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2011)

大陆剧中国大陆2011

主演:张涵予,吕良伟,刘宇桥,严屹宽,胡可,何佳怡,安以轩,杜淳,袁咏仪,熊乃瑾,李宗翰,杨子,张铁林,景岗山,胡东,黄海冰,陈龙,张晓晨,高虎,甘婷婷,张迪,韩栋,李昊翰,白海龙

导演:鞠觉亮

 剧照

水浒传(2011) 剧照 NO.1水浒传(2011) 剧照 NO.2水浒传(2011) 剧照 NO.3水浒传(2011) 剧照 NO.4水浒传(2011) 剧照 NO.5水浒传(2011) 剧照 NO.6水浒传(2011) 剧照 NO.13水浒传(2011) 剧照 NO.14水浒传(2011) 剧照 NO.15水浒传(2011) 剧照 NO.16水浒传(2011) 剧照 NO.17水浒传(2011) 剧照 NO.18水浒传(2011) 剧照 NO.19水浒传(201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21 00:28

详细剧情

北宋仁宗年间,瘟疫横行,人民离乱。仁宗不忍百姓遭受疾苦,遂派遣洪太尉(张铁林 饰)前往江西龙虎山迎请张天师祈禳瘟疫。谁知洪太尉狂傲自大,与张天师对面错失,更强开伏魔宝殿,放走了镇压于此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转眼到了徽宗年间,举朝上下随是一派和气光景,然当朝天子无心政要, 耽于玩乐;朝中更有蔡京、高俅之流弄权作势、颠倒黑白,陷害无数忠良。由着智取生辰纲这一事由,天王晁盖、及时雨宋江(张涵予 饰)、入云龙公孙胜(景冈山 饰)等一干侠义之士显现江湖。日后更与一百单八头目聚义梁山,搅得赵家天下无一宁日……   本片根据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水浒传》改编。

 长篇影评

 1 ) 我在仰望,梁山之上,有多少好汉在自由地飞翔

《水浒》这部书,本来就写歪了,原本是草莽强人快意恩仇之遗事,又一定要扯到大忠大义的主旋律,精神总是不能集中,所以最后就精神分裂了。

因为“除暴安良”、“替天行道”是万世草民的幻想,如要把它形象化,便自有一身硬伤。

先从成员的素质上看,梁山上有嗜杀的李逵、贪财的白胜、好色的王英、苟且的蔡福,有郁保四这样的地痞,还有混口饭吃的金大坚、萧让等手艺人,喽罗也不乏杀人越货鸡鸣狗盗之辈,三教九流不一而足,打斗起来也并没有那么多以一当十的高手。所以“好汉”基本只是自我吹擂之用,如果非要一概而论,就像说“我和金正日都是无产阶级”那么荒唐。

再说梁山只是貌合而已,从一开始就派系林立,地方豪强一派、晁盖系一派、宋江嫡系一派、二头领卢俊义一派、降将系一派、二龙山桃花山一派,根本就谈不上不团结,至多是互相卖个面子而已;再者大家都各自抱着不同的想法上山,有人是有心造反,有人是暂且偏安,最后在既得利益的指导思想下苟合到一起来。要说兄弟情义,只看原著里史进中伏一节,李忠、石秀等人各顾逃命,风骨全无,最后各个被射得豪猪一般死在山路上,难看得很,这个细节其实是很见精髓的,相比之下电视剧版美化得太不象样。

鉴于以上种种,吴用为了凑齐一百零八星宿充“天意论”,也算用心良苦。这种事情就像当年授衔封元帅上将一样,搞得不好是会内讧甚至内战的,吴用竟能收拾妥帖,确有其过人之处。只不过这个二当家的脑筋全用在忽悠人上,毕竟秀才造反,排兵布阵则是一塌糊涂,野战更是白痴水准,征方腊几次遣人往虎口白送,落得全军覆没。
  
我一直觉得,梁山上唯一一个有反心的,就是吴用——这“反”说的不是晁盖占山为王的思想,而是改朝易帜的野心。但是他深知自己一无一呼百应之名,二无领兵打仗之才,所以他的维生方式就是不断地利用——从晁盖,到宋江,再到卢俊义,并且每每能抓住这些人的性格要害。但再论如何,书生毕竟做不了时代的弄潮儿,吴用最后自挂在忠义堂,不是伤感于大哥的蒙冤,而是看清了自己的角色和命运,看穿了南柯一梦。梁山里如果只有一个悲剧人物,我觉得就该是吴用了,唯独吴用之死,死于绝望。
  
而宋江呢,我并没有像很多人一般看出他有多阴险狡诈、心机深重,这其实是个不难揣摩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小公务员的价值观,心胸虽狭隘,但是会经营些人情债权而已。这人有点小聪明,但更多时候是自作聪明,并且表现得拙劣不堪,破绽百出,只是麾下粗人看不懂,细人不道破罢了。看过书的人很少有不骂宋江的,而作书的人把历史上的义军头领塑造得如此模样,也很难让我相信是出于“正名”的用意,倒更像是讽刺浮躁的人情世故,和市井虚名的一根芒刺。
  
古人著书,太多私货,所以这许多故事,像李逵判案,武松打虎,如果不是被胡乱拼凑起来,只是留作街头巷议的传说,倒更有滋味,说不定许多年后就变成一曲《梁山之上》,英雄美名,脍炙人口。

 2 ) 和谐的新《水浒》,爱情的新《水浒》

新版《水浒传》,一口气看了十来集,还没看到潘金莲和西门庆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不过新《水浒》还是有自己的味道的,应该说是一部和谐的,有人情味的《水浒》。至于老的版本,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忠实原著,比如,林冲是征方腊后患病而死的,鲁智深也是在后来擒到方腊后听到钱塘江的潮声后,想到智清长老的那句似乎是“听潮而圆”后,圆寂的。所以两个版本其实都有改动的,也不见得非的忠实于原著,读书就是这个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对于新的版本,我只看了四个人物的戏,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其实这个也是《水浒》开篇前大概50回的精髓,其中宋十回,林十回,鲁十回,武十回,顶顶属武松刻画的最好,也顶顶属林冲那些事儿窝囊,即使是火并了王伦,也有受人挑唆,当枪使的嫌疑,整个儿一个悲情豹子头。再看看武老二的英雄事迹,从上岗打虎(打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只),祭大朗杀小潘(杀死妇女解放运动先驱一名),狮子楼刀杀西门庆(杀死清河县先进企业家一名),快活林醉打蒋门神(打伤快活林酒店安保兼CEO一名),飞云浦掰枷断锁(杀死押解公安两名),血溅鸳鸯楼(杀死国家至少正厅级公务员若干,快活林CEO一名,三陪及丫鬟若干,丫,还明目张胆的写“杀人者武松”,严重的挑衅的大宋天朝的法律制度并且藐视当地公安机关的办事能力,相当于当初某衙内高喊的“我爹是高俅”),之后夜走蜈蚣岭并杀死宗教人士一名,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武松活的多精彩啊,一路走来,连人带畜生一下死了不下十头,人都说一部《水浒》,李逵杀人多,但总觉得那厮就是宋江的一小受儿,而且智商绝对偏低,其实我倒觉得《水浒》里面最快意恩仇的非武二郎莫属,而且死在人家手上的都是各个阶层的精英人士,真太他妈的牛掰了,想想如果保定校园里死的是武二郎的妹子,嗯?对吧。按说应该把武松拍成个比较血性,比较快意恩仇的人物吧?可是新《水浒》,拍的比较窝囊的个人觉得就是武二郎,有点憨。我没看斗庆杀嫂那一段,直接看的是“十字坡”和“劳城营”,就觉得武松有点粗过头了,不是狠,是粗,而且吧,这个武松眼睛挺大,但总觉得没以前那个身上有煞气,真的是看不出“两点寒光”。我想是为了“和谐”吧,生生的把个有仇必报的,真真的亡命之徒,弄的有点憨,囧。

另外,为什么说这是一部“和谐的,反映了浓浓爱情”的水浒呢?。有人说《水浒》讲个“义”字,我觉得比较扯淡,讲义气,看三国,人都说“宁学桃园三结义,不看瓦岗一炉香”,什么意思呢,人家三国刘关张同生共死,人家讲了个“义”,比宋朝早那么百十来年的隋唐,贾柳楼四十六友,都是干哥们儿,可后来你看,办的那些事儿,所以给人的提示是,兄弟朋友有几个就成,多了,除了一起喝酒咋呼,成不的事儿的。前人的教训,后人总是重复的犯错的,不然生活就完美了,结果梁山泊一盟弄出了一百零八个,结果如何?所以最后说什么“侠义”的,就有点过了,至于先前我上学那会儿,说的什么农民的造反精神啦,什么劳动人民的反抗啦,也是他妈的放屁,你数数梁山泊的核心领导层,有几个是泥腿子?依我看,这本书的核心,前半部是“官逼民反,有仇必报”,后半部就是“老百姓走仕途,丫,不知道啥时候就死翘翘了”。中国的老百姓是最温顺的了,不然也不会在两千多年前的书里面就有“牧民”一词,可生生能上老百姓拿起家伙造反,也是不容易的,你想想“你们四个人,换我五代家业,不合算么?”“怎么算帐那是你的事”,可见古往今来,把老百姓逼急了,不管合算不合算,血是一定要流的。可是呢,这么个故事,面对着这么和谐的社会,你要敢这么拍,你好意思这么拍么?嘿嘿,老版本都不敢,连林冲那么血海深仇的都只能给生生气死,您琢磨这个新版还能到哪儿去,当然也许某总局的审查的领导那天吃多了,眼花让过了也未可知,不过这个可是个小概率事件,所以最好的结果,把人物拔高,写英雄,写爱情,坚贞的爱情,缠绵的爱情,无缘无故的爱情,压抑已久管不了那么多,先爽了再说的爱情,于是乎,和谐的爱情《水浒》诞生了,比如“林冲和林娘子没完没了的爱情”,“阎雪娇为了宋江不管不顾死了都要爱”,当然也有由于宋江的EQ太低,阎雪娇不甘寂寞碰上小白脸,然后提前先爽了的“没羞没臊的爱情”,还有据传说的“闷骚型潘金莲vs深情型西门庆”。反正前十来集,最好的是鲁智深的戏,by the way,关于鲁智深师傅那段儿,似乎是某网络小说的桥段,小道消息据说那哥们儿还教过岳飞。林冲次之,只是那段千里寻夫,有点像“孟姜女”,另外就是林冲的老婆的长相,丫,袁咏仪啊,当年多漂亮啊,可是这个戏里面,腰有点粗了,丫,我要是高衙内,我绝对去调戏丫鬟,囧。

总之,这是一部给“80,90后”看的《水浒》,前30集,感觉其实还不错,尤其是鲁智深,多了些悲天悯人的佛性,可看“瓦罐寺”一段,另外友情提示,里面的吴用演的有点阴险,印象也不咋地。

 3 ) 《新水浒传》的不看

1、看了几集《新水浒传》和预告片,觉得不甚满意。最大的败笔就是渲染太过。林冲是很杯具没错,但剧中林冲一脸晦气,动不动眉头紧锁、故作悲苦之状,还拿把朴刀站在太尉府外。这德性,别说高俅,就连我也想整死他。
2、史进和鲁达的表现还算喜人,但史进一打架就脱衣服,不光脱自己的衣服,还脱对手的衣服。先是赤着上身见林娘子,再是和鲁达扭打的时候把自己和鲁达的衣服一起剥了。就算是要炫身上的纹身,也不是这个玩法。
3、剧中写鲁达和金翠莲关系暧昧,不是不能表现,点到即可。但他偏偏极尽渲染之能事,生怕观众看不明白。鲁达落发时,金翠莲一脸委屈;最突兀的是,鲁达出家后,金翠莲还借布施为名,与鲁达私会。难怪他老公赵员外要搬家,不然“金翠莲”就成“潘金莲”了。
4、再说情节的变动。鲁达和林冲是萍水相逢,交情逐渐加深。但新版中,林冲在发配途中才见到鲁达。为了让两人迅速“投缘”,鲁达也成了周僮的弟子,但是周僮既已出家,怎么还有机会去教导岳飞?难道又还俗了?最可笑的是,武松打虎居然还要借助匕首。连小孩都知道,武松是用拳头把老虎打死的。
5、如果说《新红楼梦》不幸被拍成广播剧的话,那么《新水浒传》更甚,不幸被拍成了连环画。虽然旁白者换成了剧中人,但最好玩的是不断地把原著中的语句打到屏幕上,作为备注。都是谁在编剧?讲故事的能力匮乏至此?
6、两版水浒传的最大区别是,旧版的《水浒传》让一些本来只能演反派的人演上了主角,凶神恶煞、面目狰狞,演梁山好汉正合适。《新水浒传》让一群小白脸演强盗,其结果是“活阎王”很活泼,武松很柔弱。
7、野猪林那段,台词是:这里怎么太阳都找不下来(黑森林~~)。而画面是,火辣辣的太阳照耀着春光明媚的大地,寥寥几棵树点缀其间。对比强烈啊……

 4 ) 对宋代农民起义革命的反思:水浒好汉中智者入云龙公孙胜为何两次主动离开梁山

     征方腊对于宋徽宗和蔡京、高俅等人来说,绝对是个多赢的结局:以寇制寇,既彻底摧毁了方腊的起义力量,梁山的力量更是大幅度消减,再也不能对朝廷形成威胁。可叹水浒108条好汉,经此一役,枝叶离散,十存二三:阵亡59人,于路病故10人,杭州六和寺鲁智深坐化。到宋江等人回到京师,觐见徽宗时,在世者仅38人。其实,出征方腊时梁山群豪就已经不是108人,只剩103人了,已有5位好汉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梁山集团。其中,金大坚、皇甫端二人被宋徽宗留下御前听用,萧让被太师蔡京留用府中代笔,乐和被王都尉留用府里使令,一下去了四人;而第一个脱离梁山队伍的人却是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事实上,这已经是公孙胜第二次脱离梁山集团了。那么,公孙胜为什么先后两次离开梁山呢?他为什么不和其他好汉同生共死?是与众兄弟不和?不能见容于领导?还是另有隐情?

     公孙胜,道号“一清先生”,是梁山好汉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他身高八尺,道貌堂堂,长着八字眉、杏子眼、四方口、落腮胡,身穿短袍,背着古铜剑,脚穿麻鞋。蓟州人氏,自幼在乡中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大家都呼他为公孙胜大郎。他道法高深,善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他做“入云龙”。他在忠义堂上稳坐第四把交椅,与吴用同为掌管机密的军师,属于梁山领导层的核心成员。要说水浒中谁最让人崇拜,那绝对是公孙胜。林冲就曾夸赞他“公孙先生名闻江湖,善能用兵,有鬼神不测之机,呼风唤雨之法,谁能及也”。就水浒来看,除了他的师傅罗真人之外,我们公孙胜先生那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笑傲江湖,未逢敌手,典型的英雄寂寞。其法力,不可揣度,不能以武力丈量之。

     那么,这样一个近乎神的人物为什么会上梁山呢?公孙胜上梁山,始于生辰纲:大名府留守梁中书为给岳父蔡京庆寿,大肆搜刮民财,共得十万贯金珠宝贝,名曰“生辰纲”。公孙胜激于义愤,往投晁盖献劫夺之议,遂有黄泥岗上“智取生辰纲”之举。后又于石碣村运用所学道术,火烧官军战船立下头功,杀退何涛上梁山。上梁山后助晁盖火并王伦,开创水浒基业,属于梁山的元老。梁山好汉劫江州法场,救出宋江后,他思念母亲,回乡探母,这是公孙胜第一次脱离梁山队伍。

     后来宋江为营救柴进攻打高唐州,却多次为高廉妖法所败。无计可施之下,宋江派戴宗、李逵上九宫县二仙山相请。公孙胜奉师父罗真人之命下山,用“五雷天心正法”大破高廉的妖法,再次完美打造了他道法无敌的光环,确立了在梁山泊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再以后公孙胜又出过一次手,宋江派史进攻打芒砀山,史进首战不利,公孙胜过后赶到,摆下八阵图,破了樊瑞的妖法,收服了樊瑞等三人。

    梁山泊全伙受招安后,公孙胜随众征伐辽国,协助宋江大破兀颜统军的混天象阵,奠定了破辽胜局。平大辽途中回九宫县二仙山见师尊罗真人,公孙胜遵师嘱助宋江平定田虎、王庆,曾于阵前斗法,大破田虎部下术士乔道清,并收其为弟子。在消灭王庆后,公孙胜功成身退,回蓟州潜心修道。为什么这样做呢?原来罗真人在公孙胜下山前,送了他八字真言“逢幽而止,遇汴而还”。公孙胜也确实做到了,攻打大辽后止步不前,回到汴梁城便辞别大伙回山,没有参与征方腊之战,是梁山第一个脱离团队的好汉。

    公孙胜先后两次脱离梁山,理由无非两个:“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其孝心自是无可非议,也毋庸置疑。然而,细究公孙胜的行为,实难遽下此等结论。只能说,这是他的两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对此,宋江、吴用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俩都非常聪明地没有戳破这层窗户纸,特别是宋江,更是配合着上演了两出伤感动人的离别戏码,其演技炉火纯青,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大奖当之无愧!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来看公孙胜这个人。从书中他的一系列行为来看,此人淡泊名利权势,视功名如粪土;最爱修道求真,直抵真如。因此,他虽然地位很高,却很少直接参与内政管理;如其所说,“觑得十万贯如同等闲”,分别的时候,对于金银,也“推却不受”。按理说,这样的人不求名,不求利,凭借着他的一身法术,完全可以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悠游林泉,何等快哉!可是,理论上应当“出世”的公孙胜却“入世”了,为的不是己身荣辱,而是见世间不平怒而欲铲之。他久闻晁盖“疏财仗义”声名,特来投奔。其目的不外乎辅佐之建一番事业,劫富济贫,为世间百姓求取几许正气,解万民于倒悬。本应独善其身的公孙真人,却无法漠视世间百姓的疾苦,由此可见当时朝政腐败之深、吏治混乱之状。

    然而,公孙胜的美好愿望终究是落了空。晁盖是胸无大志之人,安于梁山现状而不思进取,更无以天下百姓疾苦安危为己任的情怀。失望之下,公孙胜已萌退意,不时于晁盖等人面前散布思亲言论。待得宋江上了梁山,眼见梁山权力结构即将生变,无意趟这浑水的公孙胜即以看视老母恩师为借口,离开了梁山。离开之时,晁盖有约:“百日之外,专望鹤驾降临,切不可爽约。”感于义气深重的公孙胜许诺:“小道只去省视一遭,便来再得聚义。”但是,这一去何止三五个月。事实上,公孙胜食言了,没有依约而归。

    究其原因,恐怕是在宋江初上山之时他就已经看出了宋江的野心,看出宋江与自己的理想的分歧,于是借探母之机返回二仙山跟随罗真人继续深造。之后,晁盖死于攻打曾头市,梁山权力易主,这更让公孙胜寒了心。于是,他在戴宗、李逵上山来请时故意避而不见,后来如其所请,一是尘缘未尽,对于自己昔日的战友们还是放心不下;二是师傅指点,他也想再努力试试,实现自己的理想。否则,他如果真不想去,李逵的板斧又能有什么用呢?

     然而,宋江究非公孙胜心目中之首领,他一心一意,念念兹兹的只是招安。在配合他炮制了什么九天玄女、“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之类的把戏(N多学者这样认为)之后,公孙胜再次跻身梁山革命集团领导核心层,成为历经晁盖、宋江两朝不倒的政坛常青树。但事实上,公孙胜不以为荣,因他志不在此;宋江对他也并不感冒,相对于军师吴用明显的倾向性和鼎力相助,公孙胜的若即若离实在是不那么讨领导喜欢。

    但是宋江拿他也没办法,位置还是得给他摆着,一则公孙胜的实力确实超凡脱俗,不可取代;二则公孙胜是梁山元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当公孙胜选择主动离开的时候,宋江是求之不得的,装模作样地挽留一番,不过是做戏给人看而已。如非万不得已,如果不是确实对高廉没辙,宋江是不会派人去请公孙胜下山的。而到了公孙胜第二次要离开之时,亲身领略了他的实力、目睹他的作用的宋江,也许那时的挽留还有几分是出自内心。但在当时道教统御宋朝、公孙胜和罗真人享有神秘宗教崇拜光环的情况下,罗真人的八字真言是宋江不敢违背的,而公孙胜相随至此,也已是仁至义尽。当然,选择此时离开,有两种可能,一是公孙胜和师傅罗真人设计好的,利用自己的神力安排好了退路;二是罗真人甚至连公孙胜本人都预测到了征方腊的结局,于是干脆选择置身事外。

     樊瑞、朱武经征方腊一役,九死一生,终于大彻大悟,也看破了红尘,投公孙胜出家,以终天年。梁山好汉中,恐怕最逍遥自在的便是他们三个,云游天下,修道求真,同时又能继续行侠仗义,无需计较世间那些蝇营狗苟,确实痛快。当然,对于公孙胜第一个脱离梁山集团的行为,有的读者颇不谅解,认为公孙胜不是个人格高尚的人物,他只是一个逃兵,一个团队精神很差的人,一个不愿意身处染缸的隐士。

   这样的看法,笔者不能苟同。笔者一直认为公孙胜是一个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于一身的革命者,他是个出家人,道法高深,投身梁山非万不得已,他是不会主动出手的,你看书中他的对手,都是会妖法、道术的。而对于普通将士,公孙胜不屑也不愿以道法对之。上天有好生之德,更何况是他?能入世而争已是大违其修道宗旨,又怎能手染血腥而不得上窥天道呢?正因如此,已尽人事,知其不可为的公孙胜最终选择了放弃,大势所趋,非个人之力所能逆转。只可惜,梁山中如他这样的智者,委实是太少了!

 5 ) 牛肉老酒,边看边评

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
铁马夜嘶山月晓,玄猿秋啸暮云稠。
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
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


张涵予的宋江,应该不会比雪健老师差。

吕良伟演晁盖,确实是天王了。什么?发哥? 滚犊子!

十年前就觉得井冈山同志骨骼清奇。

雷横和朱仝应该换角色,不知道怎么选的。

阮氏三雄这次都很有看头,不像老版只有小七才是个活人。

这个林冲只可远观不可细看。

史进的演员很满意,英气十足,宋朝的朋克青年。

高俅这次的演员李子雄和魏宗万比还是嫩了点。

高俅童贯球场赏林冲,鲁达史进茶肆抚花绣。————基情四射

林娘子甚至不如锦儿好看,袁咏仪不叹老只叹胖~

此番高衙内看来比不上洪剑涛了,就是个妄想症变态狂。

这一回鲁达可爱了许多,出场很讨喜,和老版臧金生相比,没有失望,算是扯平。

鲁达和史进的花绣纹身,颜色黑漆漆的,打了折扣,换成华彩的是否要更好看一些?

李忠造型打十分。

卖唱女金翠莲,气质不凡,导演显然花了笔墨在这个小角色上,演员叫丁子烁,喜欢的请记住她。

半山亭鲁达买酒,此段终于加了我最喜欢的那首小诗:
九里山前做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可惜只是念白,没有唱起来,怀念起赵季平来。

老版大闹五台山,初中时候看的,唢呐响起来,热血沸腾,新版换成了二胡伴奏,不是滋味。。。PS..门口的两个金刚好Q

五台山的主持太人性化了,这次鲁达的禅杖和戒刀居然是他送的,而且还要请鲁达喝酒吃狗肉,到后面才知道是少林寺扫地僧的师祖周侗。。


大相国寺的泼皮青草蛇张三和过街老鼠李四,此次没有多么出彩,不过鲁智深会拔树还会栽树,更会保护鸟蛋,低碳如斯,与时俱进。


杨志让白面高虎来演,青面胎记着实煞风景,如同墨水糊面,糟蹋了天暗星的名头。卖刀杀街,本是个名段,老版李琦演的牛二后无来者,此番无名之辈只能做个二妞。

生辰纲又是一个硬伤,人物包括都管、虞侯、军健;道具包括背袱、车子、斗笠,均显别扭;天气看不出来太热,买酒看不出来太急,破绽百出,不说也罢。

被白胜唱烂的歌谣: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断金亭终于扳回一阵,林冲终于兴奋了一遭,妙语连珠,好!

观众好色,导演此番便成全婆惜卖弄风骚,撩拨宋江的时候,敢问底下看官几个能按耐得住。婆惜只需一如既往的胆大,宋江只需一如既往的装傻,张文远只需顺势春风一度,黄粱一梦。


陈龙的武松先且不表,打虎那段被PS高手弄得面目全非,权叫戏虎把。


世人不知水浒者甚多,不知潘金莲者无几。。。甘婷婷面善心狠,比王思懿有张力,杜淳演西门庆也深得腐男腐女心愿,古往的一段佳话值此铺开来。。


骂娘时刻又来了:大树十字坡,凭空杜撰出一段孙二娘的血海深仇史,将张青也描绘的浪漫不羁,剧情拖沓做作,实乃大败笔。



。。。。。

 6 ) 我的2011年开年大戏新版《水浒》,看完有感

四大名著里,最熟的是《西游记》,最不熟的应该就是《水浒》了。这次通看了一遍新版《水浒》,也算是补了补中国传统文学的一块空白。有这样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在,也使我在实验室通宵看《水浒》颇为心安理得。

以下简单谈谈看了新版《水浒》后的一点点感受。先要申明几点:
1 以下观点都是本人看了新版《水浒》连续剧后所感,非施耐庵《水浒》原著,因而有些感触可能和原著会有违背;
2 因为本人较讲究效率优先,采用快进采样方式观看。因而存在可能采样频率过低,导致各种失真,有些感触可能也会和连续剧本意相违背;
3 综上,以下观点都乃本人妄语。

仁义是仁义者的通行证
呃,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江”是宋江的通行证。前一个“宋江”即宋江的名字——“及时雨宋公明”,后一个“宋江”即宋江本人。纵观《水浒》描述宋江上梁山过程的前半部分,耳边经常会响起一句话“莫非哥哥就是山东郓城及时雨宋公明哥哥”。宋江在去投奔花荣途中,被矮脚虎王瑛部所擒获,差点就送了性命,最后关头,宋江说了一句“我宋江@#¥%……”矮脚虎等人立即松绑赔罪。彼时,宋江大名绝对是一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在没有互联网的宋朝,“及时雨”的名号具有如此之影响力,不禁让人惊叹。也可见,“仁义”二字在当时的分量。

神马都是浮云,学技术才是硬道理
看了《水浒》,我为我当初高考填志愿选理工科感到庆幸。《水浒》108将得以善终的除了燕青、李俊等极少数几个运气好、头脑清醒的好汉外,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108将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们——玉臂匠金大坚,后任职于内府御宝监;紫髯伯皇甫端,后任御马监大使;轰天雷凌振,仍受火药局御营任用,还有圣手书生萧让,受职于蔡太师府,神医安道全做了太医院金紫医官。宋江,你仁义又如何;卢俊义,你文武双全又如何,神马都是浮云,学技术才是硬道理。

阴谋阳谋那都是必须的
那个奸臣当道的年代,蔡京、高俅、童贯,一个比一个惯用阴谋手段。可即使是以忠义为指导思想,扛着“替天行道”大旗的梁山好汉也是好耍阳谋的。且看霹雳火秦明、金枪手徐宁、玉麒麟卢俊义等的归降过程,都为梁山用阴险诡计使其退无可退,不得不投靠梁山。再比如,公孙胜和吴用合谋,借天罡地煞之歪理邪说,通过萧让、金大坚等人一手导演了石碣天文受命事件,假借“天罡地煞”超自然学说收拢人心,迷惑众好汉。难怪李逵对吴用说,你们这些读书人是“坏,真坏,坏透了!”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江湖的地方,阴谋阳谋那就都是必须的了。

背黑锅戴绿帽的岂止是炊事兵
从来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水浒》却彻底颠覆了这句话。除了矮脚虎王瑛这样不入流的所谓“好汉”,梁山的的真英雄对美女都有天然的防御力。特别这扛把子“宋江”,面对阎惜娇这样的美女都坐怀不乱。话说这阎惜娇,原本也是仰慕宋江是个英雄豪杰,没想到宋江最后却把阎惜娇当宠物一样养在了阁楼里,最后终于红杏出墙,给宋江戴了绿帽。还有二把手“卢俊义”,不仅戴绿帽,还遭梁山吴用等的计谋,背上了谋反的黑锅。不过也不尽然是梁山英雄被戴绿帽啦,梁山幸好还除了个浪子燕青,泡妞有一手,搞定了李师师,至少是精神上搞定了李师师,让皇帝戴了绿帽,多少帮梁山好汉扳回了点面子。

人世间不复杂,剧情可以雷同,历史可以重演
《水浒》看着看着时常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细细一想,才发现,其实好汉们的遭遇都是很相似的。例如武松打虎,李逵也打了虎;鲁达拳打郑关西,武松也醉打了蒋门神;薛霸、董超押送完了林冲,又押送卢俊义,路上还都使了热水烫脚的伎俩;宋江、杨雄都是杀了淫妇而走上投奔梁山的道路……人世间就是这么回事,一点都不复杂,剧集可以雷同,历史可以重演。每一个个人都演绎着那样那样的悲剧:或是惨遭权贵陷害,或是为生活所迫落草为寇,或是为伸张正义付出惨重代价……每一个朝代也都演绎着同样老套的故事:佞臣当道,人们揭竿而起,镇压,再镇压,然后亡国。

“我爸是李刚”历史很悠久
“我爸是李刚”这样个故事其实一点都不稀奇,历史上就曾无数次上演了。高俅的养子高衙内就是“水浒”版李启铭。他老子可比李刚牛逼多了,李刚小小一个保定市某区的公安局副局长而已,高俅则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当然他欺负的对象也比平头百姓牛逼多了,人家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高衙内调戏林冲老婆,后来还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不得不被逼上梁山。可见“我爸是李刚”其实历史很悠久。

自古红颜多薄命
在我看来,《水浒》里的99%的女性角色都是值得同情的。先说说那个被宋江误杀的阎惜娇,是个卖唱的。在文艺圈混,整个就是个浪漫主义的文艺女青年,一心仰慕宋公明哥哥的英雄豪气,倒贴着上了宋江。最后却被宋江当小鸟一样圈养在阁楼里。一般女子也无法仍受这样的落寞,更何况一个文艺女青年呢,原本以为和英雄在一起过日子应该是很精彩的,落差太大,导致出轨。至于宋江为什么对阎惜娇不感兴趣,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和花荣有一腿,本人对此不做评价。再说说潘金莲,那就更值得同情了。自己花容月貌,却身世坎坷,又摊上武大郎这样的丈夫,换了你能甘心吗?当然她毒害大郎是不对的,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抗争啊。话说梁山好汉哪个人手上没有沾满别人的鲜血呢,她怎么就要背上一个荡妇的名声呢。还有那一丈青扈三娘被宋江当礼物一样送于了矮脚虎王瑛;林冲的老婆被高衙内调戏,老公惨遭陷害,自己最后上吊自尽……哎,正是应了那句话啊“自古红颜多薄命”。

道不同不相为谋
梁山的头领有三个,按时间顺序,依次是“白衣秀才”王伦、“托塔天王”晁盖、“及时雨”宋江。三个头领,三种风格,三个指导方针。王伦本无大才,又心胸狭隘,只求梁山别树大招风、偏安一隅,谋求个人私利;晁盖,基层村干部出身,重义气,是真英雄也是真强盗。和兄弟们一起快活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人生最快意的事情,反对招安;宋江,也重仁义,但读书人出身,讲究正统,一心招安,重新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这三个人的理念大不相同,甚至是火星撞地球。因此,王伦最后被林冲所杀,而晁盖临终却没有把这第一把交椅传给梁山绝对的一号实力人物宋江。

宋江,一个真的读书人
很多人说宋江工于心计,假仁义。我却觉得宋江是一个真的读书人。所谓的“真”是真诚的真。宋江能够从郓城的第一名押司,做到梁山的头把交椅,自然有其过人之处。真就是他的过人之处。他的真最开始体现在给晁盖一伙的通风报信上,这是对好汉的真,是讲义气。他的真更体现在他从来不掩饰他给梁山制定的终极纲领是“招安”。在临死前的晁盖面前没有掩饰这一点,在108将排定座次面对众兄弟也没有掩饰。他明明知道很多人是反对的,但他不掩饰,这足足以说明他的真。至于有人说他善于表演,会笼络人心。我想说,要把事情做大,那都是必须的,不笼络人心能办成事情吗?为什么说宋江是读书人呢。说宋江是读书人是因为宋江深受儒家思想,忠君爱国,忠孝节义的理念深入骨髓。他把梁山做大只是为了能够有和朝廷谈判的砝码,他从来没有想真正做一个强盗,做了强盗后也一直在为重新获得主流认同而努力。说宋江是读书人,更因为百无一用是书生,说工于心计的是宋江,但我看来真正天真的也是宋江。获得招安后,还没有扳倒奸臣集团,居然天真地做起官来,最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宋江的真成就了他和他的梁山,宋江读书人的迂却为他和梁山的悲惨结局早早埋下了伏笔。

林冲,铁血真汉子
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听着这名号就让人热血沸腾,林冲是配得上这样让人热血沸腾的名号的。林冲,武艺高强,乃五虎将排名第二,每次他出阵都会让人很放心。林冲是梁山元老级人物,他正直、公正,颇有威信,在梁山的两次头领更替中都起了很大作用。林冲骨子里也是一个善良温顺的人,他并不想造反,可怜真是命不好。老婆太漂亮,让高俅的养子给看上了。林冲并不是个莽撞的人,不懂得隐忍。他忍了,而且是一忍再忍,正是他的忍,衬出了大丈夫的气概,更衬出了命运的不公。要特别提一下,林冲被发配前休妻的那一幕,有人说是林冲怨恨妻子的表现,我是大大不能同意的。我以为给不了心爱女人必要的关爱和保护,就放手给她自由,是最男人的表现。

人格独立的燕青
浪子燕青,我以为是108将里最为理想主义的角色了,他相貌堂堂,风流倜傥,文武兼修,聪慧过人。燕青武功高强,曾多次救卢俊义于危难,高超的相扑技艺让一身蛮力的李逵不得不心服口服;燕青颇有文艺范,能吟诗,会弹琴,善吹笛,具有极高的泡妞水平,就连见多识广,倾国倾城的李师师,也被俘获了芳心;燕青头脑冷静,甚至比卢俊义更成熟,洞悉到政治的险恶,得以全身而退。最最让我喜欢燕青的一点是,他忠诚,却不愚忠,有独立的人格。燕青对卢俊义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在卢俊义错怪他的情况下,一直对卢俊义忠心耿耿。但燕青的忠诚区别于以李逵为代表的梁山其他好汉的一个特点是,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独立人格。忠诚,却不愚忠。打赢方腊,燕青过人的智慧让他预见到了未来的险恶,在苦心劝卢俊义卸甲归田不成功,他留下了祝福,告别主人独自离去,从此失踪了。李师师也是失踪了。这不禁给人无限遐想。《水浒》的结局是悲壮的,燕青和李师师的失踪算是给人稍稍的暖意。

鲁智深,好汉的典型模范
其实在我心中,好汉形象完好的定义或者说诠释就是鲁智深。宋江,说他是好汉,他多少显得有点复杂,要不怎么能做头头,而且一心想着招安;卢俊义、柴进,出身过于高贵,是贵族非好汉;燕青,小白脸,太帅了;林冲为代表的前朝廷官员,更是难以让我和他们与我心中的好汉形象相联系;李逵,出身草根,一身力气,但这好汉太简单了……只有鲁智深,是最最吻合我对好汉的定义的。他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为了素不相识的金翠莲父女出人头地,三拳打死镇关西;他力大无比,武艺高强,倒拔垂柳让人叹为观止;他重情重义,为朋友两肋插刀,救林冲于危难,一路护送,情深意切;他不拘小节,一身豪气,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花和尚名号美流传。

关于两位打虎英雄,武松和李逵
不知道为什么,对武松和李逵我没有了以前的好印象。这两位打虎英雄,给我更大的感觉是莽撞和头脑简单。武松对好汉兄弟们的忠义、对兄长武大郎的敬重是值得人称道的;甚至他怒杀潘金莲,从他的角度来看,也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不应该;在最后梁山好汉大战方腊部,武松自断手臂,单手擒方腊的壮举,更让人不得不叹服其英雄豪气。但武松听不进劝,头脑简单,易冲动,只能说是一个莽汉,而称不得英雄。他打虎,不是意欲除害,而是因为不听店家劝告,上了景阳冈;被发配到施恩处后,醉打蒋门神。蒋门神自然该打,但仅仅因施恩略给小恩小惠,听得一面之词,就充当其打手,不禁让人觉得这个英雄头脑太过简单;梁山一行人马欲借道方岩山,武松、张清随宋江去琼英处谈判,话稍不投机,武松就大打出手,武松哥哥您这是在对方的地盘呐,您挂了不要紧,还有您宋江哥哥在此呢。关于李逵的头脑简单应该不需要我再做阐述了。在说服美髯公朱仝归顺梁山的过程中,李逵错手杀死了沧州市长的小衙内,此事也让我一直耿耿于怀。当然李逵有李逵的可爱之处,比方他对母亲的孝,对宋江的忠,对兄弟的真。其实《水浒》全剧让我最过瘾的一段属于李逵,他粗中有细,假冒县官,收了乡绅的银子、开仓救济、为百姓主持公道。虽然只是《水浒》中的一个小插曲,但让人大呼过瘾,简直是整部《水浒》的一大亮点。

看完了我的2011年开年大戏新版《水浒》,不禁慨叹于它内容的丰富。其反应的内涵,我认为普适于中国社会,甚至是人类社会。《水浒》是无愧于四大名著之一的。
呃,最后再说一句,新版的《水浒》主题曲不如《好汉歌》深入我心~

 短评

刚开始看是2星,然后是4星,最后是3星。

2分钟前
  • 悍客.罗
  • 还行

這片子太基友了

4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推荐

武术指导 ,摄影,智深哥,是真的真的很不错!唉~呀!

7分钟前
  • 蒸桑拿的冰激凌
  • 还行

看得我热血沸腾!

8分钟前
  • 沧海游龙
  • 推荐

很精彩,真的很精彩!

11分钟前
  • 麦子
  • 力荐

不知道为什么差评这么多,从这片开始读懂水浒

13分钟前
  • 司大龄
  • 力荐

看到最后,我真伤心了;从来不是水浒的粉丝,书也好,央视老版也好,觉得特俗,纯粹是一群大汉聚一起闹腾的故事,最后还来了招安报国,什么和什么嘛。这次,一集不拉看完后,突然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或许真应该写一篇长长的评论,趁着记忆还活络。

17分钟前
  • 阿诺说
  • 推荐

四大名著重拍里,水浒的提高是最明显的,新版也是水浒最好看的。演员拍得非常细致。

18分钟前
  • 曹毛毛
  • 力荐

我一直搞不懂,那些人说不屑看这类片子,不看就不看还哔哔哔的搞个理由显得自己很经典很有品。这是电视剧,不是经典,前些天看到CD有关经典的一句话真的很在理。我欢喜剧中的鲁达,狠欢喜狠欢喜。

22分钟前
  • 小时候
  • 推荐

名著新一轮翻拍中唯一拍得不错的了,豪气干云热血沸腾。

24分钟前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推荐

活到24岁第一次让我看到泪飚的电视剧啊 最后一集宋江转过身看见铁牛把御赐的毒酒喝了个干净 铁牛嬉皮笑脸的说好喝而又战战兢兢要倒地 蹒跚了几步跪倒在宋江怀里 突然鼻子一酸 紧接着眼泪就掉下来了这个剧成功就成功在把兄弟情爱情等情感表现的十分到位 在看完整部剧之前 请不要轻易说不好!

25分钟前
  • Zesus
  • 力荐

竟然80多集一集不落全部看完,我是多空虚寂寞啊

28分钟前
  • мая
  • 推荐

以前和老爸一起看到潘金莲和西门庆啪啪啪那段,我提前预料到并且很自觉地去上了趟厕所

31分钟前
  • pastoraldeath
  • 还行

不是所有翻拍都是垃圾的,这版真的比老版更好,至少完整很多,选角很用心,拍摄也非常艰苦。每次听到片尾的那首“只怕自从你走后,铁狮子一哭会生锈”,就好想哭

32分钟前
  • 虎儿斑
  • 力荐

难免要和98版比较,那个是<水浒>,这个是<梁山群侠传>.

34分钟前
  • 青年哪吒
  • 还行

信仰真好,看客生悲。宋江忠孝大义无过,可就情谊而言实不及弟兄们,你若离去,我便追随,他做不到,做到他也就成不了宋江之事业了,更欣赏的是吴用和花荣。社会主义好。粉此版吴用。

38分钟前
  • littlewine
  • 推荐

拍得很大气,算是翻拍得很好的四大名著了。

43分钟前
  • 冰封之心
  • 推荐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45分钟前
  • 雨果
  • 推荐

不知道为什么差评这么多,从这片开始读懂水浒 +1

49分钟前
  • 夏夕空_Sue
  • 力荐

看过老版的电视剧,无法接受这一版

53分钟前
  • momo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