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人间角落

综艺大陆2021

主演:欧阳娜娜,刘敏涛,李冰冰,周笔畅,汪苏泷,任敏,马伯骞,伯远

导演:赵琦,赵青,欧大明,徐玮超

 剧照

更新时间:2023-08-16 02:35

详细剧情

  以纪实风格为底色,用细腻真实的笔触描绘普罗大众的寻常生活,发现隐秘在都市生活中的“角落”,探寻日益被忽略的、简单而真切的“关系”,展现人世间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角落总有生活的解法,11月腾讯视频,跟随故事探访人细品生活纹理。

 长篇影评

 1 ) 自由起舞 也羁绊满身

“我觉得你有时间的时候,条件更好的时候还是给家里装修一下,不要让你妈妈回家的时候看到的房子空空荡荡” 那時候他的眼神湿润又缠绵,脆弱又敏感,每一点滴都是几年前的他,在想他的理想,又在苦恼什么时候做让爸妈骄傲的儿子,为他们带去更好的生活。

伯远太懂得要给予对认定的事情付出努力的青年人怎样的回应,伯远是那么真诚的看着在人潮中不起眼的角落享受舞蹈的青年。他目光澄澈,满眼赞赏,他多清楚,在迷雾一样的摇摆岔路口,鼓励和肯定是多么珍贵。但是他也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追梦和面包之间的平衡,他经历过同样的不被理解和争执。亲情就是这样在摩擦中建立更深的羁绊。现实和面包总是在纠结,理解和支持也总是在挣扎,很开心属于伯远的那一份坚持着坚持着就能看到希望的能量在这一次传递。他也迷茫过,所以他既严肃的指出希望文杰落定日子以后给房子添砖加瓦装修,让毛胚房看起来不那么孤单,同时他也耐心的和文杰母亲探讨追梦,坚持,街舞的能量。这点滴细微间都可见伯远的善良,豁达,通透。也希望这些豁达和坚毅可以通过奇遇人生传递给更多在迷茫与和解中挣扎的你们,我们。

“我很怕别人和我说你一定会成功,我听过太多次,那万一没有呢…我经历的事情都投射在他的身上”

我在这里看到很多他过去的影子:为了温饱生计,没有收入的时候需要在线上做音乐老师,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学生姓甚名谁。

在地道里跳舞的时候,那灯光又昏暗又迷离,他很云淡风轻的在说和父母的吵架,心里的犹疑,年龄和失败他都一并带过,我只记得他最后一句认真的说着:可是,这样也很好,责任感和有人看着你,会让你变得更好。”

他说:“我已经足够幸运,厮杀掉别人的机会我才赢了。我就像是一艘小船,本来在溪流里,现在被扔入了瀑布” 我真开心为你的厮杀贡献过一份力所能及的光,有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胜利,就一定会有希望,会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短暂的压抑过后,他披着满身的烟火气去给每一个妈妈还有涛姐赠与了一枝花,我爱的孩子又真实又浪漫,和奇遇人生真是完美的契合。

这就是伯远这个人最具有力量感的地方,他依旧会有很多面对现实无力,烦恼的时刻,和每一个在现实生活里抓耳挠腮的我们一模一样,但是他那破土而生的力量感是具有爆发力的,打不倒的,春风吹又生的,一点阳光和露水都会让伯远拔节生长。 这样的人怎么不值得尊敬和爱护呢?他就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梦想的活生生的例子,是我坚定的相信他演艺这条路能走远走长的信心来源。

在和文杰妈妈的交谈里,妈妈会问“他所有的努力在我心里,是不认可的。一晃年纪越来越大到了三十,后三十年还有保障吗?还跳得动吗?我们娘儿俩还有保障吗?”,但是他们也时刻准备着,“哪天你不想跳了,我希望我儿子回来找我”

虽然不支持,但是妈妈还是会担心写在脸上,你要记得吃早饭,要多穿衣服要给孩子上完课早点回家… 最后是妈妈的背影,她说想说的已经说完了… 妈妈和文杰送别的时候,我真的哭到受不了,我会给我的妈妈怎样的生活,我给爸妈打过多少电话,我又会给他们怎样的生活,我回馈过多少爱和耐心给他们细碎的念叨呢?

或许亲情之间本就没有破冰这件事,我们和父母之间不存在冰,我们只是由爱故生忧,我们互相的理解和磕绊本就是人生和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以爱为名状描绘的图影都是人生每一个篇章的序幕。

最后,他们在这个火热的城市,重庆,渲染出自由,热情和奔放。 舞台也好,人生也罢,摔跟头也有重启的勇气,在舞动的时刻,在挥洒汗水的时刻一切都抛之脑后了。就像刘敏涛老师最后说的:“广一点一个厂,厂是氛围,点就是点睛之笔。” 我是那么欣喜的更加坚定,生活一定要坚持一些幻想,一些浪漫,一些漫无边际的自由。 再次感谢奇遇人间角落这一档治愈的暖心节目,我们在生活里面对的复杂境况行来都难以得到答案,因为他们和人类最本质的亲情友情爱情的羁绊深刻。我们的记录和思考也行不需要一个确切的答案和解决方式,而是传达情感,美好,坚持,豁达的能量慰藉冬日里寒冷的双手。

 2 ) 摄像机与喷漆——第五集武汉分集导演手记

在武汉的城市文化肌理里,长江是一条贯穿过去,当下与未来的时间纽带,它以一种近乎永恒的姿态在为这座城市的不同世代提供生活、审美与精神的活力。当代中国有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也是最迅速的都市改造,旧城拆迁在每个城市交替上演。古老的街头文化随着老社区的瓦解迅速后退,而新的都市文化并不会因为摩天大楼的拔地而起一蹴而就。写字楼的办公桌前的年轻人们在白日疲于奔命,每当夜幕降临,一些年轻人离开了钢筋混凝土的禁锢,在城市的暗角里发出新的声音,新的街头文化如今正在城市里野蛮生长,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集的主人公涂鸦者黄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武汉新街头文化的一个代表人物。不过对于像黄睿这样的的武汉年轻人来说,长江亦是武汉绕不过去的符号,这是他们与过去连接又通达未来的梦幻时空隧道,在他们出格的世界观中里不断掀起涟漪。

今年4月份联系到黄睿时,他直截了当地说希望在长江轮渡上涂鸦,问我们能否帮他搞定。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能否实现,但是我很喜欢这样直接大胆的想法,这会让拍摄变成一场冒险,进而激发出我的创造力。基本第一次电话我们就已经形成了对于这集创作的共识。而剩下的就是我们在为自己的狂想买单。在武汉轮渡公司的百年历史上,还没有一艘船经历过艺术化的涂装,对于轮渡公司来说开先河需要很大的魄力。经过半年时间的沟通协调,我们在武汉要正式开机前的一周内才得到了轮渡公司的确认,给我们江城5号来完成创作。为了保证码头日间的正常运营,轮渡公司只给了我们在十一国庆前的四个夜晚。我们的手中近乎没有选择,黄睿需要和他的伙伴们在夜间进行通宵创作,如此大的画布,以及艺术家的野心都让他们不得不分秒必争。我的团队不仅要在极限的睡眠下完成白加黑的拍摄,而且还作为了施工方接管夜间的码头,为艺术家们每夜搭建临时脚手架,并在太阳升起前拆除,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在极限的工作状态下,内部难免擦枪走火,剧组也是疲于应对内忧外患,当时就觉得能够拍完就是胜利。

就在这样紧张的状态里,刘敏涛和马伯骞来到了黄睿和我们一同建构的涂鸦世界里。当初找到马伯骞时,我就觉得他是这个故事的the chosen one,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他来自一个建筑师家庭,我会天然地好奇他对于中国大规模城市变迁的感受力。而他自己也是街头文化的一个独特的声音,我也期待他和武汉生猛的市井气息可以碰撞出什么。当然,抛开种种的外部因素,最有趣的还是他如何面对自己所背负的东西?走出街头文化后,他到底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开拍前两个月时我与他在上海的第一次见面。当时他在片场的化妆间里候场,一个节目的编剧团队围着他商量上场前他需要准备的话题点,什么鼓励他说,什么不鼓励他说。站在一旁看着他面对表达要求时躁动却又无的放矢的状态,我能感受到在他的内心里有种困兽犹斗的张力,这种状态对我来说有着强烈的共鸣,我们都想顶开天花板,但同时不得不为我们所选择的社会角色而服务。我想在武汉听到他平静下来的声音,从他内心而来的声音,我也期待他的声音可以给我带来启发。而对于刘敏涛,我期待她带来的外部视角。亚文化容易成为年轻人的自嗨,我也想寻着刘敏涛的眼光再度打量这些特别的年轻人。我希望青年人的街头文化能够和真实的街头生活发生联系。

正式拍摄开始后,问题接踵而至。白天的拍摄我们借鉴了瓦尔达和JR《脸庞村庄》,希望黄睿能够带领马伯骞和刘敏涛更多的走街串巷,将武汉的市井生活凝练在他们的艺术里。但事实上黄睿完全投身在轮渡的涂鸦创作上,每日的通宵近乎把他榨干,留给白日的时间与状态都非常有限。而马伯骞也在这次创作中一直在找寻他自己的位置,他自己是个艺术家,有着独立的创作欲。作为一个涂鸦的初学者,他能帮到黄睿的很少,他注定要在这个小世界里像黄睿一样找到他的语言。在马伯骞找寻的过程中,我很焦虑,因为不知道他最终会找到什么,能否成为他外化内心世界的途径,如果他没有找到,黄睿完全沉浸在他的江上世界,马伯骞最终会不会一直停留在岸上隔岸观火?值得庆幸的是,马伯骞在开机第三天找到了他的声音,他准备以自己的视角拍一部关于江上涂鸦的短片。没有什么比自由自在的表达更稀缺的事情了。这本是我们应有的呼吸方式,却成为了我们生活之中的稀缺。当马伯骞找到了自己的语言,也给了这个片子影像上的顽皮与灵气。

除此之外,马伯骞在武钢的工厂里谈及自己被淘汰让我感到意外,但是与此同时我为他的坦然感到高兴。生命的意义是自己去寻求的,如果是因为对事业的怀疑与挫败让我们能够再度思考我们到底应该为什么而活,我觉得被淘汰是件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新的开始,一个谦卑的开始,一个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开始。如果这是淘汰带给我们的清醒,那我们就应该感谢淘汰让我们得以放下世俗的束缚。

在影片的后半段,有一位年近七十的老街头画家易老师成为了故事的灵魂人物。他生活了半辈子的汉阳西大街终究还是赶不上时代的潮流,如今已经拆的面目全非。但是他过去围绕着西大街市井生活创作的300米壁画仍旧留在西大街的残留的墙壁上。易老师用一己之力带来了上个时代的街头气息,也因此得到刘敏涛跨时代的“倾慕”。他经历了中国跌宕的现代化进程,有着艰难的一生。在人生的风风雨雨里,艺术成了他精神的避风港。老夫聊发少年狂,易老师决定和年轻人们一起通宵,在夜风吹佛的码头上再次画起已逝的江岸生活,手持画笔默不作声的他俨然成为了码头上的精神领袖。看着易老师和黄睿一同站在时间的河流里创作,最后一同疲倦地望着轮渡在日出之时驶出码头,我有种难言的感动。他们手中的笔和喷漆守护了他们心灵里的天真与执拗,去抵御社会染缸的磨洗。能不失自我,夫复何求。

可能会有人问江城5号画完后的故事。它在2021年9月30日下水,在武汉汉口武昌两岸按照日常的排班行驶了两周多的时间,然后便被撤下。江城5号身上涂鸦和城市里的其他涂鸦作品有着相似的命运,在漫长的时间里,他们都是瞬间的艺术,轻如鸿毛。但是涂鸦过程里我们每个人为之蓬勃的心跳和所投入的童真般的激情却难以忘怀,成为了我生命之中难以抹除的颜色。

(导演:徐玮超,副导演:蔡宝丰,梁辰)

 3 ) 《奇遇·人间角落》南宁“订单已收到”导演手记

如果说《奇遇⼈⽣》是远⽅的⼤江⼤河,那么《奇遇·⼈间⻆落》就是身边的潺潺⼩溪。我们希望这套节⽬能帮助观众看到身边被⽇益忽略的简单⽽真切的“⼩”关系,“⼩”⻆落,感受到⼈世间原本朴素⽽真挚的温情。

撰稿:本集导演 赵青;副导演 邓阳 鞠晓甜

《奇遇·人间角落》第一集“订单已收到”播出有几天了,一直很犹豫是否要写导演手记。与其说这是导演手记,不如说是我们拍摄前人物故事踩点报告的延续。因为我希望观众能够更加深入细致的去熟悉我们拍摄的那些跑腿员,去了解一个小时节目承载不了的故事。

讲故事之前,想借这个导演手记说一下《奇遇·人间角落》的节目初衷。⼈类对亲密关系和熟⼈社群的需求来⾃基因。然⽽在城市的⾼压⽣活下,“熟⼈”和“附近”却在迅速消失。我们与⾃⼰的邻⾥素不相识,我们没有功夫和楼下夫妻店的⽼板聊上两句,也不会和⼩区边上卖菜的阿姨讨价还价。我们的⽣活⾼效⽽实际,快速⽽单⼀,我们下了班,在汹涌人潮中默默无语的关上门,在社交软件上找寻身边的慰藉。如果说《奇遇⼈⽣》是远⽅的⼤江⼤河,那么《奇遇·⼈间⻆落》就是身边的潺潺⼩溪。我们希望这套节⽬能帮助观众看到身边被⽇益忽略的简单⽽真切的“⼩”关系,“⼩”⻆落,感受到⼈世间原本朴素⽽真挚的温情。而我们的故事探访人欧阳娜娜和刘敏涛,以及每集的嘉宾,都是观众和这些小关系、小角落之间情感的桥梁。

讲故事之前,我还想说说《奇遇·人间角落》的故事探访人之一欧阳娜娜。在和娜娜见面之前,我正好看到娜娜和马友友的一场网络时空对话,娜娜当时问了马友友一个问题:如果您回到20岁,您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马友友的回答是:我对人一直很好奇,如果我回到20岁,我想知道他是谁,他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人类为什么美好和残忍是并存的?我想当时的这场对话对娜娜还是有影响的,我们对娜娜的期许和娜娜对自己的期许,应该就是通过这个节目能走进不同的角落,走进真正的生活洪流中。

今年4月份开始的选题调研阶段,南宁一群跑腿小哥的故事进入我们的视线。城市生活的高效、孤立,人的欲望和需求也在不断延伸和膨胀,催生出了“跑腿员”这样的职业。人们向这些陌生的跑腿员打开自己最隐秘的角落。每天24小时,老板老潘和他的40多个员工们骑着电车穿行在南宁的大街小巷,见证着这座城市人群各种各样的烦恼和欲望。他们每天的工作是解决本地人五花八门的订单需求,外卖代驾,酒吧霸台,买菜做饭,抓老鼠通厕所,扮财神拜年,帮开家长会,接送孩子回家......他们穿行在不同人的生活角落里,编织出流动的城市生活图景。

5月份我们导演组初次来到潮湿温润的南宁,来到小能手跑跑公司,见到老板老潘。每天坐在电车上,跟随不同的跑腿员跑单,慢慢地认识了喜欢写诗的韦广东,渴望成家的黄作业,聪慧能干的单亲妈妈钟欢,还有热心实诚的欣姐、老许夫妇,小李、小陈等等不同的跑腿员。如果说这个选题最初吸引我们的是那些五花八门的订单,那么见到这些跑腿员之后,我希望观众通过这个节目真正能看到的是角落里的他们,看到他们身上的温暖和美好,看到他们对生活的小期许。还有看到他们与这个城市不同角落滋长缠绕的陌生而密切的“小”关系。


老板&跑腿员&客服 老潘

“小能手跑跑”公司的老板老潘,今年三十多岁。公司运作至今已有5年时间,但运作方式仍有些“原始”。办公室位于南宁桃源路商业大院的一间老楼房里,老潘住在公司,就在客厅办公。客户都是通过熟人介绍,加个微信,或者打电话下单。配送单按距离算,其他单子按时间算,第一个小时50元,之后每个小时30到35元。任何需求,只要肯花钱, 且在“合法的范围内”,跑腿员基本都能满足。对于公司群里的四十多个员工,他了解每个人的“附加技能”,他自己也是跑腿员之一,比如喝酒,很少有人能拼得过他。但老潘现在不怎么出去跑腿,因为他既是老板也是接单派单的客服,他能迅速了解客户的具体需求,计算时间和距离后,发到群里,然后考虑什么样的跑腿员合适接单。

“前半生都顺顺利利。”老潘在莫斯科某大学读了五年书,学新闻,曾经家境不错的他,毕业后家里情况急转直下,父亲也进了医院,需要靠老潘赚钱还债。“那时候也去求过人,失败后就知道轻易不要求人,所以后来也能理解这些客户宁可花钱找我们。”五年前,刚成立的公司只有他和一个员工,微信列表1000多个好友。只要给钱,什么都接。来一单接一单,口碑渐渐建立起来。最初,客户主要下单的需求是排队、送货、买东西。渐渐地,熟客发现他们既方便又靠谱,需求没边没际地滋长开来,跑腿员深入到了城市生活的各个角落。

公司出名之后,许多人瞅着挣钱,想加入。但老潘很谨慎,除非有熟人引荐,不然不太信得过。做他们这一行,诚信高于一切。“客户把几万几十万的东西托付给你,你回头拿着东西就走,损失的还不是公司的信誉。”因此,公司现在七八个全职和三十多个兼职,遇到大宗生意,还是得老员工上。

说话轻声细语、言简意赅的老潘,在员工眼里其实是一位非常讲义气重情义的老板,老潘跟多数跑腿员之间早已超越了普通同事的关系,像兄弟家人一样。

跑腿员 黄作业

黄作业今年39岁,广西隆安人,家中四兄弟,作业排行老二。16岁时不爱读书的作业跟着老乡到广东鞋厂打工。由于没有暂住证,作业经常四处逃散,在广东打工十七年,30岁时作业打算跟怀孕四个月的女朋友结婚,但是两人都被查出有地中海贫血,胎儿有问题,医生建议两人分开,打胎后女友提出分手,作业哭着答应了,之后再也没有谈过女朋友。

作业回到广西老家盖房,出来时又是一无所有。再后来作业在南宁认识了老潘,老潘说跑腿勤快的话能月入上万,令作业很是心动,加入了跑腿的初创队伍。后来订单越来越多,作业说:“跑到整个人都傻了。”作业是所有跑腿员公认接单最多的劳模,没人愿意接的订单都给作业,早上七点开始,他就在手机上待命,有时跑到夜里三四点才收工,风雨无阻,全年无休。作业骑电车的速度很快,能在路上跑七十迈,他管自己跑单叫“飞”。作业说:“有时候身上同时挂着好几个单,飞到屁股都要着火。”作业接的最多的单是外卖、送件和医院挂号。工作日他每天都要去两个地方固定买餐送餐,其中一单50份餐,他专门搞来一个大箱子方便抱上楼,这一单50元,另一单10份餐35元。作业从不挑单,他说:“有钱不赚王八蛋。”他掰着手指头算:“一个月房租400元,水电100元,吃饭1800元,保险一个月590元,每个月剩不下什么钱,赚钱是最重要的,不然老了跑不动了遇到病怎么办呢?不敢想以后,口袋里有存款心里才能踏实。”

作业自己不觉得跑腿辛苦,他说这份工作轻松有趣赚得多,“这比在工地工作可舒服太多了吧!”作业在公司附近的城中村租了一间每月400元的单间,楼道窄得搬不进大家具,房间很简陋,没有柜子,很多东西都杂乱地放着,他说:“太乱太丢人了,只是个睡觉的地方。”但作业偶尔有空也会自己做饭,贴贴面膜,打开两千多元的音响,狭小的房间里刹那盈满了来自上个世纪的粤语老歌。

作业不善言辞,说话总是慢悠悠,脸上始终堆着笑容。欧阳娜娜和汪苏泷发现他即便在说起前女友时脸上还是笑嘻嘻的,有点不可思议,却又能隐隐的感觉到那段感情应该是作业内心深切的痛。其实,作业对生活的期许可能也就是家里有一碗热饭,有一盏温暖的灯在等着他。

跑腿员钟欢

钟欢今年33岁,是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跑腿员。钟欢在中产家庭长大,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娇生惯养,父母认为工作对女孩子来说只是打发时间,最重要的是相夫教子。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下,钟欢大三时就经家里介绍和门当户对的前夫闪婚了。距离婚礼十天时,父亲在洗澡时因心肌梗塞意外去世,没能看到钟欢穿着婚纱出嫁,而婆家认为此事很晦气,包括前夫在内都没有出席父亲的葬礼,突如其来的噩耗和婆家的盛气凌人让钟欢无法接受。23岁时钟欢生下第一个女儿,重男轻女的婆家更加不待见钟欢,之后她虽然生了一个儿子,但丈夫因为工作也没有时间陪伴他们,而且瞒着钟欢在外投资欠债......看到自己的生活轨迹逐渐脱离了同龄人,钟欢很没有安全感。为了孩子的未来她起诉离婚,官司持续了半年,在结婚十周年的当天,法官判决离婚,房子和孩子都判给了钟欢,出于对前夫的感情,她没有要抚养费。现在钟欢已经离婚一年多了。

因为之前的工作太忙没办法照顾孩子,钟欢成为了一名时间相对自由的跑腿员。钟欢曾经是老潘的客户,经常下单让跑腿员帮她洗车、霸桌、打麻将。钟欢说:“我当时觉得他们很好用,叫他们干嘛他们就干嘛。”所以,当钟欢一开始向老潘提出做跑腿员时,老潘并不想要她,担心她对订单挑三拣四,钟欢对老潘说明了自己的情况,真的很需要赚钱来养两个孩子,老潘才答应让她做这份工作。为了赚钱,钟欢几乎不拒单,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二点,什么单都接。为了跑腿她开始学习开电车,学着做各种事情,买雪顶咖啡不能融化,买米粉不能洒汤......以前都找跑腿换水管,钟欢第一次自己换水管时不知道要关水闸,溅了一身水,于是她把自己的微信昵称改成“欢爷”,决心以后男人能做的活自己也能做。

钟欢说自己是个很坚强的人,离婚的时候都没有哭过,但孩子是她最柔软的地方。二年级的大女儿已经学会认字了,有一天她在房间里翻出了离婚证,过了很久才来问钟欢,钟欢不想骗她便承认了,向她解释了离婚和辞职的事,孩子没有跑腿的概念,钟欢告诉她自己在送外卖。有一天钟欢在外面帮客户贴寻猫启示,路上接到家里电话,妈妈说女儿不肯写作业,钟欢接过电话跟女儿说:“你知不知道妈妈在外面跑腿很辛苦,你可不可以听话一点?”女儿说:“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是大老板,你让我觉得很丢人。”因为这句话,钟欢第一次在路边嚎啕大哭。

作为罕见的女跑腿员,她经常接单去接送小孩,陪小孩看病,陪孩子聊天,替开家长会......刚开始接送孩子时,作为母亲的钟欢很不理解,她连送孩子去托管班都觉得不放心,更不明白为什么有父母愿意将孩子交给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从来没有一个家长叫我拍照给他们,”钟欢说:“他们甚至不知道我长什么样子。”长期接送寄宿学校的小孩,钟欢会在车上跟他们聊天,想了解自己女儿这样年纪的孩子在想什么。钟欢说这些好学校的孩子压力很大,有时孩子累得在车上睡着了,她看着很心疼。钟欢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替客户去参加母亲节的活动,表演完孩子们给母亲送上信和鲜花,她收下客户女儿的信,看着别的母亲都在读信流泪,钟欢感觉很尴尬也替这个初二的小女孩难过,她看上去有点沮丧,但又习以为常的样子。钟欢说:“大人可能觉得钱是万能的吧。”

在拍摄过程中,娜娜和汪苏泷有一个自发的小举动非常打动我。他俩在第三天跑单时经过一个儿童乐园,很自然的想到邀请钟欢的两个孩子来玩,一旦你和人物之间建立起了情感,你会诚心诚意的想到要为他们做点事。尽管时间短暂,儿童乐园游玩的设施也有限,但我相信这段陪伴孩子们玩耍的时光,会在他们内心埋下一颗种子,会发芽。你可能改变不了他们的生活,但你却能在他们心里留下些许“小美好”。

跑腿员 韦广东

广东,28岁,广西来宾人。虽然看起来黝黑瘦小,但广东却暗藏着一颗文艺青年的心。小时候喜欢看漫画,他自学了素描和毛笔字,平时就喜欢在家里写写画画。十年前来南宁读大专,学习的也是设计专业。而十年后的今天,小韦从事的行业已经跟他当初的文艺梦想毫不相关,至于缘由,他解释为每个人的人生里都有太多的无奈。

广东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背了一身的债,是老潘在三年前出手相助,帮广东还了很多钱,给了他现在的这份跑腿工作。老潘是这座城市里广东最感激的人,这个嘴硬心软的老板,平时几乎不怎么在自己身上花钱,但带跑腿员们出去聚餐的时候却从不吝啬,每个人都受到过他或多或少的帮助。

广东曾经在深夜坐动车到外地,陪客户到凌晨四点,然后一口气开车300公里带客户回南宁;还曾坐动车来回800多公里只为帮客户从长沙带回几杯奶茶......大多数订单广东做过便不会再想起,那些不快、疲惫抑或短暂的兴奋、欣喜也统统都属于过去,只是没有坚持画画终归是他的意难平,那是他真切显露过的才能。如今广东喜欢写诗来抒一抒胸臆,写过的诗有二三十首,群里的跑腿员们都打趣称他“来宾诗人”。广东说自己擅长寓情于景,而他的“情”也大多是关于生活的不易与无奈。

独居在20平米的出租屋里,广东与同在南宁的大姐很少联系,只有逢年过节会一同坐车回老家。在老家跟父母一起住的,还有从小便患了癫痫失去劳动能力的二哥。广东曾经向老潘请了一个月的假,带哥哥去北京协和医院看病,没有任何门路,排号就排了一个星期。最终因为哥哥身体原因还是没能做成手术。那次北京之行广东去看了看长城,还在长城上创作了一首诗。广东说现实真的很残酷,可他没有办法。哥哥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却连像跑腿这么辛苦的工作他都羡慕,因为作为半个残疾人连自己的饭碗都洗不了。现在广东每个月都要从南宁寄药回老家给哥哥。

28岁的广东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对自己现状不满的他也一直无法开启什么感情经历,也不敢奢想。说到这里,广东总要再感叹一句:“如果当初坚定一点认真学画画就好了,说不定我现在就是一个艺术老师了。”

附上广东的诗歌两首,他的诗歌没有标题,只有诗句,却值得细品。

(一)

在这个追梦的季节

我一刻也未曾停歇

不管是爱与被爱

都不仅仅是等待

就算下一站不是海角

也不是天涯

仰望的星空

依然璀璨

(二)

人一旦上了年纪

还真是睡不着

如果不是因为那碎银几两

我又怎么会约星星月亮出来呐喊

时间是虚无缥缈的

明天是昨天做的梦

今天却还梦着昨天

我的天啊


欧阳娜娜自制手绘相片

晚上,和欧阳娜娜一起参加了腾讯视频“连个麦吧”对节目推广的直播,奇遇观察员贾青问了我一个问题,节目录制前后对娜娜的认识有什么不同?其实录制前我对娜娜的认识并不多,我几乎没有看过娜娜的电影和其他节目,但是我却认真的听了娜娜的大提琴专辑和那首《藏》。我觉得酷爱音乐的孩子,内心都是纯净美好的。拍摄过程中更加证实了这点。我不想说录制节目时的南宁酷暑难耐,每天骑电车跑单有多辛苦;我也不知道参加完《奇遇·人间角落》之后,对娜娜来说是否脱胎换骨。但至少我感受到娜娜是怀揣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到不同的角落,就像马友友说的,她试图去认识不同的人,去了解Ta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的?相信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她一定会思考的更多。

 4 ) 证明独立的方式是离父母更近一点——重庆篇观后感

这一期的主题落在了代际关系上,代际关系是一个很神奇的主题,可以说一般情况下人的一生都处在代际的关系之中,小时候要处理与父母的关系,长大了又要处理与子女的关系,人一辈子都在代际的问题中,却可能永远都给不出完美的答案。 敏涛姐问伯远多久给父母打一次电话,伯远说有事才会主动打电话,我比伯远还夸张一点,我恨不得有事都只发信息不打电话,一方面我很讨厌甚至恐惧接打电话(听起来有的离谱但我是真的害怕),另一方面,就像文杰送妈妈出门时一样,父母会叮嘱许许多多他们认为我们一定没做好的事,让人忍不住辩解“我比你想象的更自律”,我总觉得他们根本不了解我的生活还一直试图对我的生活做出指导,很多次的通话都以两方的不满结束,我也越发的抗拒给父母打电话。但我的抗拒就像我的坚持一样在父母面前什么都不是,我们之间居然因为“我不给他们打电话”这件事爆发了一场争吵,我觉得我害怕打电话但他们一直逼迫我,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不了解我的生活还要主观臆断地指责我,我非常丢人地因为不想总给父母打电话而崩溃了。 伯远去到文杰家里时,看着光线有些昏暗的毛坯房很久,没有讲任何关于舞蹈和温饱、梦想与家庭的事,只说让文杰有时间有能力时把家里装修一下,让家里不要太冷清。从情感的角度,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很多精彩恰当的解读,在我看来伯远的建议也很有现实意义。我向我哥哭诉我不想打电话、不想跟父母交流、他们根本不懂我之类的事情时我哥告诉我,有的时候人就是要有意地向父母展示自己的独立,他们看不见你自然会觉得你什么都做不好,你甚至都没有证明给他们看你有好好吃饭,他们凭什么相信你的梦想、你的坚持? 年轻一代比起物质更看重精神,所以会把精神世界的矛盾看作我们跟父母的主要矛盾,父母不理解我们的梦想在我们看来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对于父母来说可能更在意我们的物质生活。我们可能很难让父母理解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哪一天进行一场谈话父母就突然全力支持我们跳舞为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多打几个电话,多给父母添置些东西,哪怕是用报喜不报忧的方式表演出来的,让父母觉得我们在物质上可以养活自己甚至反哺家人,代际之间的矛盾可能就不会那么尖锐了。

 5 ) 第七期 广场上的舞蹈 伯远 重庆

这一季的奇遇,我每一期都看了,也都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了小作文,但伯远这期是最难写的。真的很难。

困难之处在于我很难脱离我是伯远粉丝这个身份去看待这一期,从3月开始一路看着他经历创造营、到成为INTO1成员的过程,他的所有工作我都关注,他的过往,我也通过补古早直播等等各种方式考古过。他的经历,他的想法,他的变化,他说过的话,我都了解很多。

所以我非常轻易的就可以和伯远产生共鸣,我能迅速地理解他说的话、他的行为是什么意思。但我对故事的主人公文杰几乎一无所知,这种落差感让我觉得惶恐,我想尽量避免因为我对伯远的熟悉而产生的过度共情,但又会觉得切断自身情感是不是太严格了。

废话太多,说回节目。

文杰热爱街舞追梦,他母亲希望孩子能拥有更能长期稳定的工作,母亲和孩子都没有错。文杰的母亲是单亲妈妈,单亲妈妈带大一个孩子本就不容易,要讨生活,要照顾孩子,生活没有太多可以喘息的空间。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妈妈的不安,妈妈说的没错,能成为顶尖大神的人很少,年龄大了跳不动了还可能一身伤病,而这一切都未必可以换来一个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来生活。

但“这些努力都没有价值”这句话从妈妈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文杰的沉默,伯远欲言又止从眼里流出的悲伤,都好令人难过。文杰不是不学无术的孩子,热爱街舞、努力训练、教街舞维持生活,为梦想奋斗。人能够拥有梦想是很幸运、也是很难得的事,街舞是他的生命,放弃太难。

而这样横亘在两人之间的鸿沟,很难有完美解决方案,“亲情总是在这样的摩擦中,羁绊越深”,伯远没有试图去说服某一方,他给保持了十年几乎是毛坯房的家买了花,和文杰一起给妈妈做了饭,和文杰说你有空或者情况好一点的时候,给家里装修一下,至少不要让妈妈觉得家里空荡荡的。生活可能就是这样,总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但什么行动都没有是不可以的,可能依然很难完美解决,但至少我们去行动、去表达,我们和所爱之人的隔阂就会小一点。

广场舞的阿姨们选择广场舞,大致也是一种和生活相处的方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阿姨们接受一切生活赠予的好的不好的礼物,最终落脚于广场之上。跳舞,交朋友,忘却一切,沉浸在舞蹈中的阿姨们好像才是她们最本质的样子,好像才是真实的她们自己。舞蹈的魅力就是这样吧。

作为故事探访人,前几期更多的是艺人代替观众视角去探访主人公的生活,而伯远除了是探访人,他也像是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节目展现了伯远的更多面,文杰的故事和他的故事很像,只是伯远算幸运,多年的挣扎在今年有了还算不错的结果。而文杰可能还要在这样的挣扎中度过一些日子,能否得到一个理想的结果,没人知道。

最后稍说一下我觉得美中不足的部分。文杰和妈妈的故事和广场舞阿姨们的故事,关联性不太强,所以整体看下来稍有割裂感。但瑕不掩瑜,纪录片的魅力在于真实,生活并不总有圆满结局,有缺憾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但即便如此,日子总还是要继续过的。

 6 ) 关于理想,关于现实,关于亲情,关于爱

我真的很感动奇遇人间角落节目组愿意将收官之作重新落点在家庭上,在这一期里我们看到了理想,看到了现实,看到了执念,也看到了羁绊。 我很敬佩那些去追梦的人,不论是伯远,还是文杰。因为我认为,所有愿意去追求理想并且坚持不懈的人,都是极端感性与极端理性的交织体,而选择是因为有代价而变得有意义。我为什么敬佩这些人,是因为成功都是不一定的,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就像是伯远说的,他认为他还是幸运的,因为他清楚这些机会的获得,是厮杀掉别人的机会才上来的。我不相信他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有没有可能有一天他也会被厮杀掉,或许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次。那在对梦想追求一无所获的路上,能够靠什么坚持呢,靠一腔孤勇和热血吗?好像是只有这些东西。 人从什么时候长大,我认为是从开始权衡的时候,所以在追求理想的时候,家庭也是需要我们去顾及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理想是需要考虑自己的家庭的。其实我很能很能理解文杰的母亲说:“他所有的这些努力,在我心目中是不认可的。”我也很能理解伯远当时那种欲言又止。也更是这种欲言又止,我认为这个人是在设身处地思考,不仅思考怎么去架构起两代人的桥梁,也去思考自己的家庭。没有空话,没有口号,有的只是情感上的抚慰。这也是我敬佩节目组的一点,没有刻意去设置所谓大团圆的结局,他们之间的矛盾好像因为一顿饭有了缓解。“父子之间没有隔夜仇。”家庭的矛盾似乎在不言说中,只靠我们的一句关心,一个拍打,一个微笑,就可以消除磨平。“亲情总是在这样,相互摩擦的过程当中,羁绊越深。” 而最后一期我最感动的一个地方就是,文杰带伯远去他们的家里,我看着伯远一点点很认真的看着那个毛坯房,他的眼神里是带着泪光的。他非常小心翼翼地措辞,也非常的坚决地说: “我觉得,你有时间的时候,或者是条件再能够让自己过得比较好的时候,简单装修一下。因为如果你已经想好,不会在永州继续跳舞的工作,要出去的话。起码让阿姨回家的时候,别让她觉得家里空落落的。” 我一直觉得,我们作为孩子,是需要让父母觉得我们是需要他的。就算,哪怕,你真的很独立,真的不需要他们,那也起码让他们觉得你是需要他们的,因为他们深深的需要着你。父亲母亲在我们的教育里,太伟大了,他们像个伟人,不像个人。但他们对于爱的需求,是需要我们去给他们的。所以我才会被这段话深深触动,因为我认知到,伯远是有这种意识的。 竟然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话,很感动奇遇人间把我们的目光又重新对在这些普通而不普通的人身上,他们鲜活,他们身上,有光。

 短评

有些地方感觉有些失真,不那么像真实的日常,剧本感和被导演组干预的痕迹有点重

3分钟前
  • 清泉
  • 推荐

欧阳娜娜一定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女孩,善良美好得那么显然,希望可以一直这样。

8分钟前
  • Ziggy
  • 还行

确实是难得的好纪录片综艺,目前看了第一集,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个人太敏感了😂觉得有些地方上升得有些刻意了,整体而言叙事节奏和镜头呈现都还是很享受很感动的,期待后面更多的故事【更新】看完了,最终决定还是给4星,还是前面提到的问题,有的部分给我感觉是为了立意在讲故事,会有刻意的痕迹,展示人间角落的故事,不一定要用结语去概括,就随着镜头经历和感受就好了,放羊的那期看着赶羊就很治愈,纪录片的魅力可能就在于此吧

10分钟前
  • 鲸鱼鲸鱼鲸鱼诶
  • 推荐

好多新的工作种类我都没有听说过,但是他们真的是真实存在的,欧阳娜娜做这种平凡的工作也挺上手的嘛。

14分钟前
  • 尼可(精神正常
  • 力荐

娜娜真的是一个很温暖的人!他确实有很多缺点或者说做的没有那么完美的地方,可是没有人是完美的呀,我觉得娜比已经尽可能的展现了她好的一面,也在给我们传递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喜欢娜娜!他确实配得上“女孩儿想成为的女孩儿”

18分钟前
  • 打哈欠
  • 力荐

这一季的节目总是安安静静地给观众带来情感冲击。从“荒野之国”的创作者,到宠物入殓师,他们都像窗口一样,提供了一个在大千世界下的共通议题:探索另一种生活的实验方式,一种以情感来驱动的职业和生活。从这个意义上,它超越了一般性的综艺节目,拥有着“向社会发声”的理想和触碰人心的情感温度,让人非常严肃、认真地对待。

23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我开始喜欢欧阳娜娜了

27分钟前
  • 疯了正好
  • 力荐

看完《奇遇·人间角落》第一期,给我的感受就是温暖。温暖除了是人间烟火气,更多的是作为一位节目导演,让我深刻认识到:原来安静、不吵不闹的节目也可以这么好看。第一期选题,不仅把我拉回在南宁读大学的日子,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曾经生活过的城市。《奇遇人生》被导演赵琦圈粉,这次被欧阳娜娜圈粉,刚开始看我还疑问:二十岁的女生如何驾驭一档关于生活的节目;又如何承担访谈和cue流程等等工作?第一期的表现是惊喜,二十岁的视角犹如南宁晴朗的天空和市井的街角,让青春和温暖交织。

29分钟前
  • 帕哈雷斯
  • 力荐

失去阿雅之后,「奇遇」这个节目就失去了灵魂湾湾资本是在为欧阳娜娜各种尝试,演戏不行,就去唱歌,唱歌也没出彩,就去综艺,可是她真的不太适合选题都不错,还是「奇遇」水准,但是选的嘉宾除了刘敏涛外,要么阅历欠缺,要么就是过度包装人设核心也从那些“不大众”的人生探讨,转变到人间角落的百姓细节,可是现在这些流量鲜肉哪里能和前两季懂中年明星那样的共情能力,难免尬把一个聊天体悟类节目,搞成了真人秀场任敏的音色真不讨喜,而且有那么点神似爽姐欧阳娜娜肺活量不行,不仅做不了演员,唱歌也不行啊,这得练了,不是嘴上说着不行,然后日赚几位数刘敏涛的情况说得很真实,以前红了角色,希望自己的名字被人熟知,这样好争取角色,可后来人红了,大家印象她的是《红色高跟鞋》,她反倒还是希望人们记住她的角色就好

31分钟前
  • 路人彦小二
  • 还行

明星没法真正共情普罗大众的辛苦,一切也不会真得好起来,跑腿员也未必羡慕镁光灯下的生活,都是为了挣钱,关掉镜头就是平行线。

34分钟前
  • 雪球妹妹
  • 还行

从疏离梦幻的飞屋乌托邦和空旷辽远草原客栈 到市井跑腿轮渡涂鸦广场舞的街头烟火气 总觉得是有些过于”角落“ 有些没能弥合的分裂灵魂 《奇遇人生》最初的 清冷疗愈气质 残留的寥寥无几

36分钟前
  • Sloane
  • 还行

欧阳娜娜性格太好了

39分钟前
  • 虚拟冲浪小狗
  • 力荐

凭自己的能力合法挣钱任何职业都值得尊敬惹~

44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少了阿雅的调和,感觉缺了一种温暖的味道

48分钟前
  • 云间漫步
  • 还行

太好哭了…泪点低的人好难。想要娜比这样的女儿。

49分钟前
  • 夏予川
  • 推荐

没了阿雅控局,大有明星下凡尘体验生活之感,有一些小清新式的作文素材,人间角落的烟火靠微服私访难以触摸。

54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还行

我曾经想过做一个偷偷路过别人生活的人 给他们一个瞬间的关照或者惊喜 也一直觉得应该有这样一个节目 替“我们”轻轻地去拍一拍平凡人的肩膀 这个节目做到了

56分钟前
  • 吹吹风
  • 力荐

理塘篇可以单独拍个纪录片。刘敏涛的个人魅力让欧阳娜娜单薄得无处藏身。

59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推荐

这才是生活的角落。镜头多聚焦于普通人身上,很诚恳的纪录片。

1小时前
  • 国王KING
  • 推荐

很多人诟病艺人与普通人的距离,我觉得伯远还真的蛮适合的,因为他真的长期属于一个“普通人”,太多的艺人早早成名而很难真正意义上做到与普通人共鸣。但是伯远切实地在大学毕业到28岁这段时间里,在娱乐圈底层摸爬滚打、接商演、没有医保、当代课老师,所以在遇见同样追梦人的时候能够真正地共情,无论是个人经历还是家庭环境,因为曾经属于(甚至半年前他们都还是同一类人)所以是有动机的、有联系的。

1小时前
  • Malaimo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