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今生情未了

剧情片法国1992

主演:丹尼尔·奥特伊  艾曼纽·贝阿  安德烈·杜索里埃  伊丽莎白·布尔吉娜  布丽吉特·卡蒂永  米丽娅姆·博耶  斯坦尼斯拉斯·卡雷·德·马尔博格  Dominique De Williencourt  

导演:克洛德·索泰

 剧照

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2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3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4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5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6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3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4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5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6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7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8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9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2 16:25

详细剧情

  史蒂芬(丹尼尔·奥图 Daniel Auteuil 饰)与马克西姆(安德烈·杜索里埃 André Dussollier 饰)是相处多年的好友,性格迥异的两人之间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让他们成为了工作上的完美搭档。两人共同创建了一个小提琴工作室,提供出售和修理小提琴的服务,日 子过得平静而快乐。
  作为工作室的客户,卡米尔(艾曼纽·贝阿 Emmanuelle Béart 饰)的第一次光顾就吸引了两位好友的目光,马克西姆更是立刻就对卡米尔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可是卡米尔的目光却落在了表面冷漠的史蒂芬身上。在拒绝和吸引中,三个人的恋情无法得以善终,多年后,当他们重新聚在一起,是否会因为曾经的退缩和恐惧感到淡淡的伤感?

 长篇影评

 1 ) 冬天的心

因为这部电影成了Claude Sautet 的粉,于是接着又看了“真爱未了情”——也就是Nelly et Monsieur Arnaud,还搞到此君早年拍的警匪片。 总体来说,Claude Sautet 的这两部片子应该算是20世纪90年代的法国中产阶级的一幅细密的风情画了吧。非常喜欢他的镜头语言,平静而从容,没有任何故弄玄虚,也许是为了强调某种隔离或者客观性,他经常隔着玻璃拍摄。演员的衣着妆容和表演也是一样,传达出一种日常感。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也都是关于人心灵奥秘的些微流露。有人说他像侯麦,但是他其实比侯麦更冷更节制也更“戏剧性”一点。 看完不由得感叹,这得是多么了解人性,才敢这么从容平稳,丝毫不差地,一句句清晰完整地,用一种严谨的方式把故事讲掉啊。一点也不赶,没有一点烂尾,也没有一点不合拍,真是严丝合缝的古典讲故事方式。 也因为这部电影开始听懂了拉威尔,才明白为什么说他是站在古典上面对现代的承前启后之人,或者说,为什么他不认为自己是现代作曲家,他特别的旋律下其实让人感受到的也是这种古典主义的严谨框架。也真是Claude Sautet 的这部片子才配用拉威尔。反过来,听完拉威尔,就真l明白了为什么马勒是此君的反面,也明白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首映会搞成那个样子,而为什么拉威尔当晚会是热烈支持史特拉汶斯基的人了。 对故事情节没有什么太多可说的。看到斯蒂芬,我有时候会想起拉尔夫费因斯演的奥涅金。虽然两个人可能从性格、道德或者行事的出发点上看截然相反,但同样是内心中涌动着某种冰冷的东西。当然,费因斯和丹尼尔奥图的表演也是截然相反的,费因斯是华彩的戏剧性的精准表达(故事所限),奥图则是深水静流极其沉得住气,弃絶了任何一点戏剧性,完全日常化,让观众自己去猜想。两人表演的共同处在于都是极为精准。奥图的表演使得斯蒂芬的行为可以被任意解读,你可以解释为爱无能与恐惧,也可能解释为某种强大的神性和自尊。 不过斯蒂芬的那种被动和消解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他其实一直过着某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他的壳太坚硬了,很难打破:有一门高超的手艺,马克西姆是他与现世发生联系的某种触角,而老师的存在弥补了斯蒂芬对温情的渴望。加上有个闺蜜,其实他的生活很“完美”,确实也没有打破的必要,所以他会本能地不去改变。 除去对老师的温情,其实他内心一直对世俗化、温暖而俗气的马克西姆存在着某种羡慕和一点点非常轻微的蔑视吧——人们对那些和自己不同的人,互补的人总是有这种微妙的感觉的。 话说过了很久,再看这部片子,马克西姆的俗气的温暖更明显一些了——从女性的角度看,嫁人还是嫁他吧,忙前忙后装修,偶然撒个小谎,对女友和朋友都很体贴,也足够大度。 斯蒂芬最终是那个能有勇气或者说足够冷漠可以替老师实施安乐死的人——事后他和马克西姆在咖啡厅里见面的时候,算是正式恢复邦交了,也能面对卡米尔了。两人坐着,马克西姆看他,有敬畏也有担心。卡米尔来了,马克西姆非常体贴,让他们独处。卡米尔确实是值得斯蒂芬爱的女人,谈起老师的时候第一句话就问:你爱他吧?直指核心,无需废话,这就是知己。 从帮助老师安乐死到最后卡米尔克制的那一眼凝视,导演和演员真是好,好得行云流水,含蓄而张力十足。 失去了马克西姆,闺蜜远走他乡,老师去世——孑然一身的斯蒂芬,他身上那种冰冷和非世俗化的东西也开始有点变化了——他最后一次从窗户里凝视离去的卡米尔,甚至在此之前,他见到卡米尔经纪人时,他的眼神已经改变了许多。正如他所说,我在变老,这本身就是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 失去了那么多,也许并不是坏事,因为不能更坏了,只能从头开始。 电影里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卡米尔对前来向她倾诉的斯蒂芬说的那句话。斯蒂芬那时并不是在祈求原谅或者试图复合,他只是纯然诉说,强似讲给自己听——他说:“我感觉毁灭我的人是我自己。”卡米尔似乎所答非所问:“现在,空虚的人是我。” 其实,无论她与斯蒂芬在一起否,这句台词都将最后出现,不过是时间早晚问题。这就是人的悲剧。爱与自我保护和幻灭往往只隔着一层纸,然而,我们中又有多少人能捅破那一层纸然后幸存呢? 艾玛纽贝阿的美貌在这里固然耀眼,但是她为了演出小提琴家付出的努力更让人肃然起敬。因为导演的风格,这部片子里的演奏部分是没有办法用大特写或者替身对付过去的。 因为她和导演的手法,这两部片子有了某种奇妙的串联。顺带说一句,我是格外喜欢Nelly et Monsieur Arnaud“真爱未了情”里那位让·雨果·安格拉德的长相,对我来说这才是性感男人。他在玛戈皇后里演不幸的法兰西国王查理九世。此人的脸就是那种纯然的古人脸,加上个RUFF领子穿上紧身裤,放在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任何古典主义时期的绘画里都不违和。 而且奇妙的是,因为这两部片子的关系,我对巴黎人的日常穿着与生活方式有了种很实在的感受,一种仿佛触手可及的感觉。巴黎变得不再像时装片中那样遥远浪漫,反而是琐屑而日常的,咖啡馆里的简餐,人们熟悉的小饭馆,健身房与公共泳池……人们的衣服也是如此,黑色、开司米开衫、丝巾、大衣、V领针织裙……越是美貌的年轻女郎就越含蓄,卡米尔始终是深色调,黑色V领衣裙,头发简单绑个马尾或者梳个含蓄的发髻,小小的耳环,伊人直到最后热情表白的演奏部分才穿上红色,痛苦宣泄时才擦了大红色口红,因而显得越发凄艳。而她的经纪人人到中年风韵犹存,反而一直打扮得很明媚,短发,耀眼的耳环配艳丽的开衫——巴黎女人确实是可以一直美到最后的。 巴黎人的穿着有一部分始终是经典,一直延续到现在。

 2 ) 灵魂的姿态

冬天已经来临,比想像中还要寒冷。
他们说南方的冬天总是挺短,既不凛冽也不漫长,跑在春天最前头的花儿,不声不响,一如以往,淡淡的香味。
有时候会在温暖的阳光下,看见童年的花园,彩绘花窗上的镂空花纹,阳光的温度会让它们像车轮一样散开,美丽的花瓣几近疲惫……
也许,就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味道,可以让我,联想到真真切切的春天吧。
很久以前,看一部电影,片名叫做《今生情未了》,后来又叫做《冬天的心》。那是一个优雅的片子,三个优雅的人,以一种优雅的方式爱着自己以及对方,微妙的情绪慢慢伸延,却可以适可而止。尼采说:恐惧比爱更有助于让人看清世界。因为恐惧,你会让自己弄清楚,人们是什么,你是什么,他人是什么,你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欺骗,是否可以让你得到或者失去什么……这些都不是爱,爱就是,以一种隐秘的冲动,要在别人的身上看到更多的更多的美丽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这些都是一种假象,假象欺骗你的同时,亦安慰了你的心……所以,如果通过与人交往,却始终保持恰当的距离,就是最好的自省了吧。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得更清晰。
也许,最完美的形式,就是让你感觉不到形式吧。
挺简单的情节,三个主要的演员,结构凝练,布局完美,松弛有致,演员的表演含蓄而内敛。最棒的还有音乐,巧妙并且节制,整部电影只在高潮和结尾部分有完整的独奏,其余音乐,大部分是小提琴独奏,完全化入剧情之中,音乐既承担了叙事又准确地传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这里的感觉很微妙,有时你看别的电影,会完全沉浸在好听的音乐世界里去,但这个片子不会,反而会让你更加专注的关注情节的发展,和人的内心戏的交流。
“我的内心,有一种无生命的东西。”史蒂文说。
每次看到这一句话,都有一种怔怔地感觉。
我想,每个人对待爱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吧。那些代表着生命存在的情感并不是被史蒂文内心深海似的沉寂与内敛消解了,事实上,沉默,有时是一种更为用力的倾述。长久的内心的无声和他自己对于生命极致的思考太深,以致把自己完全包裹起来,封锁在那里。
我一直好奇于:史蒂文,他的内心,在他隐秘的灵魂深处,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从来不表达自己的情感,从来不谈及自己的过去,从来不倾述自己的内心,从来漠视任何的外界的情感。他不是不喜欢,只是不习惯于用那样的方式。相比马克汉姆的热情,乐观,善良而言,他内省,沉默,固执的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从他的内心戏,他看着卡米尔的深情,他沉默的间断——那略带忧伤的脸,他明明喜欢卡米尔,但最后他还是放手了。不,他说,我只是喜欢挑战的感觉。
卡米尔没有出现之前,他和马克汉姆是好朋友,平常安静的工作环境里面,彼此虽然话语不多,却有着悠然自得的乐趣。他一直喜欢这种生活,并且不希望被打破——直到卡米尔的出现。
是她的出现,才让他知道原来他也渴求那样的一种带有暖意的情感吗。即使只是淡淡的,两人雨中偶遇,他把自己的衣服轻轻披在卡米尔的身上,那样细微无致的动作,其实就是他内心在那一刻真实的表现吧。他们沉默的走着,随便的说着话,空气中凝聚着那样一种默契的相知的快乐……
人的情感,总是由自己微妙的内心而决定。或许是他深知一切不过是生命路途里面短暂的一段路,不过是一个偶遇。真在一起,会一直这样的快乐幸福吗。恋爱,会让人心存美好,随着日子的流淌,所有的曾经的真实的不真实的踏实的虚幻的都要放下……那多遗憾。所以史蒂文一定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一个很唯美的人,一个对待感情特别固执特别珍惜的人。在他的内心里面,他深知他和卡米尔可能是一对很好的情人知己,却应该不适合彼此一起。除了马克汉姆的宽容善良,除了他的乐观可以包容卡米尔的热烈又带着偏执的天真任性的一面拉回来,还有谁可以呢。他比谁都看得透:适当的距离,可以保持自己内心的自省,更加优雅从容的面对生活。
一部电影,若是所有情节都交代清楚,怕是毫无趣味。
而一部如果让人去思考,带给自己一些感触,启示的电影,就该是一部好影片。
看这部电影,我一直在想: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在一个人的一辈子里面,究竟占据了多大的比重,或者温熙,或者阴影。或者微笑的面对生活,或者惶恐的过着日子,或者无所谓,或者挑剔完美得惊人。
史蒂文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不说修理小提琴的记忆,凡是经过他的妙手补修的提琴,音色都特别清润,漂亮。电影里面有多个这样的镜头:他埋头专注的拨拉着琴弦,他用专用的手帕小心的上色,擦拭,他给他的徒弟认真的指点讲解着……就像他说的,马克西姆对待所有的演唱会,只是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们的工作室,对马克西姆而言,就是可以赚钱的工作室,别无他意。但对音乐而言,是需要用灵魂用心的倾听,需要发自内心的热爱,才可以深深的感受其中的韵味。卡米尔问史蒂文,那时他们在外面的餐厅喝茶。
卡米尔:你会觉得我烦么。
史蒂文:不,我喜欢听你说话。
卡米尔:你好像是从音乐学院毕业。
史蒂文:是。
卡米尔:为什么断了?
史蒂文:是因为我自己无法忍受由我的手弹出来的声音。
卡米尔轻笑,就这样?
史蒂文顿了一下,用了一个词语表达:因为我太挑剔了。
卡米尔看着他,是因为你太完美了。
他从来不和任何人说自己的情况。
因为我觉得,说出来,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史蒂文说。
他其实有家人,有一次,他说:但是我的兄弟姐妹,从小就觉得我城府特别深,阴险。
卡米尔说,哪有这样贬低自己的人。她看着他,忽然明白为什么史蒂文总是这样的沉默,只要你愿意,其实你可以。
他从来不回自己的家,很少朋友,我一直觉得,他是我唯一爱的人。
史蒂文说。说这话的时候,已经到了影片的尾声。他嘴里的他是音乐学院时候的导师。他和导师的关系非常奇特。每次他过去,很自然的吃饭,在他那里留宿,或者两人沉默的散步,偶尔谈一点生活里的琐事。
导师和师母时常争执,一点很小的事情两人都会吵个不停。每次史蒂文看着他们的表情的时候特别奇怪:隐忍,恻然,困惑。
这样的一个人,必定是内心时常觉得不安全的人,所以才会隐瞒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过于完美,对任何东西考虑过多。就像他会因为自己的弹奏而放弃自己最喜欢的音乐,使音乐终于变成了他的梦想;会因为对婚姻家庭的担忧无法把握的恐惧,而拒绝卡米尔。
所以,真为卡米尔心痛。
他明明懂她的音乐。就像她主动表白的时候说的:我就是为你弹奏的。
她是著名的小提琴家,美丽自负优雅动人。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依赖性特别强。就像她和海琴的关系。海琴是她妈妈的好朋友,同时亦是经纪人。多年以来,她习惯海琴的安排,所有事情不用操心,只需要专注于自己的音乐里面即可。有过反抗,却是小小的反抗,因为她知道她并不能离开海琴。就算她知道她们始终会有一天会分开。
我为她心痛。可怜有时女人的自尊和骄傲在爱情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可怜这样的爱情不过是徒有虚名。她实在想不通,当初的感觉明明如此真挚,当初明明一切好好的,彼此心里知道对方的感觉,明明存在的,为什么到头来变成了一个测试自己魅力的实验?她悲愤不可抑制,无法控制自己的感觉。
从来都是优雅动人的她第一次涂鲜艳的口红,第一次对着对面她曾经深爱的男人拍桌子:那就把这个游戏玩到底,和我上床呀!生平第一次给人这样的决绝和侮辱,她只觉天地不在,心里的一腔悲愤无处宣泄,就算那一刻天崩地裂也随它去了吧!就算这样的下场是把双方逼到了一个死角,也随它去吧!满腔的真挚,最后竟换来游戏两个字!所以,也是唯一的一次,她在公众的场合失控悲伤无法抑制,我怎么会如此羞耻自己!她喃喃道说完,跌跌撞撞地,就此冲出了他的世界里去。
有几个片段。
每次史蒂文过去导师的家里,总是傍晚华灯初上以后。
他开着破旧的车子,经过丛林,经过幽静的小道,然后一直开到门前的草地才停下。车窗外是一个安静的世界,似乎可以听到虫鸣,除此以为,整个世界一片静寂。那时的史蒂文特别沉默,脸上肌肉表情却比平常舒缓放送很多。对他而言,那似乎是他可以自由来去的地方。
导师和师母的最后一次争吵,是因为他的身体每况日下,师母唠叨不能进食过多的零食而起。而导师则指责书房里的东西总是太乱,总是不能找到自己的书……最后导师跌撞的走出来,却摔倒在地,师母立即冲出来担心焦急又心痛的责怪,两人的整日吵闹摔打,于细节处,竟然也见温情,吵闹一辈子,似乎成了习惯,但感情却终于可以磨合了……
那一刻史蒂文一定非常感触吧。原来婚姻没有这样的可怕。
导师的最后一刻,大家都知道是整天的受苦当中。导师终日祈求可以安乐死。师母不敢,也不忍,多年的夫妻,怎么可以亲自送他到另外的一个世界,让日后想起来伤痛无比?但这样的活着,竟也是如此的累和痛苦,每日病痛的折磨,要把人耗到最后一刻才可以放手?太残忍了。离去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和幸福?只有史蒂文深深明白这一点。在幽暗的房间里,史蒂文沉默的给导师注射进去了药液。他轻轻的把导师的袖子褪上去,一直看着他的眼睛,他的脸,两人沉默无言。只有他孤独的背影对着镜头,从此以后,他这辈子里,唯一爱的人——导师也走了,原来生命也是那样的一回事,最后像灯油一样,耗到尽头的一刻,然后灰飞烟灭……是否流泪,可有关系?但愿离去是幸,但愿永不归来。
最后的离别,那是多久以后?八个月?一年?一年半?他的徒弟要结婚了,他要做证婚人,那样年轻的一个人,早早的找了一个心爱的女孩过日子,这是一种勇气,抑或是人生里必须走的一条道路?
他们在茶餐厅里相遇,三人相对无言,马克西姆去拿车,剩下他和卡米尔。
在没有相遇之前,他们都各自坚忍沉默的走着人生这条路。尤其是他。在时光的阴影里,两人淡淡的微笑,问好,当时间飞驰而过,再见,竟也是这样。
特别要提到是片子里面的小提琴曲。
那都是来自拉威尔的作品。
拉威尔的曲子和别的作曲者相比,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弹拨,某种时刻,就象他们按捺不住的心跳和人生。我喜欢拉威尔,应该是从他的“死公主之孔雀舞”就开始吧。每次听他的曲子,或者类似的古典音乐。就仿佛有一根小小的刺,一直戳着我的心。挺让人震撼。
曾经,他们来自不同的彼此世界,曾经,他们相遇后,她以为他懂她,她以为他也会爱她,她以为她已看透他,她以为人生自此有暖可取,她曾经身不由已的趋向他……一切如梦幻如泡影。
他们终于要真的告别了。朋友式的告别,在餐厅的门口。
我在心里暗暗祈祷,千万不要回头,不要回头!
但她看了。她扭头看他,眼神清澈,寂寞。在拉威尔充满哀伤的钢琴三重奏里,当时间飞逝而过,她曾经渴望过的,如今已经沉了下去,她已不再想。而曾经为之撕心裂肺的东西已经半途而废,灰飞烟灭。
又或者,在很早之前,他就明白了,对于爱情,人生还是个印象派比较好一些。他坐在餐厅里面,看着他们离去,一动不动。
与别的片子不一样的是:导演通过他过人的洞察力,向我们严肃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令我们审视爱情,审视自己,审视人生。
这是一个爱情的悲剧,但悲剧的来源却没有外在的压力因素,而来自于人的内心深处。所以,我觉得它是一部描述三个高贵灵魂的悲剧,这个悲剧来源于人深深的自省和追问。这是一部用爱情来讲人的自我、爱欲、生死等更深刻命题的电影,它超越了世俗的道德评判,也超越了爱情的浪漫主义,直面人性。
最后想补充说说史蒂芬。
史蒂芬复杂、深邃、所有的所有一切都令人难以琢磨,就像每个人生命里的黑洞,隐秘,神秘,却天然的对人有一种巨大的吸引力。他的魅力甚至是你无法描述的,他抛弃了世俗的虚荣心,因此他少嫉妒;这些东西,从来不会影响他的心态;他不被生活表面所迷惑,因此他不盲从;他不虚言爱,因此他显得冷漠;他对爱又有着深深的渴望,因此他在狂热面前退缩;他克制欲望,因此他不在乎孤独;他清晰地看到生,因此他能够冷静地面对死。
所以,一直到了影片的最后,他静静地坐着,行人车影如水一般流动在玻璃窗上,我们被这玻璃窗阻隔着,仿佛被隔在他的世界之外。他那昂着头的孤独,并不落寞,他不邀请同情。我们看到他,然而又触不到他。这种令人揪心的孤独感,直接通向了每个人内心的最深处。

注:四年前写的影评,当时感触太深,一直写下来,结尾处引用了我很喜欢的一篇影评里最后的一段: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26021/ ,作者是逆龙。
未有私信与他,就引用过来,很抱歉,特此在今日注明一下,并说声谢谢。(舊雨,2012年2月11日傍晚)

 3 ) 深渊

   前几天终于看了那部冬天的心(Un coeur en hiver),很多年前就听说,知道情节,甚至风格。看完之后,仍然惆怅良久。
 
    这个故事是一个谜。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我看过的讲爱情(如果我可以用这个词)的故事里最为微妙迷人的一个了。我甚至无法找到恰当的语言描述它的情节。
 
    Stephane的姿态让我觉得可怕,他的存在像一个深渊,安静深邃,其间偶尔闪烁着令人迷醉的蓝光,却转瞬即逝,让不期然发现这光芒的女子纵身投入,却发现那光芒已杳然无迹。
 
    两个人的交接就像钻石与玉器碰触那样铿然有声,他第一次看她演奏的时候,一言不发,而他的存在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磁场便让她心神不宁,无法集中。而他居然也察觉到了,当时在场的还有大提琴,和钢琴的伴奏者,她的经纪人和男友,而当他起身离去之后,她便似乎如释重负,状态也恢复如常。这样微妙的气场的对抗就让两个人的力量对比昭然若揭。
 
   当然她无疑是美的,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他和她的男友,也是他的同事一起注视着人群中的她,有种钻石般优雅夺目的光泽,眼神略带忧郁,发髻一丝不苟。他当然是被她吸引的。
 
     他后来第一次特意去录音室看她的那段,拍得尤其精彩。她在录音棚里专心的演奏拉威尔,而他在外面专注地凝视,气氛优雅沉郁。当她看到他时,并不掩饰自己的高兴。两人同去喝杯咖啡,雨中并肩跑过街角,过马路的时候遇到飞驰而来的汽车,他马上用身体护着她。这大概是两人唯一一次身体接触。之后咖啡馆里坐定,她身着简单的旧毛衫黑长裙平底鞋,发梢还挂着水珠,眼神里却有暖意。这三段场景的动静对比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封闭室内浓郁的音乐声,室外雨中那段奔跑,还有我臆想中咖啡馆里温暖潮湿的香气。
 
     他是一个小提琴工匠,而她是小提琴演奏者,当他指出琴的微妙的缺陷并将其修正之后,两个人之间便有了些不一样的东西。中国的古人管这样的人们叫“知音”。这样的相遇是难得的,两个人都明知这一点,但有人欢欣雀跃,有人却只是深深凝望一眼,便转过身去。
 
     这样绝然的拒斥的姿态起初让我深深地不解,导演似乎想通过别的线索解说他的行为。他自幼习琴,考上了音乐学院却中途退学,转而去学习小提琴的制造工艺,相比浸入音乐走上使艺术臻于完美的道路,他宁愿用从纯粹工艺的角度接近他挚爱的乐器,这样的选择中我们看到,他似乎已然明了了直接进入某些事情的宿命,因此他选择远离,或是迂回地,接近。
 
     印象深刻的还有最后他给那个老人注射安乐死的药(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第二天清晨的天光,浓绿的原野,寂静无声。
 
     他说,“我的内心有一种无生命的东西”。那究竟是什么呢,让他拒斥爱情,亲情,友情。而他又绝非无情之人,从他对他的学徒和那个习琴的小女孩的态度里可以看到他温煦的一面。片中有一段是描述他看到那对老夫妻大声争吵却又最后彼此抚慰,他的表情痛苦复杂,他不愿(再)卷入任何情感之中,就像一直拒绝的牛虻,用脆弱来形容这类人也许是合适的。而这脆弱之外层却是光泽细腻的玉,让人忍不住地想探究。
 
     我得承认,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忍不住地害怕,像身处深渊之侧。

2007.8.26
 

 4 ) 爱情到底存在与否,或许这只是个驳论

一个如此有才华,又凌厉,有着无限风韵的女子;
一个其貌不扬,自我封闭,性格乖僻,手艺精湛的小提琴师。

这原本可以是一个庸俗的三角恋;
也可以是一片皆大欢喜的爱情剧;
又或者是一个围绕着音乐之爱的文艺片,
还是?

可是,等等,我觉得不对,统统都不对路。

他到底是假装没有感情,还是真的没有心?
她到底是爱他的,还是只是想说服自己,爱的那个自己的幻想?
又或者,根本没有幻想,他们其实是相爱的。
还是,其实,所有都其实与爱情无关?

这真的是个驳论,
我们爱的到底是真正的那么一个人,还是他所倒影在我们心中的皮相??
你感觉到的爱,到底是他传递给你的荷尔蒙,还是你自己荷尔蒙的幻象?
我感觉,我又要开始涉及哲学问题了,罢了。
别人都说“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我还是省省我的脑细胞好了。。。。。

不过,这部电影做得很好,
无论是音乐,画面,还是感情的刻画,都很到位。

一个如此犀利,却又真性情的女子,
无论她是否得到爱情,她是否真的快乐
都完全不会妨碍你去欣赏这朵犹如在寒冬中的玫瑰,独自开放。

 5 ) 郎心似铁

法国片《Un coeur en hiver》,按本意大约译作《冬之心》,中文又译《郎心似铁》或者《今生情未了》。觉得译得不准,照我说,不如译成《今生情了了》。女主角是个小提琴家,美丽自负。男主角是修补小提琴的行家。他帮她修琴。他去看她排练拉威尔的作品,被她迷住,也许是被她的音乐迷住。

她知道他们彼此喜欢。她向他表白,他却说,他不能给她所想要的。换句话说,他不爱她,这只是一个测试自己魅力的游戏。她想不通,明明可以开始的,怎么突然停止了?她摘下自尊心,她在餐厅摇乱了头发,优雅全无,她禁不住叫出声来——那就把这个游戏玩到底,和我上床呀!——生平没有这样被拒绝过,她只觉得耻辱。她这么说的时候,其实已经把他们逼到死角。

我为她心痛。可怜有时女人的自尊和骄傲在爱情面前多么不堪一击。可惜有时爱情徒有虚名。

之后当他略有悔意,也许不算悔意,只是一丝歉意吧。他是不爱她,他只爱他自己。他去看她。还好,她已经记起了自己是谁——她的骄傲。她说,祝你好运——她已经劫后余生了,就算那丝耻辱抹不掉,也要好好地活下去。

电影末了,他们在餐厅告别,朋友式的告别。他一直望着门口。看她坐上车,在阳光的阴影里。我在心里暗暗祈祷,别,别转头看他。但她看了,她凝视他——她的眼神清澈,寂寞。在拉威尔充满哀伤的钢琴三重奏里,当时间飞驰而过,她从前渴望过的,她已不再想。为之撕心裂肺的东西已经半途而废,灰飞烟灭。

他们的脸上表情几乎都很平静,尤其是他。相遇之前,他们都各自坚忍沉默地走着人生这条泥路。他似乎无父无母,一直独居着,也没有性生活,唯一有个无话不说的开书店的女友。她跟着严厉的女经纪人在古典的路上打拼。拉威尔的曲子很多处用到弹拨,象他们按捺不住的心跳。我喜欢拉威尔,很早从他的“死公主之孔雀舞”就开始喜欢。他的曲子有小小的刺,一直戳着我。他们相遇后,她以为他懂她,她以为他也会爱她,她以为她已看透他,她以为人生自此有暖可取,她身不由已趋向他......一切如梦幻泡影。

也许他早就明白了,人生还是个印象派比较好些。他坐在餐厅里,从头至尾一动不动。

 6 ) 别判断,去感受

我想斯蒂芬大概跟1900是同一种人,有自己完整的内心世界,而且心甘情愿生活其中。对他们来讲,最好的爱存在于想象当中,不去实现反而能保持爱的完整。

斯蒂芬第一次去看卡米尔录音时卡米尔问他,为什么放弃音乐甘心当个修手提琴的手艺人?斯蒂芬说,我没有天分。卡米尔不信,而后斯蒂芬解释说,我不喜欢自己制造出声音,音乐对我来说是梦想。其潜台词,梦想并不是用来实现的。

尽管斯蒂芬厌恶自我膨胀用自我收缩的方式面对人群,但不代表他没有表达自我和争胜负的欲望。

从开始他对马克西姆的描述旁白,以及马克西姆第一次把女朋友卡米尔介绍给他的场景看,斯蒂芬对马克西姆有一种潜藏的蔑视和嫉妒。(马克西姆与他的沉默内敛完全不同,爱与人打交道,爱出风头,对人缺乏深入认知)

而他追求卡米尔的方式虽然隐晦(在餐桌上一阵见血的指出卡米尔语句下她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潜台词,当卡米尔向她倾诉自己和经济人矛盾时又一针见血的指出卡米尔内心真实的渴望),但这对卡米尔(对不信任的人紧闭内心,对信服的人彻底敞开)来说,基本上是致命的。

所以当卡米尔压抑不住自己的情感打电话,跑去打探情敌的情况(其实只是斯蒂芬的朋友),最终跟马克西姆摊牌向斯蒂芬表白的时候,斯蒂芬说,我给不了你要的,你只是把我想象成了另一个人。我引起你注意,只是想反击下马克西姆,这都不是假话。

但他接着说,我根本不爱你。这就是撒谎了。

不过准确的说也并不是撒谎,而是他压根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坠入情网。(斯蒂芬这种人,对旁人是冷眼旁观洞若观火,对自己就是自作聪明后知后觉了。)

不然他不会在卡米尔的表白前听到电话就心神意乱,也不会在表白后
迷惑不解跑去恩师那里去找答案。不巧的是,恩师和师母正在为琐事扯皮,这让他打消了转圜的念头(看,所有的爱最后都会落得如此境地)。

等到三人关系彻底决裂之后,斯蒂芬搬出了和马克西姆合作的工作室,暂住到恩师家,被两位老人相濡以沫的情况所触动,才终于鼓起勇气去向卡米尔告白。但以卡米尔决绝和自尊的个性,已经为时已晚。

等三人再次见面,已经是八个半月后。卡米尔投身于工作,与马克西姆做回了朋友,斯蒂芬自立了工作室,经历了徒弟的婚礼和恩师的故去(亲手帮恩师安乐死),马克西姆主动来和解,同时意识到两人的关系再回不去以前。

卡米尔还爱着斯蒂芬么?当然,最后一回首,眼神断人肠。她以后还会这么不留余地的横冲直撞么?但愿不会。斯蒂芬还会一直孤独下去么?也但愿不会。(卡米尔问到他恩师之死,他说我以为我只爱他一个人。看来心境还是有了些变化。)

三人决裂后,斯蒂芬有一次碰到了卡米尔的经济人,经纪人问,最近怎样?答:只是老了点。经纪人回:那么快点老吧。这细节设计的极有意思。如果斯蒂芬足够老,老到真的无欲无求,他便不会介入马克西姆和卡米尔的感情,整个故事大概压根就不会发生。

又或者他更年轻一点也好,这样他还心存幻想,愿意去尝试。没准和卡米尔向恩师夫妇一样过下去了。

又或者不是卡米尔,是个更细腻更理解他的人,像他那个开书店的女友那样?不,不太可能,这样两个人最终只会变成淡如水的朋友。

也许对斯蒂芬来说,卡米尔说的有道理:不要判断,去感受。世界有时候像恩师故去那一刻他推开窗看到的风景,宁静的草地,肃立的树木,微风轻抚。

如此温柔。



 短评

郎心似铁,因为郎爱的是个男人~

6分钟前
  • NA
  • 推荐

你长久以来营造的自我世界封闭,我无所谓。你不能这样下去,你要接受内心松缓的感觉——冬之心。

7分钟前
  • Aubrey
  • 推荐

凡是打动他的东西,都将是他用沉默深埋的东西。用乐匠的身份爱音乐,用拒绝的方式爱卡蜜儿。他想要的太多了,只有他自己的世界才能给。而现实世界只属于像马克西姆那样享受生活的人。

8分钟前
  • 麥爾斯
  • 力荐

艾曼纽化好妆来见奥图。“我想要你,我没有投怀送抱的习惯,但我要告诉你。”“我的确想引诱你,但我不爱你。”“是游戏你就跟我玩到底,和我上床。”在餐厅众目睽睽之下被拒,颜面自尊无存。

10分钟前
  • Cloud-D-Zoro
  • 推荐

这个故事相当于,一个读者,相较爱上另一个读者,他爱上作者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就像你要世人博爱,但世人却爱上帝,因为那是一个世界体系的创造者,拥有某种神秘强大的创造力在吸引着你。

1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斯蒂芬爱卡米尔,为什么却不与她在一起?许多人看了这部影片之后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实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斯蒂芬在影片中所说的"我身上有一种毫无生气的东西".他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完美主义者,他热爱音乐,并且上了音乐学院,但是因为他不喜欢自己发出的声音就休学了,转而当了一名制造和修理小提琴的手工艺人.他宁愿让别人用他制造或修理的小提琴演奏出更美丽的音乐.其实他内心里有一种怯懦的甚至可以说是自卑的东西:虽然卡米尔现在爱着他,但是他没有把握能永久拥有卡米尔的心,因为卡米尔太优秀了.他只能选择放弃.

16分钟前
  • 蓑笠翁
  • 推荐

有那么点Kierkegaard的味道

17分钟前
  • 点点
  • 推荐

他们俩自始至终都用vous称呼彼此。

18分钟前
  • 一又
  • 还行

斯蒂芬的爱深邃无形如水,一触碰就从指缝漏下;卡米尔的爱真挚热烈似火,一经确定不惜燃尽一切。两人碰在一起,难免不是悲剧。或者也跟时机有关,更年轻一点,他还能相信;更老一点,他压根不会去招惹。不管怎样用头脑恋爱的人都很苦逼,爱情本来就是一种错觉,闭上双眼坠入情网就好。有什么关系。

22分钟前
  • 沉默の玩
  • 推荐

更喜欢《冬之心》这个名字,和《沉静如海》有着相似的基调,是美国电影几乎不会花心思去阐述的类型。讲人的品格,高贵,讲一种气质。看多了剧情激荡、复杂的片子,这类如清泉一般,细腻,抚过心底。拉威尔三重奏很好听~女主很美。

24分钟前
  • qwfwq
  • 推荐

贝阿仿佛有个遥不可及的天上的恋人,她的心早就为此燃成灰烬了;所以面对人间的一切爱恨,她既幽怨又心不在焉。我想这是由她惊人的美貌和谦卑的脖子弧度混合而成的效果。此片人设非常适合她所展现的这种特质。

26分钟前
  • 雾港
  • 推荐

不知道是不是我没有看懂,我以为史戴芬爱的是马克西姆。虽然他一直说自己和他不是朋友,只是工作关系。结合种种线索我觉得是这样。首先当马克西姆要与卡米尔开始新生活时,马克西姆特意慎重地跟史戴芬做了交待,史戴芬听到消息后的反应不是恭喜而是有些惊讶;之后卡米尔却莫名地被冷漠的史戴芬吸引,史戴芬一度表现出了仿佛也爱她的样子,但卡米尔向自己表白后,他却说自己不爱她,他甚至说只是为了报复马克西姆。电影最后一幕三人又重新相聚,卡米尔问史戴芬:你喜欢他(指的是马克西姆)?史戴芬回答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他是我唯一喜欢的人。如果是这样就可以理解他之前对卡米尔的行为了。虽然卡米尔非常有魅力,但他喜欢的是他,而不是她。但也有点点疑问,是因为史戴芬情感状态呈现出来的异常冷静甚至冷漠。

30分钟前
  • 萱草
  • 推荐

1.艾曼纽·贝阿太美了,想起波德莱尔的话:有些女人你想占有,有些女人你却只想在她目光的注视下死去。2.有时你得承认,爱情,作为一种精细的情感,不是每个人都有天赋去拥有的。via X

33分钟前
  • 远子
  • 力荐

“你没有感情吗?可你却喜欢音乐。”“当然,音乐,是梦的材料。”另,果然是有深度的音乐电影……

38分钟前
  • xun
  • 还行

或者,在很早之前,他就明白了,对于爱情,人生还是个印象派比较好一些。

41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剧本总是那样,命运之外,角色使然而已。她是个小提琴演奏者,懂得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热情和音乐交错在一起,完全的释放出来。而他只是个调琴师,和音乐之间的是沉默的交道,他对她对音乐的爱都是无言的,爱的隐忍和不善表达。 “在我心里有种无生命的东西

43分钟前
  • 安妮忘记了
  • 推荐

如果一个艺术家说要爱你,跟你走,请你千万不要伤了她的心。剧情寡淡,但是我很愿意沉醉在艾曼妞贝阿天蓝色的纯净眼眸里。

48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技法工整干净,叙事未点到,即止,如隔岸再隔人群观火。层次丰富的凝视。人群的头顶所见火光是卡米尔,其他则是二手新闻。相比于故事主线,更想念身边海琳那样的朋友,好事程度刚好,是更不多得的友谊。贝阿的美不言而喻,布光这么柔全因有她。卡米尔的征服欲,斯蒂芬的眼神(咖啡馆第一幕,录音棚第一幕,新工坊第一幕)已经出卖他们各自,也都并非爱情。马克西姆优雅处事滴水不漏。可是,恋情?另一个病人罢了。和卡米尔打开心扉那场对话很好。爱是太主观的感受,说有就一定有吧,我真的信,但像这样专家级的暧昧,我无法在意其中是非、深浅。不如看看表演,都是过来人,每句话说完的嘴角弧度都控制得那么细腻。

51分钟前
  • Superhat
  • 还行

修琴的,卖琴的,和弹琴的之间的故事。修琴的冷感,卖琴的冷静,弹琴的敏感,于是三人行,必有遗憾。贝阿真是美得让人战栗。

54分钟前
  • 艾晨
  • 推荐

她这样孤傲的女人,在同一个晚上两次向同一个男人明示爱意,他却只用刻意的侮辱来回避,那么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保全尊严。既然爱你不能言语。

56分钟前
  • 名残り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