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辈

剧情片大陆2021

主演: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吴磊,黄轩,袁近辉,任思诺,韩昊霖,宋佳,马丽,洪烈,张天爱,李光洁,海清,陈道明,彭昱畅,欧豪,贾冰,李嘉琦,艾伦,常远,余皑磊,魏晨,陶虹,倪虹洁,张雨绮,焦圣祥,樊雨洁,张建亚,张芝华,张国强,宁理,胡可,沙溢,马书良,曹可凡,万茜,祖峰,张艺谋,李雪健,张小斐,杜江,李乃文,耿乐,吴昊宸,白那日苏,江水,逯长恩,张恒瑞,阿楠,吴昱翰,周庆昀,王成思,宋阳,李海银,龚毅星

导演: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

 剧照

我和我的父辈 剧照 NO.1我和我的父辈 剧照 NO.2我和我的父辈 剧照 NO.3我和我的父辈 剧照 NO.4我和我的父辈 剧照 NO.5我和我的父辈 剧照 NO.6我和我的父辈 剧照 NO.13我和我的父辈 剧照 NO.14我和我的父辈 剧照 NO.15我和我的父辈 剧照 NO.16我和我的父辈 剧照 NO.17我和我的父辈 剧照 NO.18我和我的父辈 剧照 NO.19我和我的父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1 16:22

详细剧情

  继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2020年《我和我的家乡》,国庆三部曲之《我和我的父辈》接棒定档2021年国庆。由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导演,“中国电影追梦人”再次集结,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为历史坐标, 通过“家与国”的视角描写几代父辈的奋斗经历,讲述中国人的血脉相连和精神传承,再现中国人努力拼搏的时代记忆。

 长篇影评

 1 ) 1968年过去了

只说《诗》那一部分,于是给五星 意外地有共鸣。如果让我来编剧肯定让知识分子父母饭桌上讲两句航天物理,带着那种老一辈人说字母常变量时的古怪口音,像是α读成儿发(一声),y读成歪之类,《诗》没这么拍,却忽然和我的父母贴合起来了,也是类似的行业,其实外面如何回来也都是寻常人家的恬静生活,不怎么说工作。也有父亲假装打、带着笑演给装糊涂的母亲看的景象,帮着家里啊同事啊养孩子那时候也非常常见。哭着被打却喊不疼则刚好是我父亲这一辈的经历,或是那种对肉啊猪油啊的渴望。开头的穷苦孩子们在外面灰与土间玩闹的景象又是我们两辈人共同的记忆。有很多细节让人真正地感慨啊 音乐很美。回忆中父亲骑车远去,回头看母亲车不小心歪下来的那一幕久久难以忘怀。那张“诗”的纸的段落,远比外面那些精致摆拍的做作格调更能诠释“浪漫”一词。结尾的诗可以说是航天人的浪漫,这张“诗”的小纸片却是属于两个普通人的浪漫。是那个写信互称同志,下课给喜欢的人课桌放一个苹果,那个不敢正大光明在一起于是隔着一条街快乐的相互挥手再转过头去一个人哭的时代的浪漫啊

如果让我来编,大概还会加一些同事闲聊的部分,加一个航天人关于常生女儿的可爱调侃吧。也许是周围环境的错觉,他们好像反而对女儿也更偏爱些。苦在回忆里总是那么甜。大概片中的母亲也有类似的感觉吧

有天出去溜达,走在后面看父母平淡而手挽手前行,大抵就是片尾那两人走过四季的模样

 2 ) 我和我的父辈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初心和使命。不同时期的父辈们都在奋斗,为他们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新生活,且代代传承。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父辈们为了保家卫国,抵抗帝国主义的入侵,奋勇杀敌,不怕牺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父辈们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为实现祖国军事领域的强大不懈奋斗;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父辈们,敢于冒险敢于尝试,在强大政策的引领下为自己为家人创造出一片天;21世纪一二十年代的父辈们,在生活富裕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影片前两个故事让人真的非常好哭,而后两个故事又让人真的非常好笑。

 3 ) 我和我的父辈

可以结束了,不要再拍了。从《我和我的祖国》一直到这一部《我和我的父辈》把观众的情怀和耐心都快彻底的消耗光了。我没有对这些电影工作者不敬的意思,相反我认为这些电影中的一些桥段还是拍得很精彩的,比如说这部《我和我的父辈》,4个段落当中至少有两个拍的是相当优秀的。我想要说的,是一种重复过程中的疲劳。不是说这种方式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就可以无限制的循环去套用,这样做会把一种原本比较好的形式做到破做到难,因为重复的最大缺点是会让观众失去耐心,尤其是主旋律电影,它的立意和主题本身就比较僵硬,想把这些僵硬的理想化的一些思维转变成艺术形式。靠的当然是很厉害的功力和一种把画面和故事浓缩到精致的手腕,能够用20分钟的时间把一个故事讲清楚,都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把4个毫不相干的故事串在一起,除了发生的时间上有一个大致的顺序外,其他的谁都不挨着谁。从第1个桥段中出来,观众还没有来得及去消化,第2个故事扑面而来了。看完了这部电影,再和其他相类似的几部电影的剧情串在一起,同样煽情的情节,同一个导演差不多的表现风格,最后不舒服的感觉就会油然而出。所以我觉得还是用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认认真真的把一个故事讲透讲到位,才是重要的。

 4 ) 《我和我的父辈》

#《我和我的父辈》# 看完《父辈》以后脑海里只想说一句话:“章子怡牛逼!”,看完她的单元《诗》以后被她圈粉了

片子里我最喜欢的两个单元就是《鸭先知》和《诗》 先说徐峥《鸭先知》:他的电影还是一如既往的稳!这次镜头构图等都致敬了韦斯安德森 镜头语言非常不错,构图、画面对我来说简直是视觉的享受,单元中笑点十足,每位演员的演技都十分在线,其中我很喜欢一个小演员——韩昊霖,在祖国里被徐峥带出来,每次看他各种首映礼和路演采访、讲话视频他简直跟一个“小大人”似的,希望他以后努努力,长大拿个影帝。 再说章子怡《诗》,看电影之前我对这个单元一点兴趣没有,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期待,看了以后给我了一个很大的惊喜。平时我看真人片剧情片和一些主旋律电影都不会哭,可是这个单元深深地打动我了,把我看哭了。章子怡首次导演,我真的是被她圈粉了 这一单元真的是打动了我。

我给《父辈》里的每个单元都打了分,其中第一:徐峥《鸭先知》8.5/10 第二章子怡《诗》8/10 第三沈腾《少年行》6.5/10 第四吴京《乘风》6/10,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最高分只有8.5分?而且为什么吴京导演的单元会是最低分?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因为电影是拼盘 所以自动扣几分 因为拼盘电影算不上电影,故事等等展现不全所以拼盘自动扣几分,好 继续回答第二个问题:大家看过下图消息的可能已经知道了,因为拼盘电影有利有弊,而吴京这个电影 展现了拼盘的弊端!吴京导演的这个单元故事受时长等各种原因 故事中只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剧情呢 因为拼盘时长受限 所以讲得非常不完整,可以说是这个单元只能看一下大场面和父子情。吴京的《乘风》也说完了。 最后是沈腾的《少年行》:这是沈腾第一次当导演,拍了软科幻类型的短片,里面的笑点也很足,全单元也是围绕“父辈”这一主题讲述,单元里的煽情戏份表现的不太好,其中这种类型我更想让沈腾导演以侧面的烘托来煽情,不过 这是沈腾第一次当导演,希望再接再厉,以后拍的片能进步吧!

总结:虽然拼盘电影有一些弊端和单元作品太参差,不过这片子还是值得大家看的,很值票价。希望大家能跟我一样,看之前降低期待 看之后会给你大大的惊喜!

——2021.9.29宅男多才

 5 ) 只说微观故事,不谈宏观寓意

电影的寓意自然是积极正面催人奋进的,但是只讲讲看完故事的感受,不上升。

四个单元小故事,看完以后的感觉是,四位演而优则导的导演,徐峥的《鸭先知》整体比较好。

《鸭先知》的故事结构完整、详略得当,台词的设计加之演员的处理都很出彩。幽默从很多小细节里生出来,让人似乎猜到了又出了意料之外,比如后半段,被儿子拖着逛了一天的韩婧雅回到家中发现赵平洋背着她在家拍广告,邻居还在疯狂抱怨老公急的连连告饶,原以为她在那一瞬间反应过来之后会先冲老公发火,结果却是替他出了头;看似是在跟邻居认怂,连珍藏的结婚用的毯子都拿出来解决问题,结果紧跟着又来一次理直气壮的轰邻居,这种连续的反差感催生的喜剧效果令人有期待又满足。

沈腾的《少年行》有麻花团队和辣目的加持,搞笑自然是到位的,不过要说是带点科幻色彩吧,又显得勉强,从2050年穿越回来的AI,断手断脚都能自动接好,还能有感情了,但最大的bug是不防水,这上哪儿说理去,而且按照常规设定最后还强行闭环了,那参与AI设计的小小怎么会没想到防水功能,2050很难实现吗,2021我的手表、手机、电动牙刷都生活防水了,2050的AI淋个雨就宕机了多么的不科学……然后,硬上“父子情”就真的很没必要,多少有点生硬。

章子怡的《诗》感性十足,但人物情绪硬伤多,尤其是儿子经历过生父去世,得知养父去世时,以及质问养母为何隐瞒时的情感表达显得格外别扭,尤其在开始,儿子跟其他小朋友打架的原因,是对方说他养父会被炸死,被父母教育的时候他一直是隐忍着情绪,但后面真正发生这个事的时候,他除了闹就是闹,像是得不到玩具就耍赖的孩子,而不像是两次失去父亲的孩子,对照一开始的打架伏笔就显得很违和。 为了切合题意,台词整的过于诗意,夫妻之间的对白、母子之间的交谈都透着一股空泛的味道。

吴京的《乘风》,感动的点在于面对身后为数不少的百姓即将被日寇围困时,马仁兴毅然决然的牺牲儿子乘风以换取百姓的安全转移。前半段都挺好,后半段交战开始,不太理解的部分是骑兵连突袭日寇的时候为什么用的是刺刀而不是步枪(搜了些文章下看了看,这支骑兵队还是枪骑兵,每人都是配枪的),在一览无余的平原上,尚未近敌人身就已遭狙杀,这个点非常费解,可能是对观众的历史知识储备有要求,也可能是电影里铺垫交代的不充分,最后定格的战马起扬的画面也是符合一贯的主旋律形象,非常艺术化,升华的速度180迈。

陈道明老师和祖峰老师各被占了个“口头便宜”,也算笑点之一吧。 开玩笑的~

看了下幕后团队,四位导演只有徐峥参与了剧本创作,多少说明点问题。

国庆档二选一的话,我还是选择长津湖。

 6 ) 演得传神,导得精彩,这个国庆档的最大赢家,非吴京莫属

《长津湖》破9亿,《我和我的父辈》近4亿。

同档期有两部电影上映,而且票房、口碑都不俗。出手必不凡,早已成为一部电影品质保障的吴京,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长津湖》中,吴京饰演七连连长伍千里。八岁离家,十年后返乡,与弟弟伍万里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上演了一段细腻传神的兄弟情。

《我和我的父辈》中,他扮演的马仁兴看似粗豪严厉,实则温暖细心。明明满心都是对儿子马乘风的爱护,但身上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又让他不得不在关键时刻做出牺牲。

看着相似的两个角色,在吴京的演绎下骨肉鲜明,散发着不同的魅力与光彩。

其中区别,在于细节。

若用一句话概括,即伍千里是柔中带刚,而马仁兴则是刚中见柔。

《长津湖》的开篇,导演陈凯歌特意借助连绵青远的山色,平静宁和的湖水,构筑了一派“和平”风光。

带着兄长牺牲的消息归家的伍千里,向着已然苍老的母亲下跪磕头。额头触地的瞬间,一滴泪倏然滑下,滴落在地面上。

为国捐躯,男儿所愿。但对慈母,心有愧疚。

开篇的安宁美好,为后面战场上的残酷悲壮做了铺垫,家、国之间关联初现。伍千里这个人物的基本设定,在观众心里也有了轮廓。

这时的伍千里,是儿子,是哥哥,他的柔情归向是血肉亲缘。重返战场之后,身上多出一重身份的伍千里,则成了连队的决策者。

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的“家人”。

有网友说,牺牲的兄长伍百里在剧情推动上毫无作用,但其实并非如此。

从戏外延伸角度来说,伍千里和伍万里,或许便是昔日的伍百里和伍千里。曾经的伍千里或许也像弟弟一样叛逆不羁。在大哥的关爱和影响下,才成长为现如今的七连连长。

吴京在处理这个角色的时候,根据人物的不同心境收或者放。比如在故乡时,伍千里的身上有一种放松感,某些时候甚至有点俏皮。到了战场上,则是外紧内松。紧的是角色的情绪和心理变化,松的是吴京的表演。

靠着对角色的把控和融入,吴京将伍千里这个人物演绎得内在饱满、外在传神。有时让人会心一笑,有时让人热血沸腾,有时又让人泪湿眼眶。

难怪《长津湖》制片人于冬说“吴京贡献了从影以来最好的表演”。

伍千里演得“活”,马仁兴其实也不输。

初登场时,在玉米田里掰棒子的马仁兴,眉眼之间是卸去烽火之气的淳朴。发现原本盛放玉米棒的箩筐翻倒在地时,瞬间“暴躁老哥”上身。

一脚把儿子马乘风踹下河时,不自觉向上抬的手,以及忍不住上扬的嘴角,又泄露了他内心的温情。但随即,马仁兴便将这抹关心藏起,抱怨儿子把马肚子磕得太重。

明明是看到儿子受了伤担心,却偏偏要怪他毛毛躁躁。嘴里说着训斥的话,心里惦记的是他还饿着肚子。把手里的食物递过去时,对方却已经带着气转身走开。

这种矛盾感,一直延续到那场雨夜的父子谈心。“我只怕你不怕死”、“别死我前头”这样的话里,满满都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与寄盼。

但是最后,为了更多人的安危,他又不得不亲手将儿子送入绝境。当马仁兴跪在枯萎发黄的芦苇丛中,捧着带血迹的手无声嚎啕的时候,银幕下多少人为之破防?

作为一部以单元模式叙事的影片,“乘风”只占据了《我和我的父辈》四分之一的篇幅。

但在有限的长度里,冲突密集、环环相接,小矛盾、大高潮彼此呼应,牵动着观众的情感与关注。无论是人物设定还是吴京的演绎,马仁兴这个角色都称得上鲜明生动。

作为男人,他无疑是个粗汉子。生气了抬脚就踹,被婴儿尿在手上,伸出去在雨里随便冲冲完事儿。

可同时,他又是细腻温柔的。

嘴里说不过是擦破了油皮,却惦记着给儿子采草药;陪他冲锋陷阵的战马,他当做眼珠子般去疼,连让它下地干活都舍不得。

除了成功演绎了马仁兴这个角色外,作为《乘风》的导演,吴京同样“粗中有细”,在影片中设置了多处带有暗喻作用的细节。

比如,用戏台上的罗通,来对应马仁兴和马乘风。

罗通武艺高强,曾身先士卒,带着部下以少胜多,打退瓦剌的进攻,保住了居庸关。而其父罗成更是少年英雄,可惜被人所害命丧淤泥河。

这一处设定,不仅是对马仁兴保家卫国的肯定。同时,与影片中颠倒的父子关系,背后藏着的是马仁兴的愧疚自责。

再比如,《长津湖》中易烊千玺扮演的伍万里,原型人物是长津湖战役的亲历者周全弟。多年后,当已然头发斑白的他举起残缺的右臂行礼时,无数人为之震动感慨。

《乘风》中也出现了一位右臂残疾的村民,向着马仁兴他们致礼的镜头。这两部吴京主演的影片,以这种方式产生了关联。

细节用心,场面同样出彩。

骑兵团纵马在田野间奔驰的一幕,让人想起那句“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骑兵团逆着光从远处飞奔而来,横列停驻时,唯美大气的宛如一幅油画;其间两场敌我之间的“小冲突”,处理得激烈紧张、扣人心弦。而临近结尾时的大战中,翻身上马、长刀出鞘、奋勇冲锋、悍勇杀敌等场景,更是每一幕都让人热血翻涌。

一句话,文戏情真,武戏热血。

作为背后的调度、完成者,如今的吴京与过往相比,无论是叙事还是光影运用、构图等,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就像出道至今的他。

曾经那个俊秀白净中带着几分青涩的“功夫小子”,早已经脱离了最初的设定,蜕变成为“文武”兼修、能演能导的演艺圈实力派。

 短评

第一个故事太过拉胯,吴京片子中对集体主义崇高感的强调和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追求和我的价值观相冲,乘风牺牲时我被气得哇哇哭。第二个故事讲得太好太好了,章子怡的美貌演技毫无疑问,做导演的才华也非常令人惊艳。第三个故事很“小聪明”,深度谈不上,轻松快乐还可以。第四个故事是很典型的“开心麻花”式喜剧,即使知道故事的发展走向,也忍不住随着里面的人物又哭又笑。沈叔叔和马丽真的好可爱呀~

6分钟前
  • 🍏
  • 推荐

《乘风》很乱,《诗》很空。最令人费解的是把后面两个喜剧单元和他们配在一起,不伦不类。徐峥的《鸭先知》最出彩,沈腾和马丽最搞笑~

10分钟前
  • 韩先生的电影
  • 还行

吴京部分硬煽情,延续了战狼的风格,形式大于内容😓章子怡部分很惊喜,情感很细腻感人。徐峥部分个人特色很鲜明,同我和我的祖国。沈腾部分剧情太仓促了,也有点硬煽情…

12分钟前
  • Riptide
  • 还行

章子怡惊艳。真的是 惊艳两字可评。来武汉出差,想着无聊不如看个点映,的确是被章子怡的《诗》惊艳到了。从拍摄手法到光影处理,从故事设置到情感处理,章子怡所展现出的能力和用心都显而易见。尤其是作为女性导演,感受到了十足的温柔凝视。最感动的点在于首先她没有去特意丑化父亲来突出母亲,父亲是一个像白月光一样美好的。而母亲的坚毅独立是通过她对孩子的教育来展现的。包括在这里所展现出的人类的渺小,以及直面生死的讨论,都实在是太棒了(讲真 全靠章子怡拉高了整个片子的高度 才能给到4星)

13分钟前
  • 来去之间
  • 推荐

最喜欢章子怡导的《诗》,小演员表现力很好,黄轩很适合这类角色不至于同质化,开篇的长镜头很惊喜~其他几个故事都挺一般的哈,韩昊霖又叫冬冬又是上海老胡同里的故事,有点出戏呢…

14分钟前
  • 今天天气真好
  • 推荐

喜欢诗和鸭先知。我看评论很多人对鸭先知无感,但我个人觉得这个题材真的很棒。敢为人先,多么美好的品质啊。

16分钟前
  • 青提
  • 推荐

只有徐峥那一part有点意思

18分钟前
  • 纸壳郎
  • 还行

王菲片尾曲排第一,建议大家都听完。徐峥part排第二,章子怡part第三,沈腾part和吴京part并列第四

19分钟前
  • hhh菠萝糖
  • 推荐

前两个故事的难看突出了后两个的好看,4个全非科班的导演只有徐峥靠模仿韦斯安德森有了些视听亮点,沈腾靠麻花最擅长的台词梗不至于太差,吴京和章子怡那两段,只能说无章法无想法,硬煽情,大家前半段坚持住!

20分钟前
  • 弘与合欢
  • 还行

吴京的乘风竟是最好的

24分钟前
  • 勇敢的小兵
  • 还行

章子怡的《诗》是最惊喜的

26分钟前
  • fanxiaoyang
  • 推荐

从四个小电影的观感来看:章子怡>徐峥>沈腾>吴京

28分钟前
  • Shawn Xu
  • 还行

果然章子怡的部分看着就细腻很多,吴京那里的内容可以精简一点,总体来说完成度还是非常不错的。

32分钟前
  • Newfire
  • 推荐

熬到沈腾太难了

37分钟前
  • capver
  • 还行

王菲>吴京>徐峥>章子怡>沈腾

41分钟前
  • Edison
  • 还行

虽说片子还没上不知道质量如何,但是发行方中影往影片前头塞了18个预告片这种事很显然是不够尊重观众也不够尊重电影本身。

46分钟前
  • 言吉
  • 还行

吴京单元的布景和打斗太假了,强行煽情最为致命

48分钟前
  • momo
  • 还行

个人观感:章子怡>徐峥>吴京=沈腾

53分钟前
  • 藕怪
  • 还行

吴京的章节依旧很燃,复刻各种名场面,章子怡最后那首诗意境不错。

57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推荐

章子怡给了最大的惊喜。一开始会觉得诗这个意象对于这个故事来说像是浮在表面雕花,中间一些部分也有些过于煽情,但结尾父母念诗,父母子女的情感、个人理想、民族责任直至生死思考,却成了令人震撼的升华。章子怡的部分应该放在最后一个,之后接的徐峥的故事太弱了,除了讲清楚了一个投机分子的故事之外没有任何余韵。最后,章子怡单元,唯一好好刻画了母亲,也是唯一描写了女儿传承。虽然说这是“父辈”,天然的排除了女性,但我们不应该遗失女性表达。

58分钟前
  • 王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