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

战争片大陆2007

主演:张涵予,邓超,袁文康,汤嬿,廖凡,王宝强,胡军,任泉,李晨,李乃文,胡明,罗海琼

导演:冯小刚

播放地址

 剧照

集结号 剧照 NO.1集结号 剧照 NO.2集结号 剧照 NO.3集结号 剧照 NO.4集结号 剧照 NO.5集结号 剧照 NO.6集结号 剧照 NO.13集结号 剧照 NO.14集结号 剧照 NO.15集结号 剧照 NO.16集结号 剧照 NO.17集结号 剧照 NO.18集结号 剧照 NO.19集结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00:22

详细剧情

  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张涵予 饰)率领九连47名战士在汶河岸执行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团长刘泽水(胡军 饰)下令,以集结号为令,听见号响就撤退。  惨烈的战争在炮弹的轰鸣中开始,九连的战士死伤惨重,排长焦大鹏(廖凡 饰),牺牲前说自己听见了集结号,谷子地自己没有听见,他决定死守阵地。九连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炸毁二辆坦克,歼敌无数,全连除连长谷子地,47人全部阵亡。  这场战争改变了谷子地的人生。由于部队改了编号,谷子地找不到组织,九连牺牲的烈士们也被认定为失踪。谷子地开始了艰难的寻找,为九连的兄弟们讨个说法,也为了探明当年集结号的真相。

 长篇影评

 1 ) 境界有别

看《集结号》时,哭得稀里哗啦。一起看电影的朋友非常诧异,说从没见我如此感性不控制情绪。电影结束两、三小时后,还沉浸在难以言明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其实心里清楚,不是电影拍得好,而是其中很多影像细节,比如军装的颜色、制式,人物的精气神儿,抗美援朝的场景……从小在父母的相片簿和他们与战友的言谈中,就已非常熟悉。看电影,仿佛看到父辈们年轻时的锐利模样,联想到今天的日渐苍老,无名感伤,一触而不可收。

    后来,每当朋友聊起《集结号》,我就说,无法对它客观评论,因为个人因素夹杂太多。

 

    过了些时日,理性神经开始复原,这才发现看电影时出现的隐隐不适,原来是一种“反感”。

    影片的零星片段,包括演员的片段表演、胶片色彩、场景设置,无疑都属中等水平之上。但根子上,我觉得这部片子很“低级”,很“龌鹾”。

    冯导说他很真诚,这话没错儿,但却不是他所说的(或以为的)那种 “心的真诚”,而是态度很谦恭、技巧很“真诚地”想从观众口袋里掏钱(其实这无可厚非,可请不要说谎,也不要自欺欺人)。

    他有很多小聪明,认真学了些好莱坞类型片技巧,在国内导演里已算是一个难得的即能够较娴熟讲清故事、又能够控制观众(生理)反应的人才。比如,由于绝大多数人(尤其今天的中国人)在生活中都受到过(或自以为受到过)不公平待遇,影片后半段的升级版“秋菊打官司”,就能轻松勾引出人们委屈、气愤的(生理)反应与泪水;前半段模仿《寻找士兵雷恩》、《太极旗飘扬》的战争场面,让“卿卿我我”“着重表面包装”的现代年轻人,足够刺激(喊叫)、惊讶(神经紧缩)狂HIGH一把……这种完全从人的生理节奏出发,制作电影的方法,其实就是好莱坞类型片的套路。就像做一道菜,各种调料如何加、什么时候加,在类型片里,都有规范可寻。只不过,冯导做的这盘菜味精太多,人工痕迹太明显,有股子恨不得把你的鼻子眉毛一起鲜下来的殷勤劲儿,但吃后,嘴干!

    看完这部电影,你会流泪、会感动,其宣泄效果与做了次按摩一样——舒服,但与内心无关。电影如果与按摩师傅较劲(即使手法很高超),难道不“低级”、不“龌鹾”吗?怪不得冯导说拍这部片子,他最累的是体力。

   

    这部电影看似很阳刚、很主流,其实背后的价值观是缺失的(有,也是一种见风使舵的功利观),价值判断是模棱两可的(因为他想多面讨好),对人性的理解是没有的(或者说是图解的),可据说还上了CCTV的焦点访谈,这真让我非常惊讶。

    那些天天宣传主旋律的体制内专家,怎么就没有看出,这压根儿就是部没有任何价值判断的电影呢?它甚至连好莱坞那些同样基于观众生理反应调制出的商业电影,底子里那股阳光、单纯、朴实的味道(当然,欧洲人给的定义是,不够聪明,不够人文)也不具备。《集结号》的底子,是一股子猥琐的算计、抖机灵与抄袭混合在一起的霉味儿。或许,那些天天高喊主旋律的人,其本身根本就不相信他们自己个儿说的那些套话,亦或压根儿就没弄懂主旋律究竟是什么(职业素质忒差)?

 

    《色戒》没有味精味儿,也不紧赶着给你做按摩,看后反到会让你觉得很不舒服。可你内心的某些地方会被触动,会被惊醒,会被唤起。那些很难用一两句“中心思想”简单概括的复杂人物,让你相信,这些都是真实的生活困境,而非人为图解。导演是有价值判断的,是真诚地把心撕给你看的,同时,又是非常尊重观众的,并不准备用一种强势的叙述节奏或大片阵势迷惑你,迫使你就范。

 

    老话说——做人、做事有境界之别。少时不太理解,长到反“虚伪”、价值多元的青春期(也就是王朔横行霸道的时期),更是反感这句话里包含的“唯一性”味道。而在今天,这个只重结果(成功),不重过程(境界)的时代里,此话更是毫无意义。

    但随着年龄渐长,我自己却对该道理越来越认同。

    价值多元,并不意味着无法产生价值判断(也许社会上持这种说法的大多数人,根本就缺乏基本的判辨力),或无需坚持某种价值观(当然,某些人认为坚持某种价值观会失去某些利益,进而常常改铉更张,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

    所谓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境界”。在今天的我眼中,市面上林林总总的价值观,其实骨子里有差异的也就没几个,而且也还是分得出高下、优劣的。

    对比这两部片子在我内心的反应,更让我相信,我希望达到的(坚持的)那个境界,与成功关系不大,与赚钱关系不大,与赞同人数的多寡关系不大,它只与我自己的内心有关。

 

 2 ) 非常不靠谱

看了一下这个片子,说实话,拍得实在是太不靠谱。
这部片子的战斗场面没得说,让人看着很过瘾。但是,导演和编剧是不是美国大片看多了呢?解放军的战术和人员、武器配备模式竟然和美军差不多,就连人物的刻画也是在照搬美国大片中的“牛仔英雄主义”。不仅如此,一项战斗任务,决定部队是不是要撤退的信号竟然是远离一线的一个号声,这是不是太不符合实际了呢?以至后来全体牺牲人员仅仅被草率的作为“失踪人员”处理。这样的故事情节,到底是在歌颂我们的解放军呢,还是在编排我们的解放军?这是不是也对我们的革命烈士太不尊重了呢?

 3 ) 我看到了诚意

刚刚在电影院里面看了《集结号》。
开了电脑习惯性地到这里来转转,不成想发现了一些扯来扯去的关于《集结号》的评价。
有个人质疑内容的真实性——我个人是没有看到“本片改编自真实事实”的字样的;退一步讲,就算这个故事是假的,能让相当数量的人有所感触,静下来想想渺小的个人在面对战争的时候是怎样的无力和挣扎,那就可以了。用《圣经》来指导自己生活的人也不都一定相信其上故事都是真的吧。
有人说不喜欢看打打杀杀的电影,没有关系,但是这不能成为指责一部电影水平不高的理由。更何况这些“打打杀杀”都是真实存在的事实,你不看到不代表不在发生,你不去看也不能阻止其发生。有这样的影视作品以另外一种视角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人性的拷打和折磨呈现给大家,绝对是值得肯定的事情。
不打算在这里剧透:我还是希望有经济条件的朋友能够进影院去感受一下,最起码也算是支持了国产影业。
我只是想说,人终归是一个个孤零零的个体。
我们也许是一群一群的聚在一起生活学习工作,但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各异的,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和取向,都会有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设想。
但是在战争到来的时候,这些都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可正是由于其微不足道,才对于每个人来说变得更加弥足珍贵。
世界可以遗忘我们,事实上世界确实是遗忘了我们大多数人的:试问有几人能把自己的名字长时间的印在书上供他人摩挲?
但是我们自己不能忘了自己,大环境下也许我们真的没得选,也许真的是被逼无奈,但是我们必须铭记自己内心的坚持和信念。
如果这些都没有了,和死掉的有什么区别呢?
那些为了能让我们保有这样独立思考权利的牺牲还有何意义呢?
我特别赞同冯导的观点:在战争面前,每个人都是恐惧的。
谁不怕死啊?
谁也不是天生的英雄,为了自己心中那一点点光亮,只好硬着头皮卖了性命;最后落得却只是无名。
谷子地争的是世人的铭记。
我们自己,要有自己的坚定。
我看到了冯导的诚意,那就很好了。至于剧情中的裂痕,只不过是“每部电影都会有的缺憾罢了。”

 4 ) 《集结号》——国产主旋律电影的新榜样

十年前冯小刚拍《甲方乙方》的时候,中国电影几乎没人看,张、陈两位大师的作品在全国的票房也不到一万元,当时任北影厂厂长的韩三平说,北影厂要是足额发了职工的工资,偌大的电影厂账上就不剩一百块钱了。当时没想到,后来冯小刚的电影开创了中国电影放映的一个档期:贺岁档。

    十年后,冯小刚重回贺岁档,这次带来了《集结号》。此时中国电影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一年进口好莱坞《变形金刚》国内票房的官方统计数字达到2.7亿人民币。现在不是电影没人看,而是在看谁的影片——国产影片的吸引力显然没有好莱坞影片的大,国产电影依然面临着为好莱坞培育了市场后,黯然退出舞台的尴尬。因此,中国电影应该是什么面貌依然和十年前一样,紧迫而模糊。

    记着张大师和另一个张姓房地产商一起曾经放过豪言,要张大师拍电影救市。不过比起个人要救世的豪言,我更相信香港导演王晶的话,导演从来救不了市,不过是顺应市场的需要而已。张大师拍了一部《千里走单骑》三千五百万票房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个问题,你拍古装武侠卖座,并不代表你拍回文艺片就能卖座。中国市场需要的是商业片,想要救市场只有商业影片一途。

    这也就是去年张颐武在一次青年电影导演研讨会上说的,张艺谋他不拍《黄金甲》,那钱也落不到像贾樟柯一样你们第六代导演身上。这句话倒不是说贾樟柯的电影不值得看,而是说电影首先是一门生意,赚钱才是本质。这个论点推广到中国电影身上,就是未来能救中国电影的,一定是中国商业电影,而不是小众电影、艺术电影。

    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电影悲壮的死去,后来很多人总结原因认为正是台湾的新电影运动害死的台湾电影。这个结论恰恰是本末倒置。台湾学者卢非易在总结了大量台湾电影的放映数据后认为:台湾新电影运动从来就不在台湾电影票房中占据主要地位,换句话说,它一直处在市场边缘,等待一个只能在边缘行走的电影运动拯救整个台湾电影市场,这不是痴人说梦就是高烧不退,事实是台湾商业电影的死亡导致了台湾电影的死亡,这才是真相所在。

    现在大陆国产电影依然面临这个问题:我们的主流商业电影应该是什么面貌?是张大师所引导的方向吗?如果是,那么中国电影必死无疑。事实上张大师的经历和当时的历史时代紧密相关,完全不具备可复制的可能性。中国急剧变换的二十多年不可能在留出一个空间产生张艺谋第二。因此张大师能做到的,国内导演很难复制,这包括投资、人脉、名气、演员、剪辑、发行、放映等等。

    相反,冯小刚这次带来的《集结号》正好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方向。这个方向是:第一,商业影片。第二,主旋律。国产主旋律电影一直是让人诟病的毛病就是不讲人话不办人事,因此即使像《张思德》这样票房收入2个亿(估计90%的水)的影片也不能叫做商业电影,因为它不能带给观众购票入场观看的欲望。而《集结号》能让观众购票入场(不是包场)正是《集结号》作为商业电影的成功之处。

    另外也没必要遮掩,《集结号》就是主旋律电影。把《集结号》做成主旋律,相反是导演冯小刚编剧刘恒的高明之处。因为主旋律在宣传(上了CCTV《新闻联播》)和档期上(元旦前一个星期多一点,去年这个时候是《云水谣》后面是《黄金甲》)上都占足了便宜。

    事实上就我们国家目前的体制来说 ,主旋律电影无论在资金还是在放映发行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如果说现阶段要对抗好莱坞电影,目前重任是在主旋律电影身上。问题在于主旋律如何结合商业电影的长处,令观众掏钱进入影院。

    从《集结号》的故事原本杨远金的小说《官司》看来,这是个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主旋律故事。当初冯小刚联系八一电影制片厂要拍摄《集结号》的时候,八一厂的领导正是高瞻远瞩的看穿了小说《官司》背后隐忧,所以考虑再三拒绝了冯小刚的要求。令八一厂领导没想到的是这个小说能变成主旋律电影,因此也令观众能够有幸不受八一厂战争片的折磨。

    从《集结号》来说,这个未必是国内最好的战争电影,正如《甲方乙方》不是国内最好的喜剧电影,但是如果《集结号》能够像《甲方乙方》一样,为中国电影指名未来的道路,一样功莫大焉。

 5 ) 你可以很精英,别那么无耻——我就是觉得《集结号》好,咋的

豆瓣上的言论让我很吃惊,很明显的两级分化,说《集结号》好的同学,就不说了,这文章不是给那些给《集结号》唱赞歌的同学们看的。
还是说说那些对《集结号》大加鞭挞的文字和同学们吧,扫了一眼鄙视《集结号》的文字,大多从非常专业的角度来指出影片的硬伤,什么敌人退了,怎么还藏着狙击手,谷子地像秋菊啥的。
他妈的巴子,原谅老子说这句话,不过你没听错,这话就是送给你们这些假专业,真无耻的伪白领们。
别和我说什么画面,什么故事流畅合理性,少来这一套,别和老子说什么专业,我就是一低级趣味,没什么艺术脓包的普通人。
我就他妈觉得这片子好。
从前杨坤说他看这戏时流泪了,我觉得这小子太矫情。
惭愧,自个也偷偷抹了点眼泪。
冯小刚讲了一个很完整的故事,不要和我去苛求故事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没那必要,我只需要知道在两个小时中,确确实实被冯小刚,被谷子地感动了,对了,这片子我带着我70岁的外婆去看的,期间,老人家不停抹眼泪,却能一直坚持把戏看完。
从结果看,电影确实很成功。因为电影散场的时候,大家都默默地从电影院走出去,一点声音没有,我个人的理解是,我们需要一点时间调节一下心情,将自己重新带回到现实。
这样一个电影,居然很多小白,大谈硬伤和漏洞,我他妈真的要cao了,我知道你很精英,但别他妈那么无耻。
我也无耻地臆想一回,大批《集结号》的小白们,大约就是那群从《色戒》里看出人性的精英们。
换个角度想,《集结号》是给男人看的电影,不太男人,或者很艺术,或者很专业的同学不喜欢,也是有道理的。
所以,我很释然,对于没有看过《集结号》的朋友,自己感觉电影看得不是很多,就爱凑个热闹的朋友,《集结号》是个不错的选择,很男人,也很动人。
那些很专业,喜欢看艺术片的同学,你丫爱干嘛干嘛去,就别和我们这些老百姓一起瞎胡闹了。
我就不去臆断以后小日本打过来,你们他妈就是汉奸的不二人选了,咱不能那么无耻,不搞人身攻击这一套。

 6 ) 只有小刚---《集结号观后》

知道《甲方乙方》里英达扮演的那个“巴顿迷”是谁?我觉得那个死胖子书商其实就是瘦猴冯小刚自己。所以,今年有了这部《集结号》。

按照网络惯例,中国三大导演张陈冯出片,照例是要批评一顿的,尤其是大片。从结构上说,可以批评《集结号》比例失调,第一部分战争过于冗长,摇动镜头过多。第二部分过于简略,第三部分太过朱军。从技术上说,特技完全是用韩国人的,手法有模仿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雷恩》和《兄弟连》的嫌疑。从宣传上说,吹得过火,大话讲得太满,让人想起中国大片一贯用宣传骗钱的传统。从细节上来说,军事迷还能挑出一大堆BUG,坦克型号,枪械分类等等等等。最后,还会有人给出一个概括性公式,类似:《太极旗飘扬》+《拯救大兵》+《兄弟连》+《激情燃烧的岁月》+《艺术人生》。

但是我给了这片子4星,因为它真的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好的战争片。尤其是在内战题材中,它摈弃了传统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还原了战争的残酷无情、荒谬绝伦。它没有歌颂,甚至也没有批判,而是以冷静的叙事角度讲了一个极为残忍和迷乱的故事。

一次事先未知的有去无回战役。
一群生死与共、血肉相连的士兵。
一个丢失了自己身份,但是永不放弃的执拗军官。
一段永远没有吹响的集结号,一段不为人知的背弃故事。

所有这些,放在有数百万人厮杀的大背景之下,凸显出连长谷子地奇异的际遇---如同一只被命运之神拨弄的蚂蚁,失去了兄弟,失去了身份,失去了对朋友最珍贵的信任,也失去了本应属于自己的信任。影片成功地表现了个人在战争中是何等渺小,最珍贵的生命是如何被漠然牺牲,英雄和传奇如何被淹没遗忘。而在命运的强大力量之前,一个普通人,是如何体现了一个男人的坚韧和担当。并且,因为这种极为微茫的坚持和努力,最终竟然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荣耀自己死去的弟兄,为他们讨还一个公道。最后的答案虽然出乎预料,但是两个永隔幽冥的人还是达成了和解。

《集结号》体现了导演和编剧的水准,是国产大片里能把故事讲好的一部。要想知道编剧刘恒有多牛逼,可以看看电影的原型小说,杨金远的《官司》。这部一万字的短篇小说惨不忍睹,连基本的短篇小说叙述手法都成问题,只能勉强称之为一篇语句流畅的记叙文。而刘恒从这篇记叙文里提炼出来的故事,和改编出来的剧本,比原著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细心的观众可以看一下电影中的对白和细节,“大声吼你就不怕了”,“炸碎了,就捏不起来了”,还有拿到烈士追认文件时,谷子地木然的脸和唯一的一句话:“等等,我得把脸先洗干净。”从中能看到点东西,一些国产大片里不寻常得见的东西。

要说到深度,《集结号》算不上有深度,《太极旗飘扬》里那种锥心刺骨的伤痛和悲情是没有的,甚至《伯恩的身份》里那种对丧失身份的焦虑和压迫感也没有多少。谷子地这个人,被塑造成一个完全丧失自我,一心只为兄弟们存活的躯壳,以极为简单的逻辑和坚持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与此同时,他的情感爆发在后半场太多,反而削弱了影片的力度。但是,这是可以原谅的,完全可以原谅的。谁都能想到,如果把战争渲染得再残酷一些;把谷子地的身份转变再加强一点,从战斗英雄变成叛徒俘虏甚至因此下狱;把结尾去掉,改为谷子地在纸钱堆里烧掉追认烈士通知书,最后去汶河边自杀,可能更为震撼。不过,那就不是大片了,而是一部最昂贵的国产地下电影。

虽然是一部商业电影,但是冯小刚至少拍了半部很MAN的电影。至少战争场面里的中国军人行动如风,出枪迅捷,可以说得上是很“飒”。要说真有什么缺陷,那就是太他妈像美军了,太像《兄弟连》之《巴斯通》战役,那些战士过于现代,而没有真正解放战争时农村子弟的质朴。可他们都是很鲜活的人,会恐惧,会悲伤,会贪生求活。军人形象不再是传统手法里那种大无畏加点小毛病的模式:英雄在光荣中死去,生前他偷过甘蔗。谷子地枪杀战俘,单凭这个情节就强于一打国产战争片。

在三大导演里,我还是最欣赏冯小刚。张艺谋在扮演明星,陈凯歌在扮演艺术家,只有冯小刚还是个拍片子的,至少他很聪明,知道往哪里捅群众会笑,往哪里捅人民会哭。《夜宴》是他尝试大片的开始,虽然非常不成功,但是在《集结号》上他迅速找到了正确的感觉。他懂得如何说好一个故事,能够找到投钱的大头,能整合手里的资源,拍出一部80分以上的电影。冯小刚极少做90分以上的电影,但是他的几乎每部片子都在80分以上,不服不行。先前,我担心他的电影被《投名状》击败。但是现在看下来,陈可辛怕是要擦一把冷汗。

也许,《集结号》所有值得批评的地方,都蕴藏了一种可能性---冯小刚知道应该怎样,但是他也知道只能怎样。一个烈士等于700斤小米,也只有小刚敢在贺岁大片里那么拍。在这个意义上,在中国拍大片,张导和陈导我们都已经领教过了,真正值得期待的,还只有小刚。

 短评

张涵予

4分钟前
  • 昵称被占不开心
  • 推荐

冯小刚的成熟之作!

6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对于一个冯小刚影迷来说,批评他是对偶像的不敬啊。但是表扬他是对自己的不敬。

9分钟前
  • 苏比
  • 推荐

不错的战争片,惟一的遗憾,是太圆满了。

14分钟前
  • keso
  • 推荐

比美国的超级英雄牛逼多了。2015.1.17成都

17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我也看了一大片~ 一直挺抗拒看这部电影.但抗不住大家各种的赞,昨天跑去看了.果然...是一大悲的!妈的~老娘哭成熊猫眼,本来挺休闲一事儿,结果...其实电影拍的真不错.但不建议家长带小朋友去看,部分镜头狠暴力...不管怎样,我觉得拍的好.至少知道壮烈一词是怎么回事儿了.

18分钟前
  • taki zhang
  • 力荐

含泪看完~!

19分钟前
  • 佛姑良@ 半注销
  • 推荐

我很欣赏这种题材的电影。我更欣赏中国能拍出这种题材这种质量的电影。

21分钟前
  • 宅蘑菇Moku
  • 力荐

三星吧:缺少些什么,张力还是不足。和以往大陆的战争片相比,场面更好看,人物也更真实丰满。但对于战争突破性的反思并没有,尤其对于这内战。当然,这要考虑到电影管制。就想啊,当年那些国军后代和共军后代一起看这类电影,会有何感想呢?冯小刚没有正面描述国军一笔,值得玩味。

23分钟前
  • 暖鱼
  • 还行

  《看电影》用封面告诉我说:一定要看集结号。我看了,但真没觉得能到一定要看的程度。前半段是战争片,剪得有点乱;后半段是故事片,一没情节二没情绪。关键是,这两段分割的太明显,而实际的感觉是脱节。    冯小刚做了什么?我能记住的只有韩国人的特技,难道冯导只是让主人公谷子地的说出一嘴流利的京片子么?    真不知道冯小刚是导演还是吸引票房的棋子,叙事上竟然以这么没有创意的方式,试图改变观众习惯的电影节奏,真二啊。    哎,这片拍的,还不如夜宴呢。

27分钟前
  • 较差

和平年代的谷子地比战争年代的谷子地更让人揪心。战争无需解释,只要以血肉之躯抵抗敌人的坦克和炮弹。而和平年代,却要面对自己人的反复质疑,还有因无知而粗鲁的言语攻击。后者更让人心寒。

32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没在战争片里听到“这是我最后一个月党费”已经很欣喜了。感动。

36分钟前
  • 蛮爷
  • 力荐

这部电影真的很不错,剧本扎实,全部都是一群演技派在那里飙戏,看得很爽,现在想想张涵予一部片就立刻登顶不是没有道理的,角色演绎度很好,而且演戏有自己的风格又不是让自己的风格主导角色的那种。

41分钟前
  • 默默的蘑菇
  • 力荐

中国的电影导演,跟高考考场上在那使着劲儿编作文的考生一样,都是戴着枷锁跳舞啊! 能跳成这样,其实已经算不错的了!

46分钟前
  • 李卡
  • 推荐

就是一部主旋律化了的真人同人。当然该煽的地方我还是被煽到了。

47分钟前
  • 伊谢尔伦的风
  • 推荐

现先我要感谢党,感觉主席,感谢人民!!抽抽鼻子继续说:谢谢中央 谢谢广电总局 谢谢!这样一部描写内战的片子竟然能通过审查,实在太感谢了!内战啊很那个的,想想《色戒》汤唯被封杀据说并不单纯是裸,而是妖魔化了人女英雄的形象!所以看吧,小刚也说这片子能上映实在很惊险~~看吧!请你去看,最好是电影院,不是电影院你还对不起这样的片子。 首先是音效,感觉,不,是听,听到子弹在我身后飞过来,左边飞右边飞,上下左右前前后后都有子弹,炸弹就在你的身边爆炸,弹片朝我飞了过来!临场感实在太好了。

50分钟前
  • 王老虎
  • 力荐

比《投名状》要好看

5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我证明……

55分钟前
  • 苏小安。
  • 力荐

最后吹响集结号那一幕泪流满面

59分钟前
  • 慕詩
  • 推荐

一部比美国超级英雄大片还牛B的电影。

1小时前
  • 斑斑点点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