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驼影

剧情片其它2013

主演:米娅·华希科沃斯卡,亚当·德赖弗,艾玛·布斯,杰西卡·托维,梅拉妮·萨内蒂,赖纳·博克,莉莉·皮尔斯,罗伯特·科尔比,蒂姆·罗杰斯,卡罗尔·伯恩斯

导演:约翰·卡兰

 剧照

沙漠驼影 剧照 NO.1沙漠驼影 剧照 NO.2沙漠驼影 剧照 NO.3沙漠驼影 剧照 NO.4沙漠驼影 剧照 NO.5沙漠驼影 剧照 NO.6沙漠驼影 剧照 NO.13沙漠驼影 剧照 NO.14沙漠驼影 剧照 NO.15沙漠驼影 剧照 NO.16沙漠驼影 剧照 NO.17沙漠驼影 剧照 NO.18沙漠驼影 剧照 NO.19沙漠驼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0

详细剧情

  影片根据Robyn Davidson所著自传体畅销书《轨迹》改编,讲述了一名女子实现渴望已久的追逐荒野大漠的梦想,独自一人在四只骆驼和一条忠诚的狗的陪伴下穿越澳大利亚沙漠的故事。她从悉尼出发到艾丽斯斯普林斯,独自展开一场横越澳洲的千里沙漠之行,最后抵达澳洲西海岸,影片记述了这段旅程,演绎了一段动人心魄的传奇旅程、一曲跌宕起伏的沙漠恋歌

 长篇影评

 1 ) 上路绝不是为了征服。

  女主说此行为了证明征服,而我觉得这一趟旅程是Robin逐渐把自己从回忆放归现实的过程。
  旅程的后期梦境慢慢不再出现,dig的死预示一种放下,人总不能只抱着回忆过一生。她逐渐开始接受甚至能主动寻求外界与他人的帮助,学样去实现别人的愿望。从和亲友关系都保持距离的人到最后接受了一种长久的关系。哪怕是抱怨也开始一种对他人主动的倾诉。
  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开始写书,分享这段经历,对Robin来说我觉着这是很难得的一种主动交流了。当然这点与男主多少有关。
  说到这里也感慨,因为《国家地理》我们有幸见到了片尾70年代那些照片,原型很好看啊!!

 2 ) 笔记

When you want to do something with all your heart, the whole world will help you.

影片一开场就是FLASHBACK,女主角还是少女的时候穿着黄色的连衣裙和塑胶凉鞋和她的黄色拉布拉多犬奔跑着。这个镜头后来多次出现,直到影片中段,女主角被摄影师问起母亲的时候,观众才意识到原来那天她回家的时候父亲出门迎接她……她母亲上吊自杀了。

就像ROBYN说的,她就是想一个人。无论是好朋友带着别人来找她,还是摄影师的跟拍,都让她异常烦躁。当她一个人身处在广阔的沙漠里,她才真的是她自己。

到了Ayr Rock被公园管理员正眼都不看地告知,这里不允许骆驼进,因为是“圣地”,一边放走一辆又一辆冒着尾气的汽车。本来是自然公园,却拒绝和自然最亲近的动物,还真是讽刺。

经过沙暴之后Robyn精神终于脆弱到几近崩溃,她哭着说这根本没意义。然后在脆弱中,她吻了Rick。也许内心深处她还是渴望和人接触的罢。

 3 ) 《沙漠驼影》: 为人生一博!

影片一开始就在字幕上打出了:“原住民及托雷斯海岛观众应谨慎观看,因为影片中可能包含了已故人士的图像和声音。”这让观众对真人真事改编的冒险电影多了一份神秘感。女主角的名字叫罗宾·戴维森:名字很man哦,相信她的个性也是很男人,她曾说:游牧者或四海为家或无处为家而她属于后者。那为什么她说自己“无处为家” 呢?这得先从她的身世说起。

罗宾在六岁的时候,她的母亲不幸自杀身亡,父亲并没有承担起照顾她的义务,而是将她送到姑姑处寄养,令她最伤心的事情:是她就要和从小相伴的一条大狗无奈的分离了,而且不能再见面。那么罗宾在姑姑家生活的幸福吗?影片中她只字未提,她一定是不开心的。

寄人篱下的生活我是有感触的,当时我从外地来到上海,住在爷爷奶奶及叔叔一家三口一起,我住阁楼,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爸是长子我是唯一孙女不能拒,因为爷爷把当时承诺给爸爸的房子卖了炒股票输了。他们对我不理不睬、缺乏温暖都无所谓,爷爷奶奶倒还好只是那位婶婶相处了五年和我说过的话竟然没有超过五十句。最残酷无情的暴力就是沉默寡言的冷暴力啊!

好在我比较幸运,工作后不久就升职加薪了,当时叔叔一家交给奶奶每个月的饭钱是300元 ,而我提出要带顿中饭,所以也交了300元,从这之后他们对我的态度有所转变,日子也变得好过些了。而女主并未如愿有份稳定工作,经济不独立人就永远无法独立,免不了要看别人的脸色生存。

影片中的父亲离开女儿后去探险,在1935年时穿越了卡拉哈里沙漠,年轻时更是横跨了东非,他认为独自穿越丛林是最幸福的时刻。在1948年父亲带着七匹马二十头驴子从东往西横穿了澳洲,这对于年少的罗宾来说也是记忆深刻的,心里由衷的佩服!

所以才会在1977年,27岁的罗宾·戴维森独自一人带着四匹骆驼(名字分别是:杜基、巴博、扎莱卡和它的孩子歌莉娅)和一条黑色中型犬:迪吉蒂,跋涉1700英里(约2736公里),从位于澳大利亚中部的艾丽丝泉出发,耗时195天,最终到达印度洋,成功横穿了澳大利亚西部沙漠。罗宾史诗般的旅行被《国家地理》的摄影师里克·斯莫兰成功记录了下来,并且成为了轰动当时的新闻。

这并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经过两年的充分准备:首先要学习野外生存技巧、到酒店打工赚钱买骆驼、学习驯养骆驼,过程中她每天光着脚,脚上磨出了茧。打工的地方是一个蛮荒小城,白人和土著关系非常紧张,女性又没有什么发言权,必须非常小心地和土著以及男性酒客相处。有个雇主最初同意八个月后给她四匹骆驼作为工作报酬 ,可他却不遵守诺言,女主只能另找东家。

这次的老板比之前的要好送她一把长枪,让她在遇到红褐色野生骆驼前来攻击时保护自己,这正是之后途中的唯一利器,危机时打死两只凶猛的野生骆驼拯救了女主的性命。如果没这把枪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啊!肯定没有女主亲身经历和感受的畅销小说《痕迹》,也没有这部精彩影片《沙漠驼影》了。 在一些朋友的提议下,女主最终同意《国家地理》杂志给她拍照,以获得杂志赞助的经费完成旅程。

就这样一切准备就绪后,在1977年4月9号罗宾正式出发了,他和摄影师里克拍了些照片后,相约在一个月后的大岩石见面。在忠实伙伴黑犬迪吉蒂的带领下,四只训练有素的骆驼协助下开始了艰难的旅程,这样的女孩是多么的坚毅,她为了证明“普通人也是无所不能的 。”是啊,站在她的角度考虑我也会这样做的,在这个世上无依无靠不如靠自己:为人生一博,也许会成功呢?失败又怎样?努力过、尽力过,死而无憾!

旅途中骆驼们负责坨重物,它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即使面对狂风乱沙也镇定自若,是女主的坚实后盾。而黑狗更是女主心目中的英雄,每次有异常情况比如:陌生人、狂风、野生动物等它都是第一时间叫唤告知,让女主提早做出判断并准备解除了很多隐患,还有一次女主折返去找父亲给她的指南针,也并非它有多么贵重,只是它曾是母亲给父亲的礼物。女主到处寻找终于找到后却迷路了,走了好几处都找不到骆驼们,最后和迪吉蒂说了两遍:“go home”,只见它东闻闻西闻闻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女主开心得和它跳起了舞、丢起了“沙包”。

要知道迪吉蒂可是女主的心肝宝贝,她每天都抱着它入睡呢,可遗憾的是在陪女主走到旅程的五分之四左右时,发生了意外: 迪吉蒂误食了别人给野狼准备的毒药,当女主看见它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时痛哭不已,最后是硬撑下去才结束旅程的。

后来罗宾在伦敦的小公寓里将这段经历化为铅字《痕迹》,出版后反响热烈,获得了1980年首届“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该奖被认为是当时旅行文学的“诺贝尔文学奖”。而罗宾感叹道:“我从没想过自己这辈子会当作家,过着这么复杂而跌宕起伏的生活。”

不难看出,《痕迹》之所以影响和启迪人们,是因为它不追求外在旅途的曲折和惊险,而是在孤单的旅途中有大量的内心反思,逐渐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接受自我。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我进入一个新的时间、空间和领域。一千年的时间挤进一天之中,漫长的时间挤进每一步里。沙漠里的橡树在叹气,对我弯下腰来,好像想捕捉我。沙丘一座接一座,隆起又低伏。浮云卷过来,又卷过去,还有走不完的路,走不完的路,走不完的路,走不完的路。”

 4 ) 怀揣理想面对现实时,没有谁比谁更高尚

第一眼就觉得跟Into The Wild有些像。后者大概两年前看过,三遍,触动很大。至今还能想起里面的一些细节。

感觉两部电影的相似点太多,我是说过程。Wild的主人公没有Tracks这么幸运。当然两部电影都是改编自真实的故事。

还有Wild的配乐简直了,Tracks感觉要差点。

罗宾坚持要独自一人从澳大利亚中部穿越沙漠到达印度洋。她说她知道自己不是专业的探险家,但是她还是要去,别人问她问什么坚持要去,她回答为什么不。

其实想去就已经是很好的理由了,所以导演一直在影片中贯穿的关于罗宾童年的回忆,每次我都感觉没有必要而且牵强。罗宾完成穿越后写了本自传,我想这些童年的阴影应该是来自这里。但我想如果影片不说明原因,或者至少不这么生硬,反而会显得更自然和真实:就是想去,而且去了,并且回来。就这么简单,不是挺好。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你知道只需要暂时战胜它就可以获得安宁和平和,但是这安宁也只是暂时的。

我一直想到马克思讲的“人是社会性动物”,特别有道理。由于能力有限,每个人都必须依赖他人才能生存。但人又有很强的自尊或者自负的倾向,有时候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这就是为什么罗宾出行前要寻求国家地理杂志的资助,但又跟杂志派来的摄影师就多长时间来拍(打(补))摄(扰(给))她一次而讨价还价。

不能不拍?不行,杂志要吸引读者。不能不联系杂志?不行,长途穿越要有合适的装备。那既然如此,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穿越(一开始的目的)是不可能了,那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我觉得意义就在于,她去了,至少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去尽量避免别人的打扰。

这就是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想法和现实的差距时时候所能做的吧。我觉得比那些胡乱揣测别人动机,或者对别人坚持自我的行为妄加评论的人,可爱得多。

但是我觉得导演把记者和游客拍得有些太肤浅了,就只是作为衬托,或者作为现代社会肤浅一面的缩影。但不正是这些人,这些拼命工作之后,有时间有钱出来旅游的人,为主人公的旅程买单的吗(间接)?更直接的,那个土著向导,直接吓唬游客要钱。所以这个社会并没有谁比谁更高尚,你可以追求你的只有对自己才有意义的理想,甚至不惜生命;但你却必须借助别人的力量,而这些人可能只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才能够帮助你。所以当他们拿着相机来拍照求合影,罗宾可以觉得烦,但是导演,还有什么可批判?

或者说,要不是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哪来的人拍这电影?因此,只是怀揣理想面对现实时,人们的选择不同。大部分人选择妥协,所以我们想看看那些没有妥协的人是怎么样的。看过也就算了。要是所有人都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反而大家都实现不了。

实在忍不住想跟Wild再比较一番。
1. 都是计划好久的“不可能”的旅行。一个要去Alaska,一个要横穿沙漠。
2. Wild是真正的独自一人(所以挂了)。Tracks是有摄影师不时来拍照。
3. 路途上都要靠给人打工。农场,酒吧,骆驼农庄。
4. 路上都有各种好心人帮助。而且主人公可能跟这些陌生人反而更加容易相处。
5. Wild中别人的忠告:射杀猎物后要迅速处理不然会烂掉。Tracks中:看到野生骆驼直接开枪。
6. Wild中最难忘的镜头:熊遇、裹在睡袋中等瞳孔慢慢放大。Tracks中:暂时没想到。
7. Wild中的配乐真的特别棒,个人感觉。

 5 ) 只有指南针,狗和骆驼的平静旅行

曾经几次点开这部影片的链接但都没有下载,名字以及简介并没有特别吸引我去看它的地方。偶然间下载后决定看一看,但也没有抱着很大的期望,比如像那些宣传过度的商业巨制一样。影片一直都很平静,正如原著里面一样,一直都很平静,广袤的沙漠里,反倒是突然间冒出的游客以及蹲守的记者显得非常突兀以及不合时宜,但又是这种不合时宜显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长时间孤独所带来的对陌生人的无端排斥。这是一部旅途作品,与公路电影不一样的是,公路电影总是有一条修好的公路,开上去就是了,不出极端情况,人就是安全的,肯定会到达目的地。而在沙漠中不一样,没有路,只有指南针以及相伴的狗与骆驼,指南针丢不得,狗与骆驼到最后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寄托。作品中的爱情桥段略显唐突,但又是生活需要,故事就应该这样继续发展。主人公说自己有时候迷失,不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只是知道自己的父亲曾经横穿非洲,仿佛她要证明一些什么。但是她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到达目的地,有这个目标,每天她能够起床,进餐,行走,露营…,继续着一个生命应该做的所有活动。也许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是如此,一件事情做下去就会有结果,是自己想要的结果,是对自己的一种证明,一种认可。没有修好的路,也会有‘野骆驼发情’似的意外,保护也许需要工具,但是更多的是靠自己坚强的内心迎向这些意外。看似是影片中的男记者在路途上放好水箱从而她才能够走下来,但是他为什么这么做,我认为他是对她的敬佩,他做不到,给他几头骆驼他也做不到,因为那不是他的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依然是她个人的胜利。这个世界我们总说团结力量大,但是我们是否忽略了只有个体强大才能够团结。这部作品是一个人的故事,作者也许只是简单记录了旅行中的点滴,但是这种平淡的叙事手法却能够让看客在每一分钟都在思考问题,思考旅途的问题。

 6 ) 我们都很孤独

孤独的穿越者,在沙漠中,不知道是自言自语还是对她的追随者说:'' I am so alone." 一路追随的那位摄影记者,不知道是否由于追随产生了些许暧昧和浪漫,不知道是自言自语还是对着他追随的沙漠独行者说:"We all are." Yes, we all are. 即使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仍会感受到孤独。

影片音乐很美,但澳大利亚沙漠风景本来可以拍摄得更美。

 短评

好特别的题材,喜欢

7分钟前
  • 美美哒Cindy
  • 推荐

不是公路片,是冒险加旅行片,外景很美,运镜不错,可惜故事一般,人物内心揭示还不够,不过,看完可以打死那些装穷卖书的穷游婊,旅游自恋的自拍的小清新,那些去风景名胜区所谓流浪而实质上去找一夜情的饥渴逼,三星半推荐吧。

12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不理解导演拍摄的初衷。如果最初就是要保留质朴和平铺直叙的手法,为何不直接搞成纪录片?此片无高潮爆点甚至小火花。唯一心疼女主皮肤晒得都快焦了还有那条狗子。

15分钟前
  • 🌊🌈♐
  • 还行

同样是年轻人荒野求生,比sean pan的《荒野生存》差太多。明明一个主角的电影,为什么人物刻画和心理变化的描写那么单薄那么苍白无力。多好的题材,完全浪费,全片沦落成了拉着骆驼穿越沙漠的宣传澳洲风光的旅游宣传片。

20分钟前
  • Staceyyy
  • 还行

一个孤独的人,一次孤独的旅行。但让人略感失望的是,Mia个人带给人的震撼远比这部电影带给人的触动更大。

21分钟前
  • ╯^╰
  • 还行

那些干瘪的旅途,我们只能走完才能得到些略显无趣的东西,谢谢那个陪伴你的孩子。

23分钟前
  • bird
  • 推荐

一场在现实中有明确方向、在电影中却几乎没有建立任何方向感的旅程,尤其有意思的段落是关于indigenous culture的神圣土地以及面对殖民者时那些小小的反抗之举。没想到看到最后我被巨大的孤独感吞食,很难过很难过。看完了所有阿当主演的电影,觉得每一部都是爱情片,他这个人无论在什么角色里都散发着相当单纯、原始、旺盛的生命力,于是可能有脾气,有欲望,很混蛋,但可能是他长得真的好大,只要在银幕上,就让人感受到拥挤的爱。

24分钟前
  • 烤芬
  • 推荐

米娅虽然很努力的在演但她几乎所有的片子都是低于预期,满身的脏容太刻意,真是唉,凉鞋不错。虽然有自传主人公改编,可导演恐怕也没明白这次旅程是为了什么,都讲不清楚也不想有共鸣,包括闪回片段和太满的配乐都跟老司机一样比较尴尬,也就靠风光摄影还有狗骆驼来撑着了,不如看看结尾的国家地理。

27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

光是想想就觉得很不可思议然而这个故事的女主角确真的付诸了行动!

28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底色逃不开那殖民者对一片荒芜的对位想象,于是你就来到白妞在光滑荒漠里如何伴随着一系列恶心的符号——骆驼、内裤、闹钟(!)、摄影男的爱情、宠物狗(要血命了)。。。

29分钟前
  • hitlike
  • 很差

7 野外骆驼远征队宣传片。澳大利亚旅游局赞助了么?太平庸了,矛盾解决的非常low,和《面纱》相比没有任何进步,这位导演看来没什么才华,建议转做电视专题片。

34分钟前
  • 小A
  • 还行

第一次在德国看电影 第一次一个人进影院 第一次做决定 戏院里空空如也

35分钟前
  • 金鱼
  • 还行

对于一部主要依靠配乐和摄影来导向的片来说已经既『好看』也好看,黄沙中传来驼铃声响的时候,澳大利亚再度和布鲁斯查特文笔下的那个梦之网组成的荒漠重合成镜像。继The Last Lions之后又一部非常棒的NGO宣传片(虽然不是NGO拍的)。

36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一名女子实现渴望已久的追逐荒野大漠的梦想,独自一人在四只骆驼和一条忠诚的狗的陪伴下穿越澳大利亚沙漠的故事

41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比想象的要好,难得没有过分煽情。比起《澳大利亚》来本片才是真正的澳大利亚旅游宣传片(褒义)。但片子除了那个我们都alone以外没有别的什么升华点了。摄影是亮点

45分钟前
  • YOUSAWNOTHING
  • 推荐

我没有读过小说,但我相信文字比镜头更有震撼力。导演释放出来的东西不多,也就只是通过摄影、音乐等元素炮制了一锅心灵鸡汤,尤其是后半段,俗套的情节比较多,因此看着特别枯燥,也造成了女主角的自我价值观和观众的距离拉远,共鸣甚少。不过米娅·华希科沃斯卡的演技还是为本片加分不少。

47分钟前
  • Ron Chan
  • 还行

說走就走的一個人旅行似乎已變成一種潮流,但40年前的Robyn想法也許單純低調許多,問她為什麼要做這件瘋狂危險的旅行,她總是回答:why not? 雖然沒有明示她的動機,然而追尋生命探討自我是件很私密的事,就是因為內心陷入渾屯不明的漩窩糾結難以喘息,於是決定出走找到自己的出口

49分钟前
  • mingjoyce
  • 推荐

风景甚美,女主甚不美(尤其是皱眉的时候,求不喷)

54分钟前
  • 黑特-007
  • 推荐

励志,很适合人们看,能学到很多东西

58分钟前
  • 吃货月
  • 力荐

为了司机的短裤。

1小时前
  • Virgil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