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

剧情片德国,格鲁吉亚2021

主演:Giorgi Ambroladze  Oliko Barbakadze  Giorgi Bochorishvili  Irina Chelidze  Ani Karseladze  Vakhtang Panchulidze  

导演:亚历山大·科贝里泽

 剧照

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 剧照 NO.1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 剧照 NO.2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 剧照 NO.3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 剧照 NO.4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 剧照 NO.5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 剧照 NO.6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 剧照 NO.13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 剧照 NO.14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 剧照 NO.15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 剧照 NO.16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 剧照 NO.17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 剧照 NO.18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 剧照 NO.19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3

详细剧情

格鲁吉亚库塔伊西一所学校门口的偶遇。Lisa和Giorgi撞到了一起,一本书掉在了地上。他们显然晕头转向,甚至没有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就安排了一次约会。这是一见钟情,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一切都开始变得生动起来:监控摄像头变成了邪恶的眼睛,排水管变成了神谕,他们闭上眼睛,然后-叮!这对恋人被诅咒了,注定第二天醒来后面目全非。但是,正是这个阻碍他们再次相遇的超自然障碍,成为他们进入一个完全由日常生活的魔力所统治的世界的门票-以简单的美、温柔的喜剧和对足球的热情,感染了年轻人和老年人,甚至是痰多的街边狗瓦尔迪。

 长篇影评

 1 ) 谁能说自己看见天空

格鲁吉亚电影《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首度引发关注,是在2021年初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它拿了最高调的会外奖:主竞赛单元的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

除了看起来是个日本电影式的流行长片名,小国家、电影冷门地区的电影,很难引发持续更多的关注。小,意味着波动起落,产量不均,整体上,也缺乏国际平台的曝光。

大半年过后,《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先是拿下了平遥国际电影展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的特别表扬,又打入《视与听》杂志的年度十佳电影榜单。

然而,本片并非战力超群的程咬金,有人宣告它年度最动听,也有人说它不知所云——平遥的放映场次,不少豆瓣影迷抱怨它难以进入。电影有一大部分内容,恰如差评者所言:极其松散,没有故事线索可言。

《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散文日记体的影像电影,是非常时期的非常电影。真人不露相的导演,广邀世界各地包括大陆影迷,只要开始看我的电影,大家就是好朋友——他就像《大佛普拉斯》的导演阿尧,冷不防以画外音现身说法,参与到自己拍摄的电影之中,邀请大家,一起做游戏,“3、2、1,天黑请闭眼”——请在恐怖的提示音后闭上双眼,再次听到提示音后,打开双眼。有意思的是,PYIFF话题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也玩了这么一场影像游戏,当即坠入路边野餐的乡野,光怪陆离的世界。

这些事实合在一起,都一再告诉我们:有些电影,它是只能属于电影院的🎦。纵然毕赣在后来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也采用了中途戴3D眼镜的观影提示。但都不用到3D技术被全民喊打的《沙丘》,这种玩法,只是令我更抵触拉高电影票价的3D片。

导演邀请观众参与游戏时,你很容易配合,也可能觉得鬼马,什么玩意啊不以为然,这时候,你会注意到身边场内的些许骚动。自然有人是愿意配合的,只要进了电影院,就把自己的一切全部,交给了电影。有些人却冷眼旁观,偏要张大眼,等着看这野路子导演杂耍露怯,多可怜。

如此,城中邂逅的情侣,被邪眼诅咒,更换了原来容貌,就此每天看见却错过。《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在开场不久,就制造了一道分水岭。有人投入,享受起来小城畸人的阳光普照,有人发现故事失焦、方向跑偏,阿猫阿狗都出来了。

电影抛下这么一个事,有头,当然也得有尾(其实慢慢的也容易猜中)。可是中间,长达两个小时的时间,它大谈小城里的狗,世界杯比赛转播,卖冰淇淋和啤酒的河边咖啡馆,吊单杠收割智商税是男人就挺过120秒的游戏。小城似乎处在无尽的,过于绵长,不会休止的夏日。

今年的平遥,也俨然是阿根廷球迷的节日,有《永安镇故事集》悲歌《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也有《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放足了一曲《意大利之夏》,还让这支队伍拿了世界冠军🏆。

这座让我不止一次发出“我想生活在这部电影里”、“想出国去玩!”的城市,叫库塔伊西(PYIFF字幕翻译为库泰西),是格鲁吉亚的第三大城市(第一大城市是首都第比利斯,第二大城市是我写《站台》影评出现的巴统)。影片也叫我想起十四年前,淘碟时代的西班牙电影:《在希尔维亚城中》

平遥影展放映开头,导演录制了一段“你们看不见我,但我真的在这里”的PYIFF订制版问候视频,这个与电影知行合一的创意,已经值得给它加一星。它在事实意义上,打动到了我。瘟疫蔓延时,活生生的人,变成看不见的鬼。外面的世界,被阻碍,被隔离,被化约为躺平、失败、不可理喻的危险地区。而这部电影,或者电影节的意义,恰恰在告诉我们,世界本来的样子。它还会以电影的样子存活,一直如是。

高加索三国与足球的故事,当然不只是电影里,夏日暖洋洋的面相。它也有血腥残酷的一面。格鲁吉亚往南,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征战不休的纳卡地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有一座毁于战火,被夷为平地,至今未能复元的城市阿格达姆。阿格达姆有一支足球队卡拉巴赫,它的主场酋长体育馆建于1952年,后来同大清真寺和整座城市,变成了留存到此时此刻的“战争废墟博物馆”。这支失去主场的卡拉巴赫,在巴库落户暂驻,却在阿塞拜疆的超级联赛,愈战愈勇,打进了欧足联比赛。

同在纳卡地区,归属亚美尼亚,纳卡首府的斯捷潘纳克特足球队曾是苏联足球的一支劲旅,它被禁止参加国际球赛。如今缺乏经费,战绩萎缩。

足球在世界各地滚动,纳卡地区的战争也还在继续。既有卡拉巴赫人放话,要杀光亚美尼亚人,赤裸裸的种族挑衅。也有亚美尼亚人因为人口少,军队兵源紧缺,职业足球队员不得不脱下球衣,披挂军装上前线的惨烈故事。对阵双方以外的观众与看客,都希望这场比赛,能够握手言和,而不是分出个输赢胜负。然而,如今的世界应顾不暇,交织千年的仇恨与血泪,似乎很难在这代人身上消解。高加索山脉下,亚欧大陆咬合的纳卡地区依然被人们忽视着,这块地方太边缘,问题太复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圣诞节休战(即2005年法国电影《圣诞快乐》的故事),也有足球的身影。当时,英德双方已经在西线的比利时圣伊翁小镇,交火了一个多月。圣诞节这天,军队选择停战。有个苏格兰军官踢出去了一个皮球,然后,敌对的双方在友好气氛中,进行了一场足球比赛。

这些与电影无关的足球播报,确实在部分影迷看来,也是不知所云。然而,知道滚动发生的人类故事,依然在滚动发生,也许能带你找到目标物,参与到这场影像游戏之中。你会在电影银幕上,看到更多东西。

只属于电影院的电影

 2 ) 评《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 导演访谈(选自Sight&Sound 2022/12

丽莎和乔治是一对命中注定的恋人,但当命运让他们相遇之时,恶魔之眼却使得他们再次形同陌路。徘徊在格鲁吉亚库塔伊西的城市街头,他们思念着对方却认不出彼此。重逢之日是否还会到来?

作者 | Tom Charity

迷离,幻游,难以定义,这是亚历山大·科贝里泽的第二部长片。一串字幕出现在屏幕上,温柔地提醒观众在听到提示后闭上双眼(并在听到第二声提示音后将眼睛睁开)。随后便是倒计时:3,2,1……

故事的开始,女主人公丽莎与巧遇的乔治约定在附近的咖啡馆见面,但就在约定好见面的日子后,她被恶魔之眼诅咒将在一夜间改变样貌,变得面目全非。

第二天清晨的醒来时刻,我们或许会见证一个转变,但科贝里泽却让我们将眼睛闭上。其实哪怕睁着双眼,我也同样不会出离。但这一巧思会让观众感受到这部电影的俏皮和魔幻现实主义,天马行空的童话般的故事以一种突袭的狡黠、温柔的荒诞、可感知真诚的画外音(来自导演本人的配音)呈现出来。总而言之,这部电影捉摸不定地徘徊于神秘与坦诚之间。

科贝里泽的场面调度与叙事方式完全不同,他尽可能减少流于表面的情节,转而关注周遭环境,美丽且历史悠久的格鲁吉亚城市库塔伊西,住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的小孩和狗。我们就这样去观察、去感知,这些事物并非毫无关联,但也不能够同类而语。影片中,丽莎如约而至拜访了一个声称可以推翻咒语的女人,她在一所儿童音乐学校工作。这貌似是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时刻,那么科贝里泽想呈现什么呢?漫不经心的镜头定格在阳光下的校园廊梯,丽莎前来寻找那位老师,学生们熙熙攘攘,门内传出嘈杂的音乐,然后便是丽莎联络人的教室和书桌,她的茶具……这场戏仅由这些事物构成,不指向任何意义。它含蓄地暗示了丽莎并没有恢复样貌,这个女人在夸大其词。

我们无需在意导演对叙事的弱化,更重要的是他对气氛的渲染、对特定空间和情绪的表现。2014年的库塔伊西,阿根廷挺进世界杯决赛将影片的时间定格,不过按照导演的一贯风格,他在影片中改变了决赛结果,由此解构了时间。他还挑选了一只叫Vardy的流浪狗,它是英国队的球迷,这又让我们联想到了2018年的世界杯。无论如何,故事发生在哪一年似乎并不重要,但梅西显然非常重要。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暧昧的电影,童话般的纯真是一种对政治的回避,或者说是文艺片所携带的逃避主义。诚然,库塔伊西有着中世纪怀旧的浪漫主义残余,甚至可以说是隐匿的民族主义,尽管这样形容显得有些荒谬和不可理喻,同时也难以确切。但我们有必要去感受导演悠然自得的实景镜头,以及影片整体艺术化表达的永恒性。

故事是天马行空的,影像却很直白,真实的人物、街景,像布列松的镜头那样严谨的极简(欧仁·格林的当代童话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他将巴洛克风格融入世俗生活)。事实上,我们可以将这种美学风格追溯至无声电影时期,《当我们……》这部影片很长一段都没有对话,部分片段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而且总是能隐约感受到手持摄影的存在。科贝里泽偏爱缓慢淡出、溶解,甚至是以光圈的形态。他迷恋城镇广场、校园、中景、河流、街头的狗、白昼与夜晚的街道、街头陌生人的脸庞。在这一点上,这部电影与“城市交响曲”电影《星期天的人们》(1930)和《在希尔维亚城中》(2007)一脉相承。摄影师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影片用镜头定格了存在之美。还有些偏离主线的段落,例如孩子们的足球比赛(以欢快的慢动作拍摄);乡村面包店的田园风光;一组拍摄在酒吧里看世界杯的男人们的蒙太奇镜头,从肩膀、肘部到腿部。

导演的弟弟乔治·科贝里泽所创作的迷人配乐(用竖琴和小提琴)渲染着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场景,与一切叙事性段落一样,音乐同样是影像表达的基础,也同样具有非凡的魅力。这些片段体现了影片对于社区的特别关注,对稍纵即逝瞬间的跨时空共享,这其实很像一起看电影。其中蕴含着与实验电影的近亲性,就像纳撒尼尔·多尔斯基和斯坦·布拉哈格带来的视觉享受与艺术灵晕,但影片同时有充分的故事情节支撑来吸引我们,就像那几个恶作剧的人把一美元钞票挂在钓鱼线上来引诱路人一样。

我们可以自由解读影片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并引申至影片的叙述,“当我们凝望爱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所爱之人的目光同样落在我们身上吗”在下半场出现的一个副线情节中,一个拍摄团队(其中两人由科贝里泽自己的父母饰演)在征集六对爱人的脸。但摄影真的能够捕捉情侣之间无形的联结吗?

对于影片中所有引人遐想的暧昧与模糊,科贝里泽事实上给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而不是老套的肯定。一个偶然的机会,丽莎和乔治被邀请参加这部片中片的拍摄,尽管他们尚未认出彼此,也没有当即坠入爱河。选觉导演已经筋疲力尽了,需要最后一对情侣报名参与才能收工。

在影片结尾处,电影剧组和他们的拍摄对象在当地的影院相聚放映。灯光渐暗,放映机开启,我们看到了电影独有的魔力。这是幸福的结局,就像一个成真的童话。

导演采访

BY Arjun Sajip

Q:梦幻般的镜头流动赋予了这部电影极大的美感,你是如何进行剪辑的呢?

A:剪辑对一部电影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是一个很私人化的过程。对我来讲,独立完成剪辑很重要,我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反复推敲,完善起初可能看起来很别扭的地方。在剪辑室里独自待一整个晚上,你会发现自己的电影中有一些意想不到之处。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我差不多刚好完成《当我们……》的剪辑工作。但我有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无别的事可以做,除了在家里继续剪片子。这几个月的高度集中让这部影片与初始状态完全不同了。

Q:你和摄影师Faraz Fesharaki是如何让影片构图如此丰富,像画一样的,尤其是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的那部分?

A:这是我们合作的第一部电影。在正式开拍前,我们一起在库塔伊西度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需要去熟悉彼此的想法,并在审美上达成一致。

最开始我们想用低分辨率摄影机来拍,然后跟随影片进展去不断提高分辨率。但想到影片中设置了一个咒语,有一个清晰的前和后,为了凸显这一点,我们决定用16毫米拍摄诅咒来临前,用数码拍摄诅咒之后。

Q:你现在有在筹备什么新作品吗?

A:八月份我开始用索尼爱立信拍摄另一部新片(这是继2017年的影片《夏季不再重来》之后再一次使用爱立信设备),名字叫《干枯的叶子》。这是一部公路片,我们已经出发两个月了。和我其他的电影不同,这次的拍摄地点设置在小村庄和公路上。我已经构思好了整部电影,并且已经确定了沿途的目的地,但这次我舍弃了明确的剧本和分镜。偶然和直觉更加重要。


2022.11

 3 ) Look, what kind of story took place in this city!

《喬治亞天空下》劇情的骨幹像羅曼史版本的卡夫卡《變形記》:Giorgi和Lisa在路上偶然邂逅了兩次、陷入愛河並訂下約會;怎知隔天一早起來,兩人都換上了另一張臉,同時失去自己最珍貴的天賦。若非電影拍的浪漫,這種遭遇本該是場惡夢。如同敕使河原宏的《他人之顏》(1966),《喬》也可以繼續發展這一連串問題:我是誰?如果失去了我的臉,我要怎麼證明我的身分?失去了我最引以為傲、我賴以生存、我最喜歡的、最經常運用的才華之後,我還是我嗎?別人怎麼指認出我?他們賴以指認出我的部分真的是我嗎?(好可怕,我難以想像一個不看書、不看電影的自己。)

但是,這是羅曼史版本的變形記,而不是科幻電影版!兩人肉體上的轉變,電影浪漫地以「詛咒」帶過。這詛咒當然可以被讀成一則寓言,正如電影台詞所說:

That's what happens when you love.

我們可以想像,當我愛上一個人,我的面孔及表情產生巨大的變化,彷彿變了一個人;我因為他,對其他事失去興趣,或者因為他心煩意亂,連原本做得好的事情都搞砸了。

不過電影對此的處理,跟卡夫卡自己談《變形記》時一樣:它不是什麼的象徵,也不是什麼的寓言,沒有隱喻在其中,一切就是這樣發生了。

Giorgi發現自己「變臉」的早晨,攝影機固定拍攝桌子一側,聽見旁白跟畫外的尖叫,接著就是從桌上摔落下來的玻璃瓶。玻璃瓶這一景不只展現導演的匠心獨具,也是電影對各式非人的凝視之例證。我想像導演平常就是那種會坐在一個角落觀察四周環境、紀錄空間裡發生了什麼,一坐就是一個下午的那種人。電影開頭,向女主角通風報信邪眼詛咒的是「四個被禁止與人類說話的朋友」:新苗、監視器、舊水管、風。要真的在生活中留意這些才有辦法這麼自然的放進創作中吧。導演給予物件大量的鏡頭,還有人體的局部(如一開始主角們出場時只看見腿),但每一個部分都與整體(的敘事、我們的生活世界⋯)嵌合在一起。

這一點,放在佔了大半放映時間的「離題」也說的過去。小城居民的走動、踢足球的孩子、風景⋯⋯與主線、支線都無關的眾多畫面,在配樂之中有時讓人覺得自己在看大型MV。直到電影最後,旁白說:拍這個題材的意義是什麼?一個愛情故事對我們的社會有什麼用處?導演怎麼會選到這個題材呢?這個詛咒有這麼多不合理的地方,他們當初怎麼沒有如此、這般⋯?——這些問題都沒有意義。這世界上就是有一些魔法一般的瞬間,雖然稀有,但確切地發生了。再說一次,什麼都別問,一切就是這樣發生了。電影看見這裡,就在這裡。結尾將整部電影的四個部分——男女主角的邂逅與重逢、電影中的電影拍攝、城市生活的片刻s、回探電影意義的旁白——終於收合。

《喬治亞天空下》的質感自然是輕盈的。可是,它又真的太長了。再怎麼輕巧魔幻的東西連看2.5小時也會失去魅力——正如同一位豆瓣影友的形容,它就像一封沈甸甸的情書。寫得很好,但我看不完。

速記:浪漫版變形記、小說感、局部、物件、zoom in/out、攝影機運動、用樹切割畫面、配樂+畫面(好多,太多ㄌ⋯)、最後一段的史詩感配樂是怎麼回事/將格局突然拉高也讓電影佔比極大的「離題」有了合理的解釋

&狗是這片的靈魂吧(很棒,一點都沒有要抱怨的意思)!

 4 ) 为什么讲故事?如何讲故事?

《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这部电影由Aleksandre Koberidez导演,是一部上映于2021年,带有浓烈奇幻色彩的格鲁吉亚电影。剧情大概是格鲁吉亚的一个古城里,Lisa和Giorgi在走路时意外相撞两次,他们再见起掉落的物品起身后忽觉爱上了对方,在没有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和联系方式的情况下就定下了第二天在桥头咖啡厅的约会。故事从这里开始变得奇幻了起来:Lisa在回家的路上路过幼苗、监控摄像头、排水管还有风四位朋友,被幼苗告知自己中了邪恶之眼的诅咒——第二天早上她的外貌将会完全改变。影片中观众根据导演的安排闭上眼睛,“叮”地一下,Lisa和Giorgi完全变成了陌生的模样。与此同时,他们也失去了做他们最擅长的事的能力:Lisa不再能看懂医学笔记,失去了在药房的工作;Giorgi不再会踢足球,只能在一旁落寞地看自己所在的球队训练。他们分别找到了一份新的用来维持生计的工作,在工作中等待对方迟到的赴约。由此,他们都以一个新身份、新视角重新进入平淡的日常生活。巧合的是,一位电影摄影为满足导演的拍摄需要,要在小城里找到50位情侣上镜,她找上了Lisa和Giorgi。以此为机,变了模样的两人再次相遇,内心距离被拉近。在电影上映时,他们在银幕中看到了原本模样的自己,顿悟,两人在找到了彼此后便消失了。

电影的叙事是借助旁白完成的。旁白作为故事讲述者,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线性叙事、逻辑严密的电影,而是自然地用充满漏洞的语言向他所在的另一时空的后辈讲述一个看起来有些无厘头的故事。电影的结尾,他说:“你也看到在我们的城市发生了什么故事,直到现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我们才看到有很多东西似乎是值得怀疑的。但最奇怪、最不可思议的是作者如何选择这样的题材?首先,这对社会没有任何意义,其次,再说一遍······没有任何意义。顺便问一句,有哪个地方不发生匪夷所思的故事呢?”在观看影片时我有许多不解,试图理解旁白如此讲述的意图。但在最后这段看似古怪的电影结尾中,导演直白地把他的创作追求全盘托出:他就只是想简单随意地讲一个故事。对,他关注更多的是“讲”而不是“故事”。

作为这部电影中最关键的要素——“讲”的方式,镜头语言的使用非常有特色。在电影前几分钟内只剪辑了景观群像然后过渡到行人的脚部特写(女主角的皮质雕花平底鞋让我印象深刻)。男女主角的初次入镜也只是用固定在低位镜头拍摄的从镜头两侧进入画面的两双脚、相撞后掉落的东西、捡东西的两双手、走出画面的脚,随后两人调转方向,仍旧是从镜头两侧再次入镜的两双脚、掉落的东西、向下进入画面的两双手、走出画面的脚。没有提供任何两位主要人物的正面描写,用极其形式化甚至略显单调的镜头语言刻意展现出故事讲授的含混以及听者在接受讲授者信息文本传达时的信息被削弱后的局限性。这样的影片开头也定下了全片的基调:用类似散文诗的语句并不正式地讲述一个让听故事的人觉得无限接近日常生活但并不完美切合逻辑的奇幻故事。

我们每天都在讲故事,同时也生活在各式各样的故事之中,久而久之我们自然地把故事当作现实。我们常常忘却历史是故事、信仰是故事、律法是故事、国家是故事、现代商业体系是故事、全部的人类文化都只是故事。在这样一个人们习惯性地将故事严肃、庄重化的时代,人们在现实中为故事结盟或是争战,甚至连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人们都对自己发出的一条条评论、一段段讲述严肃以待,习惯性地将接收到的信息看作真理。我们如何能重新轻松地对待故事?为何不能容忍故事出现明显的逻辑漏洞?我们信仰的逻辑、因果本身是可靠的吗?我们还有随心诉说自己的故事的可能吗?导演在这部电影中进行发问,同时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他急切地希望和观众探讨这些问题,而观众的反馈将成为这些问题的答案。

在电影工业发达的今天,长期浸淫在美国商业大片中的观众和电影行业从业者们对电影编剧有了一套完整的写作规范以及评价标准。人们对于影视叙事严格要求合乎情理,情节跌宕起伏,有着激动人心的高潮和令人叹息悲痛的低谷。然而在《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这部电影中,作者反其道而行,电影中的很多情节、台词都刻意地向观众提醒了符合他们对电影叙事认知的类似剧情发展的线索。然而,当观众满怀信心地顺着这条线索希望进一步窥视事态发展时,却惊奇地发现自己辜负了——剧情仍旧按原来的节奏平缓进行,没有任何预料之中的高潮到来。比如影片中Lisa的室友告诉她本地音乐学校有一个人能够帮助她解开身上的咒语,Lisa确实去了。在高处俯视的镜头视角下我们看到她的红色平底皮鞋在楼梯上层层前进,仿佛一圈圈逐渐步入一个方形迷宫的中心。随后她被一扇门里走出的一个人带领到另一扇门里的另一个人前、再到另一个人前、再到另一个人前。过程平静,每一个环节Lisa都要在门外等待一段时间。观众的期待被引导着逐渐递进,仿佛这令人费解的咒语马上就能解开。但Lisa进入最后一个房间之后便没有后话了,镜头切去别处,再次拍摄Lisa时她还是变化后的模样。在几次这样的小技俩后观众便意识到他们不用按照一个标准的故事范本去期待这部电影的走向。

电影的配乐非常出色,主要是由木琴和钢琴演奏的。木琴的音色自带一种脆而朦胧的效果,有时还能表达一定的俏皮感。它的声音与镜头在运动时对局部身体的关注以及毫无预兆的较为静止的无人远景呈现间的切换相配合,使叙事呈现出一定程度间接、神秘的效果。钢琴弹奏的音乐则休闲明媚,非常切合午后阳光灿烂的暖色古城调性。值得一提的是在Lisa在音乐学校找人解除咒语的段落,学校里传来的乐器练习声便主要是这两种乐器,学生练习钢琴和木琴的镜头让全篇的配乐更有了一定的合理性。这些配乐和影像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电影的独特氛围。而在后面部分一场虚构的世界杯比赛期间小镇孩子们踢的一场足球比赛的慢动作拍摄画面激烈,这个片段被配上了意大利世界杯热血的主题曲,我很喜欢。在音乐的高潮中,孩子们把足球踢出球场护网,球直直地落入江中的慢镜头的呈现非常幽默,这样的剪辑和配乐使这一点看似平庸常见的小趣味无限放大,观众感知到导演捕捉到的无聊小趣味,会心一笑,这本身就是故事讲述技巧特有的魅力。

这部电影就是这样,由看似无聊的可爱小趣味堆砌,被值得质疑的旁白串联成一个缺乏前因后果的故事。当不能讲好一个故事时,这一切语言还有意义吗?我认为根据这部电影传达的信息,表达这个行为本身便已是值得关注的。往往人们需要借助一个特定的故事来表达,久而久之,对故事本身的关注远远高于讲述。但经过时代洗礼后,洗去表层尘埃,对于欧洲教堂的圣像画、中国的文人画、表达神话传说的民间艺术······来说,故事是什么反而变得不再那样重要。我们只需要在知晓故事后将其抛弃,花更多心思在关注表达的语言上。

在《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这部电影中,时间是虚构的、模糊的;情节是纠缠杂乱的;人物动机不清晰。镜头语言刻意降低信息量,观众就像和一个生活在自己世界的陌生人进行了一场全然随机的对话。在这场对话后,我们没有任何收获,只是倾听了一个人用含混的语言讲述一段他的视角的故事罢了。没有作用,这样的对话本身是无意义的,但我们总在这么做,人类个体间需要这种交流,且对此乐此不疲。也许是人类本性的窥视欲作祟,我们总需要他人视角的观察和叙事,而交流便是在交换叙事。导演科贝里泽在这次创作中抛弃了用道理、用逻辑包装后给人真实幻觉的叙事,转而使用最本真的语言满足赤裸的叙事欲望,大胆地让自己的表达更个人、更跳跃、更性格化,从而引发观众对故事、现实和认知方式的思考,这是很有趣的一次观影体验。

 5 ) 仰望然后目光落回

描绘小城溜达生活的流水账,没有凝练主旨的散文诗。

看到最后也很难对仰望天空和看到什么作出回答,或许影片本来也不希望我们有明确的答案。

回忆和设想了自己仰望天空的时候,想了想,大约是消化一些东西,接受一些东西,目光落回天空下的世界的时候,更柔和更包容,有的时候会更笃定,有的时候会叹一口气。

快到结尾的时候,乔吉骑上自行车,“生命中出现了别的人,我思念你白了头”的民谣响起。一度觉得就是这样幸运又无奈地结束了,遗憾太过平常,遗憾无处不在。但没想到,影片在安排了俩人没有认出对方但终于相遇之外,还安排两个人通过意外的情侣拍摄找到了从前的自己和从前的对方。“这是一个奇怪的故事,和我们周遭的同样精彩的冒险故事交融在一起。”才想起来,其实是无数的旁白叙述和环境中的其他人的声音把整个故事呈现出来,或许本来就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寓言/传说故事。那么这种“终于找到”,似乎是对他们都努力通过唯一的联系(白桥咖啡馆)来孜孜找寻对方的得偿,而落到故事中的彼此,离奇之外何尝又不是思绪和成长万千。到底该怎样深思熟虑和脑子一热,到底该怎样自顾自坚持与接受和解,到底该怎样心存执念和继续生活?假如是故事里的人,我们又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呢?

 6 ) 夏天,什么都理所当然

这很漫长,但是仔细想想,两个半小时,换取一个意大利的夏日,有什么不好吗?这个漫长的夏日里,有两个倒霉蛋被邪恶的眼诅咒,失去了原本的样貌,也因此错失了与对方重逢的机会,玫瑰还没绽放就被对方误以为枯萎。在被诅咒的夏日里,丽莎相信咖啡和纸牌还有那懂得巫术的女人可以解除诅咒,乔吉显得无所适从,他接替咖啡馆老板在天桥上做起了单杠引体向上的生意,他代替原来的乔吉把足球丢给孩子们,那个足球滚落在孩子们的脚边,激烈碰撞,沾染了夏日的尘土和高温,落入河流中,仍旧被激烈冲撞着,随着夏日一起飘远。两只狗狗因为观看足球赛的场地分道扬镳,其中一只还去远足登山。房间里喝酒的老人讨厌呼吸被开水壶的尖叫掌控的感觉,把开水壶扔到窗外。男人女人们聚精会神地在剧院听球赛,在露天酒吧看球赛,无人问津的河边咖啡馆乔吉受老板之托用投影仪在放球赛,影像投放在河边的石碑上,五颜六色的光影把雕像的面容映出不同颜色的情绪。

他们也是在这里碰到了寻找情侣的导演。因为不擅长拒绝就同意拍摄,然后茫然地去拍摄现场,去看试映,期间一直默默等着以为会出现的那个夜晚在路灯下和自己聊天的人。

最后有没有猜出来那个人就是对方呢?

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邪恶的眼在诅咒他们的时候,抱着他们永远不会认出彼此永远不会在一起的恶毒想法。

可是一切都在这个漫长的夏日里顺理成章地发展,球赛,小狗,足球,孩子,赶集,披萨,蛋糕,电影。

还有,爱情。

最后,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咖啡馆老板躺在河边的椅子上对丽莎描述第比斯安静的冬天。

能有什么,比在热闹冗长的夏天去描绘一个冷淡安静的冬天更浪漫更迷人的事情呢?

 短评

4.5,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去楼下买了啤酒烤鸭,这样的片子值得用最舒服的方式去看

4分钟前
  • 阿树~
  • 力荐

很难代入电影本身导致观影体验的疲惫,爱情元素成为影片可有可无的一个符号,一切又都没有服务于故事本身,导演彻底打破观众对情节和影片节奏剪辑的预期,观影体验堪比拆盲盒,所幸格鲁尼亚风光甚好,交响乐的滥用更使其成为了完完全全的旅游宣传片。初次见面资料馆and小夏😚

5分钟前
  • 岁月静好卷卷猫
  • 还行

很新鲜的观影体验,这样的电影电影出现在主竞赛单元,还是挺特别的,放在戛纳估计会是一种关注吧。它有点像有情调的默片,导演将声画间离,大量的第三人称旁白配上大量的小镇生活细节,用靠音乐、旁白和日常重塑一个理想化的奇幻小镇爱情故事。这部电影可能会像《索尔之子》当年那样,影响未来几年里某些新导演的创作,鼓励创新可能正是柏林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吧。

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第五届平遥电影节卧虎单元在一堆沉重的现实题材作品中脱颖而出,对格鲁吉亚不大了解,诅咒应该是有基于历史事件,而不是简单的爱情故事。导演擅长出其不意地记录可爱一瞬,无论是人还是物还是自然,大量旁白的故事讲述,布列松式的瞄准局部,变焦的一些镜头很有印象,机灵的转场,默片式的段落及和观众的互动很有幽默感…通过对城市日常的细微记录,能感受到导演对库塔伊西浓浓的爱,一封沉甸甸的情书。很自然地想到了阿玛柯德,也明白了没有被被本片打动的原因正是人的缺失。导演在映后说自己出于对人的尊重导致不呈现私人的状态,但缺失不等于留白,还是会质疑这是举重若轻还是避重就轻呢?阿根廷是本届平遥的最大赢家,看的第三部对阿根廷表达热烈爱意的电影了

11分钟前
  • 吴邪
  • 还行

“所以暂时将你眼睛闭了起来”:)

16分钟前
  • .幽浮
  • 力荐

掺杂了魔幻元素的叙述和自由灵动的创作让整个小镇的生活都活了起来,诅咒爱情的“邪眼”,和女主说话的风,约着一起看足球的狗,神秘消失的猫,创作者对这一切事物饱满且动人的热爱,流动在每一个镜头和每一个音符之间,私人金熊pick!

1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导演怪可爱的,所以我真的很听话闭上了眼睛。

23分钟前
  • 身居地狱求杯水
  • 推荐

没有感觉到有什么“魔法”,只觉得很多段落有点鸡肋...

28分钟前
  • 迷宫中的站起来
  • 还行

84/100 #MIFF2021# 想到最近重新对阿巴斯电影的关注(虽然放在一起说起来本片还是显得繁杂),始终在追问电影为何物,其意义在何处。当我们观看教练指导球员时使用语言的方式是否看到了一些音乐性,然后我们就看到镜头被切到了下一场的歌唱,恍惚间我们重新问起自己起初在看什么以及最后看见什么?电影作为引导观看和聆听的媒介工具,指导我们在平凡中发现魔法、诗、童话及各种可能的音乐性。一切渺小的事物构成了我们是谁,哪怕从局部的身体入手,构成幻想的可能性与电影中才有的小型乌托邦,变焦则是一种非常可触的方法和隐喻,在当下的现实已被诸多因素如暴力和外在喧嚣的影响裹挟之下,重新认真观看变得尤为重要。#2022.09.25@蛋清放映#

30分钟前
  • Pincent
  • 推荐

柏林遗珠,前60分钟清新出奇如魔法。你必须承认,即便在地球已经被航路和交易腐蚀得密不可分的今日,世界上有些角落仍然自顾自地流淌着另一种速度,仿佛喧嚣和变迁都未曾存在过,容得下一个属于秘密的夜晚:咒语之中,邂逅以后,幽会以前。

35分钟前
  • 白斬糖
  • 推荐

这座让人想生活在电影里的城市,叫库塔伊西(PYIFF字幕翻译为库泰西),是格鲁吉亚的第三大城市。影片让我想起十四年前,淘碟时代的西班牙电影,《在希尔维亚城中》。放映开头,导演录制了一段“你们看不见我,但我真的在这里”的PYIFF订制版问候视频,这个与电影知行合一的创意,已经值得给它加一星。它在事实意义上,打动到了我,疫情把活生生的人,变成看不见的鬼,外面的世界,被阻碍,被隔离,被化约为躺平、失败、不可理喻的危险地区。而这部电影,或者电影节的意义,恰恰在告诉我们,世界本来的样子。它还会以电影的样子存活,一直如是。

38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放完一整首《意大利之夏》,让阿根廷和梅西加冕世界杯冠军,为了冰淇淋等待一小时,甚至是片前片后导演隐身版的短片,当然还有那个诅咒,以及会说话的树苗、监控、排水管,等等...无法抗拒这样自由恣意轻盈飘荡而「毫无用处」的电影,拍的就是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的奇思妙想和胡思乱想,足以让人忘记一切诅咒与戏剧性,只关注生活本身的流动。

40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有不少有趣的剪辑和“废笔”,比如有一些故意偏离剧情的、絮絮叨叨的调侃旁白,或者配乐先行、根据配乐节奏来剪辑,很多局部镜头、拉伸镜头、升格动作镜头、默片转场特效等。把静物和狗狗作拟人化讲述非常可爱。全片摄影都很注重自然光、轮廓光,画风有种暖洋洋的夏日田园小镇的感觉,淡淡雀斑的女演员都很美。会有很多影迷喜欢这片子,形式确实比较新颖,但就我的观感来说,还是有些太散太空了,又150分钟这么长,让人犯困。今年平遥评分最高的华语片和外语片,看到结尾发现,表达的都是对阿根廷队的爱,啊哈哈。孩子们都渴望拥有队服,永安镇编剧有好几件~仰望天空的导演肯定也是个好玩的人吧,平遥片头VCR都是导演出镜打招呼,这位导演拍个空椅子,说有时候人会突然消失,哈哈哈是个社恐吧!3.5

4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啊来自默片时代魔法电影,写给库塔伊西的情书,一个连狗狗也热爱足球和电影的城市,有解开所有恶毒诅咒的解药。

47分钟前
  • 江声走
  • 推荐

连狗都可以爽约去另一家酒吧看世界杯,世间没有什么遇见是理所当然。关于邂逅、关于足球、关于电影的散文诗,导演是真的很爱很爱梅西...

5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71st Berlianle# 主竞赛-费比西。9分,因为真的很讨喜还是打五星吧。被诅咒的恋人,要靠电影拯救;世界杯的那个夏天,狗狗们也会看球,而在电影里,拥有梅西的阿根廷队3-1获得了冠军。这部电影非常之“可爱”,完全可以翻成“库塔伊西童话”这样的片名,因为片子的剧情和叙事旁白都很像童话。导演延续了前作中的“有声默片”手法,不少完全是使用默片技巧的段落,能看出一部分视觉来源是布列松,影片气质也让人想起伊奥塞利阿尼。这个故事有些辛波斯卡《一见钟情》的意思,也会想到《向左走向右走》。不过政治层面的东西藏得比较深了……

56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D+/ 爱情从相遇中开始,还是经过无数的中介、从被第三只眼“看到”开始?一种经坦诚裁剪的、如透明迷宫般的叙述,但还是觉得一个半小时就看到尽头了。不明白的还是,指认关于“日常生活”和“灾难”之间的断裂有何意义?创作者对这个问题是完全无力的,不知道提出来干嘛……但我们又显然不会对《花样年华》的结尾提出这样的疑问。因为王家卫不会把“日常生活”当做一个彻底真实的平面,他只会假意浸入其中,然后通过虚构到真实的突转,揭示出其瓦解的、摇摇欲坠的命运。

58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好的部分都在局部,但又过分沉溺于局部,对空间的有力塑造或是对细节的准确捕捉,都在漫长的演绎中消失殆尽了。旁白的一再介入,一方面剥夺了人物自我言说的权利,另一方面极大地破坏了情境的宁静,聒噪地把我挡在故事的流动之外。#MIFF2021#

1小时前
  • 晚不安
  • 较差

太任性了,以至于最后导演也不知道自自己怎么去解抛出的谜面。但艺术和趣味的直觉是让观众都看到感到甚至参与到的。阿根廷球迷身份和90意大利之夏记忆,还让他记忆的家乡库塔伊西,有了人狗共享的城市足球地理,和一届只存在于此片并献给梅西点世界杯。这甚至是奥塔·艾索里亚尼《四月》的无敌增强版。

1小时前
  • seamouse
  • 力荐

默片与城市风情画降临到了新大陆,好奇地看着,如蒲公英般飘落到土地上,像小野狗一般撕碎整个空间——“诅咒”不就在于两主角几次偶遇时,镜头从未给到脸吗?当我们以为这只是虚构的魔法,直到第二天醒来,我们方知这一切仅仅只是走进一个城市的无限个入口中的一个。

1小时前
  • TWY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