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流者

剧情片其它1970

主演:让-路易·特兰蒂尼昂,斯特法尼娅·桑德雷利,多米妮克·桑达,皮埃尔·克里蒙地,克里斯蒂安·安林尼,卡罗·加第,阿历桑多罗·哈伯,皮安吉鲁·齐威拉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播放地址

 剧照

同流者 剧照 NO.1同流者 剧照 NO.2同流者 剧照 NO.3同流者 剧照 NO.4同流者 剧照 NO.5同流者 剧照 NO.6同流者 剧照 NO.13同流者 剧照 NO.14同流者 剧照 NO.15同流者 剧照 NO.16同流者 剧照 NO.17同流者 剧照 NO.18同流者 剧照 NO.19同流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5

详细剧情

  马塞洛(让-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Jean-Louis Trintignant 饰)是意大利法西斯组织的一员,他的新任务是到巴黎除掉他以前大学时候的教授 卢克·夸德里(Enzo Tarascio 饰),一个反法西斯组织的成员。于是马塞洛以和未婚妻朱利亚(斯蒂芬尼娅·桑德雷莉 Stefania Sandrelli 饰)到巴黎度蜜月为借口,到教授家拜访。和马塞洛一起执行任务的还有伪装成他的司机的曼加涅略(Gastone Moschin 饰)。在教授家,马塞洛被教授的年轻妻子安娜(多米尼克·桑达 Dominique Sanda 饰)深深吸引。马塞洛的同伴曼加涅略不断催促他除掉教授,然而他迟迟不愿下手。曼加涅略得知了教授和他的妻子将到野外去,于是准备独自进行刺杀任务......  本片根据意大利小说家阿尔贝托·莫拉维亚的同名作品改编。

 长篇影评

 1 ) 随着时代而变色

1.不断闪黑的开头,时而变红、干净利落。

2.三段镜头,两段配乐。

3.景深中的唱歌三女子突然出现在景前,拉近。

4.配乐不断,却将景前三女子近景切换为男主角特写,镜头在不断拉近,却变换了拉近的主体。【这时配乐一定不能变。当三人组在景深的时候,男主在景前,这个完整的段落十分漂亮。】

5.就凭那个左右得推轨镜头,这片子就值五星。始终留了一个缝隙,景前的男主一直在叙述,景后的三女子一直在跳舞,大师...

6.双人对话,侧顶光。

7.斜着运镜

8.从底部拍树叶的运动,逐渐出现汽车。

9.同样场景不同时代:停车。

这在《革命往事》中也出现过

现在:停车

过去:停车

现在:特写内心

过去:“停车”这个点出现的原因一直引到“停车”

10.在谈论自己的未婚妻的时候,一个拉镜头,突然未婚妻就在旁边!!!!

未婚妻让他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对她的看法】

这个设定绝了。【原本牧师以为马切罗被蒙在鼓里,其实被蒙在鼓里的是牧师。】

11.摔盘子与人物的停止,钢琴声戛然而止;说明摔盘子是个好兆头,人物继续交谈、行走,钢琴声继续。

12.朋友出现的第二次,才得知他是个盲人,这种意外很让人震惊,最后镜头停留在他两只不一样的鞋子上。

13.走入画版后面,接一样的场景淡入....

14.离新浪潮不远,这片子有许多新浪潮的痕迹,跳切不少,但却没有“去叙事化”,是在认真讲一个故事。【新浪潮的魂已不再,一部分肉体的碎片却流了下来,像是《女人就是女人》,《祖与占》中的情节和演法;怪不得贝托鲁奇是戈达尔的粉。】

15.人物向景深走,镜头却向外拉

16.中间隔着书柜的两人。

17.最后异化,被人潮穿过。

 2 ) 贝氏凭此睥睨

这确实是最有贝托鲁奇个人风格的一部电影,那些横着竖着斜着仰着俯着的镜头,太“飘亮”了,破破烂烂的市井街道居然都充满美感,意大利人玩起电影来,无人能比肩。


少年马塞洛的扮相明明就是Tadzio,桑达的扮相是女版的Tadzio ,( ⊙o⊙ )哇, 贝托鲁奇这是在向维斯康蒂致敬吗?他们一脉相承,我感觉自己触摸到大师为什么如此地喜爱大师了。。。。。。
大师说那个镜头是电影史上最美的爱情镜头,看此片,再联想到《1900》的某个情节,我真的感觉到他是真心话唉,而且,早年,生活里,他是不是真的遇到过什么特殊的事,而留下深刻的烙印,让他在电影里隐晦却又一再地提起呢?


维斯康蒂的电影是一幅新古典主义的油画,让人观之肃然起敬;
费里尼的电影是一盘色香味满的美食,让人世俗心陡起;
贝托鲁奇的电影是一位妖冶浓艳的少妇,抹着革命的红唇;
他们都是在说自己的心事,唱给自己听的歌,罗马男人如此地自恋自怜自爱,Death In 威尼斯!



贝氏对女人充满了蔑视——“她们只是用来做爱和做饭的”,但是桑达太迷人,在《费尼兹花园》就充分领教了她的美,这样的女人,真的不能够“只是用来做爱和做饭”,SS也很美,很可爱,肉欲满满的更容易让男人倾心? 西人喜欢锵锵三人行,无论是何种组合,一定要两两互动,有趣 !


至于本片主题,我累计的经验告诉我,大凡同流者共有三类:
1.不知不觉被卷入了某种历史洪流,随波逐流不抵抗不折腾,没有叛逆的痛苦但也浑浑噩噩,近65%的人大约属于此列;
2.为个人的某项利益,有意识地加入某个潮流,意图利用“流势”获得利益,攫取好处,35%的人大约如此,本片主人公疑似此类;
3.总有一些人与众不同,他们知道潮流的庸俗可怕,也不为某项可见的利益而投身某种潮流,他们就是为了不孤独,为了“有伴儿”,或者为了掩盖自己的聪明,拉近与世俗的距离,才成为“同流者”,微斯人,但真的有


总之,太美了,看完此片,很多曾给高评的片子,顿时有了乡下妞儿的感觉,人家40年前的东西啊!有这样镜头感的人,有这样美学视角的人,如果不多拍一些影像留在人世,不多留一些精神痕迹在人世,岂不是太可惜?
把眼光望向威尼斯,最新的发现是【威尼斯70周年:重启未来】,那是不是说,我可以有新的期待?



四十年前,一个三十岁的意大利共产党员,用最牛B的电影镜头,拍了一个法西斯党徒的故事,故事里有几座奇妙的建筑,和世上两个曾经最漂亮的女人。我爱这电影

 3 ) 我们都在 “同流合污”。

修改自《同流者》波兰版海报

影片中,上世纪 30 年代的意大利,没落的上流社会子弟马尔切洛 • 柯雷里奇(Marcello Clerici)指使一个法西斯党徒打昏他母亲的姘头,然后带着母亲来看精神错乱的父亲。

《同流者》开场的秋风扫落叶的摄影华丽至极

一家人竟相会于荒凉的精神病院——这就是诞生了法西斯的那片土壤。

《同流者》剧照如果。贝尔托鲁奇的另一部作品《月亮》(La luna)中,主人公一家团聚的场景也是在精神病院。

在马尔切洛眼中, “不正常” 的不但是笼罩在精神错乱阴影下的整个家庭,更是令人恶心的同性欲望,威胁着他的性和社会的身份;

于是,他试图通过观察和模仿, 与众人步调一致,获得 “正常” 这一社会认同——

这就意味着讨小资产阶级老婆,皈依法西斯而去刺杀左派老师夫妇。

《同流者》剧照

可马尔切洛追求 “正常” 的前提,恰恰是遮蔽/忘掉自己。

当马尔切洛向哲学老师讲述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时,他颇见不得光地拉上了百叶窗,一瞬间,在墙上造了一个自己的影子。

特写中的影子似乎令他沉醉,而我们也看到了同流者的模样——

一个半身人影,只有轮廓,没有面孔。

马尔切洛明知影子不是实在,却不能承受思考的后果,而是自我流放到洞穴,甘心上镣自欺。

可他的老师却坦荡地打开窗户,展示给他看:太阳有多么容易就可以去除影子。

影子无声无息地出现,又无声无息地消失。

《同流者》片段


片末,广播宣布了墨索里尼的倒台。

一个隔着铁栅栏的房间里,犹如洞穴一般;火光照亮了他的上半身和脸庞。

他扭头望向房间里一个小男孩的裸体,而墙上不再有他的影子。

在这个蓦然回首中,“囚徒的镣铐”被打破了,他关于洞穴理论的 “毕业论文” 也终于完成了。


而当一个同性恋者勾引男人时谈到“蝴蝶夫人”,这唤起了马尔切洛深埋心底的童年记忆——他枪杀了勾引他的同性恋者。

这个记忆,就是马尔切洛追求的性和政治身份的“影子”。

于是,他把同性恋者误认为当年被他杀死的同性恋者,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了这个同性恋者身上,疯一般地当众指认他是凶手。

他的激情,看起来真的自以为完全与凶手、与法西斯无涉。

那一刻,他对自己的 “同流” 历程顿悟了。


介绍马尔切洛加入法西斯的,是一个盲人。

这个角色可以理解为马切洛的法西斯主义镜像。

相比健全的人,盲人是种 “不正常”,甚至因此还可笑地穿了不成对的鞋子。

片尾,马尔切洛不顾妻子阻止去见盲人高声怒斥盲人为法西斯,而盲人则遁形于一群喊着口号的人——

一个新的 “影子” 即将诞生?

就这样,影片结束于 68 年五月风暴过后荒凉的个人主义视角。


作为马尔切洛的女神,坚定的左派青年安娜是与干瘪的法西斯美学对立的美的象征。

安娜的知性美,与马切洛妻子天真的野性对比鲜明。

当这个崇高的象征猛拍汽车车窗、向马尔切洛求救时,叙事时间拉长得了不合情理的程度,把紧随安娜的刺客都晾一边了。

马尔切洛缩在轿车后排上、高高竖起的大衣领子里。

最终,优柔寡断的马尔切洛被轿车载向了影片转折点——刺杀教授和安娜,走向了与法西斯的合流。

闪回的高光中,高潮的刺杀戏


 4 ) 杂感

1.形式美与技术流,以及如透过附着水汽的玻璃看世界一般氤氲克制同时又饱含内力的情怀。摄影剪辑名不虚传,景致建筑服饰妆容皆美不胜收,Vittorio Storaro请收下我的膝盖!

2.只有对光与影的处理和运用拿手到本片这种程度才足以承载柏拉图洞穴喻这个贯穿全片的潜在主题吧...瞎不瞎是相对的,见识过真理的太阳的原囚徒想拯救仍把阴影当现实的囚徒会遭到反抗,众人会认为拯救者才是瞎了。而在有太阳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真的就是事实与真相吗?太阳有几个,洞穴有几层,世界有几维?盲人纳粹这个人物很妙,blind—abnormal,可以扩展出非常立体丰富的内涵;男主和盲人这对好友有一定程度的互文关系,在本片的洞穴喻中同样至关重要,而教授是回到洞穴的拯救者,被众人一拥而上捅成筛子。

3.开头和结尾都是镜头久久地对着笼罩在红光(一闪一闪的霓虹灯&橘红色的火光)中的男主,他显得有些不安,但你看不出他在想什么。是啊,他平时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一个冷冰冰的纳粹间谍,他懂得控制表情不让人看出自己的情绪,亦或是他已不善于通过自己的表情表达情绪?而这里红光的运用让人想起呼喊与细语里的红色,暗示着深度的内心解剖,一种千回百转蔓延无边的心魔,他困在其中;当然,也是柏拉图洞穴喻中的“火光”。开头结尾的另一个呼应是开始镜头拍到了男主老婆趴在床上露着屁股,而结尾是一个贫民少年趴在床上露着屁股,性取向的暗示很明显。随着专政的倒台和同性的性暗示,男主这时的心境大概也是一种眩晕,一种倒下去的欲望——让我倒下去,接受脆弱,拥抱脆弱,不要再继续执拗地抵抗自认为是罪恶的某些心理。男主是同流者,也是反抗者,外部同流内部反抗,通过随波逐流反抗自己“不正常”的那部分,在反抗旧罪的同时却制造出足以将自己埋葬的新罪,这些罪缠绕着他把他卷进漩涡,就像舞池里众人一圈一圈地围住他跳舞,他在圆心无所适从。

“别人都想与众不同,你却想和别人一样。”

“今天的我要来忏悔明天将发生的罪过,用一个罪恶来弥补另一个。”

“谜样的敌人,赶走希望。”

4.纳粹同性恋者演变出畸形心理,想在像《蝴蝶夫人》一样极致的美感中被毁灭(与正太_后被其杀死),却给男主在性与死方面留下一生阴影。开枪的是幼年男主,而真正破碎了的也是男主,一个他死了,作为同流者的他站了起来。这是一个男主想将他之后一切的罪归咎其上的事件,就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特丽莎的妈妈把她看做罪源,甚至第二任骗子丈夫的出轨也让她恨女儿,皆是被命运的多米诺骨牌捉弄而失去自我变成一个空壳的人的徒劳挣扎。

5.有男同女同暧昧意味的场景处理得可神,比如警察和男孩的部分,两个美丽女人跳舞的部分(男主说她们不能再跳了!噗哈哈果然有内什么阴影!话说看这段时有联想到苦月亮结尾两个女人之舞)。安娜和茱莉亚其实都是有两面性的女性。在帷幕后大厅般空旷的部长办公室的桌上长相酷似安娜的女人向镜头惊鸿一瞥,然后横陈于桌上与部长接吻;以及一个官员强迫她在马塞洛面前说出“我是个白痴,我完全疯了”,这时的“安娜”是个完全物化了的女性,与后面独立清醒理性强势的形象对比鲜明(我不知道物化的安娜是象征还是她真的卧底到纳粹总部当妓女)。而茱莉亚开始让人觉得是一个愚蠢且枯燥的花瓶,“一个用来做饭和做爱的女人”,慢慢地你却能感到她身上的魅力,娇憨爽朗,具有煽动力和感染力,脾气也不坏,她其实并不蠢,她有她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学。我觉得她和安娜在一起时比和马塞洛在一起时更可爱,也更有尊严。

6.这片有好多黑色幽默来着,比如说马塞洛到巴黎时去领任务那段简直冷幽默密集,在门口三个穿海魂衫学生样的少年打闹中遇到男主后齐齐敬礼,男主进去后他们说“他是谁?他看我的眼光像看穿着平民服装的官员233”呆萌的男主就这么被捉弄了...其实这里大概想表现你身边谁都可能是纳粹,同志之间的敬礼是一种同属一个政治组织的证明,而这其实和他们的外表一样不靠谱。男主在门厅欣赏墙上的画作,前台的老女人说“这不是博物馆,请进去!”是的男主就是这么欣赏美这么有耐心(误) 其实大概是领任务前内心很忐忑...同事调戏酷似安娜的妓女让她装疯卖傻,男主出现之前她装得很自在,而之后却非常尴尬不自在,男主发现她是部长桌上的那个令他心动的女人,立马一把抱住,紧紧地,还转了个圈...其实我觉得这哥们老神奇了...因为她是妓女所以你对她可以予取予夺,原则上是这样的,而男主就像看到遗失了的宝物、像看到女神一样抱住,仿佛在宣布她是归我所有的,真的有种特别纯情的感觉...对比他同事口头调戏加摸摸屁股的正常嫖客行为,他真是一个“不正常”的“嫖客”。然后要给男主派任务的官员见此景很恼火在门口跺着脚喊:“科勒瑞奇!你在那干嘛呢?!过来!”男主惶恐一路小跑进了官员的办公室...门一关上前台老女人正好蹒跚而过...着淡淡的囧感...后面更二,官员办公室是核桃的圣殿啊哪哪都是核桃啊台子上矮墙沿上桌子上摆放的还很有艺术感啊,官员从一个仰卧的裸女小雕像的阴部(...)拿了个核桃用钳子夹开一边吃一粗给男主讲任务啊,奇葩啊纳粹筒子...官员把枪给男主说筒子你必须迅速而决定性地解决这个问题!话音未落男主猛一回身拿枪指着官员啊气氛立刻剑拔弩张,随后却又把枪指向与刚才对称的方向,之后又对准自己的脑袋,然后发现自己帽子不见了...这是个幽默而苦涩的情节,开始指着官员是因自己本来就不满要杀教授的安排,而官员又语气强硬地继续唠比,于是更觉得神烦心乱就来了这么一手,这么一吓还真把官员唬住了,随后指向另一边以及自己的头则是消解敌意,im just pretending,内心妥协于自己同流者的身份,然后以帽子不见了为由给自己个台阶下...这可笑可恶可悲的人生啊。


http://stagebuddy.com/film-tv/10-reasons-see-conformist-film-forum/
这几天FilmForumNYC 在放这部经典,真想在大屏幕上看这部美学大作啊...

PS: QAF男主扮演者Gale Harold很喜欢这片来着ww

 5 ) 同流者

我是听了梁文道的《八分》后来看这部电影的,我看的是意译英的版本,由于个人英语水平一般,能理解大概的意思,加上之前《八分》中有一定的剧透,所以看起来并不是很费力。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去理解贝托鲁奇,高中时看《戏梦巴黎》并不明白。当我现在真正融入社会,接触各形各色的人时,在看这个马切洛时,我或多或少的能感觉到他就是某个时候的我,当自己在与别人的行为并无二致时,让自己与别人之间留出一些距离,可能这是一种清高,一种认为自己不同于别人的自我优越感,一种与别人可以划清界限,遇到事情又可以全身而退的幻想,最终陷入的是只有属于自己的孤独。

在电影中实现的在观看的过程中,贝托鲁奇在情节的表现手法上有一些戏谑,当马切洛的上司将手枪交给他时,他拿出手枪十分认真地做出要开枪伤人的动作时,我笑了,这是一种调侃吗?可能是吧。

同样触动我的还有马切洛关上窗户,将影子呈现在屋中。我特意查了一下柏拉图关于“洞穴理论”的研究,明白了影子在马切洛这个人物身上起到的作用,仿佛马切洛从一开始加入法西斯就一直沉醉在自己的影子当中,认为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影子,而自己也是属于这一切。

然而最后,命运安排马切洛与曾经被他杀的人再见面时,马切洛认为自己的不同于别人的想法破灭了,他要报复,他要改变,但是依然要掌握主动权,所以他揭发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罪行强加给别人,让自己全身而退。当人全带走盲人法西斯朋友时,它可以带着劫后余生的慰藉站在一旁,享受着冷血所带来的成功。

 6 ) 同流者 命运的光明与黑暗,电影光影里的卡拉瓦乔

曾拿下三座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维托里奥·斯托拉罗是本片的摄影,《同流者》是他与贝托鲁奇合作的第一部电影。斯托拉罗说自己的摄影人生有三个阶段,其中早期电影所遵循的第一阶段深受画家卡拉瓦乔的影响,以对画面内光线的把控承载叙事,光与暗好比日与月之间的某种天地平衡,亦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平衡。他的摄影观起点便是来自于此,用适合的光影效果去辅佐故事。

卡拉瓦乔 圣马太蒙召

电影的一号男主人公马切罗便是在光影中不断徘徊的人。影片的叙事采取了插叙的形式,轮番的展开了马切罗的童年以及法西斯间谍工作前后的多重人物状态。这些细碎的人生时刻交代了光明与黑暗的层次感,以及光影交替的复杂人生。虽然《同流者》在两位大师的电影序列中不算鸿篇,却能让观众从中嗅见新生的才华,光影成为了二人写作的工具,成为了叙事的主心。

斯托拉罗(左) 贝托鲁奇(右)

战时法西斯影响下的意大利,人生失去方向感的马切罗急切着想要为法西斯效力,在他的人生价值序列里面加入组织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彼时,想要效力于法西斯的人分为几类,出于害怕的,为求钱财的以及单纯为了信仰,而马切罗的目的均不在此。大多数的人想要与众不同,而马切罗却想要成为一个平凡的人,他数番坦言加入法西斯有助于他成为一个平凡的人。

“平凡人”这个称号在某一类人身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内在需求,是一种身份认同,讲述一个人欲求平凡就好比展示一个身在暗处的人只露出的衣角,观众迫切的想要得知被遮掩的有关他的一切。而通过面对牧师的忏悔中他道出了幼时曾与一位名为利洛的司机之间存在过一段有失道德的同性之间的过往,以及自己被迫杀死利洛的经过。

既是杀手亦为同性恋的身份是马切罗的无法坦然生活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出生于宗教国家意大利更是加剧了此矛盾。所以除了效力于法西斯能让自己获取社会意义以外,正如盲人好友与神父认同的那样,平凡的男人就是会回过头来看漂亮女人的屁股,会娶一个中产阶级女人作为妻子。这些都是平凡男人的标配,马切罗需要这些标配。

影片中,有三种光影充斥在荧幕面前,和熙暖阳、幽暗以及被切割过的阳光。前文所述的卡拉瓦乔绘画风格在斯托拉罗掌镜的电影里得到了继承,一位画家之所以用对比强烈的光影绘画,是因为意识到了世间是被光明与黑暗所同时笼罩。

当马切罗回忆童年往事的时候,画面总是依如暖阳,具有鲜明的饱和度,事物被赋予美好。

而当他来到赃污狼藉的母亲家中则是幽暗阴郁,母亲卧床不起注射吗啡,养了司机做姘头,她戴着黑色的眼罩拒绝光明,横卧的床底有一支注射过的吗啡针头与一只置于暗处的黑狗。

与之对比强烈但又同属阴郁的另一个空间是马切罗父亲所在的精神病院,广阔萧条的白色大理石空间像极了天堂,这里被乌云笼罩,人物脚下没有一点影子。

马切罗当着母亲的面嘲弄父亲的手稿,要拿他精神错乱下书写的手稿作为自己婚礼的证词。父亲的身世中亦有无数“年幼的刑法”,是法西斯的所留下的战争烙印,从父亲身上他找不到自愈的答案,

童年是饱和的暖阳,象征美好;成长后的双亲与自己的过往是幽暗见不得光,象征着悲伤。而他的潜在意识将他带向一个自证的前方,那片区域有他的婚姻与法西斯事业,那里有猛烈的带有灼烧感的艳阳射在万物的痕迹,影子如刀锋一样切割在他的周遭。

我们知道,马切罗和卡拉瓦乔的命运同样悲惨,有多少光明就有多少黑暗,

我们从光影上感受到了残酷性,这是平凡的证据。

成长后的马切罗曾经有过更加纯净的阳光,他身上仅剩的光明其实在自己曾经大学的老师夸德利那里。马切罗在尊师的协助下有一篇未完成的论文,正如这场未完成修炼的师生情。同为意大利人的夸德利为了履行自己的政治上思想主见而选择前往法国巴黎,在他看来带着政治抱负离开意大利即是为一种反抗,过去这让学生时期的马切罗不解。

很难料想到马切罗多年后再遇见恩师的目的竟然是杀他,夸德利如今是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人物,除去他就是马切罗任职以来的第一件任务,是成为平凡人的代价。

夸德利对于众多学生中的马切罗十分欣赏,尤其是他未完成的有关柏拉图洞穴之喻的论文。马切罗这篇论文所要阐述的不只是自己的政治思想,更像是师徒之间巩固情谊的一种仪式。拥有优秀的历史观的电影总能将人物与大时代背景两条线索有效的纠缠在一起,同流者正是这样一部电影,他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揭示了政治对于个体的影响。如果不是各分阵营,这份师生情便不会中断。

论文的哲学思想其实也和学生时代的马切罗的内心信仰相应和,洞穴之喻讲的就是一种生活在洞穴中被黑暗笼罩的人,看着远处洞口的火光所投射进来的影子以为那就是现实,分不清何为幻想何为真实。而离开洞穴的人知道了真相后,有了更根本性的觉悟想要返回洞中挽救同伴,却也可能被同伴误认为是叛党,因而受到阻拦。洞穴之喻证明了囚徒难以获得自由的真相。

洞穴之喻

这也验证了影片的标题为何取名为《同流者》,马切罗就像是洞穴里的囚徒,和战时的大多数人一样在法西斯的阴影下无法抽离出来获取客观的视角,接连不断的陷入其中,最终为了自身的社会意义不得不效力于其中,成为一个洞穴里的同流者。

斯托拉罗和贝托鲁奇的视听功力在影片中师徒两人交谈的戏剧段落中有了高明的呈现,仅仅依靠开窗与关窗这一举动就将洞穴理论视觉化的呈现出来,老师夸德利是那个洞口启蒙者,马切罗则是洞底的人。谈话结束后,夸德利猛的拉开窗户,阳光进入房子,马切罗看到墙上自己的影子消失了。

过去夸德利给过马切罗投射在墙上的影子,无论它是否真实,但至少是一种希望,而夸德利的离去便使得马切罗失去了影子。

但恩师夸德利其实从两方面试图对马切罗进行救赎,首先他对马切罗回应说:真正的法西斯分子是不会像你这样讲话的。其二,老师开窗的动作暗指了一种救赎行为,夸德利试图将学生马切罗引出深渊,将光明带给他。

但戏虐的是,每逢激昂的乐曲声重复上演,观众便知道组织的人又来提醒马切罗是时候开枪了。马切罗的蜜月之行越来越艰难,内在矛盾与外部矛盾交织在一起,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将人引向中心最喘急之处,他动弹不得。

电影里叙事上的留白都在视听上得到了补充

对于光明与黑暗的另一处高级处理在主角的盲人朋友身上,盲人朋友曾说:平凡人喜欢看到与他相似之物。此话暗指两人臭味相投,马切罗虽然为明眼人,但其实和瞎子并无两样,无论他是否有意将自己饰演成时代里的“瞎子”。盲人是看不见光明的一类人,马切罗的弑师无疑是将自己彻底的推向了黑暗。

暗杀之后的场景已是多日之后,我们发现马切罗的妻子变得忧心忡忡,室内的可见光源变成了蓝色。

回看在巴黎马切罗私会夸德利太太的舞蹈室场景,夸德利的太太知道马切罗间谍的身份,但又同时对前眼前这个男人产生了好感,内心产生害怕的同时天空的蓝映射在她的面上,从暖走向冷的镜头竟能给人带来如此震撼的感受。我们也可以断定在这部电影中,蓝色意指恐惧。

昏暗的蓝色为影片的高潮奠定了基色,马切罗向往的平凡生活最终落得如此下场,只有暗夜下的月光才是蓝色的。

结尾他与盲人好友相会,两人行走在探照灯不断横扫的大桥上,此刻的身影深重,断续。陋巷的拐角处,上天再度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偶遇了当年性侵自己的同性恋司机,他并未死去,谁能料想马切罗多来年并非一个杀人凶手,他对此介怀了多少年?他为了填补上帝无意间在他身上夺走的光线又付出了多少光明的代价?

事物的真实面极易被遮蔽的,正如洞穴里的囚徒对于自由的曲解,多年来马切罗想要摆脱一种幻象,却迎来了另一重幻象,此刻法西斯政权已经倒台,他大概无力于回溯过往,因而在人潮中陷入了失控。

《同流者》有着双重属性的结局,悲剧的终结也似乎意味着新的开始,至少他可以坦然面对自己新的身份。于是影片给出了耐人寻味的长镜头,镜头缓缓推进,马切罗依靠的铁栏杆像是妓女所在房间洞穴的入口,里面昏天暗地,洞口的火光照亮了马切罗的面庞,眼下微弱的一点光明是否可以照亮他的未来。

 短评

小说电影不管先看哪个都会损害看另一个时的乐趣,电影固然作为独立作品存在但既已读过小说很难不作比较,尤其是感觉导演没有把握主人公怪异独特的精髓(对本性的恐惧)时很难不感到失落。贝托鲁奇的富丽影像与流畅情节性跟原作气氛完全不同,不过确实花了很大力气囊括情节和画面隐喻

10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真是近乎完美啊。更多点了解时代背景应该会更有趣。几个时间段剪辑在一起,摄影漂亮。特林提格南特年轻时候帅

1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本片在摄影和剪辑上都有颇多可说之处,带着极强的那个时代的印记

1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我完全就没关注什么政治、刺杀好么,只是一直盯着JLT的长长眼睫毛,Dominique Sanda 和Stefania Sandrelli 好美。

19分钟前
  • vivi
  • 还行

概念都以文本说一遍,再用镜头语言的构图调度进行不断加深:“洞穴喻”中的影子与开窗后墙上突然消失的影子,仿佛这个世界是“盗梦空间”里的一层(光影处理方式如卡拉瓦乔的《召唤圣马太》),相似作用的场景还有一场模糊时间线、黄蓝色调跳切的车窗外景;集体意识/人格面具与舞会中突然簇拥的人流;同性恋性取向的自我催眠、遮蔽与最终明示出闪回的可信/不可信,社会不知不觉让你被均化成一具想要追求平庸的皮囊;从头至尾不断强调秩序性的建筑物、场景细节及人群,马塞洛永远是那个“格格不入”的存在。对于这个终其一生想要成为同流者,却永远只能“扮演”同流者,在刺杀的路上“闲庭散步”的荒诞人物,似乎仍能回到洞穴喻中进行理解。法西斯主义的狂热与虚无中,有多少是身处群体中的扮演性存在?

20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有什么影像能比最后一幕更鼓舞人心又寒毛悚然呢?门廊里迎面而来的人群,他伫立,在摩肩接踵的人潮里艰难地站定,这一刻是卑微,怒意,觉醒,狼狈,叫人怜恤的结合体。但是他仍然没有抓住真实,在街灯和火光的交映下,他的脸上写着怀疑论者特有的无知,痛苦和希望。

21分钟前
  • 白斬糖
  • 力荐

【B+】被简介误导以为是个政治阴谋片,其实讲的是随波逐流的可笑人生。布光牛到人咋舌,频繁的插叙跳叙,理解难度略大。贝托鲁奇有一种东方人的含蓄。

22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重看#保留了原著中“渴望证实自己的被原罪所破坏的一生是正确无误的”这一主旨,在Vittorio Storaro精妙绝伦的摄影中感受“我们大家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失掉了我们的天真无邪,这就是正常状态。”相比原著中大量长句叠加的内心戏,影片更着力于闪回记忆对终其一生笼下的阴影、时空跳跃的缝合、精心酝酿的构图与光影盛宴,贝托鲁奇再次以性和政治味身份诉求,跟随一个妄图“随波逐流”的人在蓝色夜幕的巴黎混沌沉沦。1、意识深处对同性身份的不敢直视,结婚只为成为“正常的人”,而结尾的“真相”让他明白——自己从未成为“同流者”。2、男主的毕业论文关于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暌违多年师生重逢,一个关窗一个开窗,影子的形成&消失——他并未努力走进「真实」世界。3、空旷的、压迫的巨大建筑下,人是微渺的存在。

2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一场集体无意识的迷狂。对集体主义生活和简单幸福概念的认同,对一旦可能失去他们的恐惧,使得人们能保持顺从和沉默,容忍一个以谎言为基础的社会,既是受害者又是支持者。虽然直指法西斯主义但又好似在影射任何一个政权。隐喻无处不在、摄影出神入化,老贝的最佳电影。

27分钟前
  • 凉水
  • 力荐

四十年前,一个三十岁的意大利共产党员,用最牛B的电影镜头,拍了一个法西斯党徒的故事,故事里有几座奇妙的建筑,和世上两个曾经最漂亮的女人。我爱这电影

30分钟前
  • 大熊星座
  • 力荐

电影开始头一个小时我一直在想这是不是费里尼还是安东尼奥尼的片子,看到舞会又开始想这是不是维斯康帝的片子,搞到最后又问这是不是影子部队...很难想象这是贝托鲁奇的作品,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形容这场人性的悲剧,一记重拳砸在心上。

31分钟前
  • 🫀Psyche
  • 力荐

抱着超高期待,又完全超越预期,这样的观影体验一辈子也不会有几次。一切都太美了,摄影、节奏、气氛、音乐,美得我说不出话来,一度差点真的要被美到哭。贝托鲁奇+斯托拉罗,真的是黄金宝藏。关窗和开窗,明暗的摇摆,顺流逆流的流离失所。想要永远沉陷在上海影城2厅的座椅里,再也不必回神。

32分钟前
  • 神仙鱼
  • 力荐

绝无仅有的在摄影,镜头运动,布光,色彩,剪辑,配乐上均树立影史新高度的神作。黄与蓝的主题色,一如火车爱抚时窗外的夕阳与蓝夜。精神病院的纯白秩序。老贝标志性的首尾光影时间魔法,洞穴寓言,法西斯盲者与同性诱惑。在情欲与罪孽中沉沦,于弑父与寻父、离轨与臣服间辗转摇摆,随波逐流的人。(9.5/10)【2020.8.1.上影节梅龙镇重刷】追求与中产上层人士看齐、懦弱而纠结的男主。玻璃后的三胞胎女歌手与各种整一、空阔而古典的建筑均透现出法西斯式的同流精神。与未婚妻见面时的百叶窗光影太有感觉。倾斜镜头。庭院秋叶随风起,雪地树林刺杀急(唯一的手持晃镜段落)。童年时穿过纷挂的白床单似[末代皇帝]。蓝色滤镜的巴黎。男主窘然面对卖花女与流浪儿高唱国际歌。中餐馆里,犹疑男主与上司见面,身旁摇晃的黄色吊灯。手拉手群舞与被裹挟夹紧的男主。

3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有趣的是,一位共产主义者描述一个法西斯主义者,又让其爱上反法西斯主义激进主义者,最后又将之杀死,其实这是莎乐美的纯粹爱的故事吧。男主角其实是加缪写的吧。但其实男主根本不知道自己被什么左右,他如此矛盾。隐喻太多,反而更显声画优美,火车桥段,每一段截图出来都体现出摄影之美。

39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力荐

摄影真的是太风骚了,推拉换焦镜头看得人一阵阵酥麻,蒙太奇剪地不能更恰到好处,爱情友情亲情童年阶级谋杀婚姻混杂在一起,贝托鲁奇的政治呈现始终是魂。同性欲望压抑感竟然成了暗流决定主人公的人生走向,两位关键人物的外在形象惊人的相似。

40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马塞洛对于暗杀教授之事原本是心有抵触良知挣扎的,宗教原罪与安娜暧昧尚在其次,关键是他觉着教授是自己的老师大致也算个好人,所以第一时间没有接信转身躲进了厨房(偏偏是中餐馆和茅台酒?)。可之后当舞会现场教授出示“空信”道出试探真相,马塞洛突然下定了决心!并呼应了之前俩人重聚时的书房对白,“台词华丽。可你走了,我变成了法西斯。”……说明贝托鲁奇对于纯粹的政治人物,无论左右皆持否定立场。教授的死对头墨索里尼势力被贬讽地更为直白频繁,其中又以教堂祷告马塞洛与神父那段问答最为犀利,“今日救赎明日将犯之罪……我非来自颠覆阵营,正好相反,我是要消灭他们的人!”……这也是为什么雾林截杀的高潮大戏,几乎所有悲情渲染都送给了随行的安娜。教授本人的死法倒更有几分吊诡地像是东方快车的情景再现!

44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迷人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男主角,一个集爱欲、恐惧、懦弱、不知所措于一身的法西斯主义者——事实上他内心深处不认同任何一种主义,真正影响他价值判断的是老旧的天主教道德伦理观,他被此束缚、折磨、扭曲,从而转身在历史的夹缝中将自己伪装成顺应社会的精英分子,而在贝托鲁奇看来,这两点可能正是法西斯主义诞生的温床:失落的传统道德(历史的某种断裂?对父权的反叛?)在激进社会体制的不断冲击和狂热改造下,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双向选择,《白丝带》也是如此。摄影、色彩、调度以及取景(建筑)等等有种歌剧感,算是贝托鲁奇奠定个人风格的作品。[补充]之前忽视了影片叙事结构的重要性,倒叙结构反映的心路历程制造了悬念——解救或是旁观爱人之死,同时也重塑了“同流者”逐渐懦弱的心路历程——个人的也是民族历史的。

47分钟前
  • 日灼
  • 力荐

同流者个体的心理展示与法西斯运动的历史剖析,表层叙事与深层象征完美细腻地合二为一【10】

50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凶手!他杀了一个政治犯!他是个同性恋,纳粹分子!

55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从中餐馆喝茅台到结束接连堪称神作的调度剪辑,把处于漩涡中随波逐流的个体和群众完美刻画。惊叹不到三十的导演摄影双剑合璧的创作力,贝托鲁奇擅长把情欲身世结合到政治运动中,斯托拉罗的光影场景各种镜头移动都太神奇了,爱和红里的老头年轻时气质魅力十足眼神里充满复杂,国际歌意大利国歌。资料馆。2023.4.3香港電影節圓方4K修復版。

58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