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是条狗

剧情片内地2003

主演:葛优,夏雨

导演:路学长

 剧照

卡拉是条狗 剧照 NO.1卡拉是条狗 剧照 NO.2卡拉是条狗 剧照 NO.3卡拉是条狗 剧照 NO.4卡拉是条狗 剧照 NO.5卡拉是条狗 剧照 NO.6卡拉是条狗 剧照 NO.13卡拉是条狗 剧照 NO.14卡拉是条狗 剧照 NO.15卡拉是条狗 剧照 NO.16卡拉是条狗 剧照 NO.17卡拉是条狗 剧照 NO.18卡拉是条狗 剧照 NO.19卡拉是条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1-05 04:25

详细剧情

卡拉虽说是一条杂种狗,老二(葛优饰)却十分爱惜它,在老二心中,为了生活他处处要讨人欢喜,只有卡拉才会想办法讨他高兴。但是老二的运气却糟糕透顶——他妻子玉兰遛狗的时候,警察因为卡拉无证,把它抓走。要换回卡拉,必须要掏5000块钱办一个养狗证件。对于卡拉一家,5000块钱需要省吃俭用才能存下,老二决定先跑跑关系。儿子亮亮找来了同学帮忙,因为他的老爸有点手腕。然而人家却不肯帮这个忙。老二急中生智,想起卡拉是老同事杨丽的狗下的崽。他找来杨丽的狗证,却被警察识破。老二和杨丽费劲周章,各种办法都要不回卡拉,还被玉兰误会二人相好。更糟糕的是,儿子亮亮又犯了事被拉进警察局,一家三口和卡拉竟然以这种方式在警察局相遇……

 长篇影评

 1 ) 穷人的黄瓜

    提起黄瓜,大概每个人都熟悉的不得了,就像看到天天朝夕相处的老婆般没有新鲜感。关于黄瓜,字典里的注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有卷须,叶子互生,花黄色。果实圆柱形,通常有刺,成熟时黄绿色,是普通蔬菜。

    黄瓜最基本的功能当然是食用,至于您是喜欢拌着吃还是炒着吃那是您的自由,只要愿意,您甚至可以炸着吃。不过这些都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畴,我想谈的是黄瓜在电影里的功能。

    作为电影的道具之一,黄瓜在不同的影片里自然也会有不同的功用,而通常来讲,黄瓜在电影里的出现都是与草根阶层密不可分的。

    路学长的《卡拉是条狗》里有这样的镜头:老二和他的妻子一边一个坐在餐桌旁,每人手里拿一根黄瓜,很用心的吃着。他们吃的很投入,沉浸在咀嚼的快感中。葛优和丁嘉莉的平民气质与作为道具的黄瓜相得益彰,使整段戏弥漫着浓重的生活气息,相当出彩。
 
    《十七岁的单车》里,农村青年眼睛直直的看着对面豪宅里的美艳女人发呆,这时一根黄瓜伸入镜头,表兄问他:你吃吗?见他摇头,表兄便狠狠咬了一口,自顾自的大嚼起来。那咀嚼的声音如此鲜活,以致我们在银幕下都能体会到他的清爽与满足。

    也许是注解中“普通蔬菜”一句决定了它的平民特性,在电影里手持一根黄瓜大口咀嚼几乎是位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的专利。很难想象将“赌神”高进手边的巧克力换成一根黄瓜会是怎样的情形。

    导演们不约而同的将黄瓜作为表现草根阶层生活的重要道具与标志,也许是基于“把蔬菜当水果吃”的平民生活特征。当然,这恐怕也仅仅是一种艺术层面上的代表而已。虽然从未在电影里见过富翁们生吃黄瓜的镜头,但在现实生活里他们未必不吃,也许比尔·盖茨就是一个极度狂热的黄瓜爱好分子。我只是说也许。

    不过黄瓜在电影里除了充当表现平民生活的象征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多别的作用。记不清名字的一部电影里,女主角对热情的向她推销黄瓜的小贩怒目而视:你知不知道一个没结婚的女人买黄瓜是会被人说闲话的!这大约也应算是黄瓜的另类用途之一吧。

 2 ) 老二的尊严

如果让你用五千块钱买一条狗,你买不买?又如果把狗换成尊严呢?
《卡拉是条狗》是围绕一条狗在讲述故事,片名听起来似乎只是以这狗为中心,但其实故事与狗无关,关于卡拉的种种,观众并不能直观了解,对着电影屏幕我们所能看到并深深留下印象的是老二等人物形象。外文版的翻译中片名是《卡拉,我的狗》,这个片名似乎更加的贴切,至少人出现了。《卡拉是条狗》通过狗的命运来表现普通老百姓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人性,或者说人的尊严才是影片中真正所表达的东西。
卡拉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但它却是一条生活在一个拮据的工人家的狗。即使它的主人并不富有,但因为它生活在那一个城市里,所以也身价五千。一个过着平静生活的家庭,在某个夜晚因卡拉被警察逮走而掀了轩然大波。一场围绕着狗的营救活动开始了。家里每一个人都焦急,但最为焦灼的是男主人公老二。
葛优饰演的老二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物,兢兢业业做着一份辛苦的职业(不时需要加班),每个月拿几张人民币,平时有空也会搓几圈麻将,怕老婆,管教不好叛逆的孩子。他媳妇显然是个会过日子的女人家,神闲气定的,也不去管太多事情,只是想着平常日子能够平常过。
即使葛优是个天生的喜剧演员,而且在看影片的过程中总能不时听到一屋子人的哄笑,但《卡拉是条狗》却不是喜剧,当我从影片最后的字幕里抽身回到现实里来,却感到了一种不可言说的悲哀。人在生活里有时总会莫名地陷进一种孤独之中,老二当然不能算是个成功的男人,他没有钱,当然也没什么出息,他的媳妇玉兰对他虽然也好(从她在做菜,尤其是一根青瓜一人分一半上可以看出),但他们之间肯定还有很多隔膜,不然老二也不用瞒着她自己在阳台的破箱子底下藏了私房钱,也不至于要对着墙壁才敢大声地模拟着责怪她。儿子呢,他觉得自己的父亲是窝囊的,他受不了他生活的方式。一个男人,在作为一家之主的家里都是这样的待遇,可想而知他在社会上会是怎样的角色。
所以卡拉对于老二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就像他对杨丽说的“平时都是我在哄别人高兴,只有卡拉在哄我高兴”,卡拉的特殊意义在于它能够化解老二平时生活中的屈辱,填补他生活中的孤独。卡拉的丢失,对于老二而言无疑是个重大的打击,他不顾一切想把卡拉要回来,其实也是在寻回自己最后的尊严,所以,哪怕是经济再拮据,他也在所不惜。老二还是有自尊的,老百姓在经济与尊严的冲突上或许经常要陷入这样的一种斗争之中。
最后,卡拉回来了,卡拉是命运也因此发生了改变,它办了证,可以堂堂正正“做狗”了。但老二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呢?他终于又找回了精神寄托,或许他不再感到孤独了,但他的物质生活还是那样,甚至还要为这平白失去的五千块钱至少再捱上一段更加拮据的日子。
老二说“也只有在卡拉面前才觉得有个人样”,做人到底还是好,那种“人样”的感觉竟就让他如此满足。但是,人并不比狗好做,当卡拉被锁在笼子里用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笼外的时候, 主人一家三口正在为它来回奔波,但可怜的人,当你身陷囹圄的时候,谁来救赎?

 3 ) 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卡拉是条狗》是一部表现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的平民电影,主人公老二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市井小民,但是他具备了小草的坚韧和生命力,倔强的生活着。影片围绕老二“拯救”爱犬卡拉的故事展开,但该片并不是一部反映人与动物之间感情的电影,而是通过老二对卡拉执着的爱,表达了一种小人物在社会中的无奈与痛苦。

    该片的导演、编剧:路学长,主演:葛优;制作人:冯小刚、王中军。当年《卡拉是条狗》也许不会是最卖座的影片,但一定可以列入制作精良的诚心之作。编导演的那份诚恳,体现在他们对平民故事的关注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上,他们的内心流露出那份浓浓的感动与理解。

    《卡拉是条狗》将观者的视线引向“底层”这个关键词。片中所有矛盾都来自于葛优扮演的老二无证养的狗狗“卡拉” 被派出所的警察拉走,他拿不出5000块钱来救回。随后的影片里,路学长将镜头伸向更为宽广的底层社会,杨丽带着老二一起托朋友找狗成为影片的核心。两人低声下气地在杨丽所谓的熟人之间撞来撞去,你托我我托他的层层人际关系里透出的却是一片冰凉。在这个喧闹拥挤的城市里,每个人似乎都成为被支来使去的小人物。这,或许才是《卡拉是条狗》在人性意义之上的现实意义。小草总能在任何环境下坚强的生存着。

    

 4 ) 回归真实

这部电影整个很棒,一气呵成,到结局却很突兀,至少令大多数观众“大呼意外”。查了半天,终于看到网上有说法称导演路学长原来的意思不是这样的,现在的版本只是为了通过审查。虽然这也只是个传说,来源模模糊糊,无法考证,但看到这个说法的卡拉观众(包括我)仍然感到了欣慰:自己欣赏的电影的导演,果然原本在结尾上也是与我们有共鸣的。换句话说,我们还是能够理解导演的,无奈那帮电影局的人太浑了。

      但是总觉得奇怪,网上所说的“被毙版”结局虽然悲凉,但远不至于会被“封杀”,于是忍不住再把电影在头脑里过了一遍,却突然理解了现在这个貌似败笔的结尾。

      我们看了太多电影,阴郁暴力的或是阳光励志的,无一不是一波三折甚至一波多折。我们爱刺激,爱意想不到,习惯了剧情的不落俗套。却不知渐渐地,不落俗套已经成了最大的俗套。我们总想着老二这么个窝囊的人,卡拉这么个窝囊的狗,和一个快活的结尾格格不入。就算要好结局也罢了,好歹来个轰轰烈烈些的,替老二出个头,卡拉也行啊,怎么能这么平淡,简直不负责任,演都不演了,直接黑底白字打上两行,拉字幕完事。



      可是仔细想想,生活呢?

      生活也就是这样平淡的。

      当然生活也能发生得更惨些,或者更好些,但那是个别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艺术家们更热衷于抓典型。固然典型带给我们震撼,偶尔也需要一些《卡拉是条狗》这样的电影来给生活一些真实的写照,让我们看的入戏,再为自己撒一把泪或是自嘲地笑笑。让同样无奈地和生活拔河的人看着眼熟,哎,那不就是我吗。

 5 ) 说说葛优

葛优有句名言:“高、大、全,别找我。”这是葛优对自己的表演的基本定位。在早年欣赏葛优的《编辑部的故事》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葛优对自己的这种定位,绝对是正确的和明智的。
在《卡拉是条狗》的片子当中,我们见到的也是这样定位在发生作用。这种作用,并不是简单的作用,而是非常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我不喜欢片子的中文名字,就语言意义上来说,它反而不如其英文名字来得潇洒,“KALA,MY DOG”简明扼要,显然比中文名字更让人一看就明白。在片子中的葛优的表演,是成功的,把一个生活中的普通的小人物表演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作为社会生活的小人物的坎坷与辛酸。看了这部片子,我们常常想到小时候的邻居,以及当年曾经居住过的小巷子。当年发生在身边的那些事情,跟现在面临的高楼大厦是完全不同的经历。那是一个普通人和普通家庭所遭遇的寻常的小事,逃避不了,而且经常遇到。
葛优的表演天才,在片子中也发挥得很好。尤其是他的形象设计,很幽默,不是甜美的幽默,而是苦涩的幽默。一个这样的小人物,为自己的小生活而烦恼和追求,在人到中年之后面临着这样和那样的无奈,他不是一个高大全的形象,却是一个可信的实在的形象。我觉得,葛优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6 ) 狗证背后的驭民之术

在1995年,狗证本身不是问题,狗证的5000块钱才是问题.那时候的5000,价值远胜于现在的10万不止.

一个证件凭什么要5000块钱?从底层的角度来看,匪夷所思.最多会抱怨一下为什么那么贵,但是不会去仔细思考背后的原因.

但是从管制者这边来看,有很多好处.

(1) 搞钱.抓狗本来就是得罪人的事情,不能搞钱凭什么要去干得罪人的事情?

(2) 减少养狗数量.狗证价格高了,办得起狗证的人才少.办得起狗证的人少了,狗的数量才控制得住.

(3) 给实在养狗的人留下一点缝隙.如果完全一刀切,完全不给养狗,可能执行起来难度会很高,而且可能会有不必要的冲突.给一个机会给你,实在你想养,可以拿钱来赎嘛.这样跟完全一刀切不给养相比,执行难度降低了很多,但是效果差不离.多高明啊.

所以5000块钱的狗证,表面上是规范管理,实际上就是不给养狗.只是直接宣布不给养狗这话讲不出口, 搞一个高价狗证就好了嘛. 指一个地方,打另外一个地方.不止狗证是这样,中国体制内很多东西都是这样.你们觉得难受得很,他们觉得高明得很呢.

 短评

演员个个都成精了,电影让人哭笑不得,编剧简洁有深度,尽管题材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导演却拍得如此脱俗,荒诞喜剧是一种大智慧

6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中国有许多优秀导演,中国电影要想做好很简单——真实。只要做得真实。很多年我们都很虚假,这是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路学长【R.I.P.】

8分钟前
  • Z
  • 推荐

黑色现实。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种种的孤独与不自由。狗比人好处,因为人的冷漠与孤独!7.7

11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卡拉是条狗》没有企图用任何光明或隐晦的手段来说服观众,他用平铺直叙给观众留下了一个与现代价值观相悖问题,就在观众们饶有兴趣的试着摸索导演的小算盘却不得要领时,电影结束了。到此,导演路学长所思考的,观众所思考的,导演费解的,观众费解的,就统一起来,引起共鸣。国产电影的佳作,推荐!

14分钟前
  • Sunman
  • 推荐

教学放映看了个胶片,蛮难得的现实主义质感+两天一夜集中叙事,该有的都有了,直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去了。葛大爷有头发也是蛮帅的。

1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2003,上海虹桥百盛影院,补登豆瓣。2010,吴中路52号,DVD,补登豆瓣。

23分钟前
  • 骑马的丁丁
  • 推荐

西方人大概会把这电影当恐怖片看

24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推荐

城市如废墟,人生如蝼蚁。人的社会属性,家庭角色与个体意志在环境的异化面前逐渐混淆、扭曲、再幻灭成一种无为的忍耐。十年过去了,这个世界好像一点儿没变。

26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女主角叫丁嘉丽么?一直觉得她演技满不错的~

27分钟前
  • 崇子
  • 推荐

只有在卡拉面前我才觉得自己像个人

28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现在还上哪儿看这种老百姓电影????

30分钟前
  • 吃 硬
  • 力荐

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种风格的电影,反正是很生活化,从日常的小事折射出一些东西来吧~~

33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真实得吓人,好像自己就是老二,在昏沉的北京城里骑着自行车,灰头土脸地架着脚倚着椅背嚼黄瓜,拉上窗帘求欢,蹲在路边啃西瓜,对任何人赔笑脸以致睡觉时都会脸抽搐。逮狗一段不如宁瀛的《民警故事》。

35分钟前
  • 凉水
  • 推荐

惊艳!通过一条看似寻常的救狗之路,将明一套暗一套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社会体系展露无疑,充满了黑色幽默啼笑皆非的戏剧性和反讽性,进而反应出底层人们信仰缺失+麻木生活的艰难与心酸,葛大爷的表演再次验证了姜还是老的辣,看完,对中国电影痛失这么一位有才华的导演而深感惋惜。

36分钟前
  • 尉迟上九
  • 推荐

老二是条狗……

41分钟前
  • 露娜peace
  • 推荐

啥 這就完啦? 黃毛她媽真橫 明明就是她兒子搶劫打人自己摔倒 還敢把人告到派出所 胖子那孬種就不能出來說句話嗎?121022/那时候电影里的生活环境比较真实 不会让人看了心存幻想很多事 现在总喜欢把丑恶和美好可以放大 其实那个年代就是警察有些高傲 离婚女子会被说闲话 对方家长不讲理 自己的形象不够光辉 再吵闹不满 夫妻还是在一起好好过181214

43分钟前
  • 小天狼星
  • 还行

彻彻底底地链接了独属于德·西卡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概念。主人公寻狗的过程,从社会现象的展示,逐层递进到社会现实世界与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双向变形。实体出现的外景废墟,注脚了个性化主人公在地下无秩序世界与地上秩序之间的双重矛盾。生活的真实,有时候,就是那么的荒诞。

44分钟前
  • 仁直
  • 力荐

通人性接地气的《卡拉是条狗》也是考验国家道德的分数线亦是路学长严厉训斥父权的教鞭。所谓人心一杆秤,作为非宗教背景民族中的一份子,于那“老二”的算盘里自有一套生存的小九九。然而哪怕他的闲工夫将日子打得再溜也追不上《野蛮入侵》的速度。这部新现实主义电影有多硬朗《可可西里》就有多软弱。

46分钟前
  • Muto
  • 力荐

哎哟,这个是还有头发的葛优啊!中间危机的男人,香港拍了一部《男人四十》,国内拍了一部《卡拉是条狗》。老二想讨回的不单单是卡拉,还是他没有什么希望的生活里面的唯一动力,甚至是精神支柱。

50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还行

后面忽然一下就结局了,不知道是什么手法。话说,那个年代狗证要5000?这不是抢钱吗?

51分钟前
  • 禾口角刀牛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