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门1995国语

香港剧中国香港1995

主演:甄子丹,万绮雯,林志豪

导演:陈木胜

 剧照

精武门1995国语 剧照 NO.1精武门1995国语 剧照 NO.2精武门1995国语 剧照 NO.3精武门1995国语 剧照 NO.4精武门1995国语 剧照 NO.5精武门1995国语 剧照 NO.6精武门1995国语 剧照 NO.13精武门1995国语 剧照 NO.14精武门1995国语 剧照 NO.15精武门1995国语 剧照 NO.16精武门1995国语 剧照 NO.17精武门1995国语 剧照 NO.18精武门1995国语 剧照 NO.19精武门1995国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9

详细剧情

日军入侵中国后,民不聊生,乡下青年陈真(甄子丹 饰)带着妹妹小燕一起来到了繁华的上海讨生活。来到上海后,陈真当了一名黄包车夫,而小燕则进入了一间医院当护士。陈真每天都会拉和小燕在同一间医院当护士的日本姑娘武田由美(万绮雯 饰)上下班,两人渐渐坠入了爱河。陈真爱好武术,闲时经常自己照着书上的招式练习,一次偶然机会他的身手被青帮老大蔡六斤发现,于是被招进了青帮当打手。陈真很快成为了青帮第一打手,而妹妹小燕则一直十分担心哥哥,她始终认为哥哥混黑道不会有好下场的。随后小燕不幸遭到了马贼杀害,悲痛万分的陈真终于醒悟,从此金盆洗手退出了青帮。当时抗日组织精武门的掌门霍元甲发现陈真是一块练武的材料,于是加以指点,得到指点后的陈真武功进步神速,并最终为小燕报了仇。陈真感恩于霍元甲,加入了精武门。这时由美的日本未婚夫来到了上海,当他得知由美和陈真之间的事情后,决心向陈...

 长篇影评

 1 ) 多年以后。。我发现香港那帮人把我骗惨了。。

客观上来说。。95年前后的港剧黄金时代。。

真的从演员到剧本都很赞。


主观上。。当我童年和青春都不再时,

发现,,

陈十三的结局都是同一个“似有似无”模式。。

比如。。哇啦哇啦肌肉暴发的陈真到底是死是活

比如。。搞不清楚到底有没有团聚的小蝶和家豪

但他却骗走了由美和凤萍。。

精武门这最后一集。。原来就是魂斗罗真人版。。


番外:

小时候我对霍元甲的感觉就比陈真要好很多,

至今我豁然开朗。。原来打小我就爱上了年纪的老男人。。


这和港剧那些颠来倒去都是同一句话的台词一样,

具有劣根性!!

诸如:我们中国人。。

你到底明不明白。。

你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

你听我说。。

 2 ) 电影书中的《精武门》

陈真是个虚构人物。李连杰和甄子丹扮演的陈真都跟日本女人谈恋爱。日本武士有自律风度、有精神信仰,但突然就发神经地犯坏,以供合理宰杀。拍这种电影根据的不是故事原则,而是报复快感。这种快感需求延续到李小龙师父叶问身上,看过了,会有个疑问,我们为什么总要在电影里打洋人?我们到底打过了谁?

历史上的叶问没打过日本人和白种人,甚至一辈子没有查之有据的比武记录。这样的一个人成为民族英雄,说明我们太缺乏民族英雄。

香港有“泼皮贱相的审美”,喜欢浑小子,大多数黄飞鸿都是嬉皮笑脸,像六七岁小孩一样自己娇惯自己,沉迷在占哥们口头便宜、占女人手头便宜的低俗趣味中,猛力扮可爱。

当然他们后来会突然成长,一脸正气,比武时懂得“手下留情”,被击倒的对手会感激地喊一声:“黄飞鸿!”——这是一个名号的诞生,一个狠人的确立。不下狠手,就是最高道德了么?

黄飞鸿的起点是泼皮素质,终点是一个给人留面子的狠人,目的是维护一个家庭或一个招牌。起点太低,终点不高,难以称侠。我们的武侠片,几乎没有侠,叶问是为个人生存,和讨薪民工性质相同。“洋人不给钱”是《叶问1》《叶问2》擂台大战的导火索。

 3 ) 两部“精武门”电影人物形象比较zz

两部“精武门”电影人物形象比较

 

王再兴

  

功夫片是世界电影史上唯一源自中国的电影类型,也是一种特殊的“影像中国”的方式。自上世纪20年代至今,华语功夫片经历了神怪武侠、刀剑武侠、拳脚功夫、谐趣功夫、数码特技等长期的发展过程,积累了较丰富的传统。从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一些香港电影人如成龙、袁和平等以个人形式在好莱坞的成功,华语功夫片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变革。目前尚有一些变数,如到底功夫片是应该依赖“特效”,还是依赖“真打”,仍然充满争议;但有些看法是比较一致的:其一、华语功夫片虽然对西方电影具有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但“文化身份”却面临着被“改写”的尴尬;其二、好莱坞和亚洲民族电影全面介入功夫片领域,加之数码电影语言的侵蚀,华语功夫片遭遇到了严峻的危机。①要改善这种处境,无疑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努力,而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因为事关“文化身份”的呈现,正是其中值得探索的一端。

香港的倪匡先生为功夫巨星李小龙(Bruce Lee)量身创作剧本《精武门》以后,并非实有的霍元甲“第五位”高徒“陈真”即成为功夫影视的主角之一,并逐渐演变成一种大众言说的“神话”——由具有武术根底的演员主演的相关作品先后总数近十六、七种之多,②其中突出地受到好评的是李小龙版、梁小龙版、甄子丹版、和李连杰版作品。这里主要谈谈两部“精武门”电影(1972年李小龙的《精武门》和1994年李连杰的《精武英雄》)在人物形象上的比较。

 

功夫片看点在“武”,或者说“功夫”;而动人则在其“侠”气。何为侠?侠者,惩奸除恶、伸张正义、不惧生死,“虽千万人吾往矣”。就两部“精武门”电影来说,在主人公的“侠”气上,明显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

李小龙版《精武门》中的陈真,实在是一个平民身份的任“侠”者。18岁去美定居的李小龙曾经以教人跳舞谋生,并做过餐馆的侍应;1962年在西雅图唐人街开设“振藩国术馆”最初也少人问津;1966年《青蜂侠》中李小龙饰演的加藤虽然很抢镜,但此剧终因收视率不佳而搁浅;好莱坞筹拍电视剧《功夫》,李小龙竞争男主角落选。1970年,李小龙背部意外重创,“仰卧在床达6个月之久”(琳达·李在李小龙所著的《截拳道之道》中称)。所以,在上世纪70年代《唐山大兄》出现以前的李小龙,实际遭遇了许多沉重的挫折。这种“出身”就比不上1982年有“国家选拔”背景、因出演合拍大片《少林寺》而一炮走红的李连杰,③然而这其中的好处是李小龙更具有了平民化色彩。其二、70年代,由于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实施了正确的政策,加上香港居民奋发图强,香港经济迅速发展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但与之相反的是,香港在文化上的“身份”却暧昧不明。在此背景下,成长于香港的李小龙不仅以1.71米的瘦小身躯,创立了惊世武学“截拳道”,且在上世纪70年代后,使功夫片风靡全球,成为电影史上的一个杰出类型,并使“kung fu”一词写进了多种西文词典(包括最具权威性的美语词典《韦氏词典》)。李小龙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成功,更是香港人奋斗精神的成功,同时也是香港人在文化上的独立身份的“诉求”。其三、伴随东亚经济的全面崛起,海外“新儒学”文化思潮开始勃兴,探索东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儒学”的作用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而李小龙的“截拳道”在武学领域对于传统思想和知识进行改造的勇气与实践,也同样不乏时代风气的濡染。李小龙在香港文化圈里长成,并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修哲学,常以“水”来比喻搏击术,并说“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学习绝非知识之积累,而系一求知的行为”,等等,以至于“截拳道”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完全只是武学一端,而是很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知识哲学,它完全能够指导人突破自我的局限,达到“自由之境”。④

虽说李小龙更成熟的作品是后来由他自己导演的《猛龙过江》、和坚持自己意见的《龙争虎斗》,但他在前期由罗维导演的《精武门》中就成功地赋予了功夫电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陈真那特有的长啸声,表达了华人多少年的悲愤!李小龙版“陈真”的两个突出特征,一是昂扬的民族自尊,一是社会底层的平民“侠”气。前者是大家容易理解的,除了在日本道馆怒还“东亚病夫”白匾,两度孤身痛打日本徒众和馆主等场面,最耀眼的场景却是一处似乎从故事主体游离出来的“闲笔”:陈真从日本道馆送匾雪耻后归精武门途中,路过一座公园,看见门外一块木牌写着“狗与华人不准入内”,经过门口的日本人更欲奚落陈真,怒火中烧的陈真腾身将木牌踢得粉碎,围观的华人无不拍手称快!(耐人寻味的是,22年以后的李连杰版《精武英雄》中剔除了这个细节)。对于陈真所具有的“侠”气,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细节:陈真大雨中奔往师傅霍元甲的下葬现场,被大师兄以锹柄猛击头部至于晕厥,才使其不能妨碍霍元甲的下葬工作。在霍元甲的灵位前,陈真数天不吃不喝。被迫打死翻译胡恩后,躲到霍元甲的墓地野食露宿,坚决拒绝师妹的逃逸劝告,不肯连累同门和“精武门”。在影片的最后一场戏中,陈真孤身前往日本虹口武道馆,痛打了馆主、徒众等,致多人死亡。日本人动用外交手段,并胁迫中国巡捕一起围困了“精武门”。不知详情的陈真从后窗回来,不顾阻拦,因不信任日本人的言行而径直走到中国巡捕房探长面前,压抑自己的悲愤,问道:“我少读书。你不要骗我,是不是我陈真走出去,精武馆就不会受连累!”电影的最后,大家都知道那个举世闻名的镜头——陈真悲愤一跃,排枪响起——一个敢做敢当、任侠使气的平民英雄,以其真率、刚烈的生命,捍卫了大众心底千年回响的忠诚与正义。

 

李连杰版《精武英雄》则有很多不同,其中的陈真更像是一个现代气质的“武者”。日本京都大学教室里对日本“黑龙会”徒众的一场打斗,是陈真第一场“出场戏”,这个“陈真”就打下了冷静、从容的基调。整部影片中陈真在对待传统(师恩、同门、民族大义等)与现代(留学、新式武功训练理念及方法等)、国家(中日国家关系)与私事(与山田光子的恋情)、对手(芥川龙一、船越文夫等)和朋友(霍廷恩、山田光子等)、苟活与牺牲(为霍元甲验尸、及藤田之死等),都展现了一个现代的武者客观面对现实,勇于担当并且尊重对手的风格。如陈真闻知恩师辞世,学业未竟即匆匆回国,临行时冷静地对光子说“生长在这个年代,你我都无法选择”;陈真到日本道馆找芥川龙一比武,庄重地脱下鞋子,摆放在一旁,表明了对对手的充分尊重;与船越文夫墓场一战,狂风骤起,陈真绝不趁人之危,而是拿出黑布条蒙起自己的眼睛再战,表现了现代的公平理念。包括最后陈真甘愿以身息战,之后又远走东三省,无一不具备了一个现代式的明智武者,在明知牺牲难以避免的境遇中,从不放弃自身民族责任的可贵品质。这实质上也代表了一个民族真正的更生希望。

虽然是翻拍的作品,情节的类同不必深究,但影片中的“陈真”在“侠”气上却慢慢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首先,与光子的关系,是李连杰版陈真在人物形象上的第一个重大折扣。因为李连杰版陈真不如梁小龙版电视剧中的“陈真”那么反叛,加上中国旧时代武术界严格的“师门”规矩,和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历史语境,陈真宁可背弃师门也要与一个欺凌中国的殖民国家的女孩相恋相守,甚至于在师傅新死的坟前结庐与光子同居(这在旧时代是一种难以想像的“不敬”!),其情虽然可以谅解,其理却是有些不可思议的。⑤最后反倒是光子比陈真更“深明大义”,劝他以民族事业为重。其次,与船越文夫的关系,是伤害陈真形象的第二个重大折扣。船越文夫在京都大学教室里的那场打斗戏中头一回出场,就显出他与银幕上常见的日本“武夫”形象的不同。后船越以武术人的气节,冷对“杀人机器”藤田刚的要挟,拒绝出战陈真。他只身来到了野外霍元甲的墓地,与陈真进行了一次“切磋”,其中的对话非常耐人寻味。这段对话的原版本,大家可以在李小龙的电影《龙争虎斗》(1973年)里“林中别师”一场戏中,李小龙饰演的“李”与少林大师的对话,和海岛比武中的“李”对“韩先生”的助手敖家达的对话里听到,几乎没有二致。但最大的改变是,发问者由影片中“李”的师傅少林大师,变成了日本空手道高手;以拳碎木板、炫耀攻击力的打手敖家达,演变为了心浮气躁的陈真;更明显的,冷冷地称“木板,是不会还手的”少林俗家弟子“李”(李小龙饰演),居然演变成了称“没见过石头会打人”的日方黑龙会总教头船越文夫。其实,这场著名的打斗戏,成就的并不是陈真,而是船越。后来,如船越与日本领事在下棋中关于“蚂蚁”与“大象”(喻指“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和“中国”)的一番对话,使船越这个形象更加显得隐晦与复杂。况且,日本政府派出的领事,居然会违背政府的利益取向,配合、放走击杀日本高级武官的一个普通中国人,则更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李连杰版《精武英雄》可能因为需要日本市场,导演也有想顺应时代潮流,将陈真改造成为一个具有更多现代色彩和“国际人”视野的角色,而不只是一个力报师仇、舍生取义的民族武术人的形象。影片在李小龙版“反日”的指向上改造了很多,原来中式衫裤、老款布鞋的陈真,成为身着日本学生服、足登铮亮皮鞋的陈真;歹毒、凶狠的日本道馆教头铃木宽,变成了技艺虽劣、心地却比较公正的馆主芥川龙一,和正义而无畏的“黑龙会”教头船越文夫;蛮横无理、枪杀陈真的日本领事,演变成了敬佩陈真、助其出逃的日本领事;甚至原版《精武门》中的同门师妹兼恋人的纯朴女孩,也演变成了深明大义的日本教育厅长官之女、京都大学同学的山田光子。反之,影片中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呢:除了陈真以外,霍廷恩沉湎儿女私情,以致淘空身体,比武场上落败于人,几无还手之力;在历史上真实地为当时的革命党奔走效力的药栈商人农劲荪,成了一个心胸狭窄,只知纠缠于精武门琐事的“内管家”式人物;陈真不但着日本式学生服、穿皮鞋,而且在师傅新逝的时节,每天“轻松”地外出跑步,与师兄弟们“欢快”地搞新式武功训练,并在影片的最后,化装坐上小车逃走——虽然可以理解,但与原作中咏唱的“生和死都在那一念间”的快意恩仇兼情义深长的“侠”气,就有了许多折扣。其他还有同门们责备陈真不顾大家安危强出头、为查明毒杀霍元甲的凶手互相无谓地争吵、陈与霍对精武门“第一高手”位置的明争暗斗,等等,不一而足。只有那位正直的中国巡捕房探长解元魁,因咎(帮过陈真)在庭审一场中被降为普通巡捕去守大门的一幕,让人还能看到中国人的良知和责任感,使人心动。

所以,李小龙版陈真,和李连杰版陈真,并不是同一类型的角色。李小龙版陈真更像一个平民的“侠”士,兼有武学上的“王者”气象,成为香港—中华文化卓然而立的身份代言;而李连杰版陈真,更像是一个现代的“武者”,在文化上却成为一个隐蔽且矛盾的“他者”。观众常常以为后者拍摄华美、动作漂亮,都不吝赞美之辞,但《精武英雄》虽然票房不俗,终于不能引发当年《精武门》一样的轰动效应。海外有人评论的“李小龙的形象,即使在那些通常拍摄得非常粗陋的电影中,也是异常高大的”的说法,是十足让人深思的。

 

华语功夫片因为海外观众文化接受的不同,常常不得不在镜头语言上作出较大妥协,如《卧虎藏龙》、《黑客帝国》等,以至失去了以“动作”作为审美对象的饱满、漂亮的长处;此外,华语功夫片一方面作为一种审美元素已经被化入了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的美国动作片,为他人所用;另一方面又面临亚洲其他国家如韩国《武士》、和泰国“《拳霸》系列”等的挤迫;兼及明星渐老,⑥年轻一辈如吴越、吴京等,扮像虽然清俊,但缺乏更多锤炼,于“侠气”和“底气”上都显得不足。中国功夫片将往何处去?有人提出华语功夫片如果想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质和类型优势,首先还须“面向本土华语观众”,⑦倒不失为考虑问题的一个实际的基点。

 

注释:

①石川、钟瑾:《中国功夫片:全球化时代的东方文化使者——“中国功夫电影对世界的影响”论坛侧记,《电影新作》2005年第5期,第51-55页;索亚斌:《香港动作片的风格流变》,《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21-25页。

②“陈真”影视先后主要有:李小龙版《精武门》(1972年,英文名称《Fist of Fury》)、梁小龙版20集电视连续剧《陈真》(1982年)、李连杰版电影《精武英雄》(1994年,英文名称《Fist of Legend》)、甄子丹版三十集电视连续剧《精武门》(1995年)、石天龙版电影《精武真英雄》(此片又名《陈真》,海报上写的2004年,但有人估计实际上拍于1997年左右,可参见 http://www.brucejkd.com/shop/view.asp?ID=205)。成龙版1976年电影《新精武门》因为写的是陈真“死后”,尚不包括在内。如果再加上相关的“霍元甲”系列,则主要还有:黄元申版20集电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1981年)、赵文卓、吴越版30集电视连续剧《霍元甲》(2000年)、李连杰版电影《霍元甲》(2006年)、以及最新的郑伊健、陈小春版三十集电视连续剧《霍元甲》(2007年)等。

③李连杰在2007年4月27-28日“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李连杰:我的私家故事》访谈中,曾坦承当年因是国家队优秀队员,有很多机会可以和国内外最高领导人直接交流,甚至提出属于私人性质的“工资级别”等要求。

④多年以后的评论界称截拳道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搏击术,并“具有三个层次,一是思想,二是功夫知识,三才是技巧。前者便是李小龙创立截拳道时说的‘以无法为有法’,后两者则是‘以无限为有限’,而这两句指导截拳道修习者的警句,不但表现了东西文化融合之成就,也体现了香港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精神,可以说,它是一种时代与文化的产物。……”,“这种快速击倒对手的拳击术,在李小龙眼中不仅是一门搏击术,更是一种人生观或处世观。”yifan1415:《李小龙的一生》,“和讯博客”,http://yifan1415.blog.hexun.com/

⑤周伟良:《师徒论——传统武术的一个文化现象诠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585、587页;刘汉杰:《把式房的乡村属性与入世态势——以沧州武术为个案》,《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第159页。

⑥《导火线》2007年8月初公映以后,甄子丹透露自己身体被伤痛纠缠,顶多只能再打两年,以后将转入幕后当武术执导或导演(《<导火线>全球公映,甄子丹称自己顶多打两年》,《上海青年报》2007-08-02 );2006年李连杰在电影《霍元甲》之后放弃拍功夫片;早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的成龙也一心想要转拍文艺片。香港影坛能真正施展拳脚功夫的明星越来越少。

⑦索亚斌:《香港动作片的风格流变》,《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25页。

 4 ) 习武只是一条途径

霍元甲死了以后,《精武门》就缺了一种味道,灵魂导师的味道。陈真功夫虽高,眼里却总含一种杀气,不及他师傅,眼睛里满是阳光的味道。还是那个寓言说的好——“阳光比风暴更能征服人”。
霍元甲立在那里,所有的人便有了主心骨。他是个能将“一团散沙”的中国人团结在一起的人。陈真则无这种力量,或者说,他这种力量更弱一些。可能还是那“阳光”与“风暴”的差别吧。
痛哉霍元甲。

片子集合了众多世界武术冠军:梁虾,小清……这些功夫都是真的,看不掺假的功夫,真好。虽然他们要刻意拍得不如陈真。

倒是甄子丹,似乎不曾得到任何一个“世界武术冠军”。他胜在风格。小时候不太喜欢他一开打——尤其是重要打戏的一半——就开始原地小跳,像拳击的动作一样。还像猿猴一样叫着。昨天看了杨澜对他的访谈,原来这就是他的MMA (mixed martial art)风格。

也喜欢他在《叶问》里的咏春拳风格。

要特意说说丛珊。我小时候很“不喜欢”这个演员——仅仅从漂不漂亮出发。大概小时候我家的挂历上有她,我觉得她长得好土,不知道哪里好看。“这样也能当演员吗?”那时我这样想。
可是后来,忘了是从哪部片子起,可能是《戏说慈禧》吧,突然发觉她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美。这种美,等到《精武门》《岁月的童话》时,表现得更为惊艳。
真不知导演是有怎样的慧眼挑中她演绮翘的。她的气质,绝对贴合这个二三十年代高贵优雅大气内敛的风尘女子——风尘却侠义善良着。
好像是谢晋导演说,丛珊接戏不多,但是每个都是能“立得起来”的角色。她很少重复,但各个不同。

说到角色的鲜活,这部片子里,各个角色都是鲜活而有特色的,从大善,到大恶,商业大亨,青帮头子,各门派掌门,精武弟子,纨绔不肖,歌女,打手……这亦很难得。

小时候可喜欢陈真和由美的爱情了。万绮雯很清纯漂亮。可是不小心得知了甄和万真的恋爱,不知道心里为什么那么别扭。大概接受不了“陈真”做负心汉,“由美”做第三者吧。嘿嘿,谁知道。

记感受最深刻的一句话:
“中国人善从自然万物中寻找真理,武学只是其中一条途径。……武学并非相残之法,而是朝生命真谛追寻的坦荡大道。每一位武者都应该朝了解自己之道而迈进。”

殊途同归的我们,将经由许多条途径。

只是,“精武门”,“精武门”,霍师傅让陈真写的这个“武”字,到底是什么含义呢?




一想起陈真正义严肃地说“我不识字,你别骗我”我就想笑。文盲同学啊……霍师傅教了那么久怎就不多教点字呢,呵呵。

 5 ) 龙影再现

一直很喜欢这首歌,每次听到这首歌,浑身的血液就会沸腾起来,尤其是听到那声令人心醉的龙吼,眼前就会浮现出李小龙的影子。而作为龙迷演员,甄子丹无疑是将李小龙的武学概念发扬到了极致,所以虽然他长得不像李小龙,但是那身手和那声龙吼,却分明让我看到了龙影再现。

陈真战胜撒罗人的场景,俨然就是李小龙附体。

甄子丹应该是很少拍感情戏,所以拍着拍着就假戏真做了。

 6 ) 陈真

陈真这个角色,不仅是因为他热情奔放、功夫十分了得,而且他具有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他面对敌人毫不胆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   在陈真以及其他一些爱国志士在最后与日本的一位武将进行决斗时,他不屈不挠,在势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还用自己爱国的志向以及对国家的忠诚战胜了敌人,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想想当年为祖国统一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现在的中国又能出多少个像“陈真”一样的民族英雄?假如再次发生中日大战,又有谁能像他一样的英雄出现?中国始终以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自己动摇,正朝着一个畸形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此举,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和血洒沙场的爱国志士不敬!人衰老病死往往是体内“五脏六腑”出现病变,人也是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7 ) 告诉你们,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用了半年的时间,第一次看全本剧,了却了儿时的愿望。

小学时印象最深的电视剧大概就是这部了,主题曲《我心为谁动》
http://baike.baidu.com/view/4883196.htm)现在唱起来还是心潮澎湃。

整部电视剧满满的都是回忆。谈不上精彩万分,却也韵味无穷。
甄子丹高仿李小龙的动作、声音,为了打斗而编排剧情,也真难为编剧了,好在可以自圆其说。本剧可为4星。
片中高潮情节的古典音乐很好听,不知是啥名字。

->5 @12.07.22
陈真全家被马贼害死,带小妹到上海投奔二叔
陈真当苦工抬木材,参加舞狮会,在霍元甲帮助下,赚回工钱
陈真救漪翘,当服务生
陈真加入青帮,当蔡六爷打手
陈真受蔡少爷唆使挑战霍元甲,霍元甲避战
陈真受霍元甲指点,杀马贼报仇
霍元甲收陈真为徒,陈真加入精武门
->6 @07.28
陈真成为霍元甲的第五弟子
霍元甲教导陈真写字
陈真与蔡少爷手下打斗
陈真为三师嫂欠高利贷出头,被蔡少爷要挟打黑拳
->7 @08.12
陈真打黑拳,连胜N场
陈真打暹罗武者,落入下风。霍元甲从外地归来,场外观看
->12 @08.18
蔡六爷发话,救陈真,将再次比武定到十日后
霍元甲调教陈真,陈真终于战胜自己的内心,打败暹罗武者
比武大会,蔡六爷邀精武门参加,陈真比武故意输给大师兄,大师兄出战,胜梁虾,获得冠军
大师兄执意与陈真比武,输后离开,陈真成为精武门的执教弟子
由美的未婚夫随哥哥来上海,开办空手道武馆
日本人请蔡六爷收购上海工厂
->13 @10.13
1. 霍元甲请武总主席出面,与蔡六爷谈判
日本人杀武总主席,搅乱局势
各帮混战,师兄被打,陈真欲讨回公道
2. 梁虾因与漪翘暧昧,离开青帮
->14 @10.27
1. 霍元甲为平息武术界内乱,许诺一周内找到凶手,陈真在领事馆门口等凶手
2. 由美仍然想着陈真
3. 梁虾被蔡少爷打断手
->15 @11.04
1. 陈真引日凶手出门,凶手在警察庇护下扬长而去,霍元甲闯进日本领事馆,精武门大闹日本领事馆,被关
2. 由美探监,陈真不见
3. 漪翘欲见陈真而不得
4. 蔡六爷想方设方救精武门
->18 @13.01.15
1. 各界出面救出精武门诸人,霍元甲成武会主席
2. 蔡学富给日本人运货,被蔡六爷收拾,蔡学富欲害蔡六爷,梁虾因此身亡
3. 陈真因梁虾墓被毁,打进虹口道场,精武门、蔡六爷、英领事救陈真。
->21 @01.23
1. 陈真被救出,但被限制在华界
2. 霍元甲率领国人抵日,被日本人派人毒死,在与石英明的比武中,身亡
3. 陈真被蔡六爷救出,大闹日本武馆
-》30 @01.27
1. 刘振声卧底在武田信雄手下,失败死亡
2. 蔡六爷被陷害,在陈真等人帮助下越狱,成革命党
3. 陈真挫败武田信雄的毒气弹阴谋,由美身亡

 短评

影响我10年的连续剧!

5分钟前
  • 思考
  • 力荐

在我心里陈真到现在都是甄子丹的样子

10分钟前
  • 星尘战场
  • 推荐

当年看的热血沸腾的,甄子丹双截棍耍的很帅。里面有个犬养学富的大坏蛋令人印象深刻@( ̄- ̄)@

13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推荐

第一次认识甄爷

18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ATV最好的时代

19分钟前
  • Pandy
  • 力荐

甄子丹 陈木胜 经典 精武门 我的十大電視劇必選, 劇力萬鈞, 吳廷燁 萬綺雯 杜汶澤高雄均演出神采, 丹爺首試他的武指, 加上澎湃配樂.....經典不可復制

20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力荐

好帅啊,每次看完这种电影都好想学武功。

24分钟前
  • 扌丁月佥
  • 推荐

小时候不懂,现在再看,才觉得真的好。没有什么“虽然你是日本人但是个好人,我爱你要和你在一起就算被误会成汉奸也不怕”,而是在民族大义面前,这些事都已经不再重要。

29分钟前
  • W
  • 力荐

甄子丹塑造的最成功的荧幕角色之一。

30分钟前
  • 布拉德痞特儿
  • 力荐

美好的童年啊。看了那么多嗲片。万绮雯真美。

35分钟前
  • 🌊🌈♐
  • 力荐

老娘会唱主题曲,哇哈哈哈哈

40分钟前
  • 花簪
  • 还行

《精武门》里最好一版。基本上每集的结尾都有打戏。重看时才发现,广角镜头非常多。

41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海边舞双截棍

44分钟前
  • 马拉马拉尼罗鳄
  • 推荐

呀呀呀,甄哥哥。

47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力荐

甄子丹真男人

50分钟前
  • 老花朵
  • 推荐

相当经典。剧情紧凑,动作也很不错。

55分钟前
  • sosovipp
  • 力荐

我喜欢

59分钟前
  • 膠片時代
  • 力荐

x 第一次见到甄子丹

1小时前
  • 我还是我
  • 推荐

小时候就喜欢万绮雯 后来看了我和僵尸系列 就更加喜欢了

1小时前
  • 清風明月
  • 推荐

那时的甄子丹多纯情啊!!!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