头那么大的诺顿,瞻仰他的眼神与金发,也算是一种享受。面纱的两位主演表演卖力,许多无法言说,只可意会的情感,他们两人都拿捏到位。虽然说丈夫一脸老实,却藏不住诺顿眼神中那种天然的聪慧,虽然说妻子漂亮年轻,却也无法掩盖娜奥米悲伤时抬头的一层层皱纹……恩,绝不能忘记台词处处出彩的黄秋生。

不过既然我要劝各位去淘钱买票,也不能光捡好的说,真诚营销一向是我的方针铁律…
好莱坞就是好莱坞,任你题材怎么文艺,叙事永远是第一位:在观众还坐得住的时候就把故事讲完,这就是“叙事第一位”。所以,面纱作为一部爱情文艺片,每一分钟的镜头都不会离开男女主角,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所以次要角色都可以被戏剧化单纯化,所以夏雨的镜头可以少得可怜,特写镜头还不如丑模吕燕多……
镜头整体上都比较主观,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为主。中段的节奏舒缓,配合优美的风景,看着荧幕上的两人渐渐相互理解,慢慢发现对方的好,观众也得以进入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也很好的给传达了出来。但是前段,轿上的回忆部分,对红杏出墙着墨如此之多,好的方面是把女主角对感情的幼稚幻想暴露无遗,但另一方面也搞得查理几乎快成了第三主角……实在是过于冗长了。而片尾,下游的患者企图入城那段,镜头切换凶猛,搞得跟什么什么片儿似的……也许大家爱看,不过我觉得从这个地方开始,全片的节奏感和整体叙事情调被破坏了。
收尾收得有点急……虽然我一直在说医生随时都可以死了。另人觉得尴尬的是,这场瘟疫完全成了两人爱情的一个助推力,瘟疫的结果完全无关紧要,随着诺顿的死而彻底失去了被关注的意义…结局匆匆,诺顿为之奉献生命的瘟疫被随便带过,第三者查利到是又跑出来显摆…

当然诺顿之死那场戏无疑是拍得相当出色的,不论是光线,镜头,台词设计(对比死不了的小妹……)
“原谅我”
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说完便咽了气。大家几乎都被诺顿那还未闭上的眼睛给带住了,回不过神来……

————————————————————————
总结,导演的处理算是全片所有环节的弱项,情节连贯顺畅,却有些操之过急的味道。好莱坞的气息难免冲淡了毛姆这个故事的沉郁。原本重点表现的医生,却被导演把故事的主要张力都插在了妻子身上……这一方面说明导演不太善于掌握过于隐讳的内心,一方面又得说纳奥米小姐又赢得了一位导演的青睐。假使这片子到了李安手里,恩恩……
其实我个人甚为喜欢这个故事和男主角,闷骚啊。
拿闷骚达人木马谢强的话说:

如果真的恨一个人,那就是我自己

 4 ) 其实它不是爱情故事

              
截止到写这篇文章,我已经看过三遍电影《面纱》了,倒不是说我是有多爱它,只是我一直试着理解编剧在改编剧本时的想法。

毛姆在《刀锋》的开头说过一段话:
   
“故事是几乎没有可述的,结局既不是死,也不是结婚。死是一切的了结,所以是一个故事的总收场,但是,用结婚来结束也很合适;那些世俗的所谓大团圆,自命风雅的人也犯不着加以鄙弃。普通人有一种本能,总相信这么一来,一切该交代的都交代了。男的女的,不论经过怎样的悲欢离合,终于被撮合在一起,两性的生物功能已经完成,兴趣也就转移到未来的一代上去。”
   
看得出来毛姆对完满形式的结局没有很大兴趣。在《面纱》原著里的结局,沃特死了,凯蒂走了,但毛姆想收尾的不只是形式,《面纱》的结尾看起来收场,其实更是延伸,延伸他的“宁静之道”:
  
 “或许所有她做过的错事蠢事,所有她经受的磨难,并不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在我看来这姑且就是原著的主题,更多的是侧重女主人公的救赎,宁静,自由,解脱,怜悯和慈悲(其实对男主人公也有“原谅”与“救赎”等主题地刻画,但很含蓄,就像“死的却是狗”的冷峻)。而电影却不同,它表现的也是救赎,但却是两个人平等的救赎。通过的中介是“爱情”,他们最后都通过“爱情”的滋润得到了宁静与永生(即使有人死了),活脱脱的happy ending啊!电影里修道院院长对凯蒂说的话可以升华电影的主题:
 
  “17岁时我对宗教生涯有着浪漫的幻想,但我的爱是那么热烈,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情感改变了,他让我失望,他忽视我。我们之间已经变得漠不关心,像老夫妇总并肩坐在沙发上但很少跟对方说话。但是他知道我永远不会离开他,这是我的职责,当爱和责任合二为一,恩典便与你同在。”
    
上帝之于修女就像沃特之于凯蒂。沃特曾经那么狂热的爱着凯蒂,但是凯蒂让他失望,忽视他,甚至轻视他。沃特还是没有放弃,虽然是用看似残忍的手法执行(去梅潭府),但他永远不会离开凯蒂(电影里凯蒂故意吃没煮过的沙拉轻视自己的生命,沃特想都没想也吃起了生沙拉,要死也一起死!)。后来两人在大灾难面前渐生情愫,发出“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的感叹,再到喜当爹的曲折,很明显两人一路走来其实都在互相原谅,直到救赎与升华。台湾版本里把电影的名字改成了《猜心》,我觉得这才是最适合影片的名字,两人互相猜心,最后还是得到了彼此的心,即使像花店里美丽却易逝的白玫瑰,但只要曾经美丽过就值得了。
       
而在原著里凯蒂在沃特死的最后一刻也是不爱他的,而且原谅也只是单方面的诉求,不是互相平等的原谅,而是凯蒂一个人祈求沃特的原谅,并且祈求原谅的原因也只是为了让自己得到解脱而不是为了爱。这是一个铁板钉钉的事实,不知道会让多少影迷叹惋:
   
 “有时对人撒谎是不得不为之,但是自欺就不可饶恕了。她很遗憾沃特如此悲惨地死去,但她的悲痛是对但凡某位相识之人离世都会有的。她承认瓦尔特有着让人钦佩的人品,但不幸的是她偏偏没有喜欢他,却只是厌烦。不能说他的死对她来说是个解脱。”
    
 沃特死了,对于凯蒂却成了解脱,有一种舒畅的自由感。倒不是凯蒂多绝情绝义,只是如此两个人,互相憋着一股劲,谁都很难跨出这一步,举步维艰。互相猜心,却又是互相伤害。凯蒂也想过“如果在这最后的时刻能帮他从怨恨中解脱出来,那就将是她给他带来的痛苦的一个补偿”。但是最后谁都没有对原谅作出直接的回应,而是用“死亡”淡化了这个问题。沃特死了,带着“死的却是狗”的遗言,凯蒂不知道他的意思,凯蒂所期待的“原谅”似乎也像一层面纱,模棱两可,无法触碰,却又触手可及。所以,《面纱》的名字还是适合小说,《猜心》才适合电影。
   
编剧对原著主题的改动,当然很大一方面是为了使主线清晰,毕竟在原著中出现的宗教意味浓厚的“救赎”、“宁静”还有中国哲学的“道”之说很难一时半会儿说清楚,况且在优美的桂林山水下如果不发生点感天动地你死我活的爱情故事也是暴殄天物,所以权量利弊,编剧还是把爱情扩大,人性缩小,完成了电影版的《面纱》。

但是仔细研究,其实编剧还是很懂毛姆的原著的,原著里很多入木三分的刻画,编剧都近乎一字不动的搬了过来:
    
原著里凯蒂和沃特摊牌的时候是这样写的:
   
“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他说道,“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将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务必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像个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之私跟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据我所知,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成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样。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我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每当我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是愉悦的,每当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到欢乐,我都狂喜不已。我尽力将我的爱维持在不让你厌烦的限度,否则我清楚那个后果我承受不了。我时刻关注你的神色,但凡你的厌烦显现出一点蛛丝马迹,我便改变方式。一个丈夫的权利,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恩惠。”
    
而电影里沃特说这段话时,编剧截长补短,摘取最刻薄的话表现这个冲突:
    
沃特说:“娶你的时候,我就知道你自私娇惯,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肯嫁给我只是为了离开你母亲越远越好,但我一直希望我们的感情会逐渐加深,但我错了,你没能力改变你的感情。”
甚至有一处两人摊牌时的对话是一字不动的照搬:
 
     “你为何要鄙视自己?”
   
     “因为我过爱你。”

而且在电影里,编导特别强调了沃特深沉的爱,算是对小说的扩充。当夫妻二人初来香港看新房时,凯蒂看到新房里没有一架钢琴,理科男沃特对小清新无感,必然不会想到要添置这种泡妞神器。当初看到这个的时候我以为这只是编导在若有若无的描写两人的差距,但我错了。在电影的后面,当凯蒂战战兢兢地恐慌丈夫是不是发现了自己的奸情的时候,她依靠着的正是沃特为她买来的钢琴。钢琴只在电影里出现过一次,却是在这个时候,不细心的人根本不会联想到前头凯蒂没有钢琴的抱怨。但就是这种一闪而过的镜头,类似于沃特深入心底却羚羊挂角的爱,观众很难发现,妻子也很难察觉。
    
把这段话移植到当下的社会,如果有一个这样的男人爱着这样一个女人,女人会不会爱他?他了解女人的全部,包括她的缺点,即使这个男人看起来苛刻、冷峻、凝滞、品评,没有风雨欲来的权势,也没有文艺青年钓凯子的处处风情。他不会拿入门尼康D5100最为泡妞神器,也不是那个全场瞩目、处处逢缘、音色圆润,笑趣迭出的交际草。他可能就是某个藏身于科学松鼠会的物理男,有着不精致的脸庞,个子不高,一点也不强壮,又小又瘦,能用薛定谔方程解决时间和空间相互分立情况下的波函数,却很难融入女神那时间和空间都不相交集的三维势场中。
   
看来编剧是真的懂毛姆的心,处处抓住小说的关键脊梁。那他为什么还是改写了那个不像结局的结局?
    
 这里我们先来看看小说最后韦丁顿说过的一段话:
  
 “道也就是路,和行路的人。道是一条世间万物都行走于上的永恒的路。但它不是被万物创造出来的,因为道本身也是万物之一。道中充盈着万物,同时又虚无一物。万物由道而生,循着道成长,而后又回归于道。可以说它是方形但却没有棱角,是声音却不为耳朵能够听见,是张画像却看不见线条和色彩。道是一张巨大的网,网眼大如海洋,却恢恢不漏。它是万物寄居的避难之所。它不在任何地方,可是你一探窗口就能发现它的踪迹。不管它愿意与否,它赐予了万物行事的法则,然后任由它们自长自成。依照着道,卑下会变成英武,驼背也可以变为挺拔。失败可能带来成功,而成功则附藏着失败。但是谁能辨别两者何时交替?追求和性的人可能会平顺如孩童。中庸练达会使势强的人旗开得胜,使势弱的人回避安身。征服自己的人是最强的人(这段很有《老子》的感觉)。”
    
 世间充盈着万物却又虚无一物,在任何地方都能见到你想要的,在任何地方也不能见到你想要的。既然都是无,既然都是有,那何不把卑下变成英武,把绝情变成有情,把失败变成成功,把怨恨变成原谅?所以,编导应着人类本能对美好事物的期冀,让凯蒂一人背负的精神成长之路平摊一半给了沃特,让“爱情”分担他们的永恒的“安宁”之路。我作为一个女人,其实我心底还是喜欢这种改动的,如果只是像原著里那样凯蒂一人承担这种神秘花园里的自由、独立寻找之路,未免太过单薄。她想把孩子教育成无畏、坦率、自制、自由的人,而不是像曾经的她,这个任务终究还是需要一个男人的依靠的,即使这个男人的肉体不存,但她还有他的灵魂。
   
 “唯一能使我们从对这个世界的嫌恶中解脱出来的,就是纵使世事纷乱,人们依然不断创造出来的美的事物。人们描摹的绘画,谱写的乐曲,编撰的书籍,和人们的生活。而其中最为丰饶的美,就是人们美丽的生活。那是完美的艺术杰作。”
    
所以,电影的改变是情理之中的,也是编导刻意的美好。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主题的倒退,也可以把它看成主题的升华。

例如在下面这段的表达中,他们用的是毛姆的原句,却把情景完全倒置了:

 “我并非学历显赫,也非头脑聪慧。我仅仅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年轻女人。自幼至今,陪伴我的人喜欢什么,我也喜欢什么。我热衷于跳舞,爱打网球,喜欢看戏。我还对爱运动的男人情有独钟。一点不错,我早已经对你、还有你那些事厌烦透了。它们对我来说一文不值,我也决无意愿将来让它们值。你拉着我在威尼斯的那些冗长乏味的画廊里转个没完,我宁可那时在三维治好好享受我的高尔夫球。”

原著是两人互述不满与差距,充满火药味。但到电影里却是两人打趣的小嘲讽,沃特听到凯蒂的感叹不仅没有露出阴冷的表情,还傻傻的笑了。更多的是沟通与原谅,到最后他们还催生了一个很可爱的观点: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相同的话语,却有了不同的结局,是有,是无;是虚,是实,干嘛要计较这么多呢?

---------------------


面纱意象的视觉化:
       
在小说里面纱的意象比电影里明显,据我所知起码有三次的直接描写,其他间接的就因人而异了。
                        
1.凯蒂刚到梅潭府新家时的情景:

  “已故传教士的简陋客厅里又只剩下凯蒂一个人了,她躺倒在正对 窗户的长椅上,凝神远眺河对岸的庙宇(傍晚的光线又给那座庙宇蒙上了一层奇妙的神秘色彩)。”

——这是最初级的生活面纱的面目,神秘奇妙,给人一种好奇的好感。你经不住想揭开它,撩拨它,因为你以为里面是美好的。

 2.凯蒂从修道院回来之后的想法:
 “多数男人哄起孩子来都是笨手笨脚,他却一点也不手生,多么怪的一个人。然而除了这一幕幕感人的回忆外,在她心头似乎还潜藏着一层阴影(如同银色的云彩边缘镶了一圈儿黑色的乌云),怎么也挥之不去。”

——我们看到了生活的阴影,原来面纱后面潜藏着的也有苦难和泥淖,你无法避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3.结尾凯蒂跟随父亲开始新生活的宣言:

   “这时,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好像是从她的意识深处无端地冒出来的。那是在他们——她和可怜的瓦尔特去往那座叫他送了命的瘟疫之城的路上,一个早晨,天还黑着他们就坐上轿子出发了。天色渐亮后,她看到了——亦或是在幻觉中出现了一幅令人屏息的美丽景象,它瞬时抚慰了她饱受磨难的心,她似乎觉得人世间的一切苦难都不算什么了。太阳升起了,驱散了雾气,一条崎岖的小路出现在眼前。它穿过稻田,越过小河,在广阔的土地上起起伏伏,一直延伸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如今她明白了,假如她沿着眼前这条越来越清晰的小路前行——不是诙谐的老韦丁顿说的那条没有归宿的路,而是修道院里的嬷嬷们无怨无悔地行于其上的路——或许所有她做过的错事蠢事,所有她经受的磨难,并不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生活的面纱最终揭开,一幅令人屏息的美丽景象,它瞬时抚慰了饱受磨难的心。崎岖的小路在面纱后面出现,通往宁静与永恒。

而电影里的面纱意象不完全是“生活的面纱“,更是“感情的面纱”,面纱后面,是赤诚的爱。
    
第一次是夫妻两刚启程去霍乱地,起初的爱情彼此是封闭着的心,就像第一幅图的雾霾,纵使一路绿色迷离、生机勃勃,却因为猜心不得而彼此隔离。

第二次是两人心结解开的时候,彼此宽容之后。渐渐的黄昏来临,温柔的夕阳缓缓的拖过阴霾,面纱缓缓揭开,他们看清了彼此的心,不用猜心,已经得心。

最后是沃特死后,凯蒂乘船离开。昔人已去,独留也是怅惋,轮渡的烟熏再一次笼罩画面,是又支起了新的面纱么?不是,她的面纱后有的只有他,只为他留。

---------------

又写成了原著党的自言自语,心凉...
 

 

 5 ) 毛姆小说《面纱》书里书外的故事

日期:2007-01-27 作者:安迪 来源:文汇报
 
 
 
 
    一
    
    一九一九年秋天,毛姆带着他的同性密友哈克斯顿,途经美国,在纽约和芝加哥稍事停留后,来到亚洲。他们从西贡经香港到上海,然后北上天津、北京,再转回上海,坐船溯扬子江而上,一直到山城重庆。第二年元月初返回上海,又去香港住了几天,最后取道苏伊士回英伦。
    
    根据在中国历游四个月的见闻经历,毛姆写出了三部作品:随笔集《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以北京为背景的剧作《苏伊士之东》(1922)和以香港及中国内地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面纱》(The Painted Veil,直译为《彩色的面纱》,1925)。
    
    毛姆在《面纱》的序言中说,这部小说的灵感得自于但丁《神曲·炼狱篇》中的诗句。一八九四年,毛姆还是医学院的学生时,去佛罗伦萨度假,房东的女儿教他读《神曲·炼狱篇》。其中有这样几句:“请记住我,我就是那个皮娅,/锡耶纳养育了我,而马雷马却把我毁掉,/那个以前曾取出他的宝石戒指并给我带上的人,/对此应当知晓。”(黄文捷译文)房东的女儿向他解释说,皮娅(Pia,董桥译作“碧娅”,显然更传神)是锡耶纳的贵妇,她丈夫怀疑她红杏出墙,把她关进马雷马的一处有毒瘴的废宅中。她居然没有死,她丈夫就把她从窗口扔下去。拉斐尔前派画家罗塞蒂的名作《碧娅》画的就是这段哀艳的故事。
    
    这段故事激发了毛姆的创作想像力,持续了好多年,一直到他去香港,听到一个类似的故事,寻找到合适的角色,才写出了《面纱》。
    
    二
    
    《面纱》的书名出自雪莱的十四行诗:“别揭开这幅彩幕(就是‘彩色的面纱’),它被活人称为生活;/虽然上面所绘的图景显得很不真实。/只不过是以随随便便涂刷的彩色/来摹拟我们愿信以为真的一切东西;”(吴笛译文)
    
    凯蒂是个漂亮而虚荣的女孩,择婿多年,但到了二十五岁还没嫁出去,眼看就要变成老处女了。这时,一位在香港工作的细菌学家瓦尔特·费恩向她表达了爱慕之情,凯蒂慌不择路地嫁给了他,并随他一起远赴香港。婚前没有多少了解,婚后凯蒂更是发现他毫无魅力可言,是一个“矜持、保守、冷漠、自制”的男人。就在她对瓦尔特越来越厌倦的时候,英俊潇洒的助理布政司查尔斯·唐出现在她面前,两人很快坠入爱河,频频幽会。某次,他们在凯蒂家中午幽会时,被瓦尔特发现了。但瓦尔特不揭穿也不声张,而是申请去内地瘟疫流行的“湄潭府”,要凯蒂随他同往。事到如今,凯蒂只好向丈夫摊牌,她嫁给他是个错误,而此时她全心全意爱的是查尔斯,她要和瓦尔特离婚然后嫁给查尔斯。凯蒂原以为查尔斯也会像她那样,抛弃自己的妻子和她结婚。但查尔斯一心只想到自己的前途,不愿与妻子离婚,并明确对凯蒂说:“一个男人深深爱一个女人,并非意味着他就希望下半辈子和她共同度过。”
    
    凯蒂绝望之余,只能和瓦尔特一同去霍乱疫区。在湄潭府,瓦尔特拼命工作,得到了当地军民的爱戴,也得到了在那里救援的法国修女的尊敬。凯蒂认识了那里的海关助理专员韦丁顿,又在韦的引导下去了修道院帮助那里的修女照顾病人孩子。在工作中,她逐渐忘了查尔斯,对瓦尔特也慢慢产生了好感。然而,就在得知凯蒂已怀孕后,瓦尔特却不幸染上霍乱去世。临终对凯蒂说的一句话是:“死的却是那狗。”
    
    凯蒂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韦丁顿解释说,那是高尔德史密斯《挽歌》中的最后一句,大意是:一个好心人把狗领回来,起先相处融洽,后来狗却发疯了,将人咬伤。但人活过来了,死的却是那狗。
    
    凯蒂回到香港,查尔斯却让太太把她接到自己家里住。又和查尔斯重新上了一次床,凯蒂为此极端嫌弃自己,匆匆料理一切后,她回到伦敦,此时她母亲已去世,她就随着父亲一起去了巴哈马群岛。
    
    三
    
    这部小说毛姆写得很不顺利,是他第一部写了好几年的小说。其间他又出了几次远门,直到一九二四年九月才完成。小说从这年的十一月开始在纽约的一本杂志上连载,十二月起在伦敦的杂志上连载,次年四月在纽约和伦敦同时出版,首印八千册。
    
    小说在连载时,在香港有位和小说主人公同姓的莱恩,要告毛姆的状,毛姆花了两百五十英镑平息了这场官司,并在小说正式出版时把主人公的姓改成费恩。同时香港助理布政司也认为其名誉受到诽谤,毛姆只得将故事发生的那个殖民地香港改为虚构的“清源”,后来的版本又改回来了。
    
    由于书刊的介绍和这场“侵权”官司,《面纱》出版后几乎成了畅销书,短短几年在伦敦就重印五次,印数高达两万三千册。以后又改编成舞台剧在伦敦上演,一九三四年又改编成电影,由葛丽塔·嘉宝和赫伯特·马歇尔主演。最近再一次搬上银幕。
    
    评论界对《面纱》的褒贬很不一致,法国评论家许为经典小说,而英国的《旁观者》杂志却认为“落入俗套、做作、不可信”,英国的著名传记作家林顿·斯特拉奇卧病在床时读了小说,评定为“二等一级”。
    
    四
    
    如同毛姆的所有小说的主题,《面纱》所揭示的也是:爱情、婚姻都是不真实的彩色面纱,揭开这层面纱,“将是一条通往宁静的路”。
    
    小说出版后,有评论家认为小说中那位“矜持、保守、冷漠、自制”的瓦尔特就是毛姆本人的写照,但毛姆自己说那是以他哥哥弗里德里克为模特的。晚年毛姆还跟他侄子罗宾说:“我曾在我写的一本书里描绘了你父亲的肖像,我想就是《面纱》那本书。”毛姆一辈子和他的这位兄长不和,据罗宾说:“他有许多理由厌恶我父亲——而理由之一是妒嫉。”
    
    而小说中借瓦尔特的口对凯蒂说的话:“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有论者认为这其实说的是毛姆的太太西莉尔。毛姆和他太太结婚后就后悔,他总觉得是西莉尔设下陷阱害得他娶她的。他们结婚后共同生活了十年(其间毛姆还不断带着同性密友出游),双方都感到这是不幸的十年。毛姆对西莉尔的恨伴随了他的一生,因此,在他笔下,是不可能找到感人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五
    
    《面纱》出版后两个月,正在热恋中的陆小曼就读了这部小说,在一九二五年六月二十八日的日记中,陆小曼写道:“因为没有气力所以耽在床上看完一本《The Painted Veil》,看得我心酸万分;虽然我知道我也许不会像书里的女人那样惨的。书中的主角为了爱,从千辛万苦中奋斗,才达到目的;可是欢聚了没有多少日子男的就死了,留下她孤零零的跟着老父苦度残年。摩!你想人间真有那么残忍的事么?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为故人担忧,平空哭了半天,哭得我至今心里还是一阵阵的隐隐作痛呢!想起你更叫我发抖,但愿不幸的事不要寻到我们头上来……”
    
    显然,陆小曼误读了《面纱》,却不幸而预示了她自己后来的命运。
    
    (《面纱》[英]W.S.毛姆著阮景林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6 ) 揭开面纱,还原最真实的样子。

初遇时,他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他爱她,虽然并不了解她。她不爱他,但是为了逃脱家庭,离开势力的母亲,她屈服于现实与他离开。 他爱她,却不知如何表达。他陪她说不感兴趣的话,她陪他看不懂的枯燥的科学成果。他们每天在一起,心却从未接近,仿佛有一层面纱隔在彼此之间。 她与他成长环境不同,她拥有浪漫的少女心,企求一个浪漫的爱情。他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不懂风情,他只是知道,他爱她。如此的两个人,并未相爱。 相爱是两个人的事,分开却是一个人的事。她遇到了查理,一个花言巧语的人,她以为遇到了爱情,为了所谓的爱情出轨,他发现震怒,却不想放手。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他带着她来到霍乱地区。 一切似乎成了死局,可一切却才刚刚开始。在这里他们体验了不同的生活,他们彼此了解,揭开阻隔心灵的面纱,他们彼此相爱。 他作为细菌研究人员,帮助山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她在教堂帮助修女照顾孩子,一切都刚刚好。 我想起来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的一句话,倾了一座城,也不过成全了他与她的爱情故事。 可现实却是残酷的,枝节横生。为了报复,他带她来到霍乱区;因为爱,他独自去更严重的病区。他染病,离世,独留她一个人,带着孩子。 几年后,她在街头偶遇查理,查理问,孩子叫什么,她说,沃特,那是他的名字。孩子问,那个人是谁,她说,谁也不是,不相干的人。 他爱上她时,她不爱他。他们彼此相爱时,他骤然离世。于是,她的余生只剩下回忆。 彼此相爱本就该彼此了解,揭开层层面纱,还原各自最真实的样子,那才是最真实的爱情。 女主长相很好看,男主非常迷人,配乐非常好听,画面拍摄很好看,每一帧都像一幅画。 如若男主的离世是对女主的惩罚,那么可不可以换一种方式。他是那么好的人,他值得更好的结局,他的离世真的好伤。 愿他在天堂安好!

 短评

大概是我浅薄,可我爱这个电影多过于毛姆的原著不知多少倍。。

2分钟前
  • 乐乐乐了
  • 力荐

刚读完小说就看根据它改编的电影,记忆清楚,区别与优劣立现。小说故事性强,适于改编。加中两国2006年合拍,在上海与广西取景,总美术师又是中国的电影美术大家屠居华,所以影片的环境、居室、服装等视觉体现都比较到位、准确;外国导演及演员则中规中矩,缺少光彩。内容上增加了中国民众对西方人的斗争及努力治愈霍乱疫情的正面情节,这是原小说没有的。主线也改为主角夫妻的最终理解和温情。只是这样就丧失了原作对人物及人性阐释的尖刻和酸楚。而这个独特的个性,正是毛姆一生所追求的。

5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她褪下套裙,他上前吻住她那一刻。我便又泪流成河了。

8分钟前
  • 鸳鸯
  • 力荐

如果非得说女性的独立就是对男人和爱情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浪漫念头的话,那其实独立了也没啥意思。

10分钟前
  • 容安
  • 还行

“爱你已久,永不能忘” 两个人心灵距离的拉近也许才是最令人神往的地方

11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我想你是对的,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原谅和爱比抱怨和恨美多了。我爱你已久,永不能忘。脱去你的面纱,脱去我的面纱,让我看看你。

16分钟前
  • ☂ 莎拉公主
  • 力荐

婚姻对于男人来说是赌自由,对于女人来说是赌幸福—毛姆

19分钟前
  • 豆腐脑敢死队
  • 推荐

彼时,言笑晏晏的少女闯入他的眼帘,一个倩影迷醉了一生。东方山水小城,埋葬了他的一切,唯有请求原谅是他最后之言。中西方元素的结合混搭出了奇妙的味道,天堂般的山水美景下是愚昧落后疾病肆虐的炼狱。两个人踉踉跄跄闯入,在陌生的环境下重新相爱,和风景一样美好。演员摄影风景配乐故事都太美了。

23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美的一塌糊涂,我指诺顿,也指Naomi,也指风景,也指爱情。我爱你已久,永不能忘。

26分钟前
  • kissdemon
  • 推荐

配乐很赞呢!法国民谣【在清澈的泉水边】

27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力荐

诺顿真儒雅啊,太迷人了~~我发现黄秋生有英音诶!很多电影多年后再看一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次我决定给五星。

32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东方,在老外们眼中还是如此细腻和朦胧的。

36分钟前
  • 张樾
  • 推荐

爱德华诺顿果然没令我失望,生老病死前的爱情总能被放大,霍乱时期的爱情可以模糊和平年代的不忠,死亡才可以为重燃的爱火定格,所以沃特一定要死,不然灾难过去之后的日子,被忽略的丑陋和缺憾总会不失时机地泛起,仿佛池塘里的淤泥,经不起折腾。死去了,才可以永垂不朽。记忆中的总比眼前的深刻长久

40分钟前
  • 松花蛋
  • 推荐

爱到分离才相遇。

41分钟前
  • sukida
  • 推荐

回眸时,是否还能看到你靠在门边挺拔削瘦的身影。

45分钟前
  • ivypan
  • 推荐

根据毛姆小说改编,中美合拍的爱情片。20年代民国场景很真实,剧组真是用心了!糯米和诺顿演技依旧绝佳(两人也是制片人)。缺憾和离别总是伟大爱情的必备元素。西南的濛濛雾霭和异国的偏见隔阂终没能阻挡面纱的揭开。当爱与责任合二为一,恩典就会与你同在。ps:女神和服装+0.5,风景+0.5 (9.0/10)

4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我曾经在莫斯科受训,如果你不喜欢说英语,咱们可以说俄语。”

53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最精彩的是配乐

57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诗意的山水,咯吱作响的木屋,摇着香扇仍抵挡不住的微汗;慢悠悠的竹筏,音色不佳的钢琴,幽暗灯光里仓促炽烈的拥抱⋯⋯我爱你已久,永世不能忘。

1小时前
  • 阿凡思蜜达
  • 力荐

这两日读毛姆的原著,时隔十年又将影片翻出重温。不得不说电影的改编提升并丰富了原著,紧凑节制,删去了叙述中罗嗦的枝蔓,但俨然却是另一个故事了。女主的悔悟和丈夫的死都更有力量。在毛姆笔下却淡漠缺乏说服力。我始终相信爱是尊敬之上生长出来的情感,鄙夷轻蔑却欲罢不能的,不过是不甘的执念。

1小时前
  • 匡轶歌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