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乾隆

台湾剧台湾1991

主演:郑少秋,赵雅芝,江淑娜,周庭坤,张庭

导演:范秀明

 剧照

戏说乾隆 剧照 NO.1戏说乾隆 剧照 NO.2戏说乾隆 剧照 NO.3戏说乾隆 剧照 NO.4戏说乾隆 剧照 NO.5戏说乾隆 剧照 NO.6戏说乾隆 剧照 NO.13戏说乾隆 剧照 NO.14戏说乾隆 剧照 NO.15戏说乾隆 剧照 NO.16戏说乾隆 剧照 NO.17戏说乾隆 剧照 NO.18戏说乾隆 剧照 NO.19戏说乾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6 02:33

详细剧情

  三次出行,三段邂逅,三段传奇。以戏说的形式描述了乾隆皇帝(郑少秋 饰)微服出行过程中,遇到的奇景奇事,从诗情画意的江南到神秘的西滇,结识朋友,偶遇佳人,趣事不断。或是纵情山水,或是身处险境,或愉悦或失落。在这过程中,体会皇帝的得意与失意,取与舍。  故事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江南除霸》、《西滇风云》和《宫闱情变》。三段故事的女主角性格各不相同,一个是盐帮帮主程淮秀(赵雅芝 饰);一个是欲向乾隆讨杀父血债的侠女沈芳;还有一个是江南刺绣女金无箴。在河山间,在惊险事件里,穿插着乾隆与这三位女子的感情纠葛。本片自开播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被誉为十大经典港台剧之一。

 长篇影评

 1 ) 金无箴

  小时不喜欢金无箴,认为她对爱不忠。最近再看《戏说乾隆》,金无箴那部分,我看好多遍。

  官兵到无箴绣坊查贡品案的时候,三姑让她赶紧走,她说“我不怕”;岑九到天牢救她出去,她让岑九回去,她说“我不怕”;太行山上岑九劫了她,她看到了岑九的良心,跟这样大字不识土匪讲道理。

  乾隆问她:你的牛郎是谁?她支吾。乾隆气说是岑九。她说我不想说是岑九,不敢说是皇上。她跟乾隆谈一夫一妻,乾隆打哈哈说皇室不能这样,我对你好就够了,冷暖自知。金无箴失神道:是啊,冷暖只自知,冷暖只自知。

  金无箴爱上了乾隆,她望一生相守。可是那是皇帝,后宫女人成群。那不是她要的,终于,她从皇宫逃跑了。

  金无箴,那是一个大义勇敢的女子,一个聪慧、能爱能舍的女子。

 2 ) 《戏说乾隆》:90年代荧幕CP多如恒河沙数,但谁能经典过郑少秋赵雅芝?

上个世纪90年代,大小荧幕的经典CP不胜枚举,但若要说起最深入人心、令人难忘的古装CP,郑少秋赵雅芝当之无愧。

1992年,两人主演的言情武侠剧《戏说乾隆》在大陆播出,一时间风靡全国,引起广泛的收视热潮。这不仅是两岸三地合拍剧的典范之作,而且还开启了“戏说”历史剧的先河。该剧以气势恢宏的时代背景,极富魅力的文学语言,精彩绝伦的武打场面,展现了乾隆三次微服出巡,体察民情,整肃贪官,以及同三位民间女子动人的爱情故事,同时寄娱乐于历史,以嬉笑怒骂的口吻和浪漫文艺的笔调再现全新的帝王形象。

自此,“戏说”历史剧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清宫戏遍地开花。《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同类电视剧多次推新收视率,给广大观众和影视创作者带来强烈冲击。作为一种天马行空任由想象的自由文化形态,“戏说”剧渐渐成为历史剧的重要分支,其影响力直到今日仍不容小觑。而郑少秋最初塑造的乾隆,其风流皇帝形象也成为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

倜傥的郑少秋,可算作美男界的鼻祖。无论楚留香还是乾隆,风雅的古装戏,翩翩浊世公子,数十年来无人能出其右。

他仪态端庄、面容清俊、站姿挺拔、气质潇洒,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而一双多情侠客的桃花眼,注定一生要背负情债累累。有人说他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最好诠释,更盛赞其长相可以打破审美年龄壁垒。尤为难得的是,在他身上有一种中年男人罕见的浪漫气质,少了世俗的烟火气,让人暂时忘却柴米油盐,满心诗情画意。半个世纪叱咤风云,无论豆蔻年华的小姑娘还是徐娘半老的阿姨,几乎都无一例外为之倾倒。

早年郑少秋确实靠颜值打天下,但是能够打下TVB半壁江山,也绝非仅仅靠颜值。

郑少秋适合出演大人物,盗帅和皇帝个个不同凡响,有侠气,更有贵气。玉树临风,器宇轩昂,宜古宜今,只要站在那里,就是一副盛世气象。

但是气质太盛的演员,风采往往会掩盖丰富的内在和精湛的演技。漂亮得不像实力派,终身难以甩掉偶像的包袱。

其实,他本系出名门,是不折不扣的全能型艺人,而且颇下苦功,严于律己,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堪称华语影视圈楷模。楚留香和乾隆,观众总会以为那是本色演出,他演的不过是郑少秋自己。但是不要忘记,他还是丁蟹和谢文武,这两个人物足以证明演技。

今年,郑少秋已经70岁,但古稀之年依旧俊朗挺拔,一张过马路的动图刷爆社交媒体。面容隽秀宛如仿宋体钢笔字帖,仪表体态秒杀一众当红男星。这样的演员就算是花瓶,也是价值连城真材实料的古董级花瓶。

郑少秋的最佳拍档是极具东方古典美的不老女神赵雅芝,她演绎的诸多角色,如白素贞、冯程程等,都颇为经典。

作为最受瞩目的荧幕情侣,到底是演技出众还是戏假情真,他们戏里戏外扑朔迷离的感情一度被传为佳话。无论是楚留香和苏蓉蓉,还是四爷和程淮秀、沈芳、金无箴,两人并肩而立,男才女貌,无不惊艳,堪称璧人,深受观众喜爱。

在《戏说乾隆》中,这位被“戏说”最多次的皇帝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文韬武略,侠骨柔情。虽生在帝王家,却不甘寂寞,骨子里有一颗古龙笔下的天涯浪子心。万人之上的天子,任是一朝权在手,苍生尽在掌握,后宫佳丽三千,却更乐于纵情山林草莽,寻觅人生意义。化名四爷微服出巡,一把折扇行走江湖,看皇宫外面的花花世界。走最艰难的路途,斗最凶狠的仇敌,爱最烈性的女子。

多情而不滥情,风流而不下流。 一出帝王戏,可以拍得如此性感,又如此感性。

但你若以为它只讲男欢女爱风花雪月那就错了,它还讲政务,讲时势,讲官僚,讲江湖,讲民情。谋略与权术,都寄予在看似不经意的谈情说爱、插科打诨中。

一部电视剧,三个单元,三组故事,三位女主。最令人心疼担忧、放心不下、难以割舍的,不是英姿飒爽的盐帮帮主程淮秀,也不是婉约清丽的江南绣女金无箴,而是性格刚烈、自以为独立强大到不需要任何男人的复仇女神沈芳。

程淮秀可以将与乾隆相濡以沫的往事珍藏心底,然后坦荡荡地相忘于江湖;金无箴可以与岑九过着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生活,不再理睬俗世烦扰;只有沈芳,最后满脸泪痕弃剑而逃,巨大的仇恨与深沉的爱意拧成一个死结。

沈芳常着一身忧郁的紫色,脸上淡漠得没有任何表情。童年悲剧和原生家庭不幸,让她严重缺失安全感。她武功高强,遗世独立,但内心世界却压抑自卑,时刻如履薄冰,脆弱到不堪一击。她表面上几乎没有软肋,时刻披着刀枪不入的盔甲,和煦的阳光也无法照进心灵。她与乾隆父仇不共戴天,褪去女性特有的温情,只剩下文字狱后满门抄斩之恨。当她踏上荆棘丛生布满鲜血的复仇路,简直看得观众心惊胆寒。

剧中乾隆与沈芳偶然相遇,一个不识愁滋味,一个恨海苦无边。他试图救赎她的心,但沈芳半生活在血债血偿的执念里,眼中无时无刻不燃烧着仇恨火焰,无法与往事和解,坦然面对内心。即使男主角放马让她一剑刺过来,让她知道这个世界不止有恨,还有人爱着她;她最后仍然选择与情人在泪水中永诀,从此生生世世,天各一方,再不相见。

本剧可以称奇的是,三位女主都是重义轻情、拿得起放得下的女中丈夫。江湖儿女,至情至性,敢爱敢恨,甚至都有点波伏娃的气质。她们的女性意识都很强,男人不能成为她们的主宰,就连俊逸潇洒、文武双全又痴心一片的皇帝也不例外。她们忠于自我,思想独立,意志自由,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只听从内心的声音,遵循身体的欲望。

她们拒绝屈从于礼法桎梏,不做愚蠢幼稚的女人,每人都拥有一方与众不同的天地,这样自由奔放的灵魂在古装剧中实属罕见。听惯三贞九烈的老故事,很少有女人能够不为儿女私情所困,说出如此胸襟磊落、气场强大的话。

恒河沙数的女子,没有人和她们相似。难怪她们一走后,皇帝的生活都变得没意思。

既可以生死相许高高提起,也可以淡然一笑轻轻放下,不管清朝是否真有这般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90年代初期的影视作品能够表现出如此前卫的现代意识,都极为难得。这也是《戏说乾隆》的先锋性。

铁打的四爷,流水的红颜。《戏说乾隆》之后,还在上演续集。

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岁月经不起太长的等待。剧中乾隆的寻芳史,既是一笔糊涂账,也是一把辛酸泪。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到头来,每位佳人都不过是滚滚红尘中的匆匆过客,最后只剩下空荡荡的紫禁城中独自徘徊的身影。

天若有情天亦老。

都道是高高在上的天子,看到剧终,我却只见得一个万般寂寞的中年男人。

作者介绍:稻麦青花,生于北京,文艺学硕士,专栏作者,喜欢看书看电影看世界。也许你说我只是个梦想家,我却相信有天你会被感动。

本文发布于个人原创微信公众号:稻麦青花(daomaiqinghua)。欢迎关注!

 3 ) 伤心桥下秋波绿,曾是惊鸿照芝来

——记那让我哭过,笑过,更无奈过的他们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美丽如此,高贵如斯;优雅如此,出尘如斯。“典雅似芙蓉,高贵如仙芝”,人如其名——赵雅芝。从三岁第一眼看到她的白娘子,便彻底沦陷在她的美目巧笑中。她的眸似磁石,吸走了我心中的所有防备;她的笑如春风,吹皱了我心中的一池清水。从那时起,甚至连她的名字都还不知道,便每日心心念念的只有白娘子的样子,从此心中只驻停她一个人的影子。 就这样过去了十二年,我以为当爱变成一种习惯,便无法改变。谁知让我看到了和她在一起的他。英俊如此,轩昂如斯;儒雅如此,潇洒如斯。那个在舞台上永远都如夏花般绚烂,让人未到天凉便忍不住赞叹:“好个秋!”的男人——郑少秋。 他的出现让我原本坚持了十多年的“芝迷”头衔显得苍白,让我因自己信念的动摇而踌躇不安,让我在众人的群起攻击中孤身抵抗,也让我在彷徨之后做出了无悔的选择。我是秋芝迷了,不是么?曾几何时,我也不想把这些所谓的身份分的那么清楚,可是现实总是让人无奈的,尤其是“信仰”碰撞的时候。 迷上秋芝,可不似对白娘子的一见钟情。对于他们,我可是细水长流的点滴积累,就好像他们两个也应该是一部又一部的戏积累起来的革命感情。不知为何,儿时的我很讨厌看《戏说乾隆》,若不是为了我心心念念的美女,可能我正眼都不会瞄一眼。现在想来,真怪那时的懵懂。若我早些年便有如今的慧根,那该少走多少弯路呢?也不至如今这般,跌跌撞撞一路走来,心境一连飙升几个境界,多大的起伏啊……不过能怪我么?有小孩子听得懂“中体西用”的吗?什么叫“不三宿桑下”,什么是“三千人不如一个人”?至今把《戏说》反反复复看了几十遍,但每一遍仍能有不同的收获。宋项如老先生倾其三十年功力写成的剧本,并不是那么容易参透的。所以,连男女主角的对话都听不懂的幼小的我,又怎可体会个中那“爱到不能爱,聚到终须散”的无奈、心酸与不舍呢。儿时对这部戏的唯一印象,就是我家的美女外加一个总是色眯眯的看着我家美女的男人。呵呵~其实我的感觉也没有错啊,芝姐不也指着照片说这个男人是“大色狼”嘛!孩子的心总是最单纯的。 《戏说》的三段情,真是无需赘言。单单从那么多朋友写的戏说续,大家对戏说的热情就可见一斑。真的是魂牵梦萦难以忘怀呵~淮秀与四爷,沈芳与马贩子,无箴与皇上。无论是谁和谁,终究是我们的秋官与芝姐。于哪一对,都不可能我心不怜,甚至少许微词,也是我所不忍的,即使我偏爱秀四。忘不了盐帮大堂旁那送别的小屋,淮秀秀眉轻蹙,面带娇羞却目光坚定:“旱湖之约,终生不悔。”忘不了承德塞外那飞扬的尘土,沈芳眉头深锁,梨花带雨得痛彻心扉:“天涯海角,我会记得你。”忘不了皇宫藻云轩那夜凉如水的晚上,无箴眼波流转,温声细语令人心驰荡漾:“皇上,会怀孕吗?”忘不了在京城街市上,四爷那一连九声的“淮秀”,失魂落魄;忘不了在承德的塞外上,四爷那句“如果我是个马贩子那该多好”,无比扼腕;忘不了在皇宫的石阶上,乾隆疼惜的说:“你代岑九一死,天下人必不待我”,无可奈何……最忘不了的是故事的最后,主题曲响起,乾隆一人立于紫禁城的中央,镜头逐渐拉远,往事清晰浮现……纵使帝王又如何?辽阔的背景下,他亦不过是拥有血肉之躯的凡人,且比凡人更无奈。爱情始于最绚烂时,却因宿命无法相伴。然而有心相守,也是另一种天长地久。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情由《戏说》而起,却远远不止于此。自此之后,我便苦苦搜寻他们合作的每一部戏,共同出席的每一次活动,一起登台的表演,即使二人擦肩,那也至少出现在同一场合。若说看《戏说》时曾兴奋于二人缠绵的吻戏,那么其实我后来更偏爱他们点滴的细节,没有那么轰轰烈烈,却更加真实和生活。 七八十年代真是个太美好的年代。于他们,那是青春飞扬,激情挥洒的年纪;于我们,那是从镜头内外都可以看到二人的亲密,毫无顾忌。一部《大亨》,撇开结局,圆了我们所有的梦想。虽然至今不曾有完整版面市,但从各处搜罗的零星片段,阿良和阿芝从相识,相知到相许,整个过程一如我最美好的期许。尤其是身着西服的他在身穿白色婚纱的她的脸颊上印下的深情一吻,美好的似梦幻。不似淮秀与四爷的相许,阿芝可以名正言顺的对阿良说:“我是你太太。”除了《戏说》,最让我不敢触碰的便是《楚留香》。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楚蓉的爱情,本该如同神仙眷侣般的生活只因Fans间的冲突被硬生生撕扯成那样,同时撕扯的也是我们的心。对于楚大哥在沈慧珊的墓碑上刻下“爱妻”而蓉蓉没有,我是怨恨的。对于楚大哥因对慧珊的愧疚而对慧琳好而忽略了蓉蓉,我也是怨恨的。可是当他怀抱为爱而死的蓉蓉,眼角流下的比黄金还珍贵的香帅的泪,还有那样风度全无潇洒全无的大吼蓉蓉的名字时,我心中再多的怨恨也没有了。因为,慧珊死后,他可以很快恢复,他可以潇洒一如往昔。然而蓉蓉死后,即使从颓废中醒来,他也只能千山独行,他无法面对朝夕生活的环境与朋友,因为那里处处有蓉蓉的影子。都说秋官和芝姐在戏中的关系是与他们的现实一同成长的。在蓉蓉眼中,楚大哥便是她的大哥,是她的唯一,那样毫无顾忌的依赖,那样无怨无悔的付出,正如当时阿芝是初出茅庐的小妹妹,而秋官已有一定的江湖地位。秋官教芝姐做戏,让芝姐惦念至今。连她也不能否认,今时今日的成功,少不了秋官多年的协助。有秋官在旁的芝姐,无论演戏还是唱歌,总是更加沉稳。她是遇强则强的人,需要有人带一下。提到秋芝合作的八部戏,怎么可能少的了《飞鹰》,这部二人唯一的大团圆。虽然过程也是一如既往的波折,但是看到最后的最后,在山顶上仅仅相拥的二人,看着热泪盈眶的丁岚,听到他在天儿的耳畔说:“你不是倪天儿,你是我丁岚的好老婆。”……以为这样也便是一生一世了。 戏外,有1979的桑巴,有1981年慈善运动会,有1981星光熠熠劲争辉的TITA舞,有1987TVB群星璀璨二十年台庆上二人黑白礼服宛若王子公主般的主持……我喜欢二人合照时,秋官总是很有默契的一揽阿芝纤腰,而芝姐也毫不避讳的“回应”,就像TITA彩排时那样,短裤热衫却分外自然,或者像飞鹰花絮照那样,多么“有爱”的第三只手啊!单看如今的芝姐,真让人不敢相信她也有那样奔放激情的一面。如今期望这样的情景再现,无疑是种奢望。 犹恐相逢是梦中。 2005年5月12—5月14日。三天,三天如梦似幻的瑶池盛宴,至今仍使我百提不厌。为何至今我仍对这场郑少秋家传户晓演唱会念念不忘?是因为他那样深情款款的唱着“在很久以后,会陪着你的人是我”?还是因为他一边弹奏钢琴一边悠扬的唱着“忘不了忘不了”?还是他站在高架台上唱着“爱人结婚了”?还是他为了纪念霑叔唱了《上海滩》?不是,都不是,甚至都不是因为他和她合唱的《明明白白我的心》。真正令我震撼的,是在最后的最后,他牵的,只有她的手。“一王四后”是早打出的噱头,但最后上台谢幕时,他自始至终紧握的,是芝姐的手。是偶然?是习惯?抑或其他,我不想深究,但就那一瞬,我感觉自己心底最深处的柔软角落被狠狠撞击,眼泪就那么不受控制的夺眶。她说他因为排练而瘦了许多,他哭了;她亲在他的额头,他说“在这里盖个印”;《倚天屠龙记》的音乐响起,他说“周芷若在这里”,隔着雯女,牵了她的手过去。从台上到台下,就连庆功宴,在他身侧的,他握着的,都是她的手。我喜欢看他们比肩的样子,好像对着世界宣誓只有他们两个。演唱会的结尾,其他三后都换上了便装,唯有他和她,丽人华服,那样的璀璨夺目,一如当年。 其实从01年起,从新加坡演唱会,到台湾的楚留香宣传,再到《名曲满天星》,他们有很多交集。单独把05演唱会列出,是我心所偏。新加坡演唱会秋芝为时四分钟的经典对话已无需多言;《名曲满天星》里他们“共并肩,心不变”让我也有爱在心内暖的感觉;而在台湾宣传楚留香时接受采访的一小段,让我至今记忆深刻。在谈到台湾有什么美食时,芝姐正在一边思考一边说,而秋官此时很可爱的贴近身来在芝姐耳边悄声说:“WAMISUA”,虽然至今我也不知道说的是何美食,但芝姐随即心领神会的表情,是那样的默契,专属于秋芝的默契。 今夕何夕,不见良人。 孩子的心总是很简单,不明白大人们为何有那么多的不得已。以前总认为俊男靓女就该在一起,曾经那么好的两个人为什么不能任性一次,就像我们希望的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老去,而我也在长大。多多少少明白了个中因由,知道人生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所以现今每每想起他们,脑海中第一个跳出的词居然是无奈。真是无奈,世事无常多,奈何缘尽情未了。这恐怕是人世间最令人遗恨的事情了。 他们是知道我们这群人的,所以会有他说的:“告诉她,我想她,你们亲亲她。”会有她说的:“下次见到四爷的时候问问他,四爷还记得淮秀吗?”当我们在为他们的感情扼腕叹息时,殊不知他们也在闲聊时叹息我们是帮傻孩子呢…… 也许童话永远都是童话,它永远不会发生在现实中。可是不是说了,希望在人间么?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我说了 离别不会伤悲 这是我对你唯一的欺骗 因为我最喜欢你的双眼 那么美 不适合掉眼泪 你要好好的去飞 不需要对我想念 我会默默的留下右手边的座位 有一天 当你看过世界 再决定你降落的地点 而我也会继续的 奔驰在这长长的街 左手边是我的心 右手边没有谁 为了你再寂寞我都可以成全 因为我相信 说过了再见 一定会再见

 4 ) 繁华过后成一梦——四爷

生在80头上的这一代,少年时候就认识了四爷,那时候年纪小,还不能懂男女之间的情情爱爱,所以记忆里最多的是四爷的潇洒、四爷的大气与四爷的江湖气。那时候看的是热闹,从程淮秀到沈芳到金无箴再到续集的邱罔市与姜辛,看到都是打打闹闹的场面,没有认真体会过他们的情感与辛酸。
重温《戏说》,以现在的年纪再看四爷,看到更多的是打打闹闹的繁华过后,他的寂寥与萧瑟。紫禁城皇宫他是万万人敬仰的皇帝,堂下有一干朝臣替他分忧,后宫更有三千佳丽排遣寂寞,甚至他要人生人就生他要人死人就死,何等的风光与尊贵!可也正是这风光与尊贵将他锁在了这豪华的牢笼,他的调皮、他的不羁、他的热情统统被这牢笼锁住,除了给别人看的威仪,再没有其他的光华。
贾六、宝珠、春喜的存在对他或许是个安慰,但不是知音啊!后宫三千佳丽或许会有知音人,但他不放心啊,那一个个女人身后都有着这个族、那个派的牵扯,他生在帝王家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都是提防,所以终是未能全全交付的遗憾。有时候难免感叹活得太累吧!因为对于他,先要做皇帝,然后才能做自己。纵如此,四爷还是让自己过的开心,早上起床逗贾六开心,上朝之前到大臣们聚集的殿堂窗前偷听,面对老臣十年如一日的八股陈凑不耐烦的翻翻白眼,默默随他背诵折折袖子的小可爱,与春喜开个小玩笑……日子似乎还过得去。这是不可多得的生活智慧,如果不能改变便学会享受。
宫里的四爷不是真的四爷,太架势了。出了宫的四爷才是真的四爷,不管是混混也好,马贩子也好,有那么点威仪,有那么点贵气,有些风流,有些才气,有些油嘴滑舌……骨子里的他被解脱出来再带着点习惯成自然的帝王架势,便有了十足的气场。
这样的四爷再加上吃穿不愁的阔绰与事事尽在掌握的气度,很难有女人不爱吧!这样的他遭遇了淮秀,那个无一处不美的女人填补了他心中长久以来的空虚,仿佛干涸之地遇到春雨滋润一般,他兴奋的像个毛头小子,焦急地等她得帖子,等了一天一夜后终于等到的欣喜,为见心上人而特意穿新衣服,为送心上人定情之物而失去冷静与主意,约会对方不到而表现的焦躁、失落……这是我们在什么样的年纪才有的激情?这是我们遇到怎样心仪的人才有的冲动?他不是没有踌躇过他的身份,但两情相悦的喜悦带给他那份想要得到的渴望,让他情难自禁。正是那句歌词“一世的聪明情愿糊涂”。
淮秀之于他是失落在别处的半颗心,如今终于找到了拼成了一个完整他,他如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完整一般珍惜着淮秀。旱湖一夜,淮秀悄然离去使他没有机会对她承诺与交代,于是急急忙忙地选礼物,那是想告诉淮秀他的对她的珍惜,他对她不是游戏,而是想要负责和一定要负责的珍惜。他怀着这样的热情却找不到淮秀,夜闯盐帮也未见芳踪的焦急与难掩的不安,为什么会不安?或许是为对淮秀的不确定。终于觅得芳踪却听得“旱湖一夜万劫不复”的答案,顿时心灰,却依然留下了定情信物。以四爷之精明冷静又岂会不理解淮秀当时“万劫不复”之心,只是当时他已钻进了“一腔热情被辜负”的牛角尖,哪还有冷静的余地去思考?他看到被索拉旺欺负后哭的淮秀,恨不得找人算账的愤恨,“不想说便不说”的包容与怜惜。尘埃落定之后他去看淮秀,开口就说,这两天在盐漕总督衙门忙着公务没有及时来看她。这是在向她解释,并不是以帝王身份对她的冷落,而是太过忙碌。
然而,他这样珍惜着的淮秀却对他说:“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而那萧郎是盐帮。若那萧郎是个活生生的男人,他或许还有带她走的理由,可那却是盐帮,是淮秀发誓要身许的盐帮。他还有什么理由带她走?他怪她太过冷静,她忍不住哭了,他最终还是不忍,不忍辜负淮秀的期望,独自踏上归途。临别他四处搜寻她的踪迹,终是放不下啊。
回京继续在金碧辉煌的牢笼里过以往的快乐生活,才发现一切都变了,他真切的尝到思念之苦,所以淮秀来了,他说他满心感激。感激那个他珍惜的女子给了他同样的珍惜,或者是感激上天终是待他不薄。对于感情,他是这样的知足啊!然而,她还是走了,皇帝留不住她,四爷也留不住她。或许他自始至终都是知道的,只是宁愿糊涂,留一丝幻想罢了。雕栏玉砌的宫廷只他一人的孤寂,京城大街上他唤不回爱人的萧瑟,是最真实的四爷。或许,淮秀还是四爷的淮秀,四爷仍是淮秀的四爷,但隔的何止万水千山啊!所以,四爷提起淮秀,只是“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是“心系但不能相守身许的”遗憾吧!怀着这样的伤到后宫找寻得到安慰吗?知心的钦主儿还要说一句“还有程淮秀”!他唯有苦笑。
他在深宫只知苗族造反,下令去平,平定了,苗族送女子进宫。恕妃,单纯没有心机,实实在在地让他欣喜了一阵子。然而总是这样的单纯的女子在宫中也不能单纯看待,因为即便她不是阴谋,围绕着她的也不乏阴谋。他是失望的吧!失望的逃出宫去。遇到沈芳,本以为是风花雪月的浪漫璇旎,却没想到还是劫难。
他不喜欢赐人自尽,他也不是杀人成瘾,他反而是难得的仁慈,大臣上的折子,动辄斩啊、轧啊的,太过残忍,他挥笔改为自尽,那是不忍之“仁”,好歹保个全尸吧!这样的仁慈却被臆想成“他喜欢赐人自尽”,他听到这话时是否觉得自己可笑?不仅可笑而且可悲。因为善良,他觉得他愧对沈芳,想在身边弥补,却没想到越发的弄巧成拙。他冒着生命危险救她,她刺他,他不躲。一个帝王能为一个小女人做到这些,已经够了。然而面对一个真心爱着的女人,他本能的是以一个男人的立场在思考,所以他觉得歉疚。那一刻他说他宁愿是个马贩子,那是对一个流泪的女人真心的怜惜,因为只有那样他才有资格安慰她吧!他想起她说“一寸相思一寸灰”,怎能不灰心?他派去平定苗乱的官竟然滥杀投降的苗人挑起争端,他制定的政策不能按照他的想法执行,他让她爱的女人满心伤痕的浪迹江湖,他以为他已是仁慈却没想到还是残忍。那不只是对情的心灰,更是对天下力所不尽之处的心灰。
他是皇帝,是各方面条件都不俗的君子——四爷,他有很多女人,但他想要的却要不到。这是身为帝王的无奈,是四爷更深的无奈。终于,有个金无箴可以做伴,但她还有个可以为她付出生命的岑九,他自卑了,在那个莽汉子无所顾忌的爱情面前,身为风流帝王的他自卑了。因为他不能没规矩,不能像他那般的爱,所以他放了金无箴放了岑九,唯独没有放过自己。他说过:“放了她,放过自己,终生不看她的刺绣。”但他最终没有舍得不看她的刺绣。
春喜说,最苦的是万岁爷。他听了是欣慰的吧,至少还有个小丫头能看到他的苦,他的无奈。他一次次的经历,一次次的渴望,不过是想找一个人,可以向她倾诉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的苦、他的怒、他的喜、他的悲而已,但最终还是枉然。一生的遭遇向谁诉?不是史官笔下僵制的自己,而是自己心中有血有泪的四爷。他一直在寻觅,一直在失望。
他在盐漕会谈的时候拍桌子骂“错在乾隆”;他在见老刺猬的时候恨“乾隆怎么用这样的官!”在康乾盛世的一片颂扬声中,他如此苛责自己。即便天下仍有不治之处,我们又怎能忍心责怪这样一个四爷!
这就是四爷,用嬉笑怒骂,掩盖了最真实的自己,因为那里有寂寥、有灰心、有思念、有血有泪,而这些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有损威仪。所以,他将“痴和怨掩埋”,做一个万人期许的皇帝。放眼望去,天下尽属于他的江山,都载不动他的悲哀,有限的岁月中,等不到那个诉说平生的人,“爱到不能爱,聚到终须散,繁华过后成一梦……”一首《问情》传唱着他的寂寥与萧瑟。
如果可以遇到,我不想遇到这样的四爷,我宁愿遇到少年记忆中意气风发的四爷,哪怕有些花心,哪怕有些风流,哪怕是见一个爱一个的用情不专……
PS:《戏说乾隆》主角们终于写完了,其实四爷我不大想写,因为以一个女人的思维去写男人,怎样客观都难免偏颇。而我也不想善解人意的去理解四爷的苦,享尽齐人之福就要受相应的苦,这是取舍之间的等价交换。我是女权主义吧!一定是的。纵如是说,假如让我在做皇帝和做岑九之间选择,我想我会选做岑九。因为人人只看见做皇帝的好,不会同情做皇帝的苦,反而更能理解做土匪的无奈与苦楚。做为俗人,我需要在世人这样的理解,更需要有一个可以相守一生的人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生活。这么看来“宁做土匪,不做皇帝”不是一句假话。为这句真理向四爷致敬。

 5 ) 情到浓时情转薄——金无箴


金无箴是个什么样的女人?这个问题在《宫闱惊变》前两集她还未出场的时候我问过自己,在《宫闱惊变》结束的时候我也问过自己。
说她聪明,说她冷静,说她才华横溢,说她义气,说她柔软有心计,都不够贴切。她是个入世又出世的女人。举止谈吐全是闺秀气质,甚至被抓到土匪窝还是满口斯文,这么看堪称是当时文化教条的典范,这是无箴的入世;但这些表象下的她和土匪做朋友,拿贡品做刺绣参详,在天牢里和皇帝谈恋爱,可谓什么出格做什么,她说是事情逼到那里,情非得已,或许。但却情非得已的那么坦然,让我由衷的欣羡。这是无箴的出世。她骨子里清高、出世,但又肯屈就地用世俗来保护自己,所以她是个必定能让自己幸福的女人。
我们认识金无箴是因为钦妃送乾隆爷的一件坎肩,一个连宫里的嫔妃都忍不住夸赞的女人。乾隆爷认识金无箴按道理说也从那件坎肩开始,但他全部的心思都在对另外一个女人的气上了,根本没从那绣品上留心思,所以做不得数。
乾隆爷认识金无箴是从天牢夜深开始,他问她答,每一句都叫他意外,他以为只是一个囚犯,没想到是个颇有文化的囚犯;他以为只是一个秀娘,没想到是个家世不俗的秀娘。有人说金无箴有卖弄学识之嫌,但当时是在天牢,一个连命都不保的囚犯还有卖弄学识的心思?那是太瞧得起金无箴的虚荣心了。
可以说,那一问一答,金无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的,因为不能错。而唯一不错的方法就是扮演一个符合统治者教化的形象,金无箴显然是成功的,连做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皇帝都频频点头称许。人越是小心翼翼的时候武装便越深,而金无箴的武装便是传统教义,也由此可见她的入世之深。问的痛快,答的流利,问到关键却只得一句“不能说”,这句“不能”颇有技巧,不是顽抗的“不说”,而是想顺从但却有苦衷的“不能”,姿态很低,态度却很明确。这是讲话的智慧,也是无箴的坦率。这个女人虽入世并从善如流,但骨子里的出世与清高却让她不屑虚假,讲就讲真话,说就说实话,不该讲不能讲就不说,假的、虚的又何必!
那怎样才讲呢?用刑才讲?答案是“不妨一试”。大家都说这样的金无箴有义气,在我看来确是她原则使然。这女人太过冷清,义气这种需要热血冲冠的词于她不合适,对她来说只是不能讲的和不该讲的原则而已,为了这样的原则而“鼎镬甘之如饴”。正是这句“鼎镬甘之如饴”让乾隆爷真正认识了金无箴,认识了她的美丽,她的坚持,她的倔强。看见她仿佛看见淮秀,看见沈芳。于是他黯然的走了,留下惊诧的她。
金无箴的美丽在这一幕已经展现完毕,再往后不过是对她美丽的具体陈述,才华、容貌、行为举止、饱读诗书、刺绣、气度、应变等等,无非是让这个女人的美更具说服力而已。再然后就是选择,因为金无箴一开始认识的就是皇上,所以这选择也必然是一开始就要考量的。这就不得不说到钦妃,我曾经说过她和金无箴是不能分开来看的。
金无箴美,钦妃难道就不不美吗?金无箴聪明,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学到通透的钦妃能说不聪明吗?金无箴有灵气,钦妃就缺吗?乾隆爷不明白大字不识的粗汉子怎么能和金无箴成知己,钦妃张口就道“识情”,和金无箴的答案不谋而合,能说这样的女人没有灵气吗?这边厢刚说乾隆爷一天问三次案,那边厢钦妃就回忆他也为她忙过的,就是再忙一天也要去看她三次;这边厢乾隆爷刚发完脾气说,金无箴不过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流,怎么有能力抢贡品,不过是受牵连罢了,那边厢钦妃就回忆说,那时候他总是想方设法为她开脱,即使是她的错,他也认为是别人的错;这边厢乾隆爷刚跟无箴说完情话,那边厢钦妃就回忆乾隆爷跟她说过的类似的话,而乾隆爷却说那是真话,但是过去,现在听了要起鸡皮疙瘩的。就连做梦在大殿上跳舞,刚和无箴跳完,钦妃就出来说你说只和我一个人在这里跳舞的,这一切都是巧合吗?当然不是,这是金无箴能相见的自己在宫里的未来。因为她出世,所以她比钦妃多了几分透彻,因为透彻所以看到结局。
我不止一次想过,若没有岑九,金无箴会不会留在宫里,以前不确定,现在看来答案却是肯定的。不会。对金无箴来说岑九投案,救岑九只不过是离开皇宫的一个机会,如果没有岑九她只是不会那么快离开皇宫而已。她喜欢皇帝,也喜欢皇帝喜欢她,可她不喜欢她是皇帝喜欢的之一,在还如胶似漆的时候他已经在教她“不忌之德”了,说后宫三千佳丽是规矩。如果是规矩?祖上可有规矩说把一个囚犯纳入后宫的?他喜欢她只喜欢到让她不死,而另一个男人却喜欢到为她死。所以在听闻岑九投案后,她才能毫不犹豫地对春喜说她喜欢岑九,求她救他们吧?
不识字,粗鲁,没规矩的岑九为什么能让金无箴引为知己?因为“识情”?或许。但我想更多的是因为骨子里的金无箴和岑九是一类人。没把世俗看在眼里的那一类,活的坦诚率真的那一类。无需多讲岑九的好,单从春喜离开他回宫时不舍的那一幕就可见他的魅力。这样的岑九把金无箴爱到了骨子里,为了金无箴有个尘埃落定的结局,他投案了。金无箴动容,乾隆爷动容。在爱情上没有皇帝和土匪的较量,只有男人和男人的较量。面对岑九的对金无箴的爱,乾隆爷显然有些坐立难安。
选择放人的乾隆爷虽不容易,但却百利而无害,又可在天下人面前有面子,又可在喜欢的女人面前有面子,又可在情敌面前有面子,又可让自己在自己面前有面子,又可确保岑九今后不会再乱来。而杀岑九能有什么好处呢?别的不说,搞不好太行山来个劫法场,可就真的京城不安了。由此也可见乾隆爷的英明,纵是百利而无害,也必须他自己先过得了自己的关啊!
金无箴跟岑九走了,幸福不幸福不是围观者可以定义的。对于做皇帝的那个男人,她或许还会想起,但也只是记得罢了。她与皇帝不能说不爱,只不过那爱是“情到浓时情转薄”的凄凉,所以不如就在情浓时分别,虽有遗憾但刻骨铭心。
也许,只有金无箴这样的女人才会选择这样的结局,入世,求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出世,莫要求永恒,在爱情的漩涡中急流勇退,留给彼此一份美好的思念。用华丽的世俗外衣装饰自己出世的心,隐约于出世与入世之间,求一份最平凡的幸福。

PS:写金无箴真不容易,用我庸俗的思维写一个不庸俗的人是一项挑战。以我疏漏的笔墨去写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更是一项挑战。在我眼里金无箴最大的不同就是出世又入世的那份超然的美。可惜以我有限的笔墨形容的有些零零落落。也罢,写她本就是一庄出力不讨好的差事。

 6 ) 《戏说乾隆》的详细解读(更新中)

《戏说乾隆》我完整看过三遍

小学时一遍,二十多岁时一遍,如今成为快四十的中年老阿姨,又看了一遍。

童年时看过许多剧,有的令人回味,有的不堪回首,但《戏说乾隆》不一样,年龄越大,人生的经历越多,越能从剧中品味到更多的东西。

《戏说乾隆》是最早的两岸三地合拍片:香港的演员,台湾的编剧导演,内地的拍摄场地。我曾以为这是一个优秀的开端,却原来是结束。此后,同类型的电视剧再也没有如此优秀的组合。内地的《康熙微服私访记》类似《戏说乾隆》,但情节粗鄙;台湾的《怀玉公主》的剧情狗血;TVB的服化道也依旧一言难尽。

后来也曾看过秋官和芝姐的许多其他剧集,二人合作,或者不合作,总没有超过《戏说乾隆》的,二人合作次数并不少,却大多数只是港式的恋爱,如同《戏说乾隆》一般具有寓意的情感故事,空前绝后。

《戏说乾隆》并非历史剧,实际上剧中的乾隆和历史上的乾隆大相径庭,但郑少秋塑造的乾隆的形象,却有着不可替代的风流倜傥,此后再无人超越。

所以想详细解读一下这部剧。明年就是《戏说乾隆》拍摄30周年了,希望花1-2年时间写完,每周1-2更。 主要分两个部分:分集解读和深度剖析

Section I 分集解读 第一部《江南除霸》/ 台版名字:《扫黑记》

这部剧的文案超棒,基本上在同类型中达到了后无来者的高度。从每一部的名字可以看出,编剧对于这部剧的定位,并非是言情。

第一部 01集 《戏说乾隆》给观众的第一感官,是乾隆的“野史”:出宫私访→邂逅女主→一段爱情故事。本剧每一部仅有14集,但是每一部的感情线在铺陈叙述的时候,却又十分从容,每一部中,男女主的交集都要在剧情约1/3处才展开。 第一集更是只介绍了本剧的基本构架和背景,根本没有涉及本剧的感情线。 首先是乾隆一端,通过皇帝的宫廷日常,交代了私访五人组的每个人物及其主要的职能,再以朝臣的闲谈引出后续的重要地点“红袖招”,以鄂伦西的贪腐案,引出微服私访的事件,并展示了乾隆的武功。 在帮主一端,芝姐的出场的形象是很惊艳的,因为在当时大陆观众的心中,芝姐的上一个爆款角色是《上海滩》中的冯程程,温婉柔弱。不仅如此,即便是苏蓉蓉或者周芷若这样的武侠形象,也是娇弱的。

但程淮秀不同,端坐聚义堂,妥妥的霸道女总裁 。

第一集中,盐帮的戏份只有短短几分钟,但信息量很大: 首先,虽然只是江湖帮派,盐帮帮主也一样是绝对的leader,女帮主居中统领,一群男性下属恭恭敬敬,飒过2010年之后影视剧中所有的“大女主”。

其次,盐帮中的三个重要人物均登场:帮主程淮秀、掌堂李进、长老赵辰坤。三个人的台词不多,短短几句话,便勾勒出三人之间的关系:李进是盐帮第二号人物,但是,为人鲁莽,做事往往直来直去,不顺眼就打杀;淮秀的思维显然更有大局观,所以并不赞同李进;而赵辰坤的形象则较为复杂:他一方面更赞同帮主的意见,另一方面,他也很注重团结,在不赞成李进的意见时,依旧给足李进面子。从这个意义上说,赵辰坤更适合作掌堂这个工作。实际上,比起李进,帮主似乎更加信任辰坤,这从称呼上也似乎有隐喻:帮主称赵辰坤为“辰坤”而不称其姓。 而在此后的剧情中,三人的关系,基本就是第一集所呈现的情况。 最后,盐帮此次集会,谈论的是贪官(巡盐副史)卸任,要去找他讨回贪贿款项的行动,于是,乾隆南下,淮秀北上,男女主的两条叙事线,正在靠拢。

这一集还有两个地方值得关注: 第一点就是鄂伦西事件。这一事件的功能,首先是引出了乾隆要微服私访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奠定了本剧的基调:1、戏说:这个情节其实和第一部13集,乾隆大战索拉旺是相互对应的,这种在金銮殿和皇帝打斗的情节,显然背离历史常识,所以,戏说乾隆,就是戏说;2、乾隆的武功:乾隆武艺高强,是之前关于乾隆的其他影视作品没有立出的人设,所以在第一集,编剧反复给观众加强了此印象。 第二是服化道的精良:第一集展现了乾隆团队的宫廷服饰和私访服饰;以及淮秀的正装形象,都非常精致,拍摄地点上,乾隆一方,是故宫实景拍摄,淮秀一方,盐帮总堂是在苏州实取景。皇帝的龙袍,淮秀的帮主服,都做功精致。本剧的服化道质量,也是其后的同类电视剧难以超越的。

最后是本集的两个彩蛋: 1、 鄂伦西的扮演者黄冠雄是本剧的最佳劳模,作为单元剧,许多演员都是分饰多角。但黄冠雄依旧拔群,因为别人大多是在每一部饰演一个角色,但他经常在同一部饰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在第一部中,第一集黄冠雄扮演的鄂伦西被乾隆斩断右手领了盒饭,然后就流落到曹帮,变成了爱和李进大家的何藤。

2、 李进的扮演者李海兴,是《楚留香新传》中的胡铁花。郑少秋的楚留香icon有诸多版本,每个版本的胡铁花都不同。《楚留香新传》是台湾版的楚留香,当时搭档的就是李海兴,彼时剧中的好基友,变成了本剧中的情敌。李海兴本人是打星出身,后来还做过动作指导和导演,因此剧中李进的功夫确实很硬,值得一看。可惜李海兴并不怎么出名,居然没有找到他在《楚留香新传》中的剧照。此外,李海兴也是《戏说乾隆》的武术指导。

第一部 02集

《戏说乾隆》的情节铺陈颇有节奏,第一部虽然主要情节的发生是在苏州,但从第2集出发,到第2集到苏州,这一路,演了4集。 这四集与主线剧情关联,却又可以自成体系,颇见编剧的功底。 第二集的情节铺陈依旧较慢:乾隆一行南下,淮秀带人北上,走到苏北,大运河畔,二人遥遥擦肩,其实却是相遇。 《戏说乾隆》作为“戏说”,剧中的情节张弛有度,有让人看到想哭的片段,也有让人忍俊不住的桥段。第二集的演绎,就颇为轻松。 本剧的编剧宋项如是客居台湾的大陆老兵,祖籍江苏泗洪。据说在他的故乡,流传着“乾隆下江南”的故事,也是他创作本剧的灵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戏说乾隆》的三部中,《江南除霸》最为观众喜爱。 正因为如此,虽然本剧是“下江南”,但却有3集的故事发生在编剧的故乡,也就是江北的淮河以及大运河附近,着意展现了当地的民间风貌:说书,市集,街头赌博,一派市井风光。在戏说乾隆的宇宙里(不是史实哦),当时的社会总体还是繁荣富足的。

但这种繁荣富足,也是立体而复杂的:通过“丢行李”的情节,我们能看到社会闲散人员聚众赌博,盗窃行骗;官员为政不力,任意勒索,溜须拍马,前倨后恭。而从庙堂来到江湖,作为九五之尊,看到的,显然不是河清海晏,歌舞升平。 本集中,继续展现乾隆武功高强,并不是打架,而是在赌博时用扇子做手脚:引出了乾隆的主要武器:扇子。

丢了龙袍,找回龙袍,一行人继续向南行走,完成了偶遇猎户的支线任务后,淮秀带着李进和赵辰坤策马经过,让乾隆一见之下,惊为天人。 迷恋归迷恋,佳人已策马远行,春喜唤回沉迷不能自己的乾隆,一行人也继续南下,于是就来到了“三县总捕头”的辖区。 当时的苏北,比江南贫瘠,所以,打尖的小店,只有粗茶淡饭,鱼肉美食,是特供总捕头的。在一派天高皇帝远的印象中,四爷对于这个捕头充满了好奇,借了曹大人的名头,上门一探究竟。

最后是本集的题外话: 看完整个第一部,再回头来品味男女主第一次相遇,就非常有意思了。 乾隆对于淮秀一见钟情(真的只是一瞥而已),但却并不是只对其容貌惊叹,而是同样折服于对方的气场:乾隆特别提到,你看,她在前,两名大汉反而跟在身后,好! 光是这一句,已经可以秒杀后来几乎所有的同类电视剧了:男主迷上女主,不是因为她美丽善良,不是因为她单纯天真,不是因为她温柔不做作,不是因为她会做饭,也不是因为她会写诗有才华。而是因为,她有女王一般的气场,“英风飒飒”。

这个三观,不能更赞。 再反过来看淮秀,整部剧中,其实淮秀最在乎的,是她作为帮主的身份,她说她从小可以运送几百斤的盐,她说她身许盐帮,她说她在乎兄弟情,都是作为盐帮帮主而言的。而四爷虽然说对淮秀看似不够尊敬,但在许多事情上,是认可淮秀帮主的身份的。后面的剧集中,他还要求贾六称淮秀为“帮主”,这就是说,他认可,或者说他起码知道,淮秀内心的需求在哪里。这应该是他们可以相爱的基础。 反观另外两个人。首先是李进,李进一直不愿意承认“兄弟”这个站位,其实,承认是“兄弟”,不代表就一定不能发展出爱情。但是李进不肯,希望一蹴而就,所以最后悲剧收场。其次是索拉旺。为什么淮秀被索拉旺调戏之后,悲痛欲绝,其实不仅仅是被调戏本身,而是索拉旺对于她人格的不尊重:索拉旺并不尊重淮秀“盐帮帮主”的身份,认为她“和别的女人没有什么不同”,甚至于使出卑鄙的手段企图占有她,这对于争强好胜的女帮主而言,更是巨大的打击。

第一部 03集

这一集的主要剧情是,乾隆拜会三县总捕头遇险,被淮秀路过相救,二人再次擦肩而过。淮秀带人到小狼沟埋伏,准备夜袭,乾隆一行上了小鱼儿的船,准备夜宿小狼沟。主线剧情上,男女主角再次匆匆见了两面,下一次会面,即将开启。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编剧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是有一些剧,演员的演技并无太大问题,但是剧本太烂,依然无法看下去。

《戏说乾隆》的编剧宋项如,曾经获得过金马奖最佳编剧奖,参编过《搭错车》和《汪洋中的一条船》等著名影视作品。因此,在《戏说乾隆》的剧情中,可以看出编剧的功力,也可以看出编剧的野心:他想借助微服私访和感情戏为主线,全面反映当时的时代风貌,庙堂和江湖,官场和皇权,打造一个立体的戏说乾隆宇宙。

将近30年后,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本剧,不免觉得,本剧中所展现的政治部分,和其后内地的历史剧相比,还是扁平和不成熟的。

比如在三县总捕头家的遭遇,贪官实在是太高调:高调谈贪腐,高调草菅人命,高调勾结黑道。好在本是戏说,用民间传奇的眼光去看不算违和。

初入江湖,微服私访的皇帝显然不太适应,先是和总捕头话不投机打起来,后来又乱用“江湖切口”,最后被骗入圈套,差点丢了性命。倒是春喜和曹大人走务实路线,逃了出来。

半路春喜和曹大人偶遇程淮秀一行,于是,男女主角第一次见面,是女主救了男主。女主又匆匆而别,留下一句话:有缘自会相见。

次日,乾隆一行准备走水路去苏州,偏偏被船家放了鸽子,岸边等待时,淮秀再次带着下属策马经过,但没有留意到一旁的四爷。

一番周折,一行人上了小鱼儿的船,傍晚宿在小狼沟,另一方面,致休的巡盐副史也宿在小狼沟,淮秀一行,也将夜袭小狼沟。

这一集中的一些细节:

首先,影视剧中人物的性格,是要由情节来体现的。这一点,曾获金马奖最佳编剧的宋项如刻画得很好,他在前几集,将剧中主要人物都定了型,后续也一直沿着这个定型展开。我们在看有些质量不高的剧时,会发现人物的性格前后不一致,比如无缘无故地黑化,无缘无故地洗白,智商忽高忽低,这种情况,在《戏说乾隆》一剧中,基本没有出现。

比如,春喜和曹大人逃出监狱,因为狱卒的父亲曾经身陷囹圄,是当时身为地方官的曹大人秉公执法才救了他。狱卒为了报恩,放了二人。从狱卒的叙述中,观众知道,曹大人曾被称为“曹青天”。回想在第一集中,大多数大臣在朝会上言之无物,曹大人却敢弹劾鄂伦西(鄂伦西不仅是满族勋贵,还是乾隆的发小),体现了他的刚正不阿。所以,编剧利用这个小的情节,强化了曹大人作为一名清官能吏的形象。而这样一位正直的官员能够进入军机处,受到皇帝的信任,也反映出剧中的乾隆还是知人善任的。

春喜和曹大人逃跑途中,偶遇盐帮一行人,真的是萍水相逢,但是有两个小细节很有意思:第一,春喜对淮秀说:我们四爷夸你“英风飒飒”,淮秀显然对这个评语很开心,所以才会继续听春喜说他们的遭遇;第二,淮秀问春喜:你们不是有一伙人吗?其实,淮秀只是之前策马经过,却能留意他们是“一伙人”,说明她其实一直眼观六路,十分警醒——作为江湖大帮派的帮主,淮秀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最后讲一下这部剧的摄影。虽然老阿姨我并不懂摄影,但是看多了,居然也读懂了一些镜头。比如这个:

这个镜头中,一开始是不合理的:这个镜头是从船老大的视角拍四爷,但是为什么又把船老大放距离镜头较远的地方,留下的距离很不合理。直到下一个镜头,小鱼儿的背影冒出来,观众才发现,原来,这个镜头是从小鱼儿的视角拍摄的。而小鱼儿在镜头中突然出现,又让观众也跟着感到一种惊喜。

这种拍摄手法的运用,在后面的剧集,还有经典之笔出现。

第一部 04集

第四集的开篇是轻松愉快的,大家玩藏猫猫,并且各自展示了本领,抓鸟、抓鱼。

老剧重看,总是让人有沧桑之感,比如,不得不说,年轻时候的张庭,真是美啊。,哪知道后来就成了传销呢?

继上一集的高调总捕头之后,这位巡盐副史也够高调,拿着珠宝给随从欣赏。言语间,谈到了不少贪官,贪贿数额巨大,令人心惊。 巡盐副史的官船搁浅,夤夜找人拉纤,四爷好奇,所以也参与了拉纤。但没拉多久,便带着小鱼儿偷偷溜进了舱内。同一时间,淮秀带人来到官船,她跳进船舱。 这是男女主的第四次相遇。 四爷出手相助,给帮主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临别时,淮秀又说:“有缘自会再相见”。这是“有缘自会相见”这句话的二杀了(第一次是在第03集)。

这一集,私访五人组总算到了苏州,并且来到了红袖招。 “红袖招”是个颇有文学意味的名字,出自唐代韦庄的《菩萨蛮》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在本剧第一集,乾隆偷偷到军机处听壁脚的时候,就听从江南归来的官员说过“临水人家红袖招”,听名字,就是个温柔乡。

红袖招的取景地,在苏州的退思园,和一般的酒店不同,本身就是个度假村的设计,还有一群莺莺燕燕,确实是个好地方。 可惜进门时候一顿口角,惹毛了店家,被老板娘一顿狂怼。 显然两方都低估了彼此的实力:四爷一行以为这就是个普通饭店,不知道这是盐漕总督注资的;而古香云看他们既不像有官府的背景(索拉旺带来的),也不像有江湖背景(盐漕两帮带来的),于是想打一顿赶走。 可惜四爷一行武功高强,打斗中,居然打下了红袖招的招牌。 其实观众也并不知道为什么红袖招敢于“店大欺客”,直到本集的最后,焦浩深夜在红袖招门口迎接索拉旺,聚集在索拉旺穿着官服的背影出轿子的一刻结束,观众一方面明白了,红袖招原来有官府的背景,另一方面,却也有更大的好奇:这个官员是谁?和红袖招有怎样的关系? 只能且待下回分解了。

这一集的彩蛋特别多。

首先是四爷和淮秀的第三次相遇。 这次相遇,淮秀所展现的,仍然不是温婉美丽的形象。在我们后来所看到的大多数剧中,男主爱上的必须是女性特征明显的女主。比如对于大女主,往往是男主看到了她在私下里温柔和娇弱的一面才会动心。或者是女主在别人面前冷硬,在与男主相对时却柔情似水。 但淮秀不是,四爷初见淮秀,便是带着两个大汉策马而行,此次近距离见面,她更是面带杀气,说话狠辣,杀伐决断。

其实纵观整部聚集,淮秀几乎没有展现过“柔弱”的特征,所以,这样的影视剧,真的是让女性观众看了特别过瘾,可惜近年来的所谓“大女主”剧,再也没有这样好的剧情。

本剧中,编剧给观众展示的,主要是乾隆一方的视角,淮秀对于四爷的感情,则是慢慢铺陈。在小狼沟,一方面,淮秀对四爷还比较疏远,而另一方面,她显然对四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五集,淮秀夜探名园,看到四爷的时候,自言自语道:“是他”,颇有惊喜之意。说明之前小狼沟相遇,是一段挺美好的回忆。 在回程的时候,谈到四爷,淮秀说,“那个人说了,有缘我们会再见的”。

其实这句话是淮秀说的,但是,潜意识里,她却以为这是四爷对自己说的。看来,帮主心里,也想能再见他一面。 另一方面,因为四爷不是自己人,淮秀按照江湖惯例分了一份红利给四爷,说明当时,她并不想欠人情:你帮了我,我酬谢你,如此而已。但到了后来,两人之间产生感情后,就不一样了。淮秀后来想邀四爷入帮,对他说的是“帮一时的急难,留一世的交情”,这和一开始的“两不相欠”,是截然不同的。 感情上颇有好感,理智上却泾渭分明,这大概是在第四集的淮秀对于四爷的印象。 编剧对于感情的描写,充满了节奏和张力,层层递进,比那些莫名其妙就爱上的聚集,精致太多。

再看李进。前面说了,编剧给观众展示的,主要是乾隆一方的视角,李进对于淮秀的爱慕,是在第五集以后慢慢明朗,第七集彻底挑明的。但在第四集,其实已经有铺陈。淮秀拿一箱珠宝(其实里面是账本)酬谢四爷时,注意看她身后的两个人:

辰坤的眼神没什么不正常,但是李进则是微微乜视,神色中有淡淡的敌意和不屑。 回程的时候,李进主动试探,问帮主:他们(四爷一伙)的来路,而辰坤说:这是帮主有福气,贵人相助,人家连名字都没留下。显然辰坤没有把四爷的事情放在心上,以为大家萍水相逢而已。后来淮秀说,有缘会再见的时候,李进的表情也显然是有担忧和不悦的。 等看到后来,再回头看这一集李进的表现,就可以理解他和辰坤的不同:他是自命为“帮主男友”的,当然对别的男性,特别是一个武功、外面都很出挑,给帮主留下好印象的男性格外敏感。

编剧的风格是,对于每个团体,都会在出场时,一并介绍有代表性的人物。比如在红袖招的一场戏,几分钟之内,就介绍了红袖招三人组:钮芳,焦浩,古香云。后面剧情,红袖招一方,也就是这三个人出场。不知大家是否记得第一集,编剧也是先让私访五人组的五个人一一亮相;再让盐帮三人组的三人亮相。

饰演古香云的夏志珍是香港演员,虽然她体态丰满,长相并不特别美,但演技非常好,刻画出了这位红袖招老板娘与众不同的风格:风骚油滑,心狠手辣,业务能力过硬,谈菜、谈茶都是如数家珍。更有意思的是,下属称她为“古爷”,俨然是一个反派大女主的配置。结合后面的剧情,我们知道,古香云依附于索拉旺,但她确实也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属于坏得坦坦荡荡,这样的角色,和现下影视剧中的绿茶心机婊相比,与众不同。

还有一个细节是:钮芳和小鱼儿一个是红袖招的女招待,一个是船家的小女孩,看似完全没有交集,但是她们却相识。看到这个细节,老阿姨其实有点意外,也没有完全想明白这样的安排是为了什么?或许是想说明,小鱼儿并不是普通的船家女,她其实也有江湖背景(小鱼儿其实是属于漕帮的);或许是想说明,钮芳本来也是穷苦人家的女孩儿,为生计所迫才来了红袖招,看似风光,背后也有辛酸。

最后谈一谈第四集背后的故事。 编剧宋项如是旅居台湾的大陆老兵。他们这一代人,对于大陆、对于两岸关系的感情,和现在的湾湾人差别很大。他们都是从小生长在内地,因为战争,不得不和家人分离,就像余光中《乡愁》里面所写得那样,一条海峡,隔断了多少爱情、亲情,甚至是生离死别。正因为如此,老兵们和我们一样,期盼祖国统一,希望两岸关系和睦。

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就不难理解,剧中有很多篇幅都在通过角色们的游览,展现苏州的风光。第四集中,四爷一行甫到名园,就先展现了名园的南方园林风格,然后,观众跟着乾隆和曹大人的脚步,去了枫桥、拙政园等景点,一路上,二人谈苏州的历史,苏州的诗词,苏州的桥、苏州的园林,就像是导游,带着观众了解苏州。

在红袖招,古香云笑怼四爷一行时,也详细介绍了江南的饮食文化。

作为两岸三地的合拍片,这些介绍,其实更是给港澳观众看的:看内地的风光,内地的美食。如果再引申一下,编剧宋项如本人是苏北人,盐帮更是与苏北的关系更紧密,因为苏北才有盐,可为什么盐帮总堂要在苏州?为什么把第一部的故事放在苏州?我们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苏州是两岸解禁后,台商最主要的投资地之一。所以,编剧这么安排,真的是颇有深意。

不仅如此,编剧也想让内地观众了解台湾。因此,在四爷一行到了苏州后,我们看到,保柱在街头买到了台湾的槟榔。其实嚼槟榔在中国东南沿海流行,但剧中强调了,这是台湾货。

在红袖招,也有一群台湾客人,这些客人显然是台湾原住民,讲的也是闽南语,古香云大呼听不懂。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对于台湾的原住民其实并不怎么了解,现在重看此剧,才发现,原来在剧中,编剧特别作了这样的介绍。虽然是一部戏说剧,却浸入了浓浓的家国情怀。老阿姨幼时看剧,并不懂这些台湾客人跑到红袖招是什么意思,如今,编剧宋项如已经去世,令人唏嘘。

这一集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最后的最后想说的是,槟榔是世界卫生组织盖章认证的致癌物,嚼槟榔会引发口腔癌,口腔癌轻则让人痛不欲生,重则致命。为了您的健康,千万远离槟榔!

哈哈哈,居然三年没有更新。真担心得更到我退休。

下面继续哈

第一部 05集

在第四集末尾露了个背影的反派大boss终于露出了真面目:盐漕总督索拉旺。

索拉旺出场的时候,编剧还是按照一贯的风格,介绍了其小团体的完整配置:索拉旺、师爷、喇嘛(喇嘛这里,划重点)。随后一个甩飞刀的情节也在告诉观众,这位督爷,武功了得。

在第四集末尾露了个背影的反派大boss终于露出了真面目:盐漕总督索拉旺

索拉旺出场的时候,编剧还是按照一贯的风格,介绍了其小团体的完整配置:索拉旺、师爷、喇嘛(喇嘛这里,划重点)。随后一个甩飞刀的情节也在告诉观众,这位督爷,武功了得。

古香云一改白天怒怼四爷的态度,娇滴滴地向索拉旺卖惨。但这个惨卖的颇有水平:地上的狼藉,不仅一直没有收拾,还似乎摆了摆造型,就等着索拉旺来看;而告状的切入点也十分狠辣:这些人砸红袖招,是不把您这个盐漕总督放在眼里。

原来,反派大boss的官职,是盐漕总督。

盐漕总督开口安排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盐帮漕帮先出钱整修,再交人。

我们知道,四爷一行和盐帮漕帮并无任何关系。督爷为什么一口咬定让盐漕交人呢?想想也简单,盐帮和漕帮,是他的督管范围,不把这件事和两帮扯上关系,怎么去勒索?

督爷不蠢,但是,够坏。

回到男女主。

为了剧情的发展,他们必须重逢:于公,盐务、漕运,江湖两大帮派,是这次微服私访日程上的重要内容;于私,感情线也要继续发展。

所以,在这一集,四爷战队继续逛苏州。原因有三:第一,来到苏州,无论是体察民情也好,游山玩水也好,总是要去逛逛的,合乎情理;第二,还是编剧想向台湾观众介绍内地风光的想法;第三,则是推动剧情。第一次全体出门闲逛,被盐帮的眼线看到了;第二次去澡堂子,被红袖招的眼线看到了。

盐帮的眼线发现四爷一行,跟踪到他们所住的名园后,很快通报给了帮主。这时候,四爷的身份就变得扑朔迷离了:淮秀和李进、赵辰坤商量,觉得这伙人来历奇怪,既不像官府的人,又不像江湖人士;既不是索拉旺的同盟,也不是漕帮的同盟。不像官府的人,因为官府的人不会打砸红袖招;不像江湖人,因为江湖人到苏州,不会不联系盐帮。于是,淮秀决定夜探名园。

夜探名园是二人的又一次重逢,四爷自然惊喜,淮秀也惊喜,似乎证实了“相逢即是有缘”。但有别于言情剧的是,二人短短的谈话,围绕的,多是盐帮、盐漕两帮的矛盾、盐漕总督等事务,并没有背离“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淮秀展现了自己的大局观,她并没有视漕帮为敌人,而是侃侃分析了两帮和睦相处的可能性,面临的困难。这不仅使四爷更加认可淮秀,也为后续盐漕两帮的和解埋下了伏笔。

唯独分别之际,当四爷问怎么能见到帮主时,淮秀终于积极回应:“如不以粗下见弃,我派人来接。”预约了下一次见面。

经过漫长的等待,四爷终于接到了拜帖,一行人盛装、骑马,来到盐帮。盐帮展现了一个江湖大帮派的风范,有自己一系列的待客规矩。二人的谈话,依旧围绕盐帮、盐漕关系等问题展开。到此,本集结束。

《戏说乾隆》的编剧的功力体现在:明明一个故事只有14集,内容不少,但节奏上并不急促,而是有张有弛,这一集就比较舒缓,但依旧有很多看点。

看点一:扫黑除恶迫在眉睫

台湾版的《戏说乾隆》,第一部叫做“扫黑记”

索拉旺是穿着官服来到红袖招的。

这固然是因为古香云报信说红袖招被砸,事情紧急,更是索拉旺的有恃无恐,穿着官服,带着士兵,同时跟着私人武装(喇嘛)来到清代苏州版的“天上人间”。

如此跋扈,如此不顾自己官员的身份,可见苏州,索拉旺已经嚣张到了什么境地。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样的官员,这样的与恶黑势力勾结,一出场,就预示着最后必然会灭亡。

看点二:李进真是个糟糕的中层干部

红袖招维修,索拉望要盐漕两帮帮付钱,程帮主大发雷霆。

这时候,如果我们代入一般的企业管理理念,当帮主发火冲动的时候,作为掌堂,应该如何?

掌堂,掌住的,应当是平稳。

所以,掌堂在帮主发怒时,应该保持冷静,让帮主不要冲动之下,就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而作为掌堂的李进呢?此刻,他是怎么做的?

是的,李进不仅不劝领导冷静,反而火上浇油,好啊好啊,我们去拼了!

最后,帮主只能自我打脸:好了好了,我收回刚才的话,大家还是要冷静啊。

少时看《戏说乾隆》,只觉得帮主摇摆不定:一会儿说不忍了,一会儿说,咱们还是忍忍吧。

而如今,作为在职场摔过鼻青脸肿的中年老阿姨,真心觉得,李进真的是不靠谱啊。

他这样跟着火上浇油,一来根本没有发挥自己掌堂的作用;二来这样也搞得领导很没面子,自己打脸。而且,从第一集看下来,平时李进的工作风格就是这样。因此,作为上司的程淮秀,应该没少头疼。

对比一下,在后来的剧情中,李进惨死,淮秀也是悲愤交加,要去和漕帮拼命,那个时候,作为盐帮仁义大哥(代理掌堂)的四爷是怎么做的?他宁可和帮主吵架,被帮主diss,但就是摁住了盛怒的帮主,还去漕帮斡旋,最终把两帮拉到了谈判桌前。同样的工作内容,李进和四爷,高下立现。

于公,作为掌堂,李进做不好帮主的辅助工作;于私,李进显然和帮主并没有共鸣与默契。李进这个人,有忠心、有胆量,但是没有管理能力。不仅如此,李进明显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很少会站在淮秀的立场去想什么。在工作大局上,他不仅很难帮到淮秀,还需要淮秀盯着他,不能让他出错;在私人关系上,我们后面也能看到,他自己喜欢淮秀,就到处宣扬,并不管对方的想法,这自然会让淮秀不满。所以,淮秀不喜欢李进,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一集中,李进送了淮秀一匹马,是他费心物色的。李进此时的心态,可能是给领导送礼物,但更是给喜欢的人送她喜欢的东西。

然而,淮秀的态度也很值得玩味。淮秀虽然认为这是一匹好马,却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谢谢。甚至于说“为了一匹马花这么大力气,何苦”。这句话听起来冷淡,却有两层意思:于公,李进你为了买马花力气,但是掌堂的工作却有很多地方我不满意,你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于私,我知道你喜欢我,而且还在外面到处说,但是我不喜欢你,所以,我不感谢你,不对你暧昧,不给你幻想。

在后续几集,当四爷和淮秀实际上谈恋爱的时候,李进各种作,小时候看觉得李进也有可怜之处,毕竟是这么多年的备胎男友。但现在重新看,却可以发现,“备胎”的身份是他自封的,淮秀其实一直和他保持了工作距离,没有给他暧昧。所以,李进,真的是,活该。

看点三:暧昧

夜探名园是戏说乾隆剧中非常经典的片段,把男女之间的暧昧演绎得恰到好处,两个人都是成人,并不是少男少女般青涩的喜欢,相处时,带着礼貌,混合着一点点戒备,但又有那么一点点羞涩和好感。在谈论正事时,这种好感又相互蔓延。淮秀没有问四爷为什么砸红袖招(后来在旱湖假装恍然大悟),而且,在春喜上茶后,很戒备地不敢喝,颇有行走江湖的谨慎。两人坐下后,淮秀主动谈到盐帮的历史,盐漕之间的恩怨,谈到盐漕总督玩忽职守,以权谋私。又谈到了淮秀自己,谈到自己的成长,说自己从小跟着父亲运盐,经常日行两三百里。

四爷也没有问淮秀为何穿着夜行服夜探名园,只是语意中有好感,有一点点挑逗,却又点到即止,四爷说到缘分,也说到对于淮秀的欣赏,在谈到盐漕的矛盾和索拉旺时,却也很认真:撩妹归撩妹,了解民情归了解民情。这也是《戏说乾隆》编剧的高明之处:虽然乾隆微服私访,但又不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工作归工作,恋爱归恋爱,两不耽误。

临走时,二人约了下次见面,但却又约了公众场合的见面,以盐帮的名义邀请;见面谈的,还是正事。

幼时看这一段,倒不觉得怎样,等到中年再看,却觉得颇有感触。编剧将成年人的爱情,演绎得非常精准,和青春偶像片完全不同,非常值得欣赏。

看点四:乡愁

这一集中,四爷一行人正跟着小鱼儿,在苏州街头闲逛。街头有杂耍,唱小曲儿,下棋,拜土地公……然后就是去浴室洗澡保健。其实,所谓“苏州街头”的很多东西病不是苏州的特色,例如洗浴应该属于扬州,豆腐脑也并非苏州特有。我还是此次重看《戏说乾隆》才意识到,这并不是苏州,大概率是编剧年少时,在家乡逛过的庙会。

对于编剧宋项如而言,乡愁就是这一本剧本,剧本里面,是小时后满满的回忆。另外就是两个桥段里面四爷一行分别和街头混混以及红袖招打了一架,一招一式都是真功夫,很不错。

看点五:真是看点

二人名园聊天时,不知道为什么摄影师用了可怕的视角:从下往上拍摄。可是在这种魔鬼角度下,两位演员的颜值居然都扛得住,实在是太硬核的长相了。而且,这一年,赵雅芝38岁,郑少秋44岁,看不见老态,也看不到故意扮嫩,只看得到成年人的成熟稳健,意气飞扬,不能更赞。

看看这魔鬼拍摄视角,两位主角居然扛住了

看点六:两次正式进盐帮

第一次就是这一集,四爷一行正装,面对铁钩阵,四爷从容走过,《甄嬛传》的选秀中,甄嬛稳稳走过泼水的地面,其实也是一样沉稳大气。而下一次正式进盐帮的,则是当今皇上,面匍匐一地的人群,不知剧中的四爷作何感想。

To be continued...

 短评

儿童剧,记忆模糊焉

4分钟前
  • Lionheart
  • 推荐

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 岁月经不起太长的等待

5分钟前
  • 看似有戏
  • 力荐

小时候的最爱

7分钟前
  • 找自己
  • 推荐

小时候最爱看的连续剧,最喜欢看乾隆调戏良家美女了。

10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力荐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看这个了。

15分钟前
  • 默默仔是呆萌仔
  • 推荐

只看了部分

20分钟前
  • 思惟凝胶
  • 推荐

除了郑少秋和赵雅芝,配角也让人印象深刻,至今还刻那个春喜答应

22分钟前
  • 石头剪刀布0726
  • 推荐

经典之作

24分钟前
  • mau
  • 推荐

风流潇洒的皇帝和英姿飒爽的佳人,古装最帅最美天作之合。而不管三教九流,一开口都听得舒服,有掌故有人情有生气。

25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哈哈 经典啊 不过印象中怎么感觉赵雅芝演了好多个角色 每个故事的女主角都是她呢。。。?

29分钟前
  • 阿宅Doooooris
  • 推荐

很多年前超火的影片。点评这剧会暴露年龄。。最喜欢第二个故事,赵雅芝是侠女刺客的那个。

32分钟前
  • 遇见彩虹🌈
  • 推荐

主角男的帥女的美~歌也好好聽!當年好喜歡

36分钟前
  • 河堤上的貓
  • 力荐

当年的郑少秋就去乾隆一样风流倜傥

41分钟前
  • 蓝下老婆
  • 还行

经典中的经典,郑少秋风流倜傥、帅得一塌糊涂,赵雅芝温婉中带着韧劲、迷倒一众人啊,而且故事新颖、让人过目不忘!

46分钟前
  • 沧海一小生
  • 推荐

当年看的如痴如醉!郑少秋风流倜傥,赵雅芝温婉美丽!还有,春喜和小六子应该是一对欢喜冤家!

49分钟前
  • yocofcjx28
  • 力荐

劇集與主題曲搭配,總能相輔相成,互相輝映;看到劇就能聯想到主題曲也能隨口哼出.答應是個好角色,讓人印象深刻.

52分钟前
  • 小川 靜
  • 还行

老妈是秋官的粉丝,想当年她可是攥着遥控器不换台就是因为这部剧集,当年的师奶惹不起。

55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看过那么多人演乾隆,只有郑少秋版的能当起“潇洒”两个字,而他也成为了当时我眼中香港最帅的男人~~

58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曾经很痴迷

1小时前
  • Lena
  • 推荐

当年看戏说乾隆被郑少秋迷得一集不落啊!

1小时前
  • 3Day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