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1967

爱情片美国1967

主演:安妮·班克罗夫特,达斯汀·霍夫曼,凯瑟琳·罗斯,威廉·丹尼尔斯,莫瑞·汉密尔顿,伊莉莎白·威尔森,巴克·亨利,布莱恩·艾弗里,沃尔特·布鲁克,诺曼·费尔,爱丽丝·格斯德丽,马里恩·洛恩,埃达·盖尔,弗兰克·贝克,乔治布鲁格曼,乔治德诺尔芒迪,理查德·德莱福斯,鲍勃·尤班克斯,迈克·法雷尔,伊丽莎白弗雷泽,唐诺·葛勒特,哈利·霍尔科姆,Jonathan Hole,Robert P. Lieb,伊莲·梅,伊娃·麦克维,本·墨菲,斯图尔特·尼斯贝特,威廉·H·奥布莱恩,萨姆?奥斯廷,诺姆·皮特利克,伯纳德·赛尔

导演:迈克·尼科尔斯

播放地址

 剧照

毕业生1967 剧照 NO.1毕业生1967 剧照 NO.2毕业生1967 剧照 NO.3毕业生1967 剧照 NO.4毕业生1967 剧照 NO.5毕业生1967 剧照 NO.6毕业生1967 剧照 NO.13毕业生1967 剧照 NO.14毕业生1967 剧照 NO.15毕业生1967 剧照 NO.16毕业生1967 剧照 NO.17毕业生1967 剧照 NO.18毕业生1967 剧照 NO.19毕业生1967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6 01:33

详细剧情

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本恩(达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饰)对前途十分茫然,偏偏在这时遇上了风流的鲁滨逊太太(安妮?班克罗夫特 Anne Bancroft 饰 )。虽然不再年轻,但鲁滨逊太太却一再勾引本恩,二人发生了关系。他们在约会过程中,本恩遇上了太太的女儿伊莱恩(凯瑟琳?罗斯Katharine Ross 饰 ),被她的纯真青春深深吸引。本恩吐露了爱意,与伊莱恩开始了正常的恋爱关系,却遭到了鲁滨逊太太的剧烈反对。母亲的震怒使伊莱恩觉察到了一些内情。伊莱恩非常伤心,仓促同意了另一个人的求婚。本恩冲向伊莱恩结婚的教堂,他要力挽狂澜……

 长篇影评

 1 ) 我喜欢达斯汀.霍夫曼

  
  一直不愿意说国外的演员,大概因为说起来总像在说邻居家的事,不如说自己家里的那么理直气壮,最可怕的是还有嚼舌之嫌。后来一想,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
  霍夫曼是我记住的第一个外国男演员的名字,且因此津津乐道。那大概是1991年左右,我刚看完《雨人》,正式对自个儿宣布,一定要进军电影界。进军虽然没成,可是却勾起我的电影欲,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毫无章法地逮个电影就狂看一通,完了还特激动,而是开始热衷于看一些视角特别的片子。现在想起来,大约也是受了剑走偏锋的引诱。
  看霍夫曼的第二部片子就是《克莱默夫妇》,惊讶于他把克莱默这么个小人物饰演得如此生动,当然和他配戏的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克莱默夫人也非常精彩,我一下子喜欢上霍夫曼。假如说《雨人》让我见识了霍夫曼的多才,那么《克莱默夫妇》让我觉出霍夫曼的多情,或者说,他在我眼里立体起来。
  有时候我想,每个演员虽然饰演的角色各有不同,可是总体来说,他只是在饰演他自己,不论角色如何,他都能让观众对他产生兴趣,这样的结果,应该是个人魅力所至吧。一说起这个,我又忍不住想说国内的演员,能够让观众因为这部戏是他演的而非看不可的太少,我想每一个影迷大概都能说出他所喜欢的演员的性格特征,且八九不离十,虽然他们距离演员们从空间来说似乎很遥远,可是这并不妨碍影迷从演员的只言片语中深刻了解他们。从国内演员的影片中散发出人性光芒的太少太少。的确有诸多原因在制约他们,因为我没经历过,过于苛刻总是不对,只好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没看到霍夫曼,再看到的时候应该是1995年在《恐怖地带》(又译《蔓延》)中,霍夫曼饰演一个尽职的医务人员。这部片子我是冲霍夫曼去的,结果却让我很失望,虽然这片子票房不错,在大陆也没少宣传。凭良心说,霍夫曼在这片子里依然很卖力,从《克莱默夫妇》中我就已经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敬业的演员,而且敬业的主要原因是他喜欢电影,热爱电影。但是《恐怖地带》中的角色扮演他没能出彩,这个时候我似乎是抱怨了一小下,因为他不是别人,是我喜欢的霍夫曼。后来我想,没有一个人能够在他饰演的每部片子里都出彩,我的朋友刘彦说得好:一个人一辈子只要有一部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就够了。重音在“一部”上。
  直到前天,我才看了霍夫曼的成名作《毕业生》。现在回想起来,有关霍夫曼的片子似乎都是从后往前倒着看的。这让我觉得有趣,如同和一个人交往,我见到他的现在,然后从他和别人的嘴里知道了他的过去。在这个没有人打搅的空间里,我看到了从1967年到1995年间的霍夫曼,怎样摸索着走过电影的历程,并且感觉到霍夫曼的早熟。我猜想霍夫曼小时候一定比同龄的孩子要早熟些,看看他在《毕业生》里的眼神吧。在主人公本杰明(霍夫曼饰)受到邻居罗宾逊太太的引诱后,躺在床上的几个小片段里,本杰明注视着在镜子前不断变换的罗宾逊太太。那注视的目光,是全片最精彩的地方。
  那时候的霍夫曼,已经三十岁。
  三十岁成名,是早还是晚?我个人以为霍夫曼三十岁成名是合适的,这让他有时间想清楚很多事,坚定很多事。不过什么时候成名是个人无法把握的事情。
  如今霍夫曼早已过了不惑之年,事业走下坡路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不相信一个人能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即使是电影人。现在的霍夫曼,总是让我想到《金色池塘》中的亨利。方达,对年老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死亡这件事是每个人无法避免注定要经历的,在走向它的过程中,因为未知,恐惧在背上慢慢加重,有时候会让一个人变形。
  看着自己喜欢的影星因为恐惧在夜空中慢慢不再闪光,也会隐隐感到一些抑郁,在那些伴随我成长起来的影片里,一个个鲜活的影子总是不断闪现,直到白天来临。

  顺便说说《毕业生》。
  啊,那个年代这部片子也算很前卫了吧。红杏出墙,还是和一个刚毕业的小男生,而且这个小男生还不那么愿意,觉得受了勾引。可惜这片子的视角还是颇正的,所以勾引本杰明的罗宾逊太太没得到什么好下场,最后还有些歇斯底里。
  现在看起来,这片子的开头很有趣,非常有趣。结尾很无聊。可是霍夫曼凭着他高超的直觉扳回了一点儿无聊。那是在影片的结尾,本杰明不顾一切地冲进教堂,把正在举行婚礼的心上人成功抢走。他俩冲上一辆公共汽车,不管旁人的侧目坐在汽车最后一排座位上,女孩回头看着被甩掉的家人,然后又看本杰明,可是本杰明却不看他,也不笑。
  居然不笑。
  霍夫曼真的很厉害。Kurt说这一幕是一种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之后的空虚和恐惧。Kurt也挺厉害。
  《毕业生》还有一点值得国内诸位同行热烈学习的地方就是它的主题音乐——寂静之声。每次音乐都响得那么恰到好处,而这音乐又是这么好听,带着些淡淡的忧伤,绝对不是什么哀怨。那是一个男人的成长历程,如同分娩,痛,并快乐着。

2002/12/11下午17:40
  

 2 ) 《毕业生》

发表于 2007-07-18 10:06:45
上次在北京,我对小郭和小付两个憋着劲要拍个毕业题材片子的小朋友说,拍之前一定要好好看看《毕业生》。作为新好莱坞电影的一部代表作,这部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瑕瑜互现、略带实验味道的片子,有许多技巧和特点都是值得借鉴的。

摄影和剪辑

《毕业生》大量运用了变焦镜头,这是此片最大的摄影特点。最明显的变焦就是先调长焦给特写或跟拍,再拉开给全景。开场即是如此,先给Ben一个面部特写,然后逐渐拉成机舱全景。Ben去Berkeley则是先空中跟拍Ben,然后拉开给整个Bay Bridge特写,这是很巧妙的寓人于景的办法。

变焦还体现在“隔物取景”上,最典型的就是海报那张丝袜腿下的Ben,这个深焦镜头即给出Ben的面部变化,又交代了Ben所面对的诱惑,但又通过虚实远近之不同表达了二者之间的距离。这里省略了一般蒙太奇会采用的几个镜头互切,直接的一个长镜头营造出的是焦虑的压抑的气氛和人物内心的折磨,这绝不是快切能够制造的感觉。隔物取景在这部片子里非常普遍,Ben送Ms. Robinson回家时,从车里走出到门口的一段戏,机位一直在车外固定,隔着车玻璃用变焦镜头一直跟两人走到门口,当两人在屏幕中的比例缩小的不到1/10,这与一般的构图原则并不相符,但是这种遥不可及的感觉下两人的对话更容易制造压抑的气氛。

在隔物取景时,被隔的人物经常处于阴影中,或者只交代一个背影,几场Ben与Ms. Robinson的室内戏都是如此,开场Ben的父亲与他在鱼缸前的对话也是如此,摄影师并没有采用普遍的正反打,对于被隔的人物,只给出声音,而被光打亮的人物则作为主要被摄体被突出。这也有利于表现对话双方的距离感。

在采用长镜头和变焦镜头的同时,此片中蒙太奇的出色运用也不得不提。不同时空场景之间的流畅拼接是一大亮点,当Ben穿着衬衣躺在宾馆床上时候,Ms. Robinson为他解开扣子,然后给脸部特写,再拉开镜头,移物换景到了Ben自己的卧室,他起身关上房门,然后坐在电视机前,再次先给特写再拉开,又回到宾馆,Ms. Robinson穿着内衣在他面前走来走去。接下来他在泳池里一扑,切到在宾馆他扑向Robinson,然后画外音响起他回头,场景又回到泳池。这一段眼花缭乱的蒙太奇,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拼接不禁做到了无缝,而且其流畅制造出的时间流逝,把二人偷情由激情冲动转为无聊的重复。

另一种蒙太奇体现在单格镜头的使用上,在Ms. Robinson卧室勾引Ben的时候,有三个单格镜头拍摄的是Robinson的裸体,67年时分级制尚未完全形成,但是传统的审查制度已经接近土崩瓦解了,这一闪而过的单格镜头,既可以理解为是在那个特定时期的一种巧妙手段,又在一闪而过间引起了观众的兴趣,让观众同Ben一样想看又不忍多看,想多看又不敢再看。巧妙的单格镜头,丰富了电影的信息量,简洁有效,体现了作者的智慧。

唯独有一场的摄影是值得商榷的,就是当Ben来到Berkeley后,他在空无一人的校园里穿行,走到喷泉跟前坐下,然后拉开全景,突然下一个镜头闪出的是人流密布的校园,然后隔着Ben用变焦给从楼门出来的Elalin,这时候变焦变得太仓促,很不自然。我的意见是,这里应该长焦先给Ben特写,然后拉开是人流密布的校园,一个小蒙太奇表现时间流逝,再调长焦给Elalin时,可以切几次Ben的面部特写,制造他努力在寻找逐渐看清楚的效果,在这时候逐步给出清晰的Elalin走出来的镜头,我想似乎更流畅些。

演员和影片背景

Dustin Huffman是60、70年代出道的那拨人里我最喜欢的男演员,虽然那拨人现在活着的还不少,像Pacino,DeNiro, Jack Nicolson,都是超级名角儿,但是Huffman是他们里面给我感觉最容易入戏的一个,以前看AFI那个100的纪录片里,采访他的时候他似乎就开始表演了似的,表情调动起来,十分投入。Huffman演的Ben是60那一代茫然的美国年轻人的典型形象,对未来的不确定,对国家和社会的失望(越战开始,肯尼迪遇刺)都写在脸上,他那张苍白的脸,在被父母那一代人摆布的时候显得局促和无助,他的小心翼翼、紧张焦虑和神经质通过繁复的对话和动作特写表现无遗。影片的结尾亦被认为经典,Ben拉着逃跑新娘在狂喜中上了公交车,然后逐渐平静,逐渐无措,这种感情的变化是那个年代青年的逼真写照。

电影总是与社会变化相联系的,完全脱离社会背景的电影是不存在的。新好莱坞电影的矛头指向的是逐渐落伍的旧式好莱坞类型片,在审查制度逐渐消亡,电影产业被逐渐兴起的电视产业强烈冲击下,新好莱坞逐步摆脱着旧日片厂时代的机制,用反类型片去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不满,体现了一定的知识分子式的创作意图,邦妮与克莱德、毕业生、逍遥骑士乃至教父,都是这一时期即叫好又叫座的代表作。毕业生拿下了当年的票房冠军,这在特效大片云集的今天是难以想象的。60、70年代正值战后第一代成人时期,对战争的厌恶,对美国精神的反思,对民权的诉求,对嬉皮文化的崇拜等等都给予年轻人接受毕业生这种影片的充分可能。在这种背景下,毕业生即是年轻人的代言人,又带领大家去反思,无疑成为时代的象征。

回头再看今天,当拜金与犬儒横行于世,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成为社会主要生存手段时,黄金甲、无极和夜宴等圈钱大片的出现,不也是与时代背景相勾结的么?在我们质疑这些电影的商业意图的同时,为什么不能更多的质疑我们自身的问题?

 3 ) 《毕业生》:好莱坞的“反抗”童话

《毕业生》摄制于1967年,属典型的好莱坞大工业产品,却阴差阳错地寓示了68年反叛学潮的汹涌而来,和之后转瞬即逝的终结。它以美国式电影叙事手段向观众讲述了何谓“反叛”:出身优越、学习优秀的常青藤毕业生如何挣扎于顽固的世俗封圈中,如何试图反抗,如何最终逃离“苦海”。和六八后真正表现叛逆青春的残酷叙事(如《猜火车》、《发条橙》等)相比,《毕业生》实在太过温情脉脉、软绵乏力,就像一块暧昧不明的遮羞布,咋看起来似乎暴露了资产阶级虚伪阴暗的隐秘,但其实不过是以一个毕业生的心理磨砺来补缀主流的社会伦理观念,重又完好无损地呈现了一块幸福、光明的价值蓝图。

1.
社交派对无疑是《毕业生》叙事体系中最重要的空间符号,它意蕴明晰丰富,为观众(尤其是西方的电影观众)熟悉,因此导演有意强化了“派对”的视觉印象:依靠内容相似的派对场面的一再出现,电影(至少是前半部分)的叙事得以顺畅无阻。
现代公民生活明确分割了私人与公共的领域,却把两者间的大量空白留给了“派对”,从而使这种半公开的社交性聚会变成了沟通私人生活和公共领域的重要情感纽带。派对总是温情脉脉、充满希望,让那些习惯在群聚生活中寻找自我价值的人趋之若骛,并由此生出一种“派对动物”——在那似若公开,却又私密性完好的风水宝地上,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私人情感联系,并洞开了与更广泛社会群体接触的大门。让我们先来看影片中的一个段落:
本杰明的双眼隐约浮现着泪光,茫然呆坐在幽静中;背后,是一个巨大的鱼缸,鱼儿无声自由地游动着。门被打开,灯亮了起来,父亲走过来坐到本杰明的面前,问他为什么还不下去,楼下等待着的都是看着他长大的朋友。父子俩的交谈被第二次的开门声打断,本杰明的母亲也来催促儿子下去。她体贴地为儿子穿上礼服,然后一家人共同步下了楼梯。走下楼梯后,本杰明立刻陷入团团包围中,不知所措……
这是电影开始后不久即出现的派对。伴随着本杰明的步下楼梯,我们开始进入到派对的语言中,见到了一群男男女女,衣着华丽、举止文雅。他们热烈地拥抱我们的主角,夸饰的热情处处浮现,派对的语言符号被淋漓尽致地充分展现。每个派对上的参与者,都是面具的主角,他们的满面微笑是久经锤炼的结果。社会交往的本质,就是面具之道。
在这个重要的社交符号面前,导演刻意强化了本杰明的不适。年轻的名校高材生正站在步入社会的原点上,他的身前,是众声喧哗、庸俗滥情却又虚假无味的面具社会;在他迈出人生的重要一步前,未经修饰的“本我”却在灵魂深处挣扎呻吟,向着社会语法总则发出了强烈的反抗信号。
深层的潜意识,被具体地影像化为了“游泳池”。它是男主角惬意的存在之所,是内心幽秘的花园,是清澈、无形的意识巢穴。泳池的特写在影片中一再出现,配以轻松舒缓的音乐:本杰明在池水中沉浮,他的身边是近似无限透明的蓝。
湛蓝的池水隐喻着无意识的精神世界,它强烈地暗示了毕业生的心灵是那样的单纯而无瑕,仿佛未经雕琢的璞玉。这无疑是导演重要的叙事策略。在派对与泳池构筑的反差中,个体躁动蒙昧的无意识被赋予了道德的美感,即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它是反叛原初推动的力量所在。相反,“派对”所象征的社会公共生活却丑陋虚假,是腐朽堕落的精神毒药,引诱善良的青年“误入歧途”。

2.
达斯汀•霍夫曼扮演的本杰明,是这个社会化道德寓言的唯一主角。他满怀着理想主义,憧憬一种与父辈不同(different)的人生,并企图颠覆固有的资本主义生活逻辑。年轻人的误打误撞,招来的却是主流生活方式的凶猛“围剿”。这一现象不仅昭示了世俗伦理的顽固坚硬,而且暗喻了所有从自我出发的主体精神的最终虚垮结局。
本杰明所面对的,是完全遵循中产阶级意识形态打造的社会。男性和父权是社会和家庭的权力中心。在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保守的中产阶级文化正是美国社会的道德标尺,中年男性牢牢掌握着社会和家庭的话语结构。依靠着中年社会精英的价值观念,社会编织起了一套酸腐、陈旧的价值体系:从汽车、别墅、私人泳池到集体派对,无不隶属于这套保守主义的语法规则。初出茅庐的毕业生,亦将被纳入到这个结构中去,羸弱而无助地等待着业已安排好的道路降临自己头上。
对本杰明来说,人生的道路成为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要么服从父的权威,要么反抗。优秀的毕业生回归家庭,看到的却是在父权指导安排下,不怎么高明的生活方式处处显露为荒诞和滑稽,他由此陷入了长时间段的思维停滞中,焦灼彷徨。井井有条、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宁静安定;相反,它限制了主体的选择自由,生命成了被既定目标规划好的工程图纸。
直到遇到罗宾逊太太,并把她当作倾诉和交流的对象,本杰明这种莫名的焦虑才稍稍得以舒缓。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很快落入了罗宾逊太太的情欲圈套中,不能自拔。
这种非同一般的情感关系,完全偏离了社会道德准则。它是俄狄浦斯式的乱伦纠葛,以反抗“父”的名义勾结母亲,寻求主体建构的其他可能途径。对普遍社会原则反抗的初衷,在此异化为对母性肉体的征服——俄狄浦斯欲借此确立主体的存在,并重组新的权力谱系。
以占有母亲为表现形式的反抗,是幼稚而可笑的。给青年“俄狄浦斯”造成行动障碍的,恰恰是建构起“父亲”这个符号并赋予其威权的语言系统,而不是现实中真正的父亲。而这个语言系统,构成了社会的全部法则。只要身处在这个结构的网中,就必然成为其一部分。但我们的男主角,显然不具备如此深邃的洞察力,他只是徒劳地借助母性的身体,去想象父性的成熟和霸权。
本杰明丧失的主体,并没有在罗宾逊太太风韵犹存却徐娘半老的干瘪身体上找到。相反,他要的越多,主体的迷失就越厉害。情欲的池水彻底淹没了主角脆弱的灵魂。
尽管好莱坞试图拼凑出一个反抗的神话,但这一切都没有脱离主流意识形态的框架结构。主角为独立话语权的斗争,最后沦为了一出蹩脚的爱情肥皂剧:俄狄浦斯爱上了美丽的公主,并最终抱得美人归。

3.
本杰明和伊琳•罗宾逊门当户对的婚恋故事,原该是极度枯燥而乏味的,但因为“邪恶”的罗宾逊太太从中作梗,变得富有了戏剧性,构成好莱坞式叙事完美的“高潮”。
罗宾逊太太漂亮而善解人意的女儿伊琳,成了解救男主角“纯洁”灵魂的密匙。这个清纯少女的出现,推动影片走向高潮,本杰明为了她不仅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并做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反抗,和伊琳一起逃离了家庭的魔爪。
然而,只要仔细鉴别下本杰明和伊琳之间的情感发展就会发现,本杰明所做的反抗,不过达成了自己父母和罗宾逊夫妇最终的心愿:两家结成门户相当的姻亲罢了。如果说和罗宾逊太太的不伦之恋多少还带有点反道德的叛逆精神的话,那么,和伊琳的结合则完全称了父母的心意,是社会认同的理所当然的情感结局。
到此,好莱坞的文化意识形态才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俄狄浦斯原来只是白马王子。所谓的“反抗”,不过是个人英雄情结的点缀罢了。主体的目标并不是反抗固有的价值逻辑,也无力重构新的文化图谱。反抗,从开始便是一个虚假的概念。导演借“纯洁青年”的“反抗”,虚构了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社会伦理童话:正义的王子孤身一人挑落所有邪恶的对手,与美丽的公主共同谱写一曲“善”和“美”的颂歌。
真正的反叛,是残酷而血腥的斗争。也许好莱坞从不需要这样的反抗。在这个文化产品流水作业的大工厂,制造美好的梦境才是最主要的工作。它能消解意识形态的压迫,能消解人的异化,能始终高举乌托邦的人生美梦,召唤体制下的生存者为了社会机器的运作而努力奋斗。
《毕业生》的真正用意,不是批判父性权威,不是揭露资本主义,而是用本杰明的童话乌托邦,来为现实的“毕业生”疗伤,成为他们渲泄不满和愤懑的安慰剂。

 4 ) 【译】给安妮.班克罗夫特,给罗宾逊夫人

【觉得写的很好就穷极无聊的翻了这文,Roger Ebert蛮有爱】

安妮.班克罗夫特(Anne Bancroft)(1931-2005)

“我在这里对你说,罗宾逊夫人;耶稣爱你的程度,比你想的要深。”
                   ——《罗宾逊夫人》西蒙与加芬克尔

安妮.班克罗夫特(Anne Bancroft),因一次表演赢得了学院奖,又因另一次表演赢得了永恒的名声。而星期一,在纽约, 她死了,享年73岁。

她曾得了奥斯卡奖,因为她的那一部《奇迹工作者(The Miracle Worker)》(1962)中,她饰演的安妮.沙利文——一个家庭老师——摸索着进入了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的世界。而她那不朽的名声,则来自于一部《毕业生(The Graduate)》(1967年),其中,她扮演的罗宾逊夫人——一个已婚妇女——用她世俗的性欲去勾引一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达斯汀.霍夫曼)。而如今“罗宾逊夫人”这一名字,早已成为了性感的中年妇女的代名词,不仅仅是因为有名的西蒙和加芬克尔(Simon and Garfunkel)曾为这个角色谱写过一首充满赞美的歌,。

班克罗夫特小姐,曾嫁给了作家、导演和喜剧演员——梅尔.布鲁克斯(Mel Brooks)。40多年过去了,如今,她死在了纽约市的西奈山医疗中心,死亡的原因是子宫癌。

在那一部《奇迹工作者》之后,班克罗夫特曾被奥斯卡提名过四次,甚至更多——《食南瓜者(The Pumpkin Eater)》(1964年)中,她扮演了一个受情感折磨的妻子;《毕业生》中,她是罗宾逊夫人;在1977年的《转折点(The Turning Point)》中,她饰演了一个选择了事业而放弃了私人生活的芭蕾舞者;在《上帝的女儿(Agnes of God)》(1985年)中,她是一个女修道院长。而在剧场舞台上,她也享有盛誉,曾因《两个跷跷板(Two for the Seesaw)》和《奇迹工作者》的表演,而获得了托尼奖。

阿瑟.佩恩(Arthur Penn)——上述这些戏剧,以及《奇迹工作者》的导演——曾对《纽约时报》说:“她的面孔上十秒内发生的变化,够绝大多数女性‘变’上10年了。”

这里说的,当然指的是《毕业生》,在这部片子里,她是一个极为传统的郊区居民的无所事事的妻子,大胆地引诱了本杰明.布拉多克——一个由霍夫曼扮演的角色。后来,他与她的女儿(凯瑟琳.罗斯饰)坠入了爱河,情节就变得相当情绪化和危险了。而本杰明静静注视着罗宾逊夫人穿着尼龙袜的一条腿的瞬间,成为这部电影意象的一个不朽标志。

虽然,这部片子将“代沟”做的很大,拍片那时,班克罗夫特却只有36岁,而霍夫曼是30岁。1997年,我又重温了这部的电影,以一种和30年前完全不同的方式,我重新认识了它。当年,我发现的是,罗宾逊夫人“性感的超凡脱俗,泼妇似的让人着迷,足以使这一次的诱惑令人心服口服。”

而在1997年的评论之后,我写的是:“好吧,罗宾逊夫人,我要对你说:你从那令人难忍的蔓延物——本杰明——以及他带给你的挫败中幸存下来了。其实,你在《毕业生》中扮演的是一个最能引起同情的,也是最聪明的角色。 ”我又写道:“影片中,罗宾逊夫人是唯一不守旧的人。她对混日子的丈夫无比厌烦,她酗酒,她引诱本杰明不是出于欲望,而是出于一种友好的感情,或者说是绝望。化妆和灯光可以用来使安妮.班克罗夫特看起来更老。但是,有一场戏,是她在暴雨中被浸透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脸,没有欺骗和遮掩,她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美人。同时,她也是冷笑的、嘲讽的,以及发音清晰的、口才卓越的——总之,她是这部电影中,你唯一会希望与之对话的的人。”

当我重新写完这篇评论后不久,就遇到了班克罗夫特小姐和布鲁克斯,我告诉她,我确信罗宾逊夫人是那部电影中最迷人的角色。 “当然,她是。”班克罗夫特笑了,“你认为我为什么会接受这个角色?”

-----
她与布鲁克斯的长久婚姻关系,就像是两个机智的口头杂耍者在走钢丝。布鲁克斯安排她在他的《灼热的马鞍(Blazing Saddles)》(1974年)和《无声电影(Silent Movie)》(1976年)里客串演出;他们“双星合璧”,出演了阿兰约.翰逊的《生存或者毁灭(To Be Or Not to Be)》(1983年);并且,在《吸血鬼:死亡和爱它(Dracula: Dead and Loving It)》(1995年)中,布鲁克斯让她扮演了一个灵媒先知者。

在《沉默电影》里,她向内斜着眼(所谓斗鸡眼),简短而抢镜的时刻就到来了。在一次对布鲁克斯的采访时,我观察到,她似乎能够让两只眼珠朝不同的方向倾斜。

“你是怎么做的特效呢?”我问。 “特效?”布鲁克斯说,“没有任何特效,这就是安妮!她真的可以做到!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娶她。12年前,我们坐在21路车上,我爱上了她,我问,“说吧,我怎样?”作为回答,她像这样斜眼看着我。现在我知道了,这就是爱。几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安妮适合的角色。不是《奇迹工作者》,不是《食南瓜者》,不是罗宾逊夫人。真正适合她的角色,是一个可以让她斜眼的角色!”

乔治.安东尼,CBC娱乐节目的主管,依旧记得班克罗夫特和布鲁克斯是一对“真挚坦诚的爱侣,早些年的时候,两人以在公开场合打架而出名,几乎与伊丽莎白.泰勒和迈克尔.托德有的一拼。”他回忆他们的一次“武斗”,他抓住她的手臂,而她拉离并推开他。安东尼的故事是这样的:
“‘你居然胆敢碰我的乐器'!”她狂怒,以她在演员工作室里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愤怒。
“‘哦,所以这是你的乐器?’
“‘是的。这是我的乐器!’
“‘好吧。那么来弹一首《忧郁宝贝》吧。’”

她是意大利人,他是犹太人,在一起就会碰撞出电流。外表上,他俩都很幽默风趣,但是他总是如此;而她有时也要歇一歇、缓一缓。他们的事业生涯有起伏,布鲁克斯有过后来的《太空炮弹(Spaceballs)》(1987年)和《生活发臭(Life Stinks)》(1991年)的票房暴跌和不景气,然后,他又带着他的1968年的音乐版的喜剧《制作人(The Producers)》回来,成为了百老汇的历史上最卓著的重磅一击。

她从电影起步,因为她很喜欢观察,在阶梯的最底层时,她声称在《在逃的猩猩(Gorilla at Large)》(1954)之中,自己已是很主要的人物。完成了几次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后,她转向了百老汇,并得到了两个托尼奖,以及获得了其他的成功,然后,她返回了好莱坞,更进一步的攀爬着阶梯。

她一共出现在大约65个电影、电视电影和连续剧中,其中著名的有《年轻的温斯顿(Young Winston)》(1972年)中的珍妮.丘吉尔,《嘉宝说话了!(Garbo Talks!)》 (1984年)中的嘉宝的铁杆粉丝,《查令十字街84号(84 Charing Cross Road)》(1987年)中的一本书情人,《最老的仅存同盟国寡妇告诉所有人(The Oldest Living Confederate Widow Tells All)》(1994年)中的主角,以及 《直至维拉Up at the Villa》(2000)中富有的意大利公主。

当舞台版本的《制片人》转移入百老汇之前,它在芝加哥开幕,很明显,在揭幕的那一夜,注定了这个音乐片将会是一个巨大冲击。在宴会过后,我问她,她一直以来在做什么。 “我一直在退休的状态,”她说,“我接受一些邀请,然后再次退休。”


她出生于1931年,布朗克斯,安娜.玛丽亚的意大利语区,并保留了布朗克斯口音,作为她表演仓库中的一个选择。她迷人的外表之下,阿瑟.佩恩说:“她是一个重型的布朗克斯。”

在她演艺生涯的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她曾名为安妮.马诺,后来,她决定改艺名为“班克罗夫特”,美联社曾报道说:“因为它听起来很庄重。”她在1964年遇见了布鲁克斯,是在录制一个佩里.科莫电视特别节目的时候。

今夜,百老汇剧院将会专门为了她,熄灭舞台幕布前的所有灯光。

2005年6月8日
文: Roger Ebert 译:盐lynn

原文地址
  http://rogerebert.suntimes.com/apps/pbcs.dll/article?AID=/20050607/PEOPLE/506080301


 

 5 ) The Graduate,十个剪辑细节。

The Graduate被称为好莱坞的新浪潮,当然是由于其题材、主演、电影风格,尤其是出名的“泳池与睡床”分镜,已成为电影分析教材的“老脸孔”。

而我想谈的是电影里比较基本的剪辑。

每一部电影都有其内在节奏,由主题、影片背景、人物特征所决定。The Graduate的节奏是明快、伶俐并且直来直往,非常符合当时美国年轻人的精神特征。

如果仔细观看,会发现人物之间的对话场景镜头调度和剪辑都非常简练,并且纵深镜头非常突出。Ben和Mrs.Robinson(以下简称B\R)第一次回家时,先来B接R下车、R说服B、B\R走向家门,R再说服B、关门(剪),二人走至客厅,就喝酒问题争论,B提出担忧并做了一个大幅度动作(剪),R把酒杯递给B,B第一次主动走近R,R开音乐(剪)。两分半钟里只剪了3次,再这步步逼近的剧情下并不觉得拖沓,并已用了2次纵深表现Ben所面对的情境的未明和危险。

(一)基本节奏与心理节奏

电影一开始就两处用到“由内向外”,飞机上及Ben在家中的第一个镜头,说明影片是从他的内心状态出发,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一点来分析电影用到的剪辑手法。

A.基本节奏即以动作为核心的剪辑节奏,我们都知道常规来说是以动作不完成为准。

例如Ben父母推着他下楼时,要转场到大厅,此时剪辑是停在楼梯墙上三人影子消失前。

B.如果动作完成,表明两个转场之间地理距离较远,或者剧情要进入新阶段。

例如R和B从大厅到Elaine房间,剪辑点是在B完全离开镜头之后。

C.如果地理距离不远,剧情也没有重要暗示改变,却以动作结束为剪辑点,说明这是在使用“心理剪辑”了。

例如第一次开房,B独自在房间里等待R,整个过程只用了一次剪辑,大家可以注意看这个点是Ben完全离开镜头之后,这个技巧使观众觉得整个空间的时间拉伸了,而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完全沉浸在一件事里面时,也就是专注的状态时不就有这种特有的时间感受吗?而这就是用剪辑不动声息地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二)门作为道具

剪辑点在进门前还是进门后是有讲究的。Ben在酒店里打完电话给R后,走到喝东西的露台,此时剪辑是在他进门后几步开始,说明这是正常的动作剪辑,让剧情更紧凑。

相反,B听从R紧张兮兮地去订房(B又恢复企鹅样),剪辑点是放在他穿过大堂门前。这是因为观众此时已经对他去订房这个场景充满期待,电影故意将时间拉长一点,说明接下来的事情非常重要,具有决定性。

因此,剪辑是关乎角色及观众心理,要注意灵活运用。

(三)时间流逝

剪辑是表现时间流逝的最好工具,而且是免费的。

A.B喝东西等R,举起酒杯放下,杯子瞬间变成“飞冰”,有人说穿崩,但根据之前R的台词“给我一小时”,很显然这是一个时间过渡的手法。

B.B带E到脱衣店,E进入委屈状态,B脱下眼镜,剪,E已垂垂落泪,并且镜头已拉近至特写,前后E的状态并不是流畅的,说明在这段时间里,B看着E的心理状态已有所改变,因此为接下来发生的吻做了铺垫。

(四)多出来的几帧是暗示

B订房后离开柜台,但镜头仍然未切,而在这几帧内镜头内容并无任何变化。因此这段空白是让观众重新关注那个被留下的柜台工作人员,暗示他的心理状态是在感受疑惑?还是已经怀疑?我们不知道。

接下来B打电话给R时,他迅速提到了刚才那个工作人员可能已经怀疑自己了,因此刚才的延迟正是一种暗示,并且在紧接下来的镜头中得到明确。在这里,剪辑起到了叙事的作用。

(五)背影是一个隐藏剪辑点

这是电影常见的技巧。B回到家的第一个镜头,母亲随着父亲劝Ben下楼,此时用了她的一个背影过渡,使整个长镜头得以延续,The Graduat里实在有太多“明智”的长镜头了,大家可以再琢磨一下。

(六)对话剪辑

对话剪辑要依据角色的情绪状态,例如B\R第一次在R家中的心理对话,这场戏很重要,首先是R唯一一次兴奋的带有失控的笑,其次是拉开故事的序幕。

R:是猎物即将上手的兴奋,她一招一招地使出去,看到B的无力、迷惑、却隐隐作动,她感到相当刺激,因此我们可以留意到,她的对话剪辑点是在每一次话音刚落,使她每句话的最后半个字像飘起来一样,挑逗性地掷向防守力渐弱的Ben。

Ben:他的对话剪辑点比正常剪辑延长稍多,表现他在强装镇定和尽力防守,观众和R就像猎人一样旁观他的反应。

通过这速度的明显对比,使这场对话变成了一个捕猎的场景。而在雨中车内同样是二人的对话,剪辑速度就没有偏颇了,表明二人势均力敌,互相抗衡。

(七)动作的迅速

可以表现为两方面,一个是转场的幅度,例如R家中的楼梯,首先是第一次见面R听到车声,迅速逃离现场,从门把手的动作切到他跑至楼梯中段,然后是一个长镜头,这个剪辑点就像我们一般想到的表现人物动作的冲击力。对比的是Ben从雨中下车,一直从雨中跑进屋内,上整条楼梯,为什么不从车门直接切到楼梯中段呢?同样是动作的爆发力。答案就是这样的剪辑使角色的动作像放缓一样,让观众感到R随时会追上,另一方面也表现角色这个动作任务的艰难性。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当观众越想角色成功时,角色在情景中越危险时,我们的剪辑就要越慢,让观众能对主人公的折磨加大代入感。

(八)情感剪辑点

给你的角色一个动作,让情感充斥画面。例如B\E约会第一次结束时,B已经出镜,E看着他,最后甜甜一笑,使二人之间的感觉明朗化。如果没有这个笑的动作,剪辑就会变得很生硬。在这里我要加一个更有深度的例子,在马田史高西斯的《纯真年代》里有一幕,男主人公Newland说服喜欢他的女主角Ellen离婚后,二人在戏院相遇,然后两人都生硬地说了些违心的话后(二人没有眼神接触),Ellen举起了望远镜,把目光投至舞台,这是一个拒绝的动作,Newland只得无奈离开。然而这更是一个展示二人心理或这个场景核心情感的动作——自我逃避。

当动作能够起到揭示作用,我称之其为“情绪剪辑点”。

(九)叠化

Robinson夫人僵死的脸叠化在B\E第一次出途上,这是一个十分形象到位并起到叙事作用的剪辑技巧,R腐烂的内心让这次约会带上了不详的烙印,根本无需给R任何台词,一个剪辑就说明了所有关系,当然这也是传统好莱坞会用到的方法,但是,接下来B带E走去夜总会的那一段看起来过长的路,就正是这个烙印的延伸性,这段大可以拍得很短,至少在叙事上一半长度就够,但如此的长镜头正如叠化的发酵一样,让人不寒而栗。

(十)不以为然的动作

R走近B的房间,B告诉她洗手间怎么走后,头转向了金鱼缸,导演设了一个让人不以为然的剪辑点,R发话,B把头转过来,完成了单人到双人的场景。这个动作剪辑流畅自然、难于察觉,而最重要的是,它的的确确是一个剪辑位,场景的完美调度。我们拍东西的时候,是否也应该设定如此有决定性并符合角色的细节动作,让角色、调度、剪辑三合一。

总的来说,The Graduat的剪辑是如此的自然、精准并与人物丝丝入扣,实在难得,还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留意,加油!







 6 ) 岁月带给我更深的迷惘







被要求写得书评影评目录里,有一部是《毕业生》。


我真正看这部片子很晚,是在大学的影视课上,但知道它却知道的很早。 还在上中学,表哥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拿到第一笔工资时,他请我吃饭。很普通的小餐馆,他喝酒我喝饮料。他自嘲,刚工作的人比学生还穷。又说,前个晚上把大学时代看过的《毕业生》又看了一遍,原来真是成了毕业生了,才能明白。那种骤然脱离了持续十几年的“正轨”的毕业生的心情,本的心情,那种无助、彷徨、迷茫。最后看着我感慨,说还是当学生好。


而如今,仿佛也就是那么一眨眼的功夫,光阴倏忽而逝。我升大三,此时,《毕业生》这部片子我已经看过两遍了,而那位表哥已有了一部自己的车。假期里一日,我拨他手机,彩铃是那首再熟悉不过的《The sound of silence》。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I've come to talk with you again.我突然想起他刚成为毕业生时,同我说起《毕业生》——虽然更像自言自语——的那个傍晚。我问他,而今那部片子里,他印象最深的镜头是什么?他没稍作犹豫便回答:开着车飞驰在公路上的那段。
——他在路政工作。


我记得那个镜头,是本前去抢婚的路上。在长镜头对景深的压缩之下,路那么长那么长,好像没有尽头。
那场抢婚,像是一次燃烧似的——
他飞驰着,然后奔跑着,趴在教堂上拍打着玻璃窗,不顾后果,不顾所有亲友的眼光,那样激烈。所有的其他人表情狰狞地咒骂,却静默没有声音。最后他们手拉手大笑着从教堂里逃了出来。
仅仅是因为爱情吗?仅仅是因为爱情带来的冲动吗?
或者是,一次反抗?一次重新对自我的追寻?是不愿意做那些所有表情漠然麻木的人群中的一员?不愿做那些言之无物听而不闻的人群中的一员,去发出自己的声音打破那寂静?


《毕业生》的背景是美国的六十年代,动荡不安。黑人解放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反越战、性解放……那时的毕业生,那时的青年人,自然会有那种不知何去何从的迷惘。
然而,哪个时代的年轻人,没有那样一个迷惘的时期。现实带来的问题,纷至沓来。小时候,我们的问题总是很多,大人会以“你长大就知道了”这句话来搪塞。可是真的渐渐大了,却发现,岁月带给我们的,有时是更深的迷惘。
可是,迷茫过后,就一定是笃定吗?
就像,本和依琳逃了出来就是胜利的终结吗?
而我,我始终记得的镜头是什么。
这部《毕业片》被作为教材范本,有太多镜头曾在课堂上作为经典范例分析。可是我记得的,不是开头的长镜头,那个前景为Mrs Robinso的腿的构图,不是本从泳池里潜游出水再到床铺上的衔接……是最后的最后,他拉着穿着婚纱的她坐上公交车的最后一排,所有的人回头看着他们,他们自顾自地相视着笑,笑着笑着,他们渐渐不笑了。各自看着前方,表情漠然。


逃出来过后呢?他们如何生活?迷茫过后,就一定是笃定吗?前方的路那么长那么长,好像没有尽头。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但电影结束了,在再次响起的《The sound of silence》里。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People writing songs that voices never share
And no one dare disturb the sound of silence


 短评

最后结尾两个人跳上车后的冷漠好惊艳呀~为摆脱负担而选择的自由最终还是成为了负担

6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力荐

看到那麽法國的美國電影,實在有他鄉遇故知的激動

7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第一,霍夫曼那年也快三十了,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演得完全不像21岁的毕业生。第二,他们之间根本没有爱!

8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较差

这不是部关于爱情与青春的电影,而是关于人盲目的征服欲…

9分钟前
  • 宋小卡
  • 推荐

不仅是爱情与青春,更多的是一个躁动时代的缩影,感谢压抑过后在结尾的最后一缕光。霍夫曼正名之战

14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推荐

这才是真正的残酷青春物语。当他“少年维特式”地烦恼未来时,成人世界的情欲轻易就把他俘获。他努力想逃脱“又一个这种人”的窠臼,爱情是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影片最后当舍弃他的小红车,抢到了新娘,经历了人生罕有的刺激与浪漫,但喜悦迅速消散,只剩失落与尴尬。他知道某种循环已经开始了。

17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青春不怕犯错,怕的是没有勇气

20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青春就是冲动? 他们并没有那么相爱,坐上车,冷静下来,就又迷茫。

25分钟前
  • Ivy_bramble
  • 还行

荒诞起首,忧伤中段,甜蜜结局,一曲五味杂陈的青春挽歌;尼克尔斯平实而朴素的导演技法的确是与故事本身的气质太契合了,精确的构图和视角,多处完美而饶有趣味的蒙太奇,几个过目不忘的经典镜头,岁月的流逝并没有使这部片子显得过时;美妙的配乐和霍夫曼看似愚钝实则灵动的表演则更是锦上添花。

2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这是个龌龊的浪漫爱情片

31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还行

1.故事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却还是轻巧的让我伤感,共鸣如此;2.镜头、剪辑还有那首配乐,深入我心;3.最后公车上的会心一笑,笑后的沉默,意味深长;4.爹娘熟识的已婚妇女千万别搞,性教育可以从别的渠道别的女人身上学得,所以别搞,有害未来发展。

3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Mrs. Robinson, you're trying to seduce me. Aren't you?

38分钟前
  • 浪味仙
  • 推荐

那时候玩镜头玩得可真“硬”。有韵味,有留白,有风格。

3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里面的歌太经典了。在婚礼上的那声大叫让人一振,而随后反而是陷入更深的迷茫。

40分钟前
  • 萤火虫小花
  • 还行

真是学英语的好教材

45分钟前
  • 传奇☂
  • 力荐

让人恶心的主角们

48分钟前
  • Dyingpluto
  • 较差

青春就是在高速路上飞驰,青春就是挥舞十字架抢夺别人的新娘。青春就是永远不后悔,青春就是永远充满勇气。

50分钟前
  • 空想特摄兔男郎
  • 力荐

有一种经典,是你看的时候骂娘,回忆的时候静默的东西

52分钟前
  • 熊阿姨
  • 还行

修复放映。故事有点扯淡,但配乐真的太经典了,每次响起都能勾起我的Nostagia情绪。青春,在男孩和男人之间迷惘着的青春,年轻霍夫曼古铜色的脸似乎永远都在流汗...

5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讲述毕业生的迷茫、困惑、忧虑与叛逆,一曲五味杂陈的青春挽歌。迈克·尼克尔斯凭本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构图摄影剪辑精致而绝美,经典镜头一箩筐,几处转场和大跨度推拉极具戏剧性,对景深的运用更是教科书级别。达斯汀霍夫曼演技初露锋芒。画龙点睛的结尾引人深思。两首主题歌宛如天籁。(9.0/10)

5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