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暮色

剧情片日本1957

主演:原节子  有马稻子  笠智众  山田五十铃  高桥贞二  田浦正巳  杉村春子  山村聪  藤原釜足  中村伸郎  宫口精二  三好荣子  

导演:小津安二郎

播放地址

 剧照

东京暮色 剧照 NO.1东京暮色 剧照 NO.2东京暮色 剧照 NO.3东京暮色 剧照 NO.4东京暮色 剧照 NO.5东京暮色 剧照 NO.6东京暮色 剧照 NO.13东京暮色 剧照 NO.14东京暮色 剧照 NO.15东京暮色 剧照 NO.16东京暮色 剧照 NO.17东京暮色 剧照 NO.18东京暮色 剧照 NO.19东京暮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6 01:43

详细剧情

  自《那夜的妻子》后已没见这么绝望的小津。战后作品中,只这一部发生在严寒的冬季,亦只这么一部,探往破碎家庭那缺去的一员。已出嫁的大女儿没法与丈夫相处,回到父亲的家寻找避难所;未出嫁的二女儿忽然怀了孩子,夜夜到夜店等候负心汉的出现。与父亲下属私奔多年的母亲,突然闯进两女儿的生活,可二女儿打掉孩子后,再没法承受残酷的现实。戏剧化的故事在小津晚期作品中不多见,但低调的处理手法炮制了不少经典场面。母亲在辞别东京的列车上不断探头张望女儿一幕,几乎预见老人晚境将至的凄凉。豁达面对生命,是小津往后作品的出路。

 长篇影评

 1 ) 思惟菩萨

又见小津,上一回是大光明里《东京物语》,这回还是东京,还是他们一些人。

伯格曼《犹在镜中》的步态美。小津的机位就是让人们安心欣赏步姿的,镜头的切换朴素大方,步履是小津的旋律,于是硕大的荧屏更是生辉。

日本没有基督教的传统,父母与子女、父亲与女儿,小津的主题,最后总是借笠翁(笠智众)的嘴对世人说:不要担心我。

影片尾声在月台分别。木心说:我在悲欣交集处。想想,火车站便是人世间一隅“悲欣交集处”。就像两端旋律的中间不稳定不协和的过渡,火车的三声鸣笛,过渡结束,不协和音转为思欲狂的车轮快板。火车站重,飞机场轻。

谭郎拉我再看《小城之春》,中途退场,受辱

 2 ) 东京暮色

「东京暮色」或许是小津电影里较特别的一部作品,影片一开始,便能通过黑白影像中雾色浓重的街道,感到这部电影的抑郁情绪。不同于小津之前的作品中对城市风光平和的展现,这部电影似乎一开始就对准了东京更为阴暗的一面:人烟稀少的夜晚、荒凉的城区,破旧的街道、酒馆、麻将屋,一个富裕却不幸的家庭。

原节子在里面饰演这个家庭的长女,这一年她已经37岁,这位日本的传奇演员六年后将与小津安二郎的去世一起消失在银幕之上,四十年后,当人们自问今敏在「千年女优」里刻画的那位传奇女演员是谁,许多人会仍想起这个久远的名字。这一年,银幕上的她虽仍风华正茂,但已要饰演一个有幼子的妇人。她的丈夫沼田是一位编辑,结婚前她虽已有喜欢的人,但在父亲的心意面前却不敢违逆,这段婚姻或许在一开始还算幸福,但几年后,沼田开始酗酒,而且常常夜不归宿,影片就在这里开始。

在居酒屋喝完酒的周吉回到家,看到大女儿带着孩子回来,一些对话后发现了她婚姻的问题,这时二女儿明子短暂地出现。饰演明子的有马稻子那一年只有二十五岁,短暂的出场她的性格就一幕了然:心事重重,忧郁,迷惘,如同战后面临重建的日本一般,对于明天充满着不安。在这部电影中,作为女主角的孝子其实只是一条串起父亲、母亲、明子的线索,而在我看来,真正的主角,揭示了这部电影有别于小津其他电影的叛逆气质的人,则是二女儿明子。在姐姐孝子和父亲的对话中,得知明子的个性是因为母亲的缺席、哥哥的早逝、父亲的溺爱而产生的乖张,直到影片中段,观众才得知这个家庭的母亲并非早逝,而是婚内出轨与别的男人私奔后消失。

杉山春子在影片中饰演姑姑,这是电影中唯一略显瑕疵之处,这条故事线的意义是交代明子为了筹集堕胎的费用曾向她借钱,而姑姑也对于明子的婚事十分关心,在之后的场景中,姑姑拿着两份资料来向父亲和姐姐介绍为明子找的相亲对象。但我之所以对于这条故事线略显不满是由于杉山春子的表演与姑姑的角色展现出来的气质,更容易使观众误导这个做生意风生水起的女人其实对于明子另有所图,而这一猜测也在她为明子介绍相亲对象时有所体现:两位夫婿均来自于政商背景的家庭,这样的联姻对于她的生意或有帮助,但这条支线在接下来的剧情中消失,会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明子的故事很快就得以展开,一个富裕家庭却缺少母爱的少女,爱上了一个帅哥,未婚先孕,男方却不负责任,她变成店家口中走了歪路的孩子,姐姐充满了忧愁,父亲又深深自责自己对女儿不够关爱。在她来往于各路朋友间找寻男友的过程中,我们得以瞥见当时日本浮华之下的沉闷:逼仄的公寓里无所事事的赌博者,麻将屋里打发时间的人们,无不诉讼着战败以后日本人内心的困境。麻将屋中的老板娘对明子莫名其妙的关心,触发了她敏感的怀疑,几经周折之下,她得知那原来是他们的母亲。母亲的再度出现,姐姐与父亲的光明形象与自身的堕落让她怀疑自己是否是母亲和别的男人所生,相比于清楚自己确为父亲亲生,她其实更期待自己是母亲与其他差劲的男人所生的孩子,因为这样她就更为轻易地可以接受自身的堕落,正是因为“自己身上只流淌着母亲肮脏的血液”,才能为作为父亲的女儿却如此不堪找到理由,而得到母亲的否定后,她更为愤怒与不解。

在影片后半,堕胎后的她在一家居酒屋找到男友,这时一切的不满已经化为荒谬与绝望,她打了男友几个耳光,冲出门去,然后发生车祸,被撞上送往医院。在医院里,明子对着父亲与姐姐喃喃自语:“我不想死”,此时镜头中的明子并不十分虚弱,可是镜头一转,则是破败的街区上驶来一辆高级轿车,孝子来通知母亲明子的死讯。对于明子的死,母亲、父亲、姐姐都表现出一种平静的悲哀,这在另一方面是对于当时日本社会情绪的一种折射:战后千疮百孔的社会,无数因战争死去的人们,日本对于亚洲世界犯下的罪责,在普通人原本艰难的生活中只能是一种接近绝望的平静,而平静的沉默下散发出如同核辐射般危险与迷惑的真空,则构成了电影结尾明子死后二十分钟的尾声。

母亲在听到消息后,无助地在酒馆中与丈夫对话,两人决定再次离开东京,去到北海道,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丈夫似乎对于母亲宠爱的甜蜜,与父亲将要面临孤苦一人的生活形成对照:真正的肇事者可以轻松脱身,而受害者却只能坚守下去。影片结尾,母亲来到杉山家,告诉孝子自己将乘晚上的火车离开东京,母亲离开后,孝子放声哭泣,明子的逝世,家庭的不幸与母亲的突然出现又离去,让她思考自己的婚姻对孩子可能产生的影响。火车站,母亲一遍又一遍地望向窗外,期盼孝子可能来为他送行,最终孝子仍没有出现,年轻时犯下的错误,即使多少年过去也难以化解与赎还,其实在母亲的故事里,她又何尝不是伦理束缚下的叛逆者。

小津是冷漠的,面对原节子与笠智众,他总是以平和的态度来给予他们宽容。而面对这个抛弃家庭出走的女人,他却连站台的送别都不情愿给她。影片最后,孝子对父亲说,即使不情愿也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沼田或许并未因为父亲的劝说而改变,因此孝子回到家庭后,或许又要面临漫长的隐忍。这是小津式的和解,也是亚洲社会永远会选择的一种方式。三个女人,其实是三个出走家庭的娜拉:母亲颠沛一生,最终得不到孩子的原谅;明子想挣脱管教,却遇人不淑,在青春年华结束了一生;而唯一在小津的镜头里代表正确与善良的孝子,却在短暂的离开后不得不回去,继续忍受粗鲁的丈夫。

最后一幕,父亲的家已经只有他和佣人,他拿起外孙爱玩的拨浪鼓摇了几下,若有所思地笑了,影片在这样平白的场景中结束。这样的空洞的镜头,像是脱离了电影的叙事,为观众打开一扇窗,而窗子里的,是父亲余生孤独、漫长的生活。

 3 ) 绝望中的乐观

小津的代表作之一,却与其它小津代表作的温馨或者写实不同,这部电影展现的颇有点青年亚文化的残酷冷艳,小女儿在堕胎和母亲突然出现的刺激下,深深感受到自己的双重被抛弃,在绝望中遭到车祸去世,在医院,女儿有了求生的欲望,然而为时已晚,这是多么的冷酷,仿佛一个我们不认识的小津,小津的点题在末尾,单亲的爱无法满足孩子情感的需求,这似乎是小津自己对父亲的抱怨……一切镜头和风格,还是那么的小津,但内容却有点颓废,想来,57年,高速增长的经济下,日本家庭的崩塌依然显现,人们之间越来越疏离,这是小津对家庭产生了深刻的思考,父亲的两个女儿都不幸福,父亲的妻子私奔,他的家庭不幸福,大女儿和丈夫不睦,家庭失败,小女儿与男友不和却怀了孩子,三个主角都是道出了凄凉,然而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丝希望,那就是父亲的乐观,也看到了原节子的努力,即便她并不抱太大诉求的回家,这虽然不够现代,却是日本传统的大家族理念,那就是家庭是核心,孩子是核心,由此可以看出,小津在家庭伦理上,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但是他又是开明与现代的,电影没有做二元对立,对曾经离去的母亲没有做出丝毫批判,母亲最后远离了,逃离了伤心的东京,她身边没有孩子陪伴,这或许已经是报应,但是小津还是给了这位选择自己命运女性以尊重,这便是小津本身的矛盾性,他是家庭伦理的卫道士,却又支持个体为了自己幸福的追求,这或许也是小津的牺牲与追逐之间张力的所在……影片也映射了中日关系,母亲的新丈夫要去的地方是满洲,显然,电影展现的不是拍摄的57年,而是中日战争时期,这便也可以做些联想,在战争的雾霾下,人们确实是绝望且不堪的,还有一点也在影射战争,那就是配乐,如此轻快激进的配乐,很像日本军队中播放的歌曲,即便在小女儿去世时也在播放,这是多么大的讽刺,战争中的日本,像一台机器,一味的前进,却已无法顾及民众个体的生存状况……我想现实中的家庭问题套在了战争中的绝望之中,这或许是小津对二战、对日本现代社会问题、乃至冷战的思索……

 4 ) 小津安二郎影展 —— 东京幕色(1957年·黑白)

雾重。云冷。夕暮。
人杳。衫湿。严冬。
  
《东京暮色》就在这低沉的调子中缓缓拉开序幕。这怎么可能是小津电影呢,我仿佛看到希区柯克那老头在画面背后冷竣的眼神。我仿佛听见徐讦先生《鬼恋》里幽幽的声音传来:“人,给我一支烟。”我仿佛读到王小波在《绿毛水怪》中借陈辉之口吟出的诗句: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
  
评论也说:自《那夜的妻子》后没见这么绝望的小津。战后作品中,只这一部发生在严寒的冬季,亦只这么一部,探往破碎家庭那缺失的隐痛。前一部《东京物语》就道尽苍凉,这么巧,偶然排列的下一部,就是苍凉走到绝境的《东京暮色》,而它们拍摄的时间,差了整整四年,不经意的偶然于是被抹上一屡“神喻”的光芒。
  
《东京物语》无疑是哀伤的,人生坎坷冷漠失意一路行来,也不乏亲和的关照;《东京暮色》却一直走向夜和命运的最深处,憾恨难消。望着屏幕上黑白灰三色纠结的暗沉,寒气逼人来,人在梦中游,深一脚浅一脚,满心都是泥泞。让我回想一下,小津电影里讲过多少种人生啊,苦乐甘甜,桩桩件件,家庭的构造都是相似的,可正如奥斯丁所说:“人本身变化那么多,你永远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出新的东西。”
  
又是父女的相依为命。笠智众这次有两个女儿,原节子扮演的大女儿孝子已婚,可婚姻不幸,不声不响带着孩子回了“娘”家,二女儿明子刚大学毕业,在学英文速记,可近来闷葫芦似地满怀心事、情绪低落。寒冷冬夜一个问题家庭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痛,都独自舔噬伤口,迷雾什么时候能够消散。
  
小津碰触了那个时代罕见的社会问题:未婚先孕。小女儿闯下大祸,可一起作案的同伴却不见了,苦苦追寻的过程中,她去到男子可能出现的所有地方,从这些地方就能看出男子是个什么样的人:酒吧、麻将馆、打工的小食店。没错了,清贫,又在都市繁华中学坏了的小子,登徒子负心汉的最佳人选。妹妹的寻找大抵是没有结果的。小津的镜头随妹妹四处奔波,在妹妹离开后稍事流连,记录下人们对她的闲言碎语。这就是人生的严酷了:自然界的寒风吹来可以缩下脖子拉紧衣领;人生的寒风吹来却只能任凭蹂躏、遗世孤立。
  
果真有希老头的“幕后指示”呢,伴随妹妹的寻找,另一桩秘密浮出水面:妹妹常在那里守株待兔的麻将馆的老板娘,仿佛很熟悉她的家事,据说以前是她家的邻居。小津无意拍一部悬疑片,事情很快水落石出:老板娘正是姐妹俩的亲身母亲,又一个“落跑母亲”的故事。用一个“又”字是因为从很早以前我就注意到:日本影视剧常常涉及这样的题材,《找死的爱》一文中提到的《青鸟》,理森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落跑母亲”,或者叫“逃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也许日本民族性中绝然的一面容易使人走极端?抑或礼教束缚下的人生不允许有丝毫差次,否则就只好破罐破摔?没有答案,可“逃妻”毕竟是太沉重的话题,离开的和留下的,人生都遭受重创,一生无法复原。想想三毛那篇轻松诙谐的《警告逃妻》,罪名的揶揄无伤大雅、佯装嗔怪;罪名的坐实却是一条不归路,等于从此把自己丢给了命运、肆意摆布。
  
究其根本,这其实是个《大浴女》的故事:一样是父亲在外地家中出现另一个身影;一样是母亲在两个孩子眼皮底下出轨。不同只在于当事人的胆量和选择,《大浴女》中的章妩选择了留下;《东京暮色》中的母亲选择了出走。结局怎样呢?母亲一角的缺席造成孩子永远的心灵残缺,可有父爱的关怀,女儿的成长也不无幸福;相比之下,父母双全地相互折磨可能杀伤力更大,小跳小帆的变态,小荃的死,都“归功于”父母好心好意地委曲求全。从一开始就错了,我们讨论的,只不过怎样避免之后一着走错、满盘皆输。可实际上,错了就是错了,不如承认它直面它,接受它锋利地挑衅、狂欢地践踏,否则不会归于平静。《大浴女》里的父母、女儿们错就错在心存侥幸吧——对人性的善和宽容。《东京暮色》中的母亲,我倒觉得她态度从容、不卑不亢。错了她认,错误导致的坎坷她也认;女儿的指责她认,对女儿的期许她也认。明知自动弃权还要自取其辱,这就是错误酿成的苦酒啊,她不能不认。
  
麻将馆在影片中是一个重要场景。小津电影里常出现打麻将的情节,是后来的日本电影所没有的。那么说日本战后曾流行过一阵打麻将?之后式微了?为什么衰落呢?不得而知,但至少小津电影记录了这样一个历史特色:《早春》中的丈夫沉迷过一阵打麻将,《秋日和》中同事们出去旅行也靠打麻将消遣,甚至《晚春》中的学者父亲还和帮他校稿的助手谈起打麻将,父亲一时技痒,要求女儿再去叫个人来凑上一桌,被女儿给拒绝了。到了这部《东京暮色》,连专门经营的麻将馆都出现了,电影里通过人物的零星对话表达出社会对这种地方的看法: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所以姐姐孝子听说妹妹明子去过麻将馆,责问她道:“你怎么会去那种地方!”连经营者本人老板娘,也对明子说:“这样的地方你不经常来吧?那就好。”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逃妻”们不得不承担的命运惩罚:边缘化和底层化。
  
这就是整个故事的基本轮廓了。难怪小津把故事安排在寒冬的季节,小津电影人物惯常的微笑也被冻住,这样寥落的笠智众,这样忧郁的原节子,何其罕见。寒气无处不在,喝多少杯酒都无法驱散似的(剧中人仍旧不断地在喝酒),而明子,也终于喝下她此生最后一杯酒遇车祸身亡。“了若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这结局也不坏,至少干脆,只有年轻才承受得起。
  
我特别记得《阮玲玉》中刘嘉玲饰演的黎莉莉,总拿捏不准电影《小玩意》里那句“我要活!!”台词的情绪,戏中戏的刘嘉玲在影片中不断练习,开玩笑也不忘喊上一句。明子弥留时候也这么说过,语气幽噎而微弱。凡痛苦的生灵走到生命尽头我都由衷为他们高兴,这是我绝对真诚的“无情”。影片看到这里也是的,我松了一口气——为人生无处可逃的寒冷,为整个冬天的寒冷,为一部影片的寒冷——都过去了。
  
果然,黑白灰三色的画面豁然开朗,也许正因为没有色彩的干扰,黑白片中光线的感觉格外敏锐。但我宁愿在黑暗中多耽搁一会儿,因为那是全片的闪光点:失去任何期望(应该叫奢望更合适吧)的母亲决定离开东京,跟一起生活的男人奔赴苦寒的北方,此一去,应该就是永别了。临行前,母亲前来祭奠明子,姐姐孝子用坚定的沉默拒绝了,母亲没有勉强。清晰地提出请求,无奈地接受现实,然后安静地离开,霍桑告诉我们,这是受辱之人保持尊严、唯一的方式。然而还是放不下,夜晚的火车站,母亲打开车窗,探头张望,这个镜头一直在母亲和车站上送行的人群间来回切换。我的内心无比矛盾:和母亲一样期盼看见孝子的身影,下一瞬又推翻这个假想,真见到了,我会对小津失望!镜头为什么这样长啊,为什么要考验人的忍耐力啊,无论对银幕中的母亲还是对银幕外的我,都是煎熬。。。。。。
  
人生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吧,片末,独自的父亲在角落里发现孙女落下的拨浪鼓,把玩着,叮咚叮咚,终于笑了。小津的镜头长久注视着冬天没有树叶的枝干,我想起聂鲁达的诗句: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5 ) FIFF14丨DAY7《东京暮色》:战后日本的灰色生活

第14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7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东京暮色》,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劳苦大众们能过且过的评价了!

松野空松:

仍然不习惯小津的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演。

Prometheus:

在小津的维度算是太过狗血了点,一场关于小女儿的成长教育。

欧.尹:

可以感受到影片中的情绪,好像一杯淡茶,散发出幽幽茗香。但欣赏不来。

coco:

战后的阴郁生活,戏剧化的命运一再打击生活的信心,家庭的变故需要直面的勇气。

Her Majesty:

多看小津的电影,对影像的感受力和人世间情感的洞察力都有帮助。口味最重的小津。

我们敏熙:

这部里父亲角色在结局前倒是很无力的感觉。虽说这部有这么多抓马,但是力度却不太够。结局的不够有力果然还是因为父亲角色在影片前面部分铺陈不够吧?

果树:

从第一幕,电影就一直笼罩在阴郁的氛围下,并且一直到最后都没有为这种阴郁找到出口。时间上有点过长,尤其是前段的铺堑。感觉直到中段往后才渐渐有了叙事的节奏感。

Pincent:

小津也是挺锋利的,相对剧情较多的一部,没那么含蓄克制。“我不再喜欢东京了”,原生家庭的母爱缺失永远地影响了一个人的命运,悲凉的背影,误会隔阂给整个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变故,只有父亲啊,不得不经历终将到来的孤独。

法罗岛帝国皇后:

很小津安二郎:小女儿的死亡——《东京物语》;老太太的骤然离世、大女儿的离去——《秋刀鱼之味》女儿的风光出嫁、母亲角色的缺失——《父亲在世时》。母亲的英年早逝,渣男很典型的霓虹靓仔,寥寥几笔就把有吸引力没担当的小崽子演的出彩。

子夜无人:

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松散,从《东京物语》里那个永远都觉得很远的、够不着的东京,变成本片当中我就在这里、却不知自己可以安身何处的东京,而小津电影里人物的表演状态和角色的生命历程又永远是拧巴的。演员纷纷像那种按一下肚子就会说话的声控玩具一样麻木、机械、呈现被操纵感,从头到尾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但角色身上发生的悲喜交加却有着最逼真的底色,由此便形成天然的矛盾,在他不同作品中因为两边程度的倾斜,而时灵时不灵。

米米:

战后作品,还发生在严寒的冬季,有人说,小津安二郎很绝望。战后的日本发展的太快太快,大幅冷峻的“新场景”,和极少温暖的“旧场地”;努力融入的中年,备受压力的青年,迷茫痛苦的少年。在这种快节奏中,小津的“故事”也没有给这家人“喘口气”的机会。矛盾,迷茫,痛苦,压力,麻烦,一件接一件的出现。这是“小津的绝望”,东京的严寒冬季,“太冷了”的是心。一个温暖的人,是怎样看待“绝望”呢?从小津爱用的“碎碎念”,到每天早晨,太阳依旧升起,每个人会因为面对“自己”和别人产生“关系”,也会因为这样的“关系”去做出“改变”。小津总能在平凡中找到温暖的各种影子,并抓住她,“敲打”着每一个人。所以小津并不绝望。这片用了很多很多的背影去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简单”的一个背影,包含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FIFF14#DAY7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6 ) 养育孩子,非常困难

父亲外地工作,母亲出轨,父亲回来带孩子外出,回家发现妻子已经跟人私奔。多年以后,大女儿已经有了孩子,二女儿未婚先孕,母亲却回到了东京,还不断的打听二女儿的事情。说悲剧因为妈妈而起,也不正确。二女儿的问题主要在于冲动以及不跟家人沟通。自始至终她的家人都不知道她的遭遇,不管是父亲的问询还是姐姐的关心,明子都不要,她认定这是自己应得的。只在最后,她终于说出我想重新开始,可惜一切已经晚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父母和孩子就变成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大女儿面对父亲的追问,也没有说自己和老公是什么问题,父亲去问女婿也没有问出啥来。女婿觉得这不是问题,女儿觉得跟父亲说了父亲也不会明白。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呢。 日本男的真喜欢玩弹珠游戏啊,银时也很喜欢。

 短评

9.3;原来有些悲伤无法与泪水相连

7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这么多部看过来,原来这部才是小津最极端最悲伤的一部,父亲与女儿的设置虽不再新鲜,但以往小津电影里并不多见的戏剧化剧情却在这部片里比比皆是,妻子跟着别人跑了的丈夫,虽出嫁却仍过着平淡生活的大女儿,怀有身孕却被负心汉抛弃的二女儿。父亲独自玩钢珠那段以及母亲在车站等大女儿那段同样心酸。

10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2018.6.17 重看。山田五十铃神样的演技,甚至可以说,论哭戏,她有多好,原节子/有马稻子就有多不足。山田五十铃的背影和笠智衆的背影演技截然不同。今个儿是原节子98岁生日,也是小津大银幕第三部。痛哭不止。

12分钟前
  • vivi
  • 力荐

孑然一身的父亲孤独,夫妻失和的姐姐孤独,有巨痛不与人言的妹妹,从小孤独。是什么让当年的母亲抛弃儿女,离开身份体面性情温雅的父亲,与前后几个情夫浪迹天涯?恐怕是销魂蚀骨的孤独。姐姐把这些孤独归因于母亲的缺席,但明眼观众知道,她自以为是的牺牲,何尝能拯救女儿于她未来的孤独?杯盏前的敷衍,牌桌上的笑谈,三言两语,极尽人间凉薄。所有尝试都是一个徒劳,所有挣扎都是一个绝望。生儿育女,是孤独的延续,悲剧的轮回。姐姐那段“未来多少幸福等着你”云云的劝慰何其苍白。在凛冬暮色中,只能像母亲那样抓住身边那个谁暂且喝酒取暖,或者像父亲一样,淡淡说一句“这样啊”。

14分钟前
  • La Bayadère
  • 力荐

孤独的父亲玩着拨浪鼓,再也不喜欢东京的母亲火车里凝望窗外,为了孩子正常成长不得不回到丈夫身边的大女儿,浪费生命到最后想重新开始的小女儿,死在意外里的儿子。如此绝望。还好有众富多才的配角们稍稍为缓和。

19分钟前
  • 推荐

很闷吗?不觉得,反倒觉得剧情太过戏剧性,倒不如小津之前的电影那么细腻,那么能冲击我的内心。静止的影像、低位的镜头,永远没有什么大起大伏的矛盾冲突,影片中最激烈的冲突也就是有马稻子怒扇渣男友两巴掌那里,依旧是小津的风格。原本一个8点半的黄金档伦理故事被拉长成两个小时,漫长而别有韵味

23分钟前
  • scofieldd
  • 推荐

之前看的小津的电影在情感上极为克制隐忍,东京暮色相对情绪波动比较强烈且戏剧化的!主题讲的是破碎家庭造成的人物情感缺失的悲剧。镜头、画面整个基调如同电影名字一样让人觉得昏暗、悲痛甚至绝望。只是也许用现在的心态来看不太能接受结尾姐姐为了孩子而回归已无情感的家庭的选择。

26分钟前
  • 萌发奇想
  • 推荐

明子打胎后回到家,瘫软地坐在地上,猛然看见正蹒跚学步的道子咿咿呀呀地向她走来,她惊恐地用手捂住眼睛,念叨着“不要”;然后躺在床上,听着不知情的孝子说起姑姑替她物色的相亲对象、婚姻、生活,心里不知流了多少血和泪,却依然死撑着那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这一幕,好绝望。

28分钟前
  • levitating
  • 推荐

2019.05.04→2020.02.23:黄昏时分,终于拾看《东京暮色》。—— 母亲外遇离家出走,姐姐夫妻不和回父亲家暂居,妹妹未婚先孕选择堕胎……即使是戏剧感挺足的故事情节在小津安二郎沉着冷静的镜头语言下依然只是有条不紊地内敛叙述,不过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还是感觉有些抓马。在经历这些事后,孝子决定回丈夫家,父亲问她:你回去能和沼田好好相处吗?她回答:我会尽力。即使不行,也要努力。→ 如果父母不和乃至常闹矛盾争吵,孩子虽然父母双全也挺难幸福吧?

3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重看#虽非嫁女,仍以女儿的离开收尾,老无所依的背影昭示着永恒苍凉的人生况味;给予了你那么多的爱,仍是无解的寂寞,母爱的缺席让她裹挟着全世界的恨意,努力挣扎的新生如暮色四合,调子悲凉沉郁,直如沉坠夕阳,很快就要沉入无边的孤独光景中去,至此小津告别黑白光影;车站山田五十铃翘首赛高。

3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小津最后一部黑白片,也是最阴郁的一部。”我不再喜欢东京了“,家庭彻底崩坏,虽然通常被认为是失败之作。全片无运动镜头。剧作上还是弱了些,用前一个小时布局不能不说是太慢了,沉闷。音乐用法属于音画平行,灌得太满了。原节子还是洋溢着圣洁光辉。《寻找小津》里的弹子房+《咖啡时光》之未婚先孕

34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见识到了小津的伟大,那些很庸俗的故事被拍得如此沉郁、悲凉。世事皆有缘法,人生几度冬深。

38分钟前
  • 秋熙
  • 力荐

并称映画“四大女优”:原节子 山田五十铃演绎母女搭配,应该说是最近看的小津导演电影里比较伤感的一部;一直以还原温馨家庭为主题的小津电影,在导演后几年发生了个别影片的变化,原节子出演的姐姐孝子一角已经出嫁生女因和丈夫闹矛盾回“娘家”小住,早年离家出走的妈妈留下了一个妹妹和在银行工作的爸爸,妹妹爱上了一个不负责任的负心汉,未婚先孕,整天价找这个小白脸,而那个男子总是各种借口躲着不见妹妹明子。私奔在外的妈妈突然回到东京就在他们附近开了一间麻将馆,她也到处打听两个女儿的事情,纸里包不住火,终于,姐妹二人先后知道了这个女人就是她们的妈妈,妹妹在堕胎后身心俱疲,终于,在和“妈妈”摊牌后失足被撞身亡,而被噩耗打击的妈妈也准备离开这个伤心之地,再次远走他乡,在火车站,她依依不舍的在车窗前到处张望,没有看见人

39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推荐

父亲默默旁观了一会,发现这电影里父慈女孝、安稳静好的,便问道:这是谁拍的?儿子: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父亲趁机感慨诱劝道:这导演不错啊!你看结了婚成个家多好,又温馨又和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要明白导演拍这个在倡导什么~。儿子:这导演一辈子都没结婚。父亲:…

43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2018SIFF。「多元素」的非典型小津电影,两代人亲情的隔阂与梳理、夫妻关系、两性关系,最后解决方法依旧是传统的「隐忍」,甘为配角的原节子在目睹了父母、妹妹的悲剧后决定回归家暴的丈夫却是更大的悲剧,笠智众最后又露出招牌式的「小津微笑」却让人无法轻松,「我不再那么喜欢东京了」。

47分钟前
  • 451½°F™
  • 力荐

三重丧子之痛:久未谋面的、从未见过的、刚刚相认的。两代人的多起不幸婚姻或恋爱,导致孩子承受亲情缺失之苦,悲伤之情溢于言表。同样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小津又一次提炼出了家庭亲情中的共通样例,略微言情狗血,也是增强了剧情复杂度,有了些许悬念感。最终让原节子饰演的姐姐选择带孩子回到丈夫身边,也是悲剧之后的一种无奈,婚姻家庭有时也只得如此坚忍维系。

52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力荐

妹妹太好看了,CC封面的她。最后真是忍不住随着原节子一起泪崩啊。虽然剧情有点韩剧味,但这片子的悲绝对是深入骨髓的。看到最后一秒,都没有等到春天到来。

56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相比起其他季节,选择在秋季观看小津安二郎的作品的确会更有感觉。小津像我们的熟人,每次和他相处,聊的都是不变的日常事。就像工作后,穿过列车车站,走过一系列广告牌和门店,在常去的小酒馆碰上,不经意的对话总是关于家长里短,他要退休了,他要嫁女了,又是浅谈即止的,间或沉默,像家人之间的无法被填补的空隙,再点份烤鳗鱼如何?再续一杯酒,暖气腾腾,这样坐着,在夜晚,悲伤逐点流露,秋意渐浓,倍觉孤独。

60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依旧是岿然不动的低机位,却哪里有平和简直是残酷。堕胎回家后与孩子的正反镜,麻将馆八卦闲人的冷嘲热讽,拉面店外的事故和无动于衷的男人。毋忘父女相依,原因母亲和兄弟姐妹的缺席。我不想死,我想重新来过,活得好一点。

1小时前
  • 蔚七于
  • 推荐

杀人于无形的典范。全然的沉静和优雅,观者完全感受不到剧情、构图、剪辑,一切手法都不存在,但却无时无刻不被悲观包裹,只有剧终之后细细体味,才明白三个主要人物的线索纵横交错,编制出人生婚丧嫁娶的绝对和必然。天才让你看完之后马上惊呼神迹,大师让你看完之后五十年泪流不止。小津无疑是后者。18.12.3 重看,不断复现的时钟、玩具,还有悬浮的灯,都是极为重要的意象。两个姐妹对应两组母女关系,一个全然失败,一个试图挽回失败,家庭在彻底解体同时也意图重组。光压得非常低,人物进出光线,就像是一场有一场残酷的曝光,整部电影就是在这样曝光的残酷、旁人玩笑的残酷和小津近乎残酷的镜头中构建起来。

1小时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