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

动作片香港2000

主演:任达华  钟丽缇    

导演:梁家仁    

播放地址

 剧照

冷战 剧照 NO.1冷战 剧照 NO.2冷战 剧照 NO.3冷战 剧照 NO.4冷战 剧照 NO.5冷战 剧照 NO.6冷战 剧照 NO.13冷战 剧照 NO.14冷战 剧照 NO.15冷战 剧照 NO.16冷战 剧照 NO.17冷战 剧照 NO.18冷战 剧照 NO.19冷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4 16:25

详细剧情

家驹与成武是对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因在菲律宾对抗叛军游击队而失散十多年后,家驹成为一个出色杀手,他与拍挡于利亚到汉城执行任务,目标是当地最大黑帮首脑徐氏兄弟。家驹执行任务前,认识琴师金子且互生情愫。金子有个警探男友成武,正是家驹失散十多年的好兄弟。驹与亚刺杀徐氏兄弟,过程顺利,但关键时刻,弟徐勇突然失踪。原来,整个暗杀任务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大阴谋……

 长篇影评

 1 ) 你要是觉得这个是欧版的《芳华》,那你还是因为经历少没看懂

“还在巴黎的时候,有一夜突发兴致,从四圈外的住所驱车至巴黎圣母院后的花岸。虽然已近午夜,冬日刚过的赛纳河岸也还没有那么暖和,但连接西岱岛和右岸的桥上依然有即兴表演的街头艺术家,每次兴致所至来此散步,总也不会让我失望。然而那天在桥上表演的既非平日里那个动情弹奏的吉他手,也不是白天在地上摆障碍物骑着单轮子绕来绕去的杂耍人。

面前的是一对面部特征明显带着东欧长相的夫妇,看脸上刀刻般的皱纹,应该年仅60,头发花白,身材瘦削,一件白衬衣在还不算暖的春风里迎风招展,依稀可见年轻时候一袭白衫的少年模样。他的太太(或许是他的太太吧)穿着一身巴黎常见的黑色兜帽呢制外套,年纪恐怕是要比老先生老上十多岁,坐在搬来的折椅上,怀抱一把吉他。他们一段听不懂的东欧语言交流后,先生手里的小提起就伴着月光响了起来,太太的吉他也随之跟上。

音乐里满是苦涩,丝毫感觉不到任何欢快,幸福的感觉。像是在诉说一段凄苦的历史,但他们眼中却是满满的笑意,手上是无比的默契。一曲奏罢,老先生满意爱意的轻吻下太太的额头,太太也抬起头轻吻先生的脸颊。”

如果,女主角选择和男主角穿越边境逃到这里,他们的晚年,恐怕过的也是这样的生活吧。

从剧本的架构来看,也许和《芳华》有相似的地方,但想表达的东西却完全不一样。《芳华》想表达的,大多是一段回不去的记忆,爱情虽然戏份也很重,但是更多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缅怀,而并非是情感。《冷战》的核心,其实是爱情,从这点上,就算架构上和《芳华》再相同,从要表达的主题上来讲,则是完全不同的电影。也就是说,就算你没有二战后东德西德的这段回忆,你仍然能感受到双方的爱情的深刻和扭曲。

所以两个服药自杀,可以算是大团圆的结局里吧。

 2 ) 戛纳最佳导演的爹妈,是怎样谈恋爱的

他浪漫、优雅、总小心翼翼、坚韧又充满忧虑;她性感、复杂、爱头脑发热、是个难搞的女人。

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冷战]成为近期口碑最好的电影之一;

明年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提名,十有八九,也挺稳的。

开放评分之后更是形势一片大好:

虽说目前还无法盖棺定论,但显然人气足够旺。

Metacritic上达到难得的90分

烂番茄新鲜度100%保持了很久

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无疑是现今世界上最会拍黑白影象的电影人之一。

他镜下的色调,与他在影片中选取的故事视角,也总是贴合的——

特定的年代和环境,用黑白灰来表达,比其他任何浓烈的色彩来得都有力。

[冷战]也是如此;最亮的白色和最暗的黑色会在这部片中交织,构成一幅幅丰满的画面。

台版译名“没有烟硝的爱情”,其实也很准确

从片名就能直接获知,[冷战]自然是设定在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冷战”期间

二战的阴影还没全部散去,世界的格局尚未形成,东西方的政治文化冲突在悄然之中愈演愈烈。

没有硝烟,但战火显然仍在地底在空中、在看不见的地方燃烧着;

这股时代浪潮又有如男女主角之间的故事:不可视的威胁,摇摇欲坠的主权,各自死守着自己的领地,又忍不住往对方的禁区探望。

他们的爱啊,猛于那些无声的炮火

我们每个人都会歌颂爱情,何况是这植根发芽成长于革命最盛时刻的爱情

此刻的他们,最脆弱又最坚强;仿佛全世界都在针锋而对,又好像一切都倒向了他们这边。

两个人的爱情跨越了阶级、跨越了地域、跨越了政治信仰、跨越了人生追求——

片中是如何具象化这段历程的?这一切,又会引向怎样的结局

01

爱是世界万物,我为你而存在

四九年的寒冬,白雪皑皑的中欧平原,最冷的却不是天气;

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正试图走向鼎盛,空气里都弥漫着森严。

男主角维克托,一名小有声望的音乐家,带领团队来到波兰民间采风;

淳朴的乡下音乐,一幕接一幕地上演,农舍前的提琴、地下俱乐部的舞蹈,小女孩子嘹亮动听的歌声。

强烈谴责一下导演这种只给听两句还不出原声碟的行为
是什么在日夜哭泣 / 你为之流泪的黑眼睛 / 再也无法与你相见。

从唱法到歌词,都很朴素,人们唱着自己的心声,唱着生活与失落

年轻的女主角祖拉,也与当地人民无异,她唱的一首歌,是她在俄语电影里听来的——

这首歌,是关于“爱”的。

歌舞团改编了上面那首民歌

与一群农民在篝火边随心所欲又唱又跳、有说有笑不同,歌舞团要更加正式、更加规整

编曲的内容也更加庞大复杂,表演的形式也更加丰富。

此时,他和她的关系也好像音乐的演变——

从初遇时刻的略显生涩,到了愈发亲密暧昧,逐渐走向正式的阶段。

从零星的火花,到燃烧的爱欲

民歌的扩散范围已经最大化,他们的爱也走向顶峰——

然后便迎来了当头棒喝般的转折点,下坡路逐渐出现在眼前。

歌舞团被要求更换曲目,转而歌颂改革、和平和领袖

政治机遇掐紧了乡下人民的喉舌,淳朴的形式遭到了重创。

“受人民爱戴”

表演的性质变了,一如两人的关系,也发生了质变

宣誓、革命歌曲、报告,当艺术生活被这些所占据,感情世界也同样被占据了。

祖拉跳进河里漂浮着,唱着他们相遇时的歌谣;

这是他们分离前的最后一首歌,动听又凄美;她躺在流水之上的样子,像画似的。

阳光、音符、芦苇丛……

“我的生活离不开你。”

关于音乐的隐喻,也就此加入了更多关于个人追求和政治向往的隐喻。

他们一个选择离开,一个选择留下,一个选择流浪,一个选择安稳。

他在法国巴黎的爵士俱乐部弹钢琴,她在墙东边伴着“喀秋莎”的音乐陪别的男人跳舞。

再见面时,距离感在两人中间耍赖般地打转

世界还是老样子,柏林还是分两边,而对于他们跨越两个截然不同社会的爱情来说,痛苦的挣扎才刚刚开始。

异地恋,苦啊。

可放不下你,就还是要搞下去啊。

那堵墙让她害怕,可自觉比不上他的落差感、万一失去他的恐惧感,更让她害怕。

“我最重要的女人,我的爱人,我的生命”

如同那动荡的时局一样,他们的约会也根本不稳定,见面地点几乎横跨了小半个欧洲

他们理解着彼此,为了对方偷偷背叛全世界;

就像东西方社会碰撞的火花、撕破的面庞,他们把最美丽和最丑陋的一面毫无保留地互相暴露着。

她开始梳起时髦的发型、换上优雅的黑裙,用时下流行的唱腔,表演出了熟悉的歌曲

她在蜕变,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

在那些上流的场合里,“为之流泪的黑眼睛”,不再是土地间流淌出的农民歌声,转而变成了小资阶级的把玩之物。

她开始包容维克托生活中的新内容了——但隔膜远远没有消融。

随着时间的推进,冷战进入了更残酷的阶段,意识形态开始模糊、混乱;

而祖拉,再也不是那个给人家唱和声的波兰农村小姑娘了,维克托的生活也容纳了太多太多的新生事物。

时事风云在变,人呢,也在变

大环境越来越肃杀,共产和资产无声地吼出自己主张,相持不下;

两人的争吵也越来越多,在无数次妥协之下终于有机会一起生活,却不得不面对,他们想要的根本不一样这个现实。

“米歇尔一晚上操我六次!”轻松当选全片最坦诚台词。Make love, not war.

爱着恨着,到底还是睡得太少了。

02

天堂又在哪里,不自由毋宁死

久别的爱情,极容易焕发新生气息。

再见到时,两人筋疲力竭——

没有了持续对抗没有了隔膜,一个命运多舛一个整日虚妄。

就像那经历了白热化之后的冷战时期,破败不堪,所有人都只想找到一个温存的归属

两人的身份与开头相比都有了巨大的落差

他们终于厌烦了这年复一年的逃窜和离别。

趁着还有一丝余热,祖拉摘下闪着荧光的深色假发,妆也被汗水浸花了,缀满亮片的裙子被扯到一边;

她说,带我走吧。

我们不用再回头了。

说完誓言,吞下药片

结局是唏嘘的,也是没有什么大悲大喜的,被政治浪潮推来推去、随波逐流不明方向不知道多少年后,他们终于一起选择了永恒的自由

要说有什么是绝对长久的,那就是死亡

他们的爱情跨越了时间、跨越了无数道沟壑,终究,也跨越了生死

“到另一边去吧。那边的风景更好。”

看到最后的致敬,谁还不明白呢?

导演帕夫利科夫斯基将通过这部电影,致敬了他父母在那个灰暗时期的伟大爱情:父亲是一名军医,母亲离家成为一名芭蕾舞女演员,截然不同的背景、流离失所和政治动荡没能将他们拆散。

他自己的童年经历也不同寻常:出生在华沙,一开始过着幸福的生活,十几岁的时候,他得知祖母是犹太人,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去世了;

十四岁时,他和母亲一起离开共产主义波兰前往伦敦。妈妈并没有告诉他这是彻底的离开——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异国情调的假期”,结果却成为了永久的流亡者

一年后,他搬到德国,最后于1977年定居英国,在牛津大学学习文学和哲学,后来放弃了博士学位,转而加入了电影制作,来到BBC(这对他来说就是电影学院),迎来了他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

斩获8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修女艾达]

长期的流亡生活更让导演明白维系感情的意义,他最近的作品中,都回归了自己的根——波兰贫瘠的土地上。

片中的男女主角不完全像他的父母,但人物关系和故事轮廓大致相似:

他们都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在不断的分离后又重新相聚。

帕夫利科夫斯基每每说到关于自己父母的回忆时,笑容都是甜蜜的。

同时反映出波兰历史上尚未解决的冲突与平衡

沉静得像一首忧伤曲调,她炽热得像一盏明灯;

他浪漫、优雅、总小心翼翼、坚韧又充满忧虑;她性感、复杂、爱头脑发热、是个难搞的女人。

从朴素的波兰,到阴沉的柏林,再到烟雾缭绕的巴黎,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中,那些私人战争,打得比冷战还火热,比民歌还悠长感伤。

[冷战]无疑是一部华丽又简约的作品,在追溯这段革命年代浪漫主义的时候,我们很轻易地,回到了过去。

-

文:Yorkshire Viking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3 ) 其实,不想写影评的……只是想请大神们告知一下里面的歌曲名字,实在太好听了

如题☝️

其实,不想写影评的……只是想请大神们告知一下里面的歌曲名字,实在太好听了……

艺术?爱情?生命?

政治?时代?生存?

到底哪个才重要啊?

别选了,哪个都重要,哪个都不重要

要不,我们选择永远在一起吧……

你比我重,你多吃点……

我们去那里等吧,那里风景更好……

嗯,好的……

 4 ) 在时间的长廊上相拥

文 | 邹迪阳

论及当前世界影坛上擅用黑白影像的大师,波兰籍导演帕维尔•帕夫利克夫斯基必然是个绕不开的名字。尽管他迄今只拍摄了两部黑白长片,却凭借其间出色的技艺表达和人文质地,在全球俘获大量拥趸,享有极高声誉。今年入围戛纳的主竞赛热门《冷战》更是荣膺最佳导演奖,标志着帕维尔职业生涯的又一座丰碑。从这封献给父辈的情书中,我们既能读取出他影调特质的延续,也能窥见其作者风格的进一步成熟和定型。

故事背景依然设置在波兰,二战硝烟散去后,钢琴演奏者Wiktor奔走国内,募资组建民间歌舞团的途中,与歌声清亮,身世如谜的Zula渐生情愫,两人自此开始了横跨十五年的爱情长跑。影片以此为坐标,将六段时空衔接一体,让观众见证这对身逢冷战年代的爱侣,如何在谎言横行的铁幕下,一面辗转流徙,一面小心维护着恋情的纯真与活力。

对比前几年那部技惊四座的《修女艾达》,可以发现两段叙事时空的顺接关系。前者关注战后个体面临的信仰危机与情感创伤,新作则将视角拉回上世纪中叶,聚焦冷战格局逐步发酵的过程,发掘个体命运和时代转轨之间的深层联系。尽管感情是全片着墨的重点,但从浪漫韵脚中透出的动荡不安,又在反复提醒着观众历史环境的特殊性。当政治严格圈禁了个人行动和思想的自由,爱情究竟会沦为泥沼中的牺牲品,还是于灰烬中重现生机?

和前作类似,导演在表现时代剧变的浪潮时,并未直接从外部入手,正面勾画现实冲突,而是以微观的小人物作为注脚,提供某种迂回的审视和思考,与之紧密贴合的是一整套堪称典范的欧陆学院派创作体系。不论对片长的精确控制,复古画面还是考究的布光构图,都烙上了典雅别致的美学印记。这当中首屈一指的无疑是黑白镜头释放的视觉冲击力。摄影指导Lukasz Zal与帕维尔早前在《修女艾达》中便有合作,此度二人倾力构筑的东欧冷战景观,在极简色调的润饰下饱和到几近溢出。一帧帧怀旧的素朴画面,犹如情感奔涌的波兰民歌,承载着人们对故土的遥望和热爱,也让影片发散出一股寂寥苍凉的意味。难怪《冷战》亮相戛纳和上海电影节后,被不少影迷和媒体相继冠以“年度最美PPT电影”之名。

陈然,若画面桎梏于情趣生动的表意空间,脱离了勾连现实的作用,亦不足以转化为高水准的观影体验。与其丰满的影像肌理相照应的,是作品一贯深沉的人文主题。从《修女艾达》对存在主义的关照,到《冷战》中的多重壁垒(现实维度:国界阻隔,阶层流动;抽象维度:意识形态,生活理念,创作观),无根和流动是两个时空下共有的特征。而爱情的萌发又为虚无的旅途注入意义,它让影片特有的黑白场面在颓旧肃穆之余,多了些灵动的温柔。这使人转而想到《艺术家》等片,当人生困在失意的迷宫中打转,爱情往往是那抹救赎阴暗的亮色。

和《修女艾达》中油画般的摄影,及颇富宗教意蕴的构图方式相比,《冷战》的运镜更为丰富,这无疑是为了映照时代格局的复杂性。电影开头,男主Wiktor和另一位女音乐家Irena赴乡下采风的情景呈现得如纪录片般自然鲜活,我们或许能将其对应于导演儿时随双亲迁往国外前,对于波兰乡间朦胧而深刻的记忆。这种根植于创作者往昔经历的地域/民族意识,内化为其书写故土风光的灵感源泉,并借由民谣歌词中纯粹诗意的内容汩汩流出。

在这种饱含赤子情怀的情感挥洒后,影片迅而跳出了个人视野,转向对外部广阔世界的投射,因此溢出浓厚的隐喻色彩。特别在刻画歌舞团巡演的部分,镜头调度往往以固定为主,暗合波兰战后压抑迷茫、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巡演时将舞台置于正中的画框,同样规整到近乎死板,而巴黎、南斯拉夫等地的移动长镜头,则精准捕捉到了艺术家和恋人在欧洲境内颠沛流离的状态,和对自由意志的追求。两套自如切换的拍摄系统,与其锁定的政治气候和社区文化氛围相照应。可以说,正是这些埋伏在形式渲染力下的纯熟技巧,带给人至臻感官享受的同时,令影片叙事的力道更具冲撞性,并为其嵌入了多重解读空间。

作为描写歌舞团分外亮眼的电影,音乐自然也是影片突出的重点。不同于另一部主打摇滚乐的主竞赛黑白片《盛夏》,原声在片中除了烘托情感,更像是回荡政治场域的背景旋律。歌舞团的诞生和巡演,与对民间创作质朴、天然属性的强行消解,便是这种宣传路径的绝佳投射。正如舞台上斯大林的巨幅肖像,可以无缝对接到《芳华》中对文工团场景的描绘,而《冷战》也被多家国内媒体贴切形容为“波兰版《芳华》”。类似的符号运用既充分还原了那个时代的风起云涌,又通过艺术化的表现方式,让繁冗的政治话语变得简洁明快,可以被人们接收和感知。

倘若说在个人情结与集体回忆的平衡上,《芳华》难免有避重就轻、美化历史创伤之嫌,那么《冷战》则处理得更为迂回巧妙。片中有一处Zula向政府部门告发Wiktor行踪的情节,高压统治对亲密关系的挤压在此刻不言而喻,空气中弥漫着异常凝重的危机感。可当前者打破隐瞒、致使爱人忿而离身时,随后一幕以令人出其不意的、极度唯美梦幻的演绎方式,融化了理智的果决坚定,为冰冷的影像重新注入温度。显然导演无意回避浪漫和现实洪流的龃龉,令美好的光晕在镜头下拉伸放大,而是将二人的情感隐匿在画面各处,任其如砖缝间爬出的绿蔓一般,自然生发涨落。由此可见,帕维尔对气氛收放自如的把控,确乎是大师级境地。

影片于戛纳首映时,不少媒体纷纷猜测片中主人公形象的来源。直至结尾打出一行“献给我的父母”,我们才得以通晓导演创作的契机。事实上,正是通过“致敬父辈”这样私人和抒情的方式,回望历史的媒介得以运行,邀请观众进入那个极权操纵下割裂感性的时期,目睹个体情感如何在冷酷地带生发并经历考验,走向难以预料的未来。

由此又导向另一个有些诡谲的命题:是否唯有在严峻的压力和环境下,感情才能激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即使我们无从推断故事和原型间的距离,也能预见这段在迷雾中跌撞前行的爱恋,变幻无常的境遇。而对于二人凄美动人的结尾,不妨作此假设:若历史快进数十年,伴随着波兰革命,柏林墙倒塌,所有能见的隔离和屏障、噪音消失后,他们还能选择勇敢吗?

对于这层由剧作表面延伸而来的怀疑,创作者无意探究太多,他让这双苦命鸳鸯在一系列偶然和必然性交缠的催化下,伴随时空演进不断做出合乎本能的选择。在巴黎,二人因生活方式、社交观念落差导致的冲突段落颇值得玩味,此时“冷战”已由现实潜入情感内部,昭示着比政治律令更具碾压性的重担。在广阔幽微的海平面下,所有笃定誓词都成了虚弱的气泡。从Wiktor为了回国寻找恋人越境被捕开始,影片又落回原先平稳的轨道上,带给观众一个似梦般感伤而光华的结局。帕维尔放弃了经营更多感情细碎深处的摩擦,而是任其和冷漠疏远的世界保持平行,如那曲改编为爵士版本的波兰民谣,停格在对古典浪漫的浅吟传颂和热烈怀想中。

这或许正是《冷战》有失完美的原因,它精巧,克制,却又稍显扁平,经不起过分推敲。联系帕维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我们可以推测,正是在画面和音效制作上倾注的大量精力,为了将所有元素糅合为一体,让理应同样醇厚的文本变“薄”,使得主角二人跌宕的爱情史诗,最终借由数幕片段串联成一部凝练的通俗剧,在情感和时代特征的内在联系上却流于浅层。个体宿命的安置看似有迹可循,实则缺少更加深刻的回溯和叩问。纵使最后一镜如此震撼、富有感染力,也不能填补这种风暴边缘的微妙真空。

如何将艺术性与思想性按比例进行调和,必定是所有导演都要面临的终生考题。不仅是帕维尔,毕赣,雷弗恩,和无数力求美感突破的行业奇才,或不时湮没于丰沃的视觉信息间,却从未停下对光影实验的探索。之于审美多元的现代观众,评判标准也不尽相似。起码,对痴迷黑白映画的影迷来说,《冷战》注定是一份值得用心品味的飨宴。哪怕影像饱和度与叙事的融合尚有待完善,我们仍能从中捕获无数道迷人的风景,就如所有切片最终汇集成一小块银幕,折射出田间金黄的余晖,男女主人公互相搀扶着,纵身跳入现实冷冽的河流。

那一刻你明白了,所有的炽热和感动,毕竟真实存在过,绝非轰隆作响的幻觉。

 5 ) “黑眼睛,嚎啕,只因无法一起抱。”

如此碎片化。如此惨白的过去。唱了一遍又一遍的《黑眼睛》!

“她非常原生态,活力四射。”

波利科夫斯基从自己父母的生活中得到了灵感,表现冷战时期姥姥不疼 舅舅不爱的波兰,音乐指挥聪明站队,一边歌颂斯大林一边搞民歌小妹。

“两颗心,四只眼睛,日日夜夜哭泣。哎哟哟!黑眼睛,嚎啕,只因无法一起抱。哎哟哟!”

波兰的废墟中,维克多和祖拉深深地、痴迷地、毁灭性地坠入爱河。一见钟情?还是空虚发泄?

当音乐家被迫充当共产主义宣传机器时,他们梦想着逃离西方,得到自由。有一天,他们真在法国时,却彼此争吵,不知怎么办好。便做出了一个永远标志着他们生命的决定,当狗也要回波兰,这德国眼中的集中营,法国眼中的农村,苏联眼中的宿敌国。

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哎哟哟!

“这是上帝赐予的爱,还是恶魔的低语?”

从1940年代末至1964年,人们被战争吓坏了,心理阴影挥之不去,像小白鼠一样站队。

“我大声敲着门,她不肯开。所以我把小脑袋,放在石头上。”

同样是历史片,《芳华》为什么就不能反映出所有人看表演时一脸平板毫无表情,巨大的政治压力锁住了我们的面部肌肉?

政治挂帅,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生活质感全部消失了,艺术发自内心的真诚,死翘翘。“唱关于土地改革的,世界和平及其威胁。” 精神成了巨大的空洞,像后来的流行音乐一样,原子弹毁灭了思维的活力。

艺术雕琢的功力,一凿又一凿。如同1951年的华沙表演节,曾在斯大林的旗帜下。

凡是雕刻时光的,都立了功。

导演曾做过音乐,摄影师,文学,这一系列失败后选择的电影。音乐修为令人咂舌。他说他要表现人和人之间的化学反应。除了当年的斯特拉文斯基以外,很少看到有谁把波兰名民俗音乐用这么活的。

“不,在我的家乡,每个酒鬼都这么唱歌!”

只有恋爱,在草地上或在麦田里,在秘密的休息室,在奥菲利亚的溺水中,我们才能够在巨大的政治生活中呼吸。

世界非黑即白,如电影选择去掉色彩。

“必须心硬如石!”

如祖拉的叛逆,为什么蹲监狱?因为父亲把她当成母亲,她用刀显示她跟母亲的不同,但没杀死他。

重新回到瓦砾般的教堂,落叶归根。如同古尔德,边弹边唱的《哥德堡变奏曲》,永远不断的变奏下去。

活着,便是进化。

 6 ) 那些说法语的波兰情人们

流亡是我们对爱最后的信仰~

作为获得戛纳影展最佳导演荣誉的年度佳作,《冷战》从上映以来就备受关注。

《冷战》并不算鸿篇巨制,也只有一个半小时的片长,两位主角从东方阵营到西方社会,再从西方社会回归东方阵营,分分合合,而其中,他们在巴黎的篇章居然占了影片的一半甚至还多。

而我的关注点也恰恰停留在了这一段巴黎生活中。无论冷战的阴云,还是爱情的纠葛,都交替在巴黎上演。

最近正好重看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两生花》,也是一部风格独特的文艺片,女主角薇罗尼卡在世上有两个分身,她一边是天赋异禀的歌者,用波兰语对着上帝引吭高歌,一面又是在大陆另一端生活的法国姑娘,用法语和喜欢的人说着情话。从始至终,两个语系来回自由转换,毫无违和感,甚至有一瞬间,我分不清到底哪个是法语哪个是波兰语。

《两生花》剧照

在《冷战》里,我再次看到了两种语系的自由转换,因为时代际遇,两对情人时而在波兰时而在巴黎,而除了母语,他们都有着一口流利的法语。莫非他们天生就是会法语的吗?

特意查了一下,才发现波兰人对法语钟爱已久。曾经的法兰西帝国威名赫赫,其影响遍及整个欧洲大陆,法语也一直被视为高贵的贵族语系,而历史上,波兰始终都是一个敬仰法国的国度,波兰人也一直对法国人最有好感,甚至潜意识里希望自己成为法国人。

兴许是这个原因,从此世界电影之林里就存在这样的一种独特现象:波兰电影里经常出现法国角色,而几乎每个波兰角色都和法国有点牵连,说一口流利的法语也自然不在话下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冷战》和《两生花》这样的电影里会充斥着那么多的法国段落,毕竟作为导演的帕夫利科夫斯基和基耶斯洛夫斯基都是波兰人,而他们又对法国文化情有独钟。再换一个角度,作为艺术之都的巴黎,向来是艺术家们的圣地,像高更、乔治•奥威尔、海明威这样的艺术巨人都曾浪迹巴黎。帕夫利科夫斯基将本是艺术家的男女主角安排在巴黎,把《冷战》的重头戏份都放在艺术之都上演,不仅合情合理,更平添几分浪漫。

《冷战》剧照

在波兰人的民族心性上,文化上的漂泊和多语系的激烈碰撞,始终是无法回避的历史议题。

翻看波兰近代史,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存在身份认同焦虑的国度。先是在二战期间被德国占领,后又被苏联瓜分,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当东欧解体,波兰又建立了民主共和体制。

时代变幻下的体制更迭,个体漂泊不定的尴尬际遇,自然成为波兰艺术家的兴趣焦点。回看波兰的那些银幕经典,大都没有回避或者美化这些历史问题,艺术家们在电影艺术上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特地探讨整个民族以及个体在政治身份上的游离。所以《冷战》中有这样的一幕,男主想要从法国返回波兰,却被法国的签证官劈头盖脸责骂,“你是叛徒,逃离波兰,还欺骗了我们!”事实上,男主就存在强烈的身份认同焦虑,他因为叛逃已经被波兰除名,身份却也不被法国官方承认,成了一个没有政治身份的边缘人。

《冷战》剧照

语言是一个民族品性的外在,而每个人都用母语代表着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在人们的印象里,法语优美奔放,法国人浪漫又爱自由,而波兰语冷静理性,波兰人内敛又爱思辨。

《冷战》就在语言上匠心独运,电影里无需专门出现埃菲尔铁塔或者华沙美人鱼雕像,只要主角张嘴开始说话,观众就会明白这是在哪个国度。

而且,语言在主角人生境遇转变上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当这对艺术眷侣无拘无束载歌载舞,尽情享受攀登艺术高峰的愉悦之时,说的都是法语。当他们被限制被监视,在各种政治符号下集体表演,以及后来男主坐牢的时候,出现的都是波兰语。两种语言,两个政治体系。

冷战绝对不只是两大话语体系的PK这么简单,国家机器倾轧之下,处处都是被忽视被牺牲的个体幸福,自然也包括宝贵的爱情。所以《冷战》的片尾出现了“献给我的父母”这样的字幕。导演帕夫利科夫斯基的父母都是波兰知识分子,属于被遗忘的一代人,他们被牺牲掉的幸福,多年后由儿子借电影来追忆。而帕夫利科夫斯基自14岁离开波兰后,一直在欧洲各国游离。片中男主角的境遇,某种程度上也是他对自己的一次投影。

《冷战》剧照

和帕夫利科夫斯基的成名之作《修女艾达》类似,《冷战》整部电影的基调冷静疏离,冷色调的黑白贯穿始终,那些恍如老照片一样的怀旧镜头不时闪现。艺术与爱情,个体与家国,漂泊与时代……都在这些考究的镜头中一一呈现。

整部电影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出现在中间的那个舞蹈场景。女主在巴黎和男主重逢,俩人此时都已经有了另一半。光影交错间,他们缓缓漫步舞池,随着慵懒的音乐自然扭动,轻快地挥洒每个舞步,脸上神采飞扬沉醉其中,仿佛所有伤害都不再重要,一切时代抛来的沉重都不复存在了。这个场景就是《冷战》的海报,也是本片的高潮。

我之所以被打动,因为那种轻快的舞蹈太匪夷所思。讲述政治迫害或者个体不幸的故事,从来都是沉重的,满腔血泪,唯独不见轻快的舞步与盈盈笑意。这大概就是《冷战》最动人的地方,太独特的抒情,宛如黑暗中盛放的自由之花。当然这是本不该存在的,可是却被天才的艺术家加以发挥,成为了直击人心的经典场景。

《冷战》剧照

和那些讲述非常时期的爱情故事不同,《冷战》里的爱情符合所有平常爱情的公式,假如主角们不是冷战时期流亡法国的波兰难民,他们之间的爱情在现在也依然是成立的——从热烈的初恋到平淡的相处,然后开始倦怠厌弃,产生距离,接着旧情复燃,直至至死不渝。可以看出,主创并无意夸大冷战对个体的影响。

在影片结尾,这对情人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可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冷战的时代或者高压的政局,因为彼时他们已然团聚,俩人完全可以选择逃亡继续生活在一起的。然而他们并没有走这条路。他们选择了永远在一起,很诗意地双双服毒殉情。这就是他们最后的心愿,你无从妄加指责什么。当事人的心态只有自己清楚。

其实动荡的冷战时代只是外表,真相是他们已经丧失了信心,继续活着在一起的信心。不断的劳燕纷飞,多年的无家可归,我猜他们那时已经感到疲乏了。他们厌倦了分分合合的流亡生涯,厌倦了俗世感情的真真假假不可捉摸,持续动荡的强权世界更让人不安……似乎只有到了另一个世界才能获得幸福,只有死亡才无法将他们分开。

《冷战》剧照

片中反复出现的耶稣的双眼,就是一种明显的暗示。那双忧郁的眼睛象征了上天的视角,冷眼注视着人世悲欢离合,却无动于衷。在最后的殉情时刻,这对情人又去了那个被炸毁的教堂,在耶稣的祭坛前摆满了白色的小药丸,也算是对上天的一种回应。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始终忠于的只是自己的内心,彼此间纯洁的爱情,还有对神灵的精神信仰,而不是家国社会或者某种意识形态。

这样看来,情人的殉情就更具有了纯粹的悲壮意义。那是看破之后的主动放弃,而不是无奈的被动选择。抱着“到那边去吧,那边风景更好”的想法,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末路。这样的疯狂只属于理想主义者,那些可以为某种纯粹的信仰坚定赴死的人。他们的信仰就是爱情。

在我看来,他们既然抱定了死也要在一起的决心,那么这样的结局未必就是悲伤的,相反还有常人难以理解的幸福在里面。

(个人公号:波罗的海)

 短评

“到那边去吧,那边风景更好” 既是历史的冷战,也是感情的冷战。

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波兰《修女艾达》的导演的新片,依旧是冷战时期题材、黑白影像,作者感十足。导演也六十多岁了,十几岁就离开波兰到西方定居,近年返归,连续拍摄铁幕时期的作品;他对历史与个人,时代与艺术把握得如此准确、成熟、独特,让我们这些有过相似历史经历的创作者们,佩服、感叹不已。

1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浮在水面唱歌,心脏变成石头;跃上台桌跳舞,钟摆扼杀时间。走远又折返的亲吻,重逢不分开的誓言,当你爱上一个人,时间不再重要。跳进波兰的湖水很冰,我是取暖的篝火;东德边境的西风很冷,你是吸不断的烟。有过两个孩子,杂种唱盘和害羞小孩。孩子拍了部电影,纪念父母在冷战的世界里谈了一场热恋。

15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波兰版的【芳华】,如果硬是要拿来对比的话,你就知道人家这位导演有多么高级了。即使是1:1.33的画幅,导演在玩构图的同时,还照样用镜头来交代人物关系,传达情绪,在叙事,而不是只是把画面拍成美美的明信片,把一个狗血的爱情故事拍出非常作者化的美感,个人风格上非常有辨识度。

1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找一对俊男美女来,顶着冷战的铁幕玩“爱乐之城”游戏,两大阵营之间来回穿梭就跟串门儿一样,这故事真是辱我智商了。小资情调,内里空虚,纯粹表扬一下接近方形的复古黑白镜头~~~~

2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D / 假如说这一套语法在《修女艾达》里还能给个体人物的内心宇宙开辟些许凝滞的空间,那么在这宏大历史背景下的作品中它几近完全失效。人物与时代的联结在辗转的文本意图面前溃散无遗。一切影像的灵光都只是短暂的碎片式流动,长久的是两个僵硬的人物按照琼瑶剧该有的所有逻辑让观众毫无共情地瞎蹦跶。所谓的留白更像是无以填补的剧作发展空洞。《江湖儿女》的运动感都比这丰富多了。

24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一种新兴的短视频叙事,无数次以为自己在滑动ins或抖音,黑幕中断就是加载等待。所以,这电影没了能统摄到一起的劲/气质。也正因如此,一会想讲分离聚合人心无常,一会又逸到别处,去描摹时代背景。十分疲惫,感觉自己的情感永远在被斩断—重接—再被斩断的过程。摄影救回点好感,有一处用固定镜对着镜子里外的男女主,来表达两人感情发酵的用法挺不错(后面也多次利用镜子),漂在河里那一幕也印象深刻,令人想起奥菲利亚,唯美醉人,但可惜没有延续下去。

25分钟前
  • Derridager
  • 还行

爱在冷战进行时,一部优美动人的爱情史诗,最后的“献给我的父母”直戳泪点。前半段像[芳华],后半段则让东西两极对垒不断来回撕扯这对恋人。然而“heart”民粹最终破碎在彼岸,真心却回到原点得到永恒,太美太心碎。

27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廷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每当廷安革命釆风秧歌队唱到“黑不溜丢花,献给共產黨”的时候,群众们都爆发出热烈的笑声使劲鼓掌。开始以为是演出精彩,后来发现不对,群众们笑得蹊跷,于是请教民间秧歌老把式,才知道‘黑不溜丢花’那是一句恶话,专指男女下半身。于是把这句歌词改成了“哎哩美翠花,献给共產黨”~

30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到那边去吧,那边风景更好,”然后一阵风吹过。社会主义培养皿里有苟且,资本主义浮华森林也有虚伪,在东西方逡巡,歌咏百变,永无安宁,理想生活永远在彼岸。

35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3.5;黑白光影绝美,精致熨帖的视听语言,以个体的半生颠沛情爱追逐反射宏观视野的世界冷战格局,感情的温度与政治气温同步跌宕,意欲构筑个人生命与爱情的史诗,但放置于近乎失焦而空白的时代背景,着实有点顾此失彼;终生的交错痴缠浓墨重彩、蚀骨浓烈,特别喜欢第一场演出成功后,人群中互望的视线匹配,那一刻与最终的结局呼应,定格成最美的风景。

3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叙事上其实是个挺套路的,情节剧一样的东西。但是影像实在太突出了,在大银幕看这种黑白摄影,真是视觉享受。另外,女主表现也非常出彩。

4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还说这两个作逼只适合像牛郎织女一样每年只见一天,真的在一起后绝对过不下去,没想到最后居然给我殉情了!二十世纪后的世界里我只能接受日本人殉情,其他国家的人不适合这么作逼

45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Cannes71# 波兰版「芳华」😂开头半小时歌舞团实在太棒了,社会主义如何建立自身文化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在里面了……后面的不作不死终于作到死就显得不够那么好,加上摄影上对「修女艾达」的自我重复,终究还是9分。但能把一个情节剧拍得如此格局和风格着实让人赞叹。

49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两个极为相爱的人,最终只能用告别的方式拥有彼此,还是因为一个可以为了爱情可以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戴上面具永远地在异乡生活,而另一个无法容忍看似自由、小资但实质是消费自己的文艺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爱情带来了更多折磨。其实说到底,两个人决定在一起、共同生活,为了各种琐事争吵、摩擦,表面上看起来是许多个人选择的差异,但实际却是政治与价值的观念不同;在这里刚好放在五十年代的波兰、东欧、法国,个人的选择、命运与政治大环境形成了互文,让本来听上去有些老套的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多了时代与历史的色彩。有为了爱情选择未知的“自由”,更有认知“自由”的虚伪之后对爱情的重新认知。很美的电影,短而精悍,歌舞加分

5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艺术性高于剧作,影像很突出。男主弹《幻想即兴曲》的时候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喜欢帕夫利克夫斯基这种专注拍80多分钟电影的导演。19.1.18资料馆重看 l'amour sous la lune

53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一段关于爱的简单旋律,不管被变奏成民谣亦或爵士,演奏者应该知道,总有一天要曲终人散。无畏近乎勇的人类,不但不信命,还要和通天铁幕,搏一搏谁更坚不可摧。当然会有人说,玉石俱焚的爱情,多么圣洁高贵,但请原谅悲观的我,在这曲爱的悲歌里,听到的只是两个孤独的灵魂在吟唱老无所依。

54分钟前
  • 喵尔摩丝
  • 推荐

对比前作《修女艾达》算是飞跃般的进步。

5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那一边的风景更好,可哪一边的风景都不属于我们

60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1:1.33画幅有限空间里,将人像特写下沉,真正会说话的影像。故事单纯按照时间线讲述,亦轻亦重,故关键的扣子就是最后一笔是否震撼,留下余味。当下,新冷战苗头撕裂东欧和中国,旧故事,却是新思考。肯定是我的个人年度十佳。4.5

1小时前
  • 南悠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