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树

喜剧片西班牙2016

主演:安娜·卡斯蒂罗,哈维尔·古铁雷斯,Pep Ambròs,María Romerp,Manuel Cucala

导演:伊西亚尔·博利亚因

播放地址

 剧照

橄榄树 剧照 NO.1橄榄树 剧照 NO.2橄榄树 剧照 NO.3橄榄树 剧照 NO.4橄榄树 剧照 NO.5橄榄树 剧照 NO.6橄榄树 剧照 NO.13橄榄树 剧照 NO.14橄榄树 剧照 NO.15橄榄树 剧照 NO.16橄榄树 剧照 NO.17橄榄树 剧照 NO.18橄榄树 剧照 NO.19橄榄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00:22

详细剧情

  《橄榄树》是一部西班牙影片,讲述了叛逆女孩阿尔玛为了病重的爷爷,决心寻回15年前被卖掉的两千多年树龄的橄榄树。爷爷爱护珍惜橄榄树,和其他为了利益而不惜破坏环境的人形成鲜明对比。阿尔玛决心寻树的行动也逐渐感染了其他人。影片引导人们关注环境、重视传承,片中涉及亲情、友情等,不乏各种感动的细节。

 长篇影评

 1 ) FIFF1丨DAY5《橄榄树下的情人》虚构的真实模糊了梦的痕迹

第1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5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橄榄树下的情人》,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男女们平实质朴的清丽评价了!

果树:

三部曲每一部我都很喜欢,难以排序。对这一部喜爱的点在于,爱情让人感觉到活着真好。

墨夜轩:

除了结尾的镜头很好,故事的设定这些真的白眼,不喜欢。

曲有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汤达人:

原本以为无尽的追逐结果返程了……从他返程没有原路返回而是在草丛中奔跑,并且摔了一跤,我愿意相信,答应了。

薛Tony:

橄榄树下,一个导演在倾听脚下的土地讲述爱情哲学。

Candice:

阿巴斯的故乡三部曲,简单纯净,像极了中国的诗经故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飞扬独霸:

片中片,戏中戏。平实质朴,清丽动人,结尾确实是神来之笔,如诗一般美丽。但全片稍显啰嗦,男主真的不是什么好人,节奏把控可以做得更好。

橘的大橘:

虚构的真实,模糊梦的痕迹。

我们敏熙:

不对劲,男主角的内心可以说很赤裸,就是要往上爬,而设置上让女主角的父母死去,在消除两人间现实的阶级阻挡的同时,也是对女孩处境的一种弱势化。这种看起来的美好,最后往往会通向我们耳熟能详的悲剧。

Pincent:

要放在“村庄三部曲”里看。远景长镜头结尾,攀爬的道路是曲折迂回的,两点是融合又分离的,足够质朴且诗意。戏中戏虚构与现实间切换增添趣味,真实配上虚构,文盲配上读书人,地主配上穷人。真实生活就是充满重复的,片场一次次反复的take后,演员也更接近自己和角色的内心,情感也不自觉流露出来。

法罗岛岛主:

阿巴斯的电影永远那么真实而平静,浪漫色彩喷涌而出,《随风而逝》中油画一样的金黄麦田,《特写》中男主手中救赎的鲜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小男孩澄澈的目光,《樱桃的滋味》中猩红的夕阳,《合法副本》中比诺什的红唇与耳环,伊朗电影是生长在烈焰上的玫瑰。《橄榄树下的情人》开头一段第一视角成功的把我的头脑全部吸引进去,可惜故事并不那么有趣,若有机会一定再看一遍。

fire_storm:

阿巴斯的电影总能让人回味无穷。最后两个小白点在画面上无限接近又分开,不管有没有答应,这一番景色已经让人沉醉。

晓风与你残月:

别致甚至有点小清新的爱情片,相当痴汉的男主虽然有些烦但他的痴情很多时候还是挺可爱的。阿巴斯通过拍电影的形式,在拍摄以及现实中来回切换,为本片也增添了很多趣味。结尾那段奔跑的长镜头很是喜欢,看着两个白点在一片绿色中靠近再分离,侯赛因那兴奋劲,我更相信女主答应了他。

我略知她一二:

橄榄坞里橄榄庵,

橄榄庵下橄榄仙;

橄榄仙人种橄榄,

又摘橄榄卖酒钱。

酒醒只在橄前坐,

酒醉还来榄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橄落榄开年复年。

大大大大大白猫:

这一部要和《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和《生生长流》合在一起看才能发掘出韵味啊,结构太漂亮了。建立虚构故事,再在虚构故事中建立更深层的虚构(戏中戏)以使得第一层虚构故事有了纪实感,这种剧作内部结构的把控太漂亮。伊朗历史真实发生的地震很好地成为了故事情节的一个重要引子,而这个引子又与前作生生长流形成勾连使得生生长流整部电影成为了这一部的“戏中戏”的最终产物,而生生长流又能和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形成照应,三部曲有效地形成了结构的相互包含而非单纯的续集,剧间结构同样很妙。更何况这一部的摄影是那么的美妙而富有诗意。

#FIFF1#DAY5的无人知晓场刊评分稍后会在广播中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2 ) 阿巴斯电影评论之三

追寻之三:时间的谜局
    用颜色来表现爱情,也许最先会让人想到的黄色。因为那里面有成熟,有收获,就像一颗沉沉的麦穗,随着秋风的一荡,坠落下来,落在渴望着幸福的手上。
    阿巴斯的爱情却像一颗青涩的柿子,你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成熟,它怎样成熟。如同他在《橄榄树下的情人》中的那个长镜头,那种漫长与细致,让人坐立不安。当恋人像两个黑色的斑点在橄榄树丛中,越飘越远,最终走向重合的时候,一种禁不住站起来、跑过去的冲动会萦绕着你,牵动着你。
    在这样一部表现真挚、赞美真挚的影片中,阿巴斯却使用了“颠覆”的方式,这不能不说出人意料,匪夷所思。
    这部影片反映出来的颠覆有两种,一种是情感层面上的。在阿巴斯的构思当中,《橄榄树下的情人》是作为《春风吹又生》的后续出现,而它的整个故事却又缔结于《春风吹又生》。
    在《春风吹又生》中,年轻人荷辛和他的新婚妻子是两个灾难的承受者。一场大地震夺走了亲人的生命,但他们就在这样一个悲伤的时刻,选择了结婚。似乎他们要幸福去抵挡他们遭受的不幸。
    荷辛说,如果他们在亲人们刚刚死去就选择结婚,他们就只有捱过漫长的守孝期才能结婚。他觉得,他们等不了。
    当这个带着辛酸的乐观主义的故事,被放到《橄榄树下的情人》中讲述时,我们发现,这种乐观是虚构的。荷辛和古丽在《春风吹又生》中,不过是两个演员,荷辛一直想追求古丽,但一直没有机会,正是影片的开拍,才使他获得了这个机会,他借机接近了古丽,向古丽表达了自己的爱。
    原来,面对灾难的乐观是虚构的,是他们追求爱的一个过程,或者说是契机。
    阿巴斯的这种虚构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去审视人面对痛苦时的态度,在痛苦面前,人的态度是恒定的吗?它只能有一种形态,还是会有多种可能性?
    在影片当中,荷辛反反复复地说错台词,导演反反复复地叫着重新开始,荷辛不停地在掩盖自己的慌乱,又不断地被慌乱淹没。对荷辛来说,表演真是难的,比起对古丽所说的那些贴心的话,台词不知要难多少倍。
    要知道,在此之前,荷辛一度向古丽提过亲,不过被古丽的奶奶以“没有文化”而拒绝了。荷辛在面对艰难时没有退却,支撑他的是一种最朴素的信念:他一定要娶一个有文化的妻子,她可以相夫教子,这就是生活的全部。
    显然,阿巴斯在展示这部影片所显现的灾难时,又给灾难的头上插上了一朵美丽的花朵。这花朵,使我们模糊了幸福与痛苦之间的距离,让判断不知所措。
    另一种颠覆应该说是一种时空的颠覆,带有纪录片风格的《春风吹又生》似乎给我们一种真实的感觉,但《橄榄树下的情人》显然又是在阐述另一种真实,究竟原来的真实是真实,还是现在真实才是真实?时间好像一下了变成了一个圆圈,让我们看不到哪里是起点,哪里是终点。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一种真实是可靠的?我们何时,才是真正回到真实的原初,何时才能正确把握真实的本来面目?
我想,这正是《橄榄树下的情人》的意蕴所在,它给了我们一种奇特的时间观,它把时间看成了一个反复的、循环的东西,我们随时从一个点出发,又随时可能会到这一个点,我们在那个点上停留,就只能获得那种停留的真实,而不能获得全部,理解全部。
推而言之,人生不也是一个循环的圆圈吗?我们从一个点出发,就能意味着我们走的是一条曲线,而不是一段曲线或一个圆弧,或者说是一个圆圈的一部分?
    这让人想起一个极其简单的数字定理:直线是曲线上的一部分。
    可以说,情感与时空的颠覆共同构成了对电影本身的置疑,它让我们看不清哪是真实哪是虚构。比如我们在面对荷辛时,他的演员和村民的角色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在作演员的时间中和追逐爱情的时间中,哪一个是起始,哪一个是结束?
    也许这就是阿巴斯要铺设的谜局:开始本身就是结束,或者说结束本身又是开始。

 3 ) 阿巴斯的“乡村三部曲”

当我们要对一位伊朗导演提出批评的时候,首要的不是看他(她)如何还原出现实的滋味,而是作为电影,它的虚构性在哪里。只有借用这一反传统的批评方式我们才能建立起对这位伊朗导演迥异于其他国家导演们的认识。要这么去办是因为伊朗的写实电影已经超越了捕捉现实这一“低级”的阶段,进入展示虚构的空间。这与我们对伊朗电影的惯常认识是相悖的,传统的见解认为伊朗电影透析现实的能力继承了新现实主义。诚然,这一路线不仅在伊朗,甚至在所有第三世界国家落后的社会现状之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但这仅仅是表面的共性。伊朗电影人的独特创造就在于他们在超越于现实之上对虚构的捕捉。他们不屑于现实的还原可能基于如下事实:伊朗本身独有的社会情状永远不可能让摄影机撒谎。正是为此,对影像虚构本性的实验探讨已逐渐成为伊朗电影诀别于所有其它国家民族电影的最大亮点。

在这一脉络上,我们首先就会遇到阿巴斯。早期的阿巴斯依然是一位现实主义者(70年代伊朗的第一次新浪潮),然而在《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这部电影之后,一次偶然的状况(《特写》)或许让他意识到影像在虚与实之间游走的无穷魅力,之后他以《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为基础构思出《生生长流》和《橄榄树下的情人》,并称为“乡村三部曲”。这一套完整、相互对应的三部曲独有的魅力就在于它那层级性的对现实的相互摧解,隐秘而深刻,堪称阿巴斯的巅峰。

一般观众的疏漏在于他们往往把这一三部曲作单独赏析,但即便如此也已让他们获益匪浅。但我们得说,“乡村三部曲”必须得接续观看,才能获致那种那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震撼观感。

过往的所谓三部曲往往以一主题进行串联,比方费里尼的“孤独三部曲”,安东尼奥尼的“现代情感三部曲等等,但阿巴斯的“乡村三部曲”除去题名上让人作如是联想之外,却是以相互对位的结构为线条融贯一体。首先,《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是一出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之作,典型的伊朗儿童电影。它的现实感来自于对于现实情状的模范,一种”公认虚构“手法,观众以惯常的观影方式去接近它完全没有问题。其次,是以第一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第二部作品——《生生长流》,讲一位导演在伊朗大地震之后前往灾区寻找电影中小男孩的故事,这一介入的导演角色显然是作为阿巴斯的替身出现的。最后,是在《橄榄树下的情人》中的第三位导演,他在拍一部电影,里面的角色以及情节恰恰曾经在第二部中出现过。

为分析起见,建立两个切入口,一是其塑造现实的手法,二是导演这一角色。

如果说第一部是以虚构的手法(电影虚构一个故事是公然被接受)在抵达现实,那么将第一部里出现的演员再现在第二部中无疑加固了第一部的现实感(作为一个整体,第二部的现实感也得到同等程度的加强),感觉是相同:确有这么一个导演,他拍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我们不仅看过,而深受感动,而此刻,他正带着儿子,去找电影里的那个小男孩。而地震这一现实背景也在不断加深这一现实感。这么一来,前两部的这种对位就比单单抽出一部来看要真实可信得多。但这一被加强的坚固真实性却在第三部彻底被摧毁了,阿巴斯将第二部出现的一小段影像为素材发展出的这部作品看起来就像是一个“Make—of”(细心的观众立即就能发现它的成品就是第二部)。也就是说,曾经出现在第二部作品之中、已经被观众接受为“现实本身”的那一小段影像仅仅是一个虚构的电影片段,而那位导演在第三部中反复进行的拍摄行为就是极力地渲染这一虚假性,于是乎,前两部建立起来的铁实的现实感就告彻底摧毁了。

同样,我们对导演这一角色也可做同样分析。第一部的导演可看成是隐藏在影像的背后的阿巴斯本人,第二部的导演从第一部的脉络看去只能是阿巴斯的化身(现身的阿巴斯,以他人带入),然后跳至第三部,虚构了又一导演(当然也是阿巴斯虚构的):他正在进行一部电影的拍摄,而拍摄的部分过程成为《橄榄树下的情人》,而其成品则成为《生生长流》,这么一来第二部中的导演除却作为第一部中的阿巴斯之化身,又成为第三部电影里被虚构起的一个角色。他既是一个现实的替言品(带真实性),又是虚构之虚构(无比远离现实),两相反差熔铸一体便是虚与实的无限胶合。

该如何表达这份堪称”震撼“的观影体验,我想不必表达了,它只会留存在每位影迷的心间(只有当他(她)把这一三部曲作体统观看),再多的分析只会令这份魅力消解。

 4 ) 我希望爱情就是爱情,不要变成数学题

“门当户对”正在重新主导婚恋观念的今天,使这部电影更加值得深思。

一个文盲想娶一个读书识字的女孩儿 — 为什么听上去那么刺耳?为什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鲜花插在牛粪上”这样的俗语条件反射地涌上头来?因为我们已经太习惯用可见却片面的信息去概括一个我们不了解的人。看到一个优点就无穷放大这个优点,反之亦然。

我们太习惯在爱情和婚姻的议题中作慎重的数学题 —— 颜值、学识、性格、健康、财富等等 —— 掂量自己、也计算对方的价值筹码。分数落后的一方要么直接放弃心动嘉宾,搭讪都不敢搭一句;要么就不由自主地想,我要是这个或那个方面再努力一下、进步一点,我就有资格和 TA 在一起了 —— 但在那之前,“我”不配。什么时候才会“配得上”呢?即使真的有“配得上”的那天,天平两头筹码等重的两个人就可以原地恋爱结婚,收获幸福了吗?

Houssein 则让我看到了一种有别于今天的、古老而单纯的爱情范式。他身上展现出一种清醒的自我意识,一种刻不容缓的对爱情的果决:我知道我是文盲,我也知道你很有可能不愿意接受自己的伴侣是文盲。但我想让你知道,我真诚、温柔;我知道自己现在的工作卑贱、不过工资足够撑起一个家,也足够供你读书。一旦有机会,我会投身更好的工作,不让周围的人看低你,我想要许你一个幸福的未来。我并不打算多读点书好让自己“配得上”你,因为我不是在做数学题。我就是这样的我,你要么接受,要么拒绝。如果你暂时不想回答或不知道如何回答,我选择追上来,等你开口。

Houssein 对爱有盲目的勇敢和乐观。他不断絮叨、不断发问、不断追逐,但从没有自轻自贱,他只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容易受伤害的位置,他在尚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袒露自己的一切。此刻的Tahereh是他幻想中最美好的样子,他选择直接拥抱那个模样,哪怕他未来可能意识到自己骗了自己。

但这,不就是爱情的神秘和乐趣吗?

结局的长镜头真的太妙了。两个人的距离忽然拉近,应该是说了些什么,然后女孩儿继续往前走,男孩儿奔跑着原路返回,结合背景音乐的变化和正常的逻辑推测,应该是表白成功了吧!好为他们开心啊!他们说了什么确实不重要。很多年以后,当我回忆起这个电影,我会想起他们抱着花盆在橄榄树下一前一后穿梭,会想起他们穿出橄榄树林,在一望无际的草场里突然拉近距离,最后又各自离开,男孩儿像是很幸福地奔跑着。画面的美、留白的美、想象的美,大于任何语言。

 5 ) 诗意的电影

这世界上的电影有好多种,有一种是诗一样的电影。对我来说,《橄榄树下》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这电影没有美到爆或者帅到爆的主角,没有火爆的动作场面,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它也统统不需要这些。它有诗就够了。电影节奏很慢,一个又一个的长镜头。诗意就在这些长镜头里。
这个诗歌半死不活的年代,看这一类的电影,会有人说电影故事太无聊,说情节太散乱,那是因为他们把电影和现实分得太清。从开头的选演员开始,导演把这部电影拍得又像是纪实,又像是虚构。你要关心这场地震,关心山谷里的回声,关心去遥远的集市的人们,关心从山上搬到路边的人们,关心这段爱情,你才能理解和接受这电影,知道这是为了现实而写的诗。
当然不理解和不接受它,也不是什么坏事。我的理解和接受,也只是自以为的理解和接受,也许只是自作聪明而已。读不读诗,怎么读诗,是自己的事儿。里面的每个人每个景,都是一首诗。可以读出的东西太多。对我,这主要是一首爱情的诗。
看电影的时候,我对情节没有期待,我对人物的命运有期待。尤其是对这段爱情的期待。这段爱情,导演在电影里很缓慢地讲了出来。执着的男孩,执拗的女孩。其实它可以轰轰烈烈,从男孩说如果我再这样做,只是为了你的时候就看得出他的坚决。但是电影处理得很安静很干净。男孩小声地说这自己计划的两人的将来,小心送上自己泡的茶。女孩始终一言不发看着书,不给答案。女孩走在前面,男孩跟在后面,绝不会冒失地堵住她追问。我相信他们相爱,所以我甚至想,他们各自的那些说错台词浪费导演胶片的事故,其实是出于故意,其实是为了多点时间在一起。至于那个结局,我也相信一定是美好的结局,一定是我们想看到的结局。你看他跑得那么轻快。要是她不答应,他肯定会一直跟下去。

 6 ) 乡村公路片之王:游牧的阿巴斯与“路上”电影

以下来自《电影作者:阿巴斯纪念专辑》里陆兴华《在电影中存在与思想:与阿巴斯再一次散步》的节选,资料搜集,备用。云盘下载地址://yun.baidu.com/s/1pLsJNfl 阿巴斯说,一条路,是在两个点之间,最后,两个点之间可能倒没任何关系了,甚至是哪两个点,我们也搞不清了,但这没关系,反正我的电影的重点,是在路的中间,一切都在中间某两个突然冒出的点之间发生。我的电影就发生在一条路的中间的某一点上。他这是抱了一种很《追忆逝水年华》的哲学。 类似的例子是侯麦的《夏天的故事》,全在路上,人物走哪里也不重要,对话中发生着一切:电影在行走者的对话之中发生。德勒兹和瓜塔里在《千高原》中说,从《伟大的盖茨比》到克鲁亚克的《在路上》,都是这种伟大的让一切都发生在路上的游牧精神,都属于美国精神或电影精神:先上了路再说。几乎是先私奔再开始恋爱,先迫不及待,然后突然又从容了。从容了,就是上了平滑面,像溜冰那样往前冲了。电影作为运动机器带我们上了路。机器中的机器,在阿巴斯的电影中,是汽车上的摄像机。我们不是来看电影的,而是跟着阿巴上路。 游牧时,电影才能成为战争机器,使观众能用活电影中的每一样道具和演员。 只有乔叟笔下的中世纪的骑士和朝圣者,和现代战争中的特种兵, 才能“上路”!我们当代人似乎只能被圈养在全球资本主义的养猪场内,时而找 一下“上路”的幻觉而已。 阿巴斯的“路上”电影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摆出要拍电影的样子,然后在里面不断找路,认真地存在,勇敢地思考,每一步阿巴斯电影都是这样一种奢侈。 社会才是真正的故事片。……电影至于讲故事的艺术,就像真理之于谎言。……真理必须用虚构来讲出。电影必须用道具、场景和演员,来讲出真实的历史,无论是以纪录片方式还是故事片方式。这就是“电影寓言”。……不应相信电影本身的批判力。现实里早已放着电影。我们平时触悟到的现实,其实早就是一种坏电影:现实也只不过是用影像来拼合的梦太奇! ——朗西埃,《电影寓言》 我无法忍受叙事电影。我受不了剧场,故事讲得越来劲,我就越受不了,预想一部新电影的唯一理由,是增强观众在其中的角色。 ——与南西对话,《电影的证据》 在电影中拍电影,这是戈达尔的基本的导演方法论。 ——朗西埃,《电影寓言》 阿巴斯比德波和戈达尔走了更远一步:没东西可拍了,那就除掉导演和观众,让业余爱好者来做大。 边沁在《小说理论》已说过:正是小说才使现实完整;小说是在给现实立法。 哲学家让-吕克·南西在评论阿巴斯的电影时强调了:导演要在银幕上构 成一个其个人存在和思考的现场,来将观众拖入。他在评论到电影《生生长 流》时指出,阿巴斯的电影既不是故事片,也不大像纪录片,不是再现,也不 是报道,而是􏰀供了证据。 有的镜头看上去都是在报道,但一切都在指向证据:这是对于纪录片的虚构,是关于一部纪录片的故事片(比如这部《生生长流》是大地震后几个月才拍的,是在纪录灾后现实)。不如说,它是关于虚构的纪录,并不是对于非真实的想象,但从技术的特定和精确的意义上说,是对于 构成影像的艺术的想象。 南西看到阿巴斯是在电影中用电影编电影,这比戈达尔走得更远了一步(朗西埃定义戈达尔的方法是“政治地拍电影”,也就是将拍电影过程的里里外外涉及的政治冲突全都搬到银幕上)。 南西􏰀醒我们,表现于阿巴斯电影中的波斯轴和伊斯兰轴之间,是尖锐地矛盾的(波斯轴是西方的半古希腊轴),是其电影的张力所在:后者要克制图像和人形的使用,要给镜头留出尽量多的空白。可以说,阿巴斯电影中有一半以上是在营造那种神圣的不在场,那种空荡荡和神秘。4这种表达,对于伊斯兰 电影工作者而言,是一种尊敬,对于一半观众,味太淡,而对于另一半观众则 又成了浓汤。罗森波姆(Jonathan Rosenbaum)进而指出,阿巴斯的电影分裂 观众,不照好莱坞逻辑,机位也是超出观众的想象。 阿巴斯老是将摄影机放在汽车上来拍。我们观众是在通过他的车上运动的镜头看外面。摄影机是一个可以从中往外看的盒子,可停下,其它的东西都是停不下来的。他的电影是在“拍各种看”,要“将观众的看变成凝视”。电影在内部打开内部,银幕上的影像就已是观念。世界在运动中,没有东西呆在原地,除了摄像机。人,都在途中!

 短评

和《生生流长》对照观看其乐无穷,阿巴斯的“装置艺术”继续在故事真实和生活现实之间来回游离,结尾又是一个大远景长镜头,绝了。

9分钟前
  • 狄飞惊
  • 力荐

戈达尔在戛纳看完该片后,说道:“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这次,阿巴斯又构建出了另一位导演,我们看到续作的某个片段成为了这部的片场,并被反复拍摄,续作的“现实”再次被粉碎,从而又构建了一个现实,然而真正的现实又是阿巴斯所拍摄的三部曲,如此层层递进,真假似乎已不再那么重要了。

11分钟前
  • Cloud-D-Zoro
  • 力荐

三部曲最佳!阿巴斯真正解构了电影,让真实、现实与虚构完全向彼此敞开,交织互融。既继承了前作[生生长流]对地震后灾民的人文关怀,又彻底推翻了前两部所创造出来的现实幻景。那一次次看似重复的NG场面,尽管大都由戏中戏的演员说错台词导致,但每一次都有新的差异生成。拍戏外的另一主线是男主向拒不理他的女演员无(死)限(缠)执(烂)著(打)的求爱过程,阿巴斯巧妙地消除了有无房子的阶层差距,但是否文盲的背景依然横亘在两人之间。最后的大远景长镜头诗意而美妙——无尽的奔跑与追逐是否得到了预期的回答?稍许开放式的收尾。此外,片头的汽车(车头)主观视点长镜头也特别有意思,与同年文德斯[里斯本的故事]片头汽车视点镜头蒙太奇并不相同,后者显露出了汽车的一部分(包括挡风玻璃局部)!透过侧车窗的主观镜头中的对话+1。(9.0/10)

1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第一部胜在“目光”,第二部胜在“语调”,第三部胜在“语法”。在马奈打开了绘画朝向观众的第四面墙之后,阿巴斯打开了电影密闭的空间。大大超前于一众后来被称为“元电影”的作品的是,阿巴斯并不只是把媒介降格为又一客体,主观呈现拍电影的人,而是先建造一个自足的四维模型,然后通过向观众打开通向其中的路,将其所容纳的完整性摧毁:媒介的本体和作用力被迫显形。第三层叙事中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至少双层的复调身份,Ahmad的出现则是穿越了两层媒介,暂栖在第三层现实,实则背有四重身份的媒介反叛者。在这魔术般的方法论里,动人的不再只是媒介描绘的人和风景,更是媒介本身,是影迷愈加热爱电影的理由,也是阿巴斯送给电影最自由的赞歌。

18分钟前
  • 白斬糖
  • 力荐

B-,#FIFF1NBCS#,不对劲,男主角的内心可以说很赤裸,就是要往上爬,而设置上让女主角的父母死去,在消除两人间现实的阶级阻挡的同时,也是对女孩处境的一种弱势化。这种看起来的美好,最后往往会通向我们耳熟能详的悲剧。

20分钟前
  • 我们敏熙
  • 还行

女孩儿你千万不要答应。这个男人明白的很,他结婚是为了改变自己的阶级属性,当然这无可厚非,但你要清醒,是不是要成为他的棋子。看看他的表态,开始一番示好,承诺一些他做不到的,慢慢有房子啊,会供你继续读书,不会让你做家务啊,这些都是口头承诺,按照他的工作能力,实现不了的。然后他看给个甜枣不行,就开始走分化女孩儿亲情的路线,说女孩子不能听她奶奶的,毕竟老人家,观念陈旧。然后开始打击女孩儿,你父母在地震中都去世了,而且你也不是最漂亮的,比你漂亮的女孩儿多了去了,我都可以去提亲的。女孩儿,你 沉默是对的,读书,继续读书,不要跳火坑。

23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五年前的我曾经在大学社团观看这部电影,看得我昏昏欲睡,只能对阿巴斯说再见。如今错失今年资料馆展映的我却在台北补上了这部影片。当初觉得枯燥的反复拍摄戏份,今天却看得津津有味,并被男主角的执着所打动。结尾长镜头真是太喜欢了。认出《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男主很惊喜

28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资料馆# 阿巴斯06。三部连看真是妙,从来没想到是这样展开的,“戏内戏外”的嵌套式结构。阿巴斯的声音调度和场面调度依旧很绝。不喜欢的点都在男主,看到友邻说“单身男性楷模”?一句“也有比你优秀,比你漂亮的,我能随便娶一个,但我只想娶你”就足够令人不适的了。

30分钟前
  • 七月在野歪
  • 推荐

最好是读书人娶文盲,富人娶穷人,没有家园的嫁给地主……最后一个镜头诗化了大地。

31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男主角告诉导演女主角不叫先生的原因,说这样电影才真实,导演似乎在内心快速的审视一番,也对真实下了一个定言。我喜欢这个关于人(非职业演员)和电影(拍摄创作)的关系,是可以如此去讨论这个核心的话题的。电影是不断的重复工作,纠结在那些细节上,不停的重做,而呈现的永恒结果,而生活则是在赘述中流淌下去,拥抱一个未知的结果。

32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四星半. 阿巴斯的三部曲是一系列"空间扩张"的结果,每一部都因绕到前作的摄影机背后而比之高出几个额外维度来.正如曾在别处指出的,"元电影"总面临着如何赋予自身视点以合法性的问题,须在解构一层拍摄所得的真实性的同时考虑处理下一层拍摄的真伪抉择;阿巴斯的惊人手法是令两部电影彼此牴牾,真伪之辩便持留于作品序列内部发生,观众在"电影宇宙"的互相呼应中忘却最终视点的源头,于是真正的导演得以隐藏在大远景的匿名性之中.《橄榄树下的情人》毋宁说是最浪漫的电影:它超出自身,让另一部电影成为了爱的见证.

34分钟前
  • JeanChristophe
  • 推荐

这侯赛因就是话痨嘛,以为嘴遁一通就可以收服这妹子的心么~自己没钱没物拿神马给别人幸福,真是纯靠一张寡嘴,看了真是觉得讨厌~好不容易因为前一个演员口吃在电影里捞到一个演员职务,负责演戏的同时还负责茶水,但这有啥值得你趾高气昂的啊,还我就是来演戏的搬砖我是肯定不去搬的,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活该人家妹子没掉你坑里~妹子也是,剧组让穿农民衣服,请问这位读过书的妹子你是哪个字听不懂啊?导演和场务还有搭戏的这大哥啊摄像啊诸位脾气都太好了,真正的剧组换谁都可能直接开骂了吧,话说你们这剧组怎么能按时完成拍摄任务的啊~干活如此率性而为,想到哪做到哪,估计你们这片即使拍出来也肯定严重超支吧~

35分钟前
  • evening77
  • 还行

后来我们长大了,忘了第一次喜欢一个人时的笨拙与执拗,还有绿草地里白点的雀跃。

36分钟前
  • +Rae
  • 推荐

真好看,絮叨朴实而不闷,可以说是小清新,但毫不做作,男主角甚至有点烦人哈哈。封面这个镜头,还有最后一个镜头,都好漂亮啊,看胶片令人心旷神怡...比《樱桃的滋味》好看

4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2021-8-28三刷#4.5;我用呜咽的声音歌唱他的优雅/并记住穿过橄榄林的那一阵悲风。”献给结尾优美至极的大远景长镜,堪称影史最动人的结尾之一——“绿的风,绿的树枝。船在海上,马在山中。”在慢慢拉远的悠长凝视中,他们的话语和沉默都均被糅进这无边的绿意中,余味在诗外,画框内的故事远未结束,画外则余音缭绕。若干层次的剧情嵌套,完全模糊真与虚的界限,在反复一个个take 中,「演员」与「作品」自身拥有了创作甚至延展的功能,衍生出日常幽默与独特的生命力;嵌于双重文本间隙的情感火花零星闪动,点燃了所有可能存在「电影」之外的现实。

4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我们观看阿巴斯的Koker三部曲,总讶异于虚拟与现实这一层套一层的套娃结构竟可以如此无限地扩展下去,个中原因是我们总忘记这现实主义的画面背后是阿巴斯的目光和艺术构建。他所面对的这个媒体既是现实与虚拟的交融体,这一点就连他的女演员都会忘记,会认为电影里的她就是现实中的她,要穿得漂漂亮亮,也要因为现实中对男演员的不忿就拒绝念台词。影片的结尾,虚拟的导演、真实的导演和观众三方的目光交织在那条迂回在现实与虚拟之间的道路上,暗暗点明了这场拉锯战。而当维瓦尔第的欢快音乐奏起,男主角转过身,不顾Z字型的道路径直向摄影机方向跑来,电影魔法在这里用最直接的方式向观众情感的心脏射出了神箭。

49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阿巴斯的《村庄三部曲》应该是我印象中非系列电影(如《指环王》三部曲)彼此关联性最多的三部曲了:1991年的《生生长流》故事源于地震后导演去寻找1987年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里主演男孩;而1994年的这部《橄榄球下的情人》刚好是借用戏中戏的方式讲述《生生长流》里两个演员之间的感情/求婚故事。

5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冲着C说的结尾去的,结果果真被震到。我都记不得他为啥说起这个情景了,是我们在讨论现在电影结尾震撼的太少了么?反正非常美。未来什么都不知道,女孩有没有答应也不知道,男孩就是跟着,一如既往~~咳咳太浪漫了。

55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白富美在前面走呀走,男屌丝在后面追呀追,穿过橄榄树林,爱情随风而逝

59分钟前
  • 大灰狼
  • 推荐

【B】电影在大银幕上观感真好,橄榄树和草随风飘荡。阿巴斯深知底层人的愚昧,但也歌颂他们的纯真。

1小时前
  • 掉线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