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奇旅

剧情片中国大陆2024

主演:易烊千玺

导演:林博

 剧照

记忆奇旅 剧照 NO.1记忆奇旅 剧照 NO.2记忆奇旅 剧照 NO.3记忆奇旅 剧照 NO.4记忆奇旅 剧照 NO.5记忆奇旅 剧照 NO.6记忆奇旅 剧照 NO.13记忆奇旅 剧照 NO.14记忆奇旅 剧照 NO.15记忆奇旅 剧照 NO.16记忆奇旅 剧照 NO.17记忆奇旅 剧照 NO.18记忆奇旅 剧照 NO.19记忆奇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0 20:23

详细剧情

杨先生(易烊千玺 饰)是Memory酒店的管家,他带领4位不同身份的神秘客人去到不同房间,体验了一次奇妙的记忆旅程。

 长篇影评

 1 ) 从儿童片分析:T·S童话商业化

让-皮埃尔·热内的片子是真正在造梦,饱满丰富的色调,奇异的人物,轻快明朗的剧情。《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讲述一个天才儿童T·S去华盛顿领奖的故事,一家人的生活通过T·S的眼睛叙述出来,整个故事实则是一家人如何走出雷顿死亡的阴影。

解剖人物的内心独白

热内常常会用主角的内心独白,作用很明确:
一、说给观众听的,使复杂的剧情简单化,使观众更容易理解情节所表达的。
如T·S离家前在父亲车上看到的蝙蝠,去掉旁白我们只能看到是暴风雨前群鸟的逃窜,可能是某些变化,无法深入。而通过旁白得知拍摄蝙蝠的目的在于T·S不甘于原地打转,T·S的想法已经发生转变,在他父亲的牧场里他不受重用,而且令他沮丧,他将去华盛顿寻找一个新的开始。
二、推动情节、或者是衔接情节。
影片的视点是T·S,所以从T·S主观里看一家人的生活便是影片塑造整个家庭的方式。热内是个超现实的导演,超现实的臆想是零零星星的,镜头如同油画,绚丽美妙,大量截取的只是瞬间,将最美好的那一刻表现出来,一个个美好的瞬间看在T·S眼中被他内心独白穿针引线,点与点结合起来成为一整个面。
    在院线放映的时候考虑受众面,简单易懂的内心独白更能让儿童理解剧情之内的发展,儿童能看的另一个小孩的奇幻之旅;而另一方面成年人能看到一个纯真孩子的内心想法,了解自己的小孩,怀念过去的童年,领悟家庭相处之道,大自然的美好。
成年人与小孩、各个年龄段的人能各取所需,多数文艺片上院线的折衷之道,商业元素的加入如何巧妙,又到位,让所有人都能欣赏,便是一个片子的水平。

从自然到城市

最富有热内风格的色调红绿撞色,充满了在蒙大拿的大草原的房子里,一开场的草原与锈红色车,绿屋顶与红房子,门外的绿伞,T·S放图纸的红桌子,母亲的绿衣服与女儿的红衣服等等。营造出一种梦幻的风格。
还有就是家人中某两个人出现矛盾的时候,两人服装的颜色必定是相反的,姐姐与T·S的衣服常常是相反的颜色。
西部的自然世界里有纯净的蓝天,黄绿的草地,还有T·S一家房屋的丰富色彩,大量的人为建筑与道具设计给予一种抽离感,这里并不是美国西部,而是一个世外桃源,一个童话世界。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是好奇的,美好的,于是镜头呈现的就是五彩的童话世界,一切都是为之搭建。或者说是一部儿童片,所以色调饱满,五彩缤纷,让儿童观影时能集中注意力,能爱上电影,爱上T·S。
一路上遇到的两个奇异的人物,一个是维修工两朵云,另一个是油罐车司机里奇,还有汤秋千的女孩,卖热狗的姑娘,肥胖的警察这些只是配角罢了。里奇和两朵云属于不可能出现在现实中的人物,选这两个人在“奇幻旅行”中最合适不过了。两朵云是讲述奇幻故事的老顽童,里奇驾驶的油罐车应该是美国小孩最爱玩的玩具车种类的一种。两个人的设计也很符合公路片上主人公奇遇的设定,公路片必备。
这种饱满的对比色调一直到T·S坐上火车,渐渐出现钢铁冰冷的颜色,锈迹,灰蒙蒙的色调,俄怀明州火车停靠的工厂区,那个黑夜中泛着绿光的电话亭,最后到了城市,并非像《漫长的婚约》里暖色与冷色相互对立得明显,城市里的色彩少了红与绿,多了几分黑与白,色彩变得简单犹如缺乏想象力的市民,学院副干事和主持人。T·S的心境在演讲后发生了变化,城里的人原来是这样的。
母亲和父亲各打了一个人从电视台带走T·S,挺有意思的是女性的院长是设计让母亲去“击败”,男性的主持人由父亲去“击败”。在城市里看到的主持人和院长都属于对功利极强的人,是作为影片结构的“反力量”。院长设计了一个她喝酒喝醉了乱说话;主持人则是拦在前方,挡着去路,父亲出场,击败“反力量”。最后倒也是商业片很喜欢的口味或者说是进院线观看电影的父母很喜欢的情节:父母会为孩子驱赶一切阻力。

去血腥化的死亡

一个人只要被枪杀死亡的,场面必定血腥,即使是意外。
代替雷顿死亡的是飘飞的蒲公英,和枪声测量线。没有一丝鲜血,开放式的构图,只是发生了一件意外罢了。
失手杀人最怕什么:冤魂找来。久久挥之不去,折磨内心。但是儿童眼里,他的兄弟还是兄弟,说的话还是那样,只是兄弟变成了一个T·S脑中的小精灵, “很高兴你来了”以成人的眼光是十分奇特的事情。T·S内疚,但是并不惧怕亡灵,并且把亡灵作为一个意识里的影子,辅佐自己,陪伴自己的伙伴,却是纯真的友谊,将死亡的阴影拨开一层。
无疑,这样的处理非常适合带孩子进院线观看。

探讨家庭的一部奇异的片子,一家子人犹如白天与黑夜,黄昏与清晨,有特殊性,生活中矛盾层出不穷,但是他们是在一起的,心是想通的。既然这样各种怪人齐聚的家庭能相亲相爱,其他平凡的家庭更没有问题去克服生活上的困难了吧。这可能是影片最后想要传达的东西吧。

 2 ) 一丝忧伤,满满的温暖和坚强

记得当初暑假看电影之前放的预告片里,突然闪进了这部电影的预告片,熟悉的颜色,美的不像话的画面,巧妙的小想法,以及让人过耳不忘的配乐,脑里奔出来,“一定是Jean-Pierre Jeunet的作品!”
果不其然。

想来Jean-Pierre Jeunet应该算是法国真人电影导演里,最具有全球票房潜质的90年代导演。而他出片速度基本是几年才出一部的精工细作,从Micmacs à tire-larigot到这部T.S. Spivet,中间已然隔了四年。

这部是他第一部真人3D电影。想来,法国除了动漫导演外,真人电影方面,唯有Jeunet的电影场景,颜色,格局,构图,是最适合做成3D电影的。早期作品如黑店狂想曲,童梦失魂夜,皆具有作为3D电影的潜质。
而作为法国和加拿大联合制片,拍的是英文电影,想来是为了全球票房考虑,毕竟3D的成本较其他法国文艺片来说,完全是泰坦尼克号与小帆船的区别。


好吧,开始小小剧透。
故事情节呢,基本如预告片里一样,T.S 有一对像日与夜一样的父母,父亲是个牛仔,用T.S的话来说,他的父亲活着超过了一百岁,过着完全是18世纪末的生活,骑着马放牧,拿枪打猎,还有开着那个可能是福特牌的皮卡。而他最喜欢的时刻是--晚上在自己的客厅里,靠在沙发上,把巧克力掰成两半,一半夹在脚上,让家里的狗狗舔着吃。然后,一边每隔45秒喝着威士忌。
他的妈妈,海伦娜,(好吧,鉴于海姐一向是演什么像什么,)是醉心于制作各种昆虫标本的昆虫学家。
T.S有个喜欢演戏剧,梦想去参加MISS USA的姐姐,而姐姐呢,总是最喜欢吐槽T.S,就跟每个技术宅都会有一个Drama Queen的姐妹般。
最重要的是,T.S还有个异卵双胞胎的哥哥Layton。Layton是个小牛仔,身上继承了他父亲所有的优点,勇敢,好动,还有喜欢玩枪。也因为这点,Layton,在他们10岁的时候,在家里的马场里,不小心擦枪走火,死于事故。
而这使得同样只有10岁,醉心与科学创造的羞涩技术宅的T.S藏在心里的伤痛。

预告片里一大部分是关于T.S如何逃上了货车,然后躲过检查,成功克服一切困难到达华盛顿。但在电影里,这只是电影的大概1/4-1/5左右。(这种以孩子为主角的片子,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拍成了小鬼当家系列片之一。)既然是出自Jeunet之手,就如他之前在艾米丽和漫长的婚约里一样,整个故事,其实简单的如同条直线,但是不断的在故事主线里,闪回过去的故事,和父母,和兄弟,和姐姐之间的小故事。就好像,在一个平面里,原来只有一条直线,在直线慢慢向远处延伸时,好多射线加入进,逐渐地构建了一个三维的故事。
我们看到T.S晶莹的眼珠里,总有波痕。为什么一个10岁的孩子,身上会带着忧伤?
导演很巧妙的,把Layton的死一笔带过,而一个孩子的缺位,放佛对这个规律的家庭没有什么影响?他们还是互相爱着对方?
为什么T.S不告诉家人,自己去华盛顿领奖,而自己一个上路?
为什么他在领奖前,对学院里,对媒体宣称自己孤儿?
这些正常逻辑里的疑问,电影在不断插叙中,缓缓地把一个又一个问题,轻巧地解开。同时,也解开了小天才的心结。

整个故事的核心观念来说,走的可不是法国电影的路子,而是非常美国主流价值,关于“家庭”与“爱”。

在看电影的前半段的时候,看着IMAX里漂亮的美国西部风光,还有Jeunet永远不会让人失望的配乐,就好像一封法国导演写给美国西部的情书。
但是,心里总有疑问,法国人可从来不会真心爱上美国。即便吃着麦当劳,喝着星巴克,看着美国大片,总不忘边看边往嘴里塞爆米花。但,终究心里从来没爱过美国。
在电影后半段,也就是在T.S获奖前,那群上流社会对10岁孩子的献媚;看似友爱关心T.S的秘书,在众人前强调这个科学奖不设置年龄限制,而现实原本又是如何呢?
于是,电影开始往嘲讽媒体炒作与宣传的方向走。甚至还大涮特涮了一把美国的科学研究院和美国的Talk Show。

结尾父母和T.S合好如初,始终还是家人最好,最关心自己的。

不知道这部电影是只会在法国上映,还是之后会在美国上映,觉得国内基本没戏了吧。

如果,有可能的话,请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尽量选择看IMAX,才会体会导演选择用3D呈现美国西部美丽风光的良苦用心。

正如Jeunet一贯在电影里用暖色调的画面去承载故事般,本片即便带着一丝忧伤,却挡不住故事里盈溢的温暖,以及小小背影里的坚强与承载的能量。

 3 ) 在看了四遍之后,终于有点明白为什么TS要开始这段旅行了。

第一遍,大意。
第二遍,一些我喜欢的小片段。
第三遍,有些小细节。
第四步,梗概和如何关联在一起的。

我就想记下来我看到第四遍想的一些事情。
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么小的小孩子为什么要穿越半个国家去领一个奖。
但是关注点一直在他的小碎碎念,自己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第四遍,有点想明白了。
从穿插中不难看出,小TS对对自己弟弟的死很内疚,他觉得他有责任。
家里人并没有怪他,没有指责他。

但是家里所有人都很伤心,虽没有指责他但是也没有去安慰他。
在TS口中,他爸爸失去了他最爱的一个儿子。
在她妈妈自己看来,她是一座空房子了。她没有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职责。

他需要一个人来说出这些话,他需要一个窗口。但是没有。

他坚持要自己写演讲稿。在最后的第三点,他说出来了。
在说完的一瞬间,又回到了那个什么都懂的小知识分子。

他聪明绝顶,但是他也是一个小孩子。
他有着柔软的内心。

 4 ) 语录

当科学终结的时候,我们才能开始想像么?

纽约爱宅男,宅男引领新潮流。

有些东西生来就是要灭绝的。

“傻瓜”的定义是:一个将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变成大笑话的人。

你在科学观察方面的天赋本可以用在更好的地方,比如用在早上选双合适的袜子上。

似乎家里每个人最后都要离开这里。

从那天起,所有的树木都在冬天掉光叶子,除了松树,因为它救了麻雀。

我无法否认,我不是一个无忧无虑的漂泊者,我只是个离家出走的10岁小孩。

如果两人有了孩子,那就说明他们相爱了,不是么?

我也不晓得你要去哪里,但你一定会找到你的栖木的,伙计。

你真可笑。你自个儿穿越半个美国,来到这里当小白鼠?

只有两件事是无穷的:宇宙和人类的愚蠢。 ——爱因斯坦

水滴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总能找到阻力最小的道路。但对人类来说,情况却完全相反。

人呀,就是爱看热闹。

这笔记本的颜色不对,我从不在绿色笔记本上记事。

你没事才是最重要的。

黑化肥挥发发灰会花飞,灰化肥挥发发黑会飞花。

 5 ) 永远不要妄图掩饰我们曾经犯下的过失

这不是一个关于少年天才的童话故事,也不是什么年轻科学家的传奇人生。它只是一个无法被逃避的悲伤的现实被接受的过程。
电影中的景色很美,很开阔,让人沉醉,一家子各有各的怪癖,可是也还是会坐在一张桌子上吃早餐,这样的氛围是一种假象。因为在天才的T.S脑海中时常会出现的那个带着牛仔帽的小男孩。他在某一天的意外去世终结了这一个家庭的和谐平静。
尽管没有人会提起,那一天发生的事情,但是在T.S的心中,其实深刻的意识到是因为自己,可是他不敢提,也不愿意回想,因为这是以他的年纪没有办法承受的事实。得到贝尔德奖只是一个开端,他早就想要逃离这样的不能接受他的环境,以及他自我谴责的心理,让他需要以另外一种形式来证明自己。
当他坐在火车上,留着眼泪,思念亲人,幻想着带着牛仔帽的弟弟跟自己一起经历这一场逃脱的时候,他开始慢慢意识到,逃避永远不可能终结,他想要的不会是站在领奖台上成为一个傀儡,不会是被白宫接见,成为教育系统的楷模,当然也不会是被人利用,失去自由。他只是需要一个在众人面前,将自己埋在心底很久的话说出来的机会。关于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他对于弟弟的死抱有着的无限的悔意。
当然,他只是一个孩子,他没有办法去阻止有些人将这件事情变成卖点,变成炒作,这个时候,就需要他的母亲,那个将丧子之痛一味的用对科学研究的热爱替代的女博士的出场。在这样的悲伤的事情发生之后,每个人都会深陷入强烈的自我谴责中,而没有力气去考虑关心别人的感受,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的家庭如同一盘散沙,当正视了过去之后,互相谅解,互相宽慰,才能够化解疑虑,重新感觉到亲情的力量。
即便是再不堪回首的过去,也还是得面对。因为它存在着,必定会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如跟过去正式告别,珍惜身边人,用心的生活下去。

 6 ) 说T.S的父母


T.S的娘Helena是我非常喜欢的女演员之一,觉得演技蛮赞,虽然会有时候觉得她沉淀在她自己的小世界里,甚至有点发呆有点走神。不过这总感觉也正好符合了她在电影中作为博士研究甲虫痴迷的角色。

T.S的父母最惹人注目的是他们的爱情、婚姻与各自的性格。就连T.S自己也感觉到了疑问,为什么他的父母会相爱、结婚?这一解答影片用了一组对比的镜头:“他们的区别就像白天和黑夜”。父亲是个纯正牛仔,可惜晚生了一百年,一切都是硬汉风格。母亲是个博士,研究甲虫入迷。但是他们用在不同事情上的相同动作,感觉一种莫名的默契。隐隐的,就好像本来就存在的但是潜在的联系。不管看上去区别多么的大,明目张胆的意见不一、价值观互异,直白地反驳对抗。但是,一切,“好几天后,我的父母,在后走廊,他们的手掌亲擦而过,就好像秘密交换了几粒种子一样”,那种彼此的联结得到了加强与显露。

我想爱情就该和T.S爹妈这样的。不过分牵绊与干涉对方的生活、乐趣。该干嘛干嘛,我不喜欢就不喜欢,我的这种不喜欢也不会干扰到我对你的爱。也许T.S他妈会不喜欢他爸作为牛仔的粗鄙,他爸会不喜欢他妈作为博士的神经质,但是两个人还是可以愉快的相爱。相爱不是一种疲惫的拖累,是一种心灵依靠。这种爱的联系是彼此内心美好的依偎。你可以去开拓自己的世界,并且是自由自在的开拓,然后还有一个人你可以爱,不用去担心,多好呀。这种两人间的信任是多么珍贵。
也许这个世界里有一种爱,隐隐地在心里,你说不出来对他有多爱,说不出,但是失去了又好难受,不管过了多久,都会记挂。但是即使在身边互相陪伴,彼此又好似日常用品,不会过分重视。这就是淡淡的,细水流长。

有些感情,或许需要相信,不是去相信对方,而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会一直对对方拥有的信念,然后才会发现,即使他在不在身边,心里都会存在这么一种爱的感觉,就会心安理得,十分踏实了。

 7 )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暧昧的影像 奇异的色彩

说起让-皮埃尔·热内可能很多观众都是从《天使爱美丽》熟悉他的,热内在这部电影中将现实世界和诗意般的表达结合起来,打造出了一个艳丽的臆想世界。看过热内电影的观众对于热内的风格一定非常的熟悉,这位导演在视觉形象塑造的方面的能力不容置疑,《童梦失魂夜》中未老先衰的疯狂的科学家,《黑店狂想曲》中的屠夫,《天使爱美丽》中的爱美丽,《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中的TS等等角色都延续了热内塑造角色时的典型特点,这种带着超现实主义色彩的人物角色总是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电影技巧本身,热内在自己的电影中不断的增加影像的娱乐性,同时也像观众揭示电影艺术本身的一种魅力。

超现实的表达:
热内的电影和米罗的绘画有着异曲同工的地方,米罗总是故意打乱正常的秩序,在直觉或者潜意识的引导之下,用一种近乎抽象的语言来表达心灵上的即兴感应。所以,在他的画作中,象征的符号和简化的形象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很多作品都带有孩子般的天真和稚气。在他全盛时期,他喜欢把一些象征性的物体用简单的线条,干净明亮的色彩来展现,在天真的背后透露出一种对现世的嘲讽。在《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中,热内用了非常近似于米罗的表达方式,小巧的精致细节,设计的细腻温情,奇异的童话色彩,沉默却富有生气,这些元素都展现出了一个只属于热内的世界。这部关于小男孩TS的影片并没有着重演绎某一个故事,而是通过一幅幅艳丽的画面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羁,充满温情的关于爱的故事,影片中虽然没有壮丽而广阔的自然景象,也没有天雷勾动地火般的震撼,然而整部片子下来感觉到的却是温馨,舒适和久违的欢愉。超现实主义的表达其中最关键的一个部分就是超现实主义色彩的运用和处理,可以说超现实主义在处理色彩的时候是在真实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发挥色彩的表意功能,所以,在《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这部电影中,热内用了大量的暖色调构筑了一个属于孩子的明丽的世界。而这一色彩的运用和安东尼奥尼导演的《红色沙漠》非常相似,尽管两部电影的基调相反,但是在色彩的运用上非常完美的利用了超现实主义中色彩的表意功能。热内电影中的故事环境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环境,而是被虚幻过的,也可以说是被幻想出来的一种环境,这种设计从一开始就埋没了现实,将导演的主观意图发挥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基于如此,电影中的荒诞和夸张都非常自然的被原谅了。

怪诞的人物:
不管是文本表达还是影像表达,人物总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导演的创作意图,情感表象都会通过人物的遭遇,行为等等来体现。在热内的电影中,我们看见的大多都是非正常的人物,《黑店狂想曲》中长相狰狞的屠夫,《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中天赋过人的小男孩,《童梦失魂夜》中的侏儒矮人等等,这些怪诞的形象构筑了一个和现实完全相背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热内就是国王。热内将怪诞的形象生动的呈现给观众,在一种反常态的强烈的震撼和冲击之下观众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愉悦感,从而丰富了审美的情趣,或许这也是热内的电影有趣的关键。热内电影中的怪诞的角色往往表达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种是恐怖的,阴暗的东西,另一种是滑稽的,有趣的东西。《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这部电影,小男孩TS的家庭构成也非常的怪诞,偏执的母亲,头脑简单,生活在臆想中的十八世纪的牛仔父亲,喜欢演戏,梦想参加选美比赛的姐姐,这些人物不仅具有非常明显的性格标签而且带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正是这样的家庭,构筑了影片的整体基调。这里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人物对爱的表达,尤其是弟弟去世以后的家,死气沉沉,而这也是TS逃家的主要原因。TS在逃家的过程中遇见的卡车司机,在火车上遇见的老水手等等,这些人都是夸张而不合情理的存在,然而却和整部电影契合的非常完美。这些人物的设定虽然夸张,但是依然建立在现实的经验之上,按照理智或者说理性的创作行为来进行塑造,将夸张作为一种美学元素植入到角色的性格中去,构成了一个荒诞,可爱,忍俊不禁的电影世界。

童话般的色彩:
热内的电影在色彩上的运用非常的典型,比如《天使爱美丽》中大量的红色和绿色,《黑店狂想曲》中的暗黄色,《童梦失魂夜》中的绿色等等,这些色彩不仅传达出了一个世界的主题,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色彩传达出来的环境因素以及情感因素。在《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中,导演热内还是一暖色调为主,并且将多种互补色并列放置在统一的环境中,强调色彩之间的对比,整部电影的构图完全采用的是重彩油画的样式,就像那色彩艳丽的火车,生机盎然的农场以及那些泛着奇妙的光泽的甲虫。热内营造出来的是一个暖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色彩配合着人物情绪的变化将蒙大拿山谷中的自然之美和芝加哥城市中的现代之美进行了融合和再创作,整部影片充分的体现出了导演超现实的表达方式和色彩意象的传达,展现。影片中用了很多撞色进行搭配,在这些活跃而温暖的颜色中,TS被塑造成为一个可爱的,聪明的,心事重重的小男孩,在他的整个旅途中,其实是在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爱和肯定,虽然影片中不乏很多伤感的细节,但是导演力图展现出一种和现实相背离的世界,所以,TS的伤感和难过也被蒙上了一层浓墨重彩般的奇妙。法国电影常常被冠以浪漫,诗意等特点,然而本片的诗意化风格不再是停留在长镜头,人物对话之间的诗意表达,其浪漫的氛围也不再局限于令人神往的爱情故事,整部电影导演通过探索和创新的方式演绎了一个超现实的,荒诞的,却又充满诗意的寻找和回归的故事。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公路片,它的着墨点在家庭,家人之间的疏远,琐碎,矛盾以及其他温暖的细节,但是,它依然有着公路电影的感觉,独立上路的孩子,善良的路人等等。热内想要表达的东西非常的多,除了这些技巧上的表达之外,其中还有很多奇妙的想法,比如永动机,而引发这一切的依然是这个不可能存在的永动机。热内在本片中除了表达爱之外,还暗讽了很多人和事,比如教育,媒体等等。其实这部电影是导演借助了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这样的设定配合着油画般的效果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气息。

 短评

“也许在这些房子其中一座里,一个小男孩正被火车的声音惊醒,也许他会想搭上火车穿越沙漠是怎样的景象,我有点想和他交换角色,看着火车驶向未知的远方。我不得不承认,我不是一个了无牵挂的漂泊者,只是个离家出走的十岁小孩。”“木薯卡不再嚼铁桶,他又开始捉萤火虫。也许一天,我也会再捉萤火虫”

4分钟前
  • 软糖莫爷
  • 力荐

让热内把各种想法和暗示融入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完成了一部精致生动的电影。天才总会在少年时期就感受到孤独。他们放弃那些无谓的嬉戏,用最敏感的少年神经全身心感受和学习世界。这令他们不合群,也令他们忧愁。片尾演职人员表都被设计得很用心。后半段略显画蛇添足

9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力荐

水滴的奇特之处在于总能找到阻力最小的路径,对人类而言情况正好相反。

10分钟前
  • 大島
  • 力荐

全程泪崩!

15分钟前
  • Nyanpasu⚡
  • 力荐

我想片子表达的,其实并非儿童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或对比,而是天才如何降落平庸之间;或有敏锐感受力和独立思考的灵魂,如何降落于世俗功利虚荣愚蠢之间,去体验、妥协,去受挫、受伤和修补,并且去爱的故事。小TS的母亲、修火车老头、卖热狗的老妇,货车司机们虽也是成人,但显然与节目制作人等绝非同类

19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水滴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总能找到阻力最小的通路。”

20分钟前
  • 康平
  • 力荐

小麻雀终于找到了栖身的大树,也卸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有时候成长就是一次孤身上路的旅行,再回到起点时曾经的自己和熟悉的一切都仿佛焕然一新。

24分钟前
  • 白发生
  • 推荐

这部法式小清新的电影以一个小神童的奇异旅行折射了关于社会、家庭、梦想、追求、童贞与爱的大主题。惟妙惟肖的画面每一处都像是一帧风景画,摄影一流,服饰布景也精美用心,配乐如同风景一样美丽,风趣幽默的剧情不乏引人深思的深层次真理。小演员演技自然纯真,让我想到了《阳关小美女》。

26分钟前
  • Jonathan
  • 推荐

让-皮埃尔·热内当年没拍成少年Pi,就拍了少年T.S. Spivet,这片子竟然也是3D,他用3D来拍火车沿途的西部风光。除了摄影服装布景和无休止的旁白,你甚至感觉不到这是热内的片子了,虽是怪咖一家人,可惜个个都缺少存在感,最后又迅速的回归到亲情主旋律。但这孩子太可爱了,让人不忍心给差评。★★★

2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就像最后演讲的主题突然一转似的。这个片子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如何从一个科学少年的故事一下子转成治愈疗伤的故事。或者,它试图告诉你什么额才是最重要的吧。仍是夸张的童话式的颜色运用,以及一些天马行空的小细节。以热内的标准衡量,这确实不是一次成功的热内制作,起码没那么成功。

3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人类创造出了这么多直角,但他们的行为却又复杂又荒谬。” 用玉米粒当算盘籽,如何从成人的世界识别假笑,雷雨天打死也要在外面吃面包早点,拥有一个面包机转世的弟弟…如果世界还有童话,请投奔在热内的镜头、音乐与故事里吧。2014版《怦然心动》《天使爱美丽》《月升王国》《小淘气尼古拉》。

33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让皮埃尔热内某些地方跟韦斯安德森神似,轻巧灵动,毫不做作,对整个世界抱有小心翼翼的温柔,拍出来的作品像一只羽毛漂亮的圆眼睛小雀鸟一样招人疼。很棒,不舍得看完。

34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英式剧本,法式拍法,地点选择美利坚合众国,一部家庭奇幻亲情片,一部亦真亦假的奇幻之旅,唯美的景色加上萌神男主,让我目睹了一个少年天才的叛逆救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直向前,路一直都在,或许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终点是为了回家!

35分钟前
  • 怂囧小赫
  • 力荐

少年前途无可限量,只要有一颗热爱冒险敢于冒险的心。

37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力荐

通篇充斥着童趣俏皮,同时也伴有成长的无奈与无助。一流的画面与配乐,亲情友情爱情一个都没少。成人的世界是那么的虚伪荒诞自以为是,人类改造了自然,而永动机的原理就在最基本的电子结构上。。导演果然是神神叨叨的天使爱美丽的导演。。。最喜欢小达芬奇接受永动机挑战和男猪演讲这两段。

41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少年TS的奇异旅行。一残酷,一温情,恰成对仗;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都有一颗需要治愈的心灵。

45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2013年,有两部摄影极美和音乐极赞、但故事却没有让我觉得极佳(只是觉得挺不错)的电影,观赏过后很想在大屏幕上重温,一部是《白日梦想家》,一部就是《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最喜欢T.S.搭火车去华盛顿领奖的段落!美妙得让我有冲动去偷偷“搭上”相同的火车,去领略那些美得让人窒息的景色。

4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深夜,火车经过一个小站,没有停,T.S.望着窗外,想象着车站外的某间屋子里,也许有个小男孩正被火车的声音惊醒……奇妙的电影,《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如果我在10岁的时候看到这部电影,一定会扒火车去旅行吧。

49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我们的世界有这么多充满童趣的电影人真是件美好的事情。虽然跟导演经典的“天使爱美丽”没得比,但诸多小细节都闪闪发光。画面像童话一样美,3D银幕上也许会有更奇特的感觉。只是...为什么对白不是法语?

5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色彩与摄影一如既往地热内,看着看着就不去计较科学小少年的公路疗伤旅程这个题材有多普通了。世界那么美,好人那么多,真是神清气爽。Julian Richings!!!老司机带带我!!!!

58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