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剑国语版

香港剧香港2000

主演:林家栋,江华,佘诗曼,吴美珩,欧子欣,袁彩云,关宝慧,杨明娜,陈安莹,秦煌,邝佐辉,游飙,陈琪,余子明,李国麟,李成昌,骆应钧,卢庆辉

导演:李添胜,袁晓波

 剧照

碧血剑国语版 剧照 NO.1碧血剑国语版 剧照 NO.2碧血剑国语版 剧照 NO.3碧血剑国语版 剧照 NO.4碧血剑国语版 剧照 NO.5碧血剑国语版 剧照 NO.6碧血剑国语版 剧照 NO.13碧血剑国语版 剧照 NO.14碧血剑国语版 剧照 NO.15碧血剑国语版 剧照 NO.16碧血剑国语版 剧照 NO.17碧血剑国语版 剧照 NO.18碧血剑国语版 剧照 NO.19碧血剑国语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08:22

详细剧情

  金蛇郎君夏雪宜(江华 饰)全家被温家堡恶人所杀,前往温家寻仇的过程中与温家小姐温仪(吴美珩 饰)相爱结合生下女儿青青,却无奈温家几老利用温仪使夏雪宜重伤,温仪亦被推入井中活埋。成年后的青青(欧子欣 饰)蛮横凶恶,巧遇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林家栋 饰),日久生情,但是袁承志却钟情于救下的弱女子阿九(佘诗曼 饰)。袁承志此时已经是金蛇郎君的徒弟,誓报父仇,金蛇郎君与五毒教妖女何红药(关宝慧 饰)之间恩怨纠缠,牵扯到了若干人等,而阿九的真正身份居然是明朝公主,李自成起义、清兵入关,国仇家恨爱恨情仇,袁承志该如何抉择?

 长篇影评

 1 ) 晦时侠随飘絮远,尘蚁如铁铁如沙

二十年后终于读懂了这个故事. 金庸在五六年写第二本武侠时,"侠"就开始走向死亡, 他留给世人膜拜的"侠"无非一张画皮. 碧血剑中,绝世高手袁承志处处碰壁,被李闯这个乌合之众头子一撸到底.至情至性的金蛇郎君惨死,忧国忧民的李岩公子惨死.念兹在兹的九公主断臂天涯,一切宏大想象烟消云散,袁承志只能回归到夏青青一地鸡毛的平凡温柔。

不管后来金庸的武侠如何波澜壮大, 质朴的郭靖,深情的杨过,豪迈的萧峰……又如何?亿万人春梦中瑰丽无匹的侠者,用现实的解剖刀切开,里面都是一个韦小宝。不妨说袁承志是侠客们披上霓裳前的素面朝天,而韦小宝是侠客们褪去矫饰后的真情告白。

相对后面更有名的寓言类叙事, 我喜欢<碧血剑>,兜头冰水浇来的现实主义,只有很年轻很天真的作者, 才有笔力慨然直面。

说到这部电视剧,张纪中干得不赖,把银子砸对了地方。金蛇郎君向往个人幸福, 现实却凄风苦雨,尔虞我诈;袁承志向往国泰民安, 现实却空旷苍凉,魍魉横行。冷峭的现实生活, 是金庸理想主义武侠梦的里世界. 三足鼎立的政治家皇太极、崇祯、李自成各有各渣,几对爱侣夏温、夏何、袁夏、焦罗、安崔等等也各有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武打出彩,每当袁承志使出金蛇招式时,那故人蕴藏的缠绵绝恋, 无需台词就能让观者动容。

不过张纪中没有胆子解构原著。而《碧血剑》过于传统过于写实, 只有提炼出金庸的初意,对侠的否定,才有可能扭转可读性垫底的局面,成为在其他金剧中独树一帜的存在。金蛇郎君以为自己武功高强,重财宝而轻别离,落得悔甚恨甚,袁承志自命狭义,重天下而轻别离,最后泛舟海外。 武功越高,在现实这堵墙上撞得越狠。金蛇郎君囿于家事,袁承志囿于国事,境界不一,结局必然, 最终都得饮下现实这杯千红一窟——倏忽的圣徒侠者,永远的泯然众人。

金庸落笔时可以逃避,后人翻拍时却不妨把结构理理。




 2 ) 为什么《碧血剑》没啥存在感

木有看过原著,以下所有评论均基于张纪中版电视剧。

路上随便抓一小学男生问问,可能知道乔峰令狐冲韦小宝,但未必知道袁承志,更不会知道碧血剑三个字是代表了啥,这部书和对应影视作品的存在感都很低。为啥,最终极的原因,是主角的存在感低,一个没有故事感的主角,那他的故事也没太多人知晓。

武侠小说,讲究“爱恨情仇”四个字。先说恨和仇,袁承志再大的仇、再大的怨,都大不过他老爹的千古之恨;再说爱情,他兜兜转转在几个姑娘面前左右逢源,我其实都没觉得他真的爱哪个,只是剧本那样了,讲究着爱吧。倒是五毒教那个丑婆娘(不好意思没字幕所以没记住名字),那才是爱得疯癫、爱得痴狂,虽然是个讨厌的角色但让人恨不起来;又说武功,作为一个出新手村(下山)就是满级的非成长性角色,与观众的互动感相对也低一些,毕竟我等小民就喜欢看屌丝逆袭的草根故事;最后是剧情,毕竟故事的大背景还是闯王建立大顺,我回忆了一下,袁承志似乎没有任何推进剧情的行为,完全是大形势推着他在走,算是躺完了整个故事。如此主角,还不如配角们闪耀,那注定没名气了。

多说几点,结合剧情与演员:

1. 不知道这版是不是处理温青青有点儿问题,感觉是个讨厌的角色,一边像江湖儿女一样不听招呼,想咋滴就咋滴,一边又像小家碧玉一样吃飞醋,吃了这个吃那个,集各家恼人之处于一体,再加上黄圣依那闪亮得有点儿秃的大脑门,我是不喜欢。孙菲菲以前挺好的一个姑娘啊,整容之后看着很别扭,脑门大下巴小,也不舒服。

2. 我喜欢1焦宛儿2何铁手3红娘子(李岩的老婆)。焦宛儿贤良淑德,该坚强坚强,该温柔温柔,我最吃这一套了,必须拿下。何铁手敢爱敢恨,潇洒俏皮又不失性感(当然这可能是演员的功劳),这种毒玫瑰就是男人的陷阱啊!红娘子那张写着“国泰民安”的脸,我就暗暗决定婚后一定不能让她受委屈。

最后九儿出家为九难,我恍然大悟,敢情这是《鹿鼎记》的前传啊。不过就九难那功夫也能横行江湖,难怪被称作武侠末世了。

 3 ) 袁承志和青青才是命定的一对,阿九只不过是浮光掠影的陪衬

袁承志和青青才是命定的一对,阿九只不过是浮光掠影的陪衬。有人说阿九早点出现袁承志就会和阿九在一起。这是真的么?我觉得阿九就算早点出现,袁承志和阿九之间也不可能有多深的发展。袁承志多次说过 青弟你真是我的知己,袁承志和青青之间的感情一点一滴的积累,平淡却深厚。阿九懂得袁承志么?她根本不懂袁承志的经历、想法,也不想支持袁承志的理想。从她说只希望袁承志做一个逍遥自在的武林英雄就可以看出来。还有,她在宫里头让袁承志向崇祯谢恩并求为驸马的的场面真是让人掉眼镜——这样的鸡同鸭讲的两个人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连做比较好的朋友都费劲。阿九是养尊处优的公主又向往江湖上的自由,让很多紧紧扣在学校里读书的女孩子产生了共鸣感,但是真的到了江湖上没有皇帝老爹罩着、没有青竹帮照顾的她是什么样子的呢?虐待阿珂的那个九难师太早就告诉我们了。而袁承志和青青两个人都是从小受尽坎坷,却都依然善良彼此真诚相待,也没有把自己受到的委屈和不公发泄到不相干的人身上。这都说明袁承志和青青本质上是同路人、是能携手一生的人,而阿九终究是陌路人。

 4 ) 剑光侠影化碧血_是非爱恨谁能牵

也许最初是出于对孙菲菲的喜爱,我才在无意间开始看新版《碧血剑》的。和从前看到经典武侠剧一样,这一次又使我萌生了重温原著的想法。虽然2003年金庸修改了《碧血剑》,但我还是喜欢老版本的原著。而张纪中这部剧的情节可谓是把新老版的原著相结合了,比香港00年那个随意篡改的版本强很多。演员选的还是不错的,窦智孔、黄圣依和孙菲菲出演的承志青青和阿九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无疑,张纪中拍的武侠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但总体来说,他的武侠已经成功的成为了一种品牌,他所营造的那种江湖情长那种肝胆侠义的武侠氛围还是足以感染观众的。

“这一夜 世界最后一天   
盼望你在我身边   
我看见真心变得可怜
任眼泪云开聚点
依依不舍的临别一眼
生生死死都眷恋
好想乞求遗憾少一点
我的心天可怜见
我看见真心变得可怜
任眼泪云开聚点
依依不舍的临别一眼
生生死死都眷恋
好想乞求遗憾少一点
我的心天可怜见
是非谁都不能言
爱恨只在一线间
分分合合结局由不得人选
断了思念问苍天

……”
全剧终。耳边却依然萦绕着片尾深情缠绵的旋律。一曲由窦智孔亲自填词的《是非》,配着剧中那一幕最是伤别离的情境,怎能教人不为那份难了难言的感情而落泪。

这首歌是写袁承志与阿九的。阿九生在亡国的帝王之家,命运早已安排了她的不幸。也许袁承志的感情是她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却注定没有结局。阿九是让我同情心痛的,但更多的却是对她的钦佩。一直以来,她都是默默的在心底爱着这个与自己的父亲有着血海深仇的袁大哥。面对冷冰冰的深宫,面对国事的日益衰微,作为公主的她是孤独而悲惨的。当她与袁承志,青青之间出现了三角的僵局,最左右为难的莫过于袁承志了。她明白唯有一人离开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阿九经历了一般皇家子女都未曾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作为金枝玉叶,她又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广阔胸怀。最终阿九牺牲了自己,成全了袁承志和青青,面对自己深爱的人,这份选择诀别的勇气怎能不令我感动与钦佩。永远记得独臂的她转身在大漠中的那个侧脸,那种强忍的悲痛与毅然的坚决被孙菲菲诠释得淋漓尽致。不过,在当时那样纷乱的环境中,对亡国公主阿九来说,或许远离尘世也是最好的结局了。

很早以前就读过《碧血剑》的原著。故事中的女子我是最喜欢夏青青的。多年来,在我心里青青的形象一直只存在于黑白文字的世界中,而新版剧中黄圣依纯真无邪的演绎,终于赋予了她颜色与鲜活。一路走来,青青与袁承志的爱是坎坷而不平静的。在一同经历了万千磨难之后,袁承志起初对青青的那份责任已经自然而然化成了深沉真挚的爱情。对于喜欢武侠的我来说,一向是向往那种并肩经历曲折与磨难~同生共死的感情的。他与青青从相识到相爱,那份生死相随不离不弃,是他与阿九所没有的,这也正是袁承志最终选择青青的原因之一。

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童话已经在无数武侠中以至于各种小说里重演,而在这部剧中这样的童话被颠覆了。但这样的颠覆却正是体现出了生活与人性的真实,童话般美好的愿望是好的,但试问现实社会中有几个人能真正保证一生只爱过一个人呢?无可否认袁承志是爱着阿九的。但青青在他心中却更深更重。还记得剧中袁承志对青青说的那句“和你在一起喝茶才是最快乐的”吗?当青青吃醋难过时,袁承志一再对她说“难道你还不明白我的心吗”,这些都是最好的说明。而且在青青身中巨毒生命垂危时,袁承志焦急万分流下了伤心的男儿泪,相比之与阿九绝别时脸上无奈不舍的神情,更看得出青青才是他的至爱。而对于阿九,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过客罢了,她离开后虽会留下痕迹,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总会被吹的烟消云散的。

《碧血剑》中不得不提的还有五毒教教主何铁手这个人物。她的出场是令人惊艳的。萧淑慎饰演的何铁手妩媚可人~个性鲜明,人物的塑造可谓是非常成功。在武侠世界里,无论是《笑傲江湖》中的蓝凤凰还是《碧血剑》中的何铁手,我都是十分喜欢的。相对于中原人来说,夷家女子的勇敢豪爽与娇媚可爱别有一种魔力,让人不禁神往。何铁手最后改名为何惕守,改邪归正拜袁承志为师也正是众望所归,事实上她之前在故事中也并非一个完全的反面角色,她是重情重义嫉恶如仇的,和某些所谓的名门正派相比,“邪教妖女”之称也未必名副其实。

所以,善恶爱恨是非就是这样的难解难分。事实上它们本就是一体,人们越挣扎着想去分辨却往往被是是非非的脉络缠绕的越紧。因此,这又应了阿九的选择:有时候学会放弃,才是最高尚的美德。
 

BY XIZI©2007

 5 ) 美人如玉剑如虹

看完老爷子的原著后就立即看了这部电视剧。之前特意网上搜了下,听到众网友都推荐说央视版的改动比较小,所以选择了这版碧血剑。
承认大胡子是很有诚意来做这部剧的,或许是碧血剑本来在金老的著作里就名气一般,所以电视剧热火效果肯定比不上笑傲之类的。
有一点很吸引我的就是我注意到除了主角袁承志,包括一些配角如罗立如,李岩这些人物都是蓄留起了真发做长发,而不是像一般古装剧一样用头套。这一点真的是很多电视剧无法做到的。
下面说说该剧与原著不符合的一些地方。不是吐槽,纯粹只是标明一些内容。
1.袁承志小时候的章节基本省略了,尤其是陪伴承志长大的哑巴、穆人清的仆人这个角色或许因为需要手语之类的原因被抹掉了,但是我一直蛮喜欢哑巴这个角色。感觉他对承志就像一位父亲,像哈利波特里照顾哈利的巨人海格。
2。归辛树夫妇是有三名弟子,剧中只出现了梅剑和与孙仲君。孙仲君在原著里是被穆人清削掉了一根手指,并不是三根。
3.在小树林承志与归辛树比武切磋的时候,归辛树从内力已经知道了对方的确是自己师弟,所以手下留情并不伤承志。电视剧里将归辛树那一集写得稍微不留情面一些了。
4.至于阿九和玉真子的身份揭露都过早了,少了一些神秘性~
5.温仪在原著中是被温家五老发毒针打死的,并不是自尽而亡。
6.原著里最后同承志一同前往海外岛屿的除了青青和铁手,还有程青竹,洪胜海,沙天广等人
7.原著里阿九虽然出了家,但是木桑道人有收她为徒弟
8.最后齐聚华山的时候同铁手一开始交手的还有二师兄黄真的大弟子冯难敌的两位儿子
9.承志同惠王自始至终都没有交集
10.原著里焦宛儿对承志的感情并未流露多少
11.青青是最后被何红药逮住后才把她娘的骨灰带往华山埋葬了的。、12.承志亲眼看到了多尔衮刺杀皇太极。
13.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原著中的何铁手屡次没对袁承志一行人下狠手的原因是她自己喜欢上了女扮男装的青青!

比较明显的变化大概就是这么多,也有我记得不清楚的地方没有写出来。

接下来说说亮点。
窦智孔把承志这个角色演绎得很好,而且把原著中承志的一些正直形象表露得更完善,最后远走海外的原因也有表达出来。
铁手是个惹人爱的角色,笑颜盈盈的形象也很符合。
孙菲菲的阿九很让人怜惜,最后她远走大漠那里真的看得人催泪。
安剑清大胡子将他完善了剧情,是个有情有义为君主尽忠的臣子,也值得钦佩。
最让人感慨的是崇祯,作为一个明粉,我对这个皇帝是各种感慨与喜爱。唯一遗憾的是金老为了突出袁崇焕冤情而在书中将崇祯贬低了很多。在我的认识里,崇祯是一个励精图治勤勉的皇帝,为了挽救风雨中飘摇的大明帝国做出最后的努力。可惜他无法扭转那样的局面。所以剧中从崇祯赐死皇后嫔妃,剑杀亲人的画面开始,我就在流眼泪。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历史再现。这个以身殉国的皇帝,这个为了不愧对祖宗基业而拼命的皇帝,他也做过错事,但是他真的算是个称职的皇帝。
其他演员角色也选的不错,武打场面还有取景也是可圈可点
总的来说这部剧真的不错

 6 ) 人生自是有情痴

金庸的武侠江湖带着厚重的历史气息,大气滂沱的家国情怀,给人以豪迈质感,似乎更适合男士。而且他每一个故事男主的周围都会围绕着几个情意深重的女子,就连笨笨的郭靖都有两个女子争风吃醋,其他精明男主更不例外,多的如韦小宝一人七个妻子,个个如花似玉,重要的是她们和睦相处。坐拥美人心左拥右抱,我想这便是每个男人的梦想吧?
而我却不喜欢这样的小说套路,厌恶这样多情的男主,也许每个女子心中最好的爱情都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吧?即使那个人亦正亦邪,宁负天下不负我,他也是最美好的风景。
金蛇郎君夏雪宜便是这样的一个悲情王子,他只活在《碧血剑》中温怡的回忆里,活在何红药咬牙切齿的台词里。却活成了无数女粉丝童话故事里最美好的王子。
《碧血剑》在金庸武侠众作品中不算出名,论名气比不上《射雕》,比不上《神雕》,也比不上翻拍了无数次的《笑傲江湖》以及《天龙八部》。甚至连《雪山飞狐》都比它名气大。
我曾自诩武侠小说为挚爱,看过古龙,卧龙生,梁羽生等诸多武侠大师的不少作品,却连一本金庸的武侠小说都没认真完整的看完过,包括最喜欢的《天龙八部》也只是囫囵吞枣,《碧血剑》更是单单知道个名字,以此看来实在汗颜。
若不是重温了焦恩俊的焦剧系列,也想不起来读一读这本原著。然而无论是原著还是电视剧金蛇郎君都是令人心疼的角色,他就像《蝴蝶梦》里的吕贝卡一样活在人们口口相传的剧本里,却活的有血有肉,生动立体。只不过电视剧更为具象化而已。
盛夏属于热火,寒雪冰冷严冬,夏雪宜这三个字原本就是一个矛盾体,印证着这个人亦正亦邪的属性。
如果没有少年时候的一场血案,没有那一场惨烈的家破人亡,他会长成一个温文儒雅的青年,会默默地隐匿于凡尘俗世中,平淡终老。也或许不会遇到那个温婉灵秀的女子,经历一场绝望的生离死别。
《碧血剑》整体故事是在明末,主人公是袁崇焕之子袁承志,作为暗线主角的金蛇郎君光芒却远远盖住了一本正经的男主,足见作者对他也是怀有偏爱的。
金庸书中诸多名门正派都不是正经的名门正派,他们打着正义的幌子暗中做着不可告人的勾当,伪君子岳不群就是这号人物的领头人。当然《碧血剑》中温家并不是名门正派,实实在在的一群江湖败类而已,强抢民女不成反倒杀人全家。后辈提及前尘竟不以为意,一副理所当然的嘴脸也着实令人恶心。
自古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没有无缘无故去做恶魔的人,夏雪宜若不是亲眼目睹了温家杀害自己亲人的一幕,也不会成疯成魔,变态到以十倍仇恨奉还。为复仇不惜以美男计色诱五毒教何红药,让其将五毒教三宝心甘情愿的拱手奉上。然而渣男却一去不归,何红药也被处罚毁去容貌,乞讨三十年。这便是一个颜控的悲哀,所谓一见钟情,钟的不过是你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帅气的脸。
夏雪宜练就金蛇剑法,杀死温家三十几口,又将温家两位女眷卖入扬州妓院。仇恨至深,然而这样的复仇并不能令他快活。
当他将温怡掳走,挟持在山巅之上,夜夜噩梦连连脑海里清晰的重复着当年的惨案痛苦不堪。温怡说,你杀了我吧,祭奠你的家人。他非但没有杀她,连一丝丝轻薄她的想法都没有,那一刻,温怡看到了这个外表冷酷无情骨子里正人君子的一面。
其他版本的《碧血剑》我没看过,单单看了看大胡子张纪中版的,不得不说大胡子这一版拍摄风景很优美,真实的景色,正统的汉服,唯美的故事情节。比现在很多草率武侠剧强多了。
何晴那时候还是美丽的,即便是回忆中的温怡也带着少女的羞涩,焦恩俊的金蛇郎君更像是从原著中走出来的美男子,别说是何红药,就是换做任何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都无法拒绝他的笑容。那笑容是一剂毒药,却令所有为他动心的女子甘之如饴。
金庸偏爱秋千,大胡子也爱秋千戏码,温怡与夏雪宜的相识便是始于那架高大的秋千架,那时他是她温家的仇人,在她的印象里他不过是杀人恶魔,是个令天下人杀之而后快的奸人,她极力的排斥他,山巅之上屡屡自杀,却被他制止。了解了他的噩梦,他的身世,以及他的痛苦之后,她改变了看法。
日久生情。
他答应放过她的家人,不再复仇杀人。如果在那个时候他带着她离开纵情山水间,也会是一对神仙眷侣。
但人性中总有贪字害人害己,乔峰贪念查出带头大哥,因而误杀了心爱的阿朱,悔过终生。
夏雪宜贪念藏宝图中的财富,被温家人暗算,他们趁他昏迷之际挑断他的手筋脚筋,令他失去一身修为。后虽被何红药救出,却因欺骗其情感被其打断双腿,致死也未能再见温怡一面。
有人说夏雪宜欺骗何红药感情实属渣男一枚,好吧,作为女性,我也觉得他不该欺骗她的感情。不过说到底还是何红药太过天真,太过草率。太过于看脸而已。就连她自己都说,如果能找到温怡一定把她的脸毁掉,看看雪宜是否还爱她,夸她。我想即便是毁了容的温怡,也依旧是金蛇郎君的至宝挚爱。
夏雪宜对何红药有的是无尽感激,他对她说此生唯有未婚妻子才是他的挚爱。然而却因一张脸,令眼前的女子癫狂,即便是死了入了土也不得安生。
也有人说何红药变态的快成李莫愁了,但是李莫愁远比何红药残忍,没人性。至少何红药没有加害于夏雪宜的女儿青青,至少她在死前对青青说:青青快走。
一个至情至痴至颠而又至悲的女子罢了。
温怡从袁承志手中得到了雪宜的遗书,短短几句话字里行间都是悔恨。为时已晚。温怡从怀中拿出当年他送的金蛇锥自尽而亡。临终前希望女儿将她和夏雪宜合葬。
原著中温怡是被其四叔温方施用飞刀射死的,大胡子版的改成了自尽而亡,这一点很赞,更显其痴情。
一整本书,一整部电视剧,金蛇郎君出现的次数不多,却有血有肉的令人心疼。比起优柔寡断的袁承志,我更倾心于这个隐藏在背后的江湖前辈。或许这样的人物才更符合江湖。
“江湖”两个字原本就是高远且大气而又不失浪漫的。融入了历史背景的江湖便多了一层层厚重压抑的感觉,若没有家国恩怨这样的大义,也配不上这样的江湖。
就像《天龙八部》中乔峰之死,是国家大义的沉重枷锁令他不得不放弃生命,就像《神雕侠侣》中郭靖与黄蓉为了驻守襄阳城不得不战死沙场。
然而夏雪宜的死,却是纯纯粹粹的个人恩怨,在那样大气的江湖中似乎不值一提,但这样清晰可见,性格鲜明的人物又有哪个读者不爱?
记得从前读《天龙八部》读到阿朱死时,心里仿佛被压住了万斤巨石,哭的一塌糊涂,后来看有关金庸先生的访问说到这段,金庸先生说他写这段时也曾悲伤的大哭一场,不知道他写金蛇郎君的故事是否也掉过眼泪?
反正我是看哭了。
金庸先生的江湖亦真亦假,在历史长河中截取一段恩怨情仇,敬一杯远去的民族大义。
古龙的江湖虽缠绵悱恻,却令人忧伤。
而我更喜欢沧月笔下的江湖,带着一丝丝魔幻,带着人性的善恶,没有圣母心的男女主反而更加的真实。
不是我们不喜欢圣母的男主女主,只是我们更爱真实,更喜欢个性鲜明至情至性的人物。
每个人心底都藏着不同版本的童话故事,虽然那些故事不过是空寂落寞时自我安慰的自我沉湎的虚幻,却也总好过呆呆板板没有任何意趣的光阴虚度。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短评

金蛇郎君大赞,中年版的温仪特别特别好看,袁承志何铁手安小慧都让人满意,孙菲菲那时候脸还没残阿九很美,温青青也还行。明亡那一段几乎有了历史剧的厚重感,最好的碧血剑,不应该有任何争议。TVB的碧血剑拍的都是什么鬼。

3分钟前
  • 瓜特
  • 推荐

改动是不少,布景很好看,画面清丽,尤其是几位女主的造型更显人物特色。打斗精彩,不够流畅。袁承志和张无忌太像,智商可以,情商不咋地,好多女子喜欢。夏青青和阿九的扮相很好,何铁手太抢眼,郭金演的也不错,很喜欢安小慧和焦宛儿。这部戏记录了孙菲菲和萧淑慎最美的时候,她们原来这么美啊!

6分钟前
  • 羡他
  • 推荐

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萧淑慎的何铁手,那一眯眼睛,真是妖女勾人魂啊

7分钟前
  • 阿凡思蜜达
  • 推荐

其实还不错啦 原著不出彩而已~

10分钟前
  • 沉睡的兔子。
  • 推荐

充满无奈、充满挣扎,武侠片不仅仅是打斗,和历史潮流的融合让格调提升了一级

15分钟前
  • 双木临峰
  • 推荐

绝对被低估,比林家栋版好很多。在胡子的金庸剧中应该仅次于《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

17分钟前
  • CH程石磊
  • 推荐

比较忠实原著,而袁承志、温青青却比原著讨人喜欢些。看书的时候几次因为袁承志看似恭敬,实则藐视对手的态度而弃卷。金庸的第二部书,打斗场面描写得还不够成熟,但是阿九、何铁手的人物塑造得很好

18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推荐

作为电视剧对原著改动很合适,对袁崇焕的再现、给阿九增加的剧情很出彩。最后一集把我看哭,窦智孔很适合武侠的说。我的高三测试完慰藉……

21分钟前
  • 小东邪
  • 推荐

看下去需要多大的忍性耐性和抗雷性……

25分钟前
  • 御手洗街
  • 较差

袁承志于青青,有情有义,两人相濡以沫,情真意切。然总觉阿九与袁承志,一“情”字,一“义”字,亦非巧合,乃心之所向。他应该是喜欢阿九的,但确实爱着青青的,不管这爱里几分情,几分义。重温碧血剑,为了记忆中的袁承志和阿九。苦命的阿九,自知情薄,削发为尼,不免令人唏嘘,我见犹怜。小舟从此

26分钟前
  • Yessenia
  • 推荐

虽然剧情没觉得多好,但是冲着那个结尾曲,我给了四星,另外看完这部剧彻底讨厌黄圣依,菲菲好可怜。。。

30分钟前
  • Ryo
  • 推荐

窦智孔的袁承志演的不错...

35分钟前
  • 七七
  • 推荐

金庸小说的新修版几乎都是我的雷区,港版爱阿九都比三角恋舒服;忽视鼓风机和打光,张纪中难得一部让我能看完的。相比惊鸿一面的念念不忘更爱生死与共的比肩而行,港版不站cp,这版倒有些替青青不服,还是旧版小说cp有爱点。唯一的虐点在洞穴之内,她道尽前尘,却不过又一次证明他多爱自己的未婚妻。

39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本身就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故事,也不喜欢三角恋。我从小看什么版本都更加钟意夏青青,都说阿九可怜,可是青青不也很可怜,父母双亡,无依无靠。

44分钟前
  • 熙熙小可爱
  • 还行

拍得不错,是金庸片中最经典剧作

45分钟前
  • 墨神的凡龛
  • 力荐

阿九、阿九,这大概是金庸小说里让我执念的女配了,不是青青不好,从小对阿九就有很深的情结,无论是孙菲菲版或是佘诗曼版,在我心里都远胜任何人饰演的温青青。

48分钟前
  • 张苑希
  • 还行

碧血剑之所以改编多么出彩都不会火是有原因的:1.碧血剑和射雕三部曲不同,射雕三部曲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剧情设计,都把武侠世界和家国情怀融入的淋漓尽致。而碧血剑算得上尴尬,袁承志这个角色追星族而已,一会爱亲父,一会追闯王,两个明星都坍塌了不追星了移民了。2.男主定位尴尬,女角色们一个比一个尴尬,论灵性夏青青上不及黄蓉,论不食烟火阿九比不上小龙女,论霸道女总裁何铁手不及赵敏,女性角色全部沦为陪衬和花瓶作用,所以改的再怎么努力火不了是必然的。3.有人说TVB不及张纪中,我觉得半斤八两,张纪中金庸弊端:到处可见的打光,飘逸野人般的长发,无处不在的吹风机,这版阿九和袁的感情太莫名其妙了,到底怎么就爱上了?武侠小说就不要把老外放进来了吧?太出戏了。

52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还行

重看第三遍了,里面金蛇郎君的出场是所有武侠剧人物出场中最惊艳的。全片武打相当精致,窦智孔的袁承志尤其自然,原本袁在书里有点做作,电视里把那份聪明演出来了,又落落大方通晓事故。这版碧血剑堪称经典。

57分钟前
  • 清阳
  • 力荐

两版都看过,TVB那版除了金蛇郎君一无是处,袁承志选择青青完全无爱只是责任。而窦智孔这版袁青之间的感情刻画的很好从恩情义气到后面相濡以沫的爱情。在乱世中侠义安稳没了还有一份相知相许的爱情真的是最后一丝欣慰了

59分钟前
  • shanshan
  • 推荐

比较贴近原著,武打动作设计的很好,演员演的也很到位。

60分钟前
  • 似清风吹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