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系男生

喜剧片英国2006

主演:塞缪尔·安德森,詹姆斯·柯登,斯蒂芬·坎贝尔·莫尔,理查德·格雷弗斯,弗朗西斯·德·拉·图瓦,安德鲁·诺,拉塞尔·托维,杰米·帕克,多米尼克·库珀,塞缪尔·巴奈特,萨沙·达万,克里夫·梅利森,佩内洛普·威尔顿,阿德里安·斯卡伯勒,乔治娅·泰勒,帕特里克·戈弗雷

导演:尼古拉斯·希特纳

播放地址

 剧照

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1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2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3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4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5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6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13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14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15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16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17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18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19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2-06 20:22

详细剧情

  这是一群高智商男生们的故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北部的一所男子中学里,八个高中生正积极准备着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招生考试。这几个男生性格各异。有万人迷,自视甚高的Dakin(多米尼克•库珀 Dominic Cooper 饰);有四肢发达头脑不简单的Rudge(拉塞尔•托维 Russell Tovey 饰)等。他们对课本对知识有属于自己的解读。  教他们文学的是个肥胖,教学方式独特的怪老头Hector(理查德•格雷弗斯 Richard Griffiths饰),他主张学生通过课本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享受,而不是单纯为了升学而读。与他教学模式相反的则是学校新聘请的老师Tom(斯蒂芬•坎贝尔•莫尔 Stephen Campbell Moore 饰)。Tom的目标则是协助这些孩子尽可能考上牛津或剑桥。两种老师的两种教学模式,究竟孰优孰劣,或许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长篇影评

 1 ) A quotation.

"The best moment in reading are when you come across something...a thought, a feeling, a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that you'd thought special, particular to you, and here it is, set down by someone else, a person you've never met, maybe even someone long dead. And...it's as if a hand...has come out...and taken yours."-- From Hector.
 
       一个六十岁的老男人,是一所中学的老师,和八个年轻的男孩在一起念诗歌读文学。唯一的安慰,可能就是每次借带他们回家的名义,给他们自己的“benedictions".
       他原本想有一辆装满书的车,环游世界。却最终在一次车祸中离开人世。或许,这就是他的一生。
       求而不可得,漫无边际的孤独,唯有书本能给自己安慰。
       可是,那始终不是柔软的,有温度的,真实的手,不是吗?

 2 ) 迥然不同的英国校园青春片

The History Boys,根据剧情,与其说是“历史系男生”或是“高校男生”,不如翻译成“学习历史的大学预科男生”。英国人的校园电影果然好美国人的《美国派》之流完全两样,高中校园里的美国孩子们似乎都是些被牛肉汉堡催熟的发育过剩整天满脑子只想找个大胸MM上垒的单细胞动物;而The History Boys里的高三男生们,个个修养良好,精通文学历史艺术音乐法语等等,都是牛津剑桥都迫不及待要将之招致麾下的精英。当然,有青春少年的地方就有青春的萌动和憧憬。显然,美国派中的美国孩子们个个都是毋庸置疑的异性恋,天天想着大胸MM就是最好的证明么;而The History Boys的英国精英男孩们,则几乎都带点偏阴柔的“玻璃”倾向,恩,可能这和他们的老师有关,那个身体庞大的像一艘航空母舰的胖老头HECTOR,最大的爱好居然是将手伸向坐在他摩托车后座上的男孩的EGG,像他这样体重的老家伙竟然也骑摩托,倒也是一大奇观。貌似温文尔雅的年轻教师Irwin,其实也是一个隐藏的同性恋者,但面对英俊男学生DAKIN的热烈挑逗,他终究还是胆怯的退缩了。由话剧改编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男孩们的表演也带有极强的话剧腔。

 3 ) Take it, feel it and pass it on

      刚好是前几天听的lecture里,说的是美国大学的 law in history,提到the most dramatic change is the way teaching was done,which is followed the Socrqtic questioning style,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而在那之前的一个星期,刚好有南周评论版一哥们儿写苏格拉底的死写得风姿勃发。
 
    下午看了《The history boys》,戏剧改电影,演员台词功底实在了得,用词华丽流畅,书袋也吊得无迹可觅,看完了想想差不多题材老美的《死亡诗社》确实够烂,不论老师学生都只能念几句惠特曼的“Oh,captain,my captain”,怪不得欧洲文化中心论到现在也是如此地有市场。
 
    背景是80年代文法男校,出场人物有三位历史老师、八名学生和一个校长。
 
    喜欢在骑摩托车时把手放到后座男生ball上面去的Hector老师为人风趣随和不拘小节,教学方式散漫又无章法,他热衷于培养学生对诗歌修辞的好感,八个学生经常会在法语课上模拟妓院的对话场景以巩固对虚拟态语气词汇的掌握……然而学生并非会被这种慢节奏无绩效的老式教学方式所迷惑——他们的目标是牛津或剑桥的历史系。校长请来了牛津毕业的年轻教师Irwin,这位老师的教学犀利、深刻而充满激情,与Hector的方法刚好形成良性互补,最终八名学生全部得偿所愿。
 
    被我说的若无其事的概括底下大概是一般中国学生难以理解的种种情感及其处理方式。当我将Darkin对Irwin的表白与Clive对Maurice的进行对照时,发现了相类似的各种要素。因此感情是激励我观看然而我却不愿予以多说的东西,我对苏格拉底感兴趣。
 
    Hector的教学方式是苏格拉底式的吗?校长对这个做了肯定的回答,那么看起来新潮锋利的Irwin呢?我倒觉得也是。
 
    片中开头一幕很有意思,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一个学生骑车去了教堂,神父正在说着祷词:“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全能之主的祝福,圣父、圣子和圣灵,会保佑汝等,并与汝共存,现在如此,今后亦然,阿门。”再看到后面分别出场的三位老师,总有一种隐隐对照着trinity的感觉。刚好三位老师采取的是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于是就想当然了。
 
    Dorothy作为唯一的女教师,她的教学严谨而深具批判意识。Hector则并非是散漫无目的教学方法令学校不能令人接受,相反,校长说过“有效”这样的话,只不过因为他摸ball的动作被女巡查员看到了而被迫退休。新来的Irwin则能够最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三个性格、方式各异的老师凑在一起,教出了八个牛津剑桥的学生其实也顺理成章。
 
    Hector是要求在长期的教学中对学生潜移默化,注重文学素养并依赖这样的基础,喜欢吊书袋的他何尝不是在白发苍苍的时候才能够“随心所欲”的呢?他深信时间能够带给人最大的安慰,然而他又确实被时间伤害不浅这样的矛盾体现在他出场发言的每时每刻,并且他是以此为享受的。崇拜安逸是懦夫的行为,他在花甲之龄仍然以一种浮士德式的姿态战斗着,一点儿也不美观,但却让人心生好感——这不能够称之为同情,同情该是对他以及对我们这些心生好感的人的嘲笑。它不会让人愤怒,但它不应该用在Hector的身上,即便他壮士断腕般今朝酒醉明日赴死。Hector是个纯粹的、天生的老师,他不需要用校规或者其他东西包括道德来约束自己,因为他认为对于一个真正的教师来说,“教师”的身份就应该是最大的约束,除此之外,百无禁忌。
 
    Irwin则简单得多,他是个已经被急功近利的现代性给弄得别别扭扭的那种家伙,可是,无奈地,非常招人喜欢。无论是观众还是学生,更或者是万人迷的Darkin。他的尖酸和深刻一样惹人怜爱,犹如他的自信和自卑,那般恰到好处地融合,使他既嚣张又惶惑。凉薄的双颊代表自制,眼镜的遮掩则又精光四溢,每个人都爱他爱得不行,爱到连他漏洞百出的字体也被了解和模仿。Irwin上课时的passion很强大,相当吸引人,赚得的眼球使他既得意又恐惧。以至于到最后,连我都以为他真的会跪在地上,suck Darkin……Irwin是这样的一位老师,他不止像Hector那样简单的传递与索取,更多的时候他将两者融为一体,使自己犹如禁欲的僧侣一般脆弱到不堪一击,而揭开寡陋的面具攻击他的人总是存在。我们都爱Irwin,学生爱,老师同样爱,他自己也爱,所以在最后他对与Darkin之间约会的忘却是那样的无理但含情脉脉。Irwin本身没有做教师的自觉,所以,他越来越是那种需要随时提醒自己有所自觉的讨厌状。他太年轻,经不起考验,故而不如舍弃考验,这一点我们既爱又恨。
 
    Dorothy的出场份额短暂但并非无效,她对历史的看法犹如历史自身一样地充满了偏见但使人不得不敬畏。她是隐者,但并不低调,她在合适的时候绽放,容易教人忽然陷入无所适从地尴尬,因为她居然那么简单又真实,就好像近代史手册一样,却又最容易受到无数观点的左右而易于摇摆。Dorothy应该起调和的作用,但事实上她往往最为激动,学生记得这样的老师的存在,正因为记得她偶尔的雷霆万钧。
 
    三位老师其实共同体现的都是苏格拉底的智慧与责任,因为这一点避无可避,又因为——there it is。短短两个小时的电影,反映出了如此多的道理,却并不拥挤逼仄,相反倒有一种天性的诗意缓缓淌过,简直是最好的英式教育白皮书,不得不感叹,一个好的戏剧,张力的确能够做到文学性与表演性的极致,或者说是能够找准那个最佳平衡点,从而在任何情况下赢得时间和空间。
 
    电影看完了,有人醒悟说,原来自始至终强调的居然不是那句“history is just one fuckin' thing after another.”而是Hector说的,education needs “Take it, feel it and pass it on”。
 
    所以,这部影片其实从头到尾都是在向雅典公民苏格拉底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包括那无处不在的洋溢在年轻与老朽的肉体之中的爱与责任。

 4 ) 意料之外的好看


  开始时很惊讶他们在如此一部100分钟的电影里容纳了这么多,没有冗赘的废话或镜头,每一分钟都让我有感想。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是话剧改编的电影,这的确解释了很多。首先,个人以为话剧演员的台词功力比单纯的电影电视演员要高,没有太浓重的口音。另一个令人高兴的是表演并没有过多舞台痕迹,不会有那种表演过于用力的感觉,很自然。但就整个电影来说,没有体现电影这种形式的优势,好象就是用镜头带着你去看了遍话剧。镜头变化不多,拍人脸时就一直拍脸,比较固定。好处是能让人更好地欣赏演员的表演。
影片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主题、用色、背景……都写着两个大字——英国。影片主线是考牛津剑桥,副线是同性情感问题。
同死亡诗社不同,这里的学生不是需要叛逆的老师来带他们突破陈规陋习,而是需要一个老师帮他们通过大学考试,需要应试教育。这8个学生很努力,每次看到他们下课之后就冲到图书馆借书的情景我都挺感动的,被勤奋的态度感动了。老头主张为知识本身的乐趣而学习,新老师是告诉他们考官要什么。但与印象中的应试教育不同,新老师要求学生把所知道的一切都尽量表现出来,去努力思考发掘别人想不到的角度。而那些学生之所以能背很多诗歌片段,是靠老教师打下的基础。影片让人想到教育界和心理界上困扰很久并将继续困扰的问题:我们如何选拔人才?我们从靠出身靠种族靠血统到现在的靠考试,然后世界就是现在这副样子。无论你是培养学生背诵知识或学会创造还是提高素质(关于什么是素质,那是另一个话题),到最后总是要考试,有考试就有应试教育,这不是中国特色。面对考试的现实,空谈知识的乐趣真的没什么用。英国电影在某种时刻相当现实,但有的时候天真得可笑。
既然故事发生在文法男校,考虑到现在同性恋这么流行,不拿出来实在浪费素材。李银河的以同性恋和虐恋为主题的著作都举了英国男校的例子。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历史越久远的国家就越开放,比如欧洲比美国开放,更能接纳事物。毕竟,太阳底下没什么太新鲜的,很多现在不能接受的新想法,有着古老的根源。
Hector,和学生讨论哈代文字的美妙,在放学路上骚扰学生,衰老肥胖的同性恋,像所有知识分子一样悲观,喜欢动名词结构,就是这么一个存在。我相信的他教学很有用,因为天知道哪些东西会对你有用,所以学什么都一样。只是在考试前,他显得不合时宜。影片不没有关注于他的教学,只是很精彩地提了几笔,但他的私生活才是真正的噱头。每天放学都要顺路带学生,然后边骑摩托边性骚扰……在质疑他的人格之前,我想先肯定一下动作的难度。毕竟对一个超过200斤的人来说,一手扶车把一手向后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什么他会这样做?他用“给予”来为自己辩护,听起来实在像变态连环强奸犯。这些人都是把犯罪看成自己在做好事。所以连他的同事都听不下去这种拙劣的辩解。但就学生而言,他们对他的骚扰是什么态度呢?答案是:并不特别厌恶。毕竟乡间小路上狂飚时的同性按摩,对17、8岁的男生来说是很刺激的体验,我猜。而且很明显,有的不能理解这件事的学生,他不去碰。也还算有起码的道德吧。这是不是同性的方便之处?试想如果是男老师骚扰女学生或女老师骚扰男学生?事情就大了吧。在这方面,学生对他的评价是:一个笑料。
Irwin,表层性格与真实自我有很大差异。作为一个教师,他犀利、激进、不择手段;作为一个人,他小心谨慎,不愿表露自我。他可能是Homo也可能BI,没有明确表示,但他不太在乎,他接受对他有吸引力的人。作为教师的他博学而且很有魅力,人气高的花花公子也在努力取悦他,努力到连字迹都和他相似。他开始时就喜欢Darkin,但只是像老师喜欢有趣的学生,直到对方用二战的开始这种来向他暗示和表白,相当不一般的方式。但他显然明白了那暗示,而且他的表现说明他喜欢他,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喜欢。最后Darkin来和他挑明时,他却假装羞怯,非要让人逼到眼前才答应。我想,是因为他有太多秘密要保守,所以要塑造另一个自我。据说话剧里这个角色更狡猾,和Hector老师的冲突更激烈,不像电影里这么讨人喜欢。
Darkin,在学校里男女通吃,一边和校长秘书鬼混一边企图引诱老师,混乱,迷惑,只能用青春期来解释了。虽然他是主角,但我现在还挖不出太多,可能是因为他太典型。
小犹太,绝望地喜欢着Darkin,自卑,敏感,但有勇气。他冲着Darkin唱歌的样子像天使。演员完美地展现了他多方面的性格特点。
基督徒,从我的审美来看,挺帅的。他有趣的地方在于,作为一个虔诚的宗教人士,他和一个犹太同性恋最要好,对大屠杀集中营更敏感。他可以接受坐在Hector的后座,我猜是因为他的信仰要求他不能自慰,所以他就另找出路了……他特别八卦大概也是因为这个。
Totti老师,影片有台词的两个女性之一。据说在这部话剧在美国上演时,她凭这个角色拿到了TONY奖。这真让我想看话剧,在影片里她表现的地方太少了,虽然很有力量但还是太少。
其他学生在电影里没什么表现,因为时间的原因,删减了很多。我相信原作应该很有趣,有打扮很嬉皮的,有大胖子,有运动特长生,黑人与穆斯林也不应该像电影里这样只是作为多元性的符号存在。
真希望能看到话剧,毕竟这些人不可能一直演下去,不是什么年龄都能演高中生的。

 5 ) 不一样的校园片

校园片的一个特点就是励志,肯定有一位春风化雨的老师,这是必需的,然后肯定还有一位代表顽固实力的校长或是训导主任之类的反派角色.而学生方面,肯定都是内心期望着变革,可是肯定是毫无勇气挑战传统的,直到那位老师来了之后,革命的暴风雨也为之降临,而结尾毫无疑问的是,那位优秀的老师在传统的势力下默默的离开,然而他却赢得了学生的心.
但是这部戏却恰恰相反,学生们居然是一群渴望得到高分的学生,对于原来老师的春风化雨式的教学方式很不买账.认为诗歌只类不过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课程,他们需要的,是可以让他们得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课程.这一点就是让人大吃一惊,还有这么势利的学生.
这里面的老师也是非常的奇怪,两个用来作对比的老师有一个同样的特点,都是同性恋.只不过,一个经常对男学生动手动脚,采取很明目张胆的方式,结果,被人起诉了.而另一个,却是掩饰自己的取向,让自己看上去没什么两样.而且,他的教学方式是激进的,是直接指向目标的,却和他的生活态度也有了很大的反差.
学生除了上面说到的势利之外,根本没有以往电影中那种对于传统的反叛,他们一个个的都很正常.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一心用功在学习上.一次次看他们从图书馆借了厚厚的一摞书,然后拼命用功的样子,真是让人感到振奋,自己的高中时代不也是一样.有一个不同的就是,他们的感情问题也是出了问题,其中一个居然爱上了自己的好朋友,当然了,也是男的.然后他向同样是同性恋的老师倾诉,当然了,没有俗套的爱上了老师,只不过老师让他从容面对而已.虽然少了情节上发展的空间,不过显得更加真实.
这群男生的组合也相当的多姿多彩,传统的小白脸之外,还有一个开朗的大胖子,简直就是那个老师的翻版,而且还很愿意学女生,真是别具一格;一个运动方面的专家,说萨特非常擅长高尔夫;一个犹太人,不能自慰,而且对于集中营的惨剧认识很深;还有一个穆斯林,却被人与印度人混为一谈;还有一个黑人...总之,不是传统的白人天下,这么多的男生,总有一款适合那些女观众吧.
最后的那个结尾,虽然我认为有点悲惨,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难道不好?但是,当镜头慢慢的拉开,用一种回忆的语气谈论那些男生之后的生活时,一种沧桑感突然的涌上了心头,突然间,这部喜剧有了深度.它所说的不仅是大学录取前的补习课了,更变成了,一个优秀老师对于学生影响的很好的诠释.这点和其他的校园片没什么两样,可是,这样不好么?
还有,这部电影的台词真是太赞了.让我们顺便体验了一下英国诗歌的美.

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同样是大学的入学考试,斯国的可以如此的多姿多彩,反身自顾,我操.真希望中国早日有这么一部影片出现,而且还是现实主义作品.
http://tin1016.spaces.live.com/blog/cns!49A79B57DDF65AA1!1238.entry

 6 ) 历史无正解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约克郡文法学校,8个背景不同的学生、3个方法迥异的老师、1个刻板的校长,妙语连珠,教学相长,构成了一出难得的校园喜剧。 类似国内中学追求升学率和高考状元,英国的学校也有拿奖学金进牛津剑桥的硬指标。校长(Clive Merrison)认为,这些天才男孩是他刷新校绩的好苗子,但基础科教师Hector (Richard Griffiths)却专注于文学品位和趣味。 对Hector而言,“不存在什么通识,只有特定的感悟,而且知识不以掌握多少和好坏为衡量标准”,在他的法语课上,学生可以模拟妓院的场景,引用著名诗句来演绎艳遇。 他不希望等学生们人到中年再领悟文学的魅力,他让孩子们在青春年少时就体尝到创作的乐趣,哪怕他们把音乐剧改成杂耍和闹剧。“阅读中最大的乐趣,就是你突然领悟到什么,一种思想、一段情感、一个视角,和一个未曾谋面的人有了共鸣,就像有人握住了你的手”,他在诠释Thomas Hardy的诗歌时,分明是在注解自己的人生。他认为激发孩子们的活力才能产生头脑风暴,哪怕得用书砸他们的脑袋。 校长自然认为Hector不适合搞应试教育,就聘用了一个新人Irwin (Stephen Campbell Moore)来做考前集训。Irwin认为答题越奇葩越好,不论观点对错、是否属实,你去证明斯大林是个大善人更容易脱颖而出被名校录取。 本片编剧Bennett爱反讽爱狡辩爱唱反调,Irwin的离经叛道自然冒犯了Hector的道德标准,而Hector的行为不检点又突破了大众的道德底线。Hector认为“知识的传播本身就带有色情意味”,不幸的是他把这个信念付诸行动,在摩托车上抚摸那些男孩。 在多角度的辩论中、在青春的荒唐中、在分析成人世界的过程中,孩子们也悄然成长。那种青涩的机智和懵懂的热情也是此片的魅力之一。 在片尾他们成年后的命运让人感慨,我们也见证了一场人生酸甜苦辣的悲喜剧。 校长说:“Hector作为老师不合时宜,他是个启蒙者,但他的成就却无法以成绩来定量”

 短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国情决定了我们只有羡慕的份儿~~

4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history is just one fucking thing after another

6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记得一篇介绍上有这么一句话:这里有英国最好的两样东西,同性恋和男校

11分钟前
  • mo
  • 推荐

7/10。虚拟语态、文学互动下确凿的史实被颠覆和解构,学生戴金用虚拟时态向欧文表示,哈利法克斯去看牙医的决定影响了二战英国的胜败,就以一个偶然的因素表达历史和人生的无常,而当赫克托向学生讲述哈代反映祖鲁战争的诗歌里的鼓手的时候,他把自己的遭遇同那个被埋于无名荒野的鼓手联系在一起,同性恋的赫克托在学校中始终被剥夺话语权,也是历史话语的偏见的受害者。历史无正解,它是一件接一件狗屁事,也是女老师愤愤不平谈论历史是男人的无聊论调,截然不同的两人也难以给出明确答案,赫克托独特教学方式不会空谈知识的乐趣,天马行空地借历史教授诗歌、戏剧和电影桥段,欧文则拘泥于名校的规则,面对学生赤裸裸的表白求欢也不敢逾越出界,完全没有课堂上教授学生逆向思维的离经叛道,假冒牛津毕业的声誉,实际上摧毁了自己非名校毕业的知识潜力。

13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Why does Hector have to die at the end? to make the movie look 'deeper'? oh well, it'll fly out of my brain in six months anyway, never mind

16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还行

就在我沉醉在随时从他们几位即将自由开展人生使用身体的年轻人嘴里冒出的诗句反观自己不说英国文学就是在中国古典文学面前也只有跪舔的份儿时,Hector在Posner这个少年时的自己背诵哈代一首关于“正名与归宿”的诗结尾后讲出了真正的文学意义——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诗句,而在于它是否抓住了你的手。

21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珠连妙语很多,但还有很多没看明白

26分钟前
  • 繁星|梅乐迪
  • 还行

男孩子们滔滔不绝的精彩对白让我慌了神

28分钟前
  • 一颗麻团
  • 推荐

这是一部会让中国高中生郁闷致死的片子,大致是这样的。

32分钟前
  • 张周一
  • 推荐

自然发光的男孩们把我的心都萌化了~~~~

36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如此大胆勾引老师,不愧是立志考牛津剑桥的小朋友。

41分钟前
  • 翅膀
  • 推荐

这简直就是腐国的精华啊,诗歌与搅基双管齐下。对白犀利,语速惊人,信息量让人目不暇接,言语之物也是那般深刻,宗教信仰、身份和性格带来的小幽默还都是点到即止,那种只有过来人才懂,会心一笑之后当成一个荤段子,比如基督小哥自告奋勇坐上胖老师的摩托车享受同性按摩。★★★★

4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无聊到我看一半睡着了

49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较差

跟他们一比,我们跟白痴有神马两样,这种课堂、这种教学方式我们连想都不敢想,这差距,他们在想什么,我们在想什么,真是浑身冷汗.........PS:英国男生唱歌都这么好听吗?本·巴恩斯在《水性杨花》里的歌声也是把我萌翻了~~~~还有这英音............啊啊啊~~~

51分钟前
  • 一只甜南瓜
  • 力荐

好像很久很久前看的,只记得看完后,我突然用功了几天~汗

55分钟前
  • cc
  • 推荐

关于英国最美好的两样事物:男校和同性恋。

58分钟前
  • saturday
  • 力荐

英语被他们说得口齿留香。

1小时前
  • 于昊
  • 力荐

“死亡诗社”的另一诠释,英美差异显露无遗。英国人的高人一等幽默风趣僵硬严谨智慧闪耀,Hmmm……我更喜欢英国制造。女教师关于“历史无女人”那段太犀利了。我爱Rudge直板板的抛弃牛津去铺地毯的气质,我爱小受老师僵硬的举止闪烁的眼神苍白的嘴唇,我爱色老师浪费生命的教学方法,我爱小天使 posner的眼神和歌声,念诗那段太美了!最后——换掉男主!受不了一群天使围绕着一个自大白痴丑男主!我要舞台版的Jamie King!

1小时前
  • jagpumpkin
  • 推荐

美少年多啊~~

1小时前
  • 兮称
  • 还行

读诗歌,读文学,读历史,读所有看似奢侈无用的东西,都是为了有一天,当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当别人感觉天崩地裂时,你已经手握着解药。

1小时前
  • Lycidas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