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症候群2006

剧情片泰国2006

主演:Arkanae Cherkam,Jaruchai Iamaram,萨卡达·卡温巴迪,Sin Kaewpakpin

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播放地址

 剧照

恋爱症候群2006 剧照 NO.1恋爱症候群2006 剧照 NO.2恋爱症候群2006 剧照 NO.3恋爱症候群2006 剧照 NO.4恋爱症候群2006 剧照 NO.5恋爱症候群2006 剧照 NO.6恋爱症候群2006 剧照 NO.13恋爱症候群2006 剧照 NO.14恋爱症候群2006 剧照 NO.15恋爱症候群2006 剧照 NO.16恋爱症候群2006 剧照 NO.17恋爱症候群2006 剧照 NO.18恋爱症候群2006 剧照 NO.19恋爱症候群200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5 23:19

详细剧情

  本片根据导演自己的童年回忆拍摄,他的父母都是医生。一位女医生在乡下医院里为前来求诊的村民和和尚看病,她和一个兰花养殖场的主人热恋,同时,在一间城市医院里执业的一名医生爱上了她,而在他和他之间,却发生了一段不寻常的情感交流。导演仍以长镜头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片中不时出现一些幽默的小人物,譬如牙医兼职做歌星,求药的老和尚亦为他人施药,年轻的和尚一心想做唱片骑师等。

 长篇影评

 1 ) 科学制造冷静,让神秘的话痨人类失语

〈Syndromes and a Centry〉译为《恋爱症候群》,又译为《综合症与一百年》,导演将全片划分为两个部分,未完成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和高度工业化、科技化的社会生活,两者之间构建的社会环境,从杂乱鲜活到有序冷静,人际关系也从紧密走向疏离。

导演将更抽象的表达具体聚焦在了一家医院里。第一部分中,人对于“病”这个概念的解释,是神秘学与科学杂糅的。有人信一切的不舒服来源于因果,也有人笃信科学。信因果的人拆因解果,信科学的人不做声地聆听着遥远而陌生的有关人类的呼唤。

除此之外,人对于自我与他者的认知是更加模糊却又天马行空的,有人梦见做着和自己身份不相关事的自己,有人下班后谱着关于“牙”的曲。我说是不是上辈子见过你,你说你的爱情源于一束兰花,话在每个人的嘴边和每个人打着架,大家忙不迭地在表达,大家没有笃定的答案。

而第二部分导演塑造了那个更多可以用科学和理性解释一切的世界,我们便都有了清晰的答案。医生告诉你没有所谓的因果,不要再浪费时间向往另一个神秘的世界。每个人更加明确自己的身份与所想,有人更向往那个高度工业化的世界,而有人坚定地不想,探讨爱情中去留时的哑然失声是答案,而答案将人与人分隔到明了的两边。

科学让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因果关系变得逻辑清晰,比起神秘学为此制造的不安,它联结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宽慰,科学制造的冷静让人看清一切的同时,也疏远了真正的“自己”。

 2 ) 《戀愛症候群》的生命力

《戀愛症候群》(Syndromes and a Century,2006)是導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拍攝的第五部電影,結構上延續了第四部長片《熱帶疾病》(Tropical Malady,2004)中採用的將影片分為兩部分的平行世界概念。大體上同樣的人物卻有了不同的化身,在故事中的不同選擇也使起點相似的雙重故事線越走越遠。在105分鐘里,阿彼察邦運用了大量的長鏡頭和近乎凝滯的鏡頭運動,詳盡而細膩地記錄著瑣碎對話,未足夠引起感官機能(sensory-motor)的反應而造成了冗長的時間。但平行世界中相似的場景給人的快慢節奏感卻不盡一致。兩個平行世界的關係或許可以用題目中的“一百年”(a Century)的輪迴來解釋,而這百年時間帶給生活的變化也許就是影片的中心所在。因此,本文將嘗試否認劇情對於中心思想表達的作用,并通過分析觀眾感受到的電影節奏的快慢和非線性時間的構建來感知電影本身的生命力。

《戀愛症候群》的持續放映時間為105分鐘(除去開頭和結尾的正片長度為97分鐘5秒),兩個平行世界的分界點時間是52分鐘10秒,基本將影片平行分為上下兩部分,存在著相互對照的關係。影片的上半部分以女醫生為主體,下半部分則主要圍繞著男醫生Nohng,兩人的交集在於兩個部分相似的開始,女醫生對Nohng醫生的面試。試圖理解導演想要的表達不妨從對比兩次以台詞和動作為表現的劇情開始。

兩次面試問題大體類似,但細微之處仍有差異。比如在於Nohng第一次說畫畫更傾向於素描,第二次說明了玩籃球是打中鋒是因為對身高沒有要求以及自己養的貓已經死了。在女醫生的詢問方式上也有所區別,第一次詢問時Nohng常給出肯定答案,如“是的,想多經歷一些”“是的工作還算穩定”,但第二次則常是否定,轉專業時沒有詢問過家人朋友的意見,最後造成的差異就是在面對“DDT代表什麼“的問題時,第一次的Nohng猜了三次答案,并問這個問題是否很重要,而第二次只是拘謹地給出一個答案。女醫生第一次態度的溫和,與第二次不耐煩的眼神語氣形成很明顯的對比。

與此類似的還有醫生為做惡夢的年邁僧侶看病和牙醫為年輕僧侶看牙兩處,第一次的醫生態度都更加親近病人,溫柔體貼又帶有人情味;第二次則更顯冷漠,未能從對方角度出發思考問題,不願與病人有過多交流,病人在這種情況下的態度也稍顯抗拒和粗暴,比如年輕僧侶要求取下面罩治牙,年邁僧侶放棄了求藥的嘗試,贈藥時更是直言“增強善待萬物之心……遠離徒費心智之事“,不能說不是一種諷刺。

這些都是劇情上的一些變化,但從整體上來看,這些碎片式的劇情是有意義的嗎?台詞中的遣詞造句和人物的舉手投足,是有什麼特殊的含義與前後相連接嗎?筆者認為不然。這些劇情都是生活中平凡的與人相處的瑣事,沒有絲毫衝突波瀾,亦無曲折回環的前後照應,因此是沒有特殊意義的。Nohng醫生是打中鋒還是前鋒,畫的是素描還是水彩,養死的是貓是狗,年邁僧人夢見的是雞是鴨,年輕僧侶的母親哮喘病症表現為何……這些都不重要,它們的存在是為了對比百年前後兩個大環境下人們的變化。因此,片段各自帶給人的感受才是重點所在,而電影節奏的快慢則在感受中最明顯——雖然整體電影的節奏都比較慢,但上半部分較之於下半部分更慢一些。

造成這種效果的原因有很多。仍以兩次面試為例,女醫生對Nohng醫生的面試第一次持續了3分鐘19秒(從03:06到0:25),第二次持續3分鐘14秒(從52:10到55:28),時間長度基本一致。但觀看第一次面試時,前面有長達半分鐘(從02:24到02:55)的空鏡,畫面中只有隨風飄動的樹枝樹葉和隱約可聞的鳥啼,拍攝的內容(content of the shot)不變且近乎沒有動作、攝影機保持靜止、劇情聲(diegetic music)為比較單調的自然聲,因而給人以寧靜(stillness)漫長(slow)之感,渲染好氣氛之後進入面試的鏡頭。從鏡頭語言來看,第一次面試只用了2個一分多鐘的長鏡頭,畫面凝固缺失動感,面試中的問題又令人抓不住重點,不知意義為何;第二次則用了7個鏡頭,最長的也不超過一分鐘,中景(medium shot)和遠景(long shot)交替,并伴有反轉鏡頭(shot/reverse shot)。又由於問題有所變化產生新意,再對比之前的節奏,因此給人以節奏快於第一次之感。而為何要造成這種節奏上的區別呢?大量的遠景留給觀眾的感覺是仿佛自己是闖入這個場景中偷窺到這一切,講整個畫面都收攏在內并配合以緩慢的節奏,給了觀眾充分的時間去感知眼前的細節,因而更容易形成真實感。而鏡頭不斷切換或更多運用中景時,對於場景的想象就沒那麼容易建構,相對而言更為虛幻。節奏變化影響了觀眾對兩個平行空間真實感區別的感覺,這在下文也會討論到。

電影中的空鏡除卻能為上一個片段反思和下一個片段準備之外,也在意義的延伸與豐富上有所幫助,意象選取別有用心。比如,在電影前半段中出現過的佛像在後半部分中也曾反復出現,佛像沒有變化而周遭的環境卻變了(如圖一、圖二),離開了空曠的偏自然環境而成為白色醫院室外半封閉的一部分,表現出現代社會的特征。不僅如此,後半部分的空鏡中又未加解釋地出現了三處各不相同

圖一 圖二

的雕塑(如圖三、圖四、圖五),比起佛像的水平角度拍攝(level angle shot)

圖三 圖四

圖五

以及坐落在矮臺或地面上,三處位於高高台座上的人像雕塑都採用了低角度鏡頭(low angle shot),觀看時不得不抬頭仰視,以此來突出人像的高大偉岸。這樣的景物場景既是空間轉換的中介,又從對比中表現了時間的短暫與永恆:平易近人的佛是歷經百年也未曾改變的,因而也保持了唯一性;將人抬到神壇上是暫時的,會有代代更迭與時間流逝帶來的遺忘,因而也必然不會是唯一的。

電影在第86分鐘結束了Nohng醫生和女友的對話之後就再無對白,本就顯少大幅度動作的影片再拋棄用對白來推動劇情,再次證明劇情的不重要性。此時距離正片結束還有22分鐘和25個鏡頭。在這25個鏡頭里,挑戰影片整體敘事順序的是第7個鏡頭,女醫生右手拄著下巴坐在辦公桌前沉思(如圖六)。因為在下半部分的面試結束之後,以Nohng醫生為主體的敘事里女醫生就再未出現過。此處的沉思不禁讓人想起在上半部分里,女醫生拿著茶水杯走到窗前陷入沉思(如圖七)。不同時空的兩個人仿佛形成對視,百年前看向右,

圖六 圖七

百年後面對左,隱隱對應著佛教中過去佛在左、未來佛在右的次序,兩個時空間似乎構架起一座橋樑。鏡頭緩緩拉遠帶來的恍惚之感令人懷疑上半部分的平行世界出自於女醫生此時的想象,恍然之後又覺得想象之中更加寫實而此刻的“現實”世界充滿魔幻色彩,仿佛阿彼察邦到此時才抖開包袱,在充滿靈異的宗教氣質的背景音樂里,這種似懂非懂如夢之夢的領悟感非常奇妙。此時形成的純聲光情境(pure optical and sound situations)不再講自身延伸進行動,因為它不再是由行動所引起的,時間由客觀變成主觀,給人以先驗的內在感受。(Deleuze 5-6)

不僅如此,這個鏡頭同上半部分女醫生對喜歡的賣蘭花的人的回憶一起,打破了線性的時間的敘事。這使電影的時間更為複雜,也令觀眾將更多精力用於感受時間在電影中的變化作用。

再來看影片接近結尾處頗引人注目的黑洞般的管道和煙霧。鏡頭定格后對準漆黑洞口的特寫足有1分多鐘(從93:40到94:53),最初洞口只是漆黑一片,6秒之後似乎機器啟動黑洞開始將室內瀰漫的煙霧快速吞噬,乳白色的煙霧打著旋兒消失在黑洞深處。漆黑的圓形洞口與日蝕(從37:54到38:30)相對應,不同的是日蝕的故事意圖告誡人們神靈無處不在因此不要貪心,而連接管道的黑洞是現代社會的代表,是貪慾推動的機械化大規模生產,也是百年後宗教信仰的摧殘者。從象征意義來看,管道暗含“時空隧道”之意,煙霧則代表了“往事如煙”,時空將往事吞盡,當一切化為虛無時又回到了佛教中“空”的概念。又或者是上下兩個部分代表的時空都是不存在的,在這裡走到盡頭。直線是沒有盡頭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也可以算是對線性時間的打破。種種可能的開放性解讀賦予《戀愛症候群》以生命力,亦是給予觀眾重新思考電影中時間的作用,進而理解電影所提供的不同於運動影像(movement-image)的觀看模式對於我們重新理解世界的作用和影響。

最後的16個鏡頭似乎是前兩個平行空間告于段落之後的新開始,具有非常明顯的法國新浪潮(the New Wave)的特征,選取實景拍攝,并快速切換場景鏡頭或“跳接”,在整體敘事上製造突兀不連貫的效果(焦雄屏 85)。剪接手法很有特點,此處便是獲得首屆亞洲電影大獎(2007)最佳剪切資格之證明。這些鏡頭中有坐在長椅上的情侶、做各種運動鍛煉的人、看遊戲飛碟的僧侶還有最後大規模的跳健美操的人們。“諸多片面臨空間之間的連接無法被告確定,因為該連接僅能完成於某個不在場、甚至已然失蹤之人物(並非單純的置身於畫外,而是存在於空無之中)的主觀觀點𥚃”(Deleuze 8),形成了隔離空間(disconnected space)。這些隔離空間被剪輯到一起,每兩個概念碰撞時都可能產生第三重意義,(Tarkovsky 119)因而結尾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也因多樣性而難以討論。這種不見得要看懂卻或許因人而異的電影感受,在筆者的角度是這樣的:從黑洞吸煙之後,鏡頭中的內容逐漸由靜到動地活潑起來,從安靜地坐在長椅上看風景到大規模跳健美操,這固然是人們對現代性的適應和融合,但也在歡愉中表現出機械性和同質化。對比百年前的時空中健身時所講的“慢慢蹲起,韌固吾膝”,仍能覺察到阿彼察邦對於現代性的反思與意見。

本文著重分析了《戀愛症候群》中非線性時間的表現和其帶給人的感受,并通過論證劇情無意義、分析空鏡選取內容和從鏡頭語言的角度解釋節奏快慢的直觀體驗,來體會導演阿彼察邦對於傳統宗教長期影響著世人的思考以及對現代性帶來的冷漠與同質化的批判反思。但導演的意圖又不是直接反應在劇情之中——作為理解影片的媒介,有時時間的作用更勝過故事情節,而非只是運動影像的載體——而是在純聲光情境中以時間-影像的形式自發體現,這種超越運動-影像的拍攝給觀眾更多角度和空間去理解電影。而種種的可能性進而賦予了電影自身生命力。

(3854字)

參考書目:

焦雄屏著,《法國電影新浪潮》,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

Campany, David(2007) “Introduction: When to be Fast? When to be Slow?”In David Campany(ed.),The Cinematic. London: Whitechapel, and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Deleuze, Gilles (2005)cinema2:The Time-Image, London:Continuum.

Martin, Marcel.著,何振淦譯,《電影語言》(Le langage cinema tographique),1992,北京 : 中囯電影出版社。

Tarkovsky, Andrey (1986) “The Film Image” and “Time, Rhythm and Editing.” In Sculpting in Time: Reflections on the Cinema. Trans. Kitty Hunter-Blair,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3 ) 叙事视点像无头苍蝇在消逝的光景里打转

导演阿彼察邦构筑影像方法异常的霸道,在尽可能传神地还原记忆中场景和人物的基础上,企图通过深入记忆中人物的梦境、幻想或回忆,定格某段隽永的光阴。里面隐隐透露出某种操控人心的危险。

这就像走进一间连着一间无限嵌套的房间;或者探索外层套着里层,里层又变成下一个外层的环形建筑群,在深入的过程中逐渐接近核心。

因此会造成大量语焉不详的片段,而反过来这又像极了努力回忆的过程。总会觉得漏了什么永远找不回来的细节而倍感沮丧。

正因为来之不易,所以失去时才痛不欲生。如此浅显的道理,太幸运的人恐怕很难理解。

轻轻剥开记忆一层层的厚茧,很容易不小心捅破了它珍贵的核心。记忆便是如此脆弱的结构。

导演便在做着类似的工作,抽丝剥茧地细细品味,但一不留神便会滑入时光编织的迷宫,久久寻不见出口。

观众有的时候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为什么要执着地拍一棵风中摇曳的树、颜色单调的雕塑、公园里健身的人群,看病的僧侣反过来送给女医生一包药怎么回事,前景中靠着柱子的绿衣男子又是怎么回事……剧情的走向为何如此跳跃。其实这正是触及创造者的私密回忆造成的困惑。

弄懂和感受通常是两码事,它们彼此之间也在相互较量。凡事刨根问底,问个究竟,倒也丧失了笼罩在面纱之下的魅力。

因为父母是医生的缘故,笼罩导演童年的颜色就是洁白的白大褂、明净的医院长廊、很蓝很蓝的天空、很绿很绿的草坪。讲述别人的故事,也是讲述自己的故事。人们在奔跑中跌倒迷茫,苍老后的困惑和感伤。对他人不幸的同情夹杂着一丝庆幸,对世界的愤怒,对父母的仇恨,爱而不得的惆怅…..他想极力表达这些情绪的混合体。

 4 ) 《恋爱症候群》拉片笔记

“风”与“烟”

左图为影片第一个固定远景镜头,拍摄树木在风中摇曳。我企图拿这个镜头和后半段(右图)关于排风口“吸烟”的移动镜头并置。作为走出影像迷宫的阿里阿德涅之线。两个镜头里的引人注意的运动元素分别是“风”和“烟”。

“风”与“烟”都具备爱森斯坦提及的不断变形的“原生质性”,它们作为“无形质”,可以巧妙的与伯格森定义的“感情”拓扑。伯格森认为“情感”并不存在于某一个人的心中,而是存在于一个身体与其他身体的关系之中。我们可以把伯格森意义上的“感情”理解成影像信息传达意义上的“共情”。

比如观众与影像之间的关系。观众与影像之间的“共情”可以构筑一个潜在的公共场域。包卫红(《Fiery Cinema》)缓引伯格森理论,将电影理解为一个能够搅动感情、塑造体验的斡旋环境。由此取消电影和观众之间主客体对立的观点,让影像变成汇聚意义的空间。影像不再通过满溢的(绝对的)信息搭载能力,完全指引并掌控观众意识,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迷失(影像因使观众迷失而主体化)。影像完全可以变成一个“情感媒介”,制造“共情”的“中介环境”。

为了达到前文提及的目的,影像的首要任务便是变弱,只有影像交出情绪控制权,恰当的表现为客体。观众意识掌控力和影像吸引力之间才能达到和谐。也就是观众与影像同时“存在”,影像成为培植观众意识的“环境”。影像也因此,在面对不同的观者时,传达出不同的信息和情绪。于是,观者企图对影像冷静旁观,并去构建清晰的命定式逻辑,已经变成不可能了。

影像变成泛意义的了,它变成“公共的”,而非传统意义上单义狭隘的,影像开始提供真正的“私人体验”。观众和影像之间的关系,象征性的表现为具备“原生质性”的“风”或“烟”——不断变形——没有定论。

“引导”而非“决定”

影像交出了信息传递的绝对权力,通过提示自身本是“客体”的事实,把掌控力变弱。这并不意味着影像从此可以混乱和无序。影像开始承担新的责任——引导,而非替观众做出决定。

阿彼察邦在《恋爱症候群》中,虽然取消了清晰的逻辑脉络,但是在影像机理上,无时无刻都通过“对比/类比”手法来引导观众。呈现两个相似的空间的作用便在于此。

这里举几个例子,我们以药剂师与女医生的对话作为节点(起始点)。截取影片中类比最为明显的两个段落进行对比。来探究阿彼察邦的“引导”技巧。

这两个相似的场景同样特殊,它们是大部分由远景镜头构成的影片整体中难得的几个近景-特写镜头。尤其是它们共同侵占了“画前空间(荧幕前的空间)”,企图将观众吸入影像空间的同时,让观众意识“反身”,适当获得主体意识(将影像看成客体)。

常规电影在拍摄正面特写的时候,应该如下。

区别在于,第二组正面特写中角色的目光是在影像内部的,它符合影像的规训秩序——荧幕像窗口,荧幕内的影像外在于观影环境,所以影像与观众并不产生关联。这是从《火车进站》开始,观众与影像的契约:观众永远处于安全环境。影像(按契约)取消了对画前(荧幕前)空间的关注。

而第一组镜头,演员直视摄影机(经过现代媒介训练的观众都知道他直视的是镜头,而非谈话对象),角色目光与观众的目光对接了。他们都破坏了观众与影像的契约,演员“出画”了。同时谈话对象在摄影机的后面,也就是在观众感受上,观众的后面还有一个声音(一个角色),因此观众被“包围”了。“画前空间”也被影像包含,变得与观众“相关”了。至此,摄影机的镜位局限感被完全取消了(空间因此完全被打开)。影像与观众的界限——荧幕,也被象征性取消了。

与此同时,对话也是“别有用心”,当被问及喜欢画什么形状时,药剂师都回答了“玻璃材质的”-“透明的”-“玻璃杯底大小的”-“圆形”,甚至如果没有玻璃材质的,“那就,塑料的吧”。看似无意义的对话,如果观众“反身”联想到角色实际上是对着摄影机镜头(玻璃杯底大小的,塑料和玻璃材质的圆形)对答的话。意义就完全不同了。更触目惊心的是,角色随即向摄影机伸出了“丈量”角色与摄影机距离的手臂。通过这些技巧,观众被提示,角色和观者之间还有一台摄影机。

如果继续以上文提及的角度继续来理解右边的镜头呢?是否可以试着把黑圆看成摄影机镜头,观众等同于置身于药剂师的位置直视镜头——一台吸引“共情-质”的机器。

环境与空间

导演在两个段落里呈现了相似的情节,人物也相似,变化是时间和空间(环境)。如果以佛像为支点,观众完全可以假装理解为这是一个坐标点上两个历史时段的同一个公共空间(医院是群体空间,这点尤为重要),以此契合“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而时间和空间共同组成了社会变迁史。医院或可理解为经过改建?扩建一直在进行,一目了然。

这里着重横向对比两个空间视角的变更,导演前后对空间的呈现方式已经完全不同。

左图或可理解成“自然的/东方的/原始的”,右图可理解成“工业的/西方的/现代的”。观影过程中不难发现,导演在呈现两组影像时运用了不同的感光度,并且在呈现图景上做了改变。首先,前段在拍摄时几乎所有镜头都纳入了相对大面积的树(绿意),而后段在拍摄时更多呈现的是冰冷的人造建筑空间。即便是呈现室内空间,左图窗外也是树,因此空间是阴郁的;右图窗外是建筑,空间给人通亮冰冷的感觉。

其次,前后两段对空间呈现的意识也完全不同。前段几乎都是固定全景长镜头,镜头追求的是东方“平远空间”的美感意识,镜头角度的选择也尽量避免透视意识。西方透视意识的作用是固定观者的视角,所以透视意识发展出“定点透视”。而东方平远空间意识的效果类似中国画,是“散点”的。于是在画面感受上,东方的平远空间可以发展出任意视点,观者可以自由选择进入图像的方式,平远自由伸张,取消焦点透视,进入“凌虚结构”(林年同语)。也因此镜头虽然是固定的,也并不存在束缚感。这种东方结构意识很可能是得益于导演对侯孝贤的关注。

张光直先生提出,东方意识是“由外向内”的,所以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而西方意识是“由内向外”的,先确立自身的位置,然后观察自然。电影的后半段在呈现上显然选择了西方意识。截取相同情节的场景做对比,显然后半段在镜位选择上,已经进入“透视法结构”,由于对透视线的强调,观者便不再自由了(被固定了),这是一种西化的视角呈现。

于是在后半段,由于“透视法结构”的建立,观者的视角反而是被束缚了。在这种视角意识基础上,后半段靠近影片结尾时,导演反而选择以一种“强力”超控摄影机移动(平移/拉伸/游动)。将视觉意识引入影像作为纯粹“客体”的紧张关系。

影片中若干个前后推柜镜头,可以看成是对“透视法结构”的强调

法国导演菲利普·格朗德里厄 (Philippe Grandrieux)——这是个迷人的作者。在某次访谈中提到“电影不仅仅是主体也(首先)是客体”。他引用德勒兹的观点“你在作画时画的只是力”指出,当拍摄电影时,拍摄的只能是力。“...这是一种运动。非常具体而且敏感,没有任何心理作用,只是唯一的运动性质”。在定义影像的超控力绝对存在的同时,导演将影像作为主体的转化力(使观众迷失的力量)与拍摄的超控力对立。“这是两个相反的力之间的紧张关系,通过这种对立,使当下真正成为可能... ...我需要这种矛盾去感受电影的能量和感觉的运动...”,“我是为电影的客体方面服务的”。

也就是说,菲利普·格朗德里厄认为,影像使观众迷失的力量先验存在,而导演可以选择迎合或者忤逆这种力量。就像在“模仿论”的前提下作画,画家可以选择迎合自然的形象堆积笔触,也可以选择适当忤逆自然的形象进行思考,塞尚显然是属于后者。塞尚使绘画不再完全从属于自然,绘画变成绘画本身,使绘画指向全新的客体,不再是纯粹的模仿,而是创造(弗莱有精彩绝伦的评价)。影像也是一样,如果在拍摄行为中,导演让超控意识存在,影像便有可能指向某种全新的客体。影像便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而菲利普·格朗德里厄认为的:使“当下”真正成为可能... “当下”,又何尝不是一种“诗意”。

阿彼察邦在影片结尾前的大量摄影机自主运动便是这种用意。通过这些运动,摄影机真正完成了创造,完成了建立全新客体的表达。有趣的是,阿彼察邦在选择“超控”摄影机的镜头里,毫无例外,他都以人类的创造(也许是过度创造)作为被摄母题。同时我也认为,阿彼察邦与菲利普·格朗德里厄的态度正好相反,他对社会创造全新客体的态度是否定的,就如影片里的静态照片的出现,这是一种创造行为的顶点,这是反自然的。导演显然持保守态度。

在对创新的反思过后,影片进入“和合”阶段,导演呈现了一些列“和谐画面”(这些和谐画面的母题显然都指向了“运动”,不过这里不展开了。)

影片的“合”

以上是结尾段落的所有镜头,通过上文的逻辑,就很容易看出,导演结尾实际上是呈现了一个“自然的/东方的/原始的”与“工业的/西方的/现代的”和谐并存的画面。“绿意”与人工建筑的画幅占比达到和谐,人们也洽然在这些环境中。拍摄的运作重新回到主体化(这里特别强调一个飞盘的跟拍镜头,跟拍并不“反身”,并没有超控感)进入和谐。这是导演指明的解决方案吗?

综合全文,我们再来做影像节奏铺展便一目了然了。影片有非常清晰的起承转合节奏,但都蕴藏在影像的机理里,而且这种机理节奏的营造手法,使影像的主体性变弱(凸显客体),影像不再作为纯粹的主体,它交出主导权,在与观众的意识的两级间,创造了一个“中介环境”——允许意识自由活动。

观众凭借自己的记忆与潜意识去与影像发生关联,对影片的理解变得多义(因人而异)。而影像开始承担新的角色,它不再作为信息的绝对搭载通道使观众迷失,它的作用是营造一个可以吸纳意义的公共场域。影像成为提供给观众的斡旋空间。

影片呈现的是一个世纪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图景,阿彼察邦在记录的是母国的历史进程(也同样属于东方)。我们不妨把片名直接翻译成《综合征与一百年》即:一个世纪的典型表现。

 5 )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病,但我很享受被治疗

产科医生面对生,癌症医生面对死,血液医生面对suffering; 电影导演面对“顾左右而言他”,僧侣面对私心与欲望,病人面对“来世还是一成不变”; 一同「假面」的手法,一段剧本念两遍——在前现代的低饱和度禅意之境里、又在后现代的高亮度的城市反光玻璃中。我作为不明所以的观影者从未知晓症状的名字,只是阅读它们。嗯,如果说阅读是谋杀,那我想说,观影也是谋杀。我的注意力不断被操控,注视着第四堵墙的演员什么时候不看我了我都搞不清。突然,当我发现那些言说已经是第二遍重复,不免浑身颤抖,突然发现这是永恒轮回!可是,来世还是一模一样。绝望由此产生。 最后一个镜头却是朝向整齐划一的日常生活广场舞。那配乐轻松愉悦,少数几次“死亡”带来的隐忧褪成轻微的痛感。 谢谢「症状与一个世纪」,这部电影的观感,大概就是夏天初至的感觉吧。

 6 ) 狂欢者症候群

发展中国家很幸运,他们有一个永恒的创作主题,永远牵动着西方知识分子的审美趣味和良心。就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传统家园的入侵和破坏。后发国家在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全球化进程中的悲惨遭遇和对田园故乡的无限追忆足够讲述几个世纪。其实不止几个世纪,只要后进国家在经济上和文化上一天没有超过西方发达国家,民族心理得不到伤痕安慰和尊严补偿,这些委屈和苦难记忆就会不停被讲述,成为国族叙事,代代相传。《恋爱症候群》在西方电影节大获成功,更因泰国政府对影片内容的干涉搅起舆论风浪。尽管会触碰泰国社会的禁忌,但阿彼察邦绝不是泰国政府的敌人,他的先锋姿态和边缘状态不过是他扮演的艺术家身份所要求的。他对逝去的故乡与传统得永恒书写无不浸透着他的民族之心。反而是那个被抽象化的西方和他们的文明,才是他在影片里真正批判的。当然现在的西方知识分子不在乎被指责,他们对自己深恶痛绝,对所有清算和取消甘之如饴。

《恋爱症候群》用双联画卷的形式呈现了同一家医院的过去与现在。导演再度大胆启用中断叙事的手法将影片一分为二,前半部分的人物和遭遇被高度对应的移植到后半部分,一切重新来过一遍。虽然叙事被一分为二,但线性演进的时间,不断扩建成型的医院空间让影片保持着高度整体感。而剧中的人物其实也不过是同一拨人的下一世轮回:医生在医院里继续为病人看病,他们仍有各自的感情生活。街市上的人们依然在健身娱乐。人类以极大的弹性适应着不同的外部世界,而导演则用影片发出警示之音,新的文明正将人们异化到恐怖的边缘。

略去不谈前后两部分在细节上如何一一对应和导演的意图,观众单凭直觉就可以感受到两部分中迥异的色彩和空间氛围。前半部分的画面里充斥着绿色的生机,后半部分的画面到处是白色的机械冰冷。显然,爱情更适合发生在前面那个更人性更温暖生动的空间。单恋女医生的士兵求爱不得,在花园里小石桌前像小孩子一样枕在臂弯里听女医生讲述她自己的单恋故事。牙医和他的僧侣病人在夜色的走廊里聊天,他们听得到蝉鸣和风吹过树梢的声音。分手后,医生来到寂静的诊室,他的病人躺过的座椅似乎还留有他的体温,窗外的大芭蕉叶垂手伫立,见证着爱情的忧伤。

后半部分,新一代的医生们在新建的现代化建筑里工作。窗外不再有树木和绿色,而是迷宫般的空间格局和冰冷的白色。似乎是钻头发出的持续低音代替了蝉鸣,不再有兰花,只有被宣告了死亡的愤怒少年。前半部分有腿疾的病人不再对人展示她的腿,她从医院白色的走廊里倏而消失,似乎对现代医学的治疗完全无感和失望。工厂一样的空间里充满各种奇形怪状的义肢,装上了假腿的人正在练习走路,一个正在向后人类进发的世界。这个全新的时空里当然也不再有我们熟悉的爱情,那个有着树下私语,有着体温的爱情一去不回。只剩下人类身体简单机械的勃起反应。

和其他所有阿彼察邦的影片一样,这是一部需要思想和开放的心灵才能欣赏的电影。普通的观众可以隐约感觉到影片要表达的对逝去的幸福无可奈何的追忆,和对现代文明的警惕和恐惧。而喜欢挑战的观众则可以用福柯,德里达,巴塔耶,德勒兹来拆解这部电影。没人能真的了解导演创作的真相,各类访谈也大多是场面上的废话或者故弄玄虚。反而是膜拜者对影片越拆解越阐释越觉得深奥无比,导演作为电影大师的形象越来越呼之欲出,支持者对自己打造出来的神顶礼膜拜。艺术家和他的门徒,将电影带入一个知识分子的阐释比大众直观体验更值得期待的高级境界。

阿彼察邦的电影不是为普通观众制作的电影,而是一种对艺术形式进行自由探索的电影。它属于以制造和引导电影艺术品味的国际电影节,属于不断需要引发惊奇和关注的媒体,属于大学里做文化研究的师生们,属于生活中追求新鲜独特的文艺爱好者。阿彼察邦被奉上艺术的神坛,也许并不意味着电影艺术的收获,而是折射出电影艺术与全球文化环境的危机。在由法国后现代思潮开启的瓦解一切的文化运动中,人们陷入到一方面再也无法找到可信赖的文化偶像,而另一方面又对引领者充满刚性需求的可悲循环。在阿彼察邦的世界里,那些“特别懂电影的人”用各种符号和表征来狂欢。更多的普通人隐约觉得电影好像变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在一种新型电影里被一套知识系统所编译,观众再也无法直接感受而是必须用与之匹配的知识储备来解码。在这场思想的盛宴结束里,一套符号阐释着另一套符号,观众在头头是道的阐述里逐渐被启蒙,变得客观睿智,而生活,隔着遥远的距离,变得沉静而美丽。

 短评

A / 阿彼察邦的“日蚀”电影。镜头收拢光线,折叠的时间被逐渐展开,医院成为回收能量的巢穴;镜头被光线/视线“驱逐”,欲望的时间被固着于错乱的雕塑/阳具之凝视中——这时它真正成为了飘移的幽魂;日常装置成为反向捕获镜头的黑洞,电影在黑洞中重新睁开双眼,一个“世纪”的时间停留在何处?

6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镜头是间离的,摄像机后的眼睛审慎着“症候”。但它同时又是先验的,这是流动感来源之一,流动感来源之二是情感,人物试图用“爱情”画出一个圆,却跌入永恒轮回的困境。灵动的空间从缥缈地建立,被压缩,到最后的坍塌,引领一切走向虚无。舞动着的人们为什么如此快乐?或许陌生的摩擦永远比亲密的汗水更温暖。

7分钟前
  • 粉粿症候群
  • 力荐

1. 我基本上就没看懂。前三十分钟节奏缓慢,再30分钟趋于平静,60分钟左右,突然发现,这很蔡明亮啊,最后三十分钟节奏突变,镜头给了地下室的管道,机械,大型的抽油烟机,让你开始思考着所谓的现代化是为什么?我们究竟在哪个阶段?面试医生的问题那么可笑,不靠谱,但是还是有人来求医、问药。

12分钟前
  • Sabrina
  • 还行

第二次看,不是“建筑”而是“场所精神”,是人在其中的活动赋予场所的情感和人格。幽默感是场所的个性派生出的(小镇石凳上谈起的兰花,城市医院的瑜伽疗法,广场“粗俗”的健身操…)啊啊啊啊真的想不出还有别的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14分钟前
  • 喂饭
  • 力荐

神奇的观影体验。开场五分钟之后就昏睡过去,醒来之后发现电影又重新回到最初的位置,女医生又开始向男主角发问和做心理测试。只是时间发了推移,而电影的视角也发生转变,而我也不再是睡着之前的我。

15分钟前
  • 荒也
  • 还行

伯格曼的孤立式对白和复现,费里尼和安哲的人像,安杰依瓦依达的储藏室地下室堆积的人体和其他废料,布列松的画外元素……阿彼察邦并不神秘,他恰恰是能把前辈精髓吸收到自己电影中的优秀后辈,再融合一些泰国特色元素,加入自己对声音的不同用法,因此对于电影没有一定积累的人来说,就显得有些神秘。他的长镜头对比安哲,显得有些呆板,但静止镜头没有到罗伊安德森那种强迫症程度,用得算不上一流,但跟孤立式对白和复现的手法形成一定的内在关联,空镜头就比较随意,没能达到小津那种克制减省有种画龙点睛的味道。看阿彼察邦,应该看他怎么把技法用到自己电影里,而不是人云亦云,附庸风雅,说空话。说难听点,去国际上闯荡,你主题深度没有达到惊世骇俗的程度,谁要听你讲大道理,作为一个导演,还不是拼技法加民族特色。

16分钟前
  • 柳三行
  • 还行

93/100 #第6300# 叙事被减弱至仅仅是人物来来去去的时刻,连交谈也很短暂,而仅通过氛围,产生一种无法解释的力量。音乐是工业化且空灵的,指向对现代世界温和的批评、带有讽刺意味的冷,隐隐让人不安。虽然在电影里大量显现的是外部的结构,如建筑内外的结构、人的关系结构,但更关注的是各种内部的存在状态,接近人类内心的困境。而邦的电影总是在治疗观众,如溪流冲洗身体,到结尾“邦的父母”终于在公园里坐在一起,阴阳平衡了,现代世界也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样美妙的共存开始让身体充满活力,勃起了,起舞了,似乎在现代化过程中唯一的幸福来自爱的自然联系。虽然后半段梦的质感更强,但到结尾似乎梦和现实已经分不太开了,越来越多“确凿的迹象”,似乎预示着邦后来的作品,不再进行严格双段的结构,现实与梦境的融合实则更为有机。

19分钟前
  • Pincent
  • 力荐

又是JOE惯用的上下两段式,前一部分拥有自然、爱情、生命。后一部分充斥机械、严肃、冷漠。刻意的对比,用意显而易见。

24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大师大师大师!阿彼察邦的神秘性不仅在于拍摄客体的飘忽多义,更源于主观意识的赋魅难测。自然田园段落的影像自上而下,俯冲式的向外扩散,场景是跳跃而自由的,人物内心的悸动却始终紧密勾连;工业城市段落的影像自下而上,在挣脱之力的驱动下,空间被机械切割,形成垂直闭塞的区块,直至医院长成真正的巨兽,将阳光与空气、风烟尘水尽数吞噬。爱情是一种病症,被培育、被传染、被变异、被治愈。

28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这片最牛逼的地方在于把写实电影拍出了超现实的味道,阿皮查朋的电影总有些神秘主义的味道,可能是那些如有生命的运动镜头,以及神秘且宗教味的配乐,或者是有些神奇的故事。闷是闷了些,但绝对是种全新的体验,所以他被热捧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故事其实很简单,改成《医院物语》就好解释多了。记忆互相缠绕,人在时间长河中游玩。

36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剪辑和对白太神奇了,完全创造了两个相似的世界,相似的情节和人物确是完全不同的细节和人物关系,大量的神秘空镜和长镜头使电影蒙上一股超现实的味道。导演几乎创作了一种全新的叙事模式,加上一些泰国独特文化的对白,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力量。★★★★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阿彼查尔的闷片系列。超级闷。但是超级好看。一般的闷片都是知道它在讲个什么故事。但不知道导演要表达些什么。但这部属于完全不知道在讲什么。但依然觉得无比好看。一百年前的部分有些闷得受不了。一百年后的部分出现了一些微妙的雷同。很有爱。最后是十多分钟的毫无对白的长镜头。类似于{咸豆浆}

41分钟前
  • 凹凸代餐
  • 推荐

非常喜欢的故事,并无夸张的奇技淫巧,仅仅通过运镜以及空间的营造便将现实的故事渲染出超现实的美感。摄影风格非常统一,缺少直接的特写使得整部电影仿佛在一个旁观者角度凝视情人间暧昧的波动。该“旁观者的眼睛”(即摄影机)在每个场景的始末通过巡视察觉周围的环境,也使在那个场景中的物种——人与周围这至少存在百年的地貌发生关系。爱是荷尔蒙驱使的产物,但人与其他物种的区别是常常会通过理智制定规则,为了维系社会的稳定抛弃低等社会的那些情况,掩饰潜意识,所以说常常是踏入爱河而不是坠入,但内在的感情终究与任何动物毫无差别,所以最后一段终于达到了我心目中最满意的高潮——动物本能,近距离特写的眼神交换将暧昧流动于方寸之间,旁观者不复存在,本性主宰了自己。流畅的叙事中,关系终得搭建完成,最后的毛坯房暗示了新的希望

42分钟前
  • Elanor
  • 力荐

医院与广场——一组对立空间,医院不仅是功能性建筑,也是宗教空间与情感空间,时间的绵延凝固在空间之中,它的神秘也是时间的神秘,在“医院”空间中,不同身份的存在滞留,相爱,离开,身份关系将随时滑动,犹如剧场,在日食的渐变中,观看者获取关于时间的经验主义,而广场同样是驻留的空间,但它的主要功能在于“释放”。正如同身份关系的变异,在《恋爱症候群》的两段叙事中,结构在一种差异化重复的空间—景别中发生转变,全新含义来源于人物与空间(语境)的全新互动,阿彼察邦在进行着一项观看实验:如何在室内制造与“日食”相同的语义?答案是通风管道。所以这两段究竟是以如何关系连接起来的?正如同对于王家卫《重庆森林》两段式的思考可能产生一种空间意识,对于《恋爱症候群》这个悬而未决问题的多重答案也将开启一种神秘主义。

46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7/10。空间构图上医院体检的学生排列成与医院长廊相平行的队列,佛像雕塑被建筑物交错的几何线条所压迫,氧化物中毒的网球少年(指代文艺界)害怕军装父亲(泰国军界的审查),地下室的换气筒仿佛吸走人类的灵魂,城市医院象征现代病,而乡村静静流淌的吉他声和谈话时镜头转向绿色稻田象征恢复美好的人性。

48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1/女醫生跟蘭花養殖男在陽台聊天後接了一顆隔著窗戶看日落的鏡頭,這時候放起了牙醫唱的歌,在兩個時空交錯的瞬間,突然想起小時候在鄉下經歷過的一種感覺,不是想起,是感受到了,遺忘已久的一種感覺。2/最後集體廣場舞,音樂好像超級馬里奧,不小心眯了一下,夢到了自己飛進去變成了其中一個舞者。

49分钟前
  • DINGAYIN
  • 还行

阳光下,人们每天唱歌、健身、栽兰花、生病、治病;地下室,悠长的通风管道深入的是最隐秘的内心,那里的人失语,试图记忆和回味什么,却已然陷入百年的密闭空间综合症。

53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果然TMD没看懂。结构绕得挺好玩的,著名的两段式哈。但是总觉得装逼的成分大,阿比察邦欠点诚意。这方面贾樟柯比他实诚。另外BW出的碟,字幕是亮点……

55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阿彼察邦的又一神秘之作。1.两段式结构上承[热带疾病],聚焦前现代-现代过渡时期与当代的医院图景对比,女性-男性的视角转换(两段开头的面试镜头也正好构成一组正反打),自然与后工业的冲突+共生。2.两段间不无微妙的【差异与重复】,一如两次系鞋带,牙医不再兼职歌手也凸显出专业化分工的趋势,还有向绿色自然开放的敞亮门窗与封闭而惨白的室内空间,还有佛像与铜像所处环境的对比。3.前半段几乎均为远景固定长镜,后半段摄影机则常常摇移推拉逡巡。4.后半段更可细分为三节:医院地下室为插入段落,亦由全片唯一的手持晃镜跟拍导入,漫溢着假肢、机械与施工的味道。5.最后的空镜蒙太奇让人想及安东尼奥尼[蚀],而日蚀的过程与吸纳烟气的管道黑洞也暗自构成对照。6.口述告诫人们不要贪婪取财的奇幻寓言亦见于[热带疾病]。(8.3/10)

5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