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记录片大陆2014

主演:向永红  范清华  何丽红  

导演:蒋能杰

播放地址

 剧照

初三 剧照 NO.1初三 剧照 NO.2初三 剧照 NO.3初三 剧照 NO.4初三 剧照 NO.5初三 剧照 NO.6初三 剧照 NO.13初三 剧照 NO.14
更新时间:2023-08-16 00:01

详细剧情

  本片荣获首届留守与儿童国际电影节 最佳纪录片,并被香港中文大学 永久收藏。  本片以湖南省一群备战中考的重点班孩子展开讲述。他们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读书 成为摆脱自身命运的唯一出路。但处于青春期的他们,面对繁重的功课、备考的压力、资金的不足以及家庭的教育的缺失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上......  Junior Th ree is the last part of the Homewood Trilogy directed by Jiang Nengjie. It is about the students who are preparing for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Hunan. The most of them are unattended children, studying is the only way for them to lift themselves from destiny. However, facing the heavy study work, tremendous pressure, fund shortage and the abs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they are in a dilemma.

 长篇影评

 1 ) 初三

《初三》这部影片,记录的是湖南省新宁县一所初中的初三学生生活,看完之后让我不自觉地把它与蒋导之后的一部作品《加一》相比,因为《加一》也是记录留守儿童加一的生活,因为同样是记录一群人或一个人每天的样子,每天都一样,这是我觉得相似的地方。而我觉得《加一》做得更好,原因是《加一》有集中放大留守儿童加一的生活点滴,通过不同的事件让我们感受到留守儿童的苦和无奈,让我很少看到重复的地方。而《初三》我看到的主要是老师在说话、学生在宿舍打闹这两件事,让我觉得缺少了集中放大的点,没有什么比较让人震撼的地方。

但是,还是通过《初三》这部影片看到了乡村教育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甚至有些父母还会有不正确的观念:学生去网吧、在学校抽烟喝酒、上课玩手机没人管;孩子成绩好,但是却无奈于没钱,父母说考上重点学校就读,考不上就打工,等等。

最后还是呼吁社会给予乡村教育多点关心,毕竟人才是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未来是下一代的。

 2 ) 当初的少年

昨晚看了一个纪录片叫三和人才市场,今天就很想找个关于农村题材的电影看看,正巧就发现了这么一部纪录片,或许是同样的农村初中上过学,所以我找来了这部电影。

我2007年初三毕业,这个片子有一瞬间把我带回了我那个年代:留守儿童、农村初中,这都是我所经历过的。我记得我上初中时候,也就是2004年到2007年,网络大肆兴起的年代,那时候我留恋网吧,经常通宵上网,QQ、游戏、流行音乐、porn当时的网吧里我们都有接触。那时候又崇拜古惑仔,就经常跟外面小混混厮混在一起,所以酒精、暴力这种事经常充斥在我们周围,与这部纪录片中的场景竟然如此的相似。原来我们这些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在懵懂的年纪接触的事物这么多年来变化并不大。

但是这部纪录片里让我更有感受的是这个时代农村的学生比我那个时代课业要繁重很多了,这完全就是我上高中时候的状态了。初中时候我天天玩天天鬼混,我的压力并没有此片中这么大,但那个时候不管咋去鬼混,学习成绩倒是一直还不错,所以经常就被班主任揍,他觉得我是可以考上县一中但是就是不努力,回想起来初中那段时光也是我人生中相当美好的一段时光了。所幸的是我初三毕业以刚刚越过县一中的招生线考去了我们那边的县一中——一所省重点高中,再后来就离我们那个小山村,那个山村初中越来越远了。

我不知道这个片子是取自哪个地方的,片子中有家长居然会掏不出两千二的学费我挺惊讶的,在外面打工,一个月的工资最少也有三千了,我实在难理解,亦或许是农村思想就是这样了,觉着上学没用,不如打工。

总之,这部片子还是勾起了我一些久远的记忆。在这些农村出身的少年中或许这其中有人会越来越好慢慢成长为社会精英,也或许有人虽然没有特别优秀,但也不会再走自己父辈的道路,更或许有人慢慢堕落最终沦落为三和大神,我相信每个时代的少年都会有自己的未来,我们很难去定义的未来。只愿少年在经历过漫长岁月后回想起自己懵懂的年纪与青春,内心会有美好。

 3 ) 我的初三

   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我有的是真实的自我。看完初三,感悟很多。我来自农村,我当年也是留守儿童,我的初中甚至比不上这部片子里的条件。我们那里的孩子都是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没有父母的关怀,学校的条件也很差,没有住宿楼,在学校附近租100块钱一年的旧房子住,夏天时常漏雨,平时和老鼠苍蝇为伴。条件固然艰苦,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和城里孩子的差距。从小我就特别喜欢画画,但生在农村,自己的兴趣根本无法实现,父母不让唱歌,不让跳舞,不让到处去玩,不让交朋友,认为那都是坏孩子做的事。
   在农村家长思想封建,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我天生是不愿认命的,我努力学习,终于成为唯一的考上重点大学,走出大山的孩子。但到了大学,来自农村的我,处处感到自卑。不会唱歌,不会跳舞,运动也不行,没有任何特长,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我很无奈,这就是差距。我来自农村,这我能改变的了吗?从小什么都没学过,大学几年能学会唱歌跳舞吗?初中英语是连四级都没过的历史专业的老师教的,英语不好能怪我吗?从小就不让和别人玩,什么都独自完成,现在团队合作能力差能怪我吗?从小不让大声说话,不让笑,现在不爱说话能怪我吗?现实既是如此,社会需要的是城市里培养出来的人,
   对于农村的孩子太不公平。我努力想改变,但发现大多数时候自己无能无力。想改变自己的性格,去报名学生会实践部,因为内向被刷。想学电脑,弥补电脑盲,报名飞扬被刷,因为不会电脑。想多交点朋友,报名德鲁克,因为团队能力差被刷……太多的无能为力,不是我不想改变,只是现实不给我机会。太多的失败,我已无可奈何,只能乐观的接受现实。 (四川大学自强社 学子)

 4 ) 论爱的重要性和自身自制力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张白纸,至于这幅画是五彩斑斓还是黯淡无光,大部分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后天修养。正像鲁迅所说有些人活着却像死了,有些人人死了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而要作为后者,在他一生之中,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粮食,而作为背负着留守儿童的他们,父母的爱就成了一种奢侈。因为别人爱你,所以你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而另一方面,自身自制力,在这方面,读者承认很差,我是一个闲到蛋疼都不会拿起书本的人,宁愿发呆。像影片中那些初中生,对于网吧,每天是朝思慕想。完全没有自制力。只有养成一种自制的习惯,我们的人生才会越来越辉煌。以上就是我的观后感,最后祝蒋老师能够有更多的作品。

 5 ) 纪录片《高三》有感

       记得上次看完《常春庵》,感受颇深,与导演在微信上交流了很久,对蒋导的创作风格非常佩服,尤其是利用色彩、画面、人物关系和语言来推动整个电影的结构和发展,其中也包含了很多隐喻的电影语言。刚看完了蒋导的新片——《初三》,其实我这是第二次观看这部影片,记得上一次观看这部影片是武汉传媒学院华影DV协会办的展映活动,当时忙于帮助学弟搞展映,并没有认真观看。早在几年前,欣赏了周浩大师的《高三》,而我看的时候,就是在读高三,当时深深的被这种真实感所吸引,于是励志学影视专业的我,也拿起自己的DV拍自己身边的同学,记得当时拍自己的同桌上课睡觉、玩手机,旷课去网吧,于是,便与他们“同流合污”。
      开个玩笑,当时第一次接触纪录片,就已经遇到了一个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那就是被拍摄对象是不会轻易让对方拍到自己不好的一面,也就是所谓的隐私,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上课睡觉、上网、谈恋爱是中学生守则明令禁止的,但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基本上都没有遵守的,归根结底在于这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青春期的叛逆性是不可随意扼杀的。在这一点,周浩和蒋能杰导演都做到了,并且以一种观察者的心态去看待这一现象,并且将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影像故事的形式给记录下来,这一题材,在全国是少有的,也是不容易记录下来的。
      与周浩导演《高三》不同的是,周浩记录的是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涯、学习压力和学习状态,而蒋导更多反映的是片中初三学生的生活和家庭,仔细看来,这部片子与之前的《村小的孩子》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其实个人认为讲得就是《村小》的续集,那些留守儿童在度过了贫困的小学生涯后,步入了中学,面临着中考,同时也面临着各自的人生命运,有的家庭孩子考不上一中就让去打工,这种现象也是现在贫困家庭及其普遍的。可是我却想到了如果放弃了高等教育,去做农民工,10年后,这位农民工又会结婚生子,然后继续在外奔波忙碌,然后自己的孩子又要变成留守儿童。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导演表达的比较客观含蓄,对于这样的画面只给了几秒钟的镜头,却留给了我非常深的促动。
      这部只有短短60分钟的纪录片,却有着很多打动人的点,记得片中一个孩子的奶奶说道“现在的年轻人比较幸运,不用吃苦,读完书后,就不用做农民了”还有开头一位家长因为儿子的问题在学校与老师发生争吵,以及在会考前几天学生们缓解心理压力等画面,这些画面都是学生时代常见的而又从来不会受到关注的。
      在影片的创作手法上,导演并没有很明显的制造电影语言,而是静静的在观察,无论是孩子网吧上网还是宿舍打闹,都没有打破现有的真实环境,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可见导演与被拍摄者所建立的关系和职业素养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导演在拍这部片子时,可能是兼拍了其它的片子,或是忙于生活其他的事,感觉跨度虽然有一年,但是实际拍摄的次数却不多,因为片子中的镜头和剪辑非常粗糙,缺乏美感。这是个人猜想,或许导演是想通过画面告诉观众这就是初三的学习生活吧!

 6 ) 从初三来谈谈我们的教育

这是第二次组织蒋导的影片放映,这次放映没有强行要求整个学院的同学都来,在场的除了社团的同学,还有不少看到海报从外院自发到来的同学,其中不乏来自邵阳的同学。蒋导的片子一向草根、真实,放映完毕之后,看到不少同学在感慨自己的初三时光。初三对很多的同学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我也一样。
初三,我在县城的一所省重点中学,我和片中的孩子们一样,经历了我人生的第一个选择,读书还是选择放弃?读高中还是读可以免学费的大专??我们迷茫,我们被压抑,我们群魔乱舞。最后我们做出选择。我很幸运,几乎经历了从乡村到县城到市中到省城重点、高考补习各种学校的教育。因而我也拥有一批各不相同的同学。现在回头一算,初中同学只有60%进入省重点,20%的高中同学进入本科大学。能和我一样现在还在大学里上课的同学真的不多。而不同的教育,会给你不同的眼界,不同的资源,和不同的三观。教育的不公平会导致更多的不公平。
说起应试教育,想起了前段时间去采访了清华的一位学姐,她说的一段话。“从小学到高中,我没考过几次第二。XX省高考,文科,裸分684(总分750),市文科状元,当年全省100万考生中的文科第二。清华大学2010年在XX省100万考生中仅招(统招)的两个文科生之一,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国际)专业,全额奖学金。
    2011年,我要去学各种数学课和以数学为基础的统计、金融、经济、财务等等一系列的课程,作业经常不会写或者写不完,实在实在没辙了就抄一次别人的作业,整个人都被自己颠覆了:“抄作业这种事会发生在老娘身上?”“跟同学相比,我是不是真的很弱?”我一直问自己。“不喜欢”是贯穿我整个四年学业的关键词。大一下学期可以转系了,我想,转吧,去学新闻、语言或者社会学。然后听到一个声音:“工科院系的有些同学都挤破头要往经管转,你竟然要往外系转,你傻啊?”“哦。”所以我不能转系,我不能做这种傻事!金融多好啊。
    2013年年底,变成了一只无忧无虑的大四狗,对于一个不喜欢金融的人而言,该受得折磨也差不多到头了,我窃喜。我本来想直接去一家喜欢的外企工作,几年之后再出国读MBA,却听到所有人都在说“今年就业形势太差了,不好找工作啊!”“哦。”所以我要争取保研,留在清华经管再过两年学生的生活,研究生文凭也更好找工作,或者准备出国,反正打死我都不直接找工作,因为“就业形势不好”。
   所以我应该继续读金融专业研究生,因为不能浪费本科四年学的知识,这时候转系太亏了。所以我应该去美国,去纽约,因为那里是最最最中心的金融中心。所以我应该拼命的社交,投简历和面试,去华尔街的投行工作。所以我应该没日没夜的工作,为了变成大学同学里赚钱最快的那一个。所以在不久的将来,我应该就是一个成功人士了。
  有些人想到这里,愤懑的骂了一句:“还有完没完!哪儿那么多‘所以我应该’!” 努力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自由的选择,而别人眼里的优秀却成了我的负担,我开始被所谓“社会主流”“社会公认的最好的”框住了。”
在应试教育中,我们一直在一个框里,我们失去了什么?我想是我们的独立思维。即便是清华学姐这样的应试教育中的佼佼者,也难逃这样的无形束缚。

 短评

小女孩们最后怎么哭了,不管什么环境,毕业了就得哭啊~

3分钟前
  • strongman
  • 推荐

晃动的镜头、粗糙的剪辑、无华的直拍,对应的是简陋的校舍、破旧的桌椅、朴素的面孔。让人难过的是错认妈妈为亲戚的留守女孩,和无力支付高中费用的留守男孩。最想知道的是看似HE的结局后,老师没让拍的内容里她到底说了什么。

7分钟前
  • 是心
  • 推荐

村里青春的常态。

9分钟前
  • k-pax
  • 还行

8.5 失焦、散乱、浅尝辄止都是显而易见的,但作品的存在即是胜利。影像中现实与第四面墙之外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互文与反差。当看到映后部分观众的反馈,你不得不承认,社会的隔膜、阶层的分化、城乡的疏离已是如此显著,这种“不知情”被大众媒介塑造,变成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而展映和交流在此之下是如此宝贵。或许生活在城市,从没见过《初三》《杀马特我爱你》《一不小心爱上你》里这样的少年,甚至觉得他们离经叛道,不可思议;或许久居繁华,已经忘弃记忆中这些一面之交的人群。但事实上,失语者和被淘汰者才是组成这个社会的大多数。这个世界的困苦和迷失,不会因为我们不知晓就不存在,正视是共情的前提,也是为他人发声的基础。所以,记录与观看本就是一体两面,有其力量所在。(2022-9-12@浦电路)

11分钟前
  • 丘丢丢
  • 力荐

同样看不下去了,没有那种感动了

12分钟前
  • 老太太抹口红
  • 还行

野蛮成长的新一代留守儿童,生活娱乐丰富了很多,诱惑也很多。朝夕相处的老师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缺席的父母。中考结束以后的告别会,男生们站到桌子上看女生唱歌的时候,让我想起了死亡诗社。不过,他们不止是向老师告别,也是向同学们告别,向三年的初中生活告别。

15分钟前
  • 阿孝咕
  • 推荐

2021.11.26《初三》

20分钟前
  • PearPlus
  • 力荐

看了好几次了,看第一次感触还不是特别深,但了解了现在的教育 生存环境后,再看第二次,就有种无力感,乡村的教育让我们看不到希望,导演非常认真的记录了真初三生活,纯朴真实!

24分钟前
  • 奔跑
  • 推荐

比起已经经过一轮筛选的“高三”学子而言“初三”很显然更痛感一些,许多人的人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分化。未满18便进城打工的大有人在。和“村小的孩子”并列蒋能杰唯二两部值得一看的片子。

28分钟前
  • 判官
  • 推荐

从中考那几天开始,泪目!那一天,吃鱼被鱼刺卡了一下,以后将近十年不吃鱼了。那一晚,毕业晚会停电了,马上凑钱,召集人马去镇上游戏厅租柴油发电机来发电,热热闹闹,解晓东《笑脸》,像一杯老酒,像一首老歌。

29分钟前
  • 潇蔚
  • 推荐

有时想想乡镇的“教育”挺可悲的,除了一个“考高中才有出路”的目标,既没有教会孩子们如何与长辈相处、如何看待两性关系、怎样排解青春期的迷茫困惑,也没有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良好卫生的生活习惯。一届初三毕业了,他们究竟从学校带走了什么?网吧、抽烟、打牌、喝酒、脏话,野蛮生长的“个性”浸满市侩习气。所谓“学习”只和成绩划等号,于生活和成长本身并无意义。

31分钟前
  • 无事,勿扰
  • 推荐

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

32分钟前
  • L.L
  • 推荐

从纪录片手法的角度来看,一般。从内容上来看,值得多加几颗星

33分钟前
  • 管哩员
  • 力荐

《初三》中所展现的孩子们的学习其实与在城市长大的我并无太大区别,几乎所有老师的授课都破坏了所教内容本身的美感,语文尤甚。在看此片之前,我也在关注留守儿童群体,在跟一个留守儿童通信,这部纪录片给我的意料之外的信息是一些留守儿童竟然对父母没有半点感觉,甚至有认不出的情况出现。

34分钟前
  • 大象
  • 推荐

题材特别好。关注农村学生的纪录片本来就不多,关注初三这个节点的就更少了。大家总觉得高三重要,高考重要,但其实“何为重要”,本身就是具备阶级性的。对于许多农村孩子来说,中考、初三更重要,因为他们的人生里压根没有高考这回事。孩子成绩好反而可能是家庭的负担。“读书还要好多钱,还不如打工”“读技校算了”…就这些选择,没有更多的路了。看到片子里的学生对着镜头开心打招呼、做鬼脸,我觉得做田野和做纪录片是相通的。希望我也能用文字以外的媒介为这些孩子的生活留下记录。

37分钟前
  • 麻麻雷
  • 力荐

前半段许多日子都在重复:早起,跑操,讲话,课间操,午休,晚上就寝,早起,跑操……这乏味的重复里,夹杂一种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似的心酸无奈。教室桌椅十分破旧,宿舍操场也仅比我当年的情况略好一点点。面对手机游戏网络,老师们仍如临大敌。这些00后,会下黄片打游戏上通宵看网文……我们当时最多不过在宿舍聊电视剧,比如康熙王朝。中间有针对几个学生的个案跟拍,展示出每个家庭各不相同的不幸,做的不错。这个班主任其实不错,对学生还算用心。最震撼我的片段,是会考前三天,普通班的同学们,在教室里唱歌喝酒,相比172班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在外表上刻意扮时尚,还要在众人和镜头前表现扮酷,跟我当年所见的许多普通班学生完全一致。大抵算佳作,比周浩的《高三》并不逊色太多。其实我好希望导演追踪那些普通同学的去向和后续。

39分钟前
  • 空山
  • 推荐

昨晚看了首映。三部曲最后一出,还不错。

43分钟前
  • 番可爷
  • 推荐

比较散,给人冲击的是初三学生、学校的客观现实。很真实的生活,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初中。

45分钟前
  • 欧文
  • 还行

拍摄期间,由于时间和资金的不足,深入不够。很好的题材,拍得很一般,留下很深的遗憾。

48分钟前
  • 蒋能杰
  • 还行

影片对“初三”的呈现还是过于泛泛了,这个题材,这所学校,这个班级,这群孩子,是非常好的素材,可惜导演似乎还是不够用功,没有能够捕捉到更多生动生猛的画面。影片的焦点也比较分散,找不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段落。

50分钟前
  • Clyde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