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冤记1956

剧情片美国1956

主演:亨利·方达,维拉·迈尔斯,安东尼·奎尔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播放地址

 剧照

伸冤记1956 剧照 NO.1伸冤记1956 剧照 NO.2伸冤记1956 剧照 NO.3伸冤记1956 剧照 NO.4伸冤记1956 剧照 NO.5伸冤记1956 剧照 NO.6伸冤记1956 剧照 NO.13伸冤记1956 剧照 NO.14伸冤记1956 剧照 NO.15伸冤记1956 剧照 NO.16伸冤记1956 剧照 NO.17伸冤记1956 剧照 NO.18伸冤记1956 剧照 NO.19伸冤记195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6 00:40

详细剧情

  贝斯手克里斯托弗(亨利·方达 Henry Fonda 饰)与妻子萝丝(维拉·迈尔斯 Vera Miles 饰)过着平静的生活,虽然经济并不宽裕,但幸福的婚姻和可爱的孩子们让克里斯托弗觉得人生再无遗憾。萝丝需要一笔钱去治疗牙痛,囊中羞涩的克里斯托弗决定贷款,而当他拿着单据来到银行后,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不明就里的克里斯托弗因为抢劫银行被警方逮捕,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对于他的指控浮出了水面,虽然对这些指控毫不知情,但面对确凿的证据和证人,克里斯托弗哑口无言。在被保释后,克里斯托弗和萝丝委托律师开始调查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可发现的所有线索都对克里斯托弗不利。正当夫妻两人开始绝望之时,事情出现的转机。

 长篇影评

 1 ) 关于故事

结尾妻子不愿意和丈夫一同回去的时候,不自觉就想,如果突然反转,妻子正因为已知丈夫是凶手,又留有对他的感情才陷入精神迷惘中,似乎更曲折些,也更能让人觉得出其不意而大加赞叹。但是希区柯克没有这样做,或许是他从来都保留一个善恶有报的结尾的延续,又或许是它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而赋予这样的结局是出于对故事本身的尊重。一个简单的故事,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与那些探索罪恶名其曰彰显人性深刻反思的高分影片不同,他传达了一种善良温润的价值观,而不只是批判人类缺少这样一种价值观,这才是当今时代所缺少的吧。传达,才是影片的力量所在。

 2 ) 真实的生活往往比电影与文学更为冷酷无情。

这是一部拍摄于50年代的黑白片,与众不同的是一开始导演希区柯克就登场亮相,说这是比他拍过的所有电影都更悬疑,更离奇的一个故事,而且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
电影说的是一个在夜总会里弹贝司的中年人,有妻子和两个孩子,全家的生活重担压在他一个人头上。他为了给妻子看病而去贷款,却被人认为是抢劫犯抓了起来——只因为他与抢劫犯长得很像。他是个老实八交的人,也不知道如何辨解,被拘留了两晚,问人家借到了巨额的保释金才放了出来。此后又面对旷日持久的诉讼,他要寻找证明他不在案发现场的证人又好不到,妻子因此而自责并精神恍惚进了医院,当主人公走投无路的时候,真正的罪犯在抢劫中被抓获了,主人公终于获得了清白。。。。。。
又是一部极其另类的希区柯克电影,所谓的案件非常简单,唯一的悬念就是主人公是否真的犯罪了?但看到一半就能确信他确实无辜,这不是一部悬疑题材,而是现实主义的作品——完全不像是美国电影,更像是意大利人拍的。
我可以把《伸冤记》的主题归结为两个字——无常。
人们的命运就是如此无常,白天你还是一个奉公守法的好丈夫好父亲,到了晚上就被抓进了警局,和小偷强盗们关在一起,按手印,拍照片,接受审问,只因为你长得很像一个抢劫犯。
当镜头对准主人公的眼睛时,他是那样无助绝望,所有的辩解都是那样脆弱,即便他确实是无辜的。他只是个贫穷的贝司手,上有老下有小,他面对警察没有丝毫的反抗,温顺地像头待宰的羔羊,其老实也可见一斑,我觉得他不像是美国人,更像是中国的小老百姓,一样的老实温顺任人摆布。尤其是那令人压抑的黑白画面,是否暗示了主人公那一阶层的生存与精神状况呢?
不过,通观希区柯克的电影,也可以发现即便是在40、50年代的美国,普通蓝领阶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也还是不错的,如本片的主人公就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也可能是租的),靠着并不高的工资就能养活一家四口,即便是穷人家的妻子出门还是要打扮一番,穿着体面的大衣,干干净净的,可见美国的穷人也是活得很有尊严的。
当然,片子里也表现了美国司法制度的迂腐,警方的有罪推定是:第一目击证人指证他就是抢劫犯,第二他确实家庭经济困难急需用钱——冤案就是这样造成的。幸好在最后的判决之前,真正的罪犯被抓住了,否则无辜者是否会被判刑呢?
我发觉希区柯克的电影有一个特点,女主角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金发美女,或许是导演对这类美女的特殊嗜好?比如英格丽.褒曼就数次成为“希区柯克女郎”。即便《伸冤记》里的女性角色并不重要,导演依然给穷困老实的主人公安排了一个温柔贤惠又端庄的漂亮妻子。
这部电影没有任何推理的成分,也没有惊险的场面与悬念的气氛,只是极端冷静地刻画着主人公不幸的遭遇,因为它是如此真实。
而真实的生活往往比电影与文学更为冷酷无情。

 3 ) 悬置于空中的罪孽转移与虚假双重性

特别出彩特别有深度的一部,因为在希区柯克作品序列所以显得不是那么出彩。

全片大量的固定主观视点,而主人公却毫无任何叙事话语权,他被置于多重曝光下,为所有人所询唤,当阴影与光芒悄然重合,虚假与真实早已模糊边界。

不存在的罪孽不会消弭,而被转移到他者,影片前半段是虚假罪名的转移,而影片后半段则直接由丈夫转移到妻子,这份莫须有的罪孽就悬置于空中,对于由偶发性和命运必然性所导致的恐惧已超越二人爱情所建构的紧密联系,妻子因此“被惩戒”,虚假的罪孽被“传染”了。

这份转移从整体上指涉着多重意义上的双重性double,一方面double使整个影片的叙事结构更加合理,另一方面也倍redouble了这份偶发的戏剧性,而这种double的体现是从影片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两个儿子,两个女孩,报纸上的double字体,丈夫与妻子,指认现场的两次发生,这些都从潜意识层面暗示观者,这份double永不会消弭,只会转移,就像悬置于空中那份不存在的罪责一样,即使你什么都没做,那份幽暗中的力量总会把你推向深渊———在此片里,对抗其的是人类的爱与信任,而当这份信任都摇摇欲坠之时,才是心理惊悚的真正可怖之处。

 4 ) 美国中产阶级的动车困境

美国中产阶级的动车困境
本片的胖子唯一(本人看到现在)的现实主义作品,所以那位著名龙套居然很嚣张地在片头出现,居然破天荒地还有台词!只不过正因为是现实主义作品(连台词都是现实人物说过的),所以留给胖子的创作空间就小的可怜,至于想象力,只能留给别的作品。所以,本片的一切,只能是中规中矩;和胖子在《后窗》《眩晕》等作品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相比,确实是天壤之别;这是题材的限制,和胖子的能力无关。
男一号,乐队乐手,拥有一处住房,一个漂亮的LD(胖子对金发美女的偏爱),两个孩子,虽说略有欠账,小日子依旧和和美美,这不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
结果在保险公司被人认错(话说回来,胖子就不能找一个更像方达的演员,还是演员尽量向真凶靠拢),导致牢狱之灾。如果不是机缘巧合,男一号岂不是要被刺激到1995??
随着男一号的蒙冤,他的家庭生活也随之一落千丈。LD受不了心理压力,精神出了问题,只好住进精神病院(还是最好的,花费肯定也是最好的);孩子没有明说,抢劫犯的孩子,在学校的遭遇,大家可想而知。
这种状况,男一号和“动车困境”有什么两样??
另外,就想知道警方如何赔偿男一号?赔偿的大头是男一号LD的治疗费用,而LD去医院的根本原因,就是警方办了葫芦案。
还有,保险公司也不出来放个屁?如果我是男一号,是非要纠缠保险公司讨说法,反正他白天也没事,分公司不行去总公司,或者委托律师办理(还有男一号的律师费,该谁负责);总之,让那个保险公司臭名远扬,帮助它吸引客户。

 5 ) 假如我们没有话说,世界将会怎样?




假如我们没有话说,世界将会怎样?
——看希区柯克电影《伸冤记》

1、 好男人坏女人

活在可以让时间停止的世界里的好男人
活在没有笨体论考量的存在里的好男人
活在无声无息在大提琴中忧郁的好男人

活在无法接受丈夫被冤枉而疯的坏女人
活在冤情被洗清而回不到过去的坏女人
活在无法释怀于四颗智齿偶然的坏女人

2、 好女人坏男人

活在拼了命寻找丈夫无罪占据的好女人
活在用悲痛转移承担丈夫痛苦的好女人
活在歇斯底里表达出爱而疯狂的好女人

活在呆呆跟着警察们转来转去的坏男人
活在钢线般的神经却无法奏鸣的坏男人
活在家庭生活疯癫中同构冤情的坏男人

3、 世界会是这样……

男人还是那样的男人
没有一点意思的男人
假面活着也如同死去
(说话是真爱的源程序
谋杀偶然父亲后的名
爱展开与枯萎的美丽)

女人不再是那样女人
葬在必死之路的女人
玫瑰(Rose)开在坟茔谁知道?
(无说是真爱的二重身
正确的死亡滋养大地
种籽到尘土还是着床?)

 6 ) 谁来为我的疯妻买单?

昨晚看了老希的《伸冤记》,一个并非真实,却又比任何故事都真实的故事。



男主角是一个餐馆的贝司手,有个温柔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孩子。总的来说他的家庭是幸福的,只是在经济上不够宽裕,常常要靠借债来过日子。当然,平静的生活总是会被打破。一日他可怜的妻子牙痛复发,男主角不得不拿着妻子的保险单去银行贷款。灾难就在他进入银行的的那一刻降临了。女接待员误把他认作一个月前在银行抢劫的匪徒,偷偷的报了警。



可怜的男主角就这样被抓进了监狱,经过了证人指认和笔迹对比,警察竟然认定他就是罪犯。接着,他的亲戚们花了一大笔将他保释出来。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男主角和妻子四处奔波,找律师,寻证人。



可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后他那可怜的妻子终于被无形的压力逼的精神不正常了——她认为是自己害了丈夫,如果她没有牙痛,丈夫就不用去借钱,也不会受这种罪。当然故事的结尾,真正的罪犯被抓住了,男主角被宣判无辜。但他的妻子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恢复正常。



最让我气愤的是那两个银行女职员,只因为相貌的相似就一口咬定男主角是罪犯。在去警察局辨认了真罪犯后居然还能脸不红心不跳的从男主角面前走过去,就连一声“I am sorry.”都没有。



老妈这几天也在看一部叫《千钧一发》的连续剧,里面有个倒霉鬼肖海亮,也是因为相貌相似被误认为是强奸幼女的罪犯,受到了来自各方读不公正对待。



真纳闷,错,假,冤案怎么就这么多呢?对于普通人来说错怪了一个好人也许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向他说一句“对不起”。可是对无辜的人来说,莫名其妙的被怀疑,甚至被扣上罪犯的帽子是多么不公平?《千钧一发》里的肖海亮还算比较幸运,他的未婚妻一直相信他,对他不离不弃,最后终于等到了水落石出的那天。而《伸冤记》里的贝司手就凄惨了一点,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在飞来横祸之后,更是负债累累,最重要的是他那可怜的妻子连精神都不大正常了。虽说没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地步,但差的也不远了。



不过幸好,这只是电影,只是戏剧,可谁又能保证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事呢?



所以,我只想为那个可怜的贝司手问一句“谁来为我的疯妻买单?”

 短评

长得与罪犯相似就得承受被怀疑被定罪,如果最后真正的犯人不出现是不是一直继续悲惨下去。法律条文、警察、法官这一切都不能保证正义的伸张,有时候却成为罪恶的施与者和帮凶。

4分钟前
  • 自由像海岸线
  • 推荐

真人真事改编,先抑后扬的工整剧本。希胖镜头一如既往犀利,只是故事太沉重了。看的时候就觉得哪儿怪怪的,后来反应过来——当时美国还没有Miranda Rule。程序正义大过天,可惜我国不理解...

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从影片开场连续拍摄的真实纽约景象起(俱乐部、街头的警察、空空如也的地铁站、报纸上的广告、铁道旁的皇后区街区),希区柯克将现实主义吸收到了恐惧之中,为什么一个目光能造就一场冤案?司法系统的场面调度是怎么样的(它允许我们看到什么或看不到什么)?资本主义是如何导致精神疾病的?它是如何嫁祸于人的?希区柯克展示了这些问题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沉静又精准的影像接踵而至,让人窒息。

10分钟前
  • TWY
  • 推荐

亨利方达 一面正气, 沒可能是劫匪, 但步步惊心的感覺卻被希老完美呈現, 沒有刀光劍影...緊迫卻揮之不去

11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097592271/

16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7分。希胖一开场就给了段背影,害我细观全片,就是没找到那个胖身影。这个真实的故事,Henry Fonda真是够冤,连老婆都连累进了2年医院。

18分钟前
  • Mannialanck
  • 推荐

这次希胖的出场与以往在影片里客串小角色不同,而是在影片开始就以自己的口吻说:我是希区柯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还让人以为是在看他主持的电视剧集呢。这部电影把情节放简单了,有点弗里茨·朗到好莱坞后拍的那些黑色电影的味道,算是比较好看的了。不过大团圆结局就不太符合黑色电影的设定了

19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希区柯克最严肃凝重、坚实有力,令人恻然动容感同身受的影片。

22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當做解謎片來說,還是謎面太誇張而過程太簡單(嫌犯的自投羅網),重點是受害者的心裡變化歷程(曼尼和羅斯);法庭戲拍得真好,手法最簡單,可是卻把受害者的處境展現淋漓盡致,到最後實際也沒有多少人真正關心受害者的獲罪與否,基督教的神跡,精神病患者的自我審視(伯格曼的假面),收尾弱

24分钟前
  • 阿树
  • 推荐

这不是典型的希区柯克电影?这正是典型的希区柯克电影,只不过由白纸黑字变成了黑纸白字。就算不考虑这点,Bernard Herrmann也还是Bernard Herrmann。如果说亨利方达在下一年的十二怒汉里欠缺了些什么,那就是Bernard Herrmann的这点儿独一无二的神经质与不安感。

28分钟前
  • godannar
  • 推荐

真实比虚构更可怕。|最沉重的希区柯克电影。

31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奇妙电影夜....一天只剩电影麻痹...开场即有老人在身后不停地呻吟和哭...(自己的)现实和梦幻弄在了一起,老人家不知的是前几排的人也是对自己欲哭无泪麻痹自己...---后来 放映停止 老人被劝走--继续做梦|20181028 Arnaud.D《鲁贝之光》开拍前放映重看

34分钟前
  • Muyan
  • 推荐

剧情如《忏情记》般令人压抑,虽然男主角最后沉冤得雪,但一个小人物随时都有可能被夺去自由的恐慌感还是不能散去的,入狱一段的主观镜头以及眩晕镜头显示了希区柯克的功力,亨利·方达很适合这个悲剧角色。

35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1.非典型希式作品,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实而却完整透射出了萦回于希胖内心的蒙冤梦魇。2.前半段步步设疑与此后语焉不详的神迹构成的鸿沟,恰成为对真实与虚构关系的注脚:生活可以更具戏剧性,现实并无电影中严密完满的逻辑。3.与[十二怒汉]构成互文。4.狱中眩晕晃镜,分裂镜像,叠化之脸。(9.0/10)

3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抢劫犯还会若无其事地去同一个保险公司借钱吗?从智力上来说,此片毫无亮点。不过亨利·方达和薇拉·迈尔斯精湛的演技,以及本片另外的深意还是值得一提的。

40分钟前
  • 查无此人
  • 推荐

对“冤”拍的极好,亨利.方达很适合这个角色。有两处镜头语言比较棒:1、透过小孔窥视牢笼内部;2、主角进入监狱后的眩晕镜头。

4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主题命名为伸冤记,而冤案更像某种衬托,案情给角色带来的精神重压才是重点。有苦难言的委屈,精神崩溃的妻子,还有一直以来难以维持的拮据生活。亨利·方达在监狱中靠墙沉思的运动镜头和冤案告破前的祈祷镜头留给人的印象实在深刻。

45分钟前
  • 国产凌凌期
  • 推荐

亨利方达把主角的无助表现的非常到位 监狱里那段摇镜非常精彩 这事放我今天的天朝来简直就太小儿科了 警察逮进去直接一顿胖揍 然后就给人判了 佘祥林们被拍出来肯定比这事儿还精彩

48分钟前
  • 我TM是党员
  • 推荐

写实耐看,看完心情沉重。奇迹会发生的!奇迹发生了两次

53分钟前
  • 髦髦
  • 推荐

后30分钟好难处理……希胖用了N场戏来调,但还是节奏怪怪的……这种故事进行一半已经能猜到后面抓到真凶才能解扣子,而且肯定是【突然间】:中断中间大段探寻求索的过程———不好拍。男主这个角色在解扣之后的行为不可能像肖申克的救赎那样一场大雨揪烂衣服那样狂笑,戏会崩,也会加速结束,因为一切都会平息,再也没有剧情大起伏了。希胖把这个难题解了:把男主和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女主身上,这样处理很巧,但也违背了前面造势的初衷———前面用了大量第一人称镜头去关注男主被卷入案件的体验:1到了警局、监狱这种不属于他的空间2离开妻子家人的【拉】镜头。剧情逐渐被带入妻子的变化,移情中断,造成脱节,主体偏离,一定会有观众感受的异样,这就是后30分钟的问题。

55分钟前
  • 希尼莫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