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浪

剧情片内地1978

主演:秦怡  康泰  徐展  

导演:赵焕章  胡成毅  

播放地址

 剧照

风浪 剧照 NO.1风浪 剧照 NO.2风浪 剧照 NO.3风浪 剧照 NO.4风浪 剧照 NO.5风浪 剧照 NO.6风浪 剧照 NO.13风浪 剧照 NO.14风浪 剧照 NO.15风浪 剧照 NO.16风浪 剧照 NO.17风浪 剧照 NO.18风浪 剧照 NO.19风浪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6 02:58

详细剧情

四届人大召开前夕,为发展海洋捕捞事业,渔轮厂党委书记肖玉华和渔业公司党委书记罗逢刚,剔出了建造新型渔轮在计划。“四人帮”在滨海市在亲信黄甫维邦,极力破坏新型渔轮的建造。在黄甫在策划下,罗逢刚被打成“走资派”,肖玉华被撤职下放。黄甫还将康总工程师等人软禁起来,迫使他们设计“军事指挥船”。黄甫下令逮捕肖玉华,肖玉华在海边公路上,发现了被车撞倒在儿子海林。黄甫随后赶来,将海林母子抓走。海空中孕育着一场更大在风浪,它预示着胜利在来临。

 长篇影评

 1 ) 没看到乘风,看到了破浪

我曾经也是一个韩寒的粉丝呀。 但是原谅我真的没有看明白这部电影到底想要表现一些什么,我不明白为什么和剧情几乎完全没关系的赛车要花如此重的笔墨,更不明白那个即将冲过终点得到冠军扬眉吐气的慢镜头为什么是悲伤背景音乐;不明白人之将死之时回忆一生为何要用如此欢快喜悦的音乐,庆祝自己终于可以死了这样都不用有下面的剧情了;不明白徐正太和罗力这种名字的梗到底有什么好笑的;不明白拿自己老婆当作诱饵看兄弟是否能够抵住诱惑到底高明在哪里,大概徐正太真的是一个幼稚的小孩;不明白为什么儿子和爸爸经历了青春就能谅解父亲从小对自己的拳打脚踢,并且心甘情愿继续送父亲入监狱;更不明白见到母亲也不好好开导陪伴一下,就这么放纵她产后抑郁继续选择跳楼死亡【评论里有人说不能去动因果律,不改变命运的进程,难道出现了以后和爸爸做兄弟就不改变了?最后那个镜头两个人都做了十指相扣弯曲手指的动作的时候,改没改变两个人的记忆?】;也不是很明白徐正太所谓的正义就是其实并没有权利或者资格去管理一家歌舞厅却非要带着寥寥无几并且没什么本事的两个手下去逞能和黑社会干一干,是不是有点蠢? 再补充几个很生硬的剧情推动,一个是太浪准备泡他妈的时候,他妈居然就在这种千钧一发的时候说了自己想改名字,不觉得很奇怪么,这种情况下就算演技再好,不应该也是十分紧张自己老公的兄弟到底会不会亲下来么?就这么淡定地还和人家掏心掏肺聊聊自己想改名字?第二个是兄弟大喜要结婚了,六一不来好好参加婚礼去跑去复仇,什么时候复仇不好,偏偏要错过婚礼啊?婚礼只有一次吧。这些剧情发展都太僵硬太尴尬了。 总而言之故事里面有太多漏洞,总结一下就是讲了一个自认为很厉害的儿子回到了父亲生活的年代,帮助宛如智障一般的父亲进了监狱,并且如愿见到了母亲,并且让她命运不改继续得产后抑郁。我就算细究想要搞清楚其中的深深讽刺意或者是蕴含意也无从下手。韩寒的那幽默,不经意的叙述之中夹杂的深思与沉默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剩下了幽默得过于刻意又矫揉造作的故事了。所以大抵就是笑一笑。 还有,不是所有的不明白都是无知,有些不明白不是虚心地问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因为他本身无解,他就是没意义的存在。 不过还是给了两颗星(原谅我不是很懂为什么贺岁片就可以降低要求,一部电影的好坏和他上映的时间没有关系吧),一颗星是韩寒的进步,终于不是短片式的生硬衔接了,虽然比起后会无期的其他方面的确也有不少倒退;另外一个星给的是这是一部喜剧。 以及韩寒,真可惜,你成为了自己最不喜欢的人。

 2 ) 韩寒笔下的人物,永远只是自己

讲真,韩寒不适合写小说,也不适合做导演。

在我看来,小说家是讲故事的人,他应当能做到架构出一个空间,并在这个自己创造的世界里填充进形形色色的,性格经历与价值观迥然各异的人物。而《乘风破浪》和《后会无期》共同的问题在于并没有构建出这样一个格局,而只是着重于一个时代里的几个小人物。如果韩寒能把这几个小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也能够撑起整个故事。但最要命的是,韩寒并不具备塑造人物的能力——他所塑造的所有人物,归根结底,都是韩寒自己。

韩寒的两部电影里的主人公们其实都有韩寒自己的影子。马浩汉也许体现了他热衷闯荡的一面,江河体现了他颓废男文青的一面,阿浪则干脆和韩寒本人一样是一个赛车手。韩寒导演电影里的男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落魄,叛逆,且有些不安现状的,理想化了的小人物。而他笔下的女人,大抵总有些浪荡的意味,苏米初见江河,是以一个小姐的身份;而小花……我不认为一个正经姑娘会帮着自己的男朋友如此考(se)验(you)男朋友的小弟——更何况那其实是她的亲儿子。这让我想起古龙,有人说古龙只能写好浪子和妓女,而对于正人君子与大家闺秀的描写则比较苍白。但古龙的小说自有其引人入胜之处。而韩寒的电影里还有些什么呢?除了角色各异的“韩寒”们说着一些韩寒式的台词,以及偶尔冒几句能博人一笑的网络段子……好像真的没什么了。

我并不是说人物不能体现作者。毕竟福楼拜也曾说过“包法利夫人就是我。”但此我非彼我,爱玛首先且的确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她同时体现了人的潜在欲求的外化,是具有普遍性的。而韩寒电影里的人物则只是一个又一个空洞的模版,机械地重复着导演为其规划的台词,只是为情节与中心服务的傀儡,形象远远谈不上丰满。

再说情节,情节的槽点更多,且不说穿越的套路几年前就被用烂了,电影里打的父子温情牌……从小缺少母爱的男主从不了解父亲 到车祸穿越经历了父亲的过去 从而了解父亲的故事——这剧情还能更滥俗更小学生作文一些吗?不能了吧。更不能忍的是抄袭,电影明显抄袭了陈可辛导演的《新难兄难弟》,以及《回到未来》等电影,连故事的基本框架都类似。不要觉得在百科里写明了“致敬xx电影”就不是抄袭,难道郭敬明在《爵迹》电影开头加一句“致敬fate”就能实现自我洗白了吗?抄袭就是抄袭,不必为这种行为冠以“致敬”二字。

当初《后会无期》上映,一大波人纷纷站队,一些人捧郭敬明,另一些人支持韩寒。他们似乎觉得站了两者之中的一方即可证明自己高于另一方的立场与态度。但在我看来,韩寒与郭敬明二者,并没有外表看上去那样迥异的差别,甚至于他们是相似的,在这种情况下,站任何一方的队都无法证明你的逼格。新概念作文大赛所能培养出的,永远只能是热衷圈钱的青春作家,而绝不可能发掘出冷峻的思想者。

 3 ) 时间之花

电影里有一个隐秘的人物,起初她不存在,被彭于晏和邓超的父子情(恨)所遮蔽,直到整个故事宇宙开始运行,她在精心设计下出场,我们才发觉她可能是重要的,又可能仅仅是一个引发行动的麦格芬,然后经过连番妙趣横生的解谜(其微妙之处让人想起《回到未来》),我们才了悟她确确实实是维系这宇宙的引力,是这诺大一场南柯一梦所发生的原因,是叙事的箭矢必将射中的目标,是主角(也是我们)目光投注的对象和魂牵梦萦的归宿。

电影演到一半,我们已经得知这个美丽的、可爱的人物将有一个沉重的结局,其沉重不宜在画面上呈现,所以只能通过一场举重若轻的对话透露。我们还知道两个男人在今后的日子里将如何狼狈的收拾这场结局的碎片,但是温柔之处在于,故事把我们包裹进了一个时间胶囊,一个如片中黑社会小混混为心上人所营造的景片般的“一方天地”,我们像婴儿被送回子宫一样安全地回到了那个无伤的年代,带着一点点对未来的隐约的知识,投入到过去的主角们的欢声笑语中。哪怕在那场唯一的、试图拯救其灾难或抚慰其尚未体会的创痛而发生的对话里,主角所给予她的,也只是一个笑中带泪的转身。

韩寒的喜剧风格(或说世界观)就是有笑有泪,但终归要破涕为笑。因为生活一直是讽刺,尽管我们同样渴望远方和诗。这次他依然带着那些标志性的特征,一方面在微观情节上不断地反套路、翻转、埋梗、点题(其中一个人物的翻转堪称石破天惊),将一些欲说还休、欲尽未尽的情愫揉进机智的台词、浪漫的场景,辅以乡愁的音乐和剪影,一方面又最大化的套用一个商业结构而铺陈了这场梦幻大冒险,将一重重对未来的指涉投入过去的水面激起涟漪(楼市、IT、“歌舞厅里只唱歌、桑拿房里就洗澡”)。

难以想象这样的结构来自《终结者》。影片片尾字幕特意提及了《终结者》和《时光倒流七十年》这两部电影。同样来自上世纪90年代回忆的,还有录像厅、《英雄本色》,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只不过韩寒承续了前辈的命题,慨叹“这个世界终将改变”)。如果说韩寒的创作初衷只是送别、怀念一个逝去的挚友,《后会无期》已经以散文的心态走过类似的路,创作思路显然不应止步于此,最终他选择以标志性类型片的外壳带故事飞起,又安稳地一路走下去。

片中有句台词,邓超说“我想静静”,彭于晏说“好”。邓超说:“这个时代多好啊,当你说我想静静的时候,没人在旁边问你静静是谁。”喧嚣纷乱中,一些朴素的反应丢失了,一些朴素的形容也没有了。观众可以很轻易地用一个流行词形容这部电影,但电影本身没有这样贬低自己,它用了一个简单的说法:“人在死前看到自己的一生”。这像梦,但又不像梦那样虚无,相反,它有一个坚实的结尾,这结尾遥相呼应着柯勒律治的时间之花:“如果有人梦中去过天堂,并且得到一枝花作为曾到过天堂的见证,而当他醒来时,发现这枝花就在他的手中……那么,将会怎么样呢?”

 4 ) 从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

从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韩寒的进步还是有的,起码不是剧情空无一物了。这部电影看完有温情,有道义,有兄弟情,还有亲情。全是不错,也有笑点,李荣浩的眼睛哈哈。彭于晏痞帅痞帅的,邓超适合演电影,千万不要自导自演。赵丽颖还不错。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挺好,怪不得票房后期逆袭,韩寒也终于相对来说比小四强了点

 5 ) 年少的我喝酒聊天,在路灯下展望人生

看《乘风破浪》之前,我对电影几乎没有期待。单凭“乘风破浪”四个字和海报上四个昂首挺胸的男人,完全想象不出这是怎样的电影;预告片是几个看不出剧情的画面,配上一首老歌,有一点淡雅的感觉,但还是不知道电影的故事是什么。

如果说韩寒的文字里有一点玩世不恭的话,那么他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就是一部文人气的电影。文人气是玩世不恭的另一个极端,韩寒年少成名,十几岁时的写作风格总带着一点文化人恃才傲物的劲儿,看谁都不顺眼,觉得只有自己心里明白人生应该怎么过,你放下身段向他讨教,他还得先舞文弄墨把你取笑一番,再看有没有教育你的心情。

《后会无期》没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暗示,没有很用力地给观众灌输处世哲学,只有一群看似是社会边缘人的小人物,偶尔冒出几句金句,漫无目的地一路向前。韩寒用《后会无期》展示自己当时的心情,来看电影的观众都有幸分享他的感受,至于你是不是接受真的无所谓,韩寒不强求。

所以看到《乘风破浪》的开场我就觉得挺意外的,我没想到韩寒会从电影的形式上做出改变。画面的动感大大加强了,之前的《后会无期》的叙事是匀速,这次的《乘风破浪》是加速和减速,韩寒想要用节奏的变化带动观众进入他的状态,他非常主动地想要让观众接受他的故事。

《乘风破浪》目的很明确,影片大年初一上映,喜庆的气氛要做足,整场故事都是用搞笑段子串联起来的。段子和金句不一样,金句是欲说还休,蕴含一点道理在里面,想一想才能明白的笑料,是讽刺和无所谓的态度。

但是大年初一的观众很挑剔,他们讲道理讲了一年了,这一天进电影院就是为了和家人朋友一起开心的,所以什么都比不上段子最实在。韩寒在段子上下了功夫,每个笑点都很有新意,没有老梗。

如果只是段子的集合的话,影片可能只会是一场高级一点的小品。《乘风破浪》则不是,它的段子很现代,情绪很怀旧。有段子的地方让人发笑,没有段子的地方让人感动。在曾经的劲歌金曲的伴奏下,二十年前的一切都历历在目。

我尤其喜欢故事和背景音乐的搭配处理。画面上是主角回顾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背景音乐很平静;画面上是热血男子汉为自己的兄弟打架出气,背景音乐很舒缓。如果这里的音乐用得过于慷慨激昂,这个桥段马上就会俗不可耐,老气横秋,这显然不是一部大年初一的合家欢电影想要的效果。

韩寒对音乐和老歌的运用让《乘风破浪》增加了不少浪漫主义色彩,他的处理方式非常契合怀旧的情绪。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犯傻的时候,都有过“本该更懂事,但还是做傻事”的十几二十岁。当年的我们做过很多让自己感动和振奋的事情,小男孩在家里贴满了当红摇滚乐歌星的海报,摆满了CD,和死党组乐队,想象自己将来也能成为这样的名人;小女孩每天都在想隔壁班玩摇滚的帅哥是不是喜欢自己,真的在一起了也会有分手痛哭的一天,放狠话却还忘不了他。

做出这些事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可厉害了,但是现在还有几个男人记得当初为了摇滚可以不吃饭不上课不做作业的感觉,还有几个女人记得当初和男朋友天天黏在一起,觉得这就是自己陪伴一辈子的人的情绪?

真正的忘记是不经意发生的,是不需要努力的。回想起当初,我们心里的情绪就是《乘风破浪》音乐里的平静和舒缓,而不是慷慨激昂,当初再闹再傻也可以一笑置之了,时间可以让所有的激情趋于冷静。

影片难得地抓住了一种感觉:大人物获得成功之后,回想自己年轻时的状况,往往觉得青涩得不成样子,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只知道在路灯下面和狐朋狗友喝酒吹水的小屁孩,将来能够成为大亨,走过这么跌宕的一生。

《乘风破浪》的英语标题是“浮萍”(Duckweed):我们所向披靡走向成功的时候,乘风而进破浪前行;我们回味一生看淡一切的时候,曾经掀起波浪的水面上飘着几片浮萍,它无所谓你是不是知道曾经的慷慨激昂,因为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6 ) 我们所有的挥霍,都必将在最高处汇合

《我们所有的挥霍,都必将在最高处汇合》 看了二十八号的最后一场。一个人,没有带谁。本来想带父母,但是还是没勇气。 看完之后,开夜车回家的路上,闪回了很多过往的时光。有快乐的也有难受的不想再想起的。 我第一次看电影哭是几年前看《阿郎的故事》,阿郎最后为了证明自己,头盔里流满了血也要扶起赛车,往终点开。他在证明他自己也在向过去赎罪。想到20岁离开老家,成为北漂,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走的路是对的。 《乘风破浪》有《阿郎的故事》的影子。据说韩寒也喜欢这部电影。看到邓超找了一夜他妈妈,最后站在门口跟她聊天的时候,那种明知道她最后会离开她也无能为力的时候,那种难受无法言语。 说说这部电影吧。我不是专业影评人,但也阅片无数,豆瓣最早申请账号的那一批。 关于电影画面和镜头 延续了一贯韩寒最喜欢的那种质感,冷色调,加上江南水乡的街道,作为一个离韩寒老家在谷歌地图上显示只有90.3公里的嘉兴某小镇青年,看着熟悉又情切。韩寒对空镜头的把握是国内导演里靠前的。虽然空镜头很容易被大众观众忽视,但是作为像我这种老手。就喜欢看细节。不管是白天的烟火镜头,黑雨伞在河里飘过,飞机从天空划过,小镇街道和一些老厂房的影像,都非常好看。等电影高清出来之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截5秒钟的空镜头做gif,一定很有意思。 还有一个镜头非常喜欢,就是一开始邓超被撞之后的走马灯,导演选择一个主观镜头,恰当的闪现了徐太浪前半生的回忆。 关于配乐和歌曲 韩寒的配乐一直是一个亮点。我一直觉得电影做的好不好,配乐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电影有时候并非是考验一个导演的影像审美,很多时候也在考验音乐上的趣味。最简单的例子的是昆汀的电影,大家可以去看《杀死比尔》,配乐,绝了,据说昆汀家里有三千张黑胶唱片。 《500 miles》,出现在小马离开在火车上的时候放的一首背景音乐。这首歌让我想起08年我二十岁的时候我决定离开家乡去北京的时候在火车上放的歌,那时我的摩托罗拉里最喜欢的三首歌是陈升的《二十岁的眼泪》,左小祖咒的《苦鬼》,还有就是这首《500 miles》,每次听虽然听不太懂,但是大致明白是离别之歌,会非常伤感。后来我去了北京住在了左小祖咒和艾婶的村子里——草场地。那时喜欢左小,喜欢艾老。当然也是因为那边房租便宜。一个月三百。 后来看韩寒的博客说他在望京买过房子。小区名字柏林爱乐。我谷歌地图一查,只有16公里。 《关白宣言》中文版,这首原唱说实话,没有听过,当时宣传歌曲出来之后,去找视频听。很喜欢,是那种第一次听到就喜欢上的那种歌。一个笨拙的男人以自我批评的方式贬低自己,抬高自己的女人有多么优秀和能干,我不知道怎么就成了女权主义者口中的直男癌。非常不能理解。你要知道中国男人的嘴都是很笨的。不愿意直接夸奖自己老婆或者女朋友有多好,总是会选择迂回的笨拙的去夸,这是中国男性的典型特征啊。再说了一个不管你看上去多么不优秀的男人如果有一个女人爱着,那这个男的身上一定有你看不到的优点。徐正太,表面上是个混混。有点愣头青。但是小花爱他一定是有原因的。那种单纯孩子气,一定是被她所看到。我们所有的挥霍,都必将在最高处汇合。 《在雨中》一首经典的台湾歌曲。我很早就不听流行歌了,后来迷恋民谣和台湾民歌。喜欢南方二重唱,周治平,马兆骏,邓妙华,林忆莲,优客李林。喜欢那时候歌曲里真挚的情感表达,并非现在流行歌里的那些如快消品般的情感表达,一点情怀都没有。《在雨中》刚出来预告片的时候就立马就觉得这就是韩寒。 关于角色 知道韩寒的肯定都知道徐浪。又是08年,感觉那年发生了好多事情。包括汶川地震,反-法-游-行,我割包皮。还有就是徐浪的去世。那时我还在老家,做我老家的最后一份工作,一个酒店的服务员。那天听到徐浪的噩耗,感觉很难受,因为韩寒写博客经常会提到徐浪,说他特别喜欢逗别人开心。每次朋友带一个女生过来找他,他都会开玩笑说怎么不是上次那一位来逗朋友。在韩寒的字里行里,徐浪是一个特别开朗,顽皮,仗义的人。当知道主角名字是徐太浪的时候我就知道一定是为了纪念徐浪大哥。 徐正太,感觉小时候身边总有这样一个不爱学习,但是总有一点英雄情怀的人,电影里也提到徐正太老看港台电影,的确那时的港台电影,特别是吴宇森的电影影响了很多那时候的小青年。打打杀杀都是那里学来的。他们单纯,身体发育早,内心还是小孩模样。但是他们女人缘就是好。也就不难推测小花为什么会说出你做生意倒闭,我养你这样的话。因为这样的男人值得去爱。 最心疼的是六一。高华阳生活中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但是电影中最想交朋友的是他。他是那种真的有点傻傻的但是真的是那种称兄道弟的人。但是悲剧永远发生在他们身上。有点《无间道》里杜汶泽饰演的傻强。真心希望六一不会死。 罗力,其实也不算坏。即便坏也是很有原则的坏。你看那些手下一个一个提出馊主意的时候,他都否决了,因为不管他是坏人还是好人,他都有自己的原则,不绑女人等等。你看那些混黑社会的都那么讲原则。比起现在某些行业的人,真的太讽刺了。 小花。我觉得一个好的导演,不光是我之前说的在影像审美和音乐审美上要有功力,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功底是是否能把电影里的女人拍的好看。韩寒的处女作《后会无期》里的王珞丹。这次是赵丽颖。王珞丹和赵丽颖我都是以前觉得一般般,我关注的永远都是周迅,章子怡之类的演员。但是自从看了后会无期,就觉得王珞丹一下子变了人似得。可见要看一个女演员的塑造要看死在哪个导演手里很重要。我上一次深有体会是看《一代宗师》,王家卫把宫二章子怡拍的又美又让人怜爱。 关于一些我体会到的细节 1.中间有一段他们围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六一说“我就像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 ”这句话出自台湾已逝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今年又是杨德昌逝世十周年,应该有致敬杨德昌的意思。很多时候我觉得韩寒受到港台电影的影响很大。有时候你要是把这部电影配一版台湾腔的版本绝对不会有违和感。上一次觉得台湾味很浓的电影是毕赣的《路边野餐》。 2.电影里出现了正太太浪他们是看电影,录像厅里放的是英雄本色。六一挡住她女朋友的头的时候说,别挡住我看哥哥。应该是纪念一下韩寒喜欢的张国荣。 3.我想静静。这句台词应该是韩寒之前在微博里征集最俗的一句话是什么。 4.韩寒常用的一种制造笑点的方式是,有人说了一句台词,下一个镜头一定是和那句台词矛盾的。还有一种方式是,一个人在那边开始要吹牛逼什么的,下一个镜头一定是立马快速的打断他。然后制造尴尬来制造笑点。 5.剧情剪辑频次很快,有时候还在回味上一个镜头的时候里,立马就跳到下一个镜头。 6.赛车被火车撞那个镜头太牛逼了。细节很到位。 关于我眼中的韩寒 我关注韩寒应该有十几年了,从五年级的时候大家传阅那本当时觉得超厚的三重门。当时班里有一个女生喜欢谢霆锋,不知道为什么买了一本三重门,大家都传阅看。当时还觉得封面很科技。后来他消失了一段时间。再后来就是博客时代了。那时候看韩寒的文章很过瘾,我想说一声谢谢。他应该是一个教我看问题要学会独立思考的人,第二个是老罗。当然现在会看韩寒之前的一些观点也会觉得不是很准确,但是他至少告诉了我,看问题还可以这么去看。不管当时你的角度对不对,但是让我尝到了任何事情的另一种可能。再后来有独唱团,有了ONE.有了电影。有时候我会厚颜无耻的觉得我们的审美很接近。我发现他博客里提到的人我都关注过,比如左小,老罗,和艾婶。包括那时他分享的一些歌曲。一直觉得韩寒其实不是那种喜欢跟人针锋相对的人,他是我见过的稍有的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人,每次看到他采访都是那种面带笑容,对谁都是毕恭毕敬很谦虚的样子。关注一个人久了也会去学着他的样子待人处事。我觉得能认识他挺好。 最后的最后,说点自己的故事 电影让我想起了我的初恋。08年的时候去北京。在豆瓣上认识一个云南姑娘,后来她成了我的初恋,一个美丽大方喜欢周星驰的射手女。她因为我也来到了北京,我们在北京度过了三年多快乐的时光,当然也会经常吵架,那时我还不够成熟,爱她也爱别人。后来我们分手了,我回到南方,她去了美国,去美国那晚,她在上海坐飞机,我去上海送她,我们再旅馆里度过了我跟她的最后一夜,她应该没有恨我,有时她说你还不够成熟,你像个孩子。前几天,在房间里整理东西,有一个文件夹里居然有她和我之前还没有见面时的书信。原来那个时候我们是如此相爱。她是如此的爱我。对于这份爱,我只有感谢。虽然已经不能有任何的可能,但是我总是感恩她谢谢她陪我度过北漂,陪我度过我人生的二十分之一。小时候,老师总是说我是一个三心二意的人,如果我真的有三颗心的话,我希望有一颗心,我是留给你的,nicole。也许真的如歌里唱的那样吧: 你说人生艳丽我没有异议 你说人生忧郁我不言语 只有默默的承受这一切 承受数不尽的春来冬去

 短评

四平青年版的《新难兄难弟》,父辈不懂你的时代,正如你不懂他们的年代,代沟就是时间的鸿沟。韩寒的文艺痞气和小聪明很能驾驭这种小镇题材,家乡和爱好也都得到了施展。但仅仅可以归为一出不错的小品,毕竟“穿”的方式欠缺合理性解释,“穿”的动力欠缺情节驱动力,“穿”的结果欠缺蝴蝶效应的涟漪。

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正片比预告片好看系列,相对上一部<后会无期>成熟了不少,叙事少了些文字化,讲故事够接地气儿。韩寒很文艺的拍了一部纯喜剧,并且笑点和BGM都很韩寒。剧情既狂放不羁又残酷温婉,算是春节档同期的一股清流。唯一不足的是剪辑有些碎,3.5。

5分钟前
  • 曾海绵🌈
  • 推荐

一个疑问,邓超住哪?

9分钟前
  • 🍳
  • 还行

一年下来能让我入戏的影片不多,这是其中一部,超乎意料多的笑点+与《火锅英雄》类比的质量,值得一刷再刷。

12分钟前
  • 钝刀
  • 力荐

父子和解的旧瓶,装的笑话能让人发笑。高华阳从《后会无期》开始就一直演傻子,导演你对他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小花和阿浪说话的杂货店门口,感觉下一秒会有袁泉杵着台球杆出来。韩寒的电影有种能把女演员拍得很美很文艺的魔力,从王珞丹到赵丽颖,风尘也是清纯的。PS:电影里只放了一首《男子汉宣言》

17分钟前
  • 弥生
  • 推荐

很韩寒式怀旧主义审美观,我是没看出任何直男癌取向。赵丽颖演一个八十年代小镇姑娘真好看啊。

18分钟前
  • bamboo
  • 推荐

乡村蝙蝠侠、二代身份证、牛爱花、四岁怎么了我又不是三岁小孩了、出柜吧老公…依然爱抖机灵的韩寒,奉献了2017版《重返20岁》《夏洛特烦恼》。

20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从《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转战大屏幕的韩寒依然是不变的青年领袖,只不过他已变换不同方式诠释他的抱负。透过预告片的管中窥豹,以及未映先火的好评,已然被属于90年代小镇青年的似水年华所吸引,父辈讲述过的故事更无可避免在脑海溯流,那份青春的燃情,那份兄弟的温暖,那份亲情的感动……大年

25分钟前
  • 醉卧浮生
  • 力荐

2星半,讲不好故事请再多人救场也没辙,衔接性非常差,更像段子的拼凑,抖小聪明,这一问题在上一部电影中已经显现,这一次韩寒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走到这一步,韩寒就离电影越来越远了。好评全给片中个别演员的表现,让我有看下去的动力。另外,国内跨界导演拍电影哪是选演员啊,根本就是拼朋友圈。

28分钟前
  • 柯里昂
  • 较差

想到西游。四个小镇青年魔幻的取经之路也是“一次离别”。有人从长发牛仔少年变成躁郁中年,有人从格格不入的困顿者踏上火车改变世界,有人肩插双刀壮烈去往天国,有人穿越过去与父和解与母相见。最痛快的并非修成正果,而是路上风搏浪破。并肩同行后会无期,乘风破浪友谊长存。

31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就像片尾感谢的那几个电影,借用了很多好梗,所以片子起码基础很好,不过执行也就正常吧,亮点并没预期那么多,略潦草。因为父子关系始终是我的软肋,所以还是有点小感动

3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韩寒的电影就和他开的餐厅一样,看上去都还行,但你就没法说“真的好吃”。

36分钟前
  • mumudancing
  • 还行

有人觉得写小镇青年就是有情怀,韩寒拍的是自己,你对这个故事有共鸣,也许喜欢都是自己脑补的吧。从导演的角度讲,韩寒确实很努力的在学习,有长进,但始终还是个门外汉,对于剧本,这个故事已经是一个套路模式了,已经被人讲了很多遍,比如《新难兄难弟》,但最后剧本在人物动机上还是出了问题。

3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你看,有些东西终将逝去,与其拼命留住却留不住,不如就别送了,谁也不必跟谁过不去,漫长的一生中,只是抵抗时间摧残就够受的了,还有什么事不能原谅呢。看完心里有快乐的伤感,谢谢韩寒。

41分钟前
  • 宋小君
  • 力荐

虽然电影像是一个超大型的段子,以及透露着很直男癌的审美。但是选择的电影主题和表达方式确实用心琢磨过,精心设计过的。故事拯救一切,这个故事设定和趣味性的表达,嬉笑间情感满满,尤其是最后一幕,所有人都笑了,我却眼眶湿了。到这一部,的确对韩寒刮目相看了,有点导演的样子了。

46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一边嫌弃孩子气,却又迷恋少年感。

50分钟前
  • Bleaksea
  • 还行

接近4星。挺意外的,比《后会无期》顺畅多了。一部致敬90年代的无厘头段子集锦。可以剪得再细致一些。孙伊涵居然出演了,完全没看出来。

52分钟前
  • 小A
  • 还行

1993年,香港有部电影叫《新难兄难弟》,梁家辉是彭于晏,梁朝伟是邓超,刘嘉玲是赵丽颖。

55分钟前
  • 十三
  • 还行

韩寒很聪明,能依稀看出他以前小说里的情怀。虽然整个片子n多桥段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拿小时代来侮辱韩寒还是很不厚道的…

56分钟前
  • 榉树
  • 还行

这部电影中演技最好的是周润发和张国荣。

59分钟前
  • 朝暮雪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