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乡

剧情片韩国2016

主演:姜荷娜,崔莉,郑仁基,白秀莲,吴智慧,朴根秀,孙淑子,郑武兴

导演:赵正莱

 剧照

鬼乡 剧照 NO.1鬼乡 剧照 NO.2鬼乡 剧照 NO.3鬼乡 剧照 NO.4鬼乡 剧照 NO.5鬼乡 剧照 NO.6鬼乡 剧照 NO.13鬼乡 剧照 NO.14鬼乡 剧照 NO.15鬼乡 剧照 NO.16鬼乡 剧照 NO.17鬼乡 剧照 NO.18鬼乡 剧照 NO.19鬼乡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6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1943年,日军的屡屡侵犯打破了朝鲜国民的宁静生活,一时间硝烟四起,百姓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过着流离失所的悲苦生活。居昌郡的一个小小村落里,生活着名为正敏(姜荷娜 饰)的十四岁少女,正敏出生在一个平凡但恩爱的家庭中,从小到大都沐浴在父母慈祥的关爱之下。  战争的到来结束了正敏无忧无虑的生活,某日,日军占领了村庄,不由分说的将正敏掠走送上了开往日本的火车,和她同行的,都是一些和正敏差不多岁数的少女,每个人心中都惴惴不安,不知会有怎样的命运等待着她们。正敏和其他少女们沦为了日军发泄兽欲的对象,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然而正敏内心里有一个无比坚定的希望,那就是活下来,重返故乡。

 长篇影评

 1 ) 《鬼乡》:回不去的故乡,看不见的鬼

<图片1>
如果不是导演特意在片名中加上「鬼乡」两个中文字,想必这部电影会被翻译成《归乡》。
귀향,原本就是归乡的意思。귀,单提出来做「鬼」解。
和韩国人身份证上必须标注中文,一个道理。
导演有它的用心。我还是更趋向「归乡」。

性奴隶往事是漫长的药引子,回到故乡是要治疗的心病。
——让回不到故乡的姐妹亡灵回到故乡。
就是这部《鬼乡》的基本主题。

性奴隶,是中国、韩国乃至一些东南亚国家、日本本土的二战历史之痛。
韩国20万女性、中国18万女性遭受虐害,沉疴之殇,至今难以消解。
包括电影在内,各种形式的艺术影像,随着仅存老人的苍苍,呼喊而出。
每年,中韩两国的民众情绪都会被点燃。
这是曾经的战争之恨,也是现在的时局尴尬。

更尴尬的是,中国、韩国都舶来了一个最不应该舶来、而且被广泛使用的词:
它就是:慰安妇。
——在战地部队安慰官兵的女人。
这个源自日语的词,就好像「大东亚共荣」一样,带着掩饰的美化。

在韩国首尔,有「慰安妇之家」。
在中国上海,有「慰安妇研究中心」。

美韩政府、民间学者,先后出令或呼吁过废用这个词,改用「性奴隶」。
响应者寥寥。
包括如此大火的《鬼乡》在内,使用的依然是:위안부(慰安妇)。
这种尴尬,一如你准备骂对方「禽兽」,喊出来的是「赵先生,您是个禽兽」。▼

<图片2>
艺术工作者,有时就是站在阳春白雪里的公子哥。
包括音乐人出身的导演赵廷来在内。

他说看到了慰安妇受害者姜日出奶奶的画作《被蹂躏的少女们》时,深受刺激,下决心以此为题材拍一部电影。
那是一副什么画?充满着人生的绝望和惨痛。
被刺激后的导演拍出来的是什么呢?
招魂。鬼魂。

对一个在日军魔爪里百死一生的老人,落脚着墨的不是苦痛和不甘的抗争,而是让死去小姐妹亡灵回到家乡的夙愿。
这样的夙愿,是剧本写就的虚构。

编剧,就是导演赵廷来。

他可能听了数位老奶奶的故事。
最后想了想:嗯,她们受害过,好惨。
然后编造了一个看来去更加艺术的主题。

我想起来同样源自二战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那年大学,外语室预告放这部片子。
晚上,人山人海。窗户上都站着人。
导演斯皮尔伯格几乎没有炫技,或者炫得悄无声息,甚至,在195分钟的时间里,他只保留了小女孩一瞬红衣颜色,其他全部黑白呈现。▼

<图片3>
斯皮尔伯格在隐忍着讲述一个故事,任何和故事无关的元素都是一种打扰。

犹记得当时的外语室里外,几百人,寂静。
最后哭声一片。
再然后,寂静着散场。

也许是不甘心讲述一个他认为平淡的故事。
也许是众筹来了太多钱。
赵廷来在《鬼乡》里炫了太多技,刻在屏幕,印上画面——
两条故事主线轮流展开;
各种风格的配乐堆积使用;
各种角度的镜头变着花样切换。

然而,整部电影,最后让人记住的、动情绪的,依然是一些残暴的场面。
而不是这个电影故事。
甚至,两条主线的切换毫无章法,稍微失神,就会看晕。
甚至,导演最想呈现主题的招魂场面有些吓人。

就好像吃着一碗清汤面,时而往嘴里塞一筷子辣度Plus的泡菜。
问:有感觉吗?有。呛,辣。

这些场面,观众看过多次。
没有哪个观众会对它们无动于衷,尤其是更为仇日的韩国人。
没有哪个观众会对它们打下低分,否则就好像否认历史一样。

导演用一段历史做根基,随心所欲地构建了一个自以为是的浪漫剧情。
也是在用这段历史,成功绑架了观众的观影情绪和质量判断。

如果这是一部商业电影,没有什么不对。
损益点60万/最后358万的观影人次,证明它在票房上是成功的。
如果观众喜欢看,并且能形成口碑表现,没有什么不好。
NAVER9.36、IMDb8.0、豆瓣8.2的分数,证明它也赢得了观众欣赏。

我翻阅了大量关于姜日出老人的真实资料,足以在一部电影里铺成浓郁的故事了。
所以,不知道为什么导演非得整出一个鬼来。
我甚至都想了:镜头流水般地讲完当年,将时间和画面投向现在,一个画板,一位老人,刚画完一幅画,端详,画面上是那副《被蹂躏的少女们》,定格。

不知今年89岁高龄的她不会看到这个片子。
不知她看完后,会不会对这部一再强调以自己为原型的电影说一句:「没有鬼。」

嗯,只有曾经施虐的鬼子和现在不认账的鬼子。
以及阳春白雪里,看鬼子的人。

✎原创:@韩影书(其他平台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2 ) 被毁掉的少女年华

感觉本片在韩国大热更多的是因为民族情怀,14年的准备,7万人的众筹。我看电影时第一感觉是——和“思悼”好像啊。当然故事题材完全不同,但拍摄手法非常像,都是通过各种闪回多线程在讲述故事,都多次出现葬礼(法会)上的音乐,结尾都有幻想若没有这场惨剧会是怎样的幸福生活——这是个爆哭点,当时哭得稀里哗啦的。这是种高级的讲故事手法,避开了这类题材容易成为以女性肉体为噱头的陷阱,但也让故事变得散碎难懂,尤其像我这样的脸盲症患者,到最好才搞明白那个阴阳眼少女其实就是个“灵媒”,和四几年那段历史中的任何人都没有直接关系。

电影讲的是“慰安妇”,但不是历史大片风格的电影,依旧是韩国电影最擅长的清新催泪风,让人痛心的是那一个个鲜活又被毁掉的少女年华。

 3 ) 愿世界和平

《鬼乡》是由赵廷来执导,姜荷娜、崔莉主演的历史电影,于2016年2月24日在韩国上映。该片以日本慰安妇受害者姜日出为原型,讲述了1943年日本侵占朝鲜时期,14岁少女正敏以及一群女孩们被日军强行带走后成为慰安妇的悲惨故事。
这是一部慰安妇题材的电影。我每次看到这样的片子心情都会很沉重,但是我们无法忘记,因为历史就是历史,它曾真实地存在过。我们只能从历史的惨痛中吸取教训,期待这样的事情不再上演。
影片中故事发生在1943年,日军的屡屡侵犯打破了朝鲜国民的宁静生活。居昌郡的一个小小村落里,十四岁天真烂漫的花季少女正敏,被掠走送上了开往日本的火车。车上一堆和她差不多岁数的懵懂少女包括一个身穿旗袍的中国女孩,她们不知道等待她们的是兽欲大发的日本军官。看着一个个花季少女被蹂躏被虐待被屠杀真的很绝望。坚强的正敏和同伴英熙正要逃离魔鬼的恶爪之时,正敏却为了救英熙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幸存的英熙一直身怀内疚,终于在几十年之后通过一个有阴阳眼的少女,然后把四处飘荡的正敏的灵魂接回了家。
这也就是片名《鬼乡》的由来。

 4 ) 一个少女的掩面哭泣



    昨晚十二点半下完今年一月在韩国上映的《鬼乡》,两点半看完。起来再想起,实在没有办法不写点什么。

<图片2>
    这是通过一个有阴阳眼的少女跟朝鲜慰安妇英熙的幸存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感情交织后引起的一切关于当年的回忆。英熙的好朋友,一个天真烂漫的十四岁少女贞敏被从朝鲜送到吉林,做日本人的奴隶。一间间小屋子,门外排队的士兵,十分钟一个兵,女孩子从无休息。每天都遍体鳞伤,满身血痕,生了病医生检查完就马上送回房间,而医生去检查下一个受伤的女孩。

<图片3>
    其中她们逃过一次,而由于一个女孩被抓住了,贞敏毅然回去,英熙也跟着回去了。日本军官让她们脱光衣服在冬天的风里站着,一个个的鞭打羞辱。“肮脏的女人,肮脏的女人。你们不是人,是为皇军泄欲的母狗。”

<图片4>

    英熙刚来到这里时问女管事,这是什么地方,她没有回答。在女孩们受过战争的暴行后,她说,“是你当时问我这是什么地方吧,这里是地狱。”


    具体情节我也不愿多讲,但整部片子并不是那么绝望,画面清新,色彩柔和,是一个很温柔的叙述者在讲这个难以回首的故事。即使是最黑暗最无助的鞭打受辱,也是点到为止。虽说这样使影片不够催泪,也不够强烈,但我觉得这或许正是慰安妇幸存者的情感吧。她们是真正被千万子弹击中的人,是被日本人的刀子一刀刀捅着的女人,是遍体鳞伤后活下来的人,多说一次便是多受一次伤,而这种彻骨伤痛谁能反复承受?

<图片5>

    温柔的叙事里有很多温柔的事。我没有为女孩子们遭受的暴行气愤而泣,而是其中有一段,一个比较大的女孩为其他女孩子们唱了一首歌。蓝天,稻草,伤痕累累的女孩子们围坐在水边,大姐站起来,手上拿着花,看着远山吧,就这样唱起来。“你离开了,抛下我离开了,可能再也不回来了……”没有伴奏,就这样唱着,声音里也没有哭腔,是一种坚毅悠扬的意味。女孩子们都低下头,谁也不说话。对于她们而言,下一刻是要回到黑屋子受日本人的鞭打和强暴,是要对每一个进来的日本人说“欢迎光临”,可这一刻,纯真的,贞洁的,稚嫩的她们还在朝鲜的故土上,林间小道里,追着蝴蝶。

<图片6>

    日本的管事女帮过她们逃脱,一个说贞敏长得像他妹妹的士兵也曾不要求性服务,让贞敏休息十分钟。英熙跟着贞敏一起放弃逃跑的机会,回去只为不让被抓住的女孩被弄死。贞敏会回想起第一次来初潮时跟母亲亲昵的情景,她坐在爸爸肩上唱歌的情景。贞敏把母亲临走前给她缝的辟邪饰物给英熙,保佑她免造厄运。大姐的一首歌,是所有女孩的希望。


她们要活下去,就是死也要死在故土上。


    日本战败了,急吼吼的把女孩运上车,押到一个地方进行集体枪决。枪声响,倒下的却是日本人。朝鲜的军队和日本人厮打起来,日本人还不杀几个女孩。英熙和贞敏被救了,可一回头,日本人拿着枪,贞敏笑着,为英熙挡住了。我是个巨脸盲,而且韩语日语基本分不清,那个开枪的日本人好像是说贞敏长得像他妹妹的那位温柔的人,也好像不是。

<图片7>

    韩国请当年的慰安妇幸存者登记,年老的英熙去了,却迟迟不敢多说。工作人员聊天中说,“再说了,就算有,除了疯了谁会说出自己曾经有过那种经历啊。”英熙转过身,颤抖着,噙着泪说,“我就是那个疯女人。”


    看到这里我不免想起当初看女神Amanda演的《lovelace》,讲当年著名法国色情电影明星拉芙蕾丝的故事。她被丈夫欺骗,拍《深喉》赚钱供丈夫花销,受到家暴无数,最终站出来为女权奋斗。可女权组织只把她当宣传工具,骨子里还是看不起她这昔日的色情电影演员。有一个画面是《深喉》首映后她上台感谢,穿的白裙子很透,灯光一打一览无遗,可她的脸上笑的是那么天真灿烂,开心的觉得自己做了一件能让丈夫开心的事。

   战后的中国,多少慰安妇回到故乡的村子,备受歧视冷落。

<图片8>

    影片的结尾是贞敏的魂魄附身在阴阳眼少女身上。

“贞敏啊,从那天起到现在,我的身体虽然离开了,心却一直留在那里啊。你再等等,我就来见你了。”

“姐,别着急,再吃些好吃的,享些福,再来吧。”


<图片9>

   贞敏从她死去的金黄稻草间站起来,愉快的走向那林荫小道,追着蝴蝶回到家,跟母亲紧紧拥抱,一家三口吃饭。


    影片就是如此平静的讲述这样一个残酷的故事,有撕心裂肺的叫喊,有血痕满布的瘦弱的身体,却没有全然绝望,了无生机的镜头。看的两个小时内流泪的次数并不多,可她会长长久久的留在心里。大姐的歌声,贞敏的笑,还有那能辟邪的饰物,麻布三角,挂在腰间,快乐的摇晃着。

<图片10>

    其实这篇影评写的并不是我的风格,很散,也很温吞,可能战争的慰安妇问题根本不是这样温和,而是血淋淋赤裸裸的诉说,是一个疯了的女人脱光衣服把她身上每一处伤痕扒开,淌着血给世界看,要施暴者给她赔罪。可我面前的《鬼乡》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蜷着身子,轻轻的掩面哭泣。她确实功力不似《熔炉》那样深厚而直指人心,却是一场轻轻的雨,不知觉得落下,像我们不知觉而落下的泪。


    一个小女孩对她的经历的诉说, 无关政治,甚至无关战争,只是千百万慰安妇中的一个,一个女孩子,一个伤心的故事。


     这更动人吧。


    最后不得不提,《鬼乡》2002年就写好了剧本,通过十二年,七万五千人的众筹才得以开拍。演员全都表示不要演出费,而主演姜河娜是日韩侨,在拍摄期间多次受到日本民众的威胁。


    诚心推荐大家能看看这部影片,没有什么血腥骇人的场面,很清新很有韵味,像少女的梦。
<图片11>

2016.4.12

 5 ) 再说一遍,这种题材的电影以后我不碰

    小学时候学校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带领全校师生看电影南京大屠杀。我记得电影后半段吓得我们几个女生用手捂着眼睛,害怕得只能从手缝里瞅瞅木有日本人的镜头,还记得女主角是个老师,最后被日军给糟蹋了,心理就像挤碎了一个柠檬,脑袋里刚下了一场暴雨,哄哄哄难受得不行。
    小时候最爱三毛,哭泣的骆驼里面那个被当场施暴的美丽女子,让我心痛到泪流满面。研究生的时候看严歌苓,先看的天浴电影,寝室4个女生看了都说不出话来,感觉一肚子苦,内脏仿佛都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给拧成了一坨,差点没吐出来。天浴之后我很少看这种女性题材或者是战争下女性视角的电影,但还是没忍住看了金陵十三衩的小说,很多情节都不敢看,一目十行的跳过去。《南京 南京》刚出来的时候,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看后坐在板凳上沉默好几分钟说不出话来,感觉胃疼,一股气憋在里面挣扎,连呼吸都不顺畅。再后来金陵十三钗拍成了电影,我至今不敢碰。
    虽然我从小看鬼片长大,现在看得最多的仍然是破案和恐怖题材。但是这种真实的历史,这种暴行,比恐怖片恐怖太多太多,把人性最丑的那面暴露得过于血淋淋,让人想逃。
    
    一方面越来越喜欢韩国电影,一方面是经过这么多年,我觉得自己心理承受能力有了提高。点开了鬼乡。
   很多人说用了招魂和巫术,感觉削弱了那部分历史。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切入点,导演多么善良啊,让历史上这些冤死的亡魂能够得到超度,让他们回家。看到最后回家抱着妈妈的贞敏,多希望她所经历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每一次涉及慰安妇这种敏感话题,就是在这些幸存者的伤口上撒盐。所以我不喜欢历史。这个片子据说是根据一位老奶奶的亲身经历所改编的。老奶奶多么坚强啊,愿意将自己的伤口暴露出来。直面她们的苦难与惨痛,我们每个人都是残忍的。影片最后英熙奶奶说:贞敏,当初把你一个人抛下,我独自回来了。但是我一直都在那里,这些年只是我的身体回来了,其实我一直都还在那里。不能想象老奶奶是怎么熬过这些岁月,或许像前世今生,活在今生的这个漩涡中,前世如梦魇,想要逃避遗忘,却无法割舍同患难的姐妹,遗憾仇恨让自己每天都在煎熬。幸好影片最后贞敏终于回家了,老奶奶也终于能放下了吧,独自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为了你们而活。
   每次看了这种题材的电影,总是思考女性的地位从古至今真的改变了吗?这个世界改变了吗?电影里说日军只是把这些女孩当做工具,任意使用,随意丢弃。想想现在日本的AV文化,或者很多其他类似的文化,也许你也有答案吧。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暴行,这些暴行背后永远是人性的最丑恶,欲望的无节制,有的背景下我们无法抵抗,有的背景下我们不去抵抗,只是姑息。人性的丑恶与人性的冷漠,让一切模糊,分不清艳丽与浑浊,只能在表面涂上一层粉饰太平,内在的毒瘤愈加龌龊。

   韩国电影越来越大胆,不是抄袭,是基于本土文化的不断创新。没有一味选择粉饰太平的题材,而是不断剖析现实社会,去直面真实的历史。很值得尊重。
   

 6 ) 《鬼乡》

       百度关于慰安妇的电影、纪录片出来很多。即使是没有看过,看到那些题目和图片依旧让人发指。知道《鬼乡》在韩国获得高票房、好口碑后一直期待着出资源。
     在此之前第一次了解慰安妇是《南京南京》中那场举手的戏。记得当时还有父母和哥哥在。随后的强奸镜头我们四个人都选择了沉默,萦绕在我们之前的是尴尬。时间很容易让人遗忘尤其是战争的后果。之后央视有着很多关于慰安妇的报道,她们早已银丝绕头,静坐、反抗、曝光……这是一场和时间的战斗。
   晚上看完了《鬼乡》,感觉讲述的不深却又让我流泪。平安符串联始终。本是用来保自己命的信物却让别人活了下来。要走时母亲反复强调要记得父母的名字和家的地址,影片最后再次回归时确发现家乡已面目全非。被强奸的姑娘依旧能笑着在小河里享受阳光……这些似有若无的细节不似之前反应战争的影片那样强硬而是以这样柔软的方式给人温柔一击。
    最让我震撼的镜头是俯拍那场野蛮的强奸,年轻的女孩被囚禁在同样的狭小“盒子”里。面目全非的脸、弱小不断抽搐着的泛白身体、就连生理期都被忽视……我一直在想就是是什么造成了人性的如此扭曲?《索尔之子》中的集中营也好,慰安妇也好,甚至这段时间的大学生分尸案、北京某酒店事件……人之恶竟会让我如此恐慌。
    《鬼乡》和《南京南京》中有一个相似的细节。其中都有一个“坏人”掩盖中的善者。同样是“善良”的军人,《鬼乡》中这种“善良”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死亡而《南京南京》中军人还是看见了那个女人被拖走的裸体。《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也有同样的情愫,可是导演是将之放大上升为“恶”之下人道主义救助,而《鬼乡》和《南京南京》是“恶”之下同样死亡的命运。
   《鬼乡》中的音乐带着一股苍凉和无助。几次是死人祭祀时的吟唱,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2条叙事线互相交叉,像是转世来衔接过去和现在。
    影片的结束让我泣不成声,仿佛再次回到了南京纪念馆接触冰冷的人性。一部电影的好坏有时候不单单指他的叙事线、技术方面的美,有些主题一旦涉及很容易忽略这些陪衬。

 短评

电视上看到了片段,就已经被触动了。一部2002年开始拍的慰安妇题材电影,因为没有资金,直到2015年靠大众众筹才得以上映的片子。可惜不知道国内是否上映了,有些耻辱和伤痛,不应该这样忘记,她们代表了历史的一页,在现在混乱的世界上。

4分钟前
  • PINK将
  • 力荐

对女性来说,这才是真正的恐怖片,比死可怕,生不如死。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不是针对某一个日本人,而是对这个民族都要永远怀有一种警惕性。

7分钟前
  • 彼方有荣光
  • 推荐

拍出来就成功了一半,可惜也就成功了一半。

11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韩国的票房黑马,片子太沉重了,慰安妇题材。由于题材敏感不够商业不够大众性,拉不到投资,只能上网发动众筹,最后7万5千多位网民募集了12亿韩元,历时十四年才得以拍完。抛开题材,电影并不精彩,但背后的震撼却是惊人的。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拉仇恨,而是要发奋图强不要让历史重演。

13分钟前
  • 第27章
  • 推荐

中韩慰安妇的地狱生活上加了一点超现实元素,技巧乏善可陈,却看得人愤怒逆流成河。这样的电影社会性大于艺术性,它提醒了我们可以善待身边的日本人,但对这个民族一定要妥善保管仇恨——因为它还未认错。

1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好久没有看电影了,这个电影吧,正如评论说的“故事比恐怖片更恐怖” 。慰安妇的题材,用这种手法告诉给我们,已经柔和了很多,但依旧使人不寒而栗。这种题材,真的无法触及啊!

20分钟前
  • 几只羊懒羊羊
  • 推荐

太压抑了,快进着看完的

23分钟前
  • 梅岭藏殊梅长苏
  • 推荐

发现很多人看完此片后都在咒骂日本人,然而日军的变态残忍以及慰安妇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战争对于人性的摧残,比较可惜该片没有深刻讨论这一点,因为我们不仅仅要直面这段历史,还要防止如此之罪恶以后永远不要再出现。

28分钟前
  • yangbin
  • 还行

一篇慰安妇招魂曲,没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

30分钟前
  • changheluo
  • 推荐

作为一个女儿的母亲看这种片太难受了,但我还比较克制,因为说实在的片子拍的有点拖,就艺术性本身而言有很多缺陷,但我老公在旁边哭的那叫一个惨,还主动给我递纸,我都不好意思不哭,我第一次看他这个“理性”直男看电影哭成这样。

32分钟前
  • simonfaye
  • 还行

那就是活下来,重返故乡

33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哭了好几次。BGM太受不了。愿世界和平。

37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推荐

1.苍白的悲怆、无力的控诉、刻意的煽情,这不是鬼乡,是鬼扯。受不了贞敏这个人物的人性之善,那不是真的;2.承载着别人之生活下去,是一件特别沉重的事;3.韩国影片的老毛病在那,甚至还套着一个沉重历史的壳,那就剩下看看打没打动你了...

4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作为一个女孩实在悲痛难忍,有些人实在难以原谅,无法原谅

45分钟前
  • 良姜
  • 推荐

韩式煽情果然厉害,直直哭到字幕滚玩,归魂是一种美好的念想,否则如何来面对这残酷

50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不容忽视的却又敏感的题材,靠着众筹才能拍出来的电影。让我们铭记历史不是让我们愤怒让我们复仇,只是希望不要再有相同的悲剧发生。悲伤却不压抑,整个故事有一股向上的力量,对生命的渴望。现代过去穿插的拍摄手法感觉把我们都带回去那个残忍的年代。铭记历史。

53分钟前
  • 人间小太阳
  • 力荐

3.8星。慰安妇题材作品,其实叫《归乡》更贴切~催泪手法在韩国电影中已算克制,故事本身就足以赚取观众眼泪,激起我们心中的火焰,双线叙事手法用的并不算流畅但偶有亮点。比电影本身更动人的是电影背后真实的故事以及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将近8万人的心意和努力,还有导演14年的等待。

55分钟前
  • what'swilliam
  • 推荐

我们不探讨技巧,不说立意,只想说,结尾七万名众筹网友的名字震撼到我了。

59分钟前
  • 姚瑶
  • 推荐

也许不甘心讲述一个他认为平淡的故事。也许是众筹来了太多钱,导演在《鬼乡》里炫了太多技,刻在屏幕,印上画面——两条故事主线轮流展开;各种风格的配乐堆积使用;各种角度的镜头变着花样切换。然而,两条主线的切换毫无章法,稍微失神,就会看晕。甚至,导演最想呈现主题的招魂场面有些吓人。

60分钟前
  • 韩影书
  • 还行

主题性无法评价,毕竟是民族历史的共同伤痛(片中也出现了中国慰安妇),确实应该一看。但作为剧情片来说,怪力乱神的故事、演员们青涩的演技和略显刻意的执导,完成度上还是差很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催泪。不过,准备了14年的导演和幕后团队以及慷慨众筹的7万多人,都令人尊敬。更推荐同题材《雪路》

1小时前
  • 暖晴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