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鼠

剧情片奥地利2017

主演:约瑟夫·哈德,皮娅·希尔泽伽,耶尔格·哈特曼,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丹尼斯·莫斯奇托

导演:约瑟夫·哈德

播放地址

 剧照

狂鼠 剧照 NO.1狂鼠 剧照 NO.2狂鼠 剧照 NO.3狂鼠 剧照 NO.4狂鼠 剧照 NO.5狂鼠 剧照 NO.6狂鼠 剧照 NO.13狂鼠 剧照 NO.14狂鼠 剧照 NO.15狂鼠 剧照 NO.16
更新时间:2023-08-16 04:24

详细剧情

年过五十的格奥尔格一直在维也纳一家报社做编辑写乐评。他对于工作一向游刃有余,受同事们的爱戴和敬仰。可是报社突然裁员,格奥尔格被解雇了。他并没有把这噩耗告诉自己年轻的妻子,她一心只想着怎么能快点怀孕。格奥尔格决定向他的前上司复仇,起初他只是肆意破坏他的私人物品,之后愈演愈烈。有一天,格奥尔格遇到了他儿时的同学埃里希,埃里希曾经是学校的狠角色,现在也是无业游民。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修复维也纳普拉特主题公园内年久失修的过山车“狂鼠”。

 长篇影评

 1 ) 《狂鼠》:这位乐评人得感谢被炒鱿鱼

作者:方汉君

1

用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等古典名曲作背景音乐的电影,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得说,这很大胆。真是好听极了。恰恰布鲁克纳的《第五交响曲》与《第九交响曲》等9首交响曲,也是我常听的曲目。享用熟悉的音乐,自然多了一份亲切感和融入感。其浪漫之下,蕴含着诙谐、悲伤和庄严,直击人心。

我们从布鲁克纳这无与伦比的乐声中,体验到了人世间所向往的平等、沉静和崇高,但这部由奥地利导演约瑟夫·哈德自编自导自演的《狂鼠》(又译《放生员工请注意》2017),其中所述说的,却并没有那么讨彩。这正好形成了一个绝妙的映照。片中似乎没有哪个角色是顺遂的,失业者肝肠寸断,开始向老板反击,尽管这种报复看起来荒唐可笑。

影片制造了连串喜感之余,一股辛酸直上心头。虽搞搞震的过程不免夸张,但并未脱离剧情叙事的轨道,只是有点儿剑走偏锋,尚在接受和可感的范围内。影片所叙之事,也显现了传统媒体所遭遇的挑战。片中穿插电视上有关难民安置的问题,正好与主人公的失业形成一个尖锐的对立。

另外,导演对于角色的身份定位,也颇有反讽意味。乐评人不搞乐评,只能发呆和搞破坏。女心理咨询师或能解决患者的问题,却无法面对自己。恣肆妄为的老板,最终的爱情却是那样的新鲜。看来导演是一个社会主义者。

这让我想起2016年度的那部大热德语片《托尼·厄德曼》,同样的失业与不堪,同样的见证了欧盟经济的疲软与不振。显然,两部片子各有千秋,关键是着眼点不同,表现手法也就各异。我倒觉得《狂鼠》,也许没有《托尼·厄德曼》那样的宏阔和深邃,但它简单、明朗又不失沉郁的特质,更凝聚,其不堪的况味,自有两重天的凛冽。

2

维也纳《快报》的乐评人格奥尔格,一早上班就被上司希勒开了。人家说了,尽管你是报社最著名的乐评人,但现在的读者不买账了,再说,你不走,那三个年轻人如何安排。不知所措的格奥尔格说我怎么办。你可写书啊。去你妈的!

骂归骂,搬着纸箱子还得滚蛋。50岁,不上不下,极为尴尬的年龄。让他蹙眉头的,还有43岁的妻子约翰娜,真可谓如狼似虎嗷嗷叫。身为心理咨询师的妻子,最想要个小BB。回到家的格奥尔格,我有话跟你说。别是坏消息。

不是,我想写本书。写书请放到一边,先让我怀孕,如果再不行,就那个。不,到年底看看,没怀上就人工授精。这是你说的,别总是趴在上面,姿势要正确。于是,妻子翻了个身,脸朝下屁股朝上,说这更容易怀上。万分沮丧的乐评人,就这样开始了不上班的生活。

但妻子不知道。他依旧准时开着车,说是去“编辑部”上班。实则,他不是去咆哮的打游戏,就是来到维也纳普拉特主题公园,坐在长椅上,煞有介事地翻看着报纸。这时的背景音乐真是美妙啊。百年前的布鲁克纳派上了用场。远处的蒸汽小火车“嘟嘟嘟”冒着白烟。他呆望着,恍惚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么好玩的小火车得坐坐吧。就一女人带着小屁孩,跟他面对面坐着。人家走了,他给钱司机,说再来一次。但被小领导发现了,就把司机给开了,说他收了小费,不容辩白,即落到跟格奥尔格一样的命运。二人同病相怜。一聊,面熟,原来是儿时的同班同学埃里希,紧紧拥抱。

埃里希说你怎么在这。格奥尔格说我上夜班。夜班不能上,法西斯,会失去朋友和亲人。埃里希有一个从布加勒斯特来的女友尼科莱塔。埃里希听不懂她的罗马尼亚语,她也听不懂他的德语,她只得说点英语。他说这样才好,不想太多交流,以前我被那个匈牙利女友伤得太深。

从此以后,格奥尔格就跟这个发小泡在一起。他就成了发小的翻译。尼科莱塔说着英语,他就翻成德语给埃里希听。片中有一个细节。尼科莱塔每天总是会偷一块马路上的新砖回家,说是要做个阳台。埃里希说我都没地方做阳台,你拿个啥。

3

埃里希欲承包普拉特主题公园那年久失修的“狂鼠”过山车,但没钱。他说我的亲朋都是一文不名,要不你借点给我吧。可以。格奥尔格居然那么爽快。老实说,我也被开了。原来如此。那就我们一起干吧。“狂鼠”开始启动了。但被开的事没个完,这口气还堵着呢。

之前,格奥尔格就连续划过希勒的靓车。不止于此,这次他叫上了埃里希,二人把希勒的私家花园糟蹋个遍。还在他的游泳池扔下了牛头马面,差点没把希勒给吓死。好人去干这样阴损的事,是不是有点过分。但回到家的格奥尔格依旧光鲜如初,依旧继续妻子未完成的造人计划。当然,气喘嘘嘘的丈夫总有跟不上趟的感觉,就像那辆老蒸汽火车。

妻子约翰娜似乎对丈夫越来越没信心。心理咨询师也不好当啊,每天都会遇到各种怪咖。比如这一位自称失恋的“同志”。他愁眉苦脸地说,在你这儿咨询了一年,屁用都没有,我还是跟男友分手了,我看你就是最糟糕的心理咨询师。这顿恶心,谁受得了。逗比的是,这家伙没多久,就手捧一束鲜花敲她家的门。

他诚恳地对自己的那次无礼表示道歉。但她说如果我接受你的鲜花,你就不是我的病人,我也就没权利再为你进行咨询。他说,你很好,你真的帮到了我,让我对生活有了信心。于是,他俩开始了约会。但没有深入下去。就差一点。他说我跟你在一起,差点就爱上了你,但现在我跟男友又和好了。她还真有点愕然。

约翰娜送走了这位“同志”,又接待了希勒。她说我不能给你咨询,因为你是我丈夫的上司,这样会把关系搞混。但你丈夫已离职五天了。什么。这可气炸了她。她给他打电话,他还在骗她说正听音乐会呢。她跑到公园,找到了正在拉客的格奥尔格。

一脸懵逼的丈夫,追上了跑路的妻子。愤怒的妻子说我看这样下去,只有人工授精这条道了。你要给我信心。我给了你这么多年信心,屁用。影片给我们树立一个并非风雨同舟的妻子形象。她总是在患得患失中,斤斤计较。当然,这是表象。

实情是,妻子只是想得到更多的关爱,所以,她才会不满,才会跟别的男人玩点暧昧。问题是,格奥尔格好歹以前是著名的乐评人,沦落于此,他心有不甘。他哪有时间去卿卿我我。同一时空下,只能干一件事,不能分心。他就想着报复。整天不是买刀买枪,就是叫上埃里希跟他一起去上司希勒的住处搞破坏。

4

这下漏子捅大了。起因是希勒约定与约翰娜会面,并答应她提出的要求。大丈夫如何能忍。火气冲天的格奥尔格跑到希勒的家大闹天宫,结果被警察逮个正着。老警微笑地说我一直喜欢你讽刺笔调的乐评,让我想起瓦尔弗雷德·波尔加(我没看过他的),但你可看看他写的,也许你就不一样了,祝你一帆风顺!

这样子棒杀,真不是滋味,格奥尔格还能干什么。埃里希的女友也跑回了布加勒斯特。之前,女友尼科莱塔跟格奥尔格交流拥抱,还被猪脑子的埃里希误解过。好在他们是发小。最吊诡的是,格奥尔格的小车,居然被中国餐厅的日本年轻厨师砸碎了。这根本扯不到一块儿去。

只因为这小伙以前是音乐人,跟他一样沦落到只能做寿司,于是他发怒了,偏偏,要拿曾是乐评人的他开涮。这哪跟哪啊。生拉硬扯也罢,这事还没完。埃里希借给他小车。他开着车来找希勒算账。原来,这老板希勒跟心理咨询的那位“同志”是一对,蛮般配的。导演不愧是搞喜剧的高手,恁是把他们调配成一对。

格奥尔格拿着枪发抖,文人做这等喊打喊杀的事大多没戏。希勒并不惧他,二人扭成一团,皮开肉绽的是格奥尔格。灰溜溜的他开着车,只是一瞬就到了大雪纷飞的群山。他的小车深陷雪野之中。他爬上车顶,光着身子拿着刀子,准备学着日本鬼对自己“撕拉撕拉”,结果没信心,还被别人追,吓得钻进车子飞速开溜。这就对了。

冻得看不见小鸡鸡,他打电话给妻子,让带几件衣服下来。这时的约翰娜,正跟楼上玩音乐的小帅哥搞在了一起,吻上了,又是差一点儿。这爱玩暧昧的妻子,不说是水性杨花,也是脑子缺根弦。最可恨的是,她带着衣服下来,看到哆嗦的丈夫,居然要他跟她讲清楚,为何光着身子搞成这样。

快冻成植物人的格奥尔格,颤叽叽的如实招来,完毕,衣服还在她手上,看来她是铁了心要冻死他,连同他的小鸡鸡一块儿冻死,反正也没卵用。在妻子眼里,格奥尔格就是一个“狂鼠”,一个只知上蹿下跳的狂鼠。这样的妻子,从没看到丈夫的优点,如此,也就看不到他们的未来。但影片结尾似乎再给他们重归于好的机会,也罢,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但我还是得说,幸好这位丈夫被炒了,要不他怎会了解妻子原来如此的奇葩,如此的恨他,如此的不把他当个人。同甘而不能共苦,这样的女人不要也罢。关键是她的心态不正。她对于丈夫的态度,可以说,从始至终,都让人感觉一个贱。想起,那位跑回罗马尼亚的尼科莱塔说过,我以后要找男人,就找你这样的。看来,那姑娘识货。

2017、9、12

 2 ) 发狂的老鼠依然还是胆小如鼠。

狂鼠的意思应该是发狂的老鼠,实际还是一个胆小的老鼠。一个毒舌音乐评论家的中年危机,工作丢失的压力和妻子的生活压力。受过生活的太多压迫,就像是一根紧绷的琴弦,绷得越紧,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反弹越厉害。兔子急了也会咬人,但终归还是兔子。想去报复,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失败收场。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想过要反抗,但是终归还是回归平凡。

 3 ) 什么人开什么车

乔在杂志社当乐评人二三十年,文风犀利。在一个美丽的下午被老板约谈:“我们要开除你,因为你工资太高了。”

《 狂鼠 》开始了,它既指乔的人生起伏像过山车“疯狂老鼠”,也指乔之后的行动好像发飙的老鼠,没个头绪。

如果主角面对困难,三两下战胜困难,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这是网络爽文;如果主角面对困难,和困难搏斗,最后无可避免的失败,这是世界名著。

乔根本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但却从未缺乏搏斗的对象。

由于人生偏离了原来的轨道,他开始疯狂报复老板:在老板的车上划口子,房上喷涂鸦,甚至向老板的游泳池里投放恐怖的深海鱼类……

他做这些的时候全程古典音乐BGM,让人引俊不禁。此片的斗争大头都放在花样报复老板上了,也难此片还叫《请勿放生员工》。

但报复了又怎样?乔在敲老板家摄像头的时候被警方抓获。本来觉得要坐牢了,警察却放他走了,因为那个警察是他的忠实读者。但这时候的乔却利用警察对他的敬意办了一张品德证明用来买枪,打算枪杀老板。

这时候我就觉得乔真是跑偏了,和惊慌失措的老鼠一样,没个头绪,见洞就钻。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失去工作,和恋人分手,亲人去世,甚至丢个手机,姨妈痛都可能带来负面情绪。

“ 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 ”——尼采

人不死,一切都有可能。经济学家告诉我们沉没成本不算成本,选择时候丧失的机会成本才是成本。 但人还是习惯用过去的沉没成本操纵自己对未来的选择。

乔固执己见,拒绝看到他人的优点,无法听到他人的声音。这成就了他犀利的文风,也把他困在了当下的小世界里,报仇成了他的全部。

复仇失败让乔自己也失去了信心,他现在连自己的优点也看不见了。 连番打击之下他选择自杀,但自杀这么严肃的事情却被拍的有点小幽默,在幽默的氛围下,乔的自杀也失败了。

影片中的映射很有意思。餐厅砸乔车的日本人就是乔自己的投影;乔朋友的难民女友则是像乔老婆的投影。乔的车像是自己之前的生活,被开除之后乔依旧想过之前的日子,还开着以前的车,早上准点“ 上班 ”,不过他大部分时间是在“狂鼠”这样的“车”上度过的,这反映着他心里的疯狂状态。自己车被砸了之后乔在狂鼠上又坐了一晚,然后坐上了他朋友那辆奇怪的车车。这预示着他生活的改变,他开始接受他被开的现实,后来复仇失败和自杀失败也在预料之中。

雪地追踪无疑是我今年电影中最喜欢的一段

最后乔赤身裸体坐在奇怪的车车里让他老婆帮他送衣服下来。两人一番唇枪舌剑也指出了各自的假大空问题。两人只是笑笑,影片却到此结束了,我们不知道乔后面的日子会怎样。但乔毕竟是从狂鼠上下来了,坐在了奇怪的,但能自己掌握的车车里。有趣的是,乔最后是迫于外界压力才开车的,是不是也很讽刺?离开了狂鼠的轨道,却还是有另外一个轨道等着你。

他人圈定的轨道

 4 ) 狂鼠,不单单只是中年危机那么简单

刚看完来自奥地利的电影《狂鼠》,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翻一翻对于该部影片的深刻评价。看影评最好的地方除了豆瓣也就只有知乎了,但是看了一圈豆瓣的评论,基本都是论述中年危机的东西。知乎上输入狂鼠更是只有守望先锋的新英雄的相关内容。这样的电影如果只有这些而不去深入挖掘的话,犹如见一石块不知其是玉而随意丢弃。所以一时兴起写一点东西,说说自己的看法。

如果对于只是要看电影的观众来说,豆瓣6.8分真的都算高了。标签是喜剧,然而通篇的黑色幽默让人感到无语,散乱平淡的剧情更是让人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说片里的人物做事怪诞离奇,一个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报社评论家,在失业以后不仅不忙着找工作,反而干各种偷鸡摸狗的事情。接受过高等教育尤其是文化水平达到这种程度的人断然做不出这种事情。然而结合电影中不时提起的欧洲当代之困境,我们是不是该有更多的思考?

在谈论影片之前,我先给大家贴一点历史知识。奥匈帝国,前身哈布斯堡帝国,号称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在一战之前,奥地利帝国是欧洲的老牌强国,也是世界八列强之一。后来在匈牙利的压力之下允许匈牙利自治,合成奥匈帝国。当时地跨中欧、东欧、南欧的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其国土面积之大、在当时欧洲排名第二,仅次于俄罗斯帝国;人口总数之多、稍逊于俄罗斯帝国和德意志帝国,位居欧洲第三;与此同时,奥匈帝国的机械制造和军火工业的工艺之高、排位世界第四,仅在德意志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和大英帝国之后;其资源总储备量和动员总兵力之雄厚、亦是欧洲第二,只少于俄罗斯帝国;而奥匈帝国的农产品产量和原油产量之丰富、则位居全欧之冠;最后,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重炮武器之先进、更是遥遥领先其余列强,雄踞世界第一。

一战之后,奥匈帝国作为战败国之一,被剥夺了所属非德语地区,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三个国家。奥地利与周边国家的边界被封锁,原料的进口和工业品的出口受到这些国家关税壁垒的阻碍,经济处于瘫痪状态;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国内政治动乱几乎导致内战,奥地利转向德国求援助,为纳粹德国兼并奥地利提供了借口。1938年3月11日,德国法西斯以“维护奥地利秩序”为名,派兵进占奥地利,奥地利变成了德国的一个省,从地图上消失了7年之久;一年半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而奥地利最出名的却不是奥匈帝国时候的辉煌,而是在奥地利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无数的古典音乐大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这些名字哪个没有在世界古典音乐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深刻印记?维也纳金色大厅赫赫有名,多少音乐人梦寐以求的音乐圣殿,就坐落于奥地利维也纳。

看到这有没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电影开头主角的老板说有主角的工资,可以聘用三个年轻的员工,是不是和奥匈帝国分为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有一丢丢的关系?

一开始出现的主角的女同事和主角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和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关系有那么一点点相像?

主角的老板是德国佬,和主角一开始是上下级,后面却有连环的相互报复的桥段戏码,是不是和一战后奥地利和德国的关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主角开始时作为一个著名报社的音乐评论家,后来丢掉工作如同一只狂妄的老鼠一样生活又是不是和奥地利的历史境遇重合?

甚至在刻画主角的时候,这一特征已经十分明显。古典音乐,批评家,用刻薄的音乐批评毁掉无数的音乐人。是不是和奥匈帝国对外扩张中对于其他国家的侵略与迫害处处吻合?

主角好友的女朋友,有一点点喜欢主角的小姑娘是英国人,主角的老板是德国人,主角老板的基友是犹太人。种种影射不言而喻。英国女孩最后去到了布加勒斯特是不是也暗示这英国脱欧?这个不好说。

这部电影与其说是反应个人的中年危机,不如说是借个人反应奥地利这个夕日猛虎虎落平阳且没有改善的历史危机。进而反应欧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之后一步步从世界一极走向衰落的时代危机。

明线上是主角个人中年危机的故事,但是在电影中穿插的电视机中播出的关于欧洲负面新闻的细节则构成了暗线 暗示着这部电影不仅仅讲的是个人的故事,而是上面提到的奥地利乃至于欧洲整体的危机。

所以说,如果作为一部通俗喜剧作品来说,这部电影秉承着欧洲喜剧一贯的黑色幽默和古典气息,但是却不能够带给观众充足的欢乐,刚到及格线上是差不多的。6.8甚至有点高了。但是作为一部电影艺术作品来说,通过个人境遇反映整个欧洲的境况并且能够带给观众思考的电影来说,真的是难得的佳作。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能够参加柏林电影节并且在金熊奖上荣获最佳影片提名的原因。

最后的结尾主角和他的妻子坐在汽车之中,和好没有尚未可知,车子停在原地,最后却稍稍向前开动。既给观众有留白之感,又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思考的观点,即在未来奥地利还是会有发展的。这是本片的精妙之处,导演自己的观点表达的想当含蓄,观众对于答案的追寻其实是自己的思考,堪称精妙。

不足的地方就在于本片作为一部隐喻电影,看懂的人较于美国电影来说会减少不少,在中国对于这段历史乃至现状关注和了解的人较于欧洲简直是凤毛麟角,而作为一部单纯的喜剧电影它毫无出彩之处,所以它的受众面决定了它的评分不会很高。毕竟电影不同于文学,人们看电影只图一乐,哪管他那么多隐喻。阳春白雪定会曲高和寡,在电影这种艺术表达途径下,和曲的人必定会更少。这是本作的致命之处。

个人所想,随便写写。方便大家能够看懂这部电影。不足之处,望海涵。

 5 ) 不通

我从《农民文摘》上学到过灭鼠知识。

说捉到一只老鼠,把干黄豆塞进它屁眼。随着黄豆涨大,老鼠陷入疯狂,撕咬同类,灭绝种群。

这个办法带着残忍和狡黠,特别适合在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农村孩子幼小心灵留下印象。缺点是缺乏细节,这只老鼠公母,大小?会不会是一只中年老鼠?还是特别文艺的那种。

奥尔格被塞了一只黄豆。

作为报社资深乐评人,他的吐槽足以让刚出道的音乐家余生只能卖鱼生。然后因为头秃了(并不是),被上司炒了鱿鱼。他一个人的薪水足以请三个年轻人,这理由太真实,其实我不太想说的。

反复刮花上司的车,甚至买了枪准备干掉上司,跟老婆争吵不是能不能而是要不要的生育问题。表面上看,奥尔格正在发作;实际上他决定用自己的扩约肌解决问题。或者说,逃避问题。装作还在上班,装作社交还在进行,装作是一个正常的中年人。

灭鼠方法的要义不是撕咬,而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奥尔格是一个孤岛。每个人都是。

奥尔格跟老婆不仅是精子与卵子相遇的问题,他老婆作为心理治疗师与病人沟通无能;病人与他的同性爱人外出度假为琐事争吵,后者作为上司显然跟奥尔格不是一条道上的。

更何况支线上,奥尔格四五十岁了终于有了个朋友,小时候霸凌过他的校友。这位校友的女朋友是个罗马尼亚人,两人语言不通。女友唯一的乐趣就是每天搬砖,或者还有跟会外语的奥尔格聊两句。这是全片为数不多的温暖之处,还有一处大概就是奥尔格被逮到局子里有位警官是他乐评忠实读者,让人看到这世界如烂泥毕竟还有蚯蚓在打洞的可爱。

这不是一个中年危机之我下岗了干点啥的故事。而是像鲁迅说得那样,人与人的悲哀并不相通。他真的说过这句。狂鼠,是奥尔格和校友在游乐场里承包的游乐项目的名字。其实就是过山车,过山车一方面是畅通无阻的刺激,另一面是不太会顾及他人的表情。

奥尔格在雪里刨了个坑,安眠药全装进单麦芽威士忌瓶里,脱光衣服准备死了,然后来了辆铲雪车,跳下来两个人,追着他跑就没死成。

人跟人之间还能不能多一点理解了!

电影结尾奥尔格和他老婆坐在车里,好像达成了一致。他们的车开动,堵住的路通了,似乎是个光明的尾巴。

我理智地认为他们只不过在摇晃身体,装作车还在开的样子。

周更,求关注

 6 ) 狂鼠y

你这个自我中心的蠢猪头,什么都不想做,跟着做又要抱怨,你想孤独一个人又想谈感情。

年过五十的知名乐评家遭裁员后不忍告知一心只想怀孕的妻子,开始向上司疯狂复仇,小打小闹直至真刀实枪。荒诞的喜剧故事将奥地利中产阶级职场和私生活的各种不和谐表现得轻松诙谐,各种笨拙和尴尬在古典音乐的配合下喜感十足,不同国籍种族的各路人马的潜台词是欧洲动荡的时局,最精妙是结尾的含蓄留白 。

 短评

有点浅

6分钟前
  • Morpheus
  • 还行

性格缺陷又碰到了重大转折性负面事件,才会成为真正的中年危机吧?!值得回味细品的怪异幽默作,格局不大,细节有趣。前半程两口子努力造人时,女主显露身材不错。

7分钟前
  • 无趣
  • 推荐

宇宙中冥冥之数待人如顽童,不知何故却倍感愤怒的常人便开始寻找稀奇古怪的发泄点,每个人都不满于周遭与彼此的关系,最后什么都没有解决却也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也许能够看透这点生活就会过得很安心。

11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摄影、配乐的精致背后,是一个充满小资情调的空洞故事。失业、同志、移民元素胡乱拼贴,温情脉脉的底层不过是中产阶级对社会冷暖一厢情愿的想象。中年失意生活与电视中的狂乱现实组成一幅陈腐的“当代欧洲形象”,拿起枪的前乐评人,也最终在假模假式的黑色幽默中变成了最不值得令人同情的小丑。

15分钟前
  • 鸡头井。
  • 较差

排卵时出现,留下不能前进的精子。黎明前离开,留下无法使用的砖头。精子不能造人,砖头无法盖楼。小火车凑够七个人才能行走,威士忌不会催吐时才能自杀。疯狂打地鼠过山车,在游乐园释放压力,在游泳池完成报复,困在半路的中年生活,既动弹不得,又无处求生。多少伴侣即使语言相同,却一直没法说通。

2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2017欧盟电影展”11.24百美汇

22分钟前
  • pipboy
  • 推荐

看时不断想起杰出公民和荒蛮故事,可能都是自带丧气的黑色幽默吧,全场观众包括我从头笑到尾,开怀但又有点心酸。这部虽没太多社会批判深度、纠结在私人恩仇上,但胜在对一个普通男人中年危机的刻画:失业、孕育、夫妻关系、尊严维护,死要面子活受罪。台词太好,表演太棒,编导演又是一个人,厉害了!

23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忽然失业的中年音乐评论家展开对上司的系列报复,也因妻子的生育愿望而卷入家庭纠葛。影片延续了奥地利喜剧的乡土性传统,充满简洁幽默,逐渐在多层次的角色间建立关联,展现奥地利中层阶级对个人失灵和社会地位下降的恐惧,以职场和私生活中的持续误解和不解表现交流障碍,古典音乐和摄影为影片增色。

27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虽然整体刻意感太重,但雪景自杀和城市广场疯狂老鼠场景配合古典配乐真的是笑果绝伦。最大的问题我觉得在于妻子角色没有立起来,就是不像一个真实的女人;丈夫再荒谬都有真实感,妻子却总让我觉得莫名其妙,似乎也没感到是有尊重的距离感…

31分钟前
  • 还行

笑点在哪????鼻涕虫

36分钟前
  • 炘少
  • 还行

特别多笑点,笑过后都是淡淡的无力和悲哀。没有一句悲哀的台词,偏让人笑到最后忍不住觉得难过,觉得心疼得慌。落幕之后掌声一片,真是拍得太好。The dinner编剧够绝,制造了那么激烈的冲突,而wilde maus编剧是软刀子,杀人不见血。相比之下,正面太过激烈冲突就落了下乘。维也纳口音的德语好可爱。

38分钟前
  • Sylvie
  • 力荐

无趣无聊无知

42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很差

3.5 花招繁多、处理微妙的中年危机片,荒诞冷幽默喜感十足,好几场戏的梗耍得特别喜欢。可惜收尾还是落俗鸡汤了,不然差点能挤进年度新片二十佳。怪才乔瑟夫·哈德自编自导自演,最厉害的还是演,上影节以来最喜欢的两个表演之一。个人觉得比《托尼·厄德曼》好(就是这么坏品味)。

45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如果说《猜火车2》是2B中年的中年危机,这部就是普通中年的中年危机。中年危机,刻不容缓。

49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推荐

怪诞的喜剧故事,城市中产阶级的中年危机新玩法。[B-]

52分钟前
  • 帕拉
  • 还行

soso

53分钟前
  • 杰诺拉泽
  • 还行

其实故事本身挺无聊的。隐喻很多,我解读不好,可以看下面的评论。但在今时今日,对于我来说看一部中年危机的片子还是挺有意义的,里面的很多小情节看了真是觉得日了狗了。其实男主只是想弄清他的人生到底出了什么岔子,是从哪出的岔子。恐怕这问题,他自己很难回答吧。

56分钟前
  • 啊酷呐,吗嗒嗒
  • 还行

剧本还算精巧,前半段比较无聊,当所有人物都出场并建立联系之后,一切才开始变得有趣,他们都很好地服务于男主角人物形象的构建,这样一个尖酸刻薄却又胆小懦弱、有仇必报有话却不敢说的中年男人既可笑又可恨最后竟然又显得有些可爱,古典式的管弦音乐对于讽刺效果起到了不小的加成作用。(65)

58分钟前
  • yihan1010
  • 还行

这种情节松散的脱线喜剧,看完了最大的感受就是无聊。我宁愿看到一部手法有趣的烂片,也不想看到这种平庸的无聊。这种缺少生活细节和想象力的剧本写作,写出来的中年危机就像一个年轻编剧纯凭想象力的意淫,一个就是个没有生活经验的人写的,没有生活质感,故事写的既无聊又虚假。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事实证明豆瓣大多数影评人和男主角一样,最擅长的就是躲在背后谩骂,真被扇脸了也能唾口口水,还有脱光了自杀的觉悟,真有红人做过吧?恩,仅限于此。

1小时前
  • 白衣卿相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