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无常

战争片匈牙利,德国,英国2005

主演:丹尼尔·克雷格,桑德尔·泽绍特,米克洛什·B·塞凯伊,考蒂·拉扎尔,阿伦·奥泽,若尔特·拉斯洛,马泰·豪曼,皮洛斯卡·莫尔纳,Miklós·Benedek,István·Göz,Áron·Dimény,László·Baranyi,奥丝·图思,瓦勒腊坎尼斯切斯席夫,Zoltán·Varga,József·Gyabronka,Zoltán·Barabás·Kis,István·Mészáros,Zsolt·Dér,亚诺什·巴恩,洛约什·科瓦奇,Attila·Magyar,Pál·Oberfrank,Gábo

导演:拉乔斯·科泰

播放地址

 剧照

命运无常 剧照 NO.1命运无常 剧照 NO.2命运无常 剧照 NO.3命运无常 剧照 NO.4命运无常 剧照 NO.5命运无常 剧照 NO.6命运无常 剧照 NO.13命运无常 剧照 NO.14命运无常 剧照 NO.15命运无常 剧照 NO.16命运无常 剧照 NO.17命运无常 剧照 NO.18命运无常 剧照 NO.19命运无常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1-08 16:25

详细剧情

二战期间,战争与死亡的阴云笼罩整个欧洲,无一国家幸免。  居住在匈牙利的14岁犹太青年卡维(Marcell Nagy 饰),在乘车探望父亲的路上被纳粹军人拦下,随后被送往集中营。在这个非人的所在,死亡、疾病、虐待、恐惧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听取了好友凯尔泰斯的建议,卡维发誓无论如何也要活着走出这个人间地狱……  本片根据2002年度诺贝尔获奖作家伊姆雷•凯尔泰兹(Imre Kertész)的同名小说改编,并荣获2005年波兰Camerimage电影节金蛙奖和2005年哥本哈根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

 长篇影评

 1 ) 永远过不去

命运无常,是我们人生的真实写照。

我们像地上的蚂蚁,不得不接受命运的摆布。永远不要说最坏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它永远过不去,和我们短短的生命血肉相连,一直到我们死去的那一刻。

但最坏的时光里仍然有美好的记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

当大时代的不美好如倾盆大雨一样向我们袭来时,其实我们是有选择的权利的,正如卡维所说的的那样。在决定命运的一刻到来之前,匈牙利的犹太人还是有改变的可能的。不要单纯抱怨命运,犹太人自己就是它的导演之一。

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选择祈求老天,选择逆来顺受。那当不好的结果出现时,你是无权说你是毫无过错的。这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好与不好,你都得接受。接受后就要在死亡到来前学会苦中作乐。而当你对生活完全绝望以后,我们的选择愈少,欲望也越简单,晒晒阳光,吃上一次好汤,都会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从而生存反而变得简单而纯净的多了。

而真正可怕的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但这也是多数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作祟,我们宁愿相信我们已经淡忘了那记忆。正如太阳每天升起,我们每一天也都是崭新的。自我欺骗是最简单的生存法则,但也造就了最无意义的人生。正如卡维曾经青梅竹马的女友的命运意识一样让人觉得苍白反胃。

说来说去,人类本性毕竟是兽性。中国的南京大屠杀,为什么会死那么多人?法西斯的集中营为什么可以毒死那么多的犹太人。因为在兽的世界里,只有胜利所代表的生存和失败所代表的死亡,没有美好,没有正义!正是屈从于这种兽性的本能,这一切的不美好才会发生。

我们无论给自己带上多少理性的光环,我们的出身还是命定的现实。我们是兽。

如果没有苏联的帮助,美国的救援,哪一天南京大屠杀的悲剧才会终结。而犹太人也可能早就全都死光了。而正因为美国人的帮助,最优秀的犹太人回报给美国最大限度的他们的智慧和财富。战争,真的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吗?不,它只是为人类热爱屠杀的兽性唱的一首赞美诗罢了。

所以德国完全的认输了,他们输的心服口服,因为美国和苏联从兽性的角度完全的征服了德国。而日本也完全同意做美国人的小三,也是兽性的征服,但他们一直不服中国人,是因为从兽性的角度,他们认为如果没有苏联和美国的帮助,他们可以永远的占领中国。而想要有一天日本人真的完全臣服,只有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在经济上,更是在军事上。而这都是兽性征服的表现,虽然我们爱好和平,但为了让永远过不去的历史不再上演,我们必须强大。而犹太人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人类的兽性真的是把双刃剑,渴望和平的国度和好斗的国度都必须佩戴这把剑,势均力敌,才能让我们的世界太平。

渴望美好的人们,要时刻保持兽性的锋芒才能让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太平盛世继续上演。

所以影片结尾沐浴在阳光里的卡维,内心和脸上都平和淡定,鬼门关的经历是他人生永远过不去的时光,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认识到人类的兽性一直都在,他不再愤怒,他要好好的生活下去,尽管命运无常……



 2 ) 平淡之作

和预期差远,当然也是和其它同类题材比较而言,虽然风格完全不同。

没有年代背景提示。纳粹迫害犹太人经历了三个阶段。好吧,本片讲述的有匈牙利境内犹太人背景。开头部分展示的是犹太人有相当大的活动自由。
让人不解的是,居然从奥斯维辛转移至布痕瓦尔德(这或许是看本片的收获之一,又记住了一个地名),从来不知进了奥斯维辛还有转场一说。
看了过半了,还没见一个犹太人死去。后面也是不怎么繁重的体力活,还能受到医疗救治,就纳闷了,主角结尾处所谓“欢乐时刻”在哪?

最大惊喜或是丹尼尔克雷格的短暂出境吧。

纳闷主角非要穿着条纹囚衣返乡么?生怕别人不知你是犹太人似的。难怪火车上遭人“鄙视”了?
只几段台词让人有点兴趣:
“返乡有啥感想?”“仇恨。”
“你的祖国呢?”
“你叫什么名字?”报的编号。想起小品《警察和小偷》了。

 3 ) 无命运的人生

十四岁的犹太小孩卡维是这样一个熊孩子,好看的脸上永远的表情都是迷糊、脑子不清和呆滞的。送别要去劳动营的父亲的时候,看到有人对继母示好的时候,包括押送他们的警察暗示他逃走的时候,都一样,他用一种自闭一样的不理解呆滞的面对一切。逆来顺受的好像那条命不是他的。所以他稀里糊涂进了集中营,稀里糊涂的受伤,稀里糊涂的差点死掉,又稀里糊涂的被送进医院,然后被解救,然后稀里糊涂的回到自己的家里。被人询问集中营的生活,连愤怒也不会表达,他只是恨,没有对象没有目的。有执念的人为他们的执念生或者死。而维卡这样的人,无所谓的漂泊在感情和关系之外,真正的在过一场无命运的人生。
这样的熊孩子,没有遇见战争,怕就是无所谓的在欧洲福利社会里长大,然后因为厌倦了毫无目的和意义的舒适生活,跑去ISIS当恐怖分子的那一拨吧。

这样的片子跟辛格勒的名单那样包含沉重苦难的片子不同,只有虚无,一切都没有意义。
看的好生郁闷。

 4 ) 影片比原著差得多

影片比原著差得多,一开始胶片的色调就预示着要用俗套的手法回忆一个故事,我甚至怀疑导演有没有抓住原著的主题,也许是压根就想抛开它,总之这个故事还是老伊姆莱讲得好。

 5 ) 非关命运

电影的题材并无新意,但或许是由于那场灾难波及的广度,每一个国家的犹太人都需要对全世界倾诉自己所遭受的苦难,如《最后一班地铁》中的法国、《无以为家》中的德国、《美丽人生》中的意大利、《钢琴家》中的波兰,匈牙利影片的代表也曾有悲情浪漫的《黑色星期天》。但这次是直接展现一个男孩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是关于一段心灵的成长和人生的感悟。必须指出的是,影片并没有大肆渲染集中营的残忍和恐怖,忽略了大屠杀的场景,只是静静的描述在非人道待遇下的生命挣扎,通过人物在悲惨境遇中的主观感受烘托出集中营的黑暗气氛。虽然影片的目的是揭露黑暗,但基调却是金黄的暖色,时刻用人性中留存的关怀和温暖给人以明天的希望。整部电影节奏舒缓、画面精致、主题深沉,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看都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大片,但对我来说总觉得有些审美疲劳。片名提得很抽象,我不知道如何跟剧情联系起来,是想说犹太人的苦难与宿命无关,还是想教育人们在逆境下保持维系希望的努力?当最后男主角回到家乡的时候,人们都要他忘记那段苦痛经历,但他从中领悟到的人生哲学似乎是对过往的勇敢面对和欣然接受,记得在那暗无天日的岁月里也曾有过刹那的幸福感觉,正是这一丝幸福让他有勇气继续生活下去。或许人生非关命运,只关乎体验吧。

 6 ) 活着,从春天到冬天…

这里,只有死亡,无关情爱和性。
死亡是必然,活着是造化。

暗黄色的场景随着镜头的伸延而不停切换,明丽的街景,佩戴黄色六角星的男孩、佩戴黄色六角星的人群、生离意味死别的告别仪式……
快乐与悲伤如此剧烈的摩擦,在辗转纳粹集中营之间,快乐、恐惧、盲从、悔恨、仇恨、绝望、回忆、又纠缠些许温馨。本我挣扎于尊严与困顿之间,超我游弋于快乐与忧郁之间……

让我感觉惊喜的是,排笛的多重运用,从孩童时代的内心独白,到纳粹的漂泊冷遇,再到群颤弦乐慢慢展开的历史之门。管风琴的出现,拉开了有一段厚重的画面。留白的女低音,伴随萧瑟感的排笛声,营造了很沉的不祥。最后的布达佩斯,早已找不到当初的影子,悲惋中的小提琴声,带着一种身心脆弱和对活着的坚持。

从春光明丽的早晨到一切暗淡的冬日,希望的微光清越忧伤,孱弱的躯体蕴含活下去的力量,从春天到冬天……

 短评

4。导演毕竟是个摄影啊

6分钟前
  • Mannialanck
  • 较差

经历过犹如地狱般存在的集中营后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了

9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虽然是处女作,但胜在有感染力

12分钟前
  • 解夏罂粟
  • 力荐

导演处理的手法比较古典,摄影出身镜头也漂亮。丹叔其实算是客串吧,就出来了两场戏,加起来不到五分钟。

13分钟前
  • 胖丁桃
  • 还行

命运

16分钟前
  • xjc_jovi
  • 推荐

有《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这样的优秀电影珠玉在前,本片单独来看并不显得格外突出,但这部作品的特别之处在于①原作作者曾获得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本人因为犹太人身份被投入进奥斯维辛集中营,这部小说更多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其中的细节更具可信性;②电影的拍摄取景也是在真实的集中营原址;③电影的后半部还描述了从集中营出来之后,在国内遭遇的冷漠,这就使得这部电影的思考层面更为深刻。140分钟的电影大部分场景是在集中营内,人物和场景氛围还原度非常高,观影过程让人感到持续的沉闷和窒息,但也有不足之处,例如,从小男孩主人公濒死到得到很好的救助看护,其背景交代语焉不详,后面看到美国军官才知道,应该是集中营获得了解放。三星半。

19分钟前
  • 小蚪
  • 还行

卡维有几次机会逃离厄运,但是他把自己交给了命运。这是否也暗示着犹太民族苦难的宿命?

22分钟前
  • 章鱼
  • 推荐

电影永远比不过先入为主的原著,但已经非常优秀了,哪怕剪掉了那么多画面。短短几句说不清所有,这电影或许能加深对小说内容的认识。好配乐。导演看这本书的时候哭过吗?

24分钟前
  • 煤桶骑士
  • 推荐

从另一个角度看集中营对人的残害

25分钟前
  • 月球漫舞者
  • 推荐

卧槽高中看的小说居然已经被改变成电影了...

29分钟前
  • colleen1211
  • 还行

匈牙利大屠杀题材影片,影片根据2002年度诺贝尔获奖作家伊姆雷- 凯尔泰兹的同名小说改编,不同于以往表现此类题材影片的视角,没有过分渲染大屠杀的恐怖,而着重描写了非常时期的点滴快乐和人追求尊严的努力。

33分钟前
  • 乌咪
  • 推荐

地狱不存在,集中营却存在。

35分钟前
  • 心知_道
  • 力荐

难得看到有犹太人反思的片段。

39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包租婆:如果我们的儿子没死,也该有他这么大了。包租公:如果他能好好读书的话,我看他将来不是做医生就是做律师。包租婆:不过看他的样子应该当武师。”这不是跳戏,这是命运!

41分钟前
  • DingXiyang
  • 推荐

很喜欢Ennio Morricone配乐的阵阵排箫,平实中透出一份悚然。

45分钟前
  • 年轻的老太
  • 还行

类似的电影很多很多,所描叙的内容也大同小异。这部片子没什么惊喜,只是告诉人们,在生命最底线面前,尊严往往不值一提。

50分钟前
  • 萬和生
  • 推荐

改編自伊姆雷的自傳體小說,在這部納粹集中營題材的影片/文本中,創作者沒有極力渲染同類題材中的戰爭批判與控訴,而是反思戰爭對於個體的影響。片末,卡維的獨白非常有趣,相對於外界的同情心施捨的隔岸觀火,集中營里的生活反而因為個人的歷驗具有了溫暖的情意。對於痛苦,他者永遠無法感同身受。

52分钟前
  • 蘇小北
  • 推荐

还没遭受集中营折磨的人们对归来的幸存者说着“一切都过去了,这才是最重要的”,好像他们真的经历过。正常世界里仿佛还没有集中营里互相帮助的那份真诚。

54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盟 軍 有 個 鐵 金 剛

55分钟前
  • feelzero
  • 推荐

真实,琐碎,冗长. 导演没有加入过多的个人情感

59分钟前
  • 海棠一生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