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谎言

剧情片韩国2014

主演:金喜爱,高雅星,金香起,金裕贞,成东日,刘亚仁,千禹熙,金正英,柳妍美

导演:李翰

 剧照

优雅的谎言 剧照 NO.1优雅的谎言 剧照 NO.2优雅的谎言 剧照 NO.3优雅的谎言 剧照 NO.4优雅的谎言 剧照 NO.5优雅的谎言 剧照 NO.6优雅的谎言 剧照 NO.13优雅的谎言 剧照 NO.14优雅的谎言 剧照 NO.15优雅的谎言 剧照 NO.16优雅的谎言 剧照 NO.17优雅的谎言 剧照 NO.18优雅的谎言 剧照 NO.19优雅的谎言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1 08:22

详细剧情

贤淑(金喜爱 饰)靠着在超市工作所得的微薄收入艰难抚养着两个女儿万智(高智星 饰)和天智(金香奇 饰),两个女孩虽然身为姐妹,却拥有着截然相反的性格。万智个性孤僻而叛逆,和家人之间关系十分冷淡;天智则乖巧可爱,常常想着法子逗妈妈开心。   让贤淑和万智没有想到的是,乐观开朗的天智竟然在某一日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噩耗犹如一道晴空霹雳打响在贤淑一家人的头顶之上,使得本就辛苦的生活变得更加举步维艰。然而,即便如此,贤淑和万智还是坚强的维系着正常的生活。一次偶然中,万智意外的得知了有关妹妹生前的一些讯息,这些讯息让她明白了妹妹真正的死因和竭力隐藏的某个秘密。

 长篇影评

 1 ) 留下来继续生活

涉及到校园欺凌题材的作品,韩国电影语境里最先让我想到的是经典恐怖电影《女高怪谈》系列,既有对高压教育体制的批判,也有对女生之间微妙关系和排挤问题的描写。但故事的基调相对黑暗,《优雅的谎言》的色彩则更明亮,用一种温和的包容视角,刻画了被害者,施害者,旁观者,以及这三者的家属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对每个人的可恨、可鄙、可怜之处都给予了相对公平的描写,带着反思的态度,把一个略显沉重的故事说得轻盈而温暖。

故事用非线性的方式展开,一开场就把死亡轻巧的处理掉了,将视线引入留下的人的现实生活。

以前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曾问过对方这个问题,如果你在学校被孤立了怎么办?对方的回答是,那说明你自己有问题啊。故事的小主人公千智(金香奇饰)在问姐姐万智(高雅星饰)类似问题的时候,姐姐的回答是“如果被孤立了,那就自己呆着。”

其实在整个插叙的回忆里,我们并没有看到小千智被“欺负”得很惨烈,同学间的“玩笑”式的排挤,这些举动也许在当事人看来都算不上什么,却足以对她的心灵带来伤害。

可试想如果把姐姐万智放置于同样的环境里,也许什么都不会发生。我们每个人的班上都曾有过那样一类独行侠式的人物,只看自己的书,听自己喜欢听的音乐,不合群,不讨好,但你也不会说想要欺负她,甚至还有想要认识她的冲动。当一个人不太在乎周遭的时候,气场便能涂抹一种保护色。

千智是一个心思细腻敏感善良的孩子,她非常照顾周围的人的想法,希望妈妈拥有自己的人生,也羡慕姐姐总是那么拥有自我。鼓励家人,不抱怨,每当看见她的微笑,你便会想,即使是成家立业的人也未必可以做到她这样吧。但,也正是基于她这样不符合年龄的“懂事”,无形间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刘亚仁在片中饰演的邻居青年为影片增添了一丝笑料,他和保安大叔的互动与对话,如果是曾看过此片主创前作《菀得》的观众,势必会会心一笑的。但除此之外,他或许也是本片所关切的主人公之一,在他被头发遮掩的伤疤里,我们或许也能看见一个曾在班上被排挤,被嘲弄的“怪物”男孩,是如何在孤独角落里坚持的走到今天。

生活本身就面对着种种需要克服的难题,金喜爱在片中展现了和同期热播的《密会》中截然不同的演技,更生活化,更有泥土气息,在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强韧的母亲贤淑不动声色的报复,但“让他人不好过”并不会真的让自己变得好过。所以到最后我也并没有办法对千智说出“你真是个傻孩子”这样的话,也许她就是很诚实的面对自己了,无法承受,所以不愿承受了,但并不是带着怨恨,而是带着祝福,然而,那或许就真的是她能感受到的世界里所能成就自我的方式了,或者那一刻她是真的变成了一个酷小孩。

影片在人物关系刻画上真的非常写实,诸如坏坏的,但又其实无比孤独的花莲,以及总是恶语相对的母亲也还是会想要保护她不受更大的刺激;在天台的一场戏里,对妹妹的旁观无比愤慨的美兰(千禹熙饰),痛打妹妹但又想要袒护她直到最后只能默默流泪自责,千禹熙在片中只有几场戏,但把人物的复杂情感表现诠释得很到位。当然还包括“也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的”痞子父亲成冬日。

而影片最令我难忘的当属双手插口袋的酷姐姐高雅星,这是我第一次在韩国电影里看见一个不用留着叛逆的短发,打扮得boyish,也依然觉得酷到无边的角色,无论是她的冷漠,她的愧疚,她的感动,还是她的反思,都生动地引领着整部影片的剧情发展。

可能相比起《菀得》的戏剧性分寸感,《优雅的谎言》有点太过细碎了,视角虽然公平,但相比故事本身的细腻度和演员的表演来说,导演的布置可能就有些太老实了,或许比较热衷于韩剧的观众会对此片的接受度,高于单纯的电影迷。

不过这两个故事的优点都在于能够用轻巧的笔触书写苦难,包含了难得的宽容与成熟。

而且,能够看到这样的故事被电影化,总是心怀感激的,它不仅仅用以慰藉正在孤独角落里沉默的人们。它还传递了许多非常重要的讯息:

比如,要挺过来,其实没什么的;还有,无论生活本身多肮脏,活下去是需要更多宽容与理解的,而有些难题是需要自己去克服的,不然你能怎样?;

以及,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对于最亲近的人,那些你打算到了生命只剩下最后三天才准备说,准备做的事,现在就开始做吧,别让它变成一场虚幻的梦。

 2 ) 不管有多苦,好死不如赖活

      贤淑(金喜爱 饰)在超市工作,靠着所得的微薄收入独自抚养着两个女儿:个性叛逆的姐姐万智(高智星 饰)和乖巧懂事的妹妹千智(金香奇 饰)。9年前贤淑的丈夫因意外身亡。让贤淑和万智没有想到的是,千智竟然上吊自杀结束了生命。贤淑和万智没有发现千智的遗书,唯一的线索就是当天早晨千智曾问母亲要买MP3被拒绝,后来千智问妈妈要买帽子也被拒绝。
      因为没钱交房租,贤淑和万智只得搬家,新家离千智的同班同学花莲(金裕贞 饰)的家很近。万智的同学美兰有个妹妹美罗正巧是千智的同班同学,万智无意中得知了有关妹妹生前的一些讯息后开始追查妹妹的死因。
      原来千智在班级里被别的同学孤立,唯一称不上朋友的朋友就是花莲,而花莲常常以朋友的名义欺负她。花莲把千智父亲的意外身亡说成是自杀。花莲生日会的请帖独独千智那张写得是3点钟,其他人写得都是2点钟,而MP3也是花莲问千智要的生日礼物。花莲和其他同学通过手机交流来嘲笑千智。千智走后,花莲才意识到自己其实也没朋友,其他同学只是把她当冤大头,还给她起的外号叫钱包,因为吃饭唱歌买爆米花都是花莲请客。美罗曾经和千智走得很近,两人经常在学校的花园里一起快乐地喝下午茶聊天。但当美罗得知自己父亲(成东日 饰)追求的是女人是千智的母亲贤淑时,认为是贤淑第三者插足破坏自己的家庭,于是和千智断了交,还和千智说花莲欺负人的性格只有弄死了人后才会醒悟。住在贤淑新家隔壁准备考公务员的秋尚博(刘亚仁 饰)告诉万智自己在图书馆和千智聊过天,千智当时在读克服忧郁症的书,还说自己不喜欢学习。
      美罗的父亲是个混混,谎称自己老婆已死而追求贤淑,结果他老婆真的死了。于是美罗的父亲更明目张胆地追求贤淑,贤淑曾因为两家人都是单亲家庭而动摇过,不过后来还是作罢,最终万智的当面表态拒绝让美罗父亲灰溜溜地走了。
      美罗懊悔自己错怪了千智母亲,更错怪了千智。知晓一切的万智找到花莲递给她千智留给她的纸条,花莲承认错误后得到了万智的原谅。
      贤淑和万智开始了新的生活,藏在图书馆书架上毛线球里的纸条也被读者发现。
      “潜在的杀人犯用语言诋毁别人,表面上似乎是赞扬,关键词却是诋毁。无形的流言蜚语成为杀人利器,你是不是一个潜在杀人犯呢?”
         “炒年糕没有鱼饼也真的很好吃。”
         “蹭了饭又不说话会显得没礼貌,为了让姐姐高兴才不停地说来着。”
         “用口头表达的道歉,是在能被原谅的时候才用的。接受了不能原谅的道歉,心里会受不了。对于那些根本不想原谅的人,是不可以的。”
         “就算你手里拿着再好的饼干,只要别人对饼干没兴趣,你什么都不是。”
      千智分别藏在5个红色毛线球里的纸条上的遗书内容:
      给姐姐的纸条:“一直被我羡慕的姐姐,就算我去了远方,也不要忘记我啊。”
      给美罗的纸条:“即使你知道,为什么不能放在心里?有时候从你嘴里说出来的话,会深深刺痛我的心。我要原谅你以后再离开,因为我一直记得你最初的笑脸。 ”
       给花莲的纸条:“我会原谅你再走的。我走了,你还是要留下的,以后宎再这样了,也希望你不会再难过。”
       给母亲的纸条:“对不起,我要先走了。不论到哪我都会好好吃饭的,答应我,你会坚强起来,好好生活下去。不然的话,我会伤心的。我爱你,妈妈。”
       留在图书馆书架上的纸条:“大家都还好吗?时过境迁再回头去看,其实也没什么。谢谢你们,克服了这一切。”
       千智是个心思细腻敏感的孩子,她希望自己的死能让花莲醒悟不再欺负人,要是换作万智这种内心强大的人就不会发生悲剧了。千智的死让身边人得到了成长和教训。花莲也挺可怜的,以为自己慷慨大方朋友众多,其实根本没什么朋友一样孤独。男人留长发不见得就是艺术家或者装酷,有时候也是有苦衷的。秋尚博就是一个挺过来的男版千智,颈部到大面积的烧伤疤痕让他被排挤,通过转学和留长发后迈过了这个坎。
       人生的苦难太多,积极向上地去面对吧,挺过去以后你就会发现当初快要压垮你的那根稻草是多么地微不足道。
       关爱单亲家庭,关注校园冷暴力,关心忧郁症群体,珍爱生命,不仅自己,也包括他人。
       我小时候和千智一样,也以为学习好就怎么怎么了不起,其实那真的然并卵。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比赛,学习只是某一小段时间内比拼的某一方面而已。
       挺好的影片,把一个悲伤的故事拍得特别温暖。

 3 ) 从一个人的世界中滋生出鲜花

  孤立这事和霸凌有些区别,但伤害的指数是一样的。
  一般人总以为,只要不是身体上的伤害,感觉就没有很严重,大不了自己生活不就好了。但套用《优雅的谎言》里的话——这是有朋友的人的想法。每天一个人活在热闹的班里,又好像活在一切之外,没有人陪你说话聊天;有同学找你出去,即使这个人的眼睛中流露出明显的利用眼神,你却还是会默默地跟着去,然后抓住这短暂的相处,回家放大这种开心,让家人看上去一切都好。
有些事是家人也不能知道的,这样的心,大概只有被孤立过的人才可以理解。
  《优雅的谎言》无疑是部催泪的作品,但它催泪的原因是,千智所经历的这一切都是在默默无闻中度过的,会对这部片有共鸣的大体也都有相同的经历。那种孤单的感觉,不是你只能揪住一个朋友,而是一个同学都抓不住,在这种时刻,即使身边只有一个朋友的同学,身上也是有光的。每个人在班级里都有自己的位子,你只能站在一边,甚至不是配角,只是个观众。
  人都说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是最美好的,因为世界还没有向他展露尖锐的爪牙。可是被孤立的人所要承受的心里压力,就是我们所有的美好都要直接去碰撞这个社会原本就有的算计、冷漠、疏离。会被孤立伤害的人都是要捧着颗心去交朋友的人,我们不知道自己被排挤的原因,所以更加努力的抬好手,直到手里的心被绞碎。我们羡慕那样独善其身,完全不用跟世界有所沟通的人,但这样的人很少。特别是女孩子,那种敏感此时已经用触角探到了这个世界的恶意,只能更加封闭自己。
其实千智的死亡很大程度上确实来自于家人的疏忽,我们在悲剧发生后,会不自觉的在他人身上寻找理由,这其实也是负罪感在作祟。姐姐万智一直在找害妹妹自杀的元凶,后来逐渐才发现自己的疏忽对妹妹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电影中千智的几次求救都是以“我们班上的某个同学”作为掩饰的,无论和图书馆的陌生人,还是自己的姐姐,她都伪装了发问者的对象——因为千智已经知道,把自己的真实袒露给对方会受到伤害。而当这种掩饰发生在家人的身上时,实际已经说明,我们的心开始被隔离了。
  曾经被孤立的人其实是很好辨认的,即使时过境迁,她们还都明显的和这个世界保持着距离,从这些人身上你很少能窥视到她们心底的秘密,因为在多年的斗争中她们都学会了隐藏。电影中的千智经常去图书馆,然后和长头发哥哥教了朋友。读书确实是很好的逃避现实世界的方法。初中就是我展开长长阅读史的起点,因为在读书的时候可以整个人浸淫到故事中,假装是你不理这个世界,而不是这个世界不理你。
千智曾经拥有过朋友,后来因为父母的原因与这份友谊失之交臂。“深深刺痛我的心”,这是千智难得袒露自己的悲伤,也可以看出她真的用心交过这个朋友。她最后的死亡也许不是因为孤单,而只是深深的感觉到累。如果一个人只能在自己面前才能袒露真实,那么她将承担一股人所无法理解的重压,这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很可怖的。
《优雅的谎言》里的花莲被孤立时是万智最终决定帮助她,乙一的一篇小说中,一个人过活的女孩通过脑电波里的电话走出了生活的阴霾。虚拟的世界总是治愈的,有着各种各样的方法密谋着让主角获得幸福,这才让这个沉重的话题看来才会有一点窝心的感觉,这也是韩国电影很擅长的角度。
  《优雅的谎言》的理想化在于,它假定千智在去世之前已经原谅了一切,还设定了“五个毛线球”的桥段来表现千智的心。但其实从被孤立的那一刻起,区隔就永远存在了,人就被装进了玻璃瓶里,这个世界和我,我和这个世界,都保持在这个能彼此看到但不能触摸的距离,《优雅的谎言》里的千智是要有极强的善和美好,才能抵制住这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去原谅一切,而如果可以随着时间丝毫痕迹都不留下,那便是最美好的奢求。我们现实中的人,只能将自己托付在自我的空间中,相信只要活着总有好事可以发生,挨过孤独、寂寞,从一个人的世界中滋生出鲜花来。

 4 ) 那些猝不及防的悲伤

        看这电影真是哭掉了好几张纸巾,其实一直想说说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但是总觉得没有合适的时机和心情,但是今天却偏偏让我看到了这部电影。
        第一个高泪点是在妈妈在超市要双份面的时候,其实真的很能理解这种感受,一个人离开了,假装生活还在继续,放心吃喝,却总有那么一瞬间,被悲伤击中,猝不及防。
       即使是最亲的人,也有不能言说的苦。也许有时候我们只是需要一个拥抱。那些想言说却被忽略的言语,只有在发生后的回忆才会渐渐清晰起来。在最后的那一刹那,如果能有一个拥抱,那么事情会不会都不一样。
        就在上周六,一起长大的一个小伙伴去世了,从我们小时候玩耍的发电站山上跳了下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心里很闷,透不过气,直到今天,想起来还是想流眼泪,却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了什么,为了生命如此脆弱,为了他在29岁的年纪却如此决绝,还是为了其他,我不知道。。。
          我脑中常常会闪过他微笑的脸,回去在路上碰到了,总会笑着问候一句”你回来啦“,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发现隐藏在那笑脸背后的忧郁——直到他去世,我们才知道他患了忧郁症,已经吃了一段时间的药了。可是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只选择看到了他的笑脸,我们只看到了我们愿意和想要看到的他的脸。我们没有好好坐下来聊天,没有问过他最近怎么样,过得开不开心.......
       他是吃完饭离开家的,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找到,全身冰冷地躺在石头上,现在我们都无从知道他在那上面坐了多久,都想了些什么,我宁愿相信最后的最后,他是不小心的,那表示他对这个世界还有眷恋,愿意回来跟我们诉说那些生活里的小事和不开心.....可是没有人知道,从那么高的山上跳下来,他需要多大的勇气,砸到那些尖锐的石头上,该有多痛,在那漆黑的夜里,一个人独自面对这么大的难题,该有多么无助。如果当时,有人能给他一个拥抱,或者只是坐在静静地坐在他身边,一切会不会都不一样,我们是不是还会有机会.....可是这个世界的残忍在于,我们没有那些如果。
       他才29岁,还没有好好体会这个世界的复杂和美好,没有看过那些美丽的风景,没有体会为人父的喜悦,就这样离开了。但愿世界的那一边,没有烦恼,没有忧桑,阳光明媚。
        谨以此纪念金同学,我亲爱的小伙伴,愿你找到快乐。
       

 5 ) 孩子的至善与至恶

喜欢这部电影的题材,我觉得我的性格就像那个千智。

想要获得大家的喜爱,介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是却又内向胆小,任性主观,很难与人交朋友。也有过被孤立的时候,那时候绝望的感觉,真的都不想要去回想。

对于青春期的我们而言,朋友真的代表了半个世界。而这半个世界的坍塌,也造就了现在这个时常会孤僻乖张的我。

对于那几个毛线团,我总觉得不够真实。说教的意味太浓,我不觉得千智能够大彻大悟的写出那些话,给对她那么不好的朋友们。

还记得之前看过一本心理书,女生之间的暴力,不是打架,而是通过操纵或破坏同伴间的关系或情感,来控制或伤害他人。这种心理层面的暴力,更为伤人。

但不管怎样,我喜欢最后那个“毛线团”,就当做是电影想要给我的一点忠告吧:

“大家都还好吧 时过境迁再回头去看 其实也没什么 谢谢你们 克服了这一切”。

 6 ) 少女千智的烦恼

喜欢李翰导演的前作《少年莞得》(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77305/),所以对《优雅的谎言》也小有期待,因为看上去,它还是一个关注青少年内心成长的治愈系片子。没想到,如此阳光开局的电影,居然是一个相当黑暗但又假装波澜不惊的校园凌弱故事,令大光圈的世界变成了一种优雅的谎言。 有人说,冷暴力杀不死人,被孤立更加不算回事。相比凌弱常见的拳打脚踢践踏人格,女校的姑娘们确实只有唧唧歪歪,连扯个头发的狗血戏码都没有。但这样是否就能够说明:少女千智的烦恼就不是烦恼,她自寻短见更是不负责任? 事情恐怕不是这样,在日本中村义洋的《白雪公主杀人事件》,主人公好不容易熬过了中学和大学时代,结果进入社会后,再一次遭遇了校园里的排挤和敌视。换言之,只要有相似的金字塔群体架构,注定就会有那些被忽视被排挤充当塔基的人。懂事的千智选择了负气的做法,电影几乎没有渲染妈妈和姐姐的悲伤,整部电影依然阳光满溢。可是,就像很多电影所讲述过的故事那样:死者死矣,卷入其中的生者命运却被彻底改变,她们想要逃避都不能。 《优雅的谎言》通篇人物几乎都是女性角色,莞得的饰演者刘亚仁以影子的方式充当陪衬——谁都能轻易看出,他是一个坚持下来的男版千智(亦有对《少年莞得》的呼应)。妈妈嘴上不说,迅速找到了报复的方式。姐姐杏眼怒睁,发了疯似的要找出幕后真相。 一个最不可能选择自杀的人居然自杀了,这对亲人是莫大打击。《优雅的谎言》正是用倒序追忆的方式,用不断闪回的方式来揭开少女千智的烦恼。值得一提的是,就像《阳光姐妹淘》等电影的无缝转切过场,韩国电影在叙事推进上的巧妙和流畅,已经远远超越了还在邯郸学步的中国院线电影。这种打破生死,连接过去和现实空间的场景,往往能制造出惊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令妈妈和姐姐夜不能寐,也让观众心有戚戚焉。 围绕千智就读的学校,导演再一次安插了邻里社区等社会关系,试图精准地剖开韩国底层社会。女儿会出现在妈妈工作的超市,而姐姐的同学跟妹妹的同学居然也是一对姐妹,并且各自的家庭都是残缺的。少年来超市找谢顶大叔,千智妈妈对校园暴力有直接的发言,并且叮嘱他,一定要跟妈妈说。学校无作为,那家长必须有所作为,如果家长无作为那是家长的责任。千智妈妈之所以这么说,当然是对女儿的遭遇有感而发。就连被认为是罪魁祸首的花莲,千智姐姐也不计前嫌,充当引路人,带她远离了被孤立的荒野。 MP3和手机成了千智绕不过的两道坎,前者是病态友情带来的负累,后者成了同学们疯狂排挤她的工具。当代中学生寻常不过的随身物品,对一个少女的内心却是非常大的打击。她知道周围人的恶意,她假装浑然不知,直到坚持不下去。如果对照下物欲横流、攀比成风的中国社会,这样的校园故事恐怕也叫人习以为常。 在煽情手法上,《优雅的谎言》安插了五个红色毛线团和里头的五张纸条。这样的细节编排无疑是奏效的,但却带来了一些困惑,如果连最后遗言都要以躲迷藏的方式来告诉亲人和“朋友”,那么,在千智的心中,其实她真的是独自站立,无人可以伸出援手。所有人都可以被原谅,只有她不肯放过自己。只是,以千智表现出来的阳光上进,如果她都想去了解抑郁症,那么她何至于要自杀。或许,这是一个解不开的结,因为这是电影的原点。再有一种可能,没有道明的家庭过去也给她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可这好像也是一个伪命题,为何姐姐就能够正正常常地在校园出没,或许只能说是人与人的天性差异,哪怕是在一个家庭里。早夭的少女,她必有寻常人所无法察觉的委屈。 人们常说,只有足够强大的人才能在人生里继续走下去。《优雅的谎言》说的则是,如果她坚持要走,那么,余者就应该好好的活着,一辈子记住她。

 短评

如果同为反校园霸凌的《少年的你》都有8分,这个得有9分,看完觉得前者显得太幼稚。情感处理得很细腻手法又克制,逻辑线和小场景小剧情穿插恰到好处。优秀。

4分钟前
  • Soda
  • 力荐

校园冷暴力+青春+亲情,本应是模式化的韩式治愈。但导演似乎不想那么闷,加入了太不搭调的搞笑元素。刘亚仁每次出场都是用生命在秀他那飘逸的长发,实在是割裂。几条线也是表面又散乱,催泪方面也很流水线。金香奇和吕珍九真的不是兄妹吗?

5分钟前
  • sam
  • 还行

以校园暴力为主题的作品不少。本片从青少年与家庭的沟通关系入手,切入点独特,处理得克制,角色动机发展合理。间插的小幽默拿捏得也合适(“80年代流行这种脸”对成东日大叔真是会心一击)。就是人物关系网的巧合有点多。金裕贞演技不来塞。刘亚仁一出场,我总觉得他要给万智当后爹……

6分钟前
  • 小斑
  • 推荐

这种模式的韩式催泪煽情也可以量产了。校园冷暴力是个好切入点,可惜韩国人总能处理的如此做作。这个导演拍煽情也放不下那种夸张的喜感,以至于为制造笑点的成东日违和感的乱入。

7分钟前
  • 帕拉
  • 还行

道歉是在可以原谅的情况下才会说的,接受不能接受的道歉时,是会遭到报应的。况且对于根本不想接受道歉的人,那是在说笑。

11分钟前
  • minhe
  • 推荐

揭露校园冷暴力的作品,有触点,但不深刻!

14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影片并没有预想的好,但是引出了很多值得关注的话题。高雅星的表情怎么总是狠狠的,就算角色需要,也总有点过了

1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罗妹吐了,说浪费了,罗姐说没事,还有呢,万智强忍着眼泪往门外跑,是哭点。 谢谢你们,克服了一切。竟不是说给家人。又和下午看的写大格局大环境的片子形成强烈反差。局部环境,几个人间的关系做得繁复,编剧的笔触细,拆最初想用来自尽的四方形围巾,毛线在发亮。今天就着夕阳的光线看了很久~

17分钟前
  • IRIS
  • 推荐

最孤独脆弱的孩子.留下了五个线团五张字条.给身边的人带去了好好活着的勇气和爱.泪点实在太多了.基本上是从头到尾都在哭.雅星有贞香气哭戏都很棒.很能带动情绪.最棒的当然是我三姐.淡然生活的样子都那么让人忍不住心疼和怜惜.很棒的电影.很棒的金喜爱

18分钟前
  • Heaven
  • 力荐

李翰有一颗多么细腻的心,像拆毛线球一样,从少女的死往回探寻,两个时态的叙事同时进行。前半段会让人感到沉闷,中段开始,渐入佳境。不足之处,人物、线索略显芜杂,可待修剪,但结尾那个梦,又从三星拉到四星。与《暴力小姐》有相似的地方,不同的是,东方式的宽容,让这个人间显得不那么冰凉刺骨。

19分钟前
  • 慕容七
  • 推荐

不是立即明白最后那封信的含义,是联想到自己曾经被排挤,才忽然明白,千智最后说的话,“过得好吗?过去了就什么都不重要了吧 。谢谢你,能支撑下来。”心里一阵温暖……亲爱的自己,过得好吗?谢谢你,能支撑下来!

21分钟前
  • 原野阿青
  • 力荐

“只有你的死才有可能让她学到些什么。”姑娘平静却如此悲壮地离开这个世界。虽然那么多人不喜爱她,但她到死都怀着一颗温暖的心。她的死令她们明白了太多太多,就用她们的活把这些温暖延续下去吧。

26分钟前
  • 终结者
  • 力荐

3.5星,五条优雅的遗言是临死前的自欺和安慰,但愿死亡真的可以让谎言在活着的人身上实现。

29分钟前
  • Mumu
  • 推荐

少女千智。没想到,这么阳光开局的片子,居然是一个相当黑暗的校园冷暴力故事,通片主要人物几乎都是女性角色。第五张纸之类的细节在煽情上可能非常奏效,但无疑有些过了——就像怒瞪双眼的高雅星。所有人都可以被原谅,只有她不放过自己。也很遗憾,没有人为你点亮《白雪公主杀人事件》的那点火光

3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导演没有刻意去讲校园冷暴力如何发生,而是将重点放在事件发生后周围人的改变,看似在讲绝望,实则在述希望。泪点满满,感动满满。从发现字条开始我就一直在哭。人生的痛苦太多,你都不知道自己会磕倒在哪一个,唯有从绝境中生出希望、从悲观中开出花,才能继续走下去。“谢谢你,能支撑下来。”

33分钟前
  • Augentropfen
  • 力荐

细腻真实,催人泪下。

36分钟前
  • 薇啸
  • 力荐

哭了好几次,校园冷暴力总是无法避免的。从小到大都没什么朋友,习惯了独来独往,心态的问题还是在于自己。

37分钟前
  • 暖晴
  • 推荐

在闷热的夏夜去看简直是自寻死路,静不下心来去忍受它的闷(无章法),闷的底下若有水流潺潺,倒也无妨,可惜节奏与梳理的步伐不一致,它想走平静回溯中找到爆炸源头的做法变变调成夏夜醒不过来的梦魇。即便是最抑郁的时候,也无法与它和应。

39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还行

十点半加班结束踏上回程的地铁,然后开始用手机断断续续地看。结果大半夜的在房间里哭了一桌子的团状卫生纸...真真是no zuo no die的又一范例。

42分钟前
  • 没安排的圣诞
  • 力荐

一个人在你面前流泪的时候,至少关心一下原因。不是因为那与你有关,只是希望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好一点儿。

47分钟前
  • 随口这么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