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第四季

综艺大陆2023

主演:陈嘉桦,刘逸云,卢靖姗,谢娜,孙悦,刘惜君,美依礼芽,芝芙,龚琳娜,朱珠,曾可妮,吉娜·爱丽丝,黄丽玲,汪小敏,秋瓷炫,谢欣,瞿颖,蔡少芬,贾静雯,李莎旻子,赵丽娜,张嘉倪,刘雅瑟,徐怀钰,李彩桦,吴倩,许靖韵,陈冰,唐伯虎,陈意涵,吴优,王佳宇,卡捷琳娜·凯丽,黄晓明

导演:任洋

 剧照

乘风第四季 剧照 NO.1乘风第四季 剧照 NO.2乘风第四季 剧照 NO.3乘风第四季 剧照 NO.4乘风第四季 剧照 NO.5乘风第四季 剧照 NO.6乘风第四季 剧照 NO.13乘风第四季 剧照 NO.14乘风第四季 剧照 NO.15乘风第四季 剧照 NO.16乘风第四季 剧照 NO.17乘风第四季 剧照 NO.18乘风第四季 剧照 NO.19乘风第四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5 21:07

详细剧情

  真实记录33位国际女性蜕变成长的舞台竞演类综艺。节目集结了专业歌手、演员、舞蹈艺术家等不同行业的实力女性,通过多场竞演展现国际友好互助之姿,彰显中国文化魅力,实现自我价值超越。

 长篇影评

 1 ) 徐怀钰被指“划水”,冤吗?

关于“人生与努力”的辩证法

首次公演追毕,觉得今年的《乘风2023》给观众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慨。因为个别姐姐表演“划水”带来的舆情风波,让节目无心插柳,形象为我们演绎了“人生与努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我们的人生里,努力一定有用吗?

事实上,节目四季以来,观众多少已能够明白:并不是姐姐们的每一份努力都有回报。就像节目中,不见得是表现最好的舞台拿到最高分,一些呼声很高、下了功夫去呈现的表演可能拿到低分;被淘汰的姐姐也不见得是表现最拉垮的,一些姐姐明明很努力,却在喜爱值投票中垫底。

问题出在哪?不是不努力,仅仅是因为姐姐的知名度和流量没那么高而已。

这是节目几季以来一直存在的难以解决的悖论:节目虽然试图打破外界套在女性身上的种种桎梏,让女性获得乘风破浪的机会;可从节目的镜头到观众的投票,却时常“看人下菜碟”,人气高的姐姐被其他姐姐前呼后拥,镜头更多,观众喜爱值投票也高。

比如《乘风2023》的首次公演,排名垫底的是唐伯虎Annie、许靖韵二人组的《佳人》,只有729票。应该承认,二人队的其他两组卢靖姗、刘惜君的《吻别》(805票),龚琳娜、美依礼芽的《花海》(798票)表现确实亮眼、不分伯仲;但单从演绎效果、歌曲立意等角度来看,《佳人》在所有节目中都不该是垫底的位置。

《佳人》排名垫底,实在说不过去

可它还是垫底了。热搜也早已经剧透,唐伯虎Annie、许靖韵是第一批暂时离开舞台的姐姐。

唐伯虎Annie、许靖韵

这是节目的残酷之处,也是人生有时会遇到的无奈:你很努力了,但你还是被淘汰了。这样的“失利”甚至从最初的组队就已经注定:因为你名气不够大,与其他姐姐也不熟识,那么你就不会被其他姐姐优先选中,而是被“剩下”,最后只能与排名靠后的姐姐自行组队,你想要找个“靠山”、获得全员安全的机会都没有。

那么,这意味着努力没用吗?

不是如此。比如当节目播出,观众会为你们鸣不平(只是换不来舞台的机会)。其他很努力的姐姐,也会被观众看见。所以节目播出后,朋友们都喜欢52岁了,但不摆任何架子,还在“加速度”向前冲的瞿颖,也喜欢一直在挑战自己、用实力战胜内心脆弱的龚琳娜。

瞿颖真的很洒脱

享受舞台才会有龚琳娜那种由内而外的自信

这就是人生与努力的辩证法的前半部分:不是每一份努力都会有回报,但努力的人我们是看得见的,越努力往往也越幸运。

《乘风2023》关于“人生与努力”的辩证法前所未有的深刻,在于徐怀钰这个“变量”。节目播出后,关于她表演“划水”的争议度最高。这是辩证法的后半部分:如果不努力,还想要收获观众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作为千禧年前后风靡华语乐坛的“平民天后”,徐怀钰的歌曲影响了当时无数的少男少女。她在滚石唱片时期,短短三年时间密集发行了《Yuki第一张个人专辑》(1998)、《向前冲》(1998)、《天使》(1999)、《Love》(2000)等销量百万级别的爆款专辑,《我是女生》《向前冲》《妙妙妙》《叮咚》《友情卡片》等歌曲响遍大街小巷。她歌声中的鬼马、活力、率真和喜感,唱出年轻人对于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徐怀钰早期MV截图

但徐怀钰的天后阶段,似乎也就这短短的三年时间。千禧年后,华语乐坛“四大三小”先后崛起,竞争相当激烈,而徐怀钰则与新经纪公司陷入合约纠纷,再加上原生家庭的深渊,徐怀钰自身个性上的“问题”,她的音乐事业几乎停滞不前。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外界种种纠纷的干扰,徐怀钰的音乐机能也发生“退化”。这几年,她发过屈指可数的单曲,几乎没什么水花,而音乐平台上关于这些单曲评价最多的是“声音都不像她了”。昔日那个一口气往前冲的动感声音,似乎一去不复返。

歌迷们仍然对徐怀钰有很深的感情。去年王心凌翻红后,很多人期待徐怀钰能参加新一季的“浪姐”,迎来事业第二春。去年底,徐怀钰重新与滚石签约,上了热搜,今年《乘风2023》官宣阵容里有她,也上了热搜。歌迷认为,虽然徐怀钰的声音不再是昔日的模样,但只要足够真诚、足够努力、对舞台足够敬畏,依然能够唤起“回忆杀”,依然能够得到喝彩和祝福。

可徐怀钰初舞台的《分飞》,从头到尾站桩式演唱,声音机能也大为退化,果真排名倒数。这时歌迷还可以辩解:她离开这种大舞台太久了,有点紧张了。

初舞台后,赵兆等人的点评

但首次公演《路灯下的小姑娘》,徐怀钰几乎全程是我在哪里、我在干嘛的“梦游”状态,实在让人无言。虽然徐怀钰一直强调自己是金鱼脑袋,不会跳舞,可首次公演中《路灯下的小姑娘》的舞台动作几乎就是最简单的了。何况,公演是集体表演,一旦团队分数靠后,那么全员危险,有些姐姐就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如果自己掉链子了,对其他姐姐的努力付出是一种“不尊重”。所以如果你不会,那么就加倍努力地练习啊。

最右边的徐怀钰,眼睛需要一直瞄向贾静雯才能做动作

可以对比下其他姐姐“不会”时的状态。蔡少芬一边练习一边崩溃痛哭,哭完接着练习;秋瓷炫的几句rap唱得虽然不怎么好,可为了唱这几句,她也是特意飞到韩国请教了老师;吴倩一度也是不会的状态,但她是拎得清的,“人家明明很优秀,凭什么因为你一个人的失误,然后人家被淘汰了”。

努不努力,有时就是态度问题

不是说团队合作不能有失误,前提是,你是否尽全力了

如果徐怀钰是真的努力了,还做不到,可能是她不够自信或能力有限,大家也只是惋惜。实际并不是,而是一公排练阶段,徐怀钰还有多个工作,又要飞台北发新歌、开演唱会(4月14日发行新单曲,4月17日是一公录制),期间还接了一个商演(经纪人的回应中证实)。不能说徐怀钰不拼、不努力——她可是一下子接了这么多工作,但可以说,她和团队对《乘风2023》不够重视,在这个舞台上的投入不够努力,或许她仅仅是把它当做一次普通的通告,也谈不上对舞台有什么投入和享受。

经纪人的回应,反而让人觉得整个团队就是把“浪姐”当作一个普通通告

熟悉徐怀钰的人,知道徐怀钰有非常坎坷曲折的成长经历。但在这个淘汰了队友的残酷舞台上,以这些苦情经历来辩解“她没自信”云云也没什么说服力。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将痛苦的过去转化为财富,不是每个人都是张韶涵、王心凌(她们的过去也足够坎坷),只是如果没有准备好、也并不享受舞台,那么真的不要勉强自己,可以把机会留给那些拼命努力却留不下来的姐姐。

热搜上对徐怀钰的批评,对于徐怀钰来说又是巨大的压力,希望不要转化成她的心理负担,而是希望她在之后的公演中,能够更加认真对待这个舞台,或者好好思考下自己是否真的还喜欢唱歌——如果仍然觉得演艺圈的工作是“苦役”,去过普通的人生也许会更幸福。

每一次看《乘风》,姐姐在节目中的不同际遇,都让我们仿佛是在看各种各样的微型人生。人生没有永恒的公平,就像节目中就有各种隐性的不公平,但我们还是要努力争取公平,我们还是希望努力的人能够有所回报,这是对努力者的祝福,何尝不是对自我人生的期许

——首发澎湃新闻·有戏,此为节选文章后部分——

 2 ) 关于预期差,以及观众的偏好。

娱乐圈是名利场,甚至连观众也逐渐变的“双标”。观众缘其实多多少少带着滤镜,无须在意。

对待朱珠的“低情商发言”(不认识别人也没有做功课),因为显赫的家庭背景,被打上新女性标签,被认为是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做自己。当然了,我认同,朱珠是很美的,内核稳定,业务也不错。

谢娜不知道为什么成为全网口诛笔伐的对象,但我看到的是她很努力,她的队伍也有团魂,看一个人不能看网上怎么评价,要看身边人怎么看她,所以我相信她是个不错的人。“哪里都有她”,也是因为她是主持人,尤其是top3的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大多数人都熟悉。本质不坏,又挺努力,也带着队伍努力,没啥毛病。

李莎是个小透明,她确实很努力,50岁的瞿颖劝她自信点,你很好,说的都对,但大量的普通人就是这样的现状,努力了,但还是不出众,没太多正反馈也很难特别自信。可能是缺少一些天赋吧,外貌,才华,观众缘,家庭背景。(类似蓝盈莹,观众好像很不喜欢努力人设,不知道是不是也看到了努力又不出众的平凡的自己,无法和解)。

同样困境的还有吴倩,曾经是我人人(校内)时代,小号的头像,被她的清纯美shock到了,听说是在一段不健康的婚姻关系中,经历了一些伤害吧,能明显感觉到她缺乏与社会链接的能力,很木讷,一些反应不够得体,希望她能在这个训练营中有所收获,很期待她能获得个人的成长。

除了朱珠,同样带来预期差的还有小美,她的外在甜美,但声音非常扎实厚重,而且也有特色,曾经也是血洗b站的二次元女神。

刘惜君和amber其实就是很好的典范,1)业务能力强,2)人淡如菊,不爱讲话是维纳斯的断臂,十足的缺憾美,让大家更加喜爱。

综上,观众的喜好你确实很难把握,因此也没必要去迎合,很难也很累;不断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永远不会错;能创造一些预期差就更好,不管是艺人还是工作中,预期太满,评价会变低,反之,预期很低,同样的表现,也更容易获得高分(职场中叫预期管理);普通人,就多多接纳自己,尽量不需要外在的认同和正反馈,才能内核稳定,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快乐。

 3 ) 先打个四星吧,毕竟好多想见的面孔啊

初舞台

1.第五季可以邀请萧萧吗?请节目组无论如何都要邀请到她谢谢!

2.瞿颖真的太强了,就是也没有什么医美的痕迹,也没有在追求“白幼美”的审美,就是我心目中超飒御姐的样子;孙悦的初舞台有让我觉得比较平,但是她真的是这一季我最期待的歌手,所以希望她接下来可以有突破。

3.不喜欢谢娜,不是因为她过往的履历,而是不喜欢那种“我就希望唱跳歌手来我们组”的姿态,从第一季到现在,我依然保持一样的观点,这是一个女性自我突破的舞台,我认为如果一个姐姐以前从没有唱跳的经验在这里作出突破比唱跳歌手重复做自己是要更有看头和意义的;所以如果你不鼓励其他姐姐去突破自己,只是找已经唱跳很强的,那没有意义。但我必须要说哦,谢娜的初舞台虽然修音很严重,但有突破的,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但我不认为可以到前五)。

4.龚琳娜真的是大艺术家,没什么好说的,我觉得初舞台就惊艳的选曲就是她,她真的可以做到大众艺术和高雅艺术结合在一起的那种底气,真的就是雅俗共赏,我的初舞台第一名是她。

5.芝芙好美,希望大家不要吵架了,我觉得越南对南越(甚至是粤)文化的保留比中国南方做得都要好;觉得就是亲切的表兄弟,没必要为了政治立场吵架,去过越南,也真的很喜欢,遇到的人都很善良。

6.吉娜真的是小公主,说话一股东北大碴子味蛮好笑的。

7.我觉得有一点小遗憾的是徐怀钰,她镜头甚至也不多,是不是没跟芒果TV签约?而且虽然我知道她想摆脱“我是女生”的形象,但我觉得初舞台如果选“我是女生”可能会成为这一季的“王心凌”,在浪姐唱苦情歌还是不太吃香。

8.刘惜君的初舞台很棒,但是我觉得她在《声生不息》已经呈现过很多很棒的演唱舞台了,如果下定决心来参加浪姐,我还是希望她可以更突破自我(毕竟她这几年打的不就是这个人设吗?),另外,谢谢她把客家酿豆腐介绍给大家(本客家人文化自豪)。

9.有几个姐姐会让你觉得很美,美若天仙,但是没有什么记忆点,例如张嘉倪,她已经美了这么多年了,但如果一直没有爆火,那么我的想法就是大众已经对“甜美”的标签审美疲劳了,也希望她可以在接下来的舞台有所突破。比如第一季的金晨,我觉得也很美,但是也奉献出了很多精彩舞台。

10.还真的不能出现田馥甄啊?

11.朱珠最大的问题在于她脱离内娱太久了,我觉得这会让你很难跟内地观众的口味产生联结;因为除非你不用微信或者完全没什么内地朋友,不然真的很难不知道“你怎么穿品如的衣服”;我觉得她自己也意识到了,所以Amber选她的时候她真的舒了一口气,其实她在国外混得也不错,所以还是有退路吧。

12.为了让节目邀请萧萧我已经打四颗星了,我重复一边,第五季,萧萧,邀她。

13.等着看第一次公演,谢谢赵兆老师回来。


一公

1.看完一公就能理解节目组为什么把徐怀钰的镜头全部删掉了,我真的没见过这么差的表演耶,自始至终完全跟不上,且一直在看队友,我现在相信她跟贾静雯撕逼的传闻了,感觉她真的不懂珍惜机会,多好的翻红机会啊,她自始至终有努力吗?她甚至比张柏芝还烂耶,甚至连表情管理都不行了。

 4 ) 从纵向和横向去看待,浪姐4到底输在哪里

《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一档节目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第四季,从初舞台到一公再到如今二公,我硬着头皮看到了现在,说实话使我看下去的动力完全是有几位我颇有好感的姐姐,但是整个节目设置来看,还是姐姐表现来讲,《乘风2023》(以下简称《浪姐4》)属实差强人意。

《乘风破浪的姐姐》(以下简称《浪姐》)这节目的出现放在整个内娱来讲,还是一个比较炸裂的存在,在这档节目出现之前我就在微博看到有网友提出了这样的想法,不得不佩服芒果确实攒出了这么一个局,第一季在如今看来依旧是非常精彩的一个节目。随着节目的热播,芒果也推出了性转版《披荆斩棘的哥哥》,依然虏获了一大片观众的芳心。《浪姐》经历过了第一季的火爆、第二季的糊穿地心、第三季的回归大众视野,终于来到了第四季。《浪姐4》纵向与前几季相比也好,还是横向和《披哥》相比,都是无聊且亮点较少的一季节目,这节目会不会就暂停,还是会持续做下去,也不得而知。

关于舞台设置和呈现效果

作为一档以舞台竞技为主的节目而言,舞台上的表演以及最终呈现的效果无疑是重中之重。无论是《浪姐》还是《披哥》几乎每一次都能给人带来十分精彩的节目表演(除了《浪姐2》,几乎没有出圈之作)。《浪姐1》里的经典舞台之作《大碗宽面》《FLOW》、被人嘲乱成一锅粥却意外出圈的《艾瑞巴蒂》、每每想起依然会有画面的后妈茶话会组合《女孩与四重奏》。《浪姐3》的《山海》《梦中人》《野蔷薇》都是被节目粉丝捧上高位的舞台表演。相反《浪姐4》两次公演唯一给观众留下的只有一首《花海》。

谭维维&王心凌《山海》

造成这样的结果有两个,一个是舞台总监(你都不知道我有多想阿ken老师)和音乐总监的误判,例如二公《带我去找夜生活》就是典型的舞台总监的严重失误,水舞台搭上床垫,最终五个姐姐躺下去的俯拍,床垫上都布满了水渍,一点都不美观。一个是姐姐们自主想法的缺失(这部分下文细聊),每次公演前节目组其实都会和姐姐们进行表演上的商讨,在这一季真人秀部分几乎都没有将这一部分编到正片当中,这一部分最为凸显的是《浪姐3》和《披哥》,无论是郑秀妍要求的伴舞数量以达到最终舞台呈现效果,还是张智霖直接把婚礼现场搬到舞台上颂出别样的《无与伦比的美丽》,真人秀大多数都在与节目组在定夺节目的最终呈现。

张智霖《无与伦比的美丽》

看了《浪姐4》的我又重温了第一季和第三季,发现第四季真的好有钱,大多数的钱就花在了舞美上了,这一季的舞台呈现更像是《披哥》有着花里胡哨的舞美,作为带有女团性质的节目,我在这一季的表演中没看到“团”的呈现,反而像是几个人配合着把一首歌唱完或跳完了。唯一让我觉得有女团感的《叮叮当当》却有着十分华丽的舞美设置,更别说《龙拳》这种完全靠舞美加分的表演了。

Ella&Chipu&张嘉倪&吴倩《叮叮当当》

多人表演,尤其是打着女团表演的旗号,那么团内队形的变换也需要着重关注,团队内的人员走位更能够体现出这个团的默契程度和练习程度。然而在这一季的表演当中几乎看不到走位,或者说有走位但是十分生硬或是几乎没有女团变换的感觉。就拿《叮叮当当》为例,四个人的位置几乎不变,只是有了个齐舞的概念。当我重新看《艾瑞巴蒂》的时候,我发现七个人尽管前期事儿多,但是最后的表演却意外的默契,C位轮流且流畅换位,就算是《女孩与四重奏》只有三个人也实现了队内走位。其实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表演的舞台真的太大了,这么大的舞台导致姐姐们的表现难以凝聚在一起。

关于嘉宾选择

《浪姐》这节目能够给艺人带来多大的效益,一个王心凌足以告诉整个娱乐圈的女艺人,所以其实来上这个节目的姐姐们无非就是翻红罢了。每一季都会选择三十多位30+的女性艺人来参加节目,最终选出一定的名额“出道”,我不介意28岁的吉娜来参加这个节目,我也不介意最后一定出道的是谁,因为大家都清楚“出道”无意义。

这一季的姐姐没亮点吗?也有,Ella带着回忆杀而来,谢娜带着争议话题而来,蔡少芬带着搞笑因子而来,也是他们仨成为了这档节目最开始的小爆点。但是其他姐姐呢?我们从舞台表现和真人秀部分来捋一捋往季姐姐和本季姐姐的区别。

真人秀部分:本季少了话题度讨论的姐姐,或许有人会发问,谢娜和徐怀钰在这一季有很好的话题度了,但是二者的话题度围绕着的无非还是舞台表现,一个是表演用力,一个是表现划水。在真人秀部分,谢娜是我们的老熟人,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知道她在真人秀里的表现(尽管如此,目前为止还没看到谢娜发挥出其以前的搞笑能力)。回看第一季,有着观众们清楚,连艺人自己也清楚的“作”精,伊能静、张萌、黄圣依,还有能够贡献无限话题讨论的张雨绮、宁静,在真人秀部分,这些女人混在一起就会让观众们心里捏一把汗。并且,第一季在真人秀部分真正地做到了让大家融为一体,我依稀还记得初舞台后大家回到宿舍一起吃火锅,一起玩耍,miss A短暂合体引起姐姐们的尖叫。

舞台表现部分:本季少了实力创作型的姐姐,在这一季的嘉宾当中,真正能够称之为纯vocal歌手的仅有孙悦、Ella、汪小敏、陈冰、许婧韵、刘惜君、a-lin,并且这些歌手都并非创作型歌手,也就是说歌怎么编、我就怎么唱。可以拿《浪姐3》的于文文、谭维维、刘恋、赵梦这四位做一个对比,这四位是很清楚也很明白如何对一首歌进行二度加工、再度创作,所以能够让观众觉得歌人合一,而不是简简单单表现了一首歌而已,这也就是我上文提到的自主想法缺失。与此同时,实力舞者也严重缺失,本季的大多数姐姐貌似在跳舞这方面天生缺条筋,但是本来能够带人练习的姐姐也少,只有amber和谢欣,难以带动那些缺筋的姐姐们。第一季女团出身的王霏霏和孟佳能够带动着还不算太差的姐姐们,还有第三季唐诗逸和朱洁静也能够带动着原本就是唱跳歌手的姐姐。简单而言,这一季的姐姐演员占比太大,还有国际姐姐的语言关问题,导致最终呈现不尽人意。

关于主题

第一季的横空出世一直贯穿着一个主题,就是30+的女人“乘风破浪,逆风直上”,并且在节目中姐姐的表现确实符合这样的主题,无论是宁静嘴上的矮子,行动的巨人,还是郑希怡、万茜断胳膊断腿也得上台唱跳,都能够看出来姐姐们互帮互助、突破自己,似乎她们就是抱着一个成团的梦想过来。

此后两三季都难以有第一季那种精神头,尤其到了这一季,“大美中国、乘风而上”,怎么去解读这么一句话,邀请了多位国际姐姐来欣赏了我们大美的中国,怎么个乘风法?就是乘着前几季姐姐打下的节目热度而上。貌似跟姐姐们打破年龄、突破舒适区这些都没有关系了。

“成长”主题在目前这一季还难以体现出来,我就单纯拉出一个人来谈一谈“成长”——吴昕。

初舞台的吴昕

在《浪姐》之前,大家对于吴昕的印象肯定就是停留在《快乐大本营》中那个肢体僵硬、五音不全的小女孩。但我有幸地注意到了吴昕的其他节目片段,发现吴昕其实在唱歌上算不上跑调,只能说大白嗓而已,在《大本营》里碍于自己的节目定位,只能以绿叶的形象去凸显嘉宾。

但就是在大众对于吴昕的印象停留在一个0的基础上,吴昕真正做到了逆风直上,乘风破浪。一公《艾瑞巴蒂》中吴昕是最合适女团这一标准的,二公开始尝试了rap和一字马,此后又挑战了戏腔、单手翻跟头等等,在吴昕的身上我真切地感觉到了她的蜕变,也就有了海涛来客串主持那一场二者抱头痛哭的画面使得观众们频频感叹。如果说要在第一季挑出最具有“浪姐精神”的代表人物,吴昕当之无愧。

除了整体节目的主题外,每一次公演的主题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选歌也好,舞台设置也好,与此次公演的主题没有半毛钱关系,甚至主持人的串词和结束词都没有提及公演主题,以《浪姐4》二公前选歌VCR,提及一大串“白天”“黑夜”,我甚至不明白与公演有哪门子关系。

最后

从《乘风破浪的姐姐》到《乘风破浪》再到《乘风》,节目名称一直在做减法,节目公演模式倒是一成不变,舞美也愈加复杂,赛制更加一头雾水,这也芒果长年以来的通病——“伪创新”。

这一季的《浪姐》从初舞台开始,哪些人会淘汰、哪些人会出道,观众大多也都能悟出个一二三,困在“回忆杀”里的《浪姐》何去何从,节目组也应当在观众的呼声中慢慢的改进。

 5 ) 关于浪姐和性别等议题的几点思考

1.初代浪姐还尝试讨论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尽管不那么完美,还有争议性,但至少有提出问题的勇气。到现在所有的反思性和愿景都被揭下来了,剩下娱乐的空壳,女性主义完全被市场所吞噬。节目方是负有社会责任的,但显然资方借性别议题捞到钱之后就把议题抛弃了。浪姐Id还在,但是内核空空。见新京报书评的市场女性主义一文。

2.谢欣这样的艺术家登上娱乐舞台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追求超越、抽象、感知的剧场现代舞搬上“又燃又炸”的娱乐舞台,是不是贬低艺术?不知道谢欣自己怎么想。但无论如何娱乐舞台又是一个很好的面向大众的宣传推广方式,谢欣自己似乎也有此意。

3.为了看谢欣认识了Amber。女子组合里的中性风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过,真的很有意思。Amber和刘雨昕是从小中性风;还有的中性爱豆可能是被娱乐工业打造出来的,比如Ella。这些女孩儿经历了什么,她们在组合里扮演什么角色,面向的是什么观众,传递了什么信息,她们代表这社会性别观的进步还是倒退,又会如何影响粉丝和社会的性别观?(天,真的好想转行研究粉丝文化!!!)

 6 ) 她现在是钮祜禄·怀钰

看到徐怀钰的翻车舞台,不由得想起浪姐第一季,姐姐们争先恐后积极排舞的样子,哪首歌难就选哪首,当时疫情刚开始不久,整个演艺圈几乎停摆,30+的姐姐们没有工作,让我们第一回看到一群女明星洗尽铅华变成练习生模样,原先的架子、棱角、个性都消磨干净,在舞台上各出奇招。

然后就是一年一年过去,疫情结束,演出市场重新繁荣,宁静张雨绮黄圣依蓝盈莹她们艰苦创业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小破节目,如今成了“大美中国”的舞台,“破浪”也没有了,女明星又变回了女明星,一看到跳舞就产生畏难情绪,都想舒舒服服站桩,能吃老本吃老本,搞人设卖情怀才是最重要的,唱跳不用多厉害,只要让大家看到你积极完成下来就可以了。

不似浪1的张雨绮唯恐自己拖团队后腿,大喊“人气归人气,实力归实力”,抛下光环从零开始立志要给观众贡献专业的唱跳,Ella降key唱了《恋人未满》;品如艾莉狠狠把《回家的诱惑》挖了个够;贾静雯唱了自己演的热门剧的主题曲;陈意涵备采时大喊不要再当少女结果初舞台比谁都少女;徐怀钰也选了她的热歌《分飞》,有了王心凌珠玉在前,这个舞台好像已经被默认为情怀的大本营,你想挑战突破一下倒显得不合群了。

徐怀钰准备好了吃老本,她最擅长了,反正已经吃了那么多年老本,虽然知道这是比赛,女团比赛,但总之跟在大家后面就好了,走一步算一步的随波逐流,她仿佛从来没有红过,不知道自己站上的是怎样的一个舞台,国内最受关注的顶级综艺,亿万观众都在盯着,她没有意识到她拥有着怎样的资源,抑或说,这么大的资源对现在的她来说是吃不下了,二十多年来从谷底到巅峰再到谷底,从端盘子的服务生到万千歌迷的偶像,不到两三年就迅速坠落下去,跑商场串楼盘,上山下乡演出,她习惯这样了,付出劳力,拿钱走人,做一个靠嗓子自食其力的劳动阶级,她只不过是回到了在阳台晾衣服哼歌时被星探发掘之前的生活,辛苦,但比当明星简单。

明星要有明星的派头,如贾静雯一般穿得珠光宝气唱完初舞台,第一时间跑回来明艳照人地询问其他姐姐:“还可以吗?真的吗?真的还可以吗?”——谁会忍心说她不可以?反而是要十倍百倍地鼓励赞美她才对,她是一线演员她是笨蛋美人,就算唱跳双废也不能输了气场,于是当贾静雯组好队伍,发现5人里只有徐怀钰一个歌手,她很自然而然地把全组的希望寄托到徐一个人身上,她的态度并非是惭愧的,并不对自己的业务能力感到抱歉,她领导着全队,把徐怀钰拱上C位是因为徐的歌手身份,而不是因为徐有什么地位和光环。徐估计也懵了,她哪hold住那么多女明星,她能顾好自己就不错了。

“你现在是不是压力很大?你在找什么?”贾静雯依然是发出明艳照人的问候,带着影后优雅关切的台词功底,徐怀钰不敢回答说“我压力真的很大”,只能说“不会不会”,一边低头翻包,像一个坐公交急着下车却死活找不到公交卡的中年妇女。

我没看到她的划水,只看到她一点点被姐姐们影响和感染了,她发现这不是一个“活”了,她本来大可以随便唱唱随便跳跳,这么多年的舞台经验应付这么一首简单的《路灯下的小姑娘》不是难事,因为真正划水的人绝对是情绪稳定的,明摆着就是要不劳而获的,可徐怀钰是失魂落魄,六神无主的,好像几十年的出道生涯全都一笔勾销,归来仍是素人,直到表演结束的拉票环节,她还是讨好地看着身旁的队友,她的手慌张地寻找她们的手,她们做什么她就跟着做什么,自我介绍的时候满脸堆笑很over地扭动身体,她太想融入了,以至于都忘了崩溃,忘了遗憾。

贾静雯立刻会对节目组倾诉说自己表现不好,浪1的金莎在舞台上弄丢道具也会大哭,哭一下,大家多多少少会原谅她一点;但徐怀钰不敢哭,没有哭的资格;因为哭、抱怨、撒娇都是一种特权,她要确定周围人都爱她包容她她才敢哭,她就那么僵硬着一张笑脸走下台来了,哪怕内心已经塌成废墟一片。

从初舞台到一公,徐怀钰的画面加起来可能都不到10分钟,芒果把能剪的地方都剪了,却无意中把她推上顶流,这也是浪姐第一人了吧?她好像一根钉子,生锈了的,不甚和谐地钉在了画着其他32个姐姐的“大美中国”的图卷上,一下子戳破了表面的花团锦簇,让我想起来这是破浪的浪姐啊!不是乘风的女明星,没有一个浪姐比徐怀钰更素更破落户了,哪怕是浪1的那群失业姐姐也比不上,如今徐怀钰只是一个常年跑场子的劳动人民,她看到别的姐姐都卯足了劲儿要红一把,原先只想接活的计划被打破了,着急忙慌搞砸了一公。

不知道当徐怀钰在舞台上不小心打到贾静雯的手的那一刻,是否会感慨良多?她会回想起她们第一次在节目里碰面,贾静雯站起来开心打招呼的样子,那张天然散发着热情和魅力,好像做什么都不会被责怪拒绝的脸,那也是她曾经拥有过的光环,她不知道这次公演之后她还能不能留下来,一步踏错步步错,现在醒悟会太晚吗?手帕怎么甩?魔术棒怎么变?她不知道,她只知道她要把她的荣耀一点点拿回来,她是平民天后,徐怀钰。

 短评

国际友人唱跳水平整体高于国内艺人……

4分钟前
  • 大脾气
  • 还行

四星献给《爱如火》

6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推荐

朱珠好装好作啊,看不起就别来蹭啊……镜头前真的有点崩,很多都比她美

8分钟前
  • Jules
  • 还行

极乐净土直接毒发身亡

10分钟前
  • Pray
  • 还行

受够了不厌其烦的舞台梦想口号。翻红敛财的话不让播,是吧。

13分钟前
  • 1193
  • 还行

第一期比前兩季好一些,沒有很過分的修音,演唱中的瑕疵還是能聽到,好幾段表演都讓人眼前一亮,放出來的一公的選曲也挺不錯,只可惜,第一期過後又要開始無趣的韓式女團化了,至少對我來說第一期就等於最後一期了。

16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还行

就初舞台来看,首pick这六位:A-Lin(实力超夯却这么多年低调不作妖)、蔡少芬(戏里正经稳重戏外发神经第一人)、刘雅瑟(唱功一般但飒飒的有股子冲劲儿)、贾静雯(人到中年少了甜美多了粲然从容)、瞿颖(五十岁还能保持这样的状态绝了)、Ella(综艺感与坦诚度让人感觉舒服)。依然不喜欢龚女士,当年开撕王菲的事件一直忘不了,网络没有记忆,我可记仇。

17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就喜欢看全女性舞台!!比披荆斩棘可好看太多了!!姐姐个顶个的真实 自由 漂亮!!我为瞿姐举大旗!初舞台台步真的力量十足!一直循环太帅了!!

22分钟前
  • 在金三角种地
  • 推荐

初舞台打分一如既往的迷惑

24分钟前
  • momo
  • 还行

某“主持人”你还是退出吧。。。别什么节目都往上蹭。真的很烦。

26分钟前
  • 标本师库特
  • 较差

谢娜能不能滚啊

31分钟前
  • hakimo
  • 还行

虽然感觉节目组一季比一季背离初衷,甚至名字都改了,但是陈加滑、贾静雯、陈大发你们超符合节目内核的你们知道嘛!!还有秋瓷炫,希望熟悉后能发挥话痨属性哈哈。

34分钟前
  • 左右兩瞞ing
  • 推荐

50岁的女孩子还愿意去尝试自己不太擅长的领域 这件事本身就挺酷的 今年的杨紫琼宋慧乔贾静雯们都在讲 不用怕 只管往前

37分钟前
  • SailorJ
  • 力荐

周杰伦来了也得输给谢娜

41分钟前
  • Space Lion⁴²
  • 很差

歌后影后,归宿都是小品天后;东风西风,诚意才是最好台风

44分钟前
  • Yeah明珠
  • 推荐

导播怎么把人拍的都那么美

47分钟前
  • 大头大头头呢
  • 力荐

很好!这届是我喜欢的搞笑女大会,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搞笑片段太多,【】陈意涵:“没准我会发现我就是一个天生的歌手!”【】朱珠:“这个赵丽娜是她吧” 赵丽娜:“这是我!”【】瞿颖粉丝做的简介:红了以后和公司解约,解约原因:捧太红了 【】蔡少芬女儿:“去吧去吧去吧妈妈我想看你在台上掉下来是怎么样的~~!”蔡少芬:白眼 【】秋瓷炫对孙悦:“我对你一辈子好!我很讲义气的姐!我人品特别好!” 来自被救者的热情感谢【】眼神不好的二次元们点错了安利键,不仅承包人气状元还顺便把探花的命也改了,你们真是很像第一次扫码的爷爷奶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真的笑出眼角纹

50分钟前
  • 人之初性本性
  • 力荐

讲真,这一季浪姐是肉眼可见的有钱啊,朱珠美鲨我。

5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某主持人其实可以不参加的,一眼关系户

55分钟前
  • 最后的骑士
  • 很差

浪姐第四季,名字改成了《乘风2023》,没了姐也不再浪,片头所谓的“百万文案”也换成了“大美中国,乘风而上”,在这么一档旨展示30+女性克服年龄焦虑与性别框架的节目中甚为违和。但我们老中观众,已甚为理解节目为何要这么做,只有“上价值”到国族叙事,节目才会被权力机器和民间审查员们视为“正能量之作”,才能获得主流曝光与宣传的资格,尤其是在性别对立如此激烈的今日,一档女性节目更要找到平衡微妙的立意方式,即便女性主义是全然超越民族主义的。

59分钟前
  • 李小天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