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的鸟

记录片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2001

主演:雅克·贝汉

导演:雅克·贝汉,雅克·克鲁奥德,米歇尔·德巴

 剧照

迁徙的鸟 剧照 NO.1迁徙的鸟 剧照 NO.2迁徙的鸟 剧照 NO.3迁徙的鸟 剧照 NO.4迁徙的鸟 剧照 NO.5迁徙的鸟 剧照 NO.6迁徙的鸟 剧照 NO.13迁徙的鸟 剧照 NO.14迁徙的鸟 剧照 NO.15迁徙的鸟 剧照 NO.16迁徙的鸟 剧照 NO.17迁徙的鸟 剧照 NO.18迁徙的鸟 剧照 NO.19迁徙的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04

详细剧情

当鸟儿用羽翼去实现梦想,翱翔在我们永远无法凭借自身企及的天空,人类又该赋予他们怎样的赞叹呢?   “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雅克·贝汉以这样一句话带我们踏上了鸟与梦飞行之旅。毫无疑问,[迁徙的鸟]直接界定了世界顶级纪录片“获取真实”的标准——前后共600多人参与拍摄,历时3年多、耗资4000多万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录胶片长达460多公里。这部动用了17个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个科学考察队的电影甫一出世,就引起轰动。短短三个星期内就有250多万法国人为它走进影院,飞越1200公里的大天鹅对生命的坚持,在漫天风沙中追寻出路的沙丘鹤、在冰天雪地下与海鸦对抗到底的企鹅……尽管当中也有失败气馁,也有悬崖边的木头木脑,也有来自人类贪欲的窥视。   除了简单的说明,整部影片不再有言语。本片的主角是憨态可掬,形态各异的鸟。他...

 长篇影评

 1 ) 自然与生命之美的佳作

自然永远都是光影最美的基色,而那展翅翱翔于天际的鸟在残酷的自然与人类的双重夹击下更令人见证着生命的伟大,《迁徙的鸟》是一部带有自然与生命之美的佳作,它的每一帧仿若都是一张绝美的画卷,没有一丝一毫的浪费,而于此中电影仿若真的将观众带入了鸟的世界,洞悉着鸟们的情感和思想,那优雅的抒情,虽然或许会令人觉得有着人工的雕琢,但其所酝酿关乎承诺的感动,至少令我为之深深的动容。

 2 ) 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

《迁徙的鸟》是由著名法国大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一部非常出色、评价极高的自然纪录片。它直接界定了世界顶级纪录片获取真实的标准前后共600多人参与拍摄,历时3年多、耗资4000多万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录胶片长达460多公里。丹顶鹤的优雅,鹦鹉的聪慧,大雁的忍耐,天鹅的缱绻,企鹅的母子情深,白隼古怪的黑孩子,还有那红眼睛水鸟扇着短翅膀在水上奔跑的滑稽都在这部片子里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印象深刻。

该片采用了超科技空中拍摄系统摄制,全程追纵候鸟南迁北徙的壮举,带领观众体验候鸟迁居的艰辛过程,同时也捕捉各式各样候鸟的奇趣生态,既益智又生动。摄制组在镜头下孵蛋,使得刚出生的鸟儿不畏惧镜头,待到他们迁徙时,就会和摄像机一起翱翔,使得拍摄更加真实自然。

导演在时间、空间和故事结构上都做了巧妙的构思和编排,在成千上万种候鸟中选取一隅,围绕为完成归来的承诺,迁徙是一场生命搏斗的主题从危机故事和承诺的故事两个方面讲述了候鸟在时空编织的经纬中迁徙所遭遇的种种。

这部纪录片的音乐唱片还获得了奥斯卡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提名、法国电影凯萨奖最佳剪辑、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开篇是澳洲音乐鬼才NickCave贡献的一首温暖而略带感伤的情歌,混入鸟群展翅的声音,导演请音像师用迷你麦克风和便携式集音器专门录制不同鸟类的飞行声音做底本制作了片中的音乐,未加修饰却与钢琴之声浑然一体。还有由艺术摇滚大师RobertWyatt带来的大气而凝重的大地的主人,其后的器乐作品中,时而以北欧民歌清亮悠远的气质加深候鸟们归来的优雅意象,时而以紧张的管弦乐合奏描绘迷途于工业污染烟雾中的候鸟们,进而用福音合唱赞颂鸟类飞越海洋荒漠,森林河流,冰川山谷的壮丽景象。

 3 ) 超强的电影

第一次看完没有字幕的电影(外篇)
第一次看完鸟类为主人公的电影
第一次……
电影的画面 美的无法挑剔
电影的音乐 我更是推崇
电影的故事 简单而感人
看到老妇人喂食 我感动的掉下了眼泪
看到猎人猎杀大雁 我气愤
不知不觉 就看完了没有人物的电影
强烈推荐的电影

 4 ) 出现的鸟和出场时刻

春季(向北方迁徙):

出场时刻:01:16 首先出场的是欧亚鸲(Erithacus rubecula),英文名European Robin。因其唱歌婉转多样,被欧洲人称为“知更鸟”,片中见其捕捉虫子,喂养雏鸟。欧亚鸲也迁徙,冬季在非洲北部沿海越冬,春季北迁欧洲并且繁殖。 出场时刻:02:33 这个画面出现的是大杜鹃(Cuculus canorus )的幼鸟,英文名Common Cuckoo。杜鹃就是我们说的“布谷鸟”,自己不筑巢,将卵寄生在其他鸟的巢中,这个巢应该是一种苇莺的巢。杜鹃首先孵化出来,将寄主的蛋“推”出巢,这样寄主只能喂养它一只,巢寄生也是自然界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行为。大杜鹃也迁徙,冬季非洲越冬,夏季飞往于欧洲繁殖。 出场时刻:02:53 这个画面是灰雁(Anser anser),英文名Greylag Goose。这也是本片主角之一,最常见的一种“大雁”,影片开头有一只灰雁被一个男孩解救。从欧洲南部出发飞往从瑞典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飞行1800英里。 出场时刻:03:02 普通翠鸟(Alcedo atthis),英文名Common Kingfisher。这张大嘴天生就是用来抓鱼的。印象最深的是小学课本中的描述:披着浅绿色的外衣,小巧玲珑,又尖又长的嘴,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它的窝很特别,土洞。 在国内是留鸟,在欧洲迁徙。冬季位于北非沿海,夏季于欧洲地区繁殖。 出场时刻:03:14 家燕(Hirundo rustica),英文名Barn Swallow。小学课本“燕子飞回来了”,春天到了,小燕子跟着妈妈从南方飞回来了。画面是家燕的雏鸟,亲鸟一闪而过。冬季在非洲中南部,亚洲南部越冬,春天北迁至欧亚大部分地区。 出场时刻:06:47 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英文名 Mallard。片中与灰雁群一起飞行,这只为雄鸟。绿头鸭部分地区为留鸟,一年四季都在同一片区域,但在很多地区是迁徙的鸟,非洲和亚洲南部越冬,夏季位于欧洲和亚洲北部地区繁殖。 出场时刻:07:52 灰鹤(Grus grus),英文名Common Crane。世界上15种鹤中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鹤。片中主角,片中越冬地为西班牙,春季北迁至欧洲,俄罗斯广泛的北方针叶林,迁徙距离为2500 英里。片中迁徙过程中停歇在一片湿地捕食青蛙。 出场时刻:09:12 白鹳(Ciconia ciconia),英文名 White Stork。大型涉禽,片中主角之一。冬季位于非洲中部和南部,春季飞越撒哈拉沙漠,去往欧洲南部繁殖,迁徙距离3100英里。近些年研究发现,由于欧洲大量的垃圾场,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很多白鹳已经不进行迁徙,人类活动或多或少改变着鸟类的习性。白鹳没有鸣肌,不会鸣叫,只能通过敲击喙部来发出声音。 出场时刻:10:49 白颊黑雁(Branta leucopsis),英文名Barnacle Goose。片中主角之一,春季从欧洲西部飞往格陵兰岛,迁徙距离1500英里。白颊黑雁为了安全,把巢筑在悬崖峭壁上,其雏鸟刚出生就面临“跳崖”的考验,没有摔死的才能继续生存。 出场时刻:13:00 大天鹅(Cygnus Cygnus ),英文 名Whooper Swan。片中主角之一,分布于欧洲西部南部,飞往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迁徙距离1800 英里。我国东部沿海冬季也经常可见,今年3月初,有30余只大天鹅经过北京颐和园昆明湖。 出场时刻:13:38 黑头白鹮(Threskiornis melanocephalus),英文名Black-headed Ibis。出现在一个牛车草垛上,一闪而过。亚洲南部的种群冬季主要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春季北迁至印度西北和东北,我国虽然曾经分布广泛,但是近些年罕见,冬季东部沿海偶见,夏季繁殖于黑龙江。 出场时刻:15:12 斑头雁(Anser indicus),英文名 Bar-headed Goose。片中主角之一,也是笔者最为震撼的迁徙鸟类,冬季位于印度,孟加拉,春季北迁至中亚草原,迁徙距离为1500英里,途中飞跃喜马拉雅山脉。 出场时刻:18:16 这张图片介绍的不是左边的大天鹅,而是右下角出现的小嘴乌鸦(Corvus corone),英文名Carrion Crow。雀形目鸦科,鸟类中智商最高的一个类群,经常偷别的鸟的蛋,而且挑衅猛禽。不迁徙,基本为留鸟。 出场时刻:19:11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英文名Red-crowned Crane。世界上15种鹤类最为优雅,漂亮的鹤只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仙鹤”,全球数量还在持续下降,可能不足2000只。片中主角之一,我国东部长江流域和沿海区域越冬,春季北迁至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南的西伯利亚针叶林,迁徙距离600英里。 出场时刻:20:00 这张展示不是背后的丹顶鹤,而是前面这四只雪地上奔跑的岩鸽(Columba rupestris),英文名Hill Pigeon。一种鸽子,和“家鸽”很像,性情比较温顺。分布于亚洲中北部大部分地区,不迁徙。 出场时刻:20:24 白头海雕(Haliaeetus leucocephalus),英文名 Bald Eagle。美国国鸟,曾经一度因为农药过度使用,导致其卵壳太薄不能孵化,数量急剧下降,后美国政府启动物种的野化放归的方式让白头海雕数量得以恢复,现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看见。片中介绍,白头海雕冬季位于西部地区,迁徙至阿拉斯加,迁徙距离1800英里。 出场时刻:21:31 加拿大雁(Branta canadensis),英文名 Canada Goose。在美国分布极其广泛的雁,美国很多地方都是留鸟,这鸟战斗力很强。片中主角之一,迁徙的种群从墨西哥湾北迁往北极圈,迁徙距离为2000 英里。片中迁徙过程经过美国西部干旱地区,在一卡车下喝水。 出场时刻:23:34 雪雁(Anser caerulescens),英文名Snow Goose。美国春秋迁徙季节常见的大雁之一,片中主角,从墨西哥湾飞到北极圈附近,迁徙距离2500英里。 出场时刻:25:48 西方鸊鷉(Aechmophorus occidentalis) ,英文名Western Grebe。分布于北美洲西部地区,冬季位于美国西南和墨西哥西北部,春天迁往美国中西部和加拿大西南。䴙䴘和鸭子不同,嘴巴尖的,吃鱼,而且“轻功”很厉害,经常在水上玩“水上飘”。 出场时刻:27:30 沙丘鹤(Grus canadensis),英文名 Sandhill Crane。15种鹤类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国内也有零星记录。片中可以看到黑压压一片,数量众多。从美国中部平原飞往北极圈地区,迁徙距离2000英里。 出场时刻:27:37 黄头黑鹂(Xanthocephalus xanthocephalus),英文名 Yellow-headed Blackbird。北美洲分布广泛,冬季位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春季集群北迁美国中西部大部分地区。求偶季节会站于树枝头发出响亮鸣叫。 出场时刻:27:46 红翅黑鹂(Agelaius phoeniceus),英文名 Red-winged Blackbird。北美鸟类,大部分美国地区为留鸟,繁殖季节喜欢在湿地边上的蒲苇上鸣叫。迁徙种群,冬季位于美国西南,北迁至加拿大和美国北部。 夏季(繁殖季) 片中除了两种鸡形目鸟类,其他繁殖鸟都位于北极圈附近,北极圈附近夏季食物充足,天敌较少,大部分迁徙的鸟类都前往这个地区繁育后代。 出场时刻:28:13 珠颈斑鹑(Callipepla californica),英文名California Quail。鸡形目齿鹑科鸟类,分布于美国西部和加拿大西南,留鸟。巢位于草丛中,片中巢被割草机摧毁。 出场时刻:29:56 艾草松鸡(Centrocercus urophasianus),也有叫艾草榛鸡,英文 名Sage Grouse。鸡形目松鸡科,分布于美国西北部草原,留鸟。繁殖季节,雄性的艾草松鸡会在一片求偶场追求雌性。 出场时刻:33:34 北极燕鸥(Sterna paradisaea ),英文名Arctic Tern。迁徙距离最长的鸟类,在南北极往返迁徙,迁徙距离为12500英里,夏季在北极繁殖。燕鸥类也是鸟类中寿命非常长的,而且单配制,一对“夫妻”经常白头偕老,恩爱一辈子。 出场时刻:34:44 雪鸮(Nyctea scandiaca),英文名 Snowy Owl。一种猫头鹰,栖息于冻土和苔原地带,捕捉鼠类、鸟类和昆虫,冬季分布于广泛的亚欧大陆北部,加拿大,春季迁徙至北极圈地区繁殖。 出场时刻:36:32 雪鸮幼鸟。 出场时刻:35:32 普通潜鸟(Gavia immer),英文名 Common Loon。一种海鸟,冬季分布于美国东西部以及欧洲沿海,夏季繁殖于加拿大北部和北极圈附近。 出场时刻:36:37 长尾贼鸥(Stercorarius longicaudus),英文名Long-tailed Jaeger。海鸟,全世界广泛分布,夏季位于北极圈附近繁殖,肉食性,偶尔偷窃其他鸟的幼鸟,片中袭击雪雁幼鸟。 出场时刻:37:00 大贼鸥(Catharacta skua), 英文名Great Skua。大型海鸟,经常盗食各种海鸟的卵和幼鸟、甚至成鸟,故称“贼鸥”,片中在海面上袭击北极海鹦。 出场时刻:37:48 北极海鹦 (Fratercula arctica),英文名 Puffin。海鸟,繁殖于北极圈附近,巢穴多在沿海岛屿的悬崖峭壁上的石缝沟中或洞穴里,喜欢集群活动,嘴巴可以衔很多鱼。 出场时刻:38:03 三趾鸥(Rissa tridactyla),英文名 Black-legged Kittiwake。海鸟,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北极海洋岸边和岛屿上,其他季节位于海洋上。在国内为冬候鸟,笔者2016年冬季于陕西洋县收获一次三趾鸥记录。 出场时刻: 38:35 普通海鸦(Uria aalge),英文名 Common Murre。海鸟,大群营巢于悬崖繁殖,北半球分布广泛,基本在海洋生活。片中,雏鸟在出生几周之后在父母驱使下,跃入海中,开始生存之旅。 出场时刻:39:41 北鲣(jian)鸟(Morus bassanus),英文名 Northern Gannet。海鸟,信天翁的一种,分布于美洲东部和欧洲西部沿海,北极圈繁殖,鲣鸟对“爱情”也是非常忠贞,求偶行为及其优雅,求偶成功之后,就“相定终生”了。 秋季(往南方迁徙) 出场时刻:41:58 蛎鹬(Haematopus ostralegus ),英文名 Eurasian Oystercatcher。鸻鹬类,繁殖于欧洲东北,亚洲中部和中国东北等地,秋季沿着海洋线迁徙,越冬于位于亚洲非洲海洋线附近。 出场时刻:52:00 红胸黑雁(Branta ruficollis ),英文名 Red-breasted Goose。繁殖在欧亚大陆北部的北极冻原地带,秋季南迁,飞往东欧,黑海附近等。

出场时刻:57:12 紫翅椋鸟(Sturnus vulgaris),英文名 Common Starling。雀形目椋鸟科,经常极大群活动。欧洲很多地区为留鸟,繁殖于欧洲北部和亚洲西北,越冬于非洲北部和亚洲中部。在全世界很多地区为入侵鸟类,比如美洲地区,美国政府规定,如果抓住这个鸟,就不能再放回野外。  出场时刻:1:05:06 黑浮鸥(Chlidonias niger),英文名 Black Tern。一种鸥类,繁殖于北美洲和欧洲,以及俄罗斯中部,冬季南迁至中美洲,非洲南部和西部。片中由于翅膀受伤,被螃蟹追赶,捕食。  出场时刻:1:05:41 白鹈鹕(Pelecanus onocrotalus),英文名Great White Pelican。繁殖于亚洲中部和南部等地,繁殖期经常每天会飞行到100 km之外地区觅食,捕食鱼类。冬季迁往非洲大部分地区。  出场时刻:1:07:04 鹈鹕后面树上停歇的为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英文名Great Cormorant。非洲的这个亚种也叫白胸鸬鹚。捕鱼能力很强,主要分布于非洲中南部。  出场时刻:01:07::28 黑鹭(Egretta ardesiaca),英文名 Black Heron。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湿地,喜在非洲为留鸟。捕鱼时候翅膀张开,形成伞状,把头蒙进伞中,很有趣。  出场时刻:01:07:50 按照从左到右: 白翅黄池鹭(Ardeola ralloides), 英文名Squacco Heron。繁殖于亚洲中西部,欧洲东部,秋季南迁至非洲中西部,东部分布种群为留鸟,在湿地边上“守株待兔”,等候猎物。 黑胸距翅麦鸡(Vanellus spinosus),英文名Spur-winged Lapwing。非洲大部分地区为留鸟,少数种群繁殖于里海附近,非洲越冬,它应该不会等候猎物,很快就离开了。 大白鹭(Egretta alba),英文名Great Egret。全世界广泛分布,鹭科鸟类,喜欢吃鱼,在非洲为留鸟,和白翅黄池鹭一起等候猎物。  出场时刻:01:07:54 红蛇鹈(Anhinga rufa),英文名 African Darter。鹈形目、蛇鹈科,和鹈鹕接近。非洲广泛分布,脖子像蛇一样又细又长,河中捕食鱼类。 红蛇鹈旁边还有一个小鸟,看见没有,黄鹡鸰(Motacilla flava),英文名Yellow Wagtail。雀形目鹡鸰科,喜欢水边抓虫子,尾巴经常一摇一摇,甚是可爱。  出场时刻:01:08:18 长脚雉鸻(Actophilornis africanus) ,也叫非洲雉鸻,英文名African Jacana。一种生活于湿地里的水鸟,脚趾巨大,容易在水面睡莲上行走,捕捉水生昆虫。 出场时刻:01:09:02 白脸树鸭(Dendrocygna viduata),英文名 White-faced Whistling Duck。广泛分布于欧洲地区,留鸟,栖息于河流水库等湿地,以植物种子及嫩茎叶为主食。 出场时刻:01:09:11 白脸树鸭前面蹲着睡觉的5只,白眉鸭(Anas querquedula) 英文名Garganey。全世界广泛分布,繁殖于欧洲和亚洲北部,部分种群越冬非洲。 出场时刻:01:12:59 小金刚鹦鹉(Ara chloroptera),英文名 Red-and-Green Macaw。留鸟,分布于南美洲热带雨林,红、黄蓝色羽毛艳丽,大型鹦鹉,体长可以达到90 cm,吃果实、花朵和种子。 出场时刻:01:12:52 金刚鹦鹉(Ara macao) ,英文名 Scarlet Macaw。留鸟,分布于南美洲热带雨林,大型鹦鹉,红、黄蓝色羽毛艳丽,体长可以达到80-90 cm,吃果实、花朵和种子。 出场时刻:01:13:09 紫蓝金刚鹦鹉(Anodorhynchus hyacinthus), 英文名Hyacinth Macaw。分布于非洲热带雨林,体型巨大,可以达到1 m,全身蓝色,由于盗猎猖獗,现在数量稀少,分布区非常狭小,喜欢吃棕榈果实。影片中从笼子成功逃脱。 出场时刻:01:13:53 照片中右上角那只,蓝翅金刚鹦鹉(Propyrrhura maracana),英文名Blue-winged Macaw。分布于南美热带雨林,身体绿色,脸部白色,由于栖息地破坏和盗猎,也是濒危物种。 出场时刻:01:14:07 图片下方为红嘴巨嘴鸟(Ramphastos tucanus),英文 名Red-billed Toucan。分布于南美洲,嘴巴巨大,杂食性,吃果实,种子,偶尔肉食,也是濒危物种。 冬季(南极圈附近) 出场时刻:01:15:20 黑眉信天翁(Diomedea melanophris), 英文名Black-browed Albatross。一种信天翁,广泛分布于南极圈附近,集群在岛上繁殖。 出场时刻:01:17:22 凤头黄眉企鹅(Eudyptes chrysocome),英文名Rockhopper Penguin。体型较小,50-60 cm,有一个它们拥有着“鸡冠头”,分布于南美洲,非洲南部和南极地区岛屿,数量较为丰富的企鹅,位于南极圈附近岛屿的峭壁上繁殖。 出场时刻:01:18:21 王企鹅(Aptenodytes patagonicus),英文名 King Penguin。和帝企鹅是两种不同的企鹅,体型较大,体长可以达到1 m,分布于南美洲,非洲南部和澳洲南部,迁徙到南极洲附近群岛集群繁殖。 出场时刻:01:19:26 在王企鹅中间右边那个黑色的家伙,巨鹱(hu)(Macronectes giganteus),英文名 Giant Petrel。体型巨大,经常捕杀小企鹅,南极圈附近繁殖。 出场时刻:01:20:06 画面左边和右边除了王企鹅和巨鹱之外白色的鸟,白鞘嘴鸥(Chionis alba),英文名Snowy Sheathbill。分布于南极洲附近的鸟类,食小型鱼类、也经常偷取别的鸟(如巨鹱)的食物碎屑,“机会主义者”。 出场时刻:01:22:03 不是前面的王企鹅,而是王企鹅后面飞过的大鸟,斑胁草雁(Chloephaga picta), 英文名 Upland Goose。分布于南美洲以及南极周边群岛上的雁,草地上吃水生植物。 看不清,啊哈,那就来张近照。 图片来源百度。 影片结束,别忙,大家可以看看片尾还有一些精彩的鸟类。 出场时刻:01:25:49 安第斯兀鹫(Vultur gryphus),也有叫安第斯神鹫,英文名Andean Condor。分布于南美洲以及南极圈附近的大型兀鹫,和西藏藏民天葬的鸟是一个类群,喜欢吃腐肉,也是南极圈附近有名的“清道夫”。 出场时刻:01:26:48 拟戴胜百灵(Alaemon alaudipes),英文名Hoopoe Lark。分布于非洲北部和亚洲西南部,栖息于热带沙漠和草原灌丛地带的一种百灵鸟。 出场时刻:01:26:54 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英文名White Spoonbill。大型涉禽,繁殖于亚洲大陆中部,在非洲,印度和中国华北,东南越冬。喜欢沼泽地,河滩,嘴长而直,上下扁平,在水下用喙部“滤食”。 出场时刻:01:27:36 欧绒鸭(Somateria mollissima),英文名Common Eider。一种迁徙的海鸭,繁殖于北美和欧洲北部海洋线,冬季稍微南迁,也是沿着海洋线分布。

 5 ) 浪漫的“动物世界”

    评价这部片子成就之大,名望之高,声光之美的文章很多。想来大家不难找到,我也不多嘴了。在这里我还是想罗嗦两句,推荐所有的朋友都去看看这部片子。
    到底是法国人,拍“动物世界”都能拍的这么浪漫^_^制作班底的技术无疑是精湛的,不过仅仅有精湛的技术是拍不出这种片子的。也许,这需要他们骨子里的那种浪漫劲吧。好的作品是有灵魂的,蜡像再美也只是蜡像而已。说到这里,顺便鄙视一下那些空洞无物的“大片”。
    这部片子,我从网上下过两个版本,刻录过三次,买过一张DVD。这可是迄今为止唯一受到过这种待遇的片子。我把这部片子介绍给我身边所有可能喜欢这部片子的人,可惜应者寥寥,倒是网上的朋友反应好些。
    这是一部很浪漫的片子,不适合年纪大和势利的人看。如果你还善良,纯真,富于爱心,向往美好,或是还有梦想......那你可一定要去看看这部片子。即使你只是闲着无聊,想找点感官刺激,她也不会让你失望的。

 6 ) 太美了!

    看过2篇,用Emule下的,画面很清晰。
    看第一遍时,电脑声卡出了问题,即使是默片,我也完完整整地看完了。
    看第二遍,能听到声音了。感觉几近完美。
    可以肯定,每一幅截图都可以参加摄影大赛。





 

 短评

1.仅仅只从配乐都能看出导演的用心,更何况那些真实拍摄的每一个镜头。2.一次回归,便是一个承诺的实现,影片细心的表达。3.纪录片中的文艺片。4.我渴望成为一只可以自由翱翔的飞鸟,只是我是否会忘记那沿途美丽的风景?

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对不起.我又哭了.当鸟飞过大地的时候,配上那音乐..

10分钟前
  • 寂地
  • 推荐

应当感谢人类,这种心胸狭窄历史短暂而丑陋的暴发户物种,还没有在他们那些“神圣的领空”上也拉起铁丝网,尿上国旗。而陆地上那些没有翅膀的生物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万里长城永不倒”,还好我是只飞鸟。

15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力荐

比起之后的那部海洋来说,内容有点单调了,毕竟鸟类的种类没有海洋生态丰富,在旁白上相当克制,如果能有些故事性可能会好看一点

17分钟前
  • 菠萝
  • 还行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影片里每一个镜头都令人心旷神怡,对于生活在都市我看到这部电影如同置身梦境。。从没这样仔细的观察过鸟类的飞行,是如此的美丽轻盈。对于大自然的壮阔,对于生命的神奇,通过迁徙的鸟可见一斑。。。

20分钟前
  • bay135
  • 力荐

迁徙的鸟,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在它们身上得到奇妙诠释。可恶的是,某些人类不安好心的介入,破坏了这些可爱的生命缔造的平衡,让这场美好的旅程有了难以忘怀的污点!

2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历时四年,跨越七大洲40多个国家,消耗460公里胶片,动用450多人,其中包括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科学考察队。这一切都是为了捕捉鸟在无尽长空翱翔时的千姿百态。能把一部科教性质的影片拍得如此完美,如同一首优雅的抒情诗,一支美和力的芭蕾作品,堪称奇迹。

29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导演,可不可以给我安排个角色在里面?”“你演个鸟。”

34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動物比人類更能讓我感到生命的真實和感動。嘿,鳥兒們。

35分钟前
  • 还行

看到一只红雁陷到油泥里被同伴抛弃的时候 心痛了一下

39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在大城市里呆久了只偶尔会看见天空盘旋的南飞的候鸟。回想起以前小时候在乡下人家房梁上捅鸟窝的情景,掉下来8只小麻雀(因为小时候大人说捅麻雀会长雀斑,我不信就去捅了)然后大鸟飞回来了,好几只在场院屋檐外面冲着我叫,我用竹竿把小鸟顶到屋檐上面,希望大鸟能把他带走,但最后那些大鸟飞走了

44分钟前
  • ZHANGWANHE
  • 力荐

震撼 完美的记录片!极少旁白 意味深远 原声生动 配乐很好!镜头和拍摄手法 就不说有多震撼了。。。其实 得6*的关键在于 导演把一部“动物世界” 活生生拍成了艺术品 拍成了一部出色的默片电影。。。

47分钟前
  • 周鱼
  • 力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这部纪录片堪称伟大。从未从如此近的角度观察鸟的飞行!摄制团队背后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在大银幕上震撼的画面里,在悠扬的旋律和空灵的歌声中,看到了鸟的迁徙跋涉成千上万英里,看到弱肉强食的残酷自然规律,看到人类对生态禽类的破坏和干扰,看到一曲生命的礼赞!

49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to be by your side

53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据说拍摄鸟儿迁徙的飞行器只能坐两个人,除了飞行员,导演没办法,就只能让摄影师上去了,拍完之后回来,大家团团将摄影师围住,问他那是什么样的感觉?摄影师只是哭,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55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力荐

我若是鸟,宁愿死在自然界,死在自己的命数里。不叫人类中止自己的命运,不叫双足深埋污染废区无法起飞。宁愿喂老鹰、遭雪埋、在冲不破的浓雾里迷失坠地。

59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推荐

属于最顶级的自然类纪录片。拍摄难度极高,制作精良,解说辅助展示而非说明。| 陷入油泥中为同伴抛弃的红雁,被猎人打断的迁徙,遭螃蟹围歼的折翼鸟,从北极飞至南极的北极燕,成功破笼而出的蓝金刚鹦鹉。PS:不建议下CiNEFiLE组压制版,英语解说口音过重,不如听雅克·贝汉的法语解说。(9.5/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最美的飞翔。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镜头化身为鸟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极品老帅哥,当今记录片也只能看他的了

1小时前
  • 眼角的花朵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