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人

韩国剧韩国2004

主演:朴艺珍,柳善,朴恩惠,李润美,李莞

导演:高兴植,金亨植

 剧照

小妇人 剧照 NO.1小妇人 剧照 NO.2小妇人 剧照 NO.3小妇人 剧照 NO.4小妇人 剧照 NO.5小妇人 剧照 NO.6小妇人 剧照 NO.13小妇人 剧照 NO.14小妇人 剧照 NO.15小妇人 剧照 NO.16小妇人 剧照 NO.17小妇人 剧照 NO.18小妇人 剧照 NO.19小妇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6 00:55

详细剧情

  以四个姐妹为故事主轴,描述她们对人生观、爱情的不同,进而引起与家人之间的衝突最后终於获得谅解。  一个渴望得到儿子却始终无法实现自己愿望的自私父亲和他倔强的四个女儿,大女儿惠德因为家人的期待,不能自如的表达自己的心事,个性倔强而直率的二女儿美德虽然总是受到家人的岐视,却比谁都努力的保护家人,三女儿性情温顺,小女儿仁德虽然不懂事,但她性个很开朗,惠德的家庭教师---贤宇对惠德表现出真挚的爱情,但妹妹美德,也不知不觉的爱上了姊姊的初恋情人贤宇,该剧通过这些不同性格,不同人生观,不同立场的四个女儿之间错综複杂的爱情关係来描述了家人之间的矛盾,痛苦和原谅。

 长篇影评

 1 ) 《小妇人》的十个关键词

过年禁足期间初看《小妇人》,精准击中我的各方面品味,当时我说:“等国内上映时一定在大银幕上好好享受一番(甚至两番)。”没想到这话还应验了。上月底去电影院一刷,一来感觉意犹未尽,二来那家电影院可能是大半年没营业的缘故,银幕上竟然出现了纹路有碍观瞻,于是我打算二刷。本片的摄影很赞,发行了杜比影院版本,但放眼全国也没几家杜比影院给它排片,我好不容易搜到IGC百丽宫影城在Real-D大厅排了一场,仅此一场,赶场去看,画质鲜亮,这才过瘾。几番观赏之后,确定无疑它是我的2019年最佳美国电影。

| 双线剧本

本片采用了双线叙事,主线是现在时,从开场女主角Jo给杂志社投稿一直向未来延伸;副线是过去时,从Jo对七年前的回忆开始不断向现在靠拢。两条线反复交织并形成互文,为此在摄影上用冷暖两种色调加以区分。

不明就里的观众以为这是剪辑上的处理,其实不然,这显然是从一开始创作剧本时就写好的。倒是如果把全片按照时间正序重新排列,会发现很多桥段之间缺乏逻辑关联,它们恰恰是在双线交织的过程中,叙事才得以成立。

导演兼编剧的Greta Gerwig精心设计了这种编织,比如第一次交织是从Jo与Friedrich在酒吧跳舞转回到七年前Jo与Meg准备去参加舞会,第二次交织则是从Jo在火车上睡着转回到七年前打盹的她被Meg叫醒,如此环环相扣着不断转场。

Gerwig让每一次的时空转换都有迹可循,把过去和现在两条线有机地合在一起,体现了极高的编剧功力。比起有些观众看过之后还没能完全捋清两条线,Gerwig在电影还没拍之前就已经在脑海里预演了全片。

| 多义结局

Jo与Friedrich最后是否在一起了?很多观众有这样的疑问。的确,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俩人在一起了,符合原著的结局,却意味着导演接受Jo向婚姻低头的设定;如果没在一起,那就背离了原著,却符合原著作者的真实经历。

事实上,Gerwig有意采取了这种模糊处理。在剧本里,对于最后有歧义的几幕,Gerwig多次注明了“FICTION(?)”或“MAYBE FICTION”字样,留给观众自行解读,这种处理,与后文要谈到的导演对多元婚姻观的尊重相一致。

但如果从导演本人的立场出发,同时也是从叙事逻辑考量,不难发现本片其实更倾向于“没在一起”的结局。最后一幕定在了拿着自己新书的Jo笃定望向未来(注意她手上没有戒指),而不是给妈妈过生日的合家欢(注意她手上同样没有戒指);还有之前“伞下定情”那场戏,无论表演还是摄影,都有意模仿了老式爱情片的做作风格,暗示的是其非现实性。导演在采访中明确表示:“这不是一个关于‘男孩得到女孩’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女孩得到一本书’的故事。”

| 自我指涉

《小妇人》原著作者Louisa May Alcott终身未婚,小说中的Jo即是以她自己为原型。她原本希望给Jo一个未婚的结局,却迫于出版社和读者的压力改变了结局,即便如此,她也没让Jo顺理成章地跟两小无猜的Laurie在一起,而是嫁给了大龄教师Friedrich。

本片导演Gerwig则在复现原著结局的同时也给出了Alcott希望的结局。最后Jo与出版社编辑就结局和著作权归属讨价还价的两场戏实在是点睛之笔,这种元评论(meta-commentary)实现了三重指涉:首先是片中人Jo的讨价还价,接着是原著作者Alcott的讨价还价,然后是本片编导Gerwig的讨价还价,分别是虚构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三位女性创作者在此合一。事实上,Gerwig真的有跟制片方就结局如何处理讨价还价,与Jo和Alcott的妥协不同,Gerwig胜利了。

片中还有一处自我指涉。当Friedrich对Jo早期的短篇作品作出批评时,Jo生气地冲他吼道:“你永远只是个批评家,而成不了作家,这个世界会忘掉你曾经活过,却没有人会忘掉Jo March!”这简直是导演对影评人的赤裸挑衅!好在影评人都给予了本片极高评价。

| 现代意识

作为一部已经反复搬上过银幕和荧屏的经典,出自21世纪的最新改编理所当然要融入新鲜气息,而不是拘泥于对那个时代的复刻。正是这种现代性的审美品味令当代观众耳目一新。前述双线叙事即是对常规改编的一次大胆挑战,很多台词也带着毫不违和的现代感。

本片开头Amy出场时,导演通过特写镜头对比了Amy的传统写实风格与另一位画家的印象派风格,Gerwig在剧本里描述道:“这是现代主义的开端。”也正是从那一刻起,Amy意识到自己成不了大师。(这个桥段倒是让我想起现实中的Mary Cassatt,从美国来到巴黎,最终成为印象派大师。)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对比,被Gerwig有意识地贯彻在了多个层面。比如对于配乐,Gerwig给作曲家提的概念是要把莫扎特和David Bowie混在一起的感觉;服装设计也加入了不少现代元素;摄影则参考了印象派风格,小伙伴们在海滩嬉戏的场景简直像是从Eugene Boudin的画里走出来的;还有Jo和Laurie在室外那段恣意乱舞,也是超前于时代的风格。

| 女性主义

如我对罗南主演的另一部佳作《布鲁克林》的评价所言:“女性主义题材的作品之所以能够给人力量,是因为她们的困惑与彷徨、挣扎与抉择实质上是超越性别的,但我们羞于去让男性来充当这样的角色,甚至不知道怎么让男性来演。”

去年奥斯卡我最爱的《罗马》和《宠儿》,今年奥斯卡我最爱的《小妇人》和《婚姻故事》(不算非好莱坞体系的《寄生虫》),不约而同地都包含了女性主义。可我并不是对女性主义电影有特别偏好和青睐,实在是因为以男性为主角的电影在“男性成长”这个议题上普遍失语,大概是主导这个世界的男性已经强势到不需要成长和反思吧。

本片正是借着罗南的视角和演绎,再次让我感受到共鸣和力量。很多时候,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其伟大还是渺小),你就是不得不放弃和背离其他一些东西,这个过程中会有纠结、煎熬和迷茫,而梦想也不一定能实现,但你总是要走出人生的下一步。

片中借由Jo之口说出的这段话发出了女性主义的最强音:“女人不是只有情感,她们还有思想,她们还有灵魂;女人不是只有美貌,她们还有抱负,她们还有天赋。我受够了人们说,爱情就是女人的全部。”

| 多元婚恋

导演Gerwig的价值观无疑是女性主义的,这一点在Jo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她确实不爱Laurie:去纽约之前,他热烈追求她时,她一方面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拒绝求爱,另一方面是她觉得两人性格不合;从纽约回家后,她是因为感到且害怕孤独而重拾了对他的想念,可阴差阳错他已经和她妹妹在一起了。恰恰是因为没有赶上爱情,接下来她才有了灵感和空间展开创作,这自证了她关于爱情与梦想不可兼得的预想。

但Gerwig也赋予了本片多元的婚姻观。与Jo正好相反,姐姐Meg就是心甘情愿地嫁给了爱情,安于清贫,相濡以沫,相夫教子,为此放弃了自己的演员梦想,她并不感到后悔。在婚礼之前Meg对Jo说道:“不能因为我的梦想与你不同,就意味着我的梦想不重要。”这句台词实在动人。以Meg的才貌双全,她完全可以嫁入豪门,她差点就爱慕虚荣地走了这一步,但她终究从了自己的心。

Jo的妹妹Amy则是从小就明白嫁入豪门是女人在那个时代的最好出路,她还怀揣当画家的梦想。但她本性功利,当发现自己的天赋不足以成为出色的画家之后,她就决定放弃,既然欧洲(巴黎)待不下去,那自不必走进伦敦的豪门。最终她和老家豪门Laurie的结合,固然也是真挚的爱情,却很难说不包含着几分算计(“婚姻是个经济问题”) ,但这不正是真实婚姻的普遍写照吗?

| 天才罗南

本片主演罗南,年仅13岁就凭《赎罪》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近年来则是接连凭《布鲁克林》《伯德小姐》《小妇人》三部佳作三提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如此亮眼的成绩同龄人中少有,她拿下小金人只是时间问题。我爱罗南!

我一向认为,真正优秀的演员要做到演什么像什么,而不是演什么都像自己,或者只能重复演绎某一类角色。罗南在上述三部电影里的角色就做到了完全不雷同,观众不会从她在甲片饰演的角色中看到她在乙片所饰演角色的影子。这三个角色唯一的共同点,在于她们都是闪闪发光的独立女性,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

罗南在本片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作为唯一主角,她与所有主要角色都存在对手戏,面对不同对手角色,她都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自己的不同身份。她既是童年时无忧无虑的女孩,也是成年后独立自主的作家,她既是姐姐身边的小妹妹,也是妹妹身前的大姐姐,她既是大大咧咧的假小子,也是依偎老妈的乖女儿。

| 服装设计

除了罗南表演上的天赋和悟性,服饰造型对角色的塑造也功不可没。本片在今年的奥斯卡获得六项提名,最终拿下了最佳服装设计,这是设计师Jacqueline Durran继《安娜·卡列尼娜》之后二度获得小金人,可谓实至名归。

Durran为四姐妹都配置了核心色系,Jo是红色和靛蓝色,Meg是绿色和淡紫色,Amy是淡蓝色,Beth是棕色和粉红色。而她们的服饰,也分别以同时代的拉斐尔前派、印象派以及美国本土派的画作还有时装插画作为参照,可谓有章可循。

但设计师并没有完全遵循时代的限制,而是加入了不少现代意识的审美情趣,毕竟原著本身就是虚构的小说,毕竟导演有意识地对故事进行了现代性的改造。服饰造型方面某些看着超前时代的细节,其实是设计师参考了当时的服饰图书和化工进展之后进行的合理化演绎。

本片的服装设计在英美业界广受赞誉,设计师也确实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这样优秀的设计却被部分中国观众吐槽,指责“毫无年代感”之类的,恰恰反映了我们在审美品味上以及创作观念上的保守,痴迷于所谓的“正统”,包括偏离原著的剧情改动,也会遭到质疑。

| 原创配乐

给本片创作音乐的作曲家Alexandre Desplat,已经凭借《布达佩斯大饭店》和《水形物语》两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我个人一直很喜欢他的创作,从早年的《面纱》《色,戒》到近年的《犬之岛》,这些异域风情的题材都能被他娴熟驾驭,《小妇人》岂不更是得心应手。

本片的配乐实乃佳作。开场Jo奔跑时所配的主题音乐,活泼俏皮,先声夺人。由此主题发展而出的各个段落,都相得益彰地贴合了叙事场景本身的情绪基调,或怀旧,或悲伤,或轻快,或憧憬。在看了多遍正片又专门听了多遍原声大碟之后,我已经做到听着配乐就能复现起电影场景。

奈何今年奥斯卡佳作云集,提名最佳原创配乐的都非常优秀。虽然《小丑》作为电影来看并没有那么好,但是新人Hildur Guðnadóttir的原创配乐确实惊为天人,除了有效服务于剧情,那是一张独立于电影都能自成一格的大碟,搁任何一年恐怕都能拿下小金人,《小妇人》输得服气。

| 现实困境

与电影里女性困境形成呼应的,是本片所遭遇的现实困境。本片虽然在全美创下一亿美元票房(全球逾两亿美元)的佳绩,这个成绩却主要是由女性观众贡献的,美国媒体的调查显示,本片的男性观众只占三成。如前所述,我实在认为男性更有必要来看这部电影。

本片在中国遇冷实属意料之中,虽然仍处在上映期,但最终票房应该不会超过700万美元,根据我两次观影的经验,观众同样多为女性,或独自或结伴而来。去年本片首次在国内进行宣传时,海报上竟然出现了“奥斯卡最佳女导演提名”这样的乌龙——奥斯卡从来没有“最佳女导演”这么一个奖项。

值得玩味的是本片宣传语,原版是“Own your story”,台版是“写自己的故事”,港版是“命运自决”,到我们这儿却成了文不对题的“不负爱与自由”,又先后定档2/14和七夕上映,海报上写着“情人节择你所爱”,明显与本片主题相悖,事实则证明情侣们并不待见。

最后说说奥斯卡的遗憾。当初Gerwig完全不在本片导演人选的名单之列(当时她还没有拍《伯德小姐》),是她苦苦争取来的。本片上映之后被普遍认为是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有力竞争者,而当年初提名名单公布时,Gerwig未能提名最佳导演,美国舆论哗然,认为这是最大遗珠。

从各种获奖指标来看,《小丑》导演Todd Phillips根本进不了前五,又或者是,奥斯卡的“老白男”们宁可提名廉颇老矣的斯科塞斯来敬老,也不愿意给年轻女导演Gerwig一个认可(毕竟几年前他们已经给过了)。最终连最佳改编剧本也败给了《乔乔兔》,与更少男性会员看过本片不无关系。

虽然《小妇人》在颁奖季留下了诸多遗憾,但名垂影史的佳作本来就不需要靠奖项加持,归根结底靠的还是口碑。我相信这部电影会经得住时间的淘洗,将来在各大影评人票选榜单中脱颖而出。请中国观众给它一次机会,也是给自己一片天地。

 2 ) 了解一个人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抱希望地去爱他

在东京的新家已经住了四个月了,当时选择这个房子的最关键因素不是它朝向好,也不是年数新,而是它离电影院非常近。因为疫情,东京的电影院直到五月底才重新开张,虽然就连自助购票机都还盖着厚厚的挡布,座位也是自动就被设置成隔着两个以上的空座。这恰到好处的孤绝感与电影相得益彰。

因为没有读过原著的关系,这个故事对我来说是崭新而陌生的,但又因为喜欢Greta太久,这个故事对我来说又是那么熟悉和亲切。就像,就像任何故事如果是你最好的朋友跟你讲,无论故事本身平庸与否都会焕发不一样的生机。因为你在意的,是从那个故事里靠近你在意的那个朋友的心。电影好像对我来说就是这样。

我是一个看电影的时候不太哭的人,但昨天看小妇人却哭了三四次。在Jo得知Laurie已经和Amy结婚,偷偷去他们才知道的秘密信箱里取出自己的表白信,然后在桥上亲手撕掉的时候;在Meg的婚礼上,Jo说,“I'd rather be a free spinster and paddle my own canoe. I can't believe childhood is over”的时候。在Laurie对Jo表白说“I've loved you ever since I've known you”的时候。

前年夏天,我写了一篇关于亲密关系的文章,记录了那个夏天和朋友的好多次越洋电话,朋友说,恋爱是明知一切稍纵即逝还是举身跃入黑暗。我则说亲密关系的核心就是和对方建立起无法言说却又深沉笃定的精神联结。那些让对方从芸芸众生之中变得金光闪闪的瞬间。

我几乎从知道爱情这个概念开始,就是心灵相通、精神联结之爱的狂热信徒,当然,我有很多很多藏在心里最宝贵位置的电影、音乐,都在向我反复陈述这个观点。安妮霍尔里,安妮第一次挑战在酒吧里唱歌,唱的是Doris Day的《It had to be you》,里面写“I've wandered around, and finally found...somebody who...could make me be true...could make me be blue...And even be glad, just to be sad thinking of you...",这首同样的歌,也出现在当哈利遇到莎莉里,哈利在电影结尾对莎莉表白,“我喜欢你在四十度的天气里还感冒,喜欢你用一个小时来点你要吃的pie”,这几乎是我这么多年来的爱情圣经。

而Jo和Laurie呢,简直就是心灵相通之爱的完美典型。他们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却一样感到格格不入、孤独落寞,在愚蠢的派对上各自不合时宜,却偶然遇见彼此,在窗户和窗户之间,没有人能看得到的角落一起跳舞。还能说什么呢,这些画面简直就是曾经的我对爱的完美范本、定义本身。

可是,昨天看完电影之后,百感交集许久,我想,也许这么多年来,关于爱,我都理解错了。

最近胡缠老师在公众号上写关于爱的一系列文章,其中提到Scott Peck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爱,是致力于自身和他人边界的扩展和心智成长。

“与之相反,追求浪漫之爱的人渴望的是静态的完整,是‘眼前的一切永远不变’。因为此刻的你,恰好是此刻的我所缺失的那块拼图。所以相信浪漫之爱的人,更喜欢用的表达是‘你使我完整’,或‘你是我一直寻找的另一半’。这句话听起来充满命中注定的意味,但同时也暗含着一个这样的自我认知:如果没有你,我就是残缺的。”(摘自胡缠的公号,《浪漫之爱与长久之爱》)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几乎已经习惯眼见着自己或者周围的人,因为孤独去爱,因为“他真的好懂我”去爱,因为豆瓣上的共同爱好超过500而去爱,我们好像已经忘记,爱的本来意思比起得到,应该更接近于给予。我们这些精神生活的信者,日复一日在大英博物馆里孤独地游荡,巨细靡遗地搭建我们的精神乐园,绘制比例尺详尽高度清晰的自我迷宫地图,然后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我们爱的,其实是那个兼任着我们与上帝之间授奖仪式使者的爱人,是他的存在好像才让我们开始相信,这么多年来其实暗暗引以为傲的孤独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因为,居然芸芸众生中有一个人和我如此相似,他能懂我的全部。这样的爱,最终好像还是渴望越过爱人与上帝交谈。

所以,爱真的应当成为我们确知自我的工具吗?

Walter Benjamin说,"The only way of knowing a person is to love them without hope."

我想,Jo是深深明白这一点的。她有在十九世纪过分清醒而孤独痛苦的女性自我,是她的孤独和痛苦让她遇见了Laurie,也让他们相知相惜,但她明白这不是爱。她明白他们之间的惺惺相惜模糊了很多问题,她了解自己融入不了Laurie的生活环境,她也明白自己固执而暴烈的生活习性很快就会让Laurie厌烦,她拒绝了Laurie的求婚。但电影关于他们二人结末的处理,比起书悲伤以及有趣在,它让所有观众被迫复习了人性。

人的欲望千变万化、相互矛盾,没有一种生活可以给我们提供不再失望和心碎的保证,我们只不过是在不同心碎之间挑选自己还比较能承受的罢了。即便是精神力无限强大的Jo,也最后因为妹妹的离世、在纽约不得意的写作和辛苦的生活而向妈妈自白如果是现在就会接受Laurie的求婚,因为自己非常孤独、想要被爱。妈妈回答说,可那跟爱好像不太一样。那一刻,我仿佛看到平行世界的自己。

我们都很容易把在心碎困顿时的微光当作爱,其实是那时我们迫切需要些什么来承受心的重压。那些舞、交换过的信和戒指,曾经带来的心灵震颤和美妙情绪,还没有承担心碎的Jo,还是用理智选择放弃了。但生活的痛苦忽然就出现了——在时间面前,孤独和痛苦好像才是最无坚不摧的。

如果爱不是工具,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爱呢?

下午和朋友在池袋一边吃泰国冬阴功米粉,一边讨论这个问题。我想,在通过生命最后的那道窄门时,没有人是结伴而行的,除非我们真的肯定了自己的灵魂,确知也接纳了自己的——不管是孤独的、痛苦的、独一无二的或是比比皆是的——灵魂,才能够对其他生命,哪怕那是和我们很不一样很不一样的灵魂和生命——不再夹带私货地欣赏、产生想念、携手同行。也许从那一刻开始,爱才真正的发生了。

思考完这些关于爱的问题,我和朋友都感到很久不曾有过的释然。

接下来想谈的,是关于女性的问题。这也是电影给我最大感触的另一部分。

我跟朋友说,我很讨厌在日本的媒体里,女性似乎只有两种,要么是fuwafuwa,软答答地一团,好像没有任何思想和生机的芭比娃娃,要么就是野心勃勃的事业女性,从不在意男人,也不会“软弱到”居然需要爱情。我觉得不论哪种,都是对女性非常严重的曲解和压迫。

Jo在对妈妈说“Women, they have minds and they have souls as well as just hearts. And they've got ambition and they've got talent as well as just beauty, and I'm so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just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 But... I just...just felt so lonely.”那一刻,我哭得很惨,因为Jo这个角色在Greta的镜头里,一下就活了过来,Greta透过Jo,在向所有人说,爱是美妙绝伦的,并且它绝不仅仅是一部分幸运人类的专有物,渴望爱也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蒂凡尼的早餐里,编剧早就写"You're afraid to stick out your chin and say, Okay, life's a fact, people do fall in love, people do belong to each other, because that's the only chance anybody's got for real happiness."爱不应该是软弱的近义词,不应该是独立女性的反义词,我们野心勃勃冲出困难的性别语境,但我们也当然应该被人爱、被人看到和欣赏。

而男性的傲慢(或者说是被迫傲慢)则存在于,他们并不需要经历像女性一样多的思考和反复,并不需要像女性一样经历对爱的追求的迷茫和困惑,像Jo一样矫枉过正了许多年,才猛然惊觉,原来爱与被爱是如此重要的事。

就这样因为小妇人想通了一些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事,我想很多年前,我就已经确信电影是对人生长达两小时的比喻,我可能不会爱任何男孩一辈子,但我一定会爱电影一辈子。

 3 ) but I'm so lonely

Women have minds and they have souls and they have ambitions... I’m so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

But I’m so lonely.

Jo讲完这句,我一个没忍住跟她一起大哭了。

还有Jo拿到Shakespeare的时候,我想起初中时朋友们用心送我的几米画册,那种自己小小的talent被人们珍视的感觉,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了。

 4 ) 《电影评论》论《小妇人》:审慎的性别叙事【译】

作者:Jonathan Romney (Film Comment)

译者:csh

译文首发于《虹膜》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说《小妇人》(1868-69)讲述了四姐妹在内战年代成长的故事;格蕾塔·葛韦格的改编之作,则讲述了一个关于《小妇人》这本书的故事。在四姐妹中,乔·马其是一位有着文学抱负的女性——在这部影片中由西尔莎·罗南饰演——通常都被认为是奥尔科特本人的代理人,而葛韦格的剧本让这一点变得更为明确了。有一次,乔给贝丝(伊莱扎·斯坎伦饰)朗读了她写的一段话,原著的书迷们很快就会意识到,奥尔科特是在描述书中的那个假「邮局」——实际上是树篱里的一个盒子。葛韦格的影片恰恰是那个邮局的其中一个版本:它是某种中转站,在奥尔科特的原著与二十一世纪的观众之间传递着信息。在这样的时刻,女性主义的担忧在电影想象中的呈现,要比这部小说此前的任何一种翻版都更为突出。

上一部备受瞩目的银幕版《小妇人》,是吉莉安·阿姆斯特朗1994年的那部庄严的影片,那时薇诺娜·瑞德扮演了乔,而苏珊·萨兰登扮演了她的母亲。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从情绪上来说,葛韦格的这部影片,都与阿姆斯特朗的那部作品存在着一定的连贯性——你也可以预料到这一点,因为那个版本的编剧罗宾·史威考德和制片人丹尼斯·蒂诺威,都与艾米·帕斯卡尔一起担任了这个版本的制片人。这表明,这部新版是在做一种有意识的尝试,要去改善、重新构思某些已经相当成功的东西。但是,葛韦格将它引入了一个新的方向,她的呈现更加有趣、更加清醒,也更加自觉。她的电影是一个文学学徒的故事,这位学徒经历了漫长的生活,以及思考、理解这种生活的过程,整部影片以作品的出现而告终:奥尔科特的风格,点缀一些普鲁斯特的质感。

小说中的那些著名的时刻,也出现在了这部影片之中,但它们被呈现为记忆,呈现为马其家的女孩们的经历,这些碎片成为了乔或奥尔科特的作品的素材。葛韦格的影片采用了如此片段化的形式,是有它的道理的。《小妇人》属于这样一类书籍:读者们记住的不是一整条故事线(更深入地说,这部小说并不存在一条「故事线」),而是一系列孤立的情节,是家庭生活中被唤醒的、松散的点滴:酸橙、冰上的艾米、她焚烧乔的书本的时刻,以及梅格在舞会上的经历。在这部影片里,这些情节就如同一系列孤立的时刻,但它们被缝合在一个整体的故事之中,在这个故事中,乔接受了爱的逝去、受挫的野心、失望乃至死亡。她的奋斗也得到了回报,那就是作为一名作家的成功,但葛韦格在让我们分享她的胜利时,也在向我们表明,这一切是要付出代价的——部分代价在于,乔作为她那个时代的女性,面临着某种特殊的困境。此外,如果你是一位认真地对待自身经历的作家,那么「身为人类」,对你来说就意味着一场艰难的角力。这部影片在开始的时候,引用了奥尔科特的话——「我有很多麻烦,所以我写快乐的故事」——但这部影片将快乐和麻烦融合到了一起,你无法总是轻易地将它们分开。

《小妇人》与葛韦格的前作《伯德小姐》的呼应之处在于,这部新作又一次围绕着罗南而构筑。她在此前的那部青少年成长影片里,扮演了导演的另一个自我,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在《小妇人》里做了同样的事情。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乔穿着一身阴沉的黑色服装,准备去拜访一家潜在的出版商: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文学行业中洋溢着一种葬礼般的质感。达什伍德先生(崔西·莱茨饰)的办公室里仿佛隐藏着某种黑暗的凹室,其中隐藏着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巴托比(Bartleby)。达什伍德尖刻地向乔阐述了畅销小说的规则:他说,要把小说写得下流(「道德现在是卖不出去的」),而且要记住,在未来的写作中,「如果主角是一个女孩,要确保她在结尾时要么结婚、要么死了。」

马其家的生活,以及其中所有的舒适与匮乏,都被呈现为一位年轻作家记忆中的背景。当影片开始的时候,童年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乔住在纽约的一间寄宿公寓里勉强度日,试图发展自己的事业。而最小的妹妹爱丽丝(弗洛伦斯·皮尤饰)和她的姨妈(梅丽尔·斯特里普饰)一起到巴黎去学习绘画。在影片开场几分钟的时候,我们就听到乔拒绝了劳里的求婚——我们甚至不知道劳里是谁。葛韦格似乎显得有些鲁莽,因为她仿佛指望我们非常熟悉奥尔科特的作品——但是,如果我们真的不知道这本书的话,这似乎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聪明的手法,她可以勾起我们的好奇心,并让我们觉得自己眼前的是一些有着真实过去的人,我们必须去了解这些过去。

在乔当下的成年时期,她与一位欧洲学者萌生了一段恋情(路易·加瑞尔饰)。他们在一个工人阶级的舞厅里,跳了一场喧闹而欢快的旋舞,诡异的是,它让我们想起了《泰坦尼克号》里的那些甲板下的场景。这部影片并没有像此前的改编电影一样,将乔描绘成一个专一的处女,它在含蓄地暗示,如果她确有此意的话,那么她可能已经获得过性冒险的机会。

一行字幕——「七年以前」——将我们带往了马其四姐妹的过去。四位女演员都很好地诠释了自己所处的年龄范围,尤其是扮演艾米的弗洛伦斯·皮尤,她起初是一个任性而自恋的孩子,但她最后变成了一位坚强、沉着、仿佛出自亨利·詹姆斯小说的年轻女性。我们看到了一系列著名的「奥尔科特时刻」——梅格烧焦的头发和那些尖叫声、乔在一场聚会上与劳里跳着傻乎乎的舞蹈——以及许多欢乐的姐妹场景,葛韦格对这些场景进行了精彩的诠释。当两个女孩在一起的时候——有时候,蒂莫西·柴勒梅德扮演的劳里会加入其中;劳拉·邓恩扮演的母亲也可能会监督某场混乱——葛韦格会让她们在某种难以抑制的仓皇中,进行相互交叠的对话,这难免让我们想起罗伯特·奥特曼。但这种对话主要展现了一种忙碌、活跃的节奏,这也是作为演员的葛韦格自己非常熟悉的风格。

这部影片的选角也非常精准。罗南散发着一种灵动、自然和严肃的气质,这让她俨然成为了一位具有创造力的知识分子,这样的角色对于生活怀着巨大的热情。皮尤可以像年轻的艾米那样,携带着某种活泼的孩子气,但她也可以像年长的女孩那样,怀着某种厚重的、近乎可怖的沉着,她在自己的突破之作《麦克白夫人》就已经进行过这样的诠释了。贝丝则是一位内省的音乐家,作为后起之秀的伊莱扎·斯坎伦散发出某种绵里藏针的气质。或许艾玛·沃森扮演那位不领情的梅格时,并没有发挥出全部实力,但她仍然诠释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忧伤的时刻——她与自己最终的丈夫约翰一同细读着家庭账目。

劳拉·邓恩在《婚姻故事》中扮演了一位张扬而狂野的律师,喜爱她那个角色的观众们,可能会对这部影片里这个顽强、坚韧的母亲形象感到失望。但她也创造了一个简单但伟大的时刻:当她从户外走到屋里的时候,她迅速地将忧心忡忡的表情,调整成了令人放心的、母亲般的微笑。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了令人生畏、但又十分温柔的马其姨妈。她勇敢地切换成了玛吉·史密斯的模式——面色苍白、表情尖刻,在紫色的蕾丝服饰下扮演权威与反对者的角色。而蒂莫西·柴勒梅德就像一只软绵绵的小狗一样,被扔到了这一切的中心,他将劳里——一个存在于美国青少年幻想中的、最不具威胁性的邻家男孩——诠释成了一个毫无悔意的蠢人。

这是一部相当美妙、优雅的电影:我们看到了一个杰出的镜头——当一场婚礼标识着童年的逝去时,贝丝一个人在房间里弹奏着钢琴,这一切都笼罩在秋日般的金色、绿色与紫色之中(杰奎琳·杜兰对于服装的使用,自始至终都非常美妙)。总体而言,这部影片让奥尔科特创造的图景,变得更接近伊迪丝·沃顿的小说,它让《小妇人》更为贴近《欢乐之家》或是《纯真年代》的那种社群世界。事实上,当劳里帮艾米脱下画家的罩衫时,我们会想起马丁·斯科塞斯改编《纯真年代》时呈现的手套时刻,它们都展现了某种极为谨慎的欲望。

葛韦格确实不断地告诉我们,她的脑中究竟在想些什么,但她又不断地将这些想法抛到一边。在几场对话中,她显然在向我们呈现一系列的辩论,它们的议题涉及了女性在社会和(作为一种金钱交易的)婚姻中的地位,她也呈现了关于女性创造力的争论——而且,奥尔科特也是葛韦格的后盾。「我宁愿做一个自由的老处女,自己来划独木舟」——这是奥尔科特自己说过的话。

同样地,这部影片也一直在提醒我们,乔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不会被击败,但奥尔科特就并非如此了:因此,我们听到了这样的台词,「乔·马其不会被遗忘」,或是乔的评论,「如果我是一个书中的女孩,那么这一切都会变得很简单。」当乔愤怒地在地板上铺排着她自己的小说时,我们体认到了某种现代感,我们不禁想起那种标准的编剧实践,那就是「将你的场景钉在墙上」——这时候我们意识到,乔其实也是葛韦格。

在影片的结尾处,葛韦格同样没有采用那种无耻的、震撼性的终曲,她使用了一种兼顾两个方面的手法——她既满足了书迷们的浪漫幻想,但也消解了他们的期望。她明确地表明,乔是一位坚定的现代作家,她不相信那些多愁善感的传统。《小妇人》呈现了某种漫不经心的、后现代式的面庞:这是一种「法国中尉的小妇人」(French Lieutenant’s Little Women)时刻。

 5 ) imagined heroines

小时候读的那一版《小妇人》封面是katherine hepburn那一版电影的海报,所有演员都是一头精致小卷发,看起来眉目含情。当时的我翻开书,读到叙述者说 “由于年轻的读者们喜欢知道‘人物样貌‘,我们趁此机会把坐在黄昏的余辉下做针线活儿的四姐妹概略描述一下” 我是那么开心又有兴味地读了下去。很多年后我读到了《那不勒斯四部曲》,里面两位女主人公翻来覆去地看一本《小妇人》看到把书翻烂了,画面令我想到小学的我,坐在暑假前,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看Jo和Laurie的相识和分手,看舞会和圣诞节,看Meg怎样变成一位小妻子。当时的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青梅竹马结婚会是悲剧,我也一直记得当年本小学生看不懂的那句 “她知道男孩子劳里是不会回来的了。”

我认识的绝大部分男生都没有读过《小妇人》,但这本小说对于我和身边的很多女生朋友来说,宛若儿时的圣经。《纽约客》里的一篇文章提到,波伏娃和桑塔格都是《小妇人》的粉丝。Jo March是我的人生偶像,她接近冒失的勇敢照亮了我平淡压抑的生活。She was the first fierce, fierce fighter that I got to know who also happened to be a woman, who was forceful and unrelenting, in life, in love, and most importantly, in writing. Jo March was my first heroine.

Greta Gerwig的这个版本在忠于文本和激情创新之间产生了撕裂。和其他太多向偶像致敬的创作者一样,她既爱Louisa May Alcott, 又期待靠她的精神做出些新的东西来。最明显的创新点之一当然是时间线的打乱,这点对原著的读者来说相对比较友好,但我不知道没看过书的观众在电影开始十分钟后就知道beth要死了是什么感受。《小妇人》是一本叙事方式相对传统的小说,而它的很大一部分魅力也在于the classic question of "will they or won't they," 在于读者依照叙事脉络产生的推测与期待。设定当下与过去两个时间线的选择意味着把这一点完全推翻,电影的前半段基本在倒着交代故事背景,所有演员感觉都在很匆忙地赶紧把前情提要演出来,有点像高中生在演校园剧。Gerwig也试图在线性叙事缺位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放入原著中的情节,造成有些故事发生得没头没尾——特别是和Meg有关的舞会和海滩两段,把原本故事结尾处导致Meg对物欲产生反省、最终决定嫁给John Brooke的原因直接去掉了。结果就是似乎所有人都在紧催猛催大姐和大姐夫赶紧搞对象。当然Emma Watson也不太适合大姐这个角色,原本决定的Emma Stone更极为不适合, which is sad, 因为我还挺喜欢Meg的,她的复杂程度应该完全不输于amy. (说实话《小妇人》比较适合改编成迷你剧而非电影,电影的体量势必会对叙事造成影响。)

电影在beth两次病危的时候故事线开始重合,渐渐达到令人一次次揪心的小高潮。但这样说起来,令人感动的功劳不知道该算是导演的还是原著的。Saoirse Ronan的表演渐入佳境,我们看到她的痛苦愤懑,也看到她的温柔和孤独。我一直觉得Jo和Laurie最可惜的一点是和当代人相比,他们的青春太短了。他们没有时间去恋爱,去做无用而浪漫有趣的事情。他们没办法当太久不用结婚的恋人或朋友。小时候我无法接受为什么Jo和Laurie一定不能在一起。这一版电影里他们的分手也是最精彩的一场戏,两个演员的演技高峰,背景是新英格兰连绵的群山。但其实Jo结不结婚、对象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她自己,是写作者与梦想家,永远热爱自由和爱。这版改编小毛病不少,但最重要的是Jo的角色立住了,Ronan完成得非常好,她会是一代年轻读者脑海中的Jo.

Jo March不是Louisa May Alcott本人,和Alcott本人的境遇比起来,Jo简直就是幸福的公主。现实生活中的圣人父亲是个理想主义到完全不在乎养家的知识分子,Louisa从少女时期开始写作挣钱,一直写到把父亲送进养老院,最后过劳到在父亲过世后三天离世。Alcott家的大姐和小妹也命运多舛,大姐夫壮年早逝,小妹在巴黎做画家,在快四十岁的时候嫁给了二十出头的年轻男人,旋即难产去世。一家女人的境遇让人总想起那个著名的议题:为什么世上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这是个社会结构问题,而非艺术问题。Jo最后承继了Alcott一家在现实中的理想,办起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于家庭的重新想象,在这里成年人们不论性别,分担抚养与教育的责任,孩子们也不论性别,共同成长,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小说里父亲兴奋地说,要做苏格拉底一样的教育,但现实中他要靠女儿年纪轻轻就去写谋杀连载供全家生活。虚构本身就已经是温存的幻想。其实《小妇人》作为家庭题材的作品,本身就很糖水温柔了,如果真的要深入探究女性和社会议题,应该拍Louisa May Alcott的bio-pic,拍她在南北战争时期做护士、一家人参加Underground Railroad,拍她争取女性投票权,拍她父亲失败的乌托邦实验,拍她在病痛与贫困中挣扎着为了谋生创作。

Louisa May Alcott和父亲在死前最后的一段对话是:“Father, here is your Louy. What are you thinking of as you lie here so happily?” “I am going up. Come with me.” 生活的枷锁太苦了,但在Alcott痛苦的创造中,我们看到了她高贵的灵魂——它诞生于父亲的愿望,又在这个愿望的空洞中磨炼,在挣扎中达到一种和解。她本人没有找到女性自由的答案,但她的作品启发了千千万万的女人去奋斗、去寻求,这其中有许多后来变得比Alcott更加有名的作家,她们得到了Alcott本人可能无法想象的认可,这其中也有每一个平凡而努力生活的读者。

再说两句电影本身,风格上很明显是lady bird的延伸, Gerwig拍片子实在太像文理学院英文系女生写作文了,四平八稳的抒情。作出的探索又很诡异,比如让演员平视镜头面无表情地读信。据说她的下一个project是和老公合作的Barbie,我有点 ?谨慎表达一下期待。然后期待Saoirse Ronan可以挑战Gerwig风格以外的电影,去进入更多元的文化和情感。

 6 ) 被注入了现代先锋意识的经典文学改编

较之30年代凯瑟琳赫本版本和90年代薇若娜瑞德版本,西尔莎罗南既没有前者那种咋呼夸张的假小子气,也没有后者过于甜美的软糯感。尤其是薇诺娜另一形象(《纯真年代》里的May)蛮深入人心,所以May那股不懂诗书但天真隐忍的白玫瑰气质也一直环绕着她。在《小妇人》里饰演一个与May完全相左甚至可以说和May的情敌Ellen相似的女性,薇诺娜是不够令人信服的。倘若那会她有现在做Will妈妈(《怪奇物语》角色)的劲儿估计会更有表现力。

但罗南是适合出演此类角色的,她坚毅的眼神、与周遭格格不入的weirdo气质,在《伯德小姐》里已然有过表现。说实话,前两年我还因为觉得罗南长相刻薄不怎么喜欢她,甚至因为她有点抗拒看lady bird,但看完lady bird又到小妇人,我深感“上镜头性”下,人物的精神特质透过一个合适的演员加之电影形式、内容上的技法渗透出来,那种生命力、神采是多么熠熠生辉。片子开头,出版社同意她的故事之后,奔跑在纽约街头的Jo,穿着黯淡无光但脸部神采飞扬。当Jo跑起来的时候,怎么能够不想到奔跑在《弗兰西丝哈》里的落魄但自由的弗兰西丝哈呢,这个跨越的互文显然也是激动人心的。于是,你知道这个故事会是什么样的故事,你知道这个人物会给你带来惊喜与震动。hey,你看,女孩充满生命力和无限可能性。

Jo是个在教授批评自己的文章之后能立刻气到离开的人。Jo也算蛮毒舌,和Amy的相爱相杀中两人总是以神经喜剧里的绝快语速互相抵损,甚至在因beth赶回家中得知beth不希望干扰Amy的订婚所以Amy暂时还在巴黎的时候,Jo立马回说:“Amy总具有逃离苦难的幸运能力”。还有就是她和Laurie两个人偷摸出来跳舞的那场戏,和其余版本处理得也完全不一样,这里的璧人直接挪到了房子外面,在黑夜中狂舞,Laurie更是以女性的身姿转了好几圈倒在Jo怀里,非常格格不入的欢快,背景里亮着灯光的玻璃窗里是高贵优雅的舞会,前景里他俩恣意乱转,一种对世俗礼仪的蔑视跃然纸上。这版对Laurie表现太多,再加上又是甜茶出演,想必很多观众会为之抱不平。我私心也觉得,单就这个文本来说,Laurie比教授更懂得Jo的内心,他们都是跳脱在世人眼光之外的,不屑不在意。但可能Laurie并未有任何天赋爱好,对于Jo仰慕多于爱恋。这里给了一个钩子,可以去思考人生阶段与感情需要的关系。

Greta给Jo的纸笔之爱表现得非常非常多。以至于你看完之后回想这部影片,Jo拿着纸笔写写画画的形象是溢出来的。在纽约的公寓,教授微笑地看她和她打招呼,她头也不抬,站在壁炉前面修改文稿,教授第二遍说你着火了,她才发觉。然后教授举出自己的衣服,也因为同样的原因烧了一块。大笑。同样,四姐妹里爱弹琴的beth和爱画画的Amy,她们的特长爱好也是塑造她们人物的一大切面。至于大姐,我则觉得相比之下对她的表演才能表现得比较单薄,所有的演戏场面四姐妹都是同时参与的。但大姐属于早熟型,人生追求更倾向于对家庭、对爱人而不是对自己的爱好。当艾玛沃特森饰演的大姐很诚恳地对不想让她结婚的Jo说:“你不能因为我的梦想不重要就轻视它,我就是想要和John一起面对人生的苦难”(回忆的大意)。很开明的,虽然一方面Jo这个女性形象进步、激进了很多,但另一方面对女性选择的各种权利也给予了重视。Amy在Laurie质疑自己嫁作有钱人时的反驳也同样掷地有声:“你有钱,你是男的,所以你不在乎婚姻。我没钱,而我作为一个女性,没有赚钱的途径;就算我有钱,我嫁给谁,钱便给了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得不把婚姻视作经济交易。”而最最令我有共鸣的是Jo对母亲说的:“女人也有天赋、思想、雄心,我觉得那种一说起女人就和谈情说爱联系起来的论调,让我觉得非常恶心。所以我不要结婚,但是现在我好孤独。”这是多少feminist的内心困境呢。

电影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主题内容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则经典文学故事被注入了现代先锋意识。与直接使用线性叙事结构不同,这里用了交叉双线叙事,用色调以示区分不同时空阶段。一段是冷色调的现在时空,一段是暖色调的过去时空,两段交织在一起。

暖色调讲述着Jo和仨姐妹快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在party上遇到同样不合群的Laurie并与之结交,将Laurie带入姐妹们的女孩俱乐部玩耍,大姐Meg与Laurie的私人教师相爱,Amy与Jo相爱相杀,Beth被馈赠了Laurie祖父的钢琴,Beth去给贫困一家送食物结果染上猩红热所幸虎口脱险,Amy被送到姑妈家暂住……直到Meg正式结婚,Jo拒绝了Laurie的示爱,Amy要跟随姑母去欧洲求学,Jo也选择去纽约打拼,暖色的过去结束。

冷色调里,在纽约待了好长一阵并与教授结交的Jo,接到Beth病危的通知,匆匆回家;Amy没有收到消息,在巴黎等待富二代男友向她求婚,遭到Laurie的讥讽;Beth鼓励Jo写作并倾听Jo写的故事。Beth病逝后,Jo疯魔般写成《小妇人》一书。她后悔当年拒绝Laurie的决定,在年少他们经常交换信件物品的邮箱里放上情书,不料Laurie陪伴Amy回来,此时Amy已经成为他的妻子。Jo把书稿寄了出去,教授来到她家拜访,众人劝她大胆示爱。Jo一路追到了教授要去的车站。值得品味的是,这里又是一段交叉蒙太奇,出版商要求更改结局书才能够出版,于是伞下拥吻的happy ending被加入,Jo和教授合办了学校,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同时交叉剪辑着Jo注视着自己的书被印刷出来的段落,直到最后书上金粉被扫开,little women一行字赫然在列,然后它被放到家族聚会的桌子上,电影宣告结束。

电影的时空不再囿于现实,而可以按照人的想象进行重组和再造。 虽然电影以现在时空开始讲述,但重头戏明显在过去时空上。现在的为生计奔波、寂寞冷清对比出过去的无忧无虑、热闹欢乐。当Jo照顾Beth的两段剪在一起,物是人非的痛感令人嘶声裂肺。就这样一味丧下去么?对比是为了表现过去的总是好的么?不是的,沉湎于过去的情节未尝不像《午夜巴黎》一样虚妄。现在乃至未来都是有希望的。书是良药,书刻画了爱情,书成就了自我,书让热闹欢乐再度返还,女性的成长故事里女主角终于和自己、和周围人都达成了和解,生活有了一个新的欣欣向荣的面貌。其实在出版商针对这本书提出建议之后,我们会思考后面的是现实么?还是仅仅是改过后的书里内容的再现呢。现实和书中文字已然无法分清。 你怎么想都可以,注视着书印刷出来的那部分一定保真。尽管我要把从最后的伞下拥吻(蓄积—释放)开始之后的视作书中的情节,只因我丝毫不觉得Jo会在现实生活中妥协自己的爱情。

电影艺术性的表现之一,就在于为观众提供了多少想象的空间,并且使观众产生丰富的情感联想,体现出诗意风格。双线交织方便了从现在的压抑到到过去的释放的能量转换,直到最后两条线变成一条, 变成最后的大释放——写书,激情迸发,像弹簧一样。

感谢Greta再次告诉我,一个倔强奇怪热爱自由的女孩仍旧可以温暖可爱,也感谢在这条路上一直诠释着的西尔莎罗南。

 短评

还有人能拒绝甜茶?!我一个男的都想答应他

7分钟前
  • 人家不是猴哥啦
  • 力荐

当开头西尔莎罗南在街头快乐飞奔的时候,总是会想起《弗兰西斯哈》,都是自由灵动的。这一次的改编,也有意在传统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现代意识,是更当下的。包括在剧作结构上做的大量花样,以及结尾的修改,都很有心思。一部特别真善美的电影,期间会因为一些温暖所感动。几个演员都很出色,西尔莎·罗南找到了新的、属于她的、成年人的美,是另一种好看。实际上,几个女孩不在于她们各自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而在于,可以自由随心的做出想要的选择,这才是最重要的。弗洛伦斯·皮尤可以继续关注起来

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出版社对乔说:如果主角是女孩,确保她在故事结尾时结婚了。其实这就是《小妇人》作者路易莎自己的经历。路易莎终身未嫁,她也不希望乔被婚姻束缚。遗憾的是在那个年代(即便现在也是如此),人们会被迫写他不认可、不喜欢的作品。在出版社的要求下,路易莎写了一个违背自己初衷的结局。乔还是遇到了白马王子,还是选择了结婚生子。1933版、1949版、1994版《小妇人》电影都是如此。路易莎曾经写道:人们总是问她乔和谁结婚了,仿佛那是女人一生唯一的目标与终点。直到2019版《小妇人》,乔终于走了另一条路,弥补了路易莎的遗憾——乔是独身主义,凭自己的力量走向了成功。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动,足足过了150年才实现。这意味着如今女性地位更高了,不需要向出版社妥协了。最重要的是,女性不应该被婚姻定义,婚姻也并不是女性唯一的归宿。

11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一个很温暖的家庭群像,神仙卡司。最打动我的改编是乔和病重的妹妹贝丝在海滩上,贝丝说我不害怕死亡,人生就像潮涨潮落,潮落是阻止不了的,乔抱住她说我阻止过一次。同样从睡梦中惊醒的镜头,当乔再次冲下楼梯时,却再也没有贝丝的身影...

1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还是比不上49版。首先剪辑太碎,少年和成年时期尚可区分,但成年后以Jo去纽约为分割点的那几段插叙就略炫技了,不仅迷惑观众,而且毫无意义。其次这个版本太注重这个故事悲情、无常、冲突的一面,甚至Jo和教授的感情根本没表现出来,导致我没看过原著的朋友们一头雾水以为Jo是被逼的。再次小妇人真的不是Beth的死Laurie的渣Amy的婊和Jo不断的逃跑,而是这些表现之下相互爱护的大家的可爱和温柔啊。本来想两星,但这打包销售的卡司真的很优秀,Saoirse的Jo太灵动出彩了,特加一星。

19分钟前
  • 鲸息深海
  • 还行

你只要非常有钱,就可以不用结婚。剧情不单单局限于女人的婚姻嫁娶,也关注了个人成长,她们独立,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写作,绘画,音乐,表演。你可以嫁给你爱的贫穷的男人,也可以拒绝你不爱的富有的男人,也可以选择单身热爱自由。婚姻不是每个人人生的必需品,有些人就是热爱自由。尊重人类选择的多元性。女主写作的纸张平铺了满满一屋子,令人动容,我与学霸/大师的差距。甜茶太美了,谁不想嫁给甜茶。

20分钟前
  • Dreamer
  • 力荐

"I'm so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just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 …… But, I'm so lonely!”

21分钟前
  • Sup
  • 推荐

那一瞬間,她們都長大了,也懂得了別人沒法代替自己悲傷。

25分钟前
  • Cpt. 切尔卡西
  • 推荐

Emma Watson演技被一众演员吊打,没看过原著但是感觉有媚女权主义者的嫌疑?Amy究竟啥时候爱上Lori的?Lori啥时候爱上Amy的?这有点一头雾水啊……女主Joe的变化线也缺乏连贯性,总体来说就是,可能片长限制了发挥,但是演得还是不错哒

28分钟前
  • 云杀
  • 还行

看得出来这家子七年以来保养品没少买

31分钟前
  • 无恨可诉
  • 推荐

罗南和甜茶的功力已经羽化登仙,就连黑寡妇妹妹的表演都张力十足,而屈臣氏小姐再次巩固她花瓶界一姐的地位。

35分钟前
  • NarvikAustin
  • 推荐

真的过誉。虽说糖水片,对感情的理解也太想当然了吧。大家撺掇Jo去追教授那段好恶心哦。伯德小姐的小委屈加佛朗西斯哈的姐妹情等于Jo被温情打折了腿的女权。

40分钟前
  • XYeah
  • 还行

相较lady bird是更加完整多面丰富年轻的女性jo greta自然地把观众带入了jo与女孩子们交叉的世界 罗南的表演自带煽动力 写作遭到批评生气 无法原谅心爱的作品被烧掉的妹妹 拒绝Laurie的求婚 无法战胜孤独的自白 失去亲人的痛苦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啊真好 可惜包被锁了 没法拿出纸巾 就反复眼泪汪汪然后哗啦啦地流下来 花茶真好 劳拉真好 加瑞尔真好 遗憾的是不管原著怎样在我心里讲真烂尾了哭T T

44分钟前
  • 세븐
  • 推荐

“Women have minds and souls as well as just hearts, and they’ve got ambition and talent as well as just beauty. And I’m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 But – I’m so lonely!” 【一个哭到崩溃的我】

45分钟前
  • amie我乐苦多
  • 力荐

这么多神仙颜值的人儿聚在一起太画美不看了。虽然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还是心塞了,毕竟初恋才是白月光啊!甜茶和罗南青春洋溢,银幕上全是胶原蛋白的气息。当女性不再通过抗拒爱情来证明独立的时候,这样的社会只能算是具备基本的公平吧...

4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最喜欢的一段戏是甜茶和罗南在party上相遇,我不爱社交,你的裙子坏了,我们躲在外面也可以快乐的跳舞,那时候真好啊,一切都不如跳舞。

50分钟前
  • 骞千仟
  • 力荐

相当娴熟的一次改编,非线性平行剪辑打破传统的流水账式叙述,在时空切换中不自觉地感受到美好和怅然若失。Greta用独立、成长等议题将这个古典故事做以现代性的注解。罗南妹子太优秀了,在这样饱满的女性群像中呈现出的灵动和层次感也几乎是碾压式的。

54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看到有友邻这么评价这个故事,觉得非常恰当。“当一个女性不再通过抗拒婚姻来表达独立和自由的时候,这样的这个社会才算达到基本的公平吧。” 卡司们都非常棒,青春无敌,虽然非线性叙事有一点overcomplicate整个故事,整体感觉还是很轻快。

57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推荐

很难说这是一部现代化的古典电影还是复古式的当代电影,或许在油画质感及欢脱感觉间,主创自身也并没厘清相对统一的思路。罗南的古典气质在片中得以完美呈现,曾被乔·怀特激发的灵气重现。

60分钟前
  • Lynchman
  • 还行

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很高,而流行的居然是丧文化。19世纪的美国陷于内战,人民生活贫困,女性地位不高,但是即便如此,主人公们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邻里关系也和睦慷慨,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影片保留了那种名著的厚重感,当然也有19世纪名著常见的狗血,甜茶在这种女性电影里总是沦为渣男工具人,罗南饰演的女文青经历了由“恐婚”到“恨嫁”的“真香定律”,其他几位女性角色则各有特色,表演都很令人印象深刻。

1小时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