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爱情片法国1991

主演:热拉尔·德帕迪约,让-皮埃尔·马里埃尔,安妮·波诺什,吉约姆·德帕迪约

导演:阿兰·科诺

 剧照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剧照 NO.1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剧照 NO.2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剧照 NO.3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剧照 NO.4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剧照 NO.5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剧照 NO.6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剧照 NO.13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剧照 NO.14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剧照 NO.15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剧照 NO.16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剧照 NO.17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剧照 NO.18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剧照 NO.19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8:23

详细剧情

  17世纪的法国,音乐大师桑德·哥伦布(Jean-Pierre Marielle 饰)沉浸在丧妻之痛中无法自拔,他带着两个女儿远离喧嚣,过着隐居的生活,每当他演奏手中的维奥尔琴时,妻子的倩影便会出现在他的面前。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年轻人马莱斯(Guillaume Depardieu与Gérard Depardieu 饰)拜入哥伦布的门下,向其学习音乐。心高气傲的他无心师傅的教诲,一心凭着技艺跻身凡尔赛著名琴师行列。师徒俩由此决裂,而哥伦布的大女儿玛德琳(Anne Brochet 饰)则紧随爱人马莱斯的身后。纸醉金迷,物欲横流,被奢华表象所迷惑的马勒斯渐渐丧失原有的真性情,他与玛德琳的爱情破碎,那曾经为爱人创作的《梦中的女孩》也变成不堪的回忆……  本片荣获1992年法国凯撒奖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电影原声、最佳音效、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Anne Brochet)和最佳影片等七项大奖。

 长篇影评

 1 ) 艺术,或死亡

    昨天看了那部《日出让悲伤终结》,而两年前也是在六月时,读了《世间的每一个清晨》。我知道这些以小说原著改编的电影画面一定会推翻阅读的经历,使人感到失望,但直到真正温习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感想已经与两年前大不相同了。原来比起电影,书中的感情显得比我记得的还要收敛,包括在这前一篇的《罗马阳台》。莫姆和圣·柯隆伯两位影子般的隐士,一生都难以逃避艺术和生活的伤痛,以及因为沉默而封闭找不到出口的剧烈情感。但我记得帕斯卡·吉尼亚拥有一种技巧,使他的写作流畅,轻快,色彩丰富,让我的想象苍白但是积极。这是他一贯的主旨,包括在那本《游荡的影子》里,讲的也是这些在尘世上飘荡的幽灵。这些人具有非凡的天赋,但真实的生活却使他们恐惧、痛苦。我想大概有许多法国作家都聚拢在这一类的题材之下,莫迪阿诺也可以算一份子。他们企图描绘这种捉摸不定的追寻,但结果是让自己的书也变得游荡、寂寥。

    但在电影中,一切却都只剩下悲痛的感情,仿佛连人物都仅剩下思想,而没有躯体。我不禁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原著的意思。17世纪末孤独的乡间景色、雾气和湖水,湿润的草地,夜里的圣·柯隆伯处于无尽的幻觉和回忆中,看了让我如鲠在喉,和他一样说不出话。而看到那著名的最后一夜时,我已经没法控制自己的眼泪了。想来自己也很久没有被什么文艺作品弄哭,但这部片子却留下了一桌子的纸巾。那个老人,他的脸实在太让我动容了。那张严肃、隐忍、日益苍老的脸,在烛火下流下眼泪,与幻想中的幽灵在琴声中对话,而在外人看来,那只是自言自语和低声的叹息……随着幻觉一点点消亡,他对马莱说:您应该听听我的叹息,我不久就将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了。但其实我却想,不应该单纯地把死亡和音乐的关系刻画得这么重。在吉尼亚的那本书里原本是没有这么多悲哀的,反而,那里面有一种对艺术、对尘世之外的纯粹追求,是始于圣·柯隆伯的妻子逝世之后的,也是作者对自己的投射,但在这里却完全被悲伤的波涛淹没掉了。这并不高明,我想应该像卡尔维诺说的,用轻盈的方式去处理这类沉重的题材。那些viola da gamba原本就那么低沉了,不应该再将这些音乐加入重量,直压到泥土下面的黑暗中去。圣·柯隆伯的妻子让他把她想象成风,说明音乐不仅仅属于死人的国度。

    因此相比之下,还是那些短暂的片刻更令我印象深刻。比如他在教导年轻的马莱时说的话,如何从画笔中感受到弓弦的运动,以及如何从风声、孩子的声音中感受到旋律和装饰音的作用。这些毫不相干的细节,却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内容。这其中有一种伟大的、即将失落的传统,但十七岁的马莱不能进入这个世界。我理解他,不仅是他,比他距离这种传统更远的人又何其沮丧。

    马莱去往凡尔赛,圣·柯隆伯无法认同,但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错。人们自己选择了命运,何况是在17世纪那个简单而繁盛的时代里,追求荣耀根本不是耻辱。玛德莱娜也没错。对于她的爱情,我不觉得遗憾。相比之下,她倒更像她的父亲。音乐的天赋、表情、对尘世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她在父亲的屋外耕地时听到了琴声,慢慢停下了手里的事,露出理解的微笑,而她的妹妹却不耐烦地跑开了。其实,小时候的玛德莱娜倒不如妹妹活泼,看着让人难受,而不是喜欢。她的头发是乌黑而笔直的。在天真的年纪一个女孩子居然能显现出那种成熟、忧郁和忍耐力,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悲哀。但不知道为什么妹妹长大以后却失去了音乐天赋,变成了法国乡下的有钱家妇人。这些我记得也不是原著里有过的,至少没有这么露骨地表现出这种变化,也没有暗示过父亲对她的失望。但是她小时候对演奏的执着让我动容,还有她的头发的颜色和脸蛋。

    这真是少有的一个故事,时隔两年我还能这么心平气和地接受它,即便它拍成了电影,表现手法严重背离了我生活的一些原则,我也并不气恼,而只是感慨。然而如果某种处在尘世之上的天赋一定以伤痛为代价,是不是非要与死亡相伴呢?两年前,我认为圣·柯隆伯在最后一夜教给马莱技巧是一种伟大的慷慨,源自于艺术的美德。但现在我却认为不应该把艺术和死亡结合得太紧密,它们之间是存在过渡与隔阂的,而且这些隔阂不应该被去掉。我记得在另外一部讲法国巴洛克时代的吕利的电影里有一个镜头,是莫里哀一边排自己的新戏一边在舞台上咯血,周围却是金色的芭蕾舞队和戏剧道具。这一轻一重之间的巨大落差,是艺术应该去努力消融,而不是空留在那里让人感到窒息的。

    后来又听说饰演年轻的马林·马莱和中年马莱的演员是一对父子,而年轻的儿子在后来真的去世了,也不过三十岁。我不禁在想那位父亲会不会有时想到自己参演的这部电影,想到他饰演的那个300多年前的马林·马莱在那最后一夜奏起维奥尔琴时的感情……不得不再说一次,我想真的不应该这么渲染音乐与逝去的时间和幻觉之间的关系,哪怕音乐就是时间、是言语的终结,但一定不止如此。其实在小说里,马莱说:我在音乐中寻找遗恨。但圣·柯隆伯告诉他,这其实是很难的。话语无法表达的东西,圣·柯隆伯能教给他的只是另一种语言和表达方式。

    当然电影是美的。许多对白可以在吉尼亚原著找到,这一点让我觉得高兴,更惊喜的是我居然都记得那些话,比如在那最后的一夜,马林·马莱摸到圣·柯隆伯的门口,在寒冷中偷听琴声,换取了那些技巧和眼泪。但现今我对这些话有了不同的理解。现在回头看,只感到了某种变化。但这些篇章和音乐其实却是没有改变的。

    “一个小小的饮水池,为了那些被话语所抛弃的人。为了孩子们的幽灵。为了鞋匠们锤子的敲打。为了童年之前的状态。当人们没有了气息时。当人们没有了光明时。”

    小说中的马莱还没能完全明白这些话。而在电影里,作者却让圣·柯隆伯慷慨地默许了他的进步。

 2 ) 2023-6-23,日出时让悲伤终结,第38部

2023-6-23,日出时让悲伤终结,第38部

B站,时长115分钟,1991年上映,豆瓣8.1分


作为一部音乐题材的电影,这个片子的叙述风格真的很特别。

美国的音乐题材电影,属于离经叛道、躁动不安中带着一点闪光的天赋。

中国的音乐题材电影,属于立足于生活现实,歌颂某种精神。

而这部法国题材的电影,属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讲述他在音乐道路上遇到的人和事,以及最终的结果。

这部片子的故事线很清晰。

按照倒叙的手法,一个成功的学生已经在宫廷任职高官的爵位了,他讲述自己曾经拜入师门学习音乐,老师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思念亡妻。

但是!这个学生,干的真不是人事,不知道他的老师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引狼入室了。

这个学生,天赋有限,他可能只是把音乐当成演奏、取悦别人的工具,他没有足够的热爱和天赋,也没有悟到音乐的真谛,老师不愿意教他,已经是驱逐师门了。

但是,老师的大女儿玛德琳,却收留了他,还教他不少东西,还偷师。

这个男人,睡了老师的女儿之后,竟然就提裤子翻脸不认人了,说分手了。

琴也学了,谱也拿了,人也睡了,地位也有了,就过河拆桥了,真特么白眼狼!

最终,因为怀孕失去孩子,男人背叛离去娶了其他女人,多重打击之下,大女儿玛德琳也因为这个白眼狼而上吊了。

“我恨自己因为思念你而一蹶不振,后来又被悲伤击垮”,真的很遗憾啊,为了一个男人,抱憾终身。

 3 ) 无言的歌

E.M.福斯特曾经说,音乐国度并非俗世王国,普通人一旦会演奏,便不费吹灰力直冲九天(shoot into the empyrean
), 肉耳凡胎我等,行止仰止,讶异他(她)究竟如何遁离了我们;而倘若这位音乐家愿意将其视界和经验具化为人类语言及行为,解释给我们听,我们将多么感泣爱戴他(她)。法国电影世间所有的早晨(Tous les Matins du Monde)里的隐士、古典提琴演奏家圣哥隆布先生(Monsieur de Sainte Colombe)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认为,音乐不全然属于人世,它不呼应具体的事像情感,能表达语言未及的东西,而换个角度,语言就无力囊括它,它是一种寂静之声,无法言说,却有唤醒死魂灵的微妙震撼力。

这位老先生,是决计不肯为飘灵乐声做人间布施的。他深居简出,沉默寡语,妻子殁后,更把自己关入简陋琴室,一日练习十余小时,粗枝大叶带大一双幼女,独独在意她们的音乐修养。他们偶尔公演三重奏,盛名远播凡尔赛,老先生倒像赶无赖一般扫走前来邀约的路易王的宫廷乐师,自甘清贫,沉潜哀伤。一家人止水生涯,因为一位莽撞的红衣少年而微澜渐升,后者琴艺精湛,野心勃勃,一定要拜圣科隆布为师,又掳走先生大女儿玛德蕾的芳心。听得琴声天籁,亡妻的影像居然现身,花貌如昨,而老先生情根深种,益发孤僻,日日拨弦独为伊人听,浑然未觉,门槛之外,学生负心,彩锦冠盖京华,女儿憔悴枯槁,裂帛一席决绝人世。

除开刻意搞笑,法国人都比较含蓄,即或情话滔滔,也用诗一般凝练语句,故而实际上不肯轻易兜售真心,层次丰富而内敛的演出,很适宜这一类低调抒情。在这部音乐主宰的影片中,对话都非常吝惜,人物之间,无论多么密切,一律使用敬称,悄悄排开彼此距离。

传说中的圣哥隆布先生,是为古典大提琴拉上第七根琴弦的人。他从未接受官俸,充其量不过“提琴爱好者”,当日却以琴韵惊世骇俗,影响过一批名家,身后还留下六十七件二重奏作品和上百件独奏曲目。习惯听低音提琴的人,第一次接触古典提琴,大概总会有点别样感受。弦声不再一味沉哑低回,而多了一层金属质感,且气腔显著,很可以模拟幽微翕动中的自然与人心。这位音乐家生卒不详,连名字,看上去都很奇特,de Sainte Colombe,来自圣哥隆布之意,学界对他的真实姓氏和出身似乎也从未间断考据和争论。

如此难于捉摸,他也许真的是个缄默谨言,飘逸素居的人,正如影片中他临终之前唯一一次剖白所暗示的,乐声传递言语难尽之妙,又要苍白后者作甚呢?这样的性情描刻,贯彻电影始终。一开始,站在亡妻灵床边,他是那样冷感地愕然;随后自闭创作,不止悔痛、伤逝、也似有无尽怒意,恨时间为何轻易带走她,而自己竟错过临行末一面。他显然不通育儿之道,粗蛮武断,急火攻心,也无端端灼伤过孩子们。他一点不圆润,发疯似拒绝入宫,倒并非铁骨铮铮,更像是天性难容。才情学生马涵.马亥(Marin Marais)初来面试,他毫不留情,直指对方可为优秀技师而绝非音乐家。马涵心高气胜,悟性敏锐,每一回合交流,却总被严师修理得满眼泪水。

这么一个脾气乖戾、近乎有点语言障碍的老先生,内心深处,却流淌着沉远似海,坚比磐石的爱情,透过音乐,曲曲折折发散出来。这是故事最打动我的亮点,远胜于青春小儿女那么随意温柔急转至倏然崩裂的变奏。马涵的心情,一直就比较功利,他学提琴的初衷--成为伟大演奏家,早已决定提琴之于他只不过傍身上爬的阶梯,爱情到了一定时候沦为绊脚石,便是命定。甚至当他悔悟,回头夜访恩师,也是为了偷习后者即将陪葬的天籁琴谱。而科隆布先生那边,从未搅扰过这些黑沉欲望。他心心念念,只要亡妻复生,一曲哭泣(Les pleurs),弦断无人应,他边拉边垂泪;当妻子的魂灵轩窗相对,那一阕归来(Le Retour),便似久候的如愿,终于升起淡淡欣慰。

我想,恐怕编剧甚至音乐史家都无法断定,每一曲幽静中的声音是否对应真实环境里的依依爱情,也许至多不过生硬拉凑。不过确实,电影不是诉诸语言,而借由纯粹提琴弦腔,配合人物肢体,成功重复着可能根本就欲语还休的天人离隔,锥心疼痛。音乐做媒介的例子在片中无妨套用每个人身上,比如马涵初试琴声,明显带有炫技成分,曲风堂皇华丽,滴水不漏,很可反映主人家的野心,也难怪圣哥隆布先生,眯眼沉吟,脸色一瞬间即抹下。又如玛德蕾死前,曾央马涵回来拉一曲他们相爱时他为她写的梦中女孩(La Rêveuse),马涵弦急一分玛德蕾即喊停,仿佛终究对这个人还剩一丝留恋,不肯由他安生,曲子呢,也只能慢慢走,才释放出爱的余温。

看完电影后,杜普蕾演绎过的门德尔松D大调无言歌(Song without Words in D Major)一直在我耳畔萦绕不去。这不是门氏为数众多的无言歌里最著名的一支,却无论从风格还是主题,都和这部忧伤电影吻合。电影的名字隐匿了后半句,世间所有的早晨都一去不复返(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sont sans retour),而爱情晨露,也终必成空。或者正是离别升华了人们的爱,像那首无言的旋律,每一个音阶都被拉长然后低回,起起落落之间,一切缱卷缠绵尽皆散去,而要说的话,依然还噙在爱人嘴边。



附:这部电影的演出阵容可谓强大,演马涵的,是德帕蒂约父子,杰拉尔德的演技自不必说,他家公子吉荣(Guillaume Depardieu)比他青年时代英挺得多,戏也做得很好。玛德蕾则是大鼻子情圣里德帕蒂约和瑞士小生文尚贝赫(Vincent Perez)共同的心上人。出演圣哥隆布先生的让.皮埃尔.马赫耶(Jean-Pierre Marielle)曾演过很多法文名作改编的影片,比如童书名篇大莫尔纳(Le Grand Meaulnes)、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小说依风的香水(Le Parfum d'Yvonne)、前几年菲利普.克罗岱尔畅销小说灰暗灵魂(Les Âmes Grise)等等,这部电影,也有小说后援。他饰演的角色大多阴晴不定、个性复杂,那么乍一看圣哥隆布先生,层次感就很丰富了。
 
原文和图片请参考:http://ciyunw.blogbus.com/logs/45136377.html

 4 ) 弦音于黎明前沉寂

      法国片惯常爱走文艺路线,无论是选题还是画面和音乐细节上都下足功夫。尤其是像《日出时让悲伤终结》(Tous les matins du monde)这样的带有艺术家传记性质的文艺电影,一直是法国文艺片最为擅长表现的领域。拍摄于1991年的这部略显小众的影片可能并不特别为人所熟悉,但相信许多人一定听过这个诗意的片名。更多的人——尤其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听说到这部片子应该来自于华裔大提琴家王健的推荐;他曾在多次访谈中提到这部影片,让他顿悟到了作为一个东方人,应该如何去感悟和演奏巴赫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片名若按照法语直译过来应该是“世界上的每一个清晨”,后修改成《日出时让悲伤终结》这个更为意向的名字。影片讲述的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音乐史上的两位作曲家和维奥尔琴演奏家——圣•科隆布(Monsieur de Sainte-Colombe,1640–1700)与其学生马兰•马雷(Marin Marais,1656-1728)之间的故事。在历史上马雷跟圣•科隆布学琴仅仅只有6个月,他的主要老师应该是另一位久负盛名的法国作曲家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所以这部影片中更多的是虚构成分而非真实的传记。但整体低调隽永,如诗似画的氛围使得影片显得非常唯美,加之所选取的音乐属于法国巴洛克音乐中的经典之作,使得该片广受好评,在1992年法国凯撒奖中一举拿下了包括最佳摄影、服装设计和电影原声等七项大奖。这部电影同时在推广古乐和维奥尔琴的演奏艺术上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影片故事情节不算一波三折,而是平铺直叙,讲述的也是一段古老套路的情感:老师带着年幼的女儿生活,却无法终止对亡妻的思念;学生拜师学艺并与其师女儿产生了爱情。而故事的发展总是如此,纸醉金迷、功成名就的生活总是更令人向往;心高气傲的年轻人总是会认为老辈的思想皆为陈腐——师徒终于分道扬镳;女孩也终遭抛弃,最终以自缢了结生命。人类情史上始乱终弃的故事实在是太多,追名逐利的诱惑更远远大于其他的意义——世俗生活的活色生香远胜于苦修心灵的精神境界。直到经历生离死别,回到最初的原点,才明白后者更深的意义。
      而就是这样老套的情节和道理,却在缓慢得近乎压抑的叙事节奏中被一种很动人的方式叙述出来。古板的圣•科隆布远离尘嚣,他不慕名利,只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一心追求精神境界的纯净;而年轻的马雷则是世俗世界中的代表——他年轻、才华横溢,梦想摆脱卑微的地位,跻身于上流社会获取功名。两人的演奏方式同样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观念:朴素的音乐,还是浮华的装饰。这导致了最后的分歧和师徒关系的最终破裂。正如老科隆布所评价的,音乐自于心灵,不能屈服于世俗。以戏耍的方式演奏,只是一个了不起的表演师。装模作样也许很行,但是做不了真正的音乐家。爱情是艺术中永恒的主题和不竭灵感的源泉。圣•科隆布的大女儿玛德莱娜爱上了这个不羁的少年;即便在师生决裂后,她也把他藏在自己的小屋里,毫无保留地交给他演奏的技艺,如何真挚而非浮华地演奏音乐。即便是在她最后一次聆听抛弃她的马雷演奏那首为她而作的《梦中的女孩》,也言简意赅地指出了其中的精义。只是,爱情从来都是屈从于残酷现实前,最终以悲剧告终。

      片中大段的长镜头都是静止的画面对切,很多构图和色调都借鉴了当时的油画感觉,非常典雅。剧情中甚至还安排了一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画家——Lubin Baugin(1612-1663),他为老科隆布作了那张隐含着他亡妻灵魂踪迹的油画:编藤的酒壶,装着红酒的透明高脚杯和一盘法国甜蛋卷的静物画。这幅作品现藏于巴黎卢浮宫,是法国巴洛克艺术史上非常杰出的静物画代表。儿童们的服饰和室内带有雾霭感觉的漫射光线亦借鉴了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的室内风光画,细节拿捏得十分精道。而到了影片后半部分,大段大段的场景都隐没在黑暗中,师徒二人面对面地演奏,感悟艺术的真谛;一柱昏暗的烛光勾勒出人物微弱的轮廓,像极了拉图尔(Georges De La Tour,1593-1652)笔下的逆光——这逆光曾在画家大部分中作品中运用,表现那些苦难的圣经画作题材,圣徒们隐藏在神圣的黑暗中,一线光明勾勒出他们意味深长的动作和眼神——所有这些细节都显示了制片在美术上相当的细心和严谨的艺术上的求证。

      既然是反映音乐家的传记性质电影,片中的音乐自然是重中之重的表达对象。人物所演奏的乐器是一种特别的古乐器,通常称为7弦腿式维奥尔琴(viol),又称为古大提琴——也就是今天现代4弦大提琴的前身。低沉而忧郁的如同叹息般的音色特别适合表现全片忍隐和深思的情绪。大量的音乐都来自于片中两位主角音乐家圣•科隆布和马兰•马雷的作品,还包括了相当一部分同时期其他法国音乐家的作品——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库普兰(François Couperin,1668-1733)等人的名作都在影片中出现过。片中能听到相当部分优秀的维奥尔琴作品,包括圣•科隆布著名的加沃特舞曲(Le tendre-Gavote La ferme)和由西班牙古曲作为主题而改编的“福利亚”变奏曲(Folies d'Espagne)——历史上许多作曲家都为这个主题作过变奏。当然,出于为了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些年代久远的音乐,很多作品都加上了诗意的标题;马雷的那首为玛德莱娜创作的《梦中的少女》就是如此,原作名为《梦想家》(La Rêveuse),都是维奥尔琴小品中十分动听的作品。那首贯穿全片出现多次的《悲哀之墓》(Tombeau Pour Mr. de Sainte Colombe)其实是圣•科隆布早期为他的朋友Mr. Vauquelin而作的前奏曲(Prélude Pour Mr. Vauquelin),在片中更换成《悲哀之墓》这个动人的名字。这种改编虽然使音乐理解起来更通俗化,但算得上和影片整体的氛围切合紧密。在末尾师徒二人一起演奏《眼泪》(Pleurs),各自思念着逝者——音乐完美地融入到深沉的悲哀中,才使得观者明白,音乐不是世俗的东西、不是名声、不是沉默、不是由爱引起的恨、不是自暴自弃;而是给逝者的思念的礼物、是给那些不能言语之人的低声安慰、是人类精神永恒传递下去的一种凝聚。
      影片最后的镜头十分动人;在弦音沉寂后的一片寂静中马雷看到了去世多年的老师圣•科隆布的形象。老人举起手来表示对更早逝去的亲人的思念和对音乐的渴求;马雷在对逝者的思念中演奏La Rêveuse。这幕场景不由得令观者泪如泉涌——昼夜更替,时光荏苒,人们的爱恨情仇随着肉身的消逝在历史长河中早已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有人类至高精神的凝聚——永恒的艺术。

 
电影中出现的静物画:Lubin Baugin, Still-Life with Wafer Biscuits (Le Dessert de Gaufrettes), 1630, Oil on panel, 41×52 cm, Musée du Louvre, Paris

 5 ) 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一部极致纯粹的法国文艺片。低沉的古音,优美的画面,安静的人物,每一帧都散发出文艺复兴时期的纯粹、古朴和静穆,带给观众无与伦比的享受。本片获得1992年法国凯撒奖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电影原声、最佳音效、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影片等七项大奖。

电影本来的片名直译应该是《世界上的每一个清晨》,不知道是谁给了它似乎很有意境的中文翻译:《日出时让悲伤终结》。看完全片,原本直白的名字其实更妥帖,与影片气质更相称,更能传递出主创想要表达的意思。

电影讲述了法国历史上的音乐大师桑德·哥伦布的故事。哥伦布大概出生于1640年,卒于1700年,时逢欧洲文艺复兴的晚期。他弹奏的乐器是低音维奥尔琴。这种琴被持于膝间演奏,当时被统称为Viola da gamba。低音维奥尔琴是现代大提琴的前身。而哥伦布是公认的Viola da gamba的演奏大师和作曲大师,是他为这种乐器增加了第七根线,极大地拓宽了乐器的音域。桑德·哥伦布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但该片情节真实性有待考证。

故事是以马莱斯的回忆口述展开。哥伦布痛失爱妻后,带着两个女儿过着隐居生活,并沉浸在维奥尔琴的世界里,用音乐表达对亡妻的思念,同时琴艺也是日益精进。虽然被相中做宫廷乐师,但他断然拒绝了皇帝的邀请。后来勉强收了年轻英俊的马莱斯为学生,却发现两人对音乐的理念不同,不久便分道扬镳。此时,哥伦布的大女儿玛德琳爱上了马莱斯,并承诺把从父亲那学到的一切教授于他。马莱斯成为宫廷乐师后抛弃了玛德琳,玛德琳因此卧病在床很多年,最后还是上吊自杀。

细细品味会发现,电影人物发生的故事并没有被强调为影片向前发展的推力,而是浸润在电影营造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美”里,水乳交融。那些低沉悠扬的音乐,冷峻简朴的静物画,优美自然的环境,朴素的服装,高贵单纯的人物心灵都是“美”的翅膀,带领我们穿越到那个古典时期领略文艺复兴的光芒。木心说:“文艺复兴,似乎复的是基督教之宗教,其实复的是希腊精神。”什么是希腊精神呢?德国艺术史学家温克尔曼说:“希腊精神就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种精神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美。希腊将“美”在人道中推到第一位,这种朴素的唯美主义,不标榜的。他们高尚。十九世纪的唯美主义,华而不实。美,最后带来人格的美:勇敢,正直,战死不丢盾牌。

是的,桑德·哥伦布就是这样一位至纯至美至真之人。每次弹奏前后,他都要喝饱红酒。你看,“希腊的酒神精神,最符合艺术家性格。”宫廷乐师去拜访他提出邀请时,哥伦布说:“我已经决心在这里生活了,我的伴侣就是七根弦和两个女儿,我的回忆是和朋友一起度过的日子。这美丽的自然就是我的宫廷,请告诉宫廷,乡野之人不习惯那里,我作为乡野之人不想为任何人做事。”一次未成,皇帝派出主教出马邀请,但哥伦布心意已决:“比起受赐的金银,我更爱金色的夕阳;比起皇宫,我更喜欢这贫穷的家,你们回去吧!”

对亡妻的思念与爱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随时间的流逝而减退,就如那把雕刻有妻子头像的维奥尔琴,那首“悲哀之墓”,那幅挂在他小木屋里的静物画,日夜陪伴着他。在他心里妻子从未“离开”。他坚信“只由瞬间灵感形成的音乐才是真正的音乐。”大自然的风声,画家作画时画笔摩擦画板的声音,小孩撒尿的声音,女儿的哭声,都是他音乐灵感的来源。马莱斯对音乐没有这样的理解和创作心境,自然达不到哥伦布的境界,所以他只能是一个乐匠,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家。

当马莱斯听闻玛德琳的死讯后,他说: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sont sans retour(世界上的每一个清晨都一去不复返了)。这就是电影片名的由来。每个人都无法抵抗命运。玛德琳离开了,死神也在向哥伦布招手。从这开始电影场景画面就切换为夜晚模式了。我猜测主创这样安排也是象征当时欧洲掀起的文艺复兴即将谢幕,人类历史将向现代社会迈进。“希腊是西方文明的黎明,也是人类文明最灿烂的时光。”但是“希腊是偶然的希腊、空前的希腊、绝后的希腊。”文艺复兴后,希腊精神也就一去不复返了。赫尔曼·黑塞在《堤契诺之歌》中说:“这个古老的世界终将落幕,不久,机器将战胜双手,金钱将战胜道德,理性经济将战胜田园之乐,没有人知道究竟谁对谁错。像我这样的古文明崇拜者将因而感伤,但不论我们的诉求是什么,无人能反对我们的意见。我们明白,无论凭借理性或感性,我们的想法与进步或浪漫、前进或落伍无关,而是与事情的表象或实际内容有关。我们明白,我们厌恶的不是铁路与汽车、金钱与理性,我们讨厌的是遗忘上帝,是心灵的浅薄。”

哥伦布走了,他把饱含爱与深情的音乐通过马莱斯留在了这个世上,洗涤世人的心灵。本片导演阿兰·科诺(Alain Corneau),在当电影导演之前就是位音乐家。而电影中的音乐部分是由西班牙古音大家Jordi Savall完成。伟大的艺术家成就一部伟大的艺术电影。向他们致敬!

 6 ) 尘世里的每一个清晨

序:音乐是用理性表达的感性。─林志炫

我不认为音乐一定表达的就是哀伤和泪水,也不认为音乐只为和亡去灵魂的沟通;但是我欣赏这部电影中用音乐表达的人生态度,与坚守这份态度无悔的执着。

老师对音乐的爱,是精致的,是偏执的。老师对于自己的追求,是苛责的,是厚重的 。每次练习的情景都必须是与演奏音乐的意境达到最大的协调:林中小屋,一杯烈酒,为听者摆好的“贡品”,一份沦陷在爱意中的心情。“因为感受到无穷的爱,所以更加自责”。明明自责,仍然不愿逃脱揪心的痛楚,流淌的泪水只是在理性的压抑下静静的挂在脸颊。 在音乐中修行,在修行中告慰自己的所爱,在所爱的伴随中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在大女儿去世的半年,他没有碰过音乐,但是当他足够顽强的面对事实以后,还是要用理性的追求给这份感性的悲伤找到一份最好的归宿。

音乐是表,追求是相,而相由心生。心境不同,同场音乐只会是貌合神离。马莱毛遂自荐,虽是技艺在身,虽是名家推荐,但是自述拜师深造提琴的理由确实老师最不赞同的:“我快长胡子了,声音就变了…进不了唱班,于是要学提琴…”,老师听后嗤之以鼻。马莱炫耀自己在皇宫的演出如何成功,如何受到仰慕,而忽略老师的话语,只惹得老师愤怒摔掉他的琴,但砸不碎的是他那虚荣的心。老师的心是在爱意的静谧中被呵护的,在痛失亲人之后不断沉淀,变得深沉,马莱只有在大女儿生命的超度下,才迫近了这种凝重的思考。深夜中,二十三天等待之后,他放下虚荣,门外是一位“追求音乐的人”。

庆幸的是,老师在辞世之前等到了传承人,这种传承远非后来马莱给他的乐团上课时传授所能到达的深度。不是教者能力的差别,而是听者不是精心选出来的,没有历练与思索承接不住这份感情的深度。这也再次验证了老师对于音乐的精致追求。

老师做人的执着,也感染着大女儿。这个女孩子只会这么简单的思考,执着的爱恋着。纵使没有小生灵的诞生,纵使被思念折磨得形容枯槁,依然保持着内心的这份幻想。但是终于幻灭之时,她收敛好这份爱意,将其随着自己的身形一起安葬。只是一句“为什么(这些思念带来的)痛苦听起来像谎言一样”,无限凄凉。也许是因为看到姐姐的情感经历,小女儿走了另外一条不同的路,嫁了人家,生了五个娃。没有这份执着,未尝是件坏事。

“尘世里的每一个清晨”,最喜欢这个名字的翻译;不是因为懂法文,而是感觉它最能表达电影的意思。在尘世,就珍惜尘世的每一天,每一个清晨都是内心追求的开始,于是离开尘世的时候,就能化作清晨的和风,伴着这曾经执着爱恋过的土地。

 短评

三星半。Sainte-Colombe的低音提琴,巴洛克音乐,静谧的乡村,油画般的镜头,日出时让悲伤终结,一切都太诗意了。可惜我一边嚼着花生米,以为是渣男变成死胖子的故事。情绪代不进去,白白浪费这美丽的意境。音乐的存在是为了说出那些表达不出的语言。感情都诉诸在琴声中,不需要太多的话语。

3分钟前
  • 还行

四星半 里面那位老演员做样子乱拉一气实在让人忍无可忍

4分钟前
  • 丝管
  • 力荐

技术是骗人地把戏,手段是无聊的表演,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在维系此在的生存,同时也无时不刻试图将实存赶尽杀绝,灵魂的光芒却恰恰是在那极境中彰显的,从古至今,浩瀚如海的故事似乎都在说着同一段往事,诗人们也好像始终吟唱一如的诗篇。

9分钟前
  • 大夜士
  • 推荐

美存在心间,音乐之美在于表达不可言喻之物。。情节上一正一反两个故事,互相衬托。风格上较克制,很大程度上摒弃了镜头运动(开场的大特写+画外空间算是一个极端例子),而用固定镜头中的光影与构图来营造一种油画风格,必须得说林间的几个夜景确实美。

12分钟前
  • paracelsus
  • 推荐

情节清淡而节制,镜头也没有刻意营造任何美感,却散发着浓浓的香气。简单里蕴含的坚守和疯狂,在维奥尔琴的如泣如诉里变成了圆。想起老罗的舒伯特,让人愿意放下手里的所有事情。人一生中能听到多少震撼整个生命的演奏呢,我想听一次。音乐是我们说不出的一切,是无法慰藉的思念生活孤独唯一的礼物。

14分钟前
  • 有必要
  • 力荐

昨晚在电视看了一个吴冠中的专访,他提到中国普遍存在的美盲问题, 想来伤感, 一个文明古国竟沦落到此地步. 啥时中国导演能静下心, 用心去看世界, 用心去触摸感觉, 拍出一部像(日出前让悲哀终结)这样的电影, 我们可以拍(高山流水), 不要再看像(夜宴), (无极) 这样自以为美其实丑的电影.

19分钟前
  • 林克不在場
  • 力荐

四星半。“音乐就是表达那些语言表达不了的东西”,它是一份礼物,生存的激情所在。音乐和电影唯美的融合在一起,这是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却有着复杂的情感历程

22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大量的画外音只能说明电影表达手段的无力,整部影片更像是小说的图解。P.S.18世纪法国宫廷乐师的小白脸形象让人看着恶心,包括那些夸张的服饰,反倒是St Colombe隐居山野所穿的被认为过时的便服更贴近现代的审美观点。

26分钟前
  • Bigmob
  • 还行

哥伦布把他的一生都倾注在了对亡妻的无尽思念当中,而音乐就是他最后的伙伴。他用音乐构筑了一道包裹起他和妻子的围墙,换来的却是太多孤独与误解。还好,经历了无数曲折后,最后他的学生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这悲伤终于在日出前终结了。在这部对白甚少的电影里,音乐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9分钟前
  • deus
  • 推荐

OST早就收过,电影蛮闷

31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日出本身,并不会融化昨夜的悲伤。只有不经意间梦呓的吐露,才能消逝过往辗转的彷徨。

3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巴洛克音乐家传记电影,92年七项凯撒奖作品。从头至尾的七弦维奥尔琴,音乐五星。电影里有两处静物场景,完全还原自法国画家Lubin Baugin的作品。视效太精美,五星。故事3.5,相对弱化。喜欢这句台词~音乐是为了表达言语之不能表及处,所以并不完全属于人类~综述四星以上。

37分钟前
  • 珍妮的肖像🦄
  • 推荐

美少年长成不堪的老者,女孩在幽病中垂死,音乐家与亡妻从未分开过,艺术痛苦而孤独,日出时悲伤结束,余剩琴音,如泣如诉。

42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http://www.tudou.com/listplay/MkRLTbSg3qU/-K7_gIPOSR4.html

43分钟前
  • unundercooled
  • 还行

这部电影居然和我一样大了。刚看完《世间的每一个清晨》的小说,所以决定一鼓作气看完这部改编电影。一位沉浸于对亡妻追思中的鳏夫以拉大提琴的形式再现亡妻的音容笑貌,一位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拜之为师,因双方的音乐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年轻音乐家贱怠了深爱他的艺术家的女儿,她的死使二者捐弃前嫌,认识到艺术的本质就是对爱的执念,而所谓理念不过是艺术的抽象形式,因此内心隐秘的艺术激情死灰复燃,殊途同归。「世间的每一个清晨」——都没有归路。虽说已经是1991年的电影,但是每一处都美得像油画一般。除了继承了法国电影浪漫得有点儿闷得特质之外,一切都很好。

44分钟前
  • 曼靑
  • 还行

有艺术的境界,但还是叙事迟缓,人物呆滞。所有西方古代的影像与故事中女人都是饥渴放荡的年纪轻轻比男人还主动……十七世纪时的宫廷装明显是为了掰弯男人设计的啊涂脂抹粉衣服那么多花边绉纱还粉嫩粉嫩的。女主少女时期美,长大了太硬像男人,妹妹从小丑到大。年轻的男主角和Max Riemelt好像。

45分钟前
  • Elvina
  • 较差

剧情,音乐,要表达的情绪什么的都很好。就是大提琴演奏的部分实在是让人受不了,太假了,姿势手法都不对,握弓也不一致,更不要说韵律感觉了,完全就是胡乱的瞎拉。这是致命的硬伤。不知道音乐顾问是干什么吃的。。“听听我女儿的哭泣吧,她比你弹奏的声音更接近音乐”这句话真是又美又绝!

48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很工整很精緻的古裝片,但是問題恰恰在於太過工整精緻,每一幀畫面的美都恍如計算得分厘不差,可是因為計算過多反而削減了畫面中的情感,導演的執導顯得匠氣有餘靈氣不足,雖然是影片以主人公敘述呈現,但是過多的畫外音實在令人出戲,同時在表演上也沒有打動我。

52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还行

在旋律艺术的后面,隐藏着两种彼此对立的可能的意向性:巴赫的一段赋格曲在使我们对生存的超主观的美进行沉思的同时,又想让我们忘却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激情、我们的忧愁,甚至我们自己;相反,浪漫主义的旋律想让我们沉湎在我们自身之中,让我们极其强烈的感受到我们的自我,让我们忘却一切身外之物。

54分钟前
  • 小袋
  • 推荐

名字、原声都比电影好。最糟糕的是英俊的男主角到中年竟然成猥琐大叔了,岁月不饶人啊真是。3.5.

59分钟前
  • 阿朽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