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上见

剧情片中国大陆2009

主演:朱旭,姚君,朱一诺,刘烨,马思纯,蒋雯丽

导演:蒋雯丽

 剧照

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2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3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4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5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6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3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4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5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6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7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8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19我们天上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6 04:22

详细剧情

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代的狂潮正渐渐退去热度。在南方某个古朴的小镇,小女孩蒋晓兰(朱一诺 饰)和姥爷(朱旭 饰)相依为命。晓兰的父母早年下放边疆,在学校她又因与“最大的阶级敌人”同姓而倍受欺负和排挤。破旧的小院是晓兰最为自由的天地,而家里的大衣柜则是她最后的避难之所。早年 因战乱和疾病,姥爷几乎失去所有的亲人,因此这个调皮又善良的外孙女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时光缓缓流逝,细雨绵绵的小镇永远带着化不开的愁绪,渴望成为体操冠军的晓兰(姚君 饰)一天天长大,而那个永远牵挂着她的姥爷却慢慢地老去……   本片为著名影星蒋雯丽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人艺老演员朱旭的封镜之作。影片荣获2009第14届釜山电影节观众最喜爱影片奖。

 长篇影评

 1 ) 你怎么舍得,将我一人留在世上?

我小的时候住在邮电局,楼下的菜地里长了一株亮丝草,也不知道是野生的还是爷爷种下的。亮丝草又叫万年青,因为无论什么节气它都是绿色的。因为丝草长得很浓密,我到菜地玩的时候偶尔会整个人踩上去,但它却从来都没有凋谢过。直到我上初中搬新家那会,丝草依旧十年如一般茂密。后来邮电分家,妈妈换了上班的地方,菜地也就彻底荒废了。我的爷爷,像这株丝草一样,一辈子活得那么努力,我出生以后,用尽一切心思疼爱我,却没享到我的福,就过了世。

电影《我们天上见》是蒋雯丽对美好童年的一次回顾,无疑也是她作为导演和编剧人文情怀的彻底展现。除了画外音有那么些许煽情,这部片子着实是国产电影里的佳作。也许是感同身受,电影中的许多镜头都使我思绪万千。对于一个孩子,童年时的迷惘、倔强、隐忍和快乐,这部片子用恰到好处的镜头完整传达了出来。这样一部电影,不是大制作,没有大明星,也没有3D技术,但比3D还要真实,血肉丰富,饱含情感。电影像是一趟列车,将我们带回了最最单纯又美好的时代。

比起普通文艺片,本片更强的地方在于片中的三场“梦境”情节,这是电影中最令我动容的片段。第一段是小小年纪的小兰在山野奔跑的情景,一望无际自由自在的景象真实反映了童年时对于开阔世界的好奇心和向往;最为令我推崇的第二段则是让小兰真的飞了起来,跨越了淮河,向着北边有爸爸妈妈的地方飞去,这是蒋雯丽诗般情怀影像的最好展现,也是她自我愿望的一次实现——是的,童年的愿望通过大银幕成真了;而第三段,则将一个孩子第一次面对死亡时的恐惧表现得一览无余。这三段影像绝对是神来之笔,影片的点睛。

朱老爷子确实也不年轻了,在《似水年华》里连黄磊的爷爷都演过了。作为演员,却真是生来就有一种气场。严、慈都拿捏得刚到好处,从不过火,看他的戏真是一件舒服的事,仿佛他就真是自己的爷爷这般:拿戒尺打过自己、在打针的时候哄着自己、从小和自己睡在一张床上、把最后一块哈密瓜留给了自己......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自己,让人心疼又不忍。姚君和朱一诺的演出更是本色:姚君在床上跳新疆舞的情节、朱一诺想尽办法惹爷爷开心的情节,这一些都这么生动又真实,全然没有当今童星令人反感的油滑。

这部电影排期之少也足以令人叹息中国电影发行人的无知和商业嘴脸。你们怎么好意思在《山楂树之恋》这样的电影上用上“纯真”或“纯洁”这样的字眼,而面对这样一部佳作时却毫无人文情怀早早将其下档?毋庸置疑,顾长卫、蒋雯丽夫妇必定是这个时代的中国知名影人中最有人文情怀的导演,他们至少不会像冯小刚一样满眼都是商业标签。没能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电影真是我的一大遗憾,电影精彩程度绝不辜负我长达一年的期待。观影过程中的心境,和我跟爷爷在一起时一样心安且温暖。这部电影即使无法在中国影史上留名,也会排在我个人观影史的最前列。

 2 ) 我们天上见:关于童年“爱”的回忆

当电影在蒋雯丽的旁边声中结束的时候,我的双眼已经湿润,灯光逐渐变亮,我却蜷缩在影院的椅子里久久不愿离去…..

    可以说这是一部用心的电影,里面的每个画面都饱含了蒋雯丽浓浓的感情,这点只要你是一个曾经有过那样相识经历的人都可以轻易的感觉的到的。小时候我也在姥姥家长大的,这点和电影里的小女孩也有一丝相同的经历,但我那会常常看到我的爸爸妈妈,而我的姥姥家也有一大家子人,这让我比电影里的小女孩多了几分热闹,但上辈人对孩子的爱是相通的,当看到电影里姥爷惩罚小女孩的时候会说“说谎的孩子会被妖精吃掉脚趾头的”,我不禁会莞尔一笑,想想姥姥大约也是说过类似这样的话。记忆里姥姥总是一份利利索索的小老太太的模样,姥姥爱干净,所以总给我洗衣服,夏天的衣服上总有一股淡淡的肥皂的香味。姥姥操持着一大家子的生活,每天都是忙碌的,偶尔地上没有活了,姥姥就会坐到炕上做起针线活,那时候我就会蜷在姥姥的脚边为姥姥把线从针眼里穿过去,然后我会一个人藏进柜子里开始玩躲猫猫的游戏,经常是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姥姥把熟睡的我从柜子里喊出来。我爱吃面条,特别是姥姥做的面条,小时候无论多晚了,只要我喊饿了,姥姥都会为我用小锅下面条吃,打个荷包蛋再撒点葱花最后再滴点香油,每次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把一大碗苗条吃下去的时候,姥姥就会笑着说“饿死鬼托生的啊,慢点吃慢点吃,没人和你抢的啊”。姥姥没有读过一天书,但姥姥认识很多字,我小时候认识的字和会背的唐诗都是姥姥教的,爸爸就和我说过“如果你姥姥能读几年书的话,那肯定会很不简单的”。姥姥还爱打牌,小时候经常就我们俩在家里打牌,两个人做四个人的样子打牌就这样可以打一下午,每次都是我赖皮才能赢得了姥姥。电影里姥爷和小女孩那种融洽的亲情是无法用笔墨还描述的,在爱之前,所有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只有你亲自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当小女孩还小的时候,姥爷为她做了一切,当姥爷有一天不能动的时候,小女孩仿佛一夜间就长大了,当小女孩目送着那辆装着姥爷棺材的卡车消失在雨中时,她是不是希望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醒来的时候姥爷还可以在身边,但这一次姥爷却再也不会醒来了。
    我小的时候姥姥常和我说“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花到你挣的钱啊,快点长大吧姥姥看着你娶媳妇”,我就会对姥姥说“我长大了就挣好多的钱,然后给姥姥买好多的好吃的”,姥姥就会在这时摸摸我的头笑笑。可没想到身体一向很好的姥姥却走在一直有病在身的姥爷前面,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如此的亲身感受到什么叫生离死别,当我从学校回来的时候姥姥已经不能言语,为了不耽误我高三的课程姥姥在神智还清醒的时候就一再跟妈妈说不用叫我回来,当我拉着姥姥枯瘦的手时,姥姥也感觉到了我的存在,那一刻我的心已经支离破碎。直到姥姥到了天上,还是没有花到我挣得一分钱。人生有太多遗憾,有的一辈子也无法弥补了。

1、 电影是蒋雯丽的自传式的故事,虽然在很多电影技巧方面还不算很成熟,但对于第一次做导演的蒋雯丽来说,这个电影配得起优秀二字。和他的丈夫第一部电影《孔雀》比,我觉得她这次做的更好。用心更深,故事更加流畅,在镜头的调度方面也显得很顾长卫。
可能有的人会说电影的故事太散没有重点,但如果你用心的想下,你小时候的回忆是否也是散乱的无序的。关于回忆,凌乱和随心所欲反而比纯粹的剧情发展显得更加贴切。

2、 关于几位演员的表演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老爷子朱旭表演已经达到了羚羊挂角不着痕迹的地步,老人艺的扎实表演功底让老爷子80多岁了依然可以活跃在舞台上,去年的《风声》虽然只是露了一小脸,但可见老爷子依然老当益壮。和蒋雯丽的相识可能是缘于《刮痧》的情分,蒋雯丽第一次做导演老爷子就来助阵。两位小演员也十分可爱,年纪小一点的童真天性流露,那段和布娃娃说话的戏和被姥爷打手板的戏都让人印象深刻,大了一点的小女孩多了几分倔强和坚韧,或许蒋雯丽在她们身上看见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
3、 影片那种暗暗的略有些老旧的色彩和那个时代很符合,看电影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一种回忆的情怀油然而生。电影的摄影师是林良忠先生,长镜头和空镜头的运用尤其娴熟,几个小女孩在雨中撑伞的画面拍得如同油画般秀美。
4、 戒尺、布娃娃、伞、皮筋、老四样…太多对于童年的回忆,太多令导演沉浸的符号。只能说这是一个女人对小女孩时期的眷恋和不舍,对于姥爷的思念,没有哀伤没有哭泣,有的只是念念不忘的儿时快乐记忆。
5、 喜欢这个电影的人会和我一样,久久陷入电影里感怀而不能自拔,不喜欢的人只会让他早早进入梦乡。这不怪他们,本来这个电影就不是拍个所有人看的,她只拍给有回忆有童年有对亲人无尽怀念的人看的。

 3 ) 桑克:筛选的记忆

筛选的记忆
桑克

姥爷的戒尺打着蒋小兰的手心。多年之后,蒋小兰的疼痛让位于或者转化为对姥爷之爱的回忆。《我们天上见》肯定漏掉了什么,编导没说,我也不好猜度。不过直眼看过去,蒋雯丽可能有意无意对记忆做了筛选,什么留下,什么删除,还有就是教化目的对姥爷形象的建立也起了应有的修正作用。然而似乎只有记住这样的镜头才更有意思:戒尺将落未落之际,泪珠在蒋小兰的眼眶里打转,委屈与恐惧在小脸上交织纠缠……还有就是体操教练压腿时,蒋小兰发出撕心裂肺的呼喊……印象太深了。两种出于不同目的的暴力,对孩子与成年人的影响肯定是不同的,“跳河”之类的对抗似乎并非什么戏谈,而成年人的隐忍里面似乎又藏着太多的奥秘。姥爷去世的时候,蒋小兰似乎倾向于“我们天上见”的和解,她的忏悔遮盖着悲伤。这些可能都是事实,但是对于蒋雯丽来说分明又少了一些必要的东西。
可以明确的时间是1974年和1976年,与此相关的则是一些明显的事实痕迹,比如某人的逝世,某人的访问。这些都和真正的历史有关。然而孩子的记忆并不可靠,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即使是真实的,也有张冠李戴的可能,前后改篡的可能,无意混淆的可能。这没什么,不该挑剔,虽然我可以对之进行一些更为准确的调整,但是我更愿意放弃,放弃对我来说并非不能,而是进行新的选择,理由仅仅是,只要回忆进行之时,观察或体验它对心灵的影响就够了。这种影响首先作用于蒋雯丽,然后通过蒋小兰展现出来。然而对同代观众而言,比如蒋小兰同学之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他们除了在记忆之中目睹同样的事实与同样的悲伤之外,可能还会忍不住做一些挑剔性的更正:当时不是这样的,当时是那样的。文革后期下乡还有敲锣打鼓的么?他们的更正恐怕与蒋雯丽的回忆一样,与真正的事实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单从偶然性的角度解释,蒋雯丽的个人记忆当然是成立的,所以不必将记忆与历史严格地一一对应。这不妨碍一种猜测的出现,从准确性的掌控来看,蒋小兰的年龄应该比蒋雯丽大几岁,如果说有什么问题,可能就是出在这里。对于一些细节的精微把握,这年和那年的混淆对于笼统的记忆来说其实是无所谓的,而对高度敏感于这一时期生活的人来说,差别又是非常大的,这是后来的经验略微提前造成的一些认识差异么?需要提示的是,这不是一部纪录片,而是一个人的回忆。而且,针对真相的追寻和狐疑本来就是记忆的魅力之一,这可能是一种无意之中培植的果实吧,何况记忆专家普鲁斯特也有自我修饰的侧面。
那些讥讽蒋小兰姓氏的孩子们如何叙述自己的个人回忆呢?不过是恶作剧与某种看似政治想象的游戏而已,这与一个孩子以说出“某人是王八”而获得快感近似,因为这句话是明显的不正确,所以才会有一种犯规的快感,违禁的快感。在一个禁忌时代,这种快感的共谋性质造成了太多的心理悲剧。写在墙上或黑板上的“反革命”之语与其说是一种政治迫害,不如说是一种儿童之恶的体现。对于儿童来说,恶与游戏的差异究竟有多大?成年人的罪恶还是社会性质的,而儿童之恶可能就是人性深处的。这是具有更深刻一面的认知。不过对蒋小兰本人而言,她只是需要寻找一个解脱自己的证据,这个证据就是一个姓蒋的体操冠军。然而蒋绍毅的影响如何能够取代蒋中正的影响呢?一个儿童表面化的歧视不仅通过姓氏五官表现出来,而且一个谐音或者几个冷落的眼神都将成为恶的孵化器,所以蒋小兰的辩解对于同龄孩子的孤立并无意义,但是对她本人来说却是一次改变的机会,这不仅造成了拼制体操服的问题,而且还出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画面:一个在体操房晃来晃去的蓝色幽灵,一个既在场又不在场的幽灵。这种孤绝完全不同于《稻草人》中莲娜的激烈。
受到伤害的蒋小兰躲到大衣柜里,将自己的痛苦转移给更为弱小的玩偶。在模拟游戏中,她扮演严厉的姥爷,玩偶扮演年幼的自己。这是我非常喜欢的细节。不过,我更喜欢维克多•艾里斯《南方》中的躲藏。埃斯特莱亚躲在床下,试图引起父亲的关注,她哪里知道,与她的恶作剧相比,父亲的痛苦更深。可能每个渴望爱的孩子都玩过失踪的游戏,他们想以此获得成年人的关注:我在这里!我是重要的!然而成年人要么识破这个把戏,要么不以为然。儿童的狡黠在成年人眼里什么都不算,正如斯巴达克斯的自由在卡普亚贵族眼里的情形一样,没什么意义。在《孤堡惊情》之中,西蒙的失踪游戏达到了更为极端的程度。死亡是实际的,而幽灵更多的是来自于内心的创伤。这种关联的广泛性,没有一个孩子是清楚的。
电影的华彩当然是蒋小兰的幻想。她举着油纸伞在奔驰的火车顶上飞行,追在后面的是与她对立的孩子们——这是一种理想的报复形式,当然它自身滋生的快感与对远方的追寻同样伴随其中。在现实之中不能满足的,那么就到梦里满足吧。奇怪的是,蒋小兰没有梦见远在新疆受苦的父母。可能分离之际年纪太小,她没有记住父母的模样,否则也不会将相册上的母亲当作死人。这段数落已故亲人的台词与《活着》祭坟之际的台词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姥爷的扮演者朱旭处理台词的方式,足以使这些家族史上的死亡变得惊心动魄——这种貌似平和的气息在整部影片之中一直散漫地保持着,它的目标并非诗意,而是隐忍,而且与一个孩子漫无边际的形态构成呼应。还有就是蒋小兰掉牙的梦,坠入深渊的梦,几乎每个孩子都做过,而且必须得一个人从恐惧中挣扎着醒来。而《月满轩尼诗》里,嗜睡的儿子总是梦见父亲,又是什么意思?与这个梦相比,我更欣赏蒋小兰的梦。
蒋小兰关注书信中的双亲,然而书信却是姥爷伪造的。这是蒋雯丽精心构置的情节,可能是事实,但由于特殊与偶然,对说服力构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姥爷的扯谎与蒋小兰的扯谎构成一个有趣的对比。而蒋小兰送哈密瓜的情节,则完全符合七十年代的社会习俗,淳朴之外也与物资匮乏有关,而当时比较实际的有关饥饿的描写可能只是发生在子女众多的家庭之中,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与资源独占往往比今日更令人羡慕,反而不是什么孤独。
有的观者说《我们天上见》好于《立春》,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我的看法恰恰相反。当然,这么比本身就没意思。而老年人与儿童关系的中国电影,之前还有马俪文的《我们俩》,再早还有孙周的《心香》,都是比《我们天上见》更出色的电影。如果说到今年的电影,或者就去岁以来的电影热度而言,《我们天上见》不仅出类拔萃,而且让人冷静。这是难得的。不过这样比确实没什么意思。只要能够唤醒你的记忆,让你对记忆产生怀疑,产生纠正的意图,就挺好的。何况电影里有那么多亲切的东西,比如淮河,比如铁路,比如花盆里的兰花和墙上的兰花,还有《参考消息》,法新社的电文,武术教练与邻家姐姐的恋爱,手电筒的照射,关于接吻生子的愚昧而又可爱的谈话。唯一的坏人似乎只是女教练,然而电影在顺带描写女教练居住环境的时候,似乎又有意无意地原谅了她。蒋雯丽的记忆筛掉了残酷的东西,只剩下美好的一面,所以姜文才说那个年代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儿童的记忆特点决定的。没什么。只有戒尺打到手心,只有冷落及身,才会明白自己是痛苦的,更多的孤独只是自然发生的,甚至没有感觉到。而贫贱之中的抒情,一如《边城》中翠翠与外公的互动,动人固然动人,毕竟悲惨,这其实才是田园诗或者怀旧的真相。
女孩的成长有点突兀,可能是演员的选择造成的。幼年的表演可能本色一些,对人心构成真正的打击,演员几乎可以等同于一个真实的孩子。第二个演员比较用力,如果粗糙一些,或许更有说服力。还有姥爷缝月经带的镜头太辛酸了。还有这个女孩子太幸福了,居然有这样一个细腻的姥爷。角色使用方言为电影增了色。如果按照某些死硬的规定,都说标准的普通话,那么肯定就减色了。叙事或许半真半假,不过其中的温情是真的,这不用怀疑,而技术问题,蒋雯丽自己会逐步解决的,况且也能找到比较合理的解释。令人感慨的只是,当年十二岁左右的孩子现在都已年过四十,大多头脑清晰,被历史逼到了悬崖边上,或者站在了历史的第一排,前面没有掩护,就得自己赤膊上阵了。在这个意义上,必须感谢蒋雯丽的真实,或者为真实而付出的努力。细节大多是震撼的,虽然表面轻描淡写,而且我想说的是,让我流泪的是一个普通的镜头:在大雪之中,蒋小兰搀着姥爷相依为命地走着。观者往往希望能够看到一些特殊的画面,然而最终唤醒他们的却是熟悉的和有意淡忘的场景。

2010.4.12.

 4 ) 《我们天上见》充满回忆与感动

韩浩月

    当摄影师的顾长卫拍摄了文艺气质浓郁的《孔雀》和《立春》,让人发现了他惊人的导演才华。当演员的蒋雯丽拍摄了她的导演处女作《我们天上见》,她对电影仿佛有渗透骨髓般的理解,甚至被一些影评人认为导演水平超过了顾长卫。华语电影最牛的一对“夫妻档”由此诞生,随着《我们天上见》公映日期的临近,我们要准备好自己的眼睛,对这位忐忑的、带着点不自信的、打算以后不再拍电影的新晋女导演刮目相看了。


    《我们天上见》是一部可以从头至尾带着微笑、回忆与感动观看的电影,它的年代痕迹非常明显,可以迅速把那些和主人公有着共同生活经验的人拉进去。我在看这部电影时,身边坐了一对老夫妻,他们随着故事的进展轻笑、叹息,不时可以从他们口中听到以“那时候”开头的语句,他们是从影片中的姥爷那里得到了共鸣,而年轻的观众,则会从小兰那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们天上见》是一部非常纯粹的电影,它很个人化,但也因此具备了饱满、浓烈的情感,观影过程中,随时能感受到导演和演员想要传达出来的情绪鼓鼓胀胀,但它也很克制,电影的克制和它的简约表达,仿佛让蒋雯丽得了大师真传,但我相信,这不过是蒋雯丽把她对电影最本真、质朴的认知,通过镜头转化出来了而已。但即便是转化,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我们天上见》包括叙事、摄影、剪辑等方方面面体现出来返璞归真式的技巧,使得它丝毫不见一名新导演的生涩之感。


    80高龄的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在片中的表现令人赞叹,他的表演自然、灵动、毫无凝滞之感,他在电影中肩负起了将时代、人生、情感与命运黏合在一起的任务,成为整部作品的灵魂。姥爷与小外孙女的每一段戏份,都散发着亲情的醇香。


    蒋雯丽的这部专为纪念姥爷而拍的电影并非单视觉的,她对那个时代的社会、人情、爱情等等,都有着非常含蓄的审视,这种审视不是妄加评断,也没因回忆的美好而被镀上金色。在感动于亲情、邻里情之余,通过这部电影,也可以隐约感到那个时代温暖之外的残酷,比如小兰的父母远在新疆十年不能与女儿见面,比如人与人之间可以建立有相互依赖、信任的关系,却又很难排除交往时的谨小慎微。


    电影拥有封闭与开阔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封闭的空间是小兰记忆中的村落,那里是草叶枯黄的世外桃源,安静又苍凉,大多数时候都在下雨,小兰没有明确的意识要脱离这个空间,但无数次在梦中扒上火车或飞翔在天上离开这里。而开阔的空间,就是小兰的梦境以及她在梦境中所想象的外面的世界。两个空间的重复交叠,营造了电影的张力,让这个平淡的故事富有韵味。


    《我们天上见》的女性气质明显,但这并不影响影片的厚度和分量,在技巧派于电影创作潮流中大行其道的时候,蒋雯丽用她没有技巧的技巧完成了这部作品,它是2010年国产电影首部令人感到惊喜之作,它会让“蒋雯丽导演作品”成为一个新的电影品牌。

 5 ) 献给大车的赞美诗

当那只涂着“机务段”三个字的老式搪瓷杯子出现在开篇镜头中,就注定了这部影片无法和火车脱离干系了。所以当参考消息里法新社报道中国欲引进法国的内燃机车从而进行一次“火车革命”时,作为一个铁路迷此时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了。直到长长的铁轨上那头钢铁怪物吐着黑烟呼啸而来,终于释然,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如果下面的文字组织上有些繁冗凌乱,我请大家务必要原谅一个菜鸟级铁路迷的忐忑不安。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豆瓣上也多的是,我就不为此添堵了。只是单纯的以一个铁路迷的心态,管中窥豹般重点关注本片里关于火车的点点滴滴,以及背后带给带给我的那种感动。或许,不管你是不是铁路迷,有些东西它总能不经意地打动我们。

也许有必要了解下几个名词。

大车:
就是指火车司机。影片中出现这个词,来自于姥爷给小兰讲述自己做火车司机时,曾经被李宗仁形容为“唐大车开的火车,那可是稳稳当当,一杯水放在桌上都不会洒出来”(大致台词如此)。

nd4:
法国阿尔斯通生产的内燃机车,中国1973年进口。影片中没有正面出现nd4这个词,但之前提到的“火车革命”中的主角其实就是这辆机车。影片中提到法新社说,法国既匈牙利、罗马尼亚之后成为第三个向中国出口内燃机车的国家。这些均考证非常翔实,中国之前从匈牙利引进了的nd1,从罗马尼亚引进了nd2和nd3。其中nd2很长时间以来在沪宁、沪杭、京广南段等铁路上驰骋,担任着干线支线铁路的客货运牵引任务,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朋友应该都不会陌生。

津浦铁路:
津浦铁路始建于1908年,1912年全线通车。北起天津,南至南京浦口(现南京北站)。这条在民国以及建国初期担负着重要任务的铁路,就是著名的京沪线前身。影片中提到津浦铁路,也是来自于姥爷当年曾经是这条铁路上的大车。那个年代,还没有南京长江大桥,所有南下的列车,只能到南京江北的浦口。所以浦口火车站在民国时期曾经是个超级大站。而有意思的是,当年也有个“京沪线”,不过却是上海-南京。因为当时的“京”不是北京,这个不解释了。从上海北上南京的列车,从老北站发车,停下关车站,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西站。

蚌埠站:
蚌埠是安徽重要的工业城市。但在铁路领域,更是个重镇,京沪、淮南铁路交界点。如果您经常乘火车来往于上海-北京,您应该会清楚,几乎所有特快甚至动车,在蚌埠站均要停站。它们可以无视苏州南京等大城市,但绝对不会无视蚌埠的存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蚌埠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连接2个铁路局的类似“接力棒”一样的大站。它连接的是北边的济南铁路局和南边的上海铁路局(它自己隶属上局)。因此,它的地位相当重要。而我记得自己小时候每每南下,乘火车经过蚌埠时,都要停上个至少10来分钟,这时济局的车头要卸下,换上的是上局的车头,然后开往南京和上海。电影中选择了蚌埠作为发生地,自然也不会忘却火车,这个见证这个城市光荣与历史的活化石。

淮河铁路大桥:
淮河大桥也是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建筑。同样是在建设津浦铁路的时候修建成功的。这座大桥是蚌埠市一种图腾式的存在。在影片中,小兰每逢心情低落时,便会坐到大桥旁边,一个人自言自语,看南来北去的火车开过。而那条著名的淮河,在广义上属于中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而不是大多数人眼里以长江作为分界的。

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一般用煤)的热能变成机械能,而使机车运行的一种火车机车。它主要由锅炉、蒸汽机、车架走行部和煤水车四大部分组成。1814年由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在国产东风系和引进nd系内燃机车担任干线运输主力之前,蒸汽机车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承担着这个国家铁路的运输命脉。

==================分界线=======================

1.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在今天的铁路线上,高铁和动车轻松飘逸的身姿,印证着时代的更替是多么的迅疾和不可思议。而在这个年代下成长的孩子们,他们更习惯在高铁舒适的车厢环境中,一边上着3g网络,听着随身听或者玩着psp,惬意地享受着短暂的旅途。在电影中,姥爷的梦想就是能开一次内燃机车,那个在蒸汽火车年代,像神一样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如今,别说是蒸汽机车早已化作历史的尘埃,就连内燃机车,也依稀走到了生命的末路。高铁时代的电力机车,它们骄傲的不可一世的身影告诉着世人,我才是真正的主角。而昔日的王者蒸汽机车,他落寞的背影,甚至只能跑到铁路博物馆,才能一觅其真容。

2.
在那个曾经单纯美好的年代里,朱旭扮演的姥爷唐大车,正是我们记忆里很多慈祥、质朴而又善良的老人形象。姥爷开了一辈子蒸汽机车,在年迈之际,和蒸汽机车一样都面临着被时代所遗弃。而姥爷的精神气质,和蒸汽机车又是多么神似。我是一个内燃机车迷,但我一直对蒸汽机车心生敬意。在我眼里,蒸汽机车象征着一种力量,它有霸气,充满雄浑的男性激素与阳刚,就像我们的父辈一样。

3.
在小兰的童年时代,影片中没有出现铁路的身影。但在小兰的青少年时代,铁路和蒸汽机车开始隆重登场。贾樟柯有部电影叫《站台》,那长长延伸的铁轨,对于很多豆蔻年华的年轻人来说,都有着一种逃离、奔向远方、拥抱自由的寓意。

最喜欢的一段镜头,就是小兰在煤车里被带走,姥爷把她找回来,不但没有责罚她,反而又一次坐在了熟悉的大车位置上,带着小兰乘火车旅行。这是一段让我看得飙泪的片断,仿佛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激情,和小兰开心的笑以及姥爷充满自信闲庭信步般驾驶火车都融为了一体。在那一刻,对小兰来说,是青春第一次肆无忌惮地张扬。对姥爷来说,是重新找回年轻时开火车的荣耀与辉煌。蒸汽火车呼啸而过,带着长长的22型绿皮车厢,绿油油的麦田像梦幻一样。

4.
火车司机,是一个高危的、压力巨大的职业。甚至有人说,这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职业。这不仅仅表现在要时刻了望前方线路,了解列车行走情况,操作检查各种仪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更表现在要面对在一个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在噪音、高温等不利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而且几乎大车都是要熬夜甚至通宵上班的,而且吃饭极其不规律,很容易引发胃病等职业病。就连上厕所,有时都得在车上就地解决。这些还都是次要的,背负着整车人身、财务等安全的无形责任,才是压力最大的压力。如果一旦出事,后果都不堪设想。

5.
很久以前,我在科幻世界里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老迈的飞船驾驶员,在得知他经历过无数荣耀的飞船明天必须退休的消息后,跑到酒馆里喝了一个黯然神伤。然后,毅然驾起自己最心爱的飞船,以最后一丝轻盈般的姿态,飞跃国界,飞向太空,直到燃料用尽的那一刻,陨落。

很久以前,我在一部叫做海上钢琴师的电影里。看到了1900,最后望着这个神秘莫测又充满着无尽诱惑的世界,回眸一笑。然后转身走进了他从来没有走下的船。轰的一声,轮船在天那边展现了最后一丝绚烂和华丽。

6.
姥爷最终,还是去了天上。在民国时期,他曾经给李宗仁开过专列,因此受到李将军的赞扬。又在新中国的铁路上,继续发挥着自己微薄的力量。他热爱这个职业,就像他对小兰深沉又用心地呵护那般。他从不让人失望。

小兰把姥爷留下的勋章,一件件地别在了姥爷的制服上。如今,它们也将和姥爷一起来到天上。这些小小的物件,见证了一个普通大车一辈子的光荣与梦想。一个平凡的老人,一个曾经为了这个国家铁路事业默默奉献了一生的大车。

7.
致敬吧!向所有在一线奋斗过的大车们!
致敬吧!向着父辈的旗帜!

 6 ) 细节见真情

情节就不用说了,片名已剧透。

我想,大多数看了这部电影的人都未必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但都能感受到银幕那边传来的暖暖亲情。

开头的万花筒拉出导演的话,这是她童年的记忆与幻想:文革时期,一个父母发配边疆的留守儿童与姥爷相依为命的故事。在那个物质贫乏但“精神充实”(洗脑充实还差不多)的年代,一个双亲建设新疆又姓蒋的孩子处处受排挤,就连体操教练家的小崽子都不止一次轻蔑地称呼小兰为“业余的”,可她只有把自卑埋藏在心里默默忍受这种本不属于她的不幸,好在她有疼爱她的姥爷,处处呵护着她脆弱的心灵。但姥爷给不了父爱母爱啊,“他们有专业训练服,训练鞋,他们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小兰哭着喊出这句话时,姥爷静默了,这是他给不了的,于是他只有一遍遍安慰小兰,等祖国建设好了,父母就回来了。

既然如此在影片内容上就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取胜之处在于情,在于画面,在于导演的诚意,蒋导可是花了5年时间写剧本筹拍这部影片的。

特喜欢影片的细节处理,精致细腻。大雪里,祖孙俩撑着油纸伞,一前一后地走着,小兰踩着姥爷的脚印,好温馨。黑板上,歪歪斜斜地写着少不更事的孩子羞辱小兰的标语,好心酸。赌气的孩子拿着布娃娃躲在大衣柜里,哭着哭着睡着了,这个细节好多女孩子都特有共鸣吧?若不是生活体验,怎会有这么真实的细节。

辛酸谐趣并存。虽然是清明回忆亲人的影片但一点也不压抑,相反其中的一些对话充满童趣。小兰赌气就要跳河,姥爷训斥道,结冰了哪里去跳河?据说朱旭是临时用几个月的时间攻克下安徽蚌埠话的,还真像啊,尤其是那句“咬拐转摇车慌小孩子的jio趾头”(妖怪专咬扯谎小孩子的脚趾头)真的太有神韵了!

没有刻意渲染祖孙情,却处处体现出这种亲情。有两组交互的细节处理得很好,小时候,挤牙膏、烤馒头的是姥爷粗糙的大手,雾气氤氲的澡盆里是小兰和为他洗澡的姥爷;时光荏苒,双方的角色互换,昔日被照顾的人担起了照顾姥爷的重任。

片长85分钟,因为长镜头和大场景的缘故吧,感觉时间过得好慢好充实,有个镜头特喜欢,小兰站在房顶上唱国歌,逆光拍摄,阳光打在小兰身上,看不清的她的脸,却隐约感受到了她的孤独……

有两个超现实主义的桥段不太喜欢,感觉跟影片整体有点脱节。一个是小兰撑着把油纸伞随着火车在天上飞起来了,太虚幻;另一个是梦境,过于阴暗。

另外有个不得不说的人物,那个专制蛮横高傲的体操教练。完全一副那个年代领导人物特有的嘴脸(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导演每次都只给出她轻蔑的声音,没让她露过正脸,这种手法不知道是不是借鉴了《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家长的描写手法。

我喜欢这电影,喜欢干净的画面,像水粉画。南方多雨,我是南方的,看到淅淅沥沥的雨很有亲切感。清明时节本来就多雨,也给电影本身带来一种凝练感。不多说什么了,我对这种讲亲情的片子向来没有什么免疫力的,看完后心情不免有些沉重。好电影以情动人,蒋雯丽做到了,这种真挚的感情是多少钱都砸不出来的。

 短评

喜中带伤 暗中有光

3分钟前
  • 无为啊
  • 推荐

五星给爷爷两次学孙猴儿,溅泪

8分钟前
  • yoyomygirl
  • 力荐

真情实感,清新细腻,摄影和美术都非常好。虽然在叙事上没什么野心,不过作为女导演的处女作来说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国内电影市场已经开始细分化,肯定有不少观众喜欢这种风格,服务好这部分观众就足够了。(有1星是给处女作的)

13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特殊时代的祖孙情。画面色调很淡,像水粉画,但亲情很浓。蒋雯丽的处女作,拍的是她自己。4.3/5,瑕疵不是没有,两个幻想情节我都不太喜欢,话说回来,这是我的年度十大华语电影之一。

17分钟前
  • 宇宙塑胶魔怪
  • 推荐

少女的成长,爷爷的老去,静静流淌的祖孙情。在生死两端都有亲人陪伴,我们天上见。拒绝相信这是蒋雯丽作品,明明从头到脚都是顾长卫的风格啊,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拒绝署名的宠妻狂魔...

1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很久没有在影院看到过这么朴实的电影。有几个艺术的镜头美到极致。到最后哭西流了...

23分钟前
  • YoyoRan🤍
  • 力荐

平实,简单,生活化,摄影角度很专业,很有美感,适合在电影院看。

25分钟前
  • 弗朗柿
  • 力荐

蒋导啊,你人这么漂亮,演戏这么好,现在做导演也这么好,我越来越喜欢你了!

27分钟前
  • 披头
  • 力荐

演而优则导的处女作选择拍自传很容易出彩,由内而发真诚且深沉,勾起几代人的共同记忆。镜头感很好,最喜欢小兰梦见跨着体操步在绵延的铁路上飞翔,红领巾迎风飞起;另一个俯拍大全景:一大片青草地,一个小人沿着画面中间无限延伸的铁轨由小变大。要相信生命是有轮回的,做好人上天看得见,才能天上见

32分钟前
  • 小海绵
  • 力荐

蒋雯丽的处女作颠覆了很多很久以来对她的刻板印象。作为演员的她和导演的她,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无缝转接。相比于徐静蕾时而略显造作的作品,年龄和阅历的渗入还是给了蒋雯丽更多中国女性的发言权。原来,最苦难的历史,不仅可以直抒,可以反讽,可以狂暴,可以暗哑,还可以于平凡中见真章。

3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唯有生活,才是真。

36分钟前
  • 远近
  • 力荐

评三星的人,你们不会懂的。

40分钟前
  • Yolanda
  • 力荐

1、近来少有的好剧作,剧本呈现中心对称的镜像结构,或者环形结构,女版《阳光灿烂的日子》。2、拍得很节制,镜头干净沉稳,顾长卫老师,您为何不署名……3、幻想段落分段,有一段直追《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4、旁白很《立春》,海报和几个镜头很《孔雀》,顾老师您为何不署名……

44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生活是中国最靠谱的编剧。

49分钟前
  • 默语生
  • 力荐

一部奢侈的电影,留住的全是极其私人私密的记忆,激发的共鸣有限。但还是有许多人眼睛红了,包括我。它刚好与我的童年记忆高度吻合,包括养兰花、戒尺、针线活儿和睡前一起摸耳朵、转眼球……它刚好捡出了我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记忆里的所有琐碎。仙去的因此令人倍加怀念和眷恋。外公、爷爷,咱们天上见

54分钟前
  • 小啤酒盖子
  • 推荐

中国人的爱,含蓄,细腻,温情,沉重,伟大,大爱,不动声色,润物细无声,但却影响着每个人的一生。

59分钟前
  • 安安静静
  • 推荐

片名不好听,但电影很好看。即便作为滥大街的“一老一少”温情片,也新鲜感十足!

1小时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雏鸟反哺,是这个世上最美的情感。美过其他任何曾让你动容过的友谊爱恋。

1小时前
  • 不良生
  • 力荐

这是蒋雯丽致逝去的姥爷最汹涌的思念。致文革岁月最温柔的一刀。

1小时前
  • 無 歡
  • 力荐

片中画外音、方言和口琴的这些声音运用是我十分喜欢的一个部分。平淡的情节发展,没有半点戏剧冲突,可就是这种真实才最具感染力和张力,但个人气息太过浓厚。★★★☆

1小时前
  • Q。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