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城

科幻片法国1965

主演:埃迪·康斯坦丁,安娜·卡里娜,阿基姆·坦米罗夫,让-皮埃尔·利奥德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播放地址

 剧照

阿尔法城 剧照 NO.1阿尔法城 剧照 NO.2阿尔法城 剧照 NO.3阿尔法城 剧照 NO.4阿尔法城 剧照 NO.5阿尔法城 剧照 NO.6阿尔法城 剧照 NO.13阿尔法城 剧照 NO.14阿尔法城 剧照 NO.15阿尔法城 剧照 NO.16阿尔法城 剧照 NO.17阿尔法城 剧照 NO.18阿尔法城 剧照 NO.19阿尔法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09

详细剧情

  这是一座死寂冰冷的未来都市,一座无爱无情的“死城”。一切都必须遵循一台名为“阿尔法60”超级计算机统治下的“逻辑”,若有违反者,都会被枪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表情木讷,生活思维受到严格的控制,丧失了一切人性本该拥有的喜怒哀乐。  来自另外世界的密探雷米·柯雄(埃迪·康斯坦丁 Eddie Constantine饰)开始了对阿尔法城的探索,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这座城市的设计者万布翰博士(霍华德·沃侬 Howard Vernon饰)带回自己的世界。在探访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万布翰博士的女儿娜达莎(安娜·卡里娜 Anna Karina饰),两人相爱了。然而娜达莎仍然没有能够完全摆脱“阿尔伐60”的控制,约翰也被逮捕了,判为死刑。

 长篇影评

 1 ) 新浪潮科幻之《阿尔法城》:冰冷但戏谑的黑白都市

      打分:80/100,★★★★。

      《阿尔法城》是新浪潮“电影手册派”导演让-吕克·戈达尔于1965年创作的长片。这是一部纯原创的电影,相较于有成功改编作品的《堤》和有经典原著作品的《华氏451》,它在科幻电影的主流受众当中恐怕更为冷门。
      本片描绘了一座冰冷的未来都市: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全部无情无爱,一切都被超级计算机“阿尔法60”统治在“逻辑”之下。故事则围绕一个外世界(Outer Countries)密探展开,以他的角度带领观众认识阿尔法城。
 

      很显然,《阿尔法城》与《华氏451》同属反乌托邦类型。但与相对大众化的《华氏451》不同,《阿尔法城》的气质更接近于《堤》。换言之,这又是一部处处散发着疏远感的电影。
      某种强大力量占据统治地位——“阿尔法60”,社会体制极度僵化——“逻辑”凌驾于一切之上,出现规则的破坏者——外来的密探男主,存在需要拯救的象征性人物——冯·布劳恩父女……倘若单从电影描绘的这些元素来看,《阿尔法城》似乎是一部很典型的反乌托邦电影,但本片给人的观感实际上并不典型。究其原因,很可能是片中处处流露出的戏谑在作祟。
      质能方程和动量方程得到了好几次慢镜特写,背景中时不时充斥着滴滴答答的电子声,硬汉男主和“阿尔法60”总是说着各种高深的台词,而“阿尔法60”的声音仿佛患了喉癌……可是,一切都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意义。
 

      如果说这只是戈达尔在故弄玄虚,那么刻意拙劣化的动作戏绝对是戏谑的体现——接近片尾的停车场那一段尤为突出。在停车场的短暂动作戏中,戈达尔故意拉大了相邻镜头中动作的间隔,在每个镜头中又将画面放得极慢,表现出的效果近乎几幅静态画面的组接。如此“可笑”的动作戏,倘若不是戏谑,便再无其他解释。
 

      泳池里处决反逻辑罪犯的桥段,呈现出的效果也是好笑大于残酷。甚至于草率和俗套的结尾,也给人以莫名的怪异感。
      然而,这样的戏谑却被戈达尔掩盖在了浓重的诗意之下,结果迥异于一般意义上的“笑料”。戈达尔在戏谑的同时,依然在疏远着普通观众。
      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阿尔法城》如果出现在阿尔法城,一定会被列为禁片。
      “因为它不符合逻辑。”
      但是——
      “你和你的逻辑去死吧。”

 2 ) 远和近


强森对阿尔法60说,让你和你的逻辑去死吧。
阿尔法城就是这样一座逻辑之城,所有人不过是程序作用下的结果。
这座城市处死这样的人:妻子去世时流泪的男人;写作他们无法理解的诗歌的诗人;谈论诸如爱,温情这类话题的“非正常人”。
这座城市是一座真正的机械之城,或者说技术之城。

冯-依曼博士是计算机的发明者,他继而用计算机开创了阿尔法城,进而控制整个宇宙。
但最可怕的不是计算机,或别的任何技术,而是这些对人的影响以及改变。

在冯博士的思想里,技术统治一切,技术开创一切,技术代表一切。这才是真正的危险所在。

因此强森所要做的是教给娜塔莎技术之外的东西,比如爱。然后才能带她离开那座死灰般的城市。


计算机的发明已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互联网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同机器打交道比对人还多,这不得不让人心悸。
很多科幻所担心的机器控制人类这中情况恐怕一时半会不会发生,但机器改变生活方式,乃至思考方式的情景却不少。

前几天我在嘀咕上说:
“在古代,我们不短信,不网聊,不漂洋过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就翻过两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胡淑芬)
一个姑娘看过后说:在现代,离开电脑出门跟你打个招呼,我都嫌麻烦,哎,可悲的电子时代哦。

我真的很想知道,技术是让我们更近了,还是更远。
我同样想知道,逻辑究竟能解决多少问题?


戈达尔在1965年,算是玩了一把科幻,不是很科幻的科幻。卡梅隆在2009年也玩了把科幻。前者黑白胶片,后者彩色3D。然而在我看来,戈达尔比卡梅隆“科幻”。

看阿凡达的时候,因为那千钧一发,屡试不爽的剧情发笑(我实在没法如很多所说的居然哭出来了),也的确因为那震撼的技术效果大声惊呼。而看戈达尔时,是一种享受。享受这故事,享受那意境,还有其中的镜头。

不得不提1小时14分,娜塔莎念着一首优美的诗时的那组镜头,光线,构图,蒙太奇,简直享受。
有时候,太强烈的感触会让你注意不到细节的美妙之处,就像3D。
有时我真以为我们是否需要那么多,我们真的需要3D那样逼真的感官刺激吗?可明明我的眼睛觉得不舒服。

Whatever,我喜欢那些老电影,慢慢的节奏,笨拙的技巧,别提多可爱了。

 3 ) 戈达尔的预言

每个人对于城市都有不同的定义,而阿尔伐城却是一座出人意表的机械之城,当技术统治一切,技术开创一切,技术代表一切的时候,人的感性思维看起来格外多余和不应景。

沉默之城:

阿尔伐城没有我们想象的那种歌舞升平,情感的压抑带来的必然是城市生命力的衰亡,生命完整的组成部分是理性思考和感性思考的结合,而在本片中,我们能够看见以及感受到的仅仅是理性思考罢了。为什么要摒弃感性思考,是本片中的核心问题,也正是这部电影的主题。统治者总是希望被统治者耳聋,眼瞎,身残,脑残,这样在管理起来比较方便。阿尔伐城对于死刑犯的定义很特别,妻子去世的时候留下眼泪的男人会被处死,因为妻子的死触动了他的感性思维;写作统治集团无法理解的诗歌和文章的人会被处死,因为他们觉得这些文字具有煽动性,会危及到他们的统治;谈论爱,温情这类词语的人会被处死,因为爱蕴藏着巨大的看不见的力量,而这也是阿尔伐城的统治者最担心的地方。

逻辑之城:

在阿尔伐城中我们随处可见用一些表情呆滞,言论刻板的人,与其说他们是人,不如说,他们是机器,科技统治了这个城市,所以他们要做的只是用行为来维系这个城市的正常运转。生活很大一部分的精彩都来源于人们的感性思维,在这座城市中,人不能有爱欲,不能流泪,不能悲伤,不能拥有一切情感,自然也没有创作力,所以一切都只能遵循着计算机既定下来的生活轨迹,一旦超过这个既定的法则,那么面临的就是死刑。纯逻辑思维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在错误逻辑的引导下,生活会正常吗?

谨慎之城:

之所以给阿尔伐城贴上谨慎的标签,是因为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总是把自己的情感小心翼翼的收藏起来。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身边的人,而在统治集团看来,这便是他们想要的结果。谨慎,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的保护,既然是纯逻辑之城,那么谨慎之意也就不会存在。念小学的时候,班上会竞选班长,老师这个时候就会说,小心翼翼的投下你们宝贵的一票,这关系到班级的管理等等,其实无非是给自己选择一个“奸细”罢了,方便自己来统治学生。我一直喜欢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称之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而学校就是一个大型的统治机器,在考试的时候,尤其是语文。当你在语文试卷上写出你自己的看法,而和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导无关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你输了。

《阿尔伐城》在一定的意义具有预言的性质,但是对于现实的抨击和批判依然显而易见。机器或者说科技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戈达尔在本片中借助科技来批判工业文明,这在他很多电影中都可以看出,《美国制造》,《周末》等等。除此之外,对于这种机械式的统治也在批判,比如对于言论自由的禁锢,思维方式的禁锢,以及情欲的禁锢的等等。

在电影快结尾的时候,娜塔莎在念一段诗,这个时候的光线,构图以及蒙太奇的应用和整部电影的基调完全不相符。

纵观本片,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理解,第一就是对立的世界,计算机控制的世界没有人情味,但是没有战争,没有核武器。第二个就是感性和理性层面的探讨。还有比较隐晦的一点就是,工业文明对于艺术的冲击,在本片中出现了保罗.艾吕雅的诗集《痛苦之都》,这正说明了,戈达尔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捍卫他心中的艺术世界。

如果把这部电影作为一部科幻片来看,并不算是上乘之作,除开电影中的暗示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之外,在制作上似乎有点敷衍,既然故事发生在未来的世界,但是全片设计的地点是没有搭建半点布景的巴黎实景拍摄,这种设计很难让观众感受到“未来”的感觉,唯一具有高科技的设计是一个转动的抽气风扇,而这个抽气风扇我家的厨房也在用。可能戈达尔自己也没想拍出一部华丽丽的科幻大片,让每一个意向都具有象征意义比背景的搭建更重要。

 4 ) 阿尔法城观看一半时的影评

如果你身边有喜欢保持沉默,行事作风严谨,幽默感缺乏的人(尤其是理科生)那你一定能明白阿尔法城是啥性格的城市。

影片开头就已经把阿尔法城介绍得差不多了,“沉默,逻辑,安全,谨慎”。但丝毫不影响导演给你一个个“惊喜”

惊喜一 即便是个路人,也要去居民管理局登记。如果你是个健忘症患者,还有妹子来三番五次提醒你哦

惊喜二 把人的生理需求摆在台面上,伴以亮到闪瞎的镁光灯。无论是旅馆里三流小姐的主动和遇事不惊,还是在阿尔法内部的活裸体照明设备,都让人心里小小不舒服了下。电影里的性都用一种表面平静但实则极为不和谐的方式表现出来,没有刺激与诱惑,又没有唯美和妩媚。它就是一种需求,这种需求被逻辑化然后变成数据,由城市掌管者统一提供。Oh no!
 能让观众稍有怜悯爱惜之情的恐怕只有会掉泪的女主。在她说“不,我没有流泪,因为这是禁止的”的瞬间,影片的主题和脉络已经清楚了。

惊喜三 泳池枪击。一开始还以为是群政客在排排队正儿八经地欣赏游泳比赛,后来发现是阿尔法城独有的枪击模式。罪人穿着体面地在跳水石上宣扬自己的“信仰”,然后砰的一声,就坠落水池。有的人话太多,就是砰砰砰。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刽子手不仅仅是开枪的人,还有几个水上芭蕾舞者。在把罪犯彻底溺掉之后,镜头切换到她们优雅的舞姿上。我想导演选择芭蕾实在太聪明。这种优雅至极却以被"装进套子里“为代价的舞蹈,有一种难以言明的哀伤。你看那舞动的脚尖,在空中划出了一个转瞬即逝的笑容。


惊喜四 背景男声。如果已经确定这就是地狱,或者人间之外的领域,那就称之为撒旦之音吧。混沌低沉,睡不着又没睡醒的状态,好像要把人拉进泥潭。倒是说了不少有意思的东西。没猜错的话,应该就是阿尔法60的心声了。它说,我创造了自己,我也将毁灭我自己。因为我的名字叫绝望(我瞎编的-。-)


这应该是作为科幻片来看的。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科幻片,上个世纪60年代的电影已经有实验性质了真不容易。
在计算机尚未普及的时候,导演已经高瞻远瞩了计算机将带给人与人相处模式的变化以及认知世界的方式,种种,只能说世界上永远不缺天才。
只不过为什么是走向规制严谨而不是放纵享乐,(这与”死于安乐“的那套媒体理论相去甚远)我想是因为,我们今天的放纵,都是被计划好了的,就好像,老鼠正在享用的甜蜜毒素,是人类经过计算后投放的。


真是不守规矩的科幻片 : )

 5 ) 阿尔法城

戈达尔的这部黑色科幻片讲述了在科技极度发达的未来世界,A.I.阿尔法60不但控制了城市,而且更是严密监视了人们的思想,清除有异类思想的异己,阿尔法城的人们变得头脑空洞,外部世界的男主潜入后与阿尔法60发明者的女儿相爱,破除了种种阻碍而逃离。类似《1984》的政治寓言,整体压抑,对独裁极权的极端表现可谓淋漓尽致,而以浪漫主义情怀代的收尾似乎显得力度有些欠缺。

 6 ) 点燃那一支烟

#CineLumiere #Festivals&Series 电影借助一个反乌托邦的背景设定叙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我认为情感的所以片中的未来感是完全够用的,还有演员的模特式表演也非常契合主题。

镜头上,大量的长镜头构建起了视觉的连贯性,这种镜头调度也让整体叙事节奏更快了些。中近景镜头则帮助塑造人物和建立情感,尤其是男女主的中近景直视镜头+POV正反打的凝视感太强了,还有利用景别递进的正反打,也都很好的提供了情感支持。片中更强的凝视则是把缓慢的环绕中近景镜头加入其中,仿佛男主从女主的眼中走过,这种把静止的状态拍出了一种极强的张力,也大大的提升了情感构建的速度。特写镜头和大特写对象更多是女主,印象很深的几场直视镜头的特写镜头也是跟上面友情同样的效果,这种做法也是让观众在如此短时间内可以代入电影的主要原因,印象较深的两场戏是女主眼睛的大特写,瞳孔的一次次收缩也是与观众对话的感觉,因为观众在强光闪烁时应该也是同样的状态,再者是男女主同框利用光影表达爱语的特写镜头,太美了。镜子在影片中也大量的出现,作为延展空间的工具帮助提升空间感,过爆,跳切,负片,门框和阴影则更多的是帮助故事在画面上呈现一种无力感,印象比较深的是那摇曳的灯泡,带来的光影摇摆也在映射着这个没有疑问没有眼泪也没有爱的社会。

配乐是整体不太喜欢的地方,尤其是悬疑感,印象比较深的是泳池那场戏的荒诞感搭配上强节奏悬疑感的配乐非常难受。不过在浪漫感上搭配的还不错。总感觉王家卫的电影不光剧情上致敬了这部电影,配乐中那种浪漫感也很相似。

两处比较搞笑,1. 看到安托万推着餐车出现。2. 摆拍打斗的“快进”处理。

 短评

呜呼!狗达在拍[阿尔法城]的时候一定是在恋爱,否则怎么会一反常态地把爱情塑造成一切的出路了呢?这样的陈词滥调也体现在他拿别人的东西东拼西凑,结果自己的哲学思考显得亏欠。不过狗达的脑洞依然很大,他也意识到人类自己才是这堕落的始作俑者。只有靠反逻辑的诗歌与爱情,这一恶性循环才能被终结。

3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还行

对工具理性的指控是明白易见的:堆砌E=mc²、ε=hf、海森堡、费米等符号,指向原子能这一现代性的终极武器,多少有些简单粗暴(工科出身的观众看来尤其如此),以爱之名的反抗也皆在意料之中; 但影像演证(demonstration)的手段依旧亮眼:人们常聚焦于戈达尔早期作品中的跳切,却易忽视他同时也是一位长镜头大师――本片严肃阴郁的气氛正是由多处一场一镜的手段不露声色地构建起来,其并不以摄影机复杂的运动技巧取胜,而总是简洁、果断而有力的; 声画对立的运用承接自《女人就是女人》,戈达尔无疑极爱卡里娜,以至于不惜用类似巴赫《马太受难曲》中的手法,为她的段落加上特别的背景――它由阿尔法城的第二主题变形而来,是弦乐奏出的"光环",是照亮黑夜的诗歌.

6分钟前
  • JeanChristophe
  • 推荐

戈达尔的反乌托邦科幻片,获柏林金熊奖。①阿尔法60的技术理性极权,沉默,死寂之城;②低成本黑色电影既视感,风扇,话筒,E=mc²霓虹灯;③跳跃剪辑+负片手法,奇诡突兀的音画分离,配乐足够先锋,滴滴声;④泳池枪决戏,魅惑无比;⑤粗重混浊的男声旁白;⑥艾吕雅[痛苦之都],以爱和诗对抗逻辑。(9.0/10)

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阿尔法60是一台飞利浦电风扇加灯泡,价值3美元。其声音来自某个刚做完声带手术,正学说话的人。黑色科幻电影,比2001太空漫游早3年,同样早于塔可夫斯基。有1984的影子,反乌托邦嘛。他那时仍爱卡里娜。粗糙不真实的动作戏现在已然风格化。他看穿了苏联,怎么若干年后被文革骗的晕头转向?

11分钟前
  • 李子鲤|Lilith
  • 推荐

#SIFF 重看。大型神棍,有很多奇怪的东西混进这片,这片自己后来又混进别人拍的很多奇怪的东西。谜之爱情故事,neon sign addiction晚期患者。将黑夜照亮的,是诗。

16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诗歌照亮了黑夜;一把手枪摧毁了阿尔法城!

18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SIFF# 环艺/九成。 戈达尔极具前瞻性(1965年就洞悉了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的科幻电影:对技术的统治(服从机器逻辑)、时间(过去和未来不存在,只有现在)、技术对精神(自由意志)的控制、艺术的沦陷皆有哲学层面的探讨。只是结尾爱拯救一切太过简单化。

19分钟前
  • btr
  • 推荐

我怎么看出天朝的影子。。。他犯了什么罪?他们的行为不符合逻辑,他在妻子去世时哭泣;每天都有词汇从书本中消失,敏感词咩【例如“良知”】。。。

24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在阿尔法城收到两颗小豆,从零到无。太空歌剧背景下亲王《寂静之城》式圣经即字典每天删减的超级电脑控制下的小城,游泳池中正在行刑,诸如因妻亡而落泪之丈夫犯人们,枪响跳入池中,一群美少女接着跳入,将之淹死……随时有“今晚我们学习了生与死、两者同处于一个循环中”这样耐人寻味台词。

2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戈达尔标志性的无缘由画面乱入在本片中竟然产生了更接近传统叙事的效果——较比贴合这座乌托邦都市的神秘幻灭感。但感受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你不会被其他那些叙事手法以及阿尔法60的模糊混浊单声调画外音早早引入困倦状态。

30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戈达尔说过,声音可以独立于影像之外,尤其是音乐,“音乐有自己的生命与世界,像车子或街道是活的元素”音乐与影像 「以对位并行,音乐甚至可以否定影像。音乐是来自外面的 世界」。阿尔法里的配乐甚至里面的对话和影像几乎是脱离的,这个虚构的城的主脑一台名为Alpha 60的中央处理器,发出指令的声音更是令人感觉置身于噩梦中。声音在该片中起到了极重要的效果,当然我并不是说画面不再重要。大胆的跳切、演员直视镜头的表现力,負片效果,以及其他特效。 还是倾向于认为戈达尔的影片解构了经验世界,解构了Orpheus。以符

31分钟前
  • paracelsus
  • 推荐

主要是在感受戈达尔对镜头处理的自由性和实验。画框外延续空间的表现是印象最深的点。

32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疙瘩以为光年是时间单位。 2015-06-14 大银幕重温 ★★★★

33分钟前
  • qw0aszx
  • 推荐

我还真看了。把1984、2001太空漫游、Matrix、痛苦之都搅拌后撒上诗意,就有了本片

38分钟前
  • tgm
  • 还行

初看还以为是控诉文科生建立的政治极权主义,细看才知道是吐槽理科生建立的工具理性极权主义。。一笑。以及,在美国会被拍成超人或英雄的故事,被戈达尔变成了冷冷的黑色电影。

42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看之前完全不知道是这样一部电影,真是非常有意思啊,很多地方现在想想都很值得玩味,像是1984却多了浓烈的幽默感。虽然我觉得自己应该是没有完全看明白吧。。。但“我爱你”我看明白了。<3

4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这不是1984,α-60也不是老大哥,他只是个遵从人类逻辑的机器;这不是科幻片,戈达尔也不是奥威尔,相反,他心中的乌托邦幼稚的可笑,他把音画分离,玩转负片只是为了讲一个“烂俗”的爱情故事。人类需要自知,于是有了《飞向太空》;需要未来,于是有了《2001》;需要语言,于是有了本片。

48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疙瘩儿的迷人仍然在他硬邦邦的浪漫。有一些段落镜头真是太可爱了,但烦人的也多。处决剧院的装置就很好

53分钟前
  • bloom
  • 推荐

#重看#SIFF@环艺;音画分离玩得溜,平移镜头随手来,背景色切换,负片影像效果,与画框外的沉默时间同步;一个反乌托邦的理想国故事,一次精神漫游的黑色科幻,不无戏谑,全无正经,疙瘩就要逗你们玩。

5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59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