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

记录片英国2009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Mike Rowe,Richard Wollocombe,马克·布朗罗

导演:马克·布朗罗,Chiara Bellati,Jonathan Clay

播放地址

 剧照

南太平洋 剧照 NO.1南太平洋 剧照 NO.2南太平洋 剧照 NO.3南太平洋 剧照 NO.4南太平洋 剧照 NO.5南太平洋 剧照 NO.6南太平洋 剧照 NO.13南太平洋 剧照 NO.14南太平洋 剧照 NO.15南太平洋 剧照 NO.16南太平洋 剧照 NO.17南太平洋 剧照 NO.18南太平洋 剧照 NO.19南太平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6 16:23

详细剧情

  1.海洋岛屿  它们非同的隔绝产生了地球上其它地方所没有的一些最稀奇、惊人和不安定的生存例子,从撕扯掉椰子的大蟹,到把猎物钉在匕首般爪子上食肉毛虫。  人类文明同样不同。五旬节岛上的人们从高高的木制脚手架上纵身鱼跃来庆祝他们每年的收获,只用丛林藤本植物来阻止坠落。  在微小的恩浮塔岛,或许是地球上最僻远的人类社会,当地人为了生存完全依赖他们的庄稼和捕猎。  2.漂流者  在南太平洋并没有荒岛这一回事。它们也许是地球上最偏僻,但2万余个岛屿个个都被开拓了,从新几内亚,天堂鸟的家园,部落野蛮的成人仪式将年轻的战士变成鳄鱼人,到斐济,法属玻利尼西和夏威夷。  这是最后漂流者的故事,从咸水鳄和巨鳗到冠鬣蜥和怪蛙,为了成功不顾一切到达数千哩远的岛屿。这些旅程是很好的功绩。据估计每6万年才有一个物种到达夏威夷。难以相信,这么多的开拓者到达这些受到大自然像龙卷风和海啸接二连三粗暴打击的岛屿。  南太平洋首次人类,玻利尼西亚人的航行,难以忘怀。这些旅程的确是最伟大的探索行动,甚至可以断言,他们永远地改变了南太平洋的大自然。  3.蔚蓝大海  大部分地区是偏僻的,蓝色的旷野的南太平洋是海洋沙漠。海洋中生活着许多动物,它们中有鲨鱼,鲸鱼和海龟,不得不行进异常的距离去生存。虎鲨航行数百哩去享用刚会飞翔的信天翁幼雏的盛宴,每年,抹香鲸从南太平洋的一边旅行另一边去觅食和交配。它们的旅行以悲剧为结局。  但南太平洋并不全是沙漠。新西兰超级富饶的海岸支撑着庞大的特技专家-海豚群,它的珊瑚礁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没有几个地方的野生动物比古怪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更丰富的,是热带企鹅和冲浪高手海狮的发源地。  片中始终贯穿着最大的海难故事-令人鼓舞的莫比·迪克的事件(白鲸记)。揭示出在这片看似蔚蓝的大海里巨大的生存挑战。  4.海洋火山  目击地球上最大的海洋中的岛屿出生,成长和死亡。数百万年的历程浓缩在1小时,展现海底火山爆发时难以忘目的影像,熔岩流在海浪下面爆炸。路和房子被熔岩流埋葬。从狂暴开始显露无比丰富的珊瑚礁供养着大群的灰真鲨和大蝠鲼。  南太平洋升起的陆地同样为一些非常陌生的动物带来生命,从能在热带冰雪中兴旺发达的吸血虫,依靠火山泉孵蛋的塚雉,到被珊瑚山截留的大群水母群。  5.奇异的岛屿  在南太平洋的孤岛上有着无战斗力的鹦鹉,翻地觅食的蝙蝠,大石龙子和在树上的袋鼠。野生动物以奇怪的方式演化。在岛上生存可能要付出高代价,对于新来的物种,全都想挣脱这地狱。这里展现出一个难题:为什么动物能完美的适应了岛屿生活,轻易地放弃了灵魂?答案由生存在新西兰海岸外的小岛上,某些不太可能存在的动物来揭示。  人类历史上的活动区域进一步表明,无论它曾是否田园般的,南太平洋岛屿上的生命从未远离过灾难。  6.脆弱的天堂  南太平洋仍相对健康,鱼群丰富,但这是个脆弱的天堂。国际捕鱼渔船为鲨鱼,信天翁和金枪鱼敲响了严重的警钟,对这片美丽的大海还有其它的暗藏危险。这一集注视怎么来维护海洋及其野生动物。  从该地区人类历史的诸多迹象表明,田园般的,充满生机的南太平洋从未远离过灾难。

 长篇影评

 1 ) 卷福豆瓣9.2分新剧没看过瘾?快让他的声音陪你入眠

「DOCO热纪录」,每天一部好纪录片

豆瓣评分9.2,卷福新剧《梅尔罗斯》强势来袭。

卷福:英国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BC英剧神探夏洛克中饰演Sherlock。在《梅尔罗斯》中饰演生于优渥之家的梅尔罗斯。 该剧讲述主角梅尔罗斯从小遭受家人虐待,长大开始吸毒,最终克服困境,恢复到健康人生的故事。

看不看?那真的得看。

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整容级的演技,放一个瞬间感受一下。

父亲去世,上一秒还在和管理人员对话,下一秒转头,脸色瞬间深沉。凝视许久,情绪失控直至崩溃。

短短十几秒,痛快、悲痛以及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迸然而出,同时还有内心挣扎慢慢流露。 作为一位浑身都是戏的演员,不仅是举手投足,他的声音也很带感。

比如他配音的纪录片《南太平洋》,不少粉丝评价开口跪。

豆瓣评分9.7,今天DOCO君就和大家聊聊这部高分纪录片。

南太平洋,一个不可预知的传奇,一个被遗忘的世界。

它是所有海洋中最纯净的水域,青绿的海水,明信片般的风光,恍若人间天堂般的存在。

这里的蔚蓝无边无际,海岛彼此隔绝,是很多珍稀动物的庇护所。

但是,它也有冷酷无情的一面,海底火山、狂风巨浪经常裹挟着呼啸而来。

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在此繁衍生息,并衍化出了卓绝而独特的生活方式。

纪录片《南太平洋》共有6集,为观众揭开了南太平洋独有的历史文化,展现了海洋中星罗棋布的岛屿的野生生态。

摄制组在不同的岛屿中发现了一系列令人赞叹的自然景观,包括难得一见的海底火山爆发、壮丽的宝石珊瑚礁、虎鲨猎杀信天翁、能撕开椰子的陆地巨蟹……

在被隔离的孤岛上,也发现了特别进化的食肉毛虫、耐寒能力强悍的吸血虫、交配时会发出怪叫的鹦鹉、尾巴像猴子尾巴的小蜥蜴……

同时,摄制组也拍摄到了南太平洋土著们的生活,这是地球上最偏远的人类社会,他们会为观众细说祖先的迁徙之旅和生存故事。

海洋岛屿

太平洋岛屿上有很多地球上其它地方没有的生存例子,从“手撕”椰子的巨蟹到把猎物钉在爪子上的食肉毛虫,都是最稀奇、最惊人的存在。

▲ 巨蟹用蟹钳刺入椰子

众多岛屿中,有一个五旬节岛,岛民依靠庄稼和捕猎维持生活。

每年的收获季节,他们会从高高的木制脚手架上纵身一跃,以此表示庆祝。

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一项极限运动基本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他们只用森林中的藤条来阻止自己坠落。

漂流者的天堂

南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岛屿,最靠近这些岛的陆地距离也有六千多公里,生物想抵达并在这些岛上繁衍几率相当渺茫。

但是在南太平洋并没有荒岛这一回事,因为不管这些岛屿有多偏远,它们都还是被开拓了。

首先登陆的是植物和动物,从咸水鳄、巨鳗到冠鬣蜥、怪蛙,它们为了生存不顾一切到达数千里远的岛屿。

▲ 咸水鳄

▲ 冠鬣蜥

接着登陆的则是人类,这些流浪者究竟是谁?他们又是如何抵达这些遥远岛屿的呢?

这些人类的旅程无疑是最伟大的探索行动,他们永远地改变了南太平洋的大自然。

蔚蓝大海

表面蔚蓝的南太平洋,海底有很多区域是很贫瘠的沙漠。

生活在这里的鲨鱼、鲸鱼、海龟,不得不行进遥远的距离去捕食生存。

每年,抹香鲸都要从南太平洋的一边旅行到另一边,进行觅食和交配,而它们的旅途大多因为交配失败告终。

▲ 抹香鲸

然而,少部分区域的海底还是很富饶的,比如新西兰海岸。

这里的珊瑚礁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同时这里也是热带企鹅和冲浪高手海狮的发源地。

海洋火山

南太平洋火山喷发后升起的陆地,为一些珍稀动物带来了生命的能量来源。

这些小岛也许外观不起眼,也许只是些微高出海面,但依旧吸引着各式各样的生物。

能在热带冰雪中兴旺发达的吸血虫、依靠火山泉孵蛋的塚雉、被珊瑚礁截留的大群水母群,都自在生活在这些火山岛周围。

▲ 水母群

奇异的岛屿

南太平洋岛屿的动物们,长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它们以最奇特及令人惊讶的方式演化着。

但岛屿生活可能面临着昂贵代价,一些剧烈的自然环境变化正在席卷这些奇异岛屿。

人类历史上的活动区域表明,南太平洋岛屿上的生命从未远离过灾难。

那么,无战斗力的鹦鹉、翻地觅食的蝙蝠和生活在树上的袋鼠,它们究竟如何适应惊悚的岛屿生活呢?

脆弱的天堂

南太平洋目前看来还算健康,我们依赖它维生,全世界超过六成渔获来自南太平洋。

但这里其实是个脆弱的天堂,像所有海域一样,它几乎没有受到保护,所以它也许无法再维持多久了。

我们该如何维护海洋及其野生动物?这片脆弱天堂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纪录片《南太平洋》的每一帧都美到让人窒息,但是这里同样脆弱的让人动容。

在BBC团队的努力下,在卷福温和细腻的声线里,我们看到了南太平洋的美,也看到了现实的残酷。

这个被人遗忘的世界角落,一直滋养着人类,但是得到的保护和反馈却极少。

期待人们能给予南太平洋更多的关注,如果你想对南太平洋有个全面的了解,那就从这部纪录片先入手吧!

《南太平洋》点击观看

DOCO热纪录 全球优质纪录片观享平台 & 影迷社区。

DOCO热纪录 • 映像现场 线下纪录片主题放映+文化沙龙。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爱上纪录片、分享好观 点、识得真知己!

如何成为「DOCO热纪录 • 映像现场」会员?

添加微信号:docokun,DOCO君带你加入「DOCO热纪录北京线下观影群」,不错过任何一场放映,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2 )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吗?

每一帧都是壁纸。纪录片的主题曲好好听撒~很有异域风情。这个纪录片最迷人的地方满足了我们对大海的想象,以及那些偏远小岛上奇异的不符合常识的动植物。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科技对小岛的影响,由于有了飞机,生物入侵来的比往常更容易一些,这样的行为已经导致了特殊动物从发现那一刻即宣告灭绝。因为捕鱼技术的提高,导致太平洋鱼类的减少。所以科技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可能让其他生物遭受灭顶之灾。站在外太空来看,整个地球莫不是一个大的零和游戏,你强它就弱。
这让我想起曾经素质拓展玩的捕鱼达人的游戏,需要每个小组克制自己,达到整个团队的利益最大化。
对于人类,或许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利用科技让整个达到一个对所有的物种来说相对更好的结果。

 3 ) 我们不知道的大自然

    从没有这么被震撼过。

    得到这部片子纯属偶然。想要练英语找些片子,学长给我了介绍了这部纪录片。我到六维空间上去下。呵,一部六集,一集不到一个小时居然差不多30G,让我有点小意外。差不多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才下下来。虽然花了些功夫,但是我不得不说,它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纯粹和伟大。

    打开这部片子,超级高清的画面令人沉醉。南太平洋的海洋天堂,无尽的蓝色,美到让人窒息。整部影片分为了海洋岛屿、漂流者、蔚蓝大海、海洋火山、奇异的岛屿、脆弱的天堂六部分来讲述南太平洋的种种。我知道了许多我原来未知的事物。在让我饱眼福的同时,又获得了一些科普知识。

    海洋岛屿一集,介绍了僻远的人类社会—恩浮塔岛,当地人为了生存完全依赖他们的庄稼和捕猎,让我对遥远的文明心生向往;漂流者一集,咸水鳄和巨鳗到冠鬣蜥,为了成功不顾一切到达数千哩远的岛屿的最后的漂流者们,永远地改变了南太平洋的大自然;海洋火山一集,目击地球上最大的海洋中的岛屿出生,成长和死亡,让我感叹大自然的伟岸;脆弱的天堂一集,国际捕鱼渔船为鲨鱼,给信天翁和金枪鱼敲响了警钟,让我明白充满生机的南太平洋从未远离过灾难……看着片子,仿佛我自己也置身于南太平洋。我好像融入了一望无垠的大海,漫无边际的天空和无数稀奇又可爱的动物当中。

    对于影片本身,无论音效或是画质,都可以说无可挑剔。BBC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客观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宏大的海洋画面。高速运动的飞鸟被慢镜头播放,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细节。雄海象、雌海象、企鹅之间的“爱恨纠葛”,让我感到了动物的可爱和拍摄者的精心设计,抓拍的等待和敬业精神。画面带给了我一波波视觉震撼:喷射流淌的岩浆灌入深海,在海底噼里啪啦地爆炸;汹涌水流潮起潮落诠释着大自然的力量;海鸟挥动翅膀的细微动作被捕捉,那羽毛的轻盈质感,完美的展现了舒展自由。或许,我们要感谢超高速摄像机和航拍技术,让我们能感受如此逼真的画面,而更应该感谢的是,摄影组人员不辞日夜的坚守。正是他们的不辞辛劳和敬业精神,才让我们感受到了如此震撼如此真实的大自然。

    记得拍摄队员要到阿根廷人迹罕至的小岛上去拍摄,考虑到小岛上生态可能会过于脆弱,拍摄队员花了很长时间把自己的所有仪器设备进行冷藏和杀菌处理,确保细菌不被带到小岛上。每一次拍摄完成之后,队员们都要清理可能存在的残余有害物物质,垃圾等,以免在拍摄的过程中或者拍摄过后给南太平洋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他们小心翼翼地进行拍摄,虽然很累,但是从每一集后面的花絮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我感到了他们伟大的人格,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严谨的工作精神。

    都说BBC是全球顶级的纪录片制作者,看了《南太平洋》,我的确领教到了。上课的时候,又看《冰冻星球》,画面一样清晰美观,细节突破很好。看看自己拍的片子,确实任重而道远啊~~BBC拍摄了许多关于生态保护的自然世界纪录片,它在给我们科普和视觉震撼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要注意保护自然,结束自己愚蠢的破坏自然的行径。就这一点立意而言,BBC确实是一家很具有公益精神的负责任的媒体。

【说句题外话,我确实感动于BBC的公益精神和客观中立的报道。但是我还是想问到底它是不是还是会有一定的立场性。就好像它收电视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它的广告主,服务的对象就是那些交了电视费的英国人呢?我看BBC的另一部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虽然片子也中立客观地找了很多地正反对比,有批评和赞扬,并没有拿一个声音说中国在海外的形象,但是整个片子好像都在拿中国和英国做对比,暗示英国在海外的部分衰落和中国的兴起。整个片子的基调也有点酸溜溜说中国有威胁的感觉。我不知道这算不算BBC的感情倾斜。】

 4 ) 海洋岛屿所感

   开篇的冲浪视角极赞,绝对是突破性的。在我印象中拍摄海浪都是从表面拍,虽然气势有了,可对海浪本身没有进行深入的体验,这总让人有些闷。这次爽了,从海底这个角度拍摄让我们把它看了个清清楚楚,真满足啊。
  食肉毛虫捕食的招数很神奇。它先是模仿树枝僵硬地立在树枝上,等果蝇飞到脚边,它就不紧不慢地弯下身子用六根尖脚一下就把果蝇夹住了。不是蝇类的反应速度都很快吗,怎么这么慢的动作都能把它抓住。后来我想到可能那只果蝇也没想到“树枝”能抓人吧。
  最爽的还是恩浮塔岛的渔民生活。在海里边潜水边钓鱼,真的很自在。从随身携带的章鱼脚上撕下一块做诱饵,然后把钩沉下去,等鱼上钩后就用嘴将其咬死,顺便叼在嘴上暂时携带。一般的钓鱼是在岸上用钓竿进行,看不到水里的情况,和鱼仿佛处在两个世界里,不免有些闷。这下可好了,跳进清澈见底的海里去钓鱼,想想就敞亮就自在。这种自在在于人能够在自然怀抱里得到极大限度的满足,想怎样爽都没事,不用怕水脏,不用怕弄湿衣服,不用担心捕食动物,甚至能看到海底的一举一动,真是很顺心啊,人仿佛与大自然融合在了一起。

 5 ) BC被喧宾夺主了有木有!!!

  谁说不是呢,我也是因为BC才找来的这个片子,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观看的过程中我却完全忽略掉旁白了,单单是那一幅幅美到骨子里的画面就已经让人忘了快进(= =+)。

  然后就看了一个很喜欢的镜头,雄海象轻拍雌海象的背,雌海象一边伸手去撩雄海象的爪子一边呆萌而又紧张的瞅着周围挤得满满的帝企鹅们,心里估计在想:这么多企鹅呢,别动手动脚!!
  看到这我就决定不看了,等留着和媳妇儿一起看吧,这么有爱的片子,自己看的话就可惜了。
 
  等我关上播放器再次回味时,才突然想起我是因为什么来看这部纪录片的,于是不禁觉得好笑,BC的声音完全被我无视了嘛。

 6 ) 无尽的蓝色,美到让人窒息,脆弱到让人动容

南太平洋的海洋天堂,无尽的蓝色,美到让人窒息,脆弱到让人动容。每集之后都有一个拍摄背后的故事——在水下拍10米巨浪的形成、为了拍咸水食人鳄鱼在荒无人烟的湖边潜伏、追寻极稀少的白肚子树袋熊、水上水下费尽心机拍摄虎鲨扑向有正在学飞的小信天翁、火山溶洞里拍小企鹅英勇抵御螃蟹、跳进渔网拍摄150吨的金枪鱼在渔网中垂死挣扎——向这些摄影师们致敬,他们的执着于敬业带给了我们极致的画面与震撼!

 7 ) 只是一个超了140字被强扔在这的小牢骚

从初中就开始看,电脑里一直存着,最喜欢第四集,岩浆滚入大海的那一幕、鸟瞰环岛的那一幕很震撼。 记得高中时候拿到班上放,本以为大家会惊叹一下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是大部分人都很漠然,玩手机的,做作业的,跑出去打球的,让我很受伤。 从此我就有条规矩:再也不把自己喜欢的好东西随便分享,除非对方是对我很重要的人;一是别人不会懂,二是,自己也不要把任何想法或事物强加给别人,三是,好心被当驴肝肺真的太心寒。 但是,任然避免不了受伤,也许是我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吧,至今,总把什么都藏在心里,自己默默消化,默默开心,也养成了欲言又止的性格,不知道这颗心什么时候才再对一个人开放。

 8 ) 心灵最好的治愈

第一次看这个系列的纪录片是在央视纪录频道,我最喜欢的一个频道。后来看原版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卷福配的音。但无论是怎么样的声音做注脚,当大自然的魅力图卷被高科技摄像技术不失真的捕捉,在面前展开的时候,我想每个人都会不住屏息凝视,被震撼,被吸引……

总觉得,作为现代人,有的时候是可悲的,蜗居在钢筋水泥的小格子里,困顿在移动的铁盒子中。记得第一次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北京正在大雾,厚厚的一片污浊,压得整个城市都透不过气。于是只能在家中“体会”自然的纯净聊以慰藉,也因而邂逅了《南太平洋》。

这是一个关于一片海,一群岛, 还有一些人和动物的故事。平静安宁,虽然也会有些悲伤的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睁着眼在海里捕鱼的原住民,镜头向上,海水的蓝与天空的蓝通透成一体,早已分不清人和鱼是在水里游还是在天上飞…… 这是怎样的一种和谐,与大自然亲密无间却又彼此相安无事,这难道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的境界么。我不知道人类为什么渴求天堂,却不能珍惜自然的馈赠。跟随摄影机走了一遭南太平洋,我只想说我无法想象比地球美好的地方。

有时我就在想,或许海和岛在我心中早已成为了一个抽象词,我不与它们常见,因而心中走就没有了具体的意向。我久居城市,麻木与疲惫,呼吸着浑浊的空气,行走在灰色天空下,目之所及都是人工的色彩与痕迹。我是否忘记了我与自然的联系,忘记了年幼时对着书本上的图时对它们的向往与想象。我太纠结于自己的社会属性反而忘却了内心那份自然的呼唤。或许无论人类如何发展,内心深处却永远住着一个大自然中野性奔跑,自由追逐的孩子。因而,或许回归自然,回归本性,才是对不堪重负的疲惫心灵最好的治愈,取自自然的给养。

被圈养太久,或许我也需要自我放逐,像纪录片中讲述的那些流浪者般。跟着镜头,做心灵的放逐,再一次寻回人类的本真……一切自然而生,自然而张,悠然自得,自由自在。颜色是绚烂的,镜头是流畅的,在一次次高空鸟瞰中,在一次次近距特写里,几个小时中我就这样与自然亲密接触。无法形容,那种美是摄人心魄,夺人呼吸。那种神奇,是不加雕饰,纯净天然。

特别喜欢这部片子的背景配乐,出自作曲家David Mitcham。片头曲《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插曲《Mooki Ana Low-Hey》《Hey Nama Kay》《Ho’okahi Moana Uli》三首带着悠远的人声,以及《Journey Through Paradise》《Once There Was An island》是我的最爱,每每听到,脑海中都会勾勒出心中那个纤尘不染,轻松自在的南太平洋,在地球的一角,静静地在时间中安详。看完这部片子,我就在手机里下载了背景音乐。我知道,我带不走南太平洋,如果会破坏它,不如不去打扰它的平静。但是我知道,每当我放起那些音乐,南太平洋都会来到我身边,带着海浪清新的味道,给予我大自然的宁静安慰。于是乎,伴随着乌克丽丽轻快的旋律,金枪鱼群变换着阵型,在一片似海又似天空的蔚蓝里忽闪忽闪;珊瑚丛在温柔的洋流中荡漾荡漾;远处岛民咿咿呀呀的唱着悠远的号子,迎着碧波粼粼,连久居城市心中的浑浊也会一下清澈开来……

只是希望在若干年后,我们还能留得住这美好,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因为我们总需要那一片休憩的岛屿,看海浪拍打在岸上……

 短评

Benedict Cumberbatch 配音

9分钟前
  • 许多多
  • 力荐

逼逼西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果断不能错过!蓝光版的画面看起来真是绝顶赞!在那片深邃的蓝中有各种惊叹,恐怖,还有奇葩!完完全全的刷新了我的视野!!!每一个画面定格起来再截图都是一副完美的桌面!!!BC的配音大大的加分,voice porn!!!!舒服到不行啊!!

12分钟前
  • 力荐

绝色神作

15分钟前
  • Vlasta
  • 力荐

相比于Planet Earth,BBC这部新作的亮点在于,它展现了南太平洋的的整个生态系统,从自然地理到人类社会,尤其是加入了后者;所以学人类学的童鞋也非常值得一看,里面有很多“西太平洋上的阿尔戈英雄”。整部片子的基调是Anuta岛式的可持续发展,而反例则是著名的复活节岛。

17分钟前
  • 曳尾于涂
  • 力荐

这个片子实实在在地延长了我的生命

22分钟前
  • J05EPH
  • 力荐

那是一片蓝色的大洋,它赋予了我们这个小小星球的生机。BBC每一部自然纪录片都堪称至高无上的经典。

25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力荐

主题曲是Over The Rainbow,让我小小高兴了一下。可惜不是爵士讲解。

30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最喜欢里面慢速摄影的部分,在高清的镜头下太迷人了。每一集里还有不少值得人类反思的情节,推荐中学地理、生物老师们都放给学生们看看~!

31分钟前
  • BunnyEver
  • 力荐

神奇,恐怖,新奇,你从未见过甚至想过的景色和镜头!

35分钟前
  • 大骗子威尔伯
  • 力荐

Anuta.

39分钟前
  • 九十岁的少女
  • 力荐

看过其中一部,壮丽,用一个个小主题串联这么多素材,也很有创意

42分钟前
  • 宇宙背包客
  • 力荐

Benedict的帮白哦!

44分钟前
  • PANPAN.
  • 力荐

好吧身为一个重度恋声癖,我承认我是冲着BC的旁白去看的。BBC09年的片子,制作极其极其极其极其精良,慢速摄影美到爆!

49分钟前
  • 弥呀
  • 力荐

无语。。。。。那片蓝色!

51分钟前
  • Shonior
  • 力荐

这次配乐进步了。

56分钟前
  • 格伦夏尔
  • 力荐

没有“在看”这个选项,我也愿意看上一辈子,Over The Rainbow好好听

59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力荐

人间绝美,比《海洋》好看一千倍。

1小时前
  • 深红
  • 力荐

小鸟10天就要学会飞行,不然就饿死了

1小时前
  • 宝塔糖
  • 力荐

看的是高清,画面真是一级赞!

1小时前
  • 凯凯
  • 力荐

一定要去

1小时前
  • SL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