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养成记

台湾剧台湾2019

主演:谢盈萱,温升豪,吴以涵,蓝苇华,夏靖庭,杨丽音,陈竹昇,于子育,吴慷仁,朱宥丞,陈家逵,阙铭佑,宋伟恩,杨宸宥,罗北安,吕曼茵,王宥谦,吴欣芸,凃建豪,林瑜静,林芷薰,范瑞君,吴允瀚,李承芸,金美满,余彦宸,张哲龙,徐丽雯,梅若颖,赖佩莹,凯尔,水毓棠,王辂钧,邱子琪,许雅雯,吴懿净,王怡雯,林佩霓,曾珮瑜,廖怡裬,吴怡然,严艺文,谢琼煖,王琄,黄舒湄,卢妍蓉,黄浩咏,郑伃庭,刘香君,蔡凯瑞,张诗盈,王镜冠,黄迪扬,张凯尧,黄淑霞,许文译,王诗淳,许佳明,黄馨萱,卢志杰,叶天伦,韦以丞,江鹅,邓安宁,徐誉

导演:严艺文,陈长纶

 剧照

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1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2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3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4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5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6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13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14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15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16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17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18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19俗女养成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1-06 00:26

详细剧情

  39岁的陈嘉玲,没房没车没老公没小孩,还丢了工作,正式加入女loser的行列。这是什么意思呢?这表示当年不惜引发家庭革命也决心要离开家乡的她,在台北奋斗了近二十年,到头来是一场空。  说到俗女,就要先从她的家庭谈起。台南纯朴的乡下,三代同堂,全靠阿公开的中药行维生。身为长孙女的陈嘉玲,和台湾十大建设差不多时间出生,与台湾经济同步成长。  小时候的陈嘉玲,没有人陪她玩的时候,她就自己找乐子;没人陪她说话的时候,她就自己跟自己对话。她是这么宝贝她自己,想尽办法让自己开心。  而长大后,即将迈入四十岁的陈嘉玲,虽然一路跌跌撞撞,也是货真价实地活了大半辈子。爱过人,也被人爱过;被人负过,也负过人。就算现在一无所有,天也不会塌下来。她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但他告诉自己,接下来的每一天,她至少可以不违感受,平凡但诚实,普通但理直气壮的往前走,做一个接受自己的「俗女」。

 长篇影评

 1 ) 陈嘉玲与我

陈嘉玲姓陈,我也姓陈。

陈嘉玲是一个生在台南,却一心想去台北上学、生活、工作的女孩,她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偷偷把台南师范大学改成台北一所远不如它的学校。我生在北方,但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把所有的志愿都填成了南方的学校。我只想离开那个一年有一半时间都是雾霾和沙尘暴的、在黄土高原上的家乡,去遥远的南方一个人生活。

陈嘉玲上大学之前,家里人争相为她录视频。阿么和爸爸叮嘱她一定不要和坏男孩子们打交道;阿公拿出塑封珍藏的陈嘉玲小学时候的作文,跟她说这样子就不会泛黄了;妈妈虽然因为她改志愿而不开心,但是满眼担心,因为宝贝女儿要离开家而流泪。我上大学之前,三叔不停地跟我说,不要被人骗了,女孩子一个人在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姥姥给我做了两整套的床单被罩,开心地说,我终于要去大城市里;姥爷保存着我从小到大的奖状,爷爷奶奶逢人就夸自己孙女去南京上大学了;妈妈和我说,她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和我打电话的时候。

陈嘉玲在台北不开心的时候,可以收拾东西回家住,家里永远有热乎乎的饭菜。我在南京不开心的时候,可以买一张回家的票,从机场出来一定会有很多人接。

陈嘉玲有一个谈了四年同居三年半的男朋友,时间很长,但是分手了,之后他很快就和别人结婚了。在阿么的告别仪式上,他从台北赶来。陈嘉玲和他说,你千万不要再爱我了。他说,拜托,我老婆比你年轻比你漂亮还比你善解人意诶。我也有过一个四年的男朋友,一起长大,时间很长,但是分手了,之后他很快就有了新的女朋友。我说,我不能接受我们就这样分手了。他说,可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在一起四年了。刚才手机相册提醒我Spring memories,打开一看是19年春天在省府街上拍的花。

喜欢这部剧,是因为它真实、细碎又感人。我能在故事里看到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想起自己的回忆。

 2 ) 《俗女养成记》:写给每一位“俗女”的温柔情书。

第一次在豆瓣上发长评,献给我最近深深陷进去的一部剧——《俗女养成记》。

最初是听了好友的安利,她说这剧我一定喜欢。我其实之前也看公众号安利过,但是默默看了一眼演员表,发现没有熟悉的名字,还是口音嗲嗲的台剧,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点开了第一集。

一集还没看多久,我就发出了和剧中女主同样的问题:陈嘉玲(女主名字),你怎么把自己活成这副样子???看着镜头里这么狼狈的女主,四十岁了竟然是这样一个状态。这得是怎样的一个人,背后又是怎样的家庭啊。而且剧情也没有多吸引我,险些弃剧。

后面还是咬着牙看下去,随着后续剧情主人公的回忆展开,我才慢慢发现:啊哈,小时候的陈嘉玲很聪明很可爱嘛,她的家人也好可爱呀,原来周围都是家人满满的爱意啊。

那再看看长大后的女主呢?四十岁的陈嘉玲,因为受不了老板的不知分寸的压榨和油腻辞掉了干了多年的工作,和恋爱四年马上要步入婚姻但却没有激情花火的男友提了分手,为了逃避丢了工作还毁了婚约的现实,被弟弟揪着灰溜溜地回到了台南老家。

四十岁的陈嘉玲,没有工作,没有结婚,没有生孩子,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她可能会把事情搞砸,会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乱,但是她有主见,有能力,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做事有逻辑有条理,最重要的是她历经弯弯绕绕,终于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还有深爱她的人,这些就够了。

俗女又怎样?平凡的一生中,谁又不俗呢?但这部剧让我看到俗女也可以活成最好的自己。其实不光是陈嘉玲,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事无巨细关心女儿本本分分又时而化身糊弄学十级大师的爸爸,活在上个年代有点守旧却尽最大努力爱着子女但其实也想做回自己的阿嬷……剧里的每个人物都那么真实那么平凡,却又那么可爱那么打动人心。看剧时总是会不经意就泪目了。我私心还很喜欢女主弟弟的支线剧情。

总而言之,这家人真的太好太好啦!!!

五星推荐!!!

——2022.2.19瓜的第一封豆瓣说长也不算长的长评。

(今天还是一个好朋友的生日,在这里悄咪咪地再次祝她生日快乐,不知道她能不能看到呢🤔)

 3 ) 当你开始爱自己~《俗女养成记》

这是一部女性成长史,其实。

纵看是陈嘉玲从小到大跌跌撞撞后经历过迷惘与回顾,再重新找到自己的过程。横看则是呈现了祖孙三代的女性在不同世代背景下的差异性,而这差异却又不约而同的殊途同归,在某个当下各自找到可以说服自己安身立命的理由,进而与自我和解,这和解可以是一种迟来的女性自觉,一份甘于平凡的达观,也可以是一剂沉潜后顿悟出的豁然开朗。

阿嬷曾因为陈嘉玲的二姑姑悔婚而脱口而出:「想越多越难嫁,越晚嫁就嫁越差。」其实台语有这么一句俚语更能贴近原话──拣啊拣,拣到一个卖龙眼的。意思是适婚女性眼光太高,七挑八拣后就只能「捡剩的」。

在阿嬷那个年代,比起自由恋爱,终生大事更多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当下并无法理解,相对自由的下一代对于婚姻的选择不再只是托付终身而已。或许在她的认知里,除了了却子女终身大事的责任外,嫁得好的大女儿比起选择独身的二女儿更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纯情青春梦》

『不是阮不肯等,时代已经不同,查某人嘛有自己的想法。』

当属于旧时代的阿嬷在舞台上溢于言表地缓缓唱出《纯情青春梦》,透露的不仅是对女权意识的萌芽,也是由衷对于传统女性价值的一丝反骨。虽然朦胧,但也许在小嘉玲的内心中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所谓的「淑女」从来都不存在于别人的眼中,只活在自己的心中。

阿嬷,承袭旧时代的女人-陈李月英,在走过大半人生后对着陈嘉玲交代自己的身后事,希望死后能把她的骨灰洒在汪洋里,从此自由自在,不再是别人口中的医生娘、头家嬷、陈妈妈,也不再是某人的老婆、妈妈、婆婆、阿嬷,而就只是原原本本的自己,那个曾经被唤作「阿月」的李月英。

或许此时的她终能理解当初女儿那宁愿被贴上剩女标签也要做自己的坚持吧,剧终没有针对母女两的和解多做琢磨,稍嫌可惜了点。 不得不说阿嬷这条线铺陈之完整不下于陈嘉玲,由她带出来的世代交替感大概会让有相似回忆的六、七年级生(7、80后)都不约而同地忆起自己的阿嬷吧。

而作为两代夹心饼的陈嘉玲妈妈,处于旧时代与新时代的过渡期,这时代的女人大概被视为最任劳任怨的一代。不管是孝养上一辈,还是教养下一代,尽管使出浑身解数,却总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能解救自己于无尽的繁忙家务中。

所幸,嘉玲妈有个体贴的婆婆,那个表面迎合偶尔回来挑剔炫耀的女儿,私底下却能与媳妇同声共气跳起「猪油之舞」的婆婆,谁才是自己人自是不言而喻。这大概会让为人媳妇的委曲求全得到莫大的精神慰藉吧。

有个体贴怕老婆,喔不,是疼老婆的先生,更不由分说是嘉玲妈妈的福气。那乍看不怎么靠谱的老公却往往是家人间最佳的调和剂,不管是对永远好高骛远的弟弟的宽容、对明显偏心的父亲虽感到委屈却能理解的接受、夹缝中求生存的本事使得他在母亲与妻子偶尔的碎念下也能游刃有余,消化于无形;「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大概是乐天知命的陈晋文毕生的座右铭吧。

因此,有着这两大支柱的支持,我们看不到逆来顺受的受气包、也不见牙尖嘴利的欠脚(精明)媳妇,更不可能发现控制欲超强的妈妈。尽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人皆有之,吴秀琴却也懂得儿女的快乐才是身为人母的最大安慰,比如那台用来满足一时的优越感却落得尘封下场的钢琴; 比如那一通通打去「妇女新知」想要同理儿子性取向的询问电话。

「妳一个人自己在台北,要好好照顾自己,其实妈妈也不一定要妳怎么样,妳读书可以读到这样,我就已经觉得妳很棒了,只要妳可以平安健康,这样就够了。」 「有时我也在想,他活到现在三十岁了,这么大了还不敢跟别人说,也是很辛苦。我也很想告诉他:『阿明啊,其实妈妈都知道,你不是一个人而已,不用这么孤单。』」

即使再怎么跟女儿冷战,即使对儿子的同性倾向再如何不知所措,想让他们都知道妈妈永远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这是身为母亲的她所能给予的最温柔的爱。

陈嘉玲,一个永远不像台北女生的台南女生,台湾十大建设差不多时间出生,和台湾经济一起长出来的六年级(70后)女孩理应在这样家庭氛围的浸淫下与自己从小对未来的殷切期盼中,长成知性与感性兼具的「淑女」,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经营着一个美满幸福的婚姻、就像新时代的都会女性那般干练而优雅。

然而,实际上的她在台北奋斗了近二十年后,却发现自己不上不下地沉浮于世,年近四十,生活过得越来越麻木,心情却越来越浮躁,当梦想成了疲惫生活里的奢侈,当婚姻成了逃避世俗眼光的借口,这才惊觉自己的人生曾几何时成了光鲜亮丽的相反词,镜中的自己成了面目可憎的陌生人。 原来到头来,没能长成「理想中的大人」这件事是个多么痛的领悟。

这样的设定,不管是任何年代的女人多少会有点感同身受而胆战心惊,害怕自己的未来成了这副模样,怀疑这难道是自己现在的写照,或是彷佛重新看了一遍自己斑斑的血泪史。

往往,我们都是从别人的故事里望见了自己的影子而有所共鸣。

这是一个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其实。

「亲爱的陈嘉玲, 妳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 忘记这辈子其实很长, 长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来, 作梦又醒过来; 妳又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 这辈子其实很短, 短得妳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 没时间再去讨厌妳自己。」

剧尾,当屏幕同时呈现大小嘉玲一起漆油漆的那幕,屏幕前的你是否也跟我一样,内心被震了一下?好像是脑海里某个卡住了很久的齿轮莫名地开始动了一下,接着发出了阵阵刺耳的轮轴声,一个齿轮接着啮合过另一个齿轮,吃力却缓缓地传动了起来。啊,是了,原来我内心也住着一个陈嘉玲,死硬派的那种。该是有多久没能好好与自己对话了呢?是不是丢失了儿时那个曾经无比纯真快乐的自己? 也许是该这么对着自己说的: 对不起,亏待了妳, 谢谢妳,挺了过来, 还有,我会好好爱妳。 从现在开始,从这里开始。

人生的难题即便软弱与逃避都不可耻,那些狗屁倒灶的是是非非都会变成日后可以让自己噗哧一笑的笑料,曾经以为看不透的事、过不了的坎,到头来都会举重若轻而能随喜自在。

有人说:「忧郁的人,其实就是活在过去的人,而焦虑的人,其实就是活在未来的人。」 未来的不可测,逝去的无法得,那么,就活在当下吧,处理好当下可以处理好的事,也许是一种心情的转换,也许是一份工作的取舍,也许是一段感情的去留,也许……不过是眼前急需安抚的饥肠辘辘。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不再牺牲自己的自由时间, 不再去勾画什么宏伟的明天。 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乐的事, 做自己热爱,让心欢喜的事, 用我的方式,以我的韵律。』──卓别林

同为六年级女孩的导演严艺文这么说:「女孩们请记得,不论你几岁,都请一定要喜欢现在的自己。」

愿与所有的「俗女」们共勉之。 ============================================== #全剧的演员Bravo #哪来横空出世的小嘉玲_吴以涵 # 旺福的主题曲真是大加分 #好看的喜剧总能在笑泪中抚慰人心

🎊恭賀《俗女養成記》 榮獲第55屆金鐘獎— 最佳迷你戲劇獎、 戲劇類節目剪輯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 ★★ 请勿擅自抄袭或剽窃内文,目前不接受任何形式转载 ,侵权必究 ★★

 4 ) 豆瓣9.1分,今年的好剧里数它最低调

今年十月,一档试图重新定义演员演技、探讨导演和演员关系的新综艺《演员请就位》重磅开播。让吃瓜群众没想到的是,随着综艺首播登顶热搜的,竟然是当年的台剧当红小生,女生们的童年“明月光”明道

尴尬的是,此次明道的回归,伴随着的,是近年没戏可演,上戏首秀又惨被新人“虐杀”的现状。

是什么时候,大家发现近年来的台剧早已不再是偶像剧的天下了,2015年《一把青》(豆瓣9.3分)后,一大批深度探讨社会议题的优质台剧集中爆发。

今年上半年一部《我们与恶的距离》(豆瓣9.5分)一骑绝尘,也顺势将成功转型的贾静雯送上了金钟奖视后的宝座。

到了下半年,《我们与恶的距离》也迎来了强劲的对手,口碑爆棚的家庭时代剧,温馨喜剧向的《俗女养成记》

豆瓣9.1分,改编自台湾作家江鹅的同名散文,是演员跨行做导演的严艺文的处女作。

论演员阵容,本剧几乎集结了台剧中生代所有演技实力派。

女主谢盈萱,去年凭借《谁先爱上他的》一举拿下金马影后,还有《我们与恶的距离》的“熟面孔”温升豪和客串的吴慷仁《大佛普拉斯》的男主“肚财”陈竹昇

而最好看的女性戏,包括谢盈萱在内的老中青少四位女演员,也都贡献了不“俗”演技。

《俗女养成记》,相信有不少人被这个看上去就很“土俗”的名字限制了想看的欲望。

其实,这里的“俗女”有双重含义:一个是“淑女”的反面,普普通通平平无奇;一个就是不随大流,敢于突破大众眼光,做自己。

如同旺福乐队为剧集唱的主题曲《一人一半》,《俗女养成记》的故事,也是对半的讲法,短短10集,每一集既讲述现实生活的中年女性的困窘,也回到童年,回望80年代三代同堂的美好生活。

一边是商业气息浓厚的都市台北,一边是纯朴的乡下台南,初看挺分裂,但是情感一脉相承,毕竟每个人都会从过去照见千万个自己。

39岁的陈嘉玲(谢盈萱饰),“北漂”20多年,是个不折不扣的“败犬女王”。

表面光鲜亮丽,做着董事长特助,实际上是个24小时事无巨细的“全职保姆”,工作内容甚至包括了帮董事长养小三打掩护和帮董事长夫人盯梢。

事业陷入瓶颈,感情生活也很抓马。

作为大龄剩女,她有一个交往四年,同居三年半的男友(温升豪 饰)。

比起老夫老妻,他们更像是同居的室友。感情逐渐磨平后,就连求婚,也是陈嘉玲醉酒后自己求的。

终于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却遇上一个积极苛刻的婆婆,要求她做出改变,向“淑女”看齐,成为温婉端庄的贤妻良母。巨大的压力让陈嘉玲彻夜失眠。

终于,一系列误会成了压倒她工作和感情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天,气势汹汹来抓小三的董事长夫人和以为她出轨的未婚夫双双到公司“兴师问罪”,她就彻底放飞自我了:“老娘不干了,老娘也不爱了!”

这一刻,她失去所有,恢复了自由身,可以自由吃零食买醉的那种⋯⋯

一事无成,丧到谷底。

她被弟弟拖回台南老家休息待业,现实和童年回忆也在这时悄然重叠

平心而论,《俗女养成记》的现代戏部分并不是很出彩,高光都在跳切到回忆的年代戏部分。

开着中医药行的陈家,严厉保守的阿公,时髦又自带笑点的阿嬷,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妈和忠厚老实的“和事佬”老爸⋯⋯

年代感的街景,被发展中的台湾经济影响着的民生,嬉笑怒骂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简直是台南版的《请回答1988》

不是所有女生的成功,都是有房有车有老公有小孩的“四有”模版。

很难说陈嘉玲“悔婚”,没有受到小姑退婚的影响,也很难说陈嘉玲的“不婚”,没有受到邻家姐姐早夭的早恋的影响。

柴米油盐酱醋茶,台语呢喃,就是在这样的一方小院落,婆媳矛盾的暗流汹涌,祖父母的偏爱,和大姑的锱铢必较,父母对自己的超高期望,自己和老妈的“斗争”⋯⋯

无数个记忆瞬间,群像性地展示了记忆中的各种琐事。

其实,无论现代还是儿时,演员的表现都是稍显夸张的,但这种夸张并不是用力过猛,较多的肢体语言和惊讶的表达才显得童年的记忆更加宝贵。

一切如同一场梦,梦里复现的,可能是放大到千倍百倍的画面。

在这里,上小学的陈嘉玲用她那稚嫩的目光审视着周遭的变化,作为陈家的长孙女,她被过度的保护和宠爱,从小也是按“淑女”的标准培养,不惜下血本学钢琴、远离男孩和学会人情世故。

她有着同龄小女孩的胆怯和敏感,也有着机警和可爱的一面,她害怕鬼屋,害怕失去大家庭的宠爱,甚至早早见识了做大人的辛酸:最后选择了孤身一人的小姑、欠债回家的叔叔、在妈妈和老婆中间艰难生存的老爸⋯⋯

唉,陈嘉玲,长大又有什么好呢?

好看的喜剧总是能在笑泪中抚慰人生,现代戏中冷冰冰的人际关系,到了年代戏里就满是温暖治愈。

阿嬷去世,陈嘉玲找到新工作,感情上亦做出新选择,就这样,在巨大的变化之下,真正意义上的“俗女”陈嘉玲破茧重生

阿嬷去世是最好哭的,那首潘越云的经典名曲《纯情青春梦》(这首歌也在《血观音》中出现)是阿嬷生命中的最强音,也是对于这部剧的主旨的最好诠释。

阿嬷,跌跌撞撞了大半生,剧里活得最久的“老人”,正如她临死前的心愿一样,她厌倦了陈太太、陈李月英、医生娘、阿嬷等身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偷偷抹泪,希望自己还能做回“李月英”。

她真正做自己,不再依附于任何人。

大梦一场,最后一无所有,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能在这世上走一遭,真正为自己抗争一回,旧思想的阿嬷,在多年之后,可能才明白当初自己的执拗。

第二好哭的是老妈接受了同志身份的儿子,她没有无理取闹,而是选择站在了儿子这一边。

最后弟弟恢复的那盘录像带,可谓是回忆部分的“爱”的缩影。

《俗女养成记》就是这样讲述着家庭和个人成长生活的点滴,越往后看越戳人。

想到前段时间有个段子,正值颁发诺贝尔奖,有人想竞争“世界最平凡杰出人物奖”,说组委会应该奖给自己,因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普通的普通人。

虽是调侃,却也有那么几丝道理。

最富有梦想的童年,不仅是父辈希望子女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就连自己也常常对自己寄予厚望,希望成为“大人物”,作为女孩,即使是简单的长大后嫁得好,也是一桩现实的心愿。

随着年龄增长,才发现梦想不但遥不可及,甚至时时背道而驰。太多女孩活在自己想成为的人的对立面,成为“败犬”,活在对别人的羡慕中,“混吃等死”,或者,干脆,郁郁寡欢。

而令人感动和欣慰的是,这群人里,陈嘉玲成为了女王。

剧集最后,40岁的嘉玲和14岁的小嘉玲在“鬼屋”门口重逢。

“鬼屋”是恐惧最好的隐喻和注脚,嘉玲接受了自己的普通,接受了自己没有功成名就,接受了自己心里其实放不下这个家,她接受了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是啊,一辈子那么长,再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做厌了看人眼色恰饭的工作,看清了唯唯诺诺不够爱的恋人,在这个人人都是利己主义的时代,短暂的一生里,她只想做那个开心又俗气的自己。

人的一生,不就是在和自己握手言和吗?你原谅了生活,生活就原谅了你。

“你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做梦又醒过来;你又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到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陈嘉玲,对不起,谢谢你,还有,我爱你。

这是“俗女”的最后自白,没有人不会潸然泪下。

《俗女养成记》一部分拍的虽然是台南往事,但是凭借真挚和接地气的情感,跨越了语言和地域障碍,真正打到人的心坎上,没有无聊的说教,也没有哲理的探讨。

有的只是,理直气壮地做自己。

真正的安身立命,就是和自己的一切和解。

导演严艺文,曾凭借《天使的收音机》获得金钟奖迷你剧集女主角奖,在剧中,她也客串了街坊邻居、媒婆、学生家长等多个角色。

这部《俗女养成记》虽是她的导演处女作,但气质绝对不输《请回答1988》,小嘉玲的扮演者吴以涵也足够让人惊艳。

好哭又好笑,是这部剧看完最直观的感受。冬天天气渐冷,剧荒的你快来《俗女养成记》里温暖一下吧。

要做那个开心又俗气的大人啊!

 5 ) “Loser”的人生,就不值得过了吗?

“中年危机”、“中年焦虑”是困扰人类多时的问题,据说这是进化过程中留在人类基因里的方程式,因为远古时期的人类,只能直立行走到四十岁,四十岁以后,他们要么就挂了、要么就退化为爬行类动物……我不知道这有没有科学依据,不过,中年危机的确是个全球性问题,无论是首富还是平民,都逃不过它的“诅咒”。

近期,一部探讨四十岁女性的中年危机的台剧口碑爆了,豆瓣9.1分,短评里都在夸“细节丰富”、“故事平淡温暖”,它就是——《俗女养成记》。

先不要被它的名字吓退,压抑住点下关闭键的手,你会发现,它的故事比剧名更值得期待。

女主角陈嘉玲,39岁,一名生活在台北的台南人士,没房没车没事业,约等于大部分北漂。

在一家公司做董事长助理的她,头衔听起来很威风,实际上是个工薪阶层的大型保姆,不止要准点提醒董事长吃饭喝水,还要帮董事长老婆监督老公,甚至要帮董事长的小三刷信用卡买包买房,蹲个厕所光着屁股也要时刻准备着接听领导、领导一家的电话。已经在公司待了十余年的她,写下了一抽屉的辞职信,却一直缺乏把辞呈甩到老板脸上的勇气。

职场失意,情场会得意吗?并没有。陈嘉玲和男友拍拖四年半,两人早就已经没有了火花,失去了荷尔蒙助兴,褪去了激情。即使同一屋檐下同吃同住同睡,不过就是比较亲密的室友,“老夫老妻”状态的他们,已经走到了面对彼此的裸体都能坐怀不乱、把上床亲热当成义务的阶段了。

最重要的是,陈嘉玲,已经,39岁了!一个立即奔四的“老女人”,面对18岁啵啵脆的小女生会由衷羡慕嫉妒她们脸上饱满的胶原蛋白、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模样。什么时候开始,男领导不再对她展现好脸色,小女生开始叫她阿姨,同龄人都已事业有成结婚生子,唯独陈嘉玲,还在大闹前男友婚礼把老脸丢光,把自己的最后一点自尊心耗尽。

对上司唯唯诺诺、对男友不咸不淡、对生活毫无热情的陈嘉玲,这副样子,是不是像极了在北上广深丧极的你。生活已经这么丧了,为什么还要看这么丧的电视剧?不过,《俗女养成记》不止有丧的一面,还有温情的一面。

这部剧细细陈述陈嘉玲的成长轨迹,每一集都会带观众回到她的小时候,生长在台南乡村的她,家境普通、成绩普通、外貌普通,但却有着一个非常温暖的家庭。家人对陈嘉玲从小就没有什么大要求,只希望她顺顺利利长大,平平安安结婚生子,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妇女。这样的普通人生,只要99.9不到100就能拿回家!(并不是!)

陈嘉玲不想过家人期待中的普通人生,她想要出人头地,于是高中毕业后,不顾家人的反对阻挠,执意选择了去台北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台北工作,在CBD浮浮沉沉二十年,还是没能混成衣锦还乡的样子。

这让很多漂在一线城市的工薪一族很有共鸣,为什么辛辛苦苦打拼了这么久,还是没能成功、没能活成朋友圈里人人都羡慕的样子呢?就像《俗女养成记》的片尾曲那样,“有好命人,有歹命人”,有人一出生就活在锦衣玉食中,有人不用奋斗随随便便就能成功,也有人奋斗了一辈子才赶上好命人的起跑线。

只不过,由于幸存者偏差效应,我们只能看到成功人士的成功人生,无视了那些平凡人的平凡人生。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里、成功学的熏陶之下,很多人会认为,只有开豪车、坐邮轮、游世界、每天在伦敦、纽约、意大利等不同国家豪华酒店大床上醒来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人生。人间不值得,但如果能天天晒高端定位,人间就有一点值得。

然而,世界上只有百分之十的精英富豪阶层,剩下的百分之九十, 都是普通人,普通人过着朝九晚五、做个体户生意、乃至是仍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日子,一昧地宣扬成功学,并不能让所有人共同致富,只允许精英存在、只歌颂上流阶层的生活,不是童话,就是极端社会达尔文主义。

《俗女养成记》的好,就在于它正视了大多数普通人的人生,不霸道、不偏颇地告诉观众,你看,即使我们这么平凡、这么不起眼,也还是值得拥有快乐的日常。陈嘉玲这么普通的孩子,也还是拥有全家人无条件的爱、有累了可以倒下的退路。她后来终于鼓起勇气辞职、跟男友提出分手,回到台南老家和家人一起生活之后,与自己、与现实达成和解,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

坦然接受自己是普通人的事实,明白到普普通通的人生,也需要竭尽全力来过。既然不能出人头地、注定不是成功人士,那么就学会放弃吧。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下吧,不要再勉强自己,不伟大的梦想,也可以存在;不闪光的人生,也值得过下去。

台剧的文艺复兴

除了《俗女养成记》,今年还有另外一部台剧也口碑大爆——《我们与恶的距离》。

《我们与恶的距离》豆瓣9.5分,几乎稳坐年度高分华语剧冠军宝座。这部剧讲述的是一桩无差别杀人事件牵连起的多个家庭之间的纠葛,还探讨了社会舆论、司法、以及媒体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影响,对人性的刻画真实而全面。

什么时候开始,台剧悄悄改头换面了?它不再是我们脑海中一昧贩卖糖分的台湾偶像剧,而更多关注起了现实主义题材,开始着重描写真实世界。台剧的主角不再只是霸道总裁和灰姑娘,还有陈嘉玲一家这样的小市民,有《我们与恶的距离》里的媒体人宋乔安。

同样也有涉及犯罪、司法、人性的台剧今年还有另外一部——《噬罪者》,讲述了刑满出狱的服刑人员要如何重新适应社会,而社会又会以怎样的面貌面对曾经的罪犯,这当中所触及的人性深度层面,正是如今国内大部分国产剧所缺少的。

2015年,台湾导演还根据著名作家白先勇的小说拍了一部剧《一把青》,讲述的是战争年代之下被命运捉弄的“倾城之恋”。2016年,杨丞琳主演的迷你剧《荼靡》,呈现了女性面临重大人生选择时的成长及觉悟。

即便是依旧存在霸道总裁戏份的《我们不能是朋友》,它探讨的话题也更深刻了,都市男女出轨心理描写,非单身的霸道总裁诱导非单身的灰姑娘双双出轨,这么一来,是不是比简单粗暴的“霸道总裁爱上我”要有趣得多?

从霸总到深刻多样的题材,台剧一直在发展,提起台剧,我们想到的不再是《恶作剧之吻》、《王子变青蛙》、《命中注定我爱你》这些古早时期的偶像剧,而是《我们与恶的距离》、《俗女养成记》这样日益精良、更有深度的剧。

有人说,这种现实主义题材大陆也有,我们地大物博,发生的事情、拥有的社会资源更多样,但为什么大陆国产剧依然日复一日地批发甜死人不偿命的“现男友”、前男友、帅老公?围观一下我们今年暑期大爆的一部剧——《亲爱的,热爱的》,热搜上除了发糖就是高呼“男友好帅”……也不是说这样不行,生活太苦,我们需要从影视作品里寻找一点甜,不过,糖分摄入过量,对身体不好。

就在前两年,人人都以为台剧没落,没想到,台剧求新求变、谋取精进,再度翻红,台剧的导演编剧,不甘于只拍高糖剧,试图在每一种题材中获取养分创造新的生机

就连看似日常平淡的《俗女养成记》,也为女主角设置了一个同性恋弟弟的角色,弟弟向家人出柜时,妈妈的反应很平常,她说:“我早就知道了。”因为妈妈在弟弟高中时偷看他的日记,知道这个秘密后,她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去学习关于同性恋的知识,最后她得出的感受是:他已经这么辛苦了,我想让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他并不孤独,还有我。此番用心,是谓包容。

大陆不缺少资源、不缺少导演编剧演员,那我们缺少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太大了。《俗女养成记》女主陈嘉玲在面对妈妈说她浑浑噩噩四十岁还一事无成时,说了一句《侏罗纪公园》里的台词:生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我希望,国产剧也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幕味儿(movie1958)

 6 ) 缠绕牵绊千万遍

观看之前想象四十岁无房无车无老公的“鲁蛇”焕然一新拯救自我的叙事,等全部刷完泪水涟涟、大呼受骗:“这分明是催泪弹家庭剧。”有些人在未来的地图里高歌猛进,普通平凡的女生选择回首来时路,叩问是什么早已嵌入身体,编制成此刻独特的你、我、她。

地点发生在金德兴中药行,二姑姑雅子决定不和男友阿德结婚了,发出见最后一面的请求,赴约的是阿德母亲,雅子坚持要与阿德本人会面,可能最想吐出的那句话是“要我去医院检查能否生育的请求,来自你妈妈还是你?”可惜无人回应。她硬着颈项退婚,阿嫲无法理解,却在听完儿媳妇添油加醋的描述后,心疼自己的女儿被欺负,拉着老伴想要去对方家拼命。雅子姑姑的事压在四十岁嘉玲的心里,促使她内心生发出对依托的渴望,不然就会中“孤独终老”的下下签。

另一个嫁得好的姑姑回来了,妈妈穿着高跟鞋和红裙子迎接,在两个小孩的英文、下棋、打球上充分展示女人的好胜心,妯娌间的明争暗斗影响到小孩子,嘉玲不再想和育萱讲话了,连和她一个被窝睡觉的阿嫲都不自觉偏向客人,姑姑认为调味料、猪油不健康,阿嫲和妈妈联合藏起来,最后的一曲“猪油之舞”,是挂着面子等客人暴风雨般席卷过境后的家庭大和谐。

笑脸堆外人,冷脸对家人,等到喜气洋洋把客人欢送走,反手关起门,才开始安抚家人。嘉玲在这一课里,学会客气迎合老公的母亲,把婚纱和新房的选择权拱手相让。

蔡永森和嘉玲作为玩伴一起执行秘密任务,给阿娟和阿诚传递爱慕的情书,信不小心遗失,被阿嫲传给街坊,直捅到阿娟的母亲那里,貌似体面的父母为了保留面子狠狠地撕开教养、管教孩子,嘉玲的家人像是被突然点醒,发现阿玲长大了,是个需要被隔离的女孩子,需要道德的教化,保护女孩子免受男人的侵袭,她和蔡永森渐渐有了分别,不可以一起去“秘密基地”。是应验了房东太太无心的评论:“年轻人不要没名没分的,住在一起同居不好啦。女人家要留一点让人探听,不然会被人讲话的。”所以要结婚吗,还是因为二姑姑的阴影?其实预兆早就存在:提不起劲的性事,虚张声势的男女,一个以月事为借口,一个宁愿选择《星球大战》,只是外界和习惯把她们推到胁迫同意的边缘,陈嘉玲把缀满水晶片的台灯按得噗噗直响,在明灭的光中,映衬着委曲求全的大蝴蝶结婚纱,男人戴着眼罩安然入睡,她有些心事。

姨妈从日本带来的咸鱼,阿嫲舍不得扔掉,妈妈的朋友慧萍阿姨做好的菜包明显有蟑螂蛋,妈妈不好意思拒绝,她们都视而不见逼迫小孩子吃掉。阿嫲找帝爷公给阿玲抓了中药,爸爸觉得用药过量,拿不定主意,婆婆严厉地要求爸爸执行。爸爸不放心,亲自试药,反倒害病,阿玲聪明地没有遵行。小孩发现大人的一些话,听了,结果有问题,她们会责怪你自己不会分辨,盲从,不听更可怕,她们会软性地磨到你必须同意。嘉玲在一片狼藉的办公室,开始回想,这些大人所说的规则,长大后社会制定的森严秩序,她听话地一路点着头支撑到现在,到底从哪里开始出错?

阿公因为“二二八事件”被抓进警局关押,放回后对执法人员产生深入骨髓的恐惧,嘉玲捡回一份《民主真谛》的传单,被他一顿大骂。阿公随口骗嘉玲说:“你是你父母在垃圾桶捡回来的。”她相信了,觉得无家可归,想要背着书包一个人寻找亲生父母。阿公为了寻找阿玲一个人去警署报案。等找到嘉玲,警员、捡垃圾的流浪汉、阿玲的父母、阿公、阿嫲、蔡永森和其它小孩,大家一起其乐融融的喝酒、吃饭。阿玲能够感受到爷爷的爱,这是她生命的源泉和底色。所以当她弟弟北上来接濒临崩溃的她时,她决定回台南老家。

嘉玲与班长成为好朋友,她们家铺设着华丽的公主房,有温柔美丽只说国语的妈妈,因此契机,嘉玲的儿时梦想转变为一个家庭主妇,干净香喷、温良恭谦做好可口的饭菜,等待丈夫和孩子回家。她启动纠错机制,觉得台语不够高级,看剧低俗,连碰见阿公也出于虚荣,假装喊“陈爷爷”,等到她目睹班长爸妈吵架的情形,抓住华美袍子上的虱子时,才发现幸福的源泉不是财富,而是温暖的家人。

家里人发现了陈嘉玲与江显荣无法结婚的秘密,因为江显荣寄来了印有其它女主姓名的婚礼请柬。嘉玲想起小时候爸爸攒了好久的钱想要换个新摩托车,结果妈妈偷偷挪去给她报了钢琴班,因为觉得她不够像女生。结果她学不会,揠苗助长不可行,爸妈开开心心地退学,带着她一顿好吃好喝,三个人坐在回台南的客运上呼呼大睡。宝贝女儿如今感觉并不宝贝了,被爸妈含在嘴里,花费爸爸的辛苦钱捧出的女儿,放到野外仍是普通到无法辨认的万千花从中的一朵而已,就像钢琴这种精细高雅的乐器,她永远学不会。

阿清叔叔和阿文爸爸代表不同的分野,一个帅气花哨在外面晃荡,一个老实本分在家中帮忙,阿清看不起阿文,总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爸爸最爱的那一个,会有不一样的前途。阿公不声不响、最宠爱幺子,舍不得给阿文一万元换车,转手就给阿清做生意。阿清胃口大到想拿老房子的房契典当,这时沉默的阿文才站出来,阿公越过跪下的阿清问阿文,只有他才是能和他平等对话、背负重担的男人:“如果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样呢?”没人知道最终阿清是否拿走房契,他只是再一次来无影去无踪如变魔术般离开,不再回来。现在是阿文对阿玲重复那经典的一问,他是在扪心自问,阿玲不结婚、不出去工作又怎么样呢,当时阿公怎样无可奈何地面对阿清,这时阿文为人父也怀着同样的心情。

阿嬷去世了,嘉玲就如何安排阿嬷的后事和姑姑吵得不可开交。她想起阿嬷那时候苦练一首歌:“亲像断线风吹,双人放手就来自由飞…想来想去决冻辜负着青春梦”,她错以为阿嬷想把这首歌唱给阿公听,其实她是献给年轻的自己。阿嬷做了六十年的陈李月英,做到累了,她回想起自己以前的名字,做爸妈的心肝宝贝时是“阿月”,和同龄朋友间称呼是“月英”,都很简单轻快,直至嫁了人,做到母亲、奶奶,名字越长,也越来越无人提起,就这么被框在阿嬷这个称呼里,无法自由。

嘉玲在留台南还是台北之间挣扎,弟弟给她传来影片,她要去台北读师范时,爸爸拿起相机叮嘱每一个人把想说给嘉玲的话录给她,原来”嘉”的意思是“很好、很漂亮”,玲是“很好听”,所以嘉玲对于大家来说就是那个“又好又美”的小孩,不论她现在如何。

理智冷静的大人都有一路走来的辙痕,那里还站着被爸妈宝贝、爷奶疼惜,脸上堆满嘟嘟肉、满不在乎地歪脑袋想问题的小孩。逼迫婚姻的父母,也会疼惜受到轻视的女儿;献给客人的客气,也会留有三分体己给亲人;无法开口的性教育,不能细致讲解,只能拿出释迦,恶狠狠警告;阿嫲和妈妈教导有些错误,在生活照料上她们习惯了从不敷衍;为了找回孙女,阿公硬着头皮也要上警局;操着“高雅”的国语、睡在粉色新房,没有家人的爱,不会自行涌出温暖;爸爸没什么前途,守着中药铺这一亩三分地,妈妈拿他买车的钱送阿玲去学钢琴,他无甚怨言,反倒自己充当严厉的监督者;阿清心性不定,阿玲迟迟不婚,在爸爸的眼里,他/她仍然是无可奈何的宝贝;阿嫲有时势力、有时偏心、有时固执,但是对阿玲来说,她永远是为她忧为她喜为她好的亲阿嫲,所以她才想冒天下之大不韪撒掉骨灰,还她自由。

小时候她们是比我们高,老是板着脸管教的大人,她们自身也有很多问题,教育方法陈旧、思想观念迂腐,有时候还喜欢拿捏腔调装腔作势,长大后她们是亲人,她们变得更老,身体机能退化,需要我们照顾,像是成为“累赘”,但是没有这源源不断的爱和滋养,我们不可能成长地这么美好顺遂,成为这千万花从中似乎与邻近的那一朵,别无二致的黄玫瑰。只有你,能将我轻易分辨。因为走来的一路,生命早已缠绕牵绊千万遍。

 短评

陈嘉玲是幸运的 有爱她的爸爸妈妈阿公阿么 有绝望后揪着她起来洗干净一起回家的弟弟 还有回到老家以后有从小陪伴他的蔡永森(已经离婚恢复单身)在等她 还有只要157万台币的独栋带庭院温馨小宅子可以买 还有阿么告别式上特地从台北跑来的不管怎样都爱过她的前任 还有在台北欣赏她一直想帮她的Mark给她机会与小女生们竞争面试高薪工作…… 在她身边的每个人都有情有义 一个女生也只有在戏剧里才能同时拥有那么多 然后潇潇洒洒的说一声 啊我要做回自己 这要怎么说呢 就是这部戏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 刻画的淋漓尽致 连带着软糯的台语都咿咿呀呀的动听 而五星的点是因为把这些细枝末节成功聚集在一起就是戏剧了 演员的演技都太到位 栩栩如生 棒!

7分钟前
  • S
  • 力荐

我知道你会做我的掩护,当我是个逃兵。

10分钟前
  • 冷兮兮
  • 力荐

我們終究長成不是父母所期待的樣子, 但他們依然接受愛著我們...我們也要學會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好好愛自己.

12分钟前
  • 春草
  • 力荐

怎麼可以做到又這麼好笑又那麼好哭啦!

17分钟前
  • 太陽午夜爆炸
  • 推荐

好看,跟韩剧《请回答1988》差不多的类型,真实幽默,演员演得非常感人。

20分钟前
  • 迷迷
  • 力荐

要有很多很多的爱才能养出一个陈嘉玲。最喜欢的两个片段,一个是小姑子走了,婆婆和媳妇在厨房跳舞;一个是阿嬷唱《纯情青春梦》给自己。

22分钟前
  • 说有万里山
  • 力荐

五星!竟然还有吴慷仁!小孩子怎么可以演的这么好,吊打鹿晗!用插叙的方式讲一个女生的生活,很治愈。

26分钟前
  • 种豆于南山下
  • 力荐

好羡慕她40岁一事无成转身还有爱她的家人,一如既往的青梅竹马,她退回去可以有踏实的依靠,而一些人如果退只会更伤更痛

31分钟前
  • 塌鼻子少年
  • 力荐

台剧已不再是偶像剧的天下,而内地剧现在的走势却在倒退。

32分钟前
  • 四道风
  • 力荐

还需要多少年,大陆电视剧会把39岁女性作为女主,那我们与台湾的距离就还有多少年。//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性格中的一个面向,大儿子其实是爸爸有点儿怂且循规蹈矩的那一面,而小儿子是爸爸梳油头穿西装的这一面,看起来更得体的一面。

34分钟前
  • ____anybody
  • 推荐

它最终导向的还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家园回归,假设有一个地方永远向你张开怀抱,且里面的家人仍能畅通无阻地和你使用同一套语言系统,真正的接纳和包容。残酷的现实是,共同的语言系统在成人离家后难以寻回,这不仅是我们与父辈,也是父辈与他们父辈的共同命运。也许的确有一个地方是随时随地可退守回归予取予求的,我称之为回忆。如果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家庭,一个人的人生会柔软很多。最后二十分钟的大团圆,的确温润了干枯的心,母亲接纳儿子的心路历程在在是叫人心向往之的爱的证明。而都市里那些无路可退的陈嘉玲们,人生半途想转身清零的出路在哪里,哪里能觅回童年时那间不敢踏入的闹鬼屋,并亲手刷成自己的童话梦?于是我份外惦记那些下落不明的女子,坚决拒婚的姑姑,偷写情信被毒打的阿娟,她们后来如何了?可有获得与之匹配的自由与人生?

35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还行

好看的喜剧总能在笑泪中抚慰人心,儿时的回忆简直太经典,足够超越时代与地域,彷佛是你我曾经经历过的故事。小嘉玲实在太会演、太可爱了,应该说这家人实在太可爱了,每一个眼神与互动都搭配的天衣无缝。 真的好喜欢陈家这家人-偶尔固执偶尔温柔的阿公、刀子嘴豆腐心的阿嬷、乐天知命又诙谐的嘉玲爸、任劳任怨也是最重要支柱的嘉玲妈,还有浸淫在这样氛围里成长成鬼灵精的小嘉玲,与长大跌跌撞撞后终于找回自己的陈嘉玲,或许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熟悉感, 跟着笑闹、动容,也回望了曾经无比纯真的自己。 好看的喜剧,值得推一个~

38分钟前
  • 力荐

也许是今年最佳台剧,喜欢它远甚于《与恶》

42分钟前
  • 曾于里
  • 力荐

看了推薦馬上開始追劇,真的很好笑了,而且陳嘉玲小時候的故事那些我覺得更好玩,小女孩演技也超棒。但說實話看到最後的結局很失望,赤裸直白總結下來就是:小地方的女孩不管怎樣努力進了大城市過上了更優質的生活,她犧牲了青春戀愛和婚姻家庭,最後還是拋不開世俗眼光必須結婚。明明遇上了更好的高富帥,輾轉一番推辭拒絕,到最後還是要回到鄉下老家和離過婚且收入不如自己只是小學時暗戀自己的男同學結婚。所以,這是教導現代女性:「別瞎jb折騰了,妳看妳們到了40歲結果不還是要這樣“返璞歸真”回到“小確幸”的生活才是真理和王道」嗎?那請問現代女性還唸什麼書?努什麼力?像陳嘉玲阿嬤那樣一輩子連字都不認識不就行了?早早結婚嫁男人相夫教子就可以了?越想越氣,本來打4星,寫完短評決定再減一顆星。這種廉價的人生哲理不分大陸和台灣!

47分钟前
  • 凌小仙大人
  • 还行

“一日平安一日福,条条大路通罗马”。原来人生的道理,阿嫲早就讲给我听。

48分钟前
  • Mirror
  • 力荐

里面的爸爸是一百分的爸爸

52分钟前
  • 音量拉大
  • 力荐

你原谅了生活,生活就原谅了你。当你走进鬼屋,才明白恐惧来自你自己。当你能够选择放弃,你才知道,什么是你值得拥有。

53分钟前
  • 读书有福
  • 力荐

好羡慕陈嘉玲这一家子哦!特别是爸爸,简直中国电视史最好爸爸第一名,虽然觉得她踹大荣踹得任性,但想想我是一天也没体验过这么有爱的家庭生活,可能在爱里富养大的女儿才有这样的无所畏惧吧

54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妳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妳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主旨就是这句了,好笑又好哭。阿嬷去世那集特别感人,让我也回忆起外婆给我讲物理化学和红楼梦,叫我傍晚千万不要在落日下看书,躺在床上给我讲道理,看她坐在房子的东侧边与人闲聊边织毛衣的小时候。尤其喜欢陈竹昇的表演,让人完全忘掉他就是肚财。惊喜是居然还有吴慷仁客串。

56分钟前
  • 嗜睡的小羊驼
  • 力荐

建议大陆不要拍女性题材电视剧了,台剧和美剧够看了,没必要再浪费资源金钱时间去拍那些假模假式的女性主义。

1小时前
  • 老苏的马甲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