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的御厨

日本剧日本2015

主演:佐藤健,黑木华,小林薰,桐谷健太,柄本佑,铃木亮平,伊藤英明,杉本哲太,武田铁矢,芦名星,佐藤蛾次郎,高冈早纪,美保纯,日野阳仁,大島さと子,加藤雅也,麻生祐未

导演:平川雄一朗

 剧照

天皇的御厨 剧照 NO.1天皇的御厨 剧照 NO.2天皇的御厨 剧照 NO.3天皇的御厨 剧照 NO.4天皇的御厨 剧照 NO.5天皇的御厨 剧照 NO.6天皇的御厨 剧照 NO.13天皇的御厨 剧照 NO.14天皇的御厨 剧照 NO.15天皇的御厨 剧照 NO.16天皇的御厨 剧照 NO.17天皇的御厨 剧照 NO.18天皇的御厨 剧照 NO.19天皇的御厨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5 16:22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出生于福井秋山家的次男笃藏(佐藤健 饰)并不像哥哥(铃木亮平 饰)那样成为令人羡慕的律师,他鬼点子多多,却干什么都没有长性,令父亲周藏(杉本哲太 饰)。好不容易给他说了一个上门女婿的亲事,起初还任劳任怨并且和妻子俊子(黑木华 饰)情投意合的笃藏,终于不满平凡无聊的生活,转而跟随军队的田边军曹(伊藤英明 饰)学起了料理,更不惜和岳父决裂跑到东京学习料理。在此期间,宇佐美(小林薰 饰)、五百木(加藤雅也 饰)等人的出现推动着笃藏命运的改变。他专心修炼料理技术,朝着光辉的未来前进……   本片根据杉森久英依据宫内省大膳职料理长秋山德藏的故事撰写的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天皇的料理人--本季最好的日劇 (update 至最終話)

天皇的料理人 最終話

啊啊!真不想寫最終話的心得啊……下周就沒得寫了怎麼辦Q Q

好在緯來接下來要播了Q Q

石丸製作人在最後一刻抽走原先TBS 60年台慶的企劃案,換上本劇,究竟要對觀眾傳遞甚麼信息,我想我收到了,但是,因為距離那個年代很遙遠,所以我不好以我的主觀立場妄加議論。

這一話而言,特別想提出來討論的,或是説讓我衷心讚嘆的,不是劇本多麼流暢、多麼動人,或是配樂多麼悠揚等等,我想表達的是,選對演員對一齣戲劇來講有多麼重要。

這一話完全是看演員表現。

火力全開的佐藤健。

我覺得佐藤健是個非常懂得balance的演員,他不但理解自己的角色,還理解每個人的角色,更理解每一場戲的核心是什麼。所以該他表現張力的時刻,他當仁不讓,不該他出彩時,他不搶鋒頭。我相信和他對戲的演員感受會更深,他是會留餘地給共演的演員,他完全明白如何和諧的呈現一場戲,而不是單純地只想著把自己的角色表現到極致。我私心以為,擁有這種特質的演員非常珍貴,就像國畫上的留白那樣的賞心悅目、那樣珍貴。

在這一話,篤藏出現了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除了歷史影像、閃回、美大兵惡夢、GHQ開會、二場母親的過場戲之外,每、一、場、戲都有他,尤其難得的是,有多場獨角戲,而他整部片的表現,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凝重、銘感五內、困擾、感佩、苦悶、沉痛、著急、憤慨、無力感、不被理解的憤怒、讀信時哀傷同時被鼓舞、立定決心、擇善固執、昂揚、忠誠、飽含隱憂的熱忱、孰可忍、緬懷親人、據理力爭、專注、孤注一擲、為了守護而全力以赴、心慌、懣憤、孰不可忍、感受到愛無限、強忍悲痛的自嘲、無限感恩⋯⋯

每一種篤藏內心幽微的情緒都恰如其分地圓滿呈現。

而且抑揚有序、層次分明,又和諧地有如動人的交響樂章,引人入勝,充滿感染力。

看預告得知劇情沒什麼爆點之後,我整齣戲就等著俊子的天音或是奇蹟的鈴鐺讓我出戲,沒想到,我卻跟著篤藏一起擔憂、一起無助、一起滿腔熱血、一起滿腹心酸、一起為了實現所有人的期許,負起整個時代的重量。

俊子的角色或許蒼井優也可以如此溫婉堅毅外柔內剛捨己為人,哥哥的角色或許玉木宏也可以知書達禮滿懷友愛為病消瘦。但是我想不出還有誰可以在螢光幕前不計形象飾演如此荒唐的角色,卻又如此討喜;還有誰可以為了每集不到三分鐘的畫面,堅持不用替身,苦練廚藝刀工;還有誰可以這樣不放過細節又宏觀檢視整體的理解這個角色⋯⋯我想不出第二人。

雖然沒有下一回可以期待,但是,我開始期待佐藤健的下部作品!

--------------------------------------------

天皇的料理人 第十一話

離別、說再見。

這些事篤藏好像沒有做過呢。總是不告而別,或是攪得一團亂之後,揮揮衣袖揚長而去。

我們總是抗拒離別的。心裡隱隱知道會是這樣的,卻不敢承認,不願面對。

法國小姐的告別,離開巴黎,是第一次真正面臨分離吧,猝不及防的,箭在弦上的,來得快去的也快,瞬間強度很大,但也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稀釋。

這次和俊子的分離,醞釀了一輩子呢。篤藏要怎麼好好說再見呢?

篤藏送走醫生關上拉門後,背對著畫面說的那句:「妳怎麼都不說呢,俊子?」讓我的心揪了一下,聽起來是埋怨俊子身體不適都不講,實際上語氣和聲調裡全是滿滿的不捨,接下來說著:「到底忍耐了多久。」表情裡除了不捨,還有懊惱和自責,為什麼自己都沒有發現呢。

這一話森下老師的台詞寫得好動人!日劇的台詞一向具有凝斂沉潛之美,很多時候日劇能令人反覆觀賞仍回味無窮的耐讀性,要歸功於台詞的精緻。台詞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鑽研不透的,因為言詞指涉人心啊。

昨晚還那麼憐愛、不捨、自責,但是一早看到俊子居然是怒喝,其實篤藏不是真的氣俊子不好好照顧休息,而是氣沒有好好照顧俊子的自己啊。

看著篤藏做料理的俊子很迷人,在餐桌上無事篤藏的叮嚀,一直裝傻的俊子也很迷人,此刻的俊子只想好好享受眼前的幸福,並不想記得承認生病這件事。

直到俊子為了張羅新的餐具忙碌,第二次在篤藏面前倒下,俊子才又真正明白,自己的病不是忽視就不存在的。而這次,篤藏也是真的生氣了,但是生氣歸生氣,還是相當貼心的送餐、搬桌子、挪靠枕,盡量讓俊子處得舒適。篤藏那句:「我們不是約定好了嗎,你要活得比我久啊。」讓兩人第一次對俊子的病有了共識。

然而,俊子因為生病的關係,對於篤藏愛的食療,從一開始的躍躍欲試,胃口大開,逐漸變得食不下嚥,篤藏對俊子病情的擔憂也與日俱增。

漸漸地,俊子連稠一點的麥粥都吞不下了,此時,夫妻兩人靜靜的看著窗外的蝸牛爬過葉面,但其實,兩人的內心都各自煎熬、隱隱作痛著吧。真正的痛苦是說不出來的。俊子說:「走掉了。」其實是說:「我的時間也差不多了,我會就這樣走掉嗎?」因此,篤藏才會帶著怒氣地將蝸牛抓回原本的位置放好:「這樣不是回來了嗎。」其實是說:「別說這種不吉利的話了,你哪兒都不准去,就待在我身邊。」其實兩個人都知道,這一天不遠了。

於是,俊子更珍惜每一個可以教育孩子的機會,因為她知道,自己沒辦法陪著孩子長大,她必須教會孩子解決未來難題的能力。

而篤藏在幫俊子吸痰走出房門後,驚慌的意識到,要是自己晚回來個片刻,他就要失去俊子了。於是篤藏開始寸步不離的守在俊子身邊。

除夕,大家圍著俊子吃著蕎麥麵,彌彥(明明是一太郎XD)演得很好啊,他的眼淚裡,除了兒子對母親的不捨,還有身為長子不得不比其他人更快長大的委屈與脆弱,從今以後再沒有人能訴說的哀傷與覺悟。女兒也很好,眼淚雖然流了下來,但是臉上還是掛著像媽媽一樣的招牌微笑,她想讓媽媽知道,往後不管發生什麼事,即使很痛苦,即使會流淚,她都會繼承媽媽的微笑,勇敢面對。周二郎雖然還小,但是連他也感覺到,這是母親最後一次和大家一起吃除夕的蕎麥麵了。感性的新太郎也是一陣鼻酸,不忍再看。

這一話幾乎可以成為潛台詞的範本。每一句「新年快樂」,都是「這些日子以來,謝謝你的照顧,辛苦你了。」

相較於眾人的感傷,篤藏一臉平靜,日復一日的心理鍛鍊,他已經能平靜的看著這一幕,即便如此平靜,我們還是能從篤藏的雙眼察覺滿到藏不住的哀傷。

但是這樣的平靜,在面臨俊子彷彿交代遺言般的情境下,還是破功了,也證明了俊子的擔心是其來有自的,而最後俊子終於問出心中潛藏已久的疑問,篤藏的回答真的是寫得太好了啊:「就吃吧,今天、明天、大後天,我都會活得比你久的意思。」

面臨生命不會再重逢的分離,用愛告別。

平靜的面對俊子死亡的篤藏,逐漸察覺,食衣住行中,每個孩子、每一件事都繼承著俊子的意志,察覺的同時,他無法再壓抑心中的哀傷,衝出家門,沿著長街一面走一面痛哭的畫面,多麼真實,多麼動人。篤藏不用再壓抑心中的哀傷了,也不用消沈了,因為他終於明白,俊子的確持續活著,她的精神與意志,都在這個家中持續存在。

因此,篤藏拾回了當初讓他相當生氣的鈴鐺,當時他生氣,是因為在他心中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代表俊子,但是他現在知道,俊子的愛,不會因為她的生命消逝了而離開。

盪氣迴腸的一話。

能看到這樣的日劇,真是太好了。

不忍面臨最終話!

-----------------------------------------------------------

天皇的料理人 第十話

這一話我有好多地方想吐嘈……,但是看到篤藏和家人情感的交流,我就把那些吐出來的東西都吞回去了(要不要這麼噁心XD)

是的,這一話搭配威風凜凜的配樂,可以有個副標叫:篤藏這一家。

我們一路從被草席蓋著抬出場外加尿床的16歲小篤藏看著他成長,如今篤藏也是個父親了,除了給孩子扮鬼臉,還能給孩子怎麼樣的教育呢?

俊子認為「讓孩子尊敬父親是很重要的」,比起告訴孩子自己是為天皇服務的廚師來讓孩子尊重自己,不是更應該讓孩子明白正正當當不犯法的職業都是值得尊重的嗎?所以我覺得,篤藏原本的想法一點也沒錯啊。(然後我又好想改寫餐桌那場戲……)

相較於餐桌那場戲,玄關那場戲真是太精彩了。對於母親生病,父親卻要丟下他們離去一事,一太郎向父親的質問在我看來是愛與勇的表現。但是對篤藏而言,輕視料理人的誠心是無法原諒的。這樣兩種善的出發點所引起的衝突一向是我無法招架的場面,只能豎起大拇指。

在關鍵的地震之後,整個故事變得相當好看了,其實故事要的就是引起共鳴,自然災害一直是戲劇的好幫手,對角色而言,是一個特別的情境,在這樣的情境下角色所做的任何決定,都事關重大,角色心中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對觀眾而言,可以不用身歷其境,就能投入強烈關注,對劇中人的同情也猛然拔高數倍。我覺得森下老師對災難的情境處理得很好,把重心放在角色的抉擇、內心掙扎,而沒有過度消費災民,這一點我由衷感謝。

還有另一個要由衷感謝的,是演員的表現。有好幾個畫面我都好喜歡!

篤藏在玄關輕聲輕氣和女兒講完話,看到一太郎不滿,反問「怎樣」那個表情、俊子安撫著初江,聽到一太郎輕蔑言語後的表情、要打兒子卻打到俊子那個瞬間、篤藏走出家門看著自己的手,懊悔的表情、地震後篤藏走出九条公爵家,乍見到整個冒火的城市,本來要衝回家,卻咬牙停步,要轉身跑回皇宮的那個表情、俊子代替篤藏說出「どやっじゃ」的表情(決定收入「どやっじゃ」訓詁動圖列表XDDD)、看到滿廣場災民,掙扎著說出「拜託你了,俊子」那一段、說著「廚師長,請指示」的宮前先生、神速削牛蒡的刀工、聽到鈴鐺聲後,想到俊子的表情、一邊發放食物,一邊四處搜索的眼神。

父子相擁而泣這段好感人啊,一太郎在經歷巨震之後見到可以仰賴的父親,瞬間哭得失去語言能力,聽到俊子在替人接生時滿懷感恩的哭泣,簡直催淚無比。

最動人的當屬篤藏分派食物給自己子女食物的時刻,在歷經了心靈的巨震之後,能看到家人平安無事的出現在自己面前,那些沒有被說出來的潛台詞,在演員的表現中表露無遺。

一般而言,站在戲劇創作的立場,我們不應該要求觀眾,必須先瞭解故事裡的時代背景,再來觀賞。好的故事是沒有地域之分的,有些情懷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因為講的是人性。

相同的,站在觀賞者的立場,視野和心態也必須是開放的、包容的,不能理解也要互相尊重的,因為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立的文化性,文化的累積背後都有淵源流長的歷史軌跡,如果沒有把握能完全明白,最好不要驟下定論。

日本將天皇視為精神領袖的文化,在這一話有很重要的影響,因為那在篤藏的心中,是和家族情感一起,被放在天秤的兩端去衡量。以我個人的立場,我是絕對不會跑回去廚房的,但是我可以理解篤藏為何如此選擇與做出這個選擇的內心掙扎。

在我有限的認知與經驗中,日本的文化與民族性有著滿滿的衝突美學,寫過「菊與刀」的美國人類學者Ruth Benedict這麼形容過:「愛美而黷武、和平而好鬥、喜新而頑固、服從而不馴、傲慢而尚禮。」有興趣更進一步瞭解的人可以找這本書來看,Benedict有提到兩個他歸納出來的日本民族特質,我特別想提出來聊聊。

一個是「恥之文化」。一太郎一直以父親的職業為恥,但是他其實並不清楚父親究竟在做什麼,只是因為世俗對於廚師的評價不高,而他的父親在家裡的種種表現,都讓他覺得父親的確是個「不正經的人」。(孩子,相信我,你的父親已經比從前要正經太多了XD)

在這裡,一太郎的恥辱感主要還是源自於周遭人們的評論和影響,並不是因為父親真的做了什麼不道德的事,這就是Benedict所謂的「恥之文化」。「知恥近乎勇」、「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行己有恥」、「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缾之罄矣,維罍之恥」東方文化中,有許多對於道德的規範及定義,要人遵從,否則就是「恥辱」,而這樣的「羞恥心」是維護道德的準繩。在我們的學習經驗中也是不斷的被教育,灌輸這種概念,以「某種情境」為恥,而這種「情境」,是由群體(多數人會稱之為知識份子)所共同定義出來的。(直到這裡,Benedict女士說的我都認同,但是他接下來所謂「道德的困境」相關論述,就讓我不以為然了,因為要聊下去會沒完沒了,所以就此打住,基本上我覺得Benedict女士仍是抱持著一種以西方文化為傲的優越意識來看東方文化。)

拉回來一太郎的恥辱感,俊子提到「讓孩子尊敬父親是很重要的」,這表示了日本人真的很重視名聲、輿論,簡單來說就是遵從多數人的價值為價值,謹慎的克制自己,相較之下,篤藏比較我行我素,然而就算篤藏再怎麼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他還是相當在乎兒子對他的看法。而一太郎在地震之後,真正認識了父親的職業與為人,他有了可供判斷的依據,雖然無法改變外在環境對於「廚師」這個職業的輕賤,但是在一太郎的心中,父親已經具有值得尊敬的地位了。

我很喜歡這一話裡一太郎心態的轉折,我認為這是製作團隊對於「獨立思考能力」的推崇與肯定,不是大家都這麼說,我們就照單全收,應該保有對事物獨立思考評判的能力,才能夠認清事物真正的本質。

另一個特質是「各守其份」,日本人認為各個階層都應該恪守其職,每個人都要認清自己的本分,這種階層意識相當根深蒂固,一方面是要鞏固天皇地位不會動搖,一方面日本人認為每個階級都守本分才能維護國家整體的和平。無論底下的層級如何變動,最高層的天皇都不會受到動搖,天皇屬於整體國民的精神領袖,凝聚了整體國民的向心力,因此當明治天皇下令維新,整個國家就一體推行西化,政令的下達與執行就能暢行無阻。對天皇的景仰崇拜是如此淵源流長的歷史脈絡,忠於天皇是一種盡忠職守的本分,也是身為國民的榮耀。

因此,雖然篤藏看到起火的城市第一時間是想到家人,但是他身為天皇的御廚,身上背負著天皇託付的使命,因此他再怎麼焦急,還是咬牙回到宮中察看災情,這是為了不負皇恩、不負哥哥的遺志、不負宇佐美大廚的教誨,也是不負他踏上料理之路以來,一貫的真心。

這裡我要再次稱讚篤藏的表現,從九条府中跑出又折回宮中那段內心的掙扎,相當動人!而且值得感恩的是這段內心戲沒有被閃回打斷!在這裡一定要小小抱怨一下,一直用閃回來提醒觀眾過去的畫面,不但是蔑視觀眾的智商,更是侮辱演員的演出,優秀的演員能夠用表演喚醒觀眾的記憶,這是演員和觀眾建立默契產生共鳴的美好時刻,為什麼老要用閃回來否定這一切呢?其實篤藏在廣場遙想俊子時也好感人,但是一個俊子的閃回就讓我完全出戲了啊,為何要這樣打斷演員的表演?真的不要濫用閃回啊。

回到正題(正題到底是什麼?這一話心得也好跑題XD),我很喜歡這一話裡篤藏所表現的生活態度與信仰,令我內心充滿敬意,即使覺得那是自己絕不會選的選項,但是對於毅然決然做出這個決定的人物,完全理解。

我很感謝這一話編劇對俊子的安排,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英雄戲碼,會讓主角落入救世界還是救美人的兩難,超人、蜘蛛人、鋼鐵人都有這樣的場景,簡直比女友和媽媽同時落入水中的情形還常出現。為什麼女主角總是被塑造成需要人營救的柔弱形象?我很感謝編劇讓篤藏勇敢的做出決定,選擇大愛,選擇投入救援,而俊子也沒有因為等不到篤藏的救援而死去,反而是憑著一己之力不但保全了孩子們,還同時也為拯救災民貢獻了心力。如果這是編劇有意識的要彰顯女性不同於以往的螢幕形象,我由衷感佩!

第十一話播完了才寫完第十話心得,因為這週花了些時間去關懷八仙塵爆的受害者,希望他們都能具有堅強的意志力……。


---------------------------------------------------------

天皇的料理人 第九話

在以前,逃獄的犯人呢,為了要誘騙警犬的追緝,會在逃跑路程外設置氣味腥重的紅鯡魚(Red Herring),讓自己得以順利逃脫。此後呢,「紅鯡魚」就成了轉移焦點或是故佈疑陣的代名詞。

我們可以輕易在推理偵探片、驚悚懸疑片中看到紅鯡魚在戲劇創作上的應用。當然,也常被政治人物或是新聞公關在現實生活中所使用。比方說鬥陣俱樂部的布萊德彼特其實是愛德華諾頓的另一個人格;又比方說,奪魂鋸1,那個臥在血泊中,你以為他死了的人,突然爬起來,不勝枚舉。(上述兩個算是運用得別出心裁的紅鯡魚。)

在懸疑、科幻、驚悚片中,這是一個很常見(可以說被用到爛)的手段,我沒想到在這樣製作精良的正劇裡,俊子居然被拿來當紅鯡魚使用。從這點看來,我覺得我在第四話說森下老師很「取巧」這件事,一點也沒錯。

俊子背著孩子的畫面,走入吉原的畫面,被人拉著手臂扯到一旁的畫面,都是氣味腥重的紅鯡魚,一切只為了誤導觀眾,引發觀眾過多的聯想。這樣的安排,怎麼說呢,感覺相當奇特啊,明明不是B級驚悚片,為什麼要使用這種手法製造懸念?我想就是驗證了我之前說的,把「戲劇性」擺在戲劇的前面了。

戲劇的懸念:篤藏到了法國要如何面對種族歧視的壓力?到了宮中要如何應付資深前輩的壓力?篤藏會如何幫助強震後的災民?這是劇情上的懸念。以上劇情皆是已知,引起我們興趣的是人物的反應、舉止。

戲劇性的懸念:俊子有改嫁嗎?有生孩子嗎?被人綁票了嗎?淪落到吉原了嗎?這是戲劇性的懸念。以上劇情都是未知,但是觀眾會被導向編劇希望我們誤以為的地方,最後在觀劇時,才恍然大悟。

這兩種懸念,其實沒有所謂高下,全看運用是否巧妙。但我個人偏愛戲劇的懸念。我認為好的故事本身就具有十足張力,不需要太戲劇性的鋪陳,就能令觀眾想持續收看。我個人偏向經營故事本身,而非營造戲劇性。

撇開紅鯡魚不說,這一話哥哥的落幕處理得相當好。

從一開始,篤藏端湯給哥哥,哥哥一臉「已可含笑九泉」的欣慰,還有篤藏發現哥哥連湯都難以吞嚥時,偏過頭看向天空難過的表情,就讓我虎目含淚了。而哥哥語意深長的勸勉,更榮登九話以來最不令人感到厭煩的閃回(flashback)。之後每次都掙扎著看日出的場景,每次看都令人揪心。

我特別喜歡媽媽在旁邊念菜單,篤藏在宮中忙出菜的對比。一個是即將達到榮耀頂端的光輝,一個是即將步入死亡幽谷的黯淡。但是因為兄弟之情的羈絆,兩個人心中都是充實而豐盈的。

御宴終於無事落幕,當篤藏與資深前輩前嫌盡釋之後,篤藏對著象徵哥哥精神的太陽,喃喃地說出了自己的心聲。這一場佐藤健將神經緊繃太久,腎上腺素過度分泌之後,身心終於可以稍微放鬆的疲憊和被掏空感,詮釋得相當精采。難得的是,這一場畫面停留不動的時間相當長,佐藤健這場的表情有著令人目不轉睛的魅力,成功引出觀眾「看他哭我也想哭」的眼淚,感染力十足。

而最後,河邊那場戲寫得真好,景色也好,兩人的台詞也好(說來第五話真的是同一個人寫的嗎),演員的演出也各自令人驚艷。

得知哥哥死訊強忍傷悲的篤藏,察覺俊子走近又怕打擾正要轉身之時,用「妳不會打擾到我」留住了俊子,這裡篤藏的聲線與平時講話截然不同,也與萬歲軒和小梅姐抱怨宮中規矩多時的輕聲說話不同,這樣輕軟的語調,不僅是因為對象是看見自己軟弱也沒關係的俊子,也因為此刻的心情,如果太用力說話,心會碎的。

接著,篤藏有感而發說出的台詞,脫胎自我這一兩年來,最喜愛的電影名句:「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令我對這一場戲更添喜愛。

俊子也天外飛來一筆:「我差不多該和鯖江的家人聯絡了。」但是此刻一點也不突兀,一方面是死亡會令人想確認和他人的連結,一方面是俊子可能要試圖轉移篤藏的注意力(但這裡是塊燻得恰到好處的紅鯡魚)。

而篤藏橫顏看著俊子的溫柔表情,搭配難掩哀傷顯得楚楚可憐的眼神,承接前言,對俊子說:「難得能重逢,俊子要考慮再跟我一起嗎?……還是,已經受夠我了……?」

此時的俊子,表情沒有太大改變,只是移動了視線,就能讓人感到她心中有了決定。

看著沒有說話的俊子,篤藏的表情,也沒有太大變化,只是稍稍收回了剛剛自嘲的笑容,就能讓人感到他心中的失落。

然後俊子說出了這整話最令我驚喜的台詞:「我會活得比篤藏久的,請你安心。」

然後篤藏做出了這整話最令我驚喜的表情。極不自然又很篤藏的轉頭,轉過身後極其自然的痛哭。

最後是俊子上前兩步,稍稍轉過身去,呈現一種保有對方尊嚴的陪伴。

整體而言,這一話有很多地方我很喜歡,比方說篤藏套著麻布袋大吼、和孕婦比賽誰先生出來、對著門口大喊陛下你有聽到嗎、在會議上為小龍蝦據理力爭、在空無一人的廚房打開水龍頭將毛巾掛上、辰吉舉起小龍蝦卻淨說無關緊要的事情、宇佐美制止了想道歉的辰吉、馬鈴薯削不圓的廚師和篤藏一起搬開桌子……有很多喜歡的地方!

但是最最喜歡的還是最後河邊那場戲。

(撇開紅鯡魚不談的話)看完令人餘韻猶存的一話。

篤藏會如何幫助強震後的災民呢?

一樣期待下一話!


------------------------------------------

天皇的料理人 第八話

好感動。
篤藏實踐了自己的承諾呢。

這一話多半是內心的衝突和拉扯啊,有好幾場都讓我熱淚盈眶。

看完這一話,我也想起了身邊的「那個人」。
很多時候,我們不見得像篤藏一樣備受期待,那樣的有才華,那樣的努力,但是身邊就是有個人,全心全意的支持你,比你自己還相信你的才華,認為你一定做得到,而你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讓他失望。往往就是這樣微小卻堅定的期待,讓我們有能量面對任何困境。

法國小姐忍痛割捨離篤藏而去,新太郎忍受懷才不遇的寂寞苦留,都是為了不要辜負心中那個人的期待,雖然這兩個角色是為了烘托篤藏而存在,但是更貼近現實中的我們,所以更讓我有共鳴。

而幸運又努力的篤藏則背負了更多的期待。也因為這些期待,讓他內心產生拉扯。好不容易在巴黎站穩了腳步,靠著雙手在充滿種族歧視的環境中掙得了尊嚴,身邊有可人兒、有知己相伴,生活不但踏實,而且愜意。他在巴黎的種種待遇,和家鄉時人人唾棄,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篤藏又怎能不回去?為了回應宇佐美大廚的力薦之情,為了回報哥哥賣地成全之恩,篤藏勢必要回去承接御廚一職,用榮耀回報他們。

和哥哥相見那一場好感動,我猜這是本話瞬高的一幕。

佐藤健在這一話的演出收放自如,成年的篤藏穩重多了,在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自信。在法國小姐唱完歌,篤藏提議要開慶功宴那一場戲,篤藏心中知道法國小姐其實不想和他回日本,但是沒有說破的神情、還有隔天聽著法國小姐的解釋,臉上流露充滿哀傷的理解,我相當喜歡。

但是在初聞天皇駕崩時,看到新太郎的畫作時,對著河邊吶喊對巴黎的愛與不捨與感謝時,從屋外一路直奔哥哥房間時,我們可以感受到內心屬於少年篤藏的那份率真也沒有消失。

佐藤健把篤藏的成長演得真好!

成為了御廚的篤藏,接下來也不是一帆風順,日本的職場不是那麼講究「實力主義」,篤藏要如何力抗資深前輩的無形壓力,下一話也令人好期待!


---------------------------------------------

天皇的料理人 第七話

巴黎的新扉頁,等於是後篇的第一話,如果只有精彩和貧乏兩個選項中來抉擇的話,這一話是精彩的。但是我必須說,這樣的精彩其實和劇情無關。

今天想聊聊「同理心」。編劇應該具備兩個角度的同理心,一個是對角色的同理心:「站在角色的立場想」、一個是對觀眾的同理心:「站在觀眾的立場想」。所謂站在角色的立場想,就是要把自己當作劇中人去思考,去判斷,去型塑完整飽滿的角色性格,而又不至分歧。而站在觀眾的立場想,就是要妥善的安排事件的順序,掌握劇情的節奏、流暢度,如何讓劇情高潮起伏。簡單的說,就是站在角色的立場描寫人物,站在觀眾的立場描寫劇情。

從「角色的同理心」來看,這一話依然只有篤藏是個飽滿的人物,其他角色都顯得平面且刻板(這裡說的平面和飽滿和演技無關,單純就人設上來討論)。
比方說欺負篤藏的法國洗碗工,一開始就明顯到不行的敵意,幼稚的把戲,還有為了讓主角無雙條集滿,連續巴篤藏頭的舉動,簡直與荒木如出一轍。明明這世界上有這麼多種人,為何此劇的反派模組只有一種?
又比方說法國大使,除了最後替篤藏爭取加入工會時有讓我眼睛打開,其他時候,真的看不出這個大使有什麼具體的個性,就是一個包租公和職介所的工具人,完全不明白為何特地請鄉廣美出演。仔細想想,很少有這麼一目了然的外交官吧?如果說,法國大使的角色,不要再一開始就如此熱情、歡迎篤藏,而是有點觀望、有所保留的冷淡態度,直到替篤藏爭取入工會,才讓人看出他外冷內熱的個性,這個角色,會比較有意思。
最後想說說我一直很有意見又始終沒有好好拿出來討論的俊子的角色。我覺得編劇犯了一個錯誤,沒有站在俊子的立場來寫俊子,而是站在觀眾的立場來寫俊子。俊子,其實也是包裝得很好的「工具人」,俊子沒有自我。哥哥也為了篤藏做了許多事情,但哥哥不是光為篤藏付出,哥哥是把自己的夢想也寄託在篤藏身上,所以我覺得哥哥這個角色是成立的,是有靈魂的,這樣的人物設定雖然有煽情之嫌,但是很真實。哥哥是可以獨立存在的,但是俊子是為了這整齣戲而存在的。俊子這個角色(再次強調,這裡討論的不是演技,是人物設定),在前四話,雖然沒有自我意識,但是仍然是一個完整的人物,她的言行舉止一致,溫柔賢淑、善解人意、一心一意的愛著自己的丈夫,即使在丈夫夜半離家之時、在吃到丈夫親手做的炸豬排時(我覺得這是俊子所有橋段裡面寫得最好的一段)、在聽到丈夫親口說出不想回去時、在發現自己懷孕時,心思如何百轉千迴,如何暗地思量,如何抑己順人,她還是完整的人物。一直到第五話,河邊那場戲,我真的覺得俊子突變了。
為了成全篤藏,所以決定退出,這個決定我可以理解(雖然不認同,但可以理解),是俊子會做的決定。但是,為了成全篤藏,為了要退出,俊子說了「如果是宇佐美那樣的料理人還好,但是路邊攤的老闆娘,我才不要」、「我也不想和篤藏再生孩子了」。以上雖然可以解釋為:為了把你推離我身邊,我必須說這些傷害你的話,但是已經讓我無法理解了。就前四話的俊子呈現的形象而言,這真的是俊子會說的話嗎?要說出這些傷人的話,要有多強的動機?幾次強硬登場的蝸牛殼足夠說服嗎?我腦中浮現了一堆疑問啊當時,完全出戲。
接下來,篤藏問了:「孩子的事,真的讓你很痛苦嗎?這種事我不太懂。」(我必須說,這一句確實就是篤藏會說的白目的話,沒錯。)然後,接下來的俊子說的:「要我告訴你我有多痛苦嗎?你半夜離開的時候,說不再回來的時候,這一個半月以來,我到底有多痛苦,要我告訴你嗎?我一直一直很痛苦啊,雖然你對我一直不在意,有沒有我在身邊都無所謂,但是我還是很喜歡你,畢竟你都娶我了,我一直忍受著,但是我還是很希望你能多珍惜我一點啊,想和你過著平淡幸福的日子(剛剛還假裝嫌棄路邊攤……這一句不是完全打腫前三分鐘的自己嗎?)。」這一段,我把它理解成俊子的真心話,因為被篤藏「這種事我不懂」而戳到心中痛楚一股腦兒說出的真心話(畢竟還打了自己的臉),這裡我可以理解,甚至認同俊子應該說這樣的真心話,這是這場戲的唯一亮點。
但是,在篤藏還沒說完:「從今以後我會好好珍惜妳的」,俊子馬上又說:「那你不要去東京了,留下來繼承松前屋。」如果這是真心話(承接上一段),俊子真心希望篤藏留下來繼承松前屋,那麼第五話最後在媽媽面前哭哭啼啼說著:「沒有殼,蝸牛會走得更快,有我在,他就無法做自己喜歡的事,成為像宇佐美先生那樣的料理人,所以我們不能在一起。」就是令人憤怒的矯情。
如果此刻的俊子是說著違心之論,那麼我只能說,這個違心之論聽來已經不是「為了要成全篤藏,所以我要給他一個他不可能選的選項」這樣,而比較像是為了掩飾前一段的真心話,惱羞成怒脫口而出的;如果不是掩飾前一段的真心話,反推回去連前一段痛苦論也是為了成全篤藏而說的,這一連串的台詞都是俊子忍痛說出的違心之論,那麼,我想問的是,貼心的俊子如何變成一個設計出傷害別人的長篇大論來達成目的的奸巧的俊子?俊子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嗎?會說出這樣的話嗎?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俊子有沒有發揮這個角色的最大智力去解決面臨的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編劇沒有把自己當成俊子在寫戲,編劇是站在觀眾立場在寫這場戲,在這裡需要這樣的劇情高潮,所以讓俊子說出傷人的話,違心之論,來製造衝突。為了這樣的衝突犧牲了俊子人格的完整性,我覺得很遺憾。
撇開人物設定來說,這一場河邊的戲,我得說黑木華演得非常好。黑木華的演技可以帶領觀眾去體會黑木華對俊子這個角色的理解,如果大家有空可以再把第五話翻出來看一下黑木華是如何呈現的河邊那場戲。然後去想想,那些是真心話,那些是違心之論呢?也正因為黑木華演得太好了,而呈現了俊子這個人物在設定上的分歧、矛盾之處。我想這應該是當初指定黑木華演出的森下老師始料未及的吧。

從「觀眾的同理心」來看,這一話的場景特意拉到了巴黎,巴黎的異國風情、基本劇情的轉折、節奏等,都在中上。但是還是有一點想吐嘈,那個、哥哥遇到篤藏也是巧合,篤藏遇到新太郎也是巧合,這種為了讓兩個角色相遇而製造的巧合用太多就顯得刻意了。

話說回來,我這樣一直吐嘈,到底為什麼一開始在精彩還貧乏之間還是要選精彩?我得說,是因為演員的表現。更直白的說,這一話是靠演員的演技而撐起來的一話。而這個演員不是別人,就是佐藤健。

條列一下這一話裡篤藏讓我眼睛一亮的表現:
1. 一開始若無旁人的面河大喊,表情、聲音都情意飽滿,而且完全相信水流會將他的心情帶回日本,傳遞給他在意的人。
2. 在廚房壓下憤怒,將不甘願化為問候的表情,還有最後用日語說的請多指教。
3. 在忍受到極限的時候,走到樓梯間大吼,接著拿起馬鈴薯削皮,刀工要說服戲裡的主廚很容易,要說服戲外的觀眾沒那麼容易,但是我真的被說服了。
4. 領悟美味的秘訣是讓食物「結婚」的表情。
5. 在櫃子前發覺刀有異樣時一閃而過的凜冽眼光。
6. 提著刀去找大鬍子理論,推門而入的眼神,除了憤怒還有心疼那柄刀的折損,在兩聲充耳不聞的「艾伯特」之後,接下來「你是聾了嗎,你這隻白豬。」的怒吼,兩人走近之後的質問,沒有證據可以反駁的語塞與氣結,還有どやっじゃ之前的淚痕,還有最後拿刀押著大鬍子的氣勢、眼神,這一連串的表現,無可挑剔。
但是,還是要小小吐嘈一下台詞,第一次看無字幕直播時,總覺得篤藏拿刀架在別人脖子上時說的話,一定是一段了不起的話。看了字幕之後,這段台詞,讓我有點失望。嚴格來說,這段台詞沒有不好,搭配當時的情境也很有氣勢,和我原先想的方向不太一樣啊。嘛,這個時候,演員的功力真的很重要。

總體而言,這一話我還是很喜歡,不論是巴黎美景,還是法國小姐的開朗熱情,都有新扉頁的嶄新氣象,而篤藏在法國,體驗到料理的另一層境界,也是很愉快的進展。
期待接下來篤藏的成長,另一個期待看下去的原因是想知道後來俊子會不會再被編劇救回來。

一樣期待下一話!


-------------------------------------------

第六話 (那個、第五話也有順便一下)

又是很長的心得XD

全部十二話來講,第六話在戲劇節奏中,是相當重要的中間點。在劇情上是日本的總結與巴黎的開始,在人物上要有顯而易見的弧光,而作為單集連續劇所需具備的可看性也厚實飽滿,舉足輕重的一話。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一話發揮得相當出色。

篤藏在這一話前半,退無可退,前無去路,那種「知道自己不能待在這裡,卻哪裡也不能去」的荒蕪感,表現得相當動人。而後半那種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積極而不著急」的氣勢,也有十足的說服力。

篤藏一直是一個很有趣的角色,著墨最多的角色,但卻不是一個單純的角色。篤藏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性格呢?直率、莽撞、善變、專注,很難用單一面向的詞來形容他,行為是複雜的,但性格是單純的,思想是多變的,但初衷是不變的。

篤藏很耐人尋味,即便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篤藏會成為後來的御廚,我們還是不知道,這齣戲要描繪的篤藏有著怎麼樣的一生,會經歷怎麼樣的事件,內心如何成長,除非我們看到最後一刻。

我覺得這是編劇成功的地方,但這同時也是演員最大的挑戰。編劇可以把劇情的每一個轉折每一個事件在劇本裡交代得清清楚楚的。但是要怎麼在觀眾面前呈現出來,這是演員的功力。

我們究竟從哪裡看出篤藏內心的矛盾、衝突、轉變?

森下是很老練的編劇,在第六話裡幾乎重要場景都出現兩次以上。

比方說:

1.父親來看哥哥說到篤藏來借錢要去巴黎,
下一個呼應場景就是父親拿著巴黎來的信給哥哥。

2.新太郎畫畫的場景,篤藏埋怨自己的處境,
下一個呼應的場景就只有新太郎和茅野,篤藏在為了去巴黎而努力了。

3.主廚吃到腐爛的咖哩,把篤藏訓了一頓,
下一次來吃到普通卻好吃的要命的咖哩,就是要拿極品裝備來為篤藏送行了。

以此類推,相同場景,但劇情發展有所差異,藉以顯示主角在事件中的成長,這是編劇的功力。

但是,把這些差異優秀的的演出來,這個獎,絕對要誇在演員身上啊!

「どやっじゃ」這個口頭禪是篤藏的自創語,本身沒有特別的含意,所以,這樣的台詞要怎麼發揮,我覺得是相當有趣的看點,也是演員功力大考驗!佐藤健演得好到我想做一連串的GIF圖來好好分析一下「どやっじゃ」一詞在各種情境下的語意搭配篤藏的各種表情(莫名變成訓詁了XDDDD而且是日文單字訓詁......有空再來做XDDDD)

好的演員就是做到相信自己就是角色本身,也讓觀眾相信。不論是外在的扮相、言行、刀工,內在的性格、衝突、成長,篤藏的演出,目前沒有讓我出戲的地方。十足的說服力與感染力。

篤藏的感染力除了臉部表情之外,聲音表情也是一絕。不論是第五話隔著拉門和哥哥對話那時,還是收到主廚刀哽咽那時,就算沒看到臉,只聽到聲音也充滿存在感!
哥哥的演出也是感染力十足!不是一味的關愛,慈祥的眼神,在獨自一人時,也會露出自我厭惡與憤恨的表情,看得我老淚縱橫。
而託媽媽轉交給篤藏的信,字字動人,和東京時由辰吉轉交的那封信的感動又不盡相同。森下老師的台詞功力已經是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然後,說到出戲……

上週,第五話我卡在一個地方完全出戲,導致接下來的劇情完全進不到腦子裡。

河邊那場戲究竟是怎麼回事?

用再多的蝸牛殼都不足以說明俊子突然改變心意要退出篤藏生命的決心是怎麼來的。

角色的選擇反映創作者要呈現的價值觀,這也是為什麼編劇必須很謹慎選擇安排事件的原因,每個事件都會導致劇情往不同方向發展。但是讓劇情往同樣方向發展的事件卻可能有很多選擇。

這個時候,人物怎麼選擇,就體現了編劇的價值觀。

這一點我個人是站在森下老師的對立面,選擇用不同立場去看待俊子這個角色。

我必須說我對俊子的設定相當反感。

在戲裡來說,俊子她從頭到尾都沒有錯,她完全迎合丈夫的所有需求,溫柔、貼心、聰明、堅韌、為了心愛的人,完全沒有考慮自己,簡直是身兼所有傳統婦女美德的完美典範。(而這樣的典範也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森下老師的筆下,請參見仁醫中的橘咲。)
對於這樣完美的女性,在上一話那種時刻,做出要將篤藏推離自己身邊,好讓他站上國際舞台的犧牲舉動,我完全可以理解,卻無法認同。

我對於這種「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雖然我心如刀割,但還是要說著違心之論傷害你,把你推離我身邊……」的心態,有非常嚴重的邊際遞減效應。
黑木華在說到孩子沒了之後的表情相當好,以致於我滿心以為俊子說的是實話,雖然傷人,但是俊子終於說出真心話了,真好。沒想到到了最後,俊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成全篤藏的演出,我只能說戲中戲的內心戲實在太強大。
(謎之音:但是這樣寫收視有14.5,你打我啊)

我反感的原因是,這麼善解人意蕙質蘭心冰雪聰明的俊子,為什麼無法信任兩個人的愛情呢?她從頭到尾只相信自己,她的所有決定都是對的,都是好的,都是為了篤藏好的。她不相信篤藏,不相信篤藏可以同時照顧她同時追求夢想,不相信兩個人比一個人更可以克服困難。這樣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的心態,難道不是某種悲劇性格的傲慢嗎?(請注意,在這齣戲裡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有說過假話,只有俊子說了違心之論,每一個人都曾經對篤藏說過重話,但是只有俊子說的重話是假的......這什麼邏輯?)

從戲外來說,一個蝸牛殼,就讓俊子決定推翻之前的完美形象,不僅說服力過於薄弱,
也不免流於編劇的一廂情願。再者,第六話是中間點,是重大轉折,第五話勢必要製造主角的種種低潮、挫敗、打擊、死亡,這個我能理解,但是不假思索地複製自己過去成功(習慣)的模式,為了製造劇情高潮而讓主角陷入低潮,為了加強衝突而刻意營造煽情,這樣的手法,對於森下老師而言,未免太過偷懶了。

要讓觀眾看到怎麼樣的價值觀?如果有抱持著這個想法在做戲,我相信這個橋段應該可以設計得更渾然天成,也更能夠傳遞石丸製作人與森下老師想傳遞給觀眾的積極、正面意義。

更何況,史實明明很溫馨啊!我很喜歡史實的鈴鐺哏啊!為何變成錢包?

Anyway!篤藏終於到法國了,背著刀走在巴黎街道的身影太有趣!

一樣期待下一集!

------------------

第四話

一齣戲,為什麼好看?好看有沒有什麼標準?
臥虎藏龍的三個編劇之一蔡國榮老師給了我一個答案。
答案很簡單:「情趣」。有情有趣,戲就好看。

看戲很簡單,做戲很難啊。

如果說,篤藏的人生在吃了一口炸牛排時,是第一個轉折的話,被大廚當胸踢了第三腳,應該就是第二個轉折了。每一次的轉折都是最難熬的,人生也是,戲也是。

這一話滿滿的都是失意與挫折啊,尤其是在期待的最高點墜落的失意。

哥哥努力求學、認真實習,卻在快要實現自己的夢想的時刻生病了。宇佐美欣賞篤藏,對他百般照顧,傾囊相授,卻在自己力排眾議要提拔他時,發現自己被背叛了。篤藏為了妻兒來回奔波,加倍努力,卻在即將被提拔為主廚的時刻,因為自己的加倍努力而被開除了。就連片尾的俊子也......

這樣的戲要怎麼有趣?太艱難了吧!
然而這正是劇組厲害的地方。

在看完上一話預告後,揪心的觀眾期待下,新太郎偷拆篤藏的信(趣),將觀眾帶往兩小夫妻的情感交流(情),在篤藏被荒木誣賴撞他之後(情),出現了篤藏的女裝(趣),荒木刻意不說馬鈴薯的切法,還刻意找碴固然讓人看得生氣(情),但篤藏接下來展現的刀工又讓人眼睛一亮(趣),這樣的情趣交織,不僅劇情的推展流暢,觀眾也不會受限於單調的情緒感受,能保持彈性,迎接接下來更飽滿的戲劇衝突。

篤藏到英國公使館學料理一事被拆穿,是本話的高潮,在戲劇的高潮中,演員的表現很重要,因為很容易過度渲染,表現得太匠氣、太油,但是若力度不夠,又無法達到高潮的飽滿。因此在這裡還是要大力稱讚佐藤健的細膩,是的,高潮除了爆發力,還要細膩。我們可以在一瞬間感受到演員的爆發力,但是細膩要靠累積。

一開始讀俊子的信,有三個特寫鏡頭,三個鏡頭都是同樣的角度,呼應信裡的內容,篤藏有著不一樣的表情,但情緒是連貫的。然後是學習,第一次問馬鈴薯為什麼有的有入味,有的沒有,第二次問蘆筍為什麼綁在一起,第三次在英國公使館學到溫度不同時調理會有不同的風味,第四次是協助宇佐美和二廚做Buffet,第五次是夜裡挑燈寫筆記,同樣是學習,同樣是求知若渴,但是這些表情都有各自的情緒,都有不同層次的專注。第一次對荒木說謊和第二次對宇佐美說謊,第二次的表情顯得更複雜,有內疚、有心虛、也有即便如此我也想去的決心。

回到本話高潮,他被荒木打了足足有八下,不只是等無雙條集滿啊,這之間還有情緒的轉折。一開始還想圓謊,到中間自知理虧,甘心被打,一直到荒木質疑篤藏對料理的誠心,篤藏才忍不住反擊、辯解,把這些日子以來焚膏繼晷的努力卻不被理解的辛酸一口氣宣洩出來。

打荒木固然解氣,但被宇佐美大廚踢了第三腳之後的表情,那才是絕讚。一方面是「不會吧...宇佐美桑不能理解嗎?」,同時又有「不、會被討厭是早就有覺悟的了」,只有一個表情,我卻同時聽到篤藏的兩種心聲啊!而那句弱弱的反駁,顯示出篤藏心裡也清楚,妻兒是自己心裡最重視的,但是別人沒有義務要接受這個理由啊。然後是深深的失落「這次,是真的沒有機會了」。

非常精彩的演出,拳拳服膺。


我很喜歡這樣的戲劇張力,本劇的人物,目前看了,除了荒木就是單純的反派之外,每個角色都很立體,都有很多面向,很符合人性。比方說辰吉這個角色,他明明是一個善良努力的人,然而,從一開始選擇包庇篤藏,到最後決定交出哥哥的信,這樣的轉變,就是幽微的人性。新太郎這個角色也是,目前著墨不多,但是有新太郎的戲份,就有笑聲,他是調節衝突的潤滑劑,戲裡戲外都是。

戲劇衝突也是,如果只是單純的被荒木欺負、反擊,一下子就看膩了吧。但是人性不會看膩,這齣戲裡其實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戲劇的衝突,以本話高潮為例,是立場與立場的衝突,而不是善與惡的衝突,兩種出於良善的動機,卻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局勢。我愛看這樣的戲,我熱衷於故事,是因為期待故事能帶給我們各種不同於以往的生命經驗,卻又與我們以往的生命經驗得以產生共鳴。這也是為甚麼我半夜睡不著覺,不是去屋頂哼歌,而是寫下這篇心得啊,這就是一齣好戲的力量。

回到心得,本話除了失意與失落,還有救贖。篤藏在橋上看著哥哥的信,那原本應該是壓垮篤藏的最後一根稻草,在被現實於理想的落差絆倒的同時,得知自己一再使用的謊言成真了,內心沉痛的打擊,肯定比宇佐美的那一腳來得重,也來得痛。但是,前一刻還想著要回鄉的篤藏,此刻卻選擇將這些沉重一肩擔起,不只是自己的理想、妻兒的責任,連哥哥的遺憾一起,都攬在自己身上了。他對著河流喊出「都也沙」的表情也與前幾次截然不同。

佐藤健的演出總是有層出不窮的驚喜啊!

最後,有一點雞蛋裡挑骨頭,還是想說一下這一話裡讓我出戲的地方。一是Flash使用得太頻繁了,有點讓人分心。二是,關於貓的象徵有點太過了,雖然貓很可愛,但是已經有點不想再看到這種以此喻彼的指涉手法了,有點......太過取巧了。畢竟,觀眾應該沒有那麼健忘的啊,尤其是這麼帶到貓咪的畫面,不用閃回,也可以產生相關的聯想吧,更何況還加上了對白解說啊!

(Flash:又稱閃回,指的是快速插入之前播放過的畫面。)

即便如此,我還是好期待下一回啊!俊子能不能安產啊!!!!篤

藏要怎麼做油炸冰淇淋啊!!!我好想巴那個老闆娘的頭啊!!!

----------
第三話

有一本書叫「save the cat」,號稱編劇界的秘笈,必備的經典。
這本書開宗明義就講了「讓你的主角救貓咪」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要無所不用其極又不著痕跡的讓觀眾肯定主角、同情主角、愛上主角。

比方說迪士尼雖然把阿拉丁設定為街頭行竊的小地痞,但是當阿拉丁把他好不容易偷到手的蘋果轉送給窮小孩時,我相信所有的觀眾都會肯定阿拉丁的。(尤其他畫得這麼像金城武XD)

比方說唐山大地震裡的媽媽,雖然她最後決定救弟弟,但是在那樣的情境之下,我相信每個觀眾都會同情她,不忍苛責。

比方說暮光之城的男主角,在千鈞一髮之際,把打滑的車子撞開,將女主角摟在懷中,問她:沒事吧?我相信所有少女都已立刻愛上他。

就是這種感覺。


回到正題。


森下老師和石丸製作人似乎壓根兒沒打算讓篤藏這傢伙去救貓咪啊。
(好歹小雄在BECK裡還真的救了狗狗BECK)

篤藏第一話是怎麼出場的?

爛醉如泥,被兩個和尚像抬屍體一樣,蓋著草席扛出場的。然後這個人不知幹了啥好事被住持趕出廟裡,居然還尿床XD

完全是個沒定性的傢伙,說風是雨的,胸無大志,莽撞直白,還拋棄一個從任何道德標準來看都是滿分的新婚妻子,簡直令人髮指。

唯二提到的特色(是的,算不上優點):「嗅覺靈敏」(人家解個手也礙著你啊XDDD)
「遇到感興趣的事就拼了命也要一試的衝勁」(衝雖衝但只有三分鐘熱度)

應該很多人心想:到底哪一點會讓人喜歡啊這個主角!

也許很多人是好不容易憑著對哥哥、俊子的好感度、想看篤藏有什麼下場的心態撐到了第二話,居然第二話裡哥哥和俊子少得可憐...百分之九十都是篤藏的戲份,他到底憑什麼,為什麼大家都對他這麼好,這麼寬容,這麼愛他?
哥哥、俊子就算了,連宇佐美主廚也是。
明明老是踢他的胖廚子的反應才是正常的啊,新來的小白目一個。

到了第三話,我才明白森下老師和石丸製作人有多深謀遠慮。(也可能是我多慮腦補XD)
我相信,當篤藏的旁白緩緩唸出那封信的時候,大家應該都喜歡上這個主角了吧。一直到第三話才讓主角「救貓咪」,真的很冒險啊。與其說他們冒險,我覺得製作團隊是「選擇」要這麼做。他們不想為了戲劇效果、為了收視率,創造出一個迷人的主人公,去說一個熱血少年漫畫式(非常討喜)的故事。而是「選擇」更深刻的描繪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

怎麼說呢?

我們完全只能從旁人的態度來理解篤藏。
除了那句「我要成為(好想接海賊王XD)日本第一的廚師!」宣言以外,我們沒有從篤藏身上得到什麼可以進一步瞭解他的線索。

但是我們知道父親很愛篤藏,不然不會駁斥媽媽的「蠢藏」說,也不會想盡辦法要替他找個好人家嫁了XDDDD

哥哥也很愛篤藏,總是和顏悅色,恰如其份的擔任優秀、有遠大抱負的兄長,不會溺愛,緊要關頭果斷地訓斥篤藏,但是確認了弟弟的心意之後,義無反顧的提供援助,讓篤藏有機會推開料理世界的大門。

更不用說俊子有多愛篤藏,她為了篤藏做的一切,完全是無條件的,愛著自己的丈夫是天經地義的,根本不需要理由,自己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丈夫著想,愛篤藏愛到沒有自我,不求任何回報。

從這些人的所見所聞,我們慢慢拼湊出篤藏的樣貌。

雖然剛開始是貪圖妹妹的美貌,但是很快的發現俊子的優點。
雖然三分鐘熱度,但每一次他都是切切實實地活在當下。
雖然前途未卜,但是他有面對所有可能性的覺悟。
雖然被欺負,但是他不因此退縮。
再怎麼難堪、羞愧、挫折的情緒,他都會好好面對,不會逃避。

這些發現,藏在戲的脈絡裡,在觀劇的當下,我們未必會因為某一點而喜歡上篤藏,但是,會逐漸累積成篤藏完整的樣貌。

製作團隊不急著讓我們喜歡篤藏,而是慢慢讓我們了解篤藏這個人,他做出什麼舉動,他具有哪些精神,經歷了一連串的事情,他有什麼改變?然後再巧妙的安排一場「救貓咪」的戲。太令人佩服了。

除此之外,第一話第一句對白:「你應該可以實現你的夢想了吧」、「這個世界還有多少我沒有嚐過的滋味啊」、第二話:「或許技術還不夠、食材也不是頂級,但你可以從身旁的細微處著手。」、「求知若渴,到了即便是偷竊也要學習的程度,這樣得來的知識才會珍惜。」、「難道不應該好好正視那些因為你追求夢想而造成的痛苦嗎?」、第三話:「想要更快成功,必須比別人加倍努力。」
這些對白有著會令人好好放在心上的重量。

這畢竟是一齣格局相當恢弘的大戲啊!為什麼要在最後一刻將六十年台慶劇更換成這個企劃案,森下老師和石丸製作人要傳達怎麼樣的文化與信念,在這第三話裡,似乎可略窺一二了。

然後,依然非常期待下回!

花魁佐藤健!!!XDDDDDD

---------

第二話

跟上禮拜比起來,這一集真是太不過癮了,
因為只有一個小時。
令人想繼續看下去的連續劇。


以下是劇透:


一開始是介紹篤藏在廚房的生活。
懷抱著滿腔熱忱,拋下新婚妻子來到這裡的, 但是對於廚房裡的人而言,只是來了一個笨手笨腳什麼都不會的新人。於是篤藏整天都是打掃環境、洗刷鍋具,用剩下來的醬汁配飯就算一餐,時不時被其他老鳥欺負。一般人的思考模式,若不是以無比的毅力默默隱忍,再從中偷學, 就是原先的熱忱慢慢的被澆熄,變得得過且過。

篤藏兩者都不是,莽撞的他既無法隱忍,心中的熱情也不曾稍減,反而讓他一天比一天焦躁,在被大廚當胸踢了一腳之後,篤藏向眾人吼出自己的目標。從這一點,看出篤藏與一般人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一般不太會這麼篤定的宣示自己的目標吧。哪來的自信啊?在這樣充滿敵意和不確定的環境下,說要成為......的人,如果做不到的話,多丟人啊。

篤藏從來不覺得說出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有什麼丟人的。因為每一次他都是拼了命的去做的,雖然不是每一件他想做的事,他都能做到最後,但是,他每一次,都是全心全意的去進行。不是去嘗試而已,是真心投入。然後發現自己不適合,就斷然離開。
認真而言,篤藏才是真正活在當下的人。

雖然沒能完全聽懂那一段嘶吼的對白究竟說了些什麼,但是看著大廚的表情,我想他一定說對了什麼,又或許,他努力的傳達想認真學料理的心情,大廚收到了。只是,想認真學習,需要按部就班的來,每個步驟都是很重要的,現在的篤藏,或許還不能明白。

當晚,篤藏就偷了大廚的料理手札。
如果沒有人願意教他,他用偷的也要偷學。 但是,偷到一半就被同樣是學徒的新太郎發現了。新太郎也是很有意思的角色。發現了新來的學徒偷了大廚的東西,第一件事,
居然是帶小偷去吉原放鬆心情。或許是考慮到白天這個新來的被臭罵一頓的事情吧。
雖然是超出常理的處理方式,但是令人感到體貼。

從吉原回來之後,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篤藏的心虛和慌張,表露無遺。但是,大廚居然對大家表示,什麼東西都沒有丟。自己歷年來用心記錄的料理手札不見了,大廚一聲不吭,是不是大廚其實知道那本手札在誰那兒呢?又或許,不管是在誰那兒,
源自於無法壓抑的對料理的熱情為動機而偷走手札,這是大廚可以理解,也可以原諒的。

沒人向他追究責任,但是篤藏反而困擾了,手上還拿著那本手札,該怎麼辦呢?新太郎建議他扔了就沒事了。 但是,仔細看過裡面的內容後,滿滿的註記,都是大廚這幾年的心血,他沒有辦法把這樣的手札扔了,只是為了要替自己洗脫罪名。

於是他決定把手札還回去。
然後,遇到了晚上還在磨刀的大廚。從大廚那兒,學到了「當天的事要當天做完」、「料理要用真心」這樣的態度。篤藏瞭解到,大廚說的沒錯,什麼事都要自己用心去學,憑什麼人家要教呢?他深受感動,交出手札,向大廚自首。大廚卻只是雲淡風清的說:「我以前也做過和你一樣的事,所以我沒有資格處罰你。」然後,羞恥、慚愧、感激、佩服等種種情緒湧上,篤藏拿著木屐不停的敲著自己的頭,說自己真是太蠢了,太蠢了。

接下來的日子,篤藏開始在例行公事之外,發現了每個人不同的需求,並事先準備好,積極的表現讓人刮目相看,篤藏也在料理中找到了持續努力的樂趣。

俊子的部分,比上一話少,也是相同的溫柔婉約,外柔內剛,還有第三話的預告,就不特別提了。


以下是心得:


深深的被佐藤健的演技震動。
能放能收的演員。
前半段的浮動焦躁、被踢胸之後的爆發、在橋上看著手札夾雜著不安的崇敬、還有最後等著被揍的表情、大廚原諒他之後懺悔的吶喊。不僅層次分明,還富有感染力。自首那段我看得也哭了。完全沒覺得那個人是個叫佐藤健的演員,只覺得篤藏就是個真性情的淳樸孩子,這個孩子的百感交集的心情,觀眾徹底感受到了。

我覺得,這已經超越了「演技」的成分。要對角色理解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這樣反璞歸真?我看過劍心,也看過龍馬傳裡的以藏,帥管家裡的小柴犬,還有斷斷續續看的鳶,篤藏完全沒有這些角色的影子。

佐藤健不簡單啊,應該說,很可怕啊。

------------

第一話

剛看完直播,真的是打動人心的作品。

本來看了劇情介紹有點疑慮,感覺這樣的主題放在那樣的時代背景,感覺會太沈重,又或許太沈悶,沒想到一開場就讓我相當驚喜。

篤藏先生的出場是個亮點啊,不論是作為介紹主人公的角色性格介紹,或是作為整部作品的開場,都是相當出色的,出乎意料的有趣!能想到這樣的方式開場,不愧是森下老師啊!在劇情的推展上,節奏拿捏得相當好,張弛有度,場和場的串接相當流暢,而人與人之間細膩的交流,也表現得令人動容。

雖然是講述一個以愛為主題的追夢者的故事,但是森下老師並沒有很刻意強調「愛」的部分,而是把重點放在角色塑造,森下老師塑造了一個會使觀眾想替他加油的主人公,讓我們不需被說服,就能感到主人公的魅力,就能理解周圍的人對主人公的愛與關懷。

第一回的演員真心認為都表現得很好。做為一個要扛起整部作品主題的主人公,我認為佐藤健表現得相當出色。他不僅將成功的表現出主角的原生性格,隨著劇情的推展,主角在經歷每個事件時的心情轉折,也很好的呈現出來了。該戲謔的時候插科打渾,該爆發的時候張力十足。和鈴木亮平隔著欄杆對話那場戲,傳遞出的對料理的熱情與執著,不只感動了哥哥,也感動了觀眾。

飾演妻子的黑木華,不愧是拿下銀熊獎的影后,那場和篤藏在雨中交談的戲,情感的拉扯與轉換,藏在言辭底下的心意,表達得相當動人。

整體而言,是非常享受的一部作品,除了切合主題的旋律、配樂,唯美的畫面更是讓人驚艷,果然是跑遍了一都一府十二縣拍攝的外景,一開始,襯著遠方山稜線為背景,兩個僧人抬著擔架走過覆滿白雪的小徑、篤藏拉著推車走過一整排種滿了櫻花樹的長堤、篤藏坐在神社鳥居前面著小河沈思、蒸汽火車穿過深綠色山巒由遠方駛近、特意打造符合時代背景的恢弘街景......種種畫面唯美如詩,即便現在還能清楚的浮現腦海中。

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就是點燃街燈的鏡頭,可以看出劇組對於時代背景有多麼考究,真的是很有誠意的作品。

是一部令人期待的大作,下週絕對會準時收看。

 2 ) 我也不知道我写了什么

这个剧里 泪腺崩坏最严重的三个瞬间一个是哥哥希望笃藏去法国的时候:“怀着我的生命,去飞翔吧。”一个是哥哥去世时,俊子安慰笃藏时:“我会比笃藏 活得更久 所以请你放心吧。”再一个就是俊子去世之前,笃藏的告白:

一开始才看这个剧,我是抱着看美食番的心态来的,却没想到被剧情给带跑了。我中途有无数次弃剧的想法,因为剧中的砂糖实在不是一个好的丈夫好的伴侣好的儿子,渣的我都想冲进手机里打他。可是最后我没有弃剧,因为剧中的他,是一个好的梦想家。一开始,是因为生活才使他想做厨师,后来这竟成为他的梦想,梦想关乎努力,而他愿意为了梦想为了自己争取一切机会,有人问这就让你受启发喝鸡汤啦?不是哦,正是因为我羡慕他,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像他这样,所以才会觉得他是一个好的梦想家。

我在剧里最疼惜的人,是俊子。她爱笃藏,不管是笃藏离开她之前还是离开她之后亦或者是她去世之前,她心心念念放心不下的都是笃藏。因为爱笃藏,所以选择把他赶出自己的世界;因为爱他,所以才不能自私的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因为爱他,所以宁可分开也要让他去追逐梦想;因为爱他,所以才总怕自己连累他。我的俊子,我如此疼惜的俊子,就连最后的最后都在担心笃藏因为爆脾气而与人交恶。她一直在用最真挚的感情等笃藏的一个浪子回头,多不舍,多难过,最后在笃藏的照顾中过世又有多庆幸多幸福。

《天皇的料理人》中美食有很多,最美味的却是生活的苦味中参杂的那么一点甜味,令人食髓知味。

生活好坏,不如认真吃饭,共勉之。

 3 ) 秋山笃藏的助攻卡集

秋山笃藏的助攻卡集 【法国小姐姐】助攻指数:⭐⭐

砂糖小柯基

小姐姐闯入笃藏的世界就像是为了换个角度给观众解释笃藏曾经为梦想不辞而别。笃藏说要养她同俊子一般,她和俊子都选择了放手,只是我认为小姐姐不该放手,俊子放手笃藏成为了日本第一,小姐姐如果不放手笃藏会成为世界第一,这也是我给本剧1分的原因,那死忠天皇的洗脑受不了。 【万岁轩】助攻指数:⭐⭐⭐

嗯,很老板娘

老板娘的存在真的让我感叹这个民族对于女人以及女人对于自己的定位。不过这两集我真的是气死啦,真的是蠢藏呀,到最后这仨还能一起到老,真的是有本事你就骗我一辈子。不过老板娘和老板给了笃藏社会的容纳器,让他不至于流浪他处,也成了他与俊子重逢的契机,而万岁轩几乎是每一位主要演员都会出场的地方。 【蜗牛】助攻指数:⭐⭐⭐

最浪漫的事

笃藏发现厨艺的妙处是因为蜗牛,俊子绝心离开笃藏是因为蜗牛,最后也是笃藏干过我觉得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俊子看雨中爬走的蜗牛,这儿我也是满含泪水看完的,笃藏珍视俊子,似乎已经超过我期待他提升厨艺了,(小姐姐那之后这部剧就很天皇洗脑了)感觉他饶了那么一大圈最终明白善待俊子就可以了,所以蜗牛是整部剧最好的助攻。 【教授】助攻指数:⭐⭐⭐⭐

滴,好人卡

戏份不多,助攻快满级了,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像叮当猫一样的助攻,教授是笃藏进入厨房的门槛,是出国的门槛,这两个都是他人生转折最重要的权威力量,像是哥哥关爱的延续,也可以说是爱屋及乌才给与笃藏的帮助,主要还是哥哥太优秀了,这个告诉我们要想成功还得结识更多优秀人士。 【爸妈们】助攻指数:⭐⭐⭐⭐

俊子爸妈
笃藏爸妈

这简直就是教科书式的家庭,门当户对的家庭,朴实地经营着生意和生活。我最喜欢俊子爸爸说的那句话:打掉,我不想让你给那人渣养孩子。笃藏真的很渣,妈妈不解释观众完全能理解。可天下的父母以爱的名义爱孩子,又有多少父母愿意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可能这两个家庭的父母会让不少人羡慕。我曾今就是笃藏的翻版,我也为了学厨轰轰烈烈,只不过我的老妈身体素质不如笃藏父母,最后以进了救护车为结束。爸爸妈妈你们看到这个评论以后一定要坚强哟,虽然我现在干不出来那样事了,我那神经质一直没有消除过,孩子你就放手让她飞,反正气坏的可是你们自个的身体不是。 【朋友们】助攻指数:⭐⭐⭐⭐

新太郎式尴尬
这或许不是友谊

新太郎看见老板娘和笃藏调情,新太郎看见笃藏给外国小姐姐表白,新太郎看见给笃藏带孩子的俊子……那表情真的是够够的了,可以说承包了这部厚重剧的所有笑点以及人生最通俗的哲理。这个人典型的狗皮膏药型的挚友,到老了还能陪他一起被别人羞辱这也是最后一集给1分的所有了,另外一个是反面教材被修订的辰吉,辰吉前期思想变化过程,太真实了很日剧的思路风格,后来会发现所有缺人手的场合除了师傅一直都有辰吉,就像他一直想给笃藏道歉一样。导演对这两个朋友刻画得很深尤其是新太郎,他们反而更像助攻的身份,因为这个不是他们义务或者本分,只是因为逐梦时在厨房相遇。 【师傅】助攻指数:⭐⭐⭐⭐

大叔你就是日本大厨的代言人

小林熏这个《深夜食堂》自带自愈光环的大叔,到哪儿都是灵魂导师的存在,虽然我知道剧情老套大叔一定会原谅笃藏。感动不是师傅接受作为御厨的笃藏调遣,而是一开始与俊子三人的对话,注定了这个师傅会宠着这个徒弟。本剧个人觉得有个缺失就是师傅教笃藏做菜这个过程,在深化这个细节那师傅助攻就满级了,反而觉得不如隔壁英国馆的师傅。这也许就是一个师傅教做人一个师傅教作菜吧,合在为一个人,人物就不立体剧情也就不存在矛盾点了。 【哥哥】助攻指数:⭐⭐⭐⭐⭐

太拼了
心疼哥哥
哥哥轻骄的笑

剧中最先满级的助攻:哥哥 这个哥哥太爱我了!进不去想学厨的地方有哥在,出国没钱有哥在,父母不同意有哥在,快要放弃时有哥在,感觉被全世界抛弃走投无路时有哥在……哥哥真的是我整部剧泪点最多的,哥哥说嫉妒笃藏可以健康追寻梦想并且实现,哥哥真的是把所有的抱负都寄存在笃藏身上,亮平杀青的花絮看着我都心疼,暴瘦成骷颅脸。哥哥在雪夜里奔跑的样子,心疼死了,那集含着悲愤的泪看完的,笃藏要不是砂糖演的,我可能真的弃剧了,太渣了。就算这样,这个哥哥还是那么爱笃藏,笃藏学成归来想看看哥哥时,哥哥怕传染给当御厨的笃藏,立马关上了门,肆虐的眼泪在枯槁的脸颊滑落,还有哥哥那看见弟弟功成名就的轻骄微笑,哥哥真的是笃藏的小天使。 【俊子】助攻指数:⭐⭐⭐⭐⭐

啊你嘎多
好好吃饭
蠢藏

全篇的想法就是,你要是在放弃俊子一次,观众真会打死你,然而笃藏还真的放弃了,所以最后那句“我爱你”,才会变成“多吃点,今天明天后天都要活得比我长”。俊子什么时候都是你去吧我会解决,不用担心我会活得比你长,笃藏就这样一直深信到了最后,最后的最后孩子们也接替了俊子的思想,笃藏可以继续放肆做自己(没发现后面都没孩子的事儿了吗)。俊子那句名言“梦想不可代替,而妻子代替的人很多”我还写在小本本上,以此鼓励我自己把所有艰难的选择都当成“妻子”为自己的梦想自私一点。笃藏第一次发现俊子也是有自己理想的时候,也是在最后的最后了,这个淑德的女人怎么就爱上了这个人渣,可能只能是因为那个人有个“伟大的理想”并为此疯狂的努力着。我曾给朋友讨论过这么渣的人,就算是为了理想也不能如此自私去伤害最爱你的人,这或许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吧。俊子就这样以助攻的身份一直持续到了最后一个镜头,有个镜头一个个带过孩子们,哎呀我知道我又要哭死了,孩子成了俊子的影子,一家人过新年哪一场景,真的没有台词也会把人哭死,砂糖和黑木华的演技果真实力派,剧中两人说得最多的的就是“谢谢”,每一次都是泪点。也难怪演了这部剧后砂糖不在是傻萌傻萌的形象,整个人都大爷气质了,可见这部剧影响之深呀。 这部剧写厨师的理想,每一个中国人都看不下去,可是当成助攻的排位来看很不错。一方面了解了日本的思想文化,因为第一次知道日本作为站败国的想法,另一方面接触到了更多人性丑陋和温暖的一面,笃藏是丑陋但遇见的都是温暖的人,这就是本剧最大的价值。

宝宝累了
最喜欢的镜头

 4 ) 如果樱木花道会做饭的话,26岁就当上天皇的御厨了吧

“连锅都洗不好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出色的厨师的。”
“可是,也没听说过洗锅的名人可以成为做菜的名人吧。”
结果十年后,这位不服气的洗锅名人,就成为了天皇的御厨。
这,就是这部看上去很好吃的日剧的可爱之处。

比起成功人士,大家私下里往往更喜欢混蛋。要是能蠢一点,就更好了——要不然,谁要听别人家的老公家境又好贵人又多26岁就当上天皇御厨的故事啊。
佐藤健饰演的秋山笃藏,正是这样一个家境又好、贵人又多,但还是被称为“蠢藏”的混蛋。

他有一个好极了的哥哥,用生命在为他助攻的同时还不忘长得美。
他还有一个好极了的老婆,简直是温良恭俭让的肉身,圣母成这样还不招人讨厌,可见黑木华演得真的是好。那种恰到好处的温润如玉,好像隔着屏幕,都能被抚摸到一样。
他同时还有个好极了的人生导师,没了刀疤的深夜食堂老板小林薰,却更凶了:如果你没有洗手换鞋就进厨房,他会踢飞你;如果你指甲没剪得够短,他会把你单独带到办公室,为你的指甲来上一段《电锯杀人狂》。

但也是他,告诉笃藏,“料理即诚意,技术有不能及的地方,材料有不如意的时候,然而,唯有诚意——永远拿出最出色的作品,仔细洗锅、刷洗碗碟、磨砺菜刀。连这些都做不到的家伙,我不认为能做出像样的料理。我不教你,是因为你学不会,比起别人好心给你的,人更珍惜自己拼命偷来的……”

不过,让浑浑噩噩、冒冒失失、听到逛夜店鼻孔都会变成心形的笃藏,变得突然有“良心”的,并不是好极了的哥哥,好极了的老婆以及好极了的老师——相反,对于这些好极了的人,笃藏反而显得很没良心——可作为混蛋这有什么关系呢?大概,这才是为食物而生的人真诚而又残酷的地方——他的良心没有那么啰嗦,就是从吃了一口牛扒开始的。而且,之后就专一得就像女人的宴会包,永远只能装得下一样东西。如果他是王小波,他一定只会对菜说:“我现在不坏了。我有了良心。我的良心就是你。”

我想过了,秋山武藏要是在二次元有个真身的话,那一定是樱木花道吧——连他妈妈长得都跟安西教练那么像……所以,如果你喜欢樱木花道,就一定不讨厌秋山笃藏,因为他们有着同样蠢蠢的血气方刚,不谙世事,容易气急败坏,又没什么道德高度;我们能被他蠢哭,也能被他蠢笑,重要的是,他们像是我们亲手带大的熊孩子,看着他们蠢蠢地成长,好像我们就不蠢了似的……

 5 ) 原来是天皇的料理人啊!(如果删掉最后一集就完美了!)

今天看完了刚刚更新的最后一集,漫漫几个月的追剧历程也告一段落。我想说直到最后一集我才看明白这部剧真正的主题啊,想我当初可是冲着看美食去的,现在想想整部剧真和美食没多大关系啊。

从一开始我被“料理”这两字儿骗了,以为是一部美食剧,到看到后来琢磨出这也许是一部励志成长剧,恩恩,这样的剧情总是相似的,什么穷屌丝本没被人看好,但却自强不息地成长为了一代牛人进而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顶峰之类的...直到看到最后一集,我才咂摸出些味道出来,一拍大腿,不对啊,这不单单是一部励志剧,也更不是一部美食剧,这明明是一部12集的洗脑大片好么!!!编剧在前11集中对秋山等人对梦想的奋斗和追求,以及他周围人对他的支持和牺牲大肆刻画,让人渐渐投入到一个穷傻小子苦苦追求梦想以及他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男人们这样一个故事中去。是的,我厚脸皮地承认,尼桑死的时候我哽咽了,俊子死的时候我也流泪了。但是,面对最后一集高潮秋山等人在池塘中扮鸭的戏码我作为却无动于衷,这不能怪我,最为一个中国人,或者即使是一个外国人,我也无法对为了保存天皇的胯下之辱而动容。

也许我能理解,为何当时日本人会这么做。但是编剧你的手法一点也不高明好么,大费周折地用前11集吸引同情和共鸣,12集却统统毁掉了好么!编剧设想用11集漫长的前戏换来最后一集的点题对于我是没用的。好好一个励志片就请你好好拍,不要最后硬生生插入意识形态好么?于是,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天皇么?战争的胜败不是最重要的,天皇的存在和荣光才是最值得去奋斗而梦想的是么?也许,从小在那样一个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人在观看最后一集时也许并不会觉得突兀,但对于其它人来讲这样的bug也太明显了吧,完全没有说服力呀!一句没有办法啊,从小就是这样现在离不开了啊等等之类的话感觉更是偷懒耍无赖。。。

恩恩好啦,我知道,编剧一定是没怎么考虑外国观众的感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家干嘛要考虑你外国人的感受嘛,本来人家就是拍给国人看的嘛,就像国内好多抗日神剧不知要比此剧low上多少。但是!即使是日本观众,也希望看到一个比较尊重他们智商和逻辑的剧吧,而不是一个仅仅符合意识形态给大家顺毛的作品吧?

恩恩,我不是吐槽此剧质量,也不是对这种意识形态有什么偏见,而是希望以后能多看到一些有深度,尊重观众,有诚意的剧,而不是单纯顺从主流思想,甚至是民意的重复作品。

 6 ) 天皇的料理番——旁枝末节漫谈(完)

这部日剧是本季唯二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关于剧情因为没有展开很多暂且不谈,这里来随便写写关于制作和作品本身的一些旁枝末节的漫谈 1.剧名之下的深意 我不是咬文嚼字的细节控,不过因为这部剧的特殊性,觉得有必要谈一下这部剧的剧名。国内对这部剧剧名的翻译有两个,一个叫《天皇的料理人》一个叫《天皇的御厨》,虽然这两个名字意思没错,但是我觉得翻译者可能并没有理解这个剧名所代表的深意。其实《天皇の料理番》六个字,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意味非凡。 到底哪里意味非凡呢?这里要解释先要举例子,之前有一部日剧叫做《信长のシェフ》(信长的主厨),还有一部日剧叫《大使阁下の料理人》(大使阁下的料理人),这两个剧名翻译过来和天皇的料理番看起来差不多,原名一看区别可就大了,我想诸位应该已经发现了,第一个问题在于没有带敬称,大使阁下都写了“阁下”,而天皇却竟然直呼其名,没加上殿下两字;而第二个问题在于“番”的意义,料理番这个词并不是像chef那样代表着技术高深的职人,甚至都不是做料理的“人”,番其实是一个职位、职责的意思。 所以准确来说,天皇の料理番的意思是: 负责给天皇做菜的 这个名字再结合故事所发生的年代,就显得意味深刻了。 在第二集里,笃藏远远的看到皇宫,赶紧停下来恭恭敬敬的深深鞠躬以表心意,这个调皮捣蛋敢推墓碑的孩子,却对天皇的存在如此的尊崇。 在秋山笃藏所诞生的时代,天皇是他们的神,是国家国民为之奉献一切的存在,为了天皇,牺牲自己性命,乃至放弃人性,都是可以理解,甚至是被鼓励的。 然而已经读过历史的我们也知道,在几十年后,这个曾经的神的形象在历史的风云中,伴随着神之国的土崩瓦解而一同烟消云散。 而给天皇做菜的不是御厨,而是国家公务员。 倒是秋山笃藏原型秋山德藏的关门弟子,同样在宫中当过料理番的谷部金次郎却说,他的老师对他们来说是神。 是料理的神。 这个在过去曾经被认为不过是下九流厨子的男人,却深远的影响了整个日本普通人的餐桌,改变了厨师这个职业,成为了神。 制作人石丸彰彦谈到制作这部剧tbs台庆60周年特别剧的幕后时说,他本来是准备了别的企划,却在最后时刻紧急改变了企划,因为他忽然意识到播映的时间是2015年,意识到这个时间应该制作一部更有意义的作品。 因为2015年,是日本战败70周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 所以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励志剧。 2. 新老版本的特色谈 堺正章主演的同名旧剧是1980年在tbs台播放的,这批演员与其说有名,不如说后来变得很有名,包括主角堺正章,还有在剧中打了酱油的明石家秋刀鱼。现代版的天皇料理人一共12集,第一集加长了一倍,之后连续两集延长10分钟,如果全部时长都加长的话,大约是相当于16集的分量,而旧版本的话则是19集,两部剧的长度相差不远,但是内容就差的非常远了。 旧版只讲了秋山笃藏从入佛门到当上天皇料理番之间所发生的故事,也就是主角青年时代的故事。而整个剧情虽然讲的是明治到大正时代的故事,看起来却充满了现代气质。脚本家镰田敏夫早年以写青春剧出名,后来又转而写不伦剧大红,他的脚本里,混杂了同世代的年少轻狂,愤懑热血以及多愁善感的惆怅。 这个版本里,秋山笃藏作为主角,更能够引得同世代的人共鸣,他和所有普通人一样的会情绪化,热血多情,敏感正直,有那么多的愁与懑,有种种的波折不平等着他独自面对,而只有千帆过尽,才会有历尽一切的释然。 而新版本的故事,是要讲秋山笃藏一生的。而且这还不是个普通人,是个看起来简直是开了挂的人生,走到了一般人走不到的地方去的人。 新版本的笃藏,并不是一个容易让一般人能理解的角色,大部分人恐怕都不会懂这样痴狂的人的心思,所以只能以他身边的常人角度去看他。所以故事的讲述人变成了身为妻子的俊子。森下佳子是一个很善于描述“凡夫俗子世间人”的脚本家,比起着墨于主角的心路,这部作品中百态的众人才是她的拿手好戏。而俊子这个叙述人,就显得一等一的重要了,她既不能太突出,又不能没有存在感,她是个普通人,但是又是一个不平凡的普通人。 这也是为什么森下佳子点名要黑木华来演,因为大概再找不到别的演员能够朴实的演好一个普通的旧时代女性,又不失去她的魅力和存在感。 3. 秋山笃藏的性急 对比新旧版本演绎手法是很有意思的。 秋山笃藏,或者说原型秋山德藏有两个很重要的个性特征,其中一个特征是性急,到底性急成啥样呢,说他和太太俊子约会的时候(史实俊子比他年轻七八岁),连俊子去买个带去看电影的零食都不耐烦,因为不耐烦所以说这么难吃的东西有啥好吃的,结果看着电影却是他把零食全都吃光了。 新旧版本的秋山笃藏,都表达了性急的特点。 旧版本笃藏的性急来源于感性。因为一时冲动和情绪化而做的事经常成为故事矛盾的来源。 新版本的笃藏性急来源于憨直单纯。这个笃藏并不会以恶意揣度他人,所以在吝啬的岳父家里丝毫不会觉得憋屈,而作为乡下佬被无视也不会因为恶意而不平。职场上被小看也丝毫没有不快的依然欢快工作。 我当然不能判断到底哪边更接近事实,不过这个新版的笃藏,演绎的新鲜生动,意外的有说服力。 4.秋山俊子的故事 我可以来说说俊子了。 森下编剧把小说原作里的两名女性合为一人,将俊子作为一条隐线,描绘了暗藏在秋山笃藏所广为人所知的人生之下属于这名女子自己的故事。 秋山俊子这个百年前日本东北小镇出身的普通女子,也许会和游手好闲的入赘丈夫在小镇上度过平凡的一生,也许会和开小餐馆的丈夫在城市底层像万岁轩的老板娘阿梅那样的活着,也可能会嫁给大户人家做二房,去养丈夫和别人生的孩子。但是她都没有,这个聪明而坚强的女子看起来和所有的旧式女子一样恭顺而容忍,但是她又不一样,她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的争取幸福,她并没有因为父亲和周遭的恶评而错看自己的丈夫,也没有任自己的命运随波逐流,所以她含着泪与所爱的人别离,却又奇迹般的在原地与他重逢,他们许好了共度人生,她为他生了三个孩子。 不仅如此,正如她的天性一般,她还有找到一个让自己“能帮的上别人忙”的工作,当上了产婆。 正如俊子的独白所言,她其实很幸福,而且更重要的是她的幸福是她自己所争取的,一点一点捉在手心的。 但是要做这么多事,要完成这样的人生,实在太辛苦了,太消耗精力了,所以早早的耗光了她的生命。 即使如此,临终之时,也有最爱之人小心翼翼送入口中精心调制的荞麦面,相守着静待离别。 笃藏并没有亲口对俊子说过爱,他曾经错将俊子误会成别人,也曾经不辞而别,也曾经爱过其他的女子,只有年少时在写给她的信里留下一句Je t''aime,这句话在数十年的岁月里被俊子反复思量,停在唇边,留在心里,临到最后她才问笃藏,这是什么意思。 而笃藏的回答一如她曾经对笃藏的回答一般,我要比你活得更长,今日明日,从今往后,令你安心。 那时候没有我爱你这样的情话,如夏目漱石所说,日本人的情话,大抵是“今天的月色很美”这样,唯有此情此景此刻此人方能明了,而俊子和笃藏正是如此,他们这样关系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既不会因为分别而消失,也不会因为其中一个人的死亡而能有他人轻易取代。 俊子真的很幸福,只是可惜她不能看着儿女长大成人,不能和所爱之人白头偕老看尽四季流转。 俊子去世的时候,笃藏是40岁,而笃藏在这以后又活了45年,人生除了爱情还有太多的事太多重要的人,忙忙碌碌中无力停留在某个时刻。 只有在很多年以后,笃藏会回忆起与俊子曾经的时光。 也许他只是想说,原来你离开我的岁月,已经比我拥有你的岁月要更长了。 5. 哥哥周太郎之病 在第四集里一直教诲照顾笃藏的周太郎哥哥因为因为患上肺结核,不得不放弃回家疗养,周太郎的病可以说是笃藏的命运转折点也不为过,笃藏不仅因谎言败露失去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属于自己的场所,也从此失去了可以逃避的借口和地方,他必须像丧家野犬一样为生存而拼命战斗了。 而周太郎回家的一幕也成为第四集中最为温情又最为悲情的瞬间。 铃木亮平为这为数看起来不多的演出所费的苦心也是令人敬佩。 虽然一直以明亮干净的方式描述着百年前的日本明治时代,但是周太郎的病悄悄提醒了人们时代背景。 这是一个日本人均寿命40岁的时代(中国更低),是一个肺结核是不治之症的时代。 肺结核在过去被称为白色瘟疫,这名字是与黑死病对照着的,也是当时第一致死病。很多名人都死于肺结核,比如差不多同时代的鲁迅先生,稍年轻一点的费雯丽也死于肺结核。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因为这种肺结核病人日渐消瘦的体型,苍白脸颊上病态的红晕,以及最后尸体能够得以保存完好的状态,都让那个时代的人向往得肺结核,有人甚至会故意去感染肺结核(当然周太郎哥哥的情况不一样)。 这种今人看来颇为难以理解的想法,源于那个时代的人离死亡实在太近。 在那个时代有太多的灾难和不测,有太多会夺去人生命的方法,像肺结核这样被早早宣告的漂亮的死亡反而使很多人得到解脱。 而当时日本人均寿命为什么会40岁,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当时的乳幼儿死亡率非常高,达到了15%的程度,这就涉及到接下来会发生的剧情了。 6. 学障资优生(twice exceptional) 看这个片子看到后面想写的越变越多了(汗)。这个话题简直想单独写一篇。 第五集里的剧情里最打动人的就是在河边俊子悲痛的拒绝笃藏这一段了,俊子脸上的表情令人心碎,她并不是廉价的想要获得幸福回报,而是认真的爱一个人,不求回报。 而反过来笃藏这边的反应却意外的薄弱,俊子走后的反应也有点出人意料,不仅发怒大骂俊子,还厚着脸皮跑去跟老爹要200元想去留学。还有就那么轻易的被老板娘勾引这点,也让人恨铁不成钢。 然而这个表现其实是编剧导演演员讨论过精心设计的剧情。联系之前剧情中笃藏的种种表现,似乎都暗示着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孩子。 笃藏思维的过度跳跃和感情上的冲动性,行为的不合常理,显示他可能有ADHD(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倾向。 但是笃藏所表现的高度集中力和理解力,做菜时出人意料的天赋,以及虽然简单粗暴却能够一语中的切中要害的聪慧,又说明他是一个资优儿(gifted child)。 所以他其实是一个学障资优生(twice exceptional,2e)。 而访谈中主演谈到过他表演时借鉴的是渥美清(男人真命苦系列),我之前还在奇怪除了年代接近角色并不相似,但是这么说来车寅次郎这个角色身上具备典型的ADHD特征。 我想这一理解更加深了故事的趣味性,因为一个同时兼具天才及人格障碍的人要如何取得成功,并不只是他个人的努力,而更需要的是他身边的人去深刻的爱他并理解他,为他成长做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奉献且不求回报,才能够达成的。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要说,这是一个有关于爱的故事的原因。 7. 森下佳子剧本中的女性角色谈 不仅是俊子坚决的和笃藏离婚并改嫁,第六集里笃藏和老板娘的关系发展想必让很多人吃了一惊,再加上茅野对笃藏的呵斥,这里想稍微谈一下森下佳子塑造的剧本中的女性角色们。 森下佳子自己本人是女性,所以她不会去塑造被物化的,简单化的女性角色。她没有去塑造一些超越时代可能性变成现代人的意淫的意象化的旧时代女子,但同时又没有让剧中的女性流于平凡,在旧时光中默默无闻。 俊子姑娘是个非常聪明的女孩,她由衷的支持着笃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这种支持并不是望夫成龙和苦守寒窑,她对笃藏的支持是基于理解和共鸣,她认可笃藏的想法,同时她也知晓笃藏的缺点和毛病,正因为如此,她把笃藏的目标像自己的目标一样的珍惜,同时也能够清醒的看到笃藏前进方向的正误。 但是这并不妨碍俊子去肩负自己的责任,像她那样的传统旧式人家的长女,有很多不得不肩负的责任,所以她意识到自己会拖累笃藏以后坚决的与笃藏分开,但是又迅速的重新改嫁,走入自己需要去肩负的生活责任中。 在现代人的我们看来对于这个17岁的女孩来说生活也许太过心酸,但是这就是她那个时代的女性的生活方式,她勇敢的接受这一切并坚强的活着。 而她与笃藏的共鸣,决定了他们的关系是不会像普通的恋人或者夫妇那样简单结束的。 老板娘阿梅是另外一种女性,她和丈夫在城市下层过着一种颇为匪夷所思的生活,丈夫是个好人却工作懒散成天流连风月,她自己也不守妇道勾引年轻伙计,她和丈夫都追逐着欲望,但是又在生活的部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并不是能够被一时的纵情所代替的关系。 阿梅勾引了笃藏,但是她并不是代表欲望的化身,被引诱的笃藏沉溺于的堕落是自己本身,而阿梅本人并没有腐坏,她是鲜活的活着,忠实于自我的女性。 身处吉原的女郎茅野,也许按照现在的看法来说她才是最悲惨的,一辈子都无法离开这个吉原,过着出卖皮肉的生活,然而正是她却说了“有本事的人在哪都能干,没本事的人哪里都不行”这样的话令笃藏振作起来。 茅野并不是衣着华服供人赏玩的玩具,她生活在一个窄小残酷的世界里,正因如此她的生存更如同战场。 而对于她来说,新太郎这个童年玩伴就如同她的眼睛,帮她去看更宽广的世界。 8. 日本人的法国留学 越写越长系列(汗) 八九集将笃藏在巴黎的三年以极快的速度讲完,无论有意无意,森下跳过了比较敏感的时代话题和过于复杂的料理本身的发展有关内容,其实笃藏个人还有不少厉害的传说,要不然也不会被法国后辈称为Monsieur(阁下)。剧情主要是放在笃藏遇到弗朗索瓦丝后的爱情故事这边。弗朗索瓦丝和笃藏都是追梦人,他们在法国相遇相爱,即使他们两人最终分别,但是这段人生经历还是会影响笃藏,至少这一次,他多少能够了解俊子目送他追求理想而去的时候的心情。然后留在法国的新太郎和佛朗索瓦丝也许会有继续的发展吧。 秋山笃藏是去法国留学学习料理的第二人(第一人是他过去在精养轩工作时的主厨西尾益吉),也是加入法国厨师工会的第一人,这不仅是因为他的行为破天荒,也和当时时代背景是有关系的。 在1910年代,日本帝国刚在清朝的土地上和俄罗斯帝国打了一场恶仗,又和英国亲密无间的连续签了三次同盟合约,而法国是俄国的盟友,又是英国的世仇。法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前世界霸主,日本则是一个新兴的东亚帝国,法国这边早已经进行民主革命砍掉了皇帝的头,日本那边却死了个天皇全民哭的跟死了祖宗似的,两国文化也好,想法也好,完全不是在一个世界里。 相比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为了学习先进思想和理念而希望去法国留学(当然学费好挣也是理由),那个时代的日本精英更愿意去英国或德国这种帝国去学习人家优秀的军事科学技术,会想到到法国留学的人,大概不会很多。 大概也就是像新太郎和笃藏这样的人才会去法国吧。 这么说来笃藏被欺负也是可以理解的(笑)。 秋山笃藏所跟随的hotel ritz的主厨埃斯科菲耶是个了不起的厨师,是法国料理界影响深远的人物,法国菜现在所公认的基本形式和规矩是由他制定的,在这个剧里面,被诠释为一个着迷于料理,不拘于守旧鼓励创新的可爱老头儿。 9. 最年轻的厨师长和大正时代 不想谈过于严肃的话题,不过反正我也就说个皮毛。 笃藏在第九集里进入宫内省,他并不是进了天皇的厨房从小兵干起,而是初来咋到就当了厨师长,接管了整个天皇的厨房,所有在厨房的工作人员,理论上全是他的部下。 26岁的空降老大,历史事实听起来多少有点不可思议。 笃藏确实经历了得,厨艺精湛,但是他走到这个位置最关键的原因是应时势所需。 当时刚即位的大正天皇也很年轻,所以希望有一个年轻的厨房主管,不至于大正在任间吃惯了的味道忽然改变(不过谁也没想到大正天皇如此短命,不过十五年就去世了),剧中因华族会馆的宇佐美推荐,选择了年纪轻轻的笃藏。 当时的日本对革新的需求要远大于守旧的,日本刚刚经历了明治成长期,国内产业发展迅速,战争胜利获得的殖民地也给发展带来了原材料,资本和市场,有了底气的日本,对于锐意革新大胆向前的力量,态度宽容,而对当时先进国家的东西,也抱着全盘接受的态度。 正如小厨子成为厨师长,和俊子建立家庭,走上人生的最顶峰一般,日本接下来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开放的时代,在大正时代短暂的十五年间,日本似乎向着去世的哥哥所理想中的,法律健全的,文明民主的,和平的国家前进着。 然而这样美好幸福的,却只有短短的十五年。 10.杉森久英原作小说与本剧差异谈 说到天皇的料理番的原著小说,就得提一下作者杉森久英其人。 杉森久英的个人人生轨迹本来就挺有意思,他生于明治末年的日本北陆地区,毕业于东大的文学系,学生时代受左翼思想影响读过些马列著作,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在中学里当了几年临时教员,去当文艺杂志编辑觉得自己没这个本事遂辞职,二战期间辗转进了大政翼赞会的文化部,大政翼赞会这个组织,是日本军国主义化后,当时的首相近卫文麿为了控制政党和思想自由搞出来的独裁政治组织,权利大,自然钱也多,也笼络了不少当时的精英知识分子,杉森在这里待遇不错,也见了不少他过去躲得远远的右翼人士,这个组织咋听阴森恐怖,意外的内部倒不如想的那么严格,杉森混迹其中,约莫是听了不少八卦,长了很多见识。战后他进了河出书房当起了《文艺》杂志的总编辑,40岁的时候,发表小说出道,走上了职业写作的道路。 也许因为杉森自己的经历,所以他后来的写作以刻画真实人物的传记为主,尤其是善于描写历史中,两边不讨好的尴尬人物,比如听说自己被判为战犯就吓得服毒自杀的近衛文麿,还有大家都叫他汉奸的汪精卫;他也写过当过台湾民政长官及满铁首任总裁的东北(与管陆军海军的萨长,大约是政敌)政治家后藤新平的传记,之外,伊藤博文,太宰治,很多名人他也为之立过传。 为什么写秋山德藏的传记,按杉森的意思,是想写一个人三岁看老,因着自己的执着而一步步从乡下的少年最终走向成功的故事。书里描写的秋山德藏,虚构的部分参考了多数同时代枭雄式人物,他抛弃结发妻子和伊藤博文相似,而在法国与异国女子相恋不成的段落,则贴近了森鸥外的舞姬,他会为了学艺背叛师门,偷老师的笔记,会在异国他乡因饥饿偷大使馆的罐头,他会威胁别人,也会忍下羞辱,夹紧尾巴做人。 杉森笔下的秋山笃藏,就是活在那个时代风云中典型的日本男人,他们胆大妄为,以自己的欲望为目标活着,也为了自己的目标放下所有的廉耻,率真中又透着狡猾,对天皇忠诚不异,向天皇奉献了全部的人生,只留给家庭一个背影。 而在日剧中的秋山笃藏,却是一个极其单纯的人。他的哥哥教了他报效祖国是服务所有的百姓,他的恩师教了他待人待料理的真心,而他的妻子,则教了他最深的爱。虽然秋山笃藏是天皇的料理番,但他也只是一个番人,他忠实的尽着自己的职责去服务那云端的人,而他的人生,则因着所有相遇的人的种种,变得丰富起来。 11. 秋山德藏其人——总结谈 天皇的料理番,真正要讲的并不是一心做好一件事的匠人精神。 这个故事讲的其实是一代人,是一代已然成为过去回忆的人。 今年是2015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也是日本战败70周年,对于漫长的历史来说这个时间并不长,还有很多历史的清算似乎还没有完成,但是对于人来说,却已经使一代人从此彻底不复存在,而即使是战后当年出生的婴儿,也已经年届古稀。 像秋山笃藏那样活着的人,在这个现在的日本已经没有了,而如果谈到他的经历,活在当下的人们听起来会觉得不可思议,简直是传奇。 然而他却又是确实的活在世间,而且他并不是什么历史中的风云人物,也不是高踞俯视的有明之士。 秋山笃藏是一个活在百年前的普通日本人。 在秋山笃藏出生以前,日本不过是太平洋上一个颇为原始的岛国,敬畏的模仿着强大而富饶的邻国的一切,将自己与整个世界封闭起来。 而在秋山笃藏降生的时候,日本在身边的强大帝国的破败倒塌中乘着历史的风浪,打开了国门,笨拙的冲到了时代的前端。 而秋山笃藏为代表的那一代日本人,他们新奇的望着外面的世界,国家的发展,也为他们带来了面向世界的机会,年轻的他们鼓起勇气闯了出去,与外面的世界进行了交流,学了前所未遇过的东西。而等到学有所成以后,他们又因着家族和国家的期盼回到日本,他们努力的在自己的职位上做好自己的事,以愚忠式的忠诚报效自己的国家,即使这个国家走上战争和侵略的道路,他们也并不知晓,他们只是拼命的节俭自己去支持国家,把自己的子女送上战场,因为他们相信忍耐终是会有回报的。 而到了日本战败的时候,对于失败他们其实并没有多少的悲伤,只不过他们很单纯的相信着,那个跟自己一起吃过苦的天皇,不会是坏人,所以他们全力去保护他。即使这在其他国家的人甚至其他日本人看来,愚昧可笑。 然而也确实正因为他们这样的努力,使得天皇被保留下来。 在这以后,依然也还是他们,在各行各业了辛勤的劳作,令战后破败的日本,又重新繁盛起来,重新迎来经济发展。 他们似乎也因此成为了各行各业中的神祗。 这个真挚诚恳的心,是属于所有这些已经成为过往的日本人的。 他们并不是伟人,也不是完人,他们的名字在角落中隐约一现,成为资料中模糊的身影。 小人物已经从历史的舞台上退场,而历史则是由高高在上的人去写。 而这部剧,却要为他们立传。 TBS这样的民营电视台,却要斗胆砸下重金,象国营电视台的NHK一样要拍一部跨越时代的电视剧。 但是他们的主角,却是不一样的人。 最后: 其实一开始看这部日剧的时候,,我的感觉很微妙,我觉得这个片子过于的单纯和欢乐了,因为那并不是一个多么好的年代,战争阴影,内乱,革命,营养不良,大部分人的贫困,人均寿命40多,肺结核是不治之症,再到后来的二战,这些事情说起来在现在看来全都是很沉重的事,但是这片子画面却异常的鲜亮。 连笃藏初到东京的时候看到抓社会主义分子,都像抓个偷了店里鱼的小偷一样稀松平常,而剧中即使有着即将而来的死别,也似乎带着别样温柔的气息。 不过我睡了一觉醒来又想了想,谁规定悲苦的年代老百姓就不能开心了啊。 即使是在那个现在看来糟糕的不行的时代,也有个人那么一心执意的飞奔着向着自己的梦想而去,不也是很棒的一件事么?而描写着即使在这样的时代,眼睛里也有玫瑰色的人生的人,不也很好么?不,也许这比如实的表达过去的沉重还要更好也说不定。 秋山笃藏生活的年代非常厉害,明治天皇驾崩,大正天皇即位,关东大震灾,灾荒,大正天皇驾崩,昭和天皇即位,一战,二战,日本战败,安保运动,战后复兴,跌宕起伏的年代,不安稳的人心。然而在这其中,那个曾经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令父亲担心会变成地痞的少年,却安稳的待在天皇的厨房里,当了50年的总管,在年华老去中与那些爱他的人们死别。 这是一个漫长得不可思议的人生。

 短评

难得有一次在有佐藤健做男主的前提下我不讨厌女主啊

6分钟前
  • swallowtail
  • 力荐

好看的关于吃的剧,女主卡司很强大啊

10分钟前
  • TM1001
  • 力荐

黑木华妹纸演的妻子简直就是贤妻良母里的战斗机。而且人也很可爱。还有铃木亮平演的大哥眼神太温柔了~~虽然感觉马上要挂掉。。。

14分钟前
  • 椰奶拿铁
  • 力荐

陈腐

18分钟前
  • momo
  • 较差

看真幌时就发现黑木华姑娘有惊人的颜艺技能

21分钟前
  • 咖布藤
  • 力荐

佐藤健的画风和剑心时期简直天壤之别啊,说明他除了卖酷,还能卖萌。虽然演技略浮夸,但基于对平头男的偏爱,还是比较期待他的后续表现。故事的脉络挺老套的,后面完全可以猜到。不过美食剧,看看美食也是有滋有味的。

23分钟前
  • 倒带
  • 还行

日本民众对天皇的死忠才是这个国家最强大的武器,也是它最可怕的地方。

28分钟前
  • 秋色波连波
  • 推荐

看了一半先给五星!妈蛋那个炸牛排那个香脆啊砂糖那个可爱那个萌啊~阿受不鸟!!!!!

31分钟前
  • 小圣
  • 力荐

《多谢款待》的编剧,套路基本都知道。一路虐到第11话,在小桥段上下足了功夫。只是一到最终话,忽然要写些格局较大的东西,马上就驾驭不了,搞砸了一切,当然这也在意料之中。

32分钟前
  • 陆秋槎
  • 推荐

我不知道真人是怎样的历程。但是这次佐藤健给我的感觉有点表演过度,相比之下黑木华简直就是牛鼻。

33分钟前
  • 糖糖熊
  • 推荐

从此Je t'aime除了“今晚的月色真美”之外的更好诠释是“就吃吧,今天、明天、大後天,我都會活得比你久的意思。” 「ジュテームってなんですか?」 「...食う、いうことや。今日も明日も明後日も...私はあなたより長生きしますって、そういう意味や」11集食用最佳,最后一集选择性观看(略鸡肋)

3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佐藤健吧,就是那种貌比天仙,但你一看他演戏就犯齁的款。除了浪客剑心,除了浪客剑心,除了浪客剑心。因为绯村剑心这个角色要求他必须波澜不惊的压着演,收敛他那些对表演粗率浮夸的理解。作为美食番,有了黑木华和小林薰的加持,前11集都好笑又好哭。可12集是个什么鬼?对战争与侵略毫无反思,还妄图用美食去美化和包裹对天皇的愚忠,用职人精神、专业主义去粉饰拔高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好端端的一个厨子,专注在美食里领略朴素的哲理、人生的况味,不够吗,编剧大人?

40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如果不是佐藤健一直逗比卖萌,这片完全看不下去。转折处无比拖沓,配乐和煽情一样泛滥成灾,总是朝一个地方咯吱咯吱瘙痒也会抓破皮啊。另外,目测此片可能会因为洗白昭和天皇而引来争议。

41分钟前
  • 洛风城
  • 还行

真是死在了最后一回上,不然可以五星的。出现圣战、大东亚战争、满洲这样的信息真是让人咋舌,看来日本的右翼思想还是非常严重的,毕竟这是一部台庆剧。

44分钟前
  • Daisy cat
  • 推荐

比起本季另外两个靠主演的剧,这个剧本明显更好,还有各种食物的特写,本季必追。黑木华的妻子真的是意外的惊喜,贤妻良母的典范,是女人都忍不住为她点120个赞,希望能和砂糖大厨走到最后,这种少年夫妻,背后默默支持丈夫的女子一定要有好归宿啊!

45分钟前
  • 植物皮
  • 力荐

意外的喜欢上了黑木华,砂糖蠢萌蠢萌的,家人都好有爱

47分钟前
  • 顺风顺水女孩
  • 力荐

和《仁医》的思路与写法很像,抛开表面的包装,本质上是将个体命运与日本明治、大正到昭和时期的国族史相结合,人物发展的每个阶段过程都烙印下了不同的时代注脚,同时也从各个切面不断显露着日本的民族性。全剧基本可以切分成1-6/7、8/9-11/12四个不同声部的篇章,不断稳当前进的过程中,又由最后看起来滑稽奇怪的结局达成对日本文化和国民心态的二重书写。铃木亮平饰演的哥哥和黑木华饰演的俊子非常夺目。

51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天皇的洗脑番。演员不错。

53分钟前
  • 阿朽
  • 推荐

目前来看 本季最佳 果然砂糖+森下佳子+平川雄一朗的组合不会让人失望 笑点和戳心窝俱佳~

58分钟前
  • 戚阿九
  • 力荐

比起奋斗励志,更欣赏其中的夫妻之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黑木华的演绎实在太好,身上的温婉娴静,一举一动,无不展示出了那个年代里女性的一种自我修养。PS,黑木华与安藤樱真是极好的役者,真刮目相看。

1小时前
  • 张苑希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