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孩子的天空

剧情片日本1996

主演:金子贤,安藤政信,森本治行,山谷初男,柏谷享助,大家由祐子,寺岛进,茂吕师冈,植田淳季,吉田晃太郎,矢部享佑,大塚义隆,芦川诚,津田宽治,平泉成,仓崎青儿,日野阳仁,大杉涟,十贯寺梅轩,井上博一,谷本一,宫藤官九郎,萩野崇,森下能幸,加藤祐司,宫松,下条正巳,丘光子,石桥凌

导演:北野武

 剧照

坏孩子的天空 剧照 NO.1坏孩子的天空 剧照 NO.2坏孩子的天空 剧照 NO.3坏孩子的天空 剧照 NO.4坏孩子的天空 剧照 NO.5坏孩子的天空 剧照 NO.6坏孩子的天空 剧照 NO.13坏孩子的天空 剧照 NO.14坏孩子的天空 剧照 NO.15坏孩子的天空 剧照 NO.16坏孩子的天空 剧照 NO.17坏孩子的天空 剧照 NO.18坏孩子的天空 剧照 NO.19
更新时间:2024-06-19 20:40

详细剧情

  小马(金子贤饰)和新志(安藤政信饰)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喜欢在操场上一起踩辆单车。作为“坏学生”的他们,总是跷课闲逛、捉弄老师、欺负同学等等。  有一次小马被人揍打,对方是一个经常被他欺负的学生找来的拳击手。受到打击的小马开始学习拳击,想要争口气。新志也跟着学,没想到他却更有练拳的天分。后来小马放弃学拳,加入了黑帮当小弟。而新志却发奋练习,并有所收获。等待他们的又将是什么样的未来呢?  几年后,小马和新志在街头巧遇。几年间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改变了不少,又似乎什么都没变,两个坏孩子再度回到昔日的校园。

 长篇影评

 1 ) 青春是一种假象

相比北野武出名的《菊次郎的夏天》《座头市》《大佬》,这算是比较早期的电影,也在夺得金狮奖的《花火》之前。开始看觉得是很闷的电影,这或许也是他的风格吧。两个说相声的小伙开场,接着是两个不务学业的坏学生,还有一位早熟的学生,整部电影基本上围绕他们五个人展开,信治的戏份可多一些,瘦弱、迷惘的无所适从,跟着阿胜翘课、敲诈学生、坐饮料店、看成人影片,肆无忌惮的消耗自己的青春,接着又跟阿胜去学拳击,而当阿胜退出时,他又觉得没意思,这之前阿胜就像他的人生领路人一样,只是把他领到拳击馆就噶然而至,而他在迷惘中刚好‘幸运‘的碰到了小林这样一位的新的领路人,让他在一条本可以走下去的道路上倒在半途,信治整个人把青春的迷惘诠释的淋漓尽致,从他身上我或多或少都能够看到些自己的影子,似乎有同样的经历吧。(题外话:饰演信治的是安藤政信,他在《梅兰芳》中饰演田中隆一,绝对帅锅一枚),再说阿胜,一副桀骜不驯、叛逆的样子,似乎对一切都没有耐心,做为信治的第一个’良师益友‘他选择的路同样没有走好,信治的失败似乎可以归咎是小林的教唆,但阿胜的路是自己走的。阿胜诠释了青春的叛逆.还有早熟的男孩爱上咖啡店的幸子,应该是一种纯洁的爱,且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但是结局很悲惨,男孩应该是疲劳驾驶出租车除了车祸,这似乎是对当时日本社会背景的一种写照吧。最后还有拿两个说相声的男孩,似乎只有他们是一路顺风顺水走来,他们从喜欢相声,课余时间刻苦排练,走到坐满人的剧场中演出,影片以他们成功演出开始,又以他们成功演出结束。一直莫名北野武要以此表达什么,是青春要赶紧走好每一步?我想是影片中拳击馆会长的一句话“如果你想成為一名職業拳手 最好知道怎樣控制自己的生活”。如果想长大,我们必须控制好自己,但当初我们真的控制好自己了吗?影片中唯唯诺诺的两个相声爱好者最后获得了成功,现在中是不是有着同样的事情,平时在班上不起眼的人物,现在都牛逼的不得了,那些当年咋咋忽忽的人物却销声匿迹了。或许青春是一种假象,它好比一堆碳元素,搞好的就是颗钻石,搞不好就是个石墨。

 2 ) 北野武的黑红蓝白


一开始,他们都穿黑色的学生制服。混合了无数的可能性,仿佛还未天明。

然后主角马仔首先登场,火红的训练衣就是沸腾燃烧的青春,跳跃,进攻,但是没有根基。太阳初升,染红了天边一角。

马仔消失了,新志清澈,沉默。他接受一次次的邀请,却不说一句话。也许他也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这个时候天空越来越蓝。这是他的颜色。

再后来,黑的红的蓝的都消解在了无边的白昼,幸子穿白色的围裙点上一根烟。青春时代是不是就这样结束了?

可是生活却才刚刚开始。

蒙昧、冲动、茫然,最后归于平淡。这也许就是人生的四种色彩吧。

 3 ) 失望 希望 到绝望

关于这部电影,有好多个译名
《浪子回头》,直接翻译过来的《孩子归来》,《坏孩子的天空》
我本人认为还是《坏孩子的天空》翻译的更好

这就是一部关于坏孩子成长的故事,它包括了新志,小马,三个小流氓,追求幸子的那个高中生(其实在影片中他不属于坏孩子,而是一个懦弱的乖孩子)还有影片中出现的各个少年

这是一部残酷的青春电影
北野武的电影题材经常是暴力的,这部影片跟其他的电影相比,比如花火,可以说得上是很柔和了
然而北野武用冷调的镜头来描述的青春生活与成人世界的碰撞,还是使得这部电影显得很残酷。

新志与小马是正面描述的角色,他们就是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在拍摄上北野武是简洁的,他没有用过多的对话与内心独白来讲述两个人的青春生活,只有很多生活的小片段,然而对于塑造人物来说已经足够了
新志与小马在操场上骑自行车,两个人在屋顶恶作剧,两个人在公路上奔跑,两个人一起表演相声,两个人去成人电影院……人物已经很丰富了

新志与小马参加拳击社,之后小马加入黑社会,接踵而至的是残酷的成人社会,
新志本来可以成为优秀的拳击手,但是阿林的诱惑与鼓动,使得他越走越远……北野武的镜头是深刻的,这里有复杂的感情,新志不是单纯的什么都不懂,夹杂着失去朋友的落寞与孤独,新志对拳击没有热爱,更多的是一种青春的尝试

小马对黑社会充满了幻想,梦想着当大哥,可是他却无知的得罪了会长,遭到一顿痛打,并被踢出会

这不是关于两个人的青春

在某些镜头上,北野武安排另外三个无知的流氓少年重复着他们的路
北野武真是拍得太好了,他又一次残酷的像我们展示了青春的悲哀

在讲述坏孩的故事中,有一个极不相称的角色——追求幸子的高中男生
,他是一个懦弱的乖孩子,然而即便是乖孩子也逃脱不了这种命运

青春生活于充满现实的成人世界相碰撞,在夹缝中成长这是每个少年必须经历的过程,这也是一个痛苦与悲哀的事件。

北野武的电影简直拥有摧毁的力量,它让你一点点地陷入失望的同时,又赋予你希望,再一把把你推向绝望

电影最后,新志说我们完蛋了吗?小马回答,我们还没开始呢

希望是渺茫的,重新开始也只是绝望边缘的垂死挣扎

 4 ) 《坏孩子的天空》这个中文译名真的恰当吗?

一.《KIDS RETURN》还是《坏孩子的天空》?

《坏孩子的天空》——这个译名本身就极其有误导性。无论是出现在电影中的片名《Kids Return》,还是其日文名《キッズ·リターン》,都没有坏孩子与天空的意思。影片标题直白地指出,本片想要表现的,就是孩子们的回归。

不过,从中文翻译的角度来尝试解读“坏孩子”这个字眼,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此翻译的理由不难理解。毕竟影片中的主角,一直游走于社会边缘,被排除于“正规优良”的学校教育之外,最终也并未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上述的三种状态,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被凝结为一个定义,那就是坏。

然而,这种将孩子们定义为”坏“的做法,好像是影片恰恰想要讽刺的。影片通过情节与镜头语言,表现周遭人物对“坏孩子”的态度与做法。当孩子被定义为”坏“,也就意味着他们被主流的社会区隔与漠视。

还记得这个经典的镜头吗?在片子的开头与结尾,同样的机位,同样的构图。窗户,由左下角到右上角,化为一道倾斜的墙壁,切割开整个画面。在这一头,“好孩子”处于教室中,而那一头,是“坏孩子”新志和小马的操场。教室与操场,教室与天台——封闭与开放的空间,表面上是两种人群所处的不同的物理空间,实则也是他们身处的不同的社会空间。

P1 相似的构图与分隔的空间,也寓意着被区隔的身份

“好孩子”望向“坏孩子”的那一束目光,似乎是两个独立空间的唯一连接。然而,这束目光是被禁止的。下一个镜头中,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出,他们是笨蛋,不要让他们影响到你们,你们需要把他们视作不存在的事物。接着,这束目光从操场中收回,从异类身上收回,重新投向黑板之上,投向象征主流与正常的老师身上。

P2 视线的转移

被区隔所意味着的,最可怕的,可能不是被打压和管教,而是直接被漠视。被当作不存在的事物,意味着被剥夺所有与主流社会群体建立人际关系的机会。但人总是需要温暖的,需要爱的,需要被肯定的。再坏的孩子也是人,这时候他们还能找谁寻求关怀呢?是通过暴力的方式欺压他人获取自我肯定,还是通过拳击的方式不断胜利获得他人关心,亦或是在黑社会里节节高升受人敬仰?自然都有可能。

孩子们是生来就是坏孩子,还是被定义为”坏孩子“后被区隔与漠视慢慢推着成为了“坏孩子”,亦或”好“与”坏“的标签本身就渗透着主流社会对边缘群体的偏见。这不是电影的核心主题,它也没有给我们具体的答案。然而,这种视角对常规观念的反叛,透露着对被压制个体内心的关怀,这正是北野武电影的一贯动人之处。

二. Kids:作为身份的孩子

既然片子强调的并非是坏孩子,那它到底又讲述了什么呢?很简单,就是孩子们的回归。什么是孩子们?我在看电影时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判断人是不是孩子,在主流观念中,要么取决于年龄,即以十八岁为线,要么是所属的环境,即校内的学生。在这个角度下,孩子是一种静态的,固定的身份。那么回归呢?只有某种事物它曾经存在过,也曾经离开过,当它再次出现,才是回归。

由此解读影片,好像影片的主体部分,即对少年时代的回忆,的确可以被阐释为新志与小马等少年少女由孩子身份向大人身份的转变,即孩子身份的离去。正如上文所提,影片对画面内空间的表现,使得区隔出来的独立空间成为了不同社群身份的注脚。同样的,影片也利用人物身处空间的变化,来象征时间的变化和人物身份的转换。

转变的节点是小马和新志接连彻底离开校园空间的时刻。小马离开得早,当他选择彻底加入黑社会后,镜头特写了空空的座位。而新志的离开则更有告别意味,在远景景别中,他最后一次骑车穿过操场,在中间绕了一圈,接着中景表现出他回望校园的眼神,画面切回远景,他离开了学校。而后镜头剪切到他和小马经常去的天台,那里只剩下写着“气弹小子”的卷毯。镜头强调着空间中人物的离场,也由此强调着,他们脱离了校园的空间,不再是学生了,也不再是孩子了。

P3 人物从空间的离场 也是身份的转换

在这个节点之前,影片着重叙述着孩子们的期许。对黑社会,拳击,爱情,相声,对每一项事物,对无限多可能的未来的期许。这似乎也是由年龄决定的,毕竟年龄越小,未来的时间越长,可能性也就越多。经历的事情越少,也就越少有顾忌,越少有固定的看法,一切都仿佛还可以改变,也可以重来。这似乎也是由所处的环境的险恶程度决定的,毕竟校园内的闹剧最多不过是被打了一顿的丢脸,和进不了成人影院的尴尬。

在这个节点之后,影片转为叙述孩子们的期许在成年人世界中的破碎与凋零。从他们所看到之人的遭遇,比如老鹰的退役,拉面小弟背锅。到他们终于亲身经历社会的险恶,经历陷害,嫉妒,经历仇恨,压榨。最终,他们心灵受创,身体残疾,有的甚至永久地失去了生命。

如果将孩子理解为身份,理解为年龄的附属品,似乎这部影片也就被简化为普通的情节剧。从校园到社会,从幼稚到成熟,从希望到绝望,一切都是一个轮回。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这不过是重复述说着老套的道理罢了。

可是如此理解的话,孩子们回归中的“回归”在何处呢?毕竟在回忆结束后,从新志和小马颓废的神态,杂乱的胡茬,狼狈的姿态,都可以看出,他们既不是年龄意义上的孩子,也不是身份意义上的学生了。

那么,孩子到底怎么在影片中回归呢?

三.Kids Return:孩子们回来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放弃将孩子视作某种身份,也放弃将故事情节视作孩子的存在与离去。以音乐作为线索重新回顾电影的某些情境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事实上,片头与结尾处最激动人心的音乐,名字就叫做《Kids Return》——孩子们回来了。这段音乐,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五次。

第一次和第二次出现是在影片的开头。新志载着小马骑车,镜头跟随着他们,极力地捕捉他们飞驰而过的痕迹,周围的景物都变得模糊。两个人此时的姿态尤其有趣。小马吊儿郎当地坐着,身体极其松弛,时不时向后靠一下,头发随着风向后飘,眼神里无所畏惧。新志则微微附身,全部地力气都放在骑车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

而在操场上,伴随着音乐,他俩肆意地笑闹着,完全不按照标准的姿势骑车,一个倒着站,一个正着坐。小马红色的衣服,在整体灰暗的背景颜色中尤其扎眼。而镜头一旦切到教室的封闭空间中,音乐瞬间变小,镜头中人的神态变得麻木,连所有人衣服的色调也都转为沉暗。

反叛,自在,松弛,另类,不顾危险地向前飞驰,漠视周遭地我行我素。

P4 状态的对比

而后,小马被拳击手打了,消沉了一天,不来上课。当新志下课后,惊喜地看到小马正在铁丝网外向他招手。此时,第三次,音乐响起。新志骑车跟随着小马,小马一边奔跑,一边喊着:“那家伙是拳击手是吧?我会让他好看的。”镜头再一次捕捉着他们的飞速移动,掠过一个个建筑的阴影,穿过大桥,直到小马站立住,镜头的运动停止。小马正对着空气挥舞起自己的拳头,旁边的流浪汉老头笑着(看起来像北野武本人),也一同挥舞着拳头,仿佛在与整个世界搏击。

P5 是北野武吗

第四次音乐响起时,新志正站在拳击场上,被人一次又一次地用拳头击中腹部,当他看起来快无法招架时,他猛地抽拳狠击到对方的脸上。镜头切换,他被击打到地上,又从地上爬起来,挥舞着拳头,再次击倒了敌人。

不服气,不服输,摆出对抗的姿态。

我尝试用词语概括感受,或用句子描述情节,但无疑,语言是失效的。而当音乐响起,当我真正看到少年的每一个眼神与动作,每一次搏击与飞驰,我对孩子与青春的记忆与感知被全部唤醒。

刹那间,电影让“孩子”这个概念超越了静态的身份,进而转化为动态流变的情境,感受,力量,迸发为一刹那的情绪,它扑面而来。

但如果只有这几个情节,影片还会那么动人吗?不会。如果说“孩子”是有关反抗,搏斗,松弛,任性的信念与力量,它终究是刹那的。在绝大多数时刻,电影不留余力地表现着的,还是消磨这种力量的——社会的残忍,日常的庸碌,和时光的逝去。

电影的叙事,一如北野武其他电影般简洁。他不按照传统俗套的经典好莱坞叙事,通过统一的“动机—反应”构建人物的背景与经历。而是直接通过不同形式表现人物自然状态下的细节的动作与神态。然而影片从多样化的人物中,极其精准地捕捉到他们共同的状态,那就是被生活消磨的状态。

不仅仅是失败,失败是社会对于一个事件结果的定论。而是消磨,是整个社会对人漫长绵延,却又融入了生活每个细枝末节的改造。改造到他们适应了规训,内化了规则,最终变得麻木。

最恐怖的是,失败与搓磨的叠加,青春时光永久的流逝,似乎使得满怀未来无限可能的信念,与世界反抗的热血,在成年人眼中,随着孩子的身份一起消失,变成一种可笑的悲哀。正如当新志退出拳击社后还有人继续成为拳王,丈夫死后又有同样的人来搭讪。年轻化身为轮回的诅咒,再美好的希冀与信念早晚一天也会成为昨日黄花。

孩子消失了,不是孩子的身份不见了。而是孩子,作为一种情绪,信念,那种最本真的反抗,独立,永不畏惧,充满期待的状态,最终被压制,被消磨,以至于在我们的身体中,血液中,化为乌有。

新志和小马好像也是一样的,当他们骑车重新返回了校园,从校外的空间回到校内,我感觉不到任何孩子的气息。小马说:“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但空间的一致和人物的变化,只让我感到悲哀,仿佛提醒我,他们曾经也是多么有着生命力和活力的个体,而如今物是人非。

直到。

直到最后一次音乐再次淡淡地响起。直到不再青涩的新志高高地抬起头,喊道:“喂!笨蛋还有人读书吗!”

他腼腆地笑着,问道:

“小马,你说我们的人生完蛋了吗?”

小马也笑着,用另一只手臂拍了一下他。

“笨蛋!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呢。”

说完,他们俩又开心地笑了。

电影用一百多分钟表现他们过去意气风发与一败涂地,却只用十几秒钟完成了孩子的回归。

这一刻,孩子,作为一种情绪和信念,从他们的血液中复苏,从被压制,被消磨的状态中复苏。携带着反叛,自在,松弛,另类,重现了不顾危险向前飞驰的画面,唤醒了漠视周遭我行我素的记忆。它超越了身份,跨过了蹉跎,忽视了庸常,不顾一切地从屏幕中再次迸发出来。面对伤感与残忍,面对时光的不可重来,它不服气,不服输,它摆出对抗的姿态。

就此我们才理解了《Kids Return》的真正含义,也明白了为何《坏孩子的天空》忽视了Return这个关键词的不当。因为孩子不是指一种会消逝的身份,而是我们每个人原本拥有但被逐渐消磨的情绪和力量。北野武通过音乐带动情绪,强调人物细节的神态与姿态,瓦解了传统电影通过曲折情节来向观众说教“你一定要保持年轻心态啊!”的方式,而是直接唤醒我们青春时的记忆与感知,在成年人身上,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回来了的时刻。

“小马,你说我们的人生完蛋了吗?”

“笨蛋!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呢。”

那一刻我知道,孩子们回来了。

 5 ) 坏孩子的天空

小马和新志依旧在自行车上,操场还是老样子,张望他们的窗口依旧坐着年轻人,青春仿佛不曾开始。
    北野武的《坏孩子的天空》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一个模板,到底“坏孩子”是什么?小马的流氓习气,新志的冷酷不语,似乎给“坏孩子”一词完美的诠释,逃课在操场的游玩,戏弄老师,打劫同学零花钱,烧掉老师的新车等等过激行为是他们叛逆的出口,青春在不知世事的无聊中度过。天空,不过是一片没有方向的云群,跌跌撞撞。
       青春是鲜亮光泽的。

 6 ) 北野武的天空: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看到影片开头的漫才表演,再想到电影名“坏孩子的天空”,说是北野武的自传可能也不算过分。

「坏」这个字,其实挺有意思的,到底什么是坏?

想到自己上学的时候,总能听到老师同学的一些评价用词,最多的就是TA是个一个好/坏学生。

好学生的表象多半是成绩好,守纪律,基本再无其他;坏学生最明显的特征是成绩差,其次是不守纪律比如上课睡觉、逃课、打架、早恋、拉帮结派……

用现有的校园(社会)评价体系来看,坏可以被理解成脱离了社会主流发展轨道的行为,坏是一种离经叛道。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坏是不受欢迎的,坏像一种传染病,「别被xxx带坏了」总是是一句不过时的预防青春期伤病的流行口号。

按照这样的评价标准,影片的两位男主就是妥妥的「坏」。在一所全校只有一个人能考上公立大学的差校里面,小马和信治不仅不好好上课,恶搞老师还到处霸凌别人,抢劫收钱。

北野武本人则「坏」得没有那么明显,中学时期正常读书,之后考上日本名牌大学,再往后发展,按照他母亲的设想,则是毕业后考入体制,过上平稳的一生。

而就在大学读到一半时,北野武开始「坏」了。他在《北野武的小酒馆》里对此有详细的描述,我大致记得他说自己在走传统之路和选择漫才之间来回挣扎,直到一天晚上,他下定决心选择辍学做漫才,彻底违背母亲的意愿。他说自己仿佛死了一回,只有这样彻底死过之后,才是他自己。

后面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了,北野武做了几年漫才崭露头角,之后再接触到电影,最后北野武「坏」得成功了。

《坏孩子的天空》这部电影,则没有去展现小马和信治的成功,恰恰相反,他们各自失败了。小马混黑社会最后反被砍,信治有望冲击拳击冠军,却半路吃禁药退出。这是北野武特别狡猾的地方,整部影片在开头将两位男主的叛逆表现得淋漓尽致,(从社会主流视角来看)这样的人会有什么「出息」;到后面又展现他们两个各自逐梦,让观众对他们看似触手可及的成功抱有越来越大的期许。就在这时,画风一转,小马和信治都失败了,包括那名在咖啡店求爱的平平无奇的同学最后都因为开出租车疲劳驾驶而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从几个角色失败的表面来看,北野武好像在说这么一个道理:坏孩子就是没出息的,读书读不好就只能出来开长时间出租车开到出车祸,要么像混混一样无所事事,游来荡去。

但是信志和小马的对话,又恰好表明了北野武的对「坏」的立场和态度——

信治:“我们是不是完蛋了。”

小马:“混蛋,我们才刚刚开始呢。”

信治的问题或许恰好体现了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而小马的回答又恰恰打破了主流价值观的逻辑:所谓的「坏」孩子也可以重新来过。

从对信志、小马、开出租车的同学以及做漫才的两位同学的群像展示来看,北野武对「坏」孩子的包容度自然是高的。在这里借电影多问一句,问社会能给到「坏」孩子容错空间有多大?再往深里问:人能过上各种可能性生活的概率有多高?以及坏孩子本身的自省能力和突破局限的潜力到底几何?(北野武自己就是潜力无限的坏孩子代表,从泛滥一时的漫才中脱颖而出,到后续成功转型成导演,同时多栖发展于音乐、绘画……电影中也有两位「坏」同学最后成功成为漫才,恰似北野武原型。)

其实,好孩子也好,坏孩子也罢,终有一天他们会到需要打扮成大人模样的年纪,来到容错率几乎为零,竞争残酷度无限上升的成人世界,青春时期的好与坏最终不过是人生必经的一个注脚。

而且大部分的我们既不会是小马,也不会是信治,更多的会是那个开出租车的同学。

或许,将这部电影置于好坏两词之下来讨论,本身是我狭隘了。然而,把北野武本身作为一个叛逆的精神符号来看时,他镜头底下的坏孩子却又如此吸引我,仿佛给予我一种力量亦或帮我消解了一部分对社会愚昧教条的不满情绪。

或许,我本身又有点鸡贼,总想着在不犯法不侵害他人权益的情况下,将自己试探人生多种可能性和冲破落后主流思想边界的阈值拉到最大。从被迫反抗转向自觉性反抗,直到实现真正的彻底。

前几年和同学一起在回家路上聊天,他说可惜没成为职业电竞选手,否则现在可能年入千万。但我想更重要的是他一直都热爱打游戏。

此刻,希望同事的初中生侄子即使在不被家人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即使玩电竞依旧被理解成「玩物丧志」的时代下,也能坚持去追求自己想成为一名职业电竞选手的梦想。

 短评

印象最深的也就是久石让的音乐和安藤政信的眼睛。

3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有时候觉得青春的意义在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尝试和荒废,而这又往往会让你发现,青春,或者生命,最终是一场徒劳。你越晚发现这个越好。你收获了这些与没有收获到底会有什么两样呢,活过与没有活过到底会有什么两样呢。

4分钟前
  • 小楼。
  • 推荐

从操场上两人自行车开始,从操场上两人自行车结束,青春是一道轮回。“你认为我们完蛋了么?哪里,才刚刚开始”。没有爱情,如果有的话,也只是那蜻蜓点水带过,两个男孩子的青春岁月,抽烟喝酒拳击混社会,那些年过去,一切都没有改变,静待新的开始。北野武用他电影讲述了一段残酷灰色属于大家的过往

7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北野武的叙事效率奇高,仅用寥寥几笔就将人物塑造得真切可亲,引人共情。着重运用了重复的元素和场景(如瓷娃娃、操场、天台、咖啡馆、双口相声舞台、一人骑车一人跑步的体能训练路线等),还有间或插入的另一组年轻少年的练拳片段,与形成闭环的首尾一道彰显出了宿命轮转的世态常情。久石让的配乐与北野武冷酷中的温情完美契合。无论是坏孩子还是好孩子的青春,都免不了残酷与幻灭,无论是拳击、黑道还是正经服务业,成功圆梦终是稀罕事,三人分别败于冲动鲁莽、经不住诱惑轻信佞友和过于老实顺服这些常人难以避免的人性弱点。好在结尾依旧留下了一点点希望与憧憬:“-你觉得我们完蛋了吗?-胡说八道,我们还没开始呢。”(9.0/10)

1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原声大赞

1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重看#配乐泪目,瞬间落入初看时分的情境,这种回忆几乎与青春回想有着相同的感伤质地,残酷又美好,温情又暴烈,也正是北野武的一贯特征;出发于校园,且回归到校园,时间转了个圈,人世间历练一遭,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只是如果当初明白幻灭的痛会这么惨烈,是否还有勇气奔向前方---当然,“一切都刚开始”。

1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青春就是一场彻底的失败。没有北野武出场的坏孩子天空,因为偶然而决定下来的道路,因为偶然而到达的高峰,因为自负而许下的诺言,却都必然以失败告终。两个主角,一个次主角共同的失败命运,以及多年之后仍能在操场上回归初始的、千帆已过的淡然之心,力荐。配乐方面佳,拳击背景亦佳,故此评价再升。

14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前半段出奇精彩,孩子虽坏但形象鲜活,象可惜在两人人生走向岔路口之后,故事显得不再那么有力,电影真正精彩的是镜头:叛逆的青春故事和冷静的镜头语言看似不是合理的组合,不过北野武做的恰到好处,大量的重复和符号处理、多次闪前剪辑制造了精妙的幽默感,配乐经典也是不必多提了。

17分钟前
  • TWY
  • 还行

只有看过《坏孩子的天空》之后,你才明白北野武为什么会相中《小武》和贾樟柯。在进入社会之前,确切地说,在拥有一份职业之前,孩子都是一样的。北野武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以他熟悉的“漫才”形式讽刺了教育,同时也质疑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世俗道德观。两个从课堂逃到室外的“坏孩子”既是教育系统里的破坏者也是艺术舞台上立法者:他们在无视秩序的前提下又强调着秩序。在北野武看来,教育的利弊显而易见。坏的一面是,规范夺走了人的天性和可能性;好的一面是,规训又令人免于走入歧途。在比学校大无数倍的修罗场里,所有行业都教你在规则之内犯规,不适应的人只能被淘汰出局。命运如题,课堂上的孩子们迷茫而无解。谁不向往自由的操场?谁不期待自己的故事有个不一样的结局?因此正如同年的《猜火车》一样,最终这是一部关于选择的电影。

18分钟前
  • Muto
  • 推荐

我们一切为了适应生活而发生的变化,都是负面的,但我们又不能总像电影里那样告诉自己一切都只是开始,因为我们已经不再年轻了

20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人生的轨迹就好像原来就设定好了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又都一样我们不知道走向,但它确实是已经设定好了的,不要抱有什么希望,希望这种东西是最没用的,只有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才能一直在这条轨迹上飞翔,不然就OUT了。

21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3+偏4。“你觉得我们完蛋了吗?”“胡说八道!我们还没开始呢。”安藤政信那跟班儿样小眼神儿的叫人怎能看着不腐啊==(金子贤有张耀扬的范儿。

26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看北野武很奇怪,你会在里面看到一个与你的认知完全不同的日本,你会看到所有电影里都有北野武自己的影子,甚至你会看到里面的角色中,总有一个是你,可能不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人,也许只是那个内心敏感的腼腆角色,永远珍藏着破碎的瓷娃娃,那就是全部的青春啊。

27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社会推着大家走 一圈又一圈 无论你坚持还是放弃 成功还是失败 美满还是死亡 亦是无法参透。他有他的不幸 我有我的失败 你有你的活该 哪怕曾经你风生水起我天赋满满他娶了梦中情人 人生啊 还真逃不掉冥冥中那所谓的报应。

29分钟前
  • 黄悦_
  • 还行

没有想象中的好,一段叛逆青春却有点不痛不痒,不温不火。虽然明白他想说青春以及失去,但并不深切。最后的结尾说青春才刚刚开始——莫名其妙的,没看出来。

31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Theme这感觉!~…想起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一点也不久石让,反而更教授!~…安藤征信好看库仑定律

32分钟前
  • 童殿
  • 还行

心志:我们是不是完蛋了小马:混蛋,我们才刚刚开始呢

34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力荐

北野武善于表达一种偏激的、裹挟着恶意的真实,温柔但不敦厚,冷静但不客观。

36分钟前
  • 拐子流星锤
  • 推荐

最初只是关注残酷青春类型的电影,却被影片中的配乐吸引...

39分钟前
  • taki zhang
  • 推荐

我就是控制不住的要命喜欢安藤政信

44分钟前
  • 誰|ぼくちゃん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