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铎王朝第一季

欧美剧爱尔兰,加拿大,美国2007

主演:乔纳森·莱斯·梅耶斯,山姆·尼尔,杰瑞米·诺森,娜塔莉·多默尔,安娜·布雷维斯特

导演:克莱恩·唐纳利,布莱恩·柯克

 剧照

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2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3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4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5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6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3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4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5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6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7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8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9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7 08:40

详细剧情

16世纪中叶,英国驻法国大使遭到暗杀,而且死者正是年轻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Jonathan Rhys Meyers 饰)的叔叔。这让国王极为愤怒,立刻召集大臣,准备兵发法兰西。不过,红衣主教沃尔金(山姆?尼尔 Sam Neill 饰)权衡各方利益,并不赞成英法交战。因此,他想方设法,让英王、法王通过协商解决了此事。由于王后凯瑟琳只为亨利八世生下了一个女儿,这让她逐渐失宠。亨利八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并在宫廷之内寻欢作乐。不过,真正令亨利八世动心的却是一名叫安?博林(娜塔莉?多默尔 Natalie Dormer 饰)的女侍官,后者美艳动人,丰满妖娆,使得他几近疯狂。为了能够明媒正娶,亨利八世跟主教沃尔金密谋,要与王后离婚,此举顿时牵涉到外交、宗教等多方利益。期间,热死病蔓延,引起全国恐慌,一场宫廷震荡也随之而来……

 长篇影评

 1 ) 当青春版《都铎王朝》遭遇演技派

(芷宁写于2007年8月27日)
    如果16世纪的英国有八卦杂志或网络,那么亨利八世一定每每荣登封面或首页,现今的事端女王希尔顿家的败家放荡女帕丽斯比之亨利八世,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亨利八世那惊世骇俗又疯狂刺激的一生,向来是现代娱乐介质争相描绘的对象——那是一段被丑闻折腾地最为频繁且厉害的英国历史。仅以《亨利八世》命名的影片就一箩筐,另外在讲述他女儿伊丽莎白一世的影视作品中,他也是必提之人。
    关于亨利八世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知道他先后娶了六个老婆,两个被他砍了头,两个被他休了,一个生孩子死掉了,另一个也就是最后一位,因亨利死在她之前,这位才女得以安享天年,成为再嫁型王后。人们也都知道,亨利八世为了娶新老婆,而引发了堪称历史上影响最大、长达八年的休后离婚案,更由此引发了英格兰的宗教改革,也是之后一系列新旧宗教之间血腥争峰的始端,如玛丽一世统治期的“血腥玛丽”。
    Showtime有线台的历史剧《都铎王朝》第一季,从都铎王朝第二位统治者亨利八世统治中期开始讲述,内容涉及宫廷中常见的权势、政治斗争和宫闱混乱,不过,这次关于亨利八世传奇的再现有一些不同以往,首先,该剧集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服饰和装饰的华丽绚烂,如亨利的高领皮革装、安妮·博林的漂亮配饰等等。再者,最重要的变化是,所选演员皆是青春靓丽型,看过亨利八世画像的人都知道他是个胖家伙,个子不高,且小腿发达,即便年轻时也肥嘟嘟的,而这次由帅哥乔纳森·莱斯·迈勒斯饰演的亨利八世,不仅长相英俊,而且身材健美,这位曾得过金球奖的爱尔兰演员演绎了巨蟹男亨利八世的多面性,争强好胜、多情滥情且多才多艺(都铎一族是英国历史上最具有才华的皇室,尤其在语言和音乐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迈勒斯表现出了亨利八世那敏感而神经质的一面。
    有场较有趣的“亨利溺水”戏,似乎是为了激发亨利对生活的“自察”,身为国王却没儿子——貌似被诅咒了的命运。当亨利和随从们路过一处沼泽时,众人提出绕道,亨利却逞强:这难不倒英国王国。他撑起一根木杆,欲跃过去,不料却大头朝下栽了进去,等他被拽出来之后,就真如脑子进水了般,开始惶恐起自己无子的命运,质疑和大他六岁的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的婚姻是否合法(凯瑟琳原为其嫂),并且开始怕死,怕的要命。在英国发生大范围瘟疫的那场戏中,亨利的畏死再现的颇具特色。
    青春靓丽的演员整容和精美奢华的服饰场景,都不是本人看该剧的理由,对我而言,《都铎王朝》第一季的看点是由山姆·尼尔扮演的沃尔西大主教,当最后一集里沃尔西自杀时,不由得想到以后的第二季还会不会吸引我看。
    山姆·尼尔,这位活多久就能演多久的澳洲演员,参演过诸多著名影片如《死寂》、《侏罗纪公园》、《钢琴课》等,不久前的《不可抗拒》也让人们再次领略了他出众的演技。在《都铎王朝》中,老戏骨散发出了极佳的演艺水平,将这个被固化了的人物演绎出了新内容:沃尔西会做人,将好胜的亨利从英法开战的边缘拉了回来,还把缔结和平条约的功劳恭让,“陛下,您将作为新世界的构建者而铭记于史册”;他工作勤奋,在他被谗言击中离开后,亨利指着内阁们怒吼:“你们谁都比不上沃尔西,我现在才知道他做了多少工作……”;他嗅觉敏锐,能向时而动,总能猜对亨利的心思,只可惜,察觉到亨利想娶安妮·博林的他,费劲口舌用尽办法也不能使教皇特使否认凯瑟琳与亨利的婚姻(罗马皇帝查理五世是王后凯瑟琳的亲外甥,教皇开罪不起),这便是他的“滑铁卢”;因太了解亨利的秉性,他预见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如果不同意他离婚,那我们的宗教将无法在这个国家立足。”有一场戏,当亨利对沃尔西表示不满时,向来为了满足亨利的欲求而心力交瘁的沃尔西侧过身子手捂住脸,难过地叹息流泪,仅仅这么一个举动,山姆·尼尔已将沃尔西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刻画了出来。
    当然,沃尔西也是贪婪善玩权术的,他借机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翻翻手掌就能将亨利的前秘书押往伦敦塔,给关得神经了。当最终走投无路的沃尔西在狱中自杀时,令人不免想起了由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克伦威尔今后的轨迹——当沃尔西需要帮助之时,克伦威尔不仅躲避,而且还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了他致命一击,之后不久便开始了克伦威尔掌控权势的时代,若干年后,在克伦威尔为亨利娶来的第四任妻子克利夫的安妮令亨利反感后,亨利在离婚的同时,找了个理由杀了克伦威尔。不知在砍头的那一瞬间,克伦威尔作何感想。
    而彼时追求安妮·博林的亨利表现得像个疯狂的初恋者,又写情书又送珠宝,后来当他想砍安妮·博林的头时,他解释不了当初为何为了安妮而弃前妻,于是,他居然宣称安妮当年对他下了咒。此一时,彼一时,断头台上的安妮·博林会作何感想。当然,她的结局在该剧集第一季里还没上演。一心想把持朝政的诺福克公爵大概也没料到,他有两个侄女被先后砍了头,这两个可怜的棋子便是安妮·博林和亨利的第五任王后凯瑟琳·霍华德。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2297507_d.html

 2 ) 我最近的新宠——Jonathan Rhys-Meyers

Jonathan Rhys-Meyers——
  他的存在,就是为了蔑视一切规则
  
   1998年,他19岁,出演了Velvet Goldmine(《天鹅绒金矿/紫醉金迷》)中的Brain Slade,这部影片在嘎纳电影节首映“特别艺术成就奖”;
   同年,他被英国的《世界杂志》评为“全世界百名最性感的男人”之一,排名为第34;
   2005年,他出演的4小时迷你剧Elvis Presley(《猫王》)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他被艾美奖提名,赢得金球奖最佳男演员奖和一个金卫星奖;
   同年,他出演著名导演Woody Allen(伍迪•艾伦)的电影Match Point(《赛末点》)的男主角,因此片他获得嘎纳电影节Chopard最佳新人奖。并得到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06年秋,他成为HUGO香水的新代言人;
   07年,SHOWTIME的年度大剧《都铎王朝》(The Tudors)中,他饰演著名的亨利八世。
   Who is he?
   He is Jonathan Rhys-Meyers!
   一定需要注明的是,这个男人连中学都没上完就被赶出了学校,更别说影视表演学校了,但是,他现在却是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新星之一。
  似乎,他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一切规则,都是拿来被破坏的。
  
  危险的光芒
  
   如果没有乔纳森•莱斯-迈耶斯(Jonathan Rhys-Meyers)的脸庞总是以特写的镜头出现,相信对英国近代历史并不熟悉的国内观众对《都铎王朝》(The Tudors)并不会有这么浓厚的兴趣,甚至对这位英国历史上以“杀妻癖”闻名的亨利八世也不会投以太多的关注。毕竟这位满身肥肉的君王远不如英明神武的凯撒、风华绝代的埃及艳后以及那位机关算尽的屋大维在历史上更为闪耀。
   于是,当闻说SHOWTIME在HBO成功推出《ROME》之后,紧接着会隆重上演《The Tudors》时,很多观众都仅仅持观望的态度。SHOWTIME这个一贯以尺度大胆闻名的电视台会怎样将这段绯闻漫天的历史演绎成堪比ROME的巨作?
   但,当预告片推出的时候,一切都不同了——乔纳森•莱斯-迈耶斯(Jonathan Rhys-Meyers)——这位新崛起的爱尔兰帅哥让那段充满血腥的历史霎那间就变得活色生香起来。毕竟,一个帅哥的罗曼史要比一个胖子有吸引力得多。
   当The Tudors的片头曲定音在最后一个音符时,乔纳森•莱斯-迈耶斯穿着中世纪的华服端坐在王位之中。白色衬衣的花领簇拥之上,是他凝视你的双眼:充满了诱惑却又像利剑一般闪耀着危险的光芒;表情冷峻,只是下一秒,会有怎样的癫狂或者激情,这一刻,你无从揣摩。空旷的皇宫里,唯有他和他的王座发出金色的闪耀光芒……
   这是乔纳森•莱斯-迈耶演绎的亨利八世——“一个闪着耀眼光芒但充满危险气息的摇滚明星”——《时代》周刊如此评论。在目前播出的10集里,整部戏都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专场演出,而其他人,即使那位可以把亨利八世迷惑得灵魂出窍的美女安•博林也不过是一个光芒微弱的陪衬。这样说,并不是在指责其他演员的演技,他们都很好,好在不动声色地把乔纳森•莱斯-迈耶簇拥得光彩夺目。
   他一出场就雷霆万钧地准备向法国宣战,因为他的大使在法国被刺杀,而后,在红衣主教沃尔西巧妙地劝说下,接受了与法国的议和,功劳自然归与他的身上;但在议和之前,仅因为在剑术上输给了法国国王,就脾气暴躁地想要撕毁沃尔西千辛万苦才与法国达成的和平协议;紧接着,便笑纳了投怀送抱的美女……回国后,先将与王后的侍女偷情所生下的孩子立为公爵,而后又看上了皇后的另一名侍女——费尽心机想要取代王后的安•博林——然后,故事的主线就展开了:这位亨利八世像一个情窦初开的痴情少年,不顾一切阻挠誓把自己心爱的女人娶回家,为此不惜与教会决裂。
   到目前为止,《都铎王朝》里的亨利八世完全没有一个我们所以为的君王应有的心机、沉稳与手腕,他所有的表现都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凭借着自己的喜好为所欲为,喜怒无常,有着最单纯的爱慕与最直接的残忍。
   好在是乔纳森•莱斯-迈耶出演这个任性的孩子,他的眼里有着让人无法抗拒的纯粹,即使是他在请求自己的王后与他离婚以便他能迎娶其他女人时,他也不会表现出丝毫的内疚、闪烁、逃避与不安,语气坚决而恳切,仿佛在请求母亲赐予他一件他钟爱的玩具般坦然而急迫。当曾经他的亲信主教沃尔西在办理他的离婚案失利时,他青筋暴起、歇斯底里地怒斥,眼里居然包含着失望的泪水,那泪水让主教大人诚惶诚恐地在他面前下跪,仿佛一个让自己心爱的孩子深深失望的父亲一样,被自责的痛苦推向了深渊。
   这个孩子可以让道德的对错磨灭界限,只因为你不忍让他急切凝视的双眼变得黯淡;如果黯淡,下一秒,则是黑暗的残忍滚滚而来,不会有一丝怜惜。
  
  
  灰色天空下,神在唱歌
  
   去年,著名的HUGO香水大张旗鼓地推出了他们新的形象代言人,看广告的时候,我才发现那个人居然就是很多年前一部曾经震撼过我的电影Velvet Goldmine(《天鹅绒金矿/紫醉金迷》)的主演乔纳森(Jonathan Rhys-Meyers)—— 一如既往地性感,只是当年电影里单薄青涩的身形如今变得成熟结实了,虽然,那眼里的闪烁着的脆弱和以前一样令人疼惜;
  还有他那标志性的微微上翘的双唇,永远,你都抗拒不了想要吻上去的冲动。
  
   1998年,出演完Velvet Goldmine(《天鹅绒金矿/紫醉金迷》)的乔纳森(Jonathan Rhys-Meyers),久久沉浸在Brain Slade这个角色中不能自拔。Brain Slade,这个涂着紫色口红、画着蓝色闪耀眼影、穿着高跟鞋的妖艳鬼魅的男人,从伦敦最底层的酒吧混迹成一个空前绝后的摇滚明星,在迷乱与癫狂的幻想中用最华丽的摇滚歌唱着最灰暗的世界。那舞台上的炫目造型,那腰肢扭动的舞步,与张国荣的绝代风姿不相上下。
   这一年,乔纳森才19岁,他用一种近乎于天才的演绎方式再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华丽摇滚(Glam Rock)领军人物Iggy Pop——电影中Brain Slade这个角色的原形,而在此之前,他不仅没有接受过任何表演训练,更是在16岁时就被永远地从学校赶了出来而混迹街头。
   在这部惊世骇俗,甚至可以用险象环生来形容的电影里,乔纳森的表演完全没有任何表演的痕迹存在,每一个眼神、每一次颤抖的双手,每一场舞台上的全情投入的演唱(这部摇滚史上划时代的电影中,很多歌是乔纳森本人亲自演唱的)都是他本人的另一个写照——颠覆一切的叛逆、放浪不羁却又有着最单纯的理想或者说幻想、属于天才的颠狂与绝望……
  
   他的成名是这个日益程序化、规则化的世界里的一个奇迹,一个神话:不遵守任何规则,拒绝一切妄图定型他的好意或者不怀好意,只听从自己内心最隐秘而真诚的渴望。
  
  
  《MOKA视线》第10期:
  http://www.moka.cn/public/magazine/detail/164/1076/index.jsp

 3 ) 迷雾中的那个人----Thomas Cromwell其人

电视剧《都铎王朝》的观众可能在第一季还没有特别关注Cromwell这个人。导演选择了一个反面形象的演员,而编剧也把他塑造成一个善于钻营、趋炎附势的小人。但这个小人却最终成为亨利八世后期的权臣,并以英国新教的奠基人被铭记。

2009年英国的Man Booker小说奖得奖小说《狼宫》(Wolf Hall),正是以Cromwell为主角,并以他的视角来解读亨利八世的这一段历史。史料告诉我们的Cromwell是这么一个人:出身于铁匠之家,从小善于打架斗狠,却又聪颖好学;少年时离家出走,在欧洲多国流浪,当过雇佣军,跟着纺织品商贩学做生意,对银行业务(与当时商品贸易息息相关的行业)也非常了解;精通法律,拥有律师身份;后为红衣大主教Wolsey所用并加以器重。

Cromwell之所以来到亨利八世身边,正是由于Wolsey的推荐,或是在帮Wolsey去国王那儿跑腿时开始。这一点,在历史上应该是不容质疑的。

历史解读的分叉在于Cromwell在来到亨利身边之后,是如《狼宫》小说中所刻画,不遗余力地帮助已经失宠的红衣主教争取权益;还是如《都铎王朝》电视剧中所演顺水推舟、投靠红衣主教的敌人Boleyn家族,对红衣主教之死视而不见甚至落井下石?

以Cromwell当时尚未显赫的身份,以他精明的为人,在历史潮流变化难料、权利斗争瞬息万变的那些日子里,他的立场没有任何官方或私人文献流传下来,并不出乎意料。于是六百年后我们如何来猜测、揣度他当年的心思,大约只能用两个方法:

方法一:唯结果论。在经过了围绕亨利八世离婚事件的权利斗争之后,Cromwell成为最后的赢家。甚至在暂时的胜利者Boleyn家族也随着Anne Boleyn的被斩首而沦陷后,仍然屹立不倒,可以推断他应该是唯君命是从,国王偏向谁他就支持谁,国王放弃谁他就放弃谁。因此可以推断他是个政治嗅觉敏锐、政治手段犀利的实用主义者,而不是纠结于“忠孝不能两全”的道德家。

方法二:唯出身论。野草的生存能力肯定强于观赏类植物。因为野草的使命就是生存,而不是其它什么劳什子,比如说看起来比较美,闻起来比较香之类。像Thomas More这样出身世家、一心向佛(上帝)的人,可能会为信仰而折腰,但是像Cromwell这样从社会底层奋斗上来的人,如果没有灵活的头脑、灵活的立场和更加灵活的身手,早就死了一千次了。

综上所述,本人倾向于认同电视剧对Cromwell为人的塑造。但是也必须指出,他能够在几十年的政治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定也有异禀过人之处,绝不是一般的小人都可以做到的。

说到底,小人还是君子,伟人还是枭雄,纯粹是价值观的判断,而价值观,并不是一个全世界古今中外统一的度量工具。

迷雾中那个人消失早已在历史的烟尘中,而他深谋远虑或助权为虐的所为,造就了一个财库富有、王权强大的英国,从此后它将从偏居一隅的岛国,走向称霸欧洲之路,直至到日不落的辉煌。

 4 ) 唯一的亮点

就是奥图尔饰演的教皇保罗三世

一个演员是否为人认同,很大程度上仰赖于他念白的功力。看看第二季第三季,教皇高高在上的不怒自威、绵里藏针的用心和循循善诱,都在短短几句台词间铺陈展现。岁月沉淀下来的功力,远远不是几张年轻的脸孔和色厉内荏的恫吓可以平起平坐的。

 5 ) 膨胀的王权与可悲的女人们

我对欧洲的历史了解的并不多 凭着我粗浅的认识,和这部电视剧带给我的感受,在这里写下几行字

---王权---

亨利八世的时代是个王权膨胀的时代,伴随着欧洲宗教改革的风潮,王权开始向宗教权利提出了挑战,并事实上获得了胜利。不论亨利八世进行的英国的宗教改革的目的究竟只是为了摆脱Queen Catherine和一己的情欲,还是为了将英格兰从罗马教廷的控制之下摆脱出来,以更加独立更加灵活的方式发展,他所引领的改革,最终成就了英国国教,成为了新教的一支。而其后正是由于他的子女或是抑制国教宣扬天主教,或是强化英国国教而镇压天主教和清教徒,才导致了大量清教徒逃亡美洲,以及后来由清教徒暴乱而引发的英国革命。可以说英国的革命和美国的建立,都与亨利八世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当然,这是后话。
权利是个好东西,几乎每个人都想拥有它,而真正清心寡欲的确少之又少。而一旦拥有了权利,便总会期望得到更大的权利。中世纪的欧洲政治中,时常可以看到宗教权利和世俗权力的斗争,宗教体系和世俗体系纠缠不清。虽然我不清楚着两个体系最初的创建的目的和原因,但是我觉得,从事实上,两大体系的存在,是对双方权利的制约;而欧洲政治就是在这种双方权利的制衡中,找寻着平衡,维持着缓慢的发展。
宗教统治往往墨守成规;世俗政治则经常变化,但这些变化的方向确不一定很好。宗教思想往往固守于迂腐传统一成不变的礼仪规范,因为维持了这些才能维持住宗教的控制力。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东西方贸易往来,加上世界格局的演变,国家终究要发展,要突破宗教传统的藩篱。世俗统治的灵活性为这种发展提供了可能,于是出现了宗教改革,其实就是世俗力量对宗教势力的挑战。而从长远和整体来看,世俗力量的获胜则是必然。
但是,矫枉过正,代表着世俗力量的王权(或者说是世俗力量所依赖的王权),在这场改革中,不断的膨胀。当世俗王权摆脱了宗教的束缚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在没有新的强势(比如后来日渐强大的议会势力——其实是新兴商人和资本家势力的集团),谁又能控制住强大的行政力量呢?于是,整个英格兰在亨利八世(还有其后他的女儿血腥玛丽)的脚下战抖。凡是和国王意见相左的,不论先前曾为国王立下多少汗马功劳,都难免一死。Cardinal Wolsey、Sir Thomas Moore、Charles Brandon Lord of Suffolk等等,都相继死去。最后,甚至Her Majesty the Queen也倒在了国王的屠刀之下,这一死,便是一个接着一个。
王权下颤抖的英格兰,最终送走了亨利八世、血腥玛丽,迎来了爱德华和后来的伊丽莎白一世(也就是在第二季结束时刚刚被宣布成为私生女的伊丽莎白),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的政治基本上稳定,国教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英国经济飞速发展,美洲殖民地巩固,文化发达(莎士比亚和培根etc.),英国才进入黄金时代。而经济发展带来的资产阶级的振兴,终于是的王权收到了挑战,伊丽莎白终结了都铎王朝,而其继任者创建的斯图亚特王朝仍然试图维持至高无上的王权,又把英国带入了恐怖之中,而终于在资产阶级的革命中轰然倒地。又是后话了。
没有制约的权利是可怕的,于是有了三权分立的学说。行政权力的过大,就像过度膨胀的王权一样,会带来一时的变革和发展,但最终引向的还是腐败和恐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的生活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要求更加平等更加自由的政治,民意一次又一次的推动了英国的发展,也同样推动着世界的发展。
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由于行政权力的膨胀而带来的灾难,立法和司法成为了行政者手中的玩物。我们不希望看到可怕的革命,但是我们也不想永远在膨胀的权力下颤抖。基于民意的制衡的和谐一定就要出现,因为人民正在强大,一定会推动着它一步一步走向现实。



---国王的女人们---

很多人说西方社会自古是个一夫一妻制的社会。这种说法,在看过都铎王朝之后便会不攻自破了。
虽然基督教义要求一个男人只能由一个妻子,一个女人也只能有一个丈夫,而非婚生的子女理应不具有任何继承权,然而,当国王要求更换自己的王后的时候,连罗马的教廷也曾经准备承认国王情妇子女的权力,这等于事实上承认,一个人可以同时有多个女人。
在这里,我不是想说东方君王的女人们不可悲,我只是想说,西方君王的女人们的可悲一点不亚于东方,甚至要超出许多。
在多妻的东方,君王的女人们至少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号,而中国则还为她们设立了相应的等级制度。至少她们有自己的地位,还可能会母因子贵,成为万人之上的国家的女统治者或者干政者。而在英国,国王公开的和其他女子调情,公开的拥有姘头,而这些姘头,到死也不会有个真正的光彩的名誉,人们只会说,看吧,那是过往的情妇。而她的子女,可能不会有继承王冠或是王室权利的任何一部分的机会,还要适逢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随时又被厌恶了他们(或他们的母亲)的国王,以及担心他们的兄弟姐妹们除掉。情妇们不要想着能母因子贵,只要国王宠幸你的时候,会给你点好处,就已经了不得了。而当被国王抛弃之后,破败的名声,使得她们几乎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夫家。
不过这个悲惨似乎被伟大的亨利八世解决了。《都铎王朝》中可以看到,亨利八世的王后第一季是Catherin,第二季是Anne,第三季将是Jane。国王自己成为了宗教的首领,终于不用等待教皇来裁决他的婚姻是否合法,他可以,在任何时候,废掉任何一个王后甚至杀掉她们,来为新的女人腾出女王的宝座,戴上绚丽的王冠。国王的情妇们终于有了盼头,终于有了成为王后的机会,看看第二季结束时Jane Seymour兴奋的表情和眼神,完全不记得刚刚有一个用同样方法登上王后宝座的女人被砍掉了脑袋。而后来,亨利八世又杀掉了一位王后,理由为何,可能要看第三季以后的了。而死去王后的女儿,Mary和Elizabeth又先后被剥夺了继承权,被宣布为bastard。
可怜的Anne,自从和国王结婚,就从来没有得到过好名声,所有人都咒骂她,她的父兄也只当她是获得自己政治利益的工具。而正是她帮助亨利八世从教皇和宗教压迫下解救了出来,实现了亨利八世强大王权,可也正是这强大的王权最终害了她,让她送了命。片子中,Anne临死之时,气氛渲染的异常感人,让人不免为之动容。而杀死了Anne的亨利八世,却也许永远都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和心灵的平静了。
多么的可悲,看似成果,却死的更惨,看似希望,却是无底深渊。专制制度下的女人可怜而又可悲,不论是宗教制度下的永远无法得以正名,或是王权强大时被砍掉脑袋,她们却只能做最为无力的抗争。
这个世界还是一个男性主导的世界,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做到好好的对待我们心爱的人,让她们的生活远离悲哀,也让我们的内心的到慰藉和平静。

 6 ) 一部香艳的都铎史

近两个星期一直在看《都铎王朝》,对于都铎王朝的理解顿时变得清晰起来。WEB迅雷上刚刚更新到第九集,亨利八世,性格极度乖张,可以在得知亲叔叔被刺杀后诺无其事的和侍女嬉戏,和法国国王在大庭广众之下摔跤,为了政治需要不满12岁的亲女儿(那个著名的血腥玛丽)先后被许配给法国王太子、王太子的弟弟,以及她的哈布斯堡家族的表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可是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为了皇后旁边的侍女安·博林,冒着被开除教廷的危险要和王后离婚,他曾经说过的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哪怕教皇开除我一万次教籍,我也不在乎,我要向所有的国王证明,教皇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于是在得不到教皇的允许下,亨利八世宣布脱离罗马教廷,通过了至尊法,宣布自己为英格兰教会最高首领。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幸运的安·博林在成为新的王后后,并没有继续幸运下去,因为她没有生下亨利八世期望已久的儿子,而因为莫须有的“通奸罪”被处死,在她之后,亨利八世,因为不用罗马教廷的准许,很方便的先后离婚结婚了四次,而后处死了其中一个妻子。

虽然这六个王后只给亨利一个儿子,但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却是亨利八世的两个女儿,血腥玛丽(第一个王后所生),和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安·博林所生)。

无疑,在38年的统治中,亨利八世是非常熟练的玩弄帝王权术的,即使是权倾一时的红衣大主教沃尔西也不敢对他有任何欺瞒。但是他也有困惑的时候,在船上,和莫尔漫不经心的谈起,有人送了他一本书,《君王论》(哈哈,那个著名的马基雅威利),书中反复讨论了“a king is to be loved or to be afraid”,莫尔随后问他,书怎么样,亨利八世苦笑一声说“没有你那么,那么的乌托邦”随后又提起一个权臣要杀自己。于是两人都沉默了。我想此刻是亨利八世困惑的吧。

都铎王朝因为有了亨利八世的离婚案,而顿时变得血腥和香艳起来,延续了一百年的宗教改革,在新教和天主教之间摇摆不定,无数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被冠以“异教徒”而上了绞架,其中包括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的作者,信仰天主教,死后被罗马教廷追圣,和德兰嬷嬷一样),轮到了亨利八世的女儿玛丽继位之后,玛丽信仰天主教徒,转而迫害新教徒,被冠以“血腥玛丽”。

因此一个诺大的英格兰,因为亨利八世的个人情欲使得无数人上了断头台,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宗教信仰。

PS:非常喜欢其中的一段,

 “but I love you ”

“You do not know the meaning, You can love, perhaps a year, a month, a day, even for the hour, and in an hour, you do love well in deep, but after the hour, you love not, you love another, another, and then another, your love is the most generous ,is most wounding.”

PS:本文参考了部分资料
http://liuxiaoyan1213.blog.163.com/

 短评

自从接受ROME洗礼后彻底沦陷在历史剧里 可惜和ROME一比缺憾无处不在啊

8分钟前
  • 账号弃用
  • 还行

纯粹是抱着对小乔的花痴来看中途还翻了高三的历史笔记才记起英国通过至尊法案政教合一的阶段。可惜小乔在剧中过分不讨喜整一个二百五没脑子鸡巴指挥大脑的国王,还是说那时候人类也并未进化的拥有自我完整人格令人唏嘘啊。

9分钟前
  • 41shoots
  • 还行

布景服装美轮美奂,宫廷的荒淫腐败表现充分,甚至无必要的过于充分。国家之间的权利角斗最为精彩,亨利八世的反复无常和虚伪很清晰。主教沃西是最有意思的人物。

1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演员太好了。一直知道JRM很棒,他的intensity太出众了;Sam Neill也太棒了,从中饱私囊到邪恶嘴脸到pathetic到最后接受命运,每一种状况的表演都很棒啊;小玫瑰也不用说了。亨超很帅但是相比之下演技呢?女王也演得很好。但其他主要演员就很一般。另外,不是很喜欢剧本。我更想看更加own自己故事的剧本。但是经常感觉很多剧情就是“这是史实,我要插一段”的感觉,没有跟人物动机有机结合,或者说,很多角色从历史来看可能很难确定动机,剧本就放弃了或者说得模棱两可

13分钟前
  • 🔒⛓️Nemik
  • 推荐

整个一淫乱史。

14分钟前
  • spielmann
  • 还行

权利的游戏……可怜的沃尔西啧啧,如果查尔斯来演亨八就好了,帅啊……据历史记载王后是很宽容淡定且很有爱心的,所以好女人往往没有好下场,坏女人则是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真的不喜欢男主长相啊!!!!!!

16分钟前
  • 更擅长摆烂
  • 还行

第一季就那么戛然而止不是非逼我看第二季吗?可是某人貌似第二季不大能看,不要胡子啊!片头那似笑非笑的清秀的小样子结结实实的闪了我好几次。正好补补英国历史,戏里帅哥成群。只是里面的女人们啊,亨利他妹像他妈,他老婆像他妈,Anne是不老,长得还像动物。

20分钟前
  • MaxZ 等等等等
  • 推荐

Jonathan簡直就是極品男好不好 帥慘了 權利制衡和電視劇主次分配的很平衡。

24分钟前
  • Lim-ah
  • 力荐

尽管人物角色相对一部历史大剧来说有点少,但还是值得一看

26分钟前
  • Tiger
  • 推荐

虽然不是历史,但借机了解历史

30分钟前
  • 笑着流泪
  • 力荐

第一集有点小雷,剧情拖沓,凯瑟琳老得像亨利的妈似的。。。

33分钟前
  • violet hill
  • 还行

除了ooxx就是xxoo 主角们倒是很养眼 服装也好 就是看不下去 找不到意思

37分钟前
  • 宇宙唯一女盆友
  • 还行

英国国王离婚记,离了整整一季,到最后也没离完,且待下季。

41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人家是奔着一帮古典美男去的好吗?

46分钟前
  • 推荐

论情绪管理的重要性,看着亨利不断咆哮,简直想一巴掌扇过去,让他安静下来。小玫瑰和权游里的感觉差好多,十六世纪的英伦贵族服装实在是太难看了。王权和教权的争斗倒是好看的。

47分钟前
  • 花落花开自有时
  • 推荐

受小说和电影《鸠占鹊巢》影响太深,觉得这结尾草草的怪怪的。

50分钟前
  • 开开!
  • 推荐

人物很立体,无特别荒唐的剧情。那么英国范儿的一个戏貌似居然是美国人拍的,擦!

55分钟前
  • Wikieepedia
  • 推荐

人道主义,欧盟,滚床单……倒不是说他扯淡,太美国腔调是个问题,尤其是演员说gonna的时候。那个时代不扩张而缔结和平条约会名垂千古这个论调……要把我感兴趣的时代拍的这么寒是有点强的。大事件上年代有些出入,小事件就更張冠李戴,最重要的是人物性格的歪曲简直让人恼火。

57分钟前
  • 有未始有始也者
  • 较差

比起罗马和斯巴达克斯来确实粗糙了些。虽然是冲着小乔和亨利看的,但我最喜欢的三个剧中人是凯瑟琳皇后,红衣主教沃尔西以及可爱的卷毛威廉,可惜的是三人都命运多舛,早早结束使命。

60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一边看连续剧一边翻阅真实的历史记载是件很有趣的事;服设非常华丽;本季中很喜欢的人物是玛格丽特•都铎和沃尔西主教。

1小时前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