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日先照

台湾剧台湾2002

主演:张美瑶,梁修身,江祖平

导演:李岳峰

 剧照

后山日先照 剧照 NO.1后山日先照 剧照 NO.2后山日先照 剧照 NO.3后山日先照 剧照 NO.4后山日先照 剧照 NO.5后山日先照 剧照 NO.6后山日先照 剧照 NO.13后山日先照 剧照 NO.14后山日先照 剧照 NO.15后山日先照 剧照 NO.16后山日先照 剧照 NO.17后山日先照 剧照 NO.18后山日先照 剧照 NO.19后山日先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6 02:36

详细剧情

  故事背景設定在台灣東部的花蓮,講述二十世紀中葉,台灣族群矛盾與和解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大历史,小生活

      看到全剧终最好一幕,是林富摇旗呐喊天皇万岁,觉得这样的结局,其实寓意深刻。 很多台湾人迷恋日本 ,问到原因,他们常说是狗走了,猪来了。
      白色恐怖时期政府和人民的矛盾,占了片子2/3以上。而最终结局时候天皇板材的突然出现,算是首尾呼应,但感觉寓意深刻。
       从前一直觉得台湾是保留了中华传统比大陆多的地方,现在却发现,台湾,其实离日本更近了。两岸渐行渐远,隔阂也是相当深刻。对于很多大陆民众来说,外省人、眷村、二二八等等这些概念是全然无知的,谈及台湾,也只是觉得心里距离上的遥远。而更多湾湾,也只是知道,大陆就是很大,了解,并没有想。
      这仅仅是一部电视剧,却全然由政治穿线。两岸如何走下去,这不是我等小民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只是觉得自己的心和台湾越来越近了。从一开始的好奇,到慢慢的喜欢上这个地方,再到和台湾男生结婚,慢慢的把自己的自由度扩大,慢慢的把自己料理好。电视剧中说的很多简单的话,比如遇到问题,总是会解决的,灾难总是会过去这样的哲理却深刻人心。

 2 ) 日头仍然每日从东边的太平洋执着地爬起来

轻声吟唱却悲怆动人的主题曲,以及泛黄的旧照片气息。
一直以来的台湾乡土剧情结。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后山日先照》。
最初是在公视八点档看到的这部戏,那年正值初三暑假。时年十五岁的我对台湾特殊的政治形势仍有些懵懂。并不清楚为何在那样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会产生如此多的矛盾和冲突。此片看得茫然,却不失兴味。
八年后重新看这部戏,可以说是自己人生中最阴暗的一段时期。失恋、消沉、烟酒不离的日子,于是生了一场不算太轻的大病,断断续续瘦到70多斤。我窝在阴暗的宿舍里突然想起了那首歌。秀兰玛雅的《这里离家有多远》。于是挣扎着起身搜到了这部戏。随着剧中悲喜,我感同身受,时而感触落泪,时而喜极而泣,把压抑的情绪和对负心人的泪水留在了2008年的那个夏天。
政治是主旋律。二战时期的美日矛盾、二二八事件等当时震撼一时的史实影响那个年代的台湾人民。小人物的悲情冷暖越是感触人心。剧中人物性格也都格外鲜明。如张美瑶饰演的眉目慈爱的母亲、柯淑勤饰演的尖酸刻薄又虚荣的大嫂、屈中恒饰演的满怀乡愁的外省大兵。演技的确入木三分,看得有种十分真实的感觉。
后来发现这部戏只有20集,讶异于居然包含了这么多的情节,相较其他的台剧,确算是一部步调不算快但也毫不拖沓的戏剧。在动荡的年代,一群愁闷的台湾人和另一群更愁闷的外省人,加上日本人、原住民、以及那些自己也分不清算是哪种人的人混杂在一起,愈加愁闷。陈家人温馨的亲情友爱和男女主角离经叛道的与世俗抗争交替冲击着这个看似和谐实则暗藏波澜的大家族。信仰的不同、利益的冲突在剧中多次被凸显。然而这些却绝对鲜明地体现了近一个世纪来台湾人在世事变迁的历史舞台上或被迫或无奈的而被塑造成的各种形象,这样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现今两岸局面如履薄冰的一个尴尬现状。很多事情,经过了太漫长的时间,局外人很难进入角色加以评说。敏感的说,离开了太久,还想让碎裂的心拼复,难度太高。
张美瑶饰演的医生娘着实令我震撼。坚信不管人世间有多少的苦难,日头仍然每日从东边的太平洋里执着地爬上来,给予人们温暖和希望。那样慈爱善良的眼神和温和柔软的声音撼动人心。相较一系列以治愈系闻名的日影日剧,我认为张美瑶水准完全在后者之上。个人给予很高的评价。不过话说,张美瑶的长相也确实很具有慈母的典型,令人很有好感。
扯远了,总之,《后山日先照》的故事在最后算是有了一个相当不错的结局。在医生娘的无私和大爱、善待和包容下,本有着强烈冲突的人们终于放弃敌对,希望能得到上天的垂怜,免于分离。到最后医生娘寿终正寝时更是不仅陈家晚辈悲恸万分,附近邻里在木桥外跪倒,痛哭涕零。就连一批批阿兵哥也三五成群的赶来。他们来自不同的基地,不同的部队,鱼贯的进入灵堂个个为她的离世哀痛垂泪。
但话说回来,自古情理难全,现实中的故事毕竟很难有一个较完满的结局。现实中,故事或许并没有结束。一个故事的尾声,往往酝酿着更多其他的故事。我们总希望故事朝自己希翼的方向发展,殊不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心思,又如何能尽得人愿?或许不能如愿,但这就是我们的世界。

 3 ) 史诗

翻开历史,跳入眼帘的多是帝王将相的兴风作浪,而真正决定历史方向的却是世道人心的暗潮涌动。《后山》不仅用小人物的命运揭示了大历史的因果,更用一只手抚去我们内心越积越厚的灰尘,用另一只手拉开沉重的窗帘,让久违的阳光温暖冰凉的心房,给我们一个重新检视得失的机会。

 4 ) 台湾乡土剧的瑰宝――台湾版本的《白鹿原》《圣天门口》

《后山日先照》果然是台湾乡土剧中的瑰宝,即使有文学原著打底,却也拍出了边缘地段浓厚的乡情乡意。花莲算是中国大陆板块的最东侧了,再往东去茫茫太平洋令人茫然也无限遐想,直到明治维新后开化跻身列强的日本人从大洋彼岸登上海岛海岸线,本岛人才发现除了西边的大陆,还有东边的岛群,行行色色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流落汇聚到这片海岸,乡愁也就泅然开来让平静的岁月平添出各样的思念。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时期,只是这乡愁如同一锅隔久变质的汤,散发出夹杂着血腥的腐臭味。唯有包容与超越地域民族的大爱才能解化这腐臭。先生娘便是这爱的化身,如同海神妈祖一样包容了后山这边土地上弥漫着各类乡愁的人群。最后雅惠在狱中诞下重长孙,才让这片土地完成阶段性的融合,让怀有乡愁的所有人看到了新生的希望,是生命也是生活。 人一旦远离乡土就会丧失安全感,很长时间都很难将他乡做故乡,甚至因而生出变态的猜疑心和攻击性,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如是,麦哲伦环球航行如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如是。清末移民,日本移民,党国遗民皆如是。而真正能够将他乡做故乡时,一定是经历了血泪的争夺、抗争,将自己和竞争者的血肉都撕开后再次融合,完成灵与肉的统一。从时间线来看,两岸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同步进行的,遥想外公当年随国军撤去台湾的弟弟,才能理解到天涯相隔,海峡彼岸生存的艰辛不亚于本土。《后山日先照》最精彩的应该是群戏,最出彩的应该是雅惠和耕土的姑侄恋。而雅惠也正是先生娘大爱继承者的标签,包括结局时雅惠的身份从女儿变成孙媳妇,正好完成家族女主人的一个轮回,家与国都拉开了新时代的序幕。如果非要把它和内地同题材作比较,《后山》应该是台湾的《白鹿原》和《圣天门口》吧。然而那种乡土味是将味觉做了几十份倍叠加的乡土味,又有别于《白》和《圣》。 当然故事之所以成功精彩,还是因为刻画出了人性。人性的善恶丑美,真实与虚假,坚持与柔软,最后揉捏出的浓浓的乡土味,那是镌刻着人性的人味。不管是异乡人还是本土人凭借兽性可以获得当下,失去人性却去不到未来。还好白色恐怖后的台湾迎来了后山的日出,台湾的腾飞。红色恐怖后的大陆也等到了改革开放。而在辉煌、复兴、文明背后,兽性人群面对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他乡,渐渐在时光中被历史遗弃,衰老,灭亡~这成为了恒古没变的定律。 PS:为什么雅惠和成年耕土毫无CP感,和少年耕土的对手戏却甜出屏幕(捂脸)~

 5 ) 记录一下泪点

泪点一:第2集,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巡查大人切腹自杀后留的那封遗书。他已知这场战争自己国家已经是强弩之末,不愿徒增冤孽,暗中多次保护了美国飞行员迈克。本来是敌人的啊。巡查大人下棋的时候跟耕土讲的,对于白子来说,黑子一方是坏人,对于黑子来说,白子一方是坏人。这句话真是很辩证唯物啊。难得的是在战争时期和战败之时,在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能做到不去迫害杀害敌对方阵营的人还加以保护,真的是太难得了,不知道怎么准确的形容,是国际主义精神还是悲天悯人。

泪点二:第10集,应该是1952年了吧。这时候的外省兵应该都是1949国民党战败随军退回台湾后的军士。很多都是从内地征调或者抓来的军伕,所以操着不同的口音。在屈中恒饰演的小兵落海后被人救到家里,醒来后抱着海稠哭喊 奶奶,奶奶,我以后再也不离开家了。我的泪又止不住了。隔着茫茫大海,那难掩的乡愁。

泪点三和四:最后一集了,老太太大半夜起来,赤脚,拜祖宗排位,已是弥留之际,这时候所有的子孙都已过来,她在等雅惠....泪啊。老太太交代完后溘然离世,福州师一家来祭拜,难过程度不逊于自家亲戚。

在看这部剧的同时我也去查了一下关于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的网页,网上讲述的不多,在这部剧中对二二八事件有了更详细一点的刻画,就好像陌生口音的外省女人去福州师店里要求改衣服着急穿这个事件,感觉这个事件真是类比的很好,应该就是差不多这个样子把,外省人本省人因为小小的事情发生争执扩大到无限大,加上政府派来部队武力镇压,死了很多人。关于白色恐怖,这里也有描绘,真的是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希望这世间的土地上的人都能平安一些,反战,以及都不要再有任何形式上的政治迫害了。

本片真的是讲了很多矛盾与和解,山地人与平地人的矛盾与和解,再添最初也是笑话伊奈的,耕土说伊奈是亲人,再添就开始从小保护伊奈了,后来还成为情侣。本省人与外省人的矛盾与和解,雅惠刚出现在镇子上的时候,被来旺和裁缝店徒弟几个人推搡,被来旺毒打,算是毒打把,我感觉是打的挺狠的,完全也不看对方只是一个小姑娘,打晕了才住手的,后来雅惠住到药房先生家里,来旺知错并送去鱼让先生妈帮忙照顾。本省人与外省兵的矛盾与和解,二二八事件中印仙被外省兵开枪打死,从此一家人包括来旺等都很痛恨外省兵,在耕梅和高广义的恋情上体现的更甚,大儿子陈满堂差点把高广义打死,耕梅的父亲也打了耕梅,甚至还逼耕梅自杀,引得高广义持枪找陈满堂算账,还好被雅惠给拦了下来。最后雅惠的事情还是被高广义等人帮忙给平反放回来的。

 短评

對許多年輕的台灣人來說,日據時代,228事件,白色恐怖;這是很模糊的一段歷史.戲劇帶著我們慢慢講述一些曾經留下不可磨滅的歷史.當然劇是以[善]為出發點,不管你是本地人,外國人,都應該一樣被尊重.好喜歡張美瑤的演出.

3分钟前
  • 小川 靜
  • 力荐

这古早乡土剧怎么这么上头?!昨天看了一天,上头到了下半夜一点,然后四点半醒了又看了一小时,早上八点起床十分亢奋…这热度对不起它的剧情啊...雅惠耕土kswl,姐弟恋这么上头的吗...虽然耕土长大后颜值和演技都差了小演员一截,不过还是好嗑的。江祖平太美啦!温柔漂亮的大姐姐谁不喜欢呢?不过整体后面不如前面,前面立意深刻,后面有点像传统家庭伦理乡土剧了...不过最后我还是看哭了一大缺憾是没有高清版,好想收藏

7分钟前
  • 清都山水郎
  • 力荐

前面感觉是神剧了,结果老先生一死剧情就奔着狗血走…还是值得一看的 前十集就好 后面节奏和表演跟情深深雨蒙蒙差不多都

12分钟前
  • Cheeeeeeer
  • 还行

连美术都没得看的剧(痛苦面具 @2021-11-15 06:53:58

14分钟前
  • Pancakemachine
  • 很差

没想到来台湾旅行竟然会迷上这部十五年前的电视剧,每天追着看。剧情很正能量,也顺便可以了解一些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但以现在的年纪和发展水准来看bug不少,演技也略生硬和浮夸,感觉应该非常适合搭配弹幕使用

18分钟前
  • 穿馬甲的大狒狒
  • 推荐

台湾本土剧中的一股清流。粗略了解了一下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

23分钟前
  • 栗子味的汉堡
  • 推荐

真情而不做作;劝善而不说教;舒缓而不拖沓;克制而不空泛;戏剧化而不显刻意;浓缩历史而无苦大仇深之感。一众华语剧的“治愈系”中可列入前五,而它注定只能诞生在对岸的创作环境之下。(Ps 水淮已然超越戒严时代远遁北美的作者原著,对战后台湾社会感兴趣又没时间看《光阴的故事》的朋友可以看看这部)

25分钟前
  • 暮秋楚客
  • 力荐

很不错很严谨的台湾电视剧!感天动地的诚心之作!虽然有些剧情稍嫌狗血,后期年轻人间恋爱戏码太多太拖沓,可终究瑕不掩瑜!民生方面,横跨日据-国民政府迁台的时代特色掌握得很精巧。民族融合、普世人性与价值观的刻画也很丰富,非常动人。

26分钟前
  • zheng
  • 力荐

我!小时候跟着我阿嫲看的

28分钟前
  • 推荐

感覺也好老的片子 02年我才上高中 ... 爲了增強一下閩南語聽感 翻了一遍 在PTT裏面有人推薦這部鄉土劇 看到第3集 相比一般的臺劇 少了很多做作的感覺 又是一般大陸人所不瞭解的那段歷史背景下的普通人的生活 值得高分

33分钟前
  • Hei
  • 力荐

改編自吳豐秋小說的電視劇,張美瑤所飾、顯得有些高齡的電視劇女主角「先生娘」(醫生夫人),既有日據時期來台的移民身份,又作為閩南家庭的大家長,還認了原住民酋長當乾弟、外省女孩為乾女兒!仿若是台灣族群融合的象徵。全文:http://hou26.org/zeta/tvtw.htm

38分钟前
  • 侯二六
  • 推荐

好看喔~

42分钟前
  • color320
  • 推荐

難得一見的高質量ww本土劇,最主要是只有20集。從日據時代到二戰結束,再到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台灣島嶼上族群矛盾與和解的感人故事。感嘆這是張美瑤當年復出後的首部作品,還有江祖平演的顧雅惠和姪子「耕土」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愛戀故事。

45分钟前
  • Paradisekifly
  • 力荐

故事在七十多年前的台湾,横跨日据时代的最后几年和国军退守初期。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平平常常的日子里充满不幸,老奶奶有大家风范支撑着这个家。想起自己的奶奶。一开头听到台湾人讲日语、天皇万岁,极强的不适感,到后面如何在时代里坚韧生存的故事,后面都舍不得快进。除了十七年前的画质,找不到理由不打五星。

49分钟前
  • 康熙队长
  • 力荐

继《一把青》之后看的第二个喜欢的台剧。年纪大了已经不喜欢看情情爱爱了,喜欢这种细水长流温情脉脉的剧,多次湿了眼眶,为阿公为阿嬷。阿嬷是地母一般的存在,阿嬷为人处事的态度能让所有人爱。 亲情,邻里情,在这个越来越城市化的世界越来越少。看短评有说后十集朝着情深雨朦发展,个人不赞同。

54分钟前
  • 小河水
  • 力荐

真是少有的好剧,质朴又温情,一切都那么自然。喜欢这样温馨的大家族,两位大家长,先生悬壶济世,先生娘温婉有大家风范。后半部,这位奶奶一个人支撑着整个家族,把走到边缘的家人重新拉回正道,因为善心而施予不相识的路人以温暖,最后让身陷囹圄的雅惠得以重见天日,与耕土团聚。印证了“善人有善报”。雅惠与耕土之间纯真的爱恋打动人心,大结局处这位奶奶仙逝,让我泪流不已。完全没有演的痕迹,纯粹就是一位温暖的大家长,一位慈爱的奶奶,喜欢她,想念她。

55分钟前
  • 毛茸茸圆滚滚
  • 力荐

用温柔的笔触将那个动乱的年代娓娓道来,别有一番风味。女主角特别适合演贾母,可惜永远不可能了。耕土还是小演员演的好一些。真是近年来看过的最好的电视剧了,真正配得起情怀二字

58分钟前
  • 天上掉馅饼
  • 力荐

看了这部剧我更深处的体会到了,国家只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我们不是天生就爱国的,也不是书上教育我们爱国才爱国的,而是国家保护我们的权益,保证自由我们才会去热爱它的。

1小时前
  • 种豆于南山下
  • 力荐

连美术都没得看的剧(痛苦面具

1小时前
  • 咩咩咩咩咩咩咩
  • 很差

看过十年却一直挥之不去的一部好戏。剧情演员都很优。那时初三。很好听的原声带。

1小时前
  • 小西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