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妖夜慌踪

悬疑片法国,美国1997

主演:比尔·普尔曼,帕特丽夏·阿奎特,巴萨扎·盖提,罗伯特·劳吉亚,罗伯特·布莱克,加里·布塞,露西·巴特勒,迈克尔·肖姆斯·维尔斯,理查德·普赖尔,娜塔莎·格雷格逊·瓦格纳,约翰·罗斯留斯,路易斯·艾波利托,杰克·科勒尔,斯科特·科菲,阿尔·加勒特,吉奥瓦尼·瑞比西,迈克尔·麦斯,亨利·罗林斯,爱沃瑞·欧欣,杰克·南斯,戴维·伯德,吉纳·罗斯,F·威廉·帕克,盖伊·西纳,亚历山大·福克

导演:大卫·林奇

 剧照

妖夜慌踪 剧照 NO.1妖夜慌踪 剧照 NO.2妖夜慌踪 剧照 NO.3妖夜慌踪 剧照 NO.4妖夜慌踪 剧照 NO.5妖夜慌踪 剧照 NO.6妖夜慌踪 剧照 NO.13妖夜慌踪 剧照 NO.14妖夜慌踪 剧照 NO.15妖夜慌踪 剧照 NO.16妖夜慌踪 剧照 NO.17妖夜慌踪 剧照 NO.18妖夜慌踪 剧照 NO.19妖夜慌踪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09 20:28

详细剧情

这被认为是大卫?林奇拍得最混乱的一部电影。爵士乐手(比尔?普尔曼 Bill Pullman 饰)和他的妻子(帕特丽夏?阿奎特 Patricia Arquette 饰)一天早上收到了一盒录影带,他们发现里面的内容竟然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从此,他们每天早上都会收到这样的录影带。这天,乐手发现录影带里的内容竟然是他杀死了妻子!当他冲进卧室时,发现妻子果然死在了床上。   警察将他带走了。一晚过后,原本在监房里坐着的乐手变成一个年轻的维修工,莫明其妙的警察只好将他放了。维修工因一手出色的修车技术深得黑社会老大器重,这时,他发现老大的女人竟然和他的妻子长得一摸一样,只是头发颜色不一样。老大的女人主动勾引了维修工,两人携款潜逃。当他们来到荒漠公路时,维修工与女子疯狂做爱,之后他又变回了乐手……

 长篇影评

 1 ) 独家解读大卫林奇《妖夜荒踪》中的惊天秘密

         
    如果不是大卫林奇的影迷,大概不会对这篇文章感兴趣,更何况这已经是十二年前的电影了。

    刚刚看了这部片子,而且是一晚连看三遍(当然,第二、第三遍是用快进看的)。惊呼——大卫林奇简直是个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鬼才。

    先不要奢望对这部影片作出评价吧,即使能把影片的整个情节梳理出来都是要绞尽脑汁的,而据说大卫林奇本人从不对他片中的故事加以解读,在他看来让读者发挥想象力去自我完善影片更是乐趣所在,这样也就造成了每个人都有答卷,但出题者却始终封闭着标准答案的情况。

    刚刚在网上看了一些对该片的剧情介绍和解读,似乎没有一个与我的答案接近,看来先不论对错,我都是真正的独家了。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整个影片的时空可以分解为四种时态:
    A真实发生过的事;
    B男主人公弗雷德白日凭空幻想出来的场景(并未真实发生过的事);
    C男主人公弗雷德梦中的场景:他化身为自己的年轻时代——皮特后的遭遇(大部分是梦中的幻想,并未真实发生过);
    D依旧是男主人公弗雷德梦中的场景,只不过是他恢复了自己真实身份弗雷德之后的故事(虽然仍在梦中,但属于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在梦中记忆又被唤起)。

    由于大卫林奇在影片中刻意模糊A、B、D之间的界限,因此造成了多种的解读可能,而A与C之间的差异,大卫林奇是设置并且强化了的,只不过仍有可能被误读。

    好了,接下来开始从头梳理了。

    影片开始,弗雷德在家中烦躁不已,大口抽烟——因为他非常郁闷,想杀人又下不了决心!此刻属于A时态。

   对讲门铃想了,弗雷德按下对话键后门外传来弗雷德自己的声音:“迪克罗死了”,他向外望,外面空无一人—— 此刻属于B时态,弗雷德对迪克罗充满仇恨,幻想着如果此刻迪克罗已经死掉就好了,不用自己再去冒险杀人了(这也证明了弗雷德只是个普通人,不是嗜血狂魔,这点对后面的情节非常重要)。

    晚上,弗雷德要去上班,他是一家夜总会的乐手,此刻,他的妻子热内出现了,告诉弗雷德今晚她不去看老公演奏了,而是留在家里看书,弗雷德将信将疑,与热内两人话中有话、不咸不淡地互相试探。此刻及其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场景都属于A时态。

    弗雷德演出中途打电话到家中,无人接听;深夜弗雷德回家后发现妻子已入睡,因睡着而未接电话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之前的镜头显示,家中的多部电话分机是同时响起的,其中一部就在床头——可见妻子刚才并不在家。

    早晨,妻子在门口拿报纸时发现还有匿名人送来的一个纸袋,里面有盘录像带,丈夫想看看里面是什么,还一定要拉着妻子一起看,妻子平静之下略有紧张——好戏开场,妻子热内在认识丈夫前给私人俱乐部拍过A片,她并未告诉过丈夫,而且她一直和私人俱乐部的老板迪克罗偷情,此刻见到录像带这一敏感物品自然惴惴不安;同时丈夫也早已对妻子有所怀疑,因为录像带就是丈夫拍的,用来试探妻子,只不过他每次拍摄时都处于一种分裂状态,会把自己先幻想成另外一个人再返过头来窥伺自己的生活。

    录像带只是拍了他们屋子的外景,妻子如释重负:“大概是什么房地产商吧?”

   晚上,妻子在梳洗,弗雷德在沉思,当晚妻子倒是去了夜总会看弗雷德,但身边还有一个她以前的朋友——安迪,弗雷德十分憎恶安迪,因为安迪就是介绍热内加入A片俱乐部的人(尽管热内从不承认那个俱乐部的存在,只是说安迪曾帮她介绍过一份普通工作)。

妻子梳洗完毕上床了,夫妻生活开始,弗雷德努力之后很沮丧、热内平静之后是淡漠——影片开始揭秘了,妻子的红杏出墙、弗雷德最终的逼上绝路,开始有了缘起。

早晨,第二盘录像带又到了,这次的内容很惊悚,拍摄者进入了屋内,走上楼梯,进入卧室,竟然拍到了床上的弗雷德夫妇!细看来:床上的女主人始终是背身,而男主人竟然——没有头!原来是两具玩偶。
当然,拍摄者还是男主人,影片之前的镜头多次表现弗雷德每次回家后的走动路线和主观视角,与录像带拍摄者如出一辙,就是在告诉我们拍摄者就是弗雷德。

但在女主人看来,屋里肯定有人闯入过,而且开始寄带子威胁他们了,于是她果断报警。

警探艾德、奥尔来了,仔细检查了所有门窗,并没有任何痕迹(男主人进自己家拍摄,当然不用破窗而入),无奈只好离去,并承诺加强警戒。

而警探们与主人夫妇的一段对话颇有深意:

警探:没有别的房间了?
男主人:没有。(之后,看到妻子疑问的目光,于是继续说)还有一间,我用做演奏室,封闭隔音的。

在此我们不难猜到影片在暗示我们弗雷德可以在暗室里进行一些私密
的工作。

   警探:你们家有摄像机吗?
   妻子:没有,弗雷德憎恨摄像机!

这里又暗示我们:弗雷德每次都要把自己幻想成另外一个人才能完成拍摄,而实际生活中的他憎恨摄像机的原因就是因为无法忍受妻子当年的行为(尽管妻子热内并不承认)。

接下来最关键的台词出现了:
弗雷德:我只用自己的记忆来记录事情,哪怕它和真实的情况不一样。

两个警察面面相觑,他们觉得碰上了一个脑子不太灵光的人,没错,这就是人格分裂的弗雷德,但他此刻并未引起艾德和奥尔的警觉。

晚上,弗雷德不用上班,夫妇二人去参加一个派对,在谁家?——花花公子安迪。

在安迪家,弗雷德看到了妻子热内、安迪、迪克罗的三人合影,心中酸溜溜的(这个情节影片并未表现,是我根据后面的情节推断出来的,因为在影片后期弗雷德的梦中来到安迪家看到了这张相片,就是在暗示弗雷德实际上见过这张照片)。

接着,热内与安迪打情骂俏,弗雷德来到吧台,借酒浇愁。之后,幻像出现了,情节进入B时态:一个诡异的涂脂抹粉的老男人走了过来,穿着接近中山装风格的一袭黑衣,此君后面还将出现,他其实就是弗雷德幻想出的另一个自我,但比实际生活中的弗雷德更为冷酷、自私,我们也可把他当做每个人心中藏着的那个魔鬼。

黑衣人与弗雷德打招呼,声称自己此刻就在弗雷德的家里,弗雷德用面前这个人的手机给自己家打电话,那边居然诡异地有人接听,而且声音就是眼前的这个黑衣老头,此处影片其实就是在暗示此刻的景象并非真实,同时用黑衣人就在弗雷德的家里来比喻这就是他自己的心魔。

回家的路上(此刻又回到A时态),夫妻继续斗智,弗雷德不断追问热内的过去,而热内则避重就轻,大不了一句:不记得了。

当晚,夫妻之间气氛冷漠,弗雷德在痛苦中挣扎,最后似乎下了决心,他终于横下心来要杀人了,但杀的谁呢?导演在此布下了该片最大的迷阵。

早晨,弗雷德又拿到了第三盘录像带,独自看了起来(热内呢?)——录像带中,血流成河,弗雷德正在把妻子热内的头颅、四肢、躯干切得满屋都是,床上一只脚、地下半条腿的,同时他还不忘对镜头狞笑,而电视机前的弗雷德看到此时则惊恐地大叫着妻子的名字……接着,他被警探奥尔一拳打中鼻梁,倒在警察局的审讯室里,不断地喃喃自语:“我没有杀她。”

这个镜头令所有人得出了结论,弗雷德杀掉了热内,然后被警察逮捕,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这里时得出的结论,问题是摄像者是谁呢?

随着影片的推进,我开始怀疑这个结论了,直到看第二、第三遍时,我得出了新的结论,我开始搜索网上所有关于此片的内容介绍和评论,发现尽管对影片的其他情节有着很多解读,但对弗雷德杀妻这个情节几乎所有人都认定它是存在的,而且可以说这个情节是该影片的最基本的主线和戏核。

但我的观点却是:这是大卫林奇给我们布的惊天迷局——弗雷德并没有杀掉热内,或者说热内根本就没死!

被碎尸万段的是谁?——没有人被碎尸万段,那场戏其实又进入了B时态,属于弗雷德的想象。

在前两次看录像时,弗雷德头发蓬乱、身穿睡衣、一切都是刚起床的样子(属于A时态),而看第三次的录像时,他服装整齐、头型精致,影片已在暗示此处与前两次看录像的时态有所不同,而警察的那一拳把他打醒——原来此刻他正在受审,审讯过程中他进入幻觉,幻觉中他误认为妻子已被杀害并分尸,大喊大叫之时被警察打醒。

且慢,如果妻子没被杀害弗雷德为何来警局受审?

可恶的大卫林奇,他从夫妻二人自安迪的派对回家后那晚一下子跳到了弗雷德被捕,最后你会发现这中间其实还发生了许多事,但导演刻意先跳过那些事并安排根本不存在的第三盘录像来衔接,彻底用陷阱迷惑了我们,而此时整个电影才演了三分之一,很多的迷局导演会在后面帮我们慢慢拆解。

法庭和陪审团郑重判决:弗雷德一级谋杀罪成立,被判处死刑。这里并没体现他杀的是谁,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他的罪名仅仅是谋杀而没有毁尸罪,换句话说,热内被大卸八块那件事是不存在的。

影片多次表现了弗雷德的自闭、嫉妒和懦弱,他在心魔驱使下开枪杀个人已经是极限了,把自己老婆杀了还能在摄像机前把她碎尸万段,明显超出了这个小乐手的能力范围。

导演在这里还埋伏了一个细节:看守所的一个守卫用“那个杀妻的犯人”来称呼弗雷德,另一个则说“哪一个”,然后两人大笑不已,看来弗雷德在审讯中频频出现幻觉中的杀妻这个事已经成为笑料了,如果杀妻是真实的事,那两个看守有什么可爆笑的呢?

虽然没杀妻,但确实杀了人的弗雷德还是要等待着上电椅,在他临刑前的一天,他头痛难忍,狱医给他开了安眠药,他昏昏睡去……

第二天,看守惊奇地发现,单人死囚房里的弗雷德变成了另一个人——稚气未脱的小青年皮特,而皮特的档案也被查到,他在多年前因偷车被捕,判的是缓刑,根本不应该在死囚监狱里,赶快让他父母来把他领走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很简单,此刻已进入C时态,弗雷德睡着了,开始做梦,而梦中的所有场景,才是我们打开这部迷局电影的钥匙。

面临死刑的弗雷德出于本能的求生心理,在梦中让自己成为一个轻微犯罪者并重获自由,同时皮特这个人也不是无中生有,他就是年轻时的弗雷德,当年的皮特因怀疑自己的女友苏娜与自己的一个哥们暧昧,同那个哥们发生冲突并造成伤害,影片没有交代那人是死是伤,但暗示皮特为此离开家人出走、改名换姓,成为了现在的弗雷德。

梦中,释放后的皮特来到一家汽车修理厂上班,遇到了黑社会老大艾迪,而这个艾迪,其实就是影片现实社会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迪克罗,电影演到一半,他终于出场了。

现实生活中,他给弗雷德带了绿帽。现在,弗雷德在做梦,梦中,弗雷德要报复。

皮特帮艾迪修好了他的奔驰车,二人及艾迪的保镖一起在盘山公路上试车,酷爱驾驶的艾迪亲自驾车,此刻后面有一俩车因无法超车而紧跟在他们的车后不断鸣笛,艾迪将该车让过后猛然提速,把该车撞翻,并同保镖将该车司机一顿暴打,原因?——因为他死跟车尾!

艾迪为何痛恨“死跟车尾”,别忘了,这是在弗雷德的梦中,也就是说弗雷德恨死了“死跟车尾”,why?慢慢看吧。

下一次修车,艾迪带来了自己的马子爱丽丝,我们看到,她其实就是金发的热内(热内是黑发),果不其然,爱丽丝与皮特搞在了一起,而且皮特床上骁勇异常,令爱丽丝如醉如痴——现实中因自己无能而被迪克罗戴上的绿帽,在梦中,弗雷德通过自己的化身皮特又给迪克罗(艾迪)戴了回去。

此刻的皮特万事如意,在工作中汽车的任何毛病他听一下发动机就能搞定,被誉为整个城市最灵的耳朵,受到老板和客户的青睐;家庭中父母对他关心体贴,此外,他还拥有一批铁哥们;更重要的是,他的女友苏娜以及新搭上的爱丽丝两大美女都为他魂不守舍……

而现实中的弗雷德呢?孤僻、乏味、疲软,连一个老婆都守不住,可见垂死的弗雷德正在梦里为自己补偿。

梦中,艾迪似乎发觉了爱丽丝与皮特的事情,整个梦境的调子开始不那么美妙了(导演暗示此刻弗雷德的潜意识中,现实中的危险开始一点点逼来,毕竟他是一个死囚犯人,睡眠也不可能太踏实)。

爱丽丝建议皮特两人抢一笔钱后私奔,目标则是安迪(不是艾迪,而是现实社会中那个介绍热内拍A片的安迪)——弗雷德同样恨他,所以在梦里也要报复他。

爱丽丝准备晚上和安迪上床后由皮特动手打晕安迪实施抢劫,此刻的皮特已经看到了爱丽丝的自私、虚荣、贪财、放荡,同时也预感到自己很可能被这个女人带入深渊,但他此时已无法离开这个狐狸精,只能由她摆布——是不是像极了现实中的弗雷德与热内?

爱丽丝和皮特在安迪家中实施了计划,但稍有偏差,打斗中安迪摔在自家酒吧(是否很熟悉,对,就是那个派对上弗雷德遇到黑衣人的地方)的玻璃茶几上死掉了——弗雷德真是太恨他了!

此刻,皮特看到了屋内的相片,艾迪(迪克罗)、安迪、金发爱丽丝与黑发热内四人的合影——其实这里就是暗示弗雷德当初在派对上看到了这张相片,只不过现实中的相片上只有三个人(爱丽丝和热内是一个人)。

梦中,皮特很疑惑,为什么金发爱丽丝与黑发热内看上去像一个人?此刻,他的鼻子突然怪异地流出血来,这是为什么?——还记得弗雷德被警探奥尔一拳打中的鼻梁吗?此刻,安眠药的效力开始衰减,鼻梁的阵痛开始提示他现实中的困顿。

梦中,皮特在安迪家寻找卫生间冲洗鼻子,然而,他仿佛又置身于一条长长的走廊里,走廊两侧的房间上写着房号,当走到26号房间时,他犹豫中推开了房门,里面热内(对,是热内而不是爱丽丝)正在和面目含糊的人偷情,皮特痛苦地退了出去,接着他似乎又回到了安迪的家中,爱丽丝正等着他,两人开车直奔荒野,爱丽丝说那里有个小木屋,他们可以用从安迪家抢的金银珠宝与木屋里的人交换现金和护照。

车到了小木屋,里面没有人,爱丽丝说要等一会,等候期间,两人激情又涌,在荒野上渡过销魂时刻,只是到了最后,爱丽丝对皮特说到:“你永远不可能真正得到我。”然后起身走进了木屋。

此时的弗雷德虽然还在做梦,但梦境中的逃避似乎已到尽头,现实的真相开始不断侵入梦中,令他痛苦不堪,爱丽丝对皮特所说的话,其实就是弗雷德夫妻关系的写照,虽然他娶到了性感的热内,但热内注定不属于他这个丈夫。

从地上爬起的皮特穿好衣服,此时他已变回了弗雷德,弗雷德走进木屋寻找爱丽丝,但木屋中只有黑衣人,他告诉弗雷德,根本没有爱丽丝,只有热内,同时黑衣人拿出一部摄像机逼问弗雷德,那你是谁呢?摄像机中的图像色彩、画质与那些录像带如出一辙,影片再次暗示其实就是弗雷德心中的魔鬼跳出来控制着弗雷德拍的那些录像。

弗雷德跳上汽车,匆匆离去。此刻的影片已经从C时态进入了D时态。弗雷德来到了一个旅馆,旅馆名字叫做lost highway,这个名字其实就是本片的英文片名,导演似乎告诉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旅店中,弗雷德穿过长长的走廊(对,就是皮特流鼻血后穿过的走廊),走廊旁边的26号房内,他的妻子热内正在和迪克罗偷情,弗雷德进入25号房间,默默等待。

一会儿,热内走出房间,匆匆开车走了,因为她并不知弗雷德此刻就在隔壁,还想着一定要比演出的丈夫提前到家。

看到热内已走,弗雷德手持提前准备好的手枪冲入26号房间,挟持着迪克罗进入了荒原,此刻,他们乘的车不是弗雷德开来的车,而是迪克罗的奔驰(熟悉吗,就是皮特帮艾迪修好后飙车的那部奔驰)。

车来到荒原上,弗雷德与自己幻想出来的黑衣人一起对迪克罗进行了审判,作为那个A片私人俱乐部的老板,迪克罗与热内的关系从未间断。尽管后来热内从良嫁人,但弗雷德的疲软还是令她对迪克罗念念不忘,又抑或是弗雷德敏感地发现了她的不正常才造成了在床上的心理障碍,影片没有告诉我们,也许两者都有吧。

弗雷德开枪杀掉了迪克罗,黑衣人也消失了;此刻天色渐亮,弗雷德驱车返家,奇怪的是,他没有走进自己的家门,而是摁下了对讲门铃,并且对里面的人说“迪克罗死了”,影片在此再次暗示热内并未死掉,门内的人只能是昨夜由lost highway匆匆返回的令众多男人因她而死的妖媚女人热内。

此时,承诺加强弗雷德家周边警戒的警探艾德和奥尔出现了,弗雷德跳上奔驰呼啸而去,而艾德和奥尔也呼叫了一大批警车紧追不舍,被“死跟车尾”的众警车逼得走投无路的弗雷德痛苦不堪,拼命摇头,似乎要从这可怕的梦魇中清醒过来。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

应该说最后的D时态是解释影片的关键,这段故事恰恰就是弗雷德夫妻二人自安迪的派对回家后到弗雷德被捕之间那段空白期发生的事情,它解释了弗雷德到底杀的是谁以及为何而杀,只不过这段故事是以弗雷德梦境中的后半段——梦中的回忆体现的,而最后的场景更表现了弗雷德的无奈:留在梦中被“死跟车尾”很可怕,一旦醒来面临电椅更可怕。

影片的第一句台词和最后一句台词一模一样,都是“迪克罗死了”,这是点题之笔,它表达了这个故事的核心是谋杀迪克罗而不是其他人,同时迪克罗也是这部电影中唯一在片中死去的人(杀掉迪克罗的弗雷德肯定也要上电椅,但在这个情节实施前,电影已经结束了)。

大卫林奇就是如此神奇,这部电影以及几年后他的《穆赫兰道》如出一辙。描写犯罪的影片我们看过很多,但对犯罪感、犯罪心理的描写能达到这两部影片水准的屈指可数。更不可思议的是一部片子可以让你连看三遍五遍,并且每次看都能发现其中暗藏的无穷奥秘。

大卫林奇要是去犯罪,能有人抓住他吗?

 2 ) 乱伦冲动——男人的恐惧根源

其实把故事主线和云里雾里的艺术形式分开看,就不会觉得晦涩难懂。最简单的解释是这样的:

一个男人叫Peter,他和一个叫Alice的女人好上了,这个女人是涉黑涉黄团伙老大Dick Laurent的情人。Peter和Alice都知道,两人的关系一旦暴露就会遭致杀身之祸,所以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把Dick Laurent干掉。目标达成了,Dick被彻底除掉后,Peter改名为Fred,化身一名萨克斯演奏者,Alice改名为Renne,化身一位良家妇女,两人以夫妻身份开始新生活,但是对过去经历的阴影和恐惧还是时不时影响着目前的生活。Peter对Alice没有100%的信任,觉得她依然品行不端,搞不好又一次红杏出墙,会联合更强大的黑势力把自己搞垮。Alice生活在Peter的恐惧中,为Peter的恐惧而恐惧,她意识到无论自己再怎么改变都无法让Peter对她产生信任,日子过得如履薄冰。

乱伦冲动——我觉得这就是大卫林奇的永恒课题,他总克制不住地爱上权威的女人,渴望得到她们,又害怕被权威发现杀掉,有着深深地被阉割恐惧😱,可以说是很典型的俄狄浦斯期冲突。他的恐惧、他的主题应该也是大部分男性的根源性恐惧吧。唯一解决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Dick Laurent已死。

 3 ) Castration Complex in Lost Highway

本来是想看大卫林奇的《蓝丝绒》,无奈遍寻网络找不到资源,倒是在优酷找到了他的《妖夜荒踪》。从头看到尾,果然是很弗洛伊德,谜团一个一个接踵而至,让人应接不暇,到了结局还是让人困惑不已。
 
闭幕寻思一番,蓦然发现从头到尾,分明只是讲一个中年男人的阉割情结,讲他的impotence对他的心理造成的巨大阴影。
 
开头就是renee和fred一起XXOO,到后来原来是雷声大雨点小,renee像母亲哄孩子似地拍拍fred的背,轻声安慰“it's ok~it's ok” 孰不知这其实已经碰到了fred的痛处,让fred感到尊严的丧失。后来fred更发现自己戴了绿帽子,忍无可忍终于把renee和她的情人给杀害了。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复仇事件,尊严丧失的fred却在自我催眠中,把事实颠倒了。在fred的幻想中,fred不再是戴绿帽、impotent的中年丈夫,反而成为脚踏两船、年轻力壮、风流倜傥的小伙子pete dave;renee不再是有外遇的妻子,而化身为黑社会老大的爱人alice,却甘愿背叛老大跟随pete浪迹天涯……
 
这就有点像搏击俱乐部里面人格分裂的主人翁,现实中软弱无能,压抑无处释放的人,最后陷进自己的幻想中,化身成为自己渴望的理想人格。一切都那么弗洛伊德阿~~

 4 ) FIFF21丨DAY10圆桌《妖夜慌踪》:你永远无法感化一个讨厌林奇的人

主持人@松野空松

助理主持人@子夜无人

场刊嘉宾@Vergangenheit@Not Here@果樹

选片人代表@我略知她一二

主持人 松野空松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最后一天,最后我们讨论的电影是大卫林奇的迷幻之作《妖夜慌踪》,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果樹

3星,我喜欢这一部的原因主要是其氛围的营造上很对我的味口,我非常喜欢将电影的梦属性诠释得好的影片。而梦就应该是混乱的、迷醉的、沉浸的、无法逃离的。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4星,一部美丽的电影。《妖夜慌踪》是一部纯粹的感觉电影,它不以逻辑为链条,所以它更倾向直觉。人物在面对自身时是在面对可怖的未知,但未知不会变成可知。一切都像在黑暗的高速公路上疾驰,音乐不会停,对自我的探寻也不会终止。

场刊嘉宾 Not Here

我给了X,我觉得观赏性很低,虽然能看到隐喻性很深,但是没有任何想解析的欲望。

主持人 松野空松

第一个问题,有人说林奇玩来玩去也就是这一套,后面的《穆赫兰道》也不过是一种重复,这种论断也在洪常秀的电影中出现,你们是如何看待作者行和重复性的区别?

场刊嘉宾 Not Here

分人,有时候就喜欢看那老一套,有时候看一眼都嫌多。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仅仅是形式的类似是完全谈不上重复的。没有一部洪常秀的电影是重复的,因为洪常秀的电影很丰富且复杂,它仅仅只是在拍摄手法上看上去简单,但其实拍摄内容非常的精细。

场刊嘉宾 果樹

创作者能找到自己的风格是一种幸事,而风格的成立必然会有其标签,这应该就是主持人所说的重复性的来源。但我并不认同将它看成单纯的自我重复。在风格成型后的不断自我突破与进化是痛苦而艰难的,林奇和主持人提到的洪常秀都算做到了。

主持人 松野空松

是的我也认同,很多人说洪对男女爱情之间的关系重复性很大,但其实洪的电影其实在每一部都有部分的不同,这个不同可能占比只有20%,但正是这20%让他的电影如此具有魅力。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他是这方面的大师。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不聊林奇吗?

场刊嘉宾 果樹

主持人不断往洪常秀上带,笑死。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确实,主持人私心狠大。

场刊嘉宾 果樹

大体上看林奇的很多影片那种带有精神分析标签的风格,放眼望去似乎都具备杂乱与隐喻的共性,但是细细品味会发现各有不同。这些不同是通过林奇的视听选择来做到不同的氛围差异带来的,让每一段不同的氛围沉浸体验,都很珍贵(我往回带带)。

主持人 松野空松

在制造梦境的导演中,林奇和今敏你们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场刊嘉宾 果樹

没必要捧一踩一,我都喜欢,他们是不一样的好,但都好(这主持人在干嘛,私心好大,扯完洪常秀轮到今敏,就是不聊林奇)。

主持人 松野空松

我感觉林奇的共性是一种惊悚,它不一定是梦境的。《象人》,就在制造一种恶梦来源,但本身没有制造梦境。

场刊嘉宾 果樹

林奇更加给我梦魇感,“梦魇”在这里不是贬义词。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林奇。因为即使我们把林奇电影中所有的精神分析抛开,它依旧会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后者则未必。

主持人 松野空松

如果后者未必,那你是不喜欢《东京教父》?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没看过《东京教父》。

场刊嘉宾 果樹

看林奇的电影,总能找到最后的渲泄口,就像经历了漫长的旅程后的长出一口气。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我反倒是相反,感觉总是在旅程中,没有停止。

主持人 松野空松

我不认同耶,这种一口气在《穆赫兰道》可能是对的,但是在《双峰》就不太成立。《双峰》第三季的结局难道不是让人感觉我依然无法呼吸吗?

场刊嘉宾 果樹

我就问一个问题。

主持人 松野空松

反客为主吗?笑死。

场刊嘉宾 果樹

主持人可以宣告《双峰》第三季就是全系列的完结吗?你拿一个还留有后文可能的剧集来讲?(我真的不想撕主持人,但……)

助理主持人 子夜无人

打起来打起来!

主持人 松野空松

然而以林奇的年龄、演员的年龄,第三季的《双峰》很大可能是最后一季了。哪怕是这样,我们看《妖夜慌踪》,似乎也没有“完结”,仍然具有可持续性的可能。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对,像是莫比乌斯环。

主持人 松野空松

总之,林奇的梦魇并不是一个可以结束的旅程,更像是持续性的……笑吐,我是主持人还是嘉宾啊!

@Not Here 给我来互动,你不是差评吗?说你的看法靴靴。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差评的人将被我击杀。

场刊嘉宾 果樹

没事,主持人能说就多说点,我们就省点事。

场刊嘉宾 Not Here

我已经开始吃肉了,一边吃肉一边看戏。芬奇就像一块炸肉,吃着吃着就会有里面的肉筋硌牙,又软又无味,就这样吧(完全瞎编的)。

场刊嘉宾 果樹

主持人还有问题吗?还是主持人要继续自我表达?

主持人 松野空松

@Not Here 你有喜欢的林奇电影吗?好奇你差评点在哪里。是对梦魇还是怎样?你有类似风格的电影,但是你却喜欢的吗?

场刊嘉宾 Not Here

就是觉得拍得不对我胃口,全程没有觉得有趣的地方,就这样吧,你不用继续感化我了。

#FIFF21#DAY10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5 ) 我为什么特别喜欢《妖夜慌踪》

八哥是一个相当喜欢看恐怖片的人。
恐怖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感官恐怖,一种是心理恐怖。

举个例子,当你听到妻子敲着门说忘带钥匙了,你去把门打开,看到一具骷髅——这就叫感官恐怖,如果打开门一看什么也没有,而这时妻子在楼上问是谁在敲门——这就叫心理恐怖。

毫无疑问,心理恐怖是更高级的恐怖形式,因为它不是为了吓你一跳,而是给你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危险的氛围。

一部优秀的恐怖片在于把心理恐怖发挥到极致。

《妖夜慌踪》就是一部相当高明的恐怖片,导演是大卫林奇。


这个风格独树一帜的导演集诡异、神秘、华丽、焦虑、阴郁、超现实为一体的,从第一部电影起就奠定自己的风格。

大卫林奇最为人称道的电影莫过于《穆赫兰道》了。(相信大家至少都听说过吧。)

2001年《穆赫兰道》横空出世,震惊了影坛,无论是骨灰级影评家还是菜鸟级影迷都趋之若鹜,可惜一遍就能看懂的应该没有,洋洋洒洒几万字的影评详解也数不胜数,成为当年影坛的一件趣事。

一部令人费解的《穆赫兰道》为什么会那么红?

因为它神秘而可解。
他如实地遵守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规律,将梦的动机,梦的构成,梦的细节还原到了电影里。虽然依旧有很多理解,但几乎每一个都能自圆其说。所以它尽管逼格甚高,但却满足了所有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妖夜慌踪》。这部电影拍摄于1997年,比《穆赫兰道》早了4年。

电影包含了大卫林奇的所有特点,却并没有那么出名,大家也很少去谈它。
为什么?
因为它神秘而不可解。

电影真的不可解么?

先回顾一下剧情。电影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弗莱德听到大门对讲机里有个神秘的声音说:迪克死了,开门却空无一人。他在妻子勒尼的好友派对里结识了一个相貌诡异无所不知的陌生人。弗莱德家门口陆续出现神秘录像带,最后一盘的内容是他跪在妻子的尸体旁。弗莱德入狱,又消失了。

替换了弗莱德的人物叫做皮特,出狱后结识了客户艾迪的女友爱丽丝,这个爱丽丝和勒尼长得几乎一样,他们的奸情很快被艾迪发现,爱丽丝提出要和皮特私奔,陌生人出现警告了皮特,皮特和爱丽丝来到了荒漠的小木屋。

皮特又变回了弗莱德,爱丽丝也变回了勒尼。弗莱德与陌生人相遇,合力杀了与勒尼偷情的艾迪(其实不叫艾迪,叫迪克。),然后弗莱德回到家门口,说出了电影开头自己听到的那句神秘的话:迪克死了。

很多人拿着《穆赫兰道》的钥匙试图去打开《妖夜慌踪》的大门,但好像并不太顺畅。看看最权威的人——导演是如何解释的呢?

大卫林奇在一次访谈中说道:“在《妖夜慌踪》的写作过程中 ,我们(导演和另一个编剧)从不谈论意义之类的话题。我们似乎对前进的方向有充分的共识,所以很多东西都尽在不言中。我们也谈过意义,但那是很危险的,一旦太过具体,梦就会停止了。”

对于大卫林奇来说,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个谜。

这句话听起来很让人泄气,因为大家都不喜欢无解的东西,但其实并不然。突破点就在于那个没人可以解释清楚的神秘人物:长相恐怖的陌生人。

这个总是在主角太平的时候出来恐吓他,在他危难的时候救他一命,又似乎对什么事情都了如指掌的“先知”——

他是谁!?

你们有没有做过梦,当你在做美梦的时候,总能“意识”到,其实没那么美好,梦一场罢了;当你在做噩梦的时候,也总能“意识”到,其实没那么可怕,醒过来就好了,这个声音总是在你的梦里提醒你,这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陌生人的出现,也就是在提醒:这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陌生人就是那个“清醒的声音”的人物化。陌生人从头贯穿到尾,也就是说,电影从头到尾就是一场梦。

当你明白这部电影就是拍了一个梦,梦外的内容完全没有正面拍到。那么你就可以理解这部电影了,这也是电影最有魅力的地方:你可以对所了解的冰山一角去想象被海水淹没的其他部分:

八哥基于自己的理解,猜测现实生活可能是这样的:弗莱德和勒尼是一对夫妇,可是他们的关系并不好,问题在于弗莱德无法在性上面满足妻子,有一天他发现勒尼有了外遇迪克,所以他妒火中烧,把迪克杀死了。

做了亏心事的人,总是害怕被人知道,所以噩梦(电影)就借着恐惧心开始了:有人知道迪克死了。弗莱德杀死了迪克之后,并没有改善和勒尼的关系,依旧对她充满了不信任感。他对背叛过他的妻子又爱又恨,想杀死她,又充满矛盾,不敢下手,于是“借助”了一盒录像带,间接地告诉自己,妻子已经被干掉了。

他心里清楚自己是有罪的,所以合情合理地入狱了。但是他想要过崭新的生活,解救自己,也想赎清犯下的罪。于是在梦中给了自己另一个生命——比他年轻的皮特,也给了妻子另一个生命——金发的爱丽丝。

弗莱德想做到现实生活中无法完成的事情——将妻子从情夫手里夺回来,于是把皮特设定成一个帅气年轻而且性能力超强的男人,爱丽丝对他欲罢不能,死心塌地,愿意和他双宿双飞。 而对手迪克则变成了凶残的艾迪——为了让自己的复仇变得可以被饶恕。

可是让弗莱德绝望的事情是:
尽管皮特满足了爱丽丝的欲求,可是在荒漠里,爱丽丝说出了真相——这也是弗莱德潜意识里无法摆脱的真相:你永远都得不到我。

于是弗莱德脱掉了皮特这具没有用的皮囊,将迪克杀死。梦境和现实发生了重叠——原本希望的救赎并没有发生,而又落入到不可避免的杀人悲剧。

弗莱德真心希望故事可以重新再来一遍,于是回到了家,将故事的开头衔接上了。
可是这一次他被警察跟踪,他在对讲机上说完“迪克死了”之后,就驱车逃亡。
他再一次迷失在高速公路上(Lost highway),而且头痛病又发作,他绝望地摇晃着脑袋,歇斯底里地大叫起来。

电影里根本看不清他的脸,但通过截图可以看出来已经不是弗莱德了,也不是皮特。他已经完全地迷失在了梦境里。
一场渴求自我救赎的梦,最终以无止境的梦魇告终。

在我看来,《妖夜慌踪》才是大卫林奇最集大成之作,而《穆赫兰道》是导演在受挫之后的妥协之作——既然你们都喜欢解读,那好,我就拍一部可解的电影吧。

我为什么说是一次妥协,因为在《穆赫兰道》之后,导演又拍了一部更不可解的电影《大陆帝国》,这部电影就连剧本都没有,自然“混乱”得可以。

大卫林奇是我最欣赏的导演之一,他用恐怖而神秘的电影,激发了人对于未知的好奇。

 6 ) 妖夜慌踪:如梦似幻的鬼魅手法

一些导演以写实主义为宗旨善用细腻克制的表现手法,传达出对于生活的某种深刻的哲思和认知,一些惯用犀利敏锐的目光审视剖析现实,通过光影深邃冷峻的艺术表达来唤起观众的反思情绪和精神,也有保有革命的信念推陈出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实验性的发挥出影像的魅力和价值,对社会现象充满尖锐的批判意图,他们都会被冠以大师的头衔,深刻的主旨和巧妙的技术令人受益匪浅,但还有一类更能放开大胆玩转影像的导演会给予观众更加巨大的冲击,惊叹连连大呼过瘾的感叹早已是家常便饭。

他们标新立异不走寻常路,利用各种细节、烧脑情节和牛逼的构思打造出一场绚烂夺目的视听盛宴,形成自身独有而鲜明的风格和特点,脱离主流市场却在影坛依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巨大的号召力,他们电影里那股激动人心的劲道会在你繁多杂乱的电影印象中留下清晰深刻的烙印,而林奇无疑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个,其代表作《妖夜慌踪》绝对是一部天才般集各种聪明才智和电影技巧于一身的惊艳之作,看完后就像是喝了一杯加了各种酷炫神奇调料变得异常猛烈的伏特加,不会觉得怪异突兀得难以下咽,反倒意犹未尽后劲十足。

这部电影延续了林奇那股子深入骨髓的特有气质,妖冶迷离诡异的氛围不受控制的大肆弥漫,就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引着你的好奇心和窥探心理,一步步走进一个精心设计透着危险和虚幻的复杂空间,会不由的感到新奇、迷人而可怖,作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大导,无论是技术运用还是剧情安排上,林奇绝非是那种会一本正经乖乖按常理出牌的人,他电影中那些绝妙的细节也一直被人所津津乐道,大多震慑心理的感官体验正是来自于其讲究的场景布局和设计,往往得益于视听方面的直观感受对于心理的强烈冲击和影响,每到紧张刺激高潮迭起时,迷幻的色彩加上动感刺激的潮范配乐,将观众的情绪完全调动了起来,令人沉醉入迷。(建议看过影片后再往下看)

服饰、窗帘、嘴唇、光效、血液等各种物品和细节的利用,林奇采用了大量红色的浓郁渲染,透着一种杀机、疯狂、鬼魅、妖娆的神秘气息,黑暗的大肆倾入同样摄人心魄,对于未知境遇和莫名危机下的恐惧和害怕得以加倍放大和凸显。通过尝试不同机位给予观众主观视角的介入和抽象虚晃镜头的运用,透着迷幻色彩的烟雾营造,一场妙不可言无与伦比将虚与实、梦与幻完全杂糅、混淆、融合而富有超现实主义的视听盛宴,看得人血脉喷张。录影带、镜子、小屋、相片、门牌、性、伤痕作为线索的暗示和象征性的符号,穿针引线般通过自我意识的感受和理解,将一个看似支离破碎混乱不堪的故事,进行一定合乎逻辑和因果联系的思考。

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一头雾水,艰涩而迷乱,诡异而离奇,充满了脑洞大开的戏剧性和意外转折。心理和梦境,想象和幻觉一直是林奇电影里鲜明的元素,利用影像可以超现实多重可能性的直观呈现,林奇往往会将人性和精神的复杂多变利用巧妙睿智的手法和现实同步或交错兼容,就像是将潜意识中的“我”或内心不断压抑的“我”释放出来,与真实的“我”穿插或叠加呈现,完全革新了主流电影刻板规矩的叙事模式,就像一地打碎的陶瓷,得仔细耐心找到匹配的碎片才得以粘合,这部电影不同于一般的悬疑恐怖片,来自于视效上的震撼和恐惧不过是辅助,重点在于心理因素的本能作祟,比起故弄玄虚的道具堆砌和美指伪装,这种深入精神层面的展现会让人更加的不寒而栗。

这部电影无疑能提供多种解读,林奇不过是画了一个奇异的迷宫,终点并非只有一条路可以到达,怎么走就见仁见智了。在我看来这片的主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欲望引发的一系列血案谜情,危险而致命的人性弱点,难以抑制的情欲,产生出占有欲的嫉妒和邪恶,一开始从男主不安而忧郁的行为和神色中,即可断定他对于娇妻另有所好的怀疑和猜测,加上生理的泄气,加剧了他内心的敏感、焦虑和紧张,别有用意的言行也可感知到潜藏在后续发展中的异常和隐患,这些为随后的惊天动地埋下了巧妙的伏笔,不明身份出现的神秘老头其实是压抑在男主心头对于自我断定女主出轨产生的愤恨情绪导致邪恶滋生的具象释放,作为男主精神分裂下的一个客观原由和罪魁祸首(由他串联和一手策划),当最后男主要杀女主的相好大佬时,神秘老头在递刀开枪后突然消失,转瞬枪却自然地窝在了男主手里,老头的身份不攻自破,之后被男主“杀死”的别墅男从之前他和女主的暧昧程度和特殊关系看来同样不难理解。

而那名年轻气盛朝气蓬勃的修车男,从其和男主同等位置的的头部伤势和头痛欲裂的症状来看,林奇有意而为之的让他们之间产生相似的联系,不过是男主自己虚幻出的另一个“我”,而那张前后有明显差异对比的照片,可以明显体会到男主对于女主几近病态的爱欲造就其分身的幻想(以黑发和金发作为区别),以及男主变成修车男实为虚幻的事实。男主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爱欲借由修车男的身心得到了强烈满足,加上最后欲火被推向高潮,金发女主却冷漠的说出那句“你永远没法得到我”后,修车男变回男主,神秘老头再次出现,愤恨和邪恶占据了主导,随后男主眼见娇妻(黑发女主)出轨,相继杀人灭口。可以说男主精神分裂出了自我的三重身份,“我”、“神秘老头”和“修车青年”,一边是无能为力压抑苦闷的自己,一边是憋在灵魂深处的人性宣泄,一边是爱与欲的奢求渴望,看完从头回顾一遍,其实就像一个大回环,一切事件的发生不过是男主精神世界的痴狂臆想。

从开头听到那句狄克罗(女主有染大佬)以死,到最后前后呼应实际的凶手并说出这话的正是他自己,再次指向实际为虚构幻想的事实,最后难辨身份的镜头预示男主开始坠入更为分裂的世界,变幻莫测的精神世界拥有的无限可能就像片中那条幽暗、神秘而无止境的高速公路,让人永远没法预测下一秒的结局。从男主听到那句话加上神秘录像带的出现到坐牢前和做爱后从修车男变回男主之后发现女主出轨可以做到无缝衔接,加上中间修车男的一段,就会发觉实际是双重幻想的叠加,林奇不过是用了各种各样炫目的花招(牛逼设想和氛围营造)将现实与虚幻纵横交错,模糊了两者的界限。这一系列事件,不过是男主想要通过想象无局限的契机突破道德的束缚和身心不给力的现实,借由合乎情理的杀戮和畅快的性爱成全自己,一切因欲而起,情欲、占有欲、利欲..以及人性的不可捉摸,林奇就像是站在心理医师的角度通过影像奇妙生动的还原了男主毫不掩饰和不受禁锢的另一个“真实自我”,通过自己独树一帜的手法,如梦似幻十分鬼魅的给予了观众无限的快感和惊喜。

 短评

闭着眼睛一条路走到黑~成功秘诀:典型的野路子+不讲理+一黑到底~

7分钟前
  • Over5
  • 推荐

大卫·林奇晦涩难懂程度排第二的电影(比《内陆帝国》低一个层级)。配乐全是重金属和摇滚大神(Marilyn Manson,Rammstein等)作品,林奇把梦境、臆想与现实混乱交叠,融合暴力、凶杀、色情等元素,制造出诡异迷幻的观感,首尾连接的封闭环状结构更加大了解读难度。不过本片还是不如《穆赫兰道》(8.8/10)

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一部电影如果不能让观众在走出电影院之前就完全看懂,那它一定在叙事上犯了重大的技术性错误,当一部电影需要观影后的解读才能让观众看明白,那编剧和导演一定是不称职的。

10分钟前
  • 这届我选东莞仔
  • 较差

大卫林奇就跟大麻一样调戏智商玩,他是非常非常会用光的导演,音乐无敌了,除了他和蔡明亮,所有自说自话故弄玄虚的导演都不喜欢,他们有他们方式,别较真,较真也较不明白

12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你永远也得不到我”。好像是第一次感受大银幕的大卫林奇,惊悚且神秘,荒诞又诡谲。你甚至还不知道狄克是谁,狄克却已经死了。林奇说,他想要的绝对不是混乱,而是神秘。

13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导演端上来一份干锅手撕鸡 然后对观众说:嗨,要拼回一只整鸡才好吃

18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力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恶魔,这是部神秘、极端的林奇主义式风格的黑色电影。

20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看个电影话费了好多脑细胞😂不过确实烧脑

25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梦境、现实、臆想的交杂,宗教、色情录像带的混入,精湛的配乐,多么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2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乱..片中的变态是我见过的长得最变态的变态

28分钟前
  • 胡克
  • 推荐

包括双峰在内,林奇的大作基本上撸完。发现,那些敢于剑走偏锋,在大众眼里小众,在小众眼中又没有太特立独行的导演其实都有自己叙事的三板斧。原来总结了库斯图里卡和洪尚秀,这次可以明确林奇的“套路”了:现实和梦境的抽象分离和亦趋亦同,性爱和凶杀的二元交叉和原始兽性。镜头和色彩的乖张暴戾和迷幻迷离。

32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适合脑子好使的人 但是真的很好看 烧脑

37分钟前
  • 新街口的
  • 推荐

看的脑袋疼,为自己的智商捉急

39分钟前
  • 诗诗小兔
  • 推荐

晦涩令人发狂,简单来说,可能是太高深,我看不懂,😂

44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还行

我的智商不够用啊

49分钟前
  • 胡二
  • 还行

云里雾里看完胃疼觉得自己也要神经分裂列了其实没有必要搞的那么迷幻,不就是梦境分析+精神分裂吗!ps大卫林奇很喜欢那种奇怪的发型,从橡皮头到lost highway~再到他本人

5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性、暴力、金钱,永恒的主题,比较起来还是昆汀拍得好。林奇兄就这点能耐,每部都差不多,故弄玄虚。

56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我不是我,我是你,我是他;我不是你,我不是他,我就是我;我到底是谁?高级,高智商碾压;有些观众挑电影,有些电影挑观众,大卫.林奇就很挑,他就是能把观众变成“睁眼瞎”,看到了所有画面,却看不清故事,不知道虚实、真假的逻辑边界在哪里。其实,为什么非要纠结看不看懂呢,去感受,去感受难以言表的氛围不是很好吗。

5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4.5 有魄力的投资商可以找林奇来拍一版西游记

1小时前
  • LOOK
  • 推荐

维修工因一手出色的修车技术深得黑社会老大器重,这时,他发现老大的女人竟然和他的妻子长得一摸一样,只是头发颜色不一样。老大的女人主动勾引了维修工,两人携款潜逃。当他们来到荒漠公路时,维修工与女子疯狂做爱,之后他又变回了乐手

1小时前
  • (๑⁼̴̀д⁼̴́๑)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