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香火2003

剧情片大陆2003

主演:李强

导演:宁浩

 剧照

香火2003 剧照 NO.1香火2003 剧照 NO.2香火2003 剧照 NO.3香火2003 剧照 NO.4香火2003 剧照 NO.5香火2003 剧照 NO.6香火2003 剧照 NO.13香火2003 剧照 NO.14香火2003 剧照 NO.15香火2003 剧照 NO.16香火2003 剧照 NO.17香火2003 剧照 NO.18香火2003 剧照 NO.19香火200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6

详细剧情

  庙里的佛像塌了,需要三千元钱重新修葺,为了筹得这笔钱,和尚(李强 饰)先后来到了佛教科和文物科,然而两方人马只会相互推诿责任,看来谁也不打算掏出这笔钱来。无奈之下,和尚前去找在另一座庙中生活的师兄帮忙,可是师兄只是劝他放弃。
  之后,和尚决定靠化缘筹钱,哪知道没过多久竟然被警察抓进了派出所,出来后,和尚遇见了想要帮忙的妓女、企图哄女友开心的小伙子和一心想替妻子求药治病的丈夫,甚至当起了算命先生。最终,和尚卖掉了念珠总算筹齐了钱,当他满心欢喜的回到庙里之时,等待着他的,却是寺庙即将被拆的消息。

 长篇影评

 1 ) 香火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古老的文化信仰也在崩塌,善良在崩塌,精神在崩塌,初心也在被人遗忘,和尚最初也有良善之心,普渡众生,但一入红尘深入海,行将就木的残酷现实把他洗礼了,也就不纯粹了。后来用不纯粹的佛心却换来了拆字,是打击,也是放弃。电影好看,但看完之后心中悲凉。社会残酷,勇者胜。

 2 ) 中国社会的真诚反思

长久以来面对中国惨淡经营的影视业,真是乏善可陈,伤透了心。宁浩的早期作品如此真诚时,我几乎感动的掉下泪来。

《香火》以山西农村中一个和尚筹款修佛像的经历,辗转揭示了中国近二十年来底层民众的精神状态。也让我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力量。

片中模糊的镜头或许源于拍摄设备的简陋和资金的缺乏,但晃动的镜头感、破败的景象和压抑缓慢的情节,让人焦燥不安并疑心重重。片中人物形象是不丰满的,简单且踯躅的对白,甚至有些呆头呆脑的装扮和表情都是其例证。但这其中丝毫没有脸谱化的倾向,在这如璞玉一样的人物背后,可以窥见的是这些简单而又僵化的灵魂特征。

一百分钟的长度,简单的情节中有官、有警、有匪、有娼、还有看似虔诚的信徒和几经转折的主人公——那个执着的和尚。他如此执着地要修小村中庙里的佛像,几乎到了顽固不化的境地。大师兄劝他到大庙中打理事务并答应给他分红,二师兄劝他还俗,没有一个能够打通他麻木的神经。他带着痴狂的劲头跑到文物处去申请,又在镇上走家串户化缘,在警察局被没收了钱款,几个“小姐”打算积点阴德的钱他又说什么都不要。最后却机缘跑到了一户人家里当了驱除阴宅邪气的风水和尚,并捞了一把。最后好不容易修起了佛像,却被告知要修路拆庙了。在看似没有结局的剧中,每处情节的展开无不直逼我们这个时代的症结。

如果说,抱定守旧的和尚是怀揣了“传统”这颗定心丸的话,他可是真没少受罪。他虽然木讷但心善人不坏,甚至这出灰色剧目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坏人。大家各自遁着不同的足迹走到了如今的境地,有人乞讨,有人抢钱,有人当小姐,有人搞起了寺庙旅游,还有当官的当警察的,传统的和尚一时之间懵了头脑,断了的香火其实早已经熄灭。当固守的传统被经济大潮的巨浪掀起的时候,不知在风口浪尖上的人们看到的是什么?至少在片中,我们没有看到希望。

 3 ) 90年代,信仰的崩塌

       电影剧情是这样的:南小寨村庙里的佛像倒了,和尚历尽千辛万苦想把它修好,却在一路上遭到各类人等的欺凌。第一次化缘凑到的1000多块钱被警察没收,第二次学人算命赚来钱却被流氓抢去。最终,走投无路的和尚借看风水的机会骗来了3000块钱修好了佛像,却发现命运和自己开了一个玩笑——寺庙挡住了村里的致富路,即将被拆除。
       宁浩,新晋商业片导演,不像师兄贾樟柯一样始终如一的将镜头对准底层的人们,而是一步步走上了商业化电影的创作之路。但其这部处女作,对比所有第六代导演的电影,都可以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珠玉之作。
       南小寨村,一如存在于北方人记忆中的那个小村庄,破庙,平房,羊群,土路,嘈杂的街道。镜头和画面真实而富有质感,所有的一切都将我们带回那个刚刚开放的90年代。那个时代,有钱的人还不多,一辆摩托车就是当时的奢侈品;那个时代,还没有今天的大保健洗浴一条龙,小姐们都在美发店里;那个时代,村子里人很多,羊很多;那个时代,是中国被商业化浪潮吞噬的一个开始。
       和尚本来过着安静的生活,靠着不多的香火钱养活自己,本来与世无争,好比喧嚣世界外面的一份子。然而,佛像的倒塌让和尚不得已的去面对这个变化中的世界,他千方百计去筹钱,在这个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世界中迷失了方向。
       佛像倒了,寓意着信仰的崩塌。一步步筹钱重建佛像的过程,也是信仰的重建过程。然而在影片的结尾处,重建起来的佛像,却成了村里致富路上的障碍,不得不说这是何等的黑色幽默!影片中北方荒凉的冬天,似乎也衬托着那个时候人们开始荒凉的内心。
       影片在大同拍摄,不知是否存有导演更深的含义。大同,意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着这座名为“大同”的北方古城,却不知城里的人们是否找到了“大同”的真正含义……

 4 ) 宁浩是一个被低估的编剧——《香火》简评

前几天出门买菜摔坏了腿,躺在床上结结实实地休息了两天,加上哥伦布日长周末,闲来无事看了几天的喜剧,把之前宁财神的《武林外传》《龙门镖局》还有宁浩《香火》温习了一遍。

我一直都是非常喜欢宁浩的,也一直觉得他被低估了,他的作品都给了我很多的惊喜,两年前看过他最早的一部小成本电影《香火》,当时不以为意,昨晚重新来看,突然领悟到了宁浩作品让我喜爱的真正原因。

《香火》的故事很简单,讲得是一个偏远小庙里佛像塌了,庙里的和尚四处筹款修缮佛像,找文化部门被拒,化缘筹款被没收,直到最后开始招摇撞骗,好不容易凑齐了修佛像的三千块,却被告知小庙正建在了要修建的公路的路基上,很快就要被拆除了。

看完片之后,又撸了一遍豆瓣上的评论,评论的关键词无外乎信仰缺失,人性之恶,体制问题等等等等,宁浩在片尾鸣谢了“贾章柯”,也被广大观影者拿出来比较,无不叹息宁浩后来的电影画风跑偏。

可是《香火》讲的真的只是一个带着社会问题的故事吗?如果把整个故事简化一下,可以看出来,这个故事的意涵比我们想得要深刻的多。追溯到一开始,整个故事的起因是小和尚在隆冬时节鞋子破了,于是把垫佛像的布抽了出来补鞋子,导致佛像倒塌,而故事的结尾是,小和尚好不容易修好了佛像,却被告知庙就要被拆了。小和尚要补鞋子是因为隆冬寒冷,是温饱体肤之欲使然,从头至尾因这一欲望引发的“修佛像”这一心愿始终无法达成,所以这个故事再简化一些,其实是一个始于欲望而终于求不得的故事。

是不是似曾相识?然而,故事的内核在影片当中早已被明确地点出了,那就是“佛眼看世界”。

小和尚要修佛像实际上也很难讲是因为信仰。他修佛的动机在影片中被强调了好多次——村里人人杀羊,得有庙,庙里得有佛像,佛像没了,庙就没了,和尚也做不了了。那佛像年后再修行不行?不行,因为这样一来过年的香火钱就没有了。

那修佛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对于村民来说,是希望能减轻杀生的罪愆,合理化自己求生的欲望;对于和尚来说,佛像是寺庙的标志,是自己吃饭的饭碗,佛像没了,等于自己要失业了,说到底,还是欲望。

宁浩在影片里不厌其烦地借和尚之口把这些信息说了好多遍,可是还是被大部分的观众忽略了。

片子里的小和尚是个有点慧根却没有佛性的人。片子里好几处都有明确的暗示,第一处是在修车匠的家里,小和尚两次修车,两次纠结于照片里看不出性别的裸体小婴儿究竟是修车匠还是他的妹妹。第二处是小和尚被关到了派出所的小黑屋里,小黑屋的电视里放着扫黄教育片,屋子里堆着裸体假模特,小和尚一脸尴尬,不知所措,然后悄悄地关掉了电视的声音。第三处是同被关在派出所的妓女要出钱给小和尚修佛像,小和尚怯怯的说:这不合适。

派出所小黑屋的戏简直神来之笔,那个同被关在小黑屋的小姐一语道破的了小和尚的本质,和尚也是人,也是男人。小和尚也一语道破了机锋,都是因果报应。

没错,在佛的眼中圣人猪狗尚且一视同仁,而小和尚却被饮食男女,肉身凡胎,虚妄幻像折磨得不知所措。

随后,全片最有佛性的一幕出现了,小和尚骑着自行车带着一个小姐回去取罚款,那一个镜头,不悲不喜,无欲无求,小和尚和那位小姐不过是芸芸众生当中两个最普通不过的生灵罢了。

宁浩的作品,无论是后期画风如何清奇的各种电影,总能让我感到某种命运的回环之感。《香火》这种也不例外,小和尚招摇撞骗筹到了修佛像的钱,最后却被告知庙要拆迁,浅了说,是中国特色体制问题,深了说,何尝不是求不得之苦?东吴弄珠客在《金瓶梅》序中说“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 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我不知宁浩是否受了这些古典小说的影响,热衷于把世间之苦寓于嬉笑怒骂,声色犬马当中。

《金刚经》的第一个故事是世尊跣足袒肩,入舍卫城乞食,众人皆见苦难,而只有世尊说,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世人肉眼看到好坏善恶,美丑贫富,官吏平民,妓女和尚,而这些我们唏嘘感慨的信仰缺失,人性丑恶,社会问题在佛的眼中根本不值一提,一切的一切不过因果循环而已。

这才是佛眼看世界。

 5 ) 信仰遇到生存,宗教遇到现实——我看《香火》

      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荒诞和迷惘的,是人类精神的噩梦,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是由于人的异化才导致精神异化和宗教的产生。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上帝,人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出一个上帝并把自己的本质属性、把人理想化的期盼赋予了上帝,然后又反过来说上帝是不依赖于人而客观存在的绝对主体,宣称是上帝按照他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上帝、宗教这种人脑的产物反过来统治了人自身。
     在影片中,香火即使宗教延续的一种象征,因为没有香火可以说没有寺庙。也可以看成教徒生存物质必需品。和尚作为信徒是精神上的产物,但是在生活中又必须维持其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这就成为其矛盾的一面。片中的提及的几个和尚有三个:主人公,大师兄,二师兄。可以说代表了三个维度:大师兄是熙熙往往芸芸众生凡人的典型代表,有其小民的典型气质:小气、冷漠、自私、虚伪。这和国民性格有其相同之处。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在这个环境中过的很不错。二师兄在片中还了俗,代表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教徒对人们的影响,生存所需。主人公是矛盾之处,他是孤独的个体,教徒只是他的职业。“人”才是他的本性。他并没有脱离物质的层面,信教也是为了生存。所以说这部影片是说关照是“人的生存”和“生存的环境”。一是主人公为了香火钱而塑雕像。本神佛像作为客观存在的人类制造的产物,不具备任何主观上的属性。但是人们对其投入了美好“印象”。于是就有了“必须有庙,必须有像”这些表面上的“伪像”。小姐、百姓们不惜花钱买功德,买希望。导演也在片中暗示了“宗教的受害者就是那些真正虔诚的人”。例如那三千块钱。这是电影的主线部分。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中的人们看向佛。关照于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二是,导演关注了人的个体,关注了本性。例如主人公的“色戒”就是其表达之一。在派出所的小姐、公务人员的排练等等。即是宗教,就有精神。片中人们生活在现实中,但大都求一个精神安慰,所以就有各种人们想立功德碑。这是虚荣的一种表达,也是精神贫乏的一种表现。三是本片的升华和深化部分,这也是成为佳片的主要原因。那就是”佛眼看世界”。主人公的一方面是僧人(他蛮虔诚的,但我认为他的虔诚是因为他精神的贫乏而虔诚,而不是在精神上与佛教想通),另一方面又为物质所迫。反应了两个层面:一是主人公通过“塑像”的遭遇认识认清了这个世界,这个环境。他的遭遇即使他的经验,使他产生了迷茫。在广场上那熊熊大火是其“涅槃”的表现。作为僧人,如果社会化、体制化就会格格不入,产生矛盾。作为环境中的人,就与精神上的宗教产生冲突。这也是剧中的张力所在,也主题所在。第二个层面是“佛眼看世界”。这其中又有三个层面:一是作为僧人的主人公认识这个世界和环境。他学会了适应和妥协,偏离了“信仰”,这是环境教给他的。第二个就是观众的认识。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也在“看世界”。巴赞说过“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他提出的长镜头理论,也深深影响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产生。本片大量长镜头的出现,给观众一种现实的真实感。有一种“写实的震撼”。三是电影中反应了人间的种种现象,可以说是“苦难的反应”。我们需要真正的“佛”来“关照”世界。
    片中还有对体制的批判,我认为体制也是人们组成,也是表现人的一种,就不展开多谈。导演在影片中已经关注到了很多方面:生存、环境、信仰、精神等等。就其深刻性来说,已经足够。

 6 ) 《香火》:佛是怎样炼成的

我个人认为宁浩《香火》比《疯狂的石头》更真诚!
当然《疯狂的石头》是商业的,一定要更市场化才有票房和正比例回报。主要是娱乐的作用。
灰色和晦涩的《香火》是一部学生时代的作品,只能用学术的眼光去看了。拍摄的质量是很难上院线的。
但内容和思想是一流的!

《香火》让我想起我的河北老家,那里也生活着一群靠天吃饭的人。
羊、善、佛,影片中的和尚是为大家还是为佛,还是为了自己?

让我再回忆回忆一些破碎了的片段:

村里的佛像塌了,和尚借上一辆破自行车去县城寻求主管部门帮助。预算需3000元!
年末,主管部门人员应酬着各方来宾,并认真准备着上级单位要求的各项政治活动!
县城政府是个清水衙门,大小公务员也是有苦难言,文物部门也要靠文物养活自己!
村里的庙破落不堪,没有可以当的值钱宝贝;化缘是个不错的买卖,至少比乞丐强!
被警察撞上,你总没有理,又碰巧在年根上,化缘的非法所得和卖淫嫖娼性质一样!
小姐也是人,可谁会让你当婊子又立牌坊?佛怎么能让一群小姐塑身呢?原则问题!
到处都在严打,表哥的发廊也被查封,只有算命的人还可以原地画圈,和尚更适合!
算算男婚女嫁,只要他们高兴,说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否如人意,赚钱有时很简单!
被黑道痞子洗劫的痛苦感就象是蹲了一下午的班房,两者的区别无非是肉体和精神!
操,佛难道就这么难修吗?让信佛的人掏大钱!和尚有幸去帮别人瞧病,张口三千!
佛,金光灿灿!香火点燃。只是为什么要站在高速现代化交通枢纽的交叉点上等死?
 
写到此,我不禁长叹,和尚!只可惜你的庙太小!

海客小树

 短评

结局有必要像交作业这么上纲上线吗 和尚刚做点坏事就来现报

8分钟前
  • 林 沂 沐
  • 推荐

黑白两道都那么嚣张,唉

13分钟前
  • zhang 2nd
  • 推荐

同样的底层生存故事,却是和石头赛车完全不同的冷风格。抛弃了眼花缭乱的剪辑和辣眼睛的特效,几处摄影还挺诗化,整体呈现出粗粝而质朴的处女作特征。感觉宁浩的作品特别需要一个地理语境的依托,这部里雾霾笼罩的乡镇和石头里烟火气息的重庆森林会让故事显得很有魔力,反而是赛车里的厦门了无生气。

17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8/10。信仰与生存规则面前每个人都露出了真实的嘴脸,基层干部绿灯只为钱礼开宁修教堂不修庙、靠文物生财吃回扣,民警吃了妓女吃和尚在劫财时了无身影,佛在情侣、小姐和病人家属那成了寻求信仰的消费,和尚为了帮杀羊为生的村子赎罪这一理想顺从了现实,涂漆画彩的新佛沦为赚钱工具而心中的佛也塌了。

21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我们都是那个和尚。

25分钟前
  • ……之类的先生
  • 力荐

虔诚每多破落户,欢场尽是信佛姬,以一件小事为引线刺绣出整个浮世绘,小地方办事衙门的那套作派生动写实。人群中的大多数“和尚”通常是如此的,平常既不是坏人也不算十足的好人。想做成点事往往四处碰壁鼻青脸肿,决心豁出干却没人家熟练还比人倒霉。骆驼祥子想搞钱买一辆自己的车,被军阀抢,被特务讹,办丧被迫变卖…和尚想搞钱修一尊自己庙里的佛,被捕快拿,被混混揍,决心骗老实人…宁浩后来显然觉得庙小和尚太难做,所以跑去拍《我和我的祖国》去了。“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那么的净,睁开眼睛你就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啊,把一切垃圾都留在昨天,我们一起迎接一个崭新的未来。”

28分钟前
  • 顾小山
  • 推荐

算是宁浩的处女作。庙里的佛像塌了(佛像参考最近很火的奶奶庙作品),和尚为了筹钱重修佛像,经历了找宗教科——文物科——大师兄——化缘——小姐自愿凑钱(和尚说:这不合适吧)——摆摊算命——坑蒙拐骗——重塑佛像——黑色结局。未成名前的导演们,大多都很真诚。

31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宁浩居然拍过这样的电影?太像贾樟柯了。既有主人公的改变也有对社会的披露,又像是苦行僧的修行又像是批判宗教。前面的开端其实可以浓缩一下,看的有点不耐烦,和尚被抓进局子那个场景布置的很好,就是从这里才开始够味。

33分钟前
  • 塘坑一姐小渡边
  • 力荐

笨和尚目睹之怪現狀,信仰之崩塌才剛剛開始。為了修佛,進了三次城。最后和尚終於學會騙錢才把佛像修好了,卻因修致富路被拆。看到最後,心中一絲香火若斷若續,張楚《姐姐》也是如此,從「很傻」到「很假」,真是人生中的必修課。不想被別人騙,那就只能去騙人,做傻子?還是做騙子?路在何方呢?

37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推荐

7.9我是一个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我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人我是找熟人帮忙不如愿就背后骂他娘的人我是对待领导唯唯诺诺的人我是对待警察低声下气的人我是对待流氓认怂挨打的人我是与妓女讲善恶的人我是与病人谈生意的人我是拿信仰化缘的人我是良心被羊吃了的人我是不信邪的人我是被生活整的哭笑不得的人我是你每天照镜子都会看见的人

39分钟前
  • 之晨
  • 推荐

太有感觉了,那变成羊圈的礼堂,是童年的欢乐场~~因为宁浩和贾樟柯,有点庆幸自己是个山西人……王小波说中国人的历史一部分写在书上,一部分埋在地下,唯缺立在地上的可供后人穿梭其中。波哥指的是北京的城墙——北京城墙有多雄伟,只能靠大家的想象了——我却有幸还能看见二十年前生活过的地方

40分钟前
  • Andy
  • 力荐

拯救了实体的佛像,却丢失了心中的信仰;宁愿通过坑骗换来修缮,也不愿接纳开始有信仰的妓女,说到底,和尚还是世俗中的和尚。

43分钟前
  • 鲜有废客
  • 推荐

时代也强奸了宁浩这个正经要修庙的和尚。

46分钟前
  • bird
  • 力荐

宁浩的处女作比他之后的作品都强太多了

48分钟前
  • 白爷爷
  • 力荐

宁浩处女作,恍如贾樟柯。

49分钟前
  • 津五渡
  • 推荐

太像《小武》。正如姜文评拉斯冯提尔“太聪明”,处处透着机巧,虽然着实不错但是匠气太过(典型的如和尚和妓女那场戏),过犹不及了。这么说或许苛刻了些,不过看看后面无论《石头》还是《赛车》,宁浩都拍得太精明了。长镜头+小景别+方言。

51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这不是信不信佛的问题,也不是骗不骗人的问题,是没处下脚,生路堵死的问题,就算不是和尚,一个善良的遵纪守法的人,也是大差不离的遭遇,你照章办事,人家照章办你,你投机倒把,人家比你还精通,总之就是一路逼着你,往死胡同里撵,特绝望的那种。

53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力荐

摄影系宁浩的毕业作品,自编自导自拍,献给韩小磊,感谢贾樟柯。《何处是我修佛的钱》,同样受阿巴斯影响,作为贾的老乡也记录下尘土砖墙和流行小曲。非职业演员,故事很简单,结尾来点黑色幽默,跟现在的宁浩天壤之别

5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没钱只好拍文艺片,有钱了就捣鼓类型片,这是赤裸裸打文青耳光啊

55分钟前
  • 边城不浪
  • 还行

像《小武》《香火》这种片子,如果深挖一下应该可以打造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黑色幽默类型片。

57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