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凯恩

悬疑片美国1941

主演:奥逊·威尔斯,阿格妮丝·摩尔海德,多萝西·康明戈尔

导演:奥逊·威尔斯

播放地址

 剧照

公民凯恩 剧照 NO.1公民凯恩 剧照 NO.2公民凯恩 剧照 NO.3公民凯恩 剧照 NO.4公民凯恩 剧照 NO.5公民凯恩 剧照 NO.6公民凯恩 剧照 NO.13公民凯恩 剧照 NO.14公民凯恩 剧照 NO.15公民凯恩 剧照 NO.16公民凯恩 剧照 NO.17公民凯恩 剧照 NO.18公民凯恩 剧照 NO.19公民凯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4 00:33

详细剧情

美国报业大亨凯恩(奥森•韦尔斯)在桑拿都庄园中留下“玫瑰花蕾”的“遗言”死去后,一位青年记者受媒体的委托调查这四个字的含义,遂即,他走访了凯恩生前的同事好友,从报社董事长伯恩斯坦的口中,了解到凯恩的发迹历程以及如何制造舆论使美国卷入1897年的战争中的往事,从利兰的讲述中,凯恩与美国总统的侄女爱米丽的婚姻、与第二任妻子(歌手)苏珊的复杂关系及在总统竞选中的失败等等也被他一一所知。

 长篇影评

 1 ) 天才又如何

    在英国圣诞节的夜晚,也如在中国的春节般,除了围在电视机前也无它可乐。幸好这里没有类似春节联欢晚会似的节目霸主,各频道并没有蜂拥推出和平盛世的圣诞赞歌,各类节目仍然按照各自频道的风格继续,国家地理照样放最大工程的节目,而以前没太留意的BBC五台则将这一晚给了电影教科书中人人必修的经典之作《公民凯恩》的导演,奥森·威尔士。
   我是在大学修电影研究这门课的时候看的,印象中这部片是在学习电影语言的阶段最多提及并分析的,在那个电影刚刚产生不久的年代,这部影片对镜头语言以及叙事方式的开拓足令其成为所有自称电影人的必修教材。但看教科书是一回事,看影片又是另一回事,看片的感觉是这是一部太跨时代的影片,导演的野心与才气足以与任何一个当代著名导演相提并论,由于该片产自四十年代初而简直是天人之作。影片对政治及媒体的讽刺之辛辣,对大人物的性格悲剧洞悉之深,其错综复杂的叙事方式对当时的观众恐怕有些过于跳跃,而使这部多年后的经典在当时成为票房毒药。
   这次重温经典仍然为其眩目的镜头所吸引,影片的节奏极快,加上多视角的叙事,恐怕即便是现在已经熟识了快节奏影片的观众也不易跟上。虽然许多技巧因为之后影片的借用与抄袭已经看来有些陈旧,偶尔温习一下大学的课程感觉也是不错的。
  《公民凯恩》之后放了一段导演奥森·威尔士的访谈纪录片。我对威尔士的了解很少,除了知道他是《公民凯恩》的导演,才气纵横,却在《公民凯恩》后便似乎无所建树。威尔士卒于1985年,这个访谈应该是他辞世不久之前做的。与世人所认为的那个傲慢而狂妄的导演截然相反,访谈中的威尔士自信内省而坦诚,他承认自己尚未有过没有遗憾的作品,甚至都不否认顽固地将他排除在主流之外的好莱坞体制。
   威尔士自小便是神童,在音乐和绘画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从小就没有听到过任何批评。然而作为演员,他的年少却制约了他的发展。他十六岁开始专业剧场演出,因为面相太嫩,只能通过化妆饰演年老的角色。虽然他的实际年龄与他扮演的角色相距甚远,他难以遮掩的才赋仍然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声音浑厚而极富戏剧性,因此常常担任电台节目的角色配音。他的才华显然不仅限于表演中,作为一个艺人,他很早便表现出了敏锐的洞察力和令人耳目一新甚至离经叛道的创造力。在发现人们对从收音机里传出来的信息深信不疑后,威尔士想出一个用新闻口吻播出一个外星人入侵地球现场报导的节目。节目的开头声称,现有紧急新闻报导,接下去用各种新闻语言以及声效制造出战争现场的气氛,无数的听众陷入恐慌之中,纽约市的交通瘫痪,各种趁火打劫的行为发生,许多人以为世界末日来临而选择自杀。当一切澄清后,威尔士便在全美一夜成名。
   威尔士对娱乐业的操纵能力令好莱坞看到了金光,于是25岁的威尔士拿到了一份对所有导演来说都是天方夜谭般的合约,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威尔士可以对《公民凯恩》有绝对的决定权,不用经过电影公司老板的审查而直接发行该片。给一个从未执导过任何影片,对电影语言一无所知的威尔士如此大的权力,在电影史上恐怕都是空前绝后的。而更幸运的是,正是由于知道威尔士对镜头运作一无所知,好莱坞的著名摄影师Gregg Toland找上门来要做《公民凯恩》的摄影。Toland的理由是这样他有更多的创意空间,并告诉威尔士所有关于电影摄影的知识全都可以在三小时内说清。于是威尔士便在Toland的三小时速成班中学成出师,导演了他的银屏处女作,也是他一生都未能超越的高峰,《公民凯恩》。
   一个二十五岁的导演,第一次执导的影片便拿下了九项奥斯卡奖提名,并获得四项,包括最佳影片。如果威尔士不是天才导演的话,恐怕没有人可以担得上这个称号了。和之后大多数威尔士的电影一样,他在《公民凯恩》中除了做导演和制片外,还是主演。影片中他的角色年龄跨度很大,从二十多岁到垂垂耄耋,威尔士之前的演出经验在这部影片中得到完美的展现。因为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的威尔士一生演出的角色都是极具权威的大人物,除了《公民凯恩》外,其实中国观众很熟悉的琼·芳登版的《简爱》里面的男一号,罗切斯特先生也是威尔士演的。《公民凯恩》中他是报业大亨,一个呼风唤雨,将自己比作当代美国的忽必烈的极度自负的人物。他的豪宅名为“上都”,里面有足够装满十个博物馆的全球各地文物,私人动物园中是来自天涯海角的各类珍禽异兽。他操控新闻,全美的民众都被他弄于权掌中,然而却因为童年的阴影,一生感情不幸,他的妻子一个个离他而去,而经济危机袭来,他的报业王国崩溃,在尚未完工的“上都”里,凯恩孤独的死去。这个人物影射当时美国的报业大亨威廉·兰道尔夫·赫斯特,而影片悲剧性的收尾令这位现实生活中的“凯恩”极为恼怒,于是他旗下的所有报纸一致封杀《公民凯恩》。而自此后,威尔士不仅不再有机会像在《公民凯恩》中那样掌握所有的影片内容,甚至连剪辑室都不给进。
   之后威尔士导演的作品还有很多,甚至不乏佳作,然而好莱坞的制片商们往往给威尔士诸多苛刻的限制,极少的拍摄预算和极短的拍摄周期。而威尔士却无法放弃令他情迷的电影,每每在恶劣的环境中,仍利用他的惊人智慧创出佳作。比如,在拍摄莎翁经典《奥赛罗》时,剧组刚刚到拍摄地意大利,制片公司倒闭了,所有的戏服都无法到位,威尔士一面往返于意大利和纽约之间,靠自己其他活赚来的钱养着一大群剧组人员,一方面开片的打斗场面,威尔士选择了在土耳其浴室里进行,这样所有的人都不用穿衣服。这是好莱坞历史上第一个在浴室中进行的打斗场面,雾气中影影绰绰的格斗格外引人入胜,一个为了绕过资金困难而做的妥协,成为了电影史上又一个教科书经典场面。如此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确实是令人赞叹的。
    然而,用胶片来创作的艺术家,注定了无法像音乐家,画家那样拥有完全的创作自由。电影是太昂贵的创作材料,没有人能永远自掏腰包,即便是威尔士这样的天才导演,亦是一生在制片公司的苛求下郁郁不得志。需要说明的是,威尔士从来不想拍大众看不懂,不爱看的电影,他的作品大都节奏很快,拍摄方式大胆而新奇,而制片商们一次次的将威尔士拒之剪辑室的门外。自己的拍摄作品却无法按自己的方式剪辑,威尔士在访谈中每次提及时都难掩伤痛。他后期的一部较有影响的作品《历劫佳人》,剧本是在制作商的要求下由威尔士亲自执笔三天赶出来的,剪辑时威尔士的版本照样给弃之不理,却被瑞士的发行商偷偷报给了世博会的影展,并获得大奖。而且这部影片的票房收入也很好,制片商们却仍然勃然大怒,因为威尔士又赢了一次。
     威尔士一生游走在好莱坞的主流边缘,除了电影外,他仍然制作了许多舞台戏剧,电台节目,很多时候当缺乏制作经费时,都是威尔士接下多个能赚钱的零活来贴补剧组。天妒英才,尤其在电影这个对个人主义容忍度极低的行业,再有才华,有激情和能力都无法与这个庞大的机制对抗。所有和威尔士合作过的人都证明威尔士并非媒体报导中暴君般的专横人物,而至今大多数人在提起他时仍认为他就如《公民凯恩》中的凯恩般的狂傲和不逊。近期伦敦上映的影片《我和奥森·威尔士》仍然将威尔士刻画为一个才华横溢却控制欲极强的导演。晚年的威尔士受肥胖症的侵扰,据说是因为心情抑郁而饮食度日。

 2 ) 《公民凯恩》—凯恩的孩童心理

今天把《公民凯恩》看完了,记得老白说过,好电影的判断标准,看完之后,会引发很多思考,不是看了,过了,就完了。
从这个角度上看的话,《公民凯恩》的确是好电影,甚至,现如今的好多电影,都有它的影子。
在那个年代,能出现这样的理念,的确挺强悍的。
 
当凯恩的雪橇,最后被放进烈火中燃烧的时候,我认为,这部电影,是部悲剧了。
凯恩自己认为的,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在其他人看来,却是垃圾。
我想,凯恩的悲剧,是因为他对爱的解读,还停留在n多年前,那个抓着雪橇板的孩子的阶段。
可是,命运却让他可以驾驭太多的金钱和权力。

对他来说,他只是想要大家的爱,
而孩子,对于爱的理解,就是,把我所拥有的,都给你,却不知道,对方到底需要不需要。
在这个方面,他纯真得令人发指。
可以想象身边随处可见的孩子的行为,孩子喜欢收集一些奇怪的东西,他们认为很有价值,也许,只是一个设计比较另类的橡皮。
当他们喜欢你的时候,会如同做了多么大的决定一样的,郑重的送你这块橡皮,千万不要流露出,omg,这样的情绪,因为他们很在乎。
因为那是孩子,所以人们会觉得那样的行为纯真可爱。
但是,放在一个呼风唤雨,身家无价的成人身上,就变得不可原谅了。
凯恩到死也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倾其所有的讨好他喜爱的人,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其实,凯恩对于雪橇板的纠结,只是在于,在他毫无决策能力的情况下,被强加了一个他并不想要的命运。
以至于,在他觉得他有了强大能力的时候,想运用这些能力去补偿,去追回他所失去的东西,那就是—爱。
他从离开家的那刻起,就已经是孤身一人了,直到死去,他所有的过往,都如同幻影,从来无法植入他的内心。

他的好朋友,里兰说,凯恩,他只爱他自己,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满足他自己的愿望。
他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附属于他的,他只是在馈赠那些附属物礼物,来证明他自己,是一个他心目中的理想的人。
在这一点上,凯恩再度体现了他的孩子气。
渴求注意力,当孩子说话的时候,大人一定要注意到他,并且关怀他,哪怕只是一点点,也会令他们欣慰。
如果漠视他的存在,那么,孩子就会做一系列的事情引起你的注意,可能是讨好的,引起可能是反叛的。
然后,再骄傲的等待你的赞赏。
凯恩是脆弱的,他所讨好的人,都不吃这套。
谁都没有错,纯真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对抗不了这个复杂的世界。

看过一篇影评说,凯恩很像《末代皇帝》中的溥仪,
也许吧,给予一个孩子太多的权力,他们也只能拿这些权力上演一出天真美好的戏码。
他们的梦,也特别容易破碎,因为,从来都没有设身处地的去体会,这个世界的另一面。

凯恩没有看到,编剧摧毁了他的梦想国度,他的雪橇板在燃烧……
你可以说,它绝望,因为追逐一生,也不过是浮华一梦。
你也可以说,它警醒,原来,如果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人,和生活,就已经是人生的全部。

 3 ) 《公民凯恩》电影剧本

《公民凯恩》电影剧本

文/〔美〕海曼·曼凯维契、奥逊·威尔斯

译/戴光晰

编者按:《公民凯恩》是戏剧演员出身的美国著名电影艺术家奥逊·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也是他的成名之作,摄于1941年。这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重要的实验电影。它的叙事结构独特新颖。故事的展开,不按照时间的顺序,不是直线式地叙述剧情,而是通过认识凯恩的各种人物对凯恩的回忆来表现凯恩的一生。

影片运用各种电影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凯恩的利己主义和孤独。凯恩的原型是拥有亿万财富的美国报界巨头威廉·赫斯特,他曾试图阻止该片的发行,但结果反而扩大了对它的宣传。

《公民凯恩》的艺术成就不仅仅是它的主要创作者奥逊·威尔斯在影片中第一次运用了纵深镜头、长镜头、电影中的电影、音响蒙太奇、带天花板的画面等技巧,更重要的是这位编导者把客观现实主义的手法和主现现实主义的结构溶为一体,使这部影片成为超现实主义的一个路标。

影片《公民凯恩》于1958年,被布鲁塞尔博览会评为世界十二部不朽名片之一。

鉴于上述情况,该片的文学剧本,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特予译载,以飧读者。

序幕

1940年。

柴那杜庄园的全景……乐声起……

黑沉沉的夜色中,一扇窗户透出了光亮。

画面上显现出带刺的粗铁丝纲,高大的螺旋形围墙,宏伟的栅栏门。门上一个字母“K”。在一片晨曦中,隐约可见字母的黑色笔划和山上柴那杜庄园雄伟的轮廓,还有那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一望无际的产业。

四周是丘岗和山峦,庞大的庄园在立在山顶上,其中还有几个建筑风格不同的欧洲式的庄园。一些高尔夫球场上长满了热带植物。海京伯马戏团式的大动物园看起来也是十分凄凉。那里只剩下写着“狮子”、“老虎”、“长颈鹿”等等的牌子了。

一只猴子在蹒跚地行走着,望着远处在朦胧的晨曦中发亮的窗户。

鳄鱼沉睡在石块隆起的水池子里。

山下,庄园的四周,矗立着一所所门户封闭的住宅。

一扇大门外,挨着庄园的围墙,有一座非常美丽的花园。花园里有许多奇草异卉,却令人感受到一种消沉的、无望的气氛……

屋子里的灯光熄灭了。

凯恩的卧室。

高大的窗户的背景上显现出凯恩的大床的轮廓。化出幻景:

一片片雪花飘落在一所农舍上,飘落在一个雪人上。不知什么地方传来了铃铛声,象是模仿着佛庙里的钟声,接着,响起了凯恩衰老的声音:

“玫瑰花蕾!”

于是我们看到,神话般的景色原来是凯恩手中拿着的玻璃球。

凯恩紧捏着玻璃球的手渐渐松开,小球从他手中顺着铺有地毯的床脚落到大理石的地面上摔碎了。碎玻璃块在朝阳的光辉中闪亮。

百叶窗垂了下来:初升的太阳的光线变成了相互交叉的一条条光带。

从半明半暗的屋子里,一个助理护士拿着一条布单盖到死者凯恩的身上。

新闻纪录片

放映厅。

开始放映最新的新闻纪录片。

字幕:“美国。柴那杜庄园的主人——查尔斯·福斯特·凯恩。”

响起了解说员的声音。银幕上出现的是弗罗里达州靠近海边的一大片属于凯恩的无边无际的荒地。

解说员:“柴那杜象著名的忽必烈建设自己宏伟的行宫的神话般的地方。在我们今天,弗罗里达州的柴那杜也获得了几乎同样的神话般的声誉。在柯斯特湾沿岸的荒原上,曾为凯恩设计和创建了一幅宏伟的山景。1940年,这里举行了一次空前隆重和奇特的葬礼,埋葬了这个世纪的杰出人物——美国的忽必烈——査尔斯·福斯特·凯恩。”

字幕:“使四千四百万美国读者深感兴趣的,不是凯恩的报纸的大标题所鼓噪的任何名人,而是凯恩本人,这位好几代以来报界最杰出的人物。”

银幕被凯恩的巨幅照片占满了。

解说员的声音继续着。

凯恩的照片刊登在《问事报》的头半版版面上。同时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和平主义者”、“军棍”、“叛徒”、“唯心主义者”、“美国佬”等等的标题。

解说员:“在新闻界的历史中,有许多名字要比査尔斯·福斯特·凯恩的名字更令人尊敬。在出版商中间,凯恩名列第二。他的名字排在头号人物詹姆士·戈登·班奈特的后面;凯恩是他的敢作敢为的浪子。对于整个美国来说,他也是一个像美国报界辛迪加的大王、出版商和地产业巨头,至今仍然很有实力的赫斯特那样的人物。”

但在许多大人物之中,没有一个人像查尔斯·福斯特·凯恩那样地被人憎恨,也没有人像他那样地受人欢迎,没有人像他那样地令人生畏并遭人议论。

字幕:“从1895年刭1940年,凯恩是一个显赫的人物。这些年代中有许多年月是他的黄金时代。”

在响着解说员的声音的同时,银幕上出现了新闻纪录片的镜头。

解说员:“大家都记得旧金山那次可怕的地震。凯恩的报纸最先报导了这场灾难并最先号召大家救援遇难者。而且凯恩的报纸最先把凯恩对灾区的援助告诉全世界。”

新闻纪录片的画面。

旧金山的街道上,火焰直往上冲……旧金山处于火劫之后……专用列车挂着巨幅标语:“凯恩发起救济遇难者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说员:“凯恩的报纸比它的竞争者早八个小时首先报导了停战的消息,详细地刊登了福熙元帅在克姆本森林里向德国提出的条件。”

银幕上是福熙乘坐的火车车厢以及和谈的参加者。

解说员:“在四十年期间,凯恩的报刊对一切事情都有明确的立场。”

随之而来的是标明日期的一个个画面:……1898年,1910年,1922年。报纸的标题、漫画、有声的新闻纪录片、关于妇女选举权的无声片镜头。关于禁止含酒粮饮料的法令。工人罢工。

解说员:“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活动家,凯恩都有他个人的鲜明态度。他不是支持他,就是反对他。而且往往是他先支持某一个人,然后又开展反对他的活动。”

旧新闻纪录片的镜头。在观众眼前闪过下列人物:布里安恩、特德尔·罗斯福、斯大林、华尔脱·泰却、斯密特、马克·金利,兰登、弗兰克林·罗斯福。

银幕上的近几年的纪录片镜头中出现了和法西斯首领希特勒、戈林在一起的上了年纪的凯恩。稍后的一些镜头是凯恩和张伯伦、邱吉尔在一起。

解说员:“凯恩是从一家破产的小报纸起家的。”

破旧的楼房。从窗户里望进去可以看到旧印刷机。老式的金色字母显现出:

《问事报》(1892年)。

解说员:“凯恩拥有三十七份报纸、十三份杂志和许多广播电台。他的产业就像是一个囯家中自成体系的小王国。他自己拥有从殖民地运来的商品的仓库、造纸厂、房地产、工厂、森林、远洋轮船等。”

《问事报》的豪华的、现代化的大楼。

美国地图占满了银幕。

凯恩的出版物在世界各地传播的图表。报童幼小的形体飞奔在芝加哥、底特律、圣路易、洛杉矶、旧金山、华盛顿,亚特兰塔、埃尔帕索以及美国的其它城市。

可以听到报童的声音:“凯恩报纸的号外!凯恩报纸的号外!”

解说员:“五十年来,凯恩帝国的财富从蕴藏量占世界第三位的金矿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

很大的一座矿。

矿上正在开工。高大的烟囱喷出一股股浓烟……小斗车在穿行,火车在奔驰。

一块大招牌:“科罗拉多矿业公司”(1940年)。

另外一块脾子:“科罗拉多州的小萨莱姆,廿五英里”。

解说员:“关于凯恩在美围是怎样发家的,有一种传说……1868年,小旅馆老板娘玛丽·凯恩从一个欠她房钱的住客那里获得了‘科罗拉多矿脉’的一个废矿的开采证。”

托马斯·福斯特·凯恩和他的妻子玛丽的结婚照。

玛丽·凯恩和她五岁的儿査尔斯·福斯特·凯恩的照片。

解说员:“五十七年以后,在一次国会会议上,华尔街的一个大名鼎鼎的老头子——华尔脱·泰却回忆了他年青时的一次旅行。”

1925年的无声新闻纪录片的画面。

华盛顿的一座大厦。国会的一个调查委员会。

银幕上的华尔脱·泰却。在他身旁的是他的儿子小华尔脱·泰却和共他股东。一些国会议员正在向老泰却提出问题。突然,在他的膝盖上出现了一条小鳄鱼。这引起了一场不安和混乱。

泰却的特写镜头。

泰却:“……由于这场小小风波……”

国会议员:“可是在1870年您真的去过科罗拉多州吗?”

泰却:“去过。”

国会议员:“是为了凯恩的事吗?”

泰却:“是的,凯恩夫人委托我的公司来管理她的产业。她并希望把她的儿子交给我照管。”

国会议员:“听说那个孩子朝你扑过去,还用小滑雪板打你的肚子,是吗?”

大声喧笑。全场活跃。

泰却:“主席先生!……我要向委员会宣读我准备好的声明,但我断然拒绝回答任何其它问题。”

一个年青人——他的秘书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纸来递给他。

泰却(宣读):“虽然我意识到我的话会引起的后果,但我仍然要以极端负责的态度说出我的坚信不疑的看法来。从查尔斯·福斯特·凯恩在私有财产、首创精神、发家致富的尝试等问题上攻击美国的传统时所表现的危险的顽强精神来看,以他的社会信念的实质而言,其实就是一个共产党员!”

解说员:“就在这个月,在联合广场上……”

联合广场上的集会。

人群……要求取缔凯恩的报纸的一幅幅标语。

演讲者:“但是查尔斯·福斯特·凯恩这个名字对于每一个美国工人来说,都已成了威胁。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凯恩都是个法西斯!”

解说员:“但这里是凯恩本人的意见。”

在《问事报》编辑部豪华的大楼前面,被一面面旗帜遮住的讲坛。查尔斯·福斯特·凯恩正在演讲。

字幕:“我是一个美国人,过去一直是美国人,将来也只能是美国人。”

査尔斯·福斯特·凯恩与选民们一一握手。

字幕:“很少有人的私生活像凯恩的私生活那样尽人皆知。”

解说员:“他曾两度结婚,两度离婚。他的第一个妻子艾米丽·诺尔登是总统的侄女。”

纪录片展现出在白宫附近举行的婚礼。

新郎、新娘、老泰却、小泰却、伯恩斯坦、李兰特和其他人。

解说员:“凯恩与艾米丽·诺尔登离婚后两星期,与歌星苏珊·亚历山大结婚。”

凯恩、苏珊和伯恩斯坦从市政厅的侧门走出来。他们立即被摄影师和记者们包围了。

解说员:“凯恩为他的曾经演过歌剧的第二个妻子耗资三百万美元,在芝加哥盖了一座市歌剧院。”

芝加哥市歌剧院设计草图的照片,上有批语:“照此建造”。

解说员:“柴那杜庄园是凯恩为苏珊建造的,当他们离婚的时候,这个庄园只完成了一半,至今仍未完成。它的造价任何人也计算不出来。”

几近完工的柴那杜庄园的一个个画面。柴那杜是山上瑰伟壮丽、像神话传说中那样的一个仙境。

……柴那杜庄园的建筑工地(1917)。

……载重卡车忙忙乱乱地一辆接一辆在飞跑,火车在疾驶。

……巨大的掘土机正在挖土。

画面迅速地更换着:建筑工程正在进行,在挖地基,灌混凝土。

解说员:“为建造柴那杜庄园,用去了十万株树的木料,两万吨大理石。”

用沙土堆起来的山在堆积过程中呈现出不同高度的一个个画面。

解说员:“柴那杜庄园有从诺亚方舟以来最大的私人动物园。动物园里有各种鸟类和海鱼。还有平原和丛林里的各种野兽,每一种都雌雄成对。”

银幕上出现了大象、猴子、斑马,还有其它各种野兽和动物。

解说员:“在柴那杜宫殿里,到处都是油画、水彩画、雕像,甚至建造墙壁的石头也从别的宫殿里弄来。这一切都是从地球的各个角落运到弗罗里达州来的。这里搜集的各种珍品够布置十个博物馆……”

从全世界捜集来的财富!

从轮船、火车和卡车上卸下一只只箱子来。箱子上贴着各种文字的标鉴:有意大利文、阿拉伯文、中文以及其它文字。但都是写明寄给弗罗里达州柴那杜庄园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

柴那杜庄园。

一个大平台。一群穿着1917年的服装的人。人群中有凯恩和苏珊。

字幕:“最后二十五年,凯恩就是住在柴那杜庄园里管理着各地的企业的。在柴那杜庄园决定了许多对国家命运这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解说员:“凯恩促使美国参战……”

从1895年起的许多美国报纸的标题。

美西战争的纪录片镜头(1898年)。

解说员:“他反对美国参与别的战争。”

法国的一个墓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些镜头。

千百个十字架(1919年)。

解说员:“凯恩在竞选中至少击败了一个美国总统候选人,而且,他还十分疯狂地攻击过另一个总统候选人,以至于人们把这个人的死归咎于他。人们把凯恩称作刽子手,并焚毁他的画像。”

夜晚。

人们在焚烧按照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模样扎的草人。

字幕:“在政治活动中,他永远只是一个傧相,絶不是新郎。”

解说员:“凯恩是一个粘捏群众舆论的雕塑家。有一种众所周知的意见,认为没有一家报纸具有足够的影响能使自己当选。然而凯恩的报纸曾一度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使凯恩几乎当选。1910年他曾作为独立党的候选人竞选过州长的职位。州里的一些杰出人士都支持他……白宫已成为他在闪电般的政治生涯中可能登上的宝座了……”

1910年的新闻纪录片。

曼德逊·哈定广场上的一座大厦……人们川流不息地进出。

大厅。后面的那堵墙上,挂着凯恩的巨幅肖像。

艾米丽·凯恩夫人和五岁儿子拉华德·凯恩坐在包厢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讲台上坐着一些达官要人,容光焕发的凯恩正举起一只手,想让人群中的欢呼声平静下来。

解说员:“可是,他失败了!这是一次使他蒙受耻辱的失败;这次失败使美国的改革问题推迟了二十年,并使査尔斯·福斯特·凯恩的政治生涯宣告结束。”

1910年的新闻纪录片镜头。凯恩在发表演说。

1910年的报纸的头版……醒目的标题。凯恩与苏珊的合影。

解说员:“在经济大危机的第三年,许多报纸停办了。在短短的四年里,凯恩的全部希望破灭了。他的十一份报纸和四份杂志都不复存在。它们不是转让给别人,就是停办,或者被别人并吞。”

报导经济危机的字幕。

又是美国的地图。地图上指示出凯恩在各地的出版物。

1932年——1939年。银幕上出现了凯恩的帝国开始越变越小的画面。

《问事报》报社的门。门上贴出了公告:“关闭”。

解说员:“长长的四年过去了……凯恩独自呆在那座尚未完成,然而却已经开始崩溃的行宫里。这位查尔斯·福斯特·凯恩虽然已隐居起来,但仍然在管理自己正在衰落的帝国。很少有人去访问他,摄影记者也从不登门。凯恩依旧徙然地想去影响国家的命运,然而,这个国家已不再听从和相信他了。”

凯恩坐在推车里。他身上裹着方格毛毯,人们推这他在玫瑰盛开的花园里走着。

强烈的阳光照射在凯恩孤单的形体上。

解说员:“最后,死神降临到了査尔斯·福斯特·凯恩身上。”

1940年。

纽约的《问事报》新大楼。

夜。用电灯组成的字母显示出来的公告……电灯组成的字母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了:

査尔斯·福斯特·凯恩去世。

……白天。放映厅。

放映厅里一片漆黑。这里有罗斯顿出资拍摄的“电影新闻”、短纪录片和杂志片的编辑们。罗斯顿本人也在这里。他们的形体部分地被台灯照亮着;有几个人的形体落到了从放映机房投射出来的斜的、闪亮的光线中了。

汤普逊:“放完了!”

他打开了台灯。

罗斯顿(走到汤普逊跟前):“这是一部很好的短片,汤普逊,但必须给它画龙点睛。”

他的话引起了赞许的笑声。

罗斯顿(继续说道):“对这一点你们怎么说呢,朋友们?”

编辑丙:“我同意。”

编辑甲:“您说得对,罗斯顿先生……必须画龙点睛!”

罗斯顿:“朋友们,你们记得凯恩最后说的话吗?”

编辑乙:“他临终时说的话……”

罗斯顿:“凯恩在人世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呢?也许,在临死时他把有关他自己的一切都告诉了我们。”

汤普逊:“也许,他什么也没告诉我们……”

罗斯顿:“査尔斯·福斯特·凯恩先生临死的时候,一共只说了几个字……”

汤普逊:“玫瑰花蕾!”

编辑甲:“这就是他说的所有的话吗?”

编辑丁:“这样一个恶棍,啊?(嘲讽地)临死时,居然叫起‘玫瑰花蕾’来了!”

罗斯顿:“是啊,玫瑰花蕾!正是这几个字……但这个女人是谁呢?”

编辑乙:“或者,这指的是别的什么?”

罗斯顿:“瞧这个人,本来有可能当总统。人们爱他、恨他,在我们今天,还没有一个人引起过这么多的议论……毫无疑问,临死时说的,‘玫瑰花蕾’反映了凯恩最后的思想。可是这思想是什么呢?”

编辑丙:“也许,是赛马时他曾经下过赌注的一匹善跑的马的名字吧……”

罗斯顿:“但这是些什么样的赛跑的马呢?汤普逊!”

汤普逊:“是,罗斯顿先生。”

罗斯顿:“查清楚与‘玫瑰花蕾’有关的一切……去找一切了解凯恩的人……找他的经理伯恩斯坦……找他的第二个妻子……”

汤普逊:“苏珊·亚历山大·凯恩……”

罗斯顿:“所有了解他的人您都得找一找……所有为他工作的的人……爱他的人……恨他的人……都得找……汤普逊先生……一定得把玫瑰花蕾找到……不管是死是活!也许,这事根本就没有什么!”

访问

汤普逊到处寻访……他和了解凯恩的人进行谈话。

1940年。大西洋城的一家蹙脚夜总会:“爱尔·兰乔”。

夜晚,下着雨。

用霓虹灯组成的字在黑暗中明亮地闪烁着。在一闪而过的亮光中,可以看到“每晚登台表演两次——苏珊·亚历山大·凯恩”的霓虹灯广告和破旧楼房。

观众透过玻璃屋顶可以看到夜总会的桌旁有一个女人的形体。她独自在喝酒。

夜晚。“爱尔·兰乔”夜总会的大厅。

桌旁坐着那个单身女人,就是苏珊。她已经五十岁了,她的头发染成了淡黄色,身上穿了一件廉价的夜礼服。汤普逊和上尉的身影向苏珊挪近。上尉走到苏珊跟前,在她身后站住了。

上尉:“亚历山大小姐,这是汤普逊先生。”

苏珊:“我还要再喝一杯,约翰。”

上尉:“好,您来点什么,汤普逊先生?”

汤普逊(坐下):“我喝一杯酒。”

苏珊:“谁允许您在这里坐下的?”

汤普逊:“我想我们可以在一起喝一杯。”

苏珊:“那您得另作考虑了。为什么不让我安静呢?我不干预您的事,您也别干预我的事。”

汤普逊:“您只要能允许我稍微跟您谈一谈就行了,亚历山大小姐。我想问您几个问题。”

苏珊:“给我从这里滚出去!”

汤普逊(起立):“对不起。”

苏珊:“滚出去!”

汤普逊:“或者,下一次随便什么时候……”

苏珊:“滚出去!”

汤普逊表示疑问地看看上尉,上尉微微点了一下头,示意他走到门那儿去,然后走到侍者跟前。汤普逊跟在他的后面。

上尉:“席诺,再给她来点。汤普逊先生,她一般来说是不愿意跟任何人谈话的。”

汤普逊:“好吧……”(走向电话间)。

汤普逊(打电话):“喂!请给我接纽约……考乌特兰79970。”

上尉走近电话间。

汤普逊:“大西洋城46827……好……(转身向着上尉)那末……您认为,她还需要再喝一杯吗?”

上尉:“是的,她喝得下……”

汤普逊(打电话):“喂……我是汤普逊。喂,罗斯顿先生……她不愿意谈……”

一名侍者走进夜总会的大厅,把一只高脚杯放到苏珊跟前。她贪婪地喝着。

罗斯顿的声音:“谁啊?……”

汤普逊:“凯恩的第二位夫人……不管是玫瑰花蕾还是别的什么都不愿意谈……我这是在大西洋城打的电话。”

罗斯顿先生:“要想法让她说话!”

汤普逊:“好……明天一早我就到费城去……到泰却的纪念馆去……那儿在等着我……我想看看泰却的日记。然后我要到纽约去和凯恩的总经理会晤……和那个名叫伯恩斯坦的人会晤……然后我再回到这里。”

罗斯顿的声音:“您该会见所有的人。”

汤普逊:“好,再见,罗斯顿先生。(挂上电话,推开门)嗳,您叫……”

上尉:“约翰……”

汤普逊:“约翰,您能帮我一个忙吗?当她谈到凯恩的时候……她有没有提到过……玫瑰花蕾?”

上尉(望着苏珊):“玫瑰花蕾?”

汤普逊把一张支票塞到他的手中。上尉把支票放进口袋里。

上尉:“谢谢您,汤普逊先生……非常感谢。刚巧前几天报上发表这一消息时,我问过她……她从来也没听到过玫瑰花蕾。”

1940年。

白天。泰却纪念馆。

用漂亮的大理石雕塑的泰却先生的半身像。雕像的台座上刻着“华尔脱·泰却”。

靠近半身雕像的一张桌子旁坐着贝尔塔·安德逊小姐——一个长得像男人般的老处女。她正在打电话。汤普逊手中拿着帽子站在她跟前。

安德逊小姐(对着电话筒):“是,我现在就接待他。(挂上话筒。看着汤普逊)泰却纪念馆的馆长们让我再一次提醒您注意关于允许您査阅泰却未经发表的日记的某些篇章的条件。这就是,在任何情况下您都不能引用他手槁中的章节。”

汤普逊:“好。”

安德逊小姐:“请跟我来。”

一间大屋子里堆满了文献。房间正中有一张很大的红木桌子。桌子后面有一个保险柜。守卫从保险柜里取出华尔脱·泰却的日记,递给贝尔塔。

安德逊小姐:“日宁斯,从83到142页。”

守卫:“是,安德逊小姐。”

安德逊小姐(对汤普逊):“那末,根据条件,您只能阅读有关凯恩先生的那一章。”

汤普逊:“这就是唯一使我感兴趣的。”

安德逊小姐:“您必须在四点三十分离开这间屋子。”

她走了。汤普逊抽起烟来。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就低头看起手稿来了,并开始读出声音来。

标题和内文都写得很工整:

“查尔斯·福斯特·凯恩。

“等我死后五十年,方可发表这些材料。我相信,那时全世界都会同意我对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看法。

“报刊上首刊登过关手我和六岁的凯恩初次会面时的传闻……1870年的冬天……”

1870年。

白天。皑皑白雪覆盖着无垠的田野。雪地里出现了六岁的査尔斯·福斯特·凯恩的小小的形体。他把雪球直对着观众扔过来。

他面对着旅馆的一座不大的楼房。楼房上挂着一块牌子:

“凯恩夫人旅馆,

头等食住条仵。”

査尔斯·凯恩的一个雪球落到了招牌上。查尔斯又捏了一个新的雪球。

客厅。凯恩夫人,一个大约二十八岁的女人正望着窗外的儿子。

凯恩夫人:“小心点,査尔斯!”

泰却的声音:“凯恩夫人……”

凯恩夫人:“査尔斯,把围巾裹紧一点!”

小男孩跑开去了。凯恩夫人转过身来。在我们面前是她的脸——一张刚毅然而却受尽折磨的、善良的脸。

泰却的声音:“我认为我们该吿诉他……”

于是我们看到站在桌旁的泰却。这是一个大约二十六岁的高傲的人。桌上放着他的礼帽和一些纸。

凯恩夫人:“我现在就在这些纸上签字,泰却先生。”

老凯恩的声音:“看来您忘了我是小孩的父亲。”

凯恩夫人和泰却都转过身去,我们看到了凯恩的父亲。

凯恩夫人:“一切都将按照我对泰却先生说的那样进行。”

老凯恩:“如果我愿意的话,我可以向法院起诉。父亲有权利……一个房客缴不起房租,留下一张没有任何价值的证件……再说,要是这张东西真有什么价值的话,那么这份财产也属于我……”

泰却:“可是证件上只签署了凯恩夫人一个人的名字。”

老凯恩:“但他欠的食宿费可是我们两个人的啊……再说,我也不同意把我的小男孩交给什么银行去监护。”

凯恩夫人(平静地):“我希望你不要再说蠢话,奇姆。”

泰却:“我们承担了全权管理您在科罗拉多州的矿产的责任,凯恩夫人。”

老凯恩想要说话。他两次张了咀,但什么也没敢说出来。

凯恩夫人:“我该在哪儿签字啊,泰却先生?”

泰却:“在这儿。”

凯恩夫人在证件上签字。

老凯恩:“但愿一切都会好起来。”

凯恩夫人:“当然……请继续说,泰却先生……”

凯恩夫人一边和泰却说话,一边倾听着窗外儿子的声音。老凯恩走到窗边。

透过窗子可以看到査尔斯。他正在向雪人进攻。

査尔斯:“如果那些叛乱者愿意打,那就打吧!我们的条件是让他们无条件投降。向敌人冲啊!美国万岁!”

老凯恩关上了窗户。

泰却:“根据委托书,所有其他的钱——包括基本资金和一切收益,在您的儿子查尔斯·福斯特·凯恩成年之前,应当由银行管理。当他年满二十五岁时,就由他自己掌管自己的全部财产。”

凯恩夫人走到窗边,打开窗户。

凯恩夫人:“请继续说吧,泰却先生。”

透过窗户,又可以看到査尔斯了。

查尔斯:“你打不倒我,艾恩琪·杰克逊!我是老希柯王!”

他把雪球朝雪人扔过去,没有扔着,于是就趴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向雪人爬过去。

泰却的声音:“差不多已经五点了,凯恩夫人……您不认为我该和孩子认识一下了吗?”

凯恩夫人和泰却站在窗边。

凯恩夫人:“他的箱子已经整理好了……早在两星期前,我就把东西收拾好了。”

査尔斯手中拿着一副滑雪板站在雪地里。

小凯恩注意地看着向他走来的妈妈和其他人。

査尔斯:“嗳,妈妈!……妈妈,你看见吗?(指指雪人)我把烟斗从他咀里拿下来了……”

凯恩夫人:“我们回家去吧,儿子。我们该给你准备……”

泰却:“査尔斯,我叫泰却……”

凯恩夫人:“这是泰却先生,查尔斯。”

泰却:“你好,查尔斯。”

老凯恩:“他……是从东部来的……”

查尔斯:“你好!你好,爸爸!”

老凯恩:“你好,查利。”

凯恩夫人:“查尔斯,你今天晚上和泰却先生一起出发去旅行。”

查尔斯:“我上哪儿去呀?”

老凯恩:“你会看到芝加哥和纽约……或者还有华盛顿……”

查尔斯:“妈妈,你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去?”

凯恩夫人:“我们得留在这儿,査尔斯。”

老凯恩:“从现在起,你将和泰却先生一起生活,查利!你会成为一个有钱人。有可能,你会成为美国最有钱的人。”

泰却:“我们会过得很快乐的,查尔斯……我们会很幸福的。”

小男孩直盯着他看。

泰却:“来吧,让我们来握握手。”

査尔斯仍然盯着他看。

泰却:“来吧,把手伸过来……”

他想去握查尔斯的手。查尔斯用滑雪板打他的肚子。泰却闪开。

泰却:“你差点儿没把我打倒,查尔斯……滑雪板不是用来打人的,等我们到了纽约……”

他又想把手放到小男孩肩膀上,查尔斯踢了他一脚。

凯恩夫人:“查尔斯!”

小男孩向妈妈扑过去,抱住了她。

查尔斯:“妈妈!妈妈!”

凯恩夫人:“没关系的,査尔斯,没关系的……”

一节老式卧铺车厢的车轮在铁轨上滚动。

夜。火车。

卧铺房间,泰却站在查尔斯床前。他默默地看着这个小男孩。

查尔斯把脸埋在枕头上,可以听到一声声凄惨的哭喊声。

查尔斯:“妈妈!妈妈!”

泰却的手稿的文字占满整个银幕。

“……这是一个普通的、幸运的无赖,他已经变坏了,他是一个没有原则,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的人。

“他的财产由于合理的经营管理,已大大地增多了。

“当我受托当他的监护人期间,我为他置了不少家业,为他买下了纽约的《问事报》。

“在他获得控制《问事报》的权利后的三年,尽管当时我已不再是他的代理人,但我认为我有责任向他指出他的行为的危险性。”

1898年。

白天。

凯恩在《问事报》的办公室。

报纸上的一个标题:

西班牙军舰离开了泽西海岸。

我们看到手中拿着一份《问事报》的泰却。他站在凯恩办公室的桌子跟前。

泰却:“您真的认为可以这样办报纸吗?”

凯恩:“我没有应当怎样办报纸的概念,泰却先生。我只是试图把我所想的表现出来。”

泰却(读标题):“西班牙军舰离开了泽西海岸。可是您没有丝毫根据能证明这些奥尔良人确实已离开了泽西海岸。”

凯恩:“那您能证明不是这样吗?”

伯恩斯坦拿着一份电报跑了进来。见到黎却,他站住了。

凯恩:“这是伯恩斯坦先生,这是泰却先生。”

伯恩斯坦:“您好,泰却先生。”

泰却只是微微向他点了一下头。

伯恩斯坦:“凯恩先生,我们刚收到从古巴来的一个电报。”

凯恩:“接着说吧,伯恩斯坦先生……我们没有什么秘密需要隐瞒……而泰却先丰是我们最忠实的读者之一……那么,电报里说些什么呢?”

伯恩斯坦(读道):“在古巴吃得非常好,女人长得很漂亮。句号。我可以寄给您一首歌颂大自然的散文诗,但我感到我没有权利浪费您的钱。句号。古巴没有任何战争。签名是:威勒。要回电吗?”

凯恩:“要回的……亲爱的威勒……把散文诗寄來吧……我保证会有战争。”

伯恩斯坦;“好极了,凯恩先生。”

凯恩:“我自己也很欣赏这个回电,立即发出去吧。”

伯恩斯坦:“马上就发。”

伯恩斯坦走了。凯恩抬起头来,微笑着望着泰却。

泰却:“我到您这儿来,是为了跟您谈谈关于《问事报》反对‘大都会’的活动。我认为我有责任提醒您……”

凯恩:“难道《问事报》对‘大都会’的报导不对吗?”

泰却:“这是你们经常进行的攻击……”

凯恩:“泰却先生,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您没想到您是在和两个人谈话。作为一个拥有捌万零陆百叁十一张‘大都会’股票的查尔斯·福斯特·凯恩来说,我完全同意您的意见,同时,我也和您一样,认为查尔斯·福斯特·凯恩是一个危险的无赖,应该禁止他出售他的报纸。此外,还必须成立一个委员会来抵制他。如果您能做到的话,您可以成立这样一个委员会,并罚我交一千元钱。”

泰却:“査尔斯,我的时间太宝贵了……”

凯恩:“从另一方面来说……我是《问事报》的出版商……作为一个出版商,必须注意:不要让那些靠沉重的劳动谋生的居民成为靠发横财的强盗的牺牲品。您也知道,我又有钱,又有财产。如果我不去维护这些人的利益,那么别的人就会来维护。很可能,这会是一个既没有钱,也没有财产的人……那就很糟糕了。”

泰却戴上帽子。

凯恩:“您已经要走了吗?”

泰却:“以后您会明白的,查尔斯,对于钱和财产应当关心,应当保全它们就象……昨天我偶然地看到了您的声明。”

凯恩:“我也看到了。”

泰却:“我想告诉您,这份《问事报》……每年要花掉您一百万元钱……您要是继续办这样的慈善事业……是不明智的。”

凯恩:“您说得对……去年我们确实亏了一,百万。我们打算今年再亏它一百万……即使每年亏一百万……我们也要在六十年以后……才会被迫停办这份报纸。”

泰却纪念馆。

手稿中一行一行字的特写:

“我再重服一句,他根本不懂得做人的最起码的道理。

“他庸俗到令人难以置信,对人根本不尊重……”

汤普逊烦恼地合上了手稿。转过身看见安德逊小姐。

安德逊小姐:“您找到了要找的东西吗?”

汤普逊:“没有…安德逊小姐,您不是玫瑰花蕾吗?”

安德逊小姐:“什么?”

汤普逊:“我也不认为您是玫瑰花蕾。好吧,感谢您允许我进了这个大厅。”

他戴上帽子,一边往外走,一边抽起烟来。安德逊小姐目送着他。

1940年。

白天。《问事报》的摩天大楼。

伯恩斯坦的办公室。

凯恩六十五岁时的一张照片特写镜头移动,这张照片嵌在墙上的镜框子里。伯恩斯坦就坐在照片下面的桌旁。他是一个完全秃顶的老头。他目光锐利,正在和汤普逊谈话。

伯恩斯坦(做着鬼脸):“谁是能干的人?我吗?我是总经理。我除了时间以外,什么也没有……您想要了解什么呢?”

汤普逊:“您知道,我们想,也许……我们希望能够弄明白他临终时想以自己最后的话来说明……”

伯恩斯坦:“您指的是玫瑰花蕾,是吗?可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他年青的时候,有过不少的姑娘啊……”

汤普逊(感兴趣地):“伯恩斯坦先生,您是不是认为这是难以置信的:凯恩先生偶然遇到过一个姑娘,但在五十年后,在他临死的时候……”

伯恩斯坦:“您太年青了,先生……汤普逊先生。有时候,一个人会想起他似乎不可能想起来的事情。例如就拿我来说吧。1896年,有一次我在泽西乘渡船摆渡。正当我们的船离开码头的时候,另一条渡船靠了码头……那条渡船上有一个姑娘……她等着排队上岸。她穿着一件白连衣裙……手中拿着一顶白伞……我只是看到了她一刹那的时间,而她根本就没看见我……但我可以发誓,从那以后,没有一个月,我不想起这个姑娘来的。您明白我的意思吗?”

汤普逊:“是啊……我明白。可是玫瑰花蕾是怎么回事呢?我想要知道……”

伯恩斯坦:“您还找过谁?”

汤普逊:“您知道,我到大西洋城去过……”

伯恩斯坦:“苏珊?!他死的那天我还给她去过电话。我想,总得有个人……可她甚至都不能接电话了。”

汤普逊:“她也同样地不能跟我谈话。过几天我还得去找她。(稍顿)那么,玫瑰花蕾,伯恩斯坦先生……”

伯恩斯坦:“请相信,要是我那怕知道一丁点儿这是谁,我会告诉您的。”

汤普逊:“伯恩斯坦先生,如果您有这样的好意的话……那么您跟我讲一点有关凯恩先生的事吧……讲一点您能想到的关于他的事……一些您并不认为有多大意义的事……不管怎么说,您是从一开始就在他跟前的。”

伯恩斯坦:“甚至在他的事业开始以前,直到现在,他死后。除苏珊以外,您还找过谁?”

汤普逊:“我再也没有找过谁。可是我看过华尔脱·泰却的材料,看过他的日记……”

伯恩斯坦:“泰却!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大的蠢货!”

汤普逊:“可他赚了很多钱。”

伯恩斯坦:“赚很多钱——要是您一生的目的就在于此……就拿凯恩先生来说吧,他所需要的就不是钱!泰却先生从来不理解他。您知道吗,凯恩先生老是说他自己是天才……他身上有一种稍稍有点怪的幽默感,就象他的歌剧院在芝加哥隆重开幕那天晚上所表现出来的那样。这座歌剧院是他为苏珊盖的……她应该成为一个歌剧演员的。”

他以一个蔑视的手势,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当然,这是好多以年前的事了……1914年。凯恩夫人扮演主角……她演得很糟糕。可是谁也不敢说……那时候凯恩是个大人物!只有一个小伙子,他的朋友杰德·李兰特……”

1914年。

晚上。《问事报》的一个办公室。屋子里空空的。谁也没有在工作。五十岁上下的伯恩斯坦被凯恩的一群职员包围着。其中,大多数人穿着夜礼服,有些人还穿着大衣,戴着帽子。所有的人都紧张地等待着什么。

城市新闻栏的一个编辑向一个年青的工作人员小声地问道:

“杰德·李兰特怎么样了?他的文章已经交了吗?”

工作人员:“还没有。”

伯恩斯坦:“去催催他。”

城市新闻栏的编辑:“为什么您自已不去呢,伯恩斯坦先生?您是知道李兰特先生的脾气的……”

伯恩斯坦默默地望了他一会儿,终于慢吞吞地说道:

“我怕他激动。”

城市新闻栏的编辑(停顿一会儿之后):“据我所知,从前您、李兰特和凯恩先生是最要好的朋友?”

伯恩斯坦:“李兰特先生是凯恩先生最亲密的朋友。他们一起在古典中学读书……”

凯恩的声音:“伯恩斯坦先生!”

伯恩斯坦转过身来。

凯恩走了进来。他已经四十九岁,显著地发胖了。他穿着大衣,手中拿着礼帽。

伯恩斯坦:“您好,凯恩先生。”

以伯恩斯坦为首的所有的职员都拥向凯恩。他们竭力抑制住自己的激动情绪。

城市新闻栏的编辑:“凯恩先生,真是意想不到的!”

凯恩:“各个栏目都写了关于歌剧的文章吗?”

城市新闻栏的编辑:“完全按照您的指示办的,凯恩先生。有两套照片。”

凯恩:“那么文章呢?”

城市新闻栏的编辑:“写得很好,凯恩先生。”

凯恩默默地看了他一会儿。

城市新闻栏的编辑:“还有另一篇……关于表演的文章。”

凯恩:“这是李兰特的文章吗?”

城市新闻栏的编辑:“是的,凯恩先生。”

凯恩:“他说什么时候能写完?”

城市新闻栏的编辑:“他什么也没跟我们说。”

凯恩:“他在哪儿啊?”

编辑部的一个工作人员指着办公室另一头的一扇关着的玻璃门:

“他在那儿,凯恩先生!”

凯恩望着门。伯恩斯坦不安地想说点什么。

凯恩向玻璃门走去。编辑望着伯恩斯坦。凯恩推开门走了进去,随手又把门关上。

李兰特的办公室。

凯恩和伯恩斯坦走了进来。

李兰特的桌上有一只空瓶子。他一头埋在打字机上。打字机上有一张一共只打了一个段落的纸。桌子的另一侧,站着凯恩,他望着李兰特。凯恩脸上的表情是恶狠狠的。伯恩斯坦看了凯恩一会儿,然后快步走到李兰特跟前,摇晃着他。

伯恩斯坦:“嗳,李兰特先生!……李兰特先生!”

李兰特直起了腰来。他一眼见到凯恩,就望着他。

伯恩斯坦:“过去他从来也不喝酒的,凯恩先生。从来不喝的。”

凯恩(停顿了一会儿之后):“这儿是什么?……他写了些什么?”

伯恩斯坦低低弯身在打字机上,费力地读着李兰特所写的东西。

伯恩斯坦(读道):“苏珊·亚历山大夫人长得很漂亮,但却是一个没有发展前途、没有才能的业余爱好者……(稍停,喘口气)昨天晚上,新落成的芝加哥取剧院的演出季节开始了。她在歌剧中扮演泰……泰……(带着抱歉的微笑望着凯恩)我发不出这个名字的音来,凯恩先生。”

凯恩:“泰依斯。”

伯恩斯坦抱歉地看了凯恩一会儿,然后很为难地继续道:

“幸而,她的歌唱得怎么样,不需要我们这一栏来评价。至于谈到她的演技,那简直没法……”

他不吭声了,一个劲儿地看着那张纸。

凯恩(在短暂的沉默之后):“继续念吧!”

伯恩斯坦(没有抬起头来):“就这些了。”

凯恩把这张纸从打字机上取下来,不出声地读着。脸上流露出一种奇怪的表情。

凯恩(非常轻地):“至于谈到她的演技,那末,以本文作者看来,除了说她的演技是处于最低等的……之外,就没有别的可说了。(然后急躁地)您明白吗,伯恩斯坦先生?……以本文作者看来……”

伯恩斯坦(抱歉地):“我没看到这个。”

凯恩:“这里是没有这个,伯恩斯坦先生。我来口述,您记吧。”

伯恩斯坦(惊恐地看着凯恩):“我不会速记。”

凯恩:“把打字机给我。我自己来完成这篇文章。”

伯恩斯坦从屋子里走了出去。

凯恩已经脱去了大衣,坐在打字机旁、带着不留情的表情在打着什么。

传来了伯恩斯坦的声音。在下一个画面中他继续在说着……

1940年。

白天。伯恩斯坦的办公室。

伯恩斯坦(对汤普逊):“他写完了这篇文章。关于他所爱的这个女人,他写了一篇我所读过的评论文章中写得最凶的评论。我们把这篇文章登在所有的报纸上。”

汤普逊(停顿一会儿之后):“我看,对于苏珊的才能,凯恩先生从来也没有给过高度的评价。”

伯恩斯坦(自信地):“他认为她是一个伟大的演员。汤普逊先生。他确实相信这一点。她的前途影响到他的虚荣心。自从遇到苏珊之后,凯恩先生就不象从前那样关心自己的成就了了……噢,我不是在责怪苏珊……”

汤普逊:“那末,好,那他怎么能写出这样的评论文章来呢?凯恩的报纸对她总是一片阿谀的赞扬声。”

伯恩斯坦:“啊,是啊!……可我跟您说过,这个人是难以理解的。他具有一种独特的幽默感……也许,后来凯恩先生认为,如果他以这种调子来写完这篇文章的话,那么他就能向李兰特证明自己是正直的。您知道吗?李兰特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凯恩已经向他证明了这一点……您应当跟李兰特谈谈。从凯恩接手办《问事报》的第一天起,他就和我们在一起了。”

1891年。

炎热的夏日。

《问事报》的旧楼。

银幕上出现了一辆双轮马车。车上坐着凯恩和李兰特。两个人都穿得象纽约的花花公子那样。凯恩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李兰特也不慌不忙地踉着他跳下来。

凯恩(用手杖指点着):“你看看这个,杰德。几天内一切都要变样了。”

容光焕发的凯恩奔放地表现出自己的喜悦来。杰德带着若有所思的微笑望着他。他们走进楼去。

一辆四轮马车驶近人行道。马车的后门敞开着。伯恩斯坦坐在堆放着的东西中间。

伯恩斯坦(对马车夫):“来吧,我帮你来安排这些破烂东西。”

《问事报》编辑部。

二楼的一间大办公室。屋子里的窗户又小又窄,尽管外面阳光普照,屋子里还是很暗。一张张办公桌和老式的斜面高写字台旁坐着记者们。在房间尽头的一块稍稍高起来的地方,有两张桌子,左边的门敞开着,通向卡特的办公室。

当凯恩和李兰特走进办公室的时候,坐在高处桌子旁的一个上了年纪的、十足的绅士摇了一下铃。接着编辑部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站了起来。卡特走到凯恩身边。

卡特:“欢迎您,凯恩先生。我就是海勃特·卡特。”

凯恩:“感谢您,卡特先生,这是李兰特先生。”

卡特:“您好,李兰特先生。”

凯恩:“卡特先生,李兰特先生是您的新剧评家。杰德,你不是打算要当一个剧评家吗?(指指记者们)他们都在等我吗?”

卡特:“我想,您对这样的欢迎会感到愉快的……年青的出版家……”

凯恩:“请他们坐下吧!”

卡特:“你们可以继续工作了,先生们。”

门口传来轰隆的响声。所有的人都转过身去,只见伯恩斯坦直挺挺地躺在门坎上,身上压着两幅装在沉重的镜框子里的画、箱子和被褥。

凯恩:“呀,伯恩斯坦先生!……要是您能拨给我一分钟的时间……”

伯恩斯坦很费劲地从地上站起来,走到他身边。

凯恩(介绍道):“这是伯恩斯坦先生,我的总经理。”

卡特(冷冷地):“您好,伯恩斯坦先生。”

凯恩:“这儿有您的办公室,是吗?我打算住在这儿……在我认为还有必要时,我将一直住在这儿。”

《问事报》编辑部。

凯恩坐在桌旁,没戴帽子,也没穿上衣。他一边赶改一篇稿子,一边在使劲吃东西。卡特在他身旁,衣服的扣子扣得严严实实的。李兰特坐在屋子的一个角落里,仔细地在观察着他们。从李兰特的面部表情看,显然,他观察得津津有味。伯恩斯坦在记转一些数目字。

凯恩:“我不是在批评,卡特先生……您看看《问事报》头一版上的简讯。看这照片……‘布鲁克林一妇人失踪’,有可能,她被谋杀了。”

凯恩吃完了东西,把盘子推开。

凯恩:“杰德,我还没吃饱呢!”

李兰特:“等一会儿我们到‘莱克多’餐厅去,弄一点重要消息来。”

凯恩:“卡特先生,《记事报》登的消息的标题就占两行。为什么我们不这样做呢?”

卡特:“我们没有什么重要的消息。”

凯恩:“如果标题大了,它也会使报导变得重要起来……这位哈利·西尔维尔斯顿夫人的谋杀案……”

卡特:“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明这个女人是被谋杀的……甚至也不能证明她已经死了。”

凯恩:“《记事报》没有说她被谋杀了,卡特先生。据报纸报导说,她失踪了;她的邻居受到了怀疑。”

卡特:“传播家庭妇女的流言蜚语不是我们的职责。如果我们对这一类的事情感兴趣……”

凯恩(温和地):“今后我们恰恰应当对这一类的事情感兴趣,卡特先生。我希望您派出您最好的记者去访问西尔维尔斯顿先生。您让记者告诉西尔维尔斯顿先生,如果他不立即找到他妻子的下落的话,那《问事报》就坚持要求把他逮捕。”

卡特:“可是说真的,凯恩先生,我不同意说,一家令人尊敬的报纸的职能……”

凯恩(不听他的):“您听着,伯恩斯坦先生!”

伯恩斯坦把视线从自己的数目字上挪开,拾起头来,表示疑问地望着凯恩。

凯恩:“我刚才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问事报》编辑部没有电话!马上就装两台。”

伯恩斯坦:“今天早上我已经定了六台!而且价钱还是打折扣的。”

凯恩:“这一切必须今天完成,卡特先生!”

卡特默默无言地从屋子里走出去,随手关上了门。

凯恩:“为什么他们这些人认为报纸应该是一种死板的、单调的……难道人们就得花两分钱来买……”

伯恩斯坦:“三分钱。”

凯恩(沉着地):“两分钱。”

惊讶的伯恩斯坦抬起头来,他还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地望着凯恩。

伯恩斯坦:“做的预算是三分钱一份报。”

凯恩:“再重新算一下,按两分钱算。”

伯恩斯坦:“李兰特先生……也许,凯恩先生还会决定把价钱降到一分钱,或者打算随报分发半磅茶叶作为奖励……”

李兰特:“这种异想天开简直叫人跟不上!”

1891年。

《问事报》的印刷所,印刷所设在一楼。窗子朝着大街。

半夜。

在放着各种字号的活字版样版的印刷机大铁盖旁边,站着凯恩和李兰特。他们穿着雅致的夜礼服。这里还有伯恩斯坦、卡特和老排字工人斯迈泰尔斯。大家都很激动。

凯恩:“您看,卡特先生,现在头一版看起来完全不一样了……”

卡特:“《问事报》不应该和《记事报》这样的货色去比。”

伯恩斯坦:“可我们正是要出这样的货色……过去我甚至都不愿意用《问事报》去包猫吃的东西。”

卡特:“凯恩先生,我应当请您注意……这个人应当学会管住自已的舌头。”

凯恩:“您说得对。伯恩斯坦先生过去是干珠宝批发行业的。”

伯恩斯坦:“对,我是干珠宝批发行业的。”

凯恩:“但他的才能,看来是符含我的要求的。”

卡特啐了一口。他真的感到受委屈了。

卡特:“我提酲您,正是在您需要我的时候,我将不得不……我请求您接受我的辞呈……”

凯恩:“您的辞呈已被接受,我对此深表遗憾。”

卡特:“可是,我想说……”

但凯恩已不听他的了。他转身向着斯迈泰尔斯,心平气和地:

“把这一版重新排一下吧!”

斯迈泰尔斯不明白凯恩装他干什么,他默默地望着凯恩。最后他终于说道:

“我们不能更动……”

凯恩:“更动?!”

斯迈泰尔斯:“再过五分钟,就要付印了。”

凯恩:“好,好……那未让我们来更动这一版吧。”

斯迈泰尔斯:“您没明白我的意思,再过五分钟我们就要付印了。已经不能作任何更动了。”

凯恩默不作声地把排好的版扔在地上。铅字撒了一地。

凯恩:“现在您可以重排了,斯迈泰尔斯先生!等完全排好字、拼好版之后,劳驾您叫他们打一份清样给我。”

1891年。

拂哓。《问事报》凯恩的办公室。

一块大大的招牌。卖《记事报》的报童在《问事报》的楼房背景上奔波。

镜头移向唯一的一扇亮着的窗户——凯恩办公室的窗户。

从街上传来报童的声音。凯恩没有穿上衣,他站在开着的窗户旁望着下面。伯恩斯坦坐在床上。李兰特坐在安乐椅上。

报童的声音:

——请看《记事报》……

——请看《记事报》……

凯恩关上窗户,向其他人转过身去。

李兰特:“不久我们也得到街上去卖报了,再过十分钟光景。”

伯恩斯坦:“我们晚了三小时五十分钟,不过我们……”

李兰特从安乐椅上站了起来,费力地走动着。

凯恩:“累了吗?”

李兰特:“遇到了紧张的一天。”

伯恩斯坦:“今天一晚上您就四次改动了报纸的版面,凯恩先生……”

凯恩:“我只是对头一版作了一些更动,除了插图和新的字体外,我还得再增加点什么……我要使《问事报》成为纽约居民必不可少的东西。”

李兰特:“那你打算干什么呢,査利?”

凯恩:“我要发表一个有关我的原则的宣言……别笑,杰德……请记一下,伯恩斯坦先生!……”

伯恩斯坦:“我不会速记……”

凯恩:“我自己来写。”

他抓起一张粗糙的纸和一支沾满油污的铅笔,挨着伯恩斯坦在床上坐下,开始写起来。边写边读着他写的东西:

“我给本城居民的这份报纸将诚心诚意地让他们了解所有的新闻。我还保证他们……”

李兰特:“你这已经是第二句用‘我’字开头的句子了……”

凯恩:“人们总是想知道,谁对这个诺言负责……而且他们想了解所有的新闻……‘迅速地、以简单而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报导……真实的事件。同时也绝不允许消息报导的确切性受到任何人的干预……’。我将成为一个为他们的公民权和人权而不倦地斗争的战士……签字:‘査尔斯·福斯特·凯恩’。”

李兰特:“查利……”

凯恩抬起头来。

李兰特:“可以看一遍吗?”

凯恩:“我现在就把它登出来……(喊道)麦克!”

麦克:“是,凯恩先生。”

凯恩:“这是社论。我希望能把它排在头版!”

麦克(非常疲倦地):“排在今天的头版吗?”

凯恩:“对……您又得重新排版……快下楼去告诉他们。”

麦克:“好的,凯恩先生。”

他正打算走出去。

李兰特:“等一等,麦克。”

麦克站住了。

李兰特:“等您排好字,我希望您把这张底稿拿回来给我。”

麦克流露出不满的神情,这明显地表明,照他看来,这是一种无理的苛求。凯恩表示疑问地望着李兰特。

李兰特:“我想要保存这一小片纸。我有一种预感,它将会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文献之一。就象独立宣言……和宪法那样……象我的第一篇小学作文那样。”

虽然凯恩以微笑来回答他,但两个人都是很严肃的。

白天。《问事报》办公室直接对着人行道的窗户。

登着一篇重要社论的《问事报》的头版,社论的大标题是:

“我的原则。査尔斯·福斯特·凯恩的宣言。”

于是我们看到一大捆报纸。在我们面前已经有四大捆报纸了,有六大捆了,有许许多多捆成捆的报纸。这都是《问事报》。

《问事报》办公室的窗户上写着:纽约的日报《问事报》。印数26000份。

透过关着的窗户,我们看到了凯恩、李兰特和伯恩斯坦。他们站在窗边。胳膊肘支撑在蒙着天鹅绒的矮栏杆上,眼睛望着街上,报童正在那里穿梭卖报。

《问事报》办公室的窗户。

油漆匠在重新刷写表示报纸印数的数目字。

出现了大大的数目字:49000份。

伯恩斯坦站在窗户旁,带着满意的微笑。

1895年。

大街上,在《记事报》编辑部的楼前一块广告牌:

《问事报》——民众的报纸。印数62000份。

凯恩和伯恩斯坦看着这个广告。

在《记事报》的窗户上,有一张几乎和窗户一样大小的照片,照片上有九个人,上面的题词是:“《记事报》纽约分社编辑部同人”。下面写着:“世界上职工人数最多的报业”。这里还写着《记事报》的份数:460000份。凯恩看着这张照片。

伯恩斯坦:“啊:凯恩先生……有《记事报》的这伙子人……印数就不难上去。”

凯恩:“您说得对,伯恩斯坦先生。”

晚上。《问事报》编辑部。

还是我们在照片上见到的那九个人。甚至也仍然是那样的姿势,他们之中,在第一排中间的是凯恩。他们在屋子的一隅照相。

照相师:“好了,谢谢你们。”

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

凯恩(对照相师):“请您多印一张并邮寄到《记事报》编辑部去。”

他向桌子走去。

凯恩:“先生们,《问事报》的编辑们!今天早上《问事报》已经发售二十万份过上了。”

伯恩斯坦:“二十万零一千六百四十七份!”

全体鼓掌。

凯恩:“你们大家……新老工作人员……都获得了全城最优厚的薪金。你们大家被聘请来工作,不仅仅是由于你们的主张……使我感兴趣的是你们的才能……你们的才能使《问事报》成为我们所需要的那样的报纸……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报纸!(鼓掌)现在,我将要离开你们。下星期我要到国外去休假。”

大家都在窃窃私语。

凯恩:“我早就答应我的大夫,只要我能离开的时候,就出去旅行。现在,我觉得我能够离开了。”

赞许的低语声。

伯恩斯坦:“您说吧,凯恩先生。既然您已许下诺言……那么很可能,在欧洲还有许多雕像是您所没有的……”

凯恩:“这您不能责怪我,伯恩斯坦先生。这些雕像是在几千年内创造出来的,而我只在五年内,就把它们买来了。”

伯恩斯坦:“我们已经弄到了九个维纳斯像,二十六个圣母像……两个仓库里都堆满了这些东西……”

凯恩:“我希望,您当然不认为我会遵守那怕一个诺言的……是吗,伯恩斯坦先生?(大家都高声地笑了起来)那末您呢。李兰特先生?”

李兰特:“当然,不认为您会遵守。”

笑声和掌声。

凯恩把两个手指放进咀里,打了一个唿哨。于是乐队开始演奏。出现了一整队漂亮姑娘。跳舞开始了……

白天。《问事报》的楼房。凯恩办公室。

占满整个银幕的特写:一张行李标签上写着:“查·福·凯恩寄,巴黎,法国。”

镜头移动,在另一张行李标签上的另一些字:“査尔斯·福斯特·凯恩收。纽约。”

镜头继续移动,装着雕像和其它艺术品的箱子一直堆到快碰天花板了。

李兰特脱了上衣,只穿着一件背心正在打开箱子。他手中拿着小雕像。伯恩斯坦走向门边。

伯恩斯坦:“他不是答应过不再寄这些雕像给我们了吗!”

李兰特:“我觉得,您是一个拙劣的雕塑鉴赏家,伯恩斯坦先生。这是一个罕见的维纳斯像。”

伯恩斯坦(仔细地观察着雕像):“不像您认为的那样珍贵吧,(递给他一张纸)这是凯恩先生来的电报。”

李兰特拿了过去,默默地读着,他微笑了。

远洋轮船。

1900年。

白天。编辑部。

社会新闻栏新来的编辑——汤森小姐的桌子。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处女。她的桌上钉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社会新闻栏编辑”。

桌旁站着晒捋黝黑、穿着讲究的外国西服的凯恩和神情忧郁的伯恩斯坦。

凯恩:“请愿谅我。您是汤森小姐,是吗?好,我是查尔斯·福斯特·凯恩。”

汤森小姐差一点没有激动得晕倒。

凯恩:“我有好几个月不在这儿,我希望您对这个小小的启事的态度会比对任何其它启事有所不同。”

凯恩递给她一个信封并拍拍伯恩斯坦的背。

凯恩:“至于谈到生产印刷颜料的新方法问题……请您愿谅我,伯恩斯坦先生,有一位迷人的年青小姐在下面等着我呢。”

他情绪很好地走了。

汤森小姐(用颤抖的声音念道):“托马斯·门罗·诺尔登夫妇宣布其女儿艾米丽·门罗与查尔斯·福斯特·凯恩先生订婚。”

伯恩斯坦从她手中夺过这张纸来。

汤森小组(激动地):“她……是美同总统的……侄女儿……伯恩斯坦先生。”伯恩斯坦和汤森小姐朝窗户走去。

《问事报》楼前的一条街。

凯恩跳上一辆停在人行道旁的精致的四轮马车。车上坐着艾米丽·诺尔登。她向他微笑。凯恩吻她的嘴唇。艾米丽做出腼腆的样子来,但这仅仅是为了让周围的人看到她是矜持的。其实,对他的吻,她并没有生气。

伯恩斯坦和汤森小姐站在窗旁。

伯恩斯坦:“请您相信我的话,这样的姑娘会给他带来好运气的!……总统的侄女,嗨!……他不会停留在目前的状况的……她将成为总统夫人!”

《问事报》的头版。凯恩和艾米丽这对新婚夫妇的大照片占了四栏的篇幅。他们的神情看来非常幸福……

1940年。

伯恩斯坦在《问事报》编辑部的办公室。屋子里有伯恩斯坦和汤普逊。

伯恩斯坦:“当然,关于这一点甚至可以不用对您说……诺尔登小姐不是玫瑰花蕾!”

汤普逊:“这桩婚事的结局并不十分美满,对吗?”

伯恩斯坦:“幸福很快就结束了……后来就是苏珊。连这个也不长久。(耸耸肩膀。停顿)我猜想,她和他在一起也并不十分幸福??

 4 ) 玫瑰花蕾

“玫瑰花蕾”一个如此美丽却平实的词汇,却与一个名震一时的报业大亨之死联系在一起。在整部电影中成为故事发生的缘由,却好像断了线的风筝,再没有串起什么隐藏多年的秘密,而是将那些曾出现在凯恩一生中重要的人们带入了大众的实现,报社董事长伯恩施坦、凯恩的生前好友利兰、凯恩的第一任妻子艾米丽,以及第二任妻子苏珊。这些人看似平实的叙述,却演绎出了一届报业大亨凯恩璀璨传奇的一生。
      不在电影手法上去评论这部巨作,自愧未有如此境界,但单从这个故事中人们对凯恩的评价,抛开那些所谓奉承,讨好,怒斥,只说他的周边。记得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凯恩竞选失败的时候他的朋友来劝慰他,鼓励他说他成功的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这样就算他的胜利,但凯恩则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失败就是失败了,他的拥护者不会再支持他。凯恩不知信念的力量却一直在强烈的信任着自己。“他的世界只有他自己”这是包括凯恩生前好友以及他的第二任妻子都如此评价过他的话。
       武则天过世时曾立无子碑,想看到的是后人对他的评价,那凯恩呢,他是否知道人们对他的看法?他又是不是意识到自己始终活在了自己的世界中呢?
       是我们一直爱着世界,还是世界眷恋着我们?凯恩爱着他的世界,所以他要不遗余力的抢过纪实报的九位骨干来加强自己的报业;凯恩爱着他的世界,所以他爱他的事业胜过爱他新婚两个月的妻子;凯恩爱着他的世界,所以只有在苏珊想服药自杀时才放了她,不在让她登上那个不需要他的舞台。那世界呢,世界也一直眷恋着他,给他帮助他开拓事业的监护人,给他一生的挚友,给他爱她的妻子,但凯恩仿佛并没有珍惜。可能是命运的气焰烧到了这个不惜福的人身上,丢了家庭,丢了事业,丢了几乎能失去的一切,然后孤独的死在自己为自己建立的世外桃源中。
       再说回“玫瑰花蕾”很多人评论说其在影片中并没有什么特别涵义,但我总觉得,在访问者最终在凯恩的花园中看到这个被遗忘在角落里陈年的雪橇时,仿佛暗示着凯恩的什么。也许,就在凯恩即将过完他的一生的时候,他想起了曾经那个不怕天地,天真无邪的儿时的自我。我想那可能是对自己一生的反省,和内心最强烈的向往。

 5 ) 从几点视听语言分析人物塑造

1、 景深镜头

童年凯恩被转交给银行家抚养的这个景深镜头可谓是多年来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此处利用大景深镜头使画面里每个人都很清晰,且每个人物的地位作用通过构图都一目了然。首先母亲和银行家处在同一边,离镜头最近,两人直接占据了景框内容的二分之一,坐姿端庄得体地签署着交接的文件。而凯恩的父亲则距离镜头较远,站在门框边,处于景框的左侧,其穿着上与前面的两人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邋遢随意。影片中他非常反对将小凯恩寄养给别人,却无人听他的话,他也一直处于踌躇尴尬的位置。虽然父亲是站立的,镜头也基本能包含到他的全身,但在画幅里占比明显小得多,体现出家庭地位的差距。跟母亲相比,父亲对于孩子的去留根本没有话语权决定权。小凯恩离镜头最远,甚至在屋外,但是观众仍能清楚地看见他在白色的雪地里开心地玩耍,对自己的命运毫不知情,却也无从选择。

接着一个切镜,母亲最后一次望着小凯恩玩耍。这时运用的短焦距大景深镜头,母亲的脸部更加放大靠近观众,而父亲虽然离母亲不远,视觉效果上看却缩小了很多,像依附在母亲身后一样,短焦镜头使三人身形比例大小悬殊明显,母亲的面部特写甚至有些变形,形成鲜明的视觉化效果,体现出母亲对于孩子的冷酷,导致女性形象在凯恩的记忆里也是生硬的,扭曲的。

中年时期,导演则常用大景深镜头体现凯恩和报社里众人的关系,像这种镜头还有非常之多,主要人物在画面中的前景,凯恩通常位于画幅正中心。在这个场景中主要人物就有4个,李兰和伯恩斯坦站在凯恩左边,眼光顺着凯恩一致望向离镜头最近,只有一半个背影的卡特先生。凯恩的眼神引领了整个镜头的视线轴线,三个人同时的凝视,对于卡特先生也形成压迫,更加突出凯恩的气势。背后的人群处于画面的远景,在迎接凯恩到来时纷纷起立行礼,虽然有些人都不认识凯恩先生的长相,但也不难看出,青年时期的凯恩已经非常有名望和气场,且自己是非常自大,洋洋得意的一个阶段。因为摆脱了小时贫穷的痛苦,使他从被他人控制转变为控制他人的一个角色。

体现苏珊自杀的这个镜头也是利用大景深体现出空间的纵深关系,并且经过用心的场面调度使一个画面里包含了大量的信息量。首先,前景中的药品和玻璃杯是暗示着苏珊自杀的直接死因,光线明亮清楚,苏珊躺在床上,应是处于中景,光线昏暗模糊,暗示着她正处于一个痛苦黑暗的阶段。远景凯恩冲进房间,使观众的注意点一下从药瓶转移到人身上,暗示着凯恩才是苏珊真正痛苦的根源,导演利用大景深和精准的场面调度用一个镜头告诉观众苏珊的心境,同时留给观众丰富的解读空间。

老年时期的凯恩,所有爱的人都离开了他,虽然拥有了财富和权势,却还是孤独一人。他砸了房子里的东西后缓缓从房间走出来,此处使用了一个短焦距镜头清楚地展现了不仅是凯恩,还有他周围的人,广角镜头使画面中的信息量变大,内容变多,观众可以清楚地从周围所有人的站位和视线焦点对出画面的焦点就在凯恩身上。所有人虽然都注意他,仰视他,却没有一个人能靠近他,也无一人与他交谈,凯恩从人群中走过,人们纷纷为他让道。由此看出他虽然位高权重受人敬畏,但却无人可爱,孤苦伶仃,暗示了他整个孤单的命运,不断地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人,但实际上是对别人的伤害,与他人渐行渐远。

特别是对于对话的人物,或者是特意想突出塑造某个人的形象的话,通常导演会使用长焦小景深镜头,大景深镜头将景框内所有内容都清晰展现,观众关注的点就可能不止限于主角身上。而奥尔逊导演也正是利用了这种不同的方式,更好地展现了凯恩与周围人的关系,也符合他的故事都是从别人口中再现的这一前提,凯恩的形象也需要在复杂的完整的社会里才能更立体化地呈现。

小景深的镜头的确是利于引导观众注意到某一人物身上,就如《大象席地而坐》中的对话镜头。

同样也是展现纵深关系,胡波导演采用的就是长焦小景深的镜头,画面中清晰的只有爷爷一个人,观众能细微地观察到他面部的表情,而后面他的儿子和儿媳妇则非常模糊,只能通过运动来提醒观众仍在景框中占有分量。这种方法让观众对导演的意图一目了然,也会顺着导演的思路关注到景框中的重点,对人物的塑造也是更多通过他自身的动作和表情来体现。

黄玲和副主任谈话时这个镜头不断变焦,景框中两个人同侧,哪方说话焦点就转移到哪个人身上,观看时甚至还有许些不适,因为两人距离过于接近。而在这时候利用长焦镜头则会故意抽离人物,使画面非常失真。很多评论家会认为这个镜头非常精彩,非常清楚,但是作为普通观众也许会觉得导演插入感太强,跟现实的经验出入太大,反而影响了观感,当然也不否认他这种方法非常能展现演员的细节,能快速地让观众“了解”角色。

所以比较而言,奥森威尔逊采用大景深的镜头更好地体现空间的纵深感,并且从景框内的人物调度来体现人物地位和作用,塑造人物形象,让观众如同欣赏长镜头一样,选取自己在意的信息点进行解读,是对景深镜头极好的把控与运用。

二:长镜头与蒙太奇

《公民凯恩》在仅有的两个小时不到的篇幅里仍大量使用了长镜头的拍摄手法。

同样是从童年凯恩的镜头开始,最初先是在雪地里拍摄小凯恩玩耍的中景镜头,光线明亮,人物生动活泼。接着一个拉镜头,母亲从画框左下角出现,紧接着带出屋里的三个主要人物:母亲、银行家和父亲,接着随着母亲向屋内走动拉镜头继续向延伸,小凯恩的身影逐渐变小,而屋内昏暗、破旧的环境逐渐呈现,与窗外的场景同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外面的雪天和小凯恩仅仅只是挂在墙上的一幅画或是电视机里的场面一样,与屋内的气氛格格不入,对比鲜明,更加暗示着他美好童年的戛然而止。随着母亲和银行家在桌子前坐下,镜头运动停止并固定,展示出签署卖掉小凯恩的一系列文件。这个长镜头用明显的窗外窗内两个场景的对比体现出母亲对于小凯恩的绝情与小凯恩对于童年缺失所造成整个人生悲剧的铺垫,他对于女性错误的认知和对待方法也是受到了童年时扭曲的母子关系的影响。

两次苏珊的重点出场都是运用了几乎同一组长镜头拍摄,这是属于刻意的重复剪辑。镜头首先是特写在苏珊的广告牌上,接着升镜头往上,则是在雨中亮灯的“苏珊秀”广告牌,预示着苏珊已经成名,但在雷雨的环境中又暗示苏珊并不快乐,她因为她的歌唱事业和凯恩的离世非常的痛苦,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环境和人生。接着镜头往前推进来到屋顶的玻璃窗户,透过窗户里能看见里面苏珊正一个人落寞地坐着。接着镜头穿过雨水,“穿过”玻璃窗进入屋子内部,此时摄像机不是真的穿越过玻璃窗,而是通过后期连贯的剪辑形成一个连贯的穿墙而进的长镜头,为的是不打破观众的代入感。观众随着摄影机来到屋内,视线焦点则是聚焦于苏珊身上,以及苏珊与仆人和记者之间的谈话了。一个镜头能够交代清楚苏珊的身份,现状,心境,环境和状态,又让观众仿佛一个偷窥者一样,从雨夜的楼顶悄悄潜进苏珊的屋内偷听他们的对话,暗示此时的苏珊正处于伤心之时,不希望有人来打扰她。

报社庆功的片段也是非常出名的一个景深长镜头,此处前景是李兰在向罗伯斯特提出自己对于报社对于凯恩的担心,两人各处于景框的左右两侧,中间是舞女牵着凯恩正在开心地跳舞。整个画面有动有静,有欢乐也有顾虑,观众在这个大景深长镜头里就能将后面狂欢的舞蹈结合李兰的顾虑进行解读,预示着李兰的预言必定会成真,凯恩最终会败在自己的专权与自我上。镜头即使中间有短暂改变机位,两人在画面中的位置都没改变,并且从中部后面的窗户上照样清楚地倒映了凯恩和舞女们的舞蹈。这样的长镜头里内容丰富冗杂,观众可以在不同的观看时期品读不同的要素,将所有的信息进行整合时便会理解导演的巧妙用意。

除了时间较长的长镜头的使用,本片也大量采用了蒙太奇的剪辑手段,进行大量快速的切镜,最明显的在于电影最开始用新闻片的方式快速回忆凯恩的一生以及每次导演利用阅读纸质材料(报纸、书籍、信件)进行时空的转换和快速推进的时候。

片头导演运用类似于幻灯片展示的方式搭配旁白,向观众展示凯恩表面在公众眼里的形象,一闪而过的画面快速的剪辑使观众应接不暇,仅留下他富裕又复杂的基本的印象。采用这种蒙太奇的剪辑方式能够模拟出新闻的质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观众立马感受到凯恩的表面形象,同时也为后面他生活的反差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一个人他在公众面前显示的状态和自己真正的状态差距之大。人们只关心自己想知道的,对于某人的认识更是随着舆论的风向而摆动。

利用纸质材料巧妙地进行时间转换的场景相当之多,从最初在小凯恩每个生日银行家都给他读信,信件里都是对他提出的工作或是商业上的要求,三封信直接到他成为青年;再到凯恩自己经营报社,银行家每每从不同的报纸上读出他经营亏损的消息。通过报纸对苏珊的报道看出她渐渐从不受待见变得出名。用文字的形式进行时空交替不仅是与凯恩时报业大亨的职业暗中呼应,也是通过冰冷的文字和人生重大的起伏曲折形成鲜明的对比,预示着消息和新闻只是群众嘴里谈及一时的话题,于当事者个人来说却是重大的转折。

本片可以称之蒙太奇与长镜头完美结合的范本,影片开头大量的蒙太奇表现的是大众眼中的凯恩,而后面真正开始讲述凯恩的故事时却更多用长镜头来塑造人物,此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即使是在后文的长镜头中,镜头内部也做到了蒙太奇,物与人的照应,动与静的对比,镜头有规律的移动展现不一样的环境预示不一样的人物处境……导演在编排时也运用蒙太奇的思维,没有把凯恩的一生按顺序讲述出来,而是通过不同人不同视角,展示不同的时期,最后拼接起来完整的人物形象。这也是非线性的蒙太奇思维的体现。本片的确大多数镜头是非常优秀的长镜头,而本片的整体架构和阐述方式无不体现着蒙太奇思维。

三:拍摄角度

从对人物的拍摄角度能非常清楚地看出角色所处的地位与处境。

《公民凯恩》中相较于其他电影只有较少的平视镜头,而大量地通过俯视和仰视来展现人物的地位。幼时的凯恩被银行家接走后用的是一个绝对的俯视镜头来展现他的情况,且周围都是大人把他包围起来,而摄影机所处的位置似乎也是大人中的一员,看得出此时的小凯恩已经失去童年应有的自在快乐而是被压制被控制的一个处境。同样的,当他中年对待苏珊时也近乎幼年大人们对他的状态,都是居高临下的一个地位,此时苏珊正在发脾气,而凯恩直接走过去,苏珊就埋葬在凯恩的阴影中,一个俯视镜头体现苏珊不过只是凯恩操控的傀儡,一直处于被控制的处境。这几个俯视镜头的对位,很好地展现了凯恩的心理转变,从刚开始的被人操控到最后去操纵别人,都是美好童年缺失的后果,导致自己也无法正确地无私地爱其他人,换来的只有别人的痛苦和离开。

同样的,当凯恩长大后开始有权有势后,几乎都由仰视镜头表现,更是与小时候的俯视镜头形成自身明显的对比,摆脱了被压迫的地位,而成为一个人人仰视人人敬畏的人,形象高大威严,但同时也暗示了他将会因着自己的自私和操控欲最后一无所获。

凯恩和苏珊的丑闻被爆出后,他回到报社与李兰进行争吵。此处摄影机降到最低,几乎贴近地板,给两人绝对的仰视镜头。不过此时的凯恩应该是一个尴尬的被诟病的阶段,用仰视镜头不仅有反讽的效果,更是凸显出即使是在这种时候凯恩依然维持着自己强大的自尊心,丝毫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导致了现在的后果。李兰到现在已经非常气愤在指责凯恩,而凯恩却毫不理会。此处仰视镜头给到凯恩整个身形的全景,暗示着这个人物只是固执的空虚的高大,实际上只是一心为己,对于自己亲手造成的恶果也毫不反思。

除了俯视和仰视,片中也有足够的平视镜头,例如在观看苏珊表演时,导演便使用了一个正面平视镜头对凯恩的面部表情进行特写,利用平视镜头能使观众更好地捕捉演员的表情神态。此处对于凯恩的特写穿插在苏珊的表演中不断出现,可以看出导演利用光影着重突出凯恩眼睛的部分,从他的眼神里看出凯恩没有只是单纯欣赏一场歌曲表演这么简单,他微皱的眉头严肃的神情反映出他对苏珊演出的效果十分重视,对于观众的反应也十分看中。导演给到苏珊的皆为远景和全景,而给到凯恩的是特写,似乎摄影机位也都是处在凯恩这一侧,仿佛整场演出的重心并不在苏珊的演绎,而在于凯恩的情绪,苏珊的表演也都是掌握在凯恩手里,而苏珊也只是个被他所操纵的花瓶。

导演通过对人物拍摄的镜头角度的改变不断暗示人物地位的转换,从被圈养到操控报纸,操控舆论,操控自己的爱人,貌似他对自己痛苦的过去做了补偿,却是在反抗专权中自己成为专制,直至最后所有人的离开,他拾起水晶球想起童年的自己,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一生的反抗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四:结语

不仅是上文所提及的寥寥几个方面,《公民凯恩》在画面构图、声画关系的处理、镜头运动等多个方面都是绝对的先锋地位,而所有的视听语言技巧,都是为了向观众展示一个骄傲的商业大亨的成长与没落,通过不同人对他的追忆,通过对“玫瑰花蕾”真相的寻找,镜头从一开始就告诉了观众“禁止入内”,这仿佛是凯恩在对他身边的人,对社会,对观众所说的话一样,尽管他的人际关系无数,却因为心理的封闭使得没有一个人真正能走进他的内心,而导演却带领着观众无视掉这层围栏,一步步潜入这个传奇之人的生活,探寻着他人生的答案。在询问了许多人之后,作者最终是没有找到玫瑰花蕾的秘密,镜头不断向上拉,展示凯恩家里的全貌,被各种雕像和贵重物品堆满,富丽堂皇无可媲美,人在其中显得异常的渺小,整个房间被物品堆满,显得没有人情味,没有生气,这也是对于凯恩本人形象的反射,而最后,玫瑰花苞雪橇板却被工人们当作垃圾丢进象征着权力的火炉里烧毁,除了观众没有一个人再能知道这个秘密,玫瑰花苞仅仅是代表了凯恩的童年,而他整个一生都是在对于缺失的童年的追溯与补偿。

凯恩从幼年生长起来,到晚年拿起水晶球又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电影镜头从“禁止入内”开始,到故事全部结束回到“禁止入内”的标语,都像维伦纽瓦在《降临》里所传递的一样,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一种回环,一种轮回。对于过去的伤痛我们无法补救,那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更要避免自己成为之前的“坏人”去让别人承受自己以前承受的痛苦。同时人是无法真正理解另一个人的,即没有人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无论是通过《罗生门》那般听一件事情的不同讲述,还是像凯恩这样听不同人讲述他的整个人生,皆不能发现别人真正的秘密,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禁止入内”的古堡,里面的秘密和真相永远只有自己知道。

 6 ) 传说中的最经典

◎简  介 

1942年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
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指定典藏

公认的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是鬼才奥逊·威尔斯在26岁时编导演制的银幕处女作。一名报业大享孤独地在巨宅逝世,一名杂志记者为了探究其生前的真实面貌,从很多人口中收集到不同的说法,可是他到最后仍无法将这些资料拼成一个结果来。片中主角凯恩乃刻意射影美国报业大王赫斯特。

  本片的主题由于剧情的发展与铺述,变得扑朔迷离,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观点。但有一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它摧毁了一项梦的憧憬。它嘲讽美国社会里许多浮士德式的人物,为得到整个世界的欲望而出卖自己的灵魂。虽然是一个大人物的成败史,然而即是一个缩图,涵盖的是整个物质世界里追求欲望满足的人们,也是影史上被讨论最多次的一部片。

  就影片而言,《公民凯恩》并非毫无瑕疵,在结构的精致方面只能给70分,可是威尔斯所表现的力量、勇敢、粗犷、娱乐性及个人体验可得90分以上。技巧运用方面,其中“景深镜头”的摄影手法,以当今眼光来看,仍觉得相当新鲜。

剧情简介:

  影片以本世纪初叶美国新闻业巨头威廉·兰道尔夫·赫斯特为原型,用新颖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一们报业大王的一生。

  凯恩在桑拿都庄园中留下“玫瑰花蕾”的“遗言”后死去。一位青年记者受新闻报刊委托调查这几个字的含义。通过查阅有关回忆资料了解凯恩青年时代的经历及其母亲的艰难身世。

  报社董事长伯恩施坦介绍了凯恩的发迹历程以及制造舆论使国家卷入一八九七年美西战争的往事。凯恩的生前好友利兰讲述了他与美国总统侄女爱米丽的婚姻;他与和二个妻子、歌手苏珊的邂逅以及他在总统竞选中的失败。苏珊则在夜总会中介绍了她和凯恩由情人到夫妻生活的变迁;她在凯恩的支持下想饮誉歌坛,失利后变与凯恩一起生活在仙境般的桑那都庄园隐居。

  直到最后焚烧凯恩旧家具时,才发现“玫瑰花蕾”原来是刻在他童年时代曾珍爱的雪撬上的字。

详细剧情:

  1940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柴那杜的一座荒芜的庄园淹没在黑沉沉的夜色中,只有一间屋子的窗户还亮着灯光,这是报业大王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卧室。凯恩安详地躺在床上,手中握着的玻璃球晶体闪现出奇妙的景色:一片片雪花飘落在一所农舍上……

  寂静中响起了凯恩衰老而低微的声音:“玫瑰花蕾!”随即他的手慢慢松开,玻璃球落下去,那玻璃球内神奇的雪景随即幻灭。

  凯恩死了,死得那么凄凉,身边除了护士和佣人,没有一个亲人。

  凯恩的死,忙坏了新闻界人士,报刊的头版头条报道了他的死讯,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冠以“爱国者”、“民主主义者”称号的,也有骂其“战争贩子”、“叛徒”的。人们搞不清凯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凯恩临死时最后说的“玫瑰花蕾”却引起了记者们的兴趣。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呢?他们猜测纷纷。

  记者们决定去访问与凯恩接近的人、爱他的人和恨他的人。一位有经验的编辑汤普逊以记者身份承担了这一艰巨的调查访问任务。

  一个细雨霏霏的夜晚,汤普逊来到了亚特兰大城的一家蹩脚的夜总会。

  夜总会里烟雾弥漫。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独自坐在桌旁喝酒。她的头发染成了淡黄色,身穿一件廉价夜礼服,这就是凯恩的第二任妻子——苏珊·亚历山大,她每晚要在夜总会登台表演两次。汤普逊在当地一位上尉的引见下,在苏珊那张桌旁坐了下来,想同她谈谈,可苏珊生气地嚷嚷,要他滚出去。汤普逊只好悻悻然离去,结束他的第一次访问。

  汤普逊决定去查阅凯恩的监护人华尔特·泰却的档案材料。在已故的泰却先生的日记中,汤普逊终于找到了泰却与六岁的凯恩初次见面的记载:

  凯恩的父母原是一家供应膳宿的小客店主人,有一年,一个没有现钱的房客给了凯恩的母亲一张似乎是分文不值的废金矿井的产权契约。不料日后这张神奇的废纸真给凯恩一家带来了财富。成为巨富后,凯思的母亲委托金融界巨头华尔特·泰却为她经营财产并担任小凯恩的监护人。

  当凯恩夫人和泰却先生在客厅里签订委托书的时候,小凯恩正在窗外扔雪球,一会儿,他拿着一副雪橇站在雪地里注视着向他走来的妈妈、爸爸和这位陌生的泰却先生。当他知道自己将同泰却一起生活时,出其不意地用雪橇打这位监护人的肚子。当晚,小凯恩便跟随泰却先生上了火车。

  在凯恩成年之前,全部财产由泰却的银行代为管理,当凯恩年满二十五岁时,就由他自己掌管。泰却在任监护人期间,为凯恩添置了不少家业,还为他买下了纽约的《问事报》,凯恩办报就是这样开始的。

  在纽约摩天大楼的《问事报》编辑部,汤普逊访问了凯恩的总经理伯恩斯坦。尽管伯恩斯坦无法解开“玫瑰花蕾”这个谜,但对于凯恩还是比较了解的。

  那是1891年,伯思斯坦和凯恩的密友杰德·李兰特协助凯恩对办报方针进行了一系列革新,从标题、版面到内容,并且零售价格也从三分降到两分。1895年,《问事报》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发行量大大超过它的《纪实报》。凯恩设法把对方的纽约分社的九名能干的编辑部成员都争取过来了,使《问事报》的发行数骤然上升,压倒了《纪实报》。

  l900年,凯恩和美国总统的侄女艾米丽·诸尔登结婚了。

  当谈到凯恩的为人时,伯恩斯坦讲了一件事,那是1914年,凯恩第二任妻子苏珊演出歌剧失败,可是谁也不敢写批评文章。《问事报》戏剧评论员、凯恩的密友李兰特的心情十分矛盾,但他为了尊重事实,还是写了批评苏珊的文章。由于他喝醉了,趴在打字机上睡着了。凯恩见到这篇没完成的稿子,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正直的人,以李兰特的笔调,用最尖酸刻薄的词句替李兰特完成了这篇文章,并把它登在所有的报纸上。随后,凯恩送给李兰特一张两万五千元的支票,将李兰特辞退了。

  伯恩斯坦告诉汤普逊:“凯恩先生是一个几乎失去了一切的人。”

  汤普逊听伯恩斯坦的建议在某个医院的平台上找到了李兰特。他已显得很衰老了。

  当谈到凯恩时,李兰特认为“凯恩是一个才智卓越的人……我还没有见过一个能发表如此自相矛盾的意见的人……他除了自己以外,对什么也不相信!在他一生中,他坚信自己的信念,爱他自己,不爱别人”。他回忆道:凯恩与他第一位夫人艾米丽在结婚两个月后,已经变得几乎只在早餐桌上见面。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冷漠。后来,他遇到了苏珊。苏珊是一个在斯里格曼公司工作的单身女子,她母亲曾希望她能当一个歌唱家。她唱歌相当悦耳,嗓音不大,没有经过训练,但却很好听,凯恩深深为之所动。

  报界巨头凯恩的财富遍布美国各州,但他不满足于当个企业家,还想涉足政治,雄心勃勃地参加州长竞选。本来,凯恩在竞选中占绝对优势,但他的主要对手——资本家爱德华·G·罗杰斯逼迫苏珊给凯恩夫人写一条子,公开了她和凯恩的关系,利用凯恩的私生活问题给了他致命一击。凯恩竞选失败。

  艾米丽带着儿子离开了凯恩,两年后死于车祸。凯恩和苏珊正式结了婚。他陪同苏珊来到了芝加哥,耗资三百万元专为苏珊建造了一座芝加哥歌剧院。但苏珊首次演出就遭到失败。

  汤普逊再次访问苏珊。还在夜总会里。苏珊告诉汤普逊:“盖这座歌剧院不是我要的,我不想唱,这是他的主意……一切得按照他的意思去做,从来都是。只有一次例外,那就是我离开他的时候。”

  想起初次演出的那天夜晚,苏珊至今还心有余悸。观众厅里,嘲笑声此起彼伏。苏珊表示以后再也不愿意唱歌了。但凯恩说:“你要继续唱,我不愿意让人家笑话。”“那我呢?唱还得我来唱啊!嘘也是我被人家嘘,为什么你就不能干脆……”苏珊痛苦地回答。凯恩坚持说:“你还得唱下去!”他的无情的目光使苏珊感到害怕。她缓慢地低下了头,让步了。

  《问事报》为苏珊大登演出广告,但这一切都改变不了观众对苏珊的评价。她感到观众不需要她,她痛苦之极,吞服了大量安眠药,幸而及早发现,凯恩这才同意她退离歌坛。

  凯恩耗资亿万,在佛罗里达州的柴那杜为苏珊建造一座宫殿般的庄园。他和苏珊住在这座尚未全部建成的宫殿里,与世隔绝,百无聊赖。苏珊对这单调刻板的生活十分厌倦,她向往着繁华的都市生活。她和凯恩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不融洽了,彼此常常用粗暴的语气来伤害对方。

  1928年的某一天,在外出野餐是不是请客人的问题上,两人发生了争执,苏珊再也不愿忍受这一切,终于离开了这令人窒息的庄园。

  苏珊同汤普逊谈了很多,但对于“玫瑰花蕾”也一无所知,她建议汤普逊到柴那杜庄园找管家雷蒙谈谈,因为他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一些事。

  在柴那杜庄园,雷蒙告诉汤普逊:苏珊走后,只见凯恩悲愤地把苏珊卧室里的东西都砸了,只捡出一个内有飘扬雪花的玻璃球,就是凯恩临终时握在手中的那个玻璃球。

  汤普逊即将离开柴那杜庄园时,偶然发现了一副被当作破烂的凯恩小时候玩过的雪橇。

  雪撬上画着一个玫瑰花蕾,下面有几个一半已经被磨损的字:“玫瑰花蕾”。这就是凯恩曾用来打过泰却先生肚子的雪撬。

试论《公民凯恩》的不朽

文/周黎明

  英国《视与听》杂志自从1952年起,每隔十年由全球最顶级的导演和影评家评选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十部影片。除了第一次以外,《公民凯恩》(Citizen Kane,港台译为《大国民》)每次都名列榜首,而其他名次的作品每次都有所不同。换言之,在过去四五十年里,世界上最有资格评论电影的人对哪部影片在艺术上居于亚军或季军位置无法达成长久的共识,但他们一致认为,《公民凯恩》是最伟大的电影作品。
  
  这不是我喜欢《公民凯恩》的理由或原动力。记得我第一次观看该片时,得到一种“不过如此”的感觉。第二次观赏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看完后有一种被雷电劈打或见到上帝的感受,当时就坚信这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电影。以后每看一次,这种信念就更加坚定。此后,我详细查阅了有关该片的所有资料,每看完一本就更证实了那些权威人士的评选结果是无比正确的。

  在我第一次观片跟第二次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真的回忆不起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公民凯恩》突然由平庸变非凡了,一定是我自己哪根神经开窍了。

  回国后,我在不同的场合,从不下十个人那里听到这样一句话:“《公民凯恩》在那个年代的确很有水平,但现在显得过时了。”在我看来,这句话相当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在19世纪上半页算是最高水平,不过,现在听起来真的赶不上时代了。”你能想象这句话在乐迷当中会引起怎样的反响吗?但如此评价《公民凯恩》的大多数是高级影迷或专业人士,因为普通观众是不会去看一部1941年出品的黑白片的。我不是说你不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评价标准和评选结果,你若把《现代启示录》、《2001太空漫游》、《罗生门》等评为“最伟大”也无妨,但《公民凯恩》“过时”?你若能举出哪一处有过时之嫌,我相信我可以给你十条反驳的证据。

  很多经典老片在当时有重大突破,但现在看来无论如何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一个国家的诞生》开创了电影的叙事手法,但现代人怎么看都会觉得节奏拖沓,更别说主题包含的种族偏见;《战舰波将金号》将蒙太奇艺术推到成熟和完美的境界,但里面的表演现在看起来太夸张。当然这丝毫无损于它们的历史地位。但有几部影片即便现在拿出来首映(前提是以前从没放过),都会令人震撼,两个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公民凯恩》和《2001太空漫游》,它们有一种挣脱时间羁绊的不朽性(timelessness)。《公民凯恩》在每一个方面都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其中有些后来被人模仿到滥,但有些至今没人敢去突破。试想,《低俗小说》、《罗拉快跑》、《记忆碎片》等作品只是在某个层面或某个点上作了突破,便受到大家的强力追捧,而《公民凯恩》在每一个层面都大大突破了电影艺术原有的表现手法,有些几乎到了“后无来者”的高度。(不然怎么60年还没人能超越它?)

  如果你看懂了该片的每一个叫绝之处,仍认为它“已经过时”,那我将无话可说。如果你觉得每次都捧它为“最伟大”有失公允或有厚古薄今之嫌,那么我要提醒诸位,评选的不是近十年的“最伟大”,而是“有史以来最伟大”。如果近百年来我们每年都评选“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我相信每次的结果都会是《红楼梦》。对于崇拜金庸、琼瑶或当年度畅销小说的朋友,我只能抱歉地说一句:“你喜欢的作家及作品都非常好,但就是没有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那么好。”再用音乐打比方,你可能听电台广播了一百次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对那“命运在敲门”的主题已经腻烦,这不能怪你,好东西吃多了也会腻;但很多对《公民凯恩》腻烦的朋友其实没有仔细看过(或看懂了)整部影片,他们觉得腻,更多是因为 “最伟大”的评语已经听得耳朵起茧。

  “说了这么多吹捧的话,那么《公民凯恩》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你一定会问。因为这是电影学院教整整一个学期的科目,我不可能压缩成一篇短小精悍的影评文章,所以只能借网易一方宝地,逐个方面进行分析。


◆洋葱似的叙事结构◆

  说起《公民凯恩》的整体结构,初次观看时很多人会不以为然:“不就是通过几个人物的回忆来倒叙主角的一生吗?这种电影我看多了,连文革时放映的南斯拉夫影片《第八个是铜象》也用这种手法。”

  不错,《公民凯恩》的确由六段闪回组成,合在一起反映了出版家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一生。但里面有着极强的内在逻辑。这几段倒叙并不是一块拼图的组成部分,而是由外向内层层剥开的洋葱。不信你做一个小试验:你从第一段看起,每看完一段停下来想一想,你会发现你对凯恩的了解已相当全面,但每看完后面一段,你的了解就加深了一层;但即便只看前面几段,你对人物的认识仍是完整的,只不过不够深入罢了。

  整部影片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框架:凯恩临死前说了一个字“玫瑰花蕾”(Rosebud),某报编辑部派记者去采访凯恩生前的亲人和好友,试图寻找该字的涵义。记者自始至终没有查出真相,但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把“真相”告诉了电影观众--那是凯恩幼年时玩的雪撬的名字,象征着他内心深处对天真纯洁的渴望(一个比国王更有钱有势的人,临终时最舍不得的却是最不具物质价值的怀旧物品)。“玫瑰花蕾”一词的出处我们以后再讲,但很多观众上了编导的当,以为此处暗藏着有关影片的重大“玄机”。其实,它只提供了“骨架”,该片的精华不在这骨架里,而全在依附于骨架上的六段闪回中。

  第一段是一部九分钟左右的纪录片,是美国在电视问世之前常见的故事片前插映的新闻短片,类似我国文革期间电影院放映的《毛主席接见某某国领导人》。别小看这部纪录片,它的信息量非常丰富,你看完之后会了解凯恩的重大事件,包括他兴建Xanadu宫殿、他的政治主张、他的政治生涯、他在出版业的成就、他的身世和私人生活,如他的两次婚姻(第一次娶了总统的侄女,第二个妻子是平民,他力图把她捧为歌剧明星)等等。毫不夸张地说,很多传记片对传记人物的描写深度还不如这部纪录片,比如我国1980年代一部几十集的某著名画家传记电视剧,居然漏写了他的一次婚姻。这部纪录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没有一味歌功颂德,而在肯定凯恩成就和地位的同时,指出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共产党,有人说他是法西斯,有人说他是民主改革的推进者,而他自己反复强调他是 “一个美国人”(其中包含着对美国梦的诠释)。这一点在当代大多数的电视讣告中,你是不会看到的,普通讣告基本上是简历加毫无意义的陈词滥调及千篇一律的誉美之词。

  影片的第二段通过记者查阅图书馆资料,从银行家撒切尔先生的回忆录手稿中,得知凯恩的身世。凯恩的母亲原来开一家乡村小客桟,一位过路客人付不起房钱,拿一个废弃的矿作抵押,结果这个矿后来挖出了黄金。凯恩母亲把五岁的小凯恩交给撒切尔监护,送到最好的学校受教育。但凯恩长大后对自己的身价没有兴趣,反而想通过办报,为穷人声张正义。

  影片的第三段是记者对凯恩经理人兼生意伙伴伯恩斯坦先生的采访。伯恩斯坦对凯恩充满了崇拜之情,他透露了许多凯恩办报初期的事情,还有凯恩开始显露出收藏的习惯,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以及他的第一次婚姻。

  影片的第四段是采访凯恩的好朋友、也是他报社的戏剧评论家李仑德。李仑德对凯恩非常了解,他们是同学,从凯恩创业初就跟着他;但随着凯恩从热情洋溢的青年演变成狂妄自大的报人,他对凯恩的态度也开始从全力支持,到怀疑冲突,最后彻底分道扬镳。李仑德向记者提供了有关凯恩第一次婚姻更内幕的信息,他跟第二任妻子的邂逅,他政治生涯的破灭,以及他最后为了妻子的歌剧事业跟好友反目为仇的细节。

  影片的第五段是记者采访凯恩第二任妻子苏珊。苏珊讲述了她被迫练歌剧的痛苦遭遇、她在舞台上的惨败、她的自杀未遂、她在“宫殿”里的日子(派对和孤独),直到最后她痛下决心离开凯恩。

  影片的第六段闪回来自凯恩的大管家雷蒙。雷蒙见证了苏珊离开后凯恩孤家寡人的凄凉,他还听到过有几次凯恩自言自语说了“玫瑰花蕾”一词,但他也不明白是指什么人或什么东西。这一段很短,直接通往结尾。

  对于许多伟人,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或她)一生做了什么事,但究竟有几个人知道这人到底是怎样的人,他(或她)的内心世界又怎样?影片借助寻找“玫瑰花蕾”的涵义,探索了凯恩的心路历程以及凯恩所代表的美国成功经验。该片的结构不仅是非线性的(即不是平铺直叙),而且每一段闪回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如李仑德从他的角度讲到苏珊首演的情况,后来苏珊又从另一个角度提到同一件事。

  需要说明,非线性叙事技巧并非《公民凯恩》首创,之前有几部好莱坞电影已经尝试过,但《公民凯恩》把这种“叠床架屋”的形式发挥到极致,每一段的时间跳跃和重叠都很大,有些情节写得很虚,有些又很细致,很多视觉、对白及主题在不同段落中遥相呼应。就我个人而言,我没有见过哪部电影比《公民凯恩》具有更复杂和高超的故事框架--唯一的例外是《穆赫兰道》,可以说更复杂,但是否更高超就很难说了。《罗生门》的结构也有《公民凯恩》的影子,尤其是每个人的叙述带有更强烈的个人色彩;这一方面,《罗生门》取得了革命性的飞跃。

  衡量一种艺术形式是否“完美”,不能光看它有多少值得炫耀的高难度技巧,而是应看它能否成为反映某个特定内容的最合适的形式。让我们想一想,有什么故事结构能比洋葱似的层层剖白更有效地体现凯恩式的公众人物?百姓看到听到的,是他在公众场合的一言一行;他的法律监护人掌握他身世中的一些不为他人所知的细节,但就像是父母对成年孩子的了解往往局限于表面,监护人无法理解其内在的动机;他的同事对他的了解则更全面,但却比不上能推心置腹的密友;不过,有些私人细节只有同床共枕的人才知道;最后,对于某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最有机会看到他们另一面的人既不是家人,也不是朋友(他们或被他抛弃,或已抛弃了他),而是守护身边的仆人。

  几年前,海外某人自称是我国某已故伟人的私生女,并写了一本很厚的回忆录。我拿来一翻,发现大约四分之三的篇幅是普通史书上的资料,另外四分之一篇幅是她自己的经历及一两次见到伟人的情形。套用《公民凯恩》,就是大量的纪录片镜头,加上苏珊说她自己的事,只有少数几处跟凯恩有关。读者无法判断她说的是真是假,也不可能从中加深对该伟人的了解。这本书连洋葱皮的水平都没有,充其量只是给你看一个装洋葱的盒子,然后拿出一小块玩意,也许是洋葱核心的一部分,也许根本不是洋葱。


◆人物塑造及表演◆

  说《公民凯恩》的人物塑造很成功,这无异于一句废话。影片在这方面采用了多种技巧,而其中有一些在电影艺术中达到罕见的高度,这却是值得分析的。

  重头戏当然在凯恩这个人物身上。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角色?我们可以像影片中的记者那样,一层层加以探索。

  凯恩年轻时不为巨额家产所动,立志办报,为社会底层被压迫的劳苦大众伸张正义。影片中他有两个并不隐蔽的敌人,一个是受他母亲委托把他抚养大的银行家撒切尔先生,另一个是他竞选纽约州长时的政敌。撒切尔是美国金融界的精英,是一个JP摩根式的人物,你瞧那以他命名的图书馆,比总统图书馆还气派;但在凯恩眼里,他就是资本家剥削劳动人民的典型。凯恩那张刚开始毫不起眼、发行量只有几万份的《咨询报》推出了一系列调查报告,揭露了Traction行业的托拉斯滥用公共资金、房地产主拒绝整治贫民窟、华尔街支持铜矿业欺骗股民等事件,其中有些事件牵涉到撒切尔的利益。

  凯恩的“大义灭亲”不仅损害到自己的监护人,而且直接把火引到妻子甚至自己身上。他利用报纸攻击总统的政策,而他第一任妻子正是总统的侄女(“他当总统就是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纠正。”)凯恩也解释了自己的双重性:一方面他是某公共交通公司的大股东,拥有该公司82364优先股,另一方面作为报人,他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不遗余力揭露该公司的黑幕。凯恩有一段颇能概括其理想主义思想的台词:“我的乐趣就是看到这个社会里那些辛勤劳动、正直的人们没有被一帮抢钱抢疯了的海盗稀里糊涂抢个精光,因为没有人照顾底层人民的利益。如果我不去照顾那没有特权的阶层,也许会有别人出现,也许那些人没有金钱和财产,那样情况会更糟!”

  这段话是他当着撒切尔的面说的。撒切尔提醒他,他这种基于政治理念的办报法导致他每年亏损一百万美元(注意:那是十九世纪末的数字),凯恩不无嘲讽地回答:“按照这个速度,60年后,我可得破产了。”

  凯恩的“革命豪情”充分体现在这句豪言壮语中,他对资本主义的痛恨及对劳苦大众的关怀都是真诚的,但也是以居高临下姿态出现的。他对撒切尔的话说得很清楚:如果像他这样的有产者不站出来号召改革,等到无产者发动革命,那就不是和风细雨而是人头落地的事了。因此,有人骂他是“共产党”,也有人认为他是 “改革家”。

  他跟现任纽约州长盖蒂的矛盾更是水火不容,即便后者用绯闻来要挟他时,他仍高声大喊:“我不会像廉价、腐败的政客那样掩盖自己犯罪的后果。盖蒂,我会把你送进监狱的!”

  但是,凯恩不是一个纯粹的革命家,他的办报思路与其说是类似《南方周末》,不如说有点像哗众取宠的小报。这里需要指出,英文中的“yellow journalism”不是中文“黄色小报”的意思。当凯恩驻古巴的记者报回消息,说当地没有战争,他回答道:“你来提供散文诗,我来提供战争。”另外一个例子是纽约当地一名妇女失踪,被他炒成头条新闻,因为凯恩的新闻原则是:“标题有多大,新闻就有多大。”

  无论你认同还是反对凯恩的政治观点,不可否认,他具有杰出的领袖魅力。他能用金钱挖来竞争对手《记事报》的所有金牌记者编辑,他对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下属有很大的亲和力, 但他最复杂的关系是跟第二任妻子苏珊及好友李仑德。

  初看该片时,觉得苏珊就是一个梦露式的女子,有几分纯洁、几分傻气。后来发现,苏珊的形象并不简单,她蕴涵着美国的国民性。这时,我注意到片中一句貌似不经意的台词:“苏珊是美国的一个横截面。”她和凯恩的感情,除了表层的夫妻感情,更隐藏着凯恩对他心目中认为需要他保护的“劳苦大众”的关系。在文艺作品中,当某个角色具有典型意义时,往往他的个性色彩就会大大削弱,最终沦为一个符号,尤其是表现大人物跟某个阶层的关系时,这种处理非常难。

  苏珊出现在凯恩的政治生涯从高峰跌落谷地之时,也是结束其政治生涯的导火线。凯恩从没有嫌弃她出身卑微,对她的关心和爱护也真诚有加,但他的爱从根本上讲是自私的。当他发誓要把苏珊捧为歌剧明星时,他并没有考虑苏珊的需求,更多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想通过造星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他俩作为新婚夫妇首次亮相时,面对媒体他说道:“我们会成为歌剧明星的!”一个“我们”道出了他对苏珊人生的微妙控制,即苏珊只是他实现新理想的一条途径。

  影片最直接点题的台词就出现在他从政失败、捧星在即之时。好友李仑德酒后吐真言:“你提起人民群众,仿佛他们是你所拥有的,仿佛他们就属于你。天哪!自从我记事起,你一直在谈要给人民权力,好像给他们一件代表自由的礼物,作为提供服务的回报……记得你说的劳动人民吗?……他们将组织起来,要求得到他们的权力,不是作为赏赐的礼物。当你那些宝贵的受压迫者团结起来,他们将高于你的特权。我不知道那时你该怎么办,航船去一座荒岛,当猴子的首领?……你除了自己,其他谁都不关心。你只需要说服大家,让他们相信你十分爱他们,因此他们该用爱来回报你。只是,你的爱是由你来定条件的,就像是由你来制定规矩、按你的方法来玩的游戏。”

  李仑德是凯恩的同窗好友,他俩一开始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但当凯恩个性膨胀、大搞个人崇拜时,李仑德对朋友的做法产生怀疑。在那次歌女大跳大腿舞的报社派对上,人人都高兴得又鼓掌又唱歌,只有李仑德的神情和掌声有点勉强。他跟凯恩摊牌后,要求调到芝加哥工作,偏偏苏珊的歌剧首演定在芝加哥(那里有凯恩为她专门建造的歌剧院),作为戏剧评论家的李仑德面对吹捧老板娇妻的痛苦职责,喝得酩酊大醉。他深知他的评论会带来怎么样的结局:“苏珊?亚历山大小姐,一个漂亮而毫无希望的不称职业余歌手,昨晚为崭新的芝加哥歌剧院作首场演出。幸亏她的唱功不属于本部门的报道范围,关于她的表演,实在不可能……”

  凯恩按照李仑德的思路,写完了这篇似乎不可能出现在凯恩报系的评论,但他同时告知李仑德,他被解雇了;但是,他又给了李仑德一笔在当时数目不小的遣散费(25000美元)。这些相互矛盾的行为反映出凯恩的内心世界:作为报社老板,他不承认自己压制办报最神圣的言论自由精神(尽管他的办报方针从来谈不上立场公正);他用最诋毁的语言完成了这篇文章,以此证明他的伟人风范,同时他不能容忍其他员工有这种行为,因此他炒了好友的鱿鱼;但他又不愿意背上“重色轻友、背信弃义”的名声,因此又用金钱来平衡自己的心态。

  凯恩在苏珊演出中起立鼓掌的细节,酷似前苏联某领导人的做法(至少是谣传中他曾有此举止),从好的一面看是中流砥柱,从另一面看则是自欺欺人。他越到晚年,越脱离现实,开始沉浸在自己建筑的迷幻宫殿中。他的晚年是孤独的,正如李仑德所说,“我是凯恩的朋友。如果我都不能算他的朋友,他就没有朋友了。”

  至于他的收藏癖,那也是他弥补心理空虚的一种手段,许多价值连城的文物他买来后,连箱子都没拆。所以,当苏珊跟他分手时,说他“什么都没给我”,不是指物质的东西,而是精神方面的关爱和交流。

  在剧本原稿中,宫殿派对的情节中,苏珊爱上某客人,导致凯恩吃醋,加害该男子。奥逊?威尔斯删去了这一段,使得人物脱离爱憎分明的好人坏人窠臼。凯恩不是百姓中常见的人物,他的气质和性格在很多领袖级人物身上有明显的影子,他的魅力和缺陷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

  从弗洛依德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凯恩缺乏童年母爱乃人格的症结。他对撒切尔(即代理父亲)的憎恶、对苏珊的吸引,多少都可归结于俄底浦斯情结。假如我们从人生意义的宏观立场来看,凯恩潜意识中追求的是白雪皑皑的小屋、童年的雪橇,但他却只能靠聚敛财富来平衡内心世界。一些心理学家从那玻璃镇纸、雪橇上的玫瑰花形状,找到了“母体”的隐含。从感情的角度看,年轻时很“花”的凯恩对两次婚姻都非常认真,第一次爱上艾米丽,没有高攀的目的(不然就不会攻击这座求之不得的靠山了);第二次爱上苏珊,也没有玩弄对方的意图。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角色更具厚度,更难简单归类。

  如果说对凯恩的做人原则的评价来自于李仑德,那么,对他人生追求的宏观审视则来源于一句似乎跟剧情毫不相干的话。伯恩斯坦初见记者时,说了一件他年轻时的“偶遇”:“1896年的一天,我坐渡轮去新泽西。当船离岸时,另一艘渡轮正驶进港口,船上有个女孩正等着下船。她穿了一件白色的衣服,手里拿着白色的阳伞。我只看到她一瞬间,她根本就没看到我,但之后我每个月都会想起她。”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瞬间能化为永恒,而拥有一切却会等同于失去一切,富可敌国的人物临死前最想念的,是幼小时玩过的不值钱小玩意。这可能是天下很多大人物的悲剧。

  影片中的其他人物戏份多寡不一,有些只有一两场戏,但形象却是立体的。凯恩的第一任妻子只出现在早餐戏和面对苏珊等两三场中,但她的贵族特征却表露无疑。凯恩的妈妈只有一场戏,但台词的精炼及演员的能干为角色提供了无穷的背景材料。甚至连只有一句台词的凯恩爸爸都不单调——那是一个极端无能的父亲,被女强人的老婆压得喘不过气来。影片中还有一个具有喜剧色彩的角色,即《咨询报》的前总编,有点迂腐、有点正直,颇似我们心目中的老知识分子,当他面临新老板执行新政策,居然不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我的心目中,只有凯恩儿子一角不能算成功,缺乏一个勾人的“扣”(hook)。

  影片中还有一个戏份极重、但绝对不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那就是贯穿全片的记者汤姆逊。他时常以阴影或背影出现,故意不让观众看清他的模样。这个虚化了的人物乃观众(或大众)的化身,其象征意义远大于特定性。他的“虚”跟凯恩的丰富层次相映成趣。

  《公民凯恩》的表演在选角(casting)阶段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该片的演员几乎全部没有电影表演的经验,但这些角色好像是为他们度身定做的,不说那些主角,就连管家雷蒙、政客盖蒂、童年凯恩等都有鲜明特色。该片的演员多数来自威尔斯的水晶剧团,该团以广播剧和舞台剧见长,照理说首次演电影一定会有过火的倾向;但是除了极少数特写镜头,所有演员的表演都非常自然,全无不必要的夸张。

  影片中的主要角色都有很大的年龄跨度,从青年一直演到老年,如奥逊?威尔斯只有刚接管报社那场戏是他本人的真实年龄(25岁),但他逼真地演出了中年和老年的神态。但演员那出神入化的表演却无法引起普通观众的一片叫好声,原因是片中没有可让演员“炫耀”演技的场面,但反过来,当你仔细阅读剧本时,会发现演员实在功不可没。

  《公民凯恩》不是奥逊?威尔斯的独脚戏,使之成为传世之作的功臣有很多。但如果能够跨行业进行比较的话,作为导演的奥逊?威尔斯无疑作出了最大的贡献。且不谈他对于剧本的修改,即便拿最终的版本和拍成的影片相对比,奥逊?威尔斯的天才仍一览无余。

  《公民凯恩》有大量对电影艺术的革命性创新。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通常一场戏由全景来交代环境,然后通过人物对白的特写镜头来推进剧情的发展,最后又用大全景为场景打上句号。但《公民凯恩》却反其道而行之,它常常用特写来开场和结尾,中间部分喜欢用长镜头,并不时加以变换,利用人物之间的位置制造“三角构图”。这种古典构图法还充分发挥了前景和背景的联系,制造出独一无二的“深聚焦”效果。

  威尔斯的空间感很可能来自他对舞台艺术的体会,但影片没有丝毫舞台腔。在场景的过渡方面,威尔斯展露出行云流水般的技巧。同一个形象可以跨越空间,同一句台词能连接上下几十年的岁月。

  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分析偏重于摄影的出彩点,此处我们暂时先谈一些戏的处理。最有意思的是,哪些被一笔带过,哪些重彩浓墨。人们通常比较注意那些过渡场景的电影化处理,殊不知那些话剧式的场景也不同于传统。比如撒切尔先生前来认领小凯恩那一场,粗粗看并不重要,但整个过程展现得起伏有致;而小凯恩在撒切尔那里长大成人却基本被略过。凯恩跟第一任妻子的生活由一组很简单却很绝的蒙太奇来反映,但跟第二任妻子的整个认识过程的小细节都没有忽视。凯恩跟政敌、苏珊及李仑德的冲突是用传统的戏剧手法来体现的,但这种手法在该片中用得很慎重,因此不像我们常见的电视剧那样有一轮接一轮的“吵嘴”,它的冲突都用在了“刀口上”。


◆神来之镜头◆

  好莱坞每年都会有几部整体水平较高的优秀影片,但从导演手法讲,一年不见得会有一处令人眼睛一亮的处理。而《公民凯恩》中这样的天才之笔附拾皆是,以上重点介绍其中几段。

一、早餐戏

  这段两分多钟的戏表现了凯恩和第一任妻子艾米丽从新婚的陶醉到同床异梦的微妙变化,浓缩了九年的婚姻过程,简洁、独到,拍摄并不难,完全是编导匠心独具的结晶。

  一开始是一个全景,那是他们婚礼刚结束的那个夜晚,或说凌晨。艾米丽坐在餐桌旁,凯恩走过来,吻了她一下,在对面坐下。

    艾米丽: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直接去报社。
    查尔斯(凯恩的名):你不应该跟报人结婚,他们比水手还糟糕。我太崇拜你了!
    艾米丽:喔,查尔斯,报人也得睡觉呀。

  当他们对话时,画面开始进入单人镜头的切换,但他俩一直深情地望着对方。艾米丽的关怀和查尔斯的谐趣从他们的语调中流露出来。

  影片用一种类似从疾驶的火车上看窗外的一闪而过效果,象征岁月的流逝,即用空间来表达时间。这六段之间全部用这种方法。

  第二段的谈话内容跟第一段大同小异,仍是妻子对工作狂丈夫的温柔责怪。

    艾米丽:你知道昨晚你让我等了多久吗?你说去报社十分钟。深更半夜,在报社有什么工作要做呀?
    查尔斯:艾米丽,我亲爱的,你唯一的记者就是《咨询报》(注:凯恩办的那家报纸)

  关于这一段,内容跟第一段太雷同,缺乏进展,但跟下一段的过渡很自然。这想必是新婚不久的事,细想,艾米丽到那个时候不可能不知道报社的运作规律。

  第三段,夫妻俩的关系急转直下,从结构上进入了起承转合的“转”。艾米丽开始表达对凯恩政治观点的反感,但她仍保持着贵族般的矜持。

    艾米丽:有时候,我想我更喜欢一个有血有肉的对手。
    查尔斯:艾米丽,我花在报社的时间并不多呀。
    艾米丽:不只是时间问题,是你刊登的内容--攻击总统……
    查尔斯:你是说约翰叔叔。
    艾米丽:我是说美国的一国之总统。
    查尔斯:说到底还是约翰叔叔。他动机不坏,但脑子太蠢,让一帮高压骗子管理政府。整个石油丑闻……
    艾米丽:巧的是,他是总统,而不是你。
    查尔斯:这个错误不久的将来会得到纠正。

  这一段对白非常精彩,它不仅道出了两人之间的差异(也是他们婚姻的主要绊脚石),同时反映出凯恩拟在政坛上跃跃欲试的心态。

  下一段更微妙,表面上是讨论凯恩的会计师伯恩斯坦送给他们儿子的一件礼物。但伯恩斯坦是一个典型的犹太人姓氏,而影片又故意没说明他送的是什么礼物,因此,一般猜测这是一件诸如“大卫之星”的犹太教小玩意,在艾米丽眼中这是大逆不道的东西。

    艾米丽:我不容许把它摆放在婴儿室里。
    查尔斯:伯恩斯坦先生不时来探望我们的孩子,这没有什么不合适。
    艾米丽:他一定要来看孩子吗?
    查尔斯:当然。

  在这一段中,查尔斯显得很开明,而出身名门望族的艾米丽却胸襟狭隘。

  下一段充分体现了凯恩自我膨胀后的性格。跟前几段一样,台词跟上段能衔接,仿佛是同一场对话。

    艾米丽:人们会想……
    查尔斯:(打断她)我让他们怎么想,他们就会怎么想!

  最后一段,没有一句对话。艾米丽在看《记事报》(凯恩对手的报纸),而凯恩在看自己的《咨询报》,两人已陷入婚姻的僵局。镜头从凯恩拉出,重新回到开始的双人镜头,如同一个括号,把这段婚姻完整地“括”在其中。(整部影片的头尾也采用这种方法,即所谓的“首尾呼应”。)

  除了台词和表演,这段让世世代代多少导演谈个没完的早餐戏还凸现出化妆的功劳。这场戏的拍摄是倒过来拍的,先将两位演员化妆成结婚九年后的模样,每拍一段卸掉一层妆,让他们年轻几岁(演员的实际年龄更接近角色新婚时的年龄)。另外,每小段的服装和道具都略有不同,暗示着时间的推移。

二、挖角戏

  这又是一段表现时间推移的过场戏,在我国文革刚结束后的电影里往往用插曲来处理,还有一些用了几万遍的蒙太奇。《公民凯恩》中这一段的手法已被后人反复摹仿,所以大家可能会不觉得陌生。但在所有类似处理中,《公民凯恩》的这一段至少在难度上仍未被后人所取代。

  当凯恩当着好友李仑德及会计师伯恩斯坦写下“办报宣言”后,他们三人必须面对自己只是一份发行量才两万多小报的现实,而他们的对手《记事报》却有着接近50万的发行量。如何超越对手?这样的过程在电影中是最难表现的,它的诀窍是不能罗嗦,但又不能太笼统。

  第一个镜头:凯恩三人在自己报社的窗子后,玻璃上印有“《咨询报》发行量26000”的字样。玻璃上还叠现出街上行人匆匆而过的情形。

  第二个镜头:他们三人站在玻璃窗前,窗上写着“《记事报》发行量495,000”的字样。原来,这回他们来到对手的报社门外,看着橱窗里的一张照片。那是该报花了20年招募来的九名王牌记者和编辑。

  第三个镜头:该照片的特写。伯恩斯坦说:“有这些人,提高发行量就不难了。”凯恩认同。照片出现微妙变化,清晰度增加。凯恩说:“六年前,我看了一张照片,那是全世界最棒的报人。我好像是一个站在糖果店门前的孩子。六年后的今晚,我得到了我的糖果,全部的糖果。”凯恩步入画面,原来那是拍照的场面,显示那九名报人已全部跳槽到凯恩的地盘。

  镜头进一步拉出,老式闪光灯一闪。凯恩说:“多印一张,寄给《记事报》。”

  《尼罗河上的惨案》也用过照片过渡的手法,但简单得多,也较突兀。而《公民凯恩》中却像是一个喜剧“包袱”,抖开时有一种惊喜的效果,而且台词尽显凯恩和伯恩斯坦的本色。

三、苏珊首演

  苏珊被凯恩“逼上梁山”,在芝加哥主演歌剧。这一段在影片中出现两次,其中以李仑德回忆的那次最为叫绝。

  特写镜头:苏珊在练唱。镜头拉出,我们看到声乐老师在一旁训话。这时,出现咏叹调的前奏。镜头继续拉出,左边有人给苏珊戴帽子和头饰。镜头猛然往上摇,出现舞台灯特写;又猛然往下摇,回到苏珊。镜头缓缓拉出,我们看到台上一片混乱,苏珊一行在中间,他们前面和后面都有人在急急忙忙走动。换到舞台全景镜头,前景在暗处。这时,画面由下至上渐渐发亮,暗示大幕徐徐升启。

  苏珊开唱。镜头往上移动,移过天幕,进入顶上密密麻麻的杆和绳子,最后升到舞台工作人员的吊桥。两名工作人员面面相觑,右边那个用手捏住鼻子。

  这最后一个镜头可谓是所有表现对文艺演出反应的镜头处理中的珠穆朗玛峰,我深深怀疑未来能有人超越它。首先,它是一个虚拟的角度,真正舞台上是不可能拍到这个镜头的,除非你把舞台顶端顺着幕布切开。在拍摄上,该镜头是由三个不同镜头拼贴起来的,极为巧妙,其中中间那个是模型。

  为什么不用某个台下观众的反应呢?香港古装片中,凡是街上有人表演杂耍时,旁边总有人叫好或故意起哄。对于古典音乐表演者的水准,剧院工作人员比谁都有发言权,因为他们见多识广,口味很挑剔,而且深知大腕的薄弱环节。如帕瓦罗蒂等歌唱家的传记中,记述着乐团或剧院工作人员即兴鼓掌的事例,尤其是排练时及演员未成名时,因为这在业内被当作一种很高的荣誉。其次,把那两名工作人员安排在“高高在上”的舞台正顶端,有一种象征意义,暗示他们具有“上帝”一般的审视力。至于捏鼻子,那是因为英语中对糟糕的东西人们会说“很臭”(It stinks),于是才会有这个动作。

  这一段的音响效果也非常贴切。随着镜头的上升,歌声越来越空旷,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传过来的。仔细想一想,坐在包厢里的李仑德是不可能从这个角度看到这些场面的,这一段的视角介于观众和表演者之间,准确说是大幕的角度,也是一个客观公正的“无形上帝”的角度。

  苏珊的回忆重复了这一段,但镜头是从台上对准观众席,台前的一排灯使得她无法看到台下的任何人。台下凯恩等三人的反应(凯恩紧张,如同他自己在演戏;伯恩斯坦打磕睡,醒后热烈鼓掌;李仑德撕破节目单)体现了三种态度,但真正普通观众的反应是通过画外音及凯恩的表情来体现的。

四、童年戏

  如果说前面这几段充分发挥出电影的表现力,那么,童年戏则体现出导演威尔斯对舞台位置的巧妙运用及摄影对构图的讲究。让我们从那个长镜头说起。很多大师的长镜头都会让你牢牢记住这是长镜头,似乎不让外行观众看腻不算本事。威尔斯的长镜头不会让你感觉到是长镜头。

  凯恩的母亲站在窗口,望着屋外雪地里玩耍的八岁儿子。突然发财的她不愿儿子跟着土里土气的老爸在山沟里生活,因此她决定通过委托人,把孩子送到大城市去,上最好的学校。

  凯恩父亲和前来接孩子的银行家撒切尔先生在远处,刚好处于凯恩母亲的两旁,暗示着他们父亲和代理父亲的位置及他们在凯恩心目中无法取代母爱这一事实。

  凯恩母亲等三人从隔壁房间走出屋子,镜头转过去,跟着,又拉出。屋外一片白雪皑皑。在第一个三角构图中,撒切尔居中,右下角是幼小的查尔斯?凯恩,他脸上带着疑惑和压抑的怒气。接着,凯恩走到后景父亲处,又转身,此时,母亲和撒切尔处于两旁,形成一个倒三角。下一个构图:父亲走向前,所有眼光从左上角几乎一根直线望到右下角的小凯恩。凯恩知道他将出远门,问妈妈能不能一起去。当他知道母亲不能陪他时,他的脸颊上出现一滴泪水。他用雪撬打(准确说是 “推”)撒切尔,父亲说小凯恩欠揍,母亲把他抱在怀里。

  这时,长镜头才中止,换成母亲的特写,特写移到小凯恩脸上。我们这才明白他童年的创伤对他一生的影响,及他为什么临终遗言是“玫瑰花蕾”(雪撬名)。多少财富,多高的成就,都无法弥补失去的母爱。

  接下来,有几段精彩的时空衔接。特写:雪撬跌落在雪地里,被大雪掩盖。一把崭新雪撬的特写,镜头拉出,那是打扮成小贵族似的凯恩从撒切尔那里得到的礼物。但这把雪撬显然不同于“玫瑰花蕾”。凯恩满脸不悦。撒切尔说:“圣诞快乐!”小凯恩回了句:“圣诞快乐!”接着,17年后的撒切尔说到:“新年快乐!”

  这里的三级跳跃虽然比不上《2001太空遨游》中骨头和宇航船衔接的时空跨度,但其节奏的紧凑和细节的丰富却堪称前无古人。

  毫不夸张地说,《公民凯恩》中的每一段戏都值得如此分析研究,而且每一段都会让热爱导演艺术的人惊叹不已。一个最好的测试办法是,先看剧本中每一段的大致内容,然后思考一下你会怎么处理,或者常见的电影电视是怎么表现的,再比较该片的威尔斯招术。那时,你才能将对影片的不屑一顾转化为目瞪口呆。


◆摄影◆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奥逊?威尔斯的帮手除了他曾试图窃取署名权的编剧曼基维兹,另一个重要人物便是摄影格莱格?托兰德。托兰德加入《公民凯恩》剧组时,已经是好莱坞卓有成就的摄影师,但是,《凯恩》的难度还是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可以想象,威尔斯在片场发号施令时,底下的幕后工作人员可能多少把他当作门外汉说梦。(镜头前的演员基本上都是他从纽约带来的“水晶剧团”成员,深知他有几斤几两)。

  我们现在都知道,那些超低角度的镜头都是威尔斯的主意。当摄影师表示已经摆到地面上、不可能再低时,威尔斯把地板砍了,把摄影机“埋”在地下。关于该片的仰视镜头,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仰视通常会提升人物的“高大”形象,的确,凯恩有“高大”的一面,但他的“高大”同时掺有很多负面因素。影片通过人为降低内景屋顶的高度,在很多场景中创造出一种凯恩“顶天立地”的构图。但这种构思给我们的不是“昂首屹立”,而是一种潜意识的压迫感。凯恩跟普通人相比非同寻常,但他的高大跟咱们样板戏里的苍白型毫无共通之处。

  另一个为人称道的特色是深焦(deep focus):当角色甲在前景时,背景上的角色乙非但没有模糊,反而十分清晰。这本来是一个缺点,因为有主次之分才能突出重点。但该片却把这个现在只有傻瓜相机才有的“傻特点”发挥到极致。你若仔细观察凯恩跟银行家那段,会发现背景上的凯恩提供了大量的戏剧信息;另一个镜头是凯恩在代李伦德写剧评时,李伦德醉醺醺从远处走来,两人均一直处于清晰状态,此时银幕上左右力量均衡,富有张力,把这场友情和理念的破裂融在画面处理中;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苏珊自杀未遂后,前景一个药瓶,中景是苏珊无力地躺在床上,后景上凯恩等人破门而入,通常的电影手法会先重前景,后重后景,错落有致,但这里所有内容都一幕了然,不需要像调望远镜似的看完一处再看另一处。

  片中大量这类深焦镜头是用多次曝光合成的,因此决不是“傻瓜机”偷懒,而是煞费苦心追求出来的效果。这种效果有什么好处呢?一般的处理法好似芭蕾舞,一组一组到前台来献艺,其他人则站立两旁,作喝采姿势;深焦能让几组人同时起舞,因此大大丰富了画面的信息量。这样一来不会目不暇接吗?如果这几组舞蹈表面不同,但内在相关联,那就会很有看头。这也是影片越看越有味的原因之一。

  仰视和深聚集的灵感有可能是来自舞台。你若坐在剧院前排,你看到的演员多半都“高高在上”,而无论坐在哪里,台上的演员是不会退到焦距外变虚的。这本来应该是舞台剧的局限,但到了天才手里却变成了创新。在国内听过一些戏剧课,都强调舞台和银幕的区别,总体感觉是舞台有很多限制,到纽约、伦敦、柏林一看,才明白舞台剧可以比电影更电影,而这种借鉴和突破其实从威尔斯那年代就开始了,到现在被《时时刻刻》的达奥瑞和《芝加哥》的马歇尔发挥得出神入化。

  《公民凯恩》的构图基本是古典的,很多是三角形,但有趣的是,它一点也不像某些史诗片那样显得刻意,镜头常常在变化,而在变化和停留的过程中有一种近乎天然的张弛节奏。这在“凯恩离家”、“凯恩跟政敌正面冲突”等几场戏中尤为明显。我个人以为,这些处理完全是“反舞台”的,似乎有古典绘画的影子,但从骨子里看却极其电影化,充分利用了镜头视角的多变特色,但动中有稳。

  最明显的舞台痕迹其实在于灯光:从记者编辑浸透在一片逆光中,到凯恩宣读他的“办报宣言”时采用的底光,均有象征涵义--前者暗示人物的抽象性,后者则预言了凯恩的宏伟理想有着可怖的一面。但是,跟影片的其他象征意象一样,《凯恩》的象征手法着墨不深,点到为止,不像1930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风格那么写意。


◆其他幕后英雄◆

  跟威尔斯一样,伯纳德?赫曼首次来到好莱坞工作。他的配乐是剧情的忠实仆人,但在少数几处显示出卓越才华。那就是他的模仿能力:他为苏珊登台写了一段酷似马斯奈歌剧的法国咏叹调,为报社庆典写了一段地道的百老汇曲子。这位电影配乐大师后来在希区柯克那里大放异彩。

  《公民凯恩》的化妆较少为人提及,但如果不查阅背景资料,你能猜出每个演员的真实年龄吗?我们现在惊叹妮可?基德曼在《时时刻刻》中的假鼻子,但据说威尔斯在他出演的影片里从来就没亮过自己的真鼻子。该片的化装虽然不像演猩猩那样彻底改头换面,但于细微处见精神,就凭那场跨越九载的早餐戏及两位演员年龄的微妙变化,就可以看出化妆师具有完美主义倾向。

  该片的剪辑是当时仍在当学徒的罗伯特?怀斯,后来他升任为导演,执导了经典的《地球静止之日》、《西区故事》和《音乐之声》等作品。他曾透露威尔斯很少参与影片的剪辑(这种拍完不管的特征也造成了他第二部作品《安伯森家族》拍竣后惨遭电影公司摧残的厄运)。为了让纪录片那段更真实,怀斯想出一招,把胶片拿到水泥地上磨,擦出那种穿梭过太多次放映机才会有的“花”。

  为了达到威尔斯追求的特殊效果,影片采用了大量特效镜头,据称特效镜头之多超过了30年后的《星球大战》。你想,影片有上百个场景,但只有10万美元(当时的价钱)的置景费,靠“烧钱”是不可能取得好效果的,必须像《魔戒》那样,以巧取胜。

  威尔斯拍《凯恩》,在很多方面就好像以前从来没有人拍过电影似的,就拿片头片尾来说,当时的做法是把大批工作人员的名单摆在前头。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去想,他会在尚未看到影片前对这些名字感兴趣吗?《凯恩》把它们挪到片尾,而且为主演的名字配上图片,尤其符合观众的心理。这事虽小,但可以看出他对电影创作没有丝毫条条框框。

  出书免不了会有错别字,电影也免不了会有穿帮镜头。影片的后半部在一场“宫殿”戏的开始,有一只鹦鹉似的鸟尖叫一声,然后飞走。你若一格一格慢进,会发现鸟的眼睛是“透明”的,透过眼睛可以看到后面的湖光山色。研究者提出各种解释,有些人认为里面定有涵义,后来威尔斯出来澄清,说那是光学部门“扣像”时出的差错,没有任何隐含的意思。至于凯恩临终时没人在场,却有人听到他说“玫瑰花蕾”,我觉得那不能算穿帮,应该属于“戏剧艺术的自由发挥”,行话叫做“诗的执照”(poetic license),跟《末代皇帝》中那只活了70年的蟋蟀一样,不是失误,而是不能照搬生活逻辑的艺术逻辑。


◆艺术与现实◆

  先提一个大胆的假设:100年后,除了少数研究人员,没人知道比尔?盖茨为何许人,但一部根据盖茨生平改编的故事片却取得了永垂不朽的地位。这似乎难以置信,但《公民凯恩》就是这么一回事。凯恩的原型是上世纪初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支配着大半个美国的媒体业。他拥有相当于好几个县的土地,那座位于加州中部的山顶宫殿更是气宇轩昂,不亚于皇宫。这个人就是威廉?兰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1863-1951),长相酷似希特勒。

  赫斯特去世后,他的后代把“宫殿”及附近的一大片土地赠送给州政府,但政府居然不敢接受,因为根本养不起。后来想出一招:对外开放,靠门票自给自足。我曾多次参观这座海外华人称为“赫氏古堡”的全球最大私人住宅(大概未计算混淆私人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皇室)。我问一名长得颇有几分雷蒙神情的古堡管理员:“盖茨如果愿意的话,他能建得起这样一座住宅吗?”他回答说:“他可以建一座更大的建筑,但他不可能收集到这些文物和艺术品。要知道,这屋子里的房梁都来自西班牙古建筑,一砖一瓦都是古董。”

威廉?兰道夫?赫斯特

  《公民凯恩》问世时,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以赫斯特为蓝本的,但为了避免法律纠纷,威尔斯一直矢口否认,并举出某某富翁为情人盖歌剧院等事例,表示片中人物乃混合体。当然,赫斯特跟凯恩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赫斯特跟妻子并没有离婚,只是分居,因为他妻子笃信天主教,不愿意离婚。而他的“情人”马莲恩?戴维斯(苏珊的原型)是一个颇有喜剧天赋的电影明星,赫斯特为她投资办电影公司,专门为她拍片,不计成本,但对她的事业反而帮了倒忙。影片的很多细节确有其事,都曾发生在赫斯特身上,如他曾请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当他旗下的专栏作家,当时他们的独裁者嘴脸尚未充分暴露,后来赫斯特甚至以为能控制这两人的行为;另如,片中有一句体现他办报原则的关键台词:他派记者去古巴报道战争,记者来电报说当地没有战争,他指示记者:“你负责提供图片,我们会把战争加上去的。”

  赫斯特是一个矛盾体,他一方面很内向,另一方面有一种比明星更大的出风头冲动。他买了大批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但很多运到他的豪宅后,连箱子都没开。赫斯特在政治上属于保守派,生活作风方面也算很规矩,他跟戴维斯之间的感情决不是露水姻缘,中间有感人的真情,但他对办报和收藏简直有一种穷凶极恶的邪气。

  威尔斯跟赫斯特素不相识,但编剧曼基维兹是戴维斯的座上宾。影片是保密拍摄的,公映前在好莱坞内部放映时,有两位掌控电影界舆论的媒体人立刻向赫斯特汇报,告知他遭到恶意诽谤。于是,占美国媒体半壁江山的赫斯特报业拒绝刊登该片的广告,全面封杀《公民凯恩》,甚至威胁将封杀雷电华公司的其他影片。赫斯特本人亲自跑到米高梅创始人梅耶那里,要他“看着办”。身为行业领袖,梅耶无奈,只好请所有好莱坞电影公司分摊凑钱,集资80万(该片的制作费)买下《凯恩》的所有拷贝,然后销毁。这样,雷电华没有损失,好莱坞又不得罪媒体大鳄。威尔斯听到此消息,大为震惊,他只有一个挽救方法,就是拼命在小范围里放映影片,把口碑传出去。果然,部分同行的高度评价使得雷电华顶住了压力,不然这部作品将永远保存在少数人的记忆里。

  赫斯特犹豫再三,最终没有打官司,主要原因当然是对赢没有十分把握。美国宪法对于言论自由的保护尤其有利于文艺创作,因此告状者若证据不充分,输了反而为对方作了免费广告,因此一般名人觉得遭诽谤时宁愿选择沉默。影史学家一直在考证,赫斯特究竟有没有看过《凯恩》,但始终没有定论。但有一则趣闻:影片在旧金山首映时,威尔斯入住当地的费尔蒙酒店,在电梯里邂逅赫斯特;威尔斯思忖片刻,然后“恭请”赫斯特作为嘉宾参加首映礼,但赫斯特自始至终一言不发,没理会他。当赫斯特走出电梯时,威尔斯大吼一声:“要是换了凯恩的话,他会来参加的。”这真是戏剧性的一幕,也是精彩绝伦的台词。

  赫斯特跟凯恩只是“形似”,真正跟凯恩“神似”的是威尔斯自己。尽管凯恩和威尔斯的生平毫无相同之处,但他们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威尔斯的出色才华,使他成为人人仰慕的奇才,但跟他共事却是“伴君如伴虎”,他对待下属有时很刻薄,会毫不犹豫地把功劳揽给自己,把过失推给他人。当他连续几部作品在商业上失败后,几乎没有人再愿意投资他的影片。他后来的杰作《历劫佳人》(Touch of Evil)是当红男主角为他力争才当上导演的,他拍摄《奥赛罗》是依靠自己当演员赚来的钱,拍拍停停,花了好几年。一个人人认可的电影天才,居然没有拍电影的机会,这是他人格的悲剧,而这种人格和命运跟凯恩的晚年非常相似--一个被自己的天才和极度膨胀的自我意识抛进孤独的高高在上者。

  《凯恩》曾经用过一个暂定片名,叫做《美国人》,依愚之见,应该叫《伟人》才对。凯恩是一个典型的伟人形象,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巨大缺陷的伟人。

  中国人若说哪个人“少年得志”,通常言下带有贬义。威尔斯是地地道道的少年得志,但他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试想,你的第一部作品若是《公民凯恩》,你这辈子多半会从此滑坡,一蹶不振。《凯恩》的艺术成就虽然在当时就受到圈内关注,但影片却连续遭到当头两棒:一是票房失利,这中间有赫斯特压力的因素,但更大的原因是影片不够商业化;二是大败奥斯卡,据说当年的评委都对威尔斯那种不可一世的样子嗤之以鼻,颁奖仪式上,每当念提名名单时念到《凯恩》,台下就会有嘘声。最终,它只获得一项最佳编剧,据说那还是看在曼基维茨这根老笔杆子的面子上。


◆“玫瑰花蕾”的出处◆

  “玫瑰花蕾”在影片中并没有什么特别涵义,至少我请教过的人士都这么认为。但它的出处却可能决定了赫斯特的强烈举措(或许你觉得他的反响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太温和,但在谁都可以拿??

 短评

一辈子都看不完的电影,但是不得不说是经典,所有老师举例子都会说到它的

5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镜头真华丽啊。不过对于这个人物,或者人物的塑造完全提不起任何兴致。看来我对鼻子长在脑袋上的人物确实不买账。。。

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看了很多次,始终看不完。到底好在哪里?

11分钟前
  • 即兴表演艺术家
  • 还行

教科书你不一定喜欢读,但教科书不愧是教科书。一个男人总会记得些你不认为他会记得的东西,你以为他的浪漫是丰功伟业、香车美女和叱咤风云,他却总是执念些自己失去的、没有的东西,而在追求这些东西的时候,他自然又会失去更多。凯恩这一生,爱人,但更自爱;助人,但都出自私心。他的一切悲剧,都源于自命不凡,又源自出自童年的自卑、渴望爱。

15分钟前
  • tangerine
  • 推荐

神烦那种说着‘这种电影放到现在根本一文不值’言论诋毁老电影的人。傻逼都知道技术在不断革新。那么你也可以说金字塔根本没什么了不起的现在造几个毫无压力,推倒算了。公民凯恩的确不愧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电影。虽然没有国际性的奖项捧着,但是这部电影根本不需要这些。时间总会证明伟大的东西。

17分钟前
  • Shin
  • 力荐

看到一半以后渐渐理解这个孤独的老人。从那个雪天,他告别玫瑰花蕾般的童年,就注定了孤独。他想得到政界的成功,而因为苏珊,他与州长一职失之交臂。苏珊就是他用来填补孤独心灵的,他把她当了宝,捧上天,才发现她不过是块石。他还是想她留下,在偌大的宫殿里陪陪他。他只是太孤独了,直到死。

18分钟前
  • 没意思的Azalea
  • 推荐

当我们谈论《公民凯恩》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玫瑰花蕾?深焦摄影?背景画?没有眼睛的白色鹦鹉?1941抑或26岁?当一部电影被太多排名列为榜首、被太多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分析过,当一部影片被认定为”经典“后,后世观者已经感受不到除了经典的东西了。某种程度上也扼杀了一种平常心的感受力。

22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销魂深焦、低调灯光、5个叙述闪回的平行运动镜头切入、升降横摇镜头、蒙太奇造就的时间维度、复杂场面调度,包括服装化妆声效等,无论你们怎么说装逼,这些技巧的确无与伦比!

2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阅片一千在此葬送。多人叙旧拼接出主角一生、各类教科书镜头集大成,其里程碑意义与学院派的模范性质都显而易见。故事的源头都在于过早被喧嚣之欲剥夺的童年。其实他没有死在断气的时候,而是死在象征纯洁的雪橇被当成废品烧为灰烬的时候。只欣赏不赞赏,不认同影史最佳称号。→18.11.11 二刷。升一至四。

30分钟前
  • Ocap
  • 推荐

【A-】那些革新式的电影手法先放到一边,我向来也不会因为一部电影在历史上多有地位而打高分,但就算单看片子本身也是十分之经典优秀的,一个人一生的兴衰,好几场戏都看的我屏息凝神,短评里一大群傻逼秀优越,你可以不喜欢,但自己不喜欢就觉得喜欢的都是装逼,那才是真装逼。

32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拍摄手法今天看已不新鲜,可能是被后世抄太多了吧。没有任何字眼可以解释凯恩的一生,但“玫瑰花蕾”却成功把悬疑从头带到尾。凯恩这个人物让我想到了菲兹杰拉德小说。

3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1.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得到和不断的失去。2.人的一生不过就是几个他人的片段回忆所组成的故事。3.人的一生终将化成一股黑烟飘向天空。4.每个自我意识膨胀的人都渴望在自我和他人的领域里当一个暴君。5.影片的技术——深焦、长镜头、剪辑达到了神一般的高度。

4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天才是这样做的:深刻的内涵,革新的电影语言。但是这样从来不会生产出为大众所追捧热爱的电影。以车为例,它是概念车。

43分钟前
  • 2013
  • 力荐

看起来或许沉闷,但至少这部片子开创了很多后来电影的先河,比如:蒙太奇手法、场面调度的各种技巧以及通过设置玫瑰花蕾的悬念用倒叙来讲故事的方法,就技术层面而言,这部片子的价值毋庸置疑。PS:凯恩的原型是美国报业大亨赫斯特,他曾说过“你来提供散文诗,我来提供战争”。

47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初次观看这部影片必然不以为然,只因被盛名所累。再次再再次时必将折服。反正我这次没看懂,下次折服与否再议。。。顺便一提:“玫瑰花蕾”(Rosebud)这个被小凯恩用来称呼雪橇的名字,原来是赫斯特(凯恩)对戴维斯(苏珊)身上一个最隐私部位的昵称。

49分钟前
  • 弗洛格
  • 还行

以「玫瑰花蕾」悬念开场,喜欢电影里的叙述角度,基本都是以第三人转述的凯恩,于是凯恩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性格。电影很精彩,没有快进。到片尾,终于明白了「玫瑰花蕾」为何物,那是他得到又失去的东西。凯恩只是个孤独的大男孩,all he needs is love.

51分钟前
  • 国王KING
  • 推荐

果然是超天才和华丽的镜头和剪辑,已经是70多年前了,现在这些技术还在被用到。。。再大的人物,一生也只不过是活在特定几个人的记忆里啊,原来玫瑰花蕾是那么回归本源的东西。悬疑传记片。不过实在无法对此人有什么认同。。。故事也不刺激。。。

5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将近七十年前威尔斯玩的玩意儿,现在的导演还在玩

1小时前
  • 船长
  • 力荐

半程之后才隐隐约约大概明白为什么是好电影...没字幕看得我泪流满面...

1小时前
  • 白日美人_S
  • 推荐

自我中心者的失败,结构与镜头 。。。但仍是过誉的电影 只对学电影的和电影史论者有作用

1小时前
  • 琧婯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