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日本剧日本2019

主演:阿部隆史,中村勘九郎,绫濑遥,生田斗真,杉咲花,永山绚斗,胜地凉,竹野内丰,中村狮童,夏洛特·凯特·福克斯,古馆宽治,泷正则,杉本哲太,大竹忍,役所广司,北野武,桥本爱,山本美月,满岛真之介,川荣李奈,荒川良良,小泉今日子 Ky?ko Koizumi

导演:井上刚,一木正惠,西村武五郎,大根仁

 剧照

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2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3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4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5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6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3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4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5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6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7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8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19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6 01:09

详细剧情

2019年大河剧时间从日本首次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1912年到上届东京奥运会的1964年,时隔33年再度聚焦近现代历史,以“日本与奥运”为主题,走全新创新路线。

 长篇影评

 1 ) 观后感

第一次看完一部大河剧,真是好漫长的旅程啊。

前24集以日本马拉松之父为主角的故事我比较喜欢,一方面有东亚国家都可以共感的部分,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只能派出两名队员,面对强大的西洋选手也没拿到任何奖牌,但这却是走向世界重要的第一步。而且运动意识逐渐的进步也非常让人热血。

另一方面金栗四三淳朴又一根筋,可以说是热血故事里最经典的主角了,所以他的热情和苦闷都很容易传达出来,泪点和燃点说来就来。

后23集虽然刚开始以风风火火的河童作为主角以制造节奏感和笑点,但不幸的是这个时期的故事太难了,既不好笑,也没有感动,还不热血,甚至我们看着心情也复杂,只剩下沉重了。若说这个部分的精华,就是河童拼命坚持运动不与政治挂钩,奥林匹克是和平的盛典,却也无法改变它的走向。所以最后几集的申奥原本应该是热热闹闹的喜事,结果政治家插手变成了玩弄权术的无聊对战,成了最没意思的几集。

不过我很喜欢这个结尾。之前去维基看了四三的介绍,觉得他有一个故事特别有意思:当年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跑马拉松到一半失踪,也没有弃权,54年后收到斯德哥尔摩的来信,邀请他将当年没跑完的比赛跑完。七十多岁的他跑到了终点,创下了马拉松比赛最慢的记录,54年多的用时。剧中用了他接受采访的话作为结尾。一个因为生来体弱而跑步上下学的孩子,跑着跑着,竟跑了一辈子。

 2 ) 献礼大剧也不妨碍它优秀

第13集 复活

前面十一集都在酿造一个传统的英雄主义故事,陪跑的男二恰到好处地低落完毕,远程家乡友人同学殷殷期待,编剧故意把落语家的奔跑练习准备首秀跟赛场上的运动员编织在一起,层次分明、气氛完美,结果竟然在高潮处当头一棒。我整个人都从虚构故事里清醒出来了,啊咧,历史上真的是这种憋屈的结局吗?那么历史故事真的不太给面子啊。

13集让整个故事线都发生了有趣的旋转,再也不是“大家一起抱着纯纯的愿望期待着胜利”,而是“最糟的事情总会发生”墨菲定律。当所有目光投向“那之后呢”,才是真的在考验编剧。

结尾小短片在国外这几集都做得异常令人感动,摄制组真去拍了当时的那个命运的分岔口,现在已经是大马路公寓楼;摄制组真去了里斯本,拍下纪念拉扎罗的马拉松比赛、研究他的学者、甚至是那条拉扎罗之路。每个小短片的素材其实都可以扩充为30分钟正经电视片吧,心血可见一斑。

而所有那些叙述文字都源自四三君的日记,开始被他的人格所打动。

第24集 播种者

关东大地震成为两条故事线的节点,在体育场灾民营举办复兴运动会,金栗四三带着所有人跑跑跑跑出来,上了跑道,看台上闪过了60年代的叙述者落语家。一切都严丝合缝,体育史跟自然灾难捆绑交织,也为之后更大的时代灾难作了铺垫。

第28集 奔走在大地

田畑政治的人物形象塑造极其浮夸,路飞式的无脑男主,刚好与金栗四三那种憨厚老实男主形成两种截然分明的典型代表。但是这种过分浮夸的表现多看几集难免还是令人脑袋疼。我在转换故事线之后停了几周没看。再次拾起来便是满洲事变,啊,大河剧的立场已经从男主与朝日新闻社和首相犬养毅的故事线显露无疑。时代黑霾已经在天边了,洛杉矶奥运会竟还一片喜气洋洋。着重刻画这种对比很讨巧。

两个主角在嘉纳治五郎办公室作交接棒时的那场戏,脑中完全浮现武士交汇的场景,金栗四三所代表的开荒者一代和田畑政治所代表的功利主义一代,是体育、更是大历史。

第29集—第31集 加州之梦—淘金热时代—世界之巅

后半段小高潮非常精彩,用三集篇幅详细描绘二战前最后一届奥运会日本游泳队的巅峰时刻。广播电台的实感转播、报纸号外和落语家戏说,三种间接叙述媒介和影视的直接叙述穿插,华丽至极。

大横田的急性肠胃炎与疝气虫的落语片段,简直是神来之笔。林遣都对表现“优秀败犬”的拿捏实在是棒,层次感比其他辅助角色明显深厚许多。他当年在《火花》里颓丧奋力的模样是进入我个人日剧TOP10的,所以刚出现时还担心他不会就是来跑个龙套吧。

疝气虫落语的表演者柄本时生真是近些年来冒尖的年轻甘草演员,长相太丑以至于反而赋予其表演一种独特的破碎真挚感。《全裸导演》看他出来我特别开心。一查发现他也是老牌演员的儿子,呀巴黎。

第36集 前畑奋游

最后的黄金时代,用了大半集篇幅详细描述柏林奥运会女子蛙泳决赛,蒙太奇几乎与真实比赛时长一样,田畑政治演的太好了,那种四处看颜色又按捺不了内心激情的状态。是啊,谁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大团圆励志故事呢。

作为大河剧,对1936年那届为奥运历史抹上黑色的雄奇柏林奥运会场面氛围的整体刻画相当出色。在柏林也使用了和在洛杉矶游泳队巅峰比赛时一样的蓝绿色滤镜,但有更多的强烈光影对比,更多人物大特写、超慢动作,凸显着乌云压顶的心理气氛。

另外在前一集讲到终于夺冠的朝鲜籍马拉松选手,这作为整部日本奥运历史重要线索的交代,委实显得憋屈而五味杂陈。尤其是我想起在某本个人史中读过,战后日本根本不承认当初以日本兵身份被派去中国战场的朝鲜籍士兵,无视他们的战后索赔和诉讼。具体来龙去脉如何我并不清楚,但这种屈辱而辉煌交织在一起的时刻,真的连电视剧都无法挽救——于是编剧强行将其掰成足袋鞋店的胜利。

第39集 怀念的满洲

收拾起两条故事线,终于打了结。战争—奥运—落语,悲剧的结尾放在从开篇起就一直贯穿的两部落语名篇《居残り佐平次》和《富久》上。好的喜剧人终归还是可怜人和失意人,心破碎过,但还通晓着别人的破碎。

第43集 救命!

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暗线便是“政治不能干预体育”。这种乌托邦的天真理想对于从小看惯举国培养体制故事的我们来说简直幼稚到爆炸。但还是被热血漫画般得打动了。战争过去了,日本开始复兴,奥运举办权合情合理,以为万事大吉的时候却蒙上政治家的黑影。全世界的冷战格局所有人都是牵一发动全身、敏感兮兮、万事万物都被政治化。这一集花这么多篇幅讲1962年雅加达亚运会,原来就是想展现理想主义者在各种势力的搅动下,怎么面对“坚持原则运动第一却会因此失去梦想中的东京奥运会主办权”和“为了保全东京奥运会而背弃原则信念屈服于国际政治压力而罢赛”这样两难的抉择。此时突然意识到,也许整个大河剧的主旨并不是简单在为2020奥运造势,也许一切的内核还是想要呼唤回归那个完美的理想的却永无可能达到的奥运精神。

第47集 时间啊停止吧

最后一集收束全部线头:前奥运时代和后奥运时代的两个旗手是贯穿奥运会内部的动线,落语家和年轻徒弟是贯穿奥运会外部的动线,两个线头的交集是“跑”。最后两集描写火炬手的段落也不由自主传承起“跑”和“沉重历史”这两项关键点。而本集前半段依据叙事时间撸了一遍开幕式全程,日本队入场时与二战时同样场景大雨送走战士的场面对比,着实令人唏嘘不已。后半段把落语故事讲完,又让“富久”再次登场,精神气没有乱掉。最后尾声直接上历史素材,金栗四三重回斯德哥尔摩跑完了历时”54年8个月6天5小时32分20.379秒”的马拉松比赛。我觉得这个结尾应该就是最开始决定好的,漂亮极了。

里面关于印尼退出比赛的小段落,再次体现NHK和主创的立场。维基百科:“印尼因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中华民国参赛,而被国际奥委会开除会籍,为此,印尼拒绝参加本届奥运会。”

我看着每一个关键的年份节点时都难免会回想当时的中国历史进展到哪里了,维基百科比电视剧还要好看:

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华民国代表团准备返回台北的前两天,射击队队员马晴山透过东京华侨总会寻求政治庇护,之后返回中国大陆的家乡。后来他以辽宁省体委副主任官衔退休。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1952年赫尔辛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第48届年会上终于取得了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资格。但是由于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一行40人赶到赫尔辛基时,大会已进行了10天,故而只赶上男子游泳的一项比赛和最后的闭幕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全程参加奥运会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与此同时,中华民国重返阔别了三届共12年的夏季奥运,首次以“中华台北”名义参加夏季奥运。
开幕典礼中国代表团及中华台北代表团入场时,背景音乐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该旋律中华台北方面称为《国民革命军军歌》)。

每一条都可以写一出史诗剧本。

而历史继续往下演是什么?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0年亚运会(表妹的名字就来源于此),2008年北京奥运会。

这就是我为什么看这部献礼大剧。

谢谢8月31日全身起过敏疹子时在湿热上海与一位台南姑娘的聊天。

 3 ) 35集

#韦驮天:东京奥运物语# ep35 这集让人心理很不是滋味啊——

日本期待已久的马拉松金牌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日朝合并后由朝鲜选手获得的,选手在领奖台上才知道会奏国歌升国旗,奏的自然是日本国歌升的自然是日本国旗,显然不可能去展示朝鲜选手国破山河在的内心,于是只能嘻嘻哈哈地说是足袋店老板的胜利。。。

赛前对于194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投票,中国奥委会代表面对中日关系极其紧张的局面却出于东亚人要帮东亚人的心理把票投给了日本,并说出了“体育与政治无关”的话(非常想了解中国代表的真实想法有这方面的书或纪录片吗),日本成功获得了奥运举办权;结果下一年七七事变爆发,1938年中国代表强烈抗议,长达八年的侵华战争以及二战的全面爆发令这届奥运最终无法召开,这应该是下几集的播放内容了,下周看NHK怎么展示这段历史。

体育和政治无关,不代表奥运会不和政治有关吧。。。

韦驮天不算成功的大河,但意外地让我补了一点奥运知识(虽然我并不喜欢奥运会)。没想到当时日本游泳这么强,能够制霸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日本代表在投票前的最后一次发言中提到奥运也应该到非洲、大洋洲、亚洲开,但是至今也没有进入非洲。

可能这也是我不喜欢奥运的原因之一。

 4 ) 奥运版的《坂上之云》

去年的这部给东京奥运会献礼的大河剧,本以为会是应付公事般的敷衍,没想到却拍成了近十年间最好的一部大河剧。本剧不仅在质量上是《坂上之云》后最优秀的一部大河剧,同时无论是在所传递的情感或是叙事结构上,都与《坂上之云》极其相似。

《坂上之云》是NHK十年前拍的一部特别剧,讲诉日本如何从明治维新时的小国,通过两场战争,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本剧则是从奥运的角度,去讲诉从日本首次参加奥运,到两次成功申办的过程中,日本从不被世界认可,到逐渐被认可的过程。相比战争中难以避免的民族主义,奥运会所承载的民族主义更加温和,编剧也有更多的空间去描写,而不用担心高涨的民族主义被解读为军国主义。

不同于传统的大河剧,以人物为核心,去讲诉其人生不同阶段的历史事件,这种模式会因为每个人物都不可避免的有着人生中的低谷,而面临无故事可写的尴尬境况,16年的《真田丸》和19年的《西乡殿》都有着各自的改进方法,但也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但是这部不再以人物为核心,而是以事件为核心,虽然最终仍然要通过核心人物去完成叙事,但人物的低谷,以及与事件无关的经历可以完全剔除,保证了叙事的完整性,也避免了之前部分经历无内容可写只能瞎编的情况发生。因为本剧的讲诉的事件周期更长,相比《坂上之云》选取了同期的3个人物来去完成叙事,本剧则选取了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物去完成叙事:一个是第一次代表日本参加奥运会的金栗四三,一个是为日本第一个举办奥运会而鞠躬尽瘁的田畑政治,两人之间通过日本柔道之父嘉纳治五郎来串联。

而从所传递的情感上来看,前后两位主角的设置,也恰好代表了日本当时在国际上所处于的不同地位,也代表了日本国内对奥运会的认识过程。前期的金栗四三只是一个单打独斗的马拉松运动员,通过自己在赛场上的努力获取同行及观众的对自己的认可。而后期的田畑政治作为一个游泳领队与记者,可以带着一批运动员在赛场上证明日本的实力,获得美国民众对日本的尊重,并且让着在美日侨同样因此获得了认可。日本的第一次靠着“作弊“在质疑中获得1940年的举办权,但此时民众与政府均不表示支持,而到了1960年的奥运会,不仅举办权拿下的光明正大,国内也是一片支持的声音。田畑政治作为此时奥运会的实际策划者,可以靠着举国的支持,来让世界认可日本。

本剧在叙事上由于舍弃了人物的核心,因此可以看到对于日本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游泳队在洛杉矶的大获全胜,1949年第一次申办的成功,1960年承办的各自波折,而没有因为主角在此的参与感的多少而影响这些事件的叙事分量。而每一次的事件,所带来的强烈的民族主义的感情,在一波一波的变得更为强烈,知道最好奥运会的开幕式达到最高潮。本剧还有一大创意,就是在不同事件间的联系,没有通过角色本身的故事来串联,而是通过落语,这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来串联,非常新鲜,又普及了一次传统文化。

本剧的唯一缺点,就是因为申办奥运会这个事件其实并不那么有趣,所以前期的剧情表现可以说有些无聊,只是到最后,由于之前这些事件一次次在情感上的上升,整个剧的精彩程度在逐渐上升,最终才做到了可能是目前个人看过的所有大河剧中,最喜欢的结局处理。

《坂上之云》以日俄战争结束,开始了日本接下来的一段“辉煌“时光。《韦驮天》以1960年东京奥运会结束,开始了日本接下来的经济高速发展。拍出这种整个国家昂扬向上的状态,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羡慕。

PS.本剧的后面几集涉及到了二战,没想到NHK的历史观非常正,大方承认自己在战争中给其他国家带来了惨剧,也没有通过刻意宣扬本国民众的惨状来把自己也放到受害者之列,这种态度我已经不知道上次是在那部日本影视作品里面看到了。

 5 ) 剧末的小结

一年以来的中二与热血,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短评不够写,就在这里简单写写)

1 不仅是日本的奥运故事,也是日本体育的萌芽发故事。

① 《富久》串起了金栗、小松胜、五りん的奔跑故事。从还没有现代体育意识的荒地中慢慢跑到世界面前,并且把奥运会办到了家门口,不被理解的目光变为万众雀跃的欢呼。感谢宫九用落语串起了全剧的众多线索,在最后一集中再次做了回顾。

② 大力夸赞剧中对于女性体育发展的描绘,在前半部シマさん、网球少女、人见绢枝、前畑秀子还有后半部的女子排球,真的是太精彩了!女子逐渐挣脱拘束、自由享受运动与汗水的快乐,真的太振奋了!

2 值得思考的是,体育和政治真的分离吗?取胜的孙基祯和南昇龙看着日本国旗升起。王正廷果真投票给日本吗?(没有出处佐证这一点)印尼和朝鲜退出1964奥运会。从日本把战火烧到了中国,到在冲绳升起日本国旗还需要看美国脸色,在这些情境下说出“奥运会是和平的盛会”的日本实在是讽刺之至。听到最后最后一集运动员出场的“万岁”呼声心中仍然有不舒服,与出兵当日的“万岁”呼声遥相呼应,是想要表达,日本作为战争的受害者已经走出了伤痛?日本对战争的反思不过如是,只能借由剧集中间足袋店老板的话草草圆过去罢了。

 6 ) 我是如何看完史上最烂大河(上)

韦驮天是日本为了2020东京奥运而拍摄的献礼剧。然而它为人所知却不是因为东京奥运,而是因为它的另一个身份——史上最烂大河。

最新一集成功刷新大河最低收视率

虽然在本土收视低迷,但这部史上最烂大河却在国内口碑不错,豆瓣评分也在8.6。在经历了几天的恶补之后,我想来聊一聊这部史上最烂大河。

虽然在本土收视低迷,但这部史上最烂大河却在国内口碑不错,豆瓣评分也在8.6。在经历了几天的恶补之后,我想来聊一聊这部史上最烂大河。 于我而言,这部剧我是期待的。因为它是我最喜欢的编剧宫藤官九郎的作品。说到宫九就不得不提他的晨间剧作品海女。记得刚入日剧坑时看的第一部日剧李狗嗨,里面的古美门老师总是用「晨间剧女主」去形容他的助手小黛,当时的我对日剧了解甚少,结合小黛的表现,我大概揣摩出了这不是夸赞,并初步认定晨间剧女主具有这样的特点:傻、白、甜。这样的女孩一直是我的雷区,再加上晨间剧动不动就上百集,没耐心如我实在是入不了晨间剧的坑。可架不住身边十个人八个都说海女好,于是在b站还没有那么严抓版权的时候,我伴随着大片弹幕看完了我的第一部晨间剧——海女。可以说我是因为海女才喜欢上宫藤官九郎,他笔下的人物总是一腔热血地坚持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时看起来会有一些傻气,但这份坚持带来的感动又能恰到好处地戳中我的泪点。看完一部海女,不知道自己被小秋,被北三陆的人们感动了多少次。以此为契机,我又补了宫九的对不起青春、木根津猫眼,并逐渐成为了宫九脑残粉,因此在补完旧档后,我把他列入了我的必看名单。后来追的宽松世代又如何、监狱的公主大人也没有让人失望。所以对于这部大河剧,我也一直期待着。除去宫九的剧本,这部剧的主演们基本上在我心中也都是演技的保证,所以我一直觉得,只要这剧能拍出来,就一定会爆,然而事实也是如此,它爆了,爆冷了。

可爱的海女小秋 jejeje!

两部制作了不同的海报

金栗四三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选手,田畑政治是帮助日本成功申办第一届奥运会的功臣。这两个人对于日本奥运来说都有着重大意义。查了一下维基百科,金栗四三出生于1891年,田畑政治出生于1898年,两个人基本上生活在同一个年代,但看起来除了都是体育爱好者以外,并没有什么交集。不过剧中却通过「六人定律」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而其中的关键性人物就是落语家古今亭志生。 以一种好理解的方式来说,这部剧可以称为听古今亭志生讲故事。在讲述了日本从接触奥运概念到成功申办奥运经历的同时,古今亭志生又穿插了自己、金栗四三和田畑政治的成长,四条故事线各自独立却又有着令人惊喜的交集,共同组成了这部韦驮天。 金栗四三是一个只有一根筋的人。因为从小体弱,所以选择通过跑步的方式来强壮体魄。以锻炼为契机,金栗四三爱上了跑步,跑步不仅成为了他的代步方式,更伴随了他的一生。金栗四三篇中主要讲述了金栗四三从出生到上京,制霸日本马拉松界,作为日本代表三度征战奥运,并在退役后帮助推动日本体育发展的过程。 金栗四三一生中经历过三次奥运会,分别是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柏林奥运会和安特卫普奥运会。他为每一次奥运会所进行的准备,都可以称为“自杀式训练”。但首战即败,金栗四三不仅没有获得名次,在斯德哥尔摩的酷暑之下,他甚至没有跑完全程。作为第一个代表日本参加奥运会的人,金栗四三没有获得任何支持。不仅自掏腰包,时任日本体协会长的嘉纳治五郎更是为了能有选手代表日本参赛而负债累累。在经历了斯德哥尔摩的失败之后,金栗四三决心要在四年后的柏林奥运会中一雪前耻。即使娶了老婆,也因为害怕分心而长期与妻子两地分居。他认为上一次的失败是因为自己不够耐暑,于是在这一次的训练中,他逼迫自己在酷暑下不断奔跑,同时也通过在具有一定阻力的水中奔跑,锻炼腿部的肌肉,提高训练的难度。日复一日的辛苦训练,并没有带给金栗四三站上跑道一雪前耻的机会,一战的爆发使金栗四三期待已久的柏林奥运会被迫中止。虽然无法继续追逐奥运梦想,金栗四三仍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在整个日本奔跑着,跑到日本无路可跑,甚至准备横穿美国。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传来了召开安特卫普奥运会的消息。此时日本选手的待遇有所提升,不仅增加了代表人数,还增加了预算,保障选手们的出行。可不幸的是,马拉松没有被列为这次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嘉纳治五郎等人认为马拉松是日本唯一的夺冠希望,因此他致信顾拜旦,希望恢复这一项目,他的情求得到了回应,可金栗四三却因为在斯德哥尔摩之后的八年过度运动,体能大不如前,最后也没有获得任何名次。但日本在安特卫普运动会中并不是一无所获,网球比赛的参赛选手为他们带来了日本有史以来的第一枚奖牌。胜者得到鲜花与赞美,承载着大量希望和期待的田径运动员们却在回国后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无论媒体还是民众,都对田径代表们进行了强烈的指责。 而战败后的金栗四三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国,在屡战屡败后,他开始游历欧洲。在柏林,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女子运动。在被当地女性运动的爽朗与热情感动后,金栗四三决定回国开始女子运动的建设与推广。当时的日本多少还有一些封建,即使是上学的女性,也认为在学校待着是在耽误自己,不如早些退学去结婚。因此当金栗四三以教师身份出现在女子学校,并鼓励女学生开始运动时,学生们都以会破坏形象为由拒绝他。但金栗四三是狡猾的,他略施小计,就让学生们愿意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并成功掀起了女子运动的热潮。虽然女学生们的家长对此多持反对意见,但在学生们的坚持下,女子运动还是成功开展起来了。在女子运动如火如荼开展的过程中,金栗四三充满波折的生活终于迎来了一丝平静。但不久后造成巨大破坏的东京地震,又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冲击。至此,韦驮天的第一部分也画上了句号。 实话实说,我对体育一点都不感兴趣。这一切都要源于小时候每当我想看电视,我爸总是很霸道地抢了遥控器去看NBA。从此之后,我和体育就结下了梁子,看什么台我都不愿意看CCTV-5,即使是当年的北京奥运会,我也没有认真看过几场。只是会时不时地关注奖牌榜,甚至产生了在哪个国家举办,哪个国家奖牌数最多的误解。随着近几年运动员的曝光率及娱乐性的提升,许多可爱的运动员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我才对体育赛事多了一些关注,了解到运动员风光背后的不易。也慢慢发现每个运动员都是在用生命做赌注,即使再好的保健,再好的治疗也抵不过训练对身体的大量消耗。胜利固然是皆大欢喜的,但和胜利相比,他们不断突破自己时努力的身影更让人感动和喜爱。 金栗四三作为运动员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遗憾的,第一次羽田出征,他就取得了韦驮天的称号,并在此之后制霸日本。他总是怀抱着必胜的信念,也为此付出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努力,渴望代表日本,向世界去证明日本。然而现实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将他击败。在日本的马拉松历史上,他是传奇,但在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之上,他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可他因此而失落吗,好像并没有。在地震救灾中,金栗四三也完成了韦驮天身份的转变,由单纯的跑的最快到为了别人的幸福而奔走。可能体育过度强调竞技大家都更多关注胜负,而不会在意运动带来的快乐,那不如纯粹一些,仅仅是当做为了自己喜爱的运动而拼搏吧,像韦驮天一样。

 短评

贼鸡儿好看!咋就没太多人关注呢?令和真是不行。

8分钟前
  • 石丰硕
  • 力荐

一年份的宫九!!海女卡司太幸福!!

11分钟前
  • 先出犄角后出头
  • 力荐

先五星好评一下,前几集超级有趣了,虽然是不熟悉的时期但是一点都不影响观感而且挪不开眼睛,中村勘九郎太萌了~~

16分钟前
  • 猫小蓟
  • 力荐

全员老熟人。很热血,可追可追。

21分钟前
  • zoe
  • 推荐

先打四颗星。第一集还不错。

26分钟前
  • 推荐

越庞大的叙事结构,越适合宫九操刀,稳地一批。

29分钟前
  • 飞帆
  • 力荐

前后十年可能是拍不出比这好看的大河了。精细的结构,华丽到近乎炫技的剧本,宫九玩到炉火纯青的平行进行(主线&落语),所有的线都收回。“我们日本人在亚洲做了恶,必须做点有趣的事情才行”,“奥运会是为了激励一代的年轻人才办的”,“奥运会是和平的盛典”,太王道了,太理想主义了,对于现实来说太激进了,剧本的自由度太罕见了。收视确实不行可能也是这样过于激进的原因吧,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30分钟前
  • 力荐

精力善用 自他共栄

34分钟前
  • 喧哗君。
  • 力荐

确实蛮晨间的打光和演法 人家没说错啊 大家都好用力的大喊大叫表情夸张的喜与悲 役所广司我心 森山未来我爱 这帮83左右的我觉得他才是踏踏实实演戏的好戏之人 顺便神木隆之介的下棋之后我看他演啥都觉得演超好

38分钟前
  • (ꈍ ʚ ꈍ)
  • 还行

为了宫九来看人家的爱国教育…………

40分钟前
  • 繁花将尽
  • 力荐

有些人学了个“主旋律”又到处瞎用,就评第二集奶遥讲的话,这部剧跟主旋律搭不上半毛钱关系

41分钟前
  • 洋喵呜
  • 力荐

未来的大河剧恐怕很难再有突破此作的了

46分钟前
  • :)
  • 力荐

空前绝后的「近代」大河。尽管放送前期出现了皮埃尔泷事件,收视率持续低迷,也无妨剧集本身的优秀,宫九操刀的脚本更是证明了他依然是日本最顶尖的编剧之一。从第一集就埋下的种种伏笔在情节展开中一一收回伏线,奥运与落语的双线并进互相融合又巧妙编织出不同色彩的瑰丽风景,对于历史中的纷繁群像虽有侧重,但凡出场的角色无一不是轮廓鲜明有血有肉(我永远喜欢阿岛&小松胜😭)。从1912只有两个日本人参赛的斯德哥尔摩,到1932大获全胜的洛杉矶,最后是1964成为主办国的东京,日本用了52年迎来奥运这一“和平的庆典”,期间经历的自然灾害与战争,几代人炽热的眼泪与汗水,仿佛志生「富久」里讲述的,从日本桥跑到浅草再跑到芝,喊着“着火了不要挡路”那样,想要承办奥运的火焰,在金栗四三田畑政治嘉纳治五郎们的心中从未熄灭过。

50分钟前
  • 颜落寒
  • 力荐

好看,喜欢这个节奏,尤其是bgm ,虽然是为了卡司看的,但宫九的戏果然太对我胃口了,后面还有四十多集稳住不要飘。。。。。[不会又是一部叫好不叫座的宫九剧吧]

55分钟前
  • 十陆
  • 力荐

良心剧,推荐

56分钟前
  • Emilio
  • 力荐

热评那位拿“晨间剧”来评价刚开播的《韦驮天》多少有点不妥吧?宫九代表作岂止只有一部《海女》?宫九的许多作品里虽然夹杂着荒诞,恶搞甚至有一些日式“无厘头”但是绝大多数的故事均已先“反讽”后“励志”为主!宫九是那种极其擅长抓住故事主题的编剧,而且短篇长篇全都擅长,写过晨间剧《海女》也写过午间剧《吾辈是主妇》,都是代表作。而他故事里的荒诞与搞笑的故事情节也是为了衬托最后的情怀与感动。

60分钟前
  • 黄道吉日
  • 推荐

有笑有泪的故事,竞技体育迷会很有共鸣。传承,开拓,伴随着一代一代人之间的不甘与释然,告诉我们现在理所应当的事情是如何一步步进化,最终走到今天。宫九的大河也是绝品啊!

1小时前
  • 绿衣去2010
  • 力荐

宫九回春了,又是落语圈的合家欢,海女卡司再聚首,初话场景串联就有虎与龙既视感丨E6的剧情编织真的精妙,从30分左右开始,明治时期四三在羽田练习转场到昭和代表团回归,又设置挪移蜗行的车和足袋捷跑的老人在芝与日本桥两点相会,落语家更是用串联起两地的《富久》诙谐叙述。无论是马拉松还是落语,皆以双脚积累跬步体悟时间的流逝与距离的缩短所带来的心情变际,最终实现向目标迈进的过程,所以四三才会以“绝品”相评。至于两人是否曾在日本桥上交会已不重要,历史行进中他们都各自完成了自己的马拉松。丨十里以后的风景是怎样我不知道,但我想让他去看看。

1小时前
  • 山上风下
  • 力荐

非常日式热血了,宫九用落语表现的设定也是巧妙~

1小时前
  • 贡丸猩猩
  • 推荐

被堆卡司的恐怖程度吓到,堪称日本的《建党/国/军伟业》。但主旋律果然还是难出彩,哪怕是宫九的剧本也只能整些“规范的闹剧”,不会追下去了。

1小时前
  • 徐若风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