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疯

剧情片中国大陆,中国香港1994

主演:潘虹  刘青云  王汝刚  王华英  郭锦恩  

导演:李国立

播放地址

 剧照

股疯 剧照 NO.1股疯 剧照 NO.2股疯 剧照 NO.3股疯 剧照 NO.4股疯 剧照 NO.5股疯 剧照 NO.6股疯 剧照 NO.13股疯 剧照 NO.14股疯 剧照 NO.15股疯 剧照 NO.16股疯 剧照 NO.17股疯 剧照 NO.18股疯 剧照 NO.19股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8

详细剧情

1992年,炒股热悄悄在上海兴起。许多老百姓厌倦了平凡无味的生活,开始纷纷投入这个让人疯狂失常的怪圈中。   香港男人阿伦(刘青云 饰)热衷赚钱,因此忽略了女友安娜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关系逐渐出现裂痕。安娜不辞而别来到上海,阿伦于是追来这里。失望的阿伦在上海小青年三宝的介绍下,权且借炒股打发时间,也因此结识了公交车售票员阿莉(潘虹 饰)。阿莉和丈夫、女儿住在底层的弄堂里,邻里间吵架拌嘴不断,生活条件迟迟得不到改善。凭借阿伦的指点,阿莉终于尝到日进斗金的快感,她的生活逐渐改善,周围人也对她尊敬有加,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她渐渐成为股票和金钱的奴隶,沉湎其中,无法自拔……

 长篇影评

 1 ) 电影《股疯》—— 牛市里的众生百态

巴菲特说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但是时间最公平也最残酷,公平之处在于她如实的记录过去的种种,以备后来人鉴之。残酷在于,无论历史为我们呈现多少的经验、血泪和教训,在时间面前,也会渐渐趋于平淡,最终泯于众人矣。

有人说过历史在于铭记,然而,在时间的洪流里,历史注定只能被少数人铭记,被大多数人咏叹却抛诸脑后。

今天想谈的这部片子,豆瓣上的评分只有7.6分,在别的一些平台上的评分更低。但这并不妨碍它是一步好片子。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远远大于它的艺术成就。甚至在近20年间,如此具备强烈现实意义的影片也是凤毛麟角了,我们且看且珍惜吧。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股疯》,字面意思,股市里的疯癫百态。最为癫狂的时候不是熊市的最低点,而是牛市的后期。为什么呢?熊市的后期,往往市场一片惨淡,这个时候,广大股民们看着浮亏一片,反而拿出老祖宗教导的阿Q精神:爱咋地咋地吧,老子不管了。所以熊市后期反而是各个练得修身养性,远离股市,一门心思踏实赚钱了。

可牛市后期就不一样了,全线飘红,身边的人啊三口不离股票,你就算是不懂,也在和其他人的唠嗑中恍然觉得自己也是半个专家了。再然后,看着几天50%以上的收益,甚至2-3天翻一番的神鬼操作,说不动心的大概就只有修炼大成的真佛了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时的心理: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所以,利益催生欲望,高额的利益催生贪婪,又快又高额的利益催生什么呢?那就只有疯癫了。

《股疯》这部电影上映于1994年5月,主演是刘青云和潘虹,李国立执导,虽说是香港艺能电影有限公司和潇湘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的,但这部电影可是地地道道的港片底色。

1992年,还有一部香港电视剧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也是和股市有关的,而且之后每次这部电视剧重播的时候,香港的股市就会下跌,似乎掉进了一个奇怪的“丁蟹”怪圈。大家猜到这部电视剧了吗?没错,就是《大时代》,由刘青云和郑少秋主演。1992年的刘青云刚刚拍完了《大时代》,紧接着转场到上海拍了电影《股疯》,用一句电影里的台词特别贴切:“我在香港那么多的钱可以应付,上海这些钱对我来说,用你们的话就是毛毛雨啦。”一句话说明了自己的身份,也间接说明了上海和香港那时的关系。

而那一年的上海又处于什么样时期呢?我们必须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才能看到这个电影强烈且宝贵的现实意义。

1978年11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到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中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

同年12月19日上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时任当时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出席了开业典礼。半小时后前市收市时已成交49笔,面额为5879008元。上海股市真正火起来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当年5月21日上海股票交易价格全部放开,由市场引导,从21日至23日,股票价格一飞冲天,3天内暴涨570%,这一天被称为中国股市真正诞生的一天。在很短的时间里,上海股票平均上涨三倍有余,后续的深圳股市的各只股票更是创造了10-20倍的惊人涨幅。可想而知,当时的市场有多火热,人们就有多疯狂。

《股疯》正是讲的这一时期的上海股市。在影片里呈现了几类不同人物在大时代下的表现和结局。

首先是潘虹饰演的范莉,她代表的是有脑子的上海市民。她有强烈的上进心、八面玲珑的泼辣手段和对时代气息的敏锐洞察力。最终在这波股市的疯狂行情里,她从一名月薪只有500多元的公交车售票员一跃成为了股市大户,净赚几十万,成功搬离了局促的上海小弄堂,住上了有抽水马桶的大房子,完成了自己的阶级跃升。

其次范莉的老公是一类,他代表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普通市民。觉得自己有个漂亮的老婆和可爱的女儿,挣的工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单位给分的房子也是楼里位置最好的一间,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他有知识分子的孤傲和清高,他看不上资本家金钱的铜臭味,因此他提前预设了老婆挣来的钱是不会干净的。最终,他被金钱的强烈冲击瓦解掉了自尊,私自挪用朋友的20万元投入股市,血本无归,走上了跳楼的绝路。后来被救下,用老婆的钱填补上了空缺,一家人高高兴兴的乔迁新居,这是后话。

再次影片中范莉的搭档,从香港来的阿伦(刘青云饰演)和他的女朋友是一类。他们代表了那个时期香港的高知分子,精英群体。或者说是那个时期上海对香港的印象。他们西装革领,能够熟练运用粤语和英语,入住5星酒店,在股市中像先知一样预知趋势,随随便便一年之内本金便翻几番。当然影片为了突出戏剧冲突对这类人进行了夸张处理,如果真要有人可以像阿伦这样熟练的操作股市,那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股市衍生出的人间喜剧或悲剧了。

最后一类,也是最有意思和最值得回味的一类,范莉周围的市井们。这类人代表了没脑子的普通民众。现在有了个更贴切的词儿,叫作“韭菜”。导演在刻画这类人的时候非常厉害的加入了年近古稀,只有2万元棺材本的老阿婆,做不了什么其他事儿只能帮人倒马桶的哑巴和走街串巷、消息灵通的瞎子。还有前脚为了一点水和阿莉吵翻天,后脚就上赶子帮阿莉打牛奶的女邻居,自家有理发店瞧不起阿莉的个体户,政府单位里利用职权之便帮阿莉保留职位,请阿莉帮忙炒股的上司。这些人涵盖了政府、小职员和经商个体户,甚至涵盖了正常人和残疾人,可以说导演安排的角色贯穿了各个阶级和三教九流。但是这些人面对“股市大户”阿莉时的表现却同出一脉,这一脉就叫做人性的从众和市侩。

影片中的这四类人,无一例外投身到股市,除了刘青云饰演的香港来的股市操盘手之外,其他的人对股市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但是他们照样敢把棺材本、全部家当投入股市,甚至挪用公款进行炒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背后有几倍的利益驱使,也更因为一句可以说服大多数人的话:别人都在炒。

影片的最后,上海的股市一泻千里,阿莉的50万元包括其他人委托阿莉炒股的钱都赔的一分不剩。于是那些曾经簇拥着阿莉的人,甚至说用关系胁迫着阿莉炒股的人们倒戈了,他们气愤填膺的去找阿莉算账,去搜了阿伦的房子。他们痛心于阿莉把自己的老本都赔光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觉得自己有错。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如是而已。

导演终究是善良的,影片的结局是阿伦还留着100万的盈利没有投入股市,每个人的本金不仅保住了,还至少翻了一倍,皆大欢喜。可是艺术嘛,终究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的。

影片最后,导演借三宝的口在1994年预言了上海滩即将开启的波澜壮阔的房地产市场。Mr. market总会找到放钱的地方。

2018年过年后,大盘在短期内震荡上升,目前已经站上了3000点。今年以来,涨幅已近30%。年初刚开始涨的时候,很多文章都在说只是阶段性反弹,牛市的条件还未具备。而现在这些文章的口径已经转变了。

借用一位大V的话说:“现在这样,已经没法说不是牛市了。”

 2 ) 上海"股疯"的启迪

    可以说,十多年前的那部“股疯”,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是受“股疯”的影响(部分),踏入了国内证券市场。在2001年国内股市剧烈动荡时,我又受"股疯"的启迪,到越南胡志明证券交易所寻找第二个“上海股市认购证”的机会。我在越南股市中,找到了阿伦来上海炒股的感觉!越南股市的偿试,使我认识到了新兴市场的伟大力量。
    新兴的上海股市,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次百年不遇的创富机会,但对没有经历过股市兴衰的普通中国人来说,往往看不到这一点,这也就注定了当时只有极少数胆子大的人炒股发了财。而对经历过股市大风大浪的香港阿伦来说,应该能够很清楚地看懂中国股市的发展前景和轨迹!他做中国股票,有资金优势、更有信心优势(这一点尤为重要!!!);可惜,他早早回了香港,错失了以后的沪深两市的大行情。我刚到越南买股票时,连当地证券公司、银行的人都不敢买股票,都说:这东西炒了之后要倾家荡产的!当地一家外资银行的白领(算高收入人士了),在我的反复劝说下,才买了十股。尽管他们不缺钱、也不缺信息,但他们缺乏股市游戏经验,缺乏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好在,这关键的两点,正是我所具备的!到我抛掉股票时,美国、英国、日本、香港的几十家投资基金开始进入越南市场了。
    如今,我把下一个投资重点放在了哈萨克斯坦。这又是一个“上海股市认购证”、“越南早期股市”机会的翻版。股市设立后股价几年没涨、市赢率极低,市民根本不懂股票、更不去买股票,可国家经济却在飞速发展,房价已经涨到天上去了。我坚信: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必将带来一波资本市场轰轰烈烈的大行情!这行情,对哈萨克斯坦的普通人来说,也是百年不遇、千载难逢的。
    经历了一次越南股疯,我还想再经历一次哈萨克斯坦股疯——而且,我预感很快就会来了!因为,我看了十几年、几十遍的上海“股疯”!

 3 ) 股疯

《股疯》这部电影值得一看,不但是可以了解炒股对人带来的影响,以及时代对人的裹挟和给予的机会,另一方面对老上海的生活记录的很完整,非常有生活气息。

最开始穷困,互相偷偷用别人的水、电,草纸都要按照日子算,到知道股票可以带来这么多钱出来的变化,周围人所有的簇拥,所有人都被涨红了眼的股票带疯了,倾家荡产,把自己所有积攒的收入都投入进去,那里是希望,也是牢狱。

巷子里的人凑一起炒股,赢了还好,皆大欢喜,办庆功会,输了就要找说好了不需要承担风险的人责任。市场里全家炒股的比比皆是,输了就你吵我,我说你,乱哄哄的不知道听谁的意见,没有举措,完全是跟风。

丈夫一开始也是反对,看到媳妇从外面回来发怒的样子,扇巴掌、咒骂,无能狂怒,什么都不了解就发怒,后面却又拿着朋友的钱去投资,失败一次就要跳楼。跳楼时候刘青云说的,香港还没回归,说自己没国籍,到哪都是二等国民,现在呢,特等国民了还要闹。

电影里当然最后结局是好的,从中也可以学习到很多。不要用全部资产,要用不影响生活的钱,赚了钱要把收益拿出来一部分,不要每次全部投入。

 4 ) 一拥而上的年代

我是一个87年生人,所以我人生的记忆基本是从90年代开始。现在再回首,那真的是一个一拥而上的年代。
那时,“改革”不再是什么空洞的口号或美好的憧憬,那两个字既可以是发财致富的天方夜谭,也可以是下岗失业的悲惨命运,无论富与穷,所有人都不得不去面对这场改革带来的红利与损失、机遇与厄运。那个年代,人们既迷茫,因为信仰崩塌,也清晰,知道挣钱是第一要务。大家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与压力,可是没有几个人能清楚地看透发展的轨迹,所以产生了一波波盲目的逐利热潮,搅动着整个中国大地既生机勃勃也不得安宁。
这其中最猛烈的莫过于炒股票。记得那时去同学家,几乎家家都散落着证券报。大人们蛮横地把电视屏幕锁定在了那只有红与绿的画面里。不少孩子的情绪也随之而波动,看不懂赚与赔、涨与跌背后的原理,但却能深深理解了价格的高低与父母的和睦成正比。
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养海狸鼠,说实话我直到现在也没搞懂养那玩意儿来干嘛,只记得那时去不少家里做客,他们都把阳台开辟成了“养殖基地”,推积着海狸鼠睡觉的木箱,以及散发着奇怪气味的饲料。我完全不理解那既不可爱、身上也没啥肉的小家伙能有什么价值,还特天真地问大人:为什么不养鸡呢?
广西的北海和海南岛在大人口中的出现频率也极高。那时候的我还以为北海是在我国东北,模糊知道很多人去那儿买房子,那里的房子似乎要比四川老家贵不少,但是更高级更舒服,能天天吃到海鲜,和下海游泳。很多很多年以后,我真的去了北海玩,我看到了这座城市还停留在90年代的泡沫里走不出来,不知那些买了房的人是否天天吃到海鲜和下海游泳。

调动自己这些回忆,只是因为今晚重温了一部老电影——《股疯》,那真的是一部很接地气、很反映现实的电影,很喜欢潘虹在其中恰如其分的表演,有着小市民的干练、弄堂妇女的嘈杂,骨子里带着精明,眉目间不乏温情,给老公上厕所的草纸都定量,接水偷用邻居家的龙头,念叨着何时才能在这座城市买上一套带抽水马桶的一室一厅,在刘青云扮演的“香港才俊”的指导下投身股票市场,开始洋洋得意风光无限,后来惊心动魄触礁涉险,最后安全靠岸,回归圆满家庭。一部戏的精彩要么在于呈现你想象不到的世界(譬如哈利波特阿凡达之类),要么就还原你曾经熟悉的生活场景,我想这部影片成功的做到了后一点。
在那个一拥而上的年代,人们曾经很疯狂,然后迷失,进而清醒,这是一个时代的弯路,但也铺垫下一个时代的进步。当然,并非每个人都能像影片那样好运,那股热浪过去,发现自己已被卷走太多,包括乖乖走上岸的信心与勇气。

 5 ) 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

太疯狂了,帮别人炒股,麻烦事儿真多,我真看不得别人跳楼啊,我的小心脏,感觉是我亲人跳楼一样,太难受了。

炒股炒到娃生病了都没人管,这太离谱了,炒股本来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别因为炒股把幸福的家庭弄没了呀。

莉莉他老公跟她吵架的台词真是太经典,太像我父母能说出来的话,完全是胡搅蛮缠,疯狂抹黑老婆跟阿伦,问女儿爸妈离婚跟谁,其实归根结底是她自己没有安全感,自尊心过高,看不得老婆能力比自己强。

没想到天台的对话让我挺惊讶,阿伦说他小时候父母双亡,跟老板闹掰,没有工作,住的地方也没有了,最爱的女票也离开了,还是一个香港人,这里涉及到身份认同的问题,蛮感慨的。情侣吵架的对话也好熟悉啊,完全是暴力沟通。

赚到钱了,没时间陪女朋友,女朋友不开心,没钱也不行,两人日子过不下去,所以说好的亲密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有事业心的男人必定意味着没有很多时间陪爱人,那自己肯定要考虑自己能不能接受,不能就分开,能就不要抱怨,但是这不意味着感情就不需要维护哦,这时候某些一仪式感就很重要,两人应该要讨论双方怎么维持感情,大家都舒服,女生也需要是自己的主心骨,有自己稳定的内核,该谈恋爱就好好谈,该搞事业就好好搞,赚到了钱,丢失了爱人,这也蛮痛苦的。说起来很容易,做到真的很难哎

 6 ) 老片子的记忆

恩啊,这应该是我看的第一部刘青云的片子,看的时候大约也是九几年,这片子刚排没多久,以下几点印象:
1、原来上海的马桶是搁在屋里,而且是床边的
2、演潘虹她老公的那个男人是花季雨季里头白雪爹,貌似是上海人,演这个上海小男人真是活灵活现
3、刘青云真的是让人过目不忘的演员,即使他不帅也不白,整部片子里头就他一个香港演员,毫不突兀,演的不温不火也能让人印象深刻,这么多年来能给我这个印象的除了他就只有让雷诺了,不过看他什么片子,演的什么角色,一定能记住这个演员。
4、刘青云给潘虹买的新衣裳,大花上衣和一步裙,当年我爹去上海的时候也给我娘买了一套,还配了个网眼黑丝袜,看来当时的确是上海流行装束。
5、潘虹和刘青云跳的那个探戈,很有趣;潘虹哄女儿吃鱼翅,女儿说跟粉丝差不多还是没有粉丝好吃,很有趣
6、最后潘虹一家动迁到浦东,貌似是卢浦桥下面?哎,现在老值钱了。
7、潘虹和街坊同事排队买股票的场景和现在大家排队买房的场景何其相似,真他妈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
总结的话,是一部现在看起来也很有趣的但是更多的是充满回忆的老片子

 短评

还记得那只孔雀化工吗

5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推荐

是个做社会文化研究的好案例。影片戏剧化的表现了炒股狂潮,这个在上海新兴的令人上瘾的外来物。同时,影片又内在的显现了大众价值观中的盲目趋同,利益扭曲人心的影响,,女性作为第二性被附上的禁锢职能,以及香港-内地关系。但其实这些方面都表现的模模糊糊。

7分钟前
  • 杨小槑
  • 还行

小时候只觉得,这个片子很好玩,昨天又看了,觉得怎么一个香港导演怎么把上海人的心理,上海的所有东西拍得那么好,那么深入,那么贴切。后来我想,可能天下的事情都一样的,

10分钟前
  • 夏天yi退瓣大树
  • 还行

很多年后,我还记得潘虹在公交车上用钱砸人的片段。当时刘青云应该是才拍完大时代,本片中他和潘虹的故事发生在上海,这是当时还不满十岁的我最早对上海的感性认识。外滩、南京路、石库门、股票、逐金、小市民……

15分钟前
  • 超越
  • 推荐

极度切题的经典老片 时值国内改革开放股市刚刚兴起 一夜暴富的黄粱美梦确如片中让广大群众疯狂不已 大赞潘虹的搞笑泼辣形象 摆脱悲情苦命女性形象的潘大姐演技更为传神气场 90年代正是改制最明显的时候 于是就有排队买认购券 排队交易 盯着大屏幕看行情的场面 现在虽然有了电脑网络之便利 本质上不会变

19分钟前
  • 李小庫
  • 力荐

三星半。热闹掩盖了不少的瑕疵,本作有明疯的人阿莉,潘虹演得层次分明,除了她觉得疲惫开始担心转折的桥段太粗糙之外,她实实在在的表演出了一个拥有虚妄的热情的人,尤其第一次挣钱回到阁楼面对刚出差回来的丈夫的那场戏,十分华丽,很多场戏她技艺高超,但那场戏简直如神君天奏。其次是两个暗疯的人,一个阿伦一个阿莉的丈夫,他们都是由一个理性被情绪拨弄变得失态,最后有了跳楼戏,这两个角色基本各有各的牵强,刘青云没演明白转变,丈夫的角色又写得太蠢,所以结尾泄了气。香港导演善于处理情绪,几场大戏都渲染得不错,加上潘虹细腻写实的表演,她把那种港式的幽默消化得很好,用自己的东西表现了出来,这样两全其美的做出了一部不错成色的电影。

20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比《爱情神话》还灵! 别说这三宝有点东西的,90年代知道在浦东投资房地产!

25分钟前
  • 五角飞碟
  • 力荐

通过香港导演之手,拍出最最沪上风味的时代剧。悲剧搭台,喜剧开唱。其实无关悲喜,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最朴实而难忘的一段记忆。故事细节落实到具体叙事节奏都赞得没话说,演员的表演浮夸而真实。另,那个时代真的没有烂片诶。

29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能把一出夸张的讽刺剧演好,有不被指责,需要的可不是优秀的剧本,而是一位优秀演员的勇气。潘虹是上个世纪至今中国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被如今的年轻观众称之为中国的杰西卡·兰格,戏路却比这位美国远亲要宽的很多。《股疯》中她对于复杂琐碎人物关系的处理让人惊叹,不时为她的才华所倾倒。

30分钟前
  • MovieManic
  • 力荐

“野火烧不尽,韭菜割又生”。即使是25年后看这个故事,竟然也不觉得突兀和荒唐--原来大家都疯了20多年。“方展博”前脚在《大时代》杀了丁家个片甲不留,后脚在上海深陷小老百姓的患得患失中。结尾阿莉家响应振兴新上海的号召,跨过南浦大桥踏进了新村;吃肯德基的三宝下步又是要来帮巴西来的表叔炒楼,一则关于生活的寓言。

35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胶转数版。剧作夸张了股票上涨/下跌带来的一夜暴富/一瞬全亏结果,且两对男女如过山车般的情感关系处理也很狗血。不过角色设定很是鲜活立体,男女主角一冷一热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潘虹刘青云演技极佳,各有风格。粤语配音部分好评,但国语配音太浮夸过火。影片记录了90年代初上海的面貌及国人的精神状态,却无沪语元素,十分遗憾。结尾目光投向浦东,且预言了火箭蹿升的房地产业。三星半

37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上海热。结尾的卡车,直接穿越到了《万箭穿心》

4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活着干嘛,跳楼吧。@资料馆

45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股疯这片子简直是一代神片。论股市,其剧情即使到今天仍然在一次次地重复地上演,今年的状况尤甚。论上海历史,它用电影镜头记录下了90年代那个还未被全球化和城乡一体化吞噬的市井上海及其生活细节。而最牛逼的是,影片最后王小毛站在南浦大桥上指着浦东滨江地块预言了中国房地产的今天。

50分钟前
  • 空想特摄兔男郎
  • 力荐

稍带夸张的真实记录,然后这种生活电影在公开的电影市场就绝种了

55分钟前
  • 时光旧影
  • 推荐

股票最早启蒙片~话说我昨晚还梦见我买基金几天赚了30%。。。

57分钟前
  • 琉璃不想动脑筋
  • 还行

载入史册的历史经典。太还原生活的点点滴滴了,作为80后表示,这部电影就是真实生活日常,虽然剧情夸张浪漫了一点,但是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大陆就是酱紫。现在看看,中国简直就是从越南变日本的即视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都是人才都很牛。还有潘虹演技真的太好了,妥妥的大女主即视感,她要是多拍点这种精准对位自己风格的戏那得多好啊。刘青云代表的香港,和她代表的前卫大陆城市的文化价值碰撞,这种先锋电影只有以前的国产片才可以看到,真的很自豪了,这才是代表中国电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典范!

1小时前
  • 外星纪-南庄座.
  • 力荐

合拍片。CCTV看过好几次了。潘虹演技就是好。刘青云卖萌。还记得那句点睛的台词,潘虹接受采访的时候“作为一个投机者,不,投资者”。带出的还有香港和上海的奇妙连接,以及今天依然成立的现实意味。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

资料馆2013.7.24.7pm “你是一个中国人,我算什么,我不过是个香港人”,第一波陆港合拍片高峰。潘虹神演技,凌厉泼辣潇洒,无论在公交车、弄堂里还是大户室都妙不可言。新股发行时排队买认购证那场戏被挤着压倒玻璃上的脸,理发店里的小会议等镜头设计都很棒。看了此片而炒股或在浦东买房的都发了吧。

1小时前
  • xīn
  • 力荐

刘青云, 潘虹,王小毛....有趣的组合...有趣的电影...似乎讲大陆股市的电影很少吧

1小时前
  • lcsun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