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略知她一二

剧情片法国1967

主演:安妮·杜普蕾  玛丽娜·维拉迪  Joseph Gehrard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播放地址

 剧照

我略知她一二 剧照 NO.1我略知她一二 剧照 NO.2我略知她一二 剧照 NO.3我略知她一二 剧照 NO.4我略知她一二 剧照 NO.5我略知她一二 剧照 NO.6我略知她一二 剧照 NO.13我略知她一二 剧照 NO.14我略知她一二 剧照 NO.15我略知她一二 剧照 NO.16我略知她一二 剧照 NO.17我略知她一二 剧照 NO.18我略知她一二 剧照 NO.19我略知她一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6 16:24

详细剧情

与戈达尔的其它作品一样,这部电影并不遵循传统的电影叙事弧:开端、冲突和结果。相反,它为观众呈现了女主角朱丽叶·詹森(玛丽那·维拉迪 Marina Vlady 饰)24小时繁杂但空虚的生活。60时代中期的法国,各种社会哲学思潮都在发生变化,朱丽叶表面上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已婚母亲,身份之后却是一个兼职妓女,独自应对沉重的生活压力。朱丽叶先把哭闹尖叫的孩子送到一个专门为应召女郎照看孩子的男人那里,然后开始她一天的生活。购物、做家务、带孩子,她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时常被客户的约会所打断。   片中的故事形态早已支离破碎,充斥着各种旁白、字幕、符号、毫不相关的镜头画面。虽然影片在拍摄时有脚本,但是戈达尔要求演员在表演时突破“第四道墙”,随机创作台词,与镜头外的工作人员进行互动,使得这部影片充满了实验性和批判意识。

 长篇影评

 1 ) 我略知她一二 - 长短评

爱上这种间离效果。面向镜头讲述自己,接着转脸融入生活。这样的镜头是真实存在的,它并不会出现在生活场景中,就如电影里不会出现摄像机的实体。但镜头是存在的(只有望着它时的一切才是真实的),所以述说在继续,那是意识的短暂觉醒,随后又半睡而去。这是对《柏林苍穹下》那层层叠叠的内心呢喃的离散与抽取。这是对克氏的那句话的(世俗)注解:"To be exist is to be with oneself alone before... the Camera." 语言是家园阿,是在这片空无中抓住的零星半点,但空无是必须的,所以不能让语言充塞,所以镜头隐去,所以转脸融入生活。

这种间离效果还体现在音乐上:它响起一如它终止那样突兀。

镜头是一种来自高空的绝对注视,借此我们真实存在。

 2 ) 在失败中,知道了孤独

最近我在看新浪潮戈达尔的电影,接下来准备看他在《电影手册》写的一些评论。这个出生在大资产阶级之家的电影人,一生反叛,试图扮演无产阶级,从小喜欢偷窃,长大了不想干“正经”工作,躲在资料馆不停看电影,伴着《精疲力尽》里的一副跳帧、一生无因的枪声,新浪潮开启。

尽管如此,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难以改变,出身大资产阶级而反叛,和身无一物而反叛,不是一个概念。“一种天堂”一样的原生家庭给他打下扎实的审美和文化基础,尽管试图无产,但骨子里仍是精英主义。他的知识太庞杂,戈达尔有很多名言,电影里的,“成为不朽,然后死去”“爱情失败后,在失败中就知道了什么是孤独”“不是要拍政治电影,而是要政治性地拍电影”。

喜欢的一段在《随心所欲》里:

——你对爱有何看法? ——那是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莱布尼兹提出了随机性的概念,随机真相和必要真相构成了生活。德国的哲学家给我们揭示了,在生命中,人只考虑生命的劳苦和错误,那人定会设法应付真相。 ——爱不应该是这唯一的真相吗? ——那么看来,爱应该会总是真的。 你知道任何马上知道他所爱为何的人吗?不。当你20岁的时候你不知道。你所知的都是些零碎的东西,你会武断地做选择,你的“我爱”是不纯的事务。但要完全的去爱你所爱的,你需要成熟——意思是探求。这就是生命真谛。 那就是为么爱就是个解决的办法,如果那是真的话。

法国电影最迷人的我想不是那些优雅的图景,而是其中无处不在的思辨。戈达尔因为他的反叛也早早被主流电影排除,但探路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他一直反叛,在探寻,每一部电影都是对庸常电影的反问,除了思想,他还要改变人们看电影的方式,你必须带着自己的思想去碰撞。

而中国,自始至终缺乏的都是这个东西,中国人讲究的是某种智慧,大多数人因为这种智慧被庇佑,从而拥有了钝感力,一切都是为了“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到底为何要这样活着?即便有一天成了发达国家,是否就可以不为了活着而活着,我很质疑。这种“活着”的智慧有一种可怕的残忍,它告诉我们,那些细碎的感知其实是不值钱的,一切都要奔着实用的角度去,我很难不说这种“活着”的态度不是一种“死去”。

大概,活着就是保持感触的开放,开放意味着受伤,然后在这个“活着”的环境里,无处不感受到失败的经历,然后在失败中,我学会了孤独。

 3 ) 《我略知她一二》:我在梦里看见了合体人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134.html

她站在窗户前,看着镜头,然后目光从前方转向右侧,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这个女人是玛丽娜·维拉蒂。她是一位女演员。她穿着一件有两条黄色斜纹的深蓝色毛衣,她有俄裔血统,她的头发是深栗色或浅黄色,我并不确定哪一种。”然后她的头慢慢从右侧转过来,继续对着镜头,开始说话:“老爸布莱希特要我们演员说话如同引用人的话语一般。”接着,她又将头从前面转向左侧,低沉的声音再次传来:“这个女人是朱丽叶·詹生。她住在这里……她没有俄裔血统。”

从右到左,一次简单的转向,却不再仅仅是一个动作,而是变成了叙述的转变:右侧时她叫玛丽娜,左侧时她叫朱丽叶,右侧时她有俄罗斯血统,左侧时她没有俄罗斯血统——一次转向就是一次命名,一次命名就是一种否定,那么她到底是谁?谁给她命名?为什么转向会发生否定性的改变?这是一种感观上的疑问,但是当她在正面对准摄像机的时候,其实解构了不管是右侧还是左侧的命名,因为说话是引语,也就是所有的命名都被放置在引号里,不管是直接引语,还是间接引语,都远离了自己的语言,甚至远离自己的存在。

这是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一次运用,那么站在镜头前的她是一个在《我略知她一二》电影里的主角?还是可以从电影情境中挣脱出来的演员?或者就是和那个低沉的声音对话的人物?不仅仅是拆解了表演和真实直接的那堵墙,连电影本身也似乎不存在了——那个低沉的声音是戈达尔发出的,他站在镜头后面,他不出现在电影里,但是他却在提问,在叙说,在语言的世界里,一切都是被他控制了,即使他说出“不过那并不重要”的时候,声音也支配了场景:它控制了她的转向,它命名了她的名字,它取消了重要性。

起始的一幕,已经宣告了戈达尔的影像实验,而当一切都被声音控制的时候,一切都在声音中命名的时候,是不是索性拆解所有的墙:作为观众何不也来命名——她是谁,或者叫玛丽娜,或者叫朱丽叶,但是我还是叫她朱丽叶。这是自由选择?当场景在电影里过渡,当故事在叙事中展开,当结局在时间中出现,其实在87分钟封闭的时间里,观众是不自由的,或者说,在不选择意义上,才可以被称为观众,一切的阐述,一切的评价,都只在87分钟之后变成观众自己的东西。

如此,其实在一部电影中,已经被分隔成了不同的单元,而戈达尔就是要在电影里和电影外建立自己的影像叙事,无论是盖斯达特心理学还是小说社会学,无论是具有波普艺术理念的臀部文明,还是可口可乐为代表的消费主义,电影其实变成了一部社会学论文,而在里面,断裂式的存在,从电影里面扩展到电影外面,从语言过渡到行为,从政治延伸到经济,而最后那些存在于87分钟里的人,也都变成了一个个断裂的存在,从而成为60年代法国社会的样本。

“2 ou 3 choses que je sais d'elle”解构是从片名就开始了,2或者3,是分散的,是游离的,是模糊的,像数字一样在屏幕上跳动,这便是她——一个叫做朱丽叶的女人的生活状态。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是“2”的过去,她可丈夫可能还会有第三个孩子,这是“3”的可能,在过去和未来数字中,现在在哪里?这其实就是朱丽叶的矛盾现实,当她把哭泣的女孩送到那个寄托的地方的时候,走在街上的时候,画外音的戈达尔依然用低沉的声音说:她的生活一年又一年的重复,男人不知道她的真实状态,她可以骗他,而结婚了之后,孩子有了,她还会骗她,只要第三个孩子出生,一切就没事了。2指向的是过去,是谎言般的过去,3指向的是未来,掩盖谎言的未来,那么真实的朱丽叶是谁?

是一个兼职的妓女。所以这是“一个关于妓女的生活”,但是在3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她就只能在2的世界里,在掩盖谎言的生活里,于是错乱,于是倒置,于是隔阂,便成为生活的主题。而2的过去带来的现在,在朱丽叶的身上首先体现的就是孩子本身的分裂状态: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男孩似乎乖一点,女孩似乎很爱哭,当朱丽叶开始一天是生活和“工作”的时候,她不得不把爱哭的女孩送到寄托中心去,而所谓的寄托中心其实也是一个妓院——那个老人推开门,对着里面暧昧的男女说:“还有七分钟。”然后听到了敲门声,朱丽叶把女儿送来了,接着老人把哭泣的孩子带过来,原来那里有好些寄托在这里的孩子,于是朱丽叶走了,老人再次走到那里推开门,对立面的男女说:“还有三分钟。”接着敲门声再次响起,老人开了门,进来的是一对男人,他们走进了老人安排好的另一个房间。

这里有孩子,有男女,这里是关于未来的场所,这里也是现在的发生地,当这两种人群被安置在同一空间里的时候,是不是一种嘲讽?而朱丽叶出门,一整天的生活似乎也在断裂中被铺陈开来。她去了服装店,去了洗头店,去了租用的犹太人公寓,去了丈夫的加油站,去了和玛丽安娜一起拍照的房间,最后又去了和年轻小伙在一起的酒店,最后回到了家。一天的生活和工作被不同的空间割裂,被不同的场景所切开,这就是朱丽叶的现实。而在每一个场景里,她也在一种左右摇摆的状态中,在犹豫、矛盾的情绪里。服装店里试用新的衣服,她拿起了青色的毛衣,服务员推荐了白色的衣服,她又挑了黄色的一件,并且说他们连蓝色和绿色都分不清,但是最后她一件也没有买,空手而进空手而出,只不过是一种行为的在场而已。在咖啡店里,她坐着翻阅着时尚杂志,要了一杯可口可乐,作为戈达尔所称的资产阶级消费主义的实践者坐着,而对面是一个穿着白衬衫的优雅男人,他抽着烟看着她,却不对话,在这样一种行为和语言的割裂中,戈达尔低沉的声音响起:“我看着我,主观地认为别人也在看我,这种想法与客观的现实差距很大,因为我明明无罪,有时却被当成罪犯。”男人看朱丽叶,朱丽叶看男人,他们在看着别人,却也像看着自己,他们不说话,却思绪万千。

镜头在说话,低沉的戈达尔在说话,海报在说话,在那些场景中,说话者总是隐藏在里面,这是一种声画分离,而这种分离就是语言的意义探寻,语言表达什么,语言是不是指向行为?那杯咖啡被搅拌,加入糖,融化,然后形成一个图案,在这一切都发生的时候,镜头里只有咖啡,而那个实施行为的人在哪里?那只手是谁的?“主题和主题的连结,那个转移,如果有可能的话,这些东西会联到一起,也就是说在社会上生存,共同存在的东西,但是社会关系经常是暧昧的,我的思考结合之后又会分裂……”似乎是戈达尔代替咖啡在说话,而说话的主体被隐藏了,似乎引导行为的语言也不存在了,所语言好而行为,甚至行为和动机之间,并不存在着统一的逻辑关系,它是分离的,断裂的,甚至是自我解构的。

所以在这些断裂的场景里,镜头语言反倒变成了一种割裂的符号,朱丽叶的丈夫坐在餐馆里,他的旁边坐着一个抽烟的女子,两个人是陌生人,是第一次见面,在开始对话之后,镜头总是只给了一个人的位置,另一个对话者总在镜头之外,里和外拆解了对话本身,于是对话的内容也变得支离破碎,他和她交谈,说些话题,但是是要感兴趣的话题,要说真实的话,于是他说:“我的生殖器在我两腿间。”女人一直在镜头里抽烟,她转过脸去看他,也转过来看镜头,她说,我为什么要说?她说,我不觉得可怕。之后镜头又全部给了他,他在本子上写着什么,但又涂掉了,书写和涂抹构成的对立关系,最后他问的一个问题是:“你对自己了解吗?”

镜头的割裂是明显的,但割裂的同时似乎又在创造另一种语言,就像一开始对于朱丽叶的命名一样,她会从场景中跳出来,以面对镜头的方式解放自己,而在这一天中,很多有关无关的人都会以这样的方式拆解掉第四堵墙,去除表演和生活,表现和再现之间的区别:那个来自郊区的女孩说,自己没有工作,每个月来巴黎两次;那个洗头店里名叫荷勒特的工作人员说,不相信什么未来,也讨厌闭门不出,喜欢看电影,但是夏天不看,希望看戏剧,看书,特别感兴趣的是传记,最后她说:“如果弗朗索瓦和我结婚,我想生活也就是平凡的事。”来自郊区的女孩,要和男人结婚的女人,他们只是一些旁人,但是当面对镜头开始说话的时候,他们其实具有了社会学的意义,镜头更像是一个社会调查的文本,而这个文本所选择的就是那些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被生活有意无意割裂的人。

割裂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更在于身份的分裂,朱丽叶看上去是家庭主妇,但是是兼职的妓女;丈夫是加油站的工人,却一直在写给自己看的书;朱丽叶接客的那个男人是个秘书,在地铁上工作……而被命名的朱丽叶最大的身份差异就在于她既是一个用肉体赚钱的妓女,也是一个思考形而上的哲学家:在服装店,她思考现象和物质的关系,思考秩序理论,“我流泪的时候,并没有在泪痕上表现出来。”在咖啡馆里,她想到了个体和世界,当一块糖融入咖啡,“现在我在世界上,世界就是我。”在丈夫的加油站外,她的内心声音是:“乱用各种符号,只能招致对语言的怀疑,我连头都已浸没在文字意思的泥沼中,现实,被想象力的洪水淹没了。”最后站在酒店屋顶上的时候,她说:“特殊的表情只有胶卷拍下来,才是唯一的,才是自己的。”而在家里当孩子睡去,她的声音是:“我自身的意义还没有死去。”

朱丽叶是哲学家,丈夫是哲学家,玛丽安娜是哲学家,抽烟的女人是哲学家,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一种形而上的意义上发出声音,和现实有关,却又超越现实,而戈达尔那个低沉的声音一次次响起,似乎把所有人都纳入到了一种社会学体系中,而其实,这就是戈达尔最大的用意,就是把错综复杂的个体纳入到一种整体里,就如朱丽叶曾经说过的那样:“我喜欢说在一起,因为‘一起’是几万人的意思,差不多是一个城市。”这是巴黎,当个体被分隔开来的时候,他们都是独立的却也是无助的人,所以“巴黎让我感到压抑,过去语言的丰富性正在消失,未来的城市不知去往何处。”只有现在,在一起的现在,用思想实现整体性的现在。

指向的就是这个断裂的社会,“内阁人名格鲁菲力叶为首都圈的主席,首都圈计划进入准备阶段……”这是一开始广播里传来的声音,内阁、计划、首都圈以及作为大众传媒的广播,其实是另一种声音,另一种语言,它以强力的方式影响生活,“首都圈可以让政府更好推行阶级差别计划。”所以在这样的一种语言里,个体被分隔,有人失业,有人贫穷,有人也便沦为了妓女。而在巴黎之外,法国之外,整个国际社会似乎也处在这样一种割裂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和消费社会、美国和欧洲,战争和革命……而戈达尔像以往一样,对于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进行了挖苦、嘲讽和鄙视:关于1965年河内政府的反轰炸计划,时尚杂志上美国女郎嘴唇上的美国国旗,越南战争有关的大幅图片,放在草地上的各类商品……

割裂的生活,割裂的语言,割裂的身份,割裂的巴黎,是不是有可能像朱丽叶说的那样“在一起”?“思想不能抓住现实,只是现实的幻想。”这是朱丽叶的丈夫在本子上记录的话,当现实需要这样一种幻想的时候,它也可能会成为“在一起”的隐喻。朱丽叶的儿子做了一个梦,梦里他走在一条悬崖边的小道上,这时对面走过来两个人,在谁也不让的情况下,那两个人变成了一个人,“他们合体了。”而这个在梦中合二为一的合体人,儿子明白无误地告诉她:“妈妈,他们就是北越和南越。”被分割的越南,在孩子的梦中统一,这是对于主导越南战争的美国的讽刺,所以,“我无法忍受称霸世界的美国。”

在梦中实现,却也是对于割裂的一种终结,所以在最后,当朱丽叶和丈夫上床的时候,似乎就以一种恢复自我的方式走向了统一,一个家,一张床,男人和女人就是妻子和丈夫,于是戈达尔低沉地说:“一切将被遗忘,一切回到起点。”

 4 ) 炫了一把哲学

六,七十年代巴黎有福柯,德勒兹这些欧洲思想的巨头,电影也因此哲学的一塌糊涂。影片描述了一个表面为中产阶级实则还兼职JV为生的女人繁杂又空洞的一天。其中有不少絮语和思考拾零,主要是对语言、情感、形象、表达、人的有限性及日常生活的枯琐的思考,兼有工业社会、消费主义、政治、战争的话题。标志性的长时间固定镜头、模棱两可的对话、鲜艳的色彩、吵杂的环境音、大量标牌、建筑工地镜、打破第四面墙、人物靠着花哨墙面的构图。在其中能看出后现代哲学的各种思潮,有海德格尔的语言是存在者的家;索绪尔的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胡塞尔的现象学,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连同它的日常物件和思想(现象、行动者和语言表达),如其对使用者所显现的那样;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不畏惧虚无的人凝视着镜头,真实在被揭穿;波伏娃的第二性,我不羞耻也不害怕,但我没有想要谈论它;维特根斯坦的语言的边界,逻辑图像理论等等,甚至有早期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对话,什么是聊天。总之有点庞杂混乱,也许对于戈达尔的作品,我们仿佛也只能略知一二,对于自身或者对于世界而言而言,情况好像也一样。

 5 ) 2 or 3 Things I Know About Her

大师的作品,总是要膜拜一下的。而且,总是在看了别人写的评论后,才真正理解的。
福柯、德勒茲等哲學大師年代,電影的哲學化,總是難免枯燥、晦澀、難懂,但,卻是回甘無窮。
60年代除了哲學背景外,巴黎城市結構的變化,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如何把中產階級留在城市,成為很多城市面臨的問題,一如NYC。
电影中没有明信片式的巴黎,卻好像是百廢待興的建设中的一座新型的城市一样。
曾經優雅的巴黎女人,內心的空虛與壓力,隨著生活之地遠離巴黎腹地,而变得重心全失。而这个女人的身世、背景复杂。
影片中,大量的符号、意向,意义丰富至极。大量的廣告,彷彿暗示著某種生活狀態。Landscape成為主客觀鏡頭交替的場域。
始终让我费解的是:影片中场景过度,或者故事分段时,起始镜头的重复一次的意义何在,那种one more的方式,似乎多了一层视角空间之感。

 6 ) 2 ou 3 choses que je sais d'elle

看到这个电影居然只有一篇长评,不过上面那人的标题我想起之前写过的一篇妓女与哲学家的文章,结果引起了围攻,那是我第一次见识网络围攻的力量,不过本人挺无所谓的,我挺讨厌一开口什么事都和道德扯的人,就像书金阁寺里那些个虚伪的人一样,人生在世不就是一叶扁舟随波逐流么
不过话说回来,看法国人的电影也是一门课程,最重要的就是对艺术的感觉,细腻而温柔的触觉感

 7 ) 語言是什么,生存是什麼

电影导演让·吕克·戈达尔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世界电影史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戈达尔的电影从来是选择非常规的电影制作模式,这也是为何他能有所突破,并掀起世界电影的一代风波。

选择戈达尔的《我略知她一二》来讲述,是因为这里面掺杂了许多我感兴趣的点。如,如何用电影来解剖、实验人类的语言,再如,在电影中体现人对自我的身份认同,以及如何用视听来描述日常外表下人的真实心理活动(而这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电影这门艺术形式的短板)等等。

首先,这部影片呈现了女主角朱丽叶·詹森一天的时间内,表面繁杂但实则寂寞的生活。朱丽叶表面上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已婚母亲,而在其身份的背后却是一个兼职妓女,生活的巨大压力时刻侵蚀着她。影片没有基本的故事线,也没有设置好的激动人心的情节与高潮,以主观的方式随意剪辑镜头与声音,在其中布满了随机的旁白、背景音、广告、符号与镜头场景。影片极具实验性,也有对当下政治社会与泛故事化的电影制造业进行了嘲讽与批判。

影片的开头出现画外音在叙述,戈达尔很喜欢用这种纪录片风格来造成一种间离效果,以此降低对形象的欲望。这也是受到维尔托夫导演的影响。片中的声音说到8月19号巴。黎首都圈的扩张计划作為一种政令被公告叙述的主角為谁,不知道,也许是戈达尔本人,也许是她的丈夫,也许是在巴黎生活的一个新闻编辑部一个激进的小职员。这一公告与电影主体形象并无关联,而仅仅为了“揭露影像与声音之间的冲突”。从而关注“声音是如何被用来抵抗影像的”这一问题。——电影:从表征到现实「英」斯科特·拉什

男低音的旁白介绍并引出了影片的主角,画外音在以谬误的形式描绘这位主角的着装与发色,这里预设了我们主人公以两种不同的身份与姓名于同一形象之中:一是女演员(兼职妓女),另一则是家庭主妇。下一个场景便是在朱丽叶(女主角)的家中了,两个男人出现在餐厅里聊着政治,一个是她的丈夫。有意思的是他们是背对着摄像机,所以并无法看清他们的脸。随后家庭主妇朱丽叶一边做家务一边与拍摄者聊天,而在客厅的丈夫则一直地催促她(丈夫仍然未出现在镜头里)我们不得不从她的描述和话语中一再地分心。随后画外音再次牵扯到政府的政策,只要政府下了命令,阶级分化会更加严重,而资本家们是不会管大多数市民的意愿的。这是影片的社会背景,也是戈达尔想要引起人们警戒的社会现象。接下来,一个摇镜头,一次意味深长的喘息时间。戈达尔再次反叛了电影的制作准则,他将一整个摇了两遍的相同被摄场景全部丢入了这段叙述之后,仿佛是楼宇与底层人民无声的呐喊,摄像机无奈地摇头,眼里全是迅速发展的城市框架那真正内核的不堪一击,让人们不仅停下反思与遐想:究竟这些城市,这些高楼大厦是谁的,为何而建呢。首都要扩建,人民又要去哪里才可以容身?

几个镜头过去,从叙述中知道了朱丽叶的前半生并不好过,她有着三个孩子,吃饭住宿都是问题,所以她去卖春是她现任丈夫所支持的。

交代了家庭关係后一段母子各自陈述了各自的梦(小儿子的梦,双胞胎和成了一个人)随之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妈妈,语言是什麼”

“语言就是人住的地方,像家一样。”

而这随后的一系列论文式的独白全由语言组成,或戈达尔的电影从来没有主题,我也总结不出这部影片的主题,他的电影语言总是独树一帜,看似在叙事,但总是用些象征性的符号、图像来回穿插。有意无意,因為他想要表达的似乎太多,想要影射的似乎更多。克洛德·奥里耶认为,从《美国制造》起,戈达尔作品强烈的幻觉特征在一种永远重复的,可以代替其对象的描述艺术中得到肯定。这种描述客观主义也是批评的,甚至是说教的,是《我所知关于她的二三事》、《各自逃命》等一系列影片的主要特色。—萨杜尔《法国电影史》

在戈达尔这里,思考不仅涉及画面的内容,还涉及它的形式、方式和功能,它的虚构性和创造性,画面上的听觉与视觉关系。戈达尔对幻觉没有丝毫的好感或同情,它的客观主义从未丧失其美学元素。—吉尔·德勒兹《时间-影像2》第一章 超越运动-影像

在这之后影片再次交代了朱丽叶的双重身份,一个入不敷出的母亲和一个兼职进行性交易的妓女。

随后她去服装店,自我分析,去咖啡厅,观察别人。

在此我也不得不佩服戈达尔对於女性的心裡剖析之準确,在朱丽叶看中一件衣服而準备去银行取钱后有了这样一段独白:

“感情不见得常常会和物质混合,例如慾望,有时时刻清楚慾望对象,也有不知道慾望对象的时候,有时认為没有什麼,具体要说什麼也不知道,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儘管没什麼放心不下的理由··”这种对自己行為的不确定性我认為在我自己的身上就有很好的体现了,在我们与别人交流的时候谁又是时时刻刻运用逻辑,清晰準确地表达自己呢,每个人都通过彼此外在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来判定彼此的心思(我们擅长揣测,更擅长误解),所以我对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博格曼代表作《野草莓》的开头,主角维克多的叙述有着深刻的印象:“在我们同他人的关系中,总是充满了对对方性格和做派的议论及评价。因此我放弃了几乎所有所谓的关系。这使我的老年生活倍感孤独。我的人生充满辛劳,我心怀感激。”

如果我们追溯起人类语言的产生与使用就会知道,语言的产生是由于情感的需要。最初的语言是具有象征性的,理性和语言是人类区分开与其他动物的最主要特征,人类独特语言的灵活性与社交功能使得我们更高效率思考与沟通。它的虚构功用使得人类发明各种社会制度,文明,国家以及法律等等,以使人类更好的互相协作,运转人类社会。从近代开始,人们的沟通方式随科技的发展迅速变换,但自人类开始进化起,我们的境遇真的有所改善吗:交流快讯,浏览快餐,搭乘快铁…伴随而至的思维奴性与感受麻木,精神越加的滞后,由语义不当而生的误解比比皆是…所以现代人与人之间日常的交流模式是否能真正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没有语言人类是否真的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爱彼此,而不是总那么草率地“了解”与“同情”他人呢?

回到电影,朱丽叶接著去了咖啡馆,一个男人在翻动报纸和搅拌杯子里的咖啡,他对面的女人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意识地反复翻著一本没有内容的杂誌,她看着同一种表象。就像我们天天遇到的无数个陌生友邻一样,第一眼看上去,贫乏透了,第二眼看上去,更加不想费时间加以了解。於是我们的思想者反问道,物质是什麼?接下来又是一段可以当作警世的一副长篇。其中有这麼几句是我有感的:

“有时我会崩溃,不能从客观的角度看问题,有时不能从主观束缚中解放出来,有时也会高估自己,因為不能摆脱虚无主义的影响,我应该倾听,应该拋开以前的想法,重新审视自己的周围,我的同胞我的兄弟。“

完这段,我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短篇《一个荒唐人的梦》 这是影响我比较大的短篇小说之一,俄国动画导演亚历山大·彼得罗夫也曾制作了改编后的同名动画。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3ef794a90100mg8a.html

《荒唐人的梦》亚历山大·彼得罗夫同名动画

这个小说总的来说讲述了一个自杀者在准备结束自己生命前的遭遇和他经历的一个意味深长的梦,遭遇与梦使他感悟了生活,如获新生。虽然这是一个荒唐人的经历与梦,却是所有人类的生存反照。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放弃了自杀,而是决定寻找人生真理,认识幸福的规律,他说到【重要的是你要像爱自己那样去爱别人,这是关键所在,这也就是一切,别的什么都无所谓,因为你马上就会知道如何建立起天堂了。】可以说呼应了上一段戈达尔的“聆听自己的同胞”。也可以说是一位虚无主义者(认定生命无意义)的一次重生。生命本身并无意义,谁都会死,宇宙和时间箭头的规律是前进,消亡和衰败,所以重要的并非追寻值不值得活下去,而是是你赋予它了什么意义,这个意义是否会有实现的可能,能否让你的生活发光发亮,足够给你的邻人热量与勇气。)

让我们继续读一段戈达尔的旁白

”但我们从何而来,為何而来,上帝创造了天地,当然这麼叙述太过单纯,我们应该认真些。语言的境界就在世界的境界中,我的语言的境界就是我的世界的语言的境界,语言由我產生,我限定了世界,它由我掌控。在理论上的死,即是捨弃了自己的境界,既不问,也不答,一片混沌,但是如果让事物重又变得鲜活起来,那就是意识得到觉醒,那时所有的一切便会和谐安定。“

这段关于人与世界或是语言的叙述流露出戈达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即人是宇宙的中心,一切从人开始,到人结束,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

加缪有过一段描写过的类似感受,虽然加缪不是存在主义者:“这是一段温柔而绝望的时刻,却无人可以拥抱,有著太多感慨,却无可以匐身膜拜的对象。

感觉与世界—各种慾望的融合,在我以一己之身躯与诸相拥之另一身躯内,我摄悟了那份天降的喜悦。”总之很受用啊,不说我们同意不同意人心是否为宇宙的中心,但这种天我合一、微型宇宙、道法自然的经历也是不可多得。

论述过后朱丽叶走出那个禁錮了她一个小时的咖啡馆,背景音乐突然自由活跃,画面也由像似黑洞的咖啡泡沫转而明亮的中景镜头。调皮的是这个时候剪辑重复了两此,两次相同的场景伴随著以下的独白

“我不知道何时何地,这件事是否真实存在,我一整天都在试著重拾那段感觉,那树的气味,我在这个世界中,这个世界就是我,人的脸孔就是一处处风景。“

无奈可笑的是这之后朱丽叶还是去接活了。

在一些女人的活动以及几个场景过后又提到了语言

“形象和语言有时不能走到一起,生存在今天社会中的结局,就好像活在一部动画片之中但语言本身不能跟形象一样表现具体东西···”

“乱用各种符号只能招致对语言的怀疑,我连整个头颅都浸没在文字意思的泥沼中,现实被想象力的洪水淹没想象力是好是坏都有可能,在我乱套的理性面前,良知会再度出现,若我们对事物的注意多于人,那是因為,他们比人更真实的存在著,死去的事物会永生,活著的人却一再死去(*或者译成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永远活著?批判意味应该较为接近)

关于电影中的主客观,德勒兹在其著作《时间-影像2》中提到戈达尔的这部电影:

我们应该这样断言:客观和主观的差别,从视听影像的角度上看,只具有暂时和相对的价值。最主观的东西,如里维特的同谋主观主义,也是最客观的,因为他用视觉描述力创造了真实。相反,最客观的东西,如戈达尔的批判客观主义,也是最主观的,因为他用视觉描述替代真实物品,并使之进入人或物的“内部”(《我所知关于她的二三事》)。无论从哪个方面讲,描述都会朝着一个真实与想象的不可区分点发展。

戈达尔谈到《享受生活》时说,“事物的外在部分”应该体现“内在的情感”:“如何可能到达内在?只有乖乖地留在外面”,如画家一样。戈达尔在《我所知关于她的二三事》一片中,在“客观描述”中添加了“主观描述”以表现“整体情感”。

(《让一吕克·戈达尔论让一吕克·戈达尔》,贝封出版社,第309页、第394-395页。)

昨晚看一篇微博上评论戈达尔与特吕弗关係的文章,文中如下介绍:

”来自瑞士的戈达尔是资產阶级的逆子。父亲是富裕的医生,母亲的家庭拥有“巴黎银行”,这个讲究、循规蹈矩的大家庭与电影并没有多少交际。直到来巴黎读索邦大学,戈达尔才真正地接触到电影,并沉迷于这种在父母眼中’有伤风化‘的东西。在青年“迷影人”当中,戈达尔可能是最风流的一位,他经常把自己的私生活、旅行和爱情,隐藏在聚会时的沉默和蚊子的桀驁不驯之后···”

所以在观看他的影片的同时不能忽视当时先进青年对於整个社会以及自身生存的处境。戈达尔的作品从早期开始一直都处实验和探索的状态,《我略知她一二》属於他的中期巔峰之一,影片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社会面临的精神危机存在主义的影响,各种交叉蒙太奇混合剪辑,声音的突出,叙述者的低语,都传达出一种现实社会中人与人难以正常表述自己,人格心裡的荒谬絮乱,人物行為的无逻辑,片中的人物都属於他所关心的无產阶级人民,每天為了思考究竟买电冰箱,买电熨斗还是彩电的问题,买了电冰箱就没有熨斗,买了熨斗就必须放弃彩电给疲惫生活的安慰,总之就是没有正常的生活。这种选择性少又没有确定尽头的日子没有办法给人一个未来,说服人想象幸福的可能。最本质还是探讨了人的根本存在与思维的局限”我们所想的东西的真实性没有保证,思想不能抓住现实,不过是现实的幻影而已。”

但戈达尔还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友善大方地解除了这些障碍,他用他持有的经验和知识告诉我们:

“我只是在探讨能够幸福的活著的理由,但是如果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我知道生存的最简单的原因,首先,因為过去的记忆,其次,便是当下,和我们拥有享受它,控制它的能力,意思是,我们在生存的过程中,就可以抓住生存的理由,也就是发生各种情况的同时,把生存的理由牢记於心,这是一瞬间的事,也许在人类世界中,也会诞生最单纯的东西。这是由人的精神所產生的所有事物,人与事正确的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我的愿望,在有诗意的同时也有政治性,在任何情况下,这一点一定,要鲜明地表达出来。谁?我,作為作家,作為画家的我的愤怒。”

影片快结束的时候还有一个小女生和一个作家的看似与影片无关的讨论挺有意思

少女问”诗是用来装饰的还是教训人的“

作家回”装饰人生的东西全都是教训“单纯的少女把作家当作知心的倾诉对象,在作家和观眾看来都是是有点愚蠢的,所以谈话没有愉快的结束了。

片头片尾都是家人的聚集,与丈夫的冷淡交流,她的小儿子在床上不安分的滚动,虽然是每人每刻都会面对的困难与焦躁,但也许他也告诉我们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生活的理由。再引一句一位大家说的话

“我们必须学会再次醒来,并让自己保持清醒,不是靠机械的帮助,而是靠对黎明的无限期望···”

恩就像我们现在所思考的都是没有答案的,都是废弃时间的,仅仅活著,不再选择什麼生命,将现有的生命予以扩张,伸展,不虚度光阴,不断进步,為别人,并且去爱别人吧。

值得一提的是1988戈达尔拍摄了话语的力量,2014年拍摄了再见语言,他就是对这个元素又爱又恨!

 短评

看戈达尔的电影总是激励我要多读书,不然看了也是我略知它一二。。。

7分钟前
  • 帕拉
  • 还行

沒有語言的世界構不成記憶,有語言的世界卻如此貧乏。

9分钟前
  • 阿辰
  • 力荐

为什么要采用一条近乎窃窃私语的男声画外旁白?对于那些已经睡着的观众,何必要吵醒他们!可为什么又在画面中运用了如此艳丽的色彩和漂亮的构图呢?对于另外那些还能睁大眼睛定睛观瞧的观众,当然要给予视觉上的回馈和奖励。

14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在有诗意的同时也有政治性,这一点一定要鲜明的表现出来,这是谁?这是最为诗人,作为画家的我,发出的愤慨!

17分钟前
  • 阿尔法
  • 力荐

#???#该惊叹的地方太多了 一贯的面对镜头的独白 放大号的标题 城市建筑的穿插画面(为什么连建筑工地都这么美!) 关于战争 关于城市的扩张 关于语言 思考所及之处即是镜头所见 翻滚的咖啡 燃烧的烟 一个环形镜头 我也只是略知戈达尔一二而已呀

18分钟前
  • マツハラ
  • 力荐

意识之流,政治与性(既有城市公共政治也有世界政治集中于越战,性爱与两性情感等),庞杂的议论(格言体)被整合于一个女人一天的生活之中,无尽的话题和无尽的批判。借用影片里的话,内容变成形式就是艺术。

19分钟前
  • xīn
  • 力荐

前半部分展示法国新郊区的美与丑,近于《红色沙漠》,Antonioni更为体验式,戈达尔更为符号化(非简单化)。后半部分,视觉动力渐渐减弱。焦虑仅仅靠不时的弹球声维持,不可避免地陷入《随心所欲》及《中国姑娘》里的长段对话中。是模拟生活的节奏抑或仅仅是创作的困倦?

22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旁白聼得我雞皮疙瘩堆成山.....個Juliette眼睛化得好美......到處都是海報啊.......我雖然不喜歡Godard老頭,可他確實高級

25分钟前
  • Connie
  • 力荐

“巴黎是一座不可思议的城市,让人喘不过气来。”法国中产夫妻的一日,把孩子扔在托管所,女的去当妓女,男的去摘抄书里的只言片语。耳语般鬼祟的画外音,谈天谈地时事政治,用《女人就是女人》那样睡前交谈结尾,一天像每一天那样结束。咖啡溶散,香烟燃烧,“未来比现在更现实”。

28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戈达尔的名作,论文电影,结构蒙太奇,声画关系实验。大量夸张的色彩使用(大约是60年代范儿),字幕板的使用。同时又有主题的溢出,顺手探讨了包括越战在内的丰富社会文化,以及语言与电影语言的关系。预告片的静音也很有趣。

30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18-9-2009 7:30pm space museum (have to re-watch it)

31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重看补记) « ELLE, la cruauté du néo-capitalisme. ELLE, la mort de la beauté moderne. ELLE, la Gestapo des structures. » (JLG, 1966)/Restauré par Argos Films, avec le soutien du CNC aux Laboratoire Eclair et L.E. Diapason./Séance présentée par Marina Vlady

36分钟前
  • Muyan
  • 还行

狗达在《我知道她的二三事》里旗帜鲜明地把消费社会批判的政治话语与对影像语言的反思并置,但最终结束于废墟一般的无结局里。政治问题本质上是(影像)语言问题,这一层他已无比清楚地阐明。每个人都在消费社会中自主地卖身,这与社会占主导性的话语本身的不可颠覆以及其在每个个体里引发的欲望息息相关。他在电影中对语言问题的阐释完全符合后结构主义对于索绪尔语言学体系的反叛,用杂交起能指与所指试图扁平化语言的指代系统,创造一门新的、开放的影像语言。但这一套思想的软肋在于,任何作品所能允许的意义创建潜力都要由作者本人来批准,解读者能拼凑出的意义最终都要指向作者。所以只要伽德莫尔的解释主义环形依旧成立,观众还是要在观影中试图走向狗达的大脑,而这与消费主义的关联就不那么显而易见了。

38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6/10。女性为了购买生活品使自己作为商品(出卖肉体),构成消费链中的再生产者,巴黎居民和娼妓是可比拟的,不得不贱卖自己来支付社会重整建设的费用,戈达尔指责美国挟持资本主义进行合法的帝国主义扩张,两位妓女顶着航空公司的手提包任美国嫖客拍照;图像-声音从未达成一致互相争夺着叙事主导权力。

42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论文?小说?与美国制造同期拍摄,形式上致敬和挑战波普艺术,音响的运用制造内心真实;以疙瘩的私语声和女主出声的辩证思考串成,“她”是女主人公,女主演 以及巴黎,广告是皮条客,消费主义逼良为娼,卖淫隐喻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侵犯和越南战争的侵犯;咖啡表面的宏观联想,片尾杂货组成的“楼群”;对完整的渴望

45分钟前
  • c. velasquez
  • 还行

“她”是被强制城改下的巴黎,也是消费主义下的卖身女人,更是间离后的真实,深刻入骨。

48分钟前
  • 奥利
  • 力荐

人称变化;名家名作;语言的作用

49分钟前
  • nadja
  • 还行

戈达尔的电影晦涩,满是自我的呓语,却颇为迷人。每览其片,必是夏时之感,初次拜晤其作正是五六月间,电影院闷热难挡。本片:画外的窃语,对镜直白,社会时事,字幕板分结构,声音的有无,色彩、镜头,背景声一如既往。

53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对话痨电影的认识还停留在《骗子的故事》的层面,理解无能。

54分钟前
  • 高压电
  • 还行

单纯论剧情的“好看”,本片比不上戈达尔其他新浪潮时期作品,但鲜艳夺目的色彩调配(高饱和的蓝白红黄绿,五颜六色的电路电容、服装店、洗车行、波普插画等工业化图景)让至少一半的画面都足够悦目。和[男性女性]一样十分论文化,也都具有部分纪录访谈的特质。有不少絮语和思考拾零,关于语言、情感、人的有限性及日常生活的枯琐,还有越战与资本主义等政治话题。技法上基本同质于此前作品,无太多实验性,依旧是布莱希特式间离:间或插入巴黎各种工地建设的画面;此前的霓虹灯或字幕卡这回换成了各种学术著作书名,偶有广告或标志牌特写;女演员时而直视镜头自白;声画的分离或声音的中断;轻声旁白;电影海报([随心所欲]和[雨月物语]);有几个构图有蒙德里安的构成感。比较有意思的是对咖啡杯里的泡沫多段拉近的特写。(8.0/10)

5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